论小区无障碍设计与实践

论小区无障碍设计与实践
论小区无障碍设计与实践

论小区无障碍设计与实践

摘要:无障碍的居住环境建设,是为残疾人及老年人等行动不便者提供必要的生活居住、休闲聚会和平等参与社会的基本保障,同时也为全社会创造了一个方便的良好环境,是尊重人权的行为,是一个国家、城市社会道德的体现。本文主要讨论现代小区无障碍设计的主要措施和设计内容。

关键词:无障碍设计;住宅小区

Pick to: obstacle-free living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s for the disabled and the elderly, the action inconvenience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living, leisure party and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basic security, but also for the whole society to create a convenient good environment, is the behavior of respect for human rights, is a national, urban social moral embodimen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modern village barrier-free design the main measures and design content.

Keywords: barrier-free design; Residential area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小区室外环境无障碍系统的规划分析

1.1 系统完整性原则

小区室外环境无障碍设计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不能仅局限于某些建筑的入口、坡道、道路等局部,关键是系统化、体系化、达到环境的全面无障碍。小区的规划布局,应综合考虑周边环境、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群体组合、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

1.2 优先原则

(1)弱势群体优先:在进行室外环境无障碍系统规划是保证弱势群体优先能最大程度体现居住环境的人性化。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所以保证弱势群体优先的先后顺序应该是: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其他有障碍者。

(2)必要性活动优先:有障碍人群的(包括正常人)的必要性活动如工作、学习、上班、等是人们日常生活基本生活需要的主要内容,是维系整个社会正常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3)人比物(车)优先:小区是人们日常工作后体力和精力放松的温馨港湾,应具有浓重的“人情味”,机动车作为出行工具在居住区内礼让行人减缓速度

通用设计无障碍设计辨析

万方数据

图1通用设计与无障碍设计之间的关系图4考虑潜在需求的预设计 无法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或操作,这类似于肢体残障者:在一个文化、语言不同的异地或是在一个高噪声环境中,人们的交流就变得极其困难,这就是聋哑人平时所遇到的情况。另外,在无障碍设计的实践中发现,从一般性设计中分离出来的设施,不仅价格昂贵,而且缺乏必要的美学考虑。而那些为适应残障人士使用所做的设计改动,实际上对任何人都是有益的。换一个角度考虑,在为一般人所做的设计时一并考虑那些特殊人士的需求,可能会使产品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市场潜力。这些认识促使无障碍设计有向通用设计发展乃至被取代的趋势,即我们的建筑、环境应该充分满足社会所有成员的需求,以使他们能够公平、自尊、独立地参与社会生活。 2。1存在的误区与两者之间的区别 目前,国内也有很多关于此方面的论述和探讨性的文章,但大部分都仅是基于现有无障碍设计规范中的条例和数据来解释其意义,并没有以通用设计的理念和原则来审视现有的设计和指导其实践。而这种借用现有无障碍设计规范来解释通用设计的方法并不能真正、全面地阐明其理念。同时,也使人们普遍认为通用设计就是基于“为全人类的无障碍设计”这一设想而发展形成的,或是“通用设计”就等同于“无障碍设计”。不可否认,通用设计理念的形成由来于无障碍设计的实践,并且一些现有无障碍设施已体现了“方便所有人使用”的通用设计思想。而通用设 计在建筑中的运用基本上是以无障碍设计 为基础的,但它并非是在认同无障碍设计 主张的前提下对其发展的结果,其主要表 现在: (1)设计的出发点不同 通用设计是所有的建筑、环境及产 品都能够很好地满足所有人要求的设计, 这与为特殊需求的群体提供特殊设计的无 障碍设计观点刚好相反。通用设计思考的 是,无论残疾与否,以开阔的视野来把握 人类的需求,并做出应答,所以障碍存在 与否已不是单一主要问题,而是以如何方 便、适宜地适合所有人的使用为出发点来 进行综合分析、考虑。例如,在每条人行 道或等待信号灯的交叉路口、公交车站等 设置与街道有机结合的,可作短暂停歇的 场所(如设置必要的休息座椅等),以及 在相应路段、站牌等处设置提供多种语言 服务的道路指示牌和相应地段周边详细信 息的信息牌等。同时,在必要的交通节点 处设置LED显示屏,以便于在紧急事件或 灾难发生时发出紧急通知,而平时可用作 显示新闻或天气预报等信息。又如,在各 大建筑入口及其内部各个楼层、区域分 别设置相应的,具有多种使用方式(包括 盲文与语音服务等)和语言的建筑功能平 面示意图,及在紧急情况下撤离和自救等 服务信息。而这些都是基于使人们更加便 利、安全、适宜地使用为出发点考虑的。 (2)目标对象不同 无障碍设计具有限定对象的意思, 而在通用设计中并没有将伤残者、体弱者 和健全者区别对待,同标准化的概念更为 接近(图1)。也因为通用设计面向的对 象广,所以对于问题的考虑更为全面、细 化。例如,建筑入口的门把手会考虑采用 与门通高且易于抓握的杆式把手,这样就 能适宜所有身高人的使用,包括儿童及坐 轮椅的人士。又如,公共场所的卫生间除 了满足无障碍规范中的要求外,还需要考 虑将座便器与蹲便器同时设置以满足不同 群体的多种需求。而这些都是基于通用设 计思考的,并非仅是关注于残障人士本 身。 图2日本大阪地铁站内兼顾残障者设计的 通用自动售票机 圈3无障碍公共汽车(资料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文摄) 第27卷02/2009HUAZHONGARCHITEaM旺华中建筑 螗 万方数据

无障碍设计规范

无障碍设计规范

建筑物无障碍设计和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 无障碍卫生间装修7大准则 防护:地面应选用防滑材料,以防残障人士跌倒摔伤。厕所的门上要装防护门板,以免轮椅的脚踏板碰破门。 布局:厕所应设于路旁,出入方便。卫生器具的安装位置和高度要合理,便器两侧都应留有便于轮椅接近的空间。 辅助:在卫生器具周围安装扶手,扶手的位置合适,连接牢固。为了便于各种身高的人使用,脸盆台面的高度可以设置在离地面60~10 0厘米的范围之内。 方便:水龙头开关应便于操作,可采用脚踏式,长柄 式,感应式。 呼救:厕 所内应设紧 急呼救按扭。

畅通:卫生间室内外高差不得大于20毫米,方便残疾人和轮椅通过。 尺度:门扇开启的净宽不得小于0.8米,以方便轮椅通过。厕所内应留有1.5米*1.5米的轮椅回转空间。 一、建筑物无障碍设计 (一)建筑物无障碍实施范围 1.各类公共建筑(包括办公、科研建筑和学校、园林建筑)的室外场地、建筑入口、走道、楼梯、公共活动用房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部位应进行无障碍设计。 2.交通和医疗建筑的人口应设置没有台阶的无障碍人口。商业与服务建筑的入口也宜设置无障碍人口。 3.下列公建必须设无障碍专用厕所:县级及县级以上的政府机关与司法部门,各种交通与医疗建筑,大型观演与体育建筑的观众使用部分和贵宾室,大型园林建筑及主要旅游地段以及设有公厕的大型商业、服务、文化、纪念建筑。

4.下列有楼层的公建应设适合乘轮椅者、视残者或担架床可进入和使用的无障碍电梯:各种交通与医疗建筑,大型商业、服务、文化、纪念建筑。 5.观演与体育建筑的观众席和主席台必须设轮椅席位。 6.高层和中高层住宅、公寓的建筑人口、电梯、公共走道以及适合乘轮椅者居住的无障碍住房套内等部位应进行无障碍设计。此类住宅、公寓中,每50套住房宜设2套无障碍住房套型。 7.设有残疾人住房而又不设电梯的多层和低层住宅、公寓,其建筑入口、楼梯、公共走道和无障碍住房套内等部位应进行无障碍设计。此类住宅、公寓中,每100套住房宜设2-4套无障碍住房套型。 8.职工和学生宿舍应在首层设男女残疾人住房各一间。此类建筑的人口、公共走道、公共厕所、浴室、擞洗室以及无障碍住房等部位应进行无障碍设计。 (二)建筑人口 1.无障碍人口,是指不设台阶的建筑入口。

论文《无障碍设计》

摘要 我国无障碍设计事业起步较晚,1985年由北京市首先进行了无障碍设计的研究。城市公园中的无障碍设计在近30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国部分城市还相继建设了一批有特色的无障碍设计场所,如南京的盲人植物园,大连野生动物园,大连“东方圣克拉”居住区。但是我国的无障碍设计与那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城市公园无障碍设施配备不完善,人们的无障碍意识不强已经成了城市公园无障碍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本文从残障人士及老年人自身需求出发,以天津水上公园为例,对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和理论研究。通过实际考察与相关理论结合方式,得出他们对城市公园的需求性,为以后城市公园无障碍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城市公园;无障碍设计;残障人士 Abstract:City Park;Barrier-free design;Disabled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4) 1老年人与残障人士对于城市公园中的现实需求……………….4. 2. 国内无障碍设计发展……………………………………………4. 3. 国外无障碍设计发展 (4) 4. 总结存在问题 (5)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5) 1.文献研究法 (5) 2.实地调查法 (5) 3.比较分析法 (5) 一、城市公园与用户需求的调研分析..............................5. (一)调研结果分析 (6) (二)残障人士行为活动的特点分析 (7) 1. 肢体障碍者 (8) 2. 视力障碍者……………………………………………………8. 3. 聋哑人..................................................................8. (三)老年人行为活动的特点分析 (8) 1.老年化的趋势及其对设计提出的新要求 (8) 2.老年人在城市公园环境中的行为活动特点 (9) 二、城市公园的无障碍设计内容 (9) (一)物质环境的无障碍设计方面 (9) 1.无障碍停车位设计 (9) 2.出入口无障碍设计 (10) 2.1坡道 (10) 2.2台阶与坡道设计 (11) 3.园路无障碍设计 (11) 3.1盲道……………………………………………………………11. 3.2铺装 (12) 4.无障碍卫生间设计 (12) 5.绿化........................................................................13. (二)信息交流环境的无障碍设计方面 (14) 1.视觉无障碍设计 (14) 2.听觉无障碍设计…………………………………………………15.

人体工程学与建筑设计

人体工程学与建筑设计 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改造自然物,使之为人类自身服务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这个改造的过程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人和环境是否相互适应的问题。通道设计应充分遵循人体工程学的原理;为建筑环境的主要功能服务,使整体设计达到完美、协调、统一的目的,对人类有较高的舒适度及很好的生命保障功能。 人机系统就是指“人”与他所对应的“物”共处于同一时间及空间时所构成的系统,它可分为人、机、环境三个子系统,在人机系统中“人”定义为所研究系统中参与系统过程中的人,而“机”则定义为与人处于同一系统中并与人交换着信息、物质和能量的物,环境性的人机界面,主要是作用于人的生理过程而影响人的舒适,健康及生命安全。某些设计师在建筑设计时主要考虑的是主体空间和辅助空间的作用往往却忽视了建筑通道的重要性。忽视通道作用所带来的后果从小的方面来说,如商场通道的不合理设计就会发生外面的顾客挤不进,里面的顾客出不来,商场通道设计着重考虑到主次通道的合理布置和共享空间的重要性;酒店餐厅的通道设计不合理就会发生人流拥挤、不畅通,同时也会发生上菜的服务员把汤、菜不小心洒在顾客身上等等的不礼貌行为;从大的方面来说在全国发生的特大火灾中,有三分之二以上都是由于建筑通道、出口设计的不合理,特别是在人员密集的建筑场所中出现通道设计的不合理等问题,就会严重侵害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安全。 所谓建筑通道主要包括门厅、过道、出入口楼梯、电梯、电动扶梯、消防通道等。这些通道的位置、尺寸都决定着各种不同的空间是否能得到良好的联接,整个室内是否有良好的人流计划。好的通道设计应该做到适合的人流量与各功能区域的联接作用,如通道设计合理,便于人流疏散,宽敞的通道要具备良好的采光效果和防火设备。一般公共建筑的通道方式可分为水平通道、垂直通道与枢纽交通通道三种方式 1 水平的交通通道。水平交通通道是指在同一个平面上起联接各功能区域作用的设计。它有以下三种类型,1、完全以交通为目的的通道,如办公楼走廊式通道;2、主要起交通作用同时又兼其它功能的通道,如学校的走廊,它既是交通通道同时又是学生活动的场所;3、综合式通道,指多种功能用途集中于一体的通道,如展览馆的大厅,是通道同时也是展览厅更是展品参观的空间。以上这些通道设计的基本因素是人流量。通道所需要的宽度是按人流股数来计算的,一般每股人流以60cm计算,最窄处应能通过3-5股人流,最宽处可通行8-10股人流,低于这些标准就可能造成人流堵塞或损坏展品。单纯性通道可以窄一些,一般在1.5m至2m左右;主要作通道用的空间由于兼有别的功能,应略宽一些,大约在2m至3m左右;而综合性通道由于功能多,则更应宽一些,一般也在3m以上。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一定要满足人流高峰时的流量,在这一前提之下,设法减少通道所占的面积与长度,尽量使走道减短,室内各功能区域也会因此而结合紧凑。

无障碍设计标准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

无障碍设计标准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与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为规范建设无障碍设施,国家建设部下发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其中有24条为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于2001年8月21日起开始执行: 1.人行道路的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规定 缘石坡道--人行道在交叉路口、街坊路口、单位出口、广场入口、人行横道及桥梁、隧道、立体交叉口等路口应设该坡道。缘石坡道下口高出车行道地面不得大于2cm。 坡道与梯道—城市主要道路、建筑物和居住区的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应设轮椅坡道和安全梯道;在坡道和梯道两侧应设扶手。城市中心地区可设垂直升降梯取代轮椅坡道。 盲道—城市中心区道路、广场、步行街、商业街、桥梁、隧道、立体交叉及主要建筑物地段的人行道应设盲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人行横道及主要公交车站应设提示盲道。 人行横道—人行横道的安全岛应能使轮椅通行;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横道宜设过街音响信号。 标志—在城市广场、步行街、商业街、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等无障碍设施的位置,应设国际通用无障碍标志。 2.单面坡缘石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单面坡缘石坡道可采用方形、长方形或扇形、方形、长方形单面坡缘石坡道应与人行道的宽度相对应。扇形单面坡缘石坡道下口宽度不应小于

1.5M。设在道路转角处单面坡缘石坡道上口宽度不应小于 2.00M。单面坡缘石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20。 3.盲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人行道设置的盲道位置和走向,应方便视残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施位置。 指引残疾者向前行走的盲道应为条形的行进盲道;在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及拐弯处应设圆点形的提示盲道。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的宽度宜为 0.3—0.6m。 盲道表面触感部分以下的厚度应与人行道砖一致。盲道触感条面宽 0.25mm、高度5mm。 盲道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盲道距障碍物宜为0.25—0.5m。 盲道应避开井盖铺设;盲道的颜色宜为中黄色。 4.城市主要道路和居住区的公交车站,应设提示盲道和盲文站牌。提示盲道的长度宜为4—6米。 5.人行天桥下面的三角空间区,在2M高度以下应安装防护栅栏,并应在结构边缘外设宽0.30m—0.60m提示盲道。

老人室内设计的无障碍设计

老人室内设计的无障碍设计 老年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人,特别是老年人的居住问题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家庭,影响到社会各个层面。对老人来说,谁都喜欢在一个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里享受晚年生活,可是,在安康小区、绿色小区、精品小区遍地开花的今天,老人在家中发生摔伤、碰伤的事却屡屡见诸报端,冲击着每一个有老人家庭的视野和神经。 老年人由于视力下降,看东西不清楚,在照明不好的地方容易产生危险,因此应根据照明用途和场所适当配置照明器具。同时应注意各房间与走廊的亮度应大致相同,以免有刺眼的感觉。为便于老年人夜间行走,在转弯和容易滑倒的地方(门厅、走廊、卧室的出入口、有高差处)应安置辅助灯(脚灯)。同时在选择照明器具和灯泡时,应考虑清洗和更换的安全性及方便性。 老年人对亮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差,急剧亮度变化带来的刺激对老年人来说极不舒服,这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因此必须设法使亮度逐渐变化。用辅助照明所获得的最大亮度面与附近的亮度比应为3:1以下,相邻房间之间、房间与通道之间、照度低的一方与照度高的一方的平均照度比应保持在1:2以下。卧室宜采用可调节亮度的开关,并应在床头方便的位置设置照明开关。从卧室到厕所的路线上应设置脚灯,并保证夜间长明,凡遇拐角处应加设脚灯。所有照明开关均应采用大面板、带灯的开关。 由于老年人普遍有记忆力衰退的现象,常常会忘记灶台上烧的水或饭,而导致燃气泄漏或发生火灾,因此对老年人来讲使用电磁炉是最安

全的,但目前使用最多的还是燃气灶具。厨房内如果没有安装燃气泄漏和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则应选择有燃气、烟气自动报警功能的抽油烟机和能防止燃气泄漏的灶具。老年人使用卫生间的时间较长,且动作幅度较大,因此老年人使用的卫生洁具应选择操作简单的设备,其安装尺寸应适当放宽,位置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选择使用时能确保身体安全和当老年人跌倒时,危险性小的设备。 老年人最好使用白色的卫生洁具,感觉清洁并且易于随时发现老年人的某些病变。应采用使用方便的坐便器,冲水手柄设在易于操作的位置。为防止冬季冰凉的坐圈对人体的刺激,可采用带暖气功能的坐便器,有单功能坐便式、坐便及暖风一体式、坐便及温水冲洗一体式三种。可根据需要设置适合坐姿的洗脸台,台面下应留有放膝盖的地方。浴缸需采用防滑材料,浴缸边缘离地350-450mm为宜,适合方便跨越浴缸和坐在浴缸边缘出入。浴缸边缘应为可坐下并转身的形状,并在浴缸一端留有400mm宽的坐浴台。在洁具两侧适当位置均应设置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扶手。老年人握力下降,应选择形状便于操作的水龙头,可使用便于调节水温的杠杆式水龙头或自动水龙头。热水龙头应用色彩予以明显标识,以免老年人操作不当而烫伤。 老年人随着生理、心理的变化,动作变得迟缓,反应不能随心,事故易发率较高。为防止不测事故的发生,墙地面饰面材料的选型和构造处理尤为重要。一般应选用能防止老年人打滑、磕碰、扭伤、擦伤的材料,不可采用易滑、易燃、易碎、化纤及散发有害有毒气味的装修材料。老年人住宅墙面应采用那些即使擦着身体也很难擦伤的墙面材料。墙体

住宅小区项目方案设计说明:无障碍设计专篇

住宅小区项目方案设计说明:无障碍设计专篇住宅小区项目方案设计说明:无障碍设计 专篇 住宅小区项目方案设计说明:无障碍设计专篇提要:在住宅部分门厅的出入口处设有残疾人专用坡道及扶手~出入口内外均留有不小于×的轮椅回转面积~残疾人坡道坡度不大于1/12 住宅小区项目方案设计说明:无障碍设计专篇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漳州市芗城区东南角、芗城区与龙文区的连接地带~东侧是城市主干道-九龙大道~南侧是规划中的下洲路和诗浦中、小学。西临规划中的丹霞路~北侧是建设中的住宅区及已建成的闽南综合大市场。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为平方米~规划地上总建筑面积268000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为14996平方米。本次规划为zz小区一期的?、?区~一期总用地面积为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为平方米。本次方案包括底层带商业网点的小高层、高层住宅,12-18层二类高层住宅及相关配套公建会所、八班幼儿园。 二、建筑无障碍设计 ,一,设计依据 1 / 3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国家及地方相关的规范、标准、法规 ,二,建筑设计 根据本工程具体情况~无障碍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人行道的无障碍设计

根据城市道路情况在规划道路的路口设有残疾人专用的缘石坡道~并根据城市道路情况统一在人行道上设置盲人通道。 2.会所、幼儿园等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计 在会所、幼儿园等的出入口处设有残疾人专用坡道及扶手~出入口内外均留有不小于的轮椅回转面积~残疾人专用坡道坡度不大于1/12~宽度均不小于~长度不大于9m。残疾人使用门槛高度及门内外地面高差不大于15mm~并以斜面过渡。在会所的公共卫生间设有供残疾人专用厕所及无障碍设施。 3.住宅的入口~电梯厅和通道的无障碍设计 在住宅部分门厅的出入口处设有残疾人专用坡道及扶手~出入口内外均留有不小于×的轮椅回转面积~残疾人坡道坡度不大于1/12~宽度大于~长度不大于 9m。残疾人使用门槛高度及门内外地面高差不大于15mm~并以斜面过渡。在住宅中设有能满足残疾人使用的电梯~本工程总户数 2 / 3 为563户~按规定应设无障碍户型为563x4%=23户。残疾人的住房将根据本工程预售情况~对残疾人购买的住宅予以无障碍设计。 4.公共绿地及小广场的无障碍设计。 在小区所有公共部分均参考残疾人的使用方便~在有高差的公共部分均设有残疾人坡道~以满足残疾人对公共部分的使用。 3 / 3

无障碍考察报告

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简析 ——以绍兴越城区为例 摘要:无障碍环境是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 也是方便老年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的重要措施。同时它也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文明和谐形象。本文以创建文明城市,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为视角,通过对绍兴市越城区关于残疾人公共设施的配备以及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综合阐述了在城市的发展和创建过程中,无障碍设施建设实施的现状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城市文明建设无障碍设施绍兴市越城区现状问题建议 一、引言 第八届全国残运会将于2011年10月中旬举行,主会场设在杭州市。同时,绍兴市设立分会场,承办游泳比赛。围绕“传承残奥理念、弘扬浙江精神、实现文明共享、争创全国一流”的总体目标,绍兴市将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认真组织、精心筹备,力争把第八届全国残运会绍兴赛区的比赛办成弘扬乐观向上、自强不息、励志奋进的残疾人精神的体育盛会,办成彰显平等、参与、超越、融合、共享理念的人文盛会,推动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在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关于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绍兴市筹备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中,曾明确指出,要积极做好绍兴赛区比赛场馆建设和无障碍设施改造工作,组织实施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等无障碍改造;对比赛场馆和有关城市道路进行无障碍设施新建、改造;督促宾馆、会场、车站以及商场超市、旅游景点进行无障碍设施新建、改造;对新建、改建的无障碍设施进行检查验收。可以看出,在这场盛大的赛事中,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将是整个工作的关键之举。 所谓无障碍设计是指无障碍物、无危险物,保证任何人都应该作为人受到敬重、能够健康的从事文化生活而进行的规划设计。无障碍设施,是指为保障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的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在道路、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居住区等建设工程中配套建设的服务设施。无障碍设施包括物质环境、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物质环境无障碍主要是要求城市道路、公共建筑物和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应方便残疾人使用和通行。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主要是要求公共传播媒介应使有听力、语言和视力障碍的人能够获得信息,进行交流。 无障碍建设是完善现代化城市功能的需要,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所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现代文明理念,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对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全民公共道德意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等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调研基本情况 2.1调研目的及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关于残疾人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城市道路中,为方便盲人行走修建了盲道,为方便乘轮椅残疾人修建了缘石坡道。建筑物方面,大型公共建筑中也修建了很多方便使用的无障碍设施。但是,从总体上看,很多设施的建设由于未得到认真落实和管理,还远不能满足残疾人的需求。而无障碍设施的环境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城市文明程度的象征。现对绍兴市越城区关于残疾人公共设施的配备以及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对于解决无障碍设施建设和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并为创建文明城市,指导未来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有意参考。 2.2调研范围及现状 越城区地处杭州湾南岸,宁绍平原西部,会稽山北麓,是绍兴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实际管辖三镇五街道,包括塔山街道、府山街道、北海街道、蕺山街道、城南街道、东湖镇、皋埠镇、鉴湖镇。 截至2008年,绍兴市越城区已建成肢残人无障碍坡道1905个、盲道11.5万米,在9

城市道路与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与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国家建设部下发了为规范建设无障碍设施,218年月设计规范》,其中有24条为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于2001日起开始执行: 1、人行道路的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规定人行道在交叉路口、街坊路口、单位出口、广场入口、人行缘石坡道--缘石坡道下口高出车行隧道、立体交叉口等路口应设该坡道。横道及桥梁、。2CM道地面不得大于坡道与梯道—城市主要道路、建筑物和居住区的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应设轮椅坡道和安全梯道;在坡道和梯道两侧应设扶手。城市中心地区可设垂直升降梯取代轮椅坡道。 盲道—城市中心区道路、广场、步行街、商业街、桥梁、隧道、立体交叉及主要建筑物地段的人行道应设盲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人行横道及主要公交车站应设提示盲道。人行横道的安全岛应能使轮椅通行;城市主要道路—人行横道的人行横道宜设过街音响信号。在城市广场、步行街、商业街、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等标志— 无障碍设施的位置,应设国际通用无障碍标志。2、单面坡缘石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单面坡缘石坡道可采用方形、长方形或扇形。方形、长方形单面坡缘石坡道应与人行道的宽度相对应。扇形

单面坡缘石坡道下口宽度不应小于1.5M。2.00M。设在道路转角处单面坡缘石坡道上口宽度不应小于。20:1单面坡缘石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 3、盲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人行道设置的盲道位置和走向,应方便视残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施位置。 指引残疾者向前行走的盲道应为条形的行进盲道;在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及拐弯处应设圆点形的提示盲道。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的宽度宜为0.3—0.6m。 盲道表面触感部分以下的厚度应与人行道砖一致。盲道触感条面宽0.25mm、高度5mm。 盲道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盲道距障碍物宜为0.25—0.5m。 盲道应避开井盖铺设;盲道的颜色宜为中黄色。 4、城市主要道路和居住区的公交车站,应设提示盲道和盲文站牌。提示盲道的长度宜为4—6米。 5、人行天桥下面的三角空间区,在2M高度以下应安装防护栅栏,并应在结构边缘外设宽0.30m—0.60m提示盲道。 6、办公、科研建筑进行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应符合以下规定各级政府办公、各级司法部门、企、事业办公、各类科研、其他招商、办公、社区服务等建筑,必须在以下部位设计无障碍设施:基地(人行通路、停车车位)、建筑入口、入口平台及门、水平与垂直交通、

无障碍设计要求

GB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 1、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选线、朝向、间距、绿地、层数与密度、 布置方式、群组组合、空间环境和不同使用者的需要等因素确定。 2、宜安排一定比例的老年人居住建筑。 3、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 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 4、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表规定;对于特定情况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 (2)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 (3)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该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 底层窗台面是指距室内地坪0.9m高的外墙位置。 无障碍设计要求 1、七层及七层以上的住宅,应对下列部位进行无障碍设计: 1 建筑入口; 2 入口平台;

3 候梯厅; 4 公共走道。 2、住宅入口及入口平台的无障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入口设台阶时,应同时设置轮椅坡道和扶手; 2 坡道的坡度应符合表的规定; 3 供轮椅通行的门净宽不应小于0.8m; 4 供轮椅通行的推拉门和平开门,在门把手一侧的墙面,应留有不小于0.5m的墙面宽 度; 5 供轮椅通行的门扇,应安装视线观察玻璃、横执把手和关门拉手,在门扇的下方应安 装高0.35m的护门板; 6 门槛高度及门内外地面高差不应大于0.015m,并应以斜坡过渡。 3 、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建筑入口平台宽度不应小于2.00m,七层以下住宅建筑入口平台宽度不应小于1.50m。 4、供轮椅通行的走道和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20m。 信报箱 1、新建住宅应每套配套设置信报箱 2、住宅设计应在方案设计阶段布置信报箱的位置。信报箱宜设置在住宅单元主要入口处。 3、设有单元安全防护门的住宅,信报箱的投递口应设置在门禁以外。当通往投递口的专 用通道设置在室外时,通道净宽应不小于0.60m 4、信报箱的投取信口设置在公共通道位置时,通道的净宽应从信报箱的最外缘起算。 5、信报箱的设置不得降低住宅基本空间的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标准。

第十三章建筑物无障碍设计

13 建筑物无障碍设计 13.1 一般规定 13.1.1建筑物无障碍设计的基本设计原则是“对每一个人的关怀”,使所有的人在走道通行和设施使用上没有任何不方便和障碍。不仅方便残疾人使用,同时也方便老年人、儿童、病人及用轮椅的健全人使用。 13.1.2建筑物整体环境的使用功能与相应设施的设计,要充分按照不同人的尺度与活动空间参数进行。 13.1.3新建的房屋建筑要进行无障碍设计;扩建和改建的房屋建筑,要最大限度地进行无障碍改造。 13.1.4无障碍设计应符合《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要求。 13.2 建筑物无障碍实施范围 13.2.1公共建筑无障碍实施范围与主要内容 1办公与科研建筑(入口、水平通道、楼梯、公共厕所、接待室、法庭等)。 2商业与服务建筑(入口、水平通道、楼梯、电梯、公共厕所、浴室、服务用房、客房等)。 3 文化与纪念建筑(入口、水平通道、楼梯、电梯、公共厕所、轮椅席等)。 4 关演与体育建筑(入口、水平通道、楼梯、公共厕所、浴室、轮椅席、训练与比赛场地等)。 5 交通与医疗建筑(入口、水平通道、楼梯、电梯、公共厕所、等候室、治疗室等) 6 学校与园林建筑(入口、水平通道、楼梯、公共厕所、教学用房、轮椅席等)。 13.2.2 居住建筑无障碍实施范围与主要内容 1 高层与中高层住宅、公寓、宿舍建筑(入口、水平通道、楼梯、电梯、服务用房、无障碍住房)。 2 多层与低层住宅、公寓、宿舍建筑(台阶、楼梯、首层的无障碍住房)。 3 老年公寓(入口、公共走道、楼梯、电梯、服务用房、无障碍住房)。

13.3 居住区无障碍实施范围 13.3.1道路:居住区级、小区级、组团级,要求纵坡不小于2.5%,设台阶时应同时设置轮椅坡道。 13.3.2公共绿地:居住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儿童活动场,要求入口与通道及休息凉亭等设施的平面应平缓防滑,地面有高差时应设置坡道和扶手,绿地中的公共厕所应设专用厕位。 13.4 无障碍设计 13.4.1 建筑入口设有台阶时,必须设置轮椅坡道和扶手,入口平台最小宽度为1.5~2.0米,大中型公共建筑和中高层、高层住宅入口平台最小宽度为 2.0米,小型公共建筑和低多层住宅宿舍入口平台最小宽度为1.5米。 13.4.2 1 无障碍坡道的最小宽度为1.2米,保证坡道上可同时有1辆轮椅和1个人侧身通行,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1:10与1:8的坡度只适应于受场地限制的改建建筑。 2当坡道高度大于0.75m时,应设深1.5米水平休息平台。 3坡道两侧应设扶手,扶手高0.85m,设二层扶手时,下层扶手高0.65m,扶手起点和终点应水平外伸0.3m,并向下再延伸0.1m以上或拐向墙面。扶手截面为35~45mm。 4坡道的起点与终点的水平深度不应小于1.5m。 图13.4.2-1 1:12坡道高度和水平长度 13.4.3走道 走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辆轮椅通行最小宽度为0.9m,大型公共建筑走道宽度应不小于1.8m; 2 向走道开启的门和窗以及向走道墙面突出大于0.1m的设施,应设凹室或防护措施。

无障碍设计论文

无障碍设计论文 关键词:人性化无障碍设计障碍设计 摘要:无障碍设计这个概念名称始见于1974年,是联合国组织提出的设计新主张。无障碍设计强调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群众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应答、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设计的理想目标无障碍设计的理想目标是“无障碍”。基于对人类行为、意识与动作反应的细致研究,致力于优化一切为人所用的物与环境的设计,在使用操作界面上清除那些让使用者感到困惑、困难的“障碍”(barrier),为使用者提供最大可能的方便,这就是无障碍设计的基本思想。无障碍设计关注、重视残疾人、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我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现状 经十多年努力,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在起步晚、起点低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有着显著成绩。多数城市的干道、主要商业街、广场、医院等建筑,程度不同地建设了无障碍设施;城市住宅小区的无障碍设施也开始起步。我国的部分城市还相继建设了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无障碍设施,如南京的盲人植物园、大连的野生动物园、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院等,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我国的无障碍设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问题是人们无障碍意识不强,管理部门和设计人员没有很好执行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规范标准,已建成的无障碍设施不够系统、规范,使用管理不善,无法充分发挥使用效益等等。 为了推进我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2002年10月31日,建设部、民政部、全国老龄委、中国残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上提出了开展创建全国无障碍设施示范城的活动,这是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北京、天津、上海、大连、青岛、南京、杭州、厦门、广州、西安、苏州、秦始岛十二个城市列为首批示范创建城市。编辑本段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意义 无障碍环境,是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方便老年人、妇女儿童和其它社会人员生活的重要措施。同时它也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城市与国际形象。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对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全民公共道德意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温家宝总理曾指出:建设无障碍设施,是为残疾人、老年人和其它社会成员提供方便的重要措施,是现代城市建设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把它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民心工程""文明工程"列入议事日程,切实抓出成效。 现代化城市道路的无障碍设计 论文摘要:人到老年,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听觉、视觉等感官功能衰退。这种机能的衰退会经常导致有障碍的日常生活。而且部分老年人会遭遇种种疾病,导致需要借助行器、助听器等器材去完成日常生活的基本行为,而现在许多场所环境都是按“正常人”的人体尺度和行为去作为设计标准,但却忽视了对老年人造成了不畅通的生活环境。只要我们在规划设计初期能认真地考虑并重视,无需花费很多的精力和财力,就能够消除给老年人带来的不便及障碍。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公共设施需要运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去适应各种类型人群,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并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社会问题。

分类无障碍通用设计

分類:無障礙通用設計 2007/10/12 11:19 無障礙設施改善參考單價 本表是96年初台北市參考單價,其他縣市可打折估算,本資料會即時修正,歡迎提供意見。 項次項目說明單位建議單價(元) 1 扶手 1-1/2"∮坡道不銹鋼扶手直立單層式 M 3,800 1-1/2"∮坡道不銹鋼扶手直立雙層式 M 4,400 1-1/2"∮坡道不銹鋼扶手掛牆雙層式 M 3,600 1-1/2"∮坡道不銹鋼扶手掛牆單層式 M 3,100 1-1/2''∮樓梯扶手欄杆H= 20cm M 1,250 1-1/2''∮樓梯扶手欄杆H= 70cm M 1,275 1-1/2''∮樓梯扶手欄杆H= 90cm M 1,760 1-1/2''∮樓梯崁壁式扶手 M 1,510 扶手防勾撞處理處 400

2 無障礙廁所扶手 1-1/4"∮C型洗臉盆不銹鋼扶手(H= 70cm )組 1,065 1-1/4"∮C型洗臉盆不銹鋼扶手(H= 100cm )組1,490 1-1/4"∮L型馬桶不銹鋼扶手(70* 70cm )支2,660 1-1/4"∮120°斜臂式浴廁馬桶不銹鋼扶手支3,400 1-1/4"∮H型小便斗不銹鋼扶手組1,915 1-1/4"∮ㄇ型臉盆用不銹鋼扶手組2,340 1-1/4"∮Γ型直立式臉盆用不銹鋼扶手組1,270 3 樓梯防護緣5cm高水泥粉刷油漆(含打毛及植筋)M 850 5cm高七厘石粉刷磨光(含打毛及植筋) M 850 5cm高不銹鋼方管防護緣 M 1,000 5cm高不銹鋼版防護緣 M 1,000 5cm高壓克力條防護緣M 1,000 5cm高木條防護緣 M 1,000 4 階梯前警示帶貼60cm寬金剛砂警示帶M 1,065 貼60cm寬粗糙面磚或警示磚 M 960 貼60cm寬合成橡膠(30*30)圓凸點警示帶M2 1,595 貼5cm 寬金剛沙止滑膠帶18M 長每捲捲 800 5 室內斜坡道高度20cm以下打細料混凝土坡道 (需另加鋪面防滑材料層)M2 3,000 高度20~ 75c m砌1B磚打混凝土坡道 (需另加鋪面防滑材料層扶手等)M2 4,560 高度75~ 150c mRC牆打混凝土坡道

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计(barrierfreedesign)这个概念名称始见于1974年,是联合国组织提出的设计新主张。无障碍设计强调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群众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应答、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 所用之处 无障碍设计首先在都市建筑、交通、公共环境设施设备以及指示系统中得以体现,例如步行道上为盲人铺设的走道、触觉指示地图,为乘坐轮椅者专设的卫生间、公用电话、兼有视听双重操作向导的银行自助存取款机等,进而扩展到工作、生活、娱乐中使用的各种器具。二十余年来,这一设计主张从关爱人类弱势群众的视点出发,以更高层次的理想目标推动着设计的发展与进步,使人类创造的产品更趋于合理、亲切、人性化。 设计的理想目标 无障碍设计的理想目标是“无障碍”。基于对人类行为、意识与动作反应的细致研究,致力于优化一切为人所用的物与环境的设计,在使用操作界面上清除那些让使用者感到困惑、困难的“障碍”(barrier),为使用者提供最大可能的方便,这就是无障碍设计的基本思想。无障碍设计关注、重视残疾人、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与通用设计的相似之处 无障碍设计与通用设计有相似之处,因为无障碍设计是为所有人所通用的设计,但无障碍设计所针对的重点是从残疾人和老年人。但随著无障碍设计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它的局限,所以当今的无障碍设计正在向通用设计所靠拢。而因为无障碍设计在中国出现较晚,所以大多数人将无障碍设计等同于通用设计。 举例 例如,看起来极为普通的容器,其中却有着巧妙的“共用”设计:一组匹配使用的洗发香波与护发素,两个相同的容器,仅只是在其中的一个添加了一排线形凸起的触觉感知记号,就能使人一

人体工程学在卫生间设计中的应用

《人体工程学在卫生间设计中的应用》参考资料 名词解释1:人体工程学 人体工程学(Engonomics)的名称来源于希腊文,是由波兰教授雅斯特莱鲍夫斯基于1857年提出来的。Engonomics由希腊文Engos(工作、劳动)和nomes(规律、效果)组合而成,词意为探讨人的劳动规律。目前国际上对其定义为:“这门学科是研究人在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诸方面的因素,研究人—机器—环境系统中的交互作用着的各组成部分(效率、健康、安全、舒适等)在工作条件下、在家庭中、在休假的环境里,如何达到最优化的问题”。 由于人体工程学适用于不同的领域,故而也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名称,我国常用的应用名称有人体工效学、人体工程学、人机工程学、人类工程学、工程心理学等。 名词解释2:人体尺度 人体尺度是指人体在各种姿态下身体各部分的尺度,人体尺度分为静态尺度与动态尺度。 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范围随着人在空间中的地位的升华而不断地 演化和扩展,它的应用使室内设计在心理上、生理上以及物理上更符合室内活动的需求,从而使室内空间的使用功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和提高。 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主要作用和应用的表现方面: ●提供室内空间尺度的依据。 ●提供家具设施的尺度、组合、使用空间的依据。 ●提供无障碍设计的依据。

●提供室内物理环境的最佳参数。 ●为室内行为组织提供科学依据。 1、提供室内空间尺度的依据 室内空间的制约因素除建筑构建的尺度和不同的空间使用功能及建筑本身的构造外,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为人体尺寸。人体工学为这些尺度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根据其所提供的基础数据和理论,确立各种行为的空间尺度和必要的空间范围。 2、提供家具设施的尺度、组合、使用空间的依据。 无论是家具、设施还是室内其他陈设都是为人所使用,这些物体设计的合理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在各种使用状态下舒适状况、疲劳状况和方便程度,可见人体工程学提供的人体基础数据是设计这些物体不可缺少的必备参数。不仅如此,在室内空间家具组合排列、设施安放等设计过程中也不能忽视人体数据。人们在使用这些家具和设施的同时,需要有一定的摆放空间、使用空间和心理空间,这些空间尺度的确定如同桌与椅之间的相对关系一样。衡量这种关系合理与科学性的标准是由人在站立、坐等不同的使用状态下的身体尺度、舒适度、工作效率和能耗决定的。 3、提供无障碍设计的依据。 无障碍设计是为方便残疾人在室内外活动的一种空间设计。由于残疾人在行为活动时需借助一定的工具如轮椅、扶手等来完 成行走、站立、坐下等动作。因此在空间设计时,必须考虑辅 助工具在行为中的影响和占有空间范围,同时还要考虑这些工 具的操作方式、操作时最小的占有空间范围、特点和必要条件。

无障碍设计规范

建筑物无障碍设计和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 无障碍卫生间装修7大准则 防护:地面应选用防滑材料,以防残障人士跌倒摔伤。厕所的门上要装防护门板,以免轮椅的脚踏板碰破门。 布局:厕所应设于路旁,出入方便。卫生器具的安装位置和高度要合理,便器两侧都应留有便于轮椅接近的空间。 辅助:在卫生器具周围安装扶手,扶手的位置合适,连接牢固。为了便于各种身高的人使用,脸盆台面的高度可以设置在离地面60~100厘米的范围之内。 方便:水龙头开关应便于操作,可采用脚踏式,长柄式,感应式。 呼救:厕所内应设紧 急呼救按扭。 畅通:卫生间室内外 高差不得大于20毫米, 方便残疾人和轮椅通过。 尺度:门扇开启的净 宽不得小于0.8米,以方 便轮椅通过。厕所内应留 有1.5米*1.5米的轮椅 回转空间。 一、建筑物无障碍设计 (一)建筑物无障碍实施范围 1.各类公共建筑(包括办公、科研建筑和学校、园林建筑)的室外场地、建筑入口、走道、楼梯、公共活动用房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部位应进行无障碍设计。 2.交通和医疗建筑的人口应设置没有台阶的无障碍人口。商业与服务建筑的入口也宜设置无障碍人口。 3.下列公建必须设无障碍专用厕所:县级及县级以上的政府机关与司法部门,各种交通与医疗建筑,大型观演与体育建筑的观众使用部分和贵宾室,大型园林建筑及主要旅游地段以及设有公厕的大型商业、服务、文化、纪念建筑。 4.下列有楼层的公建应设适合乘轮椅者、视残者或担架床可进入和使用的无障碍电梯:各种交通与医疗建筑,大型商业、服务、文化、纪念建筑。 5.观演与体育建筑的观众席和主席台必须设轮椅席位。 6.高层和中高层住宅、公寓的建筑人口、电梯、公共走道以及适合乘轮椅者居住的无障

无障碍论文

无障碍调研心得及改进规范 无障碍设计这个概念名称始见于1974年,是联合国组织提出的设计新主张。无障碍设计强调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群众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应答、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 经十多年努力,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在起步晚、起点低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有着显著成绩。多数城市的干道、主要商业街、广场、医院等建筑,程度不同地建设了无障碍设施;城市住宅小区的无障碍设施也开始起步。我国的部分城市还相继建设了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无障碍设施,如南京的盲人植物园、大连的野生动物园、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院等,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我国的无障碍设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问题是人们无障碍意识不强,管理部门和设计人员没有很好执行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规范标准,已建成的无障碍设施不够系统、规范,使用管理不善,无法充分发挥使用效益等等。 本次无障碍设计调查的心得体会 此次我们这小组无障碍设计调查的对象共四个分别是三明体育馆、三明市规划馆、三明市博物馆、三明市图书馆。通过本次对三明这四个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计调查不仅能让我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便更好的学习与掌握无障碍设计。同时这次的调查对象中虽然三明市规划馆、三明市博物馆、三明市图书馆这三个场所是近几年内才建成的,然而这些属于三明的大型公共场所依然严重缺乏无障碍设施,甚至根本谈不上具有无障碍设计理念。市体育馆、博物馆、规划馆这三个场所彼此相连在统一区域,尽管刚建成不久但环绕这三个场所的附近交通道路上竟然没看到一条盲人到。在市体育馆前也是只见台阶不见坡道,四个场所里所有的厕所里面都没有无障碍厕所,体育馆的观众平台上只考虑到正常人的活动范围,没为弱势群体增设一丝一毫的无障碍设施,体育馆前那宽阔的广场也没为市民提供休息座椅;规划馆馆前入口也是只有台阶没为弱势群体提供坡道,内部虽有电梯但设在室内拐弯处较为隐蔽,且没有无障碍标志牌,即使轮椅可以进来也要花时间找电梯,规划馆内部的大部分观赏文件所摆放的高度过于高,因此对于轮椅使用者只能说是渴望而不可及。客家博物馆内部虽有残疾人电梯及提醒标志、也有残疾人坡道,然而可笑至极的是只考虑到内部的无障碍设计馆前入口处依然只有台阶没有坡道,对于轮椅使用者依然是无法进入。市图书馆所在地形相对较高,因此馆前有数十阶台阶攀登而上然而台阶边沿却无扶手栏杆,对于年龄较大的老年人来说将是望而生畏更别说是轮椅使用者了,而可笑至极的是图书馆内一条盲人到都没有,里面却有盲文书及盲人上网专区。在回来的路上盲人道出现最频繁的状况是,在盲人道中间经常被集水井盖或路灯或十字道路交叉口或摩托车给拦腰截断了,这种情况哪个盲人敢出门。此外在下班高峰期经常看到有老人、孕妇儿童跟年轻人一起挤公交车上公交车困难,这点我觉得也应该重视一下。因此这次的调查给我们敲响了中国的无障碍设计依然任重而道远的响钟。以下我便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来诠释本次调查所呈现的一些无障碍设计问题及自己对应的一些建议的修改规范。 三明市体育馆现状图(图一、图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