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序曲教案

1812序曲教案
1812序曲教案

《1812序曲》教案设计

题目:《培养音乐的耳朵——1812序曲》

教学设计: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丁理 85

年级:高中一年级(第一单元第二节)

课时:一课时(40分钟)

课型: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

教具:多媒体(包括计算机、投影仪、音乐播放设备)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图片、音乐选段和教师讲解,带领学生了解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

基,继而引出“序曲”概念及本课欣赏重点《1812序曲》;

2.对《1812序曲》的创作背景、表演形式及风格特点进行大体介绍,培养学生

对管弦乐作品的兴趣,为后续欣赏做好铺垫;

3. 对《1812序曲》具体音乐组成进行分解介绍,引导学生记住音乐中的各个主题(“法军主题”、“俄军主题”),结合音乐创作背景进行音乐联想,能够有根据地表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教学重点:

带领学生分析《1812年序曲》的音乐主题、典型节奏及总体结构,逐步领悟“培养音乐的耳朵(带着思考听音乐)”的含义

教学难点:

1.采用基础曲式分析的知识,带领学生分段了解《1812序曲》每一个主题、插部所表达的音乐内涵,并加以区别、辨析;

2.合理运用视频、音频材料,让学生接受教师对音乐序曲的定义,能够基本理解管弦乐中呈示短、展开段及再现段的区别与联系,并了解它们各自在“表达具体音乐形象”和“推动剧情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教学基本方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问答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15分钟)

1.引出课题,观看视频片段

(师生问好,进行简单自我介绍;欣赏《1812序曲》片段,在播放前提出相应问题)

师:同学们,请大家边看视频边思考,下面我们欣赏的音乐:

1)作品名称——四小天鹅舞曲

2)作曲家——柴可夫斯基

3)创作国家——俄罗斯

(欣赏视频《四小天鹅舞曲》)

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位赫赫有名的俄罗斯民族音乐家。

2.作曲家入手,走近《1812》

师(介绍重点“浪漫主义”与“民族乐派”的融合,简单带过“作品列表”):柴科夫斯基是伟大的俄国浪漫主义作曲家,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他的音乐是植根于人民的,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时代感并洋溢着浓厚的俄罗斯民族气息。同时,他使俄罗斯民族音乐与西欧古典音乐相融,并注入了某些浪漫主义因素,形成了他极具个性特征的音乐,从而大大丰富了俄国音乐。柴科夫斯基在继承和发扬俄罗斯民族音乐和外国古典音乐传统的基础上,在音乐领域的许多方面都有所创新。

(随后,配图简要介绍柴科夫斯基一生的经历,选择性讲作曲家奇闻异事)

特别设置:在“作品列表”部分,特别向学生展示柴科夫斯基舞剧作品《胡桃夹子》,通过活泼生动的表演画面与台下学生互动,引起学生的课堂兴趣。(提问,如“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胡桃夹子吗”“大家看完这段视频,觉得快乐吗”“你在观看的过程中都发现了什么”)

二、欣赏教学(18分钟)

1.逐个击破,“音乐序曲”面面谈

师:(向学生提问)什么是序曲(序曲指歌剧、舞剧等开幕前演奏的短曲,也称“开场音乐”,由管弦乐队演奏。其使命在于综合地叙述全剧发展的重要关键场面,奏出剧中代表主角的旋律,仿佛是剧情的缩影。19世纪以来,作曲家常采用这种体裁写成独立的管弦乐曲,其结构大多为奏鸣曲式,并加有标题。《1812 序曲》即属于独立、有内容的管弦乐曲)

以学生熟悉的歌剧选段《卡门序曲》和中国独立管弦乐《春节序曲》为例,

让学生真正体会序曲在“烘托气氛”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优势(这是一个师生互动的环节,在此不详细介绍)。

2、听赏体验,《1812》进行时

1)教师以《1812序曲》创作背景为切入点,向学生简要介绍法俄“卫国战争”、管弦乐队编制、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等零碎的知识点,目的在于介绍历史事件,引起学生对《1812》探索的兴趣,为下一步的欣赏打下基础。

1、教师介绍歌剧《1812》创作背景(配图,语言尽可能幽默诙谐,不要陷入“历史课”尴尬局面);

背景搜索:

《1812年序曲》这部管弦乐作品是柴科夫斯基1880年应俄国著名钢琴家、指挥家尼古拉·鲁宾斯坦之约,为莫斯科金俄工艺博览会的开幕典礼而创作的。全名为《1812年庆典序曲》。

创作背景:

1812年,拿破仑调集六十万大军侵入俄境,进迫莫斯科。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下令撤退居民,烧掉粮物,暂时放弃莫斯科。拿破仑军队不适应俄国冰天雪地的冬天,又饿着肚子作战,加上俄军和农民游击队的有力反击,终于彻底溃散,只有两万人逃回法国,其余全部被歼灭。拿破仑带了随从狼狈绕道逃回法国,俄国人民无不为这次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而感到无限骄傲,自豪。这一首管弦乐曲,正是用来描写法军被俄罗斯军民狙击于大雪中,饥寒交迫而导致全军覆没的故事。

2、补充知识点——管弦乐队编制,点学生回答问题:

“你认为管弦乐队都应该配置有那些乐器”

“(指向图上乐器)你知道这件乐器的名称吗”

2)教师在PPT上展示分析图,第一遍串讲《1812序曲》所描述的历史故事:

讲解——

呈示(听赏)主题:

祈祷和平与安宁——众赞歌:

这一主题引自圣咏《上帝,拯救你的臣民》,但我们却仿佛从这庄重犹如赞歌的旋律中,既感觉它象征着和平的俄罗斯原野,又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的坚定气质。随着音量的逐渐增强,各种乐器的加入,使乐曲的情绪更为庄严崇高,这时,我们会听到在乐曲的低音部音调中突然闯入了一种惊惶不安的情绪。这种骚乱不安的旋律,正是象征着战争的迫近和人们对战争的惊恐,仿佛惊呼:啊,敌人来了!

俄国主题:

多次反复并带有骑兵进行曲特点的旋律,激昂而雄壮,使我们仿佛感觉到俄罗斯军队正从四面八方集结在一起准备出征。

法军主题:

这一主题主旋律我们曾欣赏过,是法国国歌《马赛曲》。法国军队的象征。随节奏模仿法国军队趾高气扬的样子。

俄罗斯军民1——思乡、抒情

与柴科夫斯基《十一月雪橇》类似的俄罗斯民歌风格,表现俄罗斯战士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祖国的热爱。

俄罗斯军民2——乐观、轻快

音乐轻松、愉快并有舞蹈音乐的特点,体现俄军民乐观的精神。

3)分段讲解《1812序曲》各个部分(序奏、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配以视频协助教学,边听边体会)的音乐特征,引导学生视唱“法军主题”、“俄军主题”片段,记住基本旋律:

三、梳理全曲,总结课堂,二度欣赏(8分钟)

1、二次梳理全曲(回顾教学):

配合PPT,向学生讲解剧情,带领学生自己说出每一部分音乐的主题,并引出“如何培养音乐的耳朵”的最终答案:

(循着1812年“俄法之战”这一特定历史事件的线索,展开联想:不祥的战争预兆→人们祈祷和平与安宁→矫健的俄罗斯骑兵在巡视→战争爆发→骄纵的法兰西军队→战斗→撤退到乡间和山林中的俄罗斯军民(思乡和乐观的情绪)→激烈的战斗→貌似强大的法军→俄国军民力量的增长→秋风扫落叶式的追击→胜利→赞颂与欢庆)

师:“培养音乐的耳朵”是一个思想,我们要很好的欣赏音乐,在养成完整听赏音乐习惯的同时,还要多了解音乐知识,比如音乐的创作背景,音乐的体裁,作曲家生平、作品后期产生影响等方面,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本节课的最后,让我们一起和着《1812序曲》的旋律,体会音乐的魅力!(播放讲解版《1812序曲》视频,下课)

《卡门序曲》教案2

《卡门序曲》 教材分析: 《卡门序曲》作为歌剧《卡门》的前奏曲,对于整部歌剧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也是歌剧序曲所具有的一般特点。经常被交响乐团作为音乐会演奏曲目,它的结构简练,乐曲由三个主题构成,主部主题:采用紧凑的节奏、带顿音的、模进的旋律、辉煌的音色,把人们带入西班牙斗牛场那喧闹狂热的意境之中。第一插部:节奏轻快、旋律跳跃,描绘了妇女、儿童在斗牛场上的欢乐;第二插部:来自《斗牛士之歌》,这个主题先后呈现两次,第一次,弦乐主奏,抒情细腻,第二次,不仅高八度演奏,还加进管乐,情绪激昂、雄壮,刻画了一位英姿勃勃的斗牛士形象。《卡门序曲》音乐语言丰富,艺术表现力极强,成功地用音乐描绘了故事场景,刻画了人物形象,暗示了主人公的命运,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卡门序曲》的欣赏教学,使学生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2、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序曲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回旋曲式的结构特点。 3、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把握作品的主题,了解音乐要素对作品的音乐情绪和内容所起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卡门序曲》的曲式结构的辨别,正确认识每个主题的发展变化并记忆音乐作品片断。 教学难点: 感受《卡门序曲》的回旋曲式中的三个音乐主题和它们的情绪对比。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要求学生自主了解《卡门》剧情、作曲家生平及序曲的相关知识。 教学流程: 一、音乐导入 师:首先我给大家来一段音乐,请大家听完这段音乐回答几个问题: (一)这段音乐的情绪如何,请你选择一下? A抒情优美 B热烈欢快 C忧郁悲伤 (二)这段音乐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师:这段音乐是描绘了斗牛场的情景,它选自歌剧《卡门》。所谓歌剧呢,它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包含了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歌剧《卡门》去感受它的艺术魅力。 二、剧情介绍 (师)三个主人公:女主人公卡门、下级军官唐霍塞、斗牛士埃斯卡米洛,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唐?霍赛钟情于卡门,并参与了卡门的烟草走私,但卡门却与斗牛士埃斯卡米洛热恋起来,在一次斗牛活动中,埃斯卡米洛获胜。当群众正在欢呼的时候,唐?霍赛杀死了卡门。随后,他自己也自杀身亡。所以整首歌剧塑造了卡门这个追求个性解放的妇女形象,最终却以她的死来结束,充满了悲剧色彩。 三、作曲家介绍 (师):谁把它改变成歌剧的? (生):乔治·比才(1838——1875),法国作曲家。 (师):补充——课件展示。 正如同学所说,现在歌剧《卡门》在全世界是上演率最高的作品之一,但在1875年3月3日巴黎歌剧院首演时并没有成功,为什么呢? 原因:(1)当时的许多观众欣赏惯了传统喜歌剧美妙和谐的音乐旋律,皆大欢喜的故事情节,因此在初听带有强烈反应背叛情绪与悲剧色彩的《卡门》时,便难以与歌剧中如此血淋林的写实主义风格。 (2)本剧以生活在社会低层的小人物为主角,这一点,在那个时代的歌剧作品中是罕见的、可贵的。也正因为比才的刻意创新,所以在初演时并不为观众接受。 四、作品欣赏 (师导入)首演没有成功,可怜的比才在巴黎的街头沉默而绝望地徘徊了一夜,痛苦地忍受着自己心爱的作品的失败。在首演后的三个月,这位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比才因为一场肺炎突然死去,终年37岁。在他死后,歌剧《卡门》的演出情况逐渐好转,因为作品贴近生活,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这些平民小人物的形象,所以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也得到人们的认可,此后变得长盛不衰。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歌剧《卡门》的前奏曲——《卡门序曲》。(一)、序曲——它是一部音乐作品的开场音乐。 那么,什么是序曲呢?序曲是歌剧开幕前由管弦乐队演奏的音乐。 作用:它综合地叙述歌剧的主要情节,奏出剧中代表主角的旋律,预示剧情的发展。 (二)、初听乐曲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四小天鹅舞曲接力版

《四小天鹅舞曲》 教学内容 桂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四小天鹅舞曲》 教学目标 1.欣赏芭蕾舞剧《天鹅湖》的片段《四小天鹅舞曲》,感受乐曲欢快跳跃、轻松活泼的情绪,领略世界经典名曲以及芭蕾舞所具有的魅力。(情感态度) 2.通过欣赏乐曲创设情境,辨识乐器音色,哼唱旋律等活动,让学生感知乐曲所描绘的四小天鹅的音乐形象以及情绪。(过程与方法) 3.跟随影像和音乐参与模仿芭蕾舞蹈动作,初步掌握芭蕾基本动作,学会小组合作表演《四小天鹅舞曲》。(知识与技能)教学重点 1.通过听赏、模唱、律动等多种实践活动,感受和了解乐曲描绘的四小天鹅的音乐形象以及欢快跳跃,轻松活泼的情绪。 教学难点 1.在模仿芭蕾基本动作以及体态中,体验芭蕾舞的魅力。 教学准备 影像资料、多媒体课件、钢琴、小羽毛 教学过程(40分钟) 1.导入(5分钟)

师生问好(音乐课演唱方式) 师:同学们好!生:你好,你好!张老师你好!师:请坐师:同学们,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上音乐课,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好不好?生:好! 师:接下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请同学们认真看视频。(师出示课件小视频芭比之天鹅湖小视频)认识女孩奥德蒂、王子费里德、坏魔法师罗德巴特和他的女儿, 师:魔法高超的坏魔法师对美丽的奥德蒂施了魔法,让她白天变成天鹅晚上才恢复人形,一天王子去打猎在天鹅湖边与奥德蒂相遇,奥德蒂向王子倾诉了自己的遭遇,得到王子的同情,为了破除坏魔法师的魔咒,两人共同努力终于摆脱和战胜坏魔法师的统治,奥德蒂恢复了人形,和王子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这个动人的故事传到了很远的地方,有一位俄国的老爷爷听了这个故事,对王子和奥德蒂那份纯洁真挚的友情非常的感动,于是,他把这个天鹅故事编成了非常经典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你知道这位老爷爷是谁吗?对,他是俄国伟大的音乐家——柴可夫斯基 2.初听(3分钟) 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天鹅湖》的第二幕里这段深受大家喜爱的舞曲《四小天鹅舞曲》(教师板书课题),听完之后请你回答:舞曲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天鹅呢?播放舞曲《四小天鹅舞曲》(纯音乐,初听)

《卡门序曲优质课教案

普通高中音乐欣赏课教案高中一年级 欣赏作品:《卡门序曲》(管弦乐) 年级:高中一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师:张伟 [教学目标] 一、探索音乐欣赏课堂教学的延伸,利用网络使学生能独立获得所需的音乐知识。(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充实教学内容,易于学生更方便更积极地学习知识。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音乐,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与时代接轨,使严肃音乐成为学生可以学习的一部分。) 二、依据曲式图听辨作品《卡门序曲》,把握作品各主题,从 作品的结构深入认识音乐作品。 三、以当堂测验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对作品的认识和掌握作品的 情况。 四、欣赏歌剧《卡门》中的著名唱段。直观性地了解──歌剧, 定义:歌剧是把戏剧、诗歌、音乐、舞蹈和美术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艺术。 [教学重点] 运用曲式图听辨《卡门序曲》,正确认识每个主题的发展变化并记忆音乐作品片断。

[教具]录音机、录音资料、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收集有关歌剧《卡门》的资料, 请两位同学来讲解或介绍,在课下收集有关歌剧《卡门》的资料。(由学生亲自演示)。 二、欣赏管弦乐作品《卡门序曲》 《卡门》是世界著名歌剧之一,在这部歌剧中最具代表性及流传最广的器乐作品就是管弦乐作品《卡门序曲》又称《卡门前奏曲》,经常被一些交响乐团作为音乐会曲目来演奏。欣赏作品,在音乐会演出中作品就演奏到这里结束。这段音乐描写欢乐的节日气氛和剧中斗牛士的英雄形象。而在歌剧中作品并没有结束,让我们继续欣赏,提问:这段音乐留给你的印象? 一、首先来欣赏作品《卡门序曲》(录像)——欣赏到第一大段 落结束,(在一般的音乐会演奏时,我们所欣赏到的《卡门序曲》就结束了,而在歌剧中的序曲乐曲没有完,让我们来继续欣赏。(磁带)学生的感受() 1、引出——曲式图 卡门序曲 并置曲式 三部曲式展开性段落

1812年序曲

培养音乐的耳朵 教学目标: 1. 能用心地聆听乐曲《1812序曲》,认真地感受作品的音乐意境所带来的美感。 2. 能与同学一起有感情地演唱音乐主题,体验和表现作品的音乐美。 3. 能自主地学习并了解《1812序曲》的创作背景,结合聆听乐曲的感受,加深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与乐曲内容表现的关系。 4. 能独立或与同学一起对具有奏鸣曲式特点的音乐作品的音乐语言进行探究、分析,从而积累听赏音乐的经验,从中探究适合于自己的听赏音乐的策略和途径,并在此过程中“培养音乐的耳朵”。 教学重点: 让学生积累听赏音乐的经验,从中探究适合于自己的听赏音乐的策略和途径,并在此过程中“培养音乐的耳朵”。 教学难点: 对乐曲《1812序曲》的内容及表现这一内容的奏鸣曲式的音乐语言进行分析。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在俄国文豪托尔斯泰的笔下有一部被称为描写历史画卷般的战争的作品,那就是《战争与和平》,这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战争与和平》后,获得奥斯卡提名最佳导演及摄影奖,那先让我们感受一下这部大片的几个片断吧! (播放电影《战争与和平》的几个片断) 师:同学们知道这再现的是俄国历史上哪次战争吗?这次战争对将要赏析的《1812序曲》有哪些深远的影响呢?(可以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来回答,导入创作背景) 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并总结回答 教师点评。 二、新课导入: 师:是的,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就是以这场著名的战争为主题而创作了这篇恢宏的交响乐章——《1812序曲》。在乐曲中,作曲家采用管弦乐队加军乐队,并在乐曲结尾处加入大教堂的钟声和庆典的礼炮声等综合表现形式,运用奏鸣曲式的结构,使这部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被誉为“充满硝烟的旋律”。

卡门序曲教学设计

《卡门序曲》教学设计 (选自人音版八年级16册) 设计理念:音乐欣赏课是要求学生理解音乐作品,从作品中获取美、体验美、表现美,它是培养学生理解、感知、体验、鉴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的重要手段。这一课的重点是加强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为学生创设充分聆听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的机会,让学生走进序曲,享受音乐。课件的制作加入了很多视频片段,这样让他们有更直观的感受,对欣赏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达到欣赏的最高境界。 教材分析:《卡门序曲》作为歌剧《卡门》的前奏曲,对于整部歌剧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也是歌剧序曲所具有的一般特点。经常被交响乐团作为音乐会演奏曲目,它的结构简练,乐曲由三个主题构成,主部主题:采用紧凑的节奏、带顿音的、模进的旋律、辉煌的音色,把人们带入西班牙斗牛场那喧闹狂热的意境之中。第一插部:节奏轻快、旋律跳跃,描绘了妇女、儿童在斗牛场上的欢乐;第二插部:来自《斗牛士之歌》,这个主题先后呈现两次,第一次,弦乐主奏,抒情细腻,第二次,不仅高八度演奏,还加进管乐,情绪激昂、雄壮,刻画了一位英姿勃勃的斗牛士形象。《卡门序曲》音乐语言丰富,艺术表现力极强,成功地用音乐描绘了故事场景,刻画了人物形象,暗示了主人公的命运,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这段时间应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 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声像结合、视听结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卡门序曲》的欣赏教学,使学生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2、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序曲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回旋曲式的结构特点。 3、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把握作品的主题,了解音乐要素对作品的音乐情绪和内容所起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卡门序曲》的曲式结构的辨别,正确认识每个主题的发展变化并记忆音乐作品片断。 教学难点:感受《卡门序曲》的回旋曲式中的三个音乐主题和它们的情绪对比。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要求学生自主了解《卡门》剧情、作曲家生平及序曲的相关知识。教学流程: 一、音乐导入

欣赏课教学设计

欣赏课教学设计 案例背景:新的课程标准,新的实验教材,给人以振奋:回眸本学期的授课历程,《格尔尼卡》—课令我感触良多:为了切实体现探究性学习这一学习方式,在认真研习了教科书、教参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预想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利用便利地信息技术。看视频短片,让学生了解和作品息息相关地这一段历史(创作背景);然后由学生创作;再引入正题,对《格尔尼卡》深入欣赏和评述。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对毕加索的艺术表现形式有所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有个人独特的见解;运用联系、比较等方式,了解作品的意义及审美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隐性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情感: 教学过程:由于毕加索的作品受非洲黑人艺术、原始艺术、东方艺术及塞尚的影响较大,所以,在教室的显眼位置张贴了《半山彩陶壶》、《八十七神仙图》、《科特迪瓦面具》及塞尚的《风景》、《静物》等作品的图片,并将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并置其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毕加索的作品中找到与其他艺术相同之处及不同之处,充分理解毕加索艺术风格的形成并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借鉴了其他不同的艺术形式并与之融会贯通,且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艺术个性。 在实际授课时(整个教学过程没有使用教科书),我并不直接进行欣赏教学,而是先请同学们观看了由我精心编辑的一个短片:我选取了二战纪实片中的空袭镜头,那如雨点般呼啸而下的炸弹;凄厉的防空警报;在火海中的断壁残垣和仓皇奔逃的人们;痛苦地呼号哭泣的伤者;惊魂未定、抱头痛哭的妇女和儿童;绝望无助的男人;横七竖八、残缺不全的尸体;满目狼藉的城市以及国外枪战片中爆炸起火人们坠楼的镜头。这些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场面,给同学们以强烈的震撼。这时,我让同学们取出纸笔,限时两分钟凭印象画出刚才看到的:痛苦地呼号哭泣的伤者;惊魂未定、抱头痛哭的妇女儿童;残缺不全的尸体;从起火的楼中坠落的人;一盏亮着的灯。只要求传神,不必拘泥于是否像,有兴趣的同学尤其是那些受过专业训练的同学可以用左手画。同学们虽然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但十分钟不到,绝大部分的同学已经完成了作品。 这时我才抛出正题:“让我们来看看西方现代美术最具创造性和影响力的大师——毕加索对这些场面是怎样处理的。”我播放了自己制作的课件:红色的血从屏幕上方缓缓流下,继而覆盖整个屏幕,出现四个霹雳体大字——格尔尼卡。我将这四个字设成按钮,点击后文字变成碎片四散飞去,渐渐淡出(格尔尼卡》整幅画面(遮幅式)。画面外左下角注有作品名称、作者、尺寸大小、现藏地。为使学生更好地分析、比较作品的局部,我分别将画面中的灯、举灯的女人、从楼上跳下来的人、牛和马、抱着已死孩子的女人、躺在地上的战士等局部设成按钮,每个按钮后都由有与之相关的链接,其内容包括毕加索为创作画的草图及生活中的素材等。丰富的素材会让学生们从中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思路的变化历程,体味艺术创作的艰辛。在逐个分析作品局部时,我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画,对照毕力日索的作品,想一想、说一说: 1、为什么毕加索这样画,他的方法在表现力上与你的方法哪一个更具震撼力? 2、火焰的形状再具象一点好不好? 3、战士手中的短剑和剑旁的花有什么寓意? 4、手持油煤灯的女人象征着什么? 5、画面上方高悬的灯泡像什么?谁这样画了?代表什么意思? 6、牛和马的表情有何不同?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 7、抱着已死的孩子的女人的眼睛像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8、画面用黑、白、灰的处理方法,用色彩的处理方法好不好? 9、画面的表现手法如果不用几何形,效果会怎样?

卡门序曲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 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声像结合、视听结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卡门序曲》的欣赏教学,使学生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2、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序曲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回旋曲式的结构特点。 3、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把握作品的主题,了解音乐要素对作品的音乐情绪和内容所起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卡门序曲》的曲式结构的辨别,正确认识每个主题的发展变化并记忆音乐作品片断。 教学难点: 感受《卡门序曲》的回旋曲式中的三个音乐主题和它们的情绪对比。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要求学生自主了解《卡门》剧情、作曲家生平及序曲的相关知识。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学生随音乐《卡门》序曲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导入:师:刚才进教室时老师播放的音乐同学们喜欢听吗?我们再欣赏一遍这段音乐,请大家听完音乐回答几个问题: 1、这段音乐的情绪如何,请你选择一下A抒情优美B热烈欢快C忧郁悲伤 2、这段音乐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师:这段音乐描绘了斗牛场的情景,它选自歌剧《卡门》。歌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包含了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歌剧《卡门》去感受它的艺术魅力。(媒体播放斗牛场图片) 三、感受作品、了解音乐: 1、资料搜集,相互交流:了解歌剧《卡门》:课件展示三个主人公:女主人公卡门、下级军官唐霍塞、斗牛士埃斯卡米洛,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

事?——唐?霍赛钟情于卡门,并参与了卡门的烟草走私,但卡门却与斗牛士埃斯卡米洛热恋起来,在一次斗牛活动中,埃斯卡米洛获胜。当群众正在欢呼的时候,唐?霍赛杀死了卡门。随后,他自己也自杀身亡。所以整首歌剧塑造了卡门这个追求个性解放的妇女形象,最终却以她的死来结束,充满了悲剧色彩。(媒体播放剧情介绍。) 2、简介作者——比捷【法】;师:谁把它改变成歌剧的?生:比捷(1838——1875),法国作曲家。师:补充——(课件展示)正如同学所说,现在歌剧《卡门》在全世界是上演率最高的的作品之一,但在1875年3月3日巴黎歌剧院首演时并没有成功,为什么呢?——原因:一是由于当时的许多观众欣赏惯了传统喜歌剧美妙和谐的音乐旋律,皆大欢喜的故事情节,因此在初听带有强烈反应背叛情绪与悲剧色彩的《卡门》时,便难以与歌剧中如此血淋林的写实主义风和;二是本剧以生活在社会低层的小人物为主角,这一点,在那个时代的歌剧作品中是罕见的可贵的。也正因为比才的刻意创新,所以在初演时并不为观众接受。 四、作品欣赏: 师:首演没有成功,可怜的比才在巴黎的街头沉默而绝望地徘徊了一夜,痛苦地忍受着自己心爱的作品的失败。在首演后的三个月,这位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比捷因为一场肺炎突然死去,终年37岁。在他死后,歌剧《卡门》的演出情况逐渐好转,因为作品贴近生活,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这些平民小人物的形象,所以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也得到人们的认可,此后变得长盛不衰。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歌剧《卡门》的前奏曲———《卡门序曲》。 1、序曲——它是歌剧开幕前由管弦乐队演奏的音乐。作用:它综合地叙述歌剧的主要情节,奏出剧中代表主角的旋律,预示剧情的发展。 2、初听乐曲:聆听音乐《卡门序曲》完整地欣赏,设置疑问 (1)乐曲给你怎样的感受?它的情绪又是怎样的呢? (2)序曲分几部分,有几个音乐片段(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 3、分段聆听:这首序曲共有三个音乐片段

音乐教案-1812序曲

1812序曲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了解音乐体裁中序曲的形式。 2使学生了解此作品的创造背景,以交响手法描绘1812年拿坡仑侵略俄罗斯战争最终失败的历史事件。 二教学重点战斗主题与法军主题的交锋变化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 导入(录音机) 欣赏《1812年序曲》再现部片断 师:请同学根据下面这段音乐判断这是一个什么场景?是什么因素使你产生这种联想? 生:描写的是一场战争。音乐紧张激烈、充满战斗性,还有隆隆炮声。 师:很好。今天老师要用一部音乐把你们带到1812年的俄罗斯。这将是一个有声的历史世界。 2 授新课(多媒体课件)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展开想象,知道本课内容是以战争为背景。 (1)展示课题《1812年序曲》 j介绍序曲:(Overture)乐曲体裁之一。原指歌剧、清唱剧等作品的开场音乐,十七、十八世纪的歌剧序曲分为“法国序曲”及“意大利序曲”两类。前者为复调风格,由慢板、快板、慢板三个段落组成,中段为赋格形式,末段较短;后者为主调风格,由快板、慢板、快板三个段落组成,后世交响曲即由此演变而成。十九世纪以来,从贝多芬开始,作曲家常采用这种体裁写成独立的器乐曲,其结构大多为奏鸣曲式并有标题。如贝多芬的《科里奥兰序曲》、柴可夫斯基《1812年序曲》等。 k创作背景:1812年,拿破仑调集六十万大军侵入俄境,进迫莫斯科。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下令撤退居民,烧掉粮物,暂时放弃莫斯科。拿破仑军队不适应俄国冰天雪地的冬天,又饿着肚子作战,加上俄军和农民游击队的有力反击,终于彻底溃散,只有两万人逃回法国,其余全部被歼灭。拿破仑带了随从狼狈绕道逃回法国,俄国人民无不为这次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而感到无限骄傲,自豪。这一首管弦乐曲,正是用来描写法军被俄罗斯军民狙击于大雪中,饥寒交迫而导致全军覆没的故事。 (2)分别介绍呈示部4个主题 j欣赏战斗主题 师:该主题有何特点? 生:速度较快、紧张急促,表现的战争形式迫切,战斗激烈。 k欣赏法军主题 师:这一主题主旋律我们曾欣赏过,是什么?有何作用?并根据音乐风格作出表演。

湘艺版高二音乐教案

湘艺版高二音乐教案 篇一:最新湘艺版五年级音乐教案 五年级音乐教案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小学阶段要求了解、掌握的五线谱知识已掌握一大半,并能进行简单的二 部合唱,视唱听音能力逐步提高。 1、声乐方面:能用缓呼缓吸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唱歌。合唱的歌曲声音协和、节 奏准确、并带一定的感情,部分学生声音嘹亮、悦耳。 2、器乐方面:能辨清民族乐器的名称、种类、外形特点、演奏姿势、音色。个别学 生在演奏方面较突出。 3、欣赏方面:能说出演奏乐器的乐器名称、构造、音色特点;节奏上、力度上、速度上 的变化发展;能讲出曲调的结构、情绪等。 4、表演方面:能精心设计编排一组动作,表演时认真持久,效果较好 5、视唱、节奏练习方面:能按一定的步骤,准备视唱或节奏练习的内容,有些同学稍作 准备,便能准确的表达出来,部分学生还借用指挥来进

行练习。 教学目标 读谱知识:保持音记号、上滑音、下滑音记号、切分音节奏、弱起小节、6/8拍子 的含义及基本的强弱规律。 技能目标: a、培养主音感 b、听辩大、小三度、纯四、纯五度和声音程 c、视唱2/4、3/4、4/4、3/8、6/8拍和包括已学过知识在内的四小 节旋律 d学习二、三拍子的指挥图式,有感情地背唱歌曲6——8首 b、继续学习简易乐器的演出法,能演奏简单乐曲2——4首 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此基础上按课时,并按教导处统一备课格式,认真写好教 学详案。 2、充分作好课前准备。。 3、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放第要求,防慢教学进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

学习兴趣。 4、提优补差的途径:(1)、通过课堂教学。(2)、通过课外艺术活动。 5、方法:示范:教师示范、学生模仿。鼓励、表扬法:通过鼓励表扬大体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法: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扬长避短,使学生学有所得,学 有所长。 教学进度计划 题目教时周次时间《嗯嗨呀》2 23 9.212 《唱支最美的歌》 2 49.1519 《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我可爱的家乡》 3 78 10.817 《祖国印象》 2 89 10.2024 《真善美的小世界》 2 91010.2731 《走降州》 2 12 11.37 《我跟阿爹拉骆驼》 2 13 11.1014 《音乐家贺绿汀》 3 1415 11.1727 《游击队歌》 1 15 11.7 《乌鸦与狐狸》2 16 12.15 《踏雪寻梅》 2 17 12.8 —12.15 2 59.2226 《嗯嗨呀》

卡门序曲教学设计1

卡门序曲 教学理念: 《卡门序曲》是法国作曲家比才于1874年创作的歌剧《卡门》中的前奏曲,是该剧最著名的器乐段落,常可单独演奏。一般的歌剧序曲都是用交响方式缩写或提示歌剧内容,这首序曲结构简单,仅仅描写了欢乐气氛和剧中次要人物斗牛士的英勇形象。 本课是针对六年级的学生特点开设的一节音乐欣赏课。教师运用奥尔夫、柯达依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参与音乐、走进音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老师还巧妙地借助竖笛辅助教学,用竖笛进行简单的节奏创作及二部合奏,既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乐曲《卡门序曲》的欣赏、体验,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多种表现风格及作品所蕴涵的音乐文化。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奥尔夫、柯达依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参与表现音乐的过程中,自主的投入到音乐,把握音乐的三个主题。 三、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各种音乐活动中,领会乐曲的音乐要

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在表现创作音乐活动中理解乐曲的回旋曲结构,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在听赏过程中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作品各主题的音乐特点; 2、C段音乐的表现及创编。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受管弦乐作品《卡门序曲》的音乐风格及音乐内容: 1、第一次感受:请同学们思考这段音乐它表现的是什么? 2、第二次感受:同学们跟着老师做律动,感受作品的回旋曲式结构。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音乐特点,对回旋曲式结构有清晰认识。 二、分段体验、表现《卡门序曲》的三段主题音乐 1、欣赏、感受A段音乐的情绪 (1)欣赏:A段音乐的情绪是什么? (2)学生用自已的方式去体验A段的音乐情绪; (3)学生用竖笛为A段音乐进行伴奏型节奏创编,并用创编的节奏为该段音乐伴奏。 设计意图:生动地感受音乐情绪,并培养学生的节奏创编能力。 2、以舞蹈形式表现B段音乐 (1)欣赏:B段音乐它表现的是什么?

1812序曲

一、课前预习及导课。 1、序曲的概念----【序曲】: (Overture)乐曲体裁之一。原指歌剧、清唱剧等作品的开场音乐,十七、十八世纪的歌剧序曲分为“法国序曲”及“意大利序曲”两类。前者为复调风格,由慢板、快板、慢板三个段落组成,中段为赋格形式,末段较短;后者为主调风格,由快板、慢板、快板三个段落组成,后世交响曲即由此演变而成。十九世纪以来,从贝多芬开始,作曲家常采用这种体裁写成独立的器乐曲,其结构大多为奏鸣曲式并有标题。如贝多芬的《科里奥兰序曲》、柴可夫斯基《1812年 序曲》等。 2、创作背景:1812年,拿破仑调集六十万大军侵入俄境,进迫莫斯科。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下令撤退居民,烧掉粮物,暂时放弃莫斯科。拿破仑军队不适应俄国冰天雪地的冬天,又饿着肚子作战,加上俄军和农民游击队的有力反击,终于彻底溃散,只有两万人逃回法国,其余全部被歼灭。拿破仑带了随从狼狈绕道逃回法国,俄国人民无不为这次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而感到无限骄傲,自豪。这一首管弦乐曲,正是用来描写法军被俄罗斯军民狙击于大雪中,饥寒交迫而导致全军覆没的故事。 二、授新课 1、用录音机放《1812年序曲》,同时对作者、背景及乐曲进行介绍和讲解。

乐曲结构为奏鸣式。一开始是序奏,弦乐奏出缓慢、庄严的第一主题。 旋律来自一首宗教歌曲《众赞歌》。这一主题肃穆虔诚,像是表现俄国人民在国难当头时乞求上帝的保佑和对和平的向往。接着音乐逐渐加快,乐器逐渐加入,音量增强,号角声、呐喊声交织成一片,沉重的低音乐器发出了庄严的号召,随之奏出了骑兵进行曲。这是序曲的第二主题,象征着响应号召的俄国军民奋 起抗敌的英勇形象。 进入呈进部后,乐曲变得富于戏剧性。乐曲为降e小调,结构为三部曲式。快如旋风的主部主题,描绘出激烈、残酷的战斗场面。主部主题在展开中出现了《马赛曲》的曲调片段,它的反复呈现用以作为拿破仑军队侵入俄国国境的表征。《马赛曲》经过变化引申及与主部音乐因素的交织发展,描写拿破仑军队的凶残、步步逼近,俄军抗敌的艰苦、激烈。 副部主题抒情优美,具有俄罗斯民歌风格,表现了俄军战士对家乡、对祖国与和平生活的深厚感情。副部的另一主题具有舞曲的特点,由俄罗斯民歌《在大门旁》演变而来的,表现了人们在战争中乐观幽默的性格。 展开部中主部主题与《马赛曲》音调的此起彼伏,交错出现,描绘出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再现部略有变化,主部的战争气氛更加激烈。副部的两个主题再现后,代表拿破仑军队的《马赛曲》主题更加气焰嚣张,但已变为强弩之末,已失去其耀武扬威的性格。而表现俄罗斯人民的两个主题却一再得到了强

(初中音乐教案)《卡门序曲》教学设计及点评

《卡门序曲》教学设计及点评 初中音乐教案 本资源推荐人:洪啸音乐教育网友媚眼如丝配图: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风信子 授课教师 王旭 授课单位 ____ (省、市、区、县)第五中学 年级 初中一年级 教 学 目 标

态 度 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对歌剧、歌剧音乐感兴趣,乐于学习、了解与歌剧有关的音乐文化。 过 程 方 法 感受、讲解、体验、拓展 知 识 技 能 能够感受体验〈〈卡门序曲》各部分的音乐情绪,并初步认识某些歌居序曲具

有暗示剧情的作用。知道回旋曲式”的结构,了解比才的生平和贡献。

教学重点 了解作品中各段落的音乐特点并熟记主题旋律。 教学难点 感受、体验、了解回旋曲式”的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图片导入 轻松自然 二、聆听感受 初步体验

三、介绍背景加深了解

四、分段复听深入体验 五、知识拓展参与实践 六课堂小结 巩固提高 师:老师带来了两张照片,请同学们说说描绘的是什么场面? 生:斗牛的场面 师:关于斗牛你们还知道哪些知识?用怎样的音乐表现这些场面呢? 生:牛是色盲等。音乐应该用快的速度和强的力度。 师:作曲家又是怎样用音乐表现的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作曲家比才的这首《卡门序曲》。 师:让我们先来感受它的整体情绪(初听《卡门序曲》)。 这首乐曲的整体情绪是怎样的? 生:热闹、欢快、强的力度、快的速度,大家和作曲家的想法不谋而合。 师:这首《卡门序曲》共有三段旋律,都来自于《卡门》这部歌剧,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歌剧《卡门》。 师:教师结合演出剧照介绍歌剧内容。

高一音乐 1812年序曲教案

《1812年序曲》教案 课题:《1812年序曲》 课型:音乐鉴赏 年级:高一年级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音乐体裁序曲的形式。 能自主学习,了解《1812年序曲》的创作 背景,循着落812年俄法之战的历史线索 对音乐展开联想。 通过欣赏,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柴科夫斯基 以及他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认真倾听《1812年序曲》的音乐主题 、典型节奏以及乐曲的结构,逐步领悟“ 培养音乐的耳朵”这句话的含义。 2、初步了解欣赏音乐的三种不同的假设段。 教学过程: 什么是序曲? (overture)乐曲体裁之一。 原指歌剧、清唱剧等作品的开场音乐。十 七、十八世纪的歌剧分为“法国序曲”和意大利序曲两类。 a、法国序曲: 复调风格,由慢、快、慢三个乐段组成, 中段为赋格形式。末段较短 b、意大利序曲: 主调风格,由快、慢、快三个段落组成, 后世交响曲即由此演变而成。十九世纪以来,从贝多芬开始,作曲家常采用意大利序曲这种体裁写成独立的器乐曲,其结构大多为奏鸣曲式并有标题。如贝多芬的《科里奥兰序曲》、柴可夫斯基《1812年序曲》等 二、《1812年序曲》 1、背景搜索: 《1812年序曲》这部管弦乐作品是柴科夫斯基1880年应俄国著名钢琴家、指挥家尼古拉·鲁宾斯坦之约,为莫斯科金俄工艺博览会的开幕典礼而创作的。全名为: 《1812年庆典序曲》 2、创作背景: 1812年,拿破仑调集六十万大军侵入俄境,进迫莫斯科。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下令撤退居民,烧掉粮物,暂时放弃莫斯科。拿破仑军队不适应俄国冰天雪地的冬天,又饿着肚子作战,加上俄军和农民游击队的有力反击,终于彻底溃散,只有两万人逃回法国,其余全部被歼灭。拿破仑带了随从狼狈绕道逃回法国,俄国人民无不为这次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而感到无限骄傲,自豪。这一首管弦乐曲,正是用来描写法军被俄罗斯军民狙击于大雪中,饥寒交迫而导致全军覆没的故事。 展示战争图片: 作品结构: 乐曲结构为奏鸣曲式:

卡门序曲管弦乐教学设计

欣赏作品:《卡门序曲》(管弦乐) 2008年05月06日星期二上午 09:54 [教学目标] 一、探索音乐欣赏课堂教学的延伸,利用网络使学生能独立获得所需的音乐知识。(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充实教学内容,易于学生更方便更积极地学习知识。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音乐,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与时代接轨,使严肃音乐成为学生可以学习的一部分。) 二、依据曲式图听辨作品《卡门序曲》,把握作品各主题,从作品的结构深入 认识音乐作品。 三、以当堂测验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对作品的认识和掌握作品的情况。 四、欣赏歌剧《卡门》中的著名唱段。直观性地了解──歌剧,定义:歌剧是 把戏剧、诗歌、音乐、舞蹈和美术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艺术。 [教学重点] 运用曲式图听辨《卡门序曲》,正确认识每个主题的发展变化并记忆音乐作品片断。 [教具]录音机、录音资料、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收集有关歌剧《卡门》的资料, 请两位同学来讲解或介绍,在课下收集有关歌剧《卡门》的资料。(由学生亲自演示)。 二、欣赏管弦乐作品《卡门序曲》 《卡门》是世界著名歌剧之一,在这部歌剧中最具代表性及流传最广的器乐作品就是管弦乐作品《卡门序曲》又称《卡门前奏曲》,经常被一些交响乐团作为音乐会曲目来演奏。欣赏作品,在音乐会演出中作品就演奏到这里结束。这段音乐描写欢乐的节日气氛和剧中斗牛士的英雄形象。而在歌剧中作品并没有结束,让我们继续欣赏,提问:这段音乐留给你的印象? 一、首先来欣赏作品《卡门序曲》(录像)——欣赏到第一大段落结束,(在一

般的音乐会演奏时,我们所欣赏到的《卡门序曲》就结束了,而在歌剧中的序曲乐曲没有完,让我们来继续欣赏。(磁带)学生的感受() 1、引出——曲式图 卡门序曲 并置曲式 三部曲式 A a b a 8 8 8 10 8 8 B 引 c c1 4 8 16 8 14 A a 8 12 展开性段落 引 d d1 d2 2 4 4 4 4 10 全曲共分两个部分,采用并置曲式结构, 第一部分为三部曲式,(ABA)气氛热烈;第二部分在一般的音乐会演奏时,大多不演奏,这段旋律具有悲剧气氛与第一部分形成反差。

初三上学期《卡门序曲》教学设计

初三上学期《卡门序曲》教学设计 初三上学期《卡门序曲》教学设计 文章 来源xx 初三上学期《卡门序曲》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魅力歌剧 第三课时《卡门序曲》 课型:欣赏课 年级:初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卡门序曲》的欣赏教学,愿意体验乐曲引发的多种情绪反应,并初步掌握有关歌剧序曲及作曲家比才的音乐知识,愿意哼唱主旋律使学生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2、通过教学,积极探索歌剧序曲暗示剧情的作用,以及回旋曲式的结构特点。 3、通过了解音乐要素对作品的音乐情绪和内容所起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培养对歌剧艺术的兴趣。 教学内容 赏析《卡门序曲》,学习回旋曲式,歌剧序曲等音乐体裁。 教学重点 《卡门序曲》的曲式结构的分析和辨别;感受、体验每个主题的发展变化并能哼唱。 教学难点 理解力度、节奏、速度等音乐要素的变化对作品的音乐情绪和内容所起到的影响和作用。 教法选择 欣赏法、聆听法、模唱法、实践探究式等教学方法。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魅力歌剧》。《卡门序曲》作为歌剧《卡门》的前奏曲,对于整部歌剧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也是歌剧序

曲所具有的一般特点。经常被交响乐团作为音乐会演奏曲目,它的结构简练,乐曲由三个主题构成,主部主题:采用紧凑的节奏、带顿音的、模进的旋律、辉煌的音色,把人们带入西班牙斗牛场那喧闹狂热的意境之中。第一插部:节奏轻快、旋律跳跃,描绘了妇女、儿童在斗牛场上的欢乐;第二插部:来自《斗牛士之歌》,这个主题先后呈现两次,第一次,弦乐主奏,抒情细腻,第二次,不仅高八度演奏,还加进管乐,情绪激昂、雄壮,刻画了一位英姿勃勃的斗牛士形象。《卡门序曲》音乐语言丰富,艺术表现力极强,成功地用音乐描绘了故事场景,刻画了人物形象,暗示了主人公的命运,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导入语:首先我给大家播放一个视频片段,大家来听听看是否熟悉,是否能想到些什么?(播放《斗牛士之歌》) 师:这段音乐的情绪如何? 生:热烈欢快 师:这段音乐让你联想到了什么或者一个什么场景? 生:西班牙斗牛 师:同学们判断的很准确。那这段音乐是什么唱法呢?生:美声唱法 有声乐,有舞蹈,有表演,还是在舞台上,想必同学们都知道这种体裁了,它的名字叫——歌剧。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的音乐导入,把学生一下子带进了斗牛场。创设了一种很好的聆听环境。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导入,可以拉近与新课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过渡语: 在世界歌剧史上,其实没有任何一部歌剧像《卡门 》一样红遍全球,她是当今世界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数百年来久演不衰。可以说,卡门是全世界观众最熟悉的歌剧人物,而“卡门 ”这个名字已成为爱情与自由最贴切的象征。那么,究竟是一位有着什么样才华的人给我们留下了这部世界名作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二、新课赏析

音乐欣赏课《卡门序曲》教案

初中八年级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 ——《卡门序曲》的欣赏 (教学设计:何家玉)一、教材分析: 《卡门序曲》是法国著名作曲家比捷所著歌剧《卡门》开场前的一首管弦乐曲,《卡门》完成于1874年秋,是比捷的最后一部歌剧,也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序曲的主部主题是一首节日进行曲,气氛热烈欢快,把人们带入西班牙斗牛场那喧闹狂热的意境中。 二、学情分析: 歌剧和管弦乐这两个概念对七年级学生来说还非常陌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通过学生喜欢的、容易接受的模式进行教学,融入现代流行音乐元素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探索音乐欣赏课堂教学的延伸,利用网络使学生能独立获得所需的音乐知识。 2、依据曲式图听辨作品《卡门序曲》,把握作品各主题,从作品的 结构深入认识音乐作品。 3、以当堂测验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对作品的认识和掌握作品的情况。 4、欣赏歌剧《卡门》中的著名唱段。直观性地了解──歌剧,定义: 歌剧是把戏剧、诗歌、音乐、舞蹈和美术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艺术。

四、教学重点 运用曲式图听辨《卡门序曲》,正确认识每个主题的发展变化并记忆音乐作品片断。 五、教具: 录音机、录音资料、录像资料、 六、教学方法: 聆听法、讲授法、视唱法、练习法等 七、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堂教学: 1、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维塔斯的《歌剧2》,让学生感受男高音美妙的歌声。之后引出歌剧《卡门》。 2、多媒体展示有关歌剧《卡门》的资料, 请两位同学来讲解或介绍,在课外收集的有关歌剧《卡门》的资料。(由学生亲自演示)。 (二)、欣赏管弦乐作品《卡门序曲》 1、简介歌剧《卡门》 歌剧《卡门》完成于1874年秋,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也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四幕歌剧《卡门》

1812年序曲简介

《1812序曲》(降E大调序曲“1812”,作品第49号)是柴科夫斯基于1880年创作的一部管弦乐作品。为了纪念1812年库图佐夫带领俄国人民击退拿破仑大军的入侵,赢得俄法战争的胜利。该作品以曲中的炮火声闻名,在一些演出中,尤其是户外演出,曾起用真的大炮。该序曲于1882年8月20日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首演。在“2005 Classical Spectacu lar”的演出中,《1812序曲》最后一段的场景。曲目开始时出现一个深广的主题,代表着俄罗斯广袤的领土和无限风光。后来乐曲进入发展部,一个侵略性的主题代表着法军的入侵。再次转到一个进行曲,表达的是俄罗斯人武装上前线,准备抵抗侵略者。后来激烈的主体冲突描绘了残酷的战争。里面被扭曲的马赛曲代表着法军。后来,俄国人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俄国国歌在炮声钟声中把乐曲推至最高潮。柴科夫斯基在完成《1812序曲》之后,自己并不觉得满意,在他给他的资助人和朋友梅克夫人的信中说:“这首曲子将会非常嘈杂而且喧哗,我创作它时并无大热情,因此,此曲可能没有任何艺术价值。”他没有想到这首乐曲后来却成为他最受大众欢迎的作品。但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称赞《1812序曲》“这首序曲的深具人民性的音乐,像平稳的波涛那样庄严有力地在大厅回荡,它以一种新的东西攫住你,把你高举于时代之上,它的声音表达出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极其成功地描绘了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威力及其雄伟气魄。”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柴可夫斯基(1840 - 1893)是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他出生在俄国维亚特斯基省的一个贵族家庭,10岁在彼得堡法律学校读书时,便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23岁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毕业后到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1877年,他辞去音乐学院的教授职务,在梅克夫人的资助下,从事专业音乐创作,很多优秀作品便是这时期所作的。 1893年10月28日,柴可夫斯基在彼得堡亲自指挥演出他的代表作品《第六交响曲“悲怆”》,9天后便离开了人世。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繁多,体裁广泛,仅大型作品就有:10部歌剧(以《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为代表作)、6部交响曲(以《第五交响曲》和《第六交响曲》最为著名)、4部协奏曲(以《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3部舞剧(《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以及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八一二序曲》、《意大利随想曲》和钢琴套曲《四季》等等。他的作品被称为“俄罗斯之魂”。柴可夫斯基的音乐真挚、热忱,注重对人的心理的细致刻画,充满感人的抒情性,同时又带有强烈的、震撼人心的戏剧性。他的旋律具有俄罗斯民族那种特有的风格,他的和声浓重、丰满,显露著作曲家本人的个性气质,富有难以言传的魅力。一百多年来,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性,广为世界人民喜爱,成为人类音乐宝库中的珍品。 所罗门·肖特曾评价说:“柴克夫斯基是1812战争唯一的胜利者”。 编辑本段前言 在八十年代初,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是香港发烧友试机指定曲目之一。如果你自称发烧友,而又未听过这首序曲,有两个可能,一是你很年轻,可能是八十年代出生的小朋友、二是你并不怎么发烧,极其量只是感冒罢了。 “序曲”原指歌剧、芭蕾舞剧或清唱剧等的开场音乐,19世纪以来,作曲家常采用这种体裁写成独立的管弦乐曲,其结构大多为奏鸣曲式,并加有标题。《1812序曲》即属于独立、有内容的管弦乐曲。 在乐评家心目中,《1812序曲》不算柴可夫斯基最好的作品,即使柴氏本人,在写给梅克夫人(柴可夫斯基的主要赞助者)的信中也说:“这首序曲将会非常嘈杂而喧哗,我创作它时并无太大热情,因此,此曲可能没有任何艺术价值。”

初中音乐《卡门序曲》优质课教案、

《卡门序曲》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分析: 《卡门序曲》是法国作曲家比才于1874年创作的歌剧《卡门》中的前奏曲,是该歌剧中最著名的器乐段落,常单独演奏。 (二)教材分析: ◇知识与能力 欣赏管弦乐曲《卡门序曲》,能模唱第二插部主旋律。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引领,分小组学习体会,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受管弦乐作品,提高欣赏西洋管弦乐的能力,为以后更好的欣赏欧洲古典音乐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重点:能感知管弦乐合奏和主奏乐器的音乐表现力,并通过哼唱与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乐曲的表现力。 ◇难点:在感知听赏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合唱练习和音乐创编练习。 教学方法 ◇师生探究:由教师带领欣赏乐曲,搜集有关的历史、地理、人文等图片、文字、影音资料,然后整理制作教学课件。 ◇学生自主展示:独立模唱、模奏、表演。教学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钢琴、手鼓、沙锤等。

二、学生分析 1、初一学生具备了初步的音乐知识,但是对其迁移能力还很欠缺。 2、学生处于变声期,对声音的控制能力较弱。 3、学生理解能力、领悟能力较小学而言明显提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斗牛现场视频。 教师:同学们这是那一项运动的场面?他的气氛是怎样的? 2.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提问:如果让你给其配一段音乐,你怎样配? 3.学生自由回答。 4.播放视频《卡门序曲》。 二、初步感受 1.初次聆听乐曲《卡门序曲》,感受作品热情奔放的情绪。并介绍管弦乐。 2.介绍何为“序曲”以及歌剧《卡门》。 3.复听乐曲《卡门序曲》,感受歌曲各插部的变化。 4.聆听《卡门序曲》的音乐主题,为音乐主题找出相对应的音乐情绪连线。基本主题:热烈、辉煌 第一插部主题:轻快、活泼 第二插部主题:威武、雄壮 5.学唱主题音乐,用“啦”背唱第二插部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