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时间图像题

速度时间图像题
速度时间图像题

第五节直线运动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速度-时间图象,以及如何用图象来表示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v-t(速度—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

3、根据已知的v-t图像过的有关物体运动的信息。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一次函数在描述物理直线运动中的作用

2、体会数学方法在研究直线运动中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应用v—t(速度—时间)图象解决物理问题,树立和培养学生的严谨认真的科学治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知道什么是速度-时间图象,以及如何用图象来表示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运动的v-t图象的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1、知道什么是速度-时间图象,以及如何用图象来表示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运动的v-t图象的物理意义

三、教学内容及变化

在分析v-t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加速度不变)的基础上,定义匀变速直线运动。而后,利用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得v-t图像的倾斜的直线,进一步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无论时间间隔△t取得大些还是小些,△v/△t的值都是一定的,由此可推导出V=V0+at。

由于之前已经细致地讲解了位移-时间图像,这一节可以类比地讲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并不是很大,教材对速度-时间图像的讲解就相对简单一些。所以新教材和旧教材相比,并未有太大改动,都是用几个具体的例子入手,进行分析,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特点。但是新教材更加着重于图像的分析,并且培养学生除了用计算方法之外能够用图像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教学设计

1、匀变速直线运动

这段教学的目的是强化从实验得出规律的一般性过程,以及练习用图像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逻辑线索清晰。它在价值观及科学过程、科学方法上的教育价值比较高。教学时应该围绕着v-t图像中直线斜率的物理意义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确直线的斜反映加速度的大小,由此定义了匀变速直线运动。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教学中要注意逻辑推理的过程,交给学生利用图像分析问题的方法,要避免直接从加速度的定义△V/△t出发,经过代数式的变形,马上就得到V=V0+at的做法。

2、通过讨论交流从速度-时间图像上得到有关物体运动的信息

(1)组织学生完成课文开始的“讨论交流”栏目中的1、2两个问题

(2)让学生互相讨论后回答“讨论交流”栏目中的3-5题

(3)由老师总结上述学生活动结果,提出“速度图像的作图规范”

(4)通过图1-5-1、图1-5-2对速度图像进行再认识

(5)具体过程:

过程1:①汽车速度在变化,每5S速度增加量或减小量不同,说明了什么?

②你作出的图像与以前哪个图像类似?(类比X-t图像,进行知识迁移)

过程2:①为什么说是“直线”运动的v-t 图像?

②能在v-t 图像中找到汽车在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吗?

③由V-t 图像中你能得出物体运动的什么信息?

④如果不用计算而用图像来解释,应怎样说明?

过程3:作图规范:画出直角坐标,标出坐标原点,标出两个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的符号及单位,在两个坐标轴上标出相应的数字。

过程4:①用1-5-1、1-5-2分别与你做的图像进行比较,哪段图像与你做的那段有相同的物理意义?

②怎样由v-t 图来判断直线运动的性质?(匀速?变速?)

3、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在已经得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的基础上,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继续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可要求学生先阅读课本,再进行交流与讨论,最后推导出v=v 0+at.

无论用什么方法,对推导的速度公式,都要让学生理解速度公式的物理意义,即教科书中所说:a 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at 是0-t 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加上初速v 0,就是t 时刻的速度v,让学生认识到t 时刻的速度v 与初速v 0、加速度a 和时间t 有关。另外,要让学生知道该公式不仅适用于匀加速直线运动,也适用于匀减速直线运动。

① 对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取v 0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v 0>0),则a 等于单位时间内

速度的增加量,at 是0-t 时间内的速度减小量,t 时刻的速度v 等于初速v 0加上at 。即v=v 0+at,说明:对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v 0>0时,加速度a>0.

② 对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取v 0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v 0>0),则a 等于单位时间内

速度的减小量,at 是0-t 时间内的速度减小量,t 时刻的速度v 等于初速v 0减去at.即:v=v 0-(-at),这说明:对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v 0>0时,加速度a<0.那么利用公式v=v 0+at 时加速度a 为负值。

4、例题分析:

例1.某质点甲向正东方向以2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质点乙向正东方向以5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质点丙向正西方向以4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同一个图上做出三个质点的速度──时间图象。

方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纵轴表

示速度υ、横轴表示时间t ;规定正方向;根 据实际数据取单位、定标度、描点、用平滑线

连接各点。

结论:(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

间图象是一条与 轴平行的直线; (2)速度图象是速度随时间而变化的

规律图,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3)可以根据图象读出任意时刻物体的

速度的大小,可以知道物体的速度方向(也就

是物体的运动方向,正值表示与所选正方向同向,负值表示与所选正方向相反);

(4)可以判定物体的运动性质; (5)某段时间t 内发生的位移大小等于速度图线与横轴及时间t 的始、末时刻所围图形的面积大小; (6)形状相同的S ─t 图和υ─t 图,物理意义不同。要根据纵坐标的意义,从运动性质寻求本质的差别。

例2.某人坐在汽车驾驶员旁边,当汽车甲在平直公路上向正南方向起动后的某时刻该人开 始计时,从汽车的速度计记录的数据如表1所示;

对另一辆也向正南方向运动的汽车乙所做

的记录如表2所示;在同一个速度──时间图象上做出它们的速度图线。

表1 表2

时刻t 速度υ 时刻t

速度υ

(s) (km/h) (s) (km/h)

0 20 0 5

5 31 5 25

10 40 10 40

15 49 15 50

20 60 20 55

结论:(110km/h 这样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汽车乙在相等的时间内,其速度的该变是不等的,其速度图象是一条曲线,这样的运动叫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3)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的,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的,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例4.如图所示,表示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两图线的交点P 表示t=2s

时,两物体相遇; C .t=2s 之前甲速度大于乙速度,且甲在前、乙在后; D .甲的初速度为3m/s ,t=3s 时,甲的速度为零。

例5.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线

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第1秒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

B .第2秒末质点的位移改变方向;

C .第4秒末质点的位移为零;

D .第3

秒末和第5秒末质点的位置相同。

例6.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1)质点在AB 、BC 、CD 、BD 、DE 及整个过程中各做什么

运动?(2)质点在前3s 内、前6s 内的位移和路程各是

怎样的?

五、课堂评价建议

1、 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的参与水平 ---

3、分析综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交流意识、合作精神与能力的情况

最新最全速度时间图像基础练习题复习完整版.doc

速度时间图像习题 1、如图所示的v 一t 图象中,表示物体作匀 减速运动的是( ) 2、西昌卫星中心发射的运载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升空,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在t 2时刻火箭到达最大高度 B .在t 4时刻火箭落回地面 C .在t 1至t 2时间内火箭加速度最大 D .在t 2至 t 3时间内火箭静止在最大高度处 3、 两个物体a 、b 同时开始沿同一条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计时,它们的位移图象如右图所示。 关于这两个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始时a 的速度较大,加速度较小 B.a 做匀减速运动,b 做匀加速运动 C.a 、b 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大小之比是2∶3 D.在t =3s 时刻a 、b 速度相等,恰好相遇 4、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1s 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 B .第2s 末质点的位移改变方向。 C .第4s 末质点的位移为零。 D .第2s 内和第3s 内加速度相同。 5、小球由空中某点自由下落,与地面相碰后,弹至某一高度,小球下落和弹起过程 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 ( ) 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 B.小球向上弹起的最大速度为3 m/s C 两个过程小球的加速度都为10 m/s 2 D.两个过程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6、.图为P 、Q 两物体沿同一直线作直线运动的x-t 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t 1前,P 在Q 的前面 B.0~t 1,Q 的路程比P 的大 C.0~t 1,P 、Q 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P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Q 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7、a 、b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b 加速时,物体b 的加速度大于物体a 的加速度 B .20秒末,a 、b 两物体相距最远 C .40秒末,a 、b 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900m D .40秒末,a 、b 两物体在同一位置 8、下列所给的位移-时间图象与速度-时间中能反映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秒末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 t /s 0 1 -1 ? ? A B

速度时间图像

速度—时间图像 一、速度—时间图像的建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纵轴表示速度,横轴表示时间,图象中的任一点表示某时刻的速度,得到速度-时间图象(v-t图象),简称速度图象. 二、速度—时间图象的意义:v-t图象反映的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它并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三、速度时间图像的应用: 1 确定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可以从图像上直接读出 2 速度的方向,图像在 t 轴上方,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与选定的正方向相同;图像在 t 轴下方,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与选定的正方向相反 3 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若图像是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直线的斜率代表加速度,斜率的大小代表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代表加速度的方向;若图线是一般的曲线表示物体进行一般的变速运动) 4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可以求出位移。其实无论v-t图像是怎样的线,其图像与时间轴所夹的面积均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 5 只有直线运动才能做出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和时间图像

图象与图象的比较: 图象图象 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 ②表示物体静止。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静止。③表示物体静止。 ④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初位移为s0。④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 ⑤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相遇时的位移。⑤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的共同速度。 ⑥ 0~t1时间内物体位移为s1。⑥ t1时刻物体速度为v1(图中阴影部分 面积表示质点在0~t1时间内的位移)。 例1 下图是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甲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乙刚开始时以5 m/s的速度与甲物体同向运动 C.物体乙在最初3 s内的位移是10 m D.物体乙在最初3 s内的路程是10 m 例2 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试分析物体在各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并计算各阶段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以及物体的总位移。 例3若一质点从t=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该质点( )

速度时间图像习题

1.甲、乙两物体朝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在t=0时,乙在甲之前一定距离处,则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图象应是( ) 2.如图所示的是沿同一直线运动的甲、乙物体的x-t 图像,由图像可知( ) A.甲物体开始运动的时间比乙早t 1 B.当t=t 2时甲、乙两物体相遇 C.当t=t 2时甲、乙两物体相距最远 D.当t=0时甲、乙两物体相距x o 3如图示①②是两个物体甲乙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它们的加速度分别是a 1、a 2 ,则由图可知( ) A .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甲和乙的速度方向相同 C .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D .甲的加速度数值比较大 4. 两个物体a 、b 同时开始沿同一条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计时,它们的位移图象如下图所示。关于这两个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开始时a 的速度较大,加速度较小 B.a 做匀减速运动,b 做匀加速运动 C.a 、b 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大小之比是2∶3 D.在t=3s 时刻a 、b 速度相等,恰好相遇 5.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第1s 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 B .第2s 末质点的位移改变方向。) C .第2s 末质点的位移为零。 D .第3s 末和第5s 末质点的位置相同 x t x t x t x A B C D 123x

6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图作如下分析,(分别用v 1、a 1表示物体在0~t 1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v 2、a 2 表示物体在t 1~t 2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正确的是( ) A .v 1与v 2方向相同,a 1与a 2方向相反 B .v 1与v 2方向相反,a 1与a 2方向相同 C .v 1与v 2方向相反,a 1与a 2方向相反 D .v 1与v 2方向相同,a 1与a 2方向相同 7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V--t 图象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 )。 A .在t l 时刻,甲和乙的加速度一定相同; B .在t 1时刻,甲和乙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在t 2时刻,甲和乙的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 D .在t 2时刻,甲和乙的速度相同,加速度也相同。 8在图所示的v-t 图中,A 、B 两质点同时从同一点在一条直线上开始运动,运动规律用A 、B 二图线表示,下述叙述正确的是( ) A . t=1s 时, B 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 . t=2s 时,A 、B 两质点间距离一定等于2m C . A 、B 同时从静止出发,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D . 在t=4s 时,A 、B 相遇 9.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 ) A .0 ~ t a 段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 a ~ t b 段火箭的加速度 B .在0 ~ t b 段火箭是上升的,在t b ~ t c 段火箭是下落的 C .t b 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 D .t c 时刻火箭回到地面 10.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ν-t 图象,初速度为ν0,末 速度为νt ,则物体在时间t 1内的平均速度为( ) A .υ=02υυ+t B.υ>02υυ+t ; C.υ< 02υυ+t D.无法判断。 01 -1

速度时间图像习题

高一物理练习题 1.如图示①②是两个物体甲乙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它们的加速度分别是a 1、a 2 ,则由图可知( ) A .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甲和乙的速度方向相同 C .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D .甲的加速度数值比较大 2. 两个物体a 、b 同时开始沿同一条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计时,它们的速度图象如下图所示。关于这两个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开始时a 的速度较大,加速度较小 B.a 做匀减速运动,b 做匀加速运动 C.a 、b 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大小之比是2∶3 D.在t=3s 时刻a 、b 速度相等,恰好相遇 3.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第1s 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

B .第2s 末质点的位移改变方向。) C .第2s 末质点的位移为零。 D .第3s 末和第5s 末质点的位置相同 4.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图作如下分析,(分别用v 1、a 1表示物体在0~t 1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v 2、a 2 表示物体在t 1~t 2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正确的是( ) A .v 1与v 2方向相同,a 1与a 2方向相反 B .v 1与v 2方向相反,a 1与a 2方向相同 C .v 1与v 2方向相反,a 1与a 2方向相反 D .v 1与v 2方向相同,a 1与a 2方向相同 5.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V--t 图象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 )。 A .在t l 时刻,甲和乙的加速度一定相同; B .在t 1时刻,甲和乙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在t 2时刻,甲和乙的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 D .在t 2时刻,甲和乙的速度相同,加速度也相同。 0 1 -1

速度路程时间图像专题

课题:1.6速度、路程、时间图像专题 班级姓名编号 6 课型:新授课;主备:李程;审核:八年级物理组 教学目标: 1、能用图像描述物体的速度、路程、时间关系。 2、能用利用图像对速度、路程、时间进行简单的计算 3、培养学生看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 s-t图像,v-t图像、v-s图像 教学难点s-t图像判断物体运动状态。 教学过程: 看速度图像信息要注意: ①首先要看清横坐标、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物理量。(轴) ②要学会从图像中,读出速度、路程或时间的大小。(点、线、面) 一.匀速直线运动V与S.t无关 V (m/s) V(m/s) 4 4 1 2 t/s 1 2 3 s/m 二.变速运动中V与s,t有关 V(m/s) V(m/s) (1) (1) (2) (2) 2 (3) (3) t/s s/m (1)初速是2m/s的加速运动(1)初速是2m/s的加速运动(2)初速是0的变速运动(2)初速是0的变速运动 (3)初速是0的加速运动(3)初速是0的加速运动

V(m/s) V(m/s) 3 3 t/s s/m (1)初速是3m/s的减速运动(1)初速是3m/s的减速运动 (2)初速是0的变减速运动(2)初速是0的变减速运动 三.匀速运动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S=Vt s/m t/s A A B B t/s s/m A的速度比B大A的速度比B小 四.变速运动中S与t的关系图像 (1)加速运动(2)减速运动 S S t t 随堂小测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1错误!未指定书签。:如图5-17所示,用来表示同一种运动规律的是()

A .a b B. b c C. b d D. a d 2错误!未指定书签。:小明为了探究物体运动速度与运动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在课外实践活动时,选用了两辆不同规格的四轮驱动模型车A 和B ,在实验室做了探究实验.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1)试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右图1坐标系内分别画出两车的路程--时间图; (2)由数据可得出汽车A 和汽车B 的速度关系是 ; (3)由图可知在4秒内,汽车A 和汽车B 运动的路程各是 和 。 3错误!未指定书签。:小明骑自行车,小华跑步,他们运动的图像如右边所示。 请根据运动的图像,(1)请写出至少两条合理的信息。 信息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两条线的交点表示此时小明骑自行车的____与小华相等。 (3)若小明骑自行车和小华跑步乙同学同时出发,请你在图中作出小明骑自行车的路程--时间的图像。 4错误!未指定书签。: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1)下面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是 (2)在虚线框内作出此汽车路程和时间的图像。 、 5错误!未指定书签。: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vt s ,如图5-12所示,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 和时间t 关系的图象,从图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 ) A .v 甲 大于 v 乙 B .v 甲 小于v 乙 C .v 甲 等于 v 乙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6错误!未指定书签。: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 .4s ~8s 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 C .0s ~8s 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 D .8s 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运动路程 S /m 汽车A 0.1 0.2 0.3 0.4 汽彻B 0.2 0.4 0.8 1.2 运动时间t /s 汽车A 1 2 3 4 汽车B 0.5 1 2 3 1.0 0.2 0.6 0.8 时间 t /s 路程s / m 2 4 1 3 0. 4 1.2 图1

高中物理:速度-时间图像和位移-时间图像专题训练

速度—时间图像和位移—时间图像专题训练案 8.26 1(多选)如图所示为某质点的速度-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在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B 在内,质点处于静止状态 ? C 在4s末,质点运动方向反向 ? D 在末,质点的加速度为 2一物体沿竖直方向运动,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其运动的v- 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0~1s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2~3s向下运动 C.物体0~1s加速度方向与2~3s加速度方向相反 D.物体0~1s平均速度与2~3s平均速度相等 3(多选)质量为1500kg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是 ( ) A 前10s内汽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2m/s2 B 10~15s内汽车处于静止状态 C 15~25s内汽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2m/s2 D.汽车全段的平均加速度为1.2m/s2 4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关于物体的运动情 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1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B.物体加速度方向始终不变 C.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D.物体的位移大小为零 5在中国,每年由于交通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酒后驾车的危害触目惊心。驾驶员从视觉感知前方危险,到汽车开始制动的时间称为反应时间,酒后驾驶将明显增加反应时间。对比某驾驶员正常驾驶和酒后驾驶过程,记录感知前方危险后汽车运动v-t图线如图甲、乙所示。则 A.图乙对应于正常驾车 B.全过程酒后驾车的时间比较短 C.全过程酒后驾车的位移比较小 D.全过程酒后驾车的平均速度比较大

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

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 一、多项选择 1、图示为A、B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图像.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两物体开始时相距100m,同时相向运动 B.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5m/s C.A、B两物体运动8s时,在距A的出发点60m处相遇 D.A物体在运动中停了6s 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在t=1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 C.在前2s时间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D.在t=2s时,乙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 3、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原点的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计时开始时甲、乙不在同一地点 C.在t2时刻,甲、乙相遇 D.在t2时刻,甲、乙的速度大小相等 4、有四个运动的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s-t 图象如图3中甲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 v-t图象如图3中乙所示.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物体A和B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A的速度比B更大 B.在0─3s的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15m

C.t=3s时,物体C追上物体D D.t=3s时,物体C与物体D之间有最大间距 5、两个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甲和乙可以相遇两次 C.第2s末甲、乙速度相同,所以,第2s末甲、乙相遇 D.第2s末甲、乙在相遇前距离最大 6、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高度,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象可知(g=10 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是从5m高处开始下落的 B.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m/s 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 D.小球能弹起时的初速度为5m/s 7、如图所示为A、B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 ) A. t1时刻A、B两物体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 t1时刻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t2时刻物体A的速度大于物体B的速度,二者方向相同 D. t2时刻物体A的加速度小于物体B的加速度,二者方向相反 8、物体甲的x﹣t图象和物体乙的v﹣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甲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 移大小为4m B.甲在整个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C.乙在整个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D.乙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m 二、选择题

初中物理速度图像专题

图像题 01.(08年宣武一模)小明研究甲、乙两小车的运动情况,并做出了两小车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 像,如图17所示。由图像可知:经过6秒钟,甲、乙两车相距 m 。 02.(20XX 年丰台二模)如图25是甲乙两人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乙运动 s 时刚好追赶 上甲。 答案:2 03.(20XX 年西城一模) 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情况如图23所示,它在OA 段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 ;它 在BC 段的速度_________OA 段的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5;小于 04.(20XX 年大兴一模)图14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请根据图像判断,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是 s 。(2分) 图17 s/m t/s /s 图25

答案:4 05.(20XX 年顺义二模)图17是一辆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该小车在0~3s 内运动 的路程为 m. 06. 如图13 (1)观察分析图13,小车的图像可知,小车在AB 段处于________状态(选填“运动”或“静止”) 。 (2)小车在OC 段运动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是_________s 。(3 分) (3)小车在OA 段的速度为 ________ m/s 。 答案:(1)静止;(2)20;(3)2 07.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收到信号后能自动计 算出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并显示出物体的距离-时间(s - t )图象。超 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 m /s 。 (1)传感器发出信号后0.2 s 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物体距传感 器 m 。 (2)若显示物体运动的(s-t )图象如图17,物体在0至15s 的状态是 。 (3)如图18所示,物体在F =10 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传感器显示物体的(s-t ) 图象如图19。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拉力的功率 W 。 0 1 2 t/s 1 2 3 t /s S /m 图13 C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图像.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在上一节实验的基础上,分析v-t 图像时一条倾斜直线的意义——加速度不变,由此定义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而后利用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像的是倾斜直线,进一步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无论时间间隔?t 大小, t v ??的值都不变,由此导出v = v 0 + at ,最后通过例题以加深理解,并用“说一说”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物体做变速运动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加速度及速度与时间的图像,对加速度与速度与时间的图像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在v-t 图里面斜率表示加速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更透彻的理解匀加速直线运动,并能通过v-t 图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v-t 图象的特点,会根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速度公式,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体会科学研究方法; 2.通过寻找规律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并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规律并给出各符号的具体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速度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规律的意识,激发探索与创新的欲望. 2.通过v-t 图象的理解及应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用不同方法表达同一规律的科学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1. 推导和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2.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的运用。 学习难点: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物理意义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 六、教学特色 教学中分别通过图像和理论推导两种方法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的更加透彻,从而达到熟练的运用。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的引入 直接引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通过实验得出了一个关于速度与时间的图像,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只不过我们学习的是一种特 殊的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二)、新课的讲解 1:匀速直线运动图像及其特点

速度时间图象专题训练

速度时间图象专题训练 1.如图示①、②是两个物体甲乙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它们的加速度分别是a1、a2,则由 图可知( ) A.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甲和乙的速度方向相同 C.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D.甲的加速度比较大 2.在图所示的v-t图中,A、B两质点同时从同一点在一条直 线上开始运动,运动规律用A、B二图线表示,下述叙述正确的 是( ) A.t=1s时,B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前2s内,A、B两质点距离越来越远 C.A、B同时从静止出发,开始B的速度更大 3.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根据图像如下分析正确的是(分别用v1、a 表示 1 物体在0~t1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v2、a2 表示物体在t1~t2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 ) A.v1与v2方向相同,a1与a2方向相反 B.v1与v2方向相反,a1与a2方向相同 C.v1与v2方向相反,a1与a2方向相反 D.v1与v2方向相同,a1与a2方向相同 4.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 可知() 时刻,甲和乙的加速度一定相同; A.在t l 时刻,甲和乙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在t 1 时刻,甲和乙的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 C.在t 2 D.在t 时刻,甲和乙的速度相同,加速度也相同。 2 5.某物体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则该物体()

A .做往复运动 B .做匀速直线运动 C .朝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 的是( ) A .第1s 内和第2s 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B .第1s 内和第2s 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 .第2s 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为0 D .第3s 内,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 7.如右图所示Ⅰ、Ⅱ分别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 根据图象填写下列各空: ①v 甲= v 乙= ____ ②在0—3s 内, S 甲= m, S 乙=___ m ③S S 甲乙(填= < >) 8.一物体沿直线运动,0时刻速度为1m/s ,方向沿正方向。物体从0时刻开始沿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0.5m/s 2,2s 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运动4s 后开始匀减速运动,8s 末速度恰好为0。画出该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9.绘制出位移-时间图像所对应的速度-时间图像

速度路程时间图像专题

课题:1、6速度、路程、时间图像专题 班级姓名编号 6 课型:新授课; 主备:李程; 审核:八年级物理组 教学目标: 1、能用图像描述物体得速度、路程、时间关系。 2、能用利用图像对速度、路程、时间进行简单得计算 3、培养学生瞧图得能力 教学重点 s-t图像,v-t图像、v-s图像 教学难点s-t图像判断物体运动状态。 教学过程: 瞧速度图像信息要注意: ①首先要瞧清横坐标、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物理量。(轴) ②要学会从图像中,读出速度、路程或时间得大小。(点、线、面) 一.匀速直线运动V与S、t无关 二. s/m ( ( (3)初速就是0得加速运动(3)初速就是0得加速运动 t/s s/m (1) (2) 三. t/s

A 得速度比 B 大 A 得速度比B 小 四.变速运动中S 与t 得关系图像 (1)加速运动 (2)减速运动 S S 随堂小测 一、 匀速直线运动得图像 11:如图5-17所示,用来表示同一种运动规律得就是( ) A.a b B 、 b c C 、 b d D a d 22:小明为了探究物体运动速度与运动时间、路程之间得关系,在课外实践活动时,选用了两辆不同规格得四轮驱动模型车A 与B,在实验室做了探究实验.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1)试根据上表中得数据在右图1坐标系内分别画出两车得路程--时间图; (2)由数据可得出汽车A 与汽车B 得速度关系就是 ; (3)由图可知在4秒内,汽车A 与汽车B 运动得路程各就是 与 。 33:小明骑自行车,小华跑步,她们运动得图像如右边所示。 请根据运动得图像,(1)请写出至少两条合理得信息。 信息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两条线得交点表示此时小明骑自行车得____与小华相 等。 (3)若小明骑自行车与小华跑步乙同学同时出发,请您在图中作出 小明骑自行车得路程--时间得图像。 44: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1)下面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得就是 (2)在虚线框内作出此汽车路程与时间得图像。 、 55: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 得关系vt s ,如图5-12所示,甲、乙 两直线分别就是两运动物体得路程s 与时间t 关系得图象,从图可知两运动 物体得速度大小关系就是 ( ) A.v 甲 大于 v 乙 B.v 甲 小于v 乙 C.v 甲 等于 v 乙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66: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她们运动得路程随时间变化得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 运动路程 S /m 汽车A 0、1 0、2 0、3 0、4 汽彻B 0、2 0、4 0、8 1、2 运动时间t /s 汽车A 1 2 3 4 汽车B 0、5 1 2 3 图0 2 6 8 时间 t /s 路程s / m 2 4 3 4 1、2 图1

速度时间图像习题

速度图像练习题 1.如图示①②是两个物体甲乙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它们的加速度分别是a 1、a 2 ,则由图可知( ) A .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甲和乙的速度方向相同 C .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D .甲的加速度数值比较大 2. 两个物体a 、b 同时开始沿同一条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计时,它们的速度图象如下图所示。关于这两个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开始时a 的速度较大,加速度较小 B.a 做匀减速运动,b 做匀加速运动 C.a 、b 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大小之比是2∶3 D.在t=3s 时刻a 、b 速度相等,恰好相遇 3.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第1s 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 B .第2s 末质点的位移改变方向。) C .第2s 末质点的位移为零。 D .第3s 末和第5s 末质点的位置相同 4.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图作如下分析,(分别用v 1、a 1表示物体在0~t 1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v 2、a 2 表示物体在t 1~t 2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正确的是( ) A .v 1与v 2方向相同,a 1与a 2方向相反 B .v 1与v 2方向相反,a 1与a 2方向相同 C .v 1与v 2方向相反,a 1与a 2方向相反 D .v 1与v 2方向相同,a 1与a 2方向相同 5.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V--t 图象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 )。 A .在t l 时刻,甲和乙的加速度一定相同; B .在t 1时刻,甲和乙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在t 2时刻,甲和乙的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 D .在t 2时刻,甲和乙的速度相同,加速度也相同。 6.在图所示的v-t 图中,A 、B 两质点同时从同一点在一条直线上开始运动,运动规律用A 、B 二图线表示,下述叙述正确的是( ) A . t=1s 时,B 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 . t=2s 时,A 、B 两质点间距离一定等于2m C . A 、B 同时从静止出发,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D . 在t=4s 时,A 、B 相遇 7.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0 1 -1

速度时间图像经典习题

v-t 图和s-t 图比较 v-t 图 s-t 图 表示质点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表示质点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图线a :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 图线b :表示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图线c :表示物体做匀减速运动 图线d :表示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说明:图线a 、b 、c 表示的物体运动方 向都相同,与d 的运动方向相反 图线a :表示物体静止 图线b :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 图线c :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 图线d :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 说明:图线b 、c 表示的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图线c 、d 表示的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1.一辆汽车沿着平直的公路行驶,其v-t 图象如图所示。 则(1)AB 段做什么运动? ;(2)BC 段做什么运动? ; (3)CD 段做什么运动? ;(4)DE 段做什么运动? ; (5)EF 段做什么运动? 。 2.甲、乙两辆玩具汽车在同一直线上,同时由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开始阶段乙跑在甲的前面,2s 后乙落在甲的后面 B .2s 末乙追上甲,且甲、乙的速度相等 C .4s 末追上甲 D .在追上前,2s 末两物体相距最远 3.在图所示的v-t 图中,A 、B 两质点同时从同一点在一条直线上开始运动,运动规律用A 、B 二图线表示,下述叙述正确的是 ( ) A . t=1s 时,B 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 . t=2s 时,A 、B 两质点间距离一定等于2m C . A 、B 同时从静止出发,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D . 在t=4s 时,A 、B 相遇 4.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0 t 2 4 2 1 t /s v /m ·s -1 Δs v t O v 0 a b c d s 0 s t O a b c d

速度与时间、位移与时间图像(人教版)

运动图象问题 【针对训练】 1. 下图中表示三个物体运动位置和时间的函数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运动速率相同,3秒内经过路程相同,起点位置相同. B. 运动速率相同,3秒内经过路程相同,起点位置不同. C. 运动速率不同,3秒内经过路程不同,但起点位置相同. D. 均无共同点. 2、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v-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0-t 1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 1-t 2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 B .在0-t 2时间内火箭上升,t 2-t 3时间内火箭下落 C .t 2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 D .t 3时刻火箭回到地面 3、右图所示为A 和B 两质点的位移—时间图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t=0时,A 、B 两质点的速度均不为零. B. 在运动过程中,A 质点运动得比B 快. C. 当t=t 1时,两质点的位移相等. D. 当t=t 1时,两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4、(1)如下左图质点的加速度方向为 ,0---t 0时间内速度方向为 ,0速度方向为 。 (2)如下中图质点加速度方向为 ,0--- t 0时间内速度方向为 ,t 0时刻后的速度 方向为 (3)甲乙两质点的速度图线如上右图所示 a 、二者的速度方向是否相同 b 、二图线的交点表示 c 、若开始计时时,甲、乙二质点的位置相同,则在0-t 0时间内,甲、乙二质点的 距离将 , 相距最大。 【能力训练】 s

1.如图所示,a 、b 两条直线分别描述P 、Q 两个物体 的位移-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M 点表示两物体在时间t 内有相同的位移 C . t 时间内P 的位移较小 D . 0~t ,P 比Q 的速度大,t 以后P 比Q 的速度小 2、.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图 所示,由图可以看出物体 ( )A . 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 B . 沿直线做往复运动C . 加速度大小不变 D . 做匀速直线运动 3、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 图象如图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 出发时 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象可以看出( ) A .甲乙同时出发 B .乙比甲先出发 C .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 0处 D .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 4、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 =2 s 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C.在t = 2 s 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 = 2 s 后位于出发点 正方向上 D.在t = 2 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5.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s-t 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 t 1 s . B.当 t = t 2 s 时,两物体相遇 C.当t = t 2 s 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 当t = t 3 s 时,两物体相距s 1 m 6、甲和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它们的v -t 图像分别如图中的a 和b 所示. 在t 1时 刻( ) (A)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 (B)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 (C) 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D) 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

速度时间图像和位移时间图像的知识点

知识点四:位移—时间图与速度---时间图 1.s-t图像 从S—t图象中可求: (1)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位移 (2)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直线或切线的斜率大小) (3)斜率大于0表示物体沿正向作直线运动,斜率小于0表示物体沿反向作直线运动,斜率等于0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4)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 (5)比较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关系(看两物体S—t图象中直线或切线的斜率大小)2.v-t图像 从V—t图象中可求: (1)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速度 (2)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与v同向表示加速,a与v反向表示减速) (3)图线纵坐标的截距表示t=0时刻的速度(即初速度) (4)图线与横坐标所围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在t.轴上方的位移为正,在t轴下方的位移为负。某段时间内的总位移等于各段时间位移的代数和。 (5)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速度相同 (6)比较两物体运动加速度大小的关系 3.图象与图象的比较: 图象与 图象图象 速度示加速度

赠送以下资料英语万能作文(模板型)

Along with the advance of the society more and more problems are brought to our attention, one of which is that....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____________。 As to whether it is a blessing or a curse, however, people take different attitudes. 然而,对于此类问题,人们持不同的看法。(Hold different attitudes 持不同的看;Come up with different attitudes 有不同的看法) As society develops, people are attaching much importance to....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 People are attach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ce to the interview during job hunting 求职的过程中,人们慢慢意识到面试的重要性。 As to whether it is worthwhile ....., there is a long-running controversial debate. It is quite natural that people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may have divergent attitudes towards it. 关于是否值得___________的问题,一直以来争论不休。当然,不同的人对此可能持不同的观点。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 urban development, we often find ourselves in a dilemma. 在都市的发展中,我们往往会陷入困境。 Recently the phenomenon has aroused wide concern, some people

速度时间图像

速度-时间图象专题训练 一.速度—时间图象(v-t) (1)在速度-时间图像中各点纵坐标值实际是表示速度的代数值,它的正、负值分别表 示速度方向沿正方向、负方向,所以要分析运动方向是否发生改变就直接去了解其纵坐标值是正值还是负值。 (2)物体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从图线斜率的正、负值来体现。图线斜率不变,说明物 体加速度一直不变。 (3)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方向从图线和坐标轴包围的面积来体现,但该 “包围面”在横轴之上表示正方向位移,“包围面”在横轴之下表示负方向位移。 二、典型例题 例1.某质点甲向正东方向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质点乙向正东方向以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质点丙向正西方向以4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同一个图上做出三个质点的速度──时间图象。 例2.某人坐在汽车驾驶员旁边,当汽车甲在平直公路上 向正南方向起动后的某时刻该人开始计时,从汽车的速 度计记录的数据如表1所示;对另一辆也向正南方向运动的汽车乙所做的记录如表2所示; 在同一个速度──时间图象上做出它们的速度图线。 时刻t 速度υ时刻t 速度υ (s) (km/h) (s) (km/h) 0 20 0 5 5 31 5 25 10 40 10 40 15 49 15 50 20 60 20 55

例3如图所示的速度一时间图象中,质点A 、B 、C 运动的加速度分别为 a A =________m /s 2,a B =________m /s 2,a C =________m /s 2 , 其中________的加速度最大. 在t =0 s 时________的速度最大, 在t =4 s 时________的速度最大, 在t =________s 时,A 、B 的速度一样大. 例4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某同学根据图线得出以下分析结论: ①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②物体先向负方向运动,在t=2s 后开始向正方向运动; ③在t=2s 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2s 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 ④在t=2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以上分析结论正确的是( ) A .只有①③ B .只有②③ C .只有②④ D .只有① 例5有一质点,从t=0开始从原点以初速度为0出发,沿X 轴运动,其v-t 图如图2所示,则 ( ) A .t =0.5 s 时离原点最远 B .t =1 s 时离原点最远 C .t =1 s 时回到原点 D .t =2 s 时回到原点 例6如图所示,表示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两图线的交点P 表示t=2s 时,两物体相遇; C .t=2s 之前甲速度大于乙速度,且甲在前、乙在后; D .甲的初速度为3m/s ,t=3s 时,甲的速度为零。 --

九速度时间图像专题

九-速度时间图像专题

————————————————————————————————作者:————————————————————————————————日期:

九-V-T 图像专题 学习内容: 一、物理图像中斜率的求法 K ==y x ?? 二、x —t 图像 位移----时间图像的物理意义:质点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或质点在 不同时刻相对参考点的位置)。 斜率的物理意义:K == y x ??==v ,K 值的正负表示速度方向 检测1.下图中表示三个物体运动位置和时间的函数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运动速率相同,3秒内经过路程相同,起点位置相同. B. 运动速率相同,3秒内经过路程相同,起点位置不同. C. 运动速率不同,3秒内经过路程不同,但起点位置相同. D. 均无共同点. 检测2.右图所示为A 和B 两质点的位移—时间图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t=0时,A 、B 两质点的速度均不为零. B. 在运动过程中,A 质点运动得比B 快. C. 当t=t 1时,两质点的位移相等. D. 当t=t 1时,两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三、v —t 图像 速度----时间图像的物理意义:质点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速度时间图像的应用: △ △/t s /s m α 0 0 1 2 3 4 S S X/m t A B C 0 1 2 3 3 6 S t 0 1 2 3 3 6 S t 0 1 2 3 -3 -6 S t t 0 S A B t 1 v v 1 v 2 a b

1、根据v-t图像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 a、图线是平行于t轴的直线表示物体进行匀速直线运动 b、图线是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在进行匀变速直线运动 c、图线是一般的曲线表示物体进行一般的变速运动 2、确定任意时刻的速度。 3、求位移,位移在数值上等于图象与坐标横轴围成的面积。 4、确定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初速度为t=0时刻图线与v轴的交点。 5、确定物体的运动方向,由图线所处区域来确定。若图线处于v轴正半轴区域则物体运动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同;若图线处于v轴负半轴区域则物体运动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反。 6、确定物体的加速度a,由直线的斜率k来确定加速度,a=k 7、确定物体加速度的方向,由图线的趋势来确定。若直线是上升趋势则k>0即a>0,加速度a与规定正方向相同;若直线是下降趋势则k<0即a<0,加速度a与规定 正方向相反。 检测3.某质点的运动图象如右图所示,则质点() A.在第1 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B.在第2 s末运动方向 发生变化 C.在第2 s内速度越来越大D.在第3 s内速度越来越大 四、图象与图象的比较: 图3和下表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s-图象与图象中的比较。 图象图象 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 表示速度)。 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 率表示加速度)。 ②表示物体静止。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静止。③表示物体静止。 ④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 运动;初位移为s0。 ④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 速度为v0。 ⑤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 点相遇时的位移。 ⑤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 的共同速度。 ⑥0~t1时间内物体位移为s1。⑥t1时刻物体速度为v1(图中阴影 部分面积表示质点在0~t1时间内的 位移)。 巩固:下图所示是曲线形状相同的v-t图象甲和x-t图象乙.试分析两图各自表示的运动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