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说明

《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说明
《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说明

《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教学容:版教材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加减法(二)信息窗一

教材分析:《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同分母、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把通分的学习作为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一种方法安排在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过程中,符合学生的认知规

律。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会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理解通分的意义。

2.教学过让学生亲历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3、渗透数学思想,进行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和通分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通分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昨天晚上,老师去中海散步了,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心情特别舒畅,突然,

老师看到一个小朋友将吃完的雪糕袋随手丢进了草丛中,你认为他做得对不对?

生1:不对,不应随便乱丢垃圾。

生2:不对,这样做污染了环境。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其实环境污染一直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很多城市

为了保护环境,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垃圾。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处理的吗?

生1:火烧、填埋。

生2:回收。

师:同学们懂得真多,相信有你们这些环保小卫士,滨州的环境肯定会越来越好!

有一所城市就采纳了同学们的建议,进行了垃圾的大处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不仅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而且向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出示情境信息图,提出数学问题

师:观察这幅信息图,谁能大声的读出包含的数学信息?

生:某城市每天处理垃圾近万吨,其中填埋处理的占2/5,堆放处理的占3/7,回收处理的占 2/35,其他的占4/35

师:针对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1:填埋处理和堆放处理的垃圾一共占几分之几?

生2:填埋处理比回收处理的垃圾多占几分之几?

生3:堆放处理的与填埋处理的垃圾,哪类多?

生 4:填埋处理的与回收处理的垃圾,哪类多?

生5:回收处理的与其他的垃圾,哪类多?

……(教师板书)

师:同学们提了两类数学问题,一类是分数加减法的,一类是分数大小比较的,都很有研究价值。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分数大小比较的这一类,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继续研究分数加减法,好吗?

生:可以。

师:看这些分数大小比较的问题中,你已经会解决哪些问题了?

生:第四个问题应该是填埋处理的多,因为2/5和2/35,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小的分数大,所以2/5大。

师:你以前学的知识掌握很扎实。

生:第五个问题应该是其他的垃圾多,因为2/35和4/35,分母相同,我们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所以4/35大于2/35,其他类的垃圾多。

师:你讲得真有条理!

师:填埋处理的与堆放处理的垃圾,哪类多呢?

生:也就是比较2/5和3/7的大小。

师:如何比较呢?

生:没学过。

师:确实,这类分数的大小比较我们以前没见过,那我们先来给这类分数起个名字吧!

生1:分母不相同的分数。

生2:分子不相同的分数。

生3:我认为他们起的名字太长,不相同就是异,所以应该叫异分母分数。

生4:那也可以叫做异分子分数。

师:我们数学上最讲究有理有据的猜测,这四个同学都做到了这一点,非常了不起。这类分数的分母不相同,而且研究分母对我们以后的学习更有帮助,所以我们把这类分数叫做异分母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所以首先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而后,先让学生自己解决已经学过的问题,目的是为了复习旧的知识,为学习下面的新知识做铺垫;最后让学生给分数起名字,利用这个环节,学生不仅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异分母分数的特点,而且让学生经历了猜测验证的过程。]

2、小组合作探索2/5和3/7的大小(3分钟)

师: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比较2/5和3/7的大小,并整理你的方法,准备汇报。

生开始小组合作。

3、汇报交流

师:老师提点要求:汇报的同学声音洪亮,听得同学认真倾听。现在开始。

第二小组代表:我们是把它们化为小数来比较的,依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5 =2÷5=0.4 3/7=3÷7≈0.429 我们比较0.4和0.429,不难知道,0.429大,所以2/5<3/7。

师:同学们有疑问吗?

生:你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

代表:化小数的方法。

师:老师发现你们讲得很详细,而且根据方法的特点起了合适的名字,很不错。

第五小组代表:我们把2/5分子、分母同时乘7得到14/35,把3/7分子分母同时乘5得到15/35,因为14/35<15/35,所以2/5<3/7。

生1:为什么要把这两个的分数都化成35呢?

代表:因为同分母的分数大小比较我们已经学过了,所以化成分母都是35的分数我们就能比较了。

生2:你怎么想到的35?

代表:因为乘法口诀五七三十五,35正好是5和7的公倍数。

师:你们小组的创新意识特别强。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

生(齐说):化分母的方法。

第八小组代表:我们利用的是化分子的方法,把2/5分子、分母同时乘3得到

6/15,把3/7分子分母同时乘2得到6/14,因为6/15<6/14,所以2/5<3/7。

师:也是一种很不错的方法,你们小组非常了不起!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索,开发了学生强烈的发现意识,研究意识、探索意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了自己的发挥余地,改变了以往部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人人参与到学习中,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命力。]

4、通分概念的总结。

师:在同学的方法中,都有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转化,转化成小数比较,转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转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都是将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来解决。在这些方法中,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这种方法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尤为重要,我们把它叫做通分。你认为什么是通分?

生1: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

生2:把异分母分数的分子分母乘相同的数得到了同分母分数,这个过程叫做通分。

师:化完后的同分母分数和原来的分数比较,怎么样?

生:相等。

生: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大小不变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师:你的总结能力很强。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与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通分时,相同的分母叫做这几个分数的公分母。

师:你认为通分时什么是最关键的?

生1:要与原来的分数相等。

师:这样的依据是什么?

生: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生2:化成同分母分数。

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生:为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进行比较或计算。

师:也就是为了统一分数单位,因为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进行大小比较或加减法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引出了通分,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所以采取了先让学生自己总结通分的概念,在不断的完善中教师进行了总结,而后又深刻挖掘了通分的涵,让学生真正的明白通分的意义,为下节课怎样通分做准备。]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第3题

四、谈收获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1:我会用多种方法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了。

生2:我学会了什么是通分。

师:这节课,老师也收获了很多,同学们想到的精彩方法让老师震惊,另外我们也体会到了转化这一重要数学思想的作用!

[设计意图:帮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总结学习方法。]

在自主探索中感受真知

滨州实验学校吕晓霞

背景导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主动探索。执教了《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这一课,我更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

实景描述

小组合作探索2/5和3/7的大小

汇报阶段:

第二小组代表:我们是把它们化为小数来比较的,依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5= 2÷5=0.4 3/7=3÷7≈0.429 我们比较0.4和0.429,不难知道,0.429大,所以2/5<3/7。

师:同学们有疑问吗?

生:你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

代表:化小数的方法。

师:老师发现你们讲得很详细,而且根据方法的特点起了合适的名字,很不错。

第五小组代表:我们把2/5分子、分母同时乘7得到14/35,把3/7分子分母同时乘5得到15/35,因为14/35<15/35,所以2/5<3/7。

生1:为什么要把这两个的分数都化成35呢?

代表:因为同分母的分数大小比较我们已经学过了,所以化成分母都是35的分数我们就能比较了。

生2:你怎么想到的35?

代表:因为乘法口诀五七三十五,35正好是5和7的公倍数。

师:你们小组的创新意识特别强。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

生(齐说):化分母的方法。

生3:老师,我还有种更简便的方法,因为化成的分母相同,所以我们可以直接计算分子,这种方法对于分母大的分数比较好用。

师:你真善于思考!

第八小组代表:我们利用的是化分子的方法,把2/5分子、分母同时乘3得到6/15,把3/7分子分母同时乘2得到6/14,因为6/15<6/14,所以2/5<3/7.

师:也是一种很不错的方法,你们小组非常了不起!

第三小组:我们可以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比较,单位“1”相同

从图中看出,2/5<3/7。

师:这种方法老师都没有想到,利用线段图能够很直观很形象地表示出这两个分数从而比较出它们的大小。

生1:我想给第三小组补充一下,画线段图必须标准才行,否则就比不出正确的结果。

生2:还可以画圆来比较。

第一小组代表:我们还可以这样想:2/5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2份,如果取一半的话是2.5份,少了0.5份,3/7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7份,取了其中的3份,如果取一半是3.5份,也少0.5份,但 2/5少的0.5份比3/7少的0.5份要多,从而推出2/5<3/7。

生:为什么少得多就能推出2/5<3/7?

代表:都与一半比,少得多的反而少!

师:你们是从分数的意义考虑的,而且借助了中间量1/2来比较,你们可真善于探索!

第四小组代表:我们小组研究出了两种方法,第一种前面已经说过了,我只说第二种方法。可以用2/5÷3/7=2/5×7/3=14/15,因为14/15<1,所以2/5<3/7。

生(大多数):没明白。

代表:我们学过,如果被除数比除数大,商就大于1,如果被除数比除数小,商就小于1。反过来也是一样,商大于1说明被除数大于除数,商小于1说明被除数小于除数,因为14/15<1,所以2/5<3/7。

生1:我明白了这个道理,但是我不知道你是怎么做出来的。

代表(笑了笑):我只知道这样做,也不知道为什么。

师:你的课外知识很丰富,计算方法也是对的。这是我们将要在六年级学的分数除法。

这时,全班同学的眼睛里充满着对新知识的渴求。

教后反思: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阵地,只有突破课堂中教与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才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新课程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胆放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主动的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在这节课中,教师进行了大胆的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比较2/5 和3/7的大小,这时,就要求学生动脑子想办法,这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了自己的发挥余地,也就改变了以往部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使得人人都要参与到学习中,结果学生想到了五种方法,而且还找到了其中的简便方法,后两种方法是老师也没有预设到的,而这一切,都应归功于让学生去自主探索。通过自主探索,开发了学生强烈的发现意识,研究意识、探索意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命力。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我们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自主探索机会,让学生亲身感受,动手操作,动口交流。通过学生自主地探索,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经历数学化过程,形成学生良好认知结构和创新意识。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教学目标】 1.懂得说明事物抓住事物特征的重要性。 2.知道什么叫“特征”,懂得说明事物的特征不仅要对事物表象进行说明,还必须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 3.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写说明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抓住事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铅笔、钢笔、毛笔、圆珠笔,虽说都是笔,却不完全一样。这就告诉我们在描述一个事物时,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 二、文题展示。 1.利用课文里“写作实践”第一题的材料,抓住坎儿井的一两个特征,整理出一篇说明文。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它们或外观独特,或历史悠久,或有重要的意义,或有特殊的功能。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介绍某座建筑。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3.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少物品,比如毛巾、炒锅、电视机、手机、自行车等。选取你最熟悉的一种物品作为写作对象,查阅相关资料,以《我的生活少不了它》为题,写一篇说明文。不少于500字。 三、写作指导。 (一)选题一: 1.仔细阅读材料,归纳坎儿井有哪些不同方面的特征。 2.材料中坎儿井的各个特征既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又有联系,写作时要注意这一点。

3.利用材料整理文章不等于节录、照抄,要根据自己的思路,整合、组织材料,还要对材料的表述方式做一定程度的调整。 (二)选题二: 仔细阅读题目提示可知,本次所要写作的这座建筑,可以是单体建筑,比如一栋楼、一座桥,也可以是群体建筑,比如一条街巷、一片塔林。但要符合“独特的位置”“标志性的外观”“悠久的历史”等选材要求。 题目要求写一篇说明文。因此,写作时要抓住建筑的突出特点,要将建筑的位置、外观、用途等交代清楚,给人以完整的印象。除了外在的特征,还可以了解与这一建筑相关的知识,比如修建的历史背景、建造的过程、设计师及设计原理等,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另外,还要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可以先总说建筑的特征,然后再加以具体说明;要运用合理的说明,恰当选择多种说明方法,还要注意说明文准确、严谨的语言特点。 (三)选题三: 1.首先审清题目的重点——“题眼”,即文题中的关键词。在“我的生活少不了它”这个题目中,“它”就是“题眼”,它直接点明了本次写作的对象。 2.其次审清题目中的限制成分——“我的”“生活”。“我的”表明是自己身边的,“生活”表明是与生活有关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 3.最后要特别注意其他重要信息。如“最熟悉”“一种物品”“说明文”“不少于500字”等关键性词语。 4.抓住物品的特征说明事物。对你所熟悉的事物,我们可以用各种说明方法,来对它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成因、关系、功用、原理等进行生动、准确的说明,让人们清楚地了解事物。 四、范文评析。 家乡的桥 我是北方人,对西湖的断桥、上海朱家角的放生桥等只闻其名,未见其形。可我并不因此而感到遗憾,因为我觉得家乡的桥也自有其韵味。 在我们农村,最普遍的要数两种桥了。一种是土桥,另一种就是钢筋混凝土桥。 土桥是早有的,也是最常见的。土桥,顾名思义,就是以土为主要材料建成的桥。一条又浅又窄的小河,两岸及河面上垒起几堆石头,在上面搭几块石板,再铺上些土,压平,这样一座土桥就建成了。 土桥造型古朴、简单,建构平庸是它最大的特点。桥面上还会有几处坑坑洼洼,几乎与路面一体,这样不起眼的桥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在人们习以为常的视线中,它近乎于不存在。

说明方法教学设计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五年级上册第三组“说明方法”教学设计 本组说明 本单元在同步阅读教材《走进书里去》安排了八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说明文。《鲸》《松鼠》和《使人伤脑筋的鸭嘴兽》介绍了有关动物的知识,向学生开启了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假如没有灰尘》和《水的语言》揭示了科学家的重要发现,阐释了自然现象有其自身的规律并与人类息息相关;《新型玻璃》介绍了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使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卧看牵牛织女星》介绍了有关天文的知识,展示了广阔的宇宙空间;《最早的桥》探索桥的历史,激发学生投身祖国建设的志向。 本单元说明文一方面是让学生了解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开篇明意、思路严谨、用词准确、表达形象的特点,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另一方面,让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收集和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具有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的意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 设计理念 主题: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知道说明文的一般特点。 情景: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内容 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课文:《鲸》《松鼠》《新型玻璃》《假如没有灰尘》。 2.人教版《同步阅读》教材:《使人伤脑筋的鸭嘴兽》《最早的桥》《卧看牵牛织女星》《水的语言》 教学重点 1.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具有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的意识; 2.让学生了解说明的方法; 3.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 4.让学生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谈话 一边出示介绍自然的图像,老师一边导入:这是海中巨无霸──蓝鲸,它的舌头重量比一头大象还重;这是漂亮、乖巧可爱的小松鼠在向我们招手;让我们闭上双眼,静静地听水演奏的音乐……这就是神奇而有趣的自然,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二、主题回顾 知识树

幻想是美丽的教学设计说明

《幻想是美丽的》教学设计 埃切加赖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把握“幻想”和“现实”各自的特点,正确认识幻想。2.掌握比喻论证的作用,理清“幻想”与“现实”二者之间的关系。3.体会文章诗意的语言,培养大胆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把握“幻想”与“现实”各自的特点和二者之间的关系。 2.体会文章诗意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的许多幻想都变成了现实。电视、、计算机、机器人、宇宙飞船等,这些原来只在人们想象中出现的东西,装点着我们的生活,创造着崭新的世界。实际上,这些都是无数科学家通过大胆的想象和成千上万次的试验与实践发明创造出来的。同学们,你们爱幻想吗?你们幻想过未来会发生哪些变化吗?幻想也是美丽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幻想是美丽的》一课。 二、感知课文

1.作者介绍。 埃切加赖(1832—1916),西班牙著名政治家、剧作家和诗人。与法国诗人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一起获得了1904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西班牙人。代表作有《伟大的牵线人》。 2.出处简介。 《诺贝尔文学奖金库》分为作家传略卷、小说卷、戏剧卷、诗歌卷、散文卷5卷,收齐了从1901年到1998年为止全部获奖作家的代表作品和优秀作品,并收录了全部授奖仪式上瑞典学院的颁奖和获奖作家的获奖演说。 3.疏通字词。 (1)字音。 锉.刀(cuò)泥泞.(nìng) 枯竭.(jié) 驯.服(xùn) (2)词义。 ①驯服:使顺从。 ②摄取:吸收(营养等)。 ③萌生:开始发生;产生(多用于抽象事物)。 三、整体感知

1.从文中分别勾画出描写“幻想”和“现实”的语句,并说说二者分别有什么特点。 明确:①“幻想多么美丽啊!少了幻想,生活就不可能。幻想鼓舞着我们,激励着我们,指引着我们,形成了环绕希望的神殿。”②“幻想总是美丽的,令人欣慰的;现实则总是枯燥的、严酷的、冰冷的。”③“多么凄凉,至少看起来现实是多么枯燥!” 幻想是无形的,美丽的,令人欣慰的。现实是有形的,具体的,冰冷枯燥的,令人感到沮丧和绝望的。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认为“幻想是美丽的”的原因。 明确:幻想鼓舞着我们,激励着我们,指引着我们,给我们以希望。 四、研讨容 1.在作者看来,要使想法变成现实,关键靠什么?你认同这种观点吗? 明确:要使想法变成现实,必须甘心努力工作。认同。成功地将想法转变为现实是一场马拉松比赛,我们只有调整好自己的步伐,在现实中不断地努力,才可能将想法变成现实。 2.“如果创造是电火花,工作就是一把不运转、变得迟钝、费力气、速度慢得烦人、沉重而粗糙的锉刀”一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说明方法初探》微课教案

小学五年级年级上册说明方法初探 库车县第七小学郭莉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并掌握小学阶段常见的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 过程与方法了解这些说明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正确运用这些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这六种说明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教学背景:让学生了解四种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课文中作者怎样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在自己的学习和习作中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学习了解说明文中运用的四种基本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这些说明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课教案 课型与课时 新授课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现在我们来学习说明方法初探。在说明文中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那就必须采用相应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呢?我们都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有列数

字的说明方法,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还有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他们。 二、具体讲解: 1.先看举例子 举例子,就是列举出典型事例来说明的方法,他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陌生为形象。 例句:目前一只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鲸》 大家看着一段(),这一段就举例说明我国发现的鲸这个例子来具体形象的说明,鲸是一种巨大的动物。 2.列数字 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作用:使说明对象的特点更加精确、科学令人信服。 例句:1、临街的窗子,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 2、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百万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之间。 3.作比较 是说明文中运用准确的数字来突出事物或事物的特征的说明方法。

小学阶段常用的写作顺序-教案.docx

小学阶段常用的写作顺序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更多的写作顺序的方法。 2、明白写作顺序的作用与意义一一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使日常交流、写作等方面更通畅,更自然。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如何更好地运用在自己的作文中。 教学过程 一、(预设:热闹、喜庆、温馨、团圆、隆重、祥和)北京的春节为什么给你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 2、是啊!美好的事情总是能够让人印象深刻!现在我们来做一道练习题! 课文是按-(按时间顺序)顺序来写的? (预设: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了如下日子。 3、从这道练习题中,我们发现作者在写这篇课文时表达方法上特点是:以时为序有详有略)这种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的结构,使得文章衔接自然,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二、日常中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时候,如果所说的话特别有条理,那么听者会很容易明白你要表达的意思。写作的时候,如果条理清晰了,读者就会很容易读懂你文章的内容。 下面我想大家还记得这些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吧?(对了,大家非常棒) 《草船借箭》----------------- 事情发展的顺序 《山雨》-------------------- 时间顺序 《记金华的双龙洞》----------- 空间转移的顺序 《鲸》----------------------- 事物的不同方面顺序 小结:在小学阶段,我们了解到的主要就是这些写作顺序:1、事情发展的顺序2、时间顺序3、空间转移的顺序4、事物的不同方面顺序。 三、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顺序理清了,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的内容。下 面我们详细看看这几个写作顺序的特点。(一个版块一个PPT) 1、事情的发展顺序 这种方法多适用于记叙文,按“起因一一发展一一高潮一一结局”来写的,但有的文章会少一个或几个环节,基本按“起因——经过——结局”来构建的。如《草船借箭》 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出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诸葛亮。 发展:周瑜不给诸葛亮造箭的材料,进一步增加诸葛亮造箭的难度,诸葛亮巧妙 地做好借箭的准备。 高潮: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结局: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2、按时间顺序 常用于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的文章。 如《山雨》:下雨前下雨时下雨后 3、按空间位置的转移顺序 一般用于游记、参观记、写活动和写景物等文章,常常会因为作者观察的顺序、观察的地点的变化而存在空间位置的变化。这种方法只要抓住文章中能够标明的 地点,空间转移的词句,就很容易地理清构段的形式

家是什么教学设计说明

《家是什么》教学设计说明 潘敏二期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是在要求技能的基础上,更注重情感上的突破。这就要求教师改革教学策略,将能力训练与学生的实践感悟融为一体。《16、家是什么》是小学三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的开头篇,是一篇极富真情的文章,笔墨不多,却情感真挚,文章语言浅显易懂,但颇耐人寻味。我设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会生字、理解词语、理解亲情的含义。 2 能力目标:在课文中理解词语的能力。想象性复述的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孩子体会到什么是亲情,有了爱的地方才有家。教学重点:体会亲情与爱。教学难点:对最后一段话家是什么含义的理解。因为这篇课文的语言浅显,而且篇幅也不长,大部分的学生可以读通。学生在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后,了解课文所讲的两个故事,正是通过两个正反不同的事例向我们揭示了“家”的含义。并能用想象的方法复述文中第二个故事,初步懂得有了亲情,有了爱,才有了真正的家。本教学设计旨在以老师的“情”拨动学生的“新弦”,将作者蕴含于文本中的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感染学生,在整体和谐的气氛中,以求达到“披文入情”的效果。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景,体会感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决定学生投入多少精力学习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出示六个四字词语的填空游戏,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所填之字都是“家”,及时在黑板上板书“家”,告诉学生它是一个会意字,有两个部分构成?有了房子有了财产,古人认为这就是家了。这样一来,更激起学生学习本课的热情。同时在无形中又做了家的词语的积累。 二、通过语言训练,体会情感。 引出课题,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出示学习菜单,要求组内轮流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然后,要求用直线划出“家是什么?”的句子。直接出示最后一节,揭示主题。这一环节的学习,既是解释“家是什么”,又是为学生理解课文后面两个具体事例而作的铺垫。教师可以通过抓住三个“有时在”,让学生反复朗读,知道家可以在高堂华屋,可以在竹篱茅舍,更可以在无家可归的人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说明

1. ( 多选题 ) 4.具有成分省略的句子是(本题4.0分) A、 A.吃过饭,他就去展览馆了。 B、 B.雨伞呢? C、 C.得到你的答复,很高兴! D、 D.多美丽的蝴蝶啊! E、 E.太好了! 学生答案:B,D,E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0 2. ( 单选题 ) 教学活动中,备课常有要“吃透两头”之说,这两头指的是()。(本题4.0分) A、教材和大纲 B、课程标准和教材 C、教材和学生 D、 课程标准和学生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4 3. ( 单选题 ) 7.属于指事字的是(本题 4.0分) A、 A.本 B、 B.羊 C、 C.明 D、 D.赏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4 4. ( 多选题 ) 7.下列各组字中两个字笔画数相同的是()(本题4.0分) A、 A.凹册 B、 B.制但

C、 C.湛 D、 D.书为 E、 E.烟放 学生答案:A,D 标准答案:ACD 解析: 得分:2.7 5. ( 单选题 ) 17 .小学生阶段,儿童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开始过渡到()(本题4.0分) A、直观动作思维 B、多元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抽象复杂思维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4 6. ( 单选题 ) 语文新课程把“听”和“说”两个教学系列合在一起,改为()。(本题4.0分) A、口头语言 B、口语训练 C、口语表达 D、口语交际 学生答案:D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0 7. ( 单选题 ) 12 .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本题4.0分) A、识字教学 B、作文教学 C、阅读教学 D、听话说话教学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0 8. ( 单选题 )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的总目标共有十项,后五项侧重()维度。 (本题4.0分)

中考复习之说明方法及作用教学设计

中考复习之说明方法及作用教学设计 金鹿中学文慧 教学目标: ⑴提高辨识说明方法的能力。 ⑵提高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的能力。 ⑶正确区分下定义和作诠释。 ⑷提炼答题技巧,并在实践中加以巩固运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辨别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难点:⑴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⑵正确区分说明方法“下定义”及“作诠释”。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习作。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 准备活动:请同学板书听写字词并注音:“举例子”的“例”字,“列数字”的“列”字,形象生动的“生”字。“作比较”的“作”(作比较。做不能用在比较前面。作是作为的意思,做是动作本身,不能和比较同时存在。只能是作为比较对象。) 1.教师过渡:请结合刚才的活动猜猜今天我们会复习什么容,为什么? 2.关于说明文,你觉得我们要复习巩固哪些知识点?(明确《考标》) 3.出示学习目标: ⑴提高辨识说明方法的能力。 ⑵提高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的能力。 ⑶正确区分下定义和作诠释。 ⑷提炼答题技巧,并在实践中加以巩固运用。 一、辨识“方法” 1.展示学生习作片段,生读习作,找出所用说明方法并说明依据。 行健《西湖》片段: ①“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是”。北宋大文学家轼曾留下这样的诗句,以赞美西湖冠绝群芳。 ②西湖四面环山,面积约6.39平方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南北长约3.2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形态近似与一个等轴的多边形。 晓玲《九乡》: …… 神女宫洞口一株石树矗立,周围是繁茂的钟乳石花簇拥,、琼花相互掩映,如精灵朝圣一般。洞顶有怪石飞悬,似七夕鹊桥凌空飞架。更有挂满石花的石柱,成为“石花宝柱”,由于泉水从上面的石壁沥沥淌下,故形成了层层叠叠的“龙鳞”……

项链教学设计及设计说明

11项链 教学目标: 1.认识“蓝”“又”等11个生字和禾木旁1个偏旁。会写“白、的” 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能合理搭配“的”字词 语。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赞美大海的好词佳句,预习生字,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趣 1.出示谜语,引导学生猜一猜:金光闪闪一个圈,终天戴在脖项间。 2.引入课文题目。(教师出示贝壳项链图片)师:看,这串项链美么?你知道它是用什么穿成的吗?(贝壳)你知道它来自哪里么?(海滩)你去过海滩么?你去过大海么?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沙滩游玩,让我们一起下海好吗?脱下鞋子,光着脚丫,一同体验一下踩在松松软软的海滩上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去感受那里带给我们的快乐。板书课文题目,美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本课起始体现了读和说的相互联系,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然后抓住孩子年龄小、爱猜测、爱幻想的特点,让他们精神先愉悦、轻松起来,对本课学习充满兴趣。 二、领略美 1.师范读课文。 2.问:大海好玩吗?小娃娃快乐吗?同学们,此时你们想读一读这篇课文吗?自己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读一读。 3.标出自然段。 4.同桌分段读一读,纠正读错的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一起读一读。 设计意图:描画面,想意境,让学生初步感受美,感受快乐,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愿望和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实现学生读的愿望,达到流利读课文的目的。 三、集中识字 1.出示本课生词卡片。师:词语宝宝来到了我们的黑板上,你们试着认识认识它们。 2.师:选择你喜欢的生字记一记。

常用的写作顺序教学设计

常用的写作顺序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四种常用的写作顺序,了解每种写作顺序的显著特点。 2、明白写作顺序的作用与意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使日常交流、写作等方面更通畅,更自然。 教学重难点:1、提高阅读理解力。 2、在写作中自然恰当地运用。 一、谈话导入 日常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时候,如果所说的话特别有条理,那么听者会很容易明白你要表达的意思。写作的时候,如果条理清晰了,读者就会很容易读懂你文章的内容。在语文阅读中有一项很重要的阅读能力,那就是要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顺序理清了,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的内容。所以这节课我们要上一节阅读复习课。 板书: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二、总结顺序 1、到现在为止,你知道文章有哪些写作顺序? 事情发展的顺序、时间顺序、事物的不同方面的写作顺序。 2、想一想,我们学过的哪些文章中有这样的写作顺序?说说这些写作顺序都有什么特点? (1)、《爬天都峰》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文有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一般按原因、经过、结果分三段,如果事情的经过特别长,要把经过分成发展和高潮两段。那么比较长的记叙文就可以分四段。 (2)、《美丽的小兴安岭》采用了时间顺序。按时间顺序的记叙文,一眼就能看出时间词语很多,时间变化很清楚。比如,早上、中午、晚上。春、夏、秋、冬。(3)、《翠鸟》运用了事物的几个方面的顺序。从翠鸟的外形、活动和居住的特点三方面来写。它的不同方面也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那翠鸟的外形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 三、实践指导

这三篇文章是我们刚刚学过的,留给我们的印象比较深。下面这篇文章边读便思考:《颐和园》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呢?从课文的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颐和园》按地点转换(空间顺序、方位顺序)顺序。写景的文章,尤其是写参观或游览的文章。这种文章的地点变化十分的清楚。一个大的地点就是一段,地点变化了几次就分成几段。有四个地点出现长廊、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昆明湖。三个地点就分成三段,再加上开头和结尾两个总写段,因此本文分成了5段。 四、拓展阅读,学以致用。我们通过教材中的内容了解了文章的写作顺序,那么我们就来用用所学的知识。 (一)、阅读下面短文,并按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 (3 )借着楼道的灯光,我将教室的门锁好,走下楼去. (6 )我关上了楼道的灯,摸黑下了楼. (1 )写完作业,灯光通明的教室里就剩下我一个人了. (5 )一夜要浪费多少电啊!于是,我转身上了楼. (2 )我快速收拾好书包,熄灭灯,走出教室. (4 )来到操场,我忽然想起楼道里的灯没关 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排列 (二)、阅读短文,思考是按什么顺序写作的。 1小院的西面是花圃,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唱主角的是紫色的月季和各色玫瑰。北面有个挺大的葡萄架。夏天,孩子们在葡萄架下乘凉、下棋,大人们在这里看报、休息。一只只蝴蝶上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到了秋天,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院子南面是一片碧绿的小菜园。地里种着黄瓜、茄子、西红柿、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一眼看去,个个漂漂亮亮,惹人喜爱。 按地点转换(空间转换)的顺序分别写了小院的西面,北面,东面,南面。 2、小草 春天,一阵微微的春风吹来,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他们一边跳舞,一边随着春风生长。夏天,太阳把大地烤得火热。人们来到草地上,往小草身上一坐,小草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让劳累的人们消

课程教学设计特色描述案例

课程教学设计特色描述案例(供参考) 一、〈财务会计〉课程 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专业课,是会计专业的必设课程。在教学设计上的主要特色有: 1.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大胆改革,体现理论上“够用”,突出对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删除原教材体系中理论性过强的章节,并加大实训力度。 2.运用多种教学媒体、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织教学,文字教材力求通俗易懂,利用多媒体教学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说明。 3.加强案例教学,尝试“先思考再带着问题学”的案例教学模式。 4.实践先行,先学会“怎么做”,再学会“为什么”。 5.考试与考证相结合,在教材上与会计职称考试靠近,学完本课程可考取“助理会计师”初级职称。 二、〈基础会计〉课程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有一套完整的业务技术方法。主要特色有: 1.在教学内容上,削枝强干,以理论“够用”为度,减少纯理论的讲解,突出会计核算各环节的讲解和训练。

2.在教学手段上,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会计教学包的使用,使学生掌握填制和审核侍郎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实际操作技能。 3.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相衔接,把考试内容纳入教学内容。 三、〈西方经济学〉课程 经济学基础是一门偏重理论分析但又与实际密切相联的学科。此课程的教学既讲究理论阐述的完美,富有严密的逻辑,又强调其分析方法、分析工具在实际中的运用。主要特色有: 1、师生互动性强。课程组推广、采用“多维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优化课堂要素结构,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2、教学手段多样化。如除理论讲解外,采用案例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专题片教学、网络化教学、角色互换教学等方式,多元素支撑教学效果。 3、教学与研究相结合。课程组经常组织课程研讨会,收集、反馈、研究讨论教学运行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瞄准国内其他高校经济学教学的发展动态和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进行课程定位、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调整。

撰写教学设计说明

阿耶完小“五新”“四有”课堂教学设计撰写说明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而设计的教学文本,它是课堂教学的蓝本。同时教学设计也是将各种教学要素有序地、优化地进行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教学设计是为课堂教学提质服务的。 2、为什么要写教学设计? 撰写教学设计是教育形势的需要,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课堂教学犹如舞台,教师学生不知道演什么,怎么演?那这戏肯定是要演砸的。为什么要写教学设计,具体归纳如下: 1、撰写教学设计能使我们明白教什么,怎么教。 2、撰写教学设计能使我们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环节,更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3、撰写教学设计能使我们清楚重点、难点、考点,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 4、撰写教学设计是我们提高课效基础,是提质的有力保障。 5、撰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师的自身发展,提高我们的业务能力,组织教学能力。 三、怎样撰写教学设计? 写教学设计不同于撰写教案,写教学设计力求简而明,不必把师生的对话都设计到。必须在解读新课标、新教材、新考纲,掌握新教法、新

手段的前提下来写,重点环节必须周密设计,确保实用便于操作。 1、目标设计。目标设计时课堂教学的关键。目标设计必须在了解学情、课标、研读教材、掌握考点的前提下来设计,通常设计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四有”模式课堂要求知识目标必须精准、细化、明确,难度适中,具有可操作性;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不是在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它包括各种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意识培养,目标设计时只要有体现就行了;情感目标包含教学的人文性和学生激情的调动,以及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等,设计时不要面面俱到,更不能牵强。不管是什么目标,课前展示给学生是最好的,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课堂,带着丰收的喜悦走出教室。 2、重难点、考点设计。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重难点、考点是必须掌握的,否则我们的课就成了没有生机简单说教,空则不空,没有重点、难点、考点就等于处处都是重点、难点、考点,这样学生会学得很累,质量更无法提高。因此,在撰写教学设计时,重难点考点尽量设计准确,该掌握的学,不该掌握的坚决不学。让学生在减负的前提下提质。 3、教具学具的设计。教具学具通常要在活动课、做实验时才使用,既然要上实践课,教具学具自然会准备好,没有必要再教学设计中写明。 4、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流程是教学设计的主体,它包括引入课堂学习,教师精讲,师生互动,课堂训练等。这些环节在撰写教学设计时也要有侧重点,详略得当。

教案说明

教案说明 一 授课内容的数学本质与教学目标定位: 《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第一课时)是数列这一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等,而且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等思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 教学目标为理解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掌握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及应用;通过对公式的推导提高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体会公式探求中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并能灵活运用基本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同时渗透如上所说的多种数学思想,激发学生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敢于探索、创新的学习品质。 二 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及作用: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数列的定义、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知识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而本节内容也为以后学习数列求和、数列极限打下基础。同时数列是函数的延续,它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因此还可以用函数的观点去分析求和公式。 三 教学诊断分析: 本节课学生很容易在以下三个地方产生错误或困惑: 1.对错位相减法的理解。 将112111-++++=n n q a q a q a a S 的两边同乘公比q 以后得到: n n q a q a q a q a qS 131211++++= ,将两式相减,消去哪些项、剩下项的符号是学生容易错误或困惑的地方。 2.漏掉1=q 公比的情况。 3.公式的应用中有两个地方易错: ①的理解公式中对n ; ②,1,-n n q a S n n 后者是的指数不一样,前者是的中和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很容易混淆。 四 教法特点及预期效果分析: 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突破。 1.引课。设置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情境,引出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的问题,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个基本的了解:这个问题不同于等差数列求和问题,要用到新的方法去解决,从而引出课题。 2.公式的推导。从求解等比数列的前30项和自然过渡到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的问题,推导过程中我用了两种方法。 ① 铺垫。在课的开始我就带学生复习了等比数列: 一项多乘 从第二项起每一项比前并得到的特点:,,,,,,11312111-n q a q a q a q a a

小学叙事作文教案

小学叙事作文教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小学生叙事作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叙事作文的写作顺序,叙事六要素熟记于心。 2.在日常的学习中能够独立的完成叙事作文。 3.培养孩子留心生活的写作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教学内容 1.叙事作文的六要素。 2.叙事作文的写作顺序 3.确立叙事作文的中心。 三、重点难点 1.学生学会叙事作文的六要素。 2.能够把叙事六要素在具体的实践中加以具体点运用。 3.能够思路清晰中心就明确地叙事一件事。 四、教学准备 1.教学PPT。 2.A4纸打印的叙事范文。 五、教学过程 (导入) 提问一个同学让他说说自从早晨起床之后的事件。或者老师自己列举自己今天一天的活动。(一定要涉及写作的六要素)。说完之后呢,咱们发现这样的叙述很是没有文采,没有条理。下面咱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把一件事叙述的有声有色,条理清晰。

教学内容: 1、叙事作文的定义:又称记事作文,在作文类别里因为贴近生活实际,而被认为是较简单的一种作文体裁。 2、叙事作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里边事情的“经过”是重点,要写得具体详细。 3、叙事文写作方法: (1)选择最能表现作文中心思想的事件做为材料 生活中有不少新鲜有趣和激动人心的事。因此,我们平日要多观察,多想生活中遇到的事。选材要新颖,在别人的作文中常出现的事要少写或不写,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吸引力,有新鲜感。 (2)题目要新颖 ①确切。指符合文章内容,也指遣词造句符合规范)。 ②精练。指标题字数恰当。 ③生动。指题目能体现出一种活力,具有可读性,饶有情趣。 ④新颖。指有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能够给人一种新鲜感。 ⑤有意蕴:有内在的含义 我的老师VS穿黑衬衫的数学老师 我的妈妈VS爱吃鱼头的妈妈 我的爷爷VS放坏了的苹果

航空服务专业课程教学设计特色描述汇总

航空服务专业课程教学设计特色描述 一、〈民航客票销售〉课程 民航客票销售是航空服务专业的专业课,是航空服务专业的必设课程。在教学设计上的主要特色有: 1.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大胆改革,体现理论上“够用”,突出对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删除原教材体系中理论性过强的章节,并加大实训力度。 2.运用多种教学媒体、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织教学,文字教材力求通俗易懂,利用多媒体教学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说明。 3.加强案例教学,尝试“先思考再带着问题学”的案例教学模式。 4.实践先行,先学会“怎么做”,再学会“为什么”。 5.考试与考证相结合,在教材上与票务考试靠近,学完本课程参与票务“售票员”考试。 二、〈民航地勤服务〉课程 民航地勤服务是航空服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有一套完整的业务技术方法。主要特色有: 1.在教学内容上,削枝强干,以理论“够用”为度,减少纯理论的讲解,突出地勤服务岗位工作各环节的讲解和训练。 2.在教学手段上,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联检服务、引导服务、VIP候机服务、候机广播服务、安检工作等岗位的实际操作技能。

三、〈机场运营管理〉课程 机场运营管理是一门偏重理论分析但又与实际密切相联的学科。此课程的教学既讲究理论阐述的完美,富有严密的逻辑,又强调其分析方法、分析工具在实际中的运用。主要特色有: 1、师生互动性强。课程组推广、采用“多维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优化课堂要素结构,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2、教学手段多样化。如除理论讲解外,采用案例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专题片教学、网络化教学、角色互换教学等方式,多元素支撑教学效果。 3、教学与研究相结合。课程组经常组织课程研讨会,收集、反馈、研究讨论教学运行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瞄准国内民航机场的发展动态和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进行课程定位、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调整。

说明方法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反思+文章

“说明方法”·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金沙县第二小学罗光乾 一、本组课文说明: 本单元安排了四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说明文。《鲸》和《松鼠》介绍了有关动物的知识,向学生开启了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假如没有灰尘》揭示了科学家的重要发现,阐释了自然现象有其自身的规律并与人类息息相关;《新型玻璃》介绍了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使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 本单元的说明文一方面是让学生了解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开篇明意、思路严谨、用词准确、表达形象的特点,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另一方面,让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收集和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具有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的意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群文阅读设计理念: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知道说明文的一般特点。 三、教学内容: 1.人教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课文:《鲸》《松鼠》《新型玻璃》《假如没有灰尘》。 2.课外阅读:《奇妙的书》《最早的桥》《水的语言》 四、教学目标: 1.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具有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的意识;2.让学生了解说明的方法;(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

3.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知识树PPT)和阅读概览学习卡。 六、教学步骤: (一)导入谈话:一边出示介绍自然的图像,老师一边导入:这是海中巨无霸──蓝鲸,它的舌头重量比一头大象还重;这是漂亮、乖巧可爱的小松鼠在向我们招手;让我们闭上双眼,静静地听水演奏的音乐……这就是神奇而有趣的自然,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二)主题回顾:用知识树的方法回顾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学生一边回顾教师一边根据学生的回顾展示知识树。 (三)阅读概览,让学生交流自己完成的学习卡,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去自学《最早的桥》《奇妙的书》《水的语言》四篇说明文。 (四)片段分享和精彩赏析 1.《水的语言》水的语言到底是什么? 2.《奇妙的书》中第4段和第5段使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缩微图书的优点是什么? 3.《最早的桥》中“如果说,能使人过河,从此岸到彼岸的东西就是桥,那么,船也是桥了。”这句话从一个方面提问,什么是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教案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说明文写作的一些基本顺序。 过程与方法:说明事物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或用时间顺序,或用空间顺序,或用逻辑顺序,或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说明顺序的安排和说明目的、对象、内容有很大的关系。 教学重点: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教学难点: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教法学法:讲解法,示例法,实践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目标 1.掌握说明文写作的一些基本顺序。 2.理解说明顺序的安排取决于说明对象的特征,并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3.学以致用,在言之有物的基础上做到言之有序。 二、文题展示 就你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写一篇事物说明文,介绍其特征和功能,不少于600字。 三、写作导航 好的内容,必须有恰当的表现形式。为了把事物的特征说得准确、清楚、明白,必须合理地安排说明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以及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地点的转换。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比如中学课本中有一篇《景泰蓝的制作》,它就是按照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中“做胎――掐丝――烧制――点蓝――烧蓝――打磨――镀金”的时间顺序来说明的。《中国石拱桥》中的桥梁是按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介绍的:旅人桥——赵州桥—卢沟桥——江东桥——长虹大桥。 空间顺序,就是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山水风景等,常用空间顺序。如《故宫博物院》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先概括说明故宫建筑物的总体特征,

教学设计说明

教学设计说明】 一、指导思想 本次课时计划是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而制定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以学生身心发展为中心。通过练习快速跑,可以提高人体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的调节能力,提高神经过程 的灵活性;能提高人体运动器官和内脏在缺氧条件下的工作能力;能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 素质,提高快速奔跑的能力;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在教学过程中,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及 参与热情,从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跑的基本知识,形成正确的途中跑动作。 2、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大多数学生能掌握起跑后加速跑的技术,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 3、通过游戏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热情,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教学常规,整队,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之进入上课的 良好状态。时间约为3分钟。 2、准备部分:通过创编的慢跑游戏活跃学生的情绪,激发学习兴趣,并达到热身的目的,再通过徒手操练 习,使学生舒展各关节,以预防运动损伤。时间约为9分钟。 3、基本部分:学习和掌握快速奔跑的能力,以学生学习与体验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运动健 身为目的,运动负荷的安排力求适中,练习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斗志,启发学生思维,寓教于乐。练习主 线:原地摆臂练习——原地跑步频练习——跑格,步频练习——跑格,步幅练习——反应快跑——让距跑 ——接力跑比赛——迎面接力跑。时间约为28分钟。 4、结束部分:集合放松,教师讲评,归还器材,宣布下课。时间约为5分钟。 四、教学方法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成功体验,认真思考和讨论,发展创新能力,教师采用讲解、示范、启发、诱导 和提问等方法指导学生练习,适时引导学生思考,调控练习节奏,与学生平等交流,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蹲踞式起跑教案

学习说明方法复习课教学设计

学习说明方法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提高辨识和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的能力。2、提炼答题技巧,并在实践中加以巩固运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回忆旧知: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作假设、分类别、下定义等…… 二、小试牛刀 1、请说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1)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2)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 (3)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大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4)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5)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6)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2、区别修辞方法和说明方法。 列数字:有具体数字,而且这些数字必须真实可信。 举例子:有“拿……来说、如、比如、例如”等词语,所举的例子必须真实。

打比方:把( A )比作( B ),放在记叙文中就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作比较:把(甲)和(乙)进行比较,用来突出其中一个事物的特点。 作假设:有“假如”、“如果”一类的词语在句子中,句子的内容是一种假想。 分类别:把被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然后进行分门别类的说明。 (1)从分类上看: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借喻、借代、拟人、夸张、反复、对偶、排比等。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 (2)从所服务的文体看:修辞方法不限文体,多用于记叙文,是通用手法。 说明方法用于说明文中。 (3)从所起作用上看:修辞方法使文章形象生动,内容充实,有美感…… 说明方法是由说明目的和说明内容决定的。一般是为了使事物清楚、明确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三、智力大比拼(一)第一关:说出以下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1)它的脑袋圆圆的,眼睛小得如米粒儿一般。 (2)爬山虎的叶片较大,呈阔卵形,宽10~20 厘米。 (3)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