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货运课程设计

交通运输货运课程设计
交通运输货运课程设计

交通运输货运课程设计

交通运输学院

货物运输组织课程设计

学院班级

姓名学号

成绩指导老师

2013年6月1日

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题目铁路综合性货场设计

二、课程设计目的

1.综合运用货场的设计理论和方法,进一步巩固所学有关专业理论知识;

2.熟悉设计中的基本运算和有关规定,掌握货场的设计、计算、查表、绘图等基本技能;

3.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设计背景

铁路货场办理的货物种类繁多、作业性质复杂,一项作业可能需要多个部门来完成。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和货场物流化发展的趋势下,合理布置货场,强化货场内各项作业的标准,保证货场内各项设备的数量与质量,提高货场作业能力,完善货场货运作业秩序,确保经济效益,是目前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设计原始资料

1. 车站及其邻接区段路网示意图(附件一);

2. 车站按货物品类别、年度到发量、货车静载重和不均衡系数(附件二);

3. 车站主要货物品类别的流量与流向表(附件三);

4. 其他有关资料。

(三)。设计内容和要求

1.货运站及货场有关背景资料分析说明

以某拟建货运站C站货场为背景,简要分析该货运站货场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1)该货运站的地理位置(虚拟);

(2)该货运站在枢纽内的布局(虚拟);

(3)该货场办理的主要货物品类;

(4)该货场年到发量;

(5)该货场作业性质及特点;

(6)根据该铁路货场散堆装货物、成件包装货物、长大笨重货物、集装箱货物装卸作业的要求,用表格的形式列

出上述各类货物的装卸机械的使用范围、优缺点及其注意事项;

(7)在全面掌握货场内各项作业程序的基础上,以尽可能提高货场的作业能力为目标,从宏观上提出一种能保证

货场作业质量和效率的、包括场库设备布置、装卸设备布置、配线布置的货场平面布置方案。

(8)根据本人的设计体会,简要说明加强货场管理、提高货场作业能力的措施及实行装卸作业机械化的必要性。

2.货场主要设备、装卸线数量和类型的计算与确定

以货物品类、货物到发量以及铁路货场内常用的装卸机械等有关资料为依据,通过一定的分析与计算,确定出有关设备与装卸线的数量与类型(要有详细的计算过程和文字说明)。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计算场库设备需要面积。即在具体分析铁路货场的作业特点的基础上,将该站所办理的货物品类按货

区进行划分,然后根据货区和货运量分别计算场库设备需要面积。

第二步:计算装卸线的有效长度。根据货运量、货物品类、装卸机械类型和平均一次取送车的最大车数计算各

条装卸线的长度。

第三步:计算确定装卸机械类型和数量。根据该货场办理货物的种类、性质与货运量,分析确定装卸机械的类型。根据所选装卸机械的工作性质,计算确定每一种装卸机械的数量和型号。

以上设计内容分别填入附表一至附表五。

第四步:货场平面的合理布置。根据该站所处的位置、货场平面图布置的原则、办理货物的性质与种类,计算

确定装卸线长度与数量、装卸线的作用与功能、所选装卸机械类型以及其它相关设施的配置,合理布置该货运站货场的平面图。

第五步:在图纸上绘制所设计的货场平面图和横断面图;

(1)采用1:1000的比例绘制该站货场平面图;

(2)在图纸的下面采用1:500的比例绘制出该站货场横断面图。

3.设计总结

(1)通过本次货运组织课程设计,对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整个作业过程和货场平面设计的掌握情况;

(2)简单总结本次课程设计的体会,具体包括:如何确定各种参数;各种参数的取值对本次课程设计的影响;

(3)本次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有待改进的地方。

四、工作进度安排

集中设计时间为两周:

第一周:完成货场主要设备需要量的计算;

第二周:完成平纵断面图的绘制和设计说明书。

五、主要参考文献

1、陈宜吉铁路货运组织[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2、杨涛交通港站及枢纽设计[M]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

3、铁道部主编,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50091—99

审核批准意见

系主任签字:年月日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