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一一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一一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一一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课题:一一间隔排列

课型:示范课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8~7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关系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其中蕴含的简单数学规律,学会联系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分析、比较是寻找和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并初步培养、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的能力。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观点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及初步能力;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逐步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获得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关系,初步体会“对应”思想和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关系间的规律。初步学会联系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学习单,贴纸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一)借助情景,引导学生观察

师:在一片广袤的大森林深处,住着一群兔子,你们想了解他们吗?唐文明一起走进他们的生活,看看你有什么收获?

出示情境图,你们看到了什么?

你们感受到它们的勤劳了吗?

你们感受到它们的快乐了吗?

你们感受到它们的智慧了吗?

智慧不是那么容易发现的,你要善于观察,勤于分析比较,积极思考才行,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一下吧。

二、发现规律

1、小兔和蘑菇是怎样排列的??

学生观察,小兔和蘑菇的排列后同桌交流,试着说一说他们是怎样排列的。

学生汇报发言,当学生表达接近时,给与肯定及表扬,适时指出小兔和蘑菇是一个隔着

一个排列的。

2、木桩和篱笆是怎样排列的?夹子和手帕是怎样排列的?

根据已获得的经验,引导学生体会排列的规律后,指出两种物体一个隔着一个的排列叫作间隔排列。(板书),让学生完成学习单第一部分,加深对规律的归纳总结。

像小兔和蘑菇、木桩和篱笆、夹子和手帕,都是间隔排列,因为是一个隔着一个的排,所以也叫一一间隔排列。(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提高对规律的认识。

师:这样的规律你明白了吗?你能用两个物体按这样的规律说一说吗??

同学们真是厉害极了,一下子就理解了小兔子们的这个规律,可你们知道吗?它们的排列规律里面还隐藏着一个小秘密,想不想继续探究下去呢?

三、自主探究,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的数量关系

1、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单第二部分:探究数量关系(两端相同)。

⑴是学生情况给予相应帮助,如两种物体对应着圈一圈;那种物体多,在排列中先排什么,最后又是什么?

⑵小组间交流,给学生的交流的语言格式进行规定,让学生的交流围绕着研究的主题,并规范学生的语言,是其表达的内容简洁易懂。“我发现,()的数量多,多()个,是因为……”

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是的,同学们真的观察仔细,勤于动手动脑,善于思考。

⑶小结:两种物体间隔排列,当两端相同时,两端的物体比另一物体多一个。

同学们知道了一一间隔排列的这个特点,你能应用吗?让老师来考考你:

2、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单第三部分:排一排

⑴比多一个。要多一个该排在哪?

⑵比多一个。要多一个该排在哪?

⑶通过操作你有什么体会?想一想,除了两端相同,还有其他情况吗?如果有,是什么?两种物体的数量有是什么关系?

3、探究一一间隔排列中两端不同的情况

学生交流你有什么发现?你们同学吗?你排的是什么?大家同意吗?

小结:两种物体间隔排列,当两端不同时,两种物体的数量一样多。

四、练习巩固

1、快速判断图中的两种物体是数量相等还是数量相差一。(让学生巩固间隔排列的数量

关系)

2、如果把有最少有几个?最多有

几个?还有其他可能吗?(让学生运用间隔排列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3、判断对错

(1)★▲★▲★★▲★▲★▲★这组排列中★的个数比▲多一个。()

(2)课桌和椅子一一间隔排列,如果已知课桌有10张,那么椅子有10把。( ) 4、一年一度的菊花展即将开幕了,兔子乐园展厅已经运来红菊100盆,如果按以下方式一一间隔排列展出,还需要运来多少盆黄菊?

5、一年一度的菊花展即将开幕了,兔子要搭建舞台,需要把长长的木料锯成几段,需要你去帮帮它们。

(1)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多少段?

(2)如果锯成6段,需要锯几次?

(3)如果锯1次要3分钟,锯成10段要多少时间?

同学们,今天同学探访这群小兔子,你理解了间隔排列中两物体的数量关系了吗?这两种情况都是排成一排的(板书),老师这里还有个问题留给同学们去探究,“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成一个圆环时,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关系又是什么呢?板书:排成一圈

五、课堂小结

今天的探访,你学到小兔子的什么啦?谁来说一说。

只要同学们仔细关系,勤于动手动脑,善于思考,生活中就充满这快乐和惊喜!我们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出示生活中一一间隔排列的情境图。

结束。

板书设计:

一一间隔排列

两种物体,一个隔着一个的排列。

两端相同,两端物体比间隔物体多1

排成一排:

两端不同,两种物体数量相同

围成一圈?

“一一间隔排列”教学反思

“一一间隔排列”虽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探索规律,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一些简单的规律现象,以及见到过一些比较简单的找规律的题目,这些生活经验就是对本节课的教学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我的设计从学生已用的生活经验引入,在通过小组探究发现规律,最后通过几道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联系,巩固所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与生活。

在导入环节,一张森林图片和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大胆猜想,引导学生勇于发言,拉近了师生关系,为新课的教学作号了铺垫。再出示情境图,我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对一一间隔排列的探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通过数一数、填一填、圈一圈等活动来探索一一间隔排列中的两种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我把教学重点放在间隔排列中的两种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对主题图中的几对相关物体进行深入研究,逐渐让学生认识到一一间隔排列中的两种物体的数量关系与两端物体有关,让学生数一数、摆一摆,发现两端物体相同时和不同时两种物体的数量关系,在通过练习巩固,让学生体会间隔排列规律的意义。

总结本节课,学生能积极思考,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但是,这节课感觉还是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第一,时间安排不合理,没有时间给学生总结。第二,虽然练习题准备充足,题型丰富,但由于学生探索时间长了,未能将练习让学生意义完成。第三,学生探究后,未能让小组进行交流意见,而是我进行讲解。

整个教学过程引的痕迹比较明显,学生的思考还是更多的停留在表面,缺乏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因此,这里一一对应的思想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是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多思考,把课堂的发言权更多的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