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存储器习题

第四章 存储器习题
第四章 存储器习题

第四章存储器

一、填空题

1. 计算机中的存储器是用来存放的,随机访问存储器的访问速度与无关。√

2. 主存储器的性能指标主要是、存储周期和存储器带宽。√

3. 存储器中用来区分不同的存储单元,1GB= KB。√

4. 半导体存储器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相联存储器等。√

5. 地址译码分为方式和方式。√

6. 双译码方式采用个地址译码器,分别产生和信号。√

7. 若RAM芯片内有1024个单元,用单译码方式,地址译码器将有条输出线;用双译码方式,地址译码器有条输出线。√

8. 静态存储单元是由晶体管构成的,保证记忆单元始终处于稳定状态,存储的信息不需要。√

9. 存储器芯片并联的目的是为了,串联的目的是为了。

10. 计算机的主存容量与有关,其容量为。

11. 要组成容量为4M×8位的存储器,需要片4M×1位的存储器芯片并联,或者需要片1M×8位的存储器芯片串联。

12. 内存储器容量为6K时,若首地址为00000H,那么末地址的十六进制表示是。

13 主存储器一般采用存储器件,它与外存比较存取速度、成本。

14 三级存储器系统是指这三级、、。

15 表示存储器容量时KB= ,MB= ;表示硬盘容量时,KB= ,MB= 。16一个512KB的存储器,其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总和是。

17 只读存储器ROM可分为、、和四种。

18 SRAM是;DRAM是;ROM是;EPROM是。

19半导体SRAM靠存储信息,半导体DRAM则是靠存储信息。

20半导体动态RAM和静态RAM的主要区别是。

21MOS半导体存储器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中需要刷新。

22 广泛使用的和都是半导体③存储器。前者的速度比后者快,但

不如后者高,它们的共同缺点是断电后保存信息。

23 EPROM属于的可编程ROM,擦除时一般使用,写入时使用高压脉冲。

24 单管动态MOS型半导体存储单元是由一个和一个构成的。

25 动态半导体存储器的刷新一般有、和三种方式。

【答案】①集中式②分散式③异步式

26 动态存储单元以电荷的形式将信息存储在电容上,由于电路中存在,因此需要定期的不断地进行。

27 闪速存储器能提供高性能、低功耗、高可靠性以及能力,闪速存储器特别适合于微型计算机系统,被誉为而成为代替磁盘的一种理想工具。28.双端口存储器和多体交叉存储器属于存储器结构。前者采用技术,后者采用技术。

29. 4体交叉存储器是一种存储器,它有个存储模块,每个模块有它自己的地址寄存器和。

30.有一个4体交叉存储器,但使用时经常遇到连续访问同一存储体的情况,会产结果。

二、选择题

1. 计算机的存储器系统是指______。√

A. RAM

B. ROM

C. 主存储器

D. cache,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2. 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的记忆设备,它主要用来______。√

A. 存放数据

B. 存放程序

C. 存放数据和程序

D. 存放微程序

3. 内存若为16兆(MB),则表示其容量为______ KB。√

A. 16

B. 16384

C. 1024

D. 16000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半导体RAM信息可读可写,且断电后仍能保持记忆

B. 动态的RAM属非易失性存储器,而静态的RAM存储信息是易失性的

C. 静态RAM、动态RAM都属易失性存储器,断电后存储的信息将消失

D. ROM不用刷新,但集成度不比动态RAM高,且断电后存储的信息仍能保持5.______ 类型的存储器速度最快?

A. DRAM

B. ROM

C. EPROM

D. SRAM

6.下面是关于PC计算机主存储器的一些叙述:

①主存储器的基本编址单元的长度为32位

②主存储器也称为内存,它是一种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③目前市场上销售的PC机的内存容量最多能达到64MB

④ PC机的内存容量一般是可以扩大的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

A.①和③ B. ①、③和④ C. ①、②、③和④ D. ②和④

7.动态RAM的刷新是以______ 为单位进行的。

A. 存储单元

B. 行

C. 列

D. 存储矩阵

8. 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______ 。

A. 不一定可以改写

B. 可以改写

C. 不可以改写

D. 以上都不对

9. 组成2M×8位的内存,可以使用______ 。

A. 1M×8位进行并联

B. 1M×4位进行串联

C. 2M×4位进行并联

D. 2M×4位进行串联

10. 若SRAM芯片的容量是2M×8位,则该芯片引脚中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数目之和是______ 。

A. 21

B. 29

C.18

D. 不可估计

11. 若RAM中每个存储单元为16位,则下面所述正确的是______ 。

A. 地址线也是16位

B. 地址线与16无关

C. 地址线与16有关

D. 地址线不得少于16位

12. RAM芯片串联时可以______ 。

A. 增加存储器字长

B. 增加存储单元数量

C. 提高存储器的速度

D. 降低存储器的平均价格

13. RAM芯片并联时可以______ 。

A. 增加存储器字长

B. 增加存储单元数量

C. 提高存储器的速度

D. 降低存储器的平均价格

14. 存储周期是指______。√

A. 存储器的读出时间

B. 存储器进行连续读和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

C. 存储器的写入时间

D. 存储器进行连续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

15. 下面所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

A. 随机存储器可随时存取信息,掉电后信息丢失

B. 在访问随机存储器时,访问时间与单元的物理位置无关

16. 某一动态RAM芯片其容量为16K×1,除电源线、接地线和刷新线外,该芯片的最小引脚数目应为______ 。

A. 16

B. 12

C. 18

17. 某RAM芯片,其存储容量为1024×16位,该芯片的地址线和数据线数目分别为______。

A. 10,16

B. 20,4

C. 1024,4

D. 1024,16

18. 某计算机字长16位,其存储容量为2MB,若按半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

______。

A. 0~8M-1

B. 0~4M-1

C. 0~2M-1

D. 0~1M-1

19. 某计算机字长32位,存储容量是8MB,若按双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______。

A. 0~256K-1

B. 0~512K-1

C. 0~1M-1

D. 0~2M-1

20.下列关于存储器的描述,正确的有______ 。

A. CPU访存时间由存储器容量决定

B. ROM和RAM在存储器中是统一编址的

C. ROM中任一单元可随机访问

D. DRAM是破坏性读出,因此需要读后重写

21. 以下四种类型的半导体存储器中,以传输同样多的字为比较条件,则读出数据传输率最高的是______。

A. DRAM

B. SRAM

C. 闪速存储器

D. EPROM

21. 多总线结构的计算机系统采用______方法,对提高系统的吞吐率最有效。

A. 多口存储器

B. 提高主存速度

C. 交叉编址多模块存储器

D. cache

22. 闪速存储器称为______。

A. 光盘

B. 固态盘

C. 硬盘

D. 软盘

23. 双端口存储器所以能高速进行读写,是因为采用了______。

A. 高速芯片

B. 两套相互独立的读写电路

C. 流水技术

D. 新型器件

24. 双端口存储器在______情况下会发生读/写冲突。

A. 左端口与右端口的地址码不同

B. 左端口与右端口的地址码相同

C. 左端口与右端口的数据码不同

D. 左端口与右端口的数据码相同

25. 交叉存储器实质上是一种______存储器,它能_____执行______独立的读写操作。

A. 模块式,并行,多个

B. 模块式,串行,多个

C. 整体式,并行,一个

D. 整体式,串行,多个

26. 在某CPU中,设立了一条等待(WAIT)信号线,CPU在存储器周期中T的下降沿采样WAIT线,则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 如WAIT线为高电平,则在T2周期后不进入T3周期,而插入一个TW周期;

B. TW周期结束后,不管WAIT线状态如何,一定转入T3周期;

C. TW周期结束后,只要WAIT线为低,则继续插入一个TW周期,直到WAIT线变高,才转入T3周期;

D. 有了WAIT线,就可使CPU与任何速度的存储器相连接,保证CPU与存储器连接时的时序配合;

三、简答题

1、存储元、存储单元、存储体、存储单元地址这几个术语有何联系和区别?√

2. 简述存储器芯片中地址译码的方式。√

3. 针对寄存器组、主存、cache、光盘存储器、软盘、硬盘、磁带,回答以下问题:√

①按存储容量排出顺序(从小到大);

②按读写时间排出顺序(从快到慢)。

4. 说明SRAM的组成结构;与SRAM相比,DRAM在电路组成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5. DRAM存储器为什么要刷新?DRAM存储器采用何种方式刷新?有哪几种常用的刷新方式?

6. 静态MOS存储元、动态MOS存储元、双极型存储元各有什么特点?

7. ROM与RAM两者的差别是什么?指出下列存储器哪些是易失性的?哪些是非易失性的?哪些是读出破坏性的?哪些是非读出破坏性的?动态RAM,静态RAM,ROM,Cache,磁盘,光盘

8. 下列各种存储器中,哪些是易失性存储器?哪些是非易失性存储器?

磁盘,DRAM,ROM,磁带,光盘,SRAM,EPROM,PROM,EEPROM

9. 指令中地址码的位数与直接访问的存储器空间和最小寻址单位有什么关系?字寻址计算机和字节寻址计算机在地址码的安排上有何区别?PC系列微机的指令系统可支持对字节、字、双字、四倍字的运算,试写出在对准边界时,字节地址、字地址、双字地址和四倍字地址有何特点?

10. 目前微机中使用的半导体存储器包括哪几种类型?它们各有哪些特点?分别适用于什么场合(请从存取方式、制造工艺、速度、容量等各个方面讨论)?人们通常所说的内存是指这其中的哪一种或哪几种类型?

11 若存储器的MDR为32位,读写周期为0.25μs,求存储器的带宽。

12 欲设计具有64K×2位存储容量的芯片,问如何安排地址线和数据线引脚的数目,才能使两者之和最小。请说明有几种解答。

第三章存储系统习题参考答案1.有一个具有20位地址和32位字长的

第三章存储系统习题参考答案 1.有一个具有20位地址和32位字长的存储器,问: (1)该存储器能存储多少个字节的信息? (2)如果存储器由512K×8位SRAM芯片组成,需要多少芯片? (3)需要多少位地址作芯片选择? 解:(1)∵ 220= 1M,∴ 该存储器能存储的信息为:1M×32/8=4MB (2)(1000/512)×(32/8)= 8(片) (3)需要1位地址作为芯片选择。 2. 已知某64位机主存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其地址码为26位,若使用4M×8位的DRAM芯片组成该机所允许的最大主存空间,并选用模块板结构形式,问:(1)每个模块板为16M×64位,共需几个模块板? (2)个模块板内共有多少DRAM芯片? (3)主存共需多少DRAM芯片? CPU如何选择各模块板? 解:(1). 共需模块板数为m: m=÷224=4(块) (2). 每个模块板内有DRAM芯片数为n: n=(224/222) ×(64/8)=32 (片) (3) 主存共需DRAM芯片为:4×32=128 (片) 每个模块板有32片DRAM芯片,容量为16M×64位,需24根地址线(A23~A0)完成模块板内存储单元寻址。一共有4块模块板,采用2根高位地址线(A25~A24),通过2:4译码器译码产生片选信号对各模块板进行选择。 3.用16K×8位的DRAM芯片组成64K×32位存储器,要求: (1) 画出该存储器的组成逻辑框图。 (2) 设存储器读/写周期为0.5μS, CPU在1μS内至少要访问一次。试问采用哪种刷新方式比较合理?两次刷新的最大时间间隔是多少?对全部存储单元刷

新一遍所需的实际刷新时间是多少? 解:(1)组成64K×32位存储器需存储芯片数为 N=(64K/16K)×(32位/8位)=16(片) 每4片组成16K×32位的存储区,有A13-A0作为片内地址,用A15 A14经2:4译码器产生片选信号,逻辑框图如下所示: (2)依题意,采用异步刷新方式较合理,可满足CPU在1μS内至少访问内存一次的要求。 设16K×8位存储芯片的阵列结构为128行×128列,按行刷新,刷新周期T=2ms,则异步刷新的间隔时间为: 则两次刷新的最大时间间隔发生的示意图如下 可见,两次刷新的最大时间间隔为tmax tmax=15.5-0.5=15 (μS) 对全部存储单元刷新一遍所需时间为t R t R =0.5×128=64 (μS)

宏观经济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 第四章 基本概念:潜在GDP,总供给,总需求,AS曲线,AD曲线。 思考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写出每个主要目标的简短定义。请详细解释 为什么每一个目标都十分重要。 答:宏观经济学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的本义是指所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目前主要用人力资源作为充分就业的标准;充分就业本不是指百分之百的就业,一般地说充分就业允许的失业范畴为4%。只有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一国经济才能生产出潜在的GDP,从而使一国拥有更多的收入用于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 (2)物价稳定,即把通胀率维持在低而稳定的水平上。物价稳定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即总物价水平)的稳定;物价稳定并不是指通货膨胀率为零的状态,而是维持一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的经济状态,一般指通货膨胀率为百分之十以下。物价稳定可以防止经济的剧烈波动,防止各种扭曲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3)经济增长是指保持合意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是指单纯的生产增长,经济增长率并不是越高越好,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带来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率一般是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来衡量的。只有经济不断的增长,才能满足人类无限的欲望。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既无赤字又无盈余的状态。国际收支平衡是一国对外经济目标,必须注意和国内目标的配合使用;正确处理国内目标与国际目标的矛盾。在开放经济下,一国与他国来往日益密切,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才能使一国避免受到他国经济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3,题略 答:a.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作为一种不利的供给冲击,将会使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使总供给减少,总供给曲线AS将向左上方移动。 b.一项削减国防开支的裁军协议,而与此同时,政府没有采取减税或者增加政府支出的政策,则将减少一国的总需求水平,从而使总需求曲线AD向左下方移动。 c.潜在产出水平的增加,将有效提高一国所能生产出的商品和劳务水平,从而使总供给曲线AS向右下方移动。 d.放松银根使得利率降低,这将有效刺激经济中的投资需求等,从而使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AD向右上方移动。 第五章 基本概念:GDP,名义GDP,实际GDP,NDP,DI,CPI,PPI。 思考题: 5.为什么下列各项不被计入美国的GDP之中? a优秀的厨师在自己家里烹制膳食; b购买一块土地; c购买一幅伦勃朗的绘画真品; d某人在2009年播放一张2005年录制的CD所获得的价值; e电力公司排放的污染物对房屋和庄稼的损害;

第5章习题与答案

习题 一、选择题 1.断电后所存储资料会丢失的存储器是_______。 A.ROM B.RAM C.CD-ROM D.FLASH MEMORY 答案:B 2. 需要定期刷新的存储器是是______。 A.静态存储器 B.动态存储器 C.只读存储器 D.易失性存储器 答案:B 3.下列关于存储器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存储器的存取时间是由存储器的容量决定的。 B.动态RAM是破坏性读出,因此需要刷新。 C.SRAM比DRAM集成度低,功耗大。 D.ROM中的任何一个单元不能随机访问。 答案:C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 A.存储器容量越大,读写时间越长。 B.动态存储器与静态存储器容量相同时,动态存储器功耗大。 C.外存的信息存储、读取方式与内存相同。 D.对同一静态RAM芯片进行读写操作时,数据总线上信息有效的时刻是不一样的。 答案:D 5.某一SRAM芯片其容量为2KB(2K×8),除电源和接地线之外,该芯片引出线的最小芯片引出线的最小数目是_______。 A.24 B.26 C.20 D.22 答案:D 8+11+1+1+1=22 6.某计算机系统内存原有512KB DRAM,为保证DRAM信息不丢失,要在2ms时间内对全部DRAM刷新一遍,现将内存扩充到1MB,则内存全部刷新一遍所需要的时间为______。 A.4ms B.3ms C.2ms D.1ms 答案:C 7.在EPROM芯片的玻璃窗口上,通常都要贴上不干胶纸,这是为了______。 A.保持窗口清洁 B.阻止光照 C.技术保密 D.书写型号 答案:B 8.基本的输入/输出系统BIOS,存储在下列______存储介质中。 A.系统RAM B.硬盘 C.Windows操作系统 D.系统ROM 答案:D 9.若用1片74LS138、1片6116RAM(2K×8)及2片2732EPROM(4K×8)组成存储器电路,存储器的总容量是_____。 A.10KB B.6KB C.12KB D.8KB 答案:A 10.要求2片2732的地址范围为0000H~1FFFH,设高位地址线接至74LS138,此时A15及A12的状态是______。

存储器相关习题

预览: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与解析第四章存储器系统邵桂芳 4.2半导体存储器 4.2.1填空题 1. 计算机中的存储器是用来存放__①___的, 随机访问存储器的访问速度与___② ___无关。答案:①程序和数据②存储位置 2. 对存储器的访问包括______和________两类。 答案:①读②写 3. 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器分为__①___和___②____。在CPU 执行程序时,必须将指令存在____③____中。 答案:①内存②外存③内存 4. 主存储器的性能指标主要是①、②、存储周期和存储器带宽。 答案:①存储容量②存取时间 5. 存储器中用①来区分不同的存储单元, 1GB=②KB 。 答案:①地址②1024X1024(或220) 6. 半导体存储器分为①、②、只读存储器(ROM)和相联存储器等。 答案:①静态存储器(SRAM) ②动态存储器(DRAM) 7. RAM 的访问时间与存储单元的物理位置①,任何存储单元的内容都能被② 答案:①无关②随机访问 8. 存储揣芯片由①、②、地址译码和控制电路等组成。 答案:①存储体②读写电路 9. 地址译码分为①方式和②方式。 答案:①单译码②双译码 10.双译码方式采用①个地址译码器,分别产生②和③信号。 答案:①两②行选通③列选通 11.若RAM 芯片内有1024个单元,用单译码方式,地址译码器将有①条输出线;用双译码方式,地址译码器有②条输出线。 答案:①1024 ②64 12. 静态存储单元是由晶体管构成的①, 保证记忆单元始终处于稳定状态, 存储的信息不需要②。 答案:①双稳态电路②刷新(或恢复) 13.存储器芯片并联的目的是为了①,串联的目的是为了②。 答案:①位扩展②字节单元扩展 14.计算机的主存容量与①有关,其容量为②。 答案:①计算机地址总线的根数②2地址线数 15.要组成容量为4MX8位的存储器, 需要①片4MXl 位的存储器芯片并联, 或者需要②片1MX3的存储器芯片串联。 答案:①8 ② 4 16.内存储器容量为256K 时,若首地址为00000H ,那么末地址的十六进制表示是 答案:3FFFFH 17.主存储器一般采用①存储器件,它与外存比较存取速度②、成本③。 答案:①半导体②快③高 18.三级存储器系统是指______这三级: 答案:高缓、内存、外存 预览:

(完整版)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第2章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在AT89S51单片机中,如果采用6MHz晶振,一个机器周期为。答:2μs 2. AT89S51单片机的机器周期等于个时钟振荡周期。答:12 3. 内部RAM中,位地址为40H、88H的位,该位所在字节的字节地址分别为 和。答:28H,88H 4. 片内字节地址为2AH单元最低位的位地址是;片内字节地址为A8H单元的最低位的位地址为。答:50H,A8H 5. 若A中的内容为63H,那么,P标志位的值为。答:0 6. AT89S51单片机复位后,R4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地址为,因上电时PSW= 。这时当前的工作寄存器区是组工作寄存器区。答:04H,00H,0。 7. 内部RAM中,可作为工作寄存器区的单元地址为 H~ H。答:00H,1FH 8. 通过堆栈操作实现子程序调用时,首先要把的内容入栈,以进行断点保护。调用子程序返回指令时,再进行出栈保护,把保护的断点送回到,先弹出的是原来中的内容。答:PC, PC,PCH 9. AT89S51单片机程序存储器的寻址范围是由程序计数器PC的位数所决定的,因为AT89S51单片机的PC是16位的,因此其寻址的范围为 KB。答:64 10. AT89S51单片机复位时,P0~P3口的各引脚为电平。答:高 11. AT89S51单片机使用片外振荡器作为时钟信号时,引脚XTAL1接,引脚XTAL2的接法是。答:片外振荡器的输出信号,悬空 12. AT89S51单片机复位时,堆栈指针SP中的内容为,程序指针PC中的内容为 。答:07H,0000H 二、单选 1. 程序在运行中,当前PC的值是。 A.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前一条指令的地址 B.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地址。 C.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下一条指令的首地址 D.控制器中指令寄存器的地址。 答:C 2. 判断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最新存储器管理练习及参考答案

存储器管理练习及参考答案 、 单 项选择题: 1、存储管理的目的是( C )。 A. 方便用户 C.方便用户和提高主存空间的利用率 2、( A )存储管理不适合多道程序设计。 B. 固定分区存储管 理 4、提高主存利用率主要是通过( A )实现的。 A. 内存分配 B.内存保护 C.地址映射 D.内存扩充 5、多道程序环境中,使每道程序能在不受干扰的环境下运行,主要是通过( C )功能 实现的。 A. 内存分配 B.地址映射 C.内存保护 D.内存扩充 6、最佳适应分配算法的空闲区是( B )。 A. 按大小递减顺序排序 B.按大小递增顺序排序 C. 按地址由小到大排列 D. 按地址由大到小排列 7、地址重定位的对象是( B )。 A. 源程序 B. 目标程序 C.编译程序 D. 汇编程序 8、采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管理主存时,使用移动技术可以( B )。 A. 加快作业执行速度 B.集中分散的空闲区 C.扩大主存容量 D. 加快地址转换 9、如下存储管理方式中, ( A )一般采用静态重定位方式进行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 换。 A.固定分区存储管理方式 C.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 10、很好地解决了内存零头问题的存储管理方法是( A )。 A. 页式存储管理 B.段式存储管理 11、设基址寄存器的内容为 1000,在采用动态重定位的系统中,当执行指令“ Load A,2000 ” 时,操作数的实际地址是( C )。 A.1000 B.2000 C.3000 D.4000 12、对主存的研究可归纳为:主存的分配与回收、地址重定位、存储空间的共享与保护、 ( B )。 A. 地址映射 B.虚拟存储 C.分区管理 D. 物理存储器的扩充 13、地址转换或叫重定位的工作是将( C ) A. 绝对地址转换为逻辑地址 B.逻辑地址转换为浮动地址 C.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D.页式存储管理 3、静态重定位是在作业的( B )进行的,动态重定位是在作业的( A.编译过程中 B.装入过程中 C.修改过程中 D )进行的。 D.执行过程中 B.提高主存空间的利用率 A.单一连续分区 B.段式存储管理方式 C.多重分区管理 D. 可变式分区管理

第五章微机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五 一. 思考题 ⒈半导体存储器主要分为哪几类?简述它们的用途和区别。 答:按照存取方式分,半导体存储器主要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包括静态RAM和动态RAM)和只读存储器ROM(包括掩膜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擦除只读存储器和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 RAM在程序执行过程中,能够通过指令随机地对其中每个存储单元进行读\写操作。一般来说,RAM中存储的信息在断电后会丢失,是一种易失性存储器;但目前也有一些RAM 芯片,由于内部带有电池,断电后信息不会丢失,具有非易失性。RAM的用途主要是用来存放原始数据,中间结果或程序,与CPU或外部设备交换信息。 而ROM在微机系统运行过程中,只能对其进行读操作,不能随机地进行写操作。断电后ROM中的信息不会消失,具有非易失性。ROM通常用来存放相对固定不变的程序、汉字字型库、字符及图形符号等。 根据制造工艺的不同,随机读写存储器RAM主要有双极型和MOS型两类。双极型存储器具有存取速度快、集成度较低、功耗较大、成本较高等特点,适用于对速度要求较高的高速缓冲存储器;MOS型存储器具有集成度高、功耗低、价格便宜等特点,适用于内存储器。 ⒉存储芯片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简述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答:存储芯片通常由存储体、地址寄存器、地址译码器、数据寄存器、读\写驱动电路及控制电路等部分组成。 存储体是存储器芯片的核心,它由多个基本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基本存储单元可存储一位二进制信息,具有0和1两种状态。每个存储单元有一个唯一的地址,供CPU访问。 地址寄存器用来存放CPU访问的存储单元地址,该地址经地址译码器译码后选中芯片内某个指定的存储单元。通常在微机中,访问地址由地址锁存器提供,存储单元地址由地址锁存器输出后,经地址总线送到存储器芯片内直接进行译码。 地址译码器的作用就是用来接收CPU送来的地址信号并对它进行存储芯片内部的“译码”,选择与此地址相对应的存储单元,以便对该单元进行读\写操作。 读\写控制电路产生并提供片选和读\写控制逻辑信号,用来完成对被选中单元中各数据位的读\写操作。

第7章_微型计算机存储器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存储器 7.1 一个微机系统中通常有哪几级存储器?它们各起什么作用?性能上有什么特点? 答:一个微机系统中通常有3级存储器结构:高速缓冲存储器、内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高速缓冲存储器简称快存,是一种高速、小容量存储器,临时存放指令和数据,以提高处理速度。 内存存取速度快,CPU可直接对它进行访问,用来存放计算机运行期间的大量程序和数据。 辅存存储容量大,价格低,CPU不能直接进行访问,通常用来存放系统程序、大型文件及数据库等。 7.2 半导体存储器分为哪两大类?随机存取存储器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答:根据存取方式的不同,半导体存储器可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两类。其中随机存取存储器主要由地址译码电路、存储体、三态数据缓冲器和控制逻辑组成。 7.3 什么是SRAM,DRAM,ROM,PROM,EPROM和EEPROM? 答: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ROM:掩膜只读存储器;PROM: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用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7.4 常用的存储器片选控制方法有哪几种?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常用的存储器片选控制译码方法有线选法、全译码法和部分译码法。 线选法:当存储器容量不大、所使用的存储芯片数量不多、而CPU寻址空间远远大于存储器容量时,可用高位地址线直接作为存储芯片的片选信号,每一根地址线选通一块芯片,这种方法称为线选法。直观简单,但存在地址空间重叠问题。 全译码法:除了将低位地址总线直接与各芯片的地址线相连接之外,其余高位地址总线全部经译码后作为各芯片的片选信号。采用全译码法时,存储器的地址是连续的且唯一确定,即无地址间断和地址重叠现象。 部分译码法:将高位地址线中的一部分进行译码,产生片选信号。该方法常用于不需要全部地址空间的寻址、采用线选法地址线又不够用的情况。采用部分译码法存在地址空间重叠的问题。 7.5 动态RAM为什么要进行定时刷新?EPROM存储器芯片在没有写入信息时,各个单元的内容是什么? 答:DRAM的基本存储电路利用电容存储电荷的原理来保存信息,由于电容上的电荷会逐渐泄漏,因此对DRAM必须定时进行刷新,使泄漏的电荷得到补充。 EPROM存储器芯片在没有写入信息时,各个单元的内容是1。 7.6 某SRAM的单元中存放有一个数据如5AH,CPU将它读取后,该单元的内容是什么?答:5AH。 7.7 下列ROM芯片各需要多少个地址输入端?多少个数据输出端? (1)16×4位(2)32×8位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 1 1- 1 回答以下问题: ( 1)半导体材料具有哪些主要特性? (2) 分析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的来源; (3) P 型半导体中空穴的数量远多于自由电子, N 型半 导体中自由电子的数量远多于空穴, 为什么它们对外却都呈电中性? (4) 已知温度为15C 时,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 I s 10 A 。当温度为35 C 时,该PN 结 的反向饱和 电流I s 大约为多大? ( 5)试比较二极管在 Q 点处直流电阻和交流电阻的大小。 解: ( 1)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会随着温度、光照的变化或掺入杂质浓度的多少而发生显着改变, 即半导体具 有热敏特性、光敏特性和掺杂特性。 ( 2)杂质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由杂质原子提供的,例如 供一个自由电子,P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供一个空穴, 浓度;少数载流子则是由热激发产生的。 (3) 尽管P 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远大于自由电子浓度,但 P 型半导体中,掺杂的杂质原子因获得一个价电子而变成带负电的杂 质离子(但不能移动),价 电子离开后的空位变成了空穴,两者的电量相互抵消,杂质半导体从总体上来说仍是电中性的。 同理, N 型半导体中虽然自由电子浓度远大于空穴浓度,但 N 型半导体也是电中性的。 (4) 由于温度每升高10 C ,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约增大 1倍,因此温度为 35C 时,反向 饱和电流为 (5) 二极管在 Q 点处的直流电阻为 交流电阻为 式中U D 为二极管两端的直流电压, U D U on ,I D 为二极管上流过的直流电流, U T 为温度的 电压当量,常温下 U T 26mV ,可见 r d R D 。 1- 2 理想二极管组成的电路如题 1- 2图所示。试判断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 各电路的输 出电压。 解 理想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压降为零, 截止时的反向电流为零。 本题应首先判断二极管的工 作状 态,再进一步求解输出电压。二极管工作状态的一般判断方法是:断开二极管, 求解其端口 电压;若该电压使二极管正偏, 则导通; 若反偏, 则截止。 当电路中有两只或两只以上二极管时, 可分别应用该方法判断每只二极管的工作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 当多只二极管的阳极相连 (共阳 极接法)时,阴极电位最低的管子将优先导通;同理,当多只二极管的阴极相连(共阴极接法) 时,阳极电位最高的管子将优先导通。 (a) 断开二极管 D ,阳极电位为12V ,阴极电位为6V ,故导通。输岀电压 U O 12V 。 (b) 断开二极管 D 1、D 2, D 1、D 2为共阴极接法,其阴极电位均为 6V ,而D 1的阳极电位 为9V , D 2的阳极电位为5V ,故D 1优先导通,将 D 2的阴极电位钳制在 7.5V ,D 2因反向偏置而 截止。输岀电压 U O 7.5V 。 N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 因此 多子浓度约等于所掺入的杂质 P 型半导体本身不带电。因为在

第4章-存储器管理练习题(答案)

第四章存储器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存储管理的目的是(C )。 A.方便用户 B.提高内存利用率 C.方便用户和提高内存利用率 D.增加内存实际容量 2、在(A)中,不可能产生系统抖动的现象。 A.固定分区管理 B.请求页式管理 C.段式管理 D.机器中不存在病毒时 3、当程序经过编译或者汇编以后,形成了一种由机器指令组成的集合,被称为(B )。 A.源程序 B.目标程序 C.可执行程序 D.非执行程序 4、可由CPU调用执行的程序所对应的地址空间为(D )。 A.符号名空间 B.虚拟地址空间 C.相对地址空间 D.物理地址空间 5、存储分配解决多道作业[1C]划分问题。为了实现静态和动态存储分配,需采用地址重定位,即把[2C]变成[3D],静态重定位由[4D]实现,动态重定位由[5A]实现。 供选择的答案: [1]:A 地址空间B 符号名空间C 主存空间D 虚存空间 [2]、[3]:A 页面地址B 段地址C 逻辑地址D 物理地址E 外存地址F 设备地址 [4]、[5]:A 硬件地址变换机构B 执行程序C 汇编程序 D 连接装入程序 E 调试程序 F 编译程序 G 解释程序 6、分区管理要求对每一个作业都分配(A )的内存单元。 A.地址连续 B.若干地址不连续 C.若干连续的帧 D.若干不连续的帧 7、(C )存储管理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算法简单,但存储碎片多。 A.段式 B.页式 C.固定分区 D.段页式 8、处理器有32位地址,则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为(B)字节。A.2GB B.4GB C.100KB D.640KB 9、虚拟存储技术是(A)。 A.补充内存物理空间的技术 B.补充相对地址空间的技术 C.扩充外存空间的技术 D.扩充输入输出缓冲区的技术 10、虚拟内存的容量只受(D)的限制。 A.物理内存的大小 B.磁盘空间的大小 C.数据存放的实际地址 D.计算机地址字长 11、虚拟存储技术与(A )不能配合使用。

外存储器练习题

外存储器练习题 一、填空 1、硬盘接口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3种类型。 2、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硬盘的内部结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9个部分组成。 4、相对于DVD-ROM驱动器来讲,1倍速约等于CD-ROM倍速的_______倍。 5、6、7、8、硬盘的平均访问时间=_______+_______。 9、目前台式机的光驱的接口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 10、硬盘上采用的磁头类型,主要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 11、以前硬盘的接口规范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而目前最流行的也就是IDE硬盘了。SCSI硬盘则主要应用在高端计算机市场,另一种_______硬盘也正在逐渐流行起来。 12、硬盘的动作时间主要指硬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13、硬盘是计算机主要的存储设备,最先由_______发明,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14、硬盘浮动磁头组件是硬盘中最精密的部件之一,由、_______和_______三部分组成,是硬盘技术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环,它类似于“笔尖”。 15、CD-R记录机的性能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16、硬盘数据传输率衡量的是硬盘读写数据的速度,一般用_______作为计算单位。它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7、CD-R是英文_______的缩略语,意思是_______,一般也称为光盘记录机。 18、硬盘工作时,通过_______的转动将盘片上用户需要的数据所在扇区转动到磁头下方供磁头读取。马达转速越快,用户存取数据的时间就越_______。 19、CD-ROM是_______,曾是计算机的标准配件,可用来读取、和、等格式的数据光盘。 20、存储设备除了软驱、硬盘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1、在磁盘的所有扇区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扇区,称为_______区,用来存放_______程序 及磁盘类型等有关信息。 22、DVD是_______的缩略语。 二、选择题 1、硬盘的主要参数有_______。 A.磁头数 B.柱面数 C.扇区数 D.交错因子 E.容量 2、光盘刻录机的接口方式有__________。 A.SCSI、IDE和PCI接口 B.SCSI、IDE和AGP接口 C.CSI、IDE和PS/2接口 D.SCSI、IDE、并口、USB和1394总线接口 3、台式电脑中经常使用的硬盘多是_______英寸的。 A.5.25英寸 B.3.5英寸 C.2.5英寸 D.1.8英寸 4、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硬盘主要有哪两种类型?_________。A.SATA B.IDE C.PCI D.AGP 5、硬盘标称容量为40G,实际存储容量是______。

存储器 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存储器和CPU之间增加Cache的目的是( )。 A. 增加内存容量 B. 提高内存的可靠性 C. 解决CPU与内存之间速度问题 D.增加内存容量,同时加快存取速度 2、常用的虚拟存储系统由()两级存储器组成,其中辅存是大容量的磁表面存储器。 A 主存-辅存 B 快存-主存 C 快存-辅存 D 通用寄存器-主存 3、双端口存储器所以能高速进行读/ 写,是因为采用()。A.高速芯片B.两套相互独立的读写电路 C.流水技术D.新型器件 4、在下列几种存储器中,CPU可直接访问的是()。 A. 主存储器 B. 磁盘 C. 磁带 D. 光盘 5、SRAM芯片,存储容量为64K×16位,该芯片的地址线和数据线数目为()。 A.64,16 B.16,16 C.64,8 D.16,64。 6、采用虚拟存储器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主存储器的存储空间,并能进行自动管理和调度B.提高主存储器的存取速度 C.提高外存储器的存取速度 D.扩大外存储器的存储空间

7、双端口存储器在()情况下会发生读/写冲突。 A. 左端口与右端口的地址码不同 B. 左、右端口的地址码相同 C. 左、右端口的数据码相同 D. 左、右端口的数据码不同 8、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器系统是指()。 A RAM存储器 B ROM存储器 C 主存储器D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9、某计算机字长32位,其存储容量为4MB,若按半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 A 0~4MB-1 B 0~2MB-1 C 0~2M-1 D 0~1M-1 10、某一SRAM芯片,采用地址线与数据线分离的方式,其容量为512×8位,除电源和接地端外,该芯片引出线的最小数目应是()。 A 23 B 25 C 50 D 19 11、以下四种类型的半导体存储器中,以传输同样多的字为比较条件,则读出数据传输率最高的是()。 A DRAM B SRAM C FLASH ROM D EPROM 12、计算机的存储器采用分级存储体系的目的是()。A.便于读写数据B.减小机箱的体积

管理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1、什么是管理? 管理:协调工作活动过程(即职能),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2、效率与效果 效率:正确地做事(如何做) 效果:做正确的事(该不该做) 3、管理者三层次 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 4、管理职能和(或)过程——职能论 计划、组织、控制、领导 5、管理角色——角色论 人际角色:挂名首脑、领导人、联络人 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6、管理技能——技能论 用图表达。 高层管理概念技能最重要,中层管理3种技能都需要且较平衡,基层管理技术技能最重要。 7、组织三特征? 明确的目的 精细的结构 合适的人员 第二章 泰罗的三大实验: 泰罗是科学管理之父。记住3个实验的名称:1、搬运生铁实验,2、铁锹实验,3、高速钢实验 4、吉尔布雷斯夫妇 动作研究之父 管理界中的居里夫妇 5、法约尔的十四原则 法约尔是管理过程理论之父 记住“十四原则”这个名称就可以了。 6、法约尔的“跳板” 图。 7、韦伯理想的官僚行政组织组织理论之父。6维度:劳动分工、权威等级、正式甄选、非个人的、正式规则、职业生涯导向。 8、韦伯的3种权力 超凡的权力 传统的权力 法定的权力。 9、巴纳德的协作系统论 协作意愿 共同目标 信息沟通 10、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之父。职业经理人的先驱 11、福莱特冲突论 管理理论之母 1)利益结合、 2)一方自愿退让、 3)斗争、战胜另一方 4)妥协。 12、霍桑试验 1924-1932年、梅奥 照明试验、继电器试验、大规模访谈、接线试验 13、朱兰的质量观 质量是一种合用性 14、80/20的法则 多数,它们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少数,它们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 15、五项修炼 自我超越 改善心智 共同愿景 团队学习 系统思考 第三章 1、管理万能论 管理者对组织的成败负有直接责任。 2、管理象征论 是外部力量,而不是管理,决定成果。 3、何为组织文化 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和信念体系。这一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成员的行为方式。 4、组织文化七维度

1632位微机原理、汇编语言及接口技术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1632位微机原理、汇编语言及接口技术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 5.2 在半导体存储器中, RAM 指的是 随机存取存储器 ,他可读可写,但断电后信息一般会丢失 ; 而 ROM 指的是 只读存储器 , 正常工作时只能从中读取信息, 但断电后信息不会丢失。以EPROM 芯片 2764为例, 其存储容量为 8K ×8位, 共有 8 条数据线和 13 条 地址线。用它组成 64KB 的 ROM 存储区共需 8 片 2764芯片。 习题 5.7 什么是存储器连接中的 “ 位扩充 ” 和 “ 地址扩充 ” ? 欲组成 32KB 的 RAM 存储区,在采用容量 1K ×4位的静态 RAM 芯片或容量16K ×1位的静态 RAM 芯片的情况下,各需要多少芯片? 在位方向和地址方向上各要进行什么样的扩充?请画出采用 2114芯片时的连接示意图。解答: ?位扩充—— 存储器芯片数据位数小于主机数据线数时,利用多个存储器芯片在数据 “ 位 ” 方向的扩充; ?地址扩充 (字扩充——当一个存储器芯片不能满足系统存储容量时, 利用多个存储器芯片在 “ 地址 ” 方向的扩充 ?组成 32KB 存储空间,用 SRAM 2114(1K ×4需要 64个芯片; ?组成 32KB 存储空间,用 DRAM 4116(16K ×1需要 16个芯片; ?它们都需要进行位扩充和地址扩充

习题 5.8 ?存储芯片为什么要设置片选信号? ?它与系统地址总线有哪些连接方式? ?采用何种连接方式可避免地址重复? ?采用哪些连接方式可节省用于译码的硬件? 解答: ?片选信号说明该存储器芯片是否被选中正常工作, 设置它可以比较方便地实现多个存储器芯片组成大容量的存储空间 ?存储器片选信号通常与 CPU 地址总线的高位地址线相关联,可以采用“ 全译码 ” 、 “ 部分译码 ” 、 “ 线选译码 ” 方式 ?采用全译码方式可以避免地址重复 ?采用部分或线选译码可以节省译码硬件

2015 2016 01 存储器练习题 带参考答案

2015-2016-01-存储器练习题. 带参考答案

A 存储器的读出时间 B 、存储器的写 一、选择题(75+7题) 1、 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器系统是指(D )。 A RAM 存储器 B 、ROM 存储器 C 主存储器 D 、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2、 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它主要 用来(C )。 A 、存放数据 B 、存放程序 放数据和程序 D 存放微程序 3、 存储单元是指(B )。 A 、存放一个二进制信息位的存储元 存放一个机器字的所有存储元集合 C 存放一个字节的所有存储元集合 存放 两个字节的所有存储元集合 4、 计算机的存储器米用分级存储体系的主要目 的是(D )。 A 便于读写数据 C 便于系统升级 价格 和存取速度之间的矛盾 B 、 B 、减小机箱的体积 D 解决存储容量、

5、存储周期是指(C )。 A存储器的读出时间B、存储器的写

入时间 C存储器进行连续读和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 D存储器进行连续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 6、和外存储器相比,内存储器的特点是(C ) A容量大,速度快,成本低 大,速度慢,成本高 C容量小,速度快,成本高小,速度快,成本低 7、某计算机字长16位,它的存储容量按字编址,那么它的寻址范围是B、容量D容量 A、0 ?64K B、0 ?32K D 0?32KB &某SRAM芯片,其存储容量为 芯片的地址线和数据线数目为( A 64,16 B、16,64 16,16 9、某DRAM芯片,其存储容量为芯片的地址线和数据线数目为( A 8,512 B、512,8 19,8 (B C、 64K若 )。 0 ? 64K B 64KX 16 位, D )。 C 64,8 512KX8 位, D )。 C 18,8 D 、

第1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 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简单组成规则间有何关系? 答:最基本的三角形规则,其间关系可用下图说明: 图a 为三刚片三铰不共线情况。图b 为III 刚片改成链杆,两刚片一铰一杆不共线情况。图c 为I 、II 刚片间的铰改成两链杆(虚铰),两刚片三杆不全部平行、不交于一点的情况。图d 为三个实铰均改成两链杆(虚铰),变成三刚片每两刚片间用一虚铰相连、三虚铰不共线的情况。图e 为将I 、III 看成二元体,减二元体所成的情况。 2.实铰与虚铰有何差别? 答:从瞬间转动效应来说,实铰和虚铰是一样的。但是实铰的转动中心是不变的,而虚铰转动中心为瞬间的链杆交点,产生转动后瞬时转动中心是要变化的,也即“铰”的位置实铰不变,虚铰要发生变化。 3.试举例说明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的原因。接近瞬变的体系是否可作为结构? 答:如图所示AC 、CB 与大地三刚片由A 、B 、C 三铰彼此相连,因为三铰共线,体系瞬变。设该 体系受图示荷载P F 作用,体系C 点发生微小位移 δ,AC 、CB 分别转过微小角度α和β。微小位移 后三铰不再共线变成几何不变体系,在变形后的位置体系能平衡外荷P F ,取隔离体如图所 示,则列投影平衡方程可得 210 cos cos 0x F T T βα=?=∑,21P 0 sin sin y F T T F βα=+=∑ 由于位移δ非常小,因此cos cos 1βα≈≈,sin , sin ββαα≈≈,将此代入上式可得 21T T T ≈=,()P P F T F T βαβα +==?∞+, 由此可见,瞬变体系受荷作用后将产生巨大的内力,没有材料可以经受巨大内力而不破坏,因而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由上分析可见,虽三铰不共线,但当体系接近瞬变时,一样将产生巨大内力,因此也不能作为结构使用。 4.平面体系几何组成特征与其静力特征间关系如何? 答: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就能分析受力) 有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超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不能全部解决受力分析) 瞬变体系?受小的外力作用,瞬时可导致某些杆无穷大的内力 常变体系?除特定外力作用外,不能平衡 5. 系计算自由度有何作用? 答:当W >0时,可确定体系一定可变;当W <0且不可变时,可确定第4章超静定次数;W =0又不能用简单规则分析时,可用第2章零载法分析体系可变性。 6.作平面体系组成分析的基本思路、步骤如何? 答:分析的基本思路是先设法化简,找刚片看能用什么规则分析。

第五章 外存储器的习题

第五章外存储器的习题 一、填空 1、硬盘内部由_______和_______组成。 2、盘体从物理的角度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等4个部分。 3、硬盘接口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5种类型。 4、硬盘上采用的磁头类型,主要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 5、硬盘的寻道时间主要指硬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6、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硬盘是计算机主要_______设备,最先由_______发明,它具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等特点。 8、硬盘主要包括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_______ 等几个部分。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数量决定了一个硬盘容量的大小,硬盘的容量可用如下公式计算: 容量=(512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硬盘的平均访问时间=_______+_______。 11、硬盘缓冲区实质上是一块小的_______,其类型一般是_______或_______,目前以 _______为主。 12、以前硬盘的接口规范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而目前最流行的也就是IDE硬盘了。SCSI硬盘则主要应用在高端计算机市场,另一种_______硬盘也正在逐渐流行起来。 13、硬盘的实际使用容易指。 14、相对于DVD-ROM驱动器来讲,1倍速约等于CD-ROM倍速的_______ 倍。 15、“DVD区域代码”是指在DVD光驱、影碟机和其在碟片上输入6个不同的区域代码,使它们之间不能互相读取。在这六个区域代码中,中国大陆所在的区域是_______ 。 16、12cm光盘的容量一般为_______ ,能存储_______ 分钟的数字音乐或电影,现在有的光盘容量已经达到_______ 。 17、目前台式机的光驱的接口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 18、3.5英寸软盘的容量为_______,它有_______个磁道,每个磁道_______扇区,每个扇区可存储_______字节。 19、传统的软驱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大类,目前计算机中使用最多的传统软驱是_______。 20、软盘有_______记录面,每个记录面都包含许多看不见的_______,盘上一组同心圆环形的信息区域称为_______,它由外向内编号,最外边的为_______。每条磁道又划分为相等的区域,称为_______。在磁盘上信息是按磁道和扇区来存放的,主机读/写磁盘时以_______作为单位,每次读/写一个扇区,每个扇区可存储_______。 21、在磁盘的所有扇区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扇区,称为_______区,用来存放_______程序及磁盘类型等有关信息。 22、CD-R是英文_______的缩略语,意思是_______,一般也称为光盘记录机。 23、CD-ROM是_______,曾是计算机的标准配件,可用来读取、和、等格式的数据光盘。 24、DVD是_______的缩略语。 25、CD-R记录机的性能指标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6、CD-RW的性能指标是、、、、、和

微机原理第5章 习题答案

第4章习题参考答案 1. 按存储器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存储器可分为哪几类?简述其特点。 答: 存储器根据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分主存储器(内存)、辅助存储器(外存)和高速缓冲存储器。 主存储器用来存CPU可直接访问的程序和数据,其特点是速度高容量较少、每位价格高。 外存储器用于存放当前不活跃的程序和数据,其速度慢、容量大、每位价格低。 高速缓冲存储器主要用于在两个不同工作速度的的部件之间起缓冲作用,如CPU和内存间,其存取速度要比内存高,当然容量较小。 2. 什么是RAM和ROM?RAM和ROM各有什么特点? 答: RAM是随机存储器,指计算机可以随机地、个别地对各个存储单元进行访问(读写),访问所需时间基本固定,同时其一般具有信息易失性,即当失去电源后,存储在RAM中的信息全部丢失。 ROM是只读存储器,对其内容只能读,不能写入。它的内容一般是预先写入后不再随着计算机程序的运行而改变。ROM通常用来存放固定不变的程序、汉字字型库及图形符号等,由于它和读写存储器分享存储器的同一个地址空间,故人属于主存储器的一部分。与RAM相比,其信息具有非易失性,即掉电后ROM中的信息仍会保留。 3. 什么是多层次存储结构?它有什么作用? 答: 存储器的性能是计算机性能的最主要指标之一,其目标是大容量、高速度和低成本。因此,应该在系统结构的设计上扬长避短,采用多层存储结构构成一个较为合理的存储系统。多层存储结构是一个金字塔的结构,距塔尖最近的(即与CPU越近)速度越快,容量越小,单位价格也较贵;距塔尖最远的容量较大,而速度较慢,单位价格也较便宜。其作用是获得最佳性价比。 5.主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答: 主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有主存容量、存储器存取时间、存储周期和可靠性。

2015-2016-01存储器练习题带参考答案讲解

存储器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75+7题) 1、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器系统是指( D )。 A、RAM存储器 B、ROM存储器 C、主存储器 D、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2、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它主要用来( C )。 A、存放数据 B、存放程序 C、存放数据和程序 D、存放微程序 3、存储单元是指( B )。 A、存放一个二进制信息位的存储元 B、存放一个机器字的所有存储元集合 C、存放一个字节的所有存储元集合 D、存放两个字节的所有存储元集合 4、计算机的存储器采用分级存储体系的主要目的是( D )。 A、便于读写数据 B、减小机箱的体积 C、便于系统升级 D、解决存储容量、价格和存取速度之间的矛盾 5、存储周期是指( C )。 A、存储器的读出时间 B、存储器的写入时间 C、存储器进行连续读和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 D、存储器进行连续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 6、和外存储器相比,内存储器的特点是( C )。 A、容量大,速度快,成本低 B、容量大,速度慢,成本高 C、容量小,速度快,成本高 D、容量小,速度快,成本低 7、某计算机字长16位,它的存储容量64K,若按字编址,那么它的寻址范围是( B )。 A、0~64K B、0~32K C、0~64KB D、0~32KB 8、某SRAM芯片,其存储容量为64K×16位,该芯片的地址线和数据线数目为( D )。 A、64,16 B、16,64 C、64,8 D、16,16 9、某DRAM芯片,其存储容量为512K×8位,该芯片的地址线和数据线数目为( D )。 A、8,512 B、512,8 C、18,8 D、19,8 10、某机字长32位,存储容量1MB,若按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 C )。 A、0~1M B、0~512KB C、0~256K D、0~256KB 11、某计算机字长32位,其存储容量为4MB,若按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 A )。 A、0~1M B、0~4MB C、0~4M D、0~1MB 12、某计算机字长32位,其存储容量为4MB,若按半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 C )。 A、0~4MB B、0~2MB C、0~2M D、0~1MB 13、某计算机字长为32位,其存储容量为16MB,若按双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 B )。 A、0~16MB B、0~8M C、0~8MB D、0~16MB 14、某SRAM芯片,其容量为512×8位,加上电源端和接地端,该芯片引出线的最小数目应为( D )。 A、23 B、25 C、50 D、19 15、相联存储器是按( C )进行寻址的存储器。 A、地址指定方式 B、堆栈存取方式 C、内容指定方式 D、地址指定与堆栈存取方式结合 16、主存储器和CPU之间增加cache的目的是( A )。 A、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 B、扩大主存储器的容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