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辐射检测报告模板

电离辐射检测报告模板
电离辐射检测报告模板

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环监字XXX第XXXXX号委托单位:/

受检单位:/

编制:(检测专用章)审核:

批准:

签发日期:

计量认证证书编号:电话:地址:XXXX 邮编:传真:EMAIL:

检测报告说明

1. 本报告未加盖本单位报告专用章、章无效。

2. 报告内容需填写齐全、清楚;涂改无效;无审核签发者签字无

效。

3. 委托方如对检测报告结果有异议,收到本检测报告之日起十五

日内向我单位提出。

4. 由委托单位自行采集的样品,仅对送检样品分析数据负责,

不对样品来源负责。

5. 本报告未经同意不得用于广告宣传。

6.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本报告;经批准的报告必须全文复制,复制的报告未重新加盖本单位业务章无效。

单位:XX

地址:XX

邮编:XX

电话:XX

传真:XX

EMAIL:XX

一、检测信息

二、检测和评价依据

三、使用检测仪器

四、检测结果

检测点位示意图:

五、评价

经本次现场测试,血管造影机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场所周围辐射剂量率为(0.128~0.178)μSv/h,符合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公众照射剂量限值年有效剂量1mSv和GBZ 130-2013标

准的要求。

(以下空白)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基础知识

1、GSM基站频率900MHz、1800 MHz、cdma2000分配的频率是1920~1935 MHz(上行) 2、什么是基站? 基站子系统主要包括两类:基站发射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SC)3、基站监测 2007年7月《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 移动通信监测依据的标准: (1)移动通信。。。 2G发射天线的特点:(1)发射源全向定向;(2)标称发射功率2~60W;(3)频率800~1000MHz;(4)固定方式屋顶重力支架,地面铁塔,屋面拉线塔,窗户,阳台或屋顶悬挂 全向天线县城及乡镇:水平瓣宽360°,垂直瓣宽20°以内。 定向天线城区:(1)板状定向天线俯角在3°~15°不等;(2)水平瓣宽分为90°和65°两种; 对于基站的监测现在主要以《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作为我们监测的规范要求。 (1)适用范围:适用于超过GB8702(电磁辐射防护规定)规定豁免水平,工作频率范围在110 MHz~40GH内的移动通信基站的。。。可豁免的电磁辐射体的等效辐射功率 频率范围MHz 等效辐射功率,W 0.1~3 300 >3~300000

P有效=P标称×G G:天线增益。 监测范围:监测点位一般布设在以发射天线为中心半径50m的范围内可能受到影响的保护目标,根据现场环境情况可对点位进行适当调整。 探头(天线)尖端与操作人员之间距离不少于0.5m。 在室内监测,一般选取房间中央位置,点位与家用电器等设备之间距离不小于1m。 每个测点连续测5次,每次监测时间不小于15s,并读取稳定状态下的最大值。 测量仪器探头(天线)尖端距地面(或立足点)1.7m。

电磁辐射例子

由北京金融街地区的电磁辐射事件,关注电磁污染与自身健康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cident in Financial Street, Beijing, concerned about the electromagnetic pollution and its own health 2007年1月中旬起,在北京金融街区域(礼士路和复兴门附近),电子卷帘门和汽车遥控器经常无故失灵,居民怀疑与电磁辐射(功率大的无线发射设施)有关,并担心这种电磁辐射对自身健康的影响。在1月28日市政协会议的小组讨论会上,由市政协委员提到,而且市环保局副局长透露:不排除这可能是一些通讯类的发射或接收设施引起的,而目前国内关于电子污染防控的法规还不健全。市环保局已经向国家环保总局提出,希望由国家环保总局牵头,对在京相关单位各类无线发射设施展开统一调查。回顾以往居民担心电磁辐射对自身健康的影响而导致群体纠纷的事件,如朝阳区南十里居,北四环科学院南里,西北旺百旺家园等等。 人们,尤其是在(大)城市里生活、居住的人,时刻处在无形的“波磁海洋”中。了解电磁辐射知识,正确对待电磁辐射,自我主动预防无形的危害,已是关键所在。 我国的《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第一章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电磁辐射是指以电磁波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能量流,且限于非电离辐射, 包括信息传递中的电磁波发射,工业、科学、医疗应用中的电磁辐射,高压送变电中产生的电磁辐射。电磁辐射主要通过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电磁辐射的热效应,引起人体热平衡的失调;造成白内障;破坏睾丸的生精能力,导致不育等等。电磁辐射的非热效应主要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感觉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 电磁辐射的来源有自然和人工两大类。人们日常生活已离不开的人工设备,也都产生电磁辐射。这些产生电磁辐射的设备主要分为五大类:广播电视电磁设备类,包括广播、电视、调频等设备;通信、雷达及导航发射设备类,包括通信、基站设备、雷达及导航发射设备等;工、科、医电磁设备,如高频冶炼炉、塑料热合机、大型医疗电磁设备等;交通系统设备,如磁悬浮列车、地铁等;输电线路系统设备,如高压交流直流输电系统、变电站、换流站等。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已离不开的输变电设施、输电线路、动力与电热设备或家用电器等都或多或少地产生着电磁辐射。对无所不在的电磁辐射要有正确的认识。电磁辐射和电磁污染是两个概念。由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中,针对人体易敏感频段的电磁辐射的限值,比西方和国际上的要严格、标准高。 世界各国的许多研究机构、医学专家调查研究报告指出:经常受到电磁辐射的人员,其各种癌症发病的比例偏高。高压线附近居住的人们,不管是生理影响还是心理影响,反映出现头晕、恶心、烦燥、工作效率降低、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的事例,现在是越来越多。据英国国家辐射保护委员会的报告,达到或超过132千伏的高压线在数十米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强度超过0.4微特斯拉;11-66千伏的高压线在十数米范围内的电磁辐度强度超过0.4微特斯拉;而埋藏在地下的高压线只在数米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强度超过0.4微特斯拉。为了在更短的距离内、更多地削减电磁辐射,可在埋藏地段的土壤中,尤其是经过生活、工作区的,镶辅以匹热迷能高性能新型材料(有磁滞损耗机制的材料)制成的板块或半环圈,从而减少埋藏的深度并且最大限度地降低高压电力系统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英国国家辐射保护委员会的一份写于2001年的调查报告称:居住在高压线周边,有电磁辐射下的儿童,其白血病发病率比居住在别处的儿童的高

生活中的电磁辐射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生活中的电磁辐射 班级;高二(2)班 课题组员:崔云鹏、杨浩、庹元杰、彭世宇、张成昊、陈一峰 课题组长:张皓楠 一、课题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架设的电源线越来越多,电视,电脑,移动电话,微波炉走入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时波长更长,频率在30000mhz内的电磁辐射充斥着我们的空间,破坏了良好的电磁生态环境,构成了现代社会新的“隐型杀手”。电磁辐射无处不在,电磁辐射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无处不在.但大部分人们都还没意识到它所存在危害性。因此,我们选择该课题进行研究,我们主要研究了使用电脑过程中产生的电磁辐射及其危害,我们希望从中可以学到知识,但我们更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可以寻找出更好的防辐射的方法,给人们以帮助。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课题旨在对电磁波的各方面进行学习:通过观察和查阅资料,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及传播途径,了解其对我们的影响;通过对电与磁的探究,了解其在我们生活中的用途;经过分析和讨论,阐述它的害处并针对这些害处讨论相应的防辐措施,整理成文稿形式,与同学们分享研究心得。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理论研究方面: 研究电磁辐射的内涵:电磁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形式由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 电磁辐射的来源:主要有天然辐射(天然的电磁辐射来自于地球的热辐射,太阳热辐射,宇宙射线,雷电等)和人工辐射(人工电磁辐射来自于广播,电视,雷达,通信基站及电磁能在工业,科学,医疗和生活中的应用设备)。 电磁辐射的危害: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四大点:一、诱发基因突变、促使变异细胞产生(1.皮肤衰老加快。2.白血病在内的各种恶性肿瘤增加。3.t淋巴细胞活性降低、b淋巴细胞活性降低导致白血病在内的各种恶性肿瘤增加。 4.精子活性降低、数量减少导致不孕症。 5.胚胎细胞产生大量变异细胞导致胚胎发育不良、孕妇流产率升高、畸胎发生率升高)二. 激素分泌紊乱(1、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导致抗损伤能力降低。2、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减少导致发育迟缓。3、甲状腺及旁腺分泌出现异常导致发育障碍、骨代谢异常。 4、松果体细胞产生松果体素少导致免疫力降低、生物钟紊乱。)三. 神经衰弱(1、头痛、头晕。2、失眠、健忘、多梦。3、食欲差、心悸、心律失常。)四. 热效应(1、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头痛、头晕、乏力、嗜睡。2、眼中晶状体变混浊导致白内障甚至双目失明) (二)实践研究方面: 1、调查生活中电磁辐射较强的电器有哪些?经过我们小组的调查,我们了解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较强的电磁辐射的电器主要有:手机、电脑、微波炉、电冰箱、电视等电器 2、如何预防电磁辐射对我们人体的伤害?这是我们小组研究的一个重点,经过我们小组的研究与调查,总结出防辐射主要从6方面入手:。 1)别把家用电器都集中在一起使用。 2)假如有应用手册,应根据指示规范,保持安全操作距离。 3)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5)当电器不使用时,最好把电源关掉,而不是让它处于备用状态,这样不仅可以省电,还可以减少微量电磁辐射的累积。

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的区别是什么

随着电子设备被我们广泛利用,辐射这个词也走进了我们的生活,那么什么是电离辐射?什么又是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区别在哪呢?本文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小常识。 所有能量都有辐射,分为电离和非电离两种类型,并且在地球上无所不在。了解电离和非电离辐射之间的特性差异对理解它们对人体的危害和用处很重要。电离辐射比非电离辐射更危险,虽然都有潜在危害,但电离辐射也有一些医疗用途。 其中电离辐射专指一种高能量辐射,会破坏生理组织,对人体造成伤害,这种伤害一般是具有累积效应的,核辐射属于典型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远没达到将分子分解的能量,主要以热效应的形式作用于被照射物体。 电离是一个从特定原子轨道移除电子的过程,会导致原子变得带电或电离。该过程发生在有足够强度辐射与正常原子交互作用时。强度不足以诱发这一过程的辐射叫做非电离,只是简单的刺激原子运动并加热它们。电离和非电离辐射之

间的分裂发生在紫外线辐射范围内,这也是该范围分为UV-A和UV-B射线的原因所在,并且后者更强更危险。 非电离辐射的例子包括红外线,微波和可见光。由于不从原子剥夺电子,因此非电离辐射无害。它仍然能激活原子并加热它们。这也是微波炉的原理所在,并且人体组织基本上不受影响。暴露于波长小于身体的非电离辐射会导致危险的烧伤。这就是暴露于阳光辐射会造成皮肤灼伤的原因所在。 尽管电离辐射不产生热,但对活性组织的危害比非电离大。通过从根本上改变原子的化学组成,这种辐射可导致分子损害和细胞失控生长,也就是所谓的癌症。如果暴露于人类生殖器官,电离辐射还会造成新生儿出生缺陷。 太阳能产生大量离子和非电离辐射,但只有少量到达地球表面。实际上,被人体吸收的电离辐射大多数由氡气体贡献,其次是钚和镭,主要产生于岩层和其它地质构造中。

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制度(完整版)

合肥高新心血管病医院 辐射(放射)科 安全防护管理 安全防护制度 放射岗位职责 合肥高新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 合肥高新心血管病医院医务科 二0一五年十月

目录 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1) 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 射线装置工作人员操作规程 (1) 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 (2) 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2) 设备使用登记制度 (2) 人员培训制度 (3) 辐射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理预案 (3) 射线装置工作人员辐射监测方案 (4) 学习培训制度及记录 (5) 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6) 辐射(放射)设备操作规程和使用制度 (6) 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 (7) 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7) 辐射(放射)科组织管理制度 (8) 登记室管理制度 (8) 资料存档保管制度 (9) 借片管理制度 (9) X线摄影室管理制度 (9) 暗室管理制度 (10) CT室管理制度 (10)

DSA室管理制度 (10) 综合读片制度 (11) 疑难读片讨论制度 (11) 放射介入手术随访制度 (11) X线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11) 导管(介入)室消毒隔离制度 (12) 进修,实习医生管理制度 (12) 登记室岗位职责 (13) X线摄影室岗位职责 (13) 暗室岗位职责 (13) CT室岗位职责 (14) DSA室岗位职责 (14) 辐射(放射)科岗位职责和各级人员职责 (15) 放射科与临床科室紧急呼救与支援的机制与流程 (19)

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为认真落实国务院《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及省环保厅、市环保局相关文件精神的规定,切实加强医院辐射安全与防护的监督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辐射危害,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结合我院辐射工作实际,决定调整医院辐射安全与防护工作领导小组: 1、领导小组组成: 组长:杨斌 副组长:周长平程福舟 成员:王延忠王蕾纪振华金星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负责日常辐射安全与防护工作。 3、辐射安全及防护管理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拟定辐射防护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2)做好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与安全培训、防护设施的供应与管理以及辐射防护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等工作。 (3)组织实施本院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健康监护档案,做到一人一档。 (4)定期对辐射安全与防护工作进行督查,检查本院放射工作人员的技术操作情况,指导做好个人以及患者的辐射防护,确保不发生辐射安全事故。 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使用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体检,并经过辐射安全防护培训,持证上岗。 2、要正确使用射线装置,做到专人专管专用。 3、工作时,每一名工作人员必须佩带个人剂量笔(卡)和个人剂量报警仪。 4、从事射线装置岗位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杜绝非法操作。 5、发生放射事故,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不得拖延或者隐瞒不报。 射线装置工作人员操作规程 1、每天上岗前做好各类X线机保洁工作,保持机器良好的工作环境。 2、开机后应注意电源电压是否正常,并检查其他功能键是否选择正确。 3、操作机器时应该小心仔细,尤其注意电源电压,不得超过标识的标准电压。

电磁辐射的危害与环境监测方法.

电磁辐射的危害与环境监测方法 摘要:本文介绍电磁辐射强度、照射时间及总剂量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程度,并对电磁辐射的环境测试包括测前准备、测试布点、测试过程、绘制污染图、注意事项及防治电磁辐射对策等内容进行了叙述。 主题词:电磁辐射危害监测 一、概述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一种看不见、模不着的污染源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这就是被人们称为“隐形杀手”的电磁辐射。今天,越来越多的电子、通信设备投入使用,使得各种频率的不同能量的电磁波充斥着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乃至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电磁波作用于人体时,一部分被人体吸收,被吸收的电磁波能量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使人体发热,超过一定限度人体就会出现高温生理反应,从而有害人的健康。电磁辐射对人的影响程度与辐射强度、频率、作用时间、环境等因素有关,辐射强度越大、作用于人体的时间越长、频率越高,影响就越大。一定程度的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已成定论,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敌。因此,电磁辐射环境问题已受到普遍关注。世界卫生组织把电磁辐射污染列为继水、气、声之后的第四大污染。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也已将其列为环境保护项目之一。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越来越复杂的电磁环境及其造成的影响,电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新学科领域,为了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健康,保障信息安全,必须对电磁辐射加以防护,电磁辐射污染的防护已经刻不容缓。 我站自1998年以来,取得了国家实验室认可和福建省技术监督局对电磁辐射环境测试等12个项目的计量认证。多年来,受各行业无线电设台单位的委托,对银行、电力、移动、联通、学校等部门进行了电磁辐射环境测试和电磁兼容分析,保证了新建的台站与已建的台站能够互不干扰、电磁兼容。 本文主要介绍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 全文分成三部份,在第一部分主要理论介绍电磁辐射的环境影响(包括基本概念、电磁辐射场区的划分、电磁辐射对人类健康和电器设备的影响等内容)。在第二部分,介绍电磁辐射环境测量方法(包括测试前的准备、测试布点、测试过程、绘制污染图、注意事项)及防治电磁辐射对策等内容。在第三部分,介绍电磁辐射测试实例。 一、电磁辐射的环境影响 1、基本概念 1.1 电磁辐射是指以电磁波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能量流,且限于非电离辐射,包括信息传递中的电磁波发射,雷达系统、电视和广播发射系统、射频感应及介质加热设备、射频及微波医疗设备、各种电加工设备、通信发射台站、卫星地球通

电离辐射与电磁辐射

电离辐射与电磁辐射 首先简单地说下两者: 1. 电离辐射是一种可以把物质电离的辐射,电离辐射对生物是危险的。不是所有的辐射都是电离辐射。 2. 电磁辐射的另一个通俗名字叫电磁波,高能量(高频率)电磁辐射是电离辐射,只有这部分电磁辐射是危险的。 接下来是详细解释。咱们先从定义来一点一点走起吧。 辐射是什么? 辐射,指的是能量以波或是次原子粒子移动的型态传送。辐射指能量从辐射源向外所有方向直线放射。一般可依其能量的高低及电离物质的能力分类为电离辐射或非电离辐射。一般普遍将这个名词用在电离辐射。—— 维基百科 好吧,Wiki解释的略抽象。我尽量用大妈语言解释一下,就是说辐射是指的能量的传递,电磁波(电磁辐射)是一种以波的形式传递能量的辐射。辐射也可以是指一些粒子(中子电子阿耳法粒子等)移动传递能量。高能量的电磁波在穿过物质的时候有将物质电离的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电磁波我们称它为电离辐射;高能量的中子电子阿耳法粒子束也具有这种能力,也可以被称为电离辐射。

电离是指的物质的原子由中性不带电转变成带电的离子,而产生这种效应的原因是由于电荷被电离辐射从电子壳层中击出,使原子带电。 那什么样的电磁波可以使物质电离呢?上面提到了高能量,那么什么样的电磁波具有高能量呢?首先要澄清一点这里说的高能量是指的辐射能,也就是电磁波的载体光子所具有的能量,也就是电磁波本身的特性,并不是指的电磁场的能量,尽管单位是一样的吧。秉承着大妈语言的原则,频率越高的电磁波,辐射能也就越高。 参考辐射能公式,下图,h 为普朗克常数,c 为光速,「栏目达」(就是那个入)为波长: 那么现在讨论的问题就来到了电磁波频率上了,我们来看看电磁波是怎样根据频率来分类的:

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护措施_孙宇新

人与环境 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护措施 孙宇新 (江苏大学 212013) 摘 要 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早在1969就被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列为必须严格控制的现代公害之一。论述了电磁辐射的来源、危害及减少电磁辐射是对环境污染的防护措施。对全面了解电磁辐射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危害,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电磁辐射 危害 防护 Environment pollut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and its protective countermeasures Sun Yuxin (J iangsu U ni vers ity 212013) Abstract Public attention is thoroughl y aroused to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pollution.As early as in1969,it was listed by the United Nations'environment con ference as one of the public hazards which should be strictl y controlled.The paper describes the sources and harms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as well as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to its pollution so as to let people know the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harms from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and heighten self-protection awareness.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harm protection 1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磁波广泛应用于工业、科研、医疗、通信、广播等诸多领域,使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然而当人们在充分享受由电磁波带来的舒适生活的同时,一种无形的环境污染电磁辐射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变得日益严重。 为了抑制电磁波干扰,使其不致影响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的身体健康,早在1969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就把电磁辐射列入必须控制的“造成公害的主要污染物”之中[1]。电磁辐射已成为继水源、大气、噪音之后的第四大环境污染源。不同于其他污染物的是电磁辐射无声、无味、无形、无色,是一种能量流污染,对环境的污染比较隐蔽,因此,我们不能等闲视之,必须认识和了解电磁辐射对环境污染的有关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患于未然。 2 电磁辐射的来源 当电荷、电流随时间变化时,在其周围就激励起电磁波。在电磁波向外传播的过程中会有电磁能输送出去,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称为电磁辐射。其中主要包括频率分别在3~300MHz的高频电磁波和300MHz~300GHz的微波[2]。 电磁辐射按其来源途径分为天然型和人工型两大类。天然型电磁辐射是由某些自然现象所引起的,最常见的是雷电、火山喷发、地震及由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磁暴等。人工型电磁辐射产生于人工制造的若干系统、电子设备和电气装置,主要有以下几类来源: (1)广电设备与电讯设备。广播电视发射塔、微波通讯站、地面卫星通信站、寻呼通信基站等,这些设备大功率定时或不定时发射。 (2)工业用电磁辐射设备:主要有高频炉(包括高频感应炉、高频淬火炉、高频熔炼炉、高频焊接炉及电子管的排气、烤消、退火、封接、钎焊,半导体的外延、区熔、拉单晶等。)、塑料热合机(包括高频热合机、塑料焊接机等。)、高频介质加热机、高频烘干机、高频木材烘干机、高频杀菌设备、高频溅设备、微波破碎机、放电加工机床、各种类型电火花加工设备等。 · 1 · 2001年第27卷第12期 December2001 工业安全与环保 Industria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辐射剂量检测报告制度

辐射剂量检测报告制度 1、辐射工作单位应当按照本方法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安排本单位的辐射工作人员接受个人剂量检测,并遵守下列规定: (1)外照射个人剂量检测周期为90天;内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周期按照有关标准执行;并详细记录,上报市相应部门备案。 (2)建立并终生保存个人剂量监测档案;其保存期限至其离开辐射工作岗位后30 年。 2、个人剂量监测: (1)任何在控制区工作,或有时进入控制区工作且可能受到显著职业外照射的工作人员,在监督区工作或偶尔进入控制区工作均应进行常规监测,其监测的方法和结果记录在个人资料并备案,关交由预防保健科保存。 (2)对于短期工作和临时进入放射工作场新的人员(包括参观人员和检修人员等),应佩带直读式个人剂量计,监测所记录的剂置资斜应交预防保健科保存。 (3)对在应急或者事故中受到照射的剂量和调查报告等相关资料。将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及时记录在其《辐射工作人员证》中。 3、辐射工作人员进入辐射工作场所,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正确佩戴个人剂量计;个人剂量仪每三个月送省相关部门检测。 (2)操作结束离开并非密封辐射性物质工作场所时,按要求进行个人体表、衣物及防护用品的辐射性表面污染监测,发现污染要及时处理,做好记录并存档; (3)进入贮源室、分装室、放射治疗等强辐射工作场所时,除佩戴常规个人剂量计外,还应当携带报警式剂量计。 4、对每天进入科室的放射性药物及其标记物,均记录明细台帐,其包括日期、放射性药物种类、活度、使用情况、剩余放射性药物活度及处理等内容。 5、对可能受到放射污染的场所及物品,利用表面沾污仪进行辐射监测,并将监测数据记录。

辐射环境监测与个人剂量监测制度(正式)

辐射环境监测与个人剂量监 测制度(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加强辐射源的安全使用,保障人体健 康,保护环境,特制定本监测计划和方案。具 体内容如下: 一、辐射环境监测 1.组织实施:辐射环境监测由辐射安全与 防护领导小组组织人员(至少两名人员)实 施。 2.监测项目:工作场所空气吸收剂量率。

3.监测频次:每月使用监测仪器对放射源工作场所进行监测。每年委托资质单位进行年度辐射安全与防护评估监测。 4.监测点位:按照国家监测标准规范要求进行监测布点。 5.监测记录分析:对照国家标准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若发现异常的,应调查原因,存在安全隐患的应报告领导小组,及时整改。 6.监测记录存档要求:自行监测结果应留存备查。年度评估监测应保存5年。 二、个人剂量监测 1.辐射工作人员必须配备个人剂量计。 2.个人剂量计按规定定期送检。 3. 建立并保存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电磁辐射

1.电磁污染源 影响大环境的污染源可分为天然型和人为型两类。 天然型电磁污染源有:大气层雷电,太阳黑子爆发,银河系射电,地球磁场波动,火山喷发和地震等。 人为型电磁污染源:大中型电磁发射系统,大型工业、科学和医疗射频设备,高压大容量电力系统和电气化铁道,偶发性的核弹爆炸产生的脉冲电磁场。 一、电磁发射系统的电磁辐射与污染 电磁发射系统是以发射无线电波为目标的设备群体,以广播电视发射系统和微波发射系统为主。 广播是使广大公众接受信号的电波发射,不同于无线电通信和导航(特定对象接受信号)。广播分为声音广播和电视广播。 声音广播又细分为中波、短波调幅和甚高频调频广播。 微波辐射电磁污染源包括:雷达天线、工作电路、磁控管、速调管和敞开的波导管等。 根据国家标准GB 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输出功率等于和小于15W 的移动式无线电通讯设备和向没有屏蔽空间的辐射等效功率小于表5—3—9所列数值可以免于管理。 国际大电网会议36.04工作组编写的《发电厂和变电站电磁兼容导则》,给出了授权的无线电发射装置的一些技术参数,包括:辐射功率、在居民区典型的发射—接受距离、计算电场强度,见表5—3—10。表中电场强度按下式计算最大值 r P k E ER 工业、科学和医疗用频率:世界无线电行政会议划定11个窄频段,供工业、科学和医疗使用。见表5—3—11 二、电力系统的电磁污染 高压与超高压输配电线路导体表面电场强度很强,常引发电晕放电和间隙放电,产生射频电磁辐射。导致周围伴有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工频电场与线路电压有关;工频磁场与线路电流有关。 1、电晕放电和间隙放电 电晕放电是指通过导线表面向空间放电的现象。对地为正电位时,称为正电晕;它具有幅值大和脉冲波顶较平缓的特点;对地为负电位时,称为负电晕,其脉冲波顶为瞬间的尖脉冲。重复产生的结果就形成了高频电波,并且频率范围分布较宽,常以0.5MHz 作中心值。电晕主要构成对通讯系统的干扰,如有线电话、无线电接受和电视等。 2、工频电场 架空电力线路施加电压后,导体表面必带电荷。电荷在地面以上空气中产生工频电场,距离线路越近越强,电压越高越强,尤以超高压电力线路最为突出。利用等效电荷法计算单相或三相送电线下空间工频电场强度。 3、工频磁场 架空电力线路在地面空气中还产生工频磁场,电流越大越强,距离线路越近越强。应用安培定律和叠加原理可计算单相或三相送电线周围的工频磁场强度。 输电线塔型:酒杯型铁塔,导线按水平布置;猫头型铁塔,导线按正三角形布置;紧凑型铁塔,导线按三角形布置;双回路鼓型铁塔,导线按鼓型布置。 4、电力线路对平行接近的通信线路的危险影响 危险影响:通信线路遭受电力线路感应产生的电压和电流,足以危害电信运行围护人员的生命安全;损坏通信线路或设备;引起构筑物火灾以及铁路信号设备误动而危及行车安

教你如何看懂EMC空间辐射测试数据

教你如何看懂EMC空间辐射测试数据 电磁辐射(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Radiation空间辐射(简写:RE)是最常做的EMC电磁兼容项目之一,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测试项目。对很多刚接触EMC的朋友来讲,拿到EMC 的测试数据,往往感觉比较陌生,不知道怎么看这份数据,相信看完以下内容,你就不会陌生了。 专业测试辐射的场所是屏蔽室,主要有3米和10米暗室,由于10米暗室建设成本很高,所以一般以3米暗室居多,在专业的检测实验室检测的数据才更更加真实可靠。 3米暗室:

参考测试数据: Horizontal 表示接收天线处于水平位置(另外还有一种是天线处于垂直位置,也就是说,这个产品需要有2张这样的图才算完整); EN55015是测试标准,表明测试产品是灯具类; Freq是频率点,一般可能有问题的点需要单独点出来进行完整确认; Measurement是测试值,表示该频率点经确认后的最终值; Limit表示改点的限值,也就是测试值不能超过该值; Over表示超过Limit限值多少,也就是测试值减去限值的计算;(上面负数表示没超过限值,也就是符合要求;但有的机构是正数是符合要求,需要看清楚);

以第一个为例:频率点为53.4714MHz,测试值为29.40 dBuV/m,限值为40 dBuV/m,超过限值为-10.60 dBuV/m(也就是没超过)。 同样的方法我们来看垂直的测试数据: 如第1个点,:频率点为43.0647MHz,测试值为46.90 dBuV/m,限值为40 dBuV/m,超过限值为6.9 dBuV/m(也就是超了,需要整改)。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测试时需要留预留3dB才好(也就是距离限值有3dB的余量),因为EMC是不稳定的,而且不同实验室之间也是有误差的,所以余量愈多,就越保险。

室内环境与人体健康大作业——室内电磁辐射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防护

《室内环境与人体健康》课程论文 2014年6月

室内电磁辐射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防护 摘要:基于电磁辐射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探讨了目前室内电磁辐射污染的现状和室内潜在的电磁辐射污染源,并就室内电磁辐射污染的防护措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电磁辐射污染室内防护 1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家用电器日益增多。各种家用微波炉、电磁炉、计算机、电视机和移动电话等,已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由此引发的电磁环境污染问题已日益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健康。研究证明[1—5],长时间在电磁辐射污染严重的环境内工作,对人的眼睛、神经系统、心血管、内分泌及代谢、消化系统,甚至血液与造血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通常,人们只注意大中型发射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而实际上,现代化办公大楼、新式办公设备、家用电器在居室中产生的电磁辐射更为突出。因此,充分认识室内电磁辐射污染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对改善室内电磁环境,减少电磁辐射污染,保护工作人员和居民身体健康,保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2什么是电磁辐射污染 电磁波是一种物质存在形式,从古至今它就存在于我们周围。比如:阳光,闪电,被加热物体散发出来的热能等等。阳光,波长在100nm一760nm,是我们视觉系统感知这个世界的信号基础,是万物生长的能量来源;是地球生态圈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而人体本身就是个生物带电体,生物电流无时无刻不在人体的组织细胞间传递着信息。它产生的电磁场与天然电磁辐射因人类自身的进化繁衍有着良好的适应关系。就如同眼睛蛇可以感知红外线,蝙蝠依靠超声波来指导飞行和捕食一样。 然而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视,电脑,移动电话,微波炉走人我们的生活;完美的生 态和谐被打破了。频率在30(兀旧H:内的电磁辐射充斥着我们的空间,破坏了良好的电磁生态环境,构成了现代社会新的隐型杀手。 电磁辐射污染,又称电磁波污染,是高压线、变电站、电台、电视台、雷达站、电磁波发射塔和电子仪器、医疗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和微波炉、收音机、电视机、电脑以及手机等家用电器工作时所产生的各种不同频率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充斥空间,无色无味无形,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人体如果长期暴露在超过安全的辐射剂量下,人体细胞会被大面积杀伤或杀死,故名电磁辐射污染。 3当前室内电磁辐射污染的现状 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各种自动化办公设备和家用电器设备,方便快捷地适应了现代社会紧张、快速的生活节奏。但是人们在享受高科技的同时,也在承受着高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由这些电器设备引发的电磁辐射污染,已成为室内环境危害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室内的电磁环境主要有三个特点。 3.1室内总体电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随着室内现代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种自动化办公设备、家用电器等出现在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主要场所。这些电器设备辐射出一定能量的电磁波,这些不同频率和功率的电磁波几

手机辐射测量实验报告

手机辐射测量实验 课程名称:电磁兼容设计任课教师:实验教师: 班级:姓名: 同组同学: 一、实验目的 现代社会手机越来越普及,人们在享受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在遭受手机信号产 生的电磁辐射的危害。打电话时手机离人脑很近,手机信号很容易被脑部组织吸收,产生一些难以预料的后果,因此用实验的方法了解手机辐射的大小分布;了解不同 制式、不同通话状态、不同使用条件下手机辐射大小的变化,对于我们正确防护至 关重要。 不同品牌的手机通信质量、信号强度总有差异,不同型号手机辐射强度大小、 不同网络之间的辐射差异以及不同距离的辐射强度大小究竟如何都是值得关心的问题。 二、实验设备 测量系统组成:(如右图) Agilent EMI接收机 E7405A 喇叭天线 3115 复合天线 3142 指针式电场测量仪 VUFM1670 电磁辐射分析仪NBM-550 各向同性电场探头EF0391 该系统可进行30M~18GHz频段的辐射发射测试。 手机信号的频段也在此范围内。 三、实验内容 1、测量手机的电磁辐射强度与距离的关系。测量距离分别取1.5 米、2 米和 2.5 米,测量时注意手机的位置保持不变,记录测量数据,比较其大小,分析原 因。 2、测量手机不同方位的辐射强度,测量取手机距复合天线1.5 米。取前面、 背面和侧面,手机放垂直方向。 3、测量手机不同状态的辐射强度变化,如待机、开机、关机、拨通瞬间和 正常通话几种状态,使用指针式电场测量仪,为减小测量误差可测三次取平均, 测量时尽量保持手机位置不变。尽量减少周围人员走动。 4、测量手机发短信、收短信时、浏览网页时的电场强度,记录测量数据。 5、测量使用手机耳机时辐射强度的变化,并解释“辐射强度变小”的原因, 用指针式电场测量仪测。 6、测量使用蓝牙时手机辐射的强度、信号弱与强时手机辐射强度的变化、不 同制式手机的辐射强度差异。 7、网络上流传在密闭空间打手机,如电梯间、小汽车内,信号强度会大几千倍,是真的吗?请设计实验验证。 四、实验数据及分析 1、测量手机的电磁辐射强度与距离的关系

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和新技术

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和新技术 1402032026孙小飞环境工程(2)班一.电磁辐射防护的目的 电磁辐射防护的出发点就是要减低电磁辐射对人们的正常生活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要减少其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 电磁辐射在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存在着潜在的危害。广泛宣传和普及辐射防护知识,使人们正确认识辐射和它的来源与危害,不断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自我保护和保健,已是当务之急。 二.个人防护电磁辐射的措施 1.良好的习惯 (1)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重视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多了解有关电磁辐射的常识,学会防范措施,加强安全防范。如:对配有应用手册的电器,应严格按指示规范操作,保持安全操作距离等。 (2)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害之中。特别是电视、电脑、冰箱等电器更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 (3)各种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等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如电视、电脑等电器需要较长时间使用时,应注意至少每1小时离开一次,采用清洗脸部、远眺远方或闭上眼睛的方式,以减少所受电磁辐射影响和眼睛疲劳程度。 (4)当电器暂停使用时,最好不要让它们处于待机状态,因为此时可产生较微弱的电磁场,长时间也会产生辐射积累。 (5)对各种电器的使用,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如眼睛离电视荧光屏的距离,一般为荧光屏宽度的5倍左右; 微波炉在开启之后要离开至少1米远,孕妇和小孩应尽量远离微波炉;手机在使用时,应尽量使头部与手机天线的距离远一

些,最好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电话。 (6)抵抗力较弱的孕妇、儿童、老人及病患者,有条件的应配备专业的电磁辐射防护服装,并佩戴电磁辐射防护卡或电磁辐射防护眼镜,将电磁辐射最大限度地阻挡在身体之外。 (7)、灰尘是电磁辐射的重要载体,带有显示器的电器最好经常擦拭,清除灰尘的同时,也就把滞留在里面的电磁辐射一并清除掉了,可以有效地防止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2.注意饮食习惯 减轻电磁辐射影响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每天喝2至3杯绿茶。因为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它被人体吸收后,能迅速转化为维生素 A。维生素A 不但能合成视紫红质,还能使眼睛在暗光下看东西更清楚。因此,绿茶不但能消除电磁辐射的危害,还能保护和提高视力。如果不习惯喝绿茶,菊花茶同样也能起着抵抗电磁辐射和调节身体功能的作用。 多吃含钙质高的食品,如豆制品、骨头汤、鸡蛋、牛奶、瘦肉、虾等。多吃一些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食物,如香菇、蜂蜜、木耳、海带、柑桔、大枣等。吃一些对眼睛有益的食品,如鸡蛋、鱼类、鱼肝油、胡萝卜、菠菜、地瓜、南瓜、枸杞子、菊花、芝麻、萝卜、动物肝脏等。注意微量元素的摄入。微量元素硒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含硒丰富的食物首推芝麻、麦芽和中药材黄芪,其次是酵母、蛋类、啤酒,海产类有大红虾、龙虾、虎爪鱼、金枪鱼等,再次是动物的肝、肾等肉类,而水果和大多数蔬菜含硒都不多。不过,大蒜、蘑菇的含量却相当多。 三.新技术 1.电磁辐射防护服装 防辐射服是指防御电磁辐射对人体引起伤害的防护服。它的款式有大衣、连体(连帽)式、分身式、背心、围裙等。夹层防辐射服应采用可脱卸式。所有的防电磁辐射左右门襟应重叠,领口的设计应考虑对甲状腺的保护。屏蔽层采用柞蚕丝与铜丝并捻织成的金属丝布或以棉织平纹细布等为坯。镀银、铜、镍的镀金属布,非屏蔽层可采用普通的棉、涤棉布等。缝制接缝强力≥98N。金属丝布的防电磁波服在缝制时,应在衣领、袖口处配有由普通薄布做成的辅领口和辅袖口,以防金属丝布与皮肤直接接触,产生刺激。 基本性能:( 1 )安全性,在各种工作空间中,防辐射服应能有效地保障作

电磁辐射暴露限值和测量方法

各国工频电磁场限值的有关情况汇总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尚无工频电磁场暴露限值的IEC标准或其他国际标准,只有ICNIRP(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向世界各国推荐了一个电场和磁场辐射限值的导则:《限制时变电场、磁场和电磁场暴露(300GHz以下)导则》,其中推荐以5000V/m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限值标准,100μT作为公众全天辐射时的磁感应强度限值标准。 目前我国所有相关的规范和技术标准中,涉及环境中工频电场强度、磁场强度限值的只有《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 24–1998),其原文是:“关于超高压送变电设施的工频电场、磁场强度限值目前尚无国家标准。为便于评价,根据我国有关单位的研究成果、送电线路设计规定和参考各国限值,推荐以4000V/m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推荐应用国际辐射保护协会关于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限值100μT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待相应国家标准发布后,以其规定限值为准。”很明显,该推荐限值就是以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的导则为基础的,并且电场强度的限值更严格。 世界上其他各国或学术组织关于工频电场和磁场的限值情况见下表: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 欧洲议会1999年7月发布了一个一般公众电磁场暴露限值的推荐标准。这是一个供欧洲各国制定标准的框架,目前已有许多欧洲国家准备接受这一标准。这个标准建立在ICNIRP导则基础之上,同样是以目前已经得到确认的效应作为

基准。 美国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一些学术组织制定了自己的标准,许多州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了输电线路的工频电磁场标准。 日本并没有公众工频磁场暴露限值的明确标准,1993年,日本一个政府研究机构的报告中提到,居住环境中产生的工频磁场场强比WHO和类似组织的标准中的限值要低得多,认为没有必要制定工频磁场标准。 英国NRPB(国家辐射防护委员会)在1993年制定了自己的电磁暴露标准。 澳大利亚,德国这两个国家分别在1989年,1996年出台了自己的电磁场暴露标准。 瑞典根据住在高压输电线附近,儿童白血病和年磁场电平影响的相关性,提出工频磁场2mG(0.2μT)作为输电线路通过居民区的导则。 瑞士规定工频磁场强度限值为1μT。 综观上述各国以及国际组织的标准,可以看出以下一些特点: (1)电场标准目前比较一致,磁场标准差异较大。公众工频电场暴露限值在安全系数的选取上各有不同,这里边既有技术上的因素,也和各国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的差异有关,和标准出台的时间也有关系,并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磁场标准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各国对磁场长期暴露效应的看法不同。 (2)ICNIRP导则已得到相当多国家的认可。 相对世界上其他国家和组织的同类限值,我国的《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 24–1998)中推荐的限值从数值上是居中的。在针对磁悬浮线路电磁环境影响的评价和监测中,只要正确地引用上述限值就无不妥之处。 上海市辐射环境监督站 二○○八年一月十八日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 Methods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Monitoring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试行) 目次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监测条件 (3) 5 监测方法 (5) 6 质量保证 (9) 7 监测报告 (10) 附录A(规范性附录)有关计算和单位的换算 (11) 附录B(参考性附录)电磁辐射环境监测记录和报告格式 (13)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 Methods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Monitoring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试行) 1 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监测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的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超过GB8702 规定豁免水平,工作频率范围在 110MHz~40GHz内的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本方法不适 用于室内信号分布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方法的引用而成为本方法的条款。凡 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方法,然而,鼓励根据本方法达成协议的各

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方法。 GB 8702: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HJ/T 10.2-199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 和方法 HJ/T 10.3-199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 评价方法与标准 GB/T6113.1: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方法。 3.1基站base station 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射频发射基站、直放站和固定终端站。 3.1.1 射频发射基站radio base station 通常跟网络相关,包含了必要的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的硬件(包括发射机)。使用内置天线的射频发射基站、使用带有转接头的外置天线的射频发射基站和设计时使用其他制造商提供的外置天线的射频发射基站均包含在内。 3.1.2 直放站repeater 直放站是指在无线通信信号覆盖中起到信号增强的一种无线电 发射中继设备。 3.1.3 固定终端站fixed terminal station 通常跟使用者相关,包含了必要的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的硬件 (包括发射机)。使用内置天线的固定终端站、使用带有转接头的外置天线的固定终端站和设计时使用其他制造商提供的外置天线的固定终端站均包含在内。 3.2 线性度linearity 在测量范围内测量与在给定的区域内定义的最近参考线之间的 最大偏差。 3.3 各向同性isotropy — 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