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材料合成与制备复习总结提纲

安徽工业大学《材料合成与制备》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溶胶-凝胶法(Sol-gel):是采用具有高化学活性的含材料成分的液体化合物为前驱体(通常是金属有机醇盐或无机化合物),在液相下将这些原料均匀混合,并进行一系列的水解、缩聚化学反应,通过抑制各种反应条件,在溶液中形成稳定的透明溶胶体系,溶胶经过陈化,胶粒间缓慢聚合,形成了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凝胶,凝胶网络间充满了失去流动性的溶剂,形成了凝胶。凝胶再经过低温干燥,脱去其间溶剂而成为一种多孔空间结构的干凝胶或气凝胶,最后,经过烧结固化制备出分子乃至纳米亚结构的材料。

2.胶体(Colloid):胶体是一种分散相粒径很小的分散体系,分散相粒子的重量可以忽略不计,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短程作用力。

3.溶胶:是具有液体特征的胶体体系,是指微小的固体颗粒悬浮分散在液相中,不停地进行布朗运动的体系。分散粒子是固体或者大分子颗粒,分散粒子的尺寸在1~100nm之间,这些固体颗粒一般由103~109个原子组成。

4.凝胶(Gel):凝胶是具有固体特征的胶体体系,被分散的物质形成连续的网络骨架,骨架孔隙中充满液体或气体,凝胶中分散相含量很低,一般在1%~3%之间。

5.絮凝与凝胶化:由于界面原子的自由能比内部原子高,因此溶胶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若无其它条件限制,胶粒倾向于自发凝聚,达到低比表面状态。若上述过程为可逆,则称为絮凝;若不可逆,则称为凝胶化。

6.水热法:是指在特制的密闭反应器(高压釜)中,采用水溶液作为反应体系,通过对反应体系加热、加压(或自生蒸气压),创造一个相对高温、高压的反应环境,使得通常难溶或不溶的物质溶解,并且重结晶而进行无机合成与材料处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7.溶剂热法:将水热法中的水换成有机溶剂或非水溶媒(例如:有机胺、醇、氨、四氯化碳或苯等),采用类似于水热法的原理,以制备在水溶液中无法生成,易氧化、易水解或对水敏感的材料。

8.超临界流体:是指温度及压力都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之上的流体。在超临界状态下,物质有近于液体的溶解特性以及气体的传递特性:粘度约为普通液

体的0.1~0.01;扩散系数约为普通液体的10~100倍;密度比常压气体大102~103倍。

9.超临界水:是指温度和压力分别高于其临界温度(647K)和临界压力(22.1MPa),而密度高于其临界密度(0.32g/cm3)的水。

10.微波水热合成:微波加热是一种内加热,具有加热速度快,加热均匀无温度梯度,无滞后效应等特点。微波对化学反应作用是非常复杂的;但有一个方面是反应物分子吸收了微波能量,提高了分子运动速度,致使分子运动杂乱无章,导致熵的增加,降低了反应活化能。

11.化学气相沉积: 化学气相沉积乃是通过化学反应的方式,利用加热、等离子激励或光辐射等各种能源,在反应器内使气态或蒸汽状态的化学物质在气相或气固界面上经化学反应形成固态沉积物的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态原材料导入到一个反应室内,然后他们相互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种新的材料,沉积到基片表面上。

12.PECVD:在低真空的条件下,利用硅烷气体、氮气(或氨气)和氧化亚氮,通过射频电场而产生辉光放电形成等离子体,以增强化学反应,从而降低沉积温度,在辉光放电的低温等离子体内,“电子气”的温度约比普通气体分子的平均温度高10~100倍,即当反应气体接近环境温度时,电子的能量足以使气体分子键断裂并导致化学活性粒子(活化分子、离子、原子等基团)的产生,使本来需要在高温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由于反应气体的电激活而在相当低的温度下即可进行,也就是反应气体的化学键在低温下就可以被打开。所产生的活化分子、原子集团之间的相互反应最终沉积生成薄膜。人们把这种过程称之为等离子增强的化学气相沉积PCVD或PECVD,称为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或等离子体化学蒸汽沉积。

13.低热固相反应:反应温度低于100℃的固相化学反应为低热固相反应。14. 结构陶瓷:主要是指在耐磨、耐热、耐热冲击、强度、硬度、低热膨胀性和隔热等方面具有优异性能的一类陶瓷材料。

15. 功能陶瓷:主要是指一类具有特殊的光、电、磁,以及生物-化学功能等陶瓷材料,此外还包括核能陶瓷和其它功能材料等。

16.一次颗粒:指没有堆积、絮联等结构的最小单元的粉体颗粒。

17. 二次颗粒:指存在有在一定程度上团聚了的颗粒。

18. 硬团聚体:一次颗粒之间发生部分烧结,形成了较强的键合,颗粒之间难以分离,这样的团聚体称为硬团聚体。

19. 粉体的中位径(d50):粉体累积分布为50%对应的粒径大小,即小于该粒径大小的粉体的累积体积(或累积质量)占粉体总体积(或总质量)的50%。20. 注射成型: 粉料与有机添加剂混合,加压挤制的成型方法。坯料由陶瓷粉料与结合剂(热塑性树脂)、润滑剂、增塑剂等有机添加剂构成。制备过程:配料、加热混合、固化、粉碎造粒。有机物含量直接影响坯料的成型性能及烧结收缩性能。

21.等静压成型:是装在封闭模具中的粉体在各个方向同时均匀受压成型的方法。该成型方法是干压成型技术的一种新发展,但模型的各个面上都受力,故优于干压成型。该工艺主要是利用了液体或气体能够均匀地向各个方向传递压力的特性来实现坯体均匀受压成型的。

22. 烧结:压制成型后的粉状物料在低于熔点的高温作用下、通过坯体间颗粒相互粘结和物质传递,气孔排除,体积收缩,强度提高,逐渐变成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和强度的致密体的过程。

23. 热等静压烧结技术:将装在密封包套或经过预成型的金属或陶瓷坯体放置在压力缸内的炉体当中,输入传压气体,同时进行升温和升压,使坯体致密化的烧结技术。

24. 电火花等离子烧结技术(SPS):SPS是一种利用通-断直流脉冲电流瞬间产生放电等离子体,使烧结体内部的各个颗粒均匀地自身产生焦耳热,清除颗粒表面的氧化膜和杂质、使粉体颗粒表面活化,粉末颗粒直接接触并发生烧结形成烧结颈,并同时施加大的直流电流和压力,使粉体致密化的技术。这种放电直接加热法,热效率极高,放电点的弥散分布能够实现均匀加热,因而容易制备出均质、致密、高质量的烧结体。

25. 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复合材料的组分材料虽保持其相对独立性,但复合材料的性能却不是组分材料性能的简单加和,而有着重要的改进。在复合材料中,通常有一相为连续相,称为基体;另一相为分散相,称为增强材料。

26. 晶须:晶须为具有一定长径比(直径0.3~1μm,长0~100 μm) 的小单晶体。晶须的特点是没有微裂纹、位错、孔洞和表面损伤等一类缺陷,因此其强度接近理论强度。由于晶须具有最佳的热性能、低密度和高杨氏模量。

27. 熔盐生长法:又称助熔剂法,即借助特定的高温溶剂,使溶质相在远低于其熔点的温度下熔化,生长单晶的方法。它的适用范围很广泛,但找到合适的溶剂是熔盐法生长法的一个既困难又很关键的问题。

28. 逐区熔化法:逐区熔化法是一种重要的生长晶体方法,其特点是:固体材料中只有一段区域处于熔融态,材料体系由晶体、熔体和多晶原料二部分所组成。体系中存在着两个固-液界面,一个界面上发生结晶过程,而另一个界面上发生多晶原料的熔化过程,熔区向多晶原料方向移动。尽管熔区的体积不变,实际上是不断地向熔区中添加材料。生长过程将以晶体的长大和多晶原料的耗尽而告终。

二.填空:

1.材料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化学方法制备材料的优点是可以从分子尺度控制材料的合成。

2.溶胶稳定机制中增加粒子间能垒通常用的三个基本途径是:使胶粒带表面电荷、利用空间位阻效应和利用溶剂化效应。

3.溶胶-凝胶制备材料工艺的机制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传统胶体型、无机聚合物型、络合物型。

4.溶胶稳定机制为胶体稳定的DLVO理论。

5.超临界流体的密度、溶剂化能力、粘度、介电常数、扩散系数等物理化学性质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一十分敏感,即在不改变化学组成的情况下,其性质可由压力来连续调节。

6.微波水热的显著特点是可以将反应时间大大缩短,反应温度也有所下降,从而在水热过程中能以更低的温度和更短的时间进行晶核的形成和生长,反应温度和时间的降低,限制了产物微晶粒的进一步长大,有利于制备超细粉体材料。7.水热法常用氧化物或者氢氧化物或凝胶体作为前驱物,以一定的填充比进入高压釜,它们在加热过程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最终导致溶液过饱和,并逐步形成更稳定的新相。反应过程的驱动力是最后可溶的前驱体或中间产物与最

终产物之间的溶解度差,即反应向Gibbs 焓减小的方向进行。

8.影响水热反应的因素有温度、压力、保温时间及溶液组分、pH 值、有无矿化剂和矿化剂种类。所有这些因素都将影响最终产物的大小、形貌、物相等性质。水热反应温度是化学反应和晶体生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它决定反应速率常数的大小。

9.CVD沉积反应是由5个相串联的步骤所形成的,其速率的快慢取决于其中最慢的一项,主要是反应物的扩散及CVD的化学反应。一般而言,当反应温度较低时,CVD将为表面反应限制所决定;当温度较高时,则为扩散限制所控制(但并不是绝对的)。

10.化学气相沉积方法沉积的固体形态有:在固体表面上生成薄膜、晶须和晶粒,在气体中生成粒子。

11.固相化学反应能否进行,取决于固体反应物的结构和热力学函数。

12.延伸固体按连续的化学键作用的空间分布可分为一维、二维和三维固体。13.固相化学反应根据固相化学反应发生的温度分低热固相反应、中热固相反应和高热固相反应。

14.Kaupp等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有机固相反应,提出了三步反应机理:相重建、相转变、晶体分解或分离。

15.SPS技术融等离子活化、热压、电阻加热为一体,利用脉冲能、放电脉冲压力和焦耳热产生的瞬时高温场来实现烧结过程。

16.SPS技术具有升温速度快、烧结时间短、晶粒均匀、有利于控制烧结体的细微结构、获得的材料致密度高等特点,对于实现优质高效、低耗低成本的材料制备具有重要意义。

17. 复合材料按基体相的性质分为:(1)金属基复合材料;(2)非金属金属基复合材料,即塑料基复合材料、橡胶基复合材料及陶瓷基复合材料。

18. 复合材料按增强相的形态分为:(1)纤维增强复合材料;(2)颗粒增强复合材料;(3)叠层复合材料。

19. 请列举几种增强效果显著、应用较广的纤维增强材料:(1)玻璃纤维;(2)碳纤维;(3)芳纶纤维;(4)碳化硅纤维等。

20. 主要增强颗粒为陶瓷颗粒,请列举4种:(1)Al2O3;(2)SiC;(3)Si3N4;

(4)WC等。

21.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方法可分为: 搅拌铸造法、粉末冶金法、原位生成法、挤压铸造法和喷射成形法等。

22. 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主要有:泥浆浇铸法、热压烧结法和浸渍法等。

23. 复合材料的共同特点是:(1) 可综合发挥各种组成材料的优点; (2) 可按对材料性能的需要进行材料的设计和制造;(3) 可制成所需的任意形状的产品,可避免多次加工工序。

24. 气相生长单晶体的主要方法有:(1)升华法;(2)蒸气输运法;(3)气相反应法。

25. 根据晶体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从溶液中生长晶体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降温法;(2)温差法;(3)蒸发法;(4)凝胶法。

26. 与其他一些生长单晶的方法(如气相生长、溶液生长等)相比,熔体生长法具有生长快、晶体的纯度高、完整性好等优点,生长的高质量单晶广泛应用于高技术领域。熔体生长制备单晶的重要工艺方法有:提拉法、逐区熔化法等。

27. 烧结是一个自发的不可逆过程,表面能的下降是推动烧结进行的基本动力;而烧结中、后期,晶粒逐渐长大,其推动力是晶界过剩的自由能。28. 当添加物能与烧结物形成固溶体时,将使晶格畸变而得到活化,故可降低烧结温度,使扩散和烧结速度增大。这对于形成缺位型或间隙型固溶体尤为显著。

三.问答题:

1.简述溶胶-凝胶制备陶瓷粉体材料的优点。

答:①制备工艺简单、无需昂贵的设备;②对多元组分体系,溶胶-凝胶法可大大增加其化学均匀性;③反应过程易控制,可以调控凝胶的微观结构;④材料可掺杂的范围较宽(包括掺杂量及种类),化学计量准确,易于改性;⑤产物纯度高,烧结温度低

2.列举溶胶凝胶法的主要应用范围。

答:块体材料、多孔材料的制备、纤维材料的制备、复合材料的制备、超细粉体材料的制备、薄膜和涂层材料的制备。

3.简述溶胶-凝胶法制备陶瓷纤维材料的工艺流程及其优点。

答: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溶胶-凝胶法的优点:

溶胶-凝胶法制备陶瓷纤维材料克服了直接熔融纺丝法因特种陶瓷难熔而无法制成纤维的困难,溶胶-凝胶工艺制备纤维材料不仅可以在低温下进行,而且制备的陶瓷纤维均匀性好、纯度高。

4.请画出超临界流体的P-T相图,并简述超临界水热合成用于制备金属氧化物及其复合物的技术优越性?

答:超临界流体的P-T相图为:

(1)工艺条件,制备方法,设备加工要求都简单易行,能量消耗相对较低;

(2)产品微粒的粒径可以通过控制反应的过程参数加以有效控制,便捷易行。参数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粒径大小和分布范围的超细颗粒,并且微粒粒径分布范围较窄;

(3)该技术利用了超临界流体良好的物化性质,整个实验过程无有机溶剂的参与,环保性能良好,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化学”;

(4)与一般的水热合成方法相比,物料在反应器内混合,瞬间达到反应所

要求的温度和压力,反应时间很短。生成的金属氧化物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全部以超细微粒的形式析出。

5.影响化学气相沉积制备材料质量的几个主要因素。

答:(1)反应混合物的供应。对于任何沉积体系,反应混合物的供应是决定材料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材料研制过程中,总要通过实验选择最佳反应物分压及其相对比例。

(2)沉积温度。沉积温度是最主要的工艺条件之一。由于沉积机制的不同,它对沉积物质量影响因素的程度也不同。同一反应体系在不同温度下,沉积物可以是单晶、多晶、无定形物,甚至根本不发生沉积。

(3)衬底材料。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无机薄膜材料,都是在一种固态基体表面(基底)上进行的。对沉积层质量来说,基体材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影响因素。

(4)系统内总压和气体总流速。这一因素在封管系统中往往起着重要作用。它直接影响输运速率,由此波及生长层的质量。开管系统一般在常压下进行,很少考虑总压力的影响,但也有少数情况下是在加压或减压下进行的。在真空(一至几百帕)沉积工作日益增多的情况下,他往往会改善沉积层的均匀性和附着性等。

(5)反应系统装置的因素。反应系统的密封性、反应管和气体管道的材料以及反应管的结构形式对产品质量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6)源材料的纯度。大量事实表明,器件质量不合格往往是由于材料问题,而材料质量又往往与源材料(包括载气)的纯度有关。

6.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纳米粒子的特点:

答:利用挥发性的金属化合物为原料容易精制,而且生成物不需要粉碎、纯化,得到的超细粉纯度高;生成的微粒子的分散性好;控制反应条件以获得粒径分布狭窄的纳米粒子;有利于合成高熔点的无机化合物超微粉末;除制备氧化物粉体外,只要改变介质气体,还可以适用于直接合成有困难的金属,氮化物,碳化物和硼化物等非氧化物。

7.简述固相反应机理。

答:固相反应发生起始于两个反应物分子的扩散接触,接着发生化学作用,生成

产物分子。此时生成的产物分子分散在母体反应物中,只能当做一种杂质或缺陷的分散存在,只有当产物分子集积到一定大小,才能出现产物的晶核,从而完成成核过程。随着晶核的长大,达到一定的大小后出现产物的独立晶相。可见,固相反应经历四个阶段,即扩散-反应-成核-生长,但由于各阶段进行的速率在不同的反应体系或同一反应体系不同的反应条件下不尽相同,使得各个阶段的特征并非清晰可辨,总反应特征只表现为反应的决速步的特征。

8.比较等离子快速烧结与一般快速烧结(快速热压烧结)对材料致密化程度的影响的不同。

答:在一般快速热压烧结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种异常现象,即:样品的相对密度在某一烧结温度下达到最高值,超过该温度后样品的密度反而下降;而在等离子快速烧结过程中并没有发生这种现象,不管保温时间的长或短,样品的致密化程度都时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这种不同显然是由于不同的烧结机理所致。一般热压烧结是在样品的外部加热,通过热传导是释品烧结的。对于热传导很低的纳米陶瓷材料,当烧结温度很高时,往往热量还未传到样品内部,样品的表面己烧结变硬,从而限制了样品的进一步致密化。另外,在热压过程中样品两面受压,中心所受压力应大于边缘部分。快速热压烧结虽然在压力的作用下可以使很小的样品烧结,但其传热过程与普通热压烧结没有很大的质的区别,都是通过石墨模具在材料周围加热再通过热传导将热量传递到表面使材料烧结。在快速烧结时,必然存在从外到内的温度梯度,因此样品外缘与中心部分的温度明显不同,使各部分烧结情况也不同,材料的致密化从外到内逐渐降低。

而在等离子体快速烧结过程中,有一个特殊的过程,即是在压实颖粒样品上施加由特殊电源产生盯直流脉冲电压。等离子体快速烧结技术的关键在于利用粉末颖粒间的间隙所产生的放电现象,由放电所产生的离子及电子等高能电子撞击粉末颖粒间的接触部分,并在粉末粒子表面施加强大的撞击力。样品的致密化是通过瞬间产生的放电等离子体,使被烧结体内部每个颗粒均匀的自身发热和使颗粒表面放电而进行,从而避免了从外向内的热传导过程,因而具有很高的热效率,样品内的传热过程在瞬间完成,基本上不依赖于热传导的作用,因而不存在从外到内的热梯度。这就使样品的致密化过程可以均匀的进行。

9. 简述B-S法生长硒镓银(AgGaSe2)晶体的工艺过程。

答:AgGaSe2单晶体采用改进的B-S法生长,生长装置及其温场分布图如下图4所示。它是一台竖直两温区坩埚旋转下降单晶生长炉,该生长炉上、下两个温区分别用一组炉丝加热,两区域中间的间隙宽度可调。实验中通过调整上、下两区域的温度差以及中间空隙的高度,可控制中间结晶区域的温度梯度。采用精密数字控温仪可以进行控温程序设计。

将AgGaSe2多晶粉末装入经镀碳处理过的石英生长安瓿内,抽空封结后放入生长炉内,缓慢升温至950-1050℃,开启旋转系统,保温后开始下降.生长中保持固液界面附近温度梯度为30-40℃/cm、下降速率为0.5-1.0m m/h。经过大约两周时间,便可生长出外观完整的AgGaSe2单晶锭。

10. 请设计实验制备Fe0.45Ni0.66Mn1.89O4热敏陶瓷材料,说明所采需的主要设备、试剂、工艺流程和方法。

答:所需的主要设备有:球磨机、球磨罐、不同尺寸的氧化锆磨球、压片机及模具、马佛炉、烘箱等。

所需的试剂为:分析纯级Fe2O3、NiO、MnO2超细粉体,以及无水乙醇(用作球磨剂)、分子量为1000的聚乙二醇(用作粘结剂)。

Fe0.45Ni0.66Mn1.89O4热敏陶瓷的制备工艺流程为:

粉体合成方法:(1)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Fe0.45Ni0.66Mn1.89O4粉体,即将一定计量比的Fe2O3、NiO、MnO2超细粉体混合,以无水乙醇为球磨剂,球磨

安徽工业大学材料合成与制备复习总结提纲

5h,烘干,在700︒C煅烧2h,在同样球磨5h,然后在900︒C煅烧2h,再球磨5h。

造粒方法:在复合氧化物粉体中加入适量的PV A(5wt%),研磨均匀,实现造粒。

成型方法:采用普通压片机,进行单向加压成型,压力约为40MPa。

烧结方法:在普通的马佛炉中于空气气氛中烧结坯体。在室温至400︒C范围内,升温速度为小于1︒C/min,在400︒C停留2h,以烧去PV A。温度为1250︒C,时间2h。

11 / 11

安徽工业大学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复习提纲整理(1)

1.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残余应变 为1%~2%),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应力(弹性极限或屈服强 度)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应力降低(特别是弹性极限在反向加 载时几乎降低到零)的现象,称为包申格效应。 2.用低密度可动位错理论解释屈服现象产生的原因金属材料 3.答:塑性变形的应变速率与可动位错密度、位错运动速率及柏氏 矢量成正比 欲提高v就需要有较高应力τ这就是我们在实验中看到的上屈服点。一旦塑性形变产生,位错大量增值,ρ增加,则位错运动速率下 降,相应的应力也就突然降低,从而产生了屈服现象。(回答不完整, 尤其是上屈服点产生的原因回答的不好) 3.塑性:材料受力,应力超过屈服点后,仍能继续变形而不发生断裂 的性质。 强度: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 韧性:表示材料在塑性变形和断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 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如拉伸、冲击等)仅产生很小的变形即断裂

破坏的性质。 4.韧性断裂与脆性断裂的区别,为什么脆性断裂最危险? 答:韧性断裂是材料断裂前产生明显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这种断裂有一个缓慢的撕裂过程,在裂纹扩展过程中不断地消耗能量,韧性断裂的断裂面的断口呈纤维状,灰暗色。 脆性断裂是突然发生的断裂,断裂前基本不发生塑性变形,没有明显征兆,因而危害性极大,脆性断裂面的断口平齐而光亮,常呈放射状或结晶状。 5.试指出剪切断裂与解理断裂哪一个是穿晶断裂,哪一个是沿晶断裂?哪一个属于韧性断裂,哪一个属于脆性断裂?为什么? 答:都是穿晶断裂,剪切断裂是材料在切应力作用下沿滑移面发生滑移分离而造成的断裂,断裂面为穿晶型,在断裂前会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为韧性断裂;而解理断裂是材料在正应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晶体学平面产生的断裂,也为穿晶断裂,但断裂面前无明显的塑性变形,为脆性断裂。 6.拉伸断口的三要素:纤维区、放射区、剪切唇 7. 理论断裂强度的推导过程是否存在问题?为什么?为什么理论断裂强度与实际的断裂强度在数值上有数量级的差别? 答:(1)虽然理论断裂强度与实际材料的断裂强度在数值上存在着数量级的差别,但是理论断裂强度的推导过程是没有问题的。这主要是因为实际材料中存在着裂纹导致实际材料的断裂强度比理论断裂强度低,在这样的前提假设条件下,格里菲斯提出了格里菲斯断裂纹体

材料成型新技术论文

材料成型新技术论文 材料成型新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在现代制造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材料成型新技术论文,仅供参考! 材料成型新技术论文篇一 对高分子材料成型技术的思考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高分子成型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技术方法、及高分子材料成型行业的技术发展新动态。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成型技术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的科技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我国国防、载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对高性能聚合物材料的需求,我国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更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高分子材料即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一般单元结构较复杂。它的主要作用是制成各种各样的产品,因此能够将其制成不同形状的成型加工技术就极其重要。 1、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 对于高分子材料,其主要性能不仅仅取决于分子的化学结构,还取决于于材料的形态。而材料的形态主要是在其加工过程中形成的。传统的高分子材料的加工过程和高分子材料的制备过程是分开的,其制备过程主要是聚合物的形成过程,而高分子材料的成型过程是将生成的聚合物采用一定的成型工艺,如挤塑、注塑、吹塑等工艺。 鉴于传统工具有高耗能、时间长等缺点,如今主要采用新的高分子材料反应加工工艺。这种工艺将高分子材料聚合物的合成和聚合物的加工成型合为一体,采用的设备具有高分子合成及成型设备的双重功能。这种工艺具有生产周期短、过程相对简单、节约能源等优点。 2、高分子成型主要技术方法 2.1挤出成型技术 挤出成型原理是利用螺旋杆加压,将塑化好的聚合物连续的从挤出机的机筒挤入机头,融化的聚合物通过机头口模成型,牵引拉出后

进行冷却剂定型,最终形成制品。几乎成型真的过程主要有加料、塑化、成型、定型等,一个合格的高分子材料制品需要各个环节均运作良好方可。具体而言,挤出成型工艺,又可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共挤出技术。这种技术需要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挤出机共同工作,每台挤出机出一种聚合物,最终同时挤出多种聚合物并在一个机头中成型的技术。2)挤出注射组合技术。这种技术就是将挤出的聚合物与其他注射进的非熔融状成分混合后成型的过程。这种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调节复合物的配方方便。3)挤胀成型技术。这是一种塑性成型方法,适合于做一些精细或中空的制品,通常采用旋转模塑、注塑或吹塑方法成型。4)反应挤出工艺。反应挤出工艺是连续地将单体聚合并对现有聚合物进行改性的一种方法,因可以使聚合物性能多样化、功能化且生产连续、工艺操作简单和经济适用而普遍受到重视。5) 固态挤出工艺。这种工艺主要是指聚合物在固态的时候即低于熔点的条件下被挤出口模。由于聚合物在挤出口模时发生很大的变形,使得分子的取向程度远远大于熔融加工,因此制品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2.2 注射成型技术 简单来说,注射成型技术就是将熔融状态的聚合物注射到固定形状的模具中,待冷却成型后形成高分子材料制品的一种工艺。由于绝大多数塑料都可以采用注塑成型,因此拓宽了这种工艺的应用范围。另外这种工艺具有生产时间短、产品尺寸稳定、生产操作简单等许多优点,因此在行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具体有以下几种技术: 1)电磁式聚合物动态塑化注射成型。这种技术的关键在于在注射装置中布置电磁式直线脉冲,在聚合物塑化、初涉、成型的全过程中,均保证在电磁场产生的机械震动下进行,使得整个成型过程处于周期性的振动状态。 2)微孔泡沫塑料注射成型。与传统的塑料发泡技术相比,这种成型技术不需要添加其他化学成分,也分为简写成型、连续挤出成型机注射成型等技术。主要包括热诱导相分离法、单体聚合反应法及超饱和气体法。 3)注射结构发泡成型技术。此项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成型工艺取得

铝、铝硅溶胶及其粉末的合成

铝、铝硅溶胶及其粉末的合成 裴立宅 【摘要】以硝酸铝为铝源、硅溶胶为硅源、柠檬酸为稳定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稳定的铝溶胶及铝硅溶胶,分析了硝酸铝与柠檬酸的摩尔比(N/C比)、反应温度、保温时间对铝溶胶形成的影响,确定N/C比3:1、100℃及保温1h是铝溶胶较优的工艺参数.XRD分析表明,经1200℃煅烧2h后,铝凝胶粉转变成了α-A1203晶相,铝硅凝胶粉末经1200℃煅烧2h后.样品主要为正交莫来石结构,SEM显示所得粉末为无规则形态. 【期刊名称】《佛山陶瓷》 【年(卷),期】2010(000)004 【总页数】5页(P37-41) 【关键词】铝溶胶;铝硅溶胶;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 【作者】裴立宅 【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马鞍山,243002 【正文语种】中文 铝、铝硅溶胶在陶瓷和耐火材料工业中作为结合剂,在造纸工业中作为填充剂,在纺织纤维制品中作为添加剂、乳化分散剂、催化剂载体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目前已有采用纯铝、异丙醇铝为原料,添加硝酸、氨水作为胶溶剂,采用溶胶-凝胶过程制备出了铝溶胶[1-3]。通过正硅酸乙酯和异丙醇铝醇盐在氨水中的水解可以合成铝硅溶胶,进一步干燥可得到莫来石凝胶前驱体[4-5]。

另外,以异丙醇铝、硝酸铝为铝源,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可合成 铝硅莫来石溶胶,并可制备出莫来石纤维[6]。 不同于采用以上原料,本文以硝酸铝为铝源、柠檬酸为稳定剂,在低于100℃的 温度下制备出铝胶,在硝酸铝中直接加入硅胶混合,制备出了稳定的铝硅溶胶,煅烧凝胶前驱体后得到氧化铝和莫来石粉末,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 析等测试手段分析了最终的产物,这对于以简单的原料和工序来制备稳定的铝、铝硅溶胶及其氧化铝、莫来石粉末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2.1 实验过程 2.1.1 铝溶胶的制备 称取一定质量的硝酸铝(分析纯)和柠檬酸(分析纯),硝酸铝和柠檬酸的摩尔比(N/C摩尔比)分别为3:1、4:1和5:1,然后将其溶解到一定体积的蒸馏水中,最终所得溶液的浓度约2.5mol/L。将所配溶液放入磁力搅拌器内,转速约 800rpm,分别于室温、40℃、50℃的不同温度下搅拌0~4h,然后升温至100℃,搅拌保温1~2h,得到浅黄色胶体。将所得溶胶置于烘箱内,于150℃加热,得到凝胶粉末,然后将所得凝胶粉末放于马弗炉内,分别于800℃、1200℃煅烧2h,并自然冷却,得到白色粉末。 2.1.2 铝硅溶胶的制备 称取与莫来石(3Al2O3·2SiO2)的Al、Si具有相同化学计量比的一定质量的硝酸铝和硅溶胶(工业级,含量为34.39wt%),硝酸铝和硅溶胶的总量与柠檬酸的 摩尔比为3:1,然后将其溶解到一定体积的蒸馏水中,最终所得溶液的浓度约 2.5mol/L。将所配溶液放入磁力搅拌器内,转速约800rpm,于100℃搅拌保温 1h,得到呈浅黄色的胶体。将所得溶胶置于烘箱内于150℃加热,得到凝胶粉末,然后将所得凝胶粉末放于马弗炉内,于1200℃煅烧2h,并自然冷却,最终得到 白色粉末。

金属材料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安徽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金属材料学复习题 一、必考题 1、金属材料学的研究思路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答:使用条件→性能要求→组织结构→化学成分 ↑ 生产工艺 举例略 二、名词解释 1、合金元素:添加到钢中为了保证获得所要求的组织结构从而得到一定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 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化学元素。(常用M来表示) 2、微合金元素:有些合金元素如V,Nb,Ti, Zr和B等,当其含量只在%左右(如B %, V %)时,会显著地影响钢的组织与性能,将这些化学元素称为微合金元素。 3、奥氏体形成元素:使A3温度下降,A4温度上升,扩大γ相区的合金元素 4、铁素体形成元素:使A3温度上升,A4温度下降,缩小γ相区的合金元素。 5、原位析出:回火时碳化物形成元素在渗碳体中富集,当浓度超过溶解度后,合金渗碳体在原位 转变为特殊碳化物。 6、离位析出:回火时直接从过饱和α相中析出特殊碳化物,同时伴随有渗碳体的溶解。 7、二次硬化:在含有Mo、W、V等较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含量较高的高合金钢淬火后回火,硬度不 是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而单调降低,而是在500-600℃回火时的硬度反而高于在较低 温度下回火硬度的现象。 8、二次淬火:在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含量较高的合金钢中淬火后残余奥氏体十分稳定,甚至加热到 500-600℃回火时仍不转变,而是在回火冷却时部分转变成马氏体,使钢的硬度提高的现象。 9、液析碳化物:钢液在凝固时产生严重枝晶偏析,使局部地区达到共晶成分。当共晶液量很少时, 产生离异共晶,粗大的共晶碳化物从共晶组织中离异出来,经轧制后被拉成条带 状。由于是由液态共晶反应形成的,故称液析碳化物。 10、网状碳化物:过共析钢在热轧(锻)后缓慢冷却过程中,二次碳化物沿奥氏体晶界析出呈网 状分布,称为网状碳化物。 11、水韧处理:将高锰钢加热到高温奥氏体区,使碳化物充分溶入奥氏体中,并在此温度迅速水 冷,得到韧性好的单相奥氏体组织的工艺方式。 12、晶间腐蚀:金属材料在特定的腐蚀介质中沿着材料的晶界发生的一种局部腐蚀。 13、应力腐蚀:金属材料在特定的腐蚀介质和拉应力共同作用下发生的脆性断裂。 14、n/8规律:当Cr的摩尔分数每达到1/8,2/8,3/8……时,铁基固溶体的电极电位跳跃式地 增加,合金的腐蚀速度都相应有一个突然的降低,这个定律叫做n/8规律。 15、碳当量:将铸铁中的石墨元素(Si、P)都折合成C的作用所相当的总含碳量。 16、共晶度:铸铁实际含碳量与其共晶含碳量之比,它放映了铸铁中实际成分接近共晶成分的程度。 17、黄铜:以Zn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 18、锌当量系数:黄铜中每质量分数1%的合金元素在组织上替代Zn的量。 19、青铜:是Cu和Sn、Al、Si、Be、Mn、Zr、Ti等元素组成的合金的通称。 20、白铜:是以Ni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

材料制备与合成

《材料制备与合成[料]》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2034916 课程名称:材料制备与合成/Preparation and Synthesis of Materials 学分: 2.5 学时:40 (课内实验(践):0 上机:0 课外实践:0 ) 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建议修读学期:6 开课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系 课程负责人:方道来 先修课程:材料化学基础、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金属材料学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期末开卷考试成绩(占80%)与平时考核成绩(占20%)相结合。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材料合成与制备》. 乔英杰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年. 主要参考书目:1. 《新型功能材料制备工艺》, 李垚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 2. 《新型功能复合材料制备新技术》.童忠良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 3.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 徐如人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 4. 《材料合成与制备方法》. 曹茂盛主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 内容概述: 本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最重要的专业选修课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溶胶-凝胶合成法、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定向凝固技术、低热固相合成法、热压烧结技术、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和等离子体烧结技术等。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材料制备与合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熟悉材料制备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理解材料的合成、结构与性能、材料应用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将来研发新材料以及材料制备新工艺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The course of preparation and synthesis of material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pecialized elective courses for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t includes the following parts: sol-gel method, hydrothermal/solvothermal reaction method, CVD method, 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technique, low-heating solid-state reaction method, hot-pressing sintering technique, self-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 and SPS technique. Its purpose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preparation and synthesis of materials, and grasp the new techniques, new processes and new equipments, and further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ynthesis, structure, properties and the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The course can lay a firm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materials and new processes in the future for students.

安徽工业大学金工实习实习报告复习资料

安徽工业大学金工实习实习报告复习资料 一、数控技术基础 1.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完成后即可进行正式加工。() A.正确 B.错误 2.数控机床可选用不同的数控系统,但数控加工指令都是完全相同的。() A.正确 B.错误 3.数控程序只有通过面板上的键盘才能输入数控系统。() A.正确 B.错误 4.轮廓控制系统仅要控制从一点到另一点的准确定位。() A.正确 B.错误 5.插补运动的实际轨迹始终不可能与理想轨迹完全相同。() A.正确 B.错误 6.开环伺服系统数控机床没有位置检测装置。() A.正确 B.错误 7.数控机床开机后,一般应先回参考点。() A.正确 B.错误 8.闭环伺服系统数控机床反馈装置可直接测量机床工作台的位移量。() A.正确 B.错误 9.机床坐标系以刀具远离工件表面为正方向。() A.正确 B.错误 10.数控机床的机床坐标原点和机床参考点是重合的。() A.正确 B.错误 11.用于指令动作方式的辅助功能指令代码是()代码 A.F B.G C.T D.M 12.用于指令动作方式的准备功能指令代码是()代码 A.F B.G C.T D.M 13.一个完整的程序段是由若干个()组成的。 A.字 B.程序段 C.字母 D.数字 14.对于数控机床开环控制系统的伺服电动机,一般采用() A.直流伺服电动机 B.功率步进电动机 C.液压步进马达 D.交流伺服电动机 15.数控机床工作时,当发生任何异常现象需要紧急处理时应启动() A.程序停止功能 B.故障检测功能 C.急停功能 D.暂停功能 16.G00指令移动速度是()指定。 A.机床参数 B.数控程序 C.操作面板 D.随意设定 17.G01指令移动速度是()指定。 A.机床参数 B.数控程序 C.操作面板 D.随意设定 18.下列机床中,可采用点位控制的机床是() A.数控铣床 B.数控钻床 C.数控磨床 D.数控车床 19.数控铣床的基本控制轴数是() A.一轴 B.二轴 C.三轴 D.四轴 20.刀具指令T0102表示() A.刀号为1,补偿号为002 B. 刀号为10,补偿号为20 C.刀号为01,补偿号为02 D. 刀号为1002,补偿号为02

材料化学专业

材料化学专业 专业概述 材料化学(Material Chemistry)专业一般是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学院中的一个专业方向。主要的研究范畴并不是材料的化学性质(尽管从字面上可以这么理解),而是材料在制备、使用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过程、材料性质的测量。比如陶瓷材料在烧结过程中的变化(也就是怎么才能烧出想要的陶瓷)、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腐蚀现象(怎样防止生锈)、冶金过程中条件的控制对产品的影响(怎么才能炼出优质钢材)等等。材料性质的测量也不同于材料物理专业的方法。材料化学专业所研究的大多跟传统产业有关,属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学科,因此材料化学专业研究的课题没有那么新潮和热门,但是在现实生产中,对优秀的材料化学方面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例如说冶金行业,在钢铁、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效率低、产品质量差、生产过程中浪费严重等问题,都需要用材料化学的知识来解决。中国虽然一直以陶瓷闻名世界,但实际世界上精密陶瓷(用于电子材料中,价钱非常昂贵)绝大部分是由日本制造的,就是因为我们在配料、控制烧结条件等环节技术力量太差,而材料化学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所以材料化学专业不仅实用价值高,而且发展空间大。 材料化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涉及物理学、热力学、材料化学、冶金学、电化学等方面知识,特别是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当然,由于专业方向的不同,有些专业也需要很多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的知识,像反应中的薄膜技术、胶体技术(在生产中以薄膜和胶体作为反应介质)的应用等等。因此本专业对考生的要求还是比较全面的,希望报考本专业的考生,特别是那些参加“3+X”考试的考生有所准备。本专业属于理学范畴,但是却不同于纯理学,对动手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总体来说,本专业竞争并不是很激烈,比起工程学的热门专业来说难度要小很多。在国内各高校中,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在材料化学方面的实力很强,另外,北京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水平也很高。 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各专业中,材料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还是比较不错的。考研的选择也不少,除上面提到的高校外,很多工科比较齐全的学校都开设了相关专业,基本上都是在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学院下面。 专业教育发展状况 材料化学是材料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新型材料在制备,生产,应用和废弃过程中的化学性质,研究的范围涵盖整个材料领域,研究包括无机和

材料学

080502材料学 跨考教育编辑悉心为您整理了材料学专业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考研专业有所帮助。 材料学 一、专业介绍 材料学专业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材料学是研究材料组成、结构、工艺、性质和使用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为材料设计、制造、工艺优化和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材料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材料物理与化学和材料加工工程等学科的重要纽带。 1、研究方向 材料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有: 01无机非金属及其复合材料 02金属及其复合材料 03特殊功能材料 04材料强韧化与性能评价(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略有不同,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 2、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从事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性能以及相关应用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其培养目标是: 应具有较高的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清楚地了解当今材料学领域的国际前沿研究和最新科研动态;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相关科研实验技能,尤其注重培养解决纳米材料应用中的技术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3、培养要求 在材料学科上,要求学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材料科学的发展前沿;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计算机的运用;同时,能运用材料学科的知识与研究手段进行功能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表面修饰以及在生物医学应用研究,能在材料科学、纳米科学以及相关学科领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并能从事高等学校教学工作。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961材料工程基础 (注:以上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也有所不同) 二、推荐院校 材料学专业硕士全国较强的招生单位有: 清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山东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同济大学等。 三、材料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1)专业性强,国家重视,高技术人才供不应求 材料学专业是目前的热门学科,材料学为材料设计、制造、工艺优化和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专业性比较强,现代材料学科更注重研究各类材料及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的交叉性和综合性,经历近半个世纪对材料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相关机制的探索和认识,材料学得到巨大拓展,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日益受到重视并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着现代科技工业的不断进步,也为材料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空间,这就需要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才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实现。 (2)时代的进步,新型材料需求增加,要求有实现科技进步的专业人才 日新月异的现代技术的发展需要很多新型材料的支持。自从第三次科技浪潮席卷全球以来,新型材料同信息、能源一起,被称为现代科技的三大支柱。新材料的诞生会带动相关产业和技术的迅速发展,甚至会催生新的产业和技术领域。根据我国当前及未来发展的实际情况,新材料领域值得注重的新发展方向主要有半导体材料、结构材料、高分子材料、敏感与传感转换材料、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及复合材料,材料学专业人才在各个行业的需求量的增加为此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就业机会。 四、就业方向 材料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比较广,主要就业行业包括:计算机、金融、教育和科技咨询等领域,毕业生可以从事高分子材料加工、高分子材料合成、信息材料、医用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电子电器、汽车、航空航天、贸易等工作或到研究院所、高等学校和海关、商检等。 五、相同一级学科下的其他相近专业 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 六、课程设置(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 公共课:第一外国语、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基础课:数值分析Ⅰ、数理统计专业基础课、材料学原理、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材料结构与性能

一种核壳结构锡@碳纳米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说明书 (10)申请公布号CN 114497492 A (43)申请公布日2022.05.13 (21)申请号CN202210066499.0 (22)申请日2022.01.20 (71)申请人安徽工业大学 地址243002 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湖东路59号 (72)发明人陈慧贤马连波夏爱林吕耀辉陈翔李俊哲徐杰 (74)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51)Int.CI H01M4/36 H01M4/38 H01M4/62 H01M10/05 权利要求说明书说明书幅图(54)发明名称 一种核壳结构锡@碳纳米盒材料及 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 体涉及一种核壳结构锡@碳纳米盒材料及 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以ZnSO4·7H2O 和Na2SnO3·3H2O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得到

沉淀物,将反应的沉淀物洗涤干燥,再将 多巴胺包覆在ZnSnO3纳米立方块表面, 随后将上述物质经高温处理制得锡@碳纳 米盒。该锡@碳纳米盒尺寸均匀、结构完 整、锡粒子与碳壳接触较好。本发明提供 的制备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制备锡@碳 材料的方法,具有绿色环保、流程短、简 单易操作、可控性好等优点,满足大规模 制备锡@碳材料的需求。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法律状态信息法律状态 2022-05-3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 类):H01M 4/36专利申请 号:2022100664990申请 日:202201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2022-05-13公开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权利要求说明书 【一种核壳结构锡@碳纳米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权利说明书内容是......请下载后查看

CuO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CuO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逯亚飞;王成;叶明富;许立信;孔祥荣;万梅秀;诸荣孙 【摘要】As an important p-type semieonduetor with a narrow band gap,eopper oxide( CuO)nanomate-rials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in many flieds,sueh as supereonduetors,photoeatalysis,magnetie storage media,gas sensor,biomedieine,lithium-ion batteries and so on. Many CuO nano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ies,sueh as nanowires,nanorods,nanobelts and nanoflowers,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eom-mon strategies of thermal oxidation of eopper sheet,hydrothermal and wet ehemieal methods. The materials are draw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due to its applieations,and some disadvantages in preperation should be improved.%CuO是一种重要的p型半导体材料,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超导材料、催化剂、磁存储材料、气体传感器、生物医学和锂离子电池等领域。各种形貌的CuO纳米材料,如纳米线、纳米棒、纳米带、纳米花等,已经通过铜的热氧化法、水热合成法和湿化学法等制备出来。CuO纳米材料因其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目前制备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进。 【期刊名称】《应用化工》 【年(卷),期】2014(000)010 【总页数】7页(P1884-1890) 【关键词】纳米CuO;热氧化法;水热法;湿化学法;应用

金属材料学知识点总结.doc

金属材料学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梳理和总结,,王永强,,《金属材料学》,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MSE),,不锈钢和耐热钢,4,,,钢的合金化原理,1,,工程结构和机械制造结构钢,2,,工模具钢,3,,5,,有色金属合金及新型金属材料,6,铸铁,,,,,,三、课程的主要内容,,第1章-金属材料学的核心,,第2-3,7章,,第4章,,第5-6章,,第8章,,第9-15章,一、金属材料学科定位与分类,,,,材料,能源,信息,材料Materials 是人类用于制造生活和生产工具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当今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根本性支柱之一;是国民经济、国防及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1.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学,材料科学与工程(MSE—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关于材料成分、制备与加工、组织结构与性能以及材料使用性能诸要素和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有关知识的开发与应用的科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一级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高分子材料,二级学科,1.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学,金属材料学:从科学意义上与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定义是一致的,只不过研究对象限于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学科属于应用科学基础范畴,它以凝聚态物理和物理化学、晶体学为基础理论,结合冶金、机械、化工等学科知识,去探讨金属材料的成分(compositons)、工艺(processes)、组织结构(microstructure)、性能及使用性能(properties、perance)之间的

内在规律,并联系具体器件或构件的使用功能,力求能用经济合理的办法制备出来。 ,确立两个关系:性能与成分、组织结构间的关系;组织结构与成分和加工工艺间的关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主要任务,,加工 工艺材料成为工业产品的桥梁,化学成分最本质因素,性能材料应用的基础,组织结构最直接因素,改变材料的化学成分改进材料的合成与工艺。 ,提高材料性能的途径,1.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学,2.金属材料分类,金属材料,结构材料,功能材料,传统材料,新型材料,,,,,2.金属材料分类,金属材料,黑色金属,有色金属,,,Compositions,SynthesisProcessing,Microstructure,PropertiesPer ance,金属材料成分、组织、制备、性能,金属材料的性能,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工艺性能,,使用性能,一、金属材料性能,使用性能:指金属材料制成零件后为保证其正常工作及一定使用寿命应具备的性能。 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工艺性能:指金属在加工成零件或构件过程中应具备的适应加工的性能。 包括冶炼性能、铸造性能、锻压性能、切削加工性能、焊接性能及热处理工艺性能等。 ,一、金属材料性能,使用性能是保证能不能使用;工艺性能是保证能不能生产和制造的问题。

水溶性导电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题目:水溶性导电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填写并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审阅。 3.开题报告字数应在1500字以上,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其中外文文献至少3篇),文中引用参考文献处应标出文献序号,“参考文献”应按附件中《参考文献“注释格式”》的要求书写。 4.年、月、日的日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例:“2008年11月26日”。 5.开题报告增加封面,封面格式:题目:宋体,加粗,二号;系别等内容格式:宋体,四号,居中。

参考文献 [1] 刘治.碳纳米管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7,(01):1~14. [2] 韦东远.我国碳纳米管发展及应用碳纳米管的应用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0(02):24~56. [3] 卢文华,李定国,熊杰,饶伟.化学氧化法合成聚苯胺的导电性与产率研究[J].材料开发与应 用.2012,(06):124~148. [4] 曹伟,宋雪梅,王波,严辉.碳纳米管的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08,(05):244~251. [5] 曾宪伟,赵东林.碳纳米管/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原位合成及其形成机理[J] .炭素技 术,2004,(08),15~16. [6] 夏友谊.原位化学氧化聚合制备聚苯胺/丝素复合导电膜[D].安徽:安徽工业大 学.2000.21~25. [7] 吴保安,陈德茂.盐酸掺杂态聚苯胺的合成表征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重庆:重庆材料研究 院.2010.31~35. [8] YangLansheng,ShanZhongqiang,LiuYedong.Performance of polyaniline positive in a lithium battery[J].Journal of Power Sources.1991,(02):141~145. [9] 王义师.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电化学性能及机理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 学.2013.68~80. [10] 刘学习,曾幸荣,杨伟等.可溶于水的导电性聚苯乙烯磺酸掺杂聚苯胺的合成[J] .合成橡胶 工业,2001,(01):304~304. [11] 张可青,张新荔.化学氧化聚合法合成高电导率聚苯胺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 2010,(08):64~70.

超临界水热合成法制备氧化锌纳米颗粒

超临界水热合成法制备氧化锌纳米颗粒 廉孜超方道来 (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0) 摘要简单的介绍超临界水以其优异的特性在材料制备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叙述超临界水热合成技术制备氧化锌纳米颗粒的工艺流程及取得的成果,并对此技术实现绿色化学和实现工业化生产给予很大的期望。 关键词超临界水热合成法制备氧化锌纳米颗粒 supercritical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zinc oxide nano-sized particles Zichao Lian , Shangfang Jiang, Daolai Fang (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uhui M a’anshan243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imple introduced that supercritical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the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 has the broad application in the material preparation field. And narrate that the supercrtical hydrothermal synthesis prepared zinc oxide nano-particles technical process and obtained achievement, and the technology realizes the green chemistry regarding this and realizes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duction to give the very big expectation. Keywords:supercritical hydrothermal synthesis; preparation; zinc oxide nano-sized particles 超临界水热合成法是制备纳米颗粒的一种新兴技术。纳米微粒材料因其在光、电、磁等方面呈现出常规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性,故在磁性材料、电子材料、光学材料、高致密度材料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纳米微粒材料的制备已成为化学工程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纳米粒子因其具有体积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1],

Li1.2Mn0.54Ni0.13Co0.13O2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Li1.2Mn0.54Ni0.13Co0.13O2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 性能 蒋柱;赵一成;陈干;马彦伟;郑翠红;方道来 【摘要】采用一步草酸盐法制备Li1.2Mn0.54Ni0.13Co0.13O2富锂层状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感应耦合等离子炬(ICP)发射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电化学分析技术对材料的组成、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制得的富锂层状正极材料呈不规则棒状,长度为2~4 μm,直径约200 nm;其化学计量精确、层状结构发育良好、阳离子分布混合度较低;在电流密度为20 mA/g 条件下,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42.4 mA·h·g-1,首次库仑效率为74.9%;当电流密度增大到1 000 mA/g时,放电容量仍可高达98.8 mA·h·g-1;在电流密度为200 mA/g充放电100个循环后,其容量保持率为76.8%. 【期刊名称】《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8(035)001 【总页数】5页(P45-49) 【关键词】富锂层状正极材料;一步草酸盐法;微结构;电化学性能 【作者】蒋柱;赵一成;陈干;马彦伟;郑翠红;方道来 【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32;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32;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32;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32;安徽工

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32;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911 富锂层状正极材料xLi2MnO3·(1-x)LiMO2(M=Mn,Ni,Co等)具有高比容量、 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认为是电动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理想正极材料,受到广泛关注[1]。然而,这类富锂层状正极材料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如首次充 放电库仑效率低、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较差及放电电压衰减严重等。为此国内外研究者尝试采用不同的改性技术,如表面涂层[2]、金属元素取代[3]、还原气氛下热 处理[4]和逐步预循环处理[5]等来弥补富锂层状正极料的缺陷,并取得一定成效。 研究发现通过改进的合成方法也可有效改进富锂层状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如Zheng等[6]采用水热辅助合成法制得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材料的化学均匀性得到显著改善,致使其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较小的电压衰减;Wang等[7]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制得尖晶石/层状相复合材料,该材料也具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目前,富锂层状正极材料的合成普遍采用“二步法”,先由共沉淀法制得含过渡金属离子的前驱体,再将前驱体煅烧制得复合氧化物粉体;然后将制得的复合氧化物粉体与锂源混合,高温煅烧。由于不同过渡金属离子溶度积的差异以及共沉淀过程中实验条件不易精确控制,采用“二步法”难以制得化学计量准确的富锂层状材料。基于此,笔者采用一步草酸盐法,将准确化学计量的Li,Mn,Ni和Co离子结合一起,形成Li-Mn-Ni-Co复合草酸盐前驱体,由此制得微棒状的 Li1.2Mn0.54Ni0.13Co0.13O2富锂层状正极材料,以期为合成高性能富锂层状正

无机材料制备技术

《无机材料制备技术》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2024009 课程名称:无机材料制备技术/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Inorganic Materials 学分:3 学时:48 (课内实验(践):0 上机:0课外实践:0 ) 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建议修读学期:6 开课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系 课程负责人:李家茂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材料化学基础、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总评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上课听讲等,占20 %)和期终考试成绩(占80 %)综合评定。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1.教材:朱继平,闫勇主编. 无机材料合成与制备[M].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2.主要参考书目: [1] 乔英杰主编. 材料合成与制备[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年4月. [2] 朱世富,赵北君主编. 材料制备科学与技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 [3] 徐如人,庞文琴主编.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 [4] 张克立,孙聚堂,袁良杰主编. 无机合成化学[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内容概述: 无机材料制备技术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方向必修课。本课程首先介绍了无机材料的基本制备技术,如经典合成方法、软化学合成方法和特殊合成方法。同时,为使学生了解无机材料制备技术的前沿问题,课程后续内容还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迅速、应用前景广阔的几类无机材料如无机薄膜,先进陶瓷与新型耐火材料,晶体材料以及新能源材料的合成化学基础和应用。本课程的任务是使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无机材料制备技术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初步具备设计合成无机材料的能力。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inorganic materials is a very important obligatory course for the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engineering. This course first introduces the fundamental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inorganic materials including classical synthesis method, soft chemical synthesis method and special synthesis method. To let students about some front problems for th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inorganic materials, the course also presents the basic synthetic chemist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of inorganic thin film, advanced ceramics and new type refractories, crystalline materials and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that have rapid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