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余量标准汇总

机械加工余量标准

25EQY —19-1999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磨削加工的加工余量.. 本标准适用于磨削各类材料时的加工余量..

2. 技术内容

加工余量表一

厚度4以上的平面磨削余量单面

说明:

1.二次平面磨削余量乘系数1.5

2.三次平面磨削余量乘系数2

3.厚度4以上者单面余量不小于0.5-0.8

4.橡胶模平板单面余量不小于0.7

毛坯加工余量表二

I:园棒类:

1工件的最大外径无公差要求;光洁度在▽以下;例:不磨外圆的凹模带台肩的凸模、凹模、凸凹模以及推杆、推销、限制器、托杆、各种螺钉、螺栓、螺塞、螺帽外径必须滚花者..

毫米

当D <36时并不适应于调头夹加工;在加工单个工件时;应在L 上加夹头量10-15..

2工件的最大外径有公差配合要求;光洁度在▽以上;例如:外圆须磨加工的凹模;挡料销、肩台须磨加工的凸模或凸凹模等..

毫米

当D <36时;不适合调头加工;在加工单个零件时;应加夹头量10-15..

毛坯加工余量表三

1以下无公差配合要求者;例如:固定板、退料板等..

毫米

注:表中的加工余量为最小余量;其最大余量不得超过厂规定标准..

毛坯加工余量表四

Ⅲ:矩形锻件类:

表内的加工余量为最小余量;其最大余量不得超过厂规定标准..

平面、端面磨削加工余量表五

一、平面

平面每面磨量

二、端面

端面每面磨量

注:

本表适用于淬火零件;20-40%

粗加工的表面粗糙度不应低于▽

如需磨两次的零件;其磨量应适当增加10-20%

环形工件磨削加工余量表六

注:

φ50以下;壁厚10以上者;或长度为100-300者;用上限 φ50-φ100;壁厚20以下者;或长度为200-500者;用上限 φ100以上者;壁厚30以下者;或长度为300-600者;用上限 ;上限乘以系数1.3

加工粗糙度不低于▽;端面留磨量0.5

φ6以下小孔研磨量表七

注:

本表只适用于淬火件

淬火前小孔需占铰粗糙度▽以上

当长度e 小于15毫米时;表内数值应加大20-30%

导柱衬套磨削加工余量表八

镗孔加工余量表九

附注:当一次镗削时;加工余量应该是粗加工余量加工精加工余量..

表7-1 模具常用加工方法的加工余量、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

余量要视加工基本尺寸、工件材料、热处理状况、前道工序的加工结果等具体情况而定..

1.加工总余量的确定

1加工总余量和工序余量

加工总余量毛坯余量—毛坯尺寸与零件图设计尺寸之差..

工序余量—相邻两工序的工序尺寸之差..

某个表面加工余量Z∑为该表面各加工工序的工序余量Zi之和;即

式中n—该表面的加工工序数..

2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

1加工表面上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层深度..

2加工前或上工序的尺寸公差..

3加工前或上工序各表面相互位置的空间偏差..

4本工序加工时的装夹误差..

3查表法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总余量和半精加工、精加工工序余量可参考有关标准或工艺手册查得;并应结合实际情况加以修正..粗加工工序余量减去半

精加工和精加工工序余量而得到..

2. 工序尺寸及公差计算

对于各种工序的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时的表面的多次加工如外圆和内

孔的加工;工序尺寸可由后续加工的工序尺寸加工上对被包容面或减去对包

容面公称工序余量而求得;工序尺寸公差按所用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选定..

图4-2 表示外圆加工时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分布;图中Z1、Z2、Z3为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的公称余量;To为毛坯公差..T1 、T2、T3为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的工序尺寸公差..当各工序的公称余量和公差确定后;卡按下面顺序计算每一工序的工序尺寸;

终加工精加工工序尺寸A3;公差T3由零件图规定..

半精加工的工序尺寸A2=A3+ Z3;公差为T2.

粗加工的工序尺寸A1= A2+ Z2;公差为T1..

毛坯尺寸Ao= A1+Z2..公差为To..

工序尺寸的公差一般应按“入体原则”标注;而在毛坯的基本尺寸上一般都注以双向偏差..

当基准不重合时;或零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多次转换工序基准;或工序尺寸

尚需在继续加工的表面上标注时;有关工序的工序尺寸及其公差;则需通过尺寸链的分析;计算得到..

3. 机床及工艺装备的选择

1机床的选择

1机床的加工尺寸范围应与工件的外廓尺寸相适应..

2 机床的工作精度应与工序要求的精度想适应..

3机床的生产率应与工件的生产类型相适应..

4机床的选择应考虑工厂的现有设备条件..如果工件尺寸太大;精度要求过高;没有相应设备可供选择时;就需改装设备或设计专用机床..

2工艺装备的选择

1夹具的选择;在单件小批生产中;应尽量选用通用夹具或组合夹具;在大批

大量生产中;应根据工序要求设计专用高效夹具..

2刀具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工序所采用的加工方法;加工表面的尺寸;工件材料;所要求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生产率及经济性等;一般应尽量选用标准刀具..

3量具的选择;主要根据生产类型和要求检验的精度..在单件小批生产中;应尽量采用通用量具量仪;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应采用各种极限量规或高生产率的检查量仪..

4.时间定额及缩减单件时间的措施

1时间定额及其组成;时间定额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规定生产一件产品或完成一道工序所消耗的时间;用td表示..根据时间定额可以安排作业计划..进行成本核算..确定设备设备数量和人员编制;规划生产面积..因此;时间定额是工艺规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时间定额主要利用经过实践而积累的统计资料及进行部分计算来确定..时间定额由以下部分组成:

1基本时间定额tj 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表面状态或材料性能等工艺过程所消耗的时间..基本时间定额通常可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具体计算公式详见各加工方法章节..

2辅助时间定额tf 为实现工艺过程所必须进行的各种辅助动作所消耗的时间..辅助时间定额可根据统计资料来确定;也可以按基本时间的百分数来估算..

基本时间定额与辅助时间定额的总和称为作业时间定额..

3布置工作地时间定额tb 为使加工正常进行;工人照管工作地如更换刀具、润滑机床、清理切屑、收拾工具等所消耗的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定额一般按作业时间的百分数计算..

4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定额tx 工人在工作班内为恢复体力和满足生理上的需要所消耗的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一般也按作业时间的百分数估算.. 5准备与终结时间定额tz 工人为生产一批数量为N的产品或零、部件;进行准备和结束工作所消耗的时间..

成批生产时的时间定额:

td=tj+tf+tb+tx+ tz:/N

大量生产时的时间定额:

td=tj+tf+tb+tx

2缩减单件时间的措施

1缩减基本时间tj的措施;提高切削用量;减少加工余量;缩短刀具的工作行程;采用多刀多刃和多轴机床加工;或采用其他新工艺;新技术..

2缩减辅助时间tf的措施;尽量使辅助动作实现机械或自动化;如采用先进夹具;提高机床的自动化程度;使辅助时间与基本时间部分地域或全部地重叠起来;如采用多位夹具或多位工作台;采用主动测量或数字显示自动测量装置.. 3缩减布置工作地时间tb的措施;采用耐用度较高的刀具或砂轮;采用各种快换刀夹、刀具微调装置;专用对刀样板和样件以及自动换刀装置..

4缩减准备与终结时间的措施;采用成组工艺生产组织形式;使夹具和刀具的调整通用化;采用准备终结时间较短的先进设备及工艺装备..

机械加工余量标准91238精编版

机械加工余量标准 25EQY —19-1999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磨削加工的加工余量。 本标准适用于磨削各类材料时的加工余量。 2. 技术内容 加工余量表(一) 说明: 1.二次平面磨削余量乘系数1.5 2.三次平面磨削余量乘系数2 3.厚度4以上者单面余量不小于0.5-0.8 4.橡胶模平板单面余量不小于0.7 毛坯加工余量表(二) I:园棒类: (1)的凸模、凹模、凸凹模以及推杆、推销、限制器、托杆、各种螺钉、螺栓、螺塞、螺帽外径必须滚花者。 (毫米)

当D <36时并不适应于调头夹加工,在加工单个工件时,应在L 上加夹头量10-15。 (2)凹模,挡料销、肩台须磨加工的凸模或凸凹模等。 当D <36时,不适合调头加工,在加工单个零件时,应加夹头量10-15。 毛坯加工余量表(三) (1)例如:固定板、退料板等。 注:表中的加工余量为最小余量,其最大余量不得超过厂规定标准。 毛坯加工余量表(四) Ⅲ:矩形锻件类: 表内的加工余量为最小余量,其最大余量不得超过厂规定标准。

平面、端面磨削加工余量表(五)一、平面 二、端面

注: 20-40% 如需磨两次的零件,其磨量应适当增加10-20% 环形工件磨削加工余量表(六) 注: φ50以下,壁厚10以上者,或长度为100-300者,用上限 φ50-φ100,壁厚20以下者,或长度为200-500者,用上限 φ100以上者,壁厚30以下者,或长度为300-600者,用上限 1.3 0.5 φ6以下小孔研磨量表(七) 注: 本表只适用于淬火件 当长度e 小于15毫米时,表内数值应加大20-30%

机械精加工余量标准12

1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的精加工,包括外协零件。 2引用标准 GB1800-1804-80 公差与配合 GB4863—85 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 3机械加工余量的定义 加工余量:为保证零件规定的质量,在加工过程中从其表面上切除的金属层。 中间余量:为完成某一工艺、工步,工艺切除的金属层。 总余量:为完成全部工艺、工步,从毛坯到制成零件全部工序需要切除的金属层。 4加工余量的计算 4.1采用极值法计算余量的定义 4.1.1外表面最小加工余量 外表面最小加工余量是被加工零件相邻两工步的前工步的最小极限尺寸与后工步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差。 4.1.2内表面最小加工余量 内表面最小加工余量是被加工零件相邻两工步的后工步的最小极限尺寸与前工步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差。 4.1.3外表面最大加工余量 外表面最大加工余量是被加工零件相邻两工步的前工步的最大极限尺寸与后工步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差。 4.1.4内表面最大加工余量

内表面最大加工余量是被加工零件相邻两工步的后工步的最大极限尺寸与前工步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差。 (上述定义,对外圆和内孔来说,是双面余量) 4.2 极值法余量计算公式 4.2.1最小余量的计算公式: 对于外表面加工:Z bmin=a amin-a bmax 对外圆加工:2Z bmin=d amin-d bmax 对于内表面加工:Z bmin=a bmin-a amax 对于内孔加工:2Z bmin=d bmin-d amax Z bmin——本工序单面最小余量。 2Z bmin——本工序双面直径最小余量。 a amin、d amin、a amax、d amax——前一工步最小和最大极限尺寸。 a bmin、d bmin、a bmax、d bmax——本工步(加工后)最小和最 大极限尺寸。 4.2.2最大余量的计算公式: Z bmax=Z bmin+T a+T b 2Z bmax=2Z bmin +T da+T db 式中:T a、T da——上工序的尺寸公差、直径公差。 T b、T db——本工序的尺寸公差、直径公差。 4.2.3加工内、外表面基本余量计算公式: Z b基本=Z bmin+T a单边余量

机械加工余量手册

机械加工: 机械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按加工方式上的差别可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 加工余量: 由毛坯变成成品的过程中,在某加工表面上切除的金属层的总厚度称为该表面的加工总余量。每一道工序所切除的金属层厚度称为工序间加工余量。对于外圆和孔等旋转表面而言,加工余量是从直径上考虑的,故称为对称余量(即双边余量),即实际所切除的金属层厚度是直径上的加工余量之半。平面的加工余量则是单边余量,它等于实际所切除的金属层厚度。在工件上留加工余量的目的是为了切除上一道工序所留下来的加工误差和表面缺陷,如铸件表面冷硬层、气孔、夹砂层,锻件表面的氧化皮、脱碳层、表面裂纹,切削加工后的内应力层和表面粗糙度等。从而提高工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加工余量的大小对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均有较大影响。加工余量过大,不仅增加了机械加工的劳动量,降低了生产率,而且增加了材料、工具和电力消耗,提高了加工成本。若加工余量过小,则既不能消除上道工序的各种缺陷和误差,又不能补偿本工序加工时的装夹误差,造成废品。其选取原则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使余量尽可能小。一般说来,越是精加工,工序余量越小。 机械加工余量: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为改变工件的尺寸和形状而切除的金属厚度称为加工余量。

为完成某一道工序所必须切除的金属层厚度,称为工序余量。由毛坯变成成品的过程中,在某加工表面上所切除的金属层总厚度,称为总余量。 机械加工余量手册: 《机械加工余量手册》是国防工业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孙本绪、熊万武。 内容简介: 手册中的主要内容包括毛坯的种类及其尺寸公差,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的计算,机械加工经济精度,毛坯余量和工艺结构要素及其工艺尺寸,工序间加工余量等。 目录: 第一章毛坯及其尺寸公差 第二章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的计算 第三章机械加工经济精度 第四章毛坯余量及工艺结构要素 第五章工序间加工余量

机械加工工序间余量

3.2机械加工工序间余量 本章规定的常见工序间加工留量作 为本公司编制机械加工工序及有关单位 确定加工余量的依据,如有特殊情况可由 工艺部门另作规定。 3.2.1切料头时留芯部安全尺寸 如图3.2-1所示,当工件材料σs=400~450MPa时,切料头留芯部安全尺寸d按表3.2-1选取。表3.2-1 中数据用公式d3≈5Q l/σs计算,式中的σs材料屈服极限。 如为其它材料时,应根据其σs大小将安全尺寸d应乘上修正系数K,K值按表3.2-2选取。 表3.2-1 mm

注:①、切料头安全尺寸d应按h13级精度加工。②、切料头当接近安全尺寸时严禁啃刀。③、切料头前床面上必须垫适当数量的枕木,在架中心架或托辊切断时,直径可以适当缩小。

表3.2-2 3.2.2 各类锯片及铣刀切口宽度及切割规格 各类锯片及铣刀宽度及切割规格见表3.2-3。 表3.2-3 mm

注:圆锯能切割方料的最大尺寸为圆料的70%。 3.2.3 车床切断刀及插床切口刀的切口宽度及切割深度 车床切断刀及插床切口刀的切口宽度及切割深度见表3.2-4。 表3.2-4 mm 注:车床、插床的刀具宽度可以适当磨小。如果设计专用切断刀时宽度可以适当减少。 3.2.4箱体、架体零件粗加工后人工时效余量 箱体、架体零件粗加工后人工时效余量见表3.2-5 。

表3.2-5 mm 注:①、适用于铸铁件粗加工后人工时效及粗精加工分开如床身、立柱、工作台、箱体等,不适用于容易变形的薄板。②、自然时效余量为表中数值的0.5~0.6倍。③、铸钢件可按表中数值增 加1~2mm。 3.2.5 平键修配余量 平键修配余量见表3.2-6。 表3.2-6 mm 注:①、间隙配合的导向键及切向键不留修配余量。②、斜健的两侧不留修配余量,斜面上一

磨削加工余量标准

·机械加工余量标准 25EQY—19-1999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磨削加工的加工余量。 本标准适用于磨削各类材料时的加工余量。 2.技术内容 加工余量表(一) 厚度4以上的平面磨削余量(单面) 说明: 1.二次平面磨削余量乘系数1.5 2.三次平面磨削余量乘系数2 3.厚度4以上者单面余量不小于0.5-0.8 4.橡胶模平板单面余量不小于0.7 毛坯加工余量表(二) 3.2 I:园棒类: (1)工件的最大外径无公差要求,光洁度在▽以下,例:不磨外圆的凹模带台肩的凸模、凹模、凸 凹模以及推杆、推销、限制器、托杆、各种螺钉、螺栓、螺塞、螺帽外径必须滚花者。 (毫米) 1.6 当D<36时并不适应于调头夹加工,在加工单个工件时,应在L上加夹头量10-15。

(2)工件的最大外径有公差配合要求,光洁度在▽以上,例如:外圆须磨加工的凹模,挡料销、肩 台须磨加工的凸模或凸凹模等。 (毫米) 当D<36时,不适合调头加工,在加工单个零件时,应加夹头量10-15。 毛坯加工余量表(三) 3.2 Ⅱ:圆形锻件类(不需锻件图) (1)不淬火钢表面粗糙度在▽以下无公差配合要求者,例如:固定板、退料板等。 (毫米) 注:表中的加工余量为最小余量,其最大余量不得超过厂规定标准。 毛坯加工余量表(四) Ⅲ:矩形锻件类: 表内的加工余量为最小余量,其最大余量不得超过厂规定标准。

平面、端面磨削加工余量表(五) 一、平面 平面每面磨量 二、端面 端面每面磨量 注: 3.2 本表适用于淬火零件,不淬火零件应适当减少20-40% 粗加工的表面粗糙度不应低于▽ 如需磨两次的零件,其磨量应适当增加10-20% 环形工件磨削加工余量表(六)

机械加工余量等级大全【详述】

机械加工余量等级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 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机械加工余量标准,25EQY—19-1999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磨削加工的加工余量。 本标准适用于磨削各类材料时的加工余量。 2.技术内容加工余量表 (一)厚度4以上的平面磨削余量(单面)平面长度平面宽度200以下平面宽度200以上小于100 0.3 100-250 0.45 251-500 0.5 0.6 500-800 0.6 0.65 说明:1.二次平面磨削余量乘系数1.5 2.三次平面磨削余量乘系数2 3.厚度4以上者单面余量不小于0.5-0.8 4.橡胶模平板单面余量不小于0.7 毛坯加工余量表 (二)3.2I:园棒类: (1)工件的大外径无公差要求,光洁度在▽以下,例:不磨外圆的凹模带台肩的凸模、凹模、凸凹模以及推杆、推销、限制器、托杆、各种螺钉、螺栓、螺塞、螺帽外径必须滚花者。(毫米)工件直径(D)工件长度L 车刃的割刀量和车削二端面的余量(每件) <70 71-120 121-200 201-300 301-450 直径上加工余量≤32 1 2 2 3 4 5-10 33-60 2 3 3 4 5 4-6 61-100 3 4 4 4 5 4-6 101-200 4 5 5 5 6 4-6 1.6当D<36时并不适应于调头夹加工,在加工单个工件时,应在L上加夹头量10-15。(2)工件的大外径有公差配合要求,光洁度在▽以上,例如:外圆须磨加工的凹模,挡料销、肩台须磨加工的凸模或凸凹模等。(毫米)工件直径(D)工件长度L 车刃的割刀量和车削二端

机械加工余量标准汇总

机械加工余量标准汇总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机械加工余量标准 25EQY —19-1999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磨削加工的加工余量。 本标准适用于磨削各类材料时的加工余量。 2. 技术内容 加工余量表(一) 厚度4以上的平面磨削余量(单面) 说明: 1.二次平面磨削余量乘系数1.5 2.三次平面磨削余量乘系数2 3.厚度4以上者单面余量不小于0.5-0.8 4.橡胶模平板单面余量不小于0.7 毛坯加工余量表(二) I:园棒类: (1)工件的最大外径无公差要求,光洁度在▽以下,例:不磨外圆的凹模带台肩的凸模、凹模、凸凹模以及推杆、推销、限制器、托杆、各种螺钉、螺栓、螺塞、螺帽外径必须滚花者。 (毫米)

当D <36时并不适应于调头夹加工,在加工单个工件时,应在L 上加夹头量10-15。 (2)工件的最大外径有公差配合要求,光洁度在▽以上,例如:外圆须磨加工的凹模,挡料销、肩台须磨加工的凸模或凸凹模等。 (毫米) 当D <36时,不适合调头加工,在加工单个零件时,应加夹头量10-15。 毛坯加工余量表(三) (1) 以下无公差配合要求者,例如:固定板、退料板等。 (毫米)

注:表中的加工余量为最小余量,其最大余量不得超过厂规定标准。 毛坯加工余量表(四) Ⅲ:矩形锻件类: 表内的加工余量为最小余量,其最大余量不得超过厂规定标准。 平面、端面磨削加工余量表(五) 一、平面 平面每面磨量

二、端面 端面每面磨量 注: 20-40% 粗加工的表面粗糙度不应低于▽ 如需磨两次的零件,其磨量应适当增加10-20% 环形工件磨削加工余量表(六)

磨削加工余量标准

磨削加工余量标准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机械加工余量标准 25EQY—19-1999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磨削加工的加工余量。 本标准适用于磨削各类材料时的加工余量。 2.技术内容 加工余量表(一) 厚度4以上的平面磨削余量(单面) 平面长度平面宽度200以下平面宽度200以上 小于100 100-250 251-500 500-800 说明: 1.二次平面磨削余量乘系数 2.三次平面磨削余量乘系数2 3.厚度4以上者单面余量不小于橡胶模平板单面余量不小于 毛坯加工余量表(二) I:园棒类: (1)工件的最大外径无公差要求,光洁度在▽以下,例:不磨外圆的凹模带台肩的凸 模、凹模、凸凹模以及推杆、推销、限制器、托杆、各种螺钉、螺栓、螺塞、螺帽外径必须滚花者。 (毫米) 工件直径(D) 工件长度 L车刃的割刀量和车 削二端面的余量 (每件) <7071-120121-200201-300301-450 直径上加工余量 ≤32122345-10 33-60233454-6 61-100344454-6 101-200455564-6

当D<36时并不适应于调头夹加工,在加工单个工件时,应在L上加夹头量10-15。(2)工件的最大外径有公差配合要求,光洁度在▽以上,例如:外圆须磨加工的凹模, 挡料销、肩台须磨加工的凸模或凸凹模等。 (毫米) 工件直径(D) 工件长度 L车刃的割刀量和车 削二端面的余量 (每件) <5051-8081-150151-250251-420 直径上加工余量 ≤15334455-10 16-32344565-10 33-60445665-8 61-100555675-8 101-200666775-8 当D<36时,不适合调头加工,在加工单个零件时,应加夹头量10-15。 毛坯加工余量表(三) Ⅱ:圆形锻件类(不需锻件图) (1)不淬火钢表面粗糙度在▽以下无公差配合要求者,例如:固定板、退料板等。 (毫米) 工件直径(D) 工件长度 L <1011-2021-4546-100101-250直径上加工余量长度方向上余量 150-200 5 5 5 5 5 5 5 6 5 7 201-300 5 6 5 6 5 6 5 7 6 8 301-400 5 7 5 7 5 7 6 88 9 401-5007 8 5 8 6 87 99 10 501-6007 8 6 8 6 87 1010 11 注:表中的加工余量为最小余量,其最大余量不得超过厂规定标准。 毛坯加工余量表(四) Ⅲ:矩形锻件类: 表内的加工余量为最小余量,其最大余量不得超过厂规定标准。 工件直径(D) 工件长度 L ≤100101-250251-320321-450451-600601-800 长度上加工余量2e 5667810 工件截面上加工余量(2a=2b)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