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大数据即服务DaaS以及大大数据

(完整版)大数据即服务DaaS以及大大数据
(完整版)大数据即服务DaaS以及大大数据

大数据技术发展态势跟踪

——关于大数据的几个重要观点和产业技术路线发展

2014-8-14 11:50:31

文章来源:科技发展研究杂志

大数据(Big Data),普遍认为是指在特定行业中,超出常规处理能力、实时生成、类型多样化的数据集合体,具有海量(Volume)、快速(Velocity)、多样(Variety)和价值(Value)的4V 特征。

最早提出大数据特征的是2001 年麦塔集团(后被Gartner 公司收购)分析师道格?莱尼(Douglas Laney)发布的《3D 数据管理:控制数据容量、处理速度及数据种类》(3D Data Management: ControllingData Volume, Velocity and Variety),提出了4V 特征中的3V。最早提出词汇“Big Data”的是2011 年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大数据:下一个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前沿》研究报告。之后,经Gartner 技术炒作曲线和2012 年维克托?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的宣传推广,大数据概念开始风靡全球。

一、关于大数据的几个重要观点

大数据发展至今,伴随着很多争议。有人称之为“新瓶装旧酒”,也有人认为大数据的机遇被过于夸大,企业就是在这种怀疑和忐忑中抓紧推进大数据应用。客观上看,大数据在研究范式、企业战略层面具有变革的潜力,但不宜过于强调其新颖性,不应同过去的数据学科领域割裂开来;21 世纪以来,大数据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突破,主要体现在对3V 特性的“适应”和“运用”上,目前受益最大的是云计算产业,对其他产业和社会发展的变革作用尚未落地。

有如下几个重要判断和观点:

1、大数据的核心思想本质是数据挖掘。数据挖掘(Data Mining)借助计算机从海量数据中发现隐含的知识和规律,是一门融合了计算机、统计等领域知识的交叉学科,其核心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等理论在上世纪90 时代推行知识管理时已有显著进展。从本质上看,大数据带来的“思维大变革”以及一些数据驱动类的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模式创新,都是数据挖掘理论的延伸,表达为“数据挖掘相对于数理统计带来的思维变革”或许更加准确。比如,因果关系是数理统计中的重要内容,基于完善的数学理论,代表是回归模型;而相关关系是数据挖掘中的重要内容,基于强大的机器运算能力,代表是神经网络、决策树算法,这使得人们不需要了解背后复杂的因果逻辑也可以获得良好的分析和预测结果。从某种程度上说,必须感谢大数据的宣传者,正是这样的热炒才让数据挖掘这样一门小众却极具价值的科学展现在大众眼前,起到了很好的科普作用。

2、突破主要来自技术上的“能力拓展”。表现在对多样(Variety)、海量(Volume)、快速(Velocity)特征的“适应”和“运用”上:一是存储数据从结构化向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拓展,如基于Web 异构环境下的网页、文档、报表、多媒体等,导致了一批基于非结构化数据的专有挖掘算法的产生和发展。二是数据库从关系型向非关系型、分布式拓展,关系型数据库是以行和列的形式组织起来的结构化数据表,如Excel 表格,缺点在于存储容量小、数据扩展性和多样性差,而新的非关系型、分布式数据库可以弥补上述不足。三是数据处理从静态向实时交互拓展,新的大规模分布式并行数据处理技术能够实时处理社交媒体和物联网应用产生的大量交互数据,有效应对多样(Variety)和海量(Volume)带来的复

杂度和时效性要求。

3、能力拓展直接促成了价值(Value)的实现。得益于上述技术,数据挖掘理论获得了呈几何倍数增长的数据量和处理能力,原本很多无法验证的设想和方法得以实现。比如,传统BI 分析有一个“集中”步骤,即在分析前需要对大量数据抽取和集中化,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仓库,这个步骤往往成为BI 分析全过程的能力瓶颈;而基于大数据分布式技术的BI 分析无需“集中”,大大提升了敏捷度和智能水平,从而推动机器学习、语义处理等领域发生重大突破,直接促成了Mahout 机器学习算法集、Siri 语音助手等一批商用化产品的问世。

4、变革的潜力主要体现在数据开放战略和数据驱动范式上。在战略层面,数据处理从封闭、断点、静态向开放、海量、实时的转变,引发了社区、众包、网格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在此基础上将推动机构数据开放和公众共享运动的兴起。在研究范式层面,科学研究出现从推理演绎驱动向数据驱动拓展的苗头,如生物基因与健康等研发密集型产业开始向数据研究科学拓展;许多传统的科学研究如历史、文学等也开始尝试运用数据分析技术。但上述重大变革目前尚未真正实现。大数据现有技术水平的主要受益产业仍然是云计算和各类基于云计算的商业模式,在信息基础设施普及率、社会开放性以及与网络智能交互技术的结合度没有达到一定能级时,大数据的应用是有限的,达不到面向社会的“无所不能”。

5、大数据技术的主要推动者是互联网企业。由于更多地围绕云计算,所以大数据的底层架构和核心技术主要由谷歌、亚马逊、脸谱以及美国Apache 基金会等互联网企业机构掌握。谷歌公司研发了大数据“三核心”——文件系统(GoogleFileSystem )、处理算法(MapReduce)和分布式数据库(BigTable),打造了全球大数据开发的主流框架和范式。雅虎和Apache 基金会基于谷歌的算法思想,开发了Hadoop 开源框架,向广大企业和创业者开放,推动产业生态系统的不断壮大;亚马逊、脸谱、推特等企业在此框架基础上开发各类功能性工具;而微软、IBM 等传统IT 企业在产业链上更多关注下游应用,开发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

6、大数据的提出有助于进一步明晰云计算的概念。从专有领域的角度看,原来的云计算包括两层概念:一类是海量数据的高效处理,主要是大规模分布式并行运算技术,代表是谷歌公司;另一类是硬件资源的虚拟化分配,更多聚焦虚拟机技术和对象存储出租商业模式,代表是亚马逊公司。这两层概念相互交织,往往让外界分不清楚。大数据概念的提出,可以将前者完全涵盖,侧重微观、技术和前端;云计算这个概念今后可更多地在商业模式层面进行定义,侧重宏观、服务和后端。任何IT 企业的云战略都可以分成两条线:一个是大数据,一个是云计算,分别对应不同的产品。比如微软公司,如果说的是其并行数据仓库与Hadoop 集成的解决方案,那么谈论的是大数据;如果提到的是其Azure 数据库服务租用平台和IaaS、PaaS、SaaS 三类服务模式,那么谈论的是云计算。

7、数据并非越大越有价值。大数据支持者的一个重要论断是:基于全量,大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将超越传统数理统计,因果关系将为相关关系所取代,而事实并非如此乐观。一方面,传统的数理统计没有过时。其经历四百年的发展,仍然在经济社会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抽样是一门古老且成熟的统计方法,如果目标明确、方法科学,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得出结论的正确性,并不逊于全量数据。客观上看,全量的价值更多体现在一些传统数理统计基本假设可能失效之处,如互联网“长尾”现象的出现,导致正态分布、帕累托法则在个别领域不再适用,此时需要依靠全量数据寻求规律。另一方面,全量伴生的“噪音”有时会影响精准度。例如,被誉为大数据杰出案例的“谷歌流感趋势”近期陷入低谷,错误率高达90%以上(108 周中错了100 周),不能预测甲型H1N1 等重大疫情。它的核心逻辑是:搜索“流感”的人数与实际患症的人数之间存在相关性,而事实上,即便去医院看流感的人都有80%~90%实际没有得流感,表面的网络搜索行为与可靠的信息来源还存在较大差距以

及“去噪”过程。很多专家认为,就目前而言,相关关系还不足以替代因果关系,而只是作为其补充。

二、大数据技术发展经历了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

基于Web of Science 数据库1中1994 年后涉及大数据概念的4495篇文献,采用Citespace 知识图谱工具,通过热点关键词和高被引文献分析,勾勒出了大数据技术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历程(如图1、2)。

1、萌芽期:数据挖掘技术(上世纪90 年代-本世纪初)随着数据挖掘理论和数据库技术的逐步成熟,一批商业智能工具和知识管理技术开始被应用,如数据仓库、专家系统、知识管理系统等。此时,对于大数据的研究主要集中于“Algorithms”(算法)、“Model”(模型)、“Patterns”(模式)、“Identification”(识别)等热点关键词,高被引文献侧重于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的基础技术,如1993 年Quinlan JR 发明的C4.5 数据挖掘

算法,1995 年VladimirN.Vapnik 撰写的机器学习教材,以及1998 年Eisen MB 等关于聚类分析和全基因组表达模式的研究等。

2、突破期:围绕非结构化数据自由探索(2003-2006 年)非结构化数据的爆发带动大数据技术的快速突破。以 2004 年Facebook 创立为标志,社交网络的流行直接导致大量非结构化数据的涌现,而传统处理方法难以应对。此时的热点关键词较为分散,包括了“Systems”(系统)、“Networks”(网络)、“Evolution”(演化)等,高被引文献也很少,说明学术界、企业界正从多角度对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库架构进行重新思考,且尚未形成共识。期间,谷歌公司Jeff Dean 和Sanjay Ghemawat 发表了三篇论文,分别提出GoogleFileSystem(2003)、MapReduce 算法(2004)和BigTable 数据库(2006),奠定了大数据技术的核心基础。

3、成熟期:形成并行运算与分布式系统(2006-2009 年)Jeff Dean 在BigTable 基

础上开发了Spanner 数据库(2009)。此阶段,大数据研究的热点关键词再次趋于集中,

聚焦“Performance”(性能)、“CloudComputing”(云计算)、“MapReduce”(大规模数据集并行运算算法)、“Hadoop”(开源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等。在高被引文献方面,有两篇引人注目,分别是2008 年谷歌公司正式发表的MapReduce 论文和2009 年Tom White 发表的Hadoop 论文。

4、未来:大数据技术仍在快速发展(2010 年至今)随着智能手机的应用日益广泛,数据的碎片化、分布式、流媒体特征更加明显,移动数据急剧增长。老“三核心”面临能力瓶颈,而2010 年谷歌为应对这种趋势而开发的Percolator、Dremel 和Pregel 日趋成为新“三核心”。与此同时,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再次自我革新,开始转向兼具关系型易查询和非关系型高扩展性的新型云数据库(NewSQL),代表如谷歌的Spanner、亚马逊的RDS、微软的SQL Azure 等,大数据的核心技术仍在快速发展。

——全球大数据研究的进展、分布和前沿

二十年来,全球大数据研究经历了一个从起步到活跃的过程。基于大数据相关的4573 篇文献和8571 项专利,对其研究进展、分布和前沿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美

国是大数据研究的中心地带,技术创新活跃,国际间合作频繁。2、我国对大数据研究的资助力度较大,学术论文较多,但与国外创新合作较少。3、系统、性能和算法是大数据研究的重点方向和核心基础。4、大数据产业创新不仅聚焦软件技术研发,还在硬件技术上重点布局。

一、大数据研究文献的国别和机构分布

1、美国是大数据研究的中心地带,我国紧随其后。美国是研究者最多的国家,约占总

数的34%,中国紧随其后,占23%,美中两国合计占到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余的前10 位国家包括:德国、英国、日本、印度、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和韩国。

2、大数据研究文献发展的“三阶段”特征显著。第一阶段是1994-2001 年,年均文献不超过50 篇,研究文献主要为“美国籍”。第二阶段为2002-2010 年,年均文献超过100 篇,且以年均20%的幅度稳步增长,突出特点是我国文献开始出现,并在2008-2009 年超过了美国。第三阶段为2011-2013 年,研究文献出现爆发式增长,3 年文献共达到2053 篇,占20 年累计总数的44.9%;主要原因是美国文献的再次崛起,3 年内贡献了735 篇,而我国为489 篇。

3、我国政府对大数据研究的资助力度较大。文献数前25 位的研究机构中,美国16 所大学上榜,共发表论文559 篇,占美国文献总数的36.4%。中国则有6 所大学机构上榜,其中中科院发表论文数居世界第一,达到109 篇,之后依次是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6 所大学机构共计发表论文244 篇,约占我国大数据文献总数的四分之一。

从资助机构上看,资助5 篇以上的机构一共有36 家,大多为国家基金组织和政府部门。其中,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和国立卫生研究院是三家资助发表文献最多的机构,分别达到122 篇、109 篇和57 篇。而企业更多聚焦专利领域进行布局,仅有谷歌和微软两家公司资助的研究文献超过5 篇。

4、我国大数据研究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方面,从合作关系上看,我国的大数据研究与世界联系不多,仅与台湾地区、德国有少量合作,而美国与韩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瑞士、土耳其等国家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德国、加拿大、英国之间也有不少合作。另一方面,从文献被引频次来看,研究文献的质量低于美国,美国1537 篇论文平均引用次数达到14.20 次,高引用指数为66,而我国文献的高引用指数仅有20。

二、大数据研究的学科领域分布

1、大数据研究开始渗透进入应用领域。文献涉及的学科领域超过100 个。在排名前15 位的学科领域中(图5),除了数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外,更是出现了微生物学、环境生态学、运筹学与管理科学等应用学科,说明大数据技术已经渗透进入各个基础和应用学科领域。

2、系统、性能和算法是大数据研究的重点方向。从大数据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分布中可以看到,大量文献集中在数据处理的系统、性能和算法上,如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与分类等方向位于核心层,其次为神经网络、降维运算、数据存储、关联规则、数据集等。

3、核心基础技术文献被大量引用。以谷歌公司的Mapreduce 为例,作为大数据的基础技术,该文献后续被近700 篇论文所引用,切实推动了分布式计算、Hadoop 等热点研究的开展。

三、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的重点方向

与学术文献研究不同的是,从企业专利布局角度出发,更有利于分析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的重点方向。为此,基于Orbit 专利数据库和VOSviewer 软件,对14 家国际性的IT 企业、互联网企业以及新兴大数据企业自2006 年以来的8571 项专利进行分析:

1、大数据软件技术已趋于体系化。在数据的基本框架、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分析等各个环节上,都有不同于以往抽样、封闭、小规模条件的新技术予以支撑,大数据软件技术体系逐步趋于完整。在此基础上,传统的IT 企业、互联网企业纷纷开发了基于大数据的行业解决方案和商业应用平台,一批新兴大数据企业加快发展并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所需的各项条件日趋完备。

2、企业在大数据硬件技术上的布局不亚于软件。与学术研究侧重于软件技术不同,企

业十分重视相关硬件设备的技术布局。一方面,按照国际专利进行分类,数据处理、存储和相关设备依然是专利较为集中的领域,如大数据专利数量较多的G06F-017、G06F-015、

G06F-007、G06F-003、G06F-009、G06F-021 等分类号,均侧重于计算机数据的处理、存储、控制、接口、安全等硬件电路、设备和零部件。另一方面,8571 项专利集聚形成几个较大的专利群,包括采集显示和传输、处理分析、记录存储、数据管理、共享与协作等,其中规模最大的专利群,依然是与采集、显示和传输相关的外围信息硬件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14 家国际性企业大数据技术专利的一部分贡献来自于其在华分公司。8571 项专利中,公开国为中国的有1757 项,优先权国在中国的有170 项,说明了我国研究人员在大数据领域研究水平的不断提升。

——产业链格局、竞争策略与商业模式

当前,全球大数据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孕育期和机遇期。核心关键技术也在加快发展和更新换代,各类解决方案提供商加大力度宣传造势,尤其是围绕电信、航空、交通、生物、城市管理等重点领域描绘美好蓝图,力求推动行业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抢占产业增长点;与此同时,小微企业和创业者对大数据热情高涨,期望借此机会实现高速成长的梦想。简言之,由于整个产业开始转向应用创新阶段,高成长的预期让各方都对未来抱以乐观的态度。

一、大数据产业从“技术驱动”转向“应用驱动”

大数据产业的“技术驱动”色彩十分明显,与“应用驱动”阶段尚有一定差距,但这一转变过程正在加速进行。

1、“两纵三横”的产业体系趋于成熟。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来看,大数据的产业体系框架表现为“两纵三横”:“两纵”基于技术的基础程度,分为底层技术和应用层技术,前者是共性、基础性技术,如Hadoop 框架、Hbase 数据库、Mahout 算法集等;后者是“二次开发”行为,包括各类个性化方案、产品与服务。而“三横”基于处理的流程顺序,分为基础设施、分析系统和应用工具,也可进一步细化为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服务五方面。这一框架体系已经趋于成熟,能够应对绝大多数的产业应用需求。

彭博创投(Bloomberg Ventures)在2012 年对大数据产业进行了调研,也曾将大数据领域的企业和产品分为三类:基础设施、分析和大数据开源技术大数据基础设施大数据分析系统大数据应用工具分析基础设施操作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数据库分析解决方案可视化数据即服务(DaaS)商业智能(BI)垂直(产业)应用日志应用广告/媒体应用采集、存储、处理、分析、服务应用,这种划分方法对应了大数据的产业体系框架,基本覆盖了数据处理技术的全链条、各环节。

2、产业发展的方向大都与大数据关联。广义的大数据应用本质上是一种“增值分析”,前景有着近似无限的可能,不受任何行业、资源、地域、用户的约束。从此角度上讲,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几乎都能和大数据挂钩。以“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例,很多技术前沿的描述和布局,均与大数据相一致或关联,或是可以通过大数据实现。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布局了物联网、移动终端设备、云计算、海量数据处理软件;节能环保产业布局了高效储能、节能监测和能源计量;生物医药产业布局了生物资源样本库、基因测序、以及基于物联网的远程健康管理服务等。

3、技术的开源特点加速了应用转化过程。大数据技术兴起于互联网时代,而互联网企业大都持有共享开放的价值观,不偏好也不需要依靠垄断有限资源生存,这导致大数据技术早在萌芽阶段就是开源技术,无偿供给全世界的开发者使用;后续包括Hadoop 等底层技术均为开源性质,也没有任何专利门槛。这种免费、去专利化的特点催生了开源项目、开源社区、开放性创新联盟组织的兴起,有效降低了产业技术的壁垒,推动更多的企业和创业者介

入,进一步加快了技术应用转化的过程,有助于产业的迅速成长。

二、产业竞争策略逐步成型

大数据产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除了基础设施环节会带来一定能耗之外,其余环节均为零能耗、高附加值。其在初始资本、法规监管等方面的准入门槛极低,但对人才资源的要求较高。为此,产业竞争呈现出数量大、水平高的特点,企业竞争策略逐步分化。

1、竞争者虽多,却未形成过度竞争。大数据从业者正在急剧增加,几乎所有的信息技术企业都在此领域布局,同时创业者持续不断地进入此领域。然而,由此带来的并非是过度竞争,而是良性竞争,最终将推动技术的创新和价值的实现。这主要归功于两个原因:一是高创新的属性。大数据技术是ICT 领域中的高附加值环节,以谷歌、亚马逊等为代表的大数据企业,无论是在技术先进性、创新活跃度还是在市场份额上,都在全球处于领先位置。二是高增长的预期。作为企业个体,在产业急速成长的预期之下,基本都选择了追求专业性的策略,依靠产品性能和服务取胜,而摈弃了追求低成本的策略。

2、三类竞争者各具优势。按照技术的变革性与应用水平,主要分化为三类竞争者:一是“互联网颠覆者”,谷歌、亚马逊、Apache基金会开发了全新的基础技术与数据库构架,依靠免费、开源的所谓互联网模式,彻底改变了原有的技术标准与游戏规则,颠覆了ICT 产业。二是“初生牛犊”,在新的规则面前,大公司与创业者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一些拥有核心人才与市场嗅觉的创业企业,如SPLUNK、Cloudera、Evernote 等企业,在特定工具、专业平台方面迅速抢占先机,填补市场空白,获得快速发展,在产业链中拥有了一席之地。三是“系统集成商”,微软、IBM、HP、Oracle、EMC2、SAP,这些传统IT 巨头拥有强大的资金、研发能力和市场资源。面临大数据的冲击,他们能够敏锐意识到自我革命的紧迫性,并且马上采取应对举措。他们的策略更多是防御性和商业化的,即依靠已有客户资源、成熟的产品线、丰富的行业经验加上商业并购予以应对。

在技术布局方面,大数据的竞争策略分为两类:一是做细分市场专业产品,主要是“互联网颠覆者”和“初生牛犊”,专注于技术领域的耕耘,大量的不同创新产品与应用层出不穷,形成了大数据的技术创新生态。二是整合资源,主要是“系统集成商”,依靠并购“初生牛犊”企业,整合各类资源,将大量专业技术产品组装为面向行业的应用解决方案。如IBM 在7 年内(2006-2013 年)并购了30 多家公司,均指向数据库、存储、商务智能、非结构化分析工具等,IBM还计划2015 年前再支出145 亿美元用于大数据并购。

3、政府是大数据产业的重要一环。与金融、化工、医药等行业相比,大数据并不是一个需要政府强力监管的行业。目前,各国也只有在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出台了相关监管法案。与此相反,政府将在促进产业发展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主要体现在公共数据的开放上。2009 年,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首份总统备忘录《透明和开放的政治》,成立了统一的政府数据开放门户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ca2418194.html,,全面开放政府拥有的公共数据,提供多种应用程序接口,供开发者创建特色应用。这一开放式平台极大地刺激了数据驱动型创新,截至2014年初,该网站开放的数据集已经超过了85000 项,汇集了1200 余个应用程序和软件工具、手机插件,其中超过300 个是由个人或民间组织开发,新的商业模式和企业随之产生,如FlightCaster 公司基于美国交通统计局、联邦航空局交通管制中心警报、美国气象局和航班运行状况信息网站FlightStats 的数据,提供航班晚点预报,比航空公司的正式通知早6 个小时,且准确率达到85%-90%。

三、大数据的商业模式创新

数据驱动型的商业模式有如雨后春笋,在全球加快涌现。为对应产业体系框架,进一步明确价值流向,本文按照数据的获取、管理、分析、应用环节的区分方式,将大数据的商业模式分为数据托管和交易平台、关系挖掘和沉淀价值利用、数据社交和跨界连接三种类型。

1、数据托管和交易平台模式

该模式应用已有数十年之久,是发展最为成熟、最为普遍的大数据商业模式,本质是发挥规模效应,降低单个企业在数据信息存储和寻找上的投入成本。主要业务形态有空间出租托管、数据商店、数据市场等,典型的代表企业为亚马逊、EMC2、DropBox。近年来,该模式引入“云”的概念,从简单的数据存储,逐步扩展到数据聚合平台,最终形成云服务;而以独特数据资源进行的整合朝着纵向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和横向多种产业整合两个方向发展,促使了一站式数据商店和数据交易平台的出现。如亚马逊、微软等企业均建立了可以交易应用程序和高级数据集的数据商店,目前已有数万亿个数据点、数千个订阅、数百个应用程序。

2、关系挖掘和沉淀价值利用模式

关系挖掘是媒体热炒的主流大数据商业模式,也是数据科学的主要应用模式。核心是通过数据发现隐藏的相关性,最终用于指导商业、精准化服务与辅助决策。该模式的实现需要一些先决条件,主要是面向数据的处理分析环节:一是目标领域的完全量化,如互联网广告领域,从广告点击到用户购买行为,均有完整详实的数据记录;二是数据处理能力的大幅提升,要能够处理非关系型数据,并在海量条件下保持实时快速的性能。该模式的难点在于需要颠覆常规的用户思维和需求逻辑,典型类型是沉淀价值的利用,即将一些通常无意义的数据甚至是垃圾数据进行利用,最终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比如,谷歌公司利用了数十亿用户搜索时的错误拼写记录,用以提升其拼写检查器的智能性。就目前而言,基于关系挖掘的大数据模式尚未成熟,但这种模式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较高期望,认为其将有助于驱动产业转型和发展新兴产业,如推动生物医药等研发密集型产业、企业咨询等知识密集型产业向数据密集型产业转型,推动零售、交通等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业转型等。

3、数据社交和跨界连接模式

与前两种模式不同,该模式直接面向每一个社会个体,本质上是充分挖掘物理世界的个体资源,将其变成虚拟世界的一个节点,与其他的节点进行连接、交互和交易,从而大大降低各类商业化业务的推广成本,并形成新兴业态。该模式正在走向成熟,最典型的代表就是O2O(线上-线下连接)。比如,微信不光是聊天工具,更成为了连接线上线下、开展移动支付的重要入口;打车软件有效降低了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提升了出租车市场的智能化程度;可穿戴设备将人体的讯息进一步量化,并提供决策建议;苹果Passbook 软件为用户提供一个智能的电子卡包,整合信用卡、护照、登机牌、优惠券等各类卡牌的信息功能。该模式的推行也有几个必要条件,主要是针对数据的采集传输环节:移动化,需要带有位置服务、能够发射无线信号的智能终端;稳定连接,需要高速、泛在的外部网络环境;在线支付,依靠用户最终的支付行为实现盈利;持续感知能力,需要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低功耗芯片技术以及电池技术作为保障。

全面理解数据即服务(DaaS)

2013年03月29日

作者:LiquidHub合伙人

摘要:本文分析了数据即服务(DaaS)的概念,数据即服务通过资源的集中化管理,为

提升IT效率以及系统性能指明了方向。标签 DaaS数据治理数据即服务

资源利用率不足,数据蔓延到整个企业IT系统导致管理的复杂程度不断加深,这是每一位CIO[注]都要面对的难题。现实中的困境也促进了技术发展,数据即服务

(Data-as-a-Service,DaaS)通过资源的集中化管理,为提升IT效率以及系统性能指明了方向。因此DaaS在过去的几年中得到了许多CIO的青睐,它包含的主要技术有数据虚拟化、数据集成、SOA、BPM以及PaaS[注]等。

如何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数据传输到正确的位置?如何将困在应用系统中的数据进行虚拟化?如何在数据复杂度以及数据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支撑多变的业务需求?这些问题都在加速数据即服务的普及。

企业DaaS策略以及基础架构成为CIO和业务部门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这体现在:?企业数据仓库(EDW)越来越倾向于DaaS策略

?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增长促使了DaaS的发展

?应用孤岛中的数据越来越集中化管理,DaaS基础架构就变得更加重要

?要做企业级的数据分析就必须先推行DaaS策略

在早期市场,DaaS主要关注的行业包括金融服务、电信以及公共部门。而在过去的24个月当中,我们看到如医疗、保险、零售、制造、电子商务以及媒体娱乐等行业也涌现出不少DaaS应用案例。

数据即服务用例

数据即服务的概念源自于交易、产品以及客户数据能够按需提供给用户,而不必去考虑地理位置或者不同的组织部门。此外,PaaS(平台即服务[注])和SOA的出现使得数据所处的实际平台也变得无关紧要。

数据即服务拥有非常多的用例:

1.提供单一版本的事实(Single version of truth)

2.支持实时商务智能(BI)

3.交易处理的高性能扩展

4.大数据[注]分析

5.跨多个领域的联合视图

6.增强安全性与可访问性

7.云数据、合作伙伴数据以及社交媒体数据的整合

8.移动应用信息的交付

9.企业范围内的搜索

什么是数据即服务?

数据即服务是指与数据相关的任何服务都能够发生在一个集中化的位置,如聚合、数据质量管理、数据清洗等,然后再将数据提供给不同的系统和用户,而无需再考虑这些数据来自于哪些数据源。DaaS解决方案能够提供以下的优势:

?敏捷性。通过数据访问的整合,客户能够更加快速地对其进行移动,而无需再去考虑底层数据的来源。如果客户需要稍微不同的数据结构或者调用特定位置的数据,DaaS通过最小程度的变更能够非常快速满足需求。

?成本效益。服务提供者找数据专家来建好底层架构,表现层可以外包给别人(报表和仪表盘用户界面等),同时使得任何变更需求都能更灵活的满足。

?数据质量。通过服务来控制数据的访问,这对数据质量改进非常有帮助,因为更新点只有一个。当服务彻底测试之后,如果下一次部署不发生变化,那么他们只需要进行回归测试就好了。

?效率、高可用和弹性。这些优势来自于虚拟化,物理服务器资源共享将提升效率(+本站微信networkworldweixin),跨多个物理服务器的集群可以提高可用性,动态调整和实时迁移集群节点到不同的物理服务器能够增强弹性。

数据即服务元素

客户需求构建一个DaaS平台,其中所涉及的元素主要包括:

1.数据采集(Data acquisition):来自于任何数据源,如数据仓库、电子邮件、门户、第三方数据源等。

2.数据治理与标准化:手动或者自动整理数据标准。

3.数据聚合:这个有很强的服务与技术驱动的质量控制机制,不是简单地写100个ETL 程序。

4.数据服务:通过web服务、抽取和报表等,让终端用户能够更容易地消费数据。

总结

相关领域知识,应用知识,人员与技能,流程和技术平台是DaaS策略的关键需求。DaaS 的精髓在于使数据管理更为集中化,让更多的用户无需去注意底层数据的问题,而将注意力完全放在如何使用这些数据。

转自网界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a2418194.html,/software-soa-saas/htm2013/20130329_266729.shtml

数据即服务(Data as a Service; DaaS)

什么是数据即服务?

数据即服务是指与数据相关的任何服务都能够发生在一个集中化的位置,如聚合、数据质量管理、数据清洗等,然后再将数据提供给不同的系统和用户,而无需再考虑这些数据来自于哪些数据源。

DaaS是SaaS的孪生兄弟,作为“as a service”家族成员之一,它将数据作为一种商品提供给任何有需求的组织或个人。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是一种业务驱动的、粗粒度、松耦合的服务架构,支持对业务进行整合,使其成为一种相互联系、可重用的业务任务或服务,是实现DaaS最有效的方法。基于SOA的DaaS 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基础异构数据资源经过数据整合后生成符合公共语言模式的视图,最

后利用Web service技术将视图封装成具有公共接口的服务供用户调用,从而实现数据资源的按需获取。[1]

数据即服务的优势

DaaS解决方案能够提供以下的优势:

敏捷性。通过数据访问的整合,客户能够更加快速地对其进行移动,而无需再去考虑底层数据的来源。如果客户需要稍微不同的数据结构或者调用特定位置的数据,DaaS通过最小程度的变更能够非常快速满足需求。

成本效益。服务提供者找数据专家来建好底层架构,表现层可以外包给别人(报表和仪表盘用户界面等),同时使得任何变更需求都能更灵活的满足。

数据质量。通过服务来控制数据的访问,这对数据质量改进非常有帮助,因为更新点只有一个。当服务彻底测试之后,如果下一次部署不发生变化,那么他们只需要进行回归测试就好了。

效率、高可用和弹性。这些优势来自于虚拟化,物理服务器资源共享将提升效率,跨多个物理服务器的集群可以提高可用性,动态调整和实时迁移集群节点到不同的物理服务器能够增强弹性。

数据即服务的元素

客户需求构建一个DaaS平台,其中所涉及的元素主要包括:

数据采集(Data acquisition):来自于任何数据源,如数据仓库、电子邮件、门户、

第三方数据源等。

数据治理与标准化:手动或者自动整理数据标准。

数据聚合:这个有很强的服务与技术驱动的质量控制机制,不是简单地写100个ETL 程序。

数据服务:通过web服务、抽取和报表等,让终端用户能够更容易地消费数据。

数据即服务的运营模式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现在已经出现了许多云平台以及分布式系统。云计算的模式是业务模式,本质是数据处理技术。数据逐渐成为了一种宝贵的资产,正如一句话所说:谁拥有了大数据,谁就拥有了未来。云为数据资产提供存储、访问和计算。盘活资产,使其为国家治理、企业决策、个人生活服务,就是一种数据即服务的思想。

现在数据的来源各种各样,比如互联网企业:SNS、微博、视频网站、电子商务网站;物联网、移动设备、终端中的商品、个人位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联通、移动、电信等通信和互联网运营商;天文望远镜拍摄的图像、视频数据、气象学里的卫星云图数据等。

这些数据的拥有者,就可以通过大数据相关技术,如分析技术、存储技术、计算技术等发掘数据中的价值,然后提供服务。

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公司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Appstore + iphone/ipad,这种模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所以,我认为数据即服务,应该也会像Saas、Paas、Iaas一样具有一种运营模式,进而改变人们的生活。

随着云平台的出现将来一定会出现另一种模式:云平台+大数据=数据服务。在云平台上存储着大量的数据,即一种宝贵的资产,经过挖掘会产生有价值的发现,再进行定制开发,便可以提供针对用户的数据服务。为国家治理、企业决策、个人生活提供服务。

如果数据在安全的基础上达到有效的共享便会产生更大的价值。例如把一个国家的各产业的数据共享互通,然后进行知识发现,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决策支持。

数据即服务的应用

数据即服务的概念源自于交易、产品以及客户数据能够按需提供给用户,而不必去考虑地理位置或者不同的组织部门。此外,PaaS(平台即服务)和SOA的出现使得数据所处的实际平台也变得无关紧要。

数据即服务拥有非常多的用例:提供单一版本的事实(Single version of truth)支持实时商务智能(BI)交易处理的高性能扩展大数据分析跨多个领域的联合视图增强安全性与可访问性云数据、合作伙伴数据以及社交媒体数据的整合移动应用信息的交付企业范围内的搜索

相关领域知识,应用知识,人员与技能,流程和技术平台是DaaS策略的关键需求。DaaS 的精髓在于使数据管理更为集中化,让更多的用户无需去注意底层数据的问题,而将注意力完全放在如何使用这些数据。

参考文献

1.↑张水平,程超,王蓉,张凤琴,陈爱网.一种应用于DaaS的物化视图候选集生成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2,(11).

数据即服务(DaaS)

1为什么出现DaaS

1.1大数据时代来临

未来的十年将是一个“大数据”引领的智慧科技的时代。随着社交网络的逐渐成熟,移动带宽迅速提升,云计算、物联网应用更加丰富。更多的传感设备、移动终端接入到网络,由此产生的数据及增长速度将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要多,都要快。“大数据”时代的脚步悄然而至。

现在,数据来源多种多样,无论何时,无论任何地方都在产生新的数据。据统计,全世界可用的数据量已经由2005年的150EB增长到2010年的1200EB。预计未来几年,数据总量每年将增加40%,这意味着从2007年到2020年,数据的存储量要增长44倍。[1]

对于大数据,IBM总结了它的四个特性:大量化(Volume)、多样化(Variety)、快速化(Velocity)和价值(Value)。通过大数据的四个特性我们可以看出在快速化、大量化和多样化的大数据中是存在着价值的,这些价值是可以上升到服务的,同时数据也是一种资产。大数据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和潮流,而如何利用它也将是一个挑战和机遇。

1.2 IaaS、PaaS、SaaS等模式的出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软件的成熟,在21世纪开始兴起的一种完全创新的软件应用模式——SaaS。同时由于云计算概念的出现,也出现了PaaS和IaaS。

SaaS:它是一种通过Internet提供软件的模式,厂商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客户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求,通过互联网向厂商定购所需的应用软件服务,按定购的服务多少和时间长短向厂商支付费用,并通过互联网获得厂商提供的服务。用户不用再购买软件,而改用向提供商租用基于Web的软件,来管理企业经营活动,且无需对软件进行维护,服务提供商会全权管理和维护软件。

PaaS:把软件研发的平台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的商业模式,以SaaS的模式提交给用户。

IaaS : 消费者通过Internet 可以从完善的计算机基础设施获得服务。

通过上面三种模式可以看出,提供服务是一种适合时代潮流的运营方式,也是未来运营的一种趋势。因为这样可以减少用户的投资,用户可以按需订购,适用面广泛而且前景美好。

同时,可以看出在上面三种模式的基础上,未来很多软件、应用都会基于上述的几种模式,同时会产生大量数据,而这些数据会比较集中、易于操作和共享。为什么说会比较集中、易于操作和共享,是因为大部分应用运行在专业的平台上,所以数据会集中在云平台等基础设施中。同时因为平台提供商具有成熟的技术,所以对数据的存储、计算等是比较成熟的,所以操作起大数据来比较容易。对具有这些特点的数据进行整合、处理、挖掘等操作后就可以发掘有价值的东西。再通过平台可以提供服务给用户。所以,从硬件和软件的基础上看,DaaS是可以实现的。

1.3大数据潜藏价值

大数据的有效利用可以创造巨大的潜在价值。许多行业和承担业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利用大数据提高人力、物理资源的分配和协调能力,减少浪费,增加透明度,并促进新想法和

新见解的产生。

例如,现阶段我国比较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如果政府拥有各个产业的数据,并通过数据挖掘等技术进行知识发现,就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借鉴,作为结构调整的决策支持。

两年前,CIA需要大约63天来分析收集的数据,现在,只需要27分钟就可以了。CIA 认为,近年来,社会化媒体,移动技术和云计算应用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一个例子就是前一段的“阿拉伯之春”,如果没有这些技术的话,就不可能成功。此外,廉价的,随时可接入网络的设备也很大程度地改变了人们的商业行为。这种数据提供服务的能力对于CIA 这样的情报机构非常有用。CIA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从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发现恐怖分子的行踪。因此,大数据的充分利用就变得格外重要了。

总体来说,很多行业需要提供关于数据的服务。

2 DaaS是什么

2.1 数据即服务的含义

DaaS字面意思为:数据即服务。我认为DaaS就是把大数据中潜在的价值发掘出来,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服务。

数据即服务应该包含多层含义。首先,可以为用户提供公共数据的访问服务,用户可以随时访问任何内容的数据。例如,一个用户想查看过去十年的天气情况,数据服务提供者就可以提供给用户过去十年的天气情况。对于这种数据服务,可以提供按不同国家、地区、季度、月份给出的数据。所以,公共数据的访问是灵活性的、多角度的、全方位的。

其次,可以为用户提供数据中潜在的价值信息的服务。例如,一个具有全球连锁店的汽车销售企业,可以向数据服务提供商买这样的服务:全球不同国家、地区人们购买汽车的情况,其中可包括哪里的人喜欢买什么品牌的汽车,汽车风格又和人的职业之间的关系等。获取这样的数据服务后,汽车销售企业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安排销售计划。

2.2 数据即服务的运营模式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现在已经出现了许多云平台以及分布式系统。云计算的模式是业务模式,本质是数据处理技术。数据逐渐成为了一种宝贵的资产,正如一句话所说:谁拥有了大数据,谁就拥有了未来。云为数据资产提供存储、访问和计算。盘活资产,使其为国家治理、企业决策、个人生活服务,就是一种数据即服务的思想。

现在数据的来源各种各样,比如互联网企业:SNS、微博、视频网站、电子商务网站;物联网、移动设备、终端中的商品、个人位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联通、移动、电信等通信和互联网运营商;天文望远镜拍摄的图像、视频数据、气象学里的卫星云图数据等。

这些数据的拥有者,就可以通过大数据相关技术,如分析技术、存储技术、计算技术等发掘数据中的价值,然后提供服务。

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公司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Appstore + iphone/ipad,这种模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所以,我认为数据即服务,应该也会像Saas、Paas、Iaas一样具有一种运营模式,进而改变人们的生活。

随着云平台的出现将来一定会出现另一种模式:云平台+大数据=数据服务。在云平台上存储着大量的数据,即一种宝贵的资产,经过挖掘会产生有价值的发现,再进行定制开发,便可以提供针对用户的数据服务。为国家治理、企业决策、个人生活提供服务。

如果数据在安全的基础上达到有效的共享便会产生更大的价值。例如把一个国家的

各产业的数据共享互通,然后进行知识发现,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决策支持。

3国内外现状

2009年,美国政府通过启动https://www.360docs.net/doc/ca2418194.html,网站方式进一步开放数据大门,这个网站向公众提供各种各样的政府数据。

2009年,欧洲一些领先的研究型图书馆和科技信息研究机构建立了伙伴关系致力于改善在互联网上获取科学数据的简易型。

2011年5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发布了一份报告——《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的下一个新领域》,大数据开始备受关注。

2011年12月8日工信部发布的物联网十二五规划上,把信息处理技术作为4项关键技术创新工程之一被提出,其中包括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挖掘、图像视频智能分析。

2012年1月,瑞士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大数据是主题之一,会上发布的报告《大数据,大影响》宣称,世界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资产类别,就像货币或黄金一样。2012 年3 月29日美国总统办事机构(EOP)公布了《大数据的研究和发展计划》,强调了联邦政府五大部门在大数据研发上的投资承诺,描述了联邦政府十二个关键部门开展大数据研发应用的行动计划,展示了大数据研发应用将从以往的商业行为上升到美国国家战略部署的总体蓝图。

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出,国家层面已经开始重视大数据及数据的访问和潜在价值的挖掘,想通过数据资产获取想要的服务,例如知识发现和决策支持。

EMC在2009年7月,收购了数据复制解决方案提供商Data Domain

2010年10月,IBM收购网络分析软件提供商Coremetrics;2007年,收购商务智能上ILOG;2010年,提出智能地球等。

IBM提出的智慧的地球核心思想就是:捕获大数据+数据互通共享+挖掘价值=智慧的地球,就是数据即服务的现实体现。

有人说云计算由美国兴起,最终让亚马逊和谷歌抢占了先机,成为了世界范围内云计算领域的巨头。我们日常在使用的Google Search,Google Earth,Goolge Map,Google Gmail,Google Doc 等等业务都是Google基于自己云计算平台来提供的,而谷歌基于它的云平聚集着海量数据,他们正在寻求通过数据提供服务,据国外媒体报道,2011年6月底,谷歌推出了“数据解放”服务Google Takeout,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地从谷歌Buzz、Picasa及谷歌个人页面等服务中导出文件夹﹑照片等数据。昨日,谷歌宣布Google Takeout开始支持导出Google Voice数据。

国内在这方面走在比较靠前的应属百度和阿里巴巴。2012年8月19日,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奠基开工,该中心建设周期为四年,一期总建筑面积达12万平米,在数据存储规模、计算能力和环保节能三方面都处于亚洲一流水平。建成后的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数据存储量超过4000PB,可存储的信息量相当于20多万个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藏书总量;同时由于使用了百度自主研发的的高性能、低功耗服务器,数据中心CPU总量高达70万颗、CPU内核总数超过300万个;此外,数据中心采用多项适用中国环境及法规的高科技技术来提升整体数据中心的能源效率,可实现节能约43%,在绿色环保方面达到亚洲一流水准。百度技术副总裁王劲应邀出席2012年亚洲移动通信博览会,并发表了题为“掘金大数据”的主题演讲。王劲认为,大数据拥有巨大价值:“一方面,开发者可以通过挖掘、分析大数据,发现规律,预测未来;另一方面,开发者可以通过共享网络中的各种数据,实现产品的快速验证和迭代。”百度通过十多年在搜索方面的积累,云平台已具备四大能力:大容量数据存储能力、高并发处理能力、统计分析能力、智能推荐与运营,这些能力将帮助开发者更好地实现大数据价值。王劲强调:大数据是未来的行业发展趋势,其发展势头已难以抵挡,开发者应抓住大数据机遇,利用大数据开发出更智能、更个性化的新一代应用,并最终实现应用经济的转型升级。

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与应用

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与应用 发表时间:2018-08-20T16:09:00.7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作者:全仲谋 [导读] 摘要:大数据应用的发展对信息系统及其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基于云计算的大计算平台技术已成为现代建模仿真领域的核心技术,尤其是当前社会各领域开始注重对基于数据的应用,大数据的兴起引发了社会各领域研究、应用大数据的热潮。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524033 摘要:大数据应用的发展对信息系统及其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基于云计算的大计算平台技术已成为现代建模仿真领域的核心技术,尤其是当前社会各领域开始注重对基于数据的应用,大数据的兴起引发了社会各领域研究、应用大数据的热潮。本文详细阐述了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应用的基本概念,病态系讨论了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大数据;云计算;平台;应用 引言 “大数据”这个词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显著,甚至隐约可以成为这个时代的代名词。对于数据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已然成为各行各业创造经济突破的新增长点,是企业战略目标制定和实施的关键依据。大数据的概念决定了它需要在一个特殊的平台上才能够发挥作用,庞大的信息量并不是以往的单机处理系统可以“吃得消”的。而云计算平台的建立正好弥补了这一方面的短板,其新颖的信息处理模式与大数据概念有着很好的契合度。但是目前大多数研究者的目光都是集中在大数据分析上,关于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应用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不过可以预期,未来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必将成为社会的发展核心。 一、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概述 1、大数据的特征。大数据又被IT业称之为巨量数据集合,具体是指无法在某个特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一种海量、多样化、高增长率的信息资产。大数据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超大的容量、繁多的种类、获取数据的高速、数据质量真实可靠、数据来源渠道复杂等等。信息时代到来的今天,数据信息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大数据的发展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对信息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需要在短时间内对数据库进行有关的操作与处理,为满足这一需求,大数据技术应运而生。 2、云计算平台的优势。云计算是以网络为平台,利用远程连接的计算机获取所需计算服务,该计算机可供给弹性伸缩的计算资源,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省因重复配置资源增加的成本。云计算的优点:1.计算能力强。云计算可对计算机集群中的CPU进行远程调用,使其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每秒高达10万亿次运算。2.可靠性高。云计算使用数据容错技术和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措施,能够保证云计算服务的可靠性。3.使用成本低。云计算采用自动化集中式管理,按需分配使用硬件资源,无需支付数据管理成本。 3、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的关系。大数据与云计算的联系紧密,两者均能够为数据资源提供存储、访问和计算的平台。对于云计算而言,其核心技术为数据处理技术,最终目的是为国家、企业和个人提供便捷服务,这与大数据的发展目的一致。大数据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能够与云计算平台共同一个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与计算,两者的相似度极高。 二、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优势分析 数据处理是大数据的基础要求,新时代下的“大数据”理念已经是无法用传统计算机处理方式来满足的,因而需要一种新的计算方式作为支持。容量大、种类多、价值高、更新快的特点使得大数据看起来像是一座高楼大厦,有着巨大的价值等待人们的开发利用,而云计算所提供的安全、高效的数据应用服务可以有力地支撑这座楼房。 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是一个由众多技术融合的综合体,其主要包括虚拟化技术、分布式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和分布式并行编程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充分利用云计算适用于数据密集型计算的特点,很好地贴合了大数据对数据量和数据类型的要求;云计算分散到集群电脑的处理方式能够实现数据的及时调用和动态调整,达到高效、快速处理数据信息的目的;平台可以利用虚拟化处理方式对电脑本地资源、网络资源等进行整合、按照要求进行统一调度,实现信息价值最大化。同时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能够与各种系统应用做到有效契合。以云计算为核心的数据处理平台能够满足更加复杂的操作要求,同时其容量大、运行稳定、安全性高的特点能够适应现在对数据处理的需求;大数据可以为云计算的运行提供指导,对云计算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调配。 三、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平台应用研究 3.1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平台优点分析 目前社会各领域所采用的传统单机处理模式成本较高,而且无法根据用户的使用要求进行扩展,随着用户应用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及数据处理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这便会导致单机处理模式的性能无法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而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而成的大数据平台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为不同层次用户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应用数据服务,对提高用户对应用数据的使用效率和使用质量有着重要作用。云计算在实际运用中具备良好的弹性伸缩及动态调配等功能,对资源的虚拟化处理及系统的透明性处理可以满足用户按需使用要求,其绿色节能可以最大程度上契合新型大数据处理技术的诸多要求,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计算处理模式具有更强大的处理功能,其存储空间、可靠性、安全性、便捷性都可以满足用户需求,并且大数据平台在应用中具有优秀的可平滑迁移、可弹性伸缩等有点,并且可以实现对云计算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等诸多优势特性,所以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平台应用已成为未来计算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3.2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平台实际应用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大数据平台可以提供聚合大规模分布式系统中,对通讯、存储、处理等能力的需求,并可以为上层平台通过灵活、可靠的方式提供各类应用,并且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针对海量多格式、多模式大数据的跨系统、跨平台等操作,提供统一管理手段和敏捷的响应机制,对支持大数据快速变化的功能目标、系统环境以及应用配置有着重要作用。例如,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而成的企业信息系统,该新型系统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分布式集群技术来构建一个大数据平台,该平台在实际运行中可以支持不同业务应用中多种格式、多种访问模式的大数据统一存储,并采用分布式工作流和调度系统框架来构建一个数据分析系统,利用分布式计算手段实现大数据的转换、关联、提取以及聚合等功能,该类大数据平台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满足企业各种业务的实际需求。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大数据平台可以实现企业决策支撑、销售预测等功能,这是因为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利用上层应用数据,通过大数据平台分析系统的功能及附加业务的逻辑功能对其进行分析,从而为现代企业利用数据决策提供科学、准确、有效的参考依据。云计算平台技术与云计算服务技术在新时期的高速发展,使大数据平台应用技术成为可能,如果没有云计算技术作为大数据平台的技术支撑,大数

云计算和大数据基础知识12296

精心整理 云计算与大数据基础知识 一、云计算是什么? 云计算就是统一部署的程序、统一存储并由相关程序统一管理着的数据! 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一种基于因特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在远程的数据中心里,成千上万台电脑和服务器连接成一片电脑云。因此,云计算甚至可以让你体验每秒超过10万亿次的运算能力,拥有这么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模拟核爆炸、预测气候变化和市场发展趋势。用户通过电脑、笔记本、手机等方式接入数据中心,按自己的需求进行运算。 二、 三、 1 );软件2 任一资源节点异常宕机,都不会导致云环境中的各类业务的中断,也不会导致用户数据的丢失。这里的资源节点可以是计算节点、存储节点和网络节点。而资源动态流转,则意味着在云计算平台下实现资源调度机制,资源可以流转到需要的地方。如在系统业务整体升高情况下,可以启动闲置资源,纳入系统中,提高整个云平台的承载能力。而在整个系统业务负载低的情况下,则可以将业务集中起来,而将其他闲置的资源转入节能模式,从而在提高部分资源利用率的情况下,达到其他资源绿色、低碳的应用效果。 3、支持异构多业务体系 在云计算平台上,可以同时运行多个不同类型的业务。异构,表示该业务不是同一的,不是已有的或事先定义好的,而应该是用户可以自己创建并定义的服务。这也是云计算与网格计算的一个重要差异。 4、支持海量信息处理 云计算,在底层,需要面对各类众多的基础软硬件资源;在上层,需要能够同时支持各类众多的异构的业务;

而具体到某一业务,往往也需要面对大量的用户。由此,云计算必然需要面对海量信息交互,需要有高效、稳定的海量数据通信/存储系统作支撑。 5、按需分配,按量计费 按需分配,是云计算平台支持资源动态流转的外部特征表现。云计算平台通过虚拟分拆技术,可以实现计算资源的同构化和可度量化,可以提供小到一台计算机,多到千台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按量计费起源于效用计算,在云计算平台实现按需分配后,按量计费也成为云计算平台向外提供服务时的有效收费形式。 四、云计算按运营模式分类 1、公有云 公有云通常指第三方提供商为用户提供的能够使用的云,公有云一般可通过Internet使用,可能是免费或成本低廉的。 烦。B 2 3 五、 六、 1、传统的IT部署架构是“烟囱式”的,或者叫做“专机专用”系统。 图2传统IT基础架构 这种部署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两点: 硬件高配低用。考虑到应用系统未来3~5年的业务发展,以及业务突发的需求,为满足应用系统的性能、容量承载需求,往往在选择计算、存储和网络等硬件设备的配置时会留有一定比例的余量。但硬件资源上线后,应用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的负载并不会太高,使得较高配置的硬件设备利用率不高。 整合困难。用户在实际使用中也注意到了资源利用率不高的情形,当需要上线新的应用系统时,会优先考虑部署在既有的基础架构上。但因为不同的应用系统所需的运行环境、对资源的抢占会有很大的差异,更重要的是考虑到可靠性、稳定性、运维管理问题,将新、旧应用系统整合在一套基础架构上的难度非常大,更多的用户往往选择新增与应用系统配套的计算、存储和网络等硬件设备。

大数据与云计算研究报告

(说明:此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使用)

摘要:近年来,大数据和云计算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秉承“按需服务”理念的“云计算(Cloudcomputing)”正高速发展,“数据即资源”的“大数据(bigdata)”时代已经来临[1]。大数据利用对数据处理的实时性、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根据大数据特点对传统的常规数据处理技术进行技术变革,形成适用于大数据收集、存储、管理、处理、分析、共享和可视化的技术。如何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大数据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话题。大数据的规模效应给数据存储、管理以及数据分析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数据管理方式上的变革正在酝酿和发生。本文所提到的大数据包含着云计算,因为云计算是支撑大数据的平台。 关键词:大数据云计算数据分析数据挖掘

引言 在学术界,大数据这一概念的提出相对较早。2008年9月,《自然》杂志就推出了名为“大数据”(bigdata)的专刊。2011年5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了名为《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Bigdata:Thenextfrontierforinnovation,competition,andproductivity)的研究报告,指出大数据将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对海量数据的有效利用将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最有力武器。2012年,联合国发布大数据政务白皮书,指出大数据可以使用极为丰富的数据资源来对社会经济进行前所未有的实时分析,帮助政府更好地响应社会和经济运行。2012年3月29日,奥巴马政府发布了《大数据研究与发展计划倡议》,宣布启动对大数据的研发计划,标志着美国把大数据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将“大数据研究”上升为国家意志,对未来的科技与经济发展必将带来深远影响。 大数据应用正在风靡全球,大数据精准营销成为企业掌舵者的口头禅,那么大数据真的是无懈可击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大数据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而有关大数据与隐私的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毫无疑问,未来可以获得的个人数据量越多,其中的信息量就越大。只要拥有了足够多的数据,我们甚至可能发现有关于一个人的未来信息。另外市场是变化无常并且不可预期的,决策者的创造性思维并不能通过数据得以体现,相反,大数据在压制创新。大数据搜集到的数据的真实性也有待检验。一个人获得的数据和事实越多,预测就越有意义,人的判断也就显得愈发

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分析)

https://www.360docs.net/doc/ca2418194.html, 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用途:发改委甲级资质、立项、审批、备案、申请资金、节能评估等) 版权归属:中国项目工程咨询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a2418194.html, 编制工程师:范兆文

https://www.360docs.net/doc/ca2418194.html,/ 【微信公众号】:中国项目工程咨询网或 xmkxxbg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研,是在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的前期,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 北京国宇祥国际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咨询公司,我们拥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程咨询资格、我单位编写的可行性报告以质量高、速度快、分析详细、财务预测准确、服务好而享有盛誉,已经累计完成6000多个项目可行性

CY大数据云计算中心项目技术方案

CY大数据云计算中心项目技术方案 1.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被提出和云计算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各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推动,随之相关的业务数量呈爆发式增长。现有的IT基础设施越来越不能满足IT运维人员和用户的需要,一方面物理服务器的数量随着用户的需求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大量低利用率的设备占据着数据中心宝贵的机柜空间,造成了资源浪费。同时各省市各级单位大量重复建设数据中心,虽然目前基本实现的数据的互联互通,但是在整体范围内并没有实现资源整合和统一调度,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的引入,将高效解决当前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改变了传统的IT基础设施交付和使用模式,通过虚拟化和云计算技术,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应用。提供的资源被称为虚拟资源,虚拟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 云计算的出现,对于我们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灵活的信息化平台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将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各个政府单位和企业也迫切需要通过实施虚拟化和云计算技术打造行业内私有云,提高业务扩展的敏捷性,降低业务快速扩展时产生的风险和重复投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可以说,目前行业私有云平台的建设对于信息化的发展影响重要而深远。 1.2.建设目标 1)建设一个基于云计算技术的IaaS平台,提供虚拟机服务,将原来部署到物理机上的业务迁移部署到虚拟机上,并整合多个业务系统 2)通过基础架构云平台,打通底层资源池,将单位或者企业内部的所有的硬件资源、虚拟资源、应用资源进行互通和整合,实现对所有基础架构资源(可包括下级单位或分公司)的统一管理、弹性分配和调度。 3)实现统一的自助式资源服务门户。 4)采用高可用、安全、稳定的虚拟化底层架构;采用成熟先进的理念、技

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编写范文

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咨国联出品

目录 第一章总论 (9) 1.1项目概要 (9) 1.1.1项目名称 (9) 1.1.2项目建设单位 (9) 1.1.3项目建设性质 (9) 1.1.4项目建设地点 (9) 1.1.5项目负责人 (9) 1.1.6项目投资规模 (10) 1.1.7项目建设规模 (10) 1.1.8项目资金来源 (12) 1.1.9项目建设期限 (12)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12) 1.3编制依据 (12) 1.4编制原则 (13) 1.5研究范围 (14)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 1.7综合评价 (1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8) 2.1项目提出背景 (18)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20)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20) 2.3.1促进我国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1)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1)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22)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22)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22)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23)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23)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24) 2.4.1政策可行性 (24) 2.4.2市场可行性 (24) 2.4.3技术可行性 (24) 2.4.4管理可行性 (25) 2.4.5财务可行性 (25) 2.5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项目发展概况 (25) 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26) 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26) 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6)

云计算与大数据-大数据应用与云平台实战

在本章中我们为大家介绍6个业界大数据、云计算实践案例。l大数据:基于开源、机器学习的实时股票预测。 l大数据:IMDG实时内存分析应用场景。 l大数据:数据湖泊之海量视频分析。 l云计算:第二平台到第三平台的应用迁移。 l云计算:混合云云存储管理平台CoprHD。 l云计算:软件定义存储Ceph vs. ScaleIO。

5.1 大数据应用实践 5.1.1 基于开源架构的股票行情分析与预测 股票市场行情分析与预测一直是数据分析领域里面的重头戏,确切地说IT行业的每一次重大发展的幕后推动者以及新产品(特别是高端产品)的最先尝试者都包含金融行业,特别是证券交易市场,它符合大数据的四大特征:交易量大、频率高、数据种类多、价值高。在本小节,我们为大家介绍一种完全基于开源软件构建的大数据驱动的股票行情分析与预测系统的实现。

通常我们认为在一个充分共享信息的股票市场内,股票价格的短期走向是 不可预测的,因此无论是技术分析(Technical Analysis)还是基本面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都不可能让一只股票在短周期(小时、天、1周或 10天)内获得好于市场表现的成绩—以上分析是基于著名经济学家Eugene Fama 在1970年提出的EMH(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有效市场假说)。以 美国证券市场为例,它属于半强型有效市场(Semi-Strong Efficient Market),也就是说美国证券市场价格能够充分地反映投资者可以获得的信息,无论投 资人选择何种证券,都只能获得与投资风险相当的正常收益率(除非是基于保 密信息的内部交易,而在美国市场,内部交易是被法律严格禁止的)。

大数据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大数据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咨国联|出品

目录 第一章总论 (9) 1.1项目概要 (9) 1.1.1项目名称 (9) 1.1.2项目建设单位 (9) 1.1.3项目建设性质 (9) 1.1.4项目建设地点 (9) 1.1.5项目负责人 (9) 1.1.6项目投资规模 (10) 1.1.7项目建设规模 (10) 1.1.8项目资金来源 (12) 1.1.9项目建设期限 (12)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12) 1.3编制依据 (12) 1.4编制原则 (13) 1.5研究范围 (14)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 1.7综合评价 (1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8) 2.1项目提出背景 (18)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20)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20) 2.3.1促进我国大数据云计算数据中心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1)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1)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22)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22)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22)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23)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23)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24) 2.4.1政策可行性 (24) 2.4.2市场可行性 (24) 2.4.3技术可行性 (24) 2.4.4管理可行性 (25) 2.4.5财务可行性 (25) 2.5大数据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发展概况 (25) 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26) 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26) 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6)

云计算和大数据基础知识

云计算与大数据基础知识 一、云计算是什么? 云计算就是统一部署的程序、统一存储并由相关程序统一管理着的数据!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基于因特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在远程的数据中心里,成千上万台电脑和服务器连接成一片电脑云。因此,云计算甚至可以让你体验每秒超过10万亿次的运算能力,拥有这么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模拟核爆炸、预测气候变化和市场发展趋势。用户通过电脑、笔记本、手机等方式接入数据中心,按自己的需求进行运算。 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 通俗的理解是,云计算的“云”就是存在于互联网上的服务器集群上的资源,它包括硬件资源(服务器、存储器、CPU等)和软件资源(如应用软件、集成开发环境等),所有的处理都在云计算提供商所提供的计算机群来完成。 用户可以动态申请部分资源,支持各种应用程序的运转,无需为繁琐的细节而烦恼,能够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业务,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技术创新。 云计算的核心理念是资源池。 二、云计算的基本原理 云计算的基本原理是,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集群上,对这些硬件基础设施通过虚拟化技术构建不同的资源池。如存储资源池、网络资源池、计算机资源池、数据资源池和软件资源池,对这些资源实现自动管理,部署不同的服务供用户应用,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成所需要的应用,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 打个比方,这就好比是从古老的单台发电机模式转向了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就像煤气、水电一样,取用方便,费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的。 三、云计算的特点 1、支持异构基础资源 云计算可以构建在不同的基础平台之上,即可以有效兼容各种不同种类的硬件和软件基础资源。硬件基础资源,主要包括网络环境下的三大类设备,即:计算(服务器)、存储(存储设备)和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软件基础资源,则包括单机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 2、支持资源动态扩展 支持资源动态伸缩,实现基础资源的网络冗余,意味着添加、删除、修改云计算环境的任一资源节点,或者任一资源节点异常宕机,都不会导致云环境中的各类业务的中断,也不会导致用户数据的丢失。这里

基于大数据的云计算支撑平台IOP

基于大数据的云计算支撑平台 IOP 浪潮IOP(Inspur Open Platform)是一个云计算架构的开放平台,采用大数据处理、社交网络、情景感知、服务化架构等关键技术和理念开放的应用支撑和资源整合平台,通过共享平台强化企业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和高效利用,构建开放、协同、智能、互联、弹性可扩展的IT基础软件环境,使客户有机会利用新技术的解决传统IT系统规划和建设存在的诸多难题,实现信息化从传统架构向云计算架构的平滑转型。 IOP平台采用“平台+应用”的总体思路,采用支持分布式、高并发和大数据处理的云计算架构设计。开放的架构为各种应用提供分布式计算、分布式存储、大数据分析、统一用户认证、统一消息引擎、统一资源管理等基础支撑服务能力,通过IOP可以整合来自内外部的各类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开放业务能力和数据资源,创新应用开发和IT服务模式。 IOP平台的应用领域包括:基于云计算的信息化应用支撑、大数据处理和资源整合以及面向公众的互联网服务和电子商务。

IOP具备四个方面的关键特性,以满足之上承载应用的稳定运行。 1、满足百万级以上用户海量数据快速存取,并能够支持水平扩展, 基于大数据可弹性扩展的技术架构。 2、利用Open API整合与共享信息资源,对基础共性服务统一构建, 基于开放平台为多应用提供公共服务。 3、制定应用开发统一的标准规范,采用应用商店模式搭建应用生 态环境,促进应用创新。。 4、IOP产品研发始终坚持安全可控的技术路线,所有底层架构和 组件均为自主研发。 目前平台研发工作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果,并在浪潮实施的包括智慧城市、警务云等一些重大项目中进行应用,浪潮IOP平台的应用极 大的提高了行业IT整体的计算能力、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下一步将

大数据与云计算概述

大数据与云计算概述

科技的不断进步必然会为社会的发展带来变革,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也由以往的工业时代步入信息时代。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简单的数据信息处理和基础的计算机应用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全球数据信息爆炸式的增长和复杂化多方位的需求与应用,亟需新的科学技术来促进互联网产业的深度优化与改革。目前,科技信息行业的中心已经发生转变,球各大IT公司也都将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信息安全作为日后发展的主要目标。本专题报告包含以下内容:什么是大数据和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现状,大数据的发展趋势。 一、什么是云计算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典型的云计算提供商往往提供通用的网络业务应用,可以通过浏览器等软件或者其他Web服务来访问,而软件和数据都存储在服务器上。云计算服务通常提供通用的通过浏览器访问的在线商业应用,软件和数据可存储在数据中心。狭义云计算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资源;广义云计算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也可是其他服务,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作为一种商品通过互联网进行流通。对云计算的定义有多种说法,“云计算是通过网络提供可伸缩的廉价的分布式计算能力”。 二、什么是大数据 数据(Big Data)又称为巨量资料,指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

云计算大数据试题资料

云计算大数据试题

云计算大数据试题 一、单选题(30%) 1、我公司大数据对外服务品牌是下面哪一项?(A) A.智慧洞察 B.精确营销 C.智慧数据 D.和数据 答案:A 2、目前中国移动已经开展的大数据对外服务不包括下面的哪一项?(D) A.旅游景区客源分析 B.交通OD系统 C.商铺选址 D.互联网广告营销 答案:D 3、大数据金融征信是对外服务一个重要的领域,下面说法错误的是(C) A.要严格保护用户信息安全 B.数据结果脱敏加工 C.可以输出用户的位置信息 D.必须获得用户授权 答案:C 4、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B)。 A. 数据信息 B. 专业化处理 C.速度处理 D. 内容处理 答案:B 5、与运营商数据相比,互联网数据有以下几点局限性,除了( D )。 A. 数据局部性 B. 数据封闭性 C. 数据割裂性 D.数据全面性 答案:D 6、推荐系统为客户推荐商品,自动完成个性化选择商品的过程,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推荐基于网站最热卖商品、客户所处城市、( D ),推测客户将来可能的购买行为。 A.客户的朋友 B.客户的个人信息 C.客户的兴趣爱好 D. 客户过去的购买行为和购买记录 答案:D 7、社交网络产生了海量用户以及实时和完整的数据,同时社交网络也记录了用户群体的( C ),通过深入挖掘这些数据来了解用户,然后将这些分析后的数据信息推给需要的品牌商家或是微博营销公司。 A.地址 B.行为 C.情绪 D.来源 答案:C 8、在云生态环境中,用户需求相当于( D ),云数据中心相当于 ( C ),云服务相当于( B )。 A. 降水 B. 水滴 C. 水库 D. 阳光 答案:D\C\B

大数据、云计算、数据中心发展趋势简介

大数据、云计算、数据中心发展趋势简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数据爆炸的时代,对数据价值的认知和利用也正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人们将不再满足于获取数据预先定义的价值,借助先进的工具和手段,汇集多来源、多类型的数据,开展深入分析和综合研究后,期望获取更多新的价值发现。“大数据”现象的出现正是人们应用新兴技术对数据价值再认知和再发掘的不断尝试。 云计算的核心是业务模式,本质是数据处理技术。数据是资产,云计算为数据资产提供了保管、访问的场所和渠道。如何盘活数据资产,使其为企业决策服务,是大数据的核心议题,也是云计算必然的升级方向。但目前云计算在安全和标准方面还不成熟,与企

业实际应用有一定的差距。云计算数据中心作为目前大多数企业应用云计算技术的主要途径,在今后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将发挥主要功效,效益明显,其建设标准、规范以及对传统灾备模式的影响值得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 一、大数据 1、大数据定义及其特征 大数据的概念最早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根据维基百科定义,是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处理的数据集合。从产业的角度,常常把这些数据与采集它们的工具、平台、分析系统等一起被称为大数据。在2012年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大数据是框定的主题之一,该论坛发表的报告《大数据,大影响》中提出,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经济资产,就像货币或者黄金一样。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大数据和海量数据是有区别的:大数据包含了海量数据的含义,而且在内容上超越了海量数据,简言之,大数据等于“海量数据+复杂类型的数据”。 总结起来,大数据的特征主要体现为大量化、多样性、快速化、价值化和复杂性(简称“4V+1C”):(1)数据体量大(Volume)。从GB、TB级跃升到PB (1PB=1024TB)乃至EB(1EB=1024PB)级别。到目前为止,人类生产的所有印刷材料的数据量是200PB,而历史上全人类说过的所有的话的数据量大约是5EB;(2)数据类型繁多(Variety)。被分为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相对于以往便于存储的以文本为主的结构化数据,超过80%的数据都是非结构化数据,如视频监控数据、流媒体数据、RFID感应数据等;(3)价值密度低(Value)。

SEMS智慧城市大数据云计算中心方案

变更记录

SEMS智慧城市大数据云计算中心 方案

目录 第一章大数据云计算中心设计 (1) 1.1大数据云计算中心设计背景 (1) 1.2大数据云计算中心布局 (1) 1.3系统架构设计 (4) 1.3.1 综合控制系统 (4) 1.3.2 图像显示系统 (11) 1.3.3 液晶副显示屏 (16) 1.3.4 音视频多媒体接入 (17) 1.3.5 监控工位设计 (17) 1.3.6 网络设备部署 (17) 1.4分控中心设计 (17) 1.4.1 解码控制系统 (18) 1.4.2 图像显示系统 (18) 1.4.3 监控工位设计 (19) 1.4.4 网络设备部署 (19) 第二章监控指挥中心设计 (20) 2.1装修工程 (20) 2.2配电工程 (22) 2.3空调系统工程 (25) 2.4防雷接地保护工程 (26) 2.5消防系统工程 (28) 2.6照明系统工程 (29) 2.7机房子系统(可选配) (29) 2.7.1 参数配置 (30) 2.7.2 功能特性 (31) 第三章系统安全性设计 (35) 3.1网络传输与接入安全 (35)

3.2系统数据安全 (37) 3.3应用安全 (37) 3.4行为审计措施 (40) 3.5故障抢修机制 (40) 第四章售后服务 (41) 4.1服务期限及人员 (41) 4.2技术支持与服务 (41) 4.3电话支持与服务 (41) 4.4现场维护服务 (42) 4.5设备维修服务 (42) 4.6人员培训 (42) 第五章公司介绍及经典案例 (43) 第六章项目方案设计 (44) 6.1项目背景 (44) 6.2项目信息 (46) 6.2.1 项目需求 (46) 6.2.2 项目基本信息 (47) 6.3项目配置清单 (47) 6.3.1 大数据云计算配置清单 (47)

大数据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编制

大数据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咨国联出品

目录 第一章总论 (9) 1.1项目概要 (9) 1.1.1项目名称 (9) 1.1.2项目建设单位 (9) 1.1.3项目建设性质 (9) 1.1.4项目建设地点 (9) 1.1.5项目负责人 (9) 1.1.6项目投资规模 (10) 1.1.7项目建设规模 (10) 1.1.8项目资金来源 (12) 1.1.9项目建设期限 (12)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12) 1.3编制依据 (12) 1.4编制原则 (13) 1.5研究范围 (14)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 1.7综合评价 (1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8) 2.1项目提出背景 (18)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20)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20) 2.3.1促进我国大数据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1)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1)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22)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22)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22)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23)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23)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24) 2.4.1政策可行性 (24) 2.4.2市场可行性 (24) 2.4.3技术可行性 (24) 2.4.4管理可行性 (25) 2.4.5财务可行性 (25) 2.5大数据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发展概况 (25) 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26) 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26) 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