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传播中电视媒体的社会效应

浅谈文化传播中电视媒体的社会效应
浅谈文化传播中电视媒体的社会效应

当今世界,人们正处在一个以电视、电脑、多媒体为经纬的高度信息化的资讯时代。尤其是电视,在短短的五十年内异军突起、席卷全球,成为继报纸、刊物、书籍、电影、广播之后,世界上最强有力的大众传播媒介。美国的艺术理论家沃尔夫?里拉是这样描述它的:“电视进入社会组织之中,它是家具的一部分,它侵入家庭生活,它影响了思想,并改变了习惯,几乎成为现代城市文明生活中每一个人的一部分。”

的确如此,电视教育人、启发人,改变我们所知道的一切,电视能使人获得资讯及娱乐,电视是有效的公关媒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总之,电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样式,电视在日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人们若是不看电视,似乎就会与社会脱节。电视所具有的诱惑力,使全球绝大多数的大人孩子们,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它。不是吗?电视将家庭主妇粘连得走不开,以至忘掉家务,当她们想差遣孩子时才发现,他

(她)们也正围着电视周围,津津乐道地模仿“小燕

子”哪!

电视的出现,是人类一场最快速的革命,如今,全球八成的人口是在电视机面世后诞生的,全世界已有十几亿台电视机,这个数字还以每年百分之五的速度增长,在亚洲,则以每年百分之三十的速度直线上升,每当有25万个婴儿降生人间的同时,便会有25万台电视机与之成双配对。全世界花在电视节目制作方面的费用,大约为650亿美元,这项开支正以每年百分之十的速度递进。面对这样一个咄咄逼人的传播媒介,无怪乎人们不得不认真地对待,一方面研究、探讨如何发掘这一媒介的更大潜能,同时又在谨慎地预防、消除迷恋电视给人们所造成的后果及影响。

说到人对电视的迷恋之情,不要说成年人难以挡住荧光屏的魔力,就连5个月大的小孩也象寻找奶头似的在盯着电视,可见电视的吸引力之大。就拿美国人来说,平均一生中有一半休闲时间用来看电视,有2%———12%的人,平均每周看电视56小时以上,年轻人象他们的上辈一样,在

刘庆年

电视媒体的社会效应

浅谈文化传播中

18岁之前,花掉三年的时间在看电视。对于有的人来说,看电视已经成瘾,到了离开电视就感到浑身不舒服甚至无精打采的地步,这些人由于沉缅于头天晚上看过的电视内容之中,连上班上课时也精神恍惚,工作学习时的效率明显地下降。这种电视病,已成为一种“社会流行病”在美国蔓延。以上症状虽说发生在电视起步较早的美国,但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经历着电视起飞、消费革命的电视大国来说,足可引以为戒!

在衡量电视传播对人类正面效应的同时,也不可忽略电视文化中的负面影响,尤其令人担心的是那些假期之间整天泡在电视机前的青少年学生们,这些在电视机前嗷嗷待哺中长大的一代新人,贪婪地吮吸着电视所赋予他们的现代文明的乳汁;也正因为电视最了解如何满足甚至娇纵这些孩子们的要求,使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社会心理方面都与电视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样使我们担心的不只是孩子们看电视时间的长短问题,而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看什么样的电视?这些电视内容的选择将在他们的心灵上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社会学家普遍认为,影视文化的影响在于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美国,为人父母者,在电视、电影、流行歌曲三种媒体中,最不放心的也是电视。他们最忧虑的是影视文化对青少年学生们的影响,电视电影中的色情内容对导致青少年学生们的性放纵影响极大;影视文化产品中的暴力内容是青少年学生们趋向使用暴力的导因。众所周知,在美国的文化生活中,“性”和“暴力”是社会常盛的热点,于是乎美国的传播媒介抓住这一永久性的主题津津乐道、大肆渲染。美国孩子们一年之中,在电视中看到有关“性”的镜头竟达14000个左右(不包括从电影、广告、M TV 和摇滚乐以及麦当那等表演中对他所灌输的性知识)无怪乎他们知道的性知识远远超过了他们的父母。

美国青年在18岁之前,在电视上平均要看20万个暴力场面。在黄金时间节目中,暴力场面平均每小时出现3———5次,在星期六上午的儿童节目中,这一频率高达20—25次,电视节目中愈演愈烈的赛场暴力事件屡见不鲜,如大打出手的体育摔跤节目WWF却得到人们的喝采。无庸置疑,电视节目中的暴力场面与一些青少年学生们的破坏性行为之间形成了因果关系,许多材料也证明,孩子们的许多行为和语言是从电视中学来的,他们张口就说:“我要把你杀了。”

多年来,尽管人们对这个问题表示关切;社会有识之士呼吁电视广播网减少宣传暴力的电视节目,增加具有教育意义的节目,但电视暴力节目泛滥的情况近20年来没多大改变,反而接连发生校园枪杀惨案。公众谴责“只要电视摄像机不去捕捉这么多色情、暴力镜头,那就不会有如此多的麻烦事了。”可惜的是媒体的经营者们深知,只有暴力和色情节目才能给他们带来巨额的利润。所以这些充满暴力和色情镜头的节目,便成了青少年、学生们想当然的“科教书”。全球越来越庞大的青少年人口,真的喜欢认同电视传媒上的打、砸、抢、手枪指着行人的形象吗?法国文豪左拉曾感慨地说:“独个儿的观众是聪明人,成伙的观众却是羊群”,那么到底是电视传媒在挥鞭赶羊呢?还是让亿万青少年赶21世纪的电视传媒呢?

无奈之下,美国有84%的家长曾限制子女看某些电视节目(包括M TV),克林顿总统也参加了一次关于家庭和媒体的会议,并做了一篇演讲,赞同为电视屏幕整容所采用的一种V芯片技术。V芯片是一种计算机芯片,它可以被较方便地安装到电视机上,这样就等于给自己家的电视机上了把锁,使父母们对曾为之头痛的电视节目有了否决权。家长们只需要按一下按钮,就能把色情、暴力节目赶出家门,看样子它可使父母们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更有选择性,更富于效率

了。可V芯片计划的推广并不是那么顺利。其中反对的意见认为,V芯片的采用,意味着新闻检查的复辟,会给人一种“限制人民看电视”的错觉,还有的人抱怨道:“我看不出这种技术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什么奇效,没电影可看,坐在沙发上,那些宝贝就会受到教育呢?”云云。其实正是因为在美国的电视传播中性和暴力的泛滥,而那些表现真正内在美的东西、教育人民应当具备的东西却很少,尤其对青少年学生们缺乏健康的教育和正确的指导,才致使不少青少年学生萌生邪念,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并不为怪的。

社会上通过电视传媒加给青少年学生们有害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青少年学生们如何把握看电视的时间多少与长短,也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过分地看电视会使儿童、青少年学生们失去读书上进的欲望,使他们与大人之间形成隔膜。在美国家庭里,学龄前儿童,平均一周看电视30小时,青少年每年在学校上学时间是900小时,而在家里看电视的时间却达到1500小时,父母与孩子之间,每周真正从事交谈的时间只有39分钟,而他们看电视的时间则高达1680分钟。

过分地看电视,对正处于发育成长期的青少年学生们的消极影响也应有个正确的估计,儿童发育和教育专家认为,幼儿每周看电视10小时以上,就可能损害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从事创造性活动的能力。在国外,甚至出现了这种奇怪的现象,课堂上,老师讲课时,每隔15分钟就得讲一段笑话,因为电视广告的播放是每隔15分钟一次的,孩子们由于常看电视,已经形成一种习惯定势,不能耐住性子超过15分钟了。同样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在设有闭路电视监视系统的课堂上,有人突然破门而入扭打起正在讲课的老师来,被这一突发事件惊呆的学生们一个个不知所措,可是一但电视监示屏幕上出现了正在扭打中的实况时,学生们好象是一声令下似地扭过头来紧盯着屏幕不放,再也不去理会现场正在发生着的真人真事了。可见,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听任电视的摆布已经到了何种地步。这种现象的出现实际上并不足为奇,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一种“刺激———反应”的理论也随之形成,这种理论认为,信息(刺激物)可以影响不团结、消极的听众或观众,在他们中间产生预期的反应。

当然,有部分人也会反对“多看电视无益论”,声言电视已成为人类文化的主流;电视充实了人生,电视是百看不厌、越看越觉得有兴趣,甚至有的人奢谈看电视最理想的气温是华氏66度;最理想的环境是除了电视声浪外,一切鸦雀无声;最美的感受是在豪饮大量红酒、啤酒的过程中欣赏电视节目,这确是不失为电视享乐主义。

电视的崛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电视使得各民族的文化得到空前未有的交流,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商业冲击和文化污染。电视文化有它的两重性,它既能育人向上,又能诱人堕落;它既可以使你兴奋,又可以对你麻醉。所以电视不仅需要有精采健康的画面,而且还需要向社会负责,尤其要对青少年学生们的成长负责。就国际范围来说,伴随着电视传播覆盖而来的渗透力,也是不可低估的,这就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净化电视文化的重要性,事实上,伴随着国际间有关文化交流的互补性与冲突性争论的同时,电视文化的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也从未停止过。

以美国电视节目为例:每年向各国输出电视节目的总量超过30万小时,这些节目向近30亿人宣传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众,仅美国烟草广告通过电视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所造成的危害,就足以认识美国电视文化的渗透。

美国香烟广告的目标,主要是诱捕年轻人,为了把香烟广告顺利地推上电视屏幕,

美国烟草公司选择了花样翻新的广告载体,从万宝路牛仔裤、万宝路茄克衫到旅游、运动及生活方式等等,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他们深知,电视这个广告最佳媒体,有时尽管它做得很差,反而赚得很多。据调查,在全球范围内,12—18岁青少年中,最偏爱的香烟有三种:“万宝路”、“新宝”、“骆驼”,而这三种香烟,恰恰是广告量最大的。这种文化上的污染,将会使得两亿染上吸烟的青少年过早的死亡。在美国内的香烟销售量持续下降的同时,而出口量却增长了三倍,第三世界的烟民队伍,正以每年2%以上的速度上升,数百万青少年因受到了美国香烟电视广告的诱惑而吸烟上瘾,无怪乎美国官办的宣传机构新闻署的经费和美国烟草公司在广告上的开支连年激增,因为深知电视广告能宣传文化,同时也能创造市场。美国去年全年传播宣传投入高达793亿美元,比前年增支813%,大致是1988年美国公民生产总值(约319)增长率的两倍。美国新闻署开办的电视网系统,通过卫星向各国定时播放节目,美国电视文化对各国文化的冲击,已引起各国的普遍注意,连欧美国家都感受到美国电视大举进犯的威胁,西欧电视界联合抵制美国“媒介殖民主义”的呼声日渐高涨,加拿大也不得不采取措施,以对抗美国的电视霸权。同样,美国电视王国对正经历着电视爆炸时代的中国市场也十分关注,他们精心地估算着中国电视机的年产量及潜在的观众。

由此看来,电视在文化传播中事关重大,播电视不仅仅是为了大众的娱乐;看电视也不仅仅是个人的消遣,如何操纵好电视、利用好电视传媒;如何考虑到电视传播与受众心理结构上的吻合;电视节目如何与不同类型观众进行交流以期产生共鸣,是目前电视传播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我国改革开放当中,既要搞好经济建设,又不能忽视人的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如何科学地利用好电视传媒对广大青少年、学生开展生动活泼的道德教育、爱国主义及革命传统教育,是大众传播学在电视宣传方面所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责编大木)

媒介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媒介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当今世界,媒介具有无可比拟的力量。美国媒介素养学者W·JamesPotter在他的《媒介素养》一书中打了个比方:媒介传播效果对人类的影响就像气候对人类的影响,气候的影响无时不在,且有多种存在形式,其产生的影响有时使人颤抖,有时使人浑身湿褥,有时还会使人灼热无比。 媒介的影响力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媒介影响力主要是指媒介影响目标市场消费导向或目标人群消费行为的能力。广义的媒介影响力则是指媒介对一定范围内主流社会(影响面)的人群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的思想或行为产生影响的能力。媒介的影响力是建立在一定的影响面的基础上的。 如果说影响力指的是媒介产生影响的深度或力度,那么,媒介的影响面就是指媒介发生影响的广度或范围。不同的媒介对社会环境影响的大小和力度是大不相同的。对于媒介来说,其成功的标志就是对社会环境具有有效的影响力。影响面越广,影响力越大,就意味着其越成功。 就我自己的经历和所见所闻而言,目前我们主要受着大众媒介中报纸、电视、因特网和被称为“第四媒介”的手机的影响。其中电视和因特网等电子媒介中又包含了其他形式的大众传播媒介,如影视剧、戏曲和其他传播形式。正是由于这些媒介和传播形式自身所具有的特质和文化,它们才赢得了人们的青睐,拥有广大的影响面,从而形成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巨大影响力。媒介影响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影响,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它不仅能让人们了解信息,消除不确定性的因素;它也能让人们形成一定的舆论,从而影响事态的发展;它还能指导人们的行动,引领时尚。 拿新闻媒介来说,它们每天传播着国际或者国内的时事、各种会议通过的各种政策措施、各地发生的重要事件。表面上它们只是担任着一个信息中介的功能,实际上在它们传播的过程中,它们在不停地将自己所在的立场、所持的态度灌输给它们的受众,从而形成它们稳定的受众群。这是一种表现在意识形态的文化影响。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影 响分析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IT技术不断发展,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综合型社交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逐渐加深。本文首先对研究背景和问题进行了简略描述,介绍了当代大学生对综合型社交媒体的使用状况;接下来详述了具体的影响,列点清晰得分别讨论了一系列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最后提出合理利用社交媒体的呼吁,做出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社交媒体,大学生,影响 一、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高新技术与国际接轨,尤其是2001年加入国际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而中国因为历史文化的差异与国情的特殊化,并没有直接引进国外的社交媒体工具,而是创造了很多诸如社交媒体,微博,嘀咕等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社交媒体工具。 随着网络社会化应用的发展,网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成熟化,不仅再局限于初期的娱乐等需求,更希望可以借助网络对自身工作及个人发展提供帮助。网络平台的快捷、高效充分刺激和满足了这些用户的需求,在一系列技术支持下,智能手机等新兴媒体快速发展起来,在大学生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受到了广大大学生的青睐,对大学生的社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根据最新调查显示,有70%以上的大学生正在使用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工具。正如某研究公司分析师查伦斯.李所说:“未来的社交媒体像空气一样,只要我们需要,他们就无处不在。” 二.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优点 1有利于激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的共享性使文化作为无形的资产扩散到各地,使每个网民受益,达到“文化增值”的作用,也显示了文化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大学生创新知识和探究未知的信心。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生摆脱了知识的权威的从众心理,从而更有利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2便于大学生产生协同学习的观念 协同学习是指学习者在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学习。利用互联网所构成的协同学习环境,可以让更多的大学生不受地域的限制,好比坐在一起讨论问题,实现指定内容的有效学习.同时网络还可以使教育者和学生形成协同学习的模式,通过网络大学生还可以向教育者提出问题,寻求辅导与解答。大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3 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分享信息资源 社交媒体功能强大,堪称是一部百科全书,大学生一旦进入网络世界,即能在知识海洋中尽情遨游。网络大大降低了知识的学习成本,节约了时间。使大学生为获得信息所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被减到最小,这是任何媒体都无法比拟的。我们可以分享好听的音乐,分享重大的新闻,分享诸多的视频……还可以分享许多实用的网站。善于利用的人可以从分享中获得许多有用的资源,为当代青年的学习工作提供举足轻重的便利与价值。 4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电视媒介对儿童行为的负面影响

电视媒介对儿童行为的负面影响进入新时代,电视开始改变我们对现实的认知,改变和影响着我们的人生价值观。同样也深深影响着少年儿童。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儿童耗费在看电视上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据调查,我国中小学生最经常的课外活动是看电视,曾有电视收视率调查显示,在晚上黄金时段,4至16岁的孩子在某电视台的平均收视率2002年为3.5%,也就是说仅这一个频道在这个时段就有约833万未成年观众。节假日收看电视的儿童还会更多。 毫无疑问,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确实充实了儿童的业余活动,电视节目借以高科技技术和产业化的手段传递着各式各样的知识,使得儿童轻而易举的就能获得从老师和父母那里学不到的知识。由于看电视,儿童的独立性、好奇心和求知欲进一步加强,电视使孩子们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并且电视中知识类的节目令孩子们大开眼界,如《人与自然》、《神奇的地球》、《探索与发现》等节目,从一定意义上讲,电视是孩子们的“第二家庭”、“第二课堂”,是父母和教师的替代物。因为看电视已成为今天儿童生活的特定方式,所以使得孩子们心智早熟,见多识广。当然,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个不争的事实却是,电视也对儿童的行为带来的一系列负面的影响,让家长们和所有社会上关注的人士不得不重新回过头,认真的审视和反思这一社会现象。 一、电视暴力对儿童行为的影响 的确,现代儿童的生活环境已同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在电视进入家庭之前,父母一般是给孩子讲故事,读报纸,孩子在知识性、娱乐性和情感方面较多的依赖父母。而当电视家庭化后,五彩的电视荧屏就向孩子们直接地呈现了多姿多彩的世界。“电视摧毁了隔离儿童世界与成年人世界的那堵墙。”由于看电视不需要特别的指导、无须思考、而且电视的播出不分观众。电视对儿童轻而易举的“俘获”,使得儿童最终“依附”于电视所呈现的世界。据称,美国的孩子在18岁前,从媒体上目睹的暴力行为有30万桩。近年来我国的电视屏幕上也充斥着大量暴力血腥的内容。一些电视台只顾了广告收益在一些黄金时段大量播放一些其实是儿童极为不宜观看的血腥暴力节目,有调查数据显示,一家某地级市的电视台就连续一个多月在每晚的晚间剧场都播放了与血腥暴力有关的影片,包括枪战片、警匪片、恐怖片等。 儿童在看多了暴力电视镜头后,常常会误以为暴力情况反应的就是社会现实,以为暴力是解决冲突或达到一般手段不易获得的目的的直接方式,当成问题的唯一解决方式。暴力镜头对儿极具暗示作用,儿童长期耳濡目染后,比较容易在类似的生活情境中表现出攻击行为。 有一种误解,以为少儿的卡通节目对孩子就比较积极、正面。其实,电视卡通片上的暴力镜头,远超过一般成人观看的电视片。有好多以暴力对付坏人,假维护正义之名、行暴力血腥之实的卡通节目,以及借暴力的英雄式描述来促销广告业主的暴力。在这方面,像美国早期的动画片《变形金刚》、日本的很多漫画题材改编的动画片《忍者神龟》、《圣斗士》等片,都包含了这种因素。虽然这些动画片在制作的精良上确实让人佩服。但在其更深远意义上对儿童的教育方面的作用确是让人质疑的、不能信服的。 二、电视广告对儿童消费行为的影响 现如今,电视节目中附有大量的广告,许多节目是为了推销食品和其他穿戴之类的商品。广告的负面影响之一,是导致社会趋向物质主义,广告不断宣

大众传媒对社会及大学生的影响

摘要 大众传媒在当今已深入到社会及家庭的每个角落,它通过大众文化及符号化的冷酷给社会中的个体带来了深刻影响。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大众传媒以前所未有的强度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对不同年龄阶层的受众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控制和影响。关键词:大众媒体社会生活政治观念知识宣传青少年绪论当今社会,大众传媒传播的内容已经不仅仅是新闻,而很多的是信息。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大众传媒与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公众意见一起,被认为是影响个人社会化的五个最重要因素。家庭、同辈群体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是深刻和持久的,但它们带有地域性;而大众传媒面向的是社会公众,它的影响是广泛的、巨大的。大众传媒不仅可以控制社会舆论、引导受众态度,它的影响力还可以渗透到一般的社会心理以及个体思维和行动过程中。 一、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作用大众传媒与家庭、学校及其它群体同时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产生作用,它为个人社会化的过程提供了一个文化环境,它所传播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对社会成员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作用效果可以分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类 (一)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积极作用1、大众传媒对个人价值观念的正面影响:大众传媒具有明确而强烈的导向作用,它所倡导的生活理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及行为准则,影响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另外,其它的宣传模式,专题教育,大型主题晚会,名师讲解,专家授课,甚至一些有着正面引导意义的新闻报道等形式都能进行社会教育,对于受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促进受众关注、认识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解决,具有明显的效果。2、大众传媒对于社会价值观念的正面影响:大众传媒借助角色示范,供人学习模仿,可以培养、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情趣以及行为规范等。它所塑造出来的雷峰、王进喜等一大批英雄人物、模范人物,则可以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积极进取,在各自的领域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促进社会发展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同时大众传媒对社会规范意识有着深入的影响。大众传媒通过各种形式倡导亲情、友谊、关爱、理解、信赖、忠诚、合作等社会规范意识,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可以产生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塑造作用(二)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消极作用1、部分大众传媒对主流价值观念的宣传和引导方式不当,导致主流价值观念反而被边缘化。相当部分大众传媒对主流价值观念的传播宣传过于简单化、教条化,表现艺术不当、形式单一、语言枯燥,难以进入受众的视野。2、部分大众传媒自身的价值观念存在紊乱现象,干扰社会价值观念的正常建构。许多节目宣传的中心思想互相矛盾,无法形成统一的哲学观念。所以无法为受众提供合理的价值导向。3、大量影视传媒堕落到引导和塑造正确社会价值观念的反面。一些武打剧、历史剧、偶像剧已经走入怪圈,不仅不能发挥正面的引导作用,反而助长了一些错误价值观念的蔓延。4、商业炒作使一些媒介变得庸俗和低级趣味,偏离其应有的价值取向。为吸引受众眼球媒介经常采取低俗的手段。这样做影响了大众传媒的公信力。 二、大众媒体对政治观念的作用大众传媒担当着党和政府“喉舌”的作用,是架设在大众和政府间的桥梁。大众传媒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准确地报道党和国家召开的重大会议,进而使大众理解并坚决拥护党、热爱自己的祖国。在各种重大突发事件中,构建了大众与政府畅通的信息平台,传媒尽最大努力满足公众对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需要和对政府采取措施的信息需求。持续报道事件的处理进程和新信息,强化已确定信息的真实性,消除可变信息的不确定性,并与公众形成良性互动,保证事件中传媒信息的权威性,维持政府形象,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体现了中国 政府的形象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国家政治民主是要保证公众与政府官员之间信息制定的畅通,政府要保证其决策的透明化,公众可以了解政府信息和参与解决社会事务。政府需要了解公众的生存环境,出台什么样的政策才能改善社会现实; 公众也要知道政府制定的政策能否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实惠和保障。大众传媒在此过程中,有效地为公众传递政府信息,同时也为政府了解民情提供一个平台。因此,大众传媒关系着政府和公众之间达成有效互动的效率和深度。三.大众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的作用(一)大众传媒对中学生价值观念的积极作用1、传媒手段的先进和丰富使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手段更加多样化,知识面和想像力都大大扩展。2、开放的媒体环境为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开放的媒体环境为当代中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向他们展现了一幅多样化的生活图景,这为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3、传媒环境的繁荣使中学生呈现出具有时代特色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中,自我无疑是最重要的,自我意味着独立,是现代社会最起码的思想资源。当代中学生有自己的时尚和娱乐,有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大多数中学生认为,我们这一代人和父母一代在消费观念和处世目标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崇尚自主自立,相信自己的选择,青少年独立自主适应了现代社会生存竞争的需要,有利于发挥当代青少年的创造性,开拓新的道路。(二)大众传媒对中学生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大众传媒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机制控制着大众传媒的发展,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的大众文化为盈利而制作,表现出庸俗性、娱乐性,平庸化的东西被奉为新潮而流为时尚,深刻而且崇高的东西被视为落伍,文化生产与消费中所出现的媚俗现象越来越严重,而中学生

论影视文化学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论影视文化学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卜映升 530700365 建筑学院影视文化学从字面上理解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电影和电视,影视文化学是20世纪人类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影视文化由于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背景之上,而拥有了许多迥异于传统文化形态、品种的特殊性、复杂性与丰富性。 狭义地看,“影视”指电影、电视交叉的共性部分;广义地看,“影视”包括电影、电视生产与传播的全部。而“影视文化”同样可以从三个系统中见出其特质和地位。 1.从大众传播系统来看: 电影、电视自诞生起,就以其广泛的覆盖性而与传统印刷媒体发生了歧变。传统印刷媒体不论是传播渠道、方式,还是接受渠道、方式,还是传播机制,都带有浓烈的个人化、个性化特色,而伴随现代科技成长起来的电影、电视,则以其科技优势而迅速在大众传播系统中成为重要角色。从印刷媒体——电子传媒,大众传播系统内部各媒体在此消彼长中成长。 从表中我们看出,电影、电视无论是与传播印刷媒体相比,还是与广播比,都在传播范围、传播能力上占有许多优势。报纸、杂志的文字传播需一定的知识基础,广播单一的声音传播难免丢失很多重要的可感知信息,而电影、电视的声像合一、声画结合,使其获得了相对“全息性”的传播能力,可以覆盖更大的传播范围。 2.从艺术系统来看: 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的主要艺术形式主要由文字形态、非文字形态、综合形态三类组成,它们合成了人类的艺术创造系统。 不论是文字形态的艺术品种,还是非文字形态的艺术品种,乃至综合形态的戏剧,它们都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在人类文化史上写下了重要的篇章。电影与电视尽管在艺术系统中资历最浅,但却以其巨大的包容力,吸纳了以往人类艺术创造的许多因子,作为其基本元素,并创造性地整合为新的艺术品种——将文字与非文字、时间与空间、视觉与听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借助其强大的传播优势,创造出20世纪艺术的新的成果与成就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社会生活。 3.从娱乐休闲系统来看: 娱乐休闲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娱乐休闲在各民族不同历史时期都有各不相同的方式与表现。仅从现代人们普遍流行的一些娱乐休闲方式的比较中,就可看出电影、电视的特质与地位。 健身作为一种娱乐休闲方式,包括了滑冰、樊岩、器械训练、球类活动等;游艺则包括了棋、牌、跳舞、卡拉OK及书画等;旅行则包括了观光旅游、购物等。电影、电视作为人们的一种娱乐休闲方式,不论是从资金投入,还是从消费便捷程度上,都是最日常、最方便的一种。而且由于电影、电视信息量大,或想象力强、艺术魅力强,人们在娱乐休闲中还可以充分得到信息服务或艺术享受。 在当今社会中,影视无疑是一种最为广大人民所接受的大众文化,人们可以选择任何休闲的方式,而影视是一种最自然、体验最丰富的“休闲文化”。所以,影视文化对于大众所产生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大部分优秀影视作品,都是利用各种手段来表现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是非观念,赞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大量的影片都是通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来警示人们,我们该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别人,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媒体文化责任的价值分析

媒体文化责任的价值分析 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群的不安定感增加,越来越多的“熟男熟女”不能走近婚姻殿堂,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不少电视台策划了新派的交友节目,以新型的形式,提供未婚男女互相认识的机会,但是,节目播出不久,不少嘉宾自曝隐私涉嫌炒作,内容涉及低俗,言语犀利,价值导向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引发社会对媒体文化责任的新一轮认识。本文试用价值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媒体文化责任的存在价值,在与个人隐私权,言论自由和大众知情权的价值冲突时,如何取舍,从而达到更好的实现媒体的文化责任的目的。 标签:媒体文化责任人权价值分析 1 媒体文化责任的含义 媒体的文化责任属于媒体社会责任的一种,与媒体的政治责任,道德责任并驾齐驱,其具体表现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抵制歪理邪说,弘扬社会正气;客观真实全面反映社会现实,抵制虚假报道,树立媒体公信力;传递与传承先进文化,抵制网络低俗、媚俗、庸俗之风,营造健康有益的文化环境等。 在大众传媒技术日新月异、对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的今天,媒体必须树立起一种全新的、前瞻性的责任意识,强调对大众传播事业积极的思想启迪与行为指导。由于文化产品影响人的规模大、范围广,更要强调媒体的文化责任。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中,社会分层越多,人们的价值取向越多元化,对社会稳定要求越高,要求媒体承担的文化责任越高。 2 媒体文化责任的存在价值 当今社会是全球化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媒体对于价值观念的传播可以说是起到了最主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我们已进入了一个盛行消费主义观念的社会,消费主义是后现代社会的一个特点。后现代社会以自由为旗帜,是个什么都可以解构消费的社会,但大众传媒作为价值观念的主要引导者和传播载体却不能丧失原则,理应成为社会价值观念的守护者。媒体承担着文化责任就是为了使媒体的向着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的方向努力,其价值在于: 2.1 维护社会整体利益 媒体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体现着社会整体的价值观取向,媒体传播什么声音、放大什么声音,都是在一定价值观指导下的选择,作为媒体的被服务者,社会大众的价值取向要受到媒体的影响,媒体承担文化责任,规范了媒体的传播内容,抵制了不良思想和不健康内容对公民思想的侵害,防止受不良思想影响从而引发的道德上和法律上的不当行为。从这一个角度而言,媒体的文化责任维护的是社会的整体利益,而不是某个团体的利益。

媒介技术的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媒介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现在的信息社会中,获取信息是人们行动的基础,作为信息主要来源的媒介也因此体现出其重要性。在一个现代社会中,几乎没有人在生活中不依赖于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举些简单的例子,媒介所发布的天气预报是我们每天必须关注的内容之一;当人们想要休闲娱乐时,会留意报纸上电视和电影的预告;当人们要寻找就业机会时,同样也会求助于媒介上的招聘广告。媒介可以说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信息来源。 媒介是宣传的舆论工具,它们与社会热点互动可以提高社会的透明度,让人民群众更加了解事情的真相,提高了新闻事件的可信度,促进社会进步。同时也提高了新闻的传播速度,让人民群众在第一时间看到了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能够更好地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增进了新闻媒体的实效性。 从人类传播活动的发生和发展历程来看,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史,就是人类在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动力推动下不断发展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使社会信息走向发展和完善的历史。媒介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人们通过各种媒介来传递信息,推动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又推动了科技的进步,推动着媒介的发展。其中,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主要原因,媒介的发展受人类社会发展的程度决定,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作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通过使用、控制传播媒介,使人类文化得以传承下去,而传播媒介又以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对传播的信息加以缩减或扩大。 社会是促进媒介发展的基本动力。人类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给了媒介不断的发展的源泉。人类生产力的进步,使人类可以做出越来越多的文化媒介。例如,人类最先运用壁画,后来可以在兽骨上进行雕刻,就是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人类从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到印刷术与电子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信息流通在规模和速度上都有了质的突破,信息的成批复制和远距离传输变为现实;新闻业的发展,则标志着组织意义上的媒介的产生,使媒介的内容更为丰富。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如果说印刷实现了文字信息的大量生产和大量复制,那么电子技术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传输。1837年,美国人塞缪尔·摩尔斯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电报机。1844年,当美国第一条电报线开通时,摩尔斯从华盛顿向巴尔的摩发出了第一封电报,其内容是《圣经》中的一句话:“上帝啊,你究竟创造了什么!”当然,这个奇迹并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到了十七世纪,印刷术的出现和发展催生了报业,以报社为主要形式的新闻机构由此产生。由于报界的激烈竞争,控制多种报纸、多家报社的报团也纷纷崭露头角。在电报被发明以后,新的媒介组织——通讯社问世了。此后,随着电话、电视以及卫星通信的依次问世,使得信息传播的范围和速度出现了质的飞跃。到了二十世纪,又出现了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机构,媒介组织可谓异彩纷呈。 社会的发展的确大大的促进了媒介的进一步发展。例如:媒介设备的不断进步和更新。相机、摄像机等多种多样的媒介设备的出现,为媒介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社交媒体对人生活的影响

社交媒体对人生活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社交媒体的存在的确让人们的生活增添了 许多内容,的确也改变了很多的生活节奏和生活状态,只是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交媒体,作为一个人能否很好地处理自己与社交媒体的关系,能否将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当下的低头族已经是随处可见,人们将很大一部分的业余时间都放在了社交媒体上,以致于他们对眼前的人,眼前的事情的关注度都大大降低。这真不是一件好事。为什么人们会把精力投入到社交媒体之中?这就是科技的力量。社交媒体的确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社交平台,而且信息量之大,信息面之广,传递信息之快,绝对不是日常社交所能够取代的,正是由这样的一个特点,与人们好奇心相遇之后,自然而然将人们吸引过去。毕竟人这个动物是具有好奇心的,对那些新鲜的事物,对那些奇特的事情,对那些爆炸性的信息都是有一种窥视的欲望。 只不过,面对社交媒体,绝大多数人并不能很好地对待,就必然微信、微博等等上面发布的一些消息,特别是朋友圈里发布的信息,很多时候并没有仔细辨别这些消息的真伪,更没有时间去验证,更多的时候会因为是自己认识的朋友发布的,于是就相信了,甚至还转发,一旦时间久了,这些微信、

微博,如果是不真实的,甚至是谎言,就可能误导人们,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这是一种情况。 更多的一种情况是低头族的普遍存在,这些人宁愿将大把时间放在虚拟的网络里,也不愿意抬起头关注一下眼前的真实世界,真实的人,真实的状况,哪怕面对亲人也很好花上足够的时间与他们交流,哪怕是最挚爱的朋友,好像也不如在网上虚拟的交谈那般亲密无间。那些喜欢在社交媒体不断展现自我的人,或者不断地结交所谓的朋友的人,不断地累积自己的朋友数量的人,他们也许从表面上看的确聚集了足够的人气,聚集了足够的人脉资源,但是这些只是在网上停留的朋友是真心的朋友吗?他们能够辨别清楚吗?他们能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找到真正的朋友并能够帮助他们自己吗?这些问题很多时候,这些网络达人未必真正认真思考过,他们也未必真正地与网络上所结交的人实际接触过。如果是这种情况,对于这些低头族而言并非是一件幸运的事情,毕竟他们过分留恋网络交往,而忽略了现实的交往对于他们自身的个性,对他们自身的日常生活都可能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情况严重的可能会出现那种网络依赖症,他们一旦离开了社交媒体就感觉自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他们不敢正视现实的生活,不敢直面现实的问题。患上网络依赖症的人他们喜欢在网络上不断展现,甚至是全面仔细展现自己的生活,好像

媒介暴力的社会影响

媒介暴力的社会影响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论媒介暴力的社会影响 摘要:媒介暴力(media violence)指“电影、电视、电子游戏、报刊等媒体含有或刊载暴力内容,并对人们正常生活造成某种不良影响的暴力现象”。媒介暴力包括真实暴力和虚拟暴力两种形式,媒介对社会暴力的现象报道属于真实暴力,虚拟暴力则是指文艺节目中包含的暴力现象,如警匪剧、武侠剧、电子游戏中的暴力行为。 关键词:媒介暴力、影响、媒介行为暴力 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促进了近年来中国传媒业迅速发展,大多数媒体在产业化、市场化的浪潮中,出于经济利益与竞争激烈的考虑,大众媒体在商业动机刺激下日益普及一种“低水平的满足”现象,同时由于人们的媒介素养不乐观以及生活的压力,导致媒介暴力现象愈演愈烈。媒介的暴力文化现象在媒体中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意味着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媒介暴力。而媒介暴力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的影响上。具体表现为:观察模仿、暗示激发、虚拟参与等现象。 一、媒介暴力的影响方式 1、观察模仿 一项调查发现,在因暴力入狱的男性犯人中,有1/4到1/3的人承认他们在犯罪时有意识地模仿电视中的暴力犯罪手段,这些由现实暴力主体提供的说法也许更令人信服。这也说明了诸如侦探或者警匪影视作品中的暴力因素会提供给人们一些犯罪的手段或者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的稳定带来影响。 2、暗示激发 一些研究者认为,媒体暴力激起或暗示了人们的进攻性思想感表,进而促成了暴力行为的实施,个体想要出击的愿望被媒体画面证明是正当的,因为在画面中无论是英雄还是坏蛋都使用暴力复仇,并且常常没有对错和结果。在丹泽尔华盛顿主演的电影《迫在眉睫》之中,一个父亲为了拯救患有心脏病的儿子不得不通过绑架威胁医院的人这种暴力手段来达到目的。虽然我们可以说他的出发点是伟大的,他获得的结果的也是符合他的目的,但是影片鼓励人们运用暴力方式对待生活中的麻烦。这种暗示激发是媒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媒介对暴力的“美化”

益智类节目的社会文化意义

益智类节目的社会文化意义 【摘要】电视益智类节目是具有益智色彩的娱乐节目,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娱乐性,在各类题材的益智节目的推动下,促进了大众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和认知力的提升,社会风气呈现出新的面貌,满足了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 【关键字】益智类节目传播效果 一、益智类节目概述 (一)、益智类节目概念 “益智节目,就是以参赛者的各种知识竞猜和现场游戏性活动作为节目的基本构架和主要内容。节目中,参加者必须遵守节目制作者所制订的规则,并按照这些规则来进行竞赛和游戏,整个益智的形式和内容就是节目的形式和内容。”因此电视益智类节目的主要构成元素是固定的,即有“知识”、“娱乐”及“奖励”。一般电视益智类节目也是围绕这三者展开,所谓益智类节目,除了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娱乐性外,还具有大众性、博彩性、对抗性与戏剧性。因此,益智类节目不仅具有娱乐节目的娱乐性和参与性,又具有益智类节目特有的知识性与博彩性。 (二)益智类节目的特点 1、知识性 随着节目形态的发展,益智类节目中的知识不再枯燥单一,而变得更加有趣,除了融入一些娱乐元素外,寓教于乐特点让观众在娱乐中增长知识、增加见闻。体现出一定的知识性。

2.益智类节目的娱乐性 益智类节目往往把娱乐性作为知识性的载体贯穿于节目之中。因此娱乐性就成了益智类节目的主要属性。 3、益智类节目的大众性 益智类节目的独树一帜,吸引了各个年龄段的男女老少,因此,它更容易让受众接受、认可,更易引起大众的反响。 4、益智类节目的对抗性 益智类节目不管是答题上的激烈较量,还是参赛者之间语言的针锋相对,都体现了对抗性。这种对抗性再以电视等媒介放大展示给受众,就更易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 5.益智类节目的戏剧性 在益智类节目中,因比赛的结果有未知性,它呈现的时候就有很强的戏剧效果。挑战者能否答对下一题,甚至关系着比赛的结果,因此存在一定悬念,具有一定的戏剧性。 (三)、益智类节目的组成要素 益智类节目的组成要素包括,主持人,参与者,现场观众,场外观众,题目,奖品6个要素。 1、主持人 主持人是节目的核心,决定这节目的成败,很大程度影响着结果,甚至节目的收视率。 2、参与者 参与者是节目的主人公,参与者的表现精彩与否,直接影响着节目的

媒介文化是近年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媒介文化是近年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文化的范畴,涉及到了包括文学艺术、价值体系、制度建设在内的诸多边界,甚至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媒介文化的话语也从公共领域转向私人领域、从精英阶层转向普通大众、从社会政治经济转向日常生活、从严肃价值观念的推广和道德的教化转向审美体验甚至功能的快感。可以说,媒体文化已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塑着人类当下的生存境遇,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和文化形态。 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介文化,高调追捧者有之,怀疑批判者有之,但一味的追捧和批判并无益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媒介文化。本文拟对当代媒介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后现代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媒介文化与当代审美观念转变之间的关系。 一、理解媒介文化 对媒介文化的关注。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法兰克福学派(the Frankfurt Sch001)。该学派诸多成员,如本雅明(Walter Benjamin)、阿多诺(Theodor w.Adorno)、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等人,对所谓“文化工业”的批判就已经包括了大众媒介这一维度。后来,伯明翰学派(theBirmingham School)的先驱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又进一步拓宽了对大众媒介研究的视域;“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er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第二届主任霍尔

(stuart Hall)的论文《编码,解码》更是成为大众媒介研究的经典之作。虽然上述对大众媒介的关注产生的时间比较早,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媒介文化却直到晚近才出现。在西方研究界(主要是英语研究界),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媒介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专著才不断问世,媒介文化逐渐成为显学。而在中国内地,20世纪90年代以前,学界基本上没有使用过媒介文化一词。可见,无论是对西方还是对中国学界来说,媒介文化都算是一个新生事物。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学界对媒介文化的研究成果可谓不计其数。但是,如何理解和界定媒介文化却一直众说纷纭。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媒介文化是一种压制性的意识形态,它不但不能提升大众的精神境界,反而以虚假的自由误导大众,让大众沉醉于单向度的感官享受中。而费斯克(JohnFiske)则倾向于从消费实践角度理解媒体文化。他认为,媒介文化是动态的,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地选择适合他们的文化产品,并能动地创造他们所需要的意义和陕感。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突出强调了媒介对社会文化的形塑力量。他认为,正因为有了媒介,人类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社会活动;媒介的不同决定了社会文化样态的不同;媒介会消灭一种文化,同时引进另一种文化。而在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看来,媒介文化创造出了一个超现实的“拟仿”世界,它使一切真实失去稳定性,并最终促使主体趋向多重化、离散化;它的存在就是填充人们不断变换的、不确定的需要。显然,媒介文化的开放性与超越性给它的理论界定带来了难度,因为我们既可以从意识形态角度理解媒介文化,也可

社交媒体对人生活的影响

社交媒体对人生活的影 响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社交媒体对人生活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社交媒体的存在的确让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内容,的确也改变了很多的生活节奏和生活状态,只是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交媒体,作为一个人能否很好地处理自己与社交媒体的关系,能否将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当下的低头族已经是随处可见,人们将很大一部分的业余时间都放在了社交媒体上,以致于他们对眼前的人,眼前的事情的关注度都大大降低。这真不是一件好事。为什么人们会把精力投入到社交媒体之中这就是科技的力量。社交媒体的确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社交平台,而且信息量之大,信息面之广,传递信息之快,绝对不是日常社交所能够取代的,正是由这样的一个特点,与人们好奇心相遇之后,自然而然将人们吸引过去。毕竟人这个动物是具有好奇心的,对那些新鲜的事物,对那些奇特的事情,对那些爆炸性的信息都是有一种窥视的欲望。 只不过,面对社交媒体,绝大多数人并不能很好地对待,就必然微信、微博等等上面发布的一些消息,特别是朋友圈里发布的信息,很多时候并没有仔细辨别这些消息的真伪,更没有时间去验证,更多的时候会因为是自己认识的朋友发布的,于是就相信了,甚至还转发,一旦时间久了,这些微信、微博,如果是不真实的,甚至是谎言,就可能误导人们,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这是一种情况。

更多的一种情况是低头族的普遍存在,这些人宁愿将大把时间放在虚拟的网络里,也不愿意抬起头关注一下眼前的真实世界,真实的人,真实的状况,哪怕面对亲人也很好花上足够的时间与他们交流,哪怕是最挚爱的朋友,好像也不如在网上虚拟的交谈那般亲密无间。那些喜欢在社交媒体不断展现自我的人,或者不断地结交所谓的朋友的人,不断地累积自己的朋友数量的人,他们也许从表面上看的确聚集了足够的人气,聚集了足够的人脉资源,但是这些只是在网上停留的朋友是真心的朋友吗他们能够辨别清楚吗他们能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找到真正的朋友并能够帮助他们自己吗这些问题很多时候,这些网络达人未必真正认真思考过,他们也未必真正地与网络上所结交的人实际接触过。如果是这种情况,对于这些低头族而言并非是一件幸运的事情,毕竟他们过分留恋网络交往,而忽略了现实的交往对于他们自身的个性,对他们自身的日常生活都可能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情况严重的可能会出现那种网络依赖症,他们一旦离开了社交媒体就感觉自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他们不敢正视现实的生活,不敢直面现实的问题。患上网络依赖症的人他们喜欢在网络上不断展现,甚至是全面仔细展现自己的生活,好像不这样做,自己就很不舒服,好像不这样做,自己就可能失去了朋友。如此过度使用社交媒体,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增加这类人出现问题的可能性,甚至出现与自己的家人发生严重矛盾的事情,比如夫妻之间。

电视文化对人们的影响

电视作为当今世界最具大众性的传播文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不仅成为一种最受宠信的娱乐形式,而且成为人们最主要的信息来源。尤其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力量,它正在有形或无形、有意或无意地改变着社会,影响着作为社会主体的人。 电视文化犹如一只“上帝之手”使数以亿计的大众痴迷于电视机前,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巨大影响,使得所有的电视观众面对它都不能不发生思想观念、精神心理、行为表现上的变化。特别在享受到电视文化滋养的同时,其所受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使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知识结构、行为方式、审美趣味都在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变化。研究电视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影响。客观的看待所造成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意义。 说到电视的巨大影响力,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电视转播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场凝聚着中华民族百年梦想的空前盛会,有8.4亿中国观众、40多亿海内外观众收看,创下了前所未有的收视纪录。通过电视,辫子、小脚、长袍马褂等残留在一些西方人记忆中的旧中国印记被颠覆;中华文化的特色和精神展现在世人面前;改变了无数西方人士对当代中国面貌的认识、对当代中国人的认识。这说明,电视不仅是信息发布的载体,更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电视艺术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产生了重要作用。 我国电视剧经历了从单本剧到连续剧,从现场切换到制播分离,从产量个位数到每年500多部12000多集的不平凡历程,成为世界第一电视剧生产和播出大国。有学者作过专门比较,一部热门电视剧一个晚上的收视观众数就相当于全国所有舞台艺术一年的观众总和。应当看到,电视剧艺术的繁荣发展,决不仅仅是依靠电视这一强势媒体深入亿万家庭,更靠的是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靠的是创作者深厚的生活积累、大胆的艺术想象。 今天的电视节目丰富多彩、绚丽多姿,有满足人们一次性消费需求的文化快餐,还有一大批内涵深刻、品位高雅的文化营养餐。《春节联欢晚会》、《百家讲坛》、《文化视点》、《艺术人生》、《大家》、《同一首歌》、《大风车》等电视栏目问世以来,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较好地统一起来,雅俗共赏,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当然,它也有着一些无法否认的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对青少年的身上。其负面负面影响主要有: (1)电视文化对现实的简化或歪曲误导青少年对现实世界的认识。电视文化由于与商业利润越来越唇齿相依,有时,不可避免地要用媚俗的方来换取大众的青睐,电视节目哗众取宠、收视率至上的观念往往导致一种“伪真实性”,从而误导青少年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判断。 大量的“贵族化”的人物,奢侈的生活方式,屏幕上的挥金如土诱发了青少年的奢华、挥霍的愿望。电视节目中“王子、格格、公子、小姐”吃喝玩乐、无所事事的生活方式,助长了青少年追求享受、畏惧困难的思想。 (2)电视文化对视听感官的过分依赖,不利于青少年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开发。由于在电视文化传播过程中图像占绝对主导地位,因而在看电视的时候主要是右脑兴奋,而左脑则相对抑制。大量调查显示:越不用动脑筋,越刺激的内容越容易为观众接受和欣赏。电视剧《还珠格格》、湖南台的《快乐大本营》等娱乐节目获得极高的收视率,而教育性节目、科普片在青少年中收视率不高就说明了这一点。 青少年若长时间地在电视机前消极被动地接受信息,有可能使头脑本身也变得消极起来,不喜欢思考也不善于对各种信息作出积极反应。长此下去,最终势必造成想象力肤浅和思维能力的减退。 (3)电视文化叙事的模式化和制造的流行文化,影响青少年的创造性和独立个性。电视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复制的文化,它不仅仅是对物质的复制,也是对精神的复

论娱乐节目的文化品位与社会责任

论娱乐节目的文化品位与社会责任 摘要:伴随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电视节目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场地”。因此,对“娱乐节目的文化品位与社会责任”这个题目进行了探讨,从娱乐节目的文化品位、社会责任,主持人的文化素质与节目风格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这个主题,展开了思考并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娱乐节目;文化品位;社会责任;创新意识如何办好娱乐节目是电视人长期思考的一个问题。娱乐节目要抓住观众,抓住时代热点,抓住流行因素,还要引导观众的审美趣味,对电视人来说确实是一个挑战。明星参与、益智游戏、电视选秀,都曾火热一时,但很快便为观众所厌倦。娱乐节目究竟怎么办?怎样才能既有品味,又能为观众所喜欢?应该从增强娱乐节目的文化品位和社会责任这两大方面着手,不断创新,才能促进娱乐节目的繁荣,更好地满足老百姓的精神需求,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1 增强娱乐节目的文化品位 在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西方的文化研究中,彼此都不谋而合将文化按照品位进行了雅与俗的划分。大众文化的兴盛、电视文化的繁荣,使今天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电视技术的“广”播性质,电视文化先天的总体上就具有大众化、通俗化的属性,即使在传播高雅文化的时候也是在这一前提下的。但是大众化、通俗化不等于没有品位。中国传媒大学张颂教授认为:“节目内容和形式共同确立节目的品位,人有人品,诗有诗品。节目也可以有品位,用以考察节目的规格、档次。”那么,电视节目的文化品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如何增加电视节目的文化品位呢? 1.1内容多些文化含量。在电视节目中,有相当数量的节目定位在传播先进文化和健康有益的文化,表达上注意艺术表现力、思想性强。这些节目共同的特点,就是以传统的高雅文化的内容作为传播对象,如哲学、文学、艺术等。注重思想性,传播方式上借用各种艺术手段,制作上也比较精良。当然,高雅的节目同样要面对电视大众化的属性,采取大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传播方式。这一点,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较有代表性,做得也比较好。就内容来讲,《百家讲坛》总体上趋于传播高雅文化,但在叙事策略上注重故事化、情节化、趣味化。在运作中,强调每期节目都必须按照戏剧化的结构来设置悬念,整个节目由连续不断的悬念链紧密地结构在一起。而设置悬念是评书、章回小说等艺术形态中常用的策略,是通俗文化的基本特征;而画面表达的通俗化效果则满足视觉的需求。 1.2形式上多些审美取向。现在引发全国一阵选秀热浪的许多节目,一改以往节目中的“选美”理念,首度推出了“选丑”这一构想。在海选过程中,洋相百出、各式各样的参赛选手,直接刻薄的评委,以选手的自尊作为看点,以观众的疯狂大笑作为终极目标。尼尔·波兹曼在他的《娱乐至死》中认为:文化将成为一场滑稽戏,等待我们的可能是一个娱乐至死的“美丽新世界”,在那里“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诚然,普通人需要电视娱乐所提供的放松和无害的空想。如果没有电视娱乐,人们也会寻找其他途径舒缓日常生活的紧张。电视仅仅是比其他途径更容易、更有效的满足了人们的这些需求。但是,电视娱乐不能破坏和降低文明的高度,它更倾向于探究宏大的主题和富有哲理的命题,更倾向对人性的弱点、人的本能需要、人的本质、世界的本质及其未来途径等整体性课题进行终极关怀。

新媒体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如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与知识的更新瞬息万变,新闻、网络、媒体、传播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发生着。随着物联网和信息高速公路等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意识形态中的社会结构正以数字化的形式展现出来,虚拟社会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存在与传播渠道,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那么,作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研究新媒体与社会的关系和其对社会的影响便成为了我们的重要学习和思考目标。 作为自媒体的头牌,微博对社会的影响尤为明显:微博赋权和公民意识的觉醒,促使网民“发声”。同时,随着500条司法解释的出台,网络公司的自律以及网民素质的提高使微博舆论场的公共性和正义性都随之提升。而且,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在网络问政、网络商业化以及网络文化发展等方面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新媒体既是信息的传递者,又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舆论空间。 现在的互联网已经远远不止是简单的一个新闻、信息传播渠道,更多的人则是深深地受到了网络文学、网络游戏以及网络营销的影响。随着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的推广和发展,初步并且有效地解决了我们此前动漫游戏产业在融资、维权、管理、创作等方面的困难,成功带动了动漫、网游的发展。除了娱乐网络还把大众文化普及开来,以其传播的优势前所未有地打开了文学创作的大门。另外网络网络营销已经把它的优势无限放大,让网络购物成为了大势所趋,甚至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如今,新媒体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早在19世纪末,日本一个著名新闻学者松本君平所著的《新闻学》中就提到:传媒人如预言者,讴国民之运命;如裁判官,断国民之疑狱;如大哲学家,教育国民;如大圣贤,弹劾国民之罪恶;如救世主,察国民之无告苦痛而以救济之途。诚然,新媒体也有他的负面作用,但我个人认为它的正面作用要远大于负面作用,今天,新媒体给新闻工作者提供了非常大的运作空间,也给民众提供了更大的发声空间。 当下,一提到新媒体便想到和报纸、广播等传播上的旧媒体相对,提供一种新颖,前卫的传播媒介。其实,新媒体的作用不仅仅信息传播,将旧媒体取而代之,它更多是走进我们的生活,通过信号、网络等方面带我们迈向新的时代。我相信新媒体将在社会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