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季学期马原期末试题A卷(精品文档)

马原期末试题(A卷)

1.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试述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及意义。

2. 请简述社会意识与上层建筑的主要内容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2.辨析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2. 劳动是财富的惟一源泉。

3.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25分)

材料1

1978年我国做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时,美国《时代》杂志,曾质疑说:“他们的目标几乎不可能按期实现,甚至不可能实现”,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外贸进出口总额均已达到世界第二位,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提升到1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超过20%,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已经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

在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提高之后,人民群众对未来期待更高。过去施工建厂,首先考虑的是经济利益,今天引进项目,担心的却是环境污染;过去期盼吃饱穿暖,今天却追求吃得健康、安全;过去梦想有车有房,现在则忧虑PM2.5排放。城乡居民收入整体都有提高,但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近10年来中国基层系数十种处于0.4以上,超出国际公认“警戒线”。。。。。。这个经济飞速发展,财富不断积累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创造着”中国式奇迹“的同事,仍有一些”中国式难题“亟待破解。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作。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之后首次到地方调研就选择了广东,并向深圳莲花山顶的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习近平表示,之所以到广东,就是要到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最先的地方,现场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

历史进程,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我们来瞻仰邓小平铜像,就是要表明我

们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

阶。

摘编在《人民时报》(2012年3月22日),新华网(2012年12月11日)

材料2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

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回过来看看,我们对邓小平

同志这番话就有更深的理解了。所以我们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

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正是从历史经验和

现实需要的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

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

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摘自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

说明》

(1)如何看待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式奇迹”与“中国式难题”?

(2)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分析为什么“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四.论述题(共1题,共25分)

据粗略统计,2014年,我国微博用户规模达到2.49亿,占网民总数的38.4%。微信活跃用户达到4.38亿,公众号数量达到580万个,近90%的用户使用过几

时通信工具。互联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历史性的变化。李克强总理

在2015年两会的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

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

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网络信息技术,

于无声处,深入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角落,给我们的人类

社会带来了巨大深刻的影响。

请结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相关理论,从多个角度论述你对当今“互联网”

时代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看法。

马原期末试题参考答案(A卷)

一.简答题(答案要点)

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①世界是统一

的世界。世界的本质只有一个,而不是多个;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是有机

联系的统一整体。这种一元论哲学同主张物质和精神都是世界本原的二元论划

清了界限。②世界统一于物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世界的统一性,都

是一元论哲学。但唯心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精神,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万物

统一于物质。③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无限多样的统一。物质世界的具体形态无

限丰富多样,但本质上是共同的,都统一于物质。从根本上讲世界上除了物质,什么都没有。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人

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综上所述,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

的物质性。

2.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它具有复杂

的结构,从社会意识主体的角度看,社会意识包括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从社

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层次来看,社会意识由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构成。

从社会意识对经济基础的关系的角度看,社会意识可以划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

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人们的政治、

法律思想、哲学、艺术、宗教等。社会的意识结构建立在社会的经济结构基础

之上并受社会的政治结构制约。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意识形态又

称观念上层建筑,政法制度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政治上层建筑。

2.辨析题(答案要点)

1.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上述观点不等同。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庄子的观点,认为在“道“的高度去衡量,无所谓是非善恶。是相对主义真理观,它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和检验真理有客观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性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2. 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但不是唯一源泉。

财富不同于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创造价值的源泉只能是劳动。而财富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商品的自然属性。创造财富的源泉是多样的,除了劳动之外,至少还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土地、设备、原材料等非劳动生产要素也对社会财富创造做贡献。因此,劳动和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共同构成社会财富(使用价值)的源泉。

3.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1. 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中国式奇迹”主要是在近3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中国式难题”主要是指在取得这些伟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一些代价,包括生态平衡被破坏,雾霾污染严重等等。

2. 按照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分析: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动力;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在社会发展中各具不同的重要作用。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社会主

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要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由此可见,“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4.论述题(答案要点)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技术渗透到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迅速影响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各个层面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人类在享受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诸多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随之而来的诸多问题与挑战。

涉及知识点有: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矛盾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等等。

可从多角度论述,亦可以某一视角切入深入阐述。论述合理完整即可给分。请各位老师酌情评判。

马原期末复习范围及要点(A卷)

1.简答题

1.教材范围(27-40)

涉及知识点:世界的物质性;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2.教材范围(94-112)

涉及知识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2.辨析题

1.教材范围(68-85)

涉及知识点: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2.教材范围(143-169)

涉及知识点: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

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

3.材料分析题

教材范围:(43-53;112-126)

涉及知识点:对立统一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意义;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4.论述题

教材范围:(综合)

涉及参考知识点: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矛盾对立统一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