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舞校本教材分析

竹竿舞校本教材分析
竹竿舞校本教材分析

河桥中学校本课程

竹竿舞(2010——2011年度)

竹竿舞的由来

在黎族竹竿舞又叫“打柴舞”、“跳柴舞”。

“跳柴”原是黎族一种古老的祭祀方式。跳柴是黎族一种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古老的祭祀方式。黎家经过辛勤耕作,换得新谷归仓时,村里男女老少就喜气洋洋,身穿节日盛装,家家户户炊制新米饭、酿造糯米酒,宰杀家养禽畜,祭祀祖宗和神灵。酒酣饭饱后,众人结伙来到山坡上,点燃篝火,跳起竹竿舞。竹声叮咚,庆祝稻谷丰登,祝愿来年有更好的收成。“跳柴”每年从开春之日起,直至元宵,几乎夜夜篝火通明,欢跳不息,热烈气氛充溢着山坡村寨。

课外链接:

早在宋代,大文学家苏武在结束流放生活离开海南时,得到黎族父老乡亲的“黎歌变舞祝公归”的欢送,写下了“蛮舞与黎歌,余音犹沓沓”的诗句。可见,黎族的歌舞不但历史长,而且有其独特的魅力。

竹竿舞的道具和服装

一般竹竿舞在晒谷场或山坡的平地上,平行摆开腿一样粗的两条方木作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条手腕粗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执一条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

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变化多样。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当一对对舞者灵巧地跳出竹竿时,持竿者会高声地呼喝出“嘿!呵嘿!”场合极是豪迈洒脱,气氛热烈。

现在跳竹竿舞,多是娱乐,对杆的要求并不统一。敲杆与垫架的长短粗细完全可以根据条件自己选择。人数也没有固定的,少则几个,多则上万。

复杂的竿

课外链接

印度东北部某部落曾创造了一

项集体竹竿舞世界纪录,10780

名村民随着精心设计的舞蹈动

作起舞,欢庆夏季的到来。

农历三月三,万人竹竿舞。

如果跳舞者不熟练

或胆怯,就会被竹竿夹住

脚或打到头,持竿者便用

竹竿抬起被夹到的人往外

倒,并群起而嘻笑之。相

反,善跳的小伙子在这时,

往往因机灵敏捷,应变自

如而博得姑娘。

竹竿舞的服装

竹竿舞来源于是少数民族的一种古老的祭祀活动,在欢庆隆重的场合中进行的。所以,都是穿着本民族隆重的节日盛装。

今天,竹竿舞已经不仅仅只是少数民族的一种祭祀活动,凡是节庆场合都可以借热闹的集体跳竹舞来活跃气氛,但是为了体现效果,服装仍然是具有一定民族特色的。

各民族的“竹竿舞”

1、黎族竹竿舞(打柴)

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中部和西南部,现有人口一百三十余万。黎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黎语支,文化特征与中国南方的壮、布依等民族有着密切的渊源。

黎族人性格豪爽、能歌善舞,黎族的歌舞有其独特的魅力,黎族人喜欢跳“竹竿舞”,通常是在庭院或打谷场上跳这种舞。

舞时,两边各蹲4个人,每个人双手平握竹竿末端,按节奏张合敲打,舞者随着竹竿的张合,两脚不断上跳下踏,做出各种美妙动作,舞蹈颇为热烈,引人入胜。现在,在海南"竹竿舞"已成为海南最富有特色的舞蹈表演.竹竿舞也叫,因其是一项健身运动,外国的游客又称作“世界罕见的健美操”。这个运动项目盛行于海南岛五指山区的乐东、东方、昌江、白沙等黎族自治县黎胞聚居地区,据考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跳柴习俗在黎族中传播、演变。如今,祭祀色彩已逐渐消失,它已成为一种既是文化娱乐,又是体育健身的活动。过去那种只限“女打男跳”的习惯,如今也换之为“男女混合打跳”。过去,“三月三”为黎寨的山恋节,现今也增进了跳竹竿等富有健康意义的活动内容。青年男女凭借跳竹竿活动,寻找“搭档”,架设“鹊桥”,建立情谊。“跳柴”原

是黎族一种古老的祭祀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跳柴”习俗在黎族中逐渐流传演变。如今,它的祭祀色彩逐渐消失,已成为一种带有民族文化色彩的体育健身活动。过去那种只限“女打男跳”的习惯,如今也换成“男女混合打跳”。现在,跳竹竿已经成为“三月三”黎寨山恋节中一项健康的活动内容。青年男女凭借跳竹竿活动,寻找“搭档”,增进情谊。小小竹竿为青年男女架设起了“鹊桥”。

2、苗族竹竿舞

竹竿舞是贵州省南部罗甸县董王乡一带苗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自创的一种自娱性舞蹈,主要是表现苗族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的追求与理想,一般在重大节庆日与迎接贵客

时演出。

竹竿舞的演出要求并不十分苛刻,道具要求也相对简单化。只要有一块平坦的草地,就可以进行演出。一般是8对男女青年进行,演出时男子著短衣,腰系红绸缎;女子著苗族特有的手工大摆裙,由苗族大堂鼓伴奏打节拍,和以一阵阵的欢呼声,与红绸缎、彩裙一起烘托出一种朴素洒脱的美。

竹竿舞一般分山间偶遇、搭桥过河、相恋、抬新娘回家四个环节组成,各个环节都流露出苗族青年男女真挚的情感与饱含着许多原生态的审美元素,古朴自然。

3、佤族竹竿舞

佤族是跨境而居的民族,在中、缅、泰三国都有分布。中国佤族近三十万人,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的沧源、西盟、耿马、双江、镇康、永德、澜沧等县和西双版纳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其中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是佤族的

主要聚居区,两县的佤族人口约占我国佤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八。中国境内的佤族分布在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展布的地段。在这一地段里,山峦重叠,平坝极少,故又称阿佤山区。

傣族服饰

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竹

竿舞,过去是有福分的老人

死后跳的一种舞蹈,现已成

为一种娱乐性的舞蹈。舞蹈

形式与我国海南省黎族竹竿舞相同。即两根大竹竿平

傣族泼水节摆在地上,在两根大竹竿外面,

人们两人一对,面对面持小竹竿,

沿着大竹竿来回滑动碰击,舞者在两竿滑动相撞的空隙中跳动。舞蹈动作为模仿蚂蚁、斑鸠、豹子、画眉等动物形态起跳,活泼欢快。

竹竿舞,一般在寨中有威望、有影响的老人死后举行,以碓杵击打竹竿而舞,寨中男女老幼均可参加。当地老人说:“人虽然死了,但灵魂不死,它到另一个世界后同样离不开歌舞,所以人们要唱歌跳舞欢送他。”正是这种旷达的生死观,造就了佤族诸多的丧事舞蹈。

4、畲族竹竿舞

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畲族是中国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他们自称“山哈”。但这个名称,史书没有记载。唐代,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区的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蛮”、“蛮僚”、“峒蛮”或“峒僚”。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和“拳民”的族称。“畲”(She),意为刀耕火种。解放后,改称为“畲族”。畲族使用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

畲族在立夏或平时亦会身着漂亮的名族服饰,跳竹竿舞。且、节奏为“开、合、开、合、开开合。”

畲族服饰

竹竿舞的节奏跳法

“竹竿舞”中,男舞者以“探路步”为基本舞步,而女舞者多用向左右两则横挪微颠及动作幅度较小的“开荒地”为基本舞步,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民族风格较清晰地展现出来。

传说以往跳“竹竿舞”,男,

女舞者共需三十六人,场面宏大,较为壮观。以后由于参舞者减少,现已缩减为四男四女起舞。

两根大竹竿平摆在地上,在两根大竹竿外面,人们两人一对,面对面持小竹竿,沿着大竹竿来回滑动碰击,舞者在两竿滑动相撞的空隙中跳动。舞蹈动作为模仿蚂蚁、斑鸠、

豹子、画眉等动物形态起跳,活泼欢快。

竹竿舞的节奏和敲法

节奏

一、一合二分

二、二合二分

三、一合三

四、二合三分

五、三合三分

六、合分合分合分分分

七、分合分合分分合

敲法

开:两两相对蹲下或坐着,两手各握一竿,双竿分开,同时敲打地上的圆竹筒。

合:双竿并拢并敲打圆竹筒。

竹竿的提法

开:竹竿分开约和肩同宽,向下敲打圆竹筒。合:竹竿往内推靠,我握竿时不要夹到手

跳法

一、一合二分的基本跳法

竹竿的敲法:合开开

跳法:1、敲者合竹竿,跳者做好准备

2、右脚踩入竿内

3、左脚踩入竿内

4、右脚向外跨出竿外,左脚随之

二、二合二分的基本跳法

竹竿的敲法:合合开开

跳法:1、两脚分开站立准备好,竹竿在胯下

2、两脚原地垫一步

3、跳起并踩入竿内

4、两脚在竿内原地垫一步

5、跳出竿外两脚分开,竿在胯下

三、一合三的基本跳法

竹竿的敲法:合开开开

跳法:1、敲者合竹竿,跳者做好准备

2、右脚踩入竿内

3、左脚踩入竿内

4、右脚向外跨出竿外

5、左脚向外跨出竿外

四、二合三分的基本跳法

竹竿的敲法:合合开开开

跳法:1、左脚支撑,右脚脚尖前点地

2、左脚支撑,右脚脚尖前点地

3、右脚踩入竿内

4、左脚踩入竿内

5、右脚向外跨出竿外

五、三合三分的基本跳法

竹竿的敲法:合合合开开开

跳法:1-3、原地左——右——左踏步

4、右脚踩入竿内

5、左脚踩入竿内

6、右脚向外跨出竿外

5、左脚向外跨出竿外

六、合分合分合分分分的基本跳法

竹竿的敲法:合开合开合开开开

跳法:1、右脚提起成脚尖点地

2、右脚升入竿内点地

3-4、重复1、2动作

5、右脚踩入竿内

6、左脚踩入竿内

7、右脚向外跨出竿外

七、分合分合分分合的基本跳法

竹竿的敲法:开合开合开开合

跳法:1、右脚伸入竿内点地

2、右脚提起成脚尖在竿外点地

3-4、重复1、2动作

5、右脚踩入竿内

6、左脚踩入竿内

7、右脚向外跨出竿外,左脚随之

大家来跳竹竿舞

一组器材多人跳法

1、同组竹竿内可以两两相对不同脚跳

2、同组竹竿内可以多人同方向搭肩同时跳

3、多副竹竿可以多人向圆心手拉手跳

动脑筋

以上介绍的是几种节奏和跳法,可以从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不同队形、组合的变化,编创更多有趣的跳法。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一)需求评估 1.明晰学校教育哲学 开发实施校本课程,首先要有明确的学校教育哲学,即学校根据师生特点、教育资源、学校教育传统以及教育者的办学宗旨,确立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它反映的是学校的个性,体现的是学校特色。我校的教育哲学是实施人本管理,让学校成为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绿洲,实施人本教育,让学校成为学生展示生命力的舞台。 2.评估学生的发展需要 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个性的充分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重要依据。为了对我校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合理评诂,我们组织设计了问卷,针对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的选项,成长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以及学生对学校课程设置的需求。在评估过程中按照学生年龄特征,学校就高、中、低三个年龄段的学生分别采取了直接答卷、选项填空、大规模访谈等形式,对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最后形成科学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我校小学生的发展需求具有一定的共性:健康生活的需求、快乐学习的指导、幸福成长的体验、创新的思维品质的养成。 3.评估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要 学校是学生幸福成长的摇篮,是他们实践与体验生活的基地。我校虽然是中心校,但教学资源相对于城区来进比较匮乏。加之生源多属于农村家庭。父母的教育意识淡薄。部分学生由于父母的娇惯,忽视了礼仪与感恩,部

分学生由于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身体素质差,缺乏一定的劳动技能和水平。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又迫切地想促使孩子有一定的兴趣爱好,在特长方面有所发展。基于这样一种现状,需要重建学校文化,重新审视学校的育人目标,使这所半个多世纪的老校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学校发展提供了平台,课程管理与决策权利的下放,给学校课程创新创造了机遇。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满足了学校发展的需求,学校在实践探究中明确了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实现学校教育哲学的方向。 4.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 近年来,县局、政府为学校投入了大量财力。扩建了图书室、微机室。语音室。光盘播放室、卫星收视室等。这些无疑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提供了很好的课程资源。在人力上,我校的教师年龄年青化。他们爱好广泛,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比较快。例如,王丽萍老师毕业于专业音乐学校。擅长器乐、舞蹈。门殿宗老师擅长微机知识,在flash制作方面更是游刃有余。苗秀玲老师一直任教科学、自然学科,对于种植、养殖也属于内行,总之,我们能根据教师的擅长来满足学生的所需。 另外,我们可利用的校外课程资源也很丰富,学校附近,各种机构、企事业单位较多,居民较集中,镇领导也力图改善生活环境,扩大了服务的范围:维修、购物、扶贫帮困、关爱弱小、节日喜庆活动等。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主动参与文化活动,美化生活环境,与当地居民共同建设美好的精神家园。 (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总体目标

竹竿舞教学总结

竹竿舞教学总结 《竹竿舞教学总结》希望对网友有用。篇一:竹竿舞兴趣小组活动工作总结 竹竿舞兴趣小组工作总结 忙碌充实的一学期结束了,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全校老师的帮助下,较圆满的完成了本学竹竿舞兴趣小组的教育教学任务,为了把下一步的工作做的更好,现做总结如下: 竹竿舞教育是以人的肢体语言来表现人思想感情的艺术,因此有人把竹竿舞称为形体艺术、********。在万物之中,人在运动中的美是最让人动心的,所以还有人把竹竿舞艺术称之为美的艺术。竹竿舞还是一种集体能、艺能、智能、气质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是一种融音乐韵律、人体美感、肢体技能于一炉的有机整体。竹竿舞对青少年身体成长、品行素质、自身修养及智力开发等方面均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按照本学期初制定的计划我做到以下几点: 一、主要成绩 1、通过竹竿舞基础训练,激发学生学习竹竿舞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形体习惯。 2、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音乐、范文TOP100感受音乐的美感,激发学生通过竹竿舞表现音乐情感的欲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舞蹈习惯和舞蹈技巧,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4、通过竹竿舞兴趣小组的开展,培养了学生对舞蹈的兴趣与爱好;学到了竹竿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了学生健康的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舞蹈能力、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 二、存在问题 1、学生对竹竿舞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2、学生参与竹竿舞训练的积极性还不够高。 3、学校在竹竿舞训练上的投入还不够大。 4、训练时间上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保障。 5、大部分学生的基础很差,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对于排练成品节目有很大的难度。 尽管有不足之处,但本次活动充分的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现在热情高、干劲足。有竞争、有合作交流,充分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也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探索的能力。 进入21世纪,人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青少年的整体素质,其中身体素质是重要内容之一。平日里,许多学生都有强烈地想多了解一些竹竿舞知识的愿望,不少学生会对的竹竿舞知识感兴趣,平时的那些竹竿舞迷们更是喜欢围着老师问个不停。今年我校田径运动会上竹竿舞兴趣

小学音乐-竹竿舞-教学设计

竹竿舞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能哼唱根据苗族民歌《栀子开花白又白》,改编的《竹竿舞》。 2.能积极参与竹竿舞的活动。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根据音乐参与到活动《竹竿舞》中来。 教学难点:教会节奏并配合。 3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相比具有比较强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动手操作的能力。他们喜欢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取知识,喜欢在玩中学,喜欢在做中学,喜欢在想中学,喜欢在用中学。 对周边的事物产生着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在音乐的歌曲演唱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音乐歌唱方式来演唱,做到声情并茂,但对于音乐的信息量还不够,再分析歌曲与歌曲的表现设计的能力还略显不足.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1.图片导入 (1)学生观看竹竿舞的图片。 师: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音乐课堂。你们谁知道竹竿舞呢? (2)老师简介竹竿舞。 师:(请你说)说的真好,老师帮大家总结下:竹竿舞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自娱性舞蹈。竹竿舞的种类多样,最常见、又简单的是两边各蹲四个人,每个人双手平握竹竿末端,按节奏张合敲打,舞者随着竹竿的

张合,两脚不断上跳下蹋,做出各种动作,当一对灵巧的舞者灵巧地跳出竹竿时,持竿者会高声地呼喝出:“嘿!呵嘿!”;如果跳舞者不熟练或胆怯,就会被竹竿夹住脚,趣味性很浓。 活动2【讲授】2.学唱《竹竿舞》 (1)学生聆听《竹竿舞》音乐。 师:请同学们听一听根据苗族民歌《栀子开花白又白》改编的《竹竿舞》,说一说这首乐曲的节拍、演唱速度是怎样的? 生听(师竹竿节奏声势)请生回答。(点开谱表) 师:出示节奏卡1:这组节奏谁会读呢? 请生回答 师带生操练节奏 配乐操练节奏 (2)老师指导学生哼唱《竹竿舞》。 师:跟老师一起学唱《竹竿舞》(带唱谱表)。 师:用“啦”哼唱。加上伴奏。 活动3【活动】3.学跳竹竿舞 师:想学跳竹竿舞吗? 老师讲解基本动作并示范 师:跳竹竿舞分击竹的动作和跳舞的动作。 ①击竹的动作:开击,双手打开以竹竿击地发声;合击,双手合拢以竹竿相碰发声。 师请生尝试。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设计说明

校本课程开发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切实地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为落实国家课程改革纲要计划,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将在切实科学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研究、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构建我校新的课程体系。根据我校环境、文化等各种校本资源,考虑学生多样化、全面化、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为此,特制订本方案。 一、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背景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社会、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目的和背景具体表现为“四个需要”。 一是体现我校特色的需要。每一所学校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综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校风和办学传统。校风是“此校与彼校之间自然存在的个性差异”,而办学传统是办学历程中所积淀的学校文化的结晶。中外名校成功经验表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如陶行知先生创建的晓庄学校几十年来一直以“教学做合一”作为校训。我校要实现“以激励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深化素质教育,造就‘做地球村主人’的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成为富有特色、具有“实验性、示范性”的一流名校,除切实、科学地落实好国家课程外,还应

小学体育学期教学计划模板

Clear objectives, matters, methods and record progress, so as to make planning direction consistent, action coordinated and orderly.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体育学期教学计划

编号:FS-DY-25410 小学体育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积极倡导“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现代健康理念,同时为响应我县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热情,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同时把阳光体育活动与促进和谐校园等紧密结合,培养成教师和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素质和体育文化素养,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二、活动目标 为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教师每天锻炼时间不少于30分钟;力争使95%的学生在本学年学生体质

健康标准测试中达到及格以上,35%的学生达到优秀。 三、活动口号 "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 四、活动原则 遵循课外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适量性原则、渐进性原则、经常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三章规定,保证学生每天在校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活动时间安排和活动方式 10月份: 1、举行阳光体育活动启动仪式。 2、全校师生进行感恩手式舞的学习。 3、各班利用音乐课、活动课对感恩舞的学习。由音乐老师和班主任组织学习,少总部检查。 4、每天早上做完早操后,全体学生接着做感恩手式舞。 11月份上旬: 1、利用体育课和活动课,各班进行体操训练及队形队列。

校本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小学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四年级科技活动实践课程) 一、课程设计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思想,坚持以师生发展为本,通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等手段和途径,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积极有效地发展,并以此为契机,力树学校品牌,争创学校特色、大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 二、课程总体目标 创造性地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验证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和校本教材在本校科学性和可行性,深入研究和有效解决课程实施中的实际问题,使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体现在教学实践中,推动本校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 三、课程具体指导思想 1.校本教材要体现基础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2.要根据本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际条件和需要设计开发教材。 3.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 4.积极倡导研究性、协作性和自主性学习方式,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 5.以课程整合为基本理念。 6.从学生实际出发。

四、教学内容介绍

五、课程具体设计思路: 该册校本课程一共分为3个模块:趣味化学,身边的力和晴天娃娃。这三个模块涉及到简单化学、常见的力以及电学知识,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对能力的要求都成递进关系,三个模块的所有课程都是实践性的,需要学生动手探索或探究去完成。在“趣味化学”模块中,利用身边常见的物质来完成一些化学实验,让学生了解一些化学方面的基本知识,这一模块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在“身边的力”模块中,重力、大气压力、离心力等生活中常见的力都会被介绍和探究到,在这一模块中,探究过程会被强调,比如,探究如何使竹签陀螺稳定,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竹签陀螺的稳定性等等,通过学习,学生会自主解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在“晴天娃娃”模块中,“项目式”和“任务式”被突出出来,这个模块的最终任务是要学生自主完成一个下雨报警器的设计和制作,通过前4次课的知识积累,学生应该可以自主设计完成一个报警器的制作,通过最终作品的呈现也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六、课程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2.加强"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3.注重基础知识应用中逐步渗透,不需要太强调学科系统性。 4.遵循科学实践教育规律,注重基于课程整合理念的"任务驱动"。 5.以"动手实践"为主线,注重能力培养。 6.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创新精神。 7.注重教材内容的兴趣性,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8.注重教材内容的生活化,让学生更容易将所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中,或者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竹竿舞》课程活动案例

《竹竿舞》课程活动案例 -----艺术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一、课程目标: 学生目标:掌握跳竹竿的基本节奏和动作,发展弹跳能力、灵敏性和协调性,培养节奏韵律感。体验竹竿舞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师目标: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自信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合作互助、竞争进取、勇于挑战的良好品质。 组长目标:控制学生对规则的遵守,关注学生的表现。 二、教师要求: 确保项目操作前的器材准备,清晰讲解竹竿舞历史文化及跳动过程中的纪律要求,注重安全。发现不规范的行为及时制止并示范正确的操作方法。课程结束后监督学生做好卫生清洁工作,并检查器材是否完好无损。 三、场地: 操场。 四、器材准备: 2.5米的竹竿24根,录音机,音乐《最炫民族风》,红彩带。 五、时间: 六十分钟。 六、项目流程 (一)、竹竿舞基本认识 1、讲故事:竹竿舞历史和运动价值。 竹竿舞的起源是因为苗族人择山而居,常有野兽来袭。一天,人们听到“咚哒!咚哒!咚哒!咚咚哒!”的脚步声,原来是野兽来了,当时,人们没有没有先进的防御工具来对抗野兽,于是,聪明的苗族人就用竹竿来驱赶野兽,大家用很多很多的竹竿敲打碰撞,也发出“咚哒!咚哒!咚哒!咚咚哒!”的声音,比野兽的声音还要大,野兽害

怕极了,仓皇逃走了。久而久之,人们发现这是一项不错的体育锻炼项目。后来,参观苗寨的游客多了,为了让游客表情更贴近感受苗族人的生活,于是苗族人们加以对竹竿舞的调整和编排后,逐步演变成今天的竹竿舞。 2,认识竹竿舞的基本节奏。 根据故事提问: (1)野兽来了,发出怎样的脚步声?“咚哒!咚哒!咚哒!咚咚哒!” (2)苗族人们为了把野兽赶走,用竹竿敲打碰撞发出怎样的声音?“咚哒!咚哒!咚哒!咚咚哒!” (3)今天我们也用“咚哒!咚哒!咚哒!咚咚哒!”的节奏跳竹竿舞,好不好? (二)、初步练习,感知竹竿舞的基本节奏。 学生系上红彩带,感受竹竿舞的喜悦气氛。 (1)用手模拟竹竿节奏(开合--开合--开合--开开合)问:几个开合?几个开开合? (2)原地练习脚步节奏(点缩--点缩--点缩--跳跳跳)问:几个点缩?几个点点缩? (三)、口号练习。 在静止竹竿上利用口号“咚哒!咚哒!咚哒!咚咚哒!”或者“点缩--点缩--点缩--跳跳跳”,练习竹竿舞节奏,进一步感知竹竿舞的节奏。 1、教师示范摆放竹竿。 2,学生在静止竹竿上练习基本节奏。 (四)、在开合的竹竿上尝试跳竹竿舞 当竹竿打开时,把脚点进竹竿里,当竹竿合起来时,把脚收回来,当竹竿开两下时,两脚按先后顺序跳过去。总之,竹竿的开合要和脚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设计

. 校本课程开发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切实地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为落实国家课程改革纲要计划,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将在切实科学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研究、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构建我校新的课程体系。根据我校环境、文化等各种校本资源,考虑学生多样化、全面化、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为此,特制订本方案。 一、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背景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社会、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目的和背景具体表现为“四个需要”。 一是体现我校特色的需要。每一所学校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综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校风和办学传统。校

风是“此校与彼校之间自然存在的个性差异”,而办学传统是办学历 程中所积淀的学校文化的结晶。中外名校成功经验表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如陶行知先生创建的晓庄学校几十年来一直以“教学做合一”作为校训。我校要实现“以激励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深化素质教育,造就‘做地球村主人'的现 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成为富有特色、具有“实验性、示范性”的一流名校,除切实、科学地落实好国家课程外,还应有自身的办学思路. . 和风格,而当前我们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追求的就是自己的办学特色。二是张扬本校教师的个性的需要。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往往把教师视为一种职业更多地提倡具共性,而忽视了教师作为人的个性特点。实质上,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一个真正的教师永远是一个个性,一 个鲜明的个性,独具一格的个性”。也正因为如此,教师的个性品质 必然影响着其对课程的选择与组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学识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人格方面。学生的个性往往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他的老师的个性的痕迹,这就是所谓的“以智慧培育智慧,以个性养成个性”的必然结果。因此,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必须立足于教师的个性,校本课程的研究、设计、实施和评价都由一线教师来承担,使教师与其工作效能直接发生关系,这必将有利于教师专业精神、专业技术的提高,有利于教师个性特长的发挥,有利于造就一支专业素

竹竿舞心得

亲身体会的竹竿舞 大家冒着寒冷的冬季每天下午蹲在校园的一角,随着音乐的响起,同学在移来挪去的竹竿上小心翼翼地跳过来跳过去,真有点像如履薄冰。哦!原来是在跳竹竿舞,呢! 竹竿舞又叫打柴舞在晒谷场或山坡的地坪上进行的,平行摆开腿一样粗的两条四米多长的竹竿做垫架,垫架上横放着八根手腕打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同的双手各持一条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称为打柴。持竿者的变化多样,有坐、蹲、站三种。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搅合着及为动听。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还要潇洒自然地做出各种各样优美的动作,当一对对舞者灵巧敏捷的跳出竹竿时,持竿者会高声呼喝出‘嘿’!‘呵嘿’!场合及是豪迈洒脱,气氛热烈,这种感觉更显示出同学们之间默契心灵的合作。 竹竿舞来源是海南地区黎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每当重大节日或新谷登场,黎族人民都要聚在一起跳竹竿舞,并且往往是通宵达旦,场面豪迈洒脱,气氛热烈欢快,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且现在竹竿舞却在各个领域开始流行,外国人称这是一种稀罕的健美操。 时间像水轮一样,转的飞快只顺不逆。翻开台历一看,这一年即将在这寒冬腊月中接近尾声,新的一年元旦晚会也将拉开帷幕,听说我们院对这一次元旦晚会非常重视,在大家的忙碌的筹备中,今年的元旦晚会一定会比往年的隆重。我们班为了展现才艺一口气报了两个节目,并且还及显示出名族特色《竹竿舞》与《又唱浏阳河歌舞伴》。我就是跳竹竿舞的一员,我分配的角色是双手各持竹竿尾一端,有规则的碰击在像腿粗一样的垫架上,击出有节奏动听的碰撞声,让一对对年轻漂亮姿态多端的舞者随着动听的竹竿与音乐的节奏声瞬间敏捷的进退跳跃跳出竹竿。而且还要展现出当代年轻人青春活力的体魄与风格,还要一对对的舞者在相互摆动的竹海里摆出优美动人各式各样的动作。当一对对舞者摆着各式各样动作手拉手相互顺利的走出”竹海”时,大家就会高声欢呼着或吆喝着,好像在说:瞧,他们两……让我们持竿者笑的合不拢嘴。如果有一对对的舞伴没有顺利成功的相互手拉手的走出竹海时我们持竿者会用尽九牛二虎之力以迅雷掩耳的速度把他们的腿夹住,让让他们痛不欲哭,这种场合极时豪迈洒脱,气氛热烈展现出了我们当代大学生的风格,更体现了团结就是力量。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每天在广阔的操场上冒着寒冬冷风吹打,进行着无数次的训练,反反复复的把每个动作及细节做到位,一直坚持着绝不放弃的信念。当那天,我们终于听到了这两个节目全过了,并且表演的非常突出。那天学院组织节目验收,我们班舞蹈人员个个表现突出精神饱满,斩五官,过六将终于赢得了这一次元旦盛会演出的名额,尤其是我们班演唱《又唱浏阳河歌舞伴》的那些女生表现更突出,让学院领导拍手赞赏,那么高的音调,居然被她唱的与著名的歌手宋祖英没差两样。在这激动人心的一刻我们大家一起高兴的活蹦乱跳,即将等待的就是庆2011年元旦晚会我们上演的节目。 2010年12月29晚,元旦晚会正式在在体育馆拉开帷幕,盛会开始了,烟火燃放使得整个体育馆灯光辉煌。出席本次庆2011年元旦晚会的领导有院校长杨可以、党委书记肖荣庆及其全院师生。在晚会节目比赛中,各个系争相出彩,大家不仅演唱出了才艺,还体现出了现代大学生的风格,尤其是基础科学系10401班跳的《又唱浏阳河歌舞伴》与具有名族特色的《竹竿舞》跳得非常出色,也显示出我们对少数名族的重视,还体现出了少数名族的淳朴民风,他们身穿着红衣锦,色艳而不俗,更在此基础上的新意不穷,还将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活力也展现出来了。 在这激情的一刻,在这辞去旧年迎来新年的一瞬间,在这炫目多彩的节目中。我们高兴,我们欢呼。最终,我们班的两个节目以全院的节目相比我们夺得了第一,第二名。当, 听到这消息我们全班人兴奋了,终于每天冒着寒冬的冷风练习不是白费的了,还有那些组织人员们为了想着节目花费了多少个夜晚,多少分钟,多少秒珍贵的时间全不是白费的,终于又一次让我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的信念了。

校本课程设计方案样本

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专业方向:义务教育初中英语 姓名:郑梨红 准考证号:

课程开发类课程(让学生快乐成长) 初中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为了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整合,推动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为我校今后的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状况,制定本课程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省教育厅的有关要求,校本活动课程以校本课程为基础,涉及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四个领域。本方案重点针对我校初 一、初二年级。 一、课程开设的情境分析 斯基尔贝克认为,校本课程内容的开发主要有五大步骤,学校首先必须分析情景,然后依据情境分析的结果,拟订适切的目标,同时建构适切的课程方案,最后进行解释、交付实施,并进行追踪与方案的重建.因此在情境分析时,我们应考虑到校内及校外两部分的因素。 我校现有资源的现场评估表 项目优势劣势 地理环境城市中心社区人员素质复杂、绿地少、 学校规模规模较大,全校26个班。教师敬业精神强班级间联系不足,场地缺乏

师资年轻、活力强,经验不足,对学校不熟悉 学生认知水平及学习态度较好部分学习习惯较差,创新弱 行政人员有热情、关系和睦编制不足,教师需兼行政职务 家长望子成龙,对教育投入热情较高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与态度 社区参与愿意参与学校事务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硬件设施基本设施齐全设备数量不足 地方资源较丰富社区与学校未有效建立信任合作机制 课程资源已开始实施学校学科小组等活动课程活动水平与质量不高 (1)在校内因素方面,我们应分析: A. 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兴趣、能力与需求 B. 教师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与经验 C. 课程现状与优缺点 D. 学校气氛与权利结构的关系 E. 校内相关资源的整合与合作 (2)在校外因素中,我们应考虑: A. 社会与文化的变迁,家长的期望,与社区的价值观 B. 教育系统中教育政策的变革,考试制度的改变,教育研究的发现 C. 学科知识内在内容与教材教法的革新 D. 教师支持系统,如教师教育机构或研究机构的可能贡献 E. 社会资源的现状与开发利用

[高中二年级]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完整方案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课程开发的目的与背景 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教学效率低,这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的改革更是把“人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 为了能使孩子们更好地成长,对他们加强信息技术素养、特别是操作技能的培养,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从建校就开设计算机课,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电脑操作技术。主要通过硬件基础、操作系统、文字处理、从网上获取信息、信息发布(网页制作)以及程序设计基础几个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最简单的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传输等技术。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令人倍感欣慰。 我校一直努力构建“全面+特色”办学模式。“办一所有个性的特色学校”,这是全体师生共同追求,也是社会各界对立发中学的殷切期待。希望通过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来提高子女的电脑操作水平、从网上获取资料的能力、完成简单的文字处理等,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我校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正是在这种形式下开设的,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我校有着较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先后建起两个机房、校园网等。3位专职的信息技术教师,近年的风雨兼程奋力拼博,不断积累宝贵的经验,不断茁壮成长,如今信息技术教学已初见成效,取得令人欣喜的好成绩:马宁、崔红娟等老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堂竞赛”中获奖,还有一大批学生获计算机大赛一等奖,为了进一步提升计算机爱好者的操作水平,我们到了非开选修课的时候了。 二、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 根据本校自身优势,经校课程开发小组共同讨论,初步确定我校现阶段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为: 1.通过信息技术学习,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他们今后的自我发展提供空间。 3.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荣誉感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校本课程的设置

2019高中体育的教学工作计划

2019高中体育的教学工作计划 用创新的思维,改革课堂教学的模式,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好习惯。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体育的教学工作计划,欢迎阅读参考。 教学工作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教育”新课标,把“生活教育”的理念渗入到新课程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同学受.在高中学习中,文化课固然重要,可是身体素质也是很重要的,这就是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的问题了,所以说在高中的时候,体育和健康教学必须要实行下去。 二、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进入高二上期,身体素质较初中有了明显提高,各方面能力也在提高,而同时学习任务较重,这个时期的教学要注意教学的艺术,要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学生在体育课上全员参与,提高身体素质,减轻学习压力。 三、本期学习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本学期教学内容为高中体育第一册: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田径、体操、球类等内容。学生虽然进入了高中,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的自觉性、主动性仍较差。为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去练习,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素养。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能力的培养。 学习目的 1、深入了解体育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手段,懂得体育锻炼对身体的作用,增长体育知识,并自觉地进行身体锻炼。 2、学习一些基本体操,加强协调性练习。通过素质练习,提高学生跑、跳、投的能力。进一步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内脏器官机能的发展。 3、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上期所学的内容。使之学为所用,提高体育达标成绩。 4、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顽强拼搏精神、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学措施 1、课堂教学时尽量利用学校现有的场地和器材,力求基础知识教学与基本技能训练相结合。 2、上课讲解时,做到声音要宏亮、吐词清晰,组织得端,示范准确。教法要因地制宜,灵活多变。

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校本课程: “诵读传统文化、传承华夏文明”活动设计方案 榆厢小学六一班 xxxx 一、课程提出背景: 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是近年各中小学开展课外读书活动的亮点。开展“中华经典诗文的诵读”活动,正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 径。可以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可逐渐培养孩子的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品德、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奠定学生一生中具有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与秉性的基础,让我们的下一代更文雅,更具文化气质,都能生活在真正优质的教育环境里。学习的内容是按学生的实际及古诗文的特色编制的,即背诵地方课程《国学启蒙》外,又从《三字经》、《古诗诵 读》、《唐诗宋词》、《弟子规》、《论语》等中选编的。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背诵古典诗文,有利于弘扬祖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强化素质教育,使全校师生文明素养得到显著提高。 二、指导思想 中华古诗文兼跨德育、智育、美育三大范畴,凝结了前人对于人生、社会和大自然的观察和理解,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 让儿童在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直面经典,吸取中华文化的精华,使其受益终生。用经典武装孩子们的头脑,成为使他们走向成功的捷径。 三、教学的设定目标: 1. 传承文化。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 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工作中去汲取民族精神源头活水,修复文化传承的断层缺乏,让少年儿童接受实实在在的“中国人”教育。 2. 陶冶情操。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心善文,佳言懿行。 熟读成诵,潜移默化,养育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 提高素养。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 诵量。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奠定语文基础,

黎族竹竿舞教案

《请到天涯海角来》教案 授课教师:北大附中为明广州实验学校李日娣课型:舞蹈综合课 年级:初一课时:一课时 【教学理念】 本课以舞蹈节奏为核心,培养音乐节奏感,弘扬民族文化,重视舞蹈实践,增强团队合作意识。通过黎族竹竿舞音乐节奏,引导学生体验、参与、表现民族的特点文化,更好的理解民族舞蹈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目标】 1、情感价值观: 通过学习黎族竹竿舞,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文化,感受少数民族的纯朴善良热情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增强民族自豪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黎族竹竿舞,对舞蹈进行鉴赏、身授、体验、合作,感受不同的风格特点。 3、知识与能力: 掌握黎族蹈舞中的舞步、特点,并能配合音乐节奏完成。 【教学重点】 1、打竹竿节奏 2、掌握竹竿舞的舞步。 【教学难点】 1、感受体验竹竿舞的基本节奏。 2、能跟着节拍跳竹竿舞。 【教具准备】 竹竿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欣赏视频——越南竹乐团《新活力》 师:今天我们来欣赏一段表演,请你们边看边思考几个问题。 1、视频画面里的演奏形式有哪些? 2、音乐的特点有哪些?

师:你们回答的非常好,那我们来说说竹子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联。(2)介绍竹子与人们生活的意义。 师:苏轼有句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从这句诗句可以看出,竹子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息息相关。 (3)出示视频“三月三新闻” 师:黎族人们用舞蹈来表达对竹子的热爱与崇敬。(图片展示) 二、展开教学 (1)节奏模仿 听鼓声模仿节奏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鼓的节奏特点。 1、教师示范第一段鼓的节奏打法 2/4拍 F P F P ●○●○ 2、学生集体尝试进行模仿(可拍腿,可跺脚,多次练习,即时纠正) 3、教师示范第二段鼓的节奏打法 2/4拍●●○○| ●●○○| ●●○○| ●●○○|| 4、学生集体尝试进行模仿(可拍腿,可跺脚,多次练习,即时纠正) 5、配合鼓乐,练习脚下舞步(打竹竿) 2/4拍开开合合| 开开合合| 开开合合| 开开合合|| 进进出出| 进进出出| 进进出出| 进进出出|| 三:教学拓展 1、教师师范《打柴歌》节奏,引出节奏打法(播放打柴歌) 2/4拍●●●○○○| ●●●○○○| ●●●○○○| ●●●○○○|| (2)介绍《打柴歌》创作手法(图片展示) (3)配合竹舞音乐,练习脚下舞步 (4)发挥想象力,编创竹舞动作 四.课堂小节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竹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们来分享,你今天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所以,历史教研组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课程名称一:中外历史风云人物评述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可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各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想与实践,更加深切感受和理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更清晰的理顺历史发展脉络,从而学会正确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进一步提高大家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可以更加走进历史人物,走近他们的思想、生活、主要活动,帮助大家更好的汲取前人的经验与教训,以更多的聪敏和智慧去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二)课程内容

(三)授课方式及计划 本课程授课时间为一学期,共18课时,授课15课时,复习考试3课时。使用多媒体投影、录像资料等教学设备。 (四)课程评价 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在授课和学习过程中对同学们进行参与度、作业完成等过程性评价,学期授课结束时通过纸笔测试或小论文、研究报告等方式进行终结性评价。 二、选课建议 1、选择本课程的同学应对历史学科有较高兴趣爱好和一定的历史学习基础。 2、限定人数50----60人。 课程名称二:世界优秀文化遗产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目标 通过对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人类以非凡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的辉煌灿烂的文明,体会这些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同学们不仅可以得到美的享受,而且可以收到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世界优秀文明的濡染。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弘扬民族精神,开阔国际视野,确立文化与自然协调一致的思想。(二)课程内容 1、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 2、古代埃及的历史遗产-----雄伟的金字塔 3、佛教建筑的瑰宝-----印度泰姬陵 4、圣城----耶路撒冷 5、石头的交响乐-----巴黎圣母院 6、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

竹竿舞教学案例

《竹竿舞》教学案例 妙西小学:孙海明教学背景: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为背景,以日常所见的“竹子”为实物载体,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由快乐的氛围中体验美丽的民俗文化,通过运动参与达到身体健康、愉悦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等的目的,特别是有利于提高动作的节奏感和协调性。另外,“竹竿舞”跳法多样,竹竿的开合变化灵活,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的能力;能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能力、创新意识。此舞蹈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本课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了解竹竿舞的基本练习方法,并学会控制竿的操作。 2、技能目标:学生初步掌握竹竿舞的基本步法、跳法、敲竹竿的节奏,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发展学生灵活、协调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在体验竹竿舞的乐趣中,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和创新精神。 案例描述: 一、新课导入调动情绪。 师播放《最炫民族风》音乐。 师:同学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 生:异口同声的说:“最炫民族风”。 师:这首歌同学们应该都很熟了吧,是不是一听到这首歌就心潮澎湃啊! 生:(杂声):我一听就很激动;我一听就想动…… 师:待会儿我们就在这首音乐下来跳《竹竿舞》。 师:学生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乘着这个时机我立刻说:“我们都欣赏过视频中的竹竿舞了吧!有没有人注意过他们握竿的手势?” 生:(杂声):我没仔细观察,只看他们跳了;好像就只是将竿握紧吧;…… 师:出示挂图。看看跟你们记忆中想的一样吗? 生1、跟我想的不一样,我还以为全握紧就好了原来他是半握的。 生2抢着说,他大拇指还朝前面的,没握到里面去。 师:嗯,同学们这次观察的很仔细,他这个握法与我们平时不同就是打竿时保护我们的手指,不容易弄伤我们的手指。好,1、3排同学向后转,2、4排同学前平举伸直你们的手臂,跟着老师一起来握竿并一起在音乐声中打一下竿,让竹竿跳舞吧。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在音乐声中做开开合合的打竿动作,适当的来调整学生的音乐节奏。二、身心准备,诱发兴趣。 师:同学们,竹竿跳舞已经跳累了,待会儿就是我们正式上场跳舞了,不过在跳舞之前,我们先要做一个热身,身体活动开了,才不会在跳舞中受伤。 教师讲解绕竹竿跑跳的路线及跳法,特别强调跑中的间距问题,注意安全。(学生在花样跑跳中尽情的热身,并在此过程中对于下面学习跳竿的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精神,我校在切实保障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同时,充分挖掘学校内外的优势资源,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开设了适合学生兴趣和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 我校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将通过不断调整和改进,使课程体系逐渐完善,课程设置渐趋合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校校本课程目标、课程的设置、课程的管理、课程的评价按以下要求开发和实施。 一、课程目标 学生层面 1.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2.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层面 1.促进教师积极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促进教师在研究中发展,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的水平。 2.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开发教师的教育潜能,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 学校层面 1.努力构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 2.体现办学理念,促进学校发展。

二、课程的设置 (一)课程设置的原则 我校校本课程的设置遵循以下原则: 1.针对性——从办学理念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兴趣、爱好和特长出发,开发具有可操作性的校本课程。 2.开放性——课程内容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克服传统课程在时间、空间、内容等方面的限制,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发展的空间。 3.多样化——课程开发从学生多样化需求出发,组织形式多样化,开设课程多样化,培养各具特色的多样化的人才。 (二)课程种类及内容 校本课程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每周按课表上安排的固定时间上课,学生人人参与学习;选修课学习时间设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每周两次课,面向有一定兴趣和特长的学生。 1.校本必修课

少年宫竹竿舞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少年宫竹竿舞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篇一:竹竿舞兴趣小组活动工作总结 竹竿舞兴趣小组工作总结 忙碌充实的一学期结束了,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全校老师的帮助下,较圆满的完成了本学竹竿舞兴趣小组的教育教学任务,为了把下一步的工作做的更好,现做总结如下:竹竿舞教育是以人的肢体语言来表现人思想感情的艺术,因此有人把竹竿舞称为形体艺术、人体艺术。在万物之中,人在运动中的美是最让人动心的,所以还有人把竹竿舞艺术称之为美的艺术。竹竿舞还是一种集体能、艺能、智能、气质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是一种融音乐韵律、人体美感、肢体技能于一炉的有机整体。竹竿舞对青少年身体成长、品行素质、自身修养及智力开发等方面均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按照本学期初制定的计划我做到以下几点: 一、主要成绩 1、通过竹竿舞基础训练,激发学生学习竹竿舞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形体习惯。

2、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的美感,激发 学生通过竹竿舞表现音乐情感的欲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舞蹈习惯和舞蹈技巧,发展他们的 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4、通过竹竿舞兴趣小组的开展,培养了学生对舞蹈的 兴趣与爱好;学到了竹竿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了学生健康的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舞蹈能力、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 二、存在问题 1、学生对竹竿舞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2、学生参与竹竿舞训练的积极性还不够高。 3、学校在竹竿舞训练上的投入还不够大。 4、训练时间上因为种种原因没(:少年宫竹竿舞兴趣小 组活动计划)有保障。 5、大部分学生的基础很差,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对于 排练成品节目有很大的难度。 尽管有不足之处,但本次活动充分的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现在热情高、干劲足。有竞争、有合作交流,充分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也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探索的能力。 进入21世纪,人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 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青少年的整体素质,其中身体素质是重

校本课程方案

陆庄小学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方法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根据县教育局的工作意见,结合我校地处偏远农村相对来说信息比较封闭,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差;社会活动少,学生交际能力低等实际情况,经教代会研究决定:以校本课程《绿色教育》的开发为突破口,逐步把本校建成人民满意的学校,使教师参加课程的开发,赢得继续教育的良机,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二、课程目标 1、力争用一年的时间使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初具雏形。 2、使学生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掌握保护环境的知识;具有保护环境的具体行动。具有一定人际交际能力、应变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 3、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群体。 4、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创造性地发展,提高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三、课程要求 1、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需要,开发课程内容。 2、课程的组织形式以活动形态为主,课堂交流为辅。 3、同年级学生可打破班级界限,按照自愿组合原则选题学习、开展活动。 4、实施课程的教师以各班班主任为主,学校根据需要统一安排全校人力物力资源。 四、实施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知识性学习,更注重实践活动与操作技能的训练。

2、分层递进原则: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并按教育逻辑进行序列化。 3、自主性原则:同一层次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不同的课题或活动方案进行学习。 4、充分利用资源原则:尽可能地利用学校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并充分开发为本课程服务,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5、创新性原则: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敢于创新,不断提高教师课程技术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五、课程管理 1、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初步审议) 组长:韩丙新 副组长:徐会敏赵金峰 2、成立课程开发研究小组(负责课程的具体开发) 组长:徐会敏 副组长:赵金峰 组员:王玉霞、刘金艳、郭荣华、韩国华 六、具体操作 (一)、需求论证 1、利用现有资源,征集教师意见,确定课程的具体内容。 2、将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项目上报县教研室审议,经同意后定稿。 3、将开发的课程拿到学生、家长中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家长是否喜欢,是否需要,确定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规模。 (二)、培训师资 对实施本课程的教师进行上岗培训,定期理论学习,集体教研讨论。 (三)、组织实施 由学校一安排课表、课时,相关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本课程的各层次课程的实施。 七、课程保障 1、由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审议和监督实施。 2、建立课程实施阶段汇报制度,及时观察课程的实施动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改进。 3、保证课程开发、实施经费。 4、力争上级领导、家长、社区、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