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300米安全距离

解析300米安全距离
解析300米安全距离

新修订的《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规定》(总局令39号)已经2011年4月18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11年7月1日起施行。根据总局39号令第十二条:“相邻采石场开采范围之间最小距离应当大于300米。对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双方应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指定专门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此项要求与原国家安监总局19号令第十一条:“相邻采石场之间应当设置大于30米的隔离带;隔离带矿体只能由一方开采并应予以确定,相邻采石场进行爆破作业,应当约定实施爆破的时间。”要求的安全距离增大了10倍多,安全标准有了大大提高,是安全生产法制建设进入崭新阶段的又一标志性文件。对于促进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状况好转具有重要意义,充分体现了国家“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目前,全国各地小型露天采石场基本上实行了中深孔爆破,但有少数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相邻距离不足300米,在监管实践中,如何审批,验收是否允许生产开工许多安监部门和企业对此理解不一。应该说明的是,39号令要求的“300米安全距离”并不是指爆破的安全距离。根据《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爆破个别飞散物对人员的安全允许距离,浅孔爆破法是不小于300

米,深孔爆破按设计,但不小于200米。也就是说,在实际生产中,小型露天采石场爆破设计的安全距离有可能小于300米。39号令中要求的“300米安全距离”,是指按采矿证划定的矿界之间的最小距离。这个安全距离考虑到采石场的人员、道路运输、设备设施、公用设施、敏感建筑物、职业卫生等多种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是相邻采石场之间距离的最低要求。而“对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双方应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指定专门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要看对“相邻”概念的理解,个人认为采石场之间最小安全距离(300米)的倍之间(距离甚至更大)都可以认为是“相邻”关系。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执行〈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规定〉有关问题的复函》(安监总厅政法函[2011]165号)意见:一、“在2011年7月1日前新建、改建、扩建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监管部门按照原有规定已经受理的,按照原规定办理”, 二、“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按照原规定受理后进行审查和验收并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许可证到期后,相邻的采石场开采范围之间最小距离少于300米的,安全监管部门不得对其进行审查和验收”。这里的“原规定”应指的是国家安全监管总局19号令。也就是说在相邻采石场安全距离管理上,以2011年7月1日为界, 2011年7月1日之前新建、改建、扩建和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小型露天采石场,采取老矿老办法,给予小型露天采石场1-3年的过渡期;对于2011年7月1日以后新、改、扩建和许可证延期的小型露天采石场,采取新矿新办法,严格执行“300米安全距离”要求。无论采用何种采矿作业方式,其与相邻矿之间最小安全距离都应当执行国家安监总局39号令的要求。39号令第三十一条中“对于周边300米范围内存在生产生活设施的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不得对其进行审查和验收”,这一300米的安全要求又应该如何把握呢目前,各地在新令颁布实施前就已建成的小型露天采石场也有少部分与这一要求不符。笔者认为,同样应以2011年7月1日为界,采取老矿老办法,新矿新办法,给予相应的过渡期。对于2011年7月1日前已建成生产生活设施,应当按“原规定”进行安全管理,企业可以在原许可期限内继续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但无论是不足300米安全距离的相邻采石场还是周边300米范围内存在生产生产设施的采石场,都应该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以确保安全生产。这里要说明“生产生活设施”,是指小型露天采石场开采周边300米内所有生活设施和不属于本单位的生产设施。生活设施是指:工矿商贸企业的职工宿舍、学校、民居及其它经常有人生产居住的房屋。生产设施是指:本矿山以外的其它工矿商贸企业的生产经营场所,不包括没有人员长期活动的农业、交通、水利、通讯、电力、管道输送等设施。农业、交通、水利、通讯、电力、管道输送等重要设施的保护,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其它偶然有人生产和生活的一般生产设施和场所,必须落实好相关安全保障措施。总之,从新令中两个“300米安全距离”可以看出,在对小型露天采石场的安全管理上,无论从人员安全,还是从开采条件、开采技术和开采规模要求上,都有了很大提高。这标志着建筑用石的开采逐步向正规化,规模化迈进。小型露天采石场与城市建设相伴而生,因城市发展而兴盛,企业规模虽然不大,但关系国计民生,我们应该给予扶持与引导,防止资源浪费,杜绝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同时,小型露天采石

场企业也应尽快整合资源,提高现场作业条件,使现有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尽快跟上国家安全标准不断提高的步伐。真正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实现建筑用石开采正规化,规模化。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或她的旁边。试验进行了整整80个人次。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在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后,被试验者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更多的人很快就默默地远离到别处坐下,有人则干脆明确表示:“你想干什么?” 这个实验说明了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自己“割据”了一定的“领域”。而当这个自我空间被人触犯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恼怒起来。 就一般而言,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以及所处情境决定着相互间自我空间的范围。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划分了四种区域或距离,各种距离都与对方的关系相称。 1、亲密距离。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或几无间隔,即我们常说的“亲密无间”,其近范围在6英寸(约15厘米)之内,彼此间可能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其远范围是6英寸到18英寸(15厘米~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仍体现出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 就交往情境而言,亲密距离属于私下情境,只限于在情感上联系高度密切的人之间使用,在社交场合,大庭广众之前,两个人(尤其是异性)如此贴近,就不太雅观。在同性别的人之间,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彼此十分熟识而随和,可以不拘小节,无话不谈。在异性之间,只限于夫妻和恋人之间。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不属于这个亲密距离圈子内的人随意闯入这一空间,不管他的用心如何,都是不礼貌的,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也会自讨没趣。 2、个人距离。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1.5~2.5英尺(46~76厘米)之间,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陌生人进入这个距离会构成对别人的侵犯。个人距离的远范围是2.5~4英尺(76~122厘米)。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不过,在通常情况下,较为融洽的熟人之间交往时保持的距离更靠近远范围的近距离(2.5英尺)一端,而陌生人之间谈话则更靠近远范围的远距离(4 英尺)端。 人际交往中,亲密距离与个人距离通常都是在非正式社交情境中使用,在正式社交场合则使用社交距离。 3、社交距离。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其近范围为4~7英尺(1.2~2.1米),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

爆破安全距离及安全措施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爆破安全距离及安全措施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6 页

爆破安全距离及安全措施 爆破材料仓库的安全距 离 表一项 目单位炸药库容量(t)0.250.52.08.016.0距有炸药性的工厂距民房、工厂集镇、火车站距铁路线距公路干线 MMMM20020050402502501006030030015080400400200100500450250120雷管仓库到炸药仓库的安全距离 表二仓库内雷管数量(个)到炸药库距离(m)仓库内雷管数量(个)到炸药库距离 (m)1000500010000150002000030000500002.04.56.07.58.510.013.575 00010000015000020000030000040000050000016.519.024.027.033.038 .043.0 运输工具相距最小距离表 表三运输方法单位汽车马车驮运人力在平坦道路上上、下山坡时M M50 30020 10010 505 6 爆破作业的安全距离1.爆破飞石的最小安全距离个别飞石的飞散距离与地形、地质药包参数及气象条件有关,可按以下公式计算:R=20Kn2W 式中R—飞石安全距离(m);K—与岩石性质、地形、地质气象有关的系数,一般取1.0—1.5;对着抛掷方向取大值,背着抛掷方向取小值;n—最大一个药包的爆炸作用指数;W—最大一个药包的最小抵抗线(m)。为保证绝对安全,一般按上式计算结果再乘以系数3—4;当遇大风天气,顺风方向的飞散距离还应增大25%--50%,同时参照现行爆破安全规程,爆破飞石的最小安全距离应不小于表四所列数值。爆破飞石的最小安全距 第 2 页共 6 页

56种作业安全距离一览表

56种作业安全距离一览表 1.氧气乙炔瓶的安全距离5M,氧气乙炔与火源的安全距离10M。 2.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其规定数值如下:10kV及以下一0.7m,35kV—1.0m,110KV 一1.5m,220kV一3.0m,500kV一5.0m。该安全距离规定值是指在移开设备遮栏的情况下,并考虑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正常活动范围内。 3.公路施工爆破飞石安全距离不得小于国家安全规程规定的最小200m安全距离。 4.高压燃气管道距建筑物的基础的距离分别为不小于4米(介质压力0.4至0.8Mpa)和不小于6米(介质压力0.8至1.6Mpa);距街树的距离不小于1.2米;距铁路钢轨不小于5米;距有轨电车钢轨不小于2米;距其它道路的距离无规定。 5.高空作业防坠,应该是高于2米无防坠措施,才算高空作业。 6.起重机与架空输电导线的安全距离电压220KV时,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是6M电压60——110KV时,沿水平方向4M,垂直方向都是5M。 7.制氧站气瓶间空瓶与实瓶应分开存放,间距大于1.5米,并有指示牌。楼主这个1.5米也是安全距离吧。 8.铁路线路两侧应当设立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范围,从铁路线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顶或者铁路桥梁外侧起向外的距离分别为:(一)城市市区,不少于8米; (二)城市郊区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0米;(三)村镇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2米;(四)其他地区,不少于15米。 9.消防安全通道3.5m,独头通道要在尽头设车场。 10.消防路上官桥高度5米。 11.公路与石油库安全距离40米。 12.高处作业地点应与架空电线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距普通电线1米以上,距普通高压线2.5米以上,并要防止运输的导体材料触碰电线。高度不足2米,但作业地段的下面是坡度大于45°的斜坡,附近有坑、井、有转动设备或堆放容易伤人的物品,工作条件特殊(风雪天气),有机械震动的地方,在有毒气体存在的房内工作时,均应按高处作业的规定执行。符合以下情况的高处作业为特殊高处作业:在作业基准面30米(含30米)以上的高处作业、高温或低温、雨雪天气、夜间、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突发灾害抢救、有限空间内等环境进行的高空作业及在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超出允许浓度的场所进行的高处作业。 13.瓶间距8米,最低不得小于5米。 14.石油库与工矿企业的安全距离:一、二、三、四、五级石油库分别为60、80、40、35、30米。 15.施工现场禁火作业区距离生活区不小于15M,距离其它区域不小于25M.。 16.根据各种电气设备(设施)的性能、结构和工作的需要,安全间距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1)各种线路的安全间距。2)变、配电设备的安全间距。3)各种用电设备的安全间距。4)检修、维护时的安全间距。500kV:5m 220kV:3m110kV:1.5m 35kV:1m 10kV:0.7m。17.10千伏高压线路距离建筑最小的水平安全距离为1.2米,垂直距离为2.5米。为了保障住户的生命安全,供电部门将电杆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了12米或者15米. 18.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人体接地点的安全距离是多少?室内应大于4 m ,室外应大于8 m 。 19.正常干燥场所的室内照明,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8米,否则采用安全电压 20.该铁路线,双方必须建立铁路线的安全保护。该铁路线的安全保护的范围,从铁路线脚趾的填补,削减斜坡的顶部或侧翼的铁路桥的距离外向分别是:1)城市市区,不少于8米;2)

安全距离与自我空间

安全距离与自我空间 每个人与人交往,都希望有一定的安全感并下意识的保护自己的隐私,所以,为了得到这种安全感,人们总是会不自觉地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才能在心理上感觉到自己的独立。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经历:再去餐厅就餐的时候,如果身边靠的很近的是一个陌生人的话,会觉得不舒服,不自在,甚至有些反感。有些人为了避免这样,通常会想出各种办法,或者将包放在旁边的椅子上,或者直接避开与人相邻。在乘坐电梯或者挤公交的时候,当身边的人太多,到了挤人的地步时,许多人会觉得很不舒服,很反感,想尽量避免这种身体上的碰触。这些情况,都是被人侵犯了私人领域的感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时候,人们已经开始有些焦虑和压抑了。 FBI认为,每个人都是需要一定的自我空间的,这种空间跟人们的年龄、收入、社会地位等因素联系都不大。研究说明,男性对私人空间的渴望比女性更为明显和宽广。不管男性还是女性,一旦缺少了私人空间,他们就会感到无助与焦虑,甚至影响到工作和生活的状态。这种情况在陌生人之间尤为明显。FBI认为,从两个人的空间距离感可以看得出两个人的关系的亲密度。比如两个陌生人在一起的时候,双方都会给自己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保证自己的安全感,而一旦两个人开始认识,空间距离会明显缩小。关系越亲近,两个人的空间距离会越小,比如情侣之间的手拉手和相拥,都是空间距离随着关系亲密度的改变而改变的。 对此,FBI还针对犯罪者的心理做了一系列专门的研究,他们发现:许多有着极端行为的犯罪分子都是对空间要求非常强烈的人。一旦有人冒然闯入他们内心的私密空间,他们往往便会采取一些行动,这些行为在开始的时候可能是温和的避让和提醒,但如果情况的不到改善,则很可能酿成犯罪行为。所以,在与人的交往中,保持一定的距离是必不可少的。过分的亲近,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咄咄逼人的态度,这会让人产生反感。长时间的研究之后,FBI分析了对空间距离的渴望和态度代表的一些人物的性格特征。 一种是会随时与人保持亲密空间的人。这种人的底线是很低的,与朋友和亲人之间的距离非常小,而与陌生人之间的距离稍大。这种人在对待亲人朋友和陌生人的时候态度是迥异的。对于亲人朋友,他们可以无限纵容,即使是有些小小

建筑施工中各种安全距离

施工中的各式各样安全距离 1、氧气乙炔瓶的安全距离5米,氧气乙炔与火源的安全距离10米。 2、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其规定数值如下:10kV及以下一0.7m,35kV—1.0m,l10KV一1.5m,220kV一3.0m,500kV一5.0m。该安全距离规定值是指在移开设备遮栏的情况下,并考虑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正常活动范围内。 3、公路施工爆破飞石安全距离不得小于国家安全规程规定的最小200m安全距离。 4、高压燃气管道距建筑物的基础的距离分别为不小于4米(介质压力0.4至0.8Mpa)和不小于6米(介质压力0.8至1.6Mpa);距街树的距离不小于1.2米;距铁路钢轨不小于5米;距有轨电车钢轨不小于2米;距其它道路的距离无规定。 5、应该是高于2米无防坠措施,才算高空作业。 6、起重机与架空输电导线的安全距离电压220KV时,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是6米,电压60——110KV时,沿水平方向4米,垂直方向都是5米。 7、制氧站气瓶间空瓶与实瓶应分开存放,间距大于1.5米,并有指示牌。楼主这个1.5米也是安全距离吧。 8、铁路线路两侧应当设立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范围,从铁路线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顶或者铁路桥梁外侧起向外的距离分别为:

(一)城市市区,不少于8米; (二)城市郊区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0米; (三)村镇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2米; (四)其他地区,不少于15米。 9、消防安全通道3.5m,独头通道要在尽头设车场。 10、消防路上官桥高度5米。 11、公路与石油库安全距离40米 12、高处作业地点应与架空电线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距普通电线1米以上,距普通高压线2.5米以上,并要防止运输的导体材料触碰电线。高度不足2米,但作业地段的下面是坡度大于45°的斜坡,附近有坑、井、有转动设备或堆放容易伤人的物品,工作条件特殊(风雪天气),有机械震动的地方,在有毒气体存在的房内工作时,均应按高处作业的规定执行。符合以下情况的高处作业为特殊高处作业:在作业基准面30米(含30米)以上的高处作业、高温或低温、雨雪天气、夜间、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突发灾害抢救、有限空间内等环境进行的高空作业及在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超出允许浓度的场所进行的高处作业。 13、瓶间距8米,最低不得小于5米。 14、石油库与工矿企业的安全距离:一、二、三、四、五级石油库分别为60、80、40、35、30米。 15、施工现场禁火作业区距离生活区不小于15米,距离其它区域不小于25米。

中英文化空间心理距离与跨文化交际(一)

中英文化空间心理距离与跨文化交际(一) 摘要]与言语交际一样,非语言交际在人们的交际中同样起着巨大的作用。由于地域的不同,中英人的归属、个人观不同,使得两种语言对于非语言交际行为会产生交际之间的误解。因而分析文化心理距离、研究其与文化习俗的关系,使得我们能进一步了解非语言交际行中文化距离行为以消除交际中的障碍。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文化心理距离文化习俗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国家历史发展、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特点不同,人们的空间领属观念因此而不同,其影响往往就产生了文化的差异。本文试图从心理空间距离着手,解析其与文化习俗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东西方心理空间文化行为以说明心理空间文化在跨文化非言语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一、文化心理距离 人的文化心理及行为是一种行为有机体的表现形式。当个体的文化心理行为成为社会中普遍观念和行为模式时,它才能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表现为寒暄方式、待人接物中的心理距离、身体接触距离、领属观念以及与时空有关的态度、观念及感受。 二、文化心理距离与人的关系 由于文化心理因素的不同,东西方人们表现出的亲和关系在文化上就有差异。以下为其所反映的几个方面。 1.个体观与集体观。英美人一般重个体,中国人重集体,这就形成了中西

文化交际上的差异。“美国人把自我看作是与其他人、与整个世界分离的独立整体”(萨姆瓦,1988:98跨文化传通)。英美人重视个体价值,认为人类是构成社会秩序中的独立成员。他们讲究个体主义,保持自我主体地位。他们常常把自己与其他人分开,包括家人。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人尊重的是“儒家的道”,儒家思想的精髓是“家制”思想。于是形成了横向大家族结构。中国从古到今“同族”思想相当强烈。儒家的群体原则与其它主张观念相结合,取得了主导地位的传统价值观,使中国文化观形成了重群体,轻个体的特征。中国人把自己和“自家人”视为一体。这表示了中国人的亲切及亲和。说明中国人重视群体关系,群体距离近。这种不同的人际关系界限说明中国人的自我与他人的心理距离比起英美人要小。 2.安全归属。英美国家主要靠工商业和航海业生存。他们为了利益而交往,人们为了竞争相互算计,于是人与人之间只存在防范与利用。他们认为人是不可依附与依靠的。人们之间的这种关系与心态,表现在心理空间上便是在相互交往中下意识地拉开体距,互相排斥,表现出了独立与个性。所以他们的安全感是建立在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上,这样就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然而,中国人向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即以“仁为核心”和“人为贵”的思想体系,讲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儒家认为社会由家庭组成,家里有父母、子女,相互之间产生慈孝友悌等伦理关系。家庭伦理扩大为社会中的君臣政治等级关系。仁强调在保持社会等级的基础上,人们要发自内心的爱人,不受外力强迫。因而,中国人是从

【干货】各种作业安全距离一览

【干货】各种作业安全距离一览 纯干货!欢迎大家收藏,以备不时之需!!!1.氧气乙炔瓶的安全距离5M,氧气乙炔与火源的安全距离10M。2.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其规定数值如下:10kV及以下一0.7m,35kV—1.0m,l10KV一1.5m,220kV一3.0m,500kV一5.0m。该安全距离规定值是指在移开设备遮栏的情况下,并考虑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正常活动范围内。3.公路施工爆破飞石安全距离不得小于国家安全规程规定的最小200m安全距离。4.高压燃气管道距建筑物的基础的距离分别为不小于4米(介质压力0.4至0.8Mpa)和不小于6米(介质压力0.8至1.6Mpa);距街树的距离不小于1.2米;距铁路钢轨不小于5米;距有轨电车钢轨不小于2米;距其它道路的距离无规定。5.高空作业防坠,应该是高于2米无防坠措施,才算高空作业。6.起重机与架空输电导线的安全距离电压220KV时,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是6M电压60——110KV时,沿水平方向4M,垂直方向都是5M。7.制氧站气瓶间空瓶与实瓶应分开存放,间距大于1.5米,并有指示牌。楼主这个1.5米也是安全距离吧。8.铁路线路两侧应当设立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范围,从铁路线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顶或者铁路桥梁外侧起向外的距离分别为:(一)城市市区,不少于8米;(二)

城市郊区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0米;(三)村镇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2米;(四)其他地区,不少于15米。9.消防安全通道3.5m,独头通道要在尽头设车场。10.消防路上官桥高度5米。11.公路与石油库安全距离40米。12.高处作业地点应与架空电线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距普通电线1米以上,距普通高压线2.5米以上,并要防止运输的导体材料触碰电线。高度不足2米,但作业地段的下面是坡度大于45°的斜坡,附近有坑、井、有转动设备或堆放容易伤人的物品,工作条件特殊(风雪天气),有机械震动的地方,在有毒气体存在的房内工作时,均应按高处作业的规定执行。符合以下情况的高处作业为特殊高处作业:在作业基准面30米(含30米)以上的高处作业、高温或低温、雨雪天气、夜间、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突发灾害抢救、有限空间内等环境进行的高空作业及在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超出允许浓度的场所进行的高处作业。13.瓶间距8米,最低不得小于5米。14.石油库与工矿企业的安全距离:一、二、三、四、五级石油库分别为60、80、40、35、30米。15.施工现场禁火作业区距离生活区不小于15M,距离其它区域不小于25M.。16.根据各种电气设备(设施)的性能、结构和工作的需要,安全间距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1)各种线路的安全间距。2)变、配电设备的安全间距。3)各种用电设备的安全间距。4)检修、维护时的安全间距。

36张安全距离图及及法规依据解析

安全是回家最近的距离。 距离是安全最有效的保障。 36张安全距离图 1、仓库的安全距离 主要依据: 每个堆垛面积不应大于150平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7 库房主通道宽度不应小于2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7物品堆垛与堆垛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物品与照明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物品与墙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物品堆垛与柱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3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储存物品与风管、供暖管道、散热器的距离不应小于0.5米。与供暖机组、风管炉、烟道之间的距离在各个方向上都不应小于1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14 2、疏散指示标志的距离

主要依据:应在疏散走道转弯和交叉部位两侧的墙面、柱面距地面高度1.0m以下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在疏散走道上方2.2m~3.0m处;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2006)8.3.4.1 3、商业企业疏散安全距离 主要依据: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5.2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公共建筑内疏散门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米,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5.18 主要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0m,其他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2.0m;《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2006)8.3.3.2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米,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米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5.19 4、液化石油气钢瓶安全距离 主要依据:气瓶与燃具的净距不应小于0.5m。《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8.7.2 软管与家用燃具连接时,其长度不应超过2m,并不得有接口。《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10.2.8 5、甲类仓库安全距离

各类作业安全生产距离操作常识汇编

各类作业安全生产距离操作常识 汇编

目录 各类作业安全生产距离操作常识汇编 ............................................................................................................................... - 1 - 1、仓库的安全距离 ............................................................................................................................................................. - 3 - 2、疏散指示标志的距离 ..................................................................................................................................................... - 4 - 3、商业企业疏散安全距离 ................................................................................................................................................. - 4 - 4、液化石油气钢瓶安全距离 ............................................................................................................................................. - 5 - 5、甲类仓库安全距离 ......................................................................................................................................................... - 6 - 6、消防器材安全距离 ......................................................................................................................................................... - 6 - 7、高坠半径......................................................................................................................................................................... - 7 - 8、工厂车间布置 ................................................................................................................................................................. - 8 - 9、一级石油库安全距离 ..................................................................................................................................................... - 8 - 10、石油库外墙安全距离 ................................................................................................................................................... - 9 - 11、小型民爆库安全距离(一) ..................................................................................................................................... - 10 - 12、小型民爆库安全距离(二) ..................................................................................................................................... - 11 - 13、临时架空线距离 ......................................................................................................................................................... - 12 - 14、可燃、助燃气体储罐防火间距 ................................................................................................................................. - 12 - 15、甲乙类液体储罐防火间距 ......................................................................................................................................... - 13 - 16、丙类液体储罐防火间距 ............................................................................................................................................. - 13 - 17、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瓶库与站外建筑的防火间距(6

塔吊与高压线之间垂直安全距离管理措施(通用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塔吊与高压线之间垂直安全距离 管理措施(通用版)

塔吊与高压线之间垂直安全距离管理措施 (通用版)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根据现场情况搭设高压线防护架,高压线防护架低部采用双排钢管脚手架高度6m,6m以上采用毛竹脚手架搭设,高度6米(高出外电架空线2米),长度约25米(按现场塔吊工作半径确定)。毛竹立杆间距1.5~1.8米,横距1.5米。底步高度4.8米,从第二步起,每步高度 1.8米。总高度12米。 2、严格控制塔吊在逆高压线路方向的北半区施工区域的2300安全区范围内进行吊运作业。并且在旋转机构2700处设置超限制动装置,在2300与2700之间的东北向各200范围内作为警戒区,非特殊情况采取安全措施及项目经理批准,塔吊伸臂不得随意进入禁止区,并采取严格监视与控制措施,司机在起重臂运转临近警戒区时,必须提前减速, 一档微动,并有效制动和严禁吊运超过4m长的物料。 3、塔吊作业中当遇到停电又刮4级以上风,或如遇风力继续加大时,塔吊司机应立即迅速将吊物落下,将吊钩起升到大臂根部相距2m处,

超实用电力施工作业140种安全距离

超实用电力施工作业 140 种安全距离 一涉电区域 1. 室内高压设备的隔离室设有遮栏,遮栏的高度在 锁 者。 2. 无论高压设备是否带电,作业人员不得单独移开或越过遮栏进行工作;若有 必要移开遮栏时, 应有监护人在场,并符合表 1 的安全距离。 (摘自变电安规表 1、线路安规表 1、配电安规表 3-1 、电工制造安规表 1、建设安规表 15) 表 1 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 3. 10 、 20、 35kV 户外(内)配电装置的裸露部分在跨越人行过道或作业区时, 若导电部分对 地高度分别小于 2.7 m (2.5 m )、 2.8 m (2.5 m )、2.9m ( 2.6m ), 该裸露部分两侧和底部应装设护网。 4. 户外 10kV 及以上高压配电装置场所的行车通道上,应根据表 2 设置行车安 全限高标志。 (摘自变电安规表 2、配电安规表 2-1 、建设安规表 16) 2 1.7m 以上,安装牢固并加

5. 邻近或交叉其他电力线路的工作。(摘自线路安规表4、配电安规表5-1、建 设安规表24) 表 3 邻近或交叉其他电力线工作的安全距离 6. 作业时,起重机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吊物等与架空输电线及其他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准小于表 4 的规定,且应设专人监护。(摘自变电安规表18、线路安规表19、配电安规表6-1 、电工制造安规表3) 表 4 与架空输电线及其他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 7. 施工机械作业安全距离

起重机、高空作业车和铲车等施工机械操作正常活动范围及起重机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吊物等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表 5 的规定,且应设专人监护。如小于表5、大于表 1 所示安全距离时应制定机械操作和现场监控的专项安全措施,并经施工单位和运维部门会审、批准。小于表 1 的安全距离时,应停电进行。(摘自建设安规表18) 表 5 施工机械操作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 8. 在电力线附近组塔时,起重机应接地良好。起重机及吊件、牵引绳索和拉绳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表 6 的规定。(摘自建设安规表19) 表 6 起重机及吊件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 9. 金属脚手架附近有架空线路时,应满足表7 安全距离的要求。(摘自建设安规表11) 7

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第七章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7.1 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 7.1.1 防火、防爆措施 7.1.2 毒性防护措施 7.1.3 工业卫生措施 7.2 安全预评价报告中补充的安全对策措施 7.2.1 总图布置和建筑方面的安全措施 1、总平面布置 由于本项目拟建于公司内部,原有无水乙醇生产车间旁的空地。总体呈南北向布置,由南至北依次布置倒班宿舍及食堂、综合楼。生产区位于建设场地的北部,由西至东依次布置综合楼、主生产厂房、 (含质检)、灌装厂房、联合厂房(含变配电、空压、锅炉房)、甲类仓库、循环消防水泵房、消防水池)。 拟建项目的总平面布置应按功能分区布置,应充分考虑与周边设施之间的相互影响、充分考虑拟建厂房与配电室,甲类罐区,丙类仓库、综合楼及灌装车间等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由于该建设项目的生产产品均为易燃液体,且火灾危险性均为甲类,设计时,应满足生产厂房与储罐间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2m;厂房与综合楼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25m;厂房与丙类仓库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2m;厂房与配电室的距离不得小于12m;厂房与灌装车间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2m;厂房与装卸泵房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设计时应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及《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的相关要求对建设项目的总平面布置进行

设计,确保防火间距符合要求。 2、建构筑物 (1)建设项目的建筑物设计时,应严格按照建设项目工程地质勘查报告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 (2)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建、构筑物生产和储存的物品的性质进行火灾危险等级分级,并确定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容许层数、建构筑物面积、防火分区面积、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泄压面积等。 (3)建、构筑物的安全疏散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7条的规定。 3、管线综合布置 (1)有甲、乙、丙类火灾危险性、腐蚀性及毒性介质的管道,除使用该管线的建筑物、构筑物外,均不得采用建筑物、构筑物支撑式敷设。 (2)通信架空线的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 42的有关规定。 (3)具有可燃性、爆炸危险性及有毒性介质的管道,不应穿越与其无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生产装置、辅助生产及仓储设施、贮罐区等。 (4)地下管线,不应敷设在腐蚀性物料的包装、堆存及装卸场地的下面。距上述场地的边界水平间距,不应小于2m。 (5)火灾危险性属于甲、乙、丙类的液体、可燃气体、毒性气体和液体以及腐蚀性介质管道,不应共沟敷设,并严禁与消防水管共沟敷设;凡有可能产生相互影响的管线,不应共沟敷设。 4、项目平面布置在满足有关防火、防爆的前提下,装置尽量采用露天化、集中化和按生产工艺流程布置,并考虑同类设备相对集中,这样不仅可减少占地面积而且能节约投资和降低能耗,便于安全生产和检修管理,实现本质安全。 5、相邻生产装置间应留有人员操作、安全巡查、检维修通道与空间,并做好相应的指示和标识。

心理学 术语解释

1.格式塔心理学:(视觉造型心理学)1912年产生与德国,它强调了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知觉到的东西要大于单纯的视觉、听觉等,任何一种经验的现象都是一个整体,整体不决定于个别的元素,相反局部却决定于整体的内在特性。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的视觉不是简单的反映,而是经过复杂的处理过程,重新造型的结果,因此格式塔心理学,又叫视觉造型心理学。20世纪30年代它是德国心理学的主流力量。它的含义:是把视觉看到的形式通过思维进行了有含义的组合,并且发现了一些视觉造型规律。 代表人物:惠特海姆考夫卡,苛勒登尔卡 格式塔心理美学:代表人物是考夫卡和阿恩海姆,考夫卡的代表作是《艺术心理学问题》(1940年),阿恩海姆的代表作《艺术与视知觉》1954年,《走向艺术心理学》(1966年),《视觉思维》(1971年)等,在中国都具有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其以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为主要依据,直接针对艺术作品及其形式要素的感知规律加以研究,全面细致地分析,阐述了处在知觉活动水平上的艺术活动的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 2.实验心理学的难题——(内省法) 心理学属于经验科学,除了仔细观察外还需要让被实验者陈述自己的内心过程,这种方法叫内省法。3.心理学在人机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①从“工程心理学”到“人因素”。20世纪40年代,飞机速度超过人的心理极限。 ②以“机器为本”到“以人为本”1974年德国开始实行全国性的“公正对待人的技术”项目。80年代中期美国在计算机人机界面设计中提出了“对用户友好的以人为本”的设计价值观念。 人因素:人们认识到行为主义,而应该设计的社和人的心理和生理特性,由此把工程心理学改为人因素,但学科主要特征是研究人的生理特性和机械关系。 工程心理学:雷达观测员,往往漏报工程目标,导致在美国出现工程心理学,又叫人工学 什么是以人为本: 以“机器为本”到“以人为本”1974年德国开始实行全国性的“公正对待人的技术”项目 4.心理学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①从狭义上讲心理学可以作为“人因素”的代表思想去设计人机界面。 ②从广义上讲心理学可以作为背景知识去改善人与物,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 5.有声思维:用户操作的同时,说出自己的想法。 6.能源电动车,谁消灭了电动车 本片是一部探讨电动车兴衰的记录片,1996年问世的电动车,拥有燃油车,混合型动力车和氢燃料电池车所不能比拟的环保节能费用低廉等优越性,但是不知为何,这种车却最终没能推广起来,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一结果呢?本片导演通过调查揭示,原来电动车的陨落是一场谋杀。 本片详细记录了EVI从出生到神秘设落的历程,以及其在生能源中扮演的角色,在国家的未来的生活中发挥的支撑作用,并对其在文化和经济方面产生的层层影响,以及对从进步的自由主义蜕变为新保守主义的美国政府和重要产业的回应进行了深刻的探究。 影片走访调查了汽车制造商,立法者,工程师,消费者和洛杉矶底特律的汽车爱好者,从动机到证据进行一系列的分析,最终得出电动车的陨落,原来是一场谋杀,因为它威胁了石油巨头们的结论。 美国作为汽油的头号消费者,拥有埃克森美孚,雷佛龙德士和康菲等世界顶级石油巨头,他们在整个经济社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大家都去购买电动车,每年将节省下1000多的亿加仑的汽油……… 7.设计艺术心理学: 设计艺术心理学是设计艺术学与心理学交叉的边缘科学,它既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也是艺术设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艺术心理学是研究设计艺术领域中的设计主体和设计目标主体(消费者或用户)的心理现象,以及影响心理现象的各个相关因素的科学。 8.美学与美感: A:美学:美学是研究美以及人对美的感受和创造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现实的审美的关系。 美学研究的三大领域:美,美感和美的创造。美学家李泽厚认为:美学来自三个方面,即哲学,心理学和文艺批评,并以此将美学分为三个研究部分,即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 B:美感:设计作品不论在购前的鉴赏和选择或者购后的使用过程都能引起人们的各种情感体验——美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