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春望》中考阅读赏析试题集

杜甫《春望》中考阅读赏析试题集
杜甫《春望》中考阅读赏析试题集

《春望》杜甫

主题内容(思想感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名句赏析:

1.全诗围绕“望”字展开,首联中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虽是写景,实为抒怀。

2.诗人望见了哪些景象?它们是什么样的春景?作用是什么?你能从诗中

读出哪些情感?

①山河、草木、花鸟;②望见了残破的春景;③渲染凄凉氛围;④忧国伤时思亲悲己。

3.首联中“破”、“深”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触目惊心的情景,“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令人满目凄然的景象;生动形象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处处荒凉萧条而荒芜的景象;表达作者对国家破灭衰亡的痛心疾首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4.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运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将花鸟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的亡国之悲,体现了作者的爱国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心情)。

5.如何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运用拟人修辞手法,意思是仿佛花也像人一样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世间的离别而惊心。(或:花、鸟在春景中是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目,但诗人因感时恨别,所以看到花开反而泪下;因久别家乡,所以听到鸟鸣反而惊

心。)

6.谈谈对千古名句“家书抵万金”的理解。

家书难得,表达了战乱中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7.本诗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

“搔”字是抓得意思,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

8.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简要说说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及其蕴含的情感

(或:说说你对诗歌尾联的理解)。

一位满头白发的诗人面对沦陷的山河,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描绘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了诗人悲凉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