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病因分析综述

先天性心脏病病因分析综述
先天性心脏病病因分析综述

先天性心脏病病因分析综述

南京市儿童医院心胸外科

摘要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即CHD)是新生儿出生缺陷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之一,它是由于胚胎在发育的过程中,心脏和大血管在形态和结构方面出现异常并影响其正常功能。CHD主要表现类型有室间隔缺损(VSD)、房间隔缺损(ASD)、动脉导管未闭(PDA)、法洛四联症(TOF)、主动脉缩窄(COA )、主动脉瓣狭窄(AS)、肺动脉狭窄(PAS)和肺动脉瓣狭窄(PVS),其他较罕见的CHD有单心室、单心房、肺动脉闭塞等.其中以VSD最为常见。胎儿CHD可引发胚胎停止发育以及自然流产和死胎,造成新生儿死亡、儿童和青年以及成年人残疾等不良后果。我国每年约有13万以上CHD患儿出生,在7岁以下儿童中,CHD患儿可达54万[1]。Uebing等[2]报道,全球新生儿中,CHD患病率大约为810,在美国,每1000名活产婴儿中,有6~8名婴儿患有重症心脏缺损。CHD严重危害婴幼儿健康成长,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很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目前为止,CHD的病因还不是很清楚。少数CHD是由于染色体畸变及单基因突变引起,大多数是多基因遗传病。CHD是胚胎在心脏和血管发育的过程中,在单基因和多基因异常的基础上,遇到各种环境致畸原所引发,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结果。近年来,遗传方面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环境因素方面的影响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胚胎心脏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孕2-8周,在这段时间内,心脏大体结构和房室间隔形成,此时也是心脏缺陷形成的最为风险时期。在心脏发育的不同阶段出现异常情况时将会发展为不同类型的CHD[3]。在孕后头三月这段敏感时期内,孕妇若暴露于危险环境因素,加之遗传因素的影响,可能会造成子代心血管方面的畸形。

较多的学者认为CHD是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然而大多数的CHD病因并不很清楚。由非遗传因素引起的CHD约占心脏畸形类型的30%[3],由遗传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CHD占总数的75%~90%。妊娠第2-8周是胚胎心脏发育的关键时期,在孕前3月及怀孕后的前3月内,如果孕妇接触危险环境因素,其胎儿就有可能发生心血管方面的畸形[4]。

1 遗传因素

遗传方面主要有染色体异常、单基因遗传缺陷、多基因遗传缺陷以及先天性代谢紊乱这四种类型。

1.1 染色体异常

由染色体畸变引起的先心病占总数的4%-5%,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数量缺陷和结构异常两种类型。染色体非整倍化导致的CHD常合并有其他器官的畸形,

如8-嵌合三体,9-三体,13-三体,18-三体,21-三体,X单体,Klinefelter 综合征等。较常见有13-三体,18-三体,21-三体这三种类型。

(1) 13-三体综合征:也被称为Patau综合征,在活产儿中发病率约为0.01%,在自发流产或是在死胎的病例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大。心血管方面的受累概率为90%,最常见的损害是VSD,也会伴有PDA, ASD、大动脉狭窄及转位等。此病的发生与孕母的年龄关系较大。年龄越大,风险便越高。有80%的13一三体综合征患儿,经核型分析有完全的13一三体,约20%为易位型或嵌合型。此种类型其胎儿的流产风险极高,若发现此种类型,父母双方均应做染色体检查。

(2) 18-三体综合征:也称为Ewards综合征,其心血管方面受累的概率将近达100%,以主动脉瓣受累较为多见,也伴有其他类型的CHD,此病的发生也与孕妇的年龄有关,年龄越高风险越大。

(3) 21-三体综合征:约有一半的此病患者有心血管方面的畸形,主要畸形包括心内膜垫的异常、VSD和ASD。有报道称有95%的患者是由于染色体不分离所致。此病可能与母亲生育年龄过大有关,孕母年龄越大,胎儿患有此病的风险也越大。

1.2 单基因遗传缺陷

由单基因遗传所造成的遗传缺陷在临床上只占1 /2000,单基因病又可分为两种:一种为非综合征性单基因病,此类型常表现为心脏畸形不伴有其他脏器方面的畸形[5],另一种为综合征性单基因病,此种类型除有心脏方面的畸形外还伴有身体其他器官的畸形。单基因缺陷也分为常染色体显隐性遗传、性染色体显隐性遗传这4类,较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有以下几种。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MVP):此病在女性中发病率较高,是临床上常见的有关心血管方面的单基因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的临床体征包括偏低体重、偏低收缩压以及臂展过长,心血管方面主要表现为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Nonan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常见的由单基因缺陷引起的心血管方面畸形,约有一半合并有心脏方面的畸形。其和Turner综合征体征相似,男性和女性有同样的概率患有此病,在心血管方面主要表现为肺动脉瓣狭窄。

Holt2-Gram综合征是一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表现为心脏畸形合并有上肢的畸形。患病率约为0.95/10万。心血管方面的畸形主要表现为ASD和VSD。部分病例还可伴有房室传导阻滞和房颤等临床症状。

1.3 多基因遗传

多基因遗传是由于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所产生的,有一部分心脏畸形是和多个基因缺陷有关,另外一部分是和单个基因缺陷有关。前者可引起出心脏畸形外的其他脏器的畸形,后者可引发心脏的单方面畸形。先心病在基因以及染色体突变方面与临床表现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染色体异常可能与心脏畸

形的不同种类有关[6]。

2 先天性代谢紊乱

由于某种酶缺乏从而引起部分基因变异的先天代谢紊乱性疾病。例如高hcy 血症是MTHFR缺陷所引起,可表现为心血管方面的畸形。

3 环境因素

在工农业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环境中的化学物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工农业中的化学物质以及有机溶剂的应用越来越多,近年来比较大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动物实验证明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和CHD的发生密切相关。

3.1 理化因素

物理、化学物质对心脏的致畸作用广泛受到关注。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也证实了物理、化学环境因素与CHD的发生存在相关性。动物实验证明,胚胎暴露于除草醚会导致先天性心脏缺损,最常见的畸形是VSD[7]。Loffredo等[8]揭示,妊娠早期暴露于除草剂或灭鼠剂等有机农药中与娩出大动脉转位的患儿有关,同时三抓乙烯可以导致子代心脏发育异常。妊娠3-8周是心脏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段时期接触放射线可引起多种畸形。国内外有报道称,CHD可能与放射线接触有关,但目前关于放射线对心血管发育的特殊作用尚无定论[9]。重金属对CHD的影响已有报道[10]。Malik等[11]调查发现,长期暴露于有毒化学物质的母亲,其胎儿的CHD发病率明显升高。最近研究还发现,饮用水中三卤甲烷高含量与VSD 相关[12]。

3.2 生物因素

妊娠早期妇女的病毒感染与CHD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妊娠妇女发生弓形虫(TOX )、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HCMV)、单纯疙疹病毒(HSV)、柯萨奇病毒和微小病毒B19(HPVB19)感染等,则胎儿出现心血管畸形的风险明显增加。

3.3 药物因素

妊娠期用药对胎儿的影响显著,且与药物种类、剂量、给药时间相关。妊娠妇女如果在妊娠早期应用某些药物,则其代患CHD的概率明显提高。很多研究表明,妊娠妇女服用抗癫痛、抗抑郁等药物具有危险效应[13]。Oberlander等[14]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使子代患CHD的风险增加3.72倍。

3.4 心理及疾病因素

母亲在妊娠期受到极度的精神刺激或长时间刺激也可致胚胎心脏发育异常。Carmichael等[15]报道,妊娠期存在应激性事件与新生儿患流出道心脏畸形、神

经管畸形和唇裂有关。中国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也发现:妊娠期有精神刺激事件发生的妇女,其后代患CHD的风险是正常妊娠妇女的3.93倍。Corrigan等[16]研究发现,妊娠前伴有糖尿病的母亲出生CHD胎儿的比例是正常母亲的5倍,相关性在大动脉转位、二尖瓣、肺动脉瓣闭锁、右室双出口、TOF等中存在差异。另有文献报道,母亲患苯丙酮尿症、发热性疾病及妊娠期肥胖与胎儿患CHD有关[17]。

CHD是影响儿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导致CHD的原因很多,目前还不完全清楚,需要多个学科不断地深人探讨。CHD往往不是单一因素作用或简单的单因素作用相加的结果,而是各个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弄清CHD的病因才能深入探讨其发病机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降低CHD 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GoldmuntsE.The epidemiology and genetics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J].Clin Perinato,2001,28(1):1-10.

[2] 许士梅,尹巧绵,吴明昌等.早期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和随访[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6,9(4):258-261.

[3] Kathy JJ,AdolfoC,Jeffrey AF,et al.Nominherited risk factors and congenital cardiovascular defects[J].Circulation,2007,115:2995-3014.

[4] Jerkins KJ Correa A Feinstein JA Nominherited risk factors and congenital cardiovascular defects current knowledge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ouncil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Young endorsed by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J. Circulation 2007 11 S 23 2995-3014. Grech V. Seasonality in live births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5] Garg V,Kathiriya IS,Barnes R,et a1.GATA4 mutations cause human congenital heart and reveal an interaction with Nature,2003,424:443-447.

[6] 王琦光,朱鲜阳先天性心脏病遗传学研究进展实用儿科临床医学杂志.2012:27(1):57-60.

[7] Thulstrnp AM , Bonde JP. Maternal occupational exposure end risk of specific birth defects [J].scup Med ( Lond ) , 2006 , 56 ( 8 ) :532-543.

[8] Lalfredo CA,Silbergeld EK.Ferencz C,et al. Association of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 in infants with maternal exposures to herbicides and rodenticides [J]. Am J Epidemiol,2001,153(6):529-536.

[9] Jerkins KJ,Correa A,Feinstein JA,etal.Nominherited risk Factors and congenital cardiovascular defects:current knowledge: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ouncil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young:endorsed by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J]. Circulation , 2007 , I I S ( 23 ) : 2995-3014.

[10] 刘凤.陶芳标,严双琴.父母环境因素暴露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病因关系探讨[J].临床儿科杂志,2009.27(5):424-428.

[11] Malik S,Schecter A,Caughy M,etal. Effect of proximity to hazardous waste sit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J]. Arch Environ Health , 2004.59 (4):177-181.

[12] Nieuwenhuijsen MJ,Toledano MB,Bennett J,et al. Chlorination disinfection by -products and risk of congenital anomalies in England and Wales [J]. Environ Health Perspect,2008,116(2): 216-222.

[13] Stpek A,Gregor V,Horacek J,etal. Birth defects' occurrence in offspring of mothers taking 1st trimester medication in the Czech Republic in 1996-2004[J].Ceska Gynekol,2006,71(4):284-291.

[14] OberLander TF,Warburton W,Misri S,etal.Major 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following prenatal exposure to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and benzodiazepines using population-based health data[J]. Birth Defects Res B Dev Reprod Toxicol,2008,83(1):68-76.

[15] Liu SW,Liu JX,Tang J,etal.Environmental risk factors for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n the shandong peninsula,China:a hospital based case-control study [J].J Epidemio1,2009,19(3) :122-130.

[16] Corrigan N,Brazil DP, McAuliffe F.Fetal cardiac effects of maternal hyperglycemia during pregnancy[J]. Birth Defects Res A Clin Mol Teratol,2009,85(6) :523-530.

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

房间隔缺损 [临床表现] 房间隔缺损的症状随缺损大小而有区别。缺损小的可全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胸骨左缘2~3肋间有收缩期杂音。缺损较大时分流量也大,导致体循环血流量不足而影响生长发育,表现为体形瘦长、面色苍白、乏力、多汗,活动后气促。由于肺循环血流增多而易反复呼吸道感染,严重者早期发生心力衰竭。 多数患儿在婴幼儿期五明显体征,2—3岁后心脏增大,前胸隆起,扪诊心前区有抬举冲动感,一般无震颤,少数大缺损分流量大者可出现震颤。听诊有以下四个特点:①第1心音亢进,肺动脉第2心音增强。②由于右心室容量增加,收缩时喷射血流时间延长,肺动脉瓣关闭更落后于主动脉瓣,导致宽而不受呼吸影响的第2心音固定分裂。③由于右心室增大,大量的血流通过正常肺动脉瓣时(形成相对狭窄)在左第二肋间近胸骨旁可闻及2~3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④当肺循环血流量超过体循环达1倍以上时,则在胸骨左下第4—5肋间隙处可出现三尖瓣相对狭窄的短促与低频的舒张早中期杂音,吸气时更响,呼气时减弱。随着肺动脉高压的进展,左向右分流逐渐减少,第2心音增强,固定性分裂消失,收缩期杂音缩短,舒张期杂音消失,但可出现肺动脉瓣及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杂音。 [辅助检查] 1.X线表现对分流较大的房间隔缺损具有诊断价值。心脏外形轻至中度增大,以右心房及右心室为主,心胸比大于0.5。肺脉段突出,肺叶充血明显,主动脉影缩小。透视下可见肺动脉总干及分支随心脏搏动而一明一暗的“肺门舞蹈”征,心影略呈梨形(图13—5)。原发孔型房缺伴二尖瓣裂缺者,左心房及左心室增大。 2.心电图电轴右偏平均额面电轴在十95—+170之间。右心房和右心室肥大。P—R间期延长,V1及V3R导联呈rSr'或rsR'等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图形。分流量较大患者R波可出现切迹,手术后消失。原发孔型房缺的病例常见电轴左偏及左心室肥大。一般为窦性心律,年龄较大者可出现交界性心律或室上性心律失常。 3.超声心动图M型超声心动图可以显示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及室间隔的矛盾运动。二维超声可以显示房间隔缺损的位置及大小,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提高诊断的可靠性并能判断分流的方向,应用

心外科试题及答案 (1)

2016年北京市医师定期考核业务水平测评 (心外科专业试卷)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性别: 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 共100分,60分合格。 一 .A型选择题(每题分,共80题,共40分) 1.全身肝素化后,检测ACT在多少秒以上方可开始体外循环( D ) 2.以下不能在 CABG 手术中作为旁路血管移植材料的有( E ) A.小隐静脉 B.尺动脉 C.挠动脉 D.腹壁上浅动脉 E.胃左动脉 3.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时鼻咽温度应低于( C ) ℃℃℃℃℃ 4.胸主动脉瘤最常见的病因为D A.主动脉囊性中层坏死 B.梅毒感染 C.创伤 D.动脉粥样硬化 E.先天性主动脉窦瘤 5.以下关于二尖瓣狭窄 (MS) 描述最恰当的是( E ) 最常见的病因是风湿性心脏病 B.风湿性MS病理过程是风湿性炎症对瓣膜结构毁损的进展过程 C.不合并二尖瓣病变的单纯主动脉瓣疾病肯定不是风湿病引起的 直接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肺循环淤血和心排血风的减少 E 以上均正确 6.目前心内直视手术须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在体外循环时 ( D ) A.血液非肝素化 B.维持着体循环和肺循环 C.血泵内为混合血 D.冠脉系统循环停止 E.双肺仍起血液氧和作用 7.关于缩窄性心包炎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E ) A.我国当前缩窄性心包炎的主要病因仍是结核病 B.缩窄性心包炎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主要有三方面:外周静脉淤血肺循环淤血和心排血扯降低 C.心包剥脱手术中,为避免出现心室急性扩张,必须先剥离流出道,再剥离流入道;在条件允许的时候,为避免急性肺水肿应先剥离左心系统再剥离右心系统 D.心包剥脱手术中,可以允许残留部分钙化的心包,但必须彻底剥除腔静脉在右房开口处增厚心包形成的纤维缩窄环 E.心包剥脱手术后,由丁心肌功能改善,心排血址增多,所以应以新鲜血血浆等胶体液为主积极补充容量 8.心脏手术后慢心律时,最有效的治疗措施 ( E ) A.静脉持续予以肾上腺素 B.体外循环辅助 C.多巴胺静滴 D.肌注阿托品 E.安置临时起搏器 9.下列哪些室壁不由左冠状动脉供血?( B ) A.左心室前壁 B.右心室前壁一小部分 C.室间隔前2/3 D.左室侧壁和后壁及部分左心房 E.整个室间隔的血均来自左冠状动脉

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_怎么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_怎么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_怎么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内容,具体内容:心脏病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可遗传性疾病,它分为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怎么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呢?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先天性心脏病 的原因,希望对你有用!... 心脏病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可遗传性疾病,它分为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怎么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呢?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希望对你有用! 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 一、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之病毒感染。妇女在怀孕最初3个月,特别是怀孕3周-8周,如遭到病毒感染,胎儿易发生心脏血管畸形。其中风疹病毒是引起胎儿先心病的主要罪魁祸首。此外,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等也往往是小儿先心病的"作案者"。 二、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遗传史。兄弟姐妹同时患先心病、父母与子女同时患先心病的情况颇不少见了,而且其疾病性质甚为近似。若母亲所生的第一胎患有先心病,第二胎患病的可能性为2%左右;若连续两胎皆为先心病者,再生的先心病儿可能增至10%。若母亲患有先心病,第二代患先病的危险性为10%。 三、不良嗜好。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包括孕妇嗜好"吞云吐雾"或丈夫吸烟、妻子"被动吸烟"可使胎儿畸形或小儿先心病发生。婴儿先心病发病率,

吸烟母亲所生婴儿是不吸烟母亲的二倍。夫妻"酒后同房受孕",会使胎儿染色体发生异常,生下患酒精中毒症的婴儿,大多数伴有心脏血管异常。 四、孕妇患有糖尿病而未经治疗和控制病情者,可致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性为2%,如果妊娠早期病情控制稳定,则危险性下降。这是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之一。 五、孕妇在妊娠早期接触致畸药物,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如锂、苯妥英钠或类固醇等,都可导致胎儿先心病的患病率达到2%。 六、妊娠早期受到放射性物质如X射线、同位素等过量照射。 七、近亲婚配。近亲婚配是使胎儿致畸而发生先心病的高危因素。这也是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之一。 八、早产是重要的先天性心脏病原因。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是出生时体重在2500克以下的新生儿尤易患先天性心脏病。 九、高原环境高原氧分压低是先天性心脏病原因之一,我国青藏高原先心病患病率远较平原地区高。 十、胎儿发育环境子宫内病毒感染是最重要的先天性心脏病原因,其中又以风疹病毒感染最为突出,其次为柯萨奇病毒感染。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之其他如羊膜病变、胎儿受压、妊娠早期先兆流产、母体营养不良、糖尿病,以及放射线和细胞毒性药物在妊娠早期的应用等都是可能导致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 小孩先天性心脏病症状 1、青紫 青紫是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如大血管错位,法乐氏四联症等)的突出表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思维导图

肺动脉狭窄
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骑跨
四种畸形
右心室肥厚
青紫
缺氧发作 蹲踞
临床表现
杵状指(趾)
生长发育迟缓
青紫和杵状指(趾) 心前区隆起
体格检查
肺动脉第二音减弱或消失
脑血栓
脑脓肿
并发症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实验室检查
心电图
胸部 X 线检查 超声心动图
辅助检查
心导管检查
心血管造影
及时治疗呼吸道感染
防治感染性心内膜炎
内科治疗
预防脱水及并发症
一期根治术
治疗要点
姑息手术 二期根治术
外科治疗
急诊手术
预后: 取决于并发症、严重程度、手术早晚
法洛四联症
管型
窗口型
分类
漏斗型
临床无症状 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
导管口径细
活动后气急
疲劳多汗 反复呼吸道感染 充血性心力衰竭
导管粗大
临床表现
青紫
声音嘶哑
消瘦,轻度胸廓畸形
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增强 胸骨左缘第 2-3 肋间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体格检查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或亢进
心电图
胸部 X 线检查 超声心动图
辅助检查
心导管检查
早产儿: 吲哚美辛或阿司匹林口服 介入性心导管术
内科治疗
治疗要点
手术治疗
预后: 取决于导管粗细及分流量大小
动脉导管未闭
肺动脉瓣狭窄(最常见)
漏斗部狭窄
分类
肺动脉干及肺动脉分支狭窄
轻度无症状
活动后气促
乏力、心悸
临床表现
生长发育落后
婴儿期青紫及右心衰
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搏动较强
肺动脉瓣区收缩期震颤
喷射性全收缩期杂音
三尖瓣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体格检查
颈静脉怒张 肝肿大
右心室失代偿而扩大
下肢水肿
心电图
胸部 X 线检查 超声心动图
辅助检查
心导管检查
药物治疗: 前列环素 E1 介入性心导管术
内科治疗
活动后气促、心悸,或右心衰竭、发绀,或右心肥大伴劳损
治疗要点
休息时右心室收缩压>60mmHg,或肺动脉—右心室压差>30mmHg
手术治疗指征
肺动脉瓣口面积<0.5cm2
预后: 取决于严重程度、并发症及手术早晚
肺动脉狭窄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膜周部缺损
分类
漏斗部缺损
肌部缺损
小型
无明显症状 生长发育正常
临床表现
大中型
喂养困难,吸吮中断 面色苍白,多汗 生长发育落后
反复肺部感染,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前区隆起,心界向左下扩大
体格检查
收缩期震颤 肺动脉第二心音增强
右向左分流,出现青紫
心电图
辅助检查
胸部 X 线检查 超声心动图
心导管检查
治疗要点
内科治疗
防治并发症 介入性心导管术
手术治疗
预后
小型: 良好 大型: 婴儿期易心衰,年长后梗阻型肺动脉高压
原发孔型(5%-10%)
分类
继发孔型(70%)
静脉窦型(少见)
小型: 无症状
乏力
临床表现
大型缺损
体型瘦长 面色苍白
活动后气促
易患呼吸道感染
发育落后,消瘦
体格检查
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弥散,心浊音界扩大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或亢进
心电图—电轴右偏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胸部 X 线检查—“肺门舞蹈”征
辅助检查
超声心动图
心导管检查
心血管造影
治疗要点
介入性心导管术 手术治疗
预后: 较好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病 心脏病(heart disease)是心脏疾病的总称,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各种心脏病。临床实践表明,手部按摩是防治心脏病有效的辅助方法。 一、先天性心脏病1. 可能由于母亲在怀孕早期的疾病或服用的药物有关。 2.与遗传有关。 二、后天性心脏病1.冠状动脉心脏病:抽烟及糖尿病,高血压等导致血管硬化狭窄,使血流受阻,易使心肌缺氧而受损。2.高血压性心脏病:动脉性高血压导致左心室肥大;肺高压症导致右心室肥大。 三、风湿性心脏病。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主要在风湿热感染后,心脏瓣膜逐渐病变所导致之异常。 四、肺性心脏病。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导致肺动脉高血压症,使得右心室肥大或衰竭。 五、心肌病。新陈代谢或荷尔蒙异常的心肌变化等,有时酗酒,药物亦导致心肌变化。 六、心脏肿瘤。大多为良性肿瘤,以黏液瘤为最常见,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很少见。 一.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风湿性心脏病累及的瓣膜部位数量可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的一个或几个瓣膜病变。心脏联合瓣膜病变是指同时累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心脏瓣膜的疾病。其中最常见的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双病变,约占联合瓣膜病的48%-87%。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变累及心脏各瓣膜的发生率不同,据研究结果表明:二 风心病瓣膜病变图例&人工瓣膜图例 尖瓣为100%,其中单纯二尖瓣病变46.7%,为比例最高,然后依次为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单纯主动脉瓣,三尖瓣和肺动脉瓣。病变主要是瓣膜的边缘和基底部发生水肿、渗出,并逐渐扩大到瓣膜全部,甚至累及腱索和乳头肌,使瓣膜交界区的瓣叶融合、腱索融合与缩短以及瓣叶的纤维化、僵硬、卷曲与钙化,从而导致瓣膜开口狭窄或关闭不全等。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本分试题

第六章病因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明确提出“中医三因学说”的是: A.张仲景 B.陶弘景 C.陈无择 D.巢元方 E.刘完素 2.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原因和结果: A.两者互不转化 B.两者相互作用 C.两者互不关联 D.两者对立制约 E.两者静止不变 3.以下属于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是: A.疠气 B.六淫 C.七情 D.瘀血 E.劳逸 4.易袭阳位,具有升发向上特性的邪气是: A.暑邪 B.燥邪 C.风邪 D.火邪 E.寒邪 5.下列何气能兼其五气: A.暑 B.湿 C.寒 D.风 E.热 6.六淫中最易导致疼痛的邪气是: A.寒邪 B.火邪 C.风邪 D.燥邪 E.湿邪 7.感受寒邪而致的“中寒”是指: A.寒邪伤于肌表 B.寒邪入中经脉 C.寒邪自内而生 D.寒邪直中脏腑 E.寒邪侵及血分 8.六淫中具有病程长,难以速愈的邪气是: A.寒邪 B.火邪 C.风邪 D.暑邪 E.湿邪 9.其性趋下的病邪为:

A.火邪 B.燥邪 C.湿邪 D.风邪 E.以上都不是 10.湿邪、寒邪的共同致病特点是: A.损伤阳气 B.阻遏气机 C.粘腻重浊 D.凝滞收引 E.易袭阴位 11.致病后可出现各种秽浊症状的邪气是: A.风邪 B.寒邪 C.热(火)邪 D.湿邪 E.燥邪 12.燥邪致病最易损伤人体: A.津液 B.气血 C.肾精 D.肝血 E.阳气 13.温燥病的发病季节一般是: A.夏末秋初 B.近冬深秋 C.长夏季节 D.冬末春初 E.春末夏初 14.六淫中最易致肿疡的是: A.风邪 B.湿邪 C.火邪 D.燥邪 E.寒邪 15.下列哪项不属火邪的致病特点: A.易伤津耗气 B.易生风动血 C.易扰乱神明 D.易致肿疡 E.易阻遏气机 16.易致肝风内动的是: A.寒邪 B.湿邪 C.暑邪 D.热邪 E.风邪 17.下列哪一项是火、燥、暑共同的致病特点: A.上炎 B.耗气 C.伤津 D.动血 E.生风 18.六淫致病,季节性最强的邪气是: A.风邪 B.寒邪 C.燥邪 D.湿邪 E.暑邪 19.虚邪是指: A.微邪 B.较弱的邪气 C.瘀血 D.贼邪 E.致病邪气的通称 20.只有外感而无内生的邪气是:

先天性心脏病1

第九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一、心脏的胚胎发育 原始心脏于胚胎第二周开始形成,约于第四周起有循环作用,至第八周中隔室完全长成,形成四腔室。因此妊娠2-8周是心脏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预防先天性心脏畸形发生的重要时期。 二、胎儿血液循环及生后的改变 1、正常胎儿的血液循环:(结合多媒体图示说明) (1)胎儿血液循环特点: ﹤1﹥胎儿的营养和氧气代谢是通过脐血管,胎盘进行交换的。 ﹤2﹥胎儿时期左右心脏都向全身供血;只有体循环而无有效肺循环。 ﹤3﹥静脉导管,卵圆孔,动脉导管是胎儿循环的特殊通道。 ﹤4﹥胎儿体内大多为混合血,肝脏血含氧最丰富,心,脑及上半身次之,腹腔脏器及下肢血含氧最低。 2、出生后血循环的改变; ﹤1﹥脐带接扎:脐-胎盘循环中止。肺循环建立。 ﹤2﹥卵圆孔关闭:由于肺循环建立,左心回心血量增加,左心房压力超过右心房卵圆孔瓣膜先在功能上关闭,到生后5-7个月,解剖上闭合。 ﹤3﹥动脉导管闭锁:由于肺循环压力降低,体循环压力升高,流经动脉导管的血流逐渐减少,最后停止通过,在功能上闭合。另外由于血氧增高,使导管平滑肌收缩,导管逐渐闭塞。约80%婴儿于生后3个月,95%婴儿于生后1年形成解剖闭合。 三、正常各年龄小儿心脏,心率,血压的特点 1、心脏:

(1)心脏形态:婴幼儿心脏呈球形、圆锥形或椭圆形,6岁后与成人相似呈长椭圆形。 (2)心脏位臵: 2岁以下婴幼儿心脏位臵较高,多呈横位,心尖搏动在胸骨左缘第四肋间隙,位于锁骨中线外。2岁后心脏由横位逐渐转为斜位,心尖搏动位臵也逐渐降至第五肋间隙,心左界2-5岁时位于左锁骨中线外1cm,5-12岁在锁骨中线上,12岁以后在锁骨中线内0.5-1cm。 2、心率:小儿心率较快,与新陈代谢旺盛和交感神经兴奋性高有关。(1)影响心率的因素:进食,活动,哭闹,烦躁不安、发热可使心率增快。睡眠状态下心率减慢。如脉搏显著增快,且睡眠时不减慢应怀疑器质性心脏病。 (2)心率的测量:应在小儿安静、清醒时测量心率。 3、血压: 动脉血压的高低主要决定于心搏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婴儿由于心脏每次搏出量较少,血管口径较粗,动脉壁柔软,所以动脉压较低。 (1)1岁内小儿收缩压为70-80mmHg. 1岁后可采用下列公式计算:收缩压=年龄ⅹ0.26+10.7kpa,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约高2.67kpa (2)测血压时袖带宽度为上臂的2/3为宜。 第二节先天性心脏病 一概念: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至畸形,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心脏病。 二、病因 胎儿时期,任何因素影响了心脏的胚胎发育,使心脏的某一部分发育停顿或异常,既可造成先天性畸形。

心血管系统疾病习题集及标准答案

上篇第一章心血管系统疾病一、选择题 【A1型题】 1.风湿病侵犯的组织最确切的是在 A.心内膜 B.关节滑膜 C.血管 D.皮肤 E.全身结缔组织 2.在风湿病侵犯的器官中,病变最多见且严重的是 A.心脏 B.关节 C.血管 D.皮肤 E.脑 3.风湿病最具特征的病理变化是 A.粘液样变性 B.纤维蛋白样坏死 C.风湿小体 D.心瓣膜纤维组织增生 E.心外膜纤维蛋白渗出 4.风湿性心外膜炎病变是 A.变质性炎 B.化脓性炎 C.浆液纤维蛋白性炎 D.出血性炎 E.卡他性炎 5.风湿性心肌炎的特征病变是 A.心肌细胞变性、坏死 B.心肌间质水肿 C.间质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 D.间质多灶性中性粒细胞浸润 E.间质中出现风湿小体 6.风湿性心外膜炎常出现绒毛心,其原因是 A.纤维蛋白性炎 B.间皮细胞绒毛状增生 C.白色血栓 D.风湿小体 E.心外膜瘢痕形成 7.浆膜风湿病的病变特征是 A.粘液样变性 B.纤维蛋白样坏死 C.风湿小体 D.浆液渗出 E.浆液渗出及纤维蛋白形成 8.风湿性心内膜炎最常侵犯下述何处内膜组织 A.心瓣膜 B.腱索 C.左房心 D.右心房 E.左心室 9.风湿性心内膜炎除最常侵犯二尖瓣外,其次受累的内膜组织是 A.主动脉瓣 B.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同时受累 C.腱索 D.左心房壁 E.左心室壁 10.早期风湿性心内膜炎最特征性的病变是在瓣膜上形成 A.溃疡 B.水肿 C.穿孔 D.串珠状疣状赘生物 E.巨大赘生物 11.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之联合瓣膜损害,主要是 A.二尖瓣及三尖瓣 B.二尖瓣及主动脉瓣 C.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 D.主动脉瓣及三尖瓣 E.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 12.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导致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的关键是 A.病变广泛 B.病变持续时间长 C.病变贯穿瓣膜 D.两瓣叶之间出现病变 E.病变反复发作

先天性心脏病知识总结

先天性心脏病知识总结 一、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一)发病率:占先心病的10-20%,女男比约为2-3:1。 (二)胚胎学和发病机制: 1.原发孔ASD:胚胎第四周,原始心房在发育的过程中,原发房间隔停止生长,不与心内膜垫融合而遗留间隙,即成为原发孔(或第一孔)缺损。往往同时伴有房室瓣膜甚至心内膜垫发育不全现象,如二尖瓣大瓣和三尖瓣隔瓣的分裂,以及腹背心内膜垫呈分裂状态而禾融合,称为房室通道,有时还兼有室间隔缺损。 2.继发孔ASD:当原发房间隔向下生长而尚未和心内膜垫融合以前,其上部逐步被吸收,构成两侧心房的新通道,称为房间隔继发孔。在继发孔形成的同时,于原发房间隔的右侧,另有继发房间隔出现,其下缘的新月形开口并不对向心内膜垫,而是偏向后下方,对向下腔静脉入口生长。如原发房间隔被吸收过多,或继发房间隔发育障碍,则上下两边缘不能接触,遗留缺口,形成继发孔(或第二孔)缺损,这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 3.PFO:为了维持胎儿左心的血循环,继发房间隔的下缘和原发房间隔的上缘虽然互相接触,但并不融合。原发房间隔如同瓣膜(卵圆孔瓣膜),只允许血液自右向左转流,而能防止自左向右的逆流。继发房间隔遗留的缺损呈卵圆形,称为卵圆孔。 婴儿出生后,开始呼吸,肺循环的血容量大为增加,但左、右心室肌肉的厚度和发育依然是相等的。随着婴儿的成长,主动脉超过肺动脉时,左心室肌肉开始增生、肥厚,压力逐渐增大,影响左心房血液的排出。因而使左心房压力大于右心房,卵圆孔瓣膜紧贴继发房间隔,关闭卵圆孔。一般在第八月或更长的时间,完全断绝左、右两心房间的血运。但有20%~25%的正常人,卵圆孔瓣膜和房间隔并不全部融合,遗留着探针大小的小孔,称为卵圆孔未闭。这种小孔的存在,并不引起血液分流,在临床上并无重要意义。 根据胚胎学和病理解剖,分为两大类,即原发孔缺损和继发孔缺损 (三)继发孔ASD 1.病理分型:继发孔缺损可分为四个类型: (1)卵圆孔型或称中央型卵圆孔缺损:临床上最常见,发病率占总数的75%以上。绝大多数病例缺损单发,呈椭圆形,长约2~4cm,位于冠状窦的后上方。周围有良好的边缘,尤以上部更为明显。缺损距离传导系统较远,容易缝合,效果良好分。但个别病例的缺损,可呈筛孔形。

先天性心脏病的试题

1、供应胎儿腹腔器官及下肢的血液是() [单选题] * A.动脉血 B.静脉血 C. 静脉血为主的混合血(正确答案) D.动脉血为主的混合血 2、正常胎儿血循环含氧最丰富的部位是() [单选题] * A. 脐静脉(正确答案) B. 脐动脉 C. 右心室 D. 左心房 E、主动脉 3、先天性心脏病病因中最主要是由于() [单选题] * A、遗传 B、妊娠早期服用药物 C、接触大剂量放射线 D、云门患代谢紊乱性疾病 E、宫内感染(正确答案) 4、正常情况下不出现青紫,当屏气或剧烈哭闹时出现暂时青紫,X线表现为肺门影增粗、肺充血的先天性心脏病是() [单选题] * A、房间隔缺损(正确答案) B、主动脉缩窄 C、肺动脉狭窄 D、法洛四联症 E、室间隔缺损

5、法洛四联症患儿喜蹲踞是因为() [单选题] * A、缓解漏斗部痉挛 B、使心脑供血增加 C、使腔静脉回心血量增加 D、增加体循环阻力,减少右向左分流量(正确答案) E、使劳累、气急缓解 6、左向右分流的先心病的共同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 * A、潜伏青紫 B、胸骨左缘有粗糙收缩期杂音 C、影响生长发育 D、易患肺炎 E、肺循环量少(正确答案) 7、动脉导管形成解剖上关闭的年龄,约80%的婴儿是生后() [单选题] * A、3个月(正确答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 E、18个月 8、法洛四联症患儿青紫的轻重及出现的早晚与以下哪些无关() * A、右心室肥厚程度(正确答案) B、室间隔缺损大小(正确答案) C、肺动脉狭窄程度 D、主动脉骑跨程度(正确答案)

E、室间隔缺损部位(正确答案) 9、护理服用洋地黄药物的患儿,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 A、服用药物前,数脉搏1分钟(正确答案) B、学龄前儿童脉搏低于60次/分应停药(正确答案) C、婴儿脉搏低于100次/分应停药(正确答案) D、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正确答案) E、婴儿脉搏大于160次/分应停药 10、洋地黄中毒的处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立即停用洋地黄(正确答案) B、快速心律失常时可使用利多卡因(正确答案) C、使用电复律 D、缓慢性心律失常可使用阿托品(正确答案) E、补钾(正确答案)

中国大陆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现状

中國大陸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現狀 如新中華兒童心臟病基金背景及介紹 如新中華兒童心臟病基金合作方 ●先天性心臟病是導致初生嬰兒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中國大陸目前有250萬兒童正遭受這種疾病的折磨,每年新增14萬患兒●因為貧困,他們中的三分之二不幸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因而失去生命或造成終身殘疾如新中華兒童心臟病基金是由如新集團大中華區聯同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和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於2008年在上海共同設立的專項基金。如新集團計劃每年向如新中華兒童心臟病基金捐助100萬元人民幣作為醫療救助金,此捐助活動將持續10年,共計注入1,000萬元人民幣救助金。 如新中華兒童心臟病基金的來源包括如新集團善的力量基金會所撥出的部分善款,以及如新直銷商及員工的個人捐助。 在台灣,如新與台灣兒童心臟病基金會和台灣大學兒童醫院合作,除了募集善款全額資助貧困的心臟病童接受治療外,還將救助行動延續到前端的心臟病兒童篩檢預防,減少先心兒童因心臟病突發並導致死亡的情況,並將資源投注於兩岸三地的醫療學術交流,強化華人心臟病醫療相關知識交流。 在香港,自2005年起如新便與香港兒童心臟基金會緊密合作,透過各項籌款活動,如運動日及慈善步行,幫助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兒童及其家人。該項目籌款至今逾600萬元港幣。上海市慈善基金會 成立於1994年5月7日,該會宗旨是:「安老 、扶幼、助學、濟困」,由原上海市委副書記、上 海市人大主任、上海市政協主席陳鐵迪擔任理事長 。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成立13年來組織了「慈善一日 捐」、「千店義賣」、「萬人上街慈善募捐」、「 慈善長跑」、「慈善義賽」和「慈善義診」等多種 形式的慈善活動,享有廣泛的社會好評。自2001 年啟動「點亮心願」系列專案以來,上海市慈善基 金會在兒童先天性心臟病救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工 作經驗。

心血管系统疾病习题及答案

心血管系统疾病习题及答案

上篇第一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一、选择题 【A1型题】 1.风湿病侵犯的组织最确切的是在 A.心内膜 B.关节滑膜 C.血管 D.皮肤 E.全身结缔组织 2.在风湿病侵犯的器官中,病变最多见且严重的是 A.心脏 B.关节 C.血管 D.皮肤 E.脑 3.风湿病最具特征的病理变化是 A.粘液样变性 B.纤维蛋白样坏死 C.风湿小体 D.心瓣膜纤维组织增生 E.心外膜纤维蛋白渗出 4.风湿性心外膜炎病变是 A.变质性炎 B.化脓性炎 C.浆液纤维蛋白性炎 D.出血性炎 E.卡他性炎 5.风湿性心肌炎的特征病变是 A.心肌细胞变性、坏死 B.心肌间质水肿 C.间质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 D.间质多灶性中性粒细胞浸润 E.间质中出现风湿小体 6.风湿性心外膜炎常出现绒毛心,其原因是 A.纤维蛋白性炎 B.间皮细胞绒毛状增生 C.白色血栓 D.风湿小体 E.心外膜瘢痕形成 7.浆膜风湿病的病变特征是 A.粘液样变性 B.纤维蛋白样坏死 C.风湿小体 D.浆液渗出 E.浆液渗出及纤维蛋白形成 8.风湿性心内膜炎最常侵犯下述何处内膜组织

A.心瓣膜 B.腱索 C.左房心 D.右心房 E.左心室 9.风湿性心内膜炎除最常侵犯二尖瓣外,其次受累的内膜组织是 A.主动脉瓣 B.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同时受累 C.腱索 D.左心房壁 E.左心室壁 10.早期风湿性心内膜炎最特征性的病变是在瓣膜上形成 A.溃疡 B.水肿 C.穿孔 D.串珠状疣状赘生物 E.巨大赘生物 11.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之联合瓣膜损害,主要是 A.二尖瓣及三尖瓣 B.二尖瓣及主动脉瓣 C.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 D.主动脉瓣及三尖瓣 E.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 12.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导致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的关键是 A.病变广泛 B.病变持续时间长 C.病变贯穿瓣膜 D.两瓣叶之间出现病变 E.病变反复发作 13.急性风湿心内膜炎,其瓣膜上的赘生物是 A.风湿小体 B.白色血栓 C.粥样斑块 D.混合血栓 E.纤维瘢痕 14.下列风湿性心内膜炎的叙述中,哪项是正确的 A.病变多累及三尖瓣 B.疣状赘生物由风湿小体构成 C.赘生物中含有细菌 D.赘生物在瓣膜上粘连牢固

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检查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检查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约占各种先天畸形的28%,指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情形。确定是否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可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和一些特殊检查来综合判断。 一、病史询问: (1)母亲的妊娠史:妊娠最初3个月有无病毒感染,放射线接触,服药史,糖尿病史,营养障碍,环境与遗传因素等。 (2)常见的症状:呼吸急促,青紫,尤其注意青紫出现时的年龄、时间,与哭叫、运动等有无关系,是阵发性的还是持续性的。心力衰竭症状:心率增快(可达180次/分),呼吸急促(50次/分-100次/分),烦躁不安,吃奶时因呼吸困难和哮喘样发作而停顿等。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的上呼吸道感染,面色苍白、哭声低、呻吟、声音嘶哑等,也提示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 (3)发育情况: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往往营养不良,躯体瘦小,体重不增,发育迟缓等,并可有蹲踞现象。 二、体格检查 如体格检查发现有心脏典型的器质性杂音,心音低钝,心脏增大,心律失常,肝大时,应进一步检查排除先天性心脏病。 三、特殊检查: (1)X线检查:可有肺纹理增加或减少、心脏增大。但是肺纹理正常,心脏大小正常,并不能排除先天性心脏病。 (2)超声检查:对心脏各腔室和血管大小进行定量测定,用以诊断心脏解剖上的异常及其严重程度,是目前最常用的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方法之一。 (3)心电图检查:能反映心脏位置、心房、心室有无肥厚及心脏传导系统的情况。 (4)心脏导管检查:是先天性心脏病进一步明确诊断和决定手术前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通过导管检查,了解心腔及大血管不同部位的血氧含量和压力变化,明确有无分流及分流的部位。 (5)心血管造影:通过导管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而又需考虑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作心血管造影。将含碘造影剂通过心导管在机械的高压下,迅速地注入心脏或大血管,同时进行连续快速摄片,或拍摄电影,观察造影剂所示心房、心室及大血管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有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导致的畸形,是儿童最常见的心脏病,发病率约占活产婴儿的0.7%左右,早产儿为足月儿的2~3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是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和大动脉错位,护理常规如下: 1. 心理护理 关爱患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充分理解家长及患儿对检查、治疗、预后的期望心情;要鼓励患儿进行适当的活动或游戏,鼓励患儿与正常儿童接触,以建立正常的社会行为方式,使患儿保持精神愉快,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检查及治疗。消除恐惧心理、乐观态度、坚持服药。 2. 一般护理 应保持病室环境安静,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室内温、湿度适宜。床铺清洁、舒适,被褥、衣着合适。建立合理生活制度,安排好患儿作息,减少心脏负担、保证患儿充分休息与睡眠,根据病情安排适当活动量。有症状患儿应限制活动,避免情绪激动和大哭大闹,严重患儿应卧床休息。各种诊疗、护理操作动作宜轻、快,并应集中在同一时间内完成,以避免多次扰动患儿。患儿烦躁不安时可适当给予镇静剂。 3. 饮食护理 注意营养搭配,供给充足能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保证营养需要,增强体质,以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小儿喂养困难者要慢喂,宜少量多餐,避免吃奶时呛咳和加重呼吸困难。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儿防喂食过饱,人工喂养儿奶嘴出奶孔不可太细,以免增加吸吮时体力消耗,喂养过程中,应拔出奶嘴驱气后再喂,如出现发绀加重,应暂停喂养,并给予氧气吸入,待缺氧症状改善后,再行喂养,必要时从静脉补充营养。年长儿可鼓励集体进餐,以提高食欲。心功能不全时有水钠潴留,应根据病情,采用无盐饮食或低盐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4. 病情观察,预防感染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制度资料讲解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 筛查制度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 技术规范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筛查是为了早期发现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及时给予诊断、治疗,提高儿童健康生存水平,减少死亡。 一、筛查对象与时间 (一)对象:在本辖区出生及居住的新生儿。 (二)时 间:在新生儿初次访视、满月访视时,以及1月龄的定期健康检查时进行。 二、筛查设备 (一)听诊器:医用听诊器。配备钟式和膜式两种胸件。 (二)经皮测氧仪: 经皮测氧仪参考技术参数: 1、血氧饱和度测量范围:0?100%精确度土1% 2、测试探头:适合各年龄段(新生儿、婴儿、幼儿)儿童使用的不同测试探头,耗材较少,能够持续性使用。 3、视窗显示:血氧饱和度、心率。视窗明亮易读,字体明显清晰。 4、温湿度:适于四季外出携带并进入室内测量的温湿环境。 5、电源要求:电源充电和(或)普通电池充电,测量耗

电少、价格低廉 6、体积、重量:外观体积应小于15 cm (高)X 10 cm (宽)X 3.3 cm (厚);重量应小于250克。 三、筛查方法及步骤 (一)告知:告知家长本次筛查目的、方法,征得家长同 丿意、。 (二)询问:询问家长,儿童是否有喂养困难、呼吸急促或困难、多汗等表现。 (三)观察:观察儿童是否有紫绀(面色、口唇、舌、指趾甲床)、声音嘶哑、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 (四)心脏听诊: 1、听诊环境相对安静,并尽可能在儿童平静状态下听诊。 2、在听诊前需检查听诊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使用时耳具要恰好封住外耳道口。 3、听诊部位:分别在胸部体表的二尖瓣听诊区、主动脉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进行心脏听诊。 4、听诊时注意心率、心律、心音以及心脏杂音的性质、时间、程度。 (五)使用经皮测氧仪进行测试 1、测试时间:新生儿初次访视、满月访视时均要使用经皮测氧仪测试血氧饱和度;定期健康检查中如发现先心病可疑征象时要加测血氧饱和度。 2、步骤:打开经皮测氧仪开关,将专用指套或指夹,夹(套)于新生儿(或儿童)指(趾)端的最佳位置,观察仪器

先天性心脏病基本知识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血管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轻者无症状,查体时发现,重者可有活动后呼吸困难、紫绀、晕厥等,年长儿可有生长发育迟缓。症状有无与表现还与疾病类型和有无并发症有关。根据血液动力学结合病理生理变化,可发为三类:一、无分流类。二、左至右分流类。三、右至左分流类。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在人胚胎发育时期(怀孕初期2-3个月内),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而引起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心脏,称为先天性心脏病。除个别小室间隔缺损在5岁前有自愈的机会,绝大多数需手术治疗。临床上以心功能不全、紫绀以及发育不良等为主要表现。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心血管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其发病率约占出生婴儿的0.8%,其中60%于<1岁死亡。发病可能与遗传尤其是染色体易位与畸变、宫内感染、大剂量放射性接触和药物等因素有关。随着心血管医学的快速发展,许多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得到准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病死率已显著下降。 先天性心脏病 - 分类 传统分类方法 主要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将先天性心脏病分为三组。

(1)无分流型(无青紫型)即心脏左右两侧或动静脉之间无异常通路和分流,不产生紫绀。包括主动脉缩窄、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以及肺动脉瓣狭窄、单纯性肺动脉扩张、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 (2)左向右分流组(潜伏青紫型)此型有心脏左右两侧血流循环途径之间异常的通道。早期由于心脏左半侧体循环的压力大于右半侧肺循环压力,所以平时血流从左向右分流而不出现青紫。当啼哭、屏气或任何病理情况,致使肺动脉或右心室压力增高,并超过左心压力时,则可使血液自右向左分流而出现暂时性青紫。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肺动脉隔缺损,以及主动脉窦动脉瘤破入右心或肺动脉等。 (3)右向左分流组(青紫型)该组所包括的畸形也构成了左右两侧心血管腔内的异常交通。右侧心血管腔内的静脉血,通过异常交通分流入左侧心血管腔,大量静脉血注入体循环,故可出现持续性青紫。如法洛四联症、法洛三联症、右心室双出口和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永存动脉干等。 遗传学分类 遗传病共分五大类,即单基因病、多基因病、染色体病、线粒体病和体细胞遗传病,除体细胞病主要与肿瘤有关外,其余四种均与心血管病有关。 (1)单基因病。即孟德尔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遗传、Y连锁遗传。目前约有120种单基因病伴有心血管系统缺陷性综合征,其中部分已确定了分子遗传缺陷的基因定位及基因突变,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的马凡综合征、Noonan 综合征、Holt-Oram综合征、不伴耳聋的长Q-T综合征(LQT)和主动脉瓣上狭窄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的Ellis-Van综合征、伴耳聋的LQT综合征等。 (2)染色体病即由染色体畸变所致疾病。在人类染色体病中约有50种伴有心血管异常。常见的主要有21-三体综合征(Down综合征),该综合征心血管受累的频率为40%~50%,主要为心内膜垫缺损、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和大动脉转位也有报道。18-三体综合征(Eward综合征)心血管受累的频率接近100%,最常见的为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也很常见,其他心脏异常包括主动脉瓣和/或肺动脉瓣畸形、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缩窄、大动脉转位、法洛四联症、右位心和血管异常。13-三体综合征(Patau综合征)心血管受累的频率约为80%,常见的有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狭窄和大动脉转位等。这三种综合征的大部分患儿被认为染色体不分离所致也与母亲生育年龄有关。 (3)多基因遗传病是指与两对以上基因有关的遗传病,其发病既与遗传因素有关,又受环

先天性心脏病临床诊断与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临床诊断与治疗 摘要】目的讨论先天性心脏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 检查结果结合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急诊患者多数以心律失常、心 肌缺血、心力衰竭、晕厥、紫绀等就诊,大多数是经过手术治疗的患者,也有是 漏诊、难以诊断及不能手术的患者,出现上述并发症时采取的治疗措施与其他心 脏病的治疗相同。而对于新诊断病例急性并发症控制后,根据病情应介入或手术 治疗。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先天畸形,是由于胎儿的心脏大血管在母体内发 育异常或部分停顿所导致的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出生后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 脏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其病因是多方面的,先天性心脏病临床分为:①无分流; ②左向右分流;③右向左分流。先天性心脏病一旦发现,应及早诊断并采取积 极的治疗措施。 先天性心脏病急诊患者多数以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力衰竭、晕厥、紫绀等就诊,大多数是经过手术治疗的患者,也有是漏诊、难以诊断及不能手术的患者, 出现上述并发症时采取的治疗措施与其他心脏病的治疗相同。而对于新诊断病例 急性并发症控制后,根据病情应介入或手术治疗。 临床病例 2011年上半年本院就诊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7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 6例。其中经过药物治疗控制住病情7例,10例患者进行介入治疗。介入治疗10例患者中有8例通过治疗后,病情基本痊愈,顺利出院。2例治疗后无明显效果,再度转为手术治疗,而后痊愈出院。 一、诊断 根据病史、体征、X线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做出初步诊断,而心导管 检查、心血管造影、核素扫描、磁共振等检查可进一步确诊。 (一)临床表现 了解病史是获取疾病信息和临床诊断最基本的步骤,仔细询问病史和详细的 体检可以及早发现。先天性心脏病,轻者可无症状或者症状不明显;重者一般都 有明显的症状。 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症状有: (1)气急:早期常在劳累后、感冒时出现,婴幼儿多于吸吮、哭闹时出现,气 急症状随着年龄的增加可日益加重。 (2)心悸:患者自觉有心前区不适和(或)心跳、心慌等感觉。 (3)乏力或易疲乏:四肢发沉、无力、有倦怠感,精神萎靡和头晕。 (4)发绀与晕厥:对于发绀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严重时则可晕厥。 (5)蹲踞现象:为法洛氏四联症所独有的症状。 (6)咳嗽和咯血症状:先天性心脏病可以有咳嗽、咯血等症状。 (二)体征 先天性心脏病大多有明显的体征,这些体征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除心脏外,当然还应包括全身的体格检查。 1.发育状况体格发育落后或者迟缓是发绀性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左向右分流 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体征,少数可有智力发育迟缓。心脏增大可引起心前区隆起,

导致心脏病的原因

导致心脏病的原因有哪些 1、午夜之后才睡觉 即使夜猫子每天能保证7个小时的睡眠,他们患上心脏病的可能性也会增加。日本相川健康诊所的研究者发现,男性如果在午夜之后才睡觉,相对于在午夜之前睡觉的男性来说,前者动脉硬化的可能性明显增高。这是因为习惯于晚睡的人生活工作压力更大,习惯于开夜车工作,饮食习惯也不健康,这些因素都对心脏健康不利,容易患心脏病。 2、性生活不检点 众所周知,有规律的性生活对心脏健康有益。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已婚男性如果出轨,那么他们患上心脏病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其中的原因之一是有婚外恋的男性其家庭生活并不美满,存在抑郁情绪,导致了他们患上心脏病的可能性增加。相反的,如果家庭生活美满幸福,会有助于男性免受心血管疾病的困扰。 3、长时间看电视 据调查,每日连续看电视超过4小时,持续6个月以上,容易导致发生心脏病。 4、过于疲劳 长时间、高强度的繁忙劳累,长期睡眠不足、应酬频繁、连续

旅途劳累等,都可能导致心脏病。 5、情绪不良 烦躁、恐惧或愤怒都会使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血压升高,严重时引起脑血管痉挛、缺血性休克或冠心病发作。 6.感染。流感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确诊三天后发生心脏病的几率升高5倍。主要原因是,感染可导致炎症反应,引起心脏病发作或中风。 7、精神压力过大是重要的心脏病的引发起因。事业至上,忽视减压。精神压力最大的冠心病病人比精神压力最小的病人死亡的可能性要大三倍。因此,天天沉思20分钟会减少你25%以上的焦虑和抑郁。 8、陪着别人吸烟也是心脏病的引发起因。如果一个人每周三次,每次暴露在别人吸烟时吐出的烟雾30分钟,那么他患心脏病的风险比很少被动吸烟的要高26%。 9、雾天在户外运动也是心脏病的引发起因之一。在空气污染最重症的雾天里进行户外锻炼会阻断血液中氧的供给,从而使血液更轻易凝聚。\ 10、心脏病的引发起因还有终日愁眉苦脸。哈佛大学的研究职员跟踪观察150位健康的男性长达十年,最后发现,在这次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