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芯片在病原体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生物芯片在病原体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生物芯片在病原体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综述 生物芯片在病原体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林琳,马雅军**

(第二军医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上海200433)

摘要 生物芯片作为一种高通量的基因检测技术,在多个研究领域已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生物芯片技术的基本原理,综述了其在病原体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生物芯片;病原体;检测;综述

中图分类号 R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5234(2011)03 0232 04

[J our nal of Pathogen B iology.2011M ar;6(3):232-235.]

Applications of biochip technology in pathogen detection

LIN Lin,MA Ya jun (D ep ar tment of Pathogen B iology,Second M ilitar y M edical Univer sity,S hang hai 200433,China)

Abstract Biochip techno log y has been applied in many research fields as a high thro ug hput technique for g ene analysis.

T his rev iew descr ibes t 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 f biochip technolog y and summarizes the status of r esear ch into its a p plications in pat ho gen detectio n.

Key words Biochip;pathogen;detectio n;review

生物芯片(Biochip)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高新技术,它覆盖生命科学、医学、光学、机械、电子、计算机软件、自动控制、微电子、化学、物理和数学等学科。虽然生物芯片技术成本较高,但具备高通量、微型化和自动化等特点,能够对数万个基因或样品同时进行快速、并行和自动检测分析,实现了生命科学研究中大量样品和数据的连续化、集成化和微型化处理。生物芯片的概念是由F odor等[1]于1991年首次提出,随后发展迅速,目前已在基因表达、基因分型、药物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广泛应用。另外,随着生物芯片技术本身的优化,在应用研究领域也崭露头角,如药物筛选、食品卫生监督、疾病诊断与治疗、环境监测和司法鉴定等。作者就生物芯片在病原体检测中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 生物芯片的类别和基本原理

生物芯片是指借助微加工和微电子技术,以人工合成的或应用常规分子生物学技术获得的核酸或蛋白质片段作为探针,按照特定的排列方式和手段固定在硅片、玻片或硝酸纤维膜上,然后加入待测样品进行杂交,通过杂交信号的强弱与分布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2]。按载体材料分为玻璃芯片、硅芯片和陶瓷芯片等。按结构特点,可分为微阵列芯片和微流体芯片。其中微阵列芯片又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细胞芯片和组织芯片等;微流体芯片是以各种微结构为基础的芯片,利用它可实现对各种生化组分的微流控操作和分析,如毛细管电泳芯片、P CR反应芯片和介电电泳芯片等。按芯片的应用功能,可分为测序芯片、表达谱芯片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芯片。另外,也可依据探针的类别、检测的目的等进行分类。

生物芯片的基本原理类似,在此以基因芯片为例,其工作原理与经典的核酸分子杂交一致,都是应用已知的核酸序列与互补的靶序列杂交,经典的杂交方法固定的是靶序列,而基因芯片技术固定的是已知探针,因此基因芯片可被理解为一种反向杂交。常用双色荧光试剂Cy3和Cy5先标记待测样品,然后与芯片上的探针杂交,再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芯片进行扫描,计算机软件系统检测杂交信号,可高效、大规模地获得相关的生物信息。基因芯片技术解决了传统核酸印迹杂交时操作复杂、自动化程度低和检测目标分子数量少等缺点。

基因芯片的固相介质材料包括玻璃、硅片、瓷片、金、聚丙烯膜、硝酸纤维素膜和尼龙膜等。在选择固相介质时,应考虑其荧光背景的大小、化学稳定性、介质表面积和非特异吸附的程度等因素,目前较为常用的支持介质是玻片。为保证探针稳定固定于支持载体,需要对其表面进行修饰或涂覆,使其形成极强的固定功能和匹配选择能力,以适合连接生物分子。杂交信号的检测方法有放射性核素法、生物素法和荧光染料法等,在以玻片为载体的芯片上目前普遍采用荧光法。检测荧光的装置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电荷偶合器、激光扫描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扫描仪等,激光共聚焦扫描检测方法的应用最为广泛,国内外先进的生物芯片检测仪器均使用该装置。经过扫描提取杂交信号之后,首先要扣除背景,进行数据检查、标化和校正,消除不同实验系统的误差,然后再进行数据分析。最后,需要建立通行的数据储存和交流平台,将各实验室获得的实验结果集中起来形成共享的数据库,以便数据的交流和结果的评估。

2 生物芯片在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病原体(pathog en)是能引起人体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微生物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等;寄生虫主要有原虫、蠕虫和媒介生物等。近年

*

**

基金项目 卫生部 重要病媒生物监测和传播相关病原体检测技术研究 (No.2008ZX10004 010)。

通讯作者 马雅军,E mail:yajunm@yah https://www.360docs.net/doc/ca6608321.html,

作者简介 林琳(1982-),江西上饶人,病原生物学专业在读研究生。E mail:linlin198210@https://www.360docs.net/doc/ca6608321.html,

来,生物芯片除了在病原体重要基因(如毒力基因、抗药基因)的筛选检测和基因表达中应用较多以外,在病原体检测以及种类鉴定和分子流行病学等研究中的应用也有不少成功的报道。

2.1 细菌 由于生物芯片检测有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的特点,加之在临床上使用可快速获得检测结果,故对抗菌治疗的时机把握和患者有效管理有重要意义。

细菌核糖体D NA(r ibosomal D NA,r DN A)的16S、23S和16S~23S r DN A序列在种内均高度保守,检测病原菌大多是以上述具种特征性的片段设计探针。2009年Sug ihara等[3]使用通用引物扩增16S rDN A的部分片段,在3个可变区设计寡核苷酸探针,制作的芯片可以检测30种易引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 us bacterial per itonit is,SBP)的病原菌和54种临床上重要或难培养的细菌,虽然芯片的检出率与培养法相似,但耗费的时间却不到培养法的1/4,能及时地针对有腹水症状和SBP的肝硬化病人进行治疗。细菌的23S rD NA虽然较16S r DN A变异大,但已知序列的细菌种类较少,难以应用[4];而16S~23S rDN A间隔区虽然种属间变异较大,但片段较短,不适合单独作为探针使用[5]。虽然也有应用23S rD NA[6]、16S ~23S r DN A间隔区[7,8],还有16S与23S rD NA相结合[9]作为靶基因检测病原细菌的报告,但应用范围较为局限。多位国内学者也依据rD NA基因序列制备了可鉴定各种常见肠道致病菌[10]和感染性细菌[11,12]的生物芯片,实验证实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将生物芯片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可提高检出灵敏度。2008年赵源等[13]结合显色法的芯片技术(玻璃芯片转尼龙膜显色法)在种水平对可对分枝杆菌(M y cobacter ium)进行鉴定。P al ka等[14]结合PCR技术可检测葡萄球菌属(S tap hy lococcus)、链球菌属(Str ep tococcus)、肠球菌属(Enter ococcus)、克雷伯菌属(K lebsiella)、不动杆菌属(A cinetobacter)、大肠埃希菌(Esche r ichia coli)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等。

2.2 真菌 真菌感染一直被认为是免疫缺陷人群发病率、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传统培养方法由于生长周期的原因耗时长,血清学检测很难查到已存在免疫抑制的病人的抗真菌抗体,虽然组织病理学检测相对较快并能诊断侵入性真菌,但较难精确辨别非典型真菌的形态特征[15]。故依据分子特征的生物芯片检测方法越来越受到各实验室的重视。

文献报告以真菌的rD NA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 ibed spacer2,IT S2)为靶基因制作的检测临床20种致病真菌和26种重要真菌的生物芯片[16,17]和待测样品杂交的结果与典型图谱比对即可判断种类,特异性与重复性均良好,灵敏度可达为15pg/ml。2008年Cam pa等[18]以IT S2结合IT S1为靶基因设计的检测10属24种真菌的生物芯片,可同时对内部和浅表的病原真菌进行鉴定,包括酵母菌(S acchar omy cetes)、新型隐球菌(Cr y p tococcus neof or mans)和曲霉菌(A s p er gill us)等,结果显示该芯片在临床实验中结果可靠。我国学者张英朗等[19]也应用IT S1结合IT S2为靶标制备芯片成功对170例真菌性角膜病的致病菌种进行临床快速检测。2009年鲁卫平等[20]基于rD NA对真菌的分型技术,结合纳米金新型基因芯片检测系统可同时检测30种临床常见致病酵母菌,杂交信号通过银染反应放大后,裸眼即可观察,最低检测值达50 fmol/L,临床样品检测结果与常规鉴定结果一致性高,能基本满足大通量要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3 病毒 病毒几乎可以感染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许多学者都致力于对致病性病毒快速检测的研究,依据病毒基因组中的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探针制备芯片,进行种类鉴定并区分型、亚型。最早进行该研究的是美国加州大学De R isi实验室, 2001年Wang等[21]设计了可检测140种病毒的1600余条寡核苷酸探针,制作的芯片不仅可检测序列已知的病毒,并可发现序列未知的病毒。之后,应用生物芯片检测病毒的研究陆续报告,2007年W ang等[22]制备的寡核苷酸芯片可同时检测新城鸡瘟病毒(New castle disease v irus)和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 deficiency v irus)H5、H7亚型。关于芯片检测虫媒病毒研究,2007年朱晓光等[23]曾开展了属水平筛查和种水平的鉴定,包括东方马脑炎病毒(Easter n equine encephalitis virus)、西方马脑炎病毒(W ester n equine encephalom yelitis v irus)和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V enezuelan equine encephalit is vir us)等13种,以及确认登革热病毒(Deng ue v irus)、日本脑炎病毒(Japa nese encephalitis v irus)和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 us)等[24],还有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pizoo tic haemor rhag ic disease virus of deer)、阿卡斑病毒(Akabane v ir us)、蓝舌病病毒(Blueto ngue vir us)和水泡性口炎病毒(V esicular sto matitis v ir us)等[25]。

另外,研究者也对以下病毒也进行了生物芯片检测,即人乳头状瘤病毒(H uman pa pillo ma v irus)[26]、疱疹病毒(H erpes vir us)[27,28]、腺病毒(A deno v ir us)[29]、禽流感病毒(Av ian influ enza v ir us)[30]、麻疹病毒(M easles v irus)[31]、甲型流感病毒(In fluenza A v irus)[32]、感染小儿呼吸道的腺病毒和冠状病毒(Co r ona virus)[33]、乙肝和丙肝病毒(H epat itis virus)[34,35]和口蹄疫病毒(Fo ot and mo uth disease vir us)[36]等。病毒检测是生物芯片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虽然检测的敏感性有限,但在未来病毒快速检测中,仍不失为一种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工具。

2.4 寄生虫 传统的寄生虫病病原检测方法通常为粪检、血检、体外培养和免疫学检测等,但感染度低时,容易漏检,而生物芯片具有灵敏度高的优势,可以弥补前述缺陷。2003年张锦海等[37]以具种属特异性的SSr RN A基因片段为探针,制备了诊断疟原虫(Pl asmodium)感染和分种的基因芯片,检测时需提取疟原虫的核酸,扩增后与芯片杂交,扫描和分析的结果能特异和敏感地对间日疟原虫(P las mod ium viv ax)和恶性疟原虫(Pl asmodium f alcip ar um)进行区分。T an等[38]使用基因芯片对恶性疟原虫进行基因型分析及核苷酸多态性检测,有助于了解疟原虫的进化历程。2004年周钧等[39]研制的芯片能有效地检测出日本血吸虫(S chistosoma j ap onicum)单个尾蚴、虫卵、阳性钉螺或极微量成虫DN A,而与其他吸虫无杂交信号。另外,有对弓形虫(T ox op lsama gond ii)、旋毛虫(T r ichinella sp iralis)和绦虫(Ces tod es)进行生物芯片检测和区分的研究报告[40,41]。日本久保田公司应用芯片检测自来水中的隐胞子虫(Cr y p tosp or idium p ar v um)作为水质质检的常规手段,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媒介生物的准确鉴定对虫媒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应用生物芯片进行媒介生物鉴定的报告不多,仅在9种按蚊(A nop heles)、7种库蚊(Culex)、2种伊蚊(A edes)、1种阿蚊(A r miger es)和1种杵蚊(T r ip ter oides)中进行了初步尝试[42]。而在媒介生物学领域,应用生物芯片技术主要是进行了家蝇抗

菌肽相关基因筛选[43]、按蚊对疟原虫的抗性差异分析[44,45]、蚊虫对杀虫剂的抗性机制探讨[46~49]、按蚊唾腺基因表达模式[50],以及研究按蚊与疟原虫感染的相互关系等[51]。

3 问题与展望

生物芯片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和通量高的优点,虽已有成功的产品应用,如 肿瘤基因芯片诊断试剂盒 和 病毒载量测定试剂盒 等,但若将其广泛应用于现场和临床还面临许多问题,主要包括:1)研究成本较高,芯片制作技术复杂,探针的制备与固定费时费力,一般实验室难以承担其高昂的费用;2)方法标准化存在限制,由于各实验室的设备和对样品处理方法等的不同,众多数据间常常可比性差,共享困难;3)基因序列信息缺乏,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体众多,目前相关的基因组信息限制了生物芯片在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范围;4)生物芯片检测的特异性有待提高,假阳性和假阴性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5)目前未形成有效统一的制备、检测和数据处理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芯片结果的可重复性。正因为存在上述问题,许多花费了巨大资金和人力制备的生物芯片实用性均不强,故在研究前应充分论证,以免造成浪费。当然,随着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检测仪器的小型化和低廉化,以及检测操作方法的简便化,有望在未来广泛应用于病原体检测和疾病诊断。

参考文献

[1] Foder S P,Read JL,Pirrung M C,et al.Ligh t directed,spatially

addressable parallel chemical synth esis[J].Science,1991,251 (4995):767-73.

[2] Ali T R,Li M S,Lan gford PR.M onitoring gene expression usin g

DNA arrays[J].M eths M ol M ed,2003,71:119-34.

[3] Sugihara T,Koda M,M aeda Y,et al.Rapid id entification of

b acterial species w ith bacterial DNA microarray in cirrhoti

c pa

tients w ith spontan 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J].Intem M ed, 2009,48(1):3-10.

[4] 高兴,王景林.基因芯片技术在病原细菌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

生物工程杂志,2010,30(2):100-4.

[5] 洪帮兴,江丽芳,张世英,等.病原菌23S rRNA基因序列变异

性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4,8(5):385-8.

[6] H ou XL,Jian g HL,Cao QY,et https://www.360docs.net/doc/ca6608321.html,ing oligonucleotide sus

pension arrays for lab oratory id entification of b acteria respons ible for bacteremia[J].Zhejian g Un iv S ci B,2008,9(4):291-8. [7] Ni Y,Wan D,H e K.16S rDNA and16S-23S intern al tran

s cribed s pacer s equen ce analys es r eveal in ter and intras pecific

A cid ithiobacillus phylogeny[J].M icrobiology,2008,154(8):

2397-407.

[8] K o WC,Lee NY,Su S C,et al.Oligonu cleotide array based iden

tification of sp ecies in the A cine tobac ter ca lcoaceticus A.bauman nj j complex in isolates from blood cultures and an tim icrobial sus ceptibility testing of the isolates[J].J Clinl M icr ob iol,2008,46

(6):2052-9.

[9] 邢建明,张甦,张红河,等.基于16S和23S rDNA基因芯片检

测和鉴定七种临床常见病原菌[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8,29

(8):815-8.

[10] 毛正果,郑浩轩,王新颖,等.基因芯片检测常见肠道致病菌感

染的研究与评价[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8,17(10):809

-12.

[11] 顾大勇,鲁卫平,王华,等.纳米金基因芯片结合通用引物1次

PCR法同时检测多个病原菌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18(1):29-32.

[12] 薛建亚,翁心华,朱利平,等.细菌16S rRNA基因芯片的构建

及其在细菌鉴定中的应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7,28(8): 919-21.

[13] 赵源,景奉香,刘志辉,等.16S rDNA结合显色法芯片技术鉴

定分支杆菌的方法学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8,3

(6):404-7.

[14] Palka S M,C leven BE,Eichiger L,et https://www.360docs.net/doc/ca6608321.html,rge s cale multiplex

PCR im proves path og en detection b y DNA microar rays[J].BM C M icmbiol,2009,3(9):1-6.

[15] Balajee S A,S igler L,Brandt M.DNA and the clas sical w ay:i

dentification of m edically important molds in the21st century[J].

M ed M ycol,2007,45(6):475-90.

[16] 黄爱华,李君文,谌志强,等.基因芯片技术检测鉴定临床常见

致病真茵初步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7,68

(3):368-75.

[17] Sato T,T ak ayanagi A,Nagao K,et al.Simple PCR based

DNA microarray sys tem to iden tify hu man pathogenic fungi in s kin[J].Clin M icrobiol,2010,48(7):2357-64.

[18] Campa D,Tavanti A,Gemignani F,et al.DNA microarray

b as ed on arrayed p rimer extension techn ique for identification of

pathogen ic fun gi res ponsible for invasive an d superficial mycoses [J].Clin M icrobiol,2008,46(3):909-15.

[19] 张英朗,王丽娅,李智涛,等.基因芯片诊断常见角膜致病真菌

的临床应用[J].眼科研究,2007,25(5):379-82.

[20] 鲁卫平,涂植光.纳米金基因芯片结合通用PCR同时检测多个

病原性真菌[J].生物技术通报,2009,3:119-22.

[21] W an g D,Cos coy L,Zylberb erg M,et al.M icroarray bas ed de

tection and genotyping of viral pathogens[J].Proc Natl Acad Sci U SA,2002,99(24):15687-92.

[22] W an g LC,Pan CH,Liu LC,et al.Simultaneous detection an d

differentiation of New castle disease and avian influen za virus es u sing oligonucleotide microarrays[J].Vet M icrobiol,2007,125

(2):134-48.

[23] 朱晓光,杨银辉,康晓平,等.13种虫媒病毒基因芯片检测方

法的建立[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32(8):832-5.

[24] 徐云庆.出入境人员3种蚊媒病毒性传染病快速检测基因芯片

的研究项目设计[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6,29(2):91 -2.

[25] 詹爱军,王新卫,卢体康,等.4种重要虫媒病的核酸液相芯片

高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J].畜牧兽医学报,2010,41(2):240-5.

[26] Li Y,W ang Y,Jia C,et al.Detection of hu man papillomavirus

genotypes w ith liquid b ead microarray in cervical lesion s of north ern Chinese patients[J].Cancer Gen et Cytogenet,2008,182(1): 12-7.

[27] Zheng ZB,W u YD,Yu XL,et al.DNA micr oarray techn ology

for sim ultan eous detection and s pecies identification of seven hu man herpes virus es[J].M ed Virol,2008,80(6):1042-50. [28] Jaask elainen AJ,Piiparinen H,Lappalain en M,et al.Improved

m ultiplex PCR and microarr ay for h erpesvirus detection from CS F [J].Clin Vir ol,2008,42(2):172-5.

[29] M uller R,Ditzen A,H ille K,et al.Detection of herpesvirus an d

aden ovirus coinfection s w ith diagnostic DNA microarrays[J].

Virol M ethods,2008,155(2):161-6.

[30] 杨忠苹,王秀荣,石霖,等.区分禽流感病毒亚型诊断基因芯片

的构建[J].中国动物检疫,2008,25(10):29-32.

[31] 朱晓光,李斌,刘冰,等.麻疹病毒属病毒检测基因芯片的建立

[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0,5(5):329-31.

[32] M iz ukami T,Im ai J,Hamaguchi I,et al.Ap plication of DNA

m icroarray technology to in flu enza A/vietnam/1194/2004 (H5N1)vaccine safety evaluation[J].Vaccine,2008,26(18): 2270-83.

[33] Chiu CY,Urism an A,Greenhow T L,et al.Utility of DNA mi

croarrays for detection of viru ses in 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 tions in children[J].J Pediatr,2008,153:76-83.

[34] Pas SD,T ran N,M an RA,et https://www.360docs.net/doc/ca6608321.html,parison of reverse hybrid

ization,microarray and s equence analysis for gen otypin g hepatitis

B virus[J].Clin M icrobiol,2008,46(4):1268-73.

[35] Kw on JA,Lee H,Lee KN,et al.High diagnos tic accuracy of

antigen microarray for s ensitive detection of h epatitis C virus in fection[J].Clin C hem,2008,54:424-8.

[36] 丁耀忠,刘永生,张杰.基因芯片技术在口蹄疫检测中的应用

[J].浙江农业科学,2009,2:423-6.

[37] 张锦海,陶开华,李越希.分型基因芯片检测疟原虫的研制及

应用[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0):1179-80.

[38] Tan JC,Patel JJ,T an A,et al.Optim izing comparative genom

ic h yb ridization probes for gen otyping an d SNP d etection in Plas mod iu m f alcipar um[J].Genomics,2009,93(6):543-50. [39] 周钧,陶开华,李越希.聚合酶链反应及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日

本血吸虫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154-7.

[40] 张媛,童睿,郑秋月,等.运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三种寄生虫方

法的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12):2168-70. [41] 凌云,李华,冯春颜,等.蛋白芯片法检测弓形虫的临床应用

[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8):81-2.

[42] 欧阳小艳,莫帮辉,余华丽,等.DNA条形码识别 DNA条形码

与DNA芯片识别蚊媒准确性的比较[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1,30(6):349-52.

[43] 刘雷山,金小宝,朱家勇,等.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家蝇抗菌肽相

关基因[J].生物工程学报,2008,24(7):1300-5.

[44] Ku mar S,C hristophides GK,Cantera R,et al.T he role of reac

tive oxygen s pecies on P lasmod iu m melan otic encapsulation in A nop heles g ambiae[J].Proc Natl Acad Sci US A,2003,100(24): 14139-44.

[45] Dong Y,Aguilar R,Xi Z.A nop he le s gambiae imm une r espon

s es to hu man and rodent Plasmodium parasite s pecies[J].PLoS Pathog,2006,2(6):513-25.

[46] 田海生,朱昌亮,高晓红,等.淡色库蚊对溴氰菊酯抗药性和敏

感性相关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1,19(4):193-7.

[47] David JP,Strode C,Vontas J,et al.T he A nop he les g ambiae

detoxification chip:a hig hly s pecific microarray to s tu dy metabol ic based insecticide res istan ce in malaria vectors[J].Proc Natl Acad Sci US A,2005,102(11):4080-4.

[48] Wu HW,T ian HS,Wu GL,et al.Culex pip ien s pallens:iden

tification of genes differen tially ex pres sed in deltameth rin r esis t ant and s usceptible s trains[J].Pestic Biochem Ph ysiol,2004, 79:75-83.

[49] Liu NN,Liu HQ,Zhu F,et al.Differential ex pres sion of genes

in pyrethr oid resistant and sus ceptible mosquitoes,Cule x quin que f asciatus(S)[J].Gene,2007,394:61-8.

[50] Neira OM,Rib eiro JM C,H eyland A,et al.T he salivary tran

s criptome of An op heles gambiae(Diptera:Cu licidae)larvae:A m icroarray based analys is[J].Ins ect Biochem M ol Biol,2009, 39:382-94.

[51] Xu X,Dong Y,Abraham E G.T rans criptome analysis of A

nop heles steph ensi P lasmodium ber gh ei interactions[J].M ol Bio chem Parasit,2005,142(1):76-87.

收稿日期 2010 12 15 修回日期 2011 03 02

(上接185页)

在调查中发现,当地牧民对该病并不了解,防护意识差,如在牛、羊产崽时牧民们常在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下进行接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Q热感染的机会。将生产后的胎盘随意丢给猫或狗吃,在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Q热发生的可能性及传播的范围。有报告通过猫等宠物传播Q热的病例[15]。因此,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应加强此类疾病的宣传,尤其应引起动物防疫部门的重视,提高居民对Q热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此类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参考文献

[1] 俞树荣.中国Q热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6:

456-9.

[2] Az ad AF,Radulovic S.Pathogenic rick ettsiae as bioterroris m a

gents[J].Ann NacadS ci,2003,990:734-8.

[3] 陈荣,温博海,张雪,等.套式PCR和DNA探针技术检测Q热

立克次体[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1,17:28-30.

[4] S etiyono A,Ogaw a M,Cai Y,et al.New Criteria for immun o

fluorescence ass ay for Q fever diagnosis in Japan[J].J Clin M i crob iol,2005,43:5555-9.

[5] Baca OG,Paretsky D.Q fever and Cox iella bur netii:a model for

h ost parasite interactions[J].M icrobiol Rev,1983,47:127-

49.[6] Brouqui P,Harle JR,Delm on t J,et al.African tick bite fever

[J].An imported s potless rickettsios is,1997,157:119-24. [7] Bu hariw alla F,Cann B,M arrie T J.A dog related outbreak of Q

fever[J].Clin Infect Dis,1996,23:753-5.

[8] E klund CM,Park er RR,Lackman DB.A case of Q fever proba

bly con tracted by exposure to tick s in nature[J].Pub lic H ealth Rep,1947,62:1413-6.

[9] M au rin M,Raoult D.Q Fever[J].Clin M icrobiol Rev,1999,

12:518-53.

[10] Raou lt D,M arrie T,M eg e J.Natural his tory an d pathophysiol

ogy of Q fever[J].Lan cet Infect Dis,2005,5:219-26. [11] Jas inskas A,Zhong JM,Barbour AG.H ighly Pr evalent Cox iel

la sp.Bacterium in th e T ick Vector Amblyomm a americanum[J].

Ap pl E nviron M icrobiol,2007,73(1):334-6.

[12] T iss ot DH,Raoult D,Brou qui P,et al.Epidemiologic featu res

and clinical presentation of acute Q fever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323Fren ch cases[J].AmJ M ed,1992,93:427-34.

[13] Raou lt D,Tissot Dupont H,Foucault C,et al.Q fever1985

1998.Clinical and epidemiologic featur es of1383infections[J].

M edicin e(Baltim ore),2000,79(2):109-23.

[14] Lyytikain en O,Ziese T,S chw artland er B,et al.An outbr eak of

s heep as sociated Q fever in a rural com munity in Germ any[J].

E ur J E pidemiol,1998,14:193-9.

[15] Langley JM,M arrie T J,Covert A,et al.Poker player's pneu

monia.An urban outbr eak of Q fever follow ing ex posure to a par turient cat[J].N Engl J M ed,1988,319:354-6.

收稿日期 2010 12 02 修回日期 2011 03 02

生物芯片研究进展分子生物学论文

生物芯片研究进展 摘要 生物芯片是切采用生物技术制备或应用于生物技术的微处理器是便携式生物化学分析器的核心技术。通过对微加工获得的微米结构作生物化学处理能使成千上万个与生命相关的信息集成在一块厘米见方的芯片上。生物芯片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将从样品制备、化学反应到检测的整个生化分析过程集成化以获得所谓的微型全分析系统或称缩微芯片实验室。生物芯片技术的出现将会给生命科学、医学、化学、新药开发、生物武器战争、司法鉴定、食品和环境卫生监督等领域带来一场革命。本文主要阐述了生物芯片技术种类和应用方面的近期研究进展。 关键词 生物芯片,疾病诊断,研究运用,基因表达 基因芯片的种类 基因芯片产生的基础则是分子生物学、微电子技术、高分子化学合成技术、激光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及其有机结合。根据基因芯片制造过程中主要技术的区别,下面主要介绍四类基因芯片。 一、光引导原位合成技术生产寡聚核苷酸微阵列 开发并掌握这一技术的是Affymetrix公司,Affymetrix采用了照相平板印刷技术技术结合光引导原位寡聚核苷酸合成技术制作DNA芯片,生产过程同电子芯片的生产过程十分相似。采用这种技术生产的基因芯片可以达到1×106/cm2的微探针排列密度,能够在一片1厘米多见方的片基上排列几百万个寡聚核苷酸探针。 原位合成法主要为光引导聚合技术(Light-directed synthesis),它不仅可用于寡聚核苷酸的合成,也可用于合成寡肽分子。光引导聚合技术是照相平板印刷技术(photolithography)与传统的核酸、多肽固相合成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半导体技术中曾使用照相平板技术法在半导体硅片上制作微型电子线路。固相合成技术是当前多肽、核酸人工合成中普遍使用的方法,技术成熟且已实现自动化。二者的结合为合成高密度核酸探针及短肽列阵提供了一条快捷的途径。 Affymetrix公司已有诊断用基因芯片成品上市,根据用途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为基因表达芯片、基因多态性分析芯片和疾病诊断芯片,基因表达分析芯片和基因多态性分析芯片主要用于研究机构和生物制药公司,可以用来寻找新基因、基因测序、疾病基因研究、基因制药研究、新药筛选等许多领域,Affymetrix公司主要生产通用寡聚核苷酸芯片;疾病诊断芯片则主要用于医学临床诊断,包括各种遗传病和肿瘤等,目前Affymetrix公司生产

汞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汞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化学(化学工程方向)2007级2班袁宇 2007060263 摘要:汞在现代人们的生活中已经是不容忽视的污染物,是影响人们健康的一种可积累性重金属。其毒性作用涉及神经、肾脏、消化等系统。本文评述了汞对人体的危害,环境中汞的污染以及汞的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汞;危害;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引言 汞是在常温下唯一的液体金属,银白色,易流动。比重13.59,熔点-38.9℃,沸点356.6℃。蒸气比重6.9[1]。它有三种基本的形态以液态或气态形式存在的金属汞、无机汞化合物(包括氯化亚汞、氯化高汞、乙酸汞和硫化汞) 以及有机汞化合物(如苯基汞、烷基汞等) 。地壳中约含80ug·kg.L-1汞[2]。空气中汞主要来源于岩石的风化、火山爆发及水中汞的蒸发等;水中的汞来自大气及工农业生产的污染 ,如氯碱工业用汞作阴极电解食盐,除汞蒸气的挥发外,大量的汞和氯化汞从废水中排出;食物中的汞,通常以甲基汞的形式存在,甲基汞能积聚在水生生物中,参加食物链,使汞在鱼体内富集浓缩,达到极高浓度。汞及其化合物都是剧毒物质。无机汞化合物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在肝,肾,脑等器官组织中富集,Hg2+可与蛋白质的巯基集合,抑制酶的活性,使细胞代谢受到阻碍;有机汞的毒性大于无机汞,其中甲基汞的毒性最大。汞对人体的毒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存在形式[3]。由此可以看出汞对人类的危害很大,所以汞的检测在环保部门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多年来,分析者对汞的测定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且建立了很多种方法,本文从汞的原子吸光光谱法(AAS),原子荧光光谱法(AFS),色谱法,电化学分析法,分光光度法等方法作出了综述。 1 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微量汞分析中应用最广的方法。虽然原子吸收光谱法不能直接用于元素的形态分析,只能检测元素的总量,但是利用它们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的特点,常将其与其他富集分离技术相集合测量元素的不同形态。其中,冷原子吸收法(CVASS),极大地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适合进行10-9级汞的分析,是目前汞分析中最主要和普及的方法之一。Yin[4]等使用在线固相萃取预富集—流动注射—HPLC—CVAAS分析技术,直接测定样品中MeHg,EtHg,PhHg, Hg2+。操作简易,自动化程度高,对MeHg,EtHg,PhHg, Hg2+检出限分别为9.6,10.5ng.L-1,相对标准偏差为3.6%,5.5%,10.4%,7.6%。

蛋白生物芯片检测系统

蛋白生物芯片检测 系统

蛋白生物芯片检测系统 资格预审文件 永川区公共资源招投标交易中心受永川区计生集爱医院的委托,根据区财政局下达的采购计划(08A152),对该单位申请采购的蛋白生物芯片检测系统1台(预算10.5万元)实施邀请招标。现对供应商的投标资格进行资格预审,欢迎符合条件的商家报名。资质要求: 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须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4、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5、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二、提供的证明材料(复印件加盖参与投标方单位公章): 投标人必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并取得营业执照的独立法人;注册资金≥50万元,并提供有效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法人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投标人必须是所投产品的制造商,或者是取得制造商授权的代理商,投标人是制造商的必须具备《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是授权代理商的必须具备《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所投医疗器械产品必须具备《医疗器械注册证》(含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登记表); 以上均为必备条件,如有一项未提供视作不具备资格。所提供的材料必须在有效期内,如有年检要求的,须有年检标志。 三、招标项目技术参数 1.设备用途说明:该设备可用于以下生物芯片的检测 *(1)生殖道感染(HPV) (2)孕期感染TORCH (3)唐氏综合症产前筛查(提供测试芯片注册证) (4)心肌梗塞联检 (5)幽门螺杆菌(提供测试芯片的新药证书或注册证) 2.设备配置包括:生物芯片分析仪、计算机、打印机、专用分析 软件、生物芯片诊断系统软件 3.技术指标: 1)产品重复性:CV≤2%; 2)产品不稳定性:≤3%

论文 生物芯片技术

生物芯片技术——生物化学分析论文 08应化2 江小乔温雪燕袁伟豪张若琦 2011-5-3

一、摘要: 生物芯片技术,被喻为21世纪生命科学的支撑技术,是便携式生化分析仪器的技术核心,是90年代中期以来影响最深远的重大科技进展之一,是融微电子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高度交叉的新技术,具有重大的基础研究价值,又具有明显的产业化前景。由于用该技术可以将极其大量的探针同时固定于支持物上,所以一次可以对大量的生物分子进行检测分析,从而解决了传统核酸印迹杂交(Southern Blotting 和Northern Blotting 等)技术复杂、自动化程度低、检测目的分子数量少、低通量(low through-put)等不足。 二、关键词 生物芯片;检测;基因 三、正文 (一)、生物芯片的简介 生物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检测技术,通过设计不同的探针阵列、使用特定的分析方法可使该技术具有多种不同的应用价值,如基因表达谱测定、突变检测、多态性分析、基因组文库作图及杂交测序(Sequencing by hybridization, SBH)等,为"后基因组计划"时期基因功能的研究及现代医学科学及医学诊断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将会使新基因的发现、基因诊断、药物筛选、给药个性化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整个人类社会带来深刻广泛的变革。该技术被评为1998年度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之一。(1)它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芯片及芯片实验室三大领域。 基因芯片(Genechip)又称DNA芯片(DNAChip)。它是在基因探针的基础上研制出的,所谓基因探针只是一段人工合成的碱基序列,在探针上连接一些可检测的物质,根据碱基互补的原理,利用基因探针到基因混合物中识别特定基因。它将大量探针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然后与标记的样品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的强度及分布来进行分析。 蛋白质芯片与基因芯片的基本原理相同,但它利用的不是碱基配对而是抗体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即免疫反应来检测。蛋白质芯片构建的简化模型为:选择一种固相载体能够牢固地结合蛋白质分子(抗原或抗体),这样形成蛋白质的微阵列,即蛋白质芯片。 芯片实验室为高度集成化的集样品制备、基因扩增、核酸标记及检测为一体

呼吸道病原体抗原七项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 检验医学资讯(201403) “呼吸道病原体抗原七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一、呼吸道病毒简介 呼吸道病毒是指一大类能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或仅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主要引起呼吸道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据统计,90%以上急性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包括:A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B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1、2和3型,各种病毒在电镜下的形态见图1。 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 图1 各种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 二、呼吸道病毒临床诊断 现有的主要方法:1、抗原检测;2、抗体检测;3、病毒分离培养;4、分子生物学方法等。现将上述检测方法的优劣小结于表1。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是抗原检测和抗体检测。 表1 四种呼吸道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 检测方法优点缺点 病毒分离培养特异性高,金标准培养条件要求高、灵敏度低,标本中病原体量少时,易致假阴性。 抗原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法较快速有非特异性反应 间接免疫荧光法简便、快速 有非特异性反应需要使用荧光显微镜 直接免疫荧光法简便、快速、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需要使用荧光显微镜

. 且可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抗体检测灵敏度、特异性较高对疾病早期诊断没有太大帮助分子生物学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很高操作繁琐,价格昂贵 三、呼吸道病原体抗原的优越性 1、从理论上讲,只要有病毒感染,通过抗原检测都能鉴定出,而抗体检测却要在人体产生免疫应答以后才能进行鉴定。 2、机体产生IgM一般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而有免疫缺陷或免疫系统不健全的个体如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的小孩,其产生抗体往往需要更久,且抗体产生的水平也较低。若检测的是IgG,则不能很好地区分既往感染和急性感染。 因此,抗原检测的方法对婴幼儿和儿童的呼吸道感染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用药指导比抗体法更有优势(详见表2)。 表2 呼吸道病毒抗体检测和抗原检测的比较 病原体抗体IgM检测病原体抗原检测 检测最佳时间一般在感染一周左右病毒感染出现症状后即可检测出 临床意义回顾性诊断,适用于疾病后期的诊断, 多用于循证医学 可用于疾病早期诊断 对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检测灵敏度不能很好地检测变异的病毒将多种抗体进行组合,能更好地应对变异的病毒 检测方法一般使用酶联免疫(ELISA)或者间接免疫 荧光法,有非特异性荧光 一般使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几乎没有非特 异性反应 四、为什么要早期全面检测? 1、病毒治疗针对性强 2、病毒治疗有时效性 3、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五、项目开展的价值和社会效益分析 本项目可用于呼吸道病原学的研究;提高医院对呼吸道病毒的诊疗水平;还可用于呼吸

硫酸盐还原菌鉴定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硫酸盐还原菌鉴定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王明义1,2,梁小兵13,郑娅萍2,赵由之1,魏中青1 (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02; 2.贵阳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贵州贵阳 550001) 摘 要 硫酸盐还原菌有着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环境意义。系统地论述了硫酸盐还原菌鉴定和检测常用手段,如硫酸盐还原菌分离纯化培养方法、检测遗传标记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和生物特征化合物方法。这些技术的发展,不断扩展了硫酸盐还原菌的研究领域和深度并使对硫酸盐还原菌在分子水平的研究成为可能。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分离纯化;遗传标记;生物特征化合物 中图分类号 Q9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7021(2005)06-0081-04 Advanced in Identif ication of Sulfate2R educing B acteria and Its Detection Method WAN G Ming2yi1,2,L IAN G Xi2bing1,ZHEN G YA2ping2,ZHAO Y ou2zhi1,WEI Zhong2qing1 (1.State Key L ab.of Envi ron.Geochem.Inst.of Geochem.Chi nese Acad.of Sci.Guiyang,Guiz hou550002; 2.Teach,&Res.Sect.of Biochem.&Molec.Biol.Guiyang Med.Coll.Guiyang,Guiz hou550001) Abstract Sulfate2reducing bacteria(SRB)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cology,economy,and environment.Identifi2 cation of the bacteria and common detection methods were introduced,includin g the isolation,purification of the bacteria,the molecular biological methods based on the genetic markers and detecting methods of biologically charac2 teristic compound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technologies,it is possible to expand the research field and pro2 fundity of SRB and their research at molecular level. K eyw ords sulfate2reducing bacteria(SRB);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genetic markers;biologically characteristic compounds 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2reducing bacteria, SRB)是一大类严格厌氧菌,其利用硫酸盐作为有机物异化时的电子受体,并在代谢活动中产生高浓度H2S。硫酸盐还原菌有着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环境意义。研究表明硫酸盐还原菌参与有机物厌氧降解和低硫酸盐环境中碳的厌氧矿物化,其产生的H2S除了对很多微生物和其他生物有毒害作用,也可以作为一些硫代谢细菌的电子供体;同时由于硫酸盐还原菌产生的H2S、代谢过程中引起油和气体酸化以及细菌和FeS对孔隙的堵塞等原因可造成钢铁、金属等材料的腐蚀,引起工程设施受损[1,2]。硫酸盐还原菌在倍受关注的甲基汞生物富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亦参与环境甲苯和二甲苯降解以及可溶性铀和不溶性铀转化[3~5]。作为自然界中一类生物,硫酸盐还原菌是硫化物转化、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不可缺少的参与者和发动者。 随着环境中硫酸盐还原菌研究的深入,要求建立准确可靠的硫酸盐还原菌鉴定和微生物群落结构中硫酸盐还原菌量化分析的方法。本文围绕着对硫酸盐还原菌类群鉴定和量化分析方法作一综述。  收稿日期:2005-03-25  作者简介:王明义 男,主管检验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分子生物学。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473050) 3通讯作者18 微生物学杂志 2005年11月第25卷第6期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Nov.2005Vol.25No.6

CFDA-20130104 生物芯片类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食药监办械函[2013]3号附件)

附件5 生物芯片类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一、前言 本指导原则主要针对生物芯片类检测试剂的主要原材料、生产工艺及反应体系、产品质量控制等环节提出指导性技术要求。 本指导原则系对生物芯片类检测试剂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特性确定其中的具体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详细阐述其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 本指导原则是对申请人和审查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是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订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相关内容也将进行适时的调整。 二、适用范围 根据芯片制作的主要原料和方法,生物芯片可分为核酸芯片、蛋白芯片、细胞芯片、组织芯片等。本指导原则是针对核酸和蛋白为检测靶分子生物芯片的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其他类型靶分子检测的芯片诊断试剂可参考本指导原则。 三、基本要求 (一)基本原则 1.试剂研制、生产用各种原料、辅料等应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并符合有关法规的要求。

2.试剂生产企业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仪器设备以及适宜的生产环境,获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同时,应按照《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和记录,加以实施并保持有效运行;还应通过《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评定标准(试行)》的考核。 3.生物芯片类试剂在研制时,应当按照科学、规范的原则组织研发,各反应条件的选择和确定应符合基本的科学原理。 4.试剂研制、生产过程中所用的物料及工艺,应充分考虑可能涉及的安全性方面的事宜。 5.生产和质量控制的总体目标:保证试剂使用安全、质量稳定、工艺可控、检测有效。 (二)原材料质量控制 1.核酸检测芯片 核酸芯片检测时,从生物样本中提取的核酸可用荧光标记、金标记和酶标记;检测方法包括光谱学方法和化学显色。下面为荧光标记芯片技术指导原则,采用金标记和酶联显色等的生物芯片诊断试剂可参照核酸芯片和蛋白芯片相关部分。 (1)主要生物原料 核酸检测芯片的主要生物原料包括模板DNA、dNTPs、引物、探针、标记物等。主要生物原料若为企业自己生产,其工艺必须相对稳定,企业应按照工艺要求对这类生物原料进行质量检验,以保证其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若购买,其供应商要求相对固定,不能随意变更供应商,同时,供应商应提供相应的质量保证证明和相应的质检报告,达到生产规定的质量标准。如果主要原料(包括工艺)或其供应商有变更,应依据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进行变更申请。

蛋白生物芯片检测系统

蛋白生物芯片检测系统 资格预审文件 永川区公共资源招投标交易中心受永川区计生集爱医院的委托,根据区财政局下达的采购计划(08A152),对该单位申请采购的蛋白生物芯片检测系统1台(预算10.5万元)实施邀请招标。现对供应商的投标资格进行资格预审,欢迎符合条件的商家报名。资质要求: 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4、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5、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二、提供的证明材料(复印件加盖参与投标方单位公章): 投标人必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并取得营业执照的独立法人;注册资金≥50万元,并提供有效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法人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投标人必须是所投产品的制造商,或者是取得制造商授权的代理商,投标人是制造商的必须具备《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是授权代理商的必须具备《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所投医疗器械产品必须具备《医疗器械注册证》(含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登记表); 以上均为必备条件,如有一项未提供视作不具备资格。所提供的材料必须在有效期内,如有年检要求的,须有年检标志。 三、招标项目技术参数

1.设备用途说明:该设备可用于以下生物芯片的检测 *(1)生殖道感染(HPV) (2)孕期感染TORCH (3)唐氏综合症产前筛查(提供测试芯片注册证) (4)心肌梗塞联检 (5)幽门螺杆菌(提供测试芯片的新药证书或注册证) 2.设备配置包括:生物芯片分析仪、计算机、打印机、专 用分析软件、生物芯片诊断系统软件3.技术指标: 1)产品重复性:CV≤2%; 2)产品不稳定性:≤3% 3)产品的线性:在反射因素为0.072-0.741(P<0.05)范 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0.955; 4)产品的灵敏度:对反射因素为0.741标准反射卡,测出率 为100%; 5)视场光线不均匀性:≤3%; 2

生物芯片技术研究进展

生物芯片技术研究进展 张智梁 摘要:随着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几种同时监测大量基因表达的新技术出现,人类基因组DNA序列分析可能很快完成,并由此产生了生物信息学,而DNA芯片技术应运而生。生物芯片主要是指通过微电子、微加工技术在芯片表面构建的微型生物化学分析系统,以实现对细胞、DNA、蛋白质、组织、糖类及其他生物组分进行快速、敏感、高效的处理和分析,是近些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项高新技术。生物芯片主要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组织芯片等。 关键词:生物芯片;研究进展;应用 生物芯片是指通过微电子、微加工技术在芯片表面构建的微型生物化学分析系统,以实现对细胞、DNA、蛋白质、组织、糖类及其他生物组分进行快速、敏感、高效的处理和分析,其实质就是在面积不大的基片(玻片、硅片、聚丙烯酰胺凝胶、尼龙膜等载体)表面上有序地点阵排列一系列已知的识别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使之与被测物质(样品)结合或反应,再以一定的方法(同位素法、化学荧光法、化学发光法、酶标法等)进行显示和分析,最后得出被测物质的化学分子结构等信息。因常用玻片/硅片等材料作为固相支持物,且制备过程模拟计算机芯片的制备技术,所以称之为生物芯片技术。这项技术是由美国旧金山以南的的一个新兴生物公司首先发展起来的。S.P.AForder及其同事于90年代初发明了一种利用光刻技术在固相支持物上光导合成多肽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于l993年设计了一种寡核苷酸生物芯片,直至l996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块商业化的DNA芯片。在此期间国际上掀起了一片DNA芯片设计的热潮,出现了多种类型的DNA芯片技术。DNA芯片在产生的短短几年时间内技术不断,现已经显现出在基因诊断、基因表达分析和新基因的发现、蛋白组学方面的应用、基因组文库作图等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价值。 l、生物芯片的分类 目前常见的生物芯片分为3类:第1类为微阵列芯片,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芯片、细胞芯片和组织芯片;第2类为微流控芯片(属于主动式芯片),包括各类样品制备芯片、聚合酶链反应(PCR)芯片、毛细管电泳芯片和色谱芯片等;第3类为以生物芯片为基础的集成化分析系统(也叫“芯片实验室”,是生物芯片技术的最高境界)。“芯片实验室”可以完成如样品制备、试剂输送、生化反应、结果检测、信息处理和传递等一系列复杂工作。这些微型集成化分析系统携带方便,可用于紧急场合、野外操作甚至放在航天器上。 2、生物芯片的应用 2.1基因测序基因芯片利用固定探针与样品进行分子杂交产生的杂交图谱而排列出待测样品的序列,这种测定方法快速,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芯片技术能辨别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当基因组序列中的单个核苷酸发生突变,就会引起基因组DNA序列变异。Hacia等用含有48000个寡核苷酸的高密度微阵列分析了黑猩猩和人BRCAl基因序列差异,结果发现在外显子11约3.4kb长度范围内的核酸序列同源性为83.5%~98.2%,提示了二者在进化上的高度相似性。Check 等通过运用DNA微集阵列分析研究与早期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候选基冈一丁SP基冈家族,结果发现TSP-1和TSP-4基因错义变异与早期冠状动脉疾病相关,它们在m液凝固和动脉修复中起重要作用,而丁SP一2基冈非编码区的突变却在心脏病的发生过程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卵巢癌发展过程中,基因TP53起到临界

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进展

1. 什么是系统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是一种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它需要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各种学科的共同参与。它是一种整合型大科学,要把系统内不同性质的构成要素(基因、mRNA、蛋白质、生物小分子等)整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系统生物学就是要实现从基因到细胞、到组织、到个体的各个层次的整合。 系统生物学包括四个方面: 一、系统结构。包括基因,蛋白间关系以及由此得到的基因蛋白网络和生物通路,以及这些相互之间关系所牵涉到的细胞内和细胞外结构的物理特性和机制。 二、系统动力学。可以通过代谢分析,敏感性分析,动力学分析工具比如分叉分析等,以及识别不同行为所内含的机制等分析方法和手段来理解在不同时间点不同条件下系统的行为。 三、系统的控制方法。掌握这些控制细胞处于各种状态的机制,用来模拟系统,能得到治疗疾病的药靶。 四、设计的方法。基于某些设计的原则和模拟方法,可以修正和构造具有所需特性的系统,而不需要盲目地反复实验。 2. 生物芯片技术对于系统生物学的意义? 生物芯片是多领域相揉合的产物,生物芯片技术涉及电子技术、成像光学、材料学、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等。简单说,生物芯片就是在一块玻璃片、硅片、尼龙膜等材料上放上生物样品,然后由一种仪器收集信号,用计算机分析数据结果。根据生物分子间特异相互作用的原理,将生化分析过程集成于芯片表面,从而实现对细胞、蛋白质、DNA以及其他生物组分的准确、快速、大信息量的检测。生物芯片技术是系统生物学技术的基本内容。 系统生物学有两个关键技术基础,“组学”数据基础,以及检测和实验技术基础。在检测和实验技术这一方面,生物芯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二十世纪末期,生物芯片开始进入大家的视野,它有着传统技术无可比拟的优势:高通量、微型化、自动化。系统生物学需要处理海量的组学数据,如果仅仅依靠传统手段,将举步维艰,借助于芯片技术,将事半功倍。 3. 以某离子通道为例,叙述蛋白结构和功能的测量方法和手段 以BK通道为例,结构测量:首先得到通道的序列,设计引物,通过体外PCR 快速高效的体外扩增该片段,然后连接到合适的载体上导入宿主细胞中进行表达,获得蛋白,通过HPLC进行蛋白分析和分离,将纯化后的蛋白配制成浓溶液,进行晶体生长实验,获得高质量的单晶体后,进行X射线衍射来解析该通道的结构,功能测量:通过量:通过切除部分序列,来测量通道的功能序列,定点突变来确定通道的关键氨基酸。通过特异性药物或毒素与通道的结合相互作用来检测通道的生理活性和功能。 4、有哪些方法可用来确定离子通道生理功能? (1)电压钳技术 膜对某种离子通透性的变化是膜电位和时间的函数。用玻璃微电极插入细胞内,利用电子学技术施加一跨膜电压并把膜电位固定于某一数值,可以测定该膜电位条件下离子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利用药物使其他离子通道失效,即可测定被研究的某种离子通道的功能性参量

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学士学位论文(设计) 文献综述 题目 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Biological Chip Technology The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姓名学号 院系专业生命科学院生物工程指导教师职称 中国·武汉 二○一二年三月

目录 摘要................................................................................................................................I 关键词 ..............................................................................................................................I Abstract ............................................................................................................................II Key words ........................................................................................................................II 1 生物芯片技术的概念及类型 (1) 1.1生物芯片技术的概念 (1) 1.2生物芯片技术的分类 (1) 2生物新品技术的发展状况 (2) 2.1生物芯片技术国外状况 (2) 2.2生物芯片技术国内状况 (3) 3生物芯片技术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3) 3.1生物芯片技术存在的问题 (3) 3.2生物芯片技术的发展方向 (4) 4结语 (4) 参考文献 (6) 致谢 (7)

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的检测及意义(精)

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的检测及意义 [摘要]目的:通过对感染源病原体的分离培养与检测,达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目的。方法:根据医院感染病原体的不同来源,采取相应的检测方法。结果:在从感染部位分离出的病原体中,G-菌占56.3%,G+菌占34.4%,真菌占9.3%。符合近年来病原体种类变化的趋势,即G-菌比例在增加,G+菌比例在减少的变化。结论:加强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对于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医院感染;病原体检测;意义 Hospital Infectioe Common Pathogen Examination and Significance Abstract:Objective Through to infects the pathogen to scove points the meeting and parting examination ,Aehieved in the prevention and the control courtyard infects goal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ources of the pathogen of the cause ofinfection ,Using different examining methods .Results In the pathogen separated from tfe infective parts , G-bacterium takes up 56.5% ,G+bacterium 34.4% ,fungus and other bacteria 9.3% ,Which fits the tend of the developing of pathogen ,That is G- bacterium is adding ,While G+ bacterium is reducing .Conclusion Strengthening the test and examination of the microbe is very useful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infection around the hospitai . Key words:Hospital infection; The test and examination of pathogen; Significance 医院感染又称院内感染(hospital inection)或医院获得性感染。院内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来源于住院患者,医务人员、探视者、陪伴人员、医院环境及未彻底消毒灭菌的医疗器械、血液制品等。因此,加强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对于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方法 1.1 直接涂片镜检常用于呼吸道感染的痰标本,操作简便、结果快速,可取得最早期初步病原学诊断。 1.2 分离培养鉴定法从感染部位分离培养细菌,结果直接、特异性高,同时可作药物敏感试验指导临床用药。 1.3 医院环境的监测医院环境的污染是引起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必须定期对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部和消毒灭菌器械等进行监测。空气中细菌污染的监测采用空气采样器或沉淀法采样,计算1 m3空气中的细菌数;物体表面细菌污染可采用棉拭子或压印法采集,计算出单位表面积上的菌落数;

甲基汞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基围虾中的甲基汞 摘要: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基围虾中甲基汞的方法,样品经盐酸浸提,甲苯萃取后L-半胱氨酸反萃取,NaBPh4衍生化后用正己烷萃取得到的苯化甲基汞(MeHgPh)进样。苯化甲基汞在0.05~1g/m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添加的三个水平浓度分别是0.05ug/ kg、0.1ug/kg、0.5 ug/kg,回收率分别是109%、89.9%、102%,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0%,检出限为0.4 ng/kg。 关键词:甲基汞;气相色谱-质谱;基围虾 Determination of Methylmercury in Shrimps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bstract:To establish a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for determinatio n of methylmercury in Shrimps. Methylmercury has been determined after Hydrochloride d igestion,extracted by toluene,back-extracted by cysteine aqueous solution,and employs a nov el NaBPh4derivatization method.Good linear were obtained ranging 0.05~1g/mL,The eva 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measurements was carried out by analyzing samples fortified stan dard solution.The concentration fortified were 0.05ug/kg,0.1 ug/kg,0.5 ug/kg.Average recove ries of methylmercury at three fortified levels were 109%,89.9%,102% respectively.The limit of detection of methylmercury was 0.4 ug/kg. Key words:methylmercury;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Shrimps 近期以基围虾为代表的海产品中甲基汞的高毒性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甲基汞的毒性是其他形态汞化合物的几十至几百倍。环境中排放的无机汞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甲基化生成毒性更大的甲基汞,并通过鱼贝类从水中浓缩并富集可至数万倍,进入人体后绝大部分也被富集。在日本和伊拉克发生的群体汞中毒事件后,尽管各国对汞的排放进行了控制,但是每年还有5000万吨的排放,水产品不同程度的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1]。 甲基汞的分析方法应用最多的是气相色谱与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近期其他联用用技术[2],如:将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毛细管电泳(C E)等分离手段与原子吸收光谱(AAS)、原子发射光谱(AES)、原子荧光光谱(AF 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MS)等具有元素选择性的检测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各种样品中的甲基汞进行测定。特别是最近应用气相色谱与质谱(GC-MS)检测海产品中的甲基汞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仅因为其低的检测限,还有质谱的定性能力。

基因芯片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前景

基因芯片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前景 摘要 关键词基因芯片,遗传性疾病,基因组计划, 一、基因芯片技术的产生背景 基因芯片技术是伴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而出现的一项高新生物技术。2001年6月公布了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草图;2002年出发飙了较高精确度和经过详细注解的人类基因组研究结果;2004年10月发表了已填补基因组中许多Gap片段的更精确的人类全基因组序列,标志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新时代的开始。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开展,也同时进行了模式生物基因组测序工作。动物、植物、细菌及病毒基因组等测序工作都已取得重大进展。 随着各种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完成(有的即将完成),一个庞大的基因数据库已经建成。怎样从海量的基因信息中发掘基因功能。如何研究成千上万基因在生命过程中所担负的角色;如何开发利用各种基因组的研究成果,将基因的序列与功能关联起来,认识基因在表达调控、机体分化等方面的生物学意义;解释人类遗传进化、生长发育、分化衰老等许多生命现象的奥秘;深入了解疾病的物质基础及发生、发展过程;开发基因诊断、治疗和基因工程药物并用来预防诊断和治疗人类几千种遗传性疾病……这些都将成为现代生物学面临的最大挑战。这样的背景促使人们研究和开发新的技术手段来解决后基因组时代面临的一系列关键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为适应“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产生了一项新的技术,即以基因芯片为先导的生物芯片技术。 二、基因芯片的概念 基因芯片(又称DNA芯片、DNA微阵列)技术是基于核酸互补杂交原理研制的。该技术指将大量(通常每平方厘米点阵密度高于400 )探针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后与有荧光素等发光物质标记的样品DNA或RNA分子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每个探针分子的杂交信号强度进而获取样品分子的数量和序列信息,从而对基因表达的量及其特性进行分析。通俗地说,就是通过微加工技术,将数以万计、乃至百万计的特定序列的DNA片段(基因探针),有规律地排列固定于2cm2的硅片、玻片等支持物上,构成的一个二维DNA探针阵列,与计算机的电子芯片十分相似,只是在固相基质上古高度集成的不是半导体管,而是成千上万的网格状密集排列的基因探针,所以被称为基因芯片。 三、基因芯片技术的分类 1 根据功能分类:基因表达谱芯片和DNA测序芯片两类。基因表达图谱芯片可以将克隆的成千上万个基因特异的探针或其cDNA片段固定在一块DNA芯片上,对于来源不同的个体、组织、细胞周期、发育阶段、分化阶段、病变、刺激(包括不同诱导、不同治疗手段)下的细胞内mRNA或反转录后产生的cDNA进行检测,从而对这个基因表达的个体特异性、组织特异性、发育阶段特异性、分化阶段特异性、病变特异性、刺激特异性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判断,迅速将某个或某几个基因与疾病联系起来,极大地加快这些基因功能的确定,同时可进一步研究基因与基因间相互作用的关系,DNA测序芯片则是基于杂交测序发展起来的。其原理是任何线状的单链DNA或RNA序列均可裂解成一系列碱基数固定、错落而重叠的寡核苷酸,如能把原序列所有这些错落重叠的寡核苷酸序列全部检测出来,就可据此重新组建出新序列。 2 根据基因芯片所用基因探针的类型不同,可分为cDNA微阵列和寡核苷酸微阵

水质 甲基汞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水质烷基汞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alkylmercury —Gas chromatography GB/T 14204-93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烷基汞(甲基汞,乙基汞)的气相色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面水及污水中烷基汞的测定。 本方法用巯基棉富集水中的烷基汞,用盐酸氯化钠溶液解析,然后用甲苯萃取,用带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实际达到的最低检出浓度随仪器灵敏度和水样基体效应而变化,当水样取1L时,甲基汞通常检测到10ng/L,乙基汞检测到20ng/L。 样品中含硫有机物(硫醇,硫醚,噻酚等)均可被富集萃取,在分析过程中积存在色谱柱内,使色谱柱分离效率下降,干扰烷基汞的测定。定期往色谱柱内注入二氯化汞苯饱和溶液,可以去除这些干扰,恢复色谱柱分离效率。 2 试剂和材料 2.1 载气 氯气:99.999%。经脱氧过滤器,氧含量<1mg/m3。 2.2 配制标准样品和试样预处理时使用的试剂和材料 2.2.1 氯化甲基汞CH 3 HgCl(简称MMC)。 2.2.2 氯化乙基汞C 2H 5 HgCl(简称EMC)。 2.2.3 甲苯(或苯):经色谱测定(按照本方法色谱条件)无干扰峰。 2.2.4 盐酸溶液:c(HCl)=2mol/L。用甲苯(苯)萃取处理以排除干扰物。 2.2.5 硫酸(H 2SO 4 ):优级纯,P=1.84g/mL。 2.2.6 乙酸酐:分析纯。 2.2.7 乙酸:分析纯。 2.2.8 硫代乙醇酸:化学纯。

2.2.9 脱脂棉。 2.2.10 氯化钠(NaCl):分析纯。 2.2.11 硫酸铜:分析纯。 2.2.12 硫酸铜溶液:w(CuSO 4)=25g/100mL。CuSO 4 ·5H 2 O50g溶于200mL无汞蒸 馏水(2.2.14)。 2.2.13 无水硫酸钠(Na 2SO 4 ):分析纯,使用前在300℃马福炉中处理4h。 2.2.14 无汞蒸馏水:二次蒸馏水或电渗析去离子水,也可将蒸馏水加盐酸(2.2.4)酸化至pH=3,然后过巯基棉纤维管( 3.3.8.2)去除汞。 2、2.15 二氯化汞校处理液:称量0.1g二氯化汞,在100mL容量瓶中用苯溶解,稀释至标线,此溶液为二氯化汞饱和苯溶液。 2.2.16 解析液(2mol/L NaCl+1mol/LHCl):称量11.69gNaCl,用100mL 1mol /LHCl溶解。 2.2.17 烷基汞标准溶液:见5.2.2的有关内容。 2.2.18 甲醇:分析纯。 2.2.19 无水乙醇:分析纯。 2,2.20 盐酸溶液:w=5%。 2.2.21 盐酸溶液:c(HCl)=0.1mol/L。 2.2.22 氢氧化钠溶液:c(NaOH)=5mol/L。 2.3 制备色谱柱时使用的试剂和材料 2.3.1 色谱柱和填充物参考3.3条的有关内容。 2.3.2 涂渍固定液用溶剂:二氯甲烷(CH2C1z)分析纯;或丙酮(C3H6O)分析纯。 3 仪器 3.1 色谱仪 带有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 3.2 色谱仪汽化室

PCR生物芯片研究进展

PCR生物芯片研究进展 文章介绍了PCR的反应机理与PCR生物芯片的优点,主要介绍了PCR生物芯片微装置的一般原理和设计研究进展。 标签:聚合酶链式反应设计进展微流控芯片 自从1991年福多尔(S.P.A.Fodor)等人提出DNA芯片至今,以DNA芯片为代表的生物芯片技术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生物芯片技术除了DNA芯片技术外,还包括免疫芯片分析技术、芯片核酸扩增技术、细胞芯片分析技术和以芯片为平台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等。这些新兴技术的出现将为生命科学研究、疾病诊断与治疗、新药开发、国防、司法鉴定、食品卫生检验、航空航天等领域带来一场革命。正是由于生物芯片技术的飞速发展,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将其评为1998年科技十大突破之一。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反应机理及其优点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ion,PCR)是一种对核酸分子进行提外扩正的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各个领域,PCR的引入给分子生物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反应的主要操作过程在三个温度区间重复循环,经过酶促反应扩增特定的DNA片段。扩增后的反应产物可用于诊断疾病、检验组织或血样中的特殊细菌或病毒。 常规的PCR方法存在着耗时长,操作繁琐,试剂消耗量大等缺点。寻求更快速、更简便的方法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微流控芯片为PCR微型化操作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和通常的PCR设备相比,微型化的好处是显著改善了热能传输,极大地提高了热循环速度,降低了昂贵试剂的消耗,是系统具有灵活、多功能、集成化的特点。但也有可能因PCR反应体积减小致使表面/体积比增加而产生一些与表面吸附有关的不利影响。 为了克服这种影响,人们研究了一些具备生物适应性的各种表面处理方法,通过化学修饰和/或物理吸附方式对硅、石英、玻璃或塑料等材料进行表面涂层或钝化。微流控芯片PCR的另一问题是如何将小体积的试样处理、扩增与芯片分离分析系统联用,开发真正自动化的高通量产品。一些研究者使用单晶硅微反应室进行实时快速PCR。DNA扩增以和专门设计的微流控元件耦合,在PCR之前完成组织、细胞、全血、土壤、食品等各种样品中DNA的提取。 微型装置的一般原理 这种微流控芯片是通过技术在基底材料(如玻璃、硅以及聚合物等)上刻蚀出微流道通道作为反应池,样品流体连续地通过解链、退火以及延伸3个不同的温度带。它的结构设计能很好地控制解链、退火、延伸时间以及扩增的速度,而且反应混合物在3个温度带滞留时间仅仅表现为通道长度、横截面以及反应通道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