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一、钠及其化合物

1.生氢材料甲由X、Y两种元素组成,两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为确定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1.2g甲固体与一定量的水蒸气刚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1.12L可燃性单质气体乙,同时得到2g化合物丙。

②用0.05mol甲与0.8g氧气恰好发生化合反应,得到2g丙。

请回答:

(1)乙的分子式____。

(2)写出甲与氧气反应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

(3)设计实验方案检验丙中的阴离子_____。

【答案】H2 2NaH+O2点燃

2NaOH 取少量丙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少量无色酚酞

试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有OH-的存在

【解析】

【分析】

由0.05mol甲与0.8g氧气恰好发生化合反应,得到2g丙,得甲的质量为:2g-0.8g=1.2g,

则M(甲)=

1.2g

0.05mol

=24g/mol,根据甲由X、Y两种元素组成,甲是生氢材料,两元素的原

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可得符合条件的化合物为NaH,NaH可以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g)=H2↑+NaOH,符合题意,则乙为H2,丙为NaOH,据此分析。

【详解】

由0.05mol甲与0.8g氧气恰好发生化合反应,得到2g丙,得甲的质量为:2g-0.8g=1.2g,

则M(甲)=

1.2g

0.05mol

=24g/mol,根据甲由X、Y两种元素组成,甲是生氢材料,两元素的原

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可得符合条件的化合物为NaH,NaH可以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g)=H2↑+NaOH,符合题意,则乙为H2,丙为NaOH;

(1)乙的分子式为H2;

(2)甲与氧气反应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O2点燃

2NaOH;

(3)丙中的阴离子为氢氧根离子,检验氢氧根离子的方法为:取少量丙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少量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有OH-的存在。

2.两种常见的非金属元素A与B,与常见的三种金属元素C、D、E,A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B与C的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淡黄色化合物X,D的单质既能与盐酸,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2

H,E的单质在B的单质中燃烧火星四溅,生成一种黑

色固体Y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X 的名称______。

()2将D 的单质用砂纸打磨,然后灼烧,液态的D 并不滴落的原因______。

()3写出E 的单质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a g C 的单质投入足量4CuSO 溶液中,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有______。

A .钠沉在溶液底部

B .熔化成银色光亮的小球

C .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声音

D .生成红色固体物质

()5第()4中可能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可得到______g 固体。

()6A 在少量2B 中燃烧,所得混合气体在标况下的平均摩尔质量为32g /mol ,则A 与2B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答案】过氧化钠 Al 熔点低,氧化铝熔点高,所以熔化的铝被氧化铝兜着,并不滴落 ()23Fe 4H O g +342Fe O 4H + BC

22222Na Cu 2H O Cu(OH)2Na H ++++=↓++↑ 49a 23

8:5 【解析】

【分析】 A 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应为金刚石,则A 为C 元素,B 与C 的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淡黄色化合物X ,X 为22Na O ,D 的单质既能与盐酸,也能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2H ,D 为Al ,E 的单质在B 的单质中燃烧火星四溅,生成一种黑色固体Y ,可知E 为Fe ,B 为O ,Y 为34Fe O ,则可知C 为Na ,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1由以上分析可知X 为过氧化钠;

()2Al 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所以熔化的铝被氧化铝兜着,并不滴落;

()3E 为Fe ,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方程式为()23Fe 4H O g +342Fe O 4H +; ()4C 为Na ,可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则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铜和氢气,反应放出热量,钠熔化,且浮在水面上,故答案为:BC ;

()5反应的相关离子方程式为22222Na Cu 2H O Cu(OH)2Na H ++++=↓++↑,依据反应的定量关系,ag 钠物质的量ag a mol 23g /mol 23

==,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2Cu(OH),依据反应定量关系得到,22Na Cu(OH)~,固体质量

a 49a mol 98g /mol g 23223

=?=?; ()6碳在少量氧气中燃烧,可生成CO 和2CO ,所得混合气体在标况下的平均摩尔质量为32g /mol ,可设生成COxmol ,2CO ymol ,则

28x 44y 32x y +=+,x :y 3=:1,则n(C):()()2O 31=+:3182??+=

???

:5。 【点睛】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涉及铝、铁、钠等金属的性质,注意从物质的特性以及反应的特征现象为突破口进行推断,如:D 的单质既能与盐酸,也能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2H ,体现Al 的两性,而E 的单质在B 的单质中燃烧火星四溅,生成一种黑色固体Y ,这是Fe 在氧气中燃烧的特征实验现象。

3.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物质与条件已略去)。A 、C 、E 、G 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通常状况下,E 是密度最小的气体,G 是黄绿色的气体,B 是常见的无色液体,F 是强碱且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D 是某种具有磁性的金属矿物的主要成分,K 受热分解可生成红棕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D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 F 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3) 写出J 溶液中滴入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写出常温下G 与F 的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 3O 4

3Fe 2++4H ++NO 3-===3Fe 3++NO↑+2H 2O Cl 2+2NaOH===NaCl

+NaClO +H 2O

【解析】

【分析】

A 、C 、E 、G 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通常状况下,E 是密度最小的气体,为氢气,G 是黄绿色的气体,为氯气,

B 是常见的无色液体,为水,F 是强碱且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为氢氧化钠,D 是某种具有磁性的金属矿物的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K 受热分解可生成红棕色固体,为氢氧化铁。则A 为钠。

【详解】

E 是密度最小的气体,为氢气,G 是黄绿色的气体,为氯气,B 是常见的无色液体,为水,

F是强碱且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为氢氧化钠,D是某种具有磁性的金属矿物的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K受热分解可生成红棕色固体,为氢氧化铁。则A为钠,C为铁。I为氯化铁,J为氯化亚铁。

(1) D为四氧化三铁,化学式为Fe3O4。

(2) F为氢氧化钠,电子式为。

(3) 氯化亚铁滴入稀硝酸反应,生成铁离子和一氧化氮,离子方程式:3Fe2++4H++NO3-

===3Fe3++N O↑+2H2O。

(4) 常温下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和水,方程式为:Cl2+

2NaOH===NaCl+NaClO+H2O。

4.下图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一些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各方框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某些物质已经略去),其中A、B、D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M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

(1)物质G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B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E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HNO3氮气 2CO2 + 2Na2O2 = 2Na2CO3 + O2 3NO2+H2O=2HNO3+NO 3Cu + 8H+ +

2NO3– = 3Cu2+ + 2NO↑+ 4H2O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各物质转化关系可以知道,无色无味气体A与过氧化钠反应的得到气体D,则A 为CO2,D为O2,C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C为NH3,故B为N2,E为NO,F为NO2,M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应为H2O,由转化关系可以知道G为HNO3,据此答题。

【详解】

(1)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物质G的化学式为:HNO3,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HNO3;

(2)物质B为N2,其名称为:氮气,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氮气;

(3)A为CO2,D为O2,CO2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2CO2 +

2Na2O2 = 2Na2CO3 + O2,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2CO2 + 2Na2O2 = 2Na2CO3 + O2;

F为NO2,NO2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3NO2+H2O=2HNO3+NO;

G为HNO3,稀硝酸可与铜反应生成N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 + 8H+ + 2NO3– = 3Cu2+ + 2NO↑+ 4H2O,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3Cu + 8H+ + 2NO3– = 3Cu2+ + 2NO↑+ 4H2O。

【点睛】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涉及N、Na元素化合物知识,C和M的性质及A能与过氧化钠反应是推断突破口,解题时要注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方法。

5.A、B、C、X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针对以下不同情况回答:

(1)若A、B、C的焰色反应均呈黄色,水溶液均为碱性。

①A中所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

②将4.48 L(标准状况下)X通入100mL 3 mol/L A的水溶液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自然界中存在B、C和H2O按一定比例结晶而成的固体。取一定量该固体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测得溶溶中金属阳离子的浓度为0.5 mol/L。若取相同质量的固体加热至恒重,剩余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

(2)若A为固态非金属单质,A与X同周期,常温常压下C为白色固体,B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为8e-结构。

①下列有关B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B的分子式为AX

b、B为共价化合物

c、B分子呈三角锥形

d、B性质稳定,不与除X外的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②C与水剧烈反应,生成两种常见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c(OH-) >c( H+ ) 2.65 g bc

【答案】离子键、共价键 c(Na+)>c(HCO3-)>c(CO2

3

PCl5+4H2O=H3PO4+5HC1

【解析】

【分析】

(1)若A、B、C的焰色反应均呈黄色,水溶液均为碱性,则A为氢氧化钠,X为二氧化碳,根据转化关系知B为碳酸钠,C为碳酸氢钠;

(2)若A为固态非金属单质,A与X同为第三周期元素,常温常压下C为白色固体,B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为8e-结构,由转化关系可知,A为磷,B为三氯化磷,C为五氯化磷,x 为氯气。

【详解】

(1)若A、B、C的焰色反应均呈黄色,水溶液均为碱性,则A为氢氧化钠,X为二氧化碳,

根据转化关系知B为碳酸钠,C为碳酸氢钠;

①A为氢氧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氢氧根离子中氧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为共价键,属于A中所含有的化学键是离子键、共价键;

②n(CO2)=0.2mol,n(NaOH)=0.3mol,则反应的可能方程式有:CO2+2NaOH=Na2CO3+H2O,CO2+NaOH=NaHCO3;

则有:2>

()

()

2

n NaOH

n CO

=

3

2

>1,所以:所得产物为Na2CO3和NaHCO3;

设所得产物中含Na2CO3为xmol,NaHCO3为ymol,

则得方程组:

x+y=0.2、2x+y=0.3,解得:x=0.1,y=0.1;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溶液中,c(Na+)最大,碳酸根离子水解大于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则c(HCO3-)>c(CO32-),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则c(OH-)>c(H+),显性离子大于隐性离子,所以c(HCO3-)>c(CO32-)>c(OH-)>c(H+),即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HCO3-)>

c(CO32-)>c(OH-)>c(H+);

③自然界中存在B、C和H2O按一定比例结晶而成的固体。取一定量该固体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测得溶溶中金属阳离子的浓度为0.5mol/L,即钠离子浓度为0.5mol/L.取相同质量的固体加热至恒重,剩余固体为碳酸钠,根据钠离子守恒可知,碳酸钠的质量为

1

2

×0.1L×0.5mol/L×106g/mol=2.65g;

(2)若A为固态非金属单质,A与X同为第三周期元素,常温常压下C为白色固体,B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为8e-结构,由转化关系可知,A为磷,B为三氯化磷,C为五氯化磷,x 为氯气;

①B是三氯化磷;

a.B的分子式为PCl3,故a错误;

b.三氯化磷为共价化合物,故b正确;

c.三氯化磷分子中磷原子含有3个共价单键和一个孤电子对,其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型,故c正确;

d.三氯化磷能和环氧乙烷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bc;

②C为五氯化磷,与水剧烈反应,生成磷酸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PCl5+4H2O=H3PO4+5HCl。

6.下面的框图中涉及A~L十几种物质。其中H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单质气体,D在较高温度下是气体,但常温时为无色液体,E为含钠的化合物。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L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写出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溶液A制备固体A的实验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举例说明大气中生成气体J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A溶液与过量F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HNO3 2Na2O2+2CO2=2Na2CO3+O2常温结晶 N2+O22NO NH4++HCO3-+2OH-NH3↑+CO32-+2H2O

【解析】

【分析】

D在较高的温度下是气体,但常温时为无色液体,则D为H2O,E为含钠的化合物,能与水反应生成H,H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单质气体,可知H为氧气,E为过氧化钠,则气体C 为CO2,大气中能生成气体J,且在框图中,气体B和氧气也生成J,J还能进一步与氧气反应生成K,而K又与水反应生成J,所以可以推知,J为NO,K为NO2,L为HNO3,B为NH3,I为NH3?H2O,NH3?H2O与过量的CO2反应生成A为NH4HCO3,据此答题。

【详解】

(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L的化学式为HNO3;

(2)C与E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3)由于NH4HCO3受热易分解,且能双水解,所以由溶液A制备固体A的时候温度不能高,所以实验操作方法是常温结晶;

(4)大气中在雷雨天气,氮气和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生成NO,化学方程式为N2+O2

2NO;

(5)NH4HCO3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CO3-+2OH-

NH3↑+CO32-+2H2O。

7.已知A、B、C、D、E、F、G、H、I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九种化合物,其中B常温下为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C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E是红棕色的固体;X、Y是两种常见的单质,其中X常温常压下为气体。

根据上面框图关系填空。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固体A的颜色为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X+F G+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室中制取F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C→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温Y+两性氧化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写出“E+金属单质???→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a2O2;淡黄色

(2)4NH3+5O24NO+6H2O

(3)2NH4Cl+Ca(OH)2Ca Cl2+2NH3↑+2H2O

(4)Fe3++3OH-==Fe(OH)3↓

(5)2Al+Fe2O3Al2O3+2Fe

【解析】

试题分析:已知A、B、C、D、E、F、G、H、I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九种化合物,其中B常温下为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B为水,C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C中含有钠元素,E是红棕色的固体,E是氧化铁;固体A能够与水反应生成C和X,X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单质,则A Na2O2,X为氧气,C为氢氧化钠,根据(5)“E+金属单质Y +两性氧化物”,可知金属单质是铝,Y是铁,则D为氢氧化铁,X+F G+B,则F为氨气,G为NO,H为

NO2,I为硝酸。

(1)根据上述分析,A的化学式为Na2O2,固体A的颜色为淡黄色,故答案为:Na2O2;淡黄色;

(2)“X+F G+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3)实验室中制取氨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 Cl2+2NH3↑+2H2O;(4)C→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OH-==Fe(OH)3↓;

高温Y+两性氧化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5)“E+金属单质???→

2Al+Fe2O3Al2O3+2Fe。

考点:考查了无机推断的相关知识。

8.A、B、C、D四种化合物,其中A、C、D均含有钠元素,A、C和盐酸反应均得到D,将固体C加热可得到A,若在A的溶液中通入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又可制得C。若B的溶液滴加到硫酸亚铁溶液中,现象为出现白色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E。试判断:(1)A: ___________ E: 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①C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物质C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由白色沉淀最终变为红褐色沉淀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Na2CO3Fe(OH)3(2)①2NaHCO3△Na2CO3+H2O+CO2↑

②NaHCO3=Na++HCO3-、HCO3-H++CO32-③4Fe(OH)2+O2+2H2O==4Fe(OH)3

【解析】

试题分析:A、C、D是均含有钠元素的化合物,A、C和盐酸反应均得到D,则D为NaCl,将固体C加热可得到A,若在A的溶液中通入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又可制得C,据此可以判断,无色无味的气体是CO2,A为Na2CO3,C为NaHCO3,若B的溶液滴加到硫酸亚铁溶液中,现象为出现白色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E,则B为NaOH,E为Fe(OH)3 ,据此回答。

(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Na2CO3,E为Fe(OH)3;

(2)①根据上述分析,C为NaHCO3,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CO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

②NaHCO3属于钠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HCO3- H++CO32-

③氢氧化亚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则由白色沉淀最终变为红褐色沉淀Fe(OH)3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考点:考查钠的重要化合物,无机物的推断。

9.有X、Y、Z、W四种化合物,其中X含有四种元素,X、Y、Z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W为无色无味气体。这四种化合物具有下列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W的化学式是;

(2)X与Y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X △

Z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W经另一反应可转化为无色无味的单质气体Q,利用下图装置(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可在V中收集到Q,已知:烧瓶中固体为X或Z,装置III中产生白色沉淀。

则装置Ⅱ中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Ⅱ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O2(2)HCO3—+OH—==H2O+CO3—

(3)2NaHCO3△

Na2CO3+ CO2↑+ H2O

(4)Na2O2;2Na2O2+2CO2=2Na2CO3+O2

【解析】

试题分析:X、Y、Z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说明三者均为钠元素的化合物。X在加热条件下能生成Z,可推知,X为NaHCO3,Y为NaOH,Z为Na2CO3,Z反应得到W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应是与酸反应生成的CO2,即W为CO2。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W为CO2。

(2)X为NaHCO3,Y为NaOH,X与Y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CO3-+OH-=CO32-+H2O。

(3)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Na2CO3+CO2↑+H2O。

(4)装置I中的物质为NaHCO3或Na2CO3固体,与稀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装置III 中产生白色沉淀是碳酸钡。因为装置Ⅴ中收集到一种无色气体,且密度大于空气,说明装置I中产生的CO2与装置Ⅱ中的物质反应生成了另一种无色气体,进而推测出装置Ⅱ中的物质为Na2O2,装置Ⅴ中收集的气体是O2。Ⅱ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CO2=2Na2CO3+O2。

考点:考查无机物的推断

10.已知甲、乙、丙为常见单质,A、B、C、D、E、F、G、H均为常见的化合物;B和乙为淡黄色固体,E的式量比D的式量大16,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产物中水已忽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丙_______、B_______、D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 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 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O2 Na2O2 NaOH;(2)2Na2O2+2H2O=4NaOH+O2↑ 2Na2SO3+O2=2Na2SO4

2SO2+O2催化剂

加热

2SO3

【解析】

试题分析:单质甲、乙均能分别与单质丙连续两次反应,可能是单质甲、乙分别被O2连续两次氧化,生成不同的氧化物,则丙是O2.氧化物B与水反应能放出O2,则B是Na2O2,那么C是NaOH,A是Na2O,甲是Na.又因B和H的摩尔质量相同,则H是Na2S,那么乙是S,F是SO2,G是SO3.进一步推出D是Na2SO3,E是Na2SO4,而Na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比Na2SO3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符合题意,

(1)由以上分析可知丙为O2、B为Na2O2、C为NaOH;(2)Na2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Na2SO3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O3+O2=2Na2SO4;

SO2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催化剂

加热

2SO3。

【考点定位】考查了无机物的推断

【名师点晴】无机推断是高频考点,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强,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高,这类题侧重于物质转化关系的综合应用、物质性质的应用、反应现象的判断和特征应用,主要是考查物质转化的特征反应和条件判断,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反应特征、反应条件是解题关键,本题可从“B和乙为淡黄色固体,E的式量比D的式量大16,”展开讨论求解。

1996年广东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1996年广东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第I卷 (选择题共84分) 合题意.) 根据以下叙述,回答1~2小题. 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致力于研究臭氧层被破坏问题的三位环境化学家.大气中的臭氧层可滤除大量的紫外光,保护地球上的生物.氟利昂(如CCl2F2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Cl原子,Cl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 破坏作用(臭氧的分子式为O3).有关反应为: 1.在上述臭氧变成氧气的反应过程中,Cl是( ). (A)反应物(B)生成物(C)中间产物 (D)催化剂 2.O3和O2是( ). (A)同分异构体(B)同系物 (C)氧的同素异形体(D)氧的同位素 请分别比较3~5三个小题中前后两个数值的相对大小.选择(A)、(B)、(C)、(D)表示前者和后者的关系. 3.原子核外的M电子层和L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 ). (A)大于(B)小于 (C)等于 (D)不能肯定 4.钢和生铁中碳的百分含量( ). (A)大于(B)小于 (C)等于 (D)不能肯定 5.相同温度下的0.1摩/升和0.01摩升CH3COOH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度( ). (A)大于(B)小于 (C)等于 (D)不能肯定 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3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6.科学家最近制造出第112号新元素,其原子的质量数为277,这是迄今已知元素中最重的原子.关于 该新元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其原子核内中子数和质子数都是112 (B)其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5,核外电子数为112 (C)其原子质量是12C原子质量的277倍 (D)其原子质量与12C原子质量之比为277:12 7.关于磷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红磷没有毒性而白磷剧毒 (B)白磷在空气中加热到260℃可转变为红磷 (C)白磷可用于制造安全火柴 (D)少量白磷应保存在水中 8.把三氯化铁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产物是( ). (A)无水三氯化铁(B)氢氧化铁 (C)氧化亚铁 (D)三氧化二铁

2020年高考化学计算题专题复习(带答案)

2020年高考化学计算题专题复习 (精选高考真题+详细教案讲义,值得下载) 1.(2019·唐山一模)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 A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室温时,1 L pH=2的NH4Cl溶液中所含H+的数目为1×10-12N A B.1 mol LiAlH4在125 ℃时完全分解生成LiH、H2、Al,转移电子数为3N A C.1.7 g氨气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4N A D.标准状况下,22.4 L NO2含有的原子数小于3N A 解析:选B A项,室温时,1 L pH=2的NH4Cl溶液中所含H+的数目为0.01N A;B项,1 mol LiAlH4在125 ℃时完全分解生成LiH、H2、Al,反应中Al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降低到0价,因此转移电子数为3N A;C项,1.7 g氨气的物质的量是0.1 mol,其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3N A;D项,标准状况下,NO2不是气体。 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30.0 g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 1.5N A B.标准状况下,33.6 L乙烯与乙炔的混合物中含有碳原子的数目为3N A 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3N A C.1 L 1 mol· D.某密闭容器中0.1 mol Na2O2和0.1 mol CO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1N A mol-1=1.5 mol,含有 20 g· 解析:选C30.0 g氟化氢的物质的量为30.0 g÷ 氟原子的数目为 1.5N A,故A正确;标准状况下,33.6 L乙烯与乙炔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1.5 mol,它们分子中均含有2个碳原子,则混合物中含有碳原子

高考化学无机推断题专题

第二轮复习无机推断题专题讲座 [命题趋向] 推理能力是高考测试的五项能力之一。《考试大纲》中对推理能力是这样界定的:“通常根据已知的知识和题目给定的事实和条件,抽象、归纳相关信息,对自然科学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无机物质推断题既可以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方面的基础知识、还可联系到化学基础理论、化学基本计算、化学实验现象等等,另外无机物质推断题可以较好地测试推断能力,所以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无机物质推断题成了每年高考中考查推理能力的保留题型。分析今高考中物质推断题,主要可分成以下三类:选择型推断题、文字叙述型推断题、框图型推断题。 从推理能力考查的特点分析,高考无机推断题中主要表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①单信息、多信息并重。同一道推断题中,有的结论只要分析单个信息就可以得出,有的结论需要同时综合多条信息才能得出。 ②正向、逆向、统摄三种形式的推理并重。有些结论的得出过程中,需要正向、逆向、统摄等三种推理形式。 ③定性、定量分析并重。推断过程中既需要定性分析、又需要定量分析。 ④计算和逻辑推理(讨论)并重。 [知识体系和复习重点] 《考试大纲》中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要求较高,具体要求如下: ①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②能够运用无机化合物各部分知识进行综合推断,解决有关的综合问题。 ③能够综合运用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解决有关的综合问题。[知识指津] 无机物的相互反应(见下图所示) (1)无机物间能否反应,主要决定于反应物的性质及反应时的客观条件。左边所示的无机物间的相互反应指其主要性质而言,至于各个具体物质间能否反应,还有一些具

(完整版)高中化学计算题

专题四:中学化学计算题常见方法及策略 二. 知识要点及例题: (一)化学计算中的转化策略 1. 由陌生转化为熟悉。 在解题过程中,当接触到一个难以解决的陌生问题时,要以已有知识为依据,将所要求解的问题与已有知识进行比较、联系,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将陌生转化为熟悉,再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例1] 现有25℃的硫酸铜饱和溶液300克,加热蒸发掉80克水后,再冷却到原来的温度,求析出CuSO4·5H2O多少克(已知25℃时,CuSO4的溶解度为20克)。 [例2] 溶质质量分数为3x%和x%的两种硫酸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 2x% B. 大于2x% C. 小于2x% D. 无法计算 2. 由局部转化为整体。 复杂的化学问题,往往是由几个小问题组合而成,若将这些小问题孤立起来,逐个分析解决,不但耗时费力,且易出错。如能抓住实质,把所求问题转化为某一整体状态进行研究,则可简化思维程序,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例3] 有一包FeSO4和Fe2(SO4)3的固体混合物,已测得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则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

[例4] 有一放置在空气中的KOH固体,经测定,其中含 KOH 84.9%,KHCO35.1%,K2CO32.38%,H2O 7.62%。将此样品若干克投入 98克10%的盐酸中,待反应完全后,再需加入20克10%的KOH溶液方能恰好中和。求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多少克。 3. 由复杂转化为简单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曾经说过:“把一个较复杂的问题‘退’成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了……”然后各个击破,复杂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不攻自破了。华罗庚教授所说的“退”,就是“转化”,这种“退”中求进的思维策略常被用于解决复杂的化学问题。 [例5] 向1000克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干燥后得到蓝色固体19.6克。在所得滤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足量盐酸,最后得到6.4克固体,求原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 4. 由隐含转化为显露。 有些题目从表面看来似缺条件而无法求解,实际上解题条件就隐含在语言叙述、化学现象、化学原理之中。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充分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化隐为显,架设由未知到已知的“桥梁”。 [例6] 将镁粉和碳酸镁的混合物置于氧气中灼烧,直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经测定,灼烧 后所得固体质量与原混合物质量相同,求原混合物中镁粉和碳酸镁的质量比。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之铁及其化合物(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之铁及其化合物(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 升)含答案 一、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A、B、C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其中①②③均为有单质参与的反应。 (1)若A是常见的金属,①③中均有同一种黄绿色气体参与反应,B溶液遇KSCN显血红色,且②为化合反应,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检验上述C溶液中的阳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B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①②③为工业制备B的反应。C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_,属于置换反应____________,(填序号)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2Fe3+=3Fe2+取少量溶液于试管,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氯水,溶液变成血红色,则证明含Fe2+ SiCl4①③ 2C+SiO2Si+2CO↑ 【解析】 【分析】 (1)由转化关系可知A为变价金属,则A应为Fe,B为氯化铁,C为氯化亚铁,②为Fe与氯化铁的反应; (3)B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可知B为Si,①为C与二氧化硅的反应,①②③为工业制备B的反应,则C为SiCl4,③中SiCl4与氢气反应,提纯Si,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1)A是常见的金属,①③中均有同一种气态非金属单质参与反应,且②为化合反应,则该非金属气体为Cl2,B为氯化铁,则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 (2)由分析知C为氯化亚铁,检验Fe2+的操作方法是取少量溶液于试管,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氯水,溶液变成血红色,则证明含Fe2+; (3)B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可知B为Si,①为C与二氧化硅的反应,①②③为工业制备B的反应,则C为SiCl4,其中②为Si和Cl2化合生成SiCl4,③中SiCl4与氢气反应,提纯Si,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 Si+2CO↑,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①③。 2.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

安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4年安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 第Ⅰ卷 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酸的反应: NH3+CO2 +H2O 下列有关三聚氰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N3O3 B.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C.属于共价化合物 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 【答案】C 【解析】三聚氰酸分子式为C3H3N3O3,分子中只含极性键(碳氮极性键、碳氧极性键和氧氢极性键)。氰酸的结构为HO—C≡N,3个氰酸分子发生加成生成三聚氰酸。本题是用NH3捕获CO2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三聚氰酸,其过程是:NH3先与CO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中间产物氨基甲酸H2N—COOH,3个H2N—COOH失去3个水分子生成三聚氰酸。 8.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 B.和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3+ +2I—== Fe2+ +I2 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3+ +SO42—+Ba2+ +3OH—== Fe(OH)3↓+BaSO4↓ D.1 mol/L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 gFe 【答案】D 【解析】A选项:Fe3+与C6H5OH反应:Fe3++6C6H5OH==[Fe(OC6H5)6]3—+6H+ B选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 +2I—== 2Fe2+ +I2 C选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 +3SO42—+3Ba2+ +6OH—== 2Fe(OH)3↓+3BaSO4↓ 9.为实现实验目的,依据下表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主要仪器试剂 A分离Br2和CCl4混合物分液漏斗、烧杯Br2和CCl4混合物、蒸馏水 B鉴别葡萄糖和蔗糖试管、烧杯、酒精灯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银氨溶液C实验室制取H2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锌粒、稀HNO3 D测定NaOH溶液浓度滴定管、锥形瓶、烧杯NaOH溶液、 mol/L盐酸 【解析】A选项:Br2和CCl4是两种互溶的液体,Br2和CCl4混合物是溶液,不能通过分液的方法分离。 B选项:葡萄糖是还原性糖(分子中含—CHO),蔗糖是非还原性糖(分子中不含—CHO)。 C选项:实验室制取H2的试剂通常是用锌粒和稀盐酸或稀硫酸,不是稀硝酸。锌与稀硝酸反应反应通常不能得到H2,而是低价氮的化合物或氮单质。 D选项:缺少酸碱指示剂。 10.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反应为:2NO2(g)+O3(g) N2O5(g)+O2(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准确的是 A B C D

(word完整版)江苏高考化学计算题专题复习_[苏教版].

高考化学计算题专题复习一、涉及化工生产流程的计算 题型特点:以常见化工生产流程图为背景,根据不同反应步骤中反应物的利用率计算反应物的投料比或产率。 解题方法:以化学方程式为基础,应用守恒理论,对多个相关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简约(叠加,找出分散在不同化学反应中的不同物质之间的化学计量数关系,以此计量关系进行计算。 1.(08南通一检某化肥厂以氨和空气(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0.2为原料生产硝酸铵过程如下: 其中反应①为4NH 3+5O 2 4NO +6H 2O ⑴步骤②中发生了两个反应,将这两个化学方程式合并为一个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不考虑副反应且各步反应均完全,为使生产过程中不再补充空气,则原料气中氨(包括第③步被硝酸吸收的氨的体积分数最大值为____________。 ⑶假设实际生产中,反应①、②中含氮物质的利用率分别为a 、b ,反应③中氨的利用率为c 、硝酸的利用率为100%,则合成硝酸铵的整个流程中,氨的总利用率是多少? 解析:(14NO

+3O 2+2H 2O =4HNO 3 (2①、②、③步反应叠加 4NH 3+5O 4NO +6H 2O 4NO +3O 2+2H 2O =4HNO 3 4NH 3+4HNO 3=4NH 4NO 3 4NH 3+4O 2+H 2O=2NH 4NO 3+3H 2O NH 3%=4/(4+4/0.2=1/6(或16.7% (3解法一:假设消耗NH 3的总物质的量为1mol ,其中用于制取HNO 3的NH 3的物质的量为x mol ,被HNO 3吸收的NH 3的物质的量为y mol ,则有:x +y =1、abx =cy 。解得:x =c ab c + y = c ab ab + 氨的总利用率=(xab +yc /1= c ab abc +2 解法二:假设第①步参加反应的氨气的物质的量为4mol ,则: 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4ab mol ; 第③步需要氨气的物质的量为 c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铁及其化合物的经典综合题及详细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铁及其化合物的经典综合题及详细 答案 一、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物质X是某新型净水剂的中间体,它可以看成由AlCl3(在180℃升华)和一种盐A按物质的量之比1:2组成。在密闭容器中加热X使之完全分解,发生如下转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为__。 (2)将E混合晶体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稀NaOH溶液时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3)高温下,若在密闭容器中长时间煅烧X,产物中还有另外一种气体,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之_。 【答案】AlCl3·2FeSO4 Al3++2H++6OH-=AlO2-+4H2O 将气体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收集余气,把一条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其中,若复燃,则说明是O2 【解析】 【分析】 固体氧化物B溶于稀盐酸后得到的溶液C中滴加KSCN溶液,混合液变血红色,说明B中含有Fe3+,则B为Fe2O3,C为FeCl3溶液,无色D气体能使品红褪色,则D为SO2,由元素守恒可知A中含有Fe、S、O元素,A加热分解能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则盐A为 FeSO4,氧化铁的物质的量为 3.2g 160g/mol =0.02mol,生成二氧化硫为 0.448L 22.4L/mol =0.02mol, 由Fe、S原子为1:1可知生成SO3为0.02mol,4.27g混合晶体E为AlCl3和SO3,AlCl3的物 质的量为4.27g-0.02mol80g/mol 133.5g/mol =0.02mol,X的组成为AlCl3?2FeSO4,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1)根据上述分析,X的化学式为AlCl?2FeSO4; (2)将E混合晶体溶于水配成溶液,三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则硫酸与氯化铝的物质的量相等,逐滴加入过量稀NaOH溶液,该过程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2H++6OH-=AlO2-+4H2O; (3)若在高温下长时间煅烧X,生成的三氧化硫再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氧气,另一种气体分子式是O2,检验氧气的方法为:将气体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收集余气,把一条带火星的本条伸入其中,若复燃,则说明是O2。 2.中学化学常见物质A、B、C、D、E有如下转化(已知A、B、C、D、E均含有同一元

2017年内蒙古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化学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学科.网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a 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 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L 0.1 mol·1 L -NH 4Cl 溶液中,4NH + 的数量为0.1A N B .2.4 g Mg 与H 2SO 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A N C .标准状况下,2.24 L N 2和O 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A N D .0.1 mol H 2和0.1 mol I 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A N 9.a 、b 、c 、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 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 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 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 与a 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d>c>b>a B .4种元素中b 的金属性最强 C .c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D .d 单质的氧化性比a 单质的氧化性强 10.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D .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 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11.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 24224H SO H C O -混合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 B .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 C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Al 3e Al +-+= D .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 12.改变0.11mol L -?二元弱酸2H A 溶液的pH ,溶液中的2H A 、HA -、2A -的物质的量分 数(X)δ随pH 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22(X) (X)(H A)(HA )(A ) c c c c δ--=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pH=1.2时,2(H A)(HA )c c -= B .22lg[(H A)] 4.2K =- C .pH=2.7时,22(HA )(H A)(A )c c c -->= D .pH=4.2时,2(HA )(A )(H )c c c --+== 13.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 现象 结论 A . 向2 mL 0.1 1mol L -?的3 FeCl 溶液中 加足量铁粉,振荡,加1滴KSCN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 溶液颜色不变 还原性:2Fe>Fe +

高考有机化学推断题总汇(含解析)

3013年高考有机化学推断题汇编(含解析) 四川.(17分) 有机化合物G 是合成维生素类药物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为: G 的合成路线如下: 其中A~F 分别代表一种有机化合物,合成路线中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 的分子式是 ;G 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 (2)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B 的名称(系统命名)是 。 (4)第②~⑥步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 (填步骤编号)。 (5)第④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6)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 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只含一种官能团;②链状结构且无—O —O —;③核磁共振氢谱只有2种峰。 赏析:以框图合成考察有机化合物知识。(CH 3)2C=CH 2与HBr 反应①是加成反应,生成A(CH 3)2CHCH 2Br,②水解反应,生成B(CH 3)2CHCH 2OH,③是氧化反应,生成(CH 3)2CHCHO , 根据反应信息和G 的结构特征,C 是CH 3CH 2OOCCHO ,D 是 在水解生成CH 3CH 2OH 和E 再和H 2加成,E 中—CHO 变成F 中—CH 2OH ,F 的—COOH 、—CH 2OH 再酯化生成G 。 参考答案: (1)①C 6H 10O 3(2分) ②羟基、酯基(各1分,共2分) (2) (3)2-甲基-1-丙醇(2分) (4)②⑤(各1分,共2分) (5) (6)CH 3COOCH 2CH 2OOCCH 3 CH 3CH 2OOCCOOCH 2CH 3 CH 3OOCCH 2CH 2COOCH 3(各1分,共2分) (北京卷)25.(17分) 可降解聚合物P 的恒诚路线如下 CH 3CHCHO + OHCCOOC 2H 5 → CH 3C —CHCOOC 2H 5(3分) 3 3 CHO CH 3C=CH 2 + HBr → CH 3CHCH 2Br (2分) 3 CH 3 CH 3CH 2OOCCHOH (CH 3)2C —CHO , HOOCCHOH (CH 3)2C —CHO ,

浙江新高考29题化学计算题试题练习

浙江新高考29题——化学计算 1. 将露置于空气中的某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的CO2体积(标准状况)与加入的盐酸体积有如图关系(不考虑CO 2在水中的溶解)。 试计算:(无需书写计算步骤) (1)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2)该样品中NaOH与Na2CO3物质的量之比为。 2. 取1.19gK2CO3和KHCO3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25mL溶液,往溶液中加入25mLBa(OH)2溶液恰好使生成的 白色沉淀的量最多。反应后溶液的c(OH-)=0.3mol/L(混合溶液体积为50mL)。试计算: (1)反应后溶液中n(OH-)= mol。 (2)原混合物中n(K2CO3):n(KHCO3)= 。 3. 取2.74g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25mL溶液,往溶液中加入25mLHCl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672mL气体。反应后溶液的c(Cl-)=0.8mol/L(混合溶液体积为50mL)。试计算: (1)反应后溶液中n(Cl-)= mol。 (2)原混合物中n(Na2CO3):n(NaHCO3)= 。 5. 取14.3g Na2CO3·xH2O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然后逐滴滴入稀盐酸直至没有气体放出为止,用去盐酸20.0mL,并收集到1.12LCO2(标准状况)。试计算: (1) 稀盐酸物质的量的浓度为mol/L。 (2) x值是。 6. 取NaHCO3和Na2CO3的混合物8.22g,加热到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冷却后测得其质量为6.36g。 (1)取等质量的原混合物溶于水,配成80mL溶液,则c(Na+)= mol/L (2)向(1)所配的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的稀盐酸至过量, 生成C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与加入盐酸的体积有如右图所示 的关系(不考虑CO2的溶解),则a点消耗盐酸的体积为 mL。 7. 标准状况下,将7.84L HCl气体溶于水配得350mL 盐酸,然后与含17.9g Na2CO3和NaHCO3的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生成0.200mol CO2气体。 (1)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元素周期律的经典综合题含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元素周期律的经典综合题含详细答案 一、元素周期律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高温下,正硅酸锂(Li 4SiO 4)能与CO 2发生反应,对控制CO 2的排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完成下列填空: (1)硅原子核外电子占有_____种能量不同的轨道;Li 、C 、Si 的最高价氧化物中,属于原子晶体的是_____。 (2)钠元素的金属性比锂强,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说明理由_____。 一定温度下,在2L 的密闭容器中,Li 4SiO 4与CO 2发生如下反应: Li 4SiO 4(s)+CO 2(g)Li 2SiO 3(s)+Li 2CO 3(s)。 (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反应20min ,测得容器内固体物质的质量增加了 8.8g ,则0~20min 内CO 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 (4)在T 1、T 2温度下,恒容容器中c(CO 2)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是_____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 若T 1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CO 2)为amol· L -1,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通入一定量的CO 2,重新达到平衡时c(CO 2)为bmol· L -1。试比较a 、b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_____。 【答案】5 SiO 2 钠元素和锂元素均为第ⅠA 族元素,Na 原子有3个电子层,Li 原子有2个电子层,原子半径Na>Li ,则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Na

  • Li ,因此金属性Na 强于Li () 21c CO 0.005mol·L -1·min -1 放热 a=b ,通入一定量的CO 2,平衡会正向进行,但由于温度不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1c CO 不变,故达到新平衡时c (CO 2)不变,即a=b 【解析】 【分析】 【详解】 (1)硅是14号元素,基态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2,其核外电子共占有5种能量不同的轨道;Li 、C 、Si 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为Li 2O 、CO 2、SiO 2,Li 2O 是离子晶体、CO 2是分子晶体、SiO 2是原子晶体,故答案为:5;SiO 2; (2) 钠元素的金属性比锂强,从原子结构解释:钠元素和锂元素均为第ⅠA 族元素,Na 原子有3个电子层,Li 原子有2个电子层,原子半径Na>Li ,则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Na
  • Li ,因此金属性Na 强于Li ,故答案为:钠元素和锂元素均为第ⅠA 族元素,Na 原子有3个电子层,Li 原子有2个电子层,原子半径Na>Li ,则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Na
  • Li ,因此金属性Na 强于Li ;

    高三化学常见推断题(含答案中)精选

    高三化学常见推断题(含答案中) X 、Y 、Z 、W 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小于36. Z 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 倍,Y 基态原子是同周期元素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原子,X 分别与Y 、Z 元素组合均可形成10电子微粒, W 基态原子有10个价电子.回答下列问题(以下问题均以推知元素符号作答): (1)若 YX 3与X 2Z ﹑YX 2- 与ZX - ﹑Y 3- 与Z 2- 性质相似,请写出Mg(YX 2)2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⑵已知0℃时X 2Z 的密度为a g/cm 3 ,其晶胞中X 2Z 分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与金刚石晶胞类似,相似的原因是 .两个X 2Z 分子间的最近距离为 pm(用a 和N A 表示). 已知X 2Y 的升华热是51 kJ/mol ,除氢键外,X 2Z 分子间还存在范德华力(11 kJ/mol ),则X 2Z 晶体中氢键的“键能”是 kJ/mol. ⑶ WZ 是一种功能材料,已被广泛用于电池电极、催化剂、半导体、玻璃染色剂等方面.工业上常以W(YZ 3)2·6X 2Z 和尿素[CO(NH 2)2]为原料制备. ①W 2+ 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其核外电子有 种运动状态. ②尿素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1 mol 尿素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为 . ③YZ 3-的空间构型 . ④WZ 晶体的结构与NaCl 相同,但天然的和绝大部分人工制备的晶体都存在各种缺陷,例如在某种WZ 晶 体中就存在如图所示的缺陷:一个W 2+空缺,另有两个W 2+被两个W 3+ 所取代.其结果晶体仍呈电中性,但化 合物中W 和Z 的比值却发生了变化.经测定某样品中W 3+与W 2+ 的离子数之比为6∶91.若该晶体的化学式为W x Z ,则x= . 【答案】(15分)(1)3 Mg(NH 2)2==Mg 3N 2+4NH 3↑ (2分) (2) 水中的O 和金刚石中的C 都是sp 3 杂化,且水分子间的氢键具有方向性,每个水分子可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2分) 314443A aN ×1010 (2分) 20(1分)

    高中有机化学计算题方法总结(修正版)

    方程式通式 CXHY +(x+ 4y )O2 →xCO2+ 2y H2O CXHYOz +(x+24z y -) O2 →xCO2+2 y H2O 注意 1、有机物的状态:一般地,常温C 1—C 4气态; C 5—C 8液态(新戊烷C 5常温气态, 标况液态); C 9以上固态(不严格) 1、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 【引例】完全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在相同条件下,需要O 2最多的是( B ) A. 乙酸乙酯 CH 3COOC 2H 5 B. 异丁烷 CH(CH 3)3 C. 乙醇 C 2H 5OH D. 葡萄糖 C 6H 12O 6 ①等物质的量的烃C X H Y 完全燃烧时,耗氧量决定于的x+ 4 y 值,此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②等物质的量的烃的含氧衍生物C X H Y O Z 完全燃烧耗氧量决定于的x+24z y -值,此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注】C X H Y 和C X H Y O Z 混搭比较——把衍生物C X H Y O Z 分子式写成残基·不耗氧的 CO 2 · H 2O 后,剩余残基再跟烃C X H Y 比较。如比较乙烯C 2H 4和乳酸C 3H 6O 3,后者就可写成 C 2H 4?1CO 2?1H 2O ,故等物质的量的二者耗氧量相同。 【练习】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各组物质,耗氧量不相同的是( B ) A .乙烷CH 3CH 3与丙酸C 2H 5COOH B .乙烯CH 2=CH 2与乙二醇CH 2OH CH 2OH C .乙炔HC ≡CH 与乙醛CH 3CHO D .乙炔HC ≡CH 与乙二醇CH 2OH CH 2OH 【引例】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 时,耗氧量最多的是( A ) A .C 2H 6 B . C 3H 8 C .C 4H 10 D .C 5H 12 ③等质量的烃CxHy 完全燃烧时,耗氧量决定于x y 的值,此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④等质量的烃的含氧衍生物CxHyOz 完全燃烧时,先化成 Cx Hy ?mCO2?nH2O 的形式,耗 氧量决定于 ' 'x y 的值,此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经典压轴题附答案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经典压轴题附答案 一、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华法林(Warfarin)又名杀鼠灵,为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药物。其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下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名称为________,E 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 (2)B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由 C 生成 D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⑤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⑧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5)F 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___种。 a.能与 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含有-CHO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五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答案】甲苯酯基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13 【解析】 【分析】 由A的分子式及产物的性质,可确定A为,在光照条件下发生-CH3上的取代反应生成B(),B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C催化氧化生成D(),D 与CH3COCH3在NaOH、加热条件下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生成和水。 【详解】 (1)A为,名称为甲苯,E为,官能团名称为酯基。答案为:甲苯;酯基; (2)由以上分析知,B 的结构简式为。答案为:; (3)C()催化氧化生成D(),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为: ; (4)⑤为与(CH 3CO)2O 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和CH 3COOH ,则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⑧为与反应生成,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答案为: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5)F 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符合:a .能与 FeCl 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 .含有-CHO 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13种。它们为苯环上有-OH(酚)、-CH 2CHO 两个取代基的异构体3种,苯环上有-OH(酚)、-CHO 、-CH 3三个取代基的异构体10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五组峰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为:13;。 【点睛】 F 的13种同分异构体,含有3个取代基的异构体为,,(其中,-CH 3位于序号所在的位置),(共3种)。 2.乙醛是制备乙酸、乙酸衍生物等化工产品的原料。完成下列填空: (1)乙醛分子中的官能团为______。 (2)将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变黑后,迅速伸入乙醇中,观察到铜丝表面______;反复上述多次操作后,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有______生成。 (3)写出检验乙醛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上述反应显示乙醛具有______性。 (4)已知甲酸也能发生银镜反应,若某甲酸溶液中可能混有乙醛,如何通过实验证明是否含有乙醛并写出简要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 (5)已知:有机化学中将紧邻官能团的第一个碳原子成为α—C ,α—C 上的H 就称为α—H ,醛的α—H 较活泼,可以和另一个醛的羰基进行加成,生成羟基醛,如: 设计一条以乙烯为原料制备正丁醇CH 3CH 2CH 2CH 2OH 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_________(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A 反应试剂反应条件??????→ B ……反应试剂 反应条件 ??????→目标产物)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2019-6-9 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g·cm?3)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 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H++Cl? 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 2A的K a1 =×10?3 , K a2 =×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 2 +2MV2+2H++2MV+ 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 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 3 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高考化学推断题专题整理(精)

    高考化学推断题专题整理(精)

    化学推断题专题 高考化学推断题包括实验推断题、有机物推断题和无机物推断题,它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网络构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要求考生有较深厚的化学功底,知识网络清晰,对化学的所有知识点(如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了如指掌。 一、找到突破口进行联想:推断题首先要抓住突破口,表现物质特征处大都是突破口所在,所以考生在掌握化学知识概念点上,要注意总结它的特征。在推断题的题干中及推断示意图中,都明示或隐含着种种信息。每种物质都有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如物质属单质还是化合物,物质的颜色如何,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有怎样的反应条件,反应过程中有何现象,在生活中有何运用等,同时还要注意表述物质的限制词,如最大(小、仅有的等。考生看到这些信息时,应积极联想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假设重演,一旦在某一环节出错,便可进行另一种设想。 二、在训练中找感觉:一般而言,推断题的思维方法可分三种:一是顺向思维,从已有条件一步步推出未知信息;第二种是逆向思维,从问题往条件上推,作假设;第三种则是从自己找到的突破口进行发散推导。解推断题时,考生还可同时找到几个突破口,从几条解题线索着手,配合推断。可以说化学推断题没有捷径可谈,它需要考生在训练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发现不足后再回归课本,再进行训练,螺旋上升。如此而为,做推断题便会有“感觉”。 无机推断题既能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又能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分析推理、判断等方面的能力加以考查,因此此类题型应是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最佳题型之一。 无机物的综合推断,可能是对溶液中的离子、气体的成分、固体的组成进行分析推断,可以是框图的形式,也可以是文字描述的形式(建议考生有时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把文字描述转换成框图形式,这样可以一目了然。不管以哪种方式出题,解题的一般思路都是:迅速浏览→产生印象→寻找突破口→注意联系→大胆假设→全面分析(正推和逆推→验证确认。解题的关键是依物质的特性或转移特征来确定突破口(题眼,顺藤摸瓜,进而完成全部未知物的推断。因此首先应熟练掌握各种常见元素及其

    高考化学计算题精选精编(附答案与评分标准)

    高考化学计算题精选精编(附答案及评分标准) 1、(12分)有三种质量比可能相同或不同的镁铝合金样品①、②、③。小明、小青、小红三同学各取一种样品,对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1)小明取样品①m 1 g 和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然后过滤;再往滤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烘干、灼烧,得到固体质量仍为m 1 g 。则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小青取样品②m 2 g 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发现固体完全溶解,标准状况下得到气体体积为V L ,则m 3的取值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小红取不同质量的样品③分别和30mL 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所取合金质量与产生气体体 (ⅱ)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2分) (ⅲ)在c 组实验后,还需向容器中加入1.0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多少毫升才能使剩余 合金中的铝恰好完全溶解?(2分) (12分)(1)47.06% (2分) (2) 0.80V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