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MOS场中高红移大质量星系的形态 分类研究

COSMOS场中高红移大质量星系的形态 分类研究
COSMOS场中高红移大质量星系的形态 分类研究

第56卷第5期天文学报Vol.56No.5 2015年9月ACTA ASTRONOMICA SINICA Sept.,2015

doi:10.15940/https://www.360docs.net/doc/ca7906286.html,ki.0001-5245.2015.05.002

COSMOS场中高红移大质量星系的形态

分类研究?

方官文1?马仲阳2,3孔旭2,3

(1大理大学天文与科技史研究所大理671003)

(2中国科学院星系与宇宙学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26)

(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合肥230026)

摘要基于COSMOS(Cosmic Evolution Survey)天区的多波段测光数据和HST

(Hubble Space Telescope)近红外高分辨率观测图像,利用质量限(恒星质量M?≥

1010.5M⊙)选取了362个红移分布在1≤z≤3的星系样本,并对这些大质量星系的形

态特征进行了分类研究.来自UVJ(U?V和V?J)双色图分类系统、目视分类系统、

非模型化分类系统(基尼系数G和矩指数M20)和模型化分类系统(S′e rsic index,n)的

分类结果彼此相一致.相比较于恒星形成星系(SFGs),通过UVJ双色图定义的宁静星

系(QGs)表现出致密的椭圆结构,而且G和n值偏大,但M20和星系有效半径(r e)偏

小.不同星系分类系统(双色图分类系统、非模型化分类系统和模型化分类系统)定义

的SFGs和QGs样本,都明显存在星系的大小随红移的演化关系,这种演化趋势QGs比

SFGs更剧烈,而且不依赖于星系分类方法的选择.

关键词星系:演化,星系:基本参数,星系:结构,星系:高红移

中图分类号:P157;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高红移大质量(恒星质量M?≥1010M⊙)星系的观测和研究是当代天文学的一个热点,它对于我们了解星系的形成和演化,约束不同的星系形成模型等都至关重要.通过研究星系的结构随红移的演化,我们可以了解宇宙早期的原初物质是怎样通过引力作用逐渐塌缩形成原初星系,以及高红移星系是通过怎样的过程演变为现在能够观测到的各类星系,从而了解和约束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表征星系结构的最直接的观测特征为星系的形态,即星系中发光物质(组成星系的恒星和尘埃)在观测者视线方向的投影.因此,研究不同红移处星系的形态特征,并与模型结果相比较,可以了解星系、乃至宇宙的形成和演化[1?2].星系形态是反映星系物理性质的一个重要特征量,它与星系的其他2015-03-27收到原稿,2015-04-21收到修改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303002,11225315,1132010100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09000000)和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4FB155)资助

?wen@https://www.360docs.net/doc/ca7906286.html,

426天文学报56卷

物理性质有一定的关系,如早型星系年老、颜色红、消光弱、多处于高密度区、恒星形成率低,而晚型星系有着相反的特性[3].为了研究不同类型星系的物理特征,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有效区分星系的不同形态,这样一个合理的分类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不同的星系分类方法依据的分类标准不尽相同,这里主要介绍一下目视分类系统、模型化分类系统、非模型化分类系统和双色图分类系统.(1)利用目视的分类方法,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星系分类方案,其中最著名的为哈勃在1926年提出的“音叉图”星系形态分类系统[4].该分类系统将星系形态分类成:椭圆星系、透镜星系、旋涡星系和不规则星系.(2)模型化分类系统是利用星系的面亮度轮廓对星系形态进行分类,不同形态星系的面亮度(即星系每单位面积发射的视光强度)分布是不同的[5].椭圆星系的面亮度轮廓可以较好地利用r1/4(r是星系面亮度分布半径)律进行拟合,而盘主导的星系面亮度满足指数律分布.(3)非模型化分类系统是基于表征星系形态的结构参数来对星系形态进行分类,这些参数包括基尼系数(G)、矩指数(M20)、聚集度指数(C)以及非对称指数(A)等[6].早型椭圆状星系有较大的G和C,但M20和A较小,而对于晚型旋涡星系(或不规则星系)则有着相反的性质.(4)双色图分类系统是利用不同类型星系能谱分布的差异,将星系分类成恒星形成星系(SFGs)和宁静星系(QGs).例如在静止坐标系中的UVJ(U?V和V?J)双色图上,Muzzin等[7]定义QGs(对于红移分布在11.3,V?J<1.5且U?V>0.88(V?J)+0.59,而SFGs 则分布在双色图中相反的区域.

以上我们介绍了星系的目视分类系统、模型化分类系统、非模型化分类系统和双色图分类系统,更多关于星系分类方法的描述和分析可参考文献Sandage[8]和汪敏等[9].相对于目视分类方法只适合小样本和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模型化分类方法需要设定星系光度分布函数形式.在星系的具体面亮度分布未知的情况下,通常利用S′e rsic提出的面亮度轮廓函数(r1/n,n称为S′e rsic指数)来对星系面亮度分布进行拟合.对于在光学波段近邻早型星系的面亮度分布一般满足n>2,而晚型星系对应n<2[10?11].非模型化分类方法的优势是基于计算机自动测量,不需要考虑星系光度分布形式,所以对大样本星系形态的研究很适用,而且这些形态结构参数有着丰富的物理意义[2].例如:M20和A 与星系相互作用相关,G和C反映星系辐射流量分布性质.至于双色图分类系统定义的SFGs和QGs,污染源主要来自颜色分界线附近的星系.

来自星系分类系统定义的恒星形成星系(SFGs)和宁静星系(QGs),它们的形态结构差异反映出星系不同的形成和演化过程[2].基于高分辨率的光学和近红外波段观测图像,最近很多研究工作发现在相同恒星质量条件下,在红移13时,大质量星系的大部分恒星已经形成,并在随后的演化过程中是被动演化,没有并合事件发生,星系的大小随红移没有明显的演化关系.

5期方官文等:COSMOS场中高红移大质量星系的形态分类研究427

本文我们基于COSMOS(Cosmic Evolution Survey)/UltraVISTA(Ultra-deep Vis-ible and Infrared Survey Telescope for Astronomy)场中多波段测光数据和HST WFC3 (Hubble Space Telescope Wide Field Camera3)近红外高分辨率的观测图像,利用目视分类系统、模型化分类系统、非模型化分类系统和双色图分类系统对不同类型的高红移大质量星系进行分类研究,并比较不同分类方法之间的差异.另外,我们也会讨论不同星系分类系统定义的SFGs和QGs样本,是否会导致不同类型星系的大小随红移的演化关系发生明显的变化.

2数据和样本选择

COSMOS/UltraVISTA巡天场中既有窄带光谱巡天数据[29],又有多波段宽带观测图像(波长范围从X射线到射电波段)[30],特别是来自CANDELS[31?32](Cosmic Assembly Near-infrared Deep Extragalactic Legacy Survey)巡天的HST WFC3近红外(F125W和F160W)高分辨率(0.06′′pixel?1)的观测图像.我们的研究工作是基于Muzzin等[33]提供的星表,该星表不仅包括多波段测光数据,而且提供了星系各种物理参数测量.例如,测光红移,恒星质量,静止坐标系中的颜色(U?V和V?J)等.关于COSMOS巡天以及多波段观测数据的描述也可参考Fang等[34?35]文献.

为了使质量限选取样本的完备性高于95%,我们利用M?≥1010.5M⊙的选择判据从CANDELS-COSMOS场(天区有效面积~210arcmin2)中选取了362个红移分布在1≤z≤3星系样本,这些源都有HST WFC3近红外(F125W和F160W)观测数据.考虑到星系形态结构性质对观测波长的依赖,对于红移处在1≤z<1.76范围内的星系,我们利用F125W波段观测图像研究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而对于红移分布在1.76

3星系的形态分类

基于Muzzin等[7]定义的UVJ(U?V和V?J)双色图分类判据,我们将样本中的星系分类成恒星形成星系(SFGs)和宁静星系(QGs).如图1所示,其中152个QGs 分布在UVJ双色图上的左上角,210个SFGs则分布在双色图中相反的区域,它们占整个样本的58%.图中的实线对应的颜色判据为:U?V=1.3,V?J=1.5和U?V=0.88(V?J)+0.59.为了在UVJ双色图上研究星系的S′e rsic指数分布情况,我们将样本中的星系依据红移大小分成4个红移区间,每个红移区间大小是0.5,如图2所示.从该图中我们发现被UVJ划分为QGs的源S′e rsic指数偏大,主要分布在n>2区域,而SFGs的S′e rsic指数明显偏小,大部分星系的n值小于2.对于1.5

428天文学报56卷星系主要分布在颜色分界线附近.这些结果表明星系的双色图分类与S′e rsic 指数分布是相一致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越到高红移,样本中恒星形成星系的比例越高(53%,50%,73%,85%).

This work

N tot =362

N (QGs)=152

N (SFGs)=210

(V-J)rest

(U -V )r e s t 2.52.0

1.51.0

0.5

0.00.5 1.0

1.5

2.0

图1星系在UVJ 双色图上的分布(1≤z ≤3).图中的实线是来自Muzzin 等[7]提供的颜色判据(U ?V =1.3,

V ?J =1.5和U ?V =0.88(V ?J)+0.59).

Fig.1The distribution of galaxies in the (U ?V)rest vs.(V ?J)rest diagram (1≤z ≤3).The solid lines

correspond to the color criteria from Muzzin et al.[7](U ?V =1.3,V ?J =1.5,and

U ?V =0.88(V ?J)+0.59).利用哈勃空间望远镜WFC3近红外(F125W 和F160W)高分辨率观测图像,我们对样本中的星系进行了目视形态分类.分类的依据类似于哈勃“音叉图”星系形态分类系统,其形态类型包括椭圆星系、盘星系和不规则星系.(1)椭圆星系:从图像观察星系表现出椭球或球状特征,而且没有延展子结构,星系辐射的光度聚集在星系中心区域.(2)盘星系:该类型星系从外表上看有单一的亮核并有延展的盘状结构.(3)不规则星系:结构上缺少对称性或没有明显旋臂特征,而且有一些团块状子结构,有些源明显带有相互作用特征(如潮汐臂、气体桥、双不对称体等).图3提供了上述星系形态目视分类的典型例子,每个源对应的G 和M 20也被标注在每个小图像上.在图4中,我们进一步比较了星系目视分类和双色图分类的结果.在星系被UVJ 判据划分为SFGs 的样本中,椭圆星系、盘星系和不规则星系所占比例依次为:27%,31%,42%,而在QGs 样本中,相应的比例是:80%,14%,6%.这表明恒星形成星系的形态主要是盘状或不规则结构(73%),但对于宁静星系来说,主导的结构特征是椭圆状(80%).另外,从图4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盘星系主要分布在颜色分界线附近,但在更高红移区间内(1.76

5期方官文等:COSMOS 场中高红移大质量星系的形态分类研究

429

2.52.0

1.5

1.0

0.5

(V-J)rest (U -V )r e s t (U -V )r e s t 0.00.5 1.0 1.5 2.0

(V-J)rest 0.00.5 1.0 1.5

2.0图2不同红移区间内星系S′e rsic 指数在UVJ 双色图上的分布.不同大小的S′e rsic 指数用不同颜色表示.每个红移区

间内星系的数目,以及QGs 和SFGs 所占的比例也标记在该图中.

Fig.2The distribution of S′e rsic indexes of galaxies for di?erent redshift bins in the (U ?V)rest vs.(V ?J)rest diagram.Di?erent values of S′e rsic indexes are plotted in di?erent colors.The number of galaxies,and the fraction of QGs and SFGs in each redshift bin are respectively shown in this ?gure.

?1.96 0.68?1.83 0.70

?1.84 0.57

?1.78 0.57?1.71 0.50?1.98 0.67?1.65 0.39?1.65 0.51?1.92 0.40

Disk

Irr.

Sph

M 20

G 图3星系形态目视分类的典型例子.上图:椭圆星系,中图:盘星系,下图:不规则星系.每个源对应的G 和M 20也被

标注在每个小图像上.每个小图像的尺寸是4′′×4′′.

Fig.3Examples of three general morphological types from visual inspection.Top:spheroid,middle:disk,bottom:irregular.Values of G and M 20are shown in each stamp image.The size of each image is 4′′×4′′.

430天文学报56卷

(V-J)rest 0.00.5 1.0

1.5

2.0(V-J)rest 0.00.5 1.0 1.5 2.02.52.0

1.51.0

0.5

(U -V )r e s t QGs SFGs Spheroid

Disk

Irregular

QGs SFGs

(b) 1.76 ≤ z < 3 F160W (a) 1 ≤ z < 1.76 F125W

图4星系目视分类结果在UVJ 双色图上的分布.红色菱形、绿色方块和蓝色三角形分别表示椭圆星系、盘星系和不规

则星系.

Fig.4The distribution of visual morphological types of galaxies for di?erent redshift bins in the (U ?V)rest vs.(V ?J)rest diagram.The red diamond,green square,and blue triangle represent spheroid,

disk,and irregular galaxies by visual inspection,respectively.

为了定量描述样本中星系的形态性质,我们利用HST WFC3近红外观测数据测量了样本中星系的形态参数(G 和M 20).图5显示了所有源的形态参数分布,其中红色和蓝色的点代表UVJ 分类结果,而形状不同的数据点是由目视分类给出.图中黑色实线表示的是非模型化分类系统定义的形态划分标准,星系的形态参数(G 和M 20)值满足G >0.125M 20+0.8判据则被归类到早型星系,反之则属于晚型星系.从该图中我们发现,目视分类中的椭圆星系、盘星系和不规则星系,对应的G 值逐渐减小,而M 20则增大,盘星系的形态参数分布位于椭圆星系和不规则星系之间.这说明椭圆星系光的聚集度最大,不对称性最小,而不规则星系却恰恰相反.另外,相比较于双色图定义的SFGs,样本中QGs 的G 偏大而M 20偏小.以上结论表明:来自双色图分类系统、目视分类系统和非模型化分类系统的星系分类结果彼此相一致.

4星系的结构演化

当前关于星系形成和演化主要有等级成团模型[40]和纯光度演化模型[28]两种模型.等级成团模型认为星系起源于暗物质晕的塌缩和并合,重子物质在暗物质晕中冷却并塌缩形成星系盘.盘星系通过并合破坏盘状结构形成椭圆星系.在这种模型中先有小质量的星系形成,而后通过不断地并合形成近邻的大质量星系.检验这两种模型一个最直接的有效方法是研究星系的大小r e 随红移演化关系.基于来自CANDELS-COSMOS 场中所选的大质量星系样本,我们利用UVJ 定义的颜色判据将星系分类成SFGs 和QGs.在每一类型样本当中,又根据红移大小将其划分成不同的区间.如图6所示,这里给出了两个红移区间内星系有效半径与恒星质量的关系,黑色实线是来自Shen 等[11]对近邻

5期方官文等:COSMOS 场中高红移大质量星系的形态分类研究431星系的研究结果,其中LTGs 和ETGs 分别表示晚型星系和早型星系.从该图我们可以

得到这样一些信息:(1)高红移星系有着类似于近邻星系的r e ∝M α?

关系,指数α的差异取决于星系的形态类型;(2)相比较于同类型的近邻星系,高红移星系有效半径整体偏小,而且质量比较大的星系r e 偏大,这点对于QGs 星系更加明显;(3)在高红移处不论SFGs 还是QGs,都存在极其致密的源(r e <1kpc),这些星系的形成很可能来自更高红移处富气体星系间的并合

.

0.8

0.7

0.6

0.5

0.4

0.3

0.2

?0.5?1.0?1.5

?2.0?0.5?1.0?1.5?2.0M 20M 20G 图5样本中的星系在G ?M 20图上的分布.红色(QGs)和蓝色(SFGs)的点代表UVJ 分类结果.形状不同的数据点是由目视分类给出,菱形、方块和三角形分别代表椭圆星系、盘星系和不规则星系.图中黑色实线表示的是非模型化分类

系统定义的形态划分标准:G =0.125M 20+0.8.

Fig.5Distribution of galaxies in the M 20vs.G plane.The SFGs are plotted in blue color,while QGs are in red.Spheroid,disk,and irregular galaxies which are classi?ed by visual inspection,are plotted in diamond,square,and triangle symbols,respectively.The solid lines represent the de?ned criterion of

nonparametric morphology (G =0.125M 20+0.8).

图7进一步显示了星系有效半径随红移的演化关系,红色点和蓝色点分别代表UVJ 定义的QGs 和SFGs,其中带有误差棒的方形点表示不同红移区间内(红移区间大小是0.5)r e 的中值,红色线(QGs)和蓝色线(SFGs)是对这些中值的最佳拟合.对于QGs,由于在红移2.5≤z <3范围内源的数目太少,因此拟合时并没有采用这个红移区间内的数据.与此同时,我们在图7中也给出了其他分类系统对应的不同类型星系大小随红移的演化关系,正如上一节所描述的那样,模型化分类系统采用的是n =2判据,而非模型化分类系统则利用G =0.125M 20+0.8标准,为了不影响图的显示效果,这里我们就没有画出这两种分类方法产生的数据点,只给出最佳拟合曲线.从图7我们可以得出这些结论:(1)高红移大质量星系(QGs 和SFGs)的大小随红移有明显的演化关系,这种演化趋势QGs 比SFGs 更剧烈,这表明QGs 大小的增长可能是由于星系间的微并合导致的,这种并合在QGs 演化过程中可能发生多次;(2)不同星系分类方法得到的QGs 和SFGs 样本都存在(1)的结论,这说明星系大小随红移演化的关系不依赖于星系分类方法的选择;(3)我们证实了以前的研究结果,在相同恒星质量条件下,高红移星系(1

432天文学报56卷小比近邻同类型星系小,QGs 相差3到6倍(SFGs 相差1.5到3倍).

(a) 1 < z < 1.76 SFGs

(b) 1.76 < z < 3 SFGs

(d) 1.76 < z < 3 QGs

(c) 1 < z < 1.76 QGs

lg (M */M ⊙)lg (M */M ⊙)

S h e n e t a l .[11] L T G s S h e n e t a l .[11] E T G s r e /k p c

r e /k p c 10.01.0

0.1

10.01.0

0.1

10.610.811.011.211.411.610.610.811.011.211.411.6

图6不同红移区间内星系有效半径与恒星质量的关系.黑色实线是来自Shen 等[11]对近邻星系的研究结果,其中LTGs

和ETGs 分别表示晚型星系和早型星系.

Fig.6The e?ective radius vs.stellar mass diagram for our sample.SFGs are plotted in (a)and (b)panels,while QGs are plotted in (c)and (d)panels.The solid lines represent the ?tting curves for late

type galaxies (LTGs)and early type galaxies (ETGs)at z ~0from Shen et al.[11].

5总结

基于CANDELS-COSMOS 场中多波段测光数据,利用质量限(M ?≥1010.5M ⊙),我们构建了一个高红移(1≤z ≤3)大质量星系样本,样本包括362个星系.这些源都有HST WFC3近红外(F125W 和F160W)高分辨率的观测数据,我们的形态结构分析是依据星系红移大小的差异而选择不同的观测图像进行研究,对于红移处在1≤z <1.76范围内的星系,我们利用F125W 波段观测数据研究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而对于红移分布在1.76

5期方官文等:COSMOS 场中高红移大质量星系的形态分类研究

433

0.00.5 1.0 1.5

2.0 2.5

3.00.5 1.0 1.5 2.0 2.5 3.0

z r e /k p c z 10.01.0

0.1

图7大质量(M ?>1010.5M ⊙)星系的有效半径(r e )随红移的演化关系.带有误差棒的方形点表示不同红移区间内r e 的中值,红色线(QGs)和蓝色线(SFGs)是对这些中值的最佳拟合.绿线和青色线分别表示模型化分类系统和非模型化

分类系统对应的不同类型星系大小随红移的演化关系.

Fig.7Evolution of the e?ective radius (r e )with redshift for the massive galaxies with estimated stellar masses M ?>1010.5M ⊙.The median values of e?ective radius of QGs and SFGs in each redshift bin are

represented by red and blue squares,respectively.The red and blue lines are the best-?t curves respectively for QGs and SFGs in our sample.The green and cyan lines represent the size evolution with

redshift for di?erent divisions of QG and SFG samples,respectively.

在本工作中,我们采用了目视分类系统、模型化分类系统、非模型化分类系统和双色图分类系统对不同类型的高红移大质量星系进行了分类研究,并比较了不同分类方法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星系分类方法给出的结果彼此相一致.相比较于恒星形成星系(SFGs),通过UVJ 双色图定义的宁静星系(QGs)表现出致密的椭圆结构,而且G 和n 值偏大,但M 20和星系有效半径(r e )偏小.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不同星系分类方法得到的QGs 和SFGs 样本,对于同一类型星系都有相似的星系大小随红移的演化关系,而且这种演化趋势QGs 比SFGs 更剧烈,这说明星系大小随红移演化的关系不依赖于星系分类方法的选择.

参考文献

[1]Ravindranath S,Giavalisco M,Ferguson H C,et al.ApJ,2006,652:963

[2]Conselice C J.ARA&A,2014,52:291

[3]Ball N M,Loveday J,Brunner R J.MNRAS,2008,383:907

[4]Hubble E.ApJ,1926,64:321

[5]Peng C Y,Ho L C,Impey C D,et al.AJ,2002,124:266

[6]Lotz J M,Primack J,Madau P.AJ,2004,128:163

[7]Muzzin A,Marchesini D,Stefanon M,et al.ApJ,2013,777:18

[8]Sandage A.ARA&A,2005,43:581

[9]汪敏,孔旭.天文学进展,2007,25:215

[10]Blanton M R,Hogg D W,Bahcall N A,et al.ApJ,2003,592:819

[11]Shen S,Mo H J,White S D M,et al.MNRAS,2003,343:978

434天文学报56卷

[12]van der Wel A,Franx M,van Dokkum P G,et al.ApJ,2014,788:28

[13]Trujillo I,Conselice C J,Bundy K,et al.MNRAS,2007,382:109

[14]Cimatti A,Cassata P,Pozzetti L,et al.A&A,2008,482:21

[15]van Dokkum P G,Kriek M,Franx M.ApJL,2008,677:L5

[16]Akiyama M,Minowa Y,Kobayashi N,et al.ApJS,2008,175:1

[17]Franx M,van Dokkum P G,F¨o rster Schreiber N M,et al.ApJL,2008,689:L101

[18]Szomoru D,Franx M,van Dokkum P G,et al.ApJL,2010,714:L244

[19]Szomoru D,Franx M,van Dokkum P G,et al.ApJ,2012,749:121

[20]van der Wel A,Rix H W,Wuyts S,et al.ApJ,2011,730:38

[21]Barro G,Faber S M,P′e rez-Gonz′a lez P G,et al.ApJ,2013,765:104

[22]Patel S G,van Dokkum P G,Franx M,et al.ApJ,2013,766:15

[23]Morishita T,Ichikawa T,Kajisawa M.ApJ,2014,785:18

[24]Naab T,Johansson P H,Ostriker J P.ApJL,2009,699:L178

[25]Hopkins P F,Bundy K,Hernquist L,et al.MNRAS,2010,401:1099

[26]Carollo C M,Bschorr T J,Renzini A,et al.ApJ,2013,773:112

[27]Poggianti B M,Moretti A,Calvi R,et al.ApJ,2013,777:125

[28]Larson R.MNRAS,1975,173:671

[29]Lilly S J,Le F`e vre O,Renzini A,et al.ApJS,2007,172:70

[30]Scoville N,Aussel H,Brusa M,et al.ApJS,2007,172:1

[31]Grogin N A,Kocevski D D,Faber S M,et al.ApJS,2011,197:35

[32]Koekemoer A M,Faber S M,Ferguson H C,et al.ApJS,2011,197:36

[33]Muzzin A,Marchesini D,Stefanon M,et al.ApJS,2013,206:8

[34]方官文,马仲阳,陈洋,等.天文学报,2015,56:7

[35]Fang G W,Ma Z Y,Chen Y,et al.ChA&A,2015,39:307

[36]方官文,马仲阳,陈洋,等.天文学报,2014,55:458

[37]Fang G W,Ma Z Y,Chen Y,et al.ChA&A,2015,39:156

[38]方官文.天文学报,2014,55:444

[39]van der Wel A,Bell E F,H¨a ussler B,et al.ApJS,2012,203:24

[40]White S D M,Frenk C S.ApJ,1991,379:52

Morphological Classi?cation of High-redshift Massive Galaxies in the COSMOS/UltraVISTA Field

FANG Guan-wen1MA Zhong-yang2,3KONG Xu2,3 (1Institute for Astronomy and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Dali University,Dali671003) (2Key Laboratory for Research in Galaxies and Cosm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Hefei

230026)

(3Department of Astronomy,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Hefei230026)

A BSTRACT Utilizing the multi-band photometry catalog of the COSMOS(Cosmic Evo-lution Survey)/UltraVISTA(Ultra-deep Visible and Infrared Survey Telescope for As-tronomy)?eld and the high-resolution HST WFC3(Hubble Space Telescope Wide Field Camera3)near-infrared imaging from the CANDELS(Cosmic Assembly Near-infrared Deep Extragalactic Legacy Survey)?eld,we present a quantitative study of the mor-phological classi?cation of galaxy for a large mass-selected sample.Our sample includes 362galaxies within photometric redshift1≤z≤3and stellar mass M?≥1010.5M⊙. The results from the rest-frame(U?V)vs.(V?J)(UVJ)colors classi?cation,visual

5期方官文等:COSMOS场中高红移大质量星系的形态分类研究435 inspection,nonparametric morphology analysis,and structural parameters study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ach other.Quiescent galaxies(QGs)classi?ed by UVJ colors generally have larger S′e rsic index(n)and Gini coe?cient(G),smaller size(r e)and moment(M20),and they are visually compact.While star-forming galaxies(SFGs) are reversed.In the meantime,we explore the size evolution with redshift for various divisions of QG and SFG samples,and con?rm that both of size will enlarge with time, but QGs are rapider than SFGs.Moreover,we?nd that the choice of division between QGs and SFGs(i.e.colour,shape,morphology)is not particularly critical.

Key words galaxies:evolution,galaxies:fundamental parameters,galaxies:structure, galaxies:high-redshift

试验十五河外星系红移的测定

实验七 河外星系距离测定的资料处理 一、实验目的 星系的谱线红移是现代宇宙学的基本观测事实,通过本实习对星系的谱线红移有直观的了解 二、实验原理 哈勃通过对大量河外星系的视向速度与距离关系的研究,得出哈勃定律,即距离越远的星系,其退行速度越大。 哈勃定理 v (r )=H 0 D (式中D 为星系的距离; H 0为哈勃常数 H 0=50~100 km /s Mpc) 红移量 z =Δλ/λ0 (Δλ=λ-λ0;式中λ为天体谱线波长, λ0为实验室静止波长值) 天体的视向速度: v (r )= ±cz (当 z << 1 时 ) (c 为光速) (1) 当天体的红移量接近1或大于1时要考虑相对论效应, v(r) = c z z 1 )1(1)1(22++-+ (当 z ≈1 或z >1时 ) (2) 三. 实习步骤: 1. 图sh15.1按红移由小到大的次序给出了五个星系的光谱。这些星系分别属于五个星系团的成员,它们是室女、大熊、北冕、牧夫、长蛇星系团。 光谱片上有三条光谱,中间的是星系光谱,星系光谱的上下是实验室拍得的比较光谱。在比较光谱的谱线中最右边的谱线波长为λ=386.5nm ,中间一条强的谱线波长为λ =447.1nm ,最左边的谱线波长为λ=501.5nm 。垂直箭头指示的为Ca Ⅱ的H 、K 线位置(K :393.68nm(右)、H :396.849nm (左))水平箭头符号的长度表示了星系谱线的位移大小。 2. 利用计算机绘图软件将图放大,用内插法求出每个星系的谱线位移量Δx (用K 线和H 线分别求,然后取平均值)。 首先利用实验室光源的两条谱线波长和距离求出光谱的线色散:(λ0-λ)/Δx ,然后分别用计算机测出星系团的H 线或K 线的位移量(黄线):Δx 1(H 线λ=396.8nm )与Δx 2 (K 线λ=393.68nm)。将测量值乘以线色散即可求出 Δλ 值。 3. 求出每个星系的红移量Z =0 0λλλ-=0λλ? 4. 求出每个星系团的红移速度v (r ) (km/s),考虑z << 1 和z ≈1 或z >1两种情况。 5. 求出每个星系的距离(以Mpc 为单位),并用求出的星系距离与图中所标距离进行比较, 估计误差的大小和产生原因。

宇宙的形成与演化论文

宇宙的形成与演化论文。 前言:这学期我们选修了宇宙的形成与演化这门课程,在这一个学期的时间里,我们跟随徐老师进行学习,了解了宇宙的形成过程,星系的组成,宇宙的演化过程等很多知识,同时,徐老师也经常给我们播放相关的视频,使一些宇宙相关理论变得更加生动和易于理解。我对天文学向来报有一种强烈的好奇与好感,选择这门课程我感到很开心。接下来,我会结合老师的讲课以及自己的课外拓展,谈一谈我对宇宙的了解和认识。 (一)宇宙的起源 目前关于宇宙的起源的理论影响较大的便是大爆炸理论。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放过宇宙起源的主题教育片,给我影响比较深刻的便是其中几位美国学者的那种独特的思想观点。 大爆炸理论是目前人们普遍认可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是这样解释的,宇宙在爆炸之后开始不断膨胀,导致温度和密度很快下降。随着温度降低、冷却,逐步形成原子、原子核、分子,并复合成为通常的气体。气体逐渐凝聚成星云,星云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和星系,最终形成我们如今所看到的宇宙。 现在宇宙物理学的几乎所有研究都与宇宙大爆炸理论有关,或者是它的延伸,或者是进一步解释,例如大爆炸理论下星系如何产生,大爆炸时发生的物理过程,以及用大爆炸理论解释新观测结果等。这个理论首先是建立了两个基本假设:物理定律的普适性和宇宙学原理。同时也比较自然地说明了许多观测现象,而且理论和观测结果能较好地相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该理论最直接的证据来自对遥远星系光线特征的研究。在课堂上,我们了解了星系谱线红移这个新的知识概念。根据哈勃定律。天文学家通过观测星系的谱线红移量,就能求出星系的视向速度,进而能得出它们的距离。 大爆炸理论的科学性令人信服,但它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视界问题,均匀度问题和重子不对称等,其中最突出的是“原始火球”是从哪里来的? 而目前另一种理论是定宇宙永恒说。这种理论认为宇宙是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这就是说,一些星体湮没了,在另一处会有新的星体产生。宇宙只是在局部发生变化,在整体范围内是稳定的。我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这两种理论将不断地接受新的考验。可能会被新的理论证实,也可能被新的疑点推翻。当然也有可能产生更加科学的新的理论。不断怎样,我相信,我们对宇宙的起源的了解,会不断的更新,不断地接近最终实际。 星系的形成与分类 在宇宙中,我们把由两颗或两颗以上星球所形成的绕转运动组合体叫做星系。 目前,我们对星系形成演化过程比较流行的看法就是:在原始星系云收缩过程中,第一代恒星出现,在原星系的中心区,收缩快,密度高,恒星形成率也高,形成漩涡星系的星系核或形成椭圆星系整体。漩涡星系和椭圆星系内部所包含的能量是经常会发生物理变化,用自身的自传离心力阻止赤道的进一步收缩。因而让它们的扁率各不相同,气体的随机运动和恒星辐射加热等因素,使部分气体未结合成成星胚,并因碰撞作用而沉向赤道面,从而形成旋涡星系和不规则星系,结果使星系从形成之初就已经定形并保持下来,不再显著变化。在几亿年期间,由原星系形成的为年轻星系最终变成了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宇宙星系。 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是研究现代宇宙理论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同时也是河外天文学的奠基人。他把宇宙中的星系按其形态或叫结构类型划分成了四类:(1)、椭圆星系。椭圆星系是从圆球星系发展演化而成的(2)、旋涡星系。旋涡星系在宇宙中也有多种形态,而且也有一个发展演化的过程。一开始从不规则的形态向规则形态逐步发展演化(3)、不规则星系。不规则星系也能逐渐发展演化为规则星系。

2019星系红移之谜语文

星系红移之谜 星系红移之谜宇宙间的-切物质都在运动中。遥远的星系也在运动着,它们都在远离我们而去。例如,室女座星系团正以大约每秒1210公里的速度离开我们,后发座星系团约以每秒6700公里的速度离开我们,武仙座星系团约以每秒l0300公里的速度飞奔而去,而北冕座星系团离开我们的速度更大,大约每秒21600公里。星系为什么要离开我们?我们又是怎么知道它们在运动呢? 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火车站站台上,一列火车呼啸着向我们奔来,汽笛的声调越来越高,当火车离开我们时,汽笛的声调逐渐降低。这是什么道理呢?1842年,著名的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首先阐述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他指出:生源想到对贯彻在运动时,观测者所听到的声音会发生变化。当声源离观测者而去时,声波的波长增加,音调变得低沉,当声源接近观测者时,声波的波长减小,音调就变高。音调的变化同声源与观测者间的相对速度和声速的比值有关。这一比值越大,改变就越显著,后人把它称为“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不仅适用于声波,而且也适用于光波。一个高速运动的光源发出的光到达我们眼睛时,其波长和频率也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它的颜色会有所改变。虽然天文学家可以利用这一原理测量天体的运动,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天体相

对于观测者的运动速度与光速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光源颜色的变化很难测定。 1849年,法国物理学家费佐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提出,观测光的多普勒效应的最好办法,是测量光谱线的位置的微小移动。最早对谱线位移进行测量的是英国天文学家哈根斯。1868年,他在口径20厘米的折射望远镜上安装了一台分光镜,用它测出了大犬星座巾最亮星——天狼星的一根谱线向红端移动了l埃,即其波长增加了一亿分之一厘米。由此算出天狼星正以46.5公里/秒的速度远离我们而去,这是第 一次测得了恒星在视向方向上的运动速度,称为“视向速度”。哈根斯对天狼星视向速度的测量是用肉眼配合分光镜而得到的,这种目视测量方法误差很大。今天我们知道,天狼星其实是以8公里/秒的速度朝我们跑来。尽管如此,哈根斯在天体测量学领域所进行的开拓性工作,仍使他在天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他之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后,天文学家不仅用这~强有力的手段测量出大量天体的视向 速度,还用它米观测河外丝系。 星系也在红穆 星系是巨大的恒星集团,但由于它们离我们非常遥远,每个 星系往往只能在大望远镜拍摄的底片上看到一个微弱的光点。第一个观测和测定星系光谱的天文学家是美国洛韦尔天文台的斯里弗。l912—1925年,他拍摄了40个星系的光谱

星系红移的理论分析

星系红移的理论分析 方杰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系,长沙 (410081) E-mail:fangjie20089@https://www.360docs.net/doc/ca7906286.html, 摘要:从理论上分析了宇宙学红移和引力红移的疑难,包括膨胀方式疑难以及质量分布疑难,研究发现,光子衰老假说与理论分析一致。 关键词: 哈勃定理,宇宙学红移,引力红移,疑难 中图分类号:0412.1 1 引言 众所周知,哈勃的伟大发现为人类认识宇宙跨越了重要的一步,这个发现标志现代宇宙学的开端,成为建立在广义相对论基础上的大爆炸宇宙学说最可靠的观测事实。然而天文观测的日益进展,尤其是类星体的发现,这类星体所显示出来的巨大的红移似乎提示人们:理论与观测结果之间的吻合并非如想象般完美,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令人不愉快的矛盾。天文学家可能比物理学家对这些矛盾有更深的体会:红移量大的星系距离非常遥远,这些星系不但以高速在互相远离,而且其如此大的光度(辐射功率)又集中在如此小的辐射区域——诸如此类令人惊诧不已的观测事实如果我们用现有的理论来作其解释总显得有些牵强附会,并且由此而产生的问题可能要比能够解决的问题不但在数量上更多,而且在难度上更棘手。因而,当众多的物理学家在为大爆炸学说倾注更多的心血时,天文学家却以似乎显得更冷静的心态为这些观测事实寻找更合理的解释。于是,延续至今的红移大争论形成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1 宇宙学红移这是一种目前占正统地位的解释,即认为星系的红移是由于宇宙的整体膨胀而引起的,其表达式采用以下形式: V=H0D (1) 式中V为固有速度,D为固有距离,H0为当今哈勃常数。这种解释其本质是基于对宏观世界多普勒频移效应的认识,红移值依赖于星系运动的速度,属于一种动态的红移。 2 引力红移引力引起的红移虽然已得到实验的严格验证,然而巨大的红移如果用引力来解释的话必然涉及无法想象的物态结构乃至黑洞问题。 3 光子衰老光子衰老假设存在许多表述,其基本思想却如出一辙,这就是:红移并不是由于星系的膨胀而引起的。星系静止不动,星系的光谱线在到达观测者的行进路程中由于损失了部分能量光谱线向低端频移从而产生可观测的红移效应,其表达式采用如下形式: Z=H0D (2) 式中Z为红移值,H0为哈勃常数,D为固有距离。与宇宙学红移相比,这是一种静态的红移。 4 在大尺度的空间和时间中物理常数和物理定理可能改变,星系红移可能是某种未知物理规律造成的[1]。 迄今为止红移的第一种解释成为主流观点。在人们心中,宇宙的膨胀是一个深入人心不可更改的事实,而日后宇宙背景微波辐射的发现以及氦元素丰度的测量使得这一观点变得更加坚不可摧,似乎很难想象可以用任何别的理论来替换。诚然如此,理论解释自身内部所显示出来的矛盾性仍然使我们觉得很有必要对其作出修改,甚至是放弃,虽然这样做的结果会使许多人辛辛苦苦建立起来并且使之不断完善的大爆炸学说框架面临毁于一旦的危险。付

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术语——花及花序

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术语——花及花序 时间:2011-05-31 21:49录入者:邓益琴阅读次数: 970次 一、花序花序(inflorescence) 是指花在花序轴上的排列方式,花序生于枝顶端的叫顶生;生于叶腋的叫腋生。一朵花单独生于枝顶端或叶腋时叫单生花。整个花序的轴叫花序轴(rachis) 。如 一、花序 花序(inflorescence)是指花在花序轴上的排列方式,花序生于枝顶端的叫顶生;生于叶腋的叫腋生。一朵花单独生于枝顶端或叶腋时叫单生花。整个花序的轴叫花序轴(rachis)。如果花序轴自地表附近及地下茎伸出,不分枝,不具叶,叫花亭(scape)。如果花序轴上有多数花,除顶花以外,其余各花都是由侧生变态叶的叶腋生出,这种变态叶较小而简单,叫苞片(bract),有些是苞片集生在花序基部,叫总苞(involucre)。花序分为无限花序和有限花序两大类。 (一)无限花序 无限花序(indefinite inflorescence)或向心花序(centripetal inflorescence)是一种类似总状分枝的花序,开花顺序是花序轴下部或周围的花先开放,渐及上部或向中心依次开放,而花序轴可继续生长。 1.简单花序(simple inflorescence)。花序轴不分枝,其上直接生长小花。

包括如下几种: (1)总状花序(raceme)。花有梗,排列在一不分枝且较长的花序轴上,花柄长度相等。如油菜、荠菜等。 (2)穗状花序(spike)。花轴直立,较长,花的排列与总状花序相似,但花无柄或近无柄,直接生长在花序轴上呈穗状,如车前、大麦等。

(3)葇荑花序(catkin)。花序轴柔软,常下垂,花无柄,单性,花后整个花序或连果一齐脱落。如杨、柳、桑。

论星系的形成与演化

论星系的形成与演化 摘要:宇宙演化是通过大爆炸形成各种天体,与宇宙随后在万有引力作用下收缩,引发新宇宙再生的脉动循环方式进行。同时,要研究恒星的起源,就必须首先解决星系起源问题,因为恒星是在星系演化过程形成的。不首先解决星系的起源与演化问题,恒星起源模式就是空中楼阁,镜中水月,根本不能认为具真正可信的基础。 关键词:大爆炸宇宙星系恒星 引言:学习了现代自然科学技术概论,我深深的了解到了宇宙的奥妙,宇宙中的星系更是我们我们无法预料的。尤其是对于我这样一个男生来说,能够真真切切的了解星系是多么令人心驰神往的事情。人类正在逐渐的探索其中的秘密,我相信这将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惊喜与期待。 一、宇宙起源与演化的真正正确模式 (一)宇宙的起源 关于宇宙的起源,虽已提出了不少不同理论模式,并且有的模式还被十分人们推崇,但这些被推崇的模式,其实许多都是具有不合理性的。例如爱因斯坦宇宙模式,认定万有引力只在很小距离有效,一旦天体间距离大于一定数值后,引力就变斥力,就完全是一种根本不合理的假定。因为有谁能为这种随距离增加。就会引力消失与斥力产生,真正提出一种可信机制?又有谁至少可从纯理论上说明,万有引力为何就只在近距离内才有效?所以这种模式虽然从表面上看,似乎建立在非常严谨数学模式上,但模式本身其实根本没有任何 科学性可言。大爆炸理论认定宇宙是由一奇点大爆炸产生。但这一奇点又怎么产生?不首先解决这一问题,就认定宇宙是这一奇点大爆炸后的演化产物,同样也很难让人觉得真正可信。另外在一般大爆炸理论中,也同样存在忽视万有引力存在的问题。而一旦认定有万有引力存在时,大爆炸后产生的宇宙,就决不会是一直进行膨胀了……。其它的一些宇宙演化模式,在此不一一进行评论,但这些宇宙演化模式,同样也都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事实上万有引力,是以客观存在的物质性引力作用粒子作基础的,并且这种引力作用粒子,是一种即可吸收到与之接近天体物质内,对天体产生引力,又可随原子对同样具物质粒子性的光电辐射的发射与吸收,而进出物质原子,因而是一种的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物质粒子。并且这种物质性引力作用粒子,也同样可由于光电等辐射粒子,在空间内的运动,而散布到无限远的宇宙空间。所以万有引力即使对无限远的天体,也同样是存在作用的,绝不会因空间距离变远,引力就变为斥力,而要建立真正正确的宇宙及星系的起源与演化模式,就绝对不可忽略万有引力的作用问题。其实要建立正确的宇宙起源与演化模式,就必须以客观存在的宇宙空间内已知天体特征作为基础,任何不以客观存在天体特征作为基础,而去假定一些根本不具客观合理性的条件,作为建立宇宙起源与演化模式的基础条件,全都不可能建立真正正确合理的模式。那么根据现有宇宙内的各种天体特征,要建立正确的宇宙起源与

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术语练习题

第七章.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术语 一.名词解释 1.肥大直根:上部由下胚轴发育而成,下部由主根基部发育而成,且具侧根,经过次生生长形成。如胡萝卜. 2.块根:由侧根和不定根发育而成。如甘薯. 3.气生根: 生活在空气中的不定根。根据担负生理功能的不同可分为:支柱根,攀缘根和呼吸根. 4.寄生根:产生不定根伸人寄主体内,吸收养料和水分。如菟丝子. 5.草本植物:植物含木质少,木化程度不高。如小麦、玉米、大豆等. 6.乔木:有明显主干的树木,在茎的上部分枝。如杨树、七叶树、苹果等. 7.灌木:主干不明显,比较矮小,常由基部分枝。如蔷薇、月季等. 8.两年生草本:生活周期在两个年份内完成,第一年生长,第二年才开花,结实后死亡。如冬小麦. 9.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地下部分生活多年,每年继续发芽生长。如芦苇。 10.直立茎: 茎垂直地面,直立生长。如玉米. 11.平卧茎:茎平卧地面,不能直立。如蒺藜. 12.匍匐茎:茎平卧地面,节上生有不定根。如蛇莓. 13.攀缘茎: 用各种器官攀缘它物之上。如葡萄. 14.缠绕茎:茎不能直立,螺旋状缠绕它物之上。如牵牛.

15.根状茎:匍匐生长于土壤中,有顶芽和明显的节和节间,节上有退化的鳞片状叶,叶腋有腋芽,节上生有不定根,有繁殖作用。如竹. 16.块茎: 为粗短的肉质地下茎,有顶芽和缩短的节和节间及鳞片状叶脱落后留下的芽眼和叶痕,相邻的芽眼之间为节间。块茎是植物基部的腋芽深入地下形成的分枝,达一定长度后先膨大,储藏营养,形成块茎。如马铃薯. 17.鳞茎:扁平或圆盘地下茎,节间极度缩短,顶端有一个顶芽,称为鳞茎盘,其上的节生有肉质化的鳞片状叶,叶腋可生腋芽。如洋葱. 18.球茎: 球形或扁球形的地下茎,节和节间明显,上有退化的鳞片状叶和腋芽,顶端有一个显著的顶芽,有繁殖作用。 如慈姑. 19.肉质茎:茎肥厚多汁,形态多样,既可储藏水分和营养,也可进行光合作用。如仙人掌. 20.叶状茎:茎扁平成叶状体,绿色,可进行光合作用,叶完全退化或不发达,但有明显的节和节间,节上生叶和开花。 如假叶树. 21.茎卷须:茎变为细而卷曲的卷须,其上不生叶,用以攀缘它物,由腋芽和顶芽发育而来。如南瓜、葡萄等. 22.茎刺:由茎的腋芽发育丽成的刺,不易剥落,具保护功能。 如山楂的刺. 23.叶序:叶在茎或枝条上排列的方式,有对生、互生、轮生、簇生四种. 24.叶形:叶片的形状。 25.叶缘:叶片的边缘。

对红移现象的分析

对红移现象的分析 摘要:造成红移现象的原因是电磁波的密度和速度的差异形成的。 一、红移现象原因之一 1、理论基础 自然界发出的光波,它的频率应该几乎是相同的(这一点与人共发射的电磁波有所不同),它传播的速度主要决定它的波长,其实它的波长也应该几乎是相等的,但是也是有差异的,这种说法和本书新原子论的理论是统一的。 科学发现远离我们的星球,会发生红移现象,为什么呢?由新原子论可知mr Hp v 42 =,也就是说,电子对相互绕转的半径小的绕转速度 大,电子对相互绕转的半径大的绕转速度小,而发光物体光的传播速度主要由绕转半径决定的。可以推测,自然界中,自然发出的电磁波即光波可能是不相等的,现在一般认为可见光的传播速率是8103?,是由于可见光的波长、频率几乎相等,速率也几乎相等,忽略了它们的差异。严格地说,只有波长相等频率也相等的光波传播速率才相等,波长大的稍快一些,在可见光范围内,红光的绕转半径最大即波长最长。在自然界的发光体中,波长、频率相差都不太大,尤其可见光范围内更是如此,又由于它们的传播速度特别的快,它们的速度差异不容易被察觉和准确测定。 2、发生红移的原因 离我们远去的星球,距我们的距离特别的远,并且还在增大。由上述分析可知:在可见光范围内,红光的传播速度最快,由于距离特

别遥远并且还在增大,这就使得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分成了特别巨大的色段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红色段先到达我们的地球的缘故,其它色段的光还没有到达我们的地球的缘故,它们到达我们的地球还需要一年、十年、百年、千年……,这要看光带段的距离和星球远离我们的速度而决定,也就是说,可见光家族还没有全部到达我们地球,这就是发生红移现象的本质原因。 二、红移现象原因之二 1)我的电磁理论(其它多篇文章都有论述),电磁波是极小微粒相互绕转组合(准确地说电子级的微粒)又整体运动的弹性“能量环”(密度引力是电磁波的电子对相互绕转向心力,这种电磁波理论能很好的解释波粒二象性)。红光能量环的半径(可见光范围)最大,紫光能量环的半径(可见光范围)最小。其实,由于紫光电子对的绕转速度比红光电子对的绕转速度也大,容易推出一个紫光粒子的质量也比一个红光粒子的质量大。这就得出红光光子的密度最小,紫光光子的密度最大(都是指在可见光范围内)。远离我们的星球加速运动可能受到另外的密度极大的天体吸引。根据密度引力定律,波长短的紫光密度大,密度引力也大,被吸引到另一侧,而红光密度小,密度引力也小,被吸引(和紫光相比)小得多,这就造成远离我们的星球,波长较长红光射向我们,就是现在所做的红移,“红移”相对的另一侧可能是“紫移”。按照这种理论,红移现象不仅发生在可见光范围内,在整个电磁波谱中都会发生红移现象。 2)运动并且绕转的能量环,如果发光体本身密度很大,能量环飞出

第一节 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础知识 被子植物在长期演化、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形态特征,经典的植物分类学就是根据植物的不同形态特征来进行的,现就植物常见的形态学术语简介如下。 一、茎 (一)茎的生活习性 植物茎的生活习性是植物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根据茎的性质,可将植物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两种类型。 1.木本植物(wood plant) 乔木(tree)乔木有明显的主干,通常树干高大。如松树、银杏等。 灌木(shrub)主干不明显,比较矮小,常基部分枝。如紫荆、月季等。 2.草本植物(herb) 一年生草本植物(annual herb)生活周期在一年内完成。如水稻、花生等。 二年生草本植物(biennual herb)生活周期在两内年或跨越两年得以完成。如冬小麦等。 多年生草本植物(perenniall herb)植物的地下或整个植株能生活多年。如荷花等。 藤本植物(vine)包括木质藤本植物和草质藤本植物两类。前者如葡萄、省藤等;后者如草莓、牵牛等。 (二)茎的生长习性 根据茎的生长习性,可将茎分为以下几种(图14-1)。 直立茎(erect stem)茎垂直立地,如银杏、小麦等。 平卧茎(prostrate stem)茎平卧地面,如蒺藜等。 匍匐茎(stolon t stem)茎平卧地面,节上生根,如草莓、甘薯等 攀缘茎(climbing stemm)借助于茎、叶等的变态器官攀缘于其他物体上,如黄瓜等。 缠绕茎(twining stem)茎缠绕于其他物体上,如牵牛等。 二、叶 叶的大小、形状和组成常因植物种类而异,变化较大,但分类地位相近的植物的叶形常常相似。 (一)叶的形态 1.叶的质地 革质(coriaceous):叶厚韧似皮革,如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 L.)等。 膜质(membranaceous):叶薄而呈半透明,不呈绿色,如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草质(herbaceous):叶薄而柔软,如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等。 肉质(succulent):叶肥厚多汁,如芦荟(Aloe vera var chinensis)、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等植物的叶。 2.叶形 叶形是指叶片的整体形状。不同植物叶形往往不同,叶形是识别植物的重要依据之一。植物中,叶形近似条形、圆形、椭圆形和卵形的情况很普遍,为了利于区分植物,往往根据叶片最宽处位置及叶的长宽比对这类叶形进行细分,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图14-2,图14-3)。

谱线红移

谱线红移[求助]什么是谱线红移?它表达什么样的物理意义? 天体光谱中某一谱线相对于实验室光源的比较光谱中同一谱线向红端的位移。红移z的定义是:z = (λ-λ) /λ =Δλ /λ。式中λ是实验室光源的某一谱线波长,λ是天体的同一谱线波长。z>0,红移,波长增加;z<0,紫移,波长减小。在红移问题中,z都大于0,因而往往简单地把z作为红移的符号。z是无量纲的标量,习惯上又总是按照多普勒效应把z换算为相应的速度。红移表示光源正在远离观测者。可以简单理解为红移表示光源正在远离观测者,相反蓝 移表示光源正在接近观测者 可能存在三中形成宇宙谱线红移的原因,即:宇宙学效应、多普勒效应、康普顿效应,本文从理论上提出鉴别那一种是形成主要原因的方法。并针对试验的可能性的结果提出对宇宙观念的可能性影响。 --------------------------------------------------------------------------- (文中缺失的图片见参考资料) 一、引言 1、牛顿力学导致的宇宙观念 在牛顿力学中,由于基础性的定义来自于牛顿运动定律,因此对于宇宙的观念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如下的方面: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决定了物质的存在属性——惯性。所有的物体在不受到外来作用的时候都将会保持它本身的运动状态。这样的一条规律推广到整个的宇宙,决定了宇宙的存在状态。当然,单靠这一点还是不够的,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和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可以推出动量守恒定律。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就很自然的推出宇宙的状态了,即:在宇宙的宏观上,无边无际,各向均匀同性。这样的一种宇宙观念在相对论宇宙观念建立之前得到了一种认同。通常将这种观念叫做无限宇宙论。 物质的本身除了惯性之外,还存在另外一种属性,这种属性就是所有的物体之间都存在一种引力——万有引力。牛顿所建立的万有引力定律确定了物体之间的作用规律,这个作用规律在解决宇宙的问题上和牛顿运动定律的本身发生矛盾。如果宇宙是有限的,那么,物质间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最终会所有的物质会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而凝聚到一起。如果宇宙是无限的,那么均匀分布在无限宇宙空间中内部区域的这些物质之间的万有引力的作用,则会互相抵消。但是,这导致了另一个问题,所有万有引力的叠加会导致引力势为无限大,这就是Neumann-Seeliger佯谬。在理论计算上,由于处理方法的局限性,必须引入处理区域边界的模式,因此,理论上的这种假设宇宙无限模式是无效的,或者说这是数值计算模式的局限性。这个问题体现了经典力学先天固有的不足。 在传统的观念中,关于均匀、静止、无限的宇宙的另一个矛盾则是奥伯斯佯谬,即:假设天体的光度为,以密度n均匀分布,则天空背景的亮度ι为 这样就出现了天空背景无限亮的矛盾。实际上,这个矛盾是不存在的。因为在采用上面的处理方法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恒星发出的光与距离的关系。我们知道,光照强度同光源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样的一个关系导致了奥伯斯佯谬不能成立。 2、相对论导致的宇宙观念 光作为宇宙信息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在光的传播问题上,十九世纪的麦克斯韦在解释电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宇宙空间中存在以太海的假设,但是在人们采用试验的方法来验证以太的存在时,比如比较有名的麦克尔逊——莫雷实验,却不能得到以太存在的证据。这说明采用十九世纪以前经典的力学方法不能对电磁理论关于光的传播问题很好的进行解释,或者更进一步说,经典的力学和电磁理论是不兼容的,采用试验的方法客观事实不支持这样的结论,至少在十九世纪是这样的。 爱因斯坦在当时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主要是根据如下的两点假设,第一光速与光源的运动无关,第二,人们采用各种方法测量到的光速为一近似常数的结论)提出光速为一常数并且与惯性参照系无关的结论。并进一步提出所有物体的运动速度不能超过光速,将光速设定为物体运动的极限速度。这通常叫做狭义相对论的光速不变原理。通过这个途径,建立了电磁理论的联系。这实际上是建立了关于宇宙中物体的运动和定量的一种关系,或者说宇宙中物体的描述状态的关系。当然,仅凭这一点还是不够的,因为在定量的过程中还存在定量体和被定量体,这一点是通过惯性系来实现的,即通常所说的狭义相对论的相对性原理。 狭义相对论的相对性原理实际上是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在原理所表述的内容上几乎是没有区别的。即:关于力学定律在所有惯性参照系中都是相同的原理。或者更进一步的说,是牛顿运动定律扩展到描述系统的应用情况。另一方面说明,牛顿力学规律的普适性,在相对论中兼容了牛顿力学规律。在狭义相对论中,惯性参照系普遍的定量规律为推广到宇宙的定量状态打下了一个伏笔。 前面我们知道,物质本身的属性存在两种属性,一种属性是惯性,爱因斯坦通过惯性和光速不变原理建立了狭义相对论描述惯性系的基础。另一种属性则是万有引力,那么万有引力又是通过什么来进行描述的呢?下面我们来看这个问题。

2.3-星系形成和演化

§2.3 星系形成和演化 星系形成和演化也是天体物理研究一个基本问题, 同时星系作为宇宙的基本单元在了解宇宙的物质分布、化学演化等方面起独特的作用。在暗物质晕基础之上的星系形成理论框架已经建立, 近年来随大规模的星系巡天开展以及大望远镜的深入观测,人们对星系中主要的物理过程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在本篇的第一小节我们首先介绍基于暗物质晕模型的星系形成与演化的图像,截止目前,这个图像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我们理解宇宙中的星系形成与演化的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性作用。然而,一方面,对理论的检测与验证直接依赖于对星系的观测结果;另一方面,星系的形成与演化的过程中牵涉到的物理过程远比目前的理论计算所能包含的更为复杂,对这些复杂具体物理过程的研究需要更为细致的观测与分析,以及观测与理论研究之间的进一步相互促进。鉴于此,我们在本篇将花费更多的笔墨介绍星系和形成与演化领域观测方面的进展。实际上这方面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受限于撰稿人的视野和篇幅,我们只能选取有限的研究领域进行介绍。我们在第二小节简单介绍原初(第一代)星系的形成以及宇宙再电离观测给出的限定;随后介绍高红移星系的探测,这方面的观测使得我们可以直接获得宇宙不同时期星系形成与演化的图像;之后的三小节中,针对星系形成与演化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物理过程,我们覆盖了星系中的恒星形成与演化,星系形态的形成与演化,以及星系的化学演化等研究领域的内容。 2.3.1 星系形成理论 从3.2节我们了解到,宇宙中占主导的物质是冷暗物质,冷暗物质结构形成是等级成团。暗物质在红移z~20-30左右塌缩最先形成较小(百万到千万太阳质量)的维里化的结构--暗物质晕(参见 2.2);这些暗晕经历并合、吸积等过程形成更大的暗晕结构。重子和暗物质在线性增长阶段很好混合,而在非线性塌缩阶段重子由于存在耗散过程而与暗物质分布出现偏差。暗晕先维里化,重子在暗晕的引力场中冷却、进一步下落最后形成星系。在这种图像中, 首先星系形成也是等级式, 在红移z~20-30是形成小星系, 这些小星系之后通过并合、吸积形成大星系; 其次星系形成过程可以分二个阶段考虑, 暗晕的形成和演化以及与重子相关的星系形成过程。如3.2.2所述,对暗物质的纯引力作用过程现在已经有相当好的理解,任何红移的暗晕结构和演化可以从数值模拟给出,这样就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目前还没有很好理解的重子物理过程上。 暗晕的性质和演化在星系的形成和随后的演化中扮演极其重要角色。每个暗晕包含的气体质量和气体性质由暗晕性质决定;其次暗晕之间的巨大吸引力促进它们之间并合,在暗晕中的星系随后也会并合,产生增大星系同时产生星系形态的变化;最后,暗晕的引力场也决定星系从周围吸积气体的过程。 联接暗晕和星系一个重要概念是暗晕占据数分布P(N|M,z), 它描述一个特定红移z和质量M的暗晕中,找到N个一定性质星系的概率。这个概念最早由Jing et al. (1998)等

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术语——果实类型

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术语——果实类型 根据果实的形态结构可分为三大类,即单果、聚合果和复果。 一、单果 单果(simple fruit)是由一朵花中的一个单雌蕊或复雌蕊发育而成。根据果皮及其附属部分成熟时果皮的质地和结构,可分为干果和肉质果两类。 (一)干果(dry fruit) 干果(dry fruit)成熟时果皮干燥,根据果皮开裂与否,可分为裂果和闭果。 1.裂果(dehiscent fruit)。果实成熟后果皮开裂,依心皮数目和开裂方式不同,分为下列几种。 (1)蓇葖果(follicle)。由单雌蕊发育而成,成熟时沿背缝线或腹缝线一边开裂。如飞燕草(Delphinium ajacis)。芍药聚合果中的每一小果是蓇葖果。 (2)荚果(legume)。由单雌蕊发育而成,成熟后果皮沿背缝线和腹缝线两边开裂。如豆科植物,但少数豆科植物的荚果不开裂,如槐树、花生等。

(3)角果。由两个心皮的复雌蕊发育而成,果实中央有一片由侧膜胎座向内延伸形成的假隔膜,成熟时果皮由下而上两边开裂。如十字花科植物。根据果实长短不同,又有长角果(silique)和短角果(silicle)之分,前者如萝卜、白菜,后者如荠菜。 (4)蒴果(capsule)。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心皮的复雌蕊形成,成熟时以多种方式开裂。 ① 背裂(loculicidal dehiscence)。果瓣沿心皮背缝线开裂,如百合、棉花等。 ② 腹裂(septicidal dehiscence)。果瓣沿腹缝线开裂,如龙胆、薯蓣、烟草等。 ③ 背腹裂(septifragal dehiscence)。果瓣沿背缝线和腹缝线同时开裂,如牵牛、曼陀萝(Datura stramonium)等。

星系天文概论---宇宙

淮阴工学院 公选课结课论文 作者: 学号: 学院: 专业: 题目: 星系天文概论的收获认识---------------- 论宇宙与生命的意义 2015 年11 月

评分表

公选课论文外文摘要

目录 1 引言 (1) 2 宇宙中生命的诞生 (1) 2.1 生命的构成及作用 (2) 2.2 生命的发展 (2) 3 宇宙的诞生发展 (3) 结论 (5) 参考文献 (6)

1 引言 从古至今,天空都总是留给人无限的遐想与繁杂的思索。从开天辟地的盘古到夸父逐日;从太阳神阿波罗到月神阿尔忒弥斯;从天圆地方到地心说。古代人对天象都有极大的兴趣。他们或观今夜天象,已知天下大事,或以星座占卜。人类都把自己的构想和希望寄托给力天空。 2 宇宙中生命的诞生 天文学家发现宇宙中生命诞生是普遍现象。宇宙星系内部有大量含氮有机物存在。近日美国宇航局寻找地球以外生命物质存在证据的科研小组研究发现,某些在实际生命化学反应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有机化学物质,普遍存在于我们地球以外的浩瀚宇宙中。研究结果表明,在宇宙深处存在生命物质、或者有孕育生命物质的化学反应发生,这在浩瀚的宇宙中是一种普遍现象。上述研究来自“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一个外空生物科研小组。在该小组工作的科学家道格拉斯-希金斯介绍时称:“根据科研小组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一类在生物生命化学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化合物,在广袤的宇宙空间中广泛而且大量地存在着。” 作为该外空生物学研究小组的主要成员之一,道格拉斯-希金斯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撰文发表在10月10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上。希金斯在描述其研究结果时介绍:“利用美国宇航局spitzer space telescope(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最近的观测结果,天文学家在我们所居住的银河系内,到处都发现了一种复杂有机物‘多环’(hs)存在的证据。但是这项发现一开始只得到天文学家的重视,并没有引起对外空生物进行研究的天体生物学家们的兴趣。因为对于生物学而言,普通的多环芳烃物质存在并不能说明什么实质问题。但是,我们的研究小组在最近一项分析结果中却惊喜的发现,宇宙中看到的这些多环芳烃物质,其分子结构中含有‘氮’元素(n)的成分,这一意外发现使我们的研究发生了戏剧性改变。”该研究小组的另一成员,来自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天体生物学家路易斯-埃兰曼德拉说:“包括dna分子在内,对于大多数构成生命的化学物质而言,含氮的有机分子参与是必须的条件。举一个含氮有机物质在生命物质意义上最典型的例子,象我们所熟悉

谱线红移介绍

谱线红移 对于宇宙谱线红移,从可能性的角度可能存在三中形成谱线频移的原因,即:距离效应、多普勒效应、康普顿效应,本文从理论上提出鉴别那一种是形成主要原因的方法。并针对试验的可能性的结果提出对宇宙观念的可能性影响。 一、引言 1、牛顿力学导致的宇宙观念 在牛顿力学中,由于基础性的定义来自于牛顿运动定律,因此对于宇宙的观念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如下的方面: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决定了物质的存在属性——惯性。所有的物体在不受到外来作用的时候都将会保持它本身的运动状态。这样的一条规律推广到整个的宇宙,决定了宇宙的存在状态。当然,单靠这一点还是不够的,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和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可以推出动量守恒定律。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就很自然的推出宇宙的状态了,即:在宇宙的宏观上,无边无际,各向均匀同性。这样的一种宇宙观念在相对论宇宙观念建立之前得到了一种认同。通常将这种观念叫做无限宇宙论。 物质的本身除了惯性之外,还存在另外一种属性,这种属性就是所有的物体之间都存在一种引力——万有引力。牛顿所建立的万有引力定律确定了物体之间的作用规律,这个作用规律在解决宇宙的问题上和牛顿运动定律的本身发生矛盾。如果宇宙是有限的,那么,物质间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最终会所有的物质会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而凝聚到一起。如果宇宙是无限的,那么均匀分布在无限宇宙空间中内部区域的这些物质之间的万有引力的作用,则会互相抵消。但是,这导致了另一个问题,所有万有引力的叠加会导致引力势为无限大,这就是Neumann-Seeliger佯谬。在理论计算上,由于处理方法的局限性,必须引入处理区域边界的模式,因此,理论上的这种假设宇宙无限模式是无效的,或者说这是数值计算模式的局限性。关于这个问题,我会在相关物质属性的文章结束之后,再来讨论这个问题。 (注:万有引力和物质惯性的矛盾也是不成立的,在这里不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了,但在这里提另外一个对这个问题进行处理的一种观念。当然,它不是根本的原因。 在宇宙观念的潜意识中,还存在一种隐含的观念。这种观念来自于物质本身所具有的两种属性,即:万有引力和惯性力,万有引力的趋势是使空间中的均匀分布的物质凝聚到一起,而旋转物体惯性力的趋势则是使均匀分布的物质相互分离。这两种作用力相互抵消。从太阳系、银河系、星系等宇观的天体现象都说明这样的观念是客观的。 如果说整个宇宙的万有引力和旋转物体惯性力来支撑着宇宙物质总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那么这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整个的宇宙则处于一种旋转的状态。很显然,这并不现实。) 在传统的观念中,关于均匀、静止、无限的宇宙的另一个矛盾则是奥伯斯佯谬,即:假设天体的光度为,以密度n均匀分布,则天空背景的亮度ι为 这样就出现了天空背景无限亮的矛盾。实际上,这个矛盾是不存在的。因为在采用上面的处理方法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恒星发出的光与距离的关系。我们知道,光照强度同光源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样的一个关系导致了奥伯斯佯谬不能成立。 2、相对论导致的宇宙观念 光作为宇宙信息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在光的传播问题上,十九世纪的麦克斯韦在解释电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宇宙空间中存在以太海的假设,但是在人们采用试验的方法来验证以太的存在时,比如比较有名的麦克尔逊——莫雷实验,却不能得到以太存在的证据。这说明采用十九世纪以前经典的力学方法不能对电磁理论关于光的传播问题很好的进行解释,或者更进一步说,经典的力学和电磁理论是不兼容的,采用试验的方法客观事实不支持这样的结论,至少在十九世纪是这样的。 爱因斯坦在当时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主要是根据如下的两点假设,第一光速与光源的运动无关,第二,人们采用各种方法测量到的光速为一近似常数的结论)提出光速为一常数并且与惯性参照系无关的结论。并进一步提出所有物体的运动速度不能超过光速,将光速设定为物体运动的极限速度。这通常叫做狭义相对论的光速不变原理。通过这个途径,建立了电磁理论的联系。这实际上是建立了关于宇宙中物体的运动和定量的一种关系,或者说宇宙

被子植物及其器官分类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种类最多、结构最复杂、进化最高级的一大类群植物,自新生代以来,它们在地球上占着绝对优势。现知被子植物共约30多万种,1万多属,占植物界的一半以上;我国被子植物约有3万种,根据其形态特征的异同,可分为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共300多科,8000多属。本章仅选择讲述与人类关系较为密切的植物所在的科、属特征,以及个别在系统分类或进化上有重要地位的科予以适当介绍。 第一节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础知识 被子植物在长期演化、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形态特征,经典的植物分类学就是根据植物的不同形态特征来进行的,现就植物常见的形态学术语简介如下。 一、茎 (一)茎的生活习性 植物茎的生活习性是植物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根据茎的性质,可将植物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两种类型。 1.木本植物(wood plant) 乔木(tree)乔木有明显的主干,通常树干高大。如松树、银杏等。 灌木(shrub)主干不明显,比较矮小,常基部分枝。如紫荆、月季等。 2.草本植物(herb) 一年生草本植物(annual herb)生活周期在一年内完成。如水稻、花生等。 二年生草本植物(biennual herb)生活周期在两内年或跨越两年得以完成。如冬小麦等。 多年生草本植物(perenniall herb)植物的地下或整个植株能生活多年。如荷花等。 藤本植物(vine)包括木质藤本植物和草质藤本植物两类。前者如葡萄、省藤等;后者如草莓、牵牛等。 (二)茎的生长习性 根据茎的生长习性,可将茎分为以下几种(图14-1)。 直立茎(erect stem)茎垂直立地,如银杏、小麦等。 平卧茎(prostrate stem)茎平卧地面,如蒺藜等。 匍匐茎(stolon t stem)茎平卧地面,节上生根,如草莓、甘薯等 攀缘茎(climbing stemm)借助于茎、叶等的变态器官攀缘于其他物体上,如黄瓜等。 缠绕茎(twining stem)茎缠绕于其他物体上,如牵牛等。 二、叶 叶的大小、形状和组成常因植物种类而异,变化较大,但分类地位相近的植物的叶形常常相似。 (一)叶的形态 1.叶的质地 革质(coriaceous):叶厚韧似皮革,如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 L.)等。 膜质(membranaceous):叶薄而呈半透明,不呈绿色,如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草质(herbaceous):叶薄而柔软,如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等。 肉质(succulent):叶肥厚多汁,如芦荟(Aloe vera var chinensis)、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利用星系群研究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取得重要进展

利用星系群研究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取得重要进展 星系群是同一系统的星系集合,它和宇宙学结构形成理论中的物质分布单元--暗物质晕--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研究其特性对了解暗晕的特性、星系在暗晕中如何形成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暗物质晕的物理特性,项目组发展了一套基于暗晕的自适应星系群寻找方法:借助暗晕的特征半径(垂直视线方向)和特征运动学尺度(沿视线方向--由于星系的本动速度会引起红移畸变效应)来寻找星系群。利用这种方法获得的星系群使得我们从观测上直接测量暗晕占据数、条件光度函数、可靠重构物质密度场等成为可能。 项目组在这一研究方向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建立了自适应星系群寻找方法,并应用于2dFGRS[他引65次];(2)直接从2dFGRS星系群中测量了可作 (3)建立了SDSS-DR2为研究星系形成过程的重要判据的暗晕占据数[他引69次]; 星系群表,从中发现了星系颜色、恒星形成率、形态相对暗晕质量的依赖关系[他引161次];(4)通过对不同暗晕中星系颜色双峰分布的研究,评判了当前半解析星系形成模型在气体剥离和AGN反馈处理方面的不足[他引67次];(5)建立并向国内外同行公开释放了SDSS-DR4星系群表,目前已被20余个研究团组采用[他引73次];(6)从SDSS星系群中实测了条件光度函数、化石星系群的比例等[他引39次]。 除了以上的主要成果外,项目组还获得了一系列暗物质晕中:中心星系和卫星星系的光度、恒星质量、颜色、结构、运动学特性等的分布测量;进而探讨了星系形成过程中产生这些观测特征的多种物理机制。这些直接测量结果,将有助于我们分别探讨中心和卫星星系的形成历史、卫星星系对中心星系演化的贡献等。在2005-2010年间,项目组在美国ApJ、英国MNRAS等权威天文学杂志发表了43篇SCI文章;这些论文被他人引用1100余次。最后,图1显示了最新的SDSS-DR7星系群和ROSAT X-射线星系团的交叉证认情况,相关星系群表、X-射线星系团表将在近期公开释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