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对金融业影响分析

影子银行对金融业影响分析
影子银行对金融业影响分析

:影子银行对金融业影响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以及金融衍生品的大量出现,使得影子银行的数量不断增多,自身规模也得到了迅速的扩大。自金融危机以后,世界各地不断加强对影子银行问题的研究。影子银行作为一种新兴的信用创造体系,影子银行系统和传统的银行体系之间的功能相互联系并且职能相似,但是它也有高杠杆率、期限错配和不受金融监管的特征,使得影子银行的发展极不规范,从而更容易对金融稳定性造成影响。近年来,影子银行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它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随着影子银行信贷规模的提高,逐渐形成了套利行为,在缺乏金融监管以及法律约束的情况下,影子银行的发展很难受到控制,并且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的金融市场。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已经成为完善我国金融市场,规范金融体系的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因此,我们应该公正客观的看待影子银行,不能一概而论,通过对影子银行的深入研究,探索其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办法并解决,从而不断规范影子银行的数量和规模,引导影子银行健康发展,进而不断强化金融创新,完善金融体系。

关键词:影子银行;金融稳定性;金融监管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s well as financial derivatives appearing in large numbers, the number of shadow banking is increasing, and the scale of the shadow banking has been expanded rapidly. Since the financial crisis, around the world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study of shadow banking issues. Being an emerging credit creation system,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 is closely combined with the traditional banking sector and function approximation, but it also has high leverage, maturity mismatches and not subject to financial monitoring, which make itself a not-standard development and easier to have impacts on financial stability. In recent years,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China and become a force which cannot be ignored in the China’s financial system. With the increasing size of shadow banking credit, arbitrage has gradually formed. Lack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legal constraints, development of shadow banking is difficult under control, and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country's financial market. Therefore, in order to improve our financial markets and regulate our financial system, it has become an emergency to tighten the regulation of shadow banking. Therefore, we should be fair and objective to the shadow banking, through the in-depth study of shadow banking, to explore its own problems, and propose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solve, thus continue to regulate the number and size of the shadow banking, and guid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shadow banking, and thus continue to strengthen financial innovation, improve the financial system.

Key words: shadow banking; financial stability; financial supervision

目录

绪论 (1)

1 影子银行的基本概述 (2)

1.1 影子银行的定义 (2)

1.2 影子银行的特点 (2)

2 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 (3)

2.1 影子银行现状分析 (3)

2.2 影子银行发展趋势 (3)

3 我国影子银行存在的问题 (4)

3.1 流动性风险 (4)

3.2 系统性风险 (4)

3.3 市场监管不到位 (5)

3.4 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 (6)

4 完善我国影子银行的措施和建议 (6)

4.1 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6)

4.2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推进金融创新 (7)

4.3 加强金融监管,完善法律体系 (7)

4.4 形成有效的信息披露机制 (8)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绪论

金融稳定不仅仅是经济稳定,更加影响到社会和谐以及人们的生活安定。这几年,影子银行作为一种迅猛发展的新兴金融力量,它对金融行业的影响是错综复杂的。近年来,影子银行的发展迅速,这不仅仅拉动了经济的增长,推动了金融的发展,而且影子银行也推动金融创新,提供多种理财方式,满足各种各样投资者的需求,增加了社会资金的流动,加快了资金的运转,提高了国民经济产出。因此影子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它也有可能对金融业的稳定性造成破坏,阻碍经济的发展。毕竟在我国金融体系尚未健全的环境下,影子银行作为一个尚未完全处于法制监管的金融机构,它的不完善将会造成一些金融漏洞,而在它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对我国金融体系造成一定的冲击。所以,影子银行必须由金融监管部门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制定完善的监管措施,避免影子银行错误发展,避免其对金融市场的紊乱,避免造成对金融稳定性的破坏。因此,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研究就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影子银行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分析

影子银行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分析 影子银行是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Mc-Culley于2007年首次提出,意指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与传统、正规、接受中央银行监管的商业银行系统相对应的金融机构。一般意义上,影子银行是指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相应地,影子银行体系就是由影子银行组成的非银行金融体系。近些年来,影子银行在全世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全世界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全球金融体系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的影子银行虽然出现较晚,体系体制不完善,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对于信贷的需求与日俱增,中国的影子银行也经历了膨胀性的迅猛发展,如今已对中国经济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影子银行在中国迅速的发展的原因 首先,影子银行体系在发展中没有得到有效监管。由于中国的金融市场体制极不完善,更没有一部针对规范影子银行系统行为的法律法规,从而使得影子银行游走在监管的真空地带。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影子银行就可以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不择手段,进一步造成了影子银行体系的扩张和膨胀。 其次,80年代金融自由化浪潮以后,证券化、衍生产品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和工具层出不穷,投资银行、对冲基金通过高杠杆率的方式纷纷转而投资这些产品谋取高额利润,这样影子银行的融资体系开始壮大。 最后,影子银行得以在中国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限制。因为正规金融领域的利率受到严格管制,并保持在狭窄的区间内。因此,银行更愿意贷款给可以指望其偿还资金的大型国有企业,这就导致了中小民营企业的大量资金需求通过正规渠道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在实际利率为负的情况下,人们无意将自己的资金存入银行,而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入非正规渠道,借给那些缺乏资金的企业,从而收取更高的利息。中国的影子银行就作为这两者的中介,通过高利率来吸收存款,而以更高的利率将存款带出以满足民营企业的贷款需求。 影子银行对中国银行体系的影响 影子银行和商业共同作用,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资金融通的功能,同时可以更加有效地分散风险,而且投资组合策略更具灵活性,提高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然而,近期温州爆发的以几位温州老板集体出逃为标志的债务危机对我们的金融体系敲响了警钟,影子银行给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正确把握影子银行对银行体系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利用这把双刃剑,取其之长,避其之短,更好的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建设服务。 一方面,影子银行和商业银行相互竞争,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改变国有银行长期垄断借贷市场的局面。同时,影子银行作为商业银行的补充,将社会上的闲置资金投资于多样化的渠道,能够很好的满足中小企业多样化、零散的资金需求,能够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难题,帮助民营企业摆脱财务困境,促进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可以说,中国经济近些年来蓬勃快速发展,影子银行功不可没。 另一方面,影子银行大量利用财务杠杆举债经营,可以将收益和损失放大,而且影子银行的信息披露不足,长期游离于政府的监管体系之外,导致影子银行的过度扩张,盲目的进行信贷活动,加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使得金融体系中累计了大量的风险。一旦风险超过限度,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金融体系陷

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和风险分析

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和风险分析 第一章.前言 3月22日,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萨克斯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称,克里米亚局势可能 触发金融市场波动,此外,中国影子银行的危机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萨克斯还呼吁加大投资驱动型经济的增长,认为靠消费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不可持续。 在日前召开的人民银行2014年调查统计工作会议上,潘功胜提出,要加快建立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应对表外理财、资金信托、货币市场基金等创新型机构和业务的快速发展,要适时评估完善货币供应量统计方法和统计口径。 央行网站周四发布的公告,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央行今年将考虑针对迅速增长的影子银行体系建立一个监控和数据统计系统,以更好地体现这些领域的风险。潘功胜说,央行还将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如银行表外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和货币市场基金。 中国金融发展远不如欧美成熟,全面分析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和风险因素对于提前避免引发危机还是十分有必要。 第二章.影子银行之发展现状 2.1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历程 “影子银行”最早产生于上世纪60-70年代,欧美国家出现了所谓脱媒型信用危机,即存款机构的资金流失、信用收缩、盈利下降、银行倒闭等,而为了应对这种脱媒型信用危机,不仅政府大规模放松金融部门的各种管制,而且激烈的市场竞争形成一股金融创新浪潮,各种金融产品、金融工具、金融组织及金融经营方式等层出不穷。但是“影子银行”的概念真正广泛传播开来是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它通过银行贷款证券化进行信用无限扩张,将传统的银行信贷关系演变为隐藏在证券化中的信贷关系中,就像有传统银行的功能却没有实体结构的存在。 2007年8月,在美联储年度讨论会上,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执行董事保罗·麦克库雷(Paul McCulley)提出了“影子银行体系”概念,专指那些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与传统、正规、接受中央银行监管的商业银行相对应的金融机构,此后不久,他又将影子银行的范围扩大到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和信用衍生品两部分。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于2008年将影子银行描述为通过财务杠杆操作,持有大量证券和复杂金融工具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其组成主要是投资银行、经纪商、私募股权、对冲基金、保险公司、货币市场基金、结构性投资工具及非银行抵押贷款机构。纽约联储银行的经济学家Zoltan Pozsar 于2010年将影子银行界定为通过广泛的证券化与抵押融资技术工具,如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资产支持证券(ABS)、抵押债责(CDOs)与回购协议(Repos)来调解信用的中介。影子银行在信用转换、期限转换、流动性转换方面与商业银行类似。2011年4月12日,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发表的《影子银行:内涵与外延》报告中,从广义角度定义了影子银行体系:指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组织和信用中介业务,其期限与流动性转换,有缺陷的信用风险转移和杠杆化特征增加了系统性金融风险或监管套利风险。 在中国,“影子银行”没有官方定义,业界普遍认为其是行使商业银行之功能,未受严格监管的机构,它阐述的并非是有多少单独机构,而是一种规避监管的功能。中国银监会发布2012年报,首次明确影子银行的业务范围:“银监会所监管的六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业务、商业银行理财等表外业务不属于影子银行。”银监会高度关注影子银行问题,积极采取措施防范银行体系外风险向体系内传导。 2.2中国影子银行的现状及利弊 据统计,银行新增信贷在社会总融资规模中的占比不断下降,从2002年的92%下降至

探讨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的监管问题.doc

探讨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的监管问题- 一、影子银行的基本特征 影子银行是正规渠道之外的银行中介业务,这也是中国影子银行的广义概念。在我国影子银行主要表现在委托贷款、票据融资、私募资金、担保机构、典当行等。影子银行与正规银行相比,有四个明显的特征:资金大比重流向房地产领域;参与者人数较多,债务链相互影响;贷款还款时间和项目进行时间不完全匹配;监管不足。 二、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 (一)目前处在快速发展时期 我国的经济处在快速发展时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完善,2013年我国的融资总量达到了17.29万亿元,创造了年度历史最高水平,其中由信托公司和其他影子银行提供的贷款绝对额达5.2万亿元,占社会融资总量的30%,较2012年高出近7个百分点,可见我国的影子银行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在我国影子银行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也凸显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影子银行的风险 2011 年,CBRC(China Banking Gegulatory Commission)主席刘明康第22次委员会上提出,影子银行风险是目前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我国影子银行蕴藏着巨大的隐性风险,一利率普遍较传统银行要高,客户有不能承受的风险。二资金发放前期审核较宽松,导致资金的流向和期限与预计不符。三是缺乏风险监管机制,一旦发现风险,没有有效的补救措施,会发生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现象。

(三)影子银行的负面影响 1、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中国式影子银行虽然大多是游离于银行体系之外,但是从根源上它们仍然是围绕传统商业银行展开来的,它的实质是把资金通过一定手段从正规金融转到影子银行。正规金融受管控较多,利率固定不易变动,影子银行监管不足,利率稳定性差,这使两种渠道的资金出现价格差异。有差异就会形成套利,尤其对于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来说,这是不可多得的牟利机会。当套利盛行,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就大大提高了。 2、对银行体系的影响。影子银行经营金融衍生产品,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其操作方法也多种多样,资金的利用效率较高,但贷款的利率也会较高。其实现了金融行业的创新发展,对传统的银行经营模式提出了挑战,但其长久的发展依赖于资金较强的流动性和客户较高的信用,促使银行体系进一步向市场化发展。 3、对央行宏观调控的影响。我国一直采取种种措施来保证经济健康发展,其中一种宏观调控措施就是央行的货币政策。央行要实现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主要通过银行体系进行操作。而影子银行的资金是在银行体系之外循环的,基本不受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如果影子银行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甚至超过银行体系的信贷规模的话,银行体系可利用资金比例下调,市场直接融资规模增大,就会对整个金融市场乃至国民经济产生负面的影响,央行的货币政策无法达到预期的稳定金融的效果,整个金融体系信贷领域的风险会不断积累然后爆发,最终导致国民经济无法发展下去。 三、我国影子银行的监管对策 (一)加强相关法规框架和制度建设

影子银行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影子银行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影子银行(Shadow Bank)概念最早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的执行董事麦卡利在2007年的美联储年度会议上提出,意指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与传统接受中央银行监管的商业银行系统相对应的金融机构。这一概念出现后,被广泛地引用和阐发。一,影子银行的含义 国际定义:广义地描述为“由正规银行体系之外的机构和业务构成的信用中介体系”,狭义的影子银行则是指“正规银行体系之外, 可能因期限/流动性转换、杠杆和有缺陷的信用转换而引发系统性风险和存在监管套利等问题的机构和业务构成的信用中介体系”。国内定义:正规银行体系之外, 由具有流动性和信用转换功能, 存在引发系统性风险或监管套利可能的机构和业务构成的信用中介体系。其实,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一样,是一种信用中介(credit intermediation),其在经济体系中提供三种转化:信用转换、期限转换和流动性转换,从而将全社会的借款人和融资人联系起来,但方式不同于商业银行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机制,而是以与现代金融市场联系非常紧密的各种金融工具形式出现。影子银行概念的核心是:充当储蓄与投资之间的融资中介的职能,却在传统银行体系之外。其一,说明其“银行”特性,其二,说明其“影子”特性,这一特性从表面上看是不能接受存款,更深层的含义则是不接受官方的监管,因此也无法享受官方的保护。 但是,由于对“信用中介”一词的内涵及口径不同,导致了狭义及广义的影子银行概念。一般而言,商业银行从事的是债权型融资而非股权型融资,所以,狭义上的影子银行指从事债权类业务的一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如果将股权投资也算上的话,那么像PE、VC、投资基金等机构就将纳入广义的影子银行范畴。纽约大学的“末日教授”鲁宾就认为,影子银

中国影子银行发展模式及业务形式演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a7914813.html, 中国影子银行发展模式及业务形式演变 作者:秦冰怡 来源:《商情》2017年第26期 【摘要】影子银行作为近年来金融体系的重要变化,多数研究从宏观角度发现影子银行快速发展对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了负面效应。商业银行作为中国影子银行的核心主体,其资产负债结构近年来也出现较大变化,这与影子银行的发展模式息息相关。影子银行的业务具有隐蔽性且变化较快,随着政策变化迅速在调整。本文将梳理影子银行的发展演进历史过程,总结中国的影子银行发展模式及变化。 【关键词】影子银行理财产品同业业务资产负债结构货币政策 一、引言 近年来,影子银行在我国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创造了复杂的信贷投放渠道,改变了商业银行体系传统的信贷过程渠道,具有一定信贷扩张的作用。信贷创造货币的主要途径受到影响,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有效性产生了影响,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的有效性面临了很大制约(杨云、蔡雯霞、汤克明)。可以看到,在影子银行影响下,传统信贷规模控制与货币供应量的相关性已经降低了。 影子银行是通过信贷出表规避监管发展起来的,本文梳理了影子银行发展演进,总结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整理了影子银行发展的业务模式及阶段。 二、文献综述 信贷出表与中国影子银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影子银行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特征是用复杂体系复制传统银行信用中介功能(颜永嘉2014)。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在定义影子银行体系时指出,广义的影子银行体系是指传统银行体系之外涉及信用中介的机构和活动,狭义的影子银行体系是指通过期限和流动性转换、杠杆以及不完全的信用风险转移引起系统性风险的,和从事监管套利的信用机构和活动。 与美国以资产证券化为核心的影子银行体系不同,我国的影子银行起步较晚,以商业银行为核心,是具有“银行中心化“的特征(张明 2017)。由于影子银行本身的概念口径就不一样,业务模式复杂多样,从这个角度出发,影子银行的范围也将随着金融业务模式创新而改变。从业务形式的角度来看,巴曙松(2009)梳理了影子银行从窄到宽的四种口径,最窄口径包括了理财业务和信托公司两类。 因为是以银行为核心,我国影子银行具有很强的信贷出表特征,信贷出表是指变换表内科目形式,不在贷款项目里但进行贷款实质的业务活动。从规避监管角度来说,影子银行业务是通过各种业务方式实现信贷出表,规避了金融监管、进行监管套利的一种方式。我国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发展影响分析

影子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发展影响分析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体系不断的多样化以及社会对资金的日益需求,中国的影子银行也迅速发展起来并引发各方关注。通过简要介绍商业银行体系中所存在的影子银行业务,并从影子银行业务的构成、特点等几方面简要地概述了影子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标签: 影子银行;商业银行;机遇与风险 F83 1 引言 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健康程度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兴衰。近年来,商业银行内部出现了许多不占用银行资本金、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内反映的影子银行业务。这些影子银行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传统存贷业务以外的创新能使其在一定程度上绕过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资本充足率、贷存比的约束,去追求更多的商业利益。但规避信贷监管机构的管制,将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性,给金融系统带来风险。 2 影子银行的概念 2.1 影子银行的定义 2002年由剑桥大学的Geoffrey Ingham在《货币的未来》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影子银行体系”这一术语,它是从事地下外汇交易的机构的统称,与现在的影子银行体系相比范围小了很多。影子银行的概念正式被提出是在2007年的美联储年度讨论会上,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执行董事Paul McCulley将那些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与传统、正规以及受中央银行监管的传统银行体系相对应的金融机构概括为“影子银行体系”。2008年,时任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的盖特纳将这些“非银行”运营的金融机构与融资安排称为“平行银行系统”,意指与商业银行体系相对平行的银行体系。200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首次使用“准银行”一词,报告指出,近些年“准银行”体系获得了长足发展,其融资规模已经超过了传统银行体系。“除接受监管的存款机构以外,充当储蓄转投资中介的金融机构”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2010年对影子银行进得出的定义。实际上,影子银行体系和平行银行体系、准银行体系指的都是同一概念。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影子银行体系”这个概念开始广泛受到人们关注。 2.2 我国影子银行构成

应用文-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中国影子银行 现状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人们意识到“影子银行体系”在金融系统中已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这场由影子银行掀起的金融海啸,很快波及到了传统商业银行,并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随着中国 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资金的需求量迅速上升,具有中国特色的“影子银行”也随之壮大。尽管中国的影子银行还处于萌芽阶段,但作为游离于监管之外的影子银行,其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仍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 一、影子银行的定义 “影子银行体系”(Shadow Banking system)概念最早由美国太平洋投资 公司的执行董事保罗·麦考利在2007年的美联储年度会议上提出,他用“影子银行体系”概括那些“有银行之实但却无银行之名的种类繁杂的各类银行以外的机构”。后来,国际货币基金 在《全球金融稳定 (2008年)》中使用“准银行”(near-bank)这一概念讨论类似的金融机构与金融活动。随着相关研究的推进与深入,“准银行”、“平行系统”等概念逐渐被归类于“影子银行体系”这个范畴。 本文认为,“影子银行”应该是指游离于监管之外或存在监管漏洞的,能够引起系统性风险或者监管套利的信用中介活动。 二、中国影子银行的现状 (一)中国影子银行的 联盟 现状 1.中国影子银行的构成 第一,商业银行内生的影子银行。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还占有主导地位,庞大的商业银行体系能够为例如对冲基金、信托机构、货币市场基金、担保公司等其它影子银行部门提供丰富的客户资源。 以最近兴起的银信合作为例。这种理财产品的基础资产可为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应收账款收益权以及其它资产组合。商业银行可以不使用自己的资金,将风险转嫁给信托产品发起人和投资人。并且,信托资产属于表外资产,这样,商业银行绕过监管可以将资金贷给由于法律政策等原因不能放贷的目标客户。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在银信合作的项目中可谓是收获颇多。 第二,非银行业的金融机构。 这部分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公司、小额贷款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金融消费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汽车公司等等。这种类型的公司近些年发展迅速,并有一部分已经纳入监管体系之下。 第三,政府批准的非金融机构。 例如典当行、担保公司、青年互助与创业信贷等均属于这类机构。这类机构具有较详细的职能分工,能够协调部分资源以支持特定的服务对象。由于对金融市场需求的加大,这类型机构在近几年也迅速壮大。 第四,民间借贷和地下钱庄。 近些年,随着银行利息的不断上升、信贷的紧缩以及对房市的打压政策,民间借贷正呈爆发式增长。据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2011年10月发布的《中国民间借贷分析》估计,中

影子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影响研究

影子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影响研究 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影子银行”概念进入公众视野,影子银行体 系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点和金融界的研究焦点。在分析此次金融危机时,金融界普遍认为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是危机的导火索,影子银行体系的过度扩张和缺乏监管是造成系统性风险的根源,因此加强国际监管协作、改革金融监管框架、强化影子银行监管成为危机后全球各经济体的共同选择。本文以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和影响为研究核心,以国际视角分析了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历程、在全球的规模和分布情况,构成影子银行的主要机构,以及影子银行与传统银行的关联度,并重点分析了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运行机制和潜在风险。以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为核心,着重对中国影子银行的范围、规模、运行机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采用中美影子银行对比的方法,进一步分析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特征及风险传导机制。 采用定性分析研究了中国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目标、中介目标、以及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并采用定量分析手段分析了中国影子银行对宏观金融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内生产总值、贷款、广义货币供应量和影子银行存在协整关系,影子银行规模对贷款余额有替代效应,对国内生产总值和广义货币供应量有促进作用。同时,对影子银行和金融脆弱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影子银行的滞后项对脆弱性有正向的作用,脆弱性的滞后项对影子银行有负向的作用,但抑制作用不明显。在此基础上,对比国际组织和世界主要经济体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改革,提出 加强我国影子银行监管和促进金融稳定的相关建议。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提出全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影子银行的相关概念给予界定,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整理,提出研究思路和方法,指出文章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二章介绍影子银行相关理论,从宏观角度分析金融危机的经济与金融根源,引入金融体系的不稳定理论,然后从微观角度研究金融机构的内在脆弱性理论, 最后介绍了与金融机构和金融行为相关的金融监管理论。第三章概述影子银行体系在全球的发展历程,结合金融环境的变化、金融监管理念的转变,分析影子银行出现的原因。研究影子银行的规模、机构类型及在全球的分布状况,分析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影子银行的发展程度差异。重点研究美国影子银行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深入分析影子银行的内在结构和业务流程。 第四章对中国影子的范围进行了界定,根据中国影子银行的业务类型和产品,

浅析“影子银行”的利弊影响及对策

浅析“影子银行”的利弊影响及对策 [摘要]银监会近日下发了一份名为《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该政策的出台再一次将“影子银行”问题拉回到公众的视线焦点下。“影子银行”资金规模近几年在中国迅速增长,对此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则认为“影子银行”不受监管潜藏着巨大的风险,二则认为“影子银行”实为一种金融创新,对经济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分析了“影子银行”产生的原因及现状,同时对其利弊进行浅析。 [关键词]影子银行;资金规模;风险;金融创新 1何谓“影子银行”及其由来 “影子银行”实质是通过表外银行理财、信托计划、券商资产管理计划、基金专户等金融产品创造信用,或者通过民间借贷等渠道实现传统银行渠道以外的信贷融资。通俗地说,就是银行把不能达到放贷要求的“次级”贷款项目交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经过各种增信手段(比如说股权质押,政府担保一类的)将该融资项目做成一个信托产品,再交由银行向“储户”出售,销售融得的资金其实就相当于本来银行的贷款。所得利息收入一部分分给信托公司,一部分分给银行,一部分给购买信托的“储户”。我国央行对此的定义是,“从事金融中介活动,具有与传统银行类似的信用、期限或流动性转换功能,但未受巴塞尔III或等同监管程度的实体或准实体”。当今中国的居民储蓄率超过50%,部分企业也有大量闲置资金,而由于中国尚未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存款利率远低于同期限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对于持有大量闲置资金的老百姓和企业来说,能够获得更加可观收益的资产增值方式不失为一种良策。由此可见,融资方与投资方都有需求,商业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及传统存款业务却无法满足如此规模的信贷需求和客户的理财需求,从而便催生“影子银行”体系。 2“影子银行”在中国的现状分析 中国的“影子银行”,主要以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和民间融资的形式存在,而其中的小贷银行或高利贷及地下钱庄这些应该来说占比很小,其有着类似银行的功能,但又无法直接获得中央银行流动性和公共部门信用担保支持的金融中介。“影子银行”进行信用扩张活动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①银行表外融资来源; ②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包括保险、基金及信托等机构的部分资金来源;③民间融资资金,民间借贷,包括地下钱庄或典当行或小额贷款公司的流入资金。自2008年以来,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规模迅速扩大,规模相当巨大。据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估计,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影子银行”的信用规模为229万亿人民币,相当于2012年中国银行业贷款总额的34%,与2012年中国GDP的44%相当。因此,“影子银行”已成为金融体制改革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中无法回避的一环,其之所以在中国出现,是因为背后有实体经济的真实需求。近年来,直接融资比例上升、非银行金融机构快速发展、银行表外业务持续扩张都直接导致了“影子银行”规模的日

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研究

注:本文是中国社科院重大调研课题《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状况研究》中期报告的摘要,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完成,引用请注明出处。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 2013年4月22日 一、总论 与发达国家影子银行相比,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发达国家影子银行具有以下五个特征:由非银行金融机构主导;以证券化活动为核心;具有较高的杠杆率;主要依赖批发手段融资;影子银行产品购买者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而当前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特征为:由商业银行主导;影子银行产品一般不涉及证券化,仅有少数银信合作产品具有证券化特征;杠杆率较低;主要依赖零售渠道融资;影子银行产品购买者以零售客户为主体。不过,中外影子银行也具有如下共同点:均具备期限转换与流动性转换功能;均流离于常规监管体系之外;均不享受存款保险公司保护与央行贴现窗口支持。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自2010年起迅速扩张,目前已具备相当规模。如果采用最窄口径,即认为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只包括银行理财业务与信托公司,则2012年底中国影子银行规模达到14.6万亿元(基于官方数据)或20.5万亿元(基于市场数据)。前者占到GDP的29%与银行业总资产的11%,后者占到GDP的40%与银行业总资产的16%。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兴起主要来自融资方、投资方以及投融资中介三方面的旺盛需求。从影子银行融资方来看,源自宏观调控方向转变背景下重点调控行业(房地产与地方投融资平台)与中小企业的旺盛融资需求;从影子银行产品投资方来看,源自金融抑制环境下居民部门的旺盛投资需求;从投融资中介来看,源自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创新来规避贷存比、资本充足率与贷款限额等监管指标的行为。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有其合理性。这一合理性主要体现在:第一,这是中国商业银行在金融抑制环境下自发实施的金融创新,既扩展了传统金融服务的边界,又缓解了金融抑制的程度,有助于提高储蓄投资转化能力与资源配置效率;第二,为各种类型企业提供了必要的流动性缓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宏观调控不确定性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不利冲击。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面临一系列潜在风险。主要风险包括:一是期限错配(资产期限结构长、负债期限结构短)面临的流动性风险,而流行的资金池—资产池理财业务进一步放大了这种风险;二是信用违约风险,即作为影子银行基础资产的各种债权的实际回报率难

最新论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对经济的影响

论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对经济的影响 1.我国影子银行的含义与分类 1.1 我国影子银行的含义。 早在20 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就出现了影子银行的萌芽,2 0 07 年美国第一次提出影子银行,并得到了全球的广泛认可。影子银行不是传统的商业银行,但是却有着与商业银行类似的职能。目前各界对于影子银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准确定义。由于我国的影子银行起步较晚, 发展水平较低,使得我国影子银行的定义与外国影子银行的定义有所不同。我国的影子银行是在与传统商业银行的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进行定义的。我国的影子银行是指具有和传统商业银行相类似的核心业务, 且处于传统银行业务以外的, 受到金融监管较少的金融机构或者金融业务。 1.2 我国影子银行的分类。 我国的影子银行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传统商业银行内部存在的影子银行业务, 主要包括部分银行的理财产品、委托贷款业务和票据相关业务。第二类是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 比如金融租赁公司、担保公司和信托公司。第三类是民间的影子银行业务, 具体包括民间借贷、ZP P 业务和小额信贷等。 2.我国影子银行的产生 我国的金融结构导致了我国具有特色的影子银行的产生。我国经济的转型势必要求配套的金融结构的转变,但是我国对金融结构的改革远远落后于对经济体制的改革,这就导致了我国经济增长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我国影子银行产生的原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银行体系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数量逐步增加,同时我国非银行类的

金融机构也快速发展,这就使得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十分激烈。面对激烈的竞争,各家银行纷纷进行业务创新。银行开始推行理财产品、委托贷款业务和票据相关业务等,银行的业务创新使银行体系内部产生了影子银行。 第二, 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迅速增多,金融需求迅速扩张,对金融结构从质量和数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的金融机构以银行为主,严格的准入制度更导致金融市场无法得到发展。银行严格的信审制度致使中小企业融资十分困难,这样我国资金的供给与需求不均衡给影子银行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三,为了应对激励的行业竞争一些金融机构开始逐步向混业经营的方向发展,而我国的金融监督体制依旧采取分业监管的形式。这就造成一部分业务受到多重监管,而另一部分业务没有机构进行监管。不完善的金融监管体制为影子银行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 3.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 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也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的影子银行尚没有形成系统、整体的体系, 也缺少高度证券化的金融产品。我国的小额信贷公司、财务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机构或多或少的存在影子银行业务。我国具体的影子银行业务包括以下几方面: 3.1 委托货款。 委托人将合法的资金委托给银行等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根据委托人的要求将资金发放出去, 监督贷款人的使用并帮助委托人收回资金的贷款业务即委托贷款。因为企业之间的借贷是不被我国的法律所允许的,为了让企业可以自主地调节资金的余缺,政府允许企业通过银行等第三方金融机构来进行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

《金融衍生工具入门》-影子银行发展分析 (2)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9年度秋季学期期末(2020.2) 《金融衍生工具入门》 主讲教师:曹华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5)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近10年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与黄金价格变动分析 2.中美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比较 3.金融期权市场近年来的变化分析 4.国际金融危机对于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影响分析 5.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对于金融衍生品监管的变化 6.影子银行发展分析 7.我国利率衍生品发展的空间分析 8.利率市场化对于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影响分析 9.我国股指期货对于股票市场的影响 10.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11.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12.我国发展白糖期权市场对于白糖价格的影响 13.信用违约互换市场的现状分析 14.我国发展信用违约互换(CDS)的基础及前景 15.国际金融危机后金融衍生品市场规模及业务变化分析 16.我国影子银行理财产品的金融风险分析 17.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房地产信托基金的阻碍及解决办法 18.我国发展房地产信托基金的案例分析 19.中国各大自贸区离岸金融业务比较分析 20.远期外汇市场操作实例分析(以我国企业为例) 21.中国企业利用人民币远期外汇业务规避金融风险的实例分析 22.伦敦在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地位分析 23.影子银行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的作用分析(选取某一案例) 24.雷曼倒闭的原因分析 25.索罗斯量子基金冲击某国市场的案例分析 二、论文写作要求 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 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000-2500字;

影子银行的意义及风险

影子银行的意义及风险 摘要:影子银行的存在在银行资金面紧张,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对我国经济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但因为其不受监管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隐患。本文通过论述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其存在的风险,进一步研究如何降低影子银行的弊端,并将其引导积极促进经济的发展 所谓的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的中介体系。但是,影子银行也并不单指一种机构,也可以是指不计入信贷业务的银行或信托的理财产品。影子银行大多存在于外国的金融系统,美国更是拥有数以万计的影子银行,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美国的影子银行通过吸收大量银行贷款证券化而进行信用扩张,把传统的银行信贷关系转变证券化中的信贷关系,看上去不像传统银行但仅是行使传统银行的功能。因为我国绝大部分的信用中介机构都已纳入监管体系,并受到严格监管,所以我国大部分的投行,信托、保险公司基本不属于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区别于其他传统的商业银行有其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交易模式采用批发形式;第二,进行不透明的场外交易,信息披露制度很不完善;第三,杠杆率非常高,经常利用财务杠杆举债经营;第四,主体是金融中介机构,载体是金融创新工具,其充当了信用中介功能;第五,由于影子的负债不是存款,主要是采取金融资产证券化的方式等来分散风险,存在监管套利的行为。 美国的住房按揭贷款的证券化是美国影子银行的利益来源,也是导致日

后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这种住房按揭贷款融资来不仅降低了住房按揭者的融资成本,也让这种信贷扩张通过衍生工具全球化与平民化,成了系统性风险的新来源。 美国影子银行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欧美国家出现了存款机构的资金流失、信用收缩、赢利下降、银行倒闭等现象。为了应对这种信用危机,政府大开始规模放松金融部门的各种管制,促使激烈的市场竞争形成一股金融创新潮。各种金融产品、金融工具、金融组织及金融经营方式等层出不穷。随着美国金融管制放松,一系列的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影子银行也在这过程中逐渐形成。 近几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今年年末的中央经济会议更是提出新常态的概念,中国经济面临的通缩压力加大,传统的商业银行资金面不断吃紧,企业面临的融资难的问题也会进一步恶化。这时候,中国影子银行反而起了很好的作用。影子银行体系作为一种跨越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新型金融运作方式,能够有促进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的发展,能够缓解企业资金的困难,同时影子银行开辟了多元化的居民和企业投资渠道,丰富居民和企业的投资渠道,以多特征、多层次、多方式的金融服务产品和衍生工具满足居民和企业的投资需求。 影子银行的大步伐进入金融市场,与传统商业银行抢占市场份额,加剧金融市场的竞争,客观上提高金融体系的运转效率,尤其是融资效率,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中小企业的巨大融资需求也促进了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 在与其他商业银行的斗争中,影子银行也在推动着传统的商业银行转型创新。由于历史原因以及长期的垄断地位,中国的传统商业银行目前在金融

影子银行的发展状况

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迅速,对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形成了新的挑战。本文就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调控目标、调控工具以及政策传导机制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对影子银行快速发展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货币政策调控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引言 影子银行是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Mc-Culley于2007年首次提出,意指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与传统、正规、接受中央银行监管的商业银行系统相对应的金融机构。随后,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债券大王”Gross(2007)再次提及,“影子银行”从此名声大噪。一般意义上,影子银行是指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相应地,影子银行体系就是由影子银行组成的非银行金融体系。美国财政部长盖纳特(2008)称其为“与商业银行体系相对的平行银行体系”。 21世纪以来,影子银行经历了膨胀式的发展,影子银行和商业银行一起成为金融体系中重要的参与主体。金融体系的高度繁荣与金融市场杠杆倍率大幅提高、交易规模天量增长和金融当局的“恶意忽视”(Krugman,2009)等息息相关。影子银行的发展壮大,使得美国和全球金融体系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银行体系的作用不断下降而影子银行体系的重要性则日益提升。影子银行比传统银行增长更加快速,并游离于现有的监管体系之外。同时,也在“最后贷款人”的保护伞之外。2007年初现端倪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问题,直接引发了影子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缺陷的暴露,从而产生了流动性危机,并逐步蔓延演化成为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 二、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 大萧条之后,美国确立了分业经营的法律体系,但是,证券业务和非银行业务的长足发展是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1970年以后的经济波动为金融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尤其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坍塌,为新进入的、较少受到管制的金融中介(主要是影子银行的前身)带来了发展机遇。商业银行、共同储蓄银行以及人寿保险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的份额持续下降,保险基金和共同基金占据的范围日益扩大。更重要的是,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抵押入股以及证券化的贷款迅速增加,商业票据、欧洲债券以及垃圾债券等也得到较快发展。 美国资本市场主导的金融市场体系的强化是在20世纪80—90年代,这一阶段的证券化热潮为影子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这个时期,金融部门最为重大的转变是证券化过程扩大,非市场化的资产转换为市场化的证券。住房抵押贷款以及以后的自助贷款和信用卡应收账款等,被证券化之后当作证券在二级市场上买卖。银行和存贷机构提供的系列服务,比如发行、服务、持有以及贷款分配,被分解给不同的金融机构。在这一分解的过程中,投资银行、货币市场基金等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剑桥美国史,2008)。 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美国金融市场迅猛发展,同时产生了高度全球化的国际金融体系,影子银行体系不断膨胀壮大并且其重要性日益增长。出于应对金融市场的全球竞争和逃避金融监管的目的,不断的金融创新产生了许多新的金融市场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子市场,同时也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提高了金融交易效率,促进了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在全球化背景下,金融资源在全球进行配置,使得各主要金融市场的外延和各国的影子银行不断扩展。许多国家的产业之间的界线已经大大模糊,金融机构甚至企业已经成为多样化的金融混合物,从而造就了极度繁荣的美国和国际金融市场。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美国和全球金融体系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影子银行成为比传统银行更加强大的市场主体,影子银行体系在资产占比、金融交易规模和系统重要性等方面迅速提高,并取得了相当的优势。美国财长盖特纳(2008)任纽约联储主席时就指出,影子银行体系已经成为与传统银行体系平行的金融系统,其规模和影响力非常巨大。比如,摩

国内影子银行对金融发展的影响研——基于2007—2017年月度数据实证分析

第28卷第1期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VG 28 No. 1 2018 年3月JOURNAL OF WUHANMETALLURGICAL MANAGERD IN STITU TE M ar. 2018 国内影子银行对金融发展的影响研 —基于2007—2017年月度数据实证分析 王嘉薇,朱家明(通讯作者)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30) 摘要: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对提高融资效率、促进金融创新产生了积极影响,其作为我国金融系 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基于2007—2017年月度数据,建立VAR模型对影子银行与我 国金融发展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影子银行对我国金融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良好的金融环境也将 推动影子银行业务拓展的结论。结合实际情况,从构建监测机制、推动模式改革、加强金融创新角度提 出完善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实现我国金融体系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影子银行;金融发展;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1890(2018)01 -0006 -03 一、 弓I言 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泡沫的破灭,国际社 会普遍实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子银行体系 的发展受到广泛关注。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在 研究报告《影子银行:范围的界定》中给出了影子 银行广义及狭义的界定:广义上是指游离于监管 体系之外的中介机构实体与信用中介活动;狭义 上则是指具有系统性风险及监管套利的经济活动 统称。 我国影子银行系统呈现规模不断扩大、业务 不断拓展、对经济渗透日益加深的发展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16》显示,2015年底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资产规模达到 近60万亿元,占到GDP的80%与银行总资产的 306。影子银行系统一方面为传统银行信用扩展 开辟了新渠道,促进了金融创新;另一方面也存在 着诱发系统性风险、削弱央行宏观调控能力、冲击 金融系统稳定性等问题。因此,分析影子银行的 界定与风险成因,研究相关风险的防范对策,对国 内影子银行系统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稳步发展具有 重要现实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一)国外对影子银行相关研究情况 1. 关于影子银行特性的研究 P g l J2010)认为由影子银行体系发展而来 的信 介 融 构 管套 的结果,也是美国金融体系对规模经济、内部控制的 要求[1]。C o rtty、E p stein(2008)指出银行体系信用 期限出现错配的原因是影子银行的债务多为短 期,资产组成由原来的流动性较强资产转化为流 动性较差的资产[2]。 2. 关于影子银行风险与监管的研究 Shin(2008)基于对影子银行监管的大量实证 研究,提出有关部门应严格监管影子银行设计的 无风险产品,通过内部控制及科学评估降低危机 给经济实体带来的负效应[3]。Gom icka(2014)从 资本监管角度出发,构造风险评估的数学模型,发 现通过影子银行业务进行的监管套利行为将使传 统银行的监管措施效果也大打折扣[4]。 (二)国内对影子银行相关研究情况 1.关于影子银行与经济金融的关系研究 刘超、马玉洁(2014)建立VAR模型研究影 子银行对金融发展和金融稳定的脉冲响应,发现 影子银行系统对我国金融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601001);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 - 12D07 )。 收稿日期:2〇18 -02-23 作者简介:王嘉薇(1996 -),女,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本科生;通讯作者:朱家明(1973 -),男,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副教 授,研究方向为数学建模分析。 一 6 —

影子银行的发展和作用

影子银行的发展和作用 (1)2001年以前:在我国,影子银行最初一直以“地下钱庄”和民间借贷的形式存在于民间。这种早期的借贷活动游离于金融监管体系之外,没有合法的从事金融活动的身份和地位,也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影子银行体系。 (2)2001年-2004年缓慢发展阶段:传统金融体系逐渐完善,我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已形成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层次机构体系。股票债券等直接金融资产占比上升,改变了企业市场资金来源完全依靠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单一局面。我国经济的金融化程度日益提高。在这一阶段,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缓慢发展,主要形式为民间融资体系,包括小贷公司、典当行等(3)2005年-2008年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我国开始实施资产证券化,真正具有影子银行特征的金融产品——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诞生了。2005年-2008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迅速扩大。另外,这一阶段,我国社会融资总规模不断增加,但是人民币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中所占比重却逐渐下降。 综上所述,在这一阶段,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快速发展,形式更加丰富,主要有银行理财产品、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 (4)2009年-2010年暂时停滞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影子银行的总规模呈回落状态。首先,由于2008年的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冲击,投资者的风险理财意识开始觉醒并回归理性,更加谨慎。其次,监管者加强了对影子银行中相应产品的监管。 (5)2011年-2012年恢复发展阶段:2011我国采取紧缩银根的货币政策,连续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银行的放贷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银行绕开放贷规模的限制,通过开发银信理财产品等方式变相放贷,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发展起来,非金融机构类的影子银行迅速发展。。再加上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它们为了获得资金,纷纷向民间非正规的金融机构借贷,导致民间资本类的影子银行迅速发展。 (6)2013至今减速发展阶段:2013年6月的“钱荒”是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的分水岭。在流动性供给下降的背景下,政府试图通过“不救市”向商业银行施压,试图敦促部分过去在影子银行业务上狂飙突进、风险资产比重过高的商业银行纠正其过度的风险追逐行为。由此可见,未来一段时间内,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速度将会下降,潜在风险可能逐渐浮出水面,影子银行业务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