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建材产业园区发展思路及目标

新型建材产业园区发展思路及目标
新型建材产业园区发展思路及目标

托克逊县艾维尔沟新型建材产业园区

规划(草稿)

第一章规划综述

1.1 规划背景

托克逊县地处北疆、南疆、东疆三疆交汇之地,出入南北疆的唯一通道,同时,其资源丰富,是吐鲁番承接区内外高载能产业转移的重点基地和自治区重点能源供应基地。托克逊县艾维沟新型建材产业园旨在依托丰富的煤炭和石灰石资源,构建园区内完善的生态循环产业链,实现和托克逊县能源重化工工业园区协同发展。因此,托克逊县艾维沟新型建材产业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对于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既能够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又符合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发展理念,确保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托克逊县工业发展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更好地服务和引导托克逊县艾维沟新型建材产业园建设的招商引资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体现出工业园区清晰的功能定位、鲜明的产业特色、突出的循环特征、具体的配套项目,特研究编制《托克逊县艾维沟新型建材产业园发展规划》,对于科学指导工业园区产业在新的发展环境和任务要求下持续、高效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托克逊县整体经济跨越发展意义重大。

1.2 规划指导思想

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建材产业政策,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建材产业集中度,发展循环

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产业集群方式,优化各种公共资源和产业要素资源配置,合理安排空间发展时序,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提高县域经济活力,形成有托克逊特色产业经济,把新型建材产业园区建成技术装备水平先进、经济效益高、生态环境好,西部最具竞争力的新型建材园区。

1.3规划原则

1、符合国家、自治区建材产业政策

2、与托克逊县工业发展、土地、矿产资源、环保等各项具体规划衔接

3、符合托克逊县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4、实现规划目标与市场预期需求相匹配

5、实现资源与市场的最优空间布局

6、按照循环经济发展要求,走新型建材工业道路

1.4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

(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

(5)《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设部建规218号文)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标准;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9)《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1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

(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2000~2020年)》;

(1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 (国发(2008) 32号文件);

(13)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和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通知》的通知,新国土资发〔2008〕82号;

(14)《托克逊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15)《托克逊县城总体规划(2007-2025)年》;

(16)建设单位提供的规划基础资料;

1.5 规划期限

规划时限:2012-2020年

近期:2012-2015年

远期:2016-2020年

第二章新型建材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2.1 我国建材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及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建材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建材工业总产值近5年年均增长13%,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材料生产国和消费国,各类建材行业规模和产品产量在不断上升。与此同时,我国建材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仍然较低,存在诸多需进一步发展规范解决的问题:一是整个行业管理水平落后,企业市场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二是技术工艺装备水平低,企业技术改造投入不足,产品质量在低水平上徘徊;三是部分地区墙改政策贯彻不利,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缓慢;四是部分企业质量意识较差,不执行国家新标准,仍按老标准组织生产,低档次产品充斥市场。要从根本上改变建材行业的当前现状,就必须下大力气进行政策规范,提高产业集中度,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之路,同时加大技术投入,利用国家现行墙改政策,推动整个产业及企业技术进步。

我国建材行业基本按照“控制总量、调整结构”、“上大关小,扶优汰劣”的产业政策,通过出台宏观调控、财税、限制与鼓励、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的政策及法规文件,防止建材行业盲目投资,产能过度扩张,加快技术更新、淘汰落后工艺,引导建材及墙体材料行业产品结构朝着节能、利废、轻质、保温、空心化和复合化方向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建材工业既面临着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更大挑战。行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既有投资和

消费结构调整带来的深刻影响,也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的紧迫要求,建材工业发展将由“增量扩张”转向“提质增效”,由高速增长转向平稳发展。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为建材工业发展提供了持续增长空间。未来五年,国内投资比重将有所下降,增速也将放缓,但经济总量仍将保持适度增长,大规模基础建设仍将持续。城镇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设施和新农村建设,以及水利、高铁、公路、港口、机场等重大项目实施,为建材工业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建筑的发展,对建材工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对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品种、质量、性能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广绿色建筑也促使材料向安全、环保、节能等方向发展,进一步增强抗震减灾、防火保温、舒适环保等新的功能,同时在生产和使用全生命周期内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趋强化,迫使建材工业加快转型升级。随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推进,高能耗、高排放和资源型的建材工业面临着进一步降低单位能耗和二氧化

碳排放量,进一步削减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等多重约束,迫切要求建材工业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

市场化与国际化的深入发展,要求进一步提升建材工业核心

竞争力。建材工业主要产品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总体过剩,未来市场竞争势必日趋激烈。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技术、管理、品牌、资本等要素将决定建材企业能否有效应对国际化带来的严竣挑战。

“十二五”期间,我国建材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大力淘汰落后的水泥、平板玻璃产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10%,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协同处置推广应用,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总量提高20%。行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得到有效防范。规模以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水泥、玻璃行业重点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1~2 家企业进入世界 500强。

“十二五”时期建材工业主要发展目标

2.2 新疆建材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1、拥有中央和全国鼎力支持的政治优势。

2010年5月17日中央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确定19省市对口援疆,出台《关于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

水平,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今年5月27日召开第二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可以相信,十二五”时期,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我区的支持力度,举全国之力开展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用于民生、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将大幅增加。中央和全国鼎力支持是新疆经济发展的最大政治优势,必将为我区跨越式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这次产业转移会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2、拥有差别化经济和产业政策优势。

中央新疆工作会议发布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优惠政策。中央决定,在新疆率先进行资源税费改革,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对新疆困难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中央投资继续向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倾斜,"鼓励各类银行机构在偏远地区设立服务网点,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到新疆设立分支机构;适当增加建设用地规模和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适当放宽在新疆具备资源优势、在本地区和周边地区有市场需求行业的准入限制;逐步放宽天然气利用政策,增加当地利用天然气规模等。各部门随后跟进,新疆的水、电、气、运和土地等生产生活要素价格将会获得全面优惠。据了解,喀什和霍尔果斯两个特区政策也正在制定当中。在产业政策方面,工信部出台了新疆差别化产业政策。

3、拥有大量投资拉动的巨大市场优势。

2011到2020年,中央财政支持资金总量预计可达2.12万亿元,相当于过去30年中央对新疆转移支付总量的3倍多。“十二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累计将达到3.6万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1.3万亿的2.8倍。对口支援省市援疆资金将达到650亿元。项目建设将实现超常规的发展势头。水利:“十二五”期间建设投资规模计划1310.88亿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预计总投资规模1500亿元至2000亿元(含兵团),建设总里程7.6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由现在的1100多公里增加到5000公里,高等级公路(一、二级)超过15000公里。铁路:未来五年投资3100亿元,铁路运营里程将覆盖所有地市级和90%的县级城镇。民航:新建塔中、莎车、楼兰、图木舒克4个机场;迁建、富蕴两个机场和改扩建乌鲁木齐、库尔勒、和田3个机场;建设北屯、北塔山等9个通航机场。住房建设:2015年新疆全社会房屋竣工面积将达到7500~770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约5500万平方米。今后五年,计划完成150万户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新建改建任务;新建廉租房30万套、1480万平方米;新建公共租赁住房35万套,1991万平方米;完成37.5万套、3832万平方米棚户区危旧住房改造任务。此外,新型城镇化建设将迈出新的步伐。“十二五”期间城镇化率提高8个百分点。经济快速发展和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大,将有效促进建材产品的消费,使建材需求呈较快增长的趋势,为新疆建材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巨大的市场空间。

4、拥有对外开放的地缘优势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陆地边境线5600多公里。目前,全区拥有17个国家级一类口岸和1个二类口岸,是我国连接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的重要陆路通道,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也是对外口岸最多的地区。周边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8个国家接壤。

突出的区位优势及众多口岸为发展边贸提供了有利条件。中亚五国总面积400万平方公里,人口0.6亿多。中亚经济的恢复性发展,中哈经贸合作水平的提高,给新疆对外开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近年来与主要贸易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等贸易额增长较大。总体看,中亚五国正处在经济加快发展阶段,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建材产品,尤其这些国家与中国都具有良好的建材贸易基础,“十二五”期间中亚五国进口中国建材的量将会增加。

5、拥有丰富而有特色的非金属矿产资源优势

新疆是我国非金属矿产资源禀赋程度很高的少数省区之一,建材非金属矿产资源具有矿种多、分布广、品种全、规模大、质量好等特点。资源储量名列全国前7位的有27种矿产,名列西北地区前2位的有29种。截至目前为止,全区共查明非金属矿产65种,其中,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44种,已开发利用各类矿产38种,主要为花岗岩、白云母、蛭石、红柱石、石灰岩、石膏、膨润土、陶土、玻璃用硅质原料、水泥灰岩、建筑用砂石、砖瓦粘土等矿产。水泥、

石灰用灰岩全疆各地均有分布,总储量约20亿吨。天山北坡经济带以博乐、托克逊、伊犁和木垒较为集中。新疆石材资源储量大,品种稀缺,特色鲜明。目前已经开采加工的主要有鄯善红、卡拉麦里金等60多个品种,主要分布在鄯善、奇台、哈密、和硕、温宿、托里、青河、博乐等地。蛭石、红柱石储量全国第一,主要集中在巴州。玻璃用硅质原料主要集中在哈密、昌吉、托克逊等地。

6、拥有能源供应充足的优势

新疆石油预测资源量占全国陆上总量的30%,天然气预测资源量占全国陆上总量的34%,煤炭预测资源量占全国的40%,居全国第一。到2015年,油气当量超过650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3800万吨。煤炭产量4亿吨。发电总装机容量6500万千瓦。能源价格,煤炭平均每吨212元。其中乌鲁木齐162元,哈密198元,阿克苏316元。电价平均每千瓦时0.47元。为了降低电价,自治区正在研究通过推广电厂园区直供方式降低电价。相信随着世界性的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新疆充足的能源供应能力,将会在高耗能行业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优势。

7、拥有大量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优势

十二五”期间,自治区将重点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煤炭和煤电煤化工、盐化工等产业。重点建设准东、吐哈、伊犁、库拜四大煤田,形成国家第14个现代化大型煤炭基地。以伊犁、准东煤炭基地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以吐哈、库拜为重点大力发展煤电。到2015年,4亿吨煤炭产量,除

外运5000万吨以外,其余3.5亿吨全部就地转化为煤电和煤化工产品。由此将产生巨量的粉煤灰、煤渣和脱硫石膏等工业固体废弃物。初步估算,到2015年,仅粉煤灰和煤渣一项年产生量应在6000万吨以上。加上电石渣、钢铁有色等冶炼废渣,总量在亿吨以上。大量利用工业废弃物生产建材产品是我区建材行业发展的优势,同时也是实现自治区“两个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第三章规划建设新型建材工业园区的优势条件

3.1自然条件优势

本规划区位于托克逊县艾维沟,距县城约80公里处,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雨少,蒸发量大,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 6.7℃,最热月平均气温24.5℃,最冷月平均气温-18.1℃,年平均降水量264mm,年均蒸发量2715mm,平均无霜期185天,最大冻土深度1.5m,全年日照2689小时,年平均风速6.1m/m,风向多位西北,场地地震烈度为8度。

3.2 区位交通条件优势

本次规划选址在新疆托克逊县阿乐惠镇,距乌市120公里,距县辖伊拉湖乡 65 公里,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县城与镇中心可实现相通的 50 分钟车程的经济圈。南疆铁路的鱼儿沟站就在阿乐惠镇内,与望布火车站相邻,并有多个国道、高速公路连通,103、301省道穿境而过,运输便利。规划园区与省道103线平行相邻,(省道103线起点经天山北坡翻越天山阿特罕达坂、黑山煤矿、二道沟煤矿到托克逊县阿乐惠镇圣雄能源基地与省道301线相接),省道103线预留1个开口与园区内部道路连接,形成园区对外联系的主要物流通道。

3.3 资源条件优势

1、石灰石资源优势

托克逊县石灰石矿主要分布于艾维尔沟矿区,保有储量为

20845.14万吨,已探明的资源储量2839.86万吨。矿石呈灰白色、青灰色,生物碎屑结构,厚层状、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方解石(85%)和生物碎屑(15%)组成,矿石化学组分含量的平均值CaO52.88%,MgO0.52%。石灰石具有储量大、质量好、品位高、埋藏浅、易开采的特点。

2、煤炭资源优势

克尔碱-布尔碱矿区位于托克逊县城西北50公里,距规划园区公里。东西长28公里,南北宽6—10公里,面积约240平方公里。矿区查明煤炭资源量(331)+(332)+(333)1243.942Mt,另获(334)资源量96303.71万吨,总计2206.9788Mt。矿区总规划矿井设计生产能力600万吨/年。煤质牌号为长焰煤至粘结煤。发热量31.17~32.35MJ/kg,属特低灰—低灰、特低硫—中硫、含油—高油、低磷、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用煤。其中八道湾组3、4号煤层焦油产率较高,平均达15%以上,可制作干馏炭并提取煤焦油、粗苯,副产的煤气可以生产甲醇。

托克逊县黑山矿区位于县城西北120公里处,东距103省道11公里,距规划园区公里。该矿区内煤炭储量达21.9亿吨。矿区内煤层水分2.12~2.89%,挥发分21.49~38.43%,灰分3.52~5.35%,含磷0.001~0.002%,含硫0.26~0.54%,发热量31.49~32.24MJ/kg,粘结指数,0.21~6.81%,属于特低灰、特低磷、特低硫、高发热量的低变质烟煤~长烟煤~不

粘结煤,该煤层深加工的附加值极高,是生产活性炭、金属硅、煤制油、煤制甲醇的良好煤种,在国内极为罕见。

3.4 水资源条件优势

我县水资源优势

托克逊县在吐鲁番地区水资源最丰富。托克逊县水系均发源于北部和西部高山地带,补给来源为冰川融水、降水及部分泉水。现有白杨河水系(白杨河、柯尔碱沟)和阿拉沟水系(阿拉沟、鱼尔沟、乌斯通沟、祖鲁木图沟)两大水系,全县水资源总量为5.96亿方,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为4.1298亿方,地下水资源量为1.83亿方。[注:1.83=总补给量2.831(地下水资源天然补给量0.64亿方,转化补给量2.1998亿方,)×0.65(可开采系数)。]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纵向比较:全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200方,全疆人均水源占有量为4200方,吐鲁番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061立方米,我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5090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全疆平均水平。规划区生产用水取自艾维尔河河水,艾维尔河四季不断流,水量较丰富。

3.5 电力资源条件优势

本规划区电源由新疆建设兵团农十二师104团艾维尔沟石灰石矿区的变电所10kv线路架空引入,电压等级10kv,架空线LGJ-50mm2引至规划区变配电所。

第四章新型建材产业园区发展思路及目标

4.1建设新型建材产业园区目的和意义

1、提高资源综合高效利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我县矿产资源丰富,石灰石储量规模大,品位高,保有储量为20845.14万吨,已探明的资源储量2839.86万吨。但目前利用程度不够,石灰石开采都属分散经营,虽然矿山资源相对集中,但生产企业繁多,人员素质、经营理念和生产模式参差不齐,发展规模很不平衡,造成资源严重破坏浪费。规划建设新型建材产业园区旨在以园区为平台载体,依托优势资源,实施规模化利用、产业化发展,提高资源综合高效利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2、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产业集聚规模化经营。

托克逊县石灰开采和加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工艺落后,机械化水平低,深加工程度低,严重污染环境,且整体效益不高,贡献率小。规划建设新型建材产业园区旨在实施产业集群和大企业带动战略,充分发挥托克逊县资源、交通区位等优势,实现新型建材开发产业向艾维沟集聚,形成以石灰产业开发为主的新型建材产业集聚区,对于提高托克逊县乃至吐鲁番石灰产业开发集中度,实现规模化经营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保证产品质量。

根据国家关于石灰建材产业政策,规划建设新型建材产业园区旨在大力发展新型现代技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现代化,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4、合理区域布局,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

近年来,新型建材市场需求保持旺盛增长,各地都在大力发展建材产业,若不能从大的区域上进行合理布局,必将在全区范围内形成新一轮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托克逊县石灰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是发展石灰建材产业的理想之地。在有资源优势、有条件的托克逊县规划建设石灰产业集群区,有利于优化吐鲁番及托克逊县产业区域布局,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和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5、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建材工业道路。

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之路是托克逊县开发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规划建设新型建材产业园区将可以充分的发挥煤炭企业与石灰企业、以及水泥企业等功能,提高优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程度,降低环境负荷,建立并完善“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提高效率,走新型建材工业道路。

4.2 新型建材产业园区发展思路

1、指导思想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转变工业发展方式,优化工业布局、提升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遵循“立足实际、着眼长远、适当超前、分步实施”的产业园区建设思想,把新型建材聚集区打造成为吐鲁番地区新型建材产业聚集地,全面推进吐鲁番地区新型建筑材料发展和应用。

2、发展思路

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以建设新型建材聚集区作为新型

工业带的突破口,做大做强以石灰为主的新型建材产业,高起点,高标准,做到基础设施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外观形象一体化,形成开采、加工、深加工集聚发展的格局。园区依托丰富的煤炭、石灰石资源,延伸发展新型建材产业,积极发展关联产业,基本形成资源配置优化、规模优势明显,产业布局合理,链条有效衔接,实现节能减排的产业发展格局。

4.3 新型建材产业园区规划的基本原则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为宗旨,坚持“定位准确、特色明显、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原则,坚持依法推进新型建材革新为导向,坚持节地、节能、利废、保护环境和改善建筑功能为目标,坚持结构调整,形成循环经济的产业链。

1、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坚持从源头上节约资源、减少消除污染物排放,综合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更少的资源消耗,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县域战略协作原则。加强新型建材产业园区与托克逊县内外周边园区协作、配套,以增强托克逊县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将建材产业园区打造成为县域新的经济增长极。

3、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原则。优化配置县域内要素资源,加快托克逊县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强化园区内外各产业的分工协作,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托克逊县建材行

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4、集群化发展的原则。遵循产业发展规律,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着重培育支柱产业及完善产业链条,加快形成重点产业集群。

5、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在优质高效实施清洁产生的同时,充分发掘和扩展其特有的环境保护功能,建设特色资源转化项目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真正把建材工业建设成绿色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6、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原则。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4.4新型建材产业园区发展定位

1、产业发展定位

托克逊县煤炭和石灰石资源丰富,建材产业基础坚实,配套条件良好,区位优势明显,为此,新型建材产业园区将资源优势与现有石灰石建材产业基础优势结合,将建材产业内资源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最大限度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按照托克逊县整体发展战略要求及托克逊县产业园区总体布局规划,新型建材产业园区功能定位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坚持走新型建材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产业集群、企业聚集、产业联动”原则,实现托克逊县优势资源的产业化、工业化、市场化的

转变,把新型建材产业园区建成技术装备水平先进、经济效

益高、生态环境好,西部最具竞争力的新型建材园区。

2、产业发展经营模式

依托资源、统一规划、集约发展、分步实施、整体推进。

以产业集群的方式,优化配置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

按照“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模式,构建

具有托克逊特色的建材产业发展模式,打造以煤焦化、石灰、

水泥、新型墙体材料等生产加工、物流贸易、社会化专业综

合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的新型建材产业集群。

3、园区产业链

形成“原煤→焦化→尾气烧石灰石→重质钙粉和轻质钙粉

→废渣利用开发钙肥→水泥→尾矿及废渣利用新型墙体材

料→建筑陶瓷”等相互关联的煤化工及建材产业链。 统一优化

配置

图4—1 新型建材产业园区经营模式

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及规划方法的讨论

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及规划方法的讨论(一) (2009-03-23 22:00:24) 在当前的经济形式下,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新一轮经济组织形式的重构,必将是一个复杂多变和漫长的过程,逐步将影响到以实体经济为主的中国,尤其是 对以产业聚集为手段、产业成本为竞争力的园区化发展,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产业园区的发展将更多的符合经济活动的核心规律,也将从一般性的成本竞争 转向为效率的竞争和技术能力的竞争,将从一个规模化园区时代逐步走向“功能化 园区”的时代。 一、对产业园区不同发展阶段的模式分析 所谓产业园区,实际上是由于生产行为和交易行为带来的一种空间聚集模式,初期的聚集所带来的相关功能需求和衍生经济行为,造成了园区不同发展阶段的聚集方式和空间特征,也成为我们定义发展阶段特征的主要依据; 我们在这里把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义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生产要素聚集

第二个阶段,产业主导特征 第三个阶段,创新突破阶段 第四个阶段,现代科技都市

二、产业园区发展(尤其是高新园区发展)的几个趋势 随着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不断的转型,也必然使园区的发展内容和特征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的趋势,也是未来产业园区规划和发展中需要注意的内容; 趋势一、从注重优惠政策向发展产业集群转变:从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来看,基本经历了由“单个企业→同类企业集群→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演变,高新技术产业只有集群化发展,才会激发出更大的能量。从未来高新技术园区政策走向看,优惠政策将可能逐步从区域倾斜转向技术倾斜和产业倾斜(这是国外通行的做法)。 趋势二、由加工型高新区向研发型高新区转型:由于高新技术园区功能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新技术园区适合打造前端性产业链(研发、设计、中试等)。未来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在于比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转化效率,我国高新技术园区也将逐步走向以研发中心、研发型产业、科技服务业为主体的研发型高新技术园区。 趋势三、从强调引进大型公司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转变:随着高新产业系统化、交叉性的增大,使得科技研发与转化的复杂性日益加大,从而大规模研发的系统风险大大增加。而随着科技预测性和可控性的加强,在总体方向下,将研发课题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 要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9-2012年) 为应对全球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变化和挑战,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要求,发挥我省新材料产业优势,抢占新材料技术制高点,推动新材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09-2012年。 一、发展背景和现状 (一)产业界定与特点 新材料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材料:一是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的材料;二是高技术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三是由于采用新技术(工艺、装备),使新材料性能比原有性能有明显提高,或出现新功能的材料。新材料具有应用领域宽广,知识与技术密集度高,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强等特点。鉴于新材料种类纷繁,涉及面广,结合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实际,本纲要针对我省具有特色的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纳米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功能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等10类材料产业作出规划。 (二)发展背景与趋势 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纳米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和新型平板显示材料等蓬勃发展,各类新型化工新材料等层出不穷,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世界各国均把大力研究和开发新材料作为21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美国提出在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极端环境材料及材料科学等新材料产业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日本、欧盟、韩国等也制订了促进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的战略计划。我国新材料产

公司茶产业发展规划

公司茶产业发展规划建议书 一、企业市场前景及现状分析 1、市场前景分析 随着人们消费结构的改善,全球对茶叶认知度和人们对高品质生活追求程度的提高茶叶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从国际市场看,近年来我国茶叶出口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特别是绿茶在国际市场上优势明显。2009年我国出口茶叶30.29万吨,金额达到7.05亿美元,数量、金额分别较上年增长2.02%和3.3%。从国内市场看,一方面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茶叶消费向品牌化、安全化、多元化方向发展趋势明显,无公害茶、有机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年人均茶叶消费量仅为0.7千克,潜在的国内市场规模使茶产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从省内市场看,我省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随着经济的崛起,茶叶消费将呈刚性增长。如果年人均茶叶消费量由现在的0.26千克提高到全国平均水平0.7千克,省内市场销茶量将增加到10万吨,产量与销量缺口达2.8万吨以上;如果提高到广州、上海等地年人均消费茶叶1千克的水平,省内市场销茶量将增加到10万吨,产量与销量缺口5.8万吨以上。可以预见今后10年我省茶产业发展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自《河南省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颁布以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我县茶产业的发展必将在“十二五”期间迎来第二个春天。 2、企业现状

现有可开采茶园1000余亩,新开发茶园400余亩, 二、茶产业发展规划建议 (1)基地建设:对于新发展茶园,要“建一片,成一片”。对于已建成的幼龄茶园,科学肥水管理,三年过渡到投产园。对于已开采茶园,加强肥水管理,合理修剪,变投产园为丰产园。 (2)生产加工:充分利用鲜叶资源,加大干茶产出量,增加茶叶毛收入。合理安排采制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净利润。 (3)产品定价:通过实施产品组合战略,即将产品划分为利润产品、竞争产品、销量产品,获得组合竞争优势,最大限度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和竞争应对。通过逐渐导入和完善新产品开发战略,实现销售一代、开发一代的战略体系。通过完善产品专门化管理,确保各产品的市场成功和利益最大化。 (4)营销攻关:体现在以品牌促渠道,以品牌拓渠道。可采用连锁经营、合作经营及代理三维立体渠道,不断加大市场培育与开发力度,以实现销售的跨越式增长。 (5)组织架构:以现有组织架构为基础,完善人力资源配置,完善组织架构,制定科学明确的部门及岗位职责,实现分工合理,权责明确,高效协作。 (6)市场定位:增设部门,随时收集潜在市场信息,为下一步业务拓展提供准确参考依据。 (7)物流配送:初步建成物流配送基地,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形成物流园区雏形,使其具备发展为综合型物流园区的基本条件。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经典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经典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9-2012年) 为应对全球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变化和挑战,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要求,发挥我省新材料产业优势,抢占新材料技术制高点,推动新材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09-2012年。 一、发展背景和现状 (一)产业界定与特点 新材料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材料:一是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的材料;二是高技术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三是由于采用新技术(工艺、装备),使新材料性能比原有性能有明显提高,或出现新功能的材料。新材料具有应用领域宽广,知识与技术密集度高,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强等特点。鉴于新材料种类纷繁,涉及面广,结合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实际,本纲要针对我省具有特色的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纳米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功能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等10类材料产业作出规划。 (二)发展背景与趋势 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纳米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和新型平板显示材料等蓬勃发展,各类新型化工新材料等层出不穷,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世界各国均把大力研究和开发新材料作为21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美国提出在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极端环境材料及材料科学等新材料产业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日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思路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学校教育正在面临一场新的改革。为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求得更好发展,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立足深化学校内涵建设,推动教育科学发展,彰显教育功能优势,促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我校制定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一、学校发展因素分析 1、学校发展定位亟待明确。由于学校地处郊区,随着市委市政府的北迁、北郊经济的发展,大量外来民工子女入学,学校在生源猛增,促使学校在师资、硬件配备、学校管理等方面要上一个新的台阶。因此,学校未来如何发展已成为学校发展理念上亟待明确的问题。 2、找准校园文化发展的切入点。一直以来,学校采取了多种措施、开展了地方文化、班级文化、低碳行为文化、文明礼仪等各项层次不一、规模不同的文化创建活动,积极树立自身品牌,提高学校形象。但由于对学校内涵发展的理解不到位、认识不充足,文化的发展缺乏传承,缺乏师生共识,文化创建的目标多变、缺乏经验。以至在学校文化创建上一直处于循环往复、原地踏步的状态,活动众多,但成果不显著。因此,找准自身立足点,明确学校文化发展方向,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创建学校特色品牌是学校科学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 3、教师素质提升的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深化。学校内涵发展的深化,必须依赖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为此构建学习型组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前,学校团体学习、自主学习的氛围还不够浓厚,教师学习、思考、创新的意识还不够强烈,学习型组织内部自学的机制还不够完善,教师办公室合作、协调学习基础还未形成,学校面向未来发展还缺乏高素质教师素质团队的支撑,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停留在面上,没有深入人心,还没有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二、学校发展目标: 1、办学总体目标: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发展改革委江苏省新材料 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2年)的通知 苏政办发〔2010〕37号? 2010年4月6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省发展改革委编制的《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2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9-2012年) 为应对全球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变化和挑战,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要求,发挥我省新材料产业优势,抢占新材料技术制高点,推动新材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特制定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09-2012年。 一、发展背景和现状 (一)产业界定与特点 新材料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材料:一是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的材料;二是高技术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三是由于采用新技术(工艺、装备),使新材料性能比原有性能有明显提高,或出现新功能的材料。新材料具有应用领域宽广,知识与技术密集度高,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强等特点。鉴于新材料种类纷繁,涉及面广,结合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实际,本纲要针对我省具有特色的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纳米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功能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等10类材料产业作出规划。 (二)发展背景与趋势 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纳米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和新型平板显示材料等蓬勃发展,各类新型化工新材料等层出不穷,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

交通局工作思路及发展规划

交通局工作思路及发展规划 20xx年交通局工作思路及发展规划胡锦涛 __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这是对交通系统干部职工的极大鼓舞,同时也为今后一个时期交通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指导思想 我市明年及今后五年交通发展总体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民本xx”九项工程,加快实现“产业兴旺,城市秀美、文化繁荣、民生殷实、社会和谐、走势强劲”的强市目标,抢抓机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有序推进,努力实现我市交通、邮电、口岸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为实现民本xx和谐崛起提供安全、高效、畅通的交通通信保障。 二.工作目标 五年规划投资148亿元,突出公路网络建设,港口航道建设,站场建设,邮电通信建设,实现全市交通通信建设全覆盖。加快建设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形成结构优良的干、支线公路网络;继续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乡乡通油路(水泥路),85%的行政村通水泥路;优化港口布局,提升港区服务功能,打造现代航运物流旺市;

建立和完善高速运输服务网络和农村客运网络,加快道路货运站场及物流配载中心建设,努力把我市建设成全国公路运输枢纽城。确保到20xx年,交通基础设施和行业管理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具体项目 1.港区建设:五年规划投资20亿元,完成城陵矶(松阳湖)一期工程建设,同时启动城陵矶(松阳湖)二期工程建设;新建和改造1000吨级以上码头泊位30个,建设一批连通县域工业园的1000吨级和500吨级码头;完善以城陵矶为中心的11个港区建设;完成洞庭湖水上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到20xx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45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0万标箱。 2.高速公路建设:五年规划投资60亿元,完成随岳高速公路、岳常高速公路建设,启动京珠高速公路xx至长沙段复线工程。 3.干线公路改造:五年规划投资33亿元,完成国道g106平江段、岳荣新二期工程、岳汨公路、临鸭公路、铁桃公路、省道s202、207、306、s308建设,并搞好交通安全保障工程。

乡镇茶叶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范本

Screen and evaluate the results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analyze the deficiencies, learn from them and form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乡镇茶叶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 告

编号:FS-DY-24416 乡镇茶叶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茶叶是**乡重要的传统优势产业。为加快茶叶产业发展,全面提高茶叶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推进茶叶向良种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我们对**茶叶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了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茶叶产业发展具有较好的基础和条件。 **乡境内自然条件优越,适宜茶树生长,茶树品种资源丰富,**乡位于盈江县西北部,属地带。乡境内山峦重叠,沟谷纵横,地势起伏较大,主要以山地丘陵、小坝子为主,平均海拔1760米。国土总面积2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004亩(水田7160亩,旱地18488亩),森林面积138235亩。**乡是盈江县茶叶的重要产地,现全乡已建立完善的茶叶种植、加工、营销和技术推广体系,已积累丰富的茶叶生产经验,已实现传统生产工艺向现代生产工艺转变,已创制出“**山”茶叶品牌及系列产品,XX年授予州政府接待专用茶

叶称号。XX年末,全乡茶叶初制所7个,精制茶厂1个,茶叶精制生产线2条,精制生产能力3 万公斤,茶叶科技队伍15人。茶叶面积10776亩,产量107万公斤,产值542万元,农民茶叶收入235元。产量、产值、茶农收入比“十五”末分别增长33%、76.3%和58%。 二、茶叶是促进**乡山区、半山区、民族贫困地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骨干产业。**乡茶叶涉及面广、影响力大、茶叶遍及全乡所有村组,茶叶生产、加工、流通从业人员6500人,占全乡总人口61%。茶叶发展村社中30%的农民家庭收入主要来自茶叶。 三、**乡茶叶产业发展已出现良好态势。全乡规模连片茶园10776亩,规模经营面积100亩以上的有1家。茶叶加工企业实力逐渐增强。有机茶无性系良种无公害茶生产基地步伐加快,全乡已建立3652 亩无性系良种茶叶基地,XX 年新植茶园352亩,XX年新植1400亩,XX年新植2350亩,XX年新植1426亩。 四、**乡茶叶产业发展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xxx”以来,**乡茶叶产业发展速度虽然较快,但发展中仍存在下列问题:

产业园区的规划与理念

产业园区规划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统一 1、广州科学城概况 广州科学城位于广州市的东北部,规划用地面积为37km2,是以高科技制造业为基础,以形成科学研究综合体为目标,具有高质量生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高效率投资服务软环境的多功能现代新型产业区(图1)。 广州科学城的地形主要分为丘陵台地和河涌冲积谷地。其中大部分丘陵台地高程在50m~120m,北部最高的迁岗大山为288m,其地质构成以花岗岩、混合岩为主;河涌谷地则地势平缓,高程一般为15m~20m,其地质主要为第四纪松散堆积浅覆盖区,基岩地基和硬塑粘土地基的强度和埋藏条件相对稳定。科学城中的丘陵山地生态绿化环境良好,树木茂密,枝繁叶茂,以荔枝、橄榄等果树为主,谷地以农田为主。 2、广州科学城用地布局 无论是总体规划还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布局都是核心内容之一,是关系着全局性的工作。用地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或园区的环境、开发成本、效率,决定着一个地区的风格和魅力,也决定着其与城市或园区其他组成元素的和谐。总体上说,广州科学城在用地布局方面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图2)。 2.1 与自然和谐统一 为了充分利用科学城现状的地形、地貌和良好的生态、自然资源,规划项目组与重庆建筑大学黄光宇教授合作进行了以“广州科学城生态规划与建设研究”为课题的研究。根据研究成果,科学城总体规划对用地进行了适宜性分析,并以现状山体和河涌为生态系统骨架,充分尊重和利用现状山脉和谷地的走向,把建设用地安排在平坦的谷地上,并按谷地走向进行拓展形成纵向发展轴,横向拓展形成功能组团,各功能组团相对集中且有机疏散。这样的布局结构能充分利用自然山体资源形成较好的城市景观,真正做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图3)。 2.2 开发的经济性 在园区开发建设中,对大部分地区或城市的政府来讲,资金缺乏是制约园区开发和建设的最主要因素。因此,产业园区规划要把降低投资、提高资金的效益作为规划的主要指导思想,并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加以体现。 广州科学城用地规划充分尊重现状山体和生态环境,利用谷地进行开发建设,避免了对山体的大开大

公司规划发展计划书

公司发展计划书范本 锐意进取,永攀高峰 企业生存的关键是什么?说到底就是市场和利润,没有市场就没有利润,没有利润,企业就生存不下去。当领导要有威信,要有群众基础,就必须要有作为,能带领企业全体员工创造尽可能多的利润,让企业员工口袋里的钱一年比一年增长,做领导的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说话才有份量。杭州天开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发展到今天的规模,离不开领导、同志、员工的努力。但是,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基础设施投资明显降温,使公司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同时,公司本身目前也面临一些问题,对公司今后的发展形成制约,如企业发展方向模糊,战略目标不明确,机制不灵,公司内部人员结构失衡,技术管理人才匮乏,市场开拓较被动,内部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等,公司今后到底如何发展?怎么生存和做强?以下是我对天开公司今后发展的几点构想: 一、制订战略,明确目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市场不同情弱者。在当前市场经济秩序已经基本建立和完善的大好环境下,根据国家、我省及杭州市的中长期宏观经济政策,结合本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必须很好地明确企业发展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从而突出各阶段工作的重点。一步一个脚印,使企业能更好的适应市场的变化,避免发展中的大起大落,实现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高起点绘就企业发展蓝图,长远的、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战略规划,能够对我们企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指导性作用,同时,也能提高企业的凝集力,使员工自觉融身于企

业的发展目标中,群策共力。鉴于此,我们已与省经济规划研究院进行了初步衔接,计划委托该院为我公司编制公司20年发展战略规划,为公司发展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突出重点。 二、突出主业,多业并举,向多元化发展 目前甚至将来一段时间,国家特别是我们省的经济增长速度仍会较快,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较大,为我们赢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应看到建筑业受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影响较大,市场管理还不尽规范,为了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有效化解市场风险,在公司的产业发展战略上突出园林和市政这两块主打业务,将其做强做大,形成品牌优势,同时向其他产业领域延伸,具体有如下设想: 1、借着公司园林绿化资质升一级的机遇,利用各种手段宣传自己。一是公司要开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新产品,桐庐园艺场要“走出去、请进来”聘请浙江大学、浙江林学院等科研单位的资深专家做技术指导,与上述单位长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成为上述单位的科研基地、实习基地、种苗实验基地,发展鲜切花、无性繁殖、湿地植物、无土栽培等新科技、新产品,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公司业务在扩展上要开拓视野,主动出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观念的提高,对周围环境越来越注重,因此业务向住宅小区、单位场地绿化、道路绿化等方面延伸,不怕小,发挥我们的人才优势,给用户提供满意的绿化设计和施工服务。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将园林绿化形成为公司主要的经济增长亮点。 2、市政工程待人员到位后,积极扩展业务,积极创造条件,时机成熟时,完成公司资质的升级工作,以争取更大的业务,形成公司主要经济增长点。

2021年茶叶产业发展工作方案

xx年茶叶产业发展工作方案为抓好我镇xx年茶叶产业发展,更好、更快地造福人民群众,以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抓点连线扩面”的思路,重点突出示范区域,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建立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态高效茶园。 二、建设目标 继续抓好xx年13000亩茶园面积的管护工作,xx年新植茶园5000亩,具体规划为:茶场新植2100亩,村新植100亩,村1300亩,村新植1000亩,村新植500亩。 三、茶苗采购 (一)采购品种 选择适制性强,丰产性高,抗逆性强,适宜本地区土壤和气候的无性系良种。 (二)采购数量 本次采购数量共计2500万株。(5000亩x5000株/亩) (三)采购时间 在10月底前完成茶叶的采购,质量标准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1767-xx规定的一年生茶树改了品种合格苗标准。 四、进度安排 新植茶园分三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

10月30日前搞好政策宣传、茶苗选购和相应的技术培训,将栽植计划落实到地块到农户。 第二阶段:茶树栽植 11月30日前,按照规划面积进行茶叶栽植,拌好地,施好肥,盖好膜,保证茶树成活率,按规划面积完成栽植任务。 第三阶段:茶园管护 12月10日前,搞好新植茶园的管理,剪枝、灌水、覆盖。 未分配新植任务的村,在12月10日前,必须搞好旧茶园的管理,除草、补植、理沟、修枝。 五、保证措施 (一)明确目标任务 镇上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副镇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xx年茶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目标任务,镇上为每村派业务骨干3名,负责对茶叶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宣传发动、栽植计划、茶苗调运,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协调解决新植茶园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做到目标到村责任到人。 (二)加强技术指导 镇上成立专门的技术指导工作小组,采取集中培训、分散培训和到户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茶叶栽植的工作人员和群众进行实地演练培训,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栽茶人员的技术能力。在茶叶栽植正式开始时镇技术工作组要到现场进行指导,保证各村茶叶栽植技术指导到位。

促进新型建材产业加快发展实施方案

促进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加快发展实施方案 新型建筑材料是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发展的新一代建筑材料,主要包括墙体材料、防火保温绝热材料、防水材料、装饰装修材料以及化学建材等,具有复合、多功能、节能、绿色、轻质高强等特点。新型建筑材料产业是建立在技术进步、保护环境和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基础上的新兴产业。促进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加快发展,对推进全省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是实现我省绿色崛起的物质保障。 “十二五”以来,我省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建材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约2000亿元。但仍存在产业规模小、集中度低、龙头企业少、研发力量薄弱、竞争力不强、经济支撑作用不明显等问题。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受房地产销售减缓、库存增加影响,建筑材料需求量明显下滑,对我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加快发展,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通知》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八届六次全会和省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以“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为导向,将改革创新和激励措施贯穿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各个环节。把握环渤海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吸引先进技

术,积极承接京、津建筑材料产业转移和技术扩散,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快速发展。 二、目标任务 到2015年底,突破一批建设急需、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材料和技术,培育一批龙头骨干示范企业,形成一批凸显本省特色的新型建筑材料产品,逐步建立起自主创新能力强、产业规模发展快、资源利用率高的新型建筑材料产业体系,使其成为全省支柱产业。新型建筑材料在建设工程平均使用率达到60%。“十三五”末,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年产值突破3000亿元,新型建筑材料在我省建设工程平均使用率达到80%。 (一)新型墙体材料:鼓励研发和生产高强度、高保温、装饰一体化的新产品。在新建建筑工程推广多功能、轻质化、空心化新型墙体材料。到2015年底,新型墙体材料产量达到280亿块标砖,在新建建筑中应用率达到70%。到“十三五”末,新型墙体材料产量达到330亿块标砖,在新建建筑中应用率达到85%。 (二)高性能混凝土:鼓励研发和生产C60及以上高性能混凝土。在新建建设工程优先使用C30及以上的高性能混凝土。推广使用C50及以上的高性能混凝土,到2015年底,C30及以上高性能混凝土用量达到总用量的80%,C60及以上高性能混凝土用量达到总用量的20%。“十三五”末,C35及以上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占混凝土总量的80%以上。在超高层建筑和大跨度结构以及预制混凝土构件、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混凝土中推广应用C60及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中长期发展规划

中长期发展规划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竹铺中心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深刻理解我县“促进公平,强基固本,提高质量,改革创新,服务发展”教育工作方针,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理清学校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有效的办学策略,加快我校的发展速度,特制订我校中长期发展规划。 二、发展目标 (一)总目标: 根据学校“两继三自四生成”的办学思路,确定学校2011—2020年的发展目标:2015年前,成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2020年前,将学校办成一所全区一流的、特色鲜明的示范性普通高中。把中山中学建成有深厚文化内涵、现代教育理念的自治区一流示范性普通高中,培养全面发展、有特长、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合格劳动者。(二)阶段目标: 1、2012年前,完成学校改造一期工程(新教学楼启用),成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立项建设学校。 2、2014年前学校改造全部完成;新校区完成规划。 3、2015年前,初中部完成剥离;在校高中生达到30个教学班,通过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新校区建设启动。 4、2017年,新校区启用。两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完成。 5、2020年前实现把中山中学建成有深厚文化内涵、现代教育理念的自治区一流示范性普通高中。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三风”。 1.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与养成教育。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五爱教育”为核心,以“八荣八耻”为指导,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活动主题,在学生中扎实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组织学生学习新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纲要》,落实德育常规,以开展多种形式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拓宽德育途径,探索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和针对性。 (1)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活动主题,以地方的德育基地、地方文化等教育资源为载体,以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民族精神为目标,广泛进行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2)进一步细化、规范学校的德育活动,制定德育工作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计划,落实工作制度与要求。深入学习贯彻新的《中学生守则》为重点,通过开展“文明班级”评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与语言文明习惯。有计划地抓好以重大节日、纪念日、民族的传统节日为契机的系列教育活动,积极有效地开展“读书、大手拉小手、学雷锋行动、社会实践、春秋季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不断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与祖国的思想,培养学习探究与体验的热情。 (3)建立健全并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开展社会服务、劳动、社会实践与体验活动。艺术节、学雷锋等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劳动思想与技能,增强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性,培养良好的学风。

县2017年茶叶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县2017年茶叶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县2017年茶叶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2017年,**县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农业农村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工作部署和“3+N”特色走廊建设的总体要求,立足**茶叶产业资源,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推进全县茶叶产业发展,促进全县茶叶提质增效。现将2017年茶叶产业发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茶叶产业发展情况 按照“打破界限、连片发展、统防统治、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以“基地标准化、运作产业化、产品品牌化、服务社会化、利益风险一体化”为基本要求,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通过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在天凤乡、宝峰彝族乡、民建彝族乡、烈士乡等乡镇的高山有机茶产业环线上,采用“补天窗”方式新种植茶叶1000亩。深入“绿色植保”理念,推行“统一防治时间、统一药剂药量、统一防治人员、统一植保机械、统一安全间隔期”工作模式,采用“统一茶园管理标准、统一配送农业投入品、统一防控措施、统一原料采摘标准”的“四统一”管理措施,推动产业环线及全县茶叶发展方式转变和经营方式创新,促进全县茶叶产业上档升级。全县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20000亩,应用杀虫灯、黄板等绿色防控措施开展绿色防控60000亩(投产茶园的92%),开展茶园机剪、机修面积20000余亩,改造低产低效茶园11000亩,申报有机茶园3000亩。全县茶叶总产量达0.39万吨,比上年增长3%,总产值1.8亿元,比上年增长15% 二、工作措施 (一)强化技术培训,提高茶叶产业管理水平。将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等与技术扶贫、农业项目实施培训等有机结合,着重在全县茶叶发展乡镇,重点是以茶叶产业为主导产业的贫困村开展茶叶种植管理加工等相关知识培训。截至目前,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40余场次,培训人员2800余人次,发放各项技术资料6000余份。 (二)强化战略实施,增强茶叶产业发展动力。一是实施机制创新战略。坚持“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落实五个规范为要求,以协会(合作社)为扶持政策的承接主体,集中力量打造产业带和示范基地。今年“围绕四大主导产业,打造三条特色环线,建成百万亩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启动了茶叶产业环线打造工作。 二是实施大品牌战略。构建以政府和行业组织为支撑,规模企业为主导,认证机构做补充的区域茶叶品牌孵化单元,合力打造以区域公共品牌为基础结构、企业自主品牌进行有效填充的产业品牌综合体系。2017年,积极组织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参加各类展会,大力提升特色区域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在第六届国际茶博会·**杯斗茶大赛上**荥泰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瑞吉隆兴”牌“芽细藏茶”和“古道红”茶喜获金奖;**县塔山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塔山”牌观音仙茶入选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茶样库”。 三是实施基地辐射示范带动战略。鼓励支持企业与茶农共同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组织,建立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规模化经营的现代茶业发展模式和稳定可控的原料基地。目前,已在全县茶叶重点乡镇民建、荥河、宝峰、天凤建立了有机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在五宪建立了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示范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1997年-2000年产业规划) (送审稿)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规划组 一九九七年三月 前言 发展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办好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把深圳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需要,是实现深圳市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6年9月,深圳市政府根据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决定将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简称高新区)扩大到平方公里,实行“一区多园”的管 理体制,并得到国家科委的批准。高新区的建立和发展迫切要求进行新的统一规划。根据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领导小组的要求,在高新区规划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产业规划组从1996年10月开始编制《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1997年~2000年产业规划)》。本规划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多次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力争做到高新区产业规划与深圳市的高新技术产业规划相吻合,与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相吻合;做到规划是高起点、高标准、有特色,而且具有可操作性,对高新区产业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高新区产业规划是高新区总体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按照本规划,从现在起到2000年,高新区将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有一个飞跃的发展。为2000年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一个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将出现在深圳湾畔。

第一部分目的和依据 一、规划的目的 本规划是在《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和《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制订的,其目的在于: (一)确立高新区的发展目标 高新区的发展目标是建成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基地。 (二)确立高新区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功能定位 高新区应成为我市大规模、高效益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企业运行机制的试验区;科技成果的转化区;国内、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教育区。 (三)确立高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 高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是: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四大产业,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是高新区的重点支柱产业。 二、高新区的现状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位于深圳经济特区西部,北起广深高速公路,南到滨海大道,西临麒麟路、南油大道,东至沙河西路,面积平方公里。北 环大道和深南大道横贯其中,将高新区自然分割为南、中、北三个区域。 (一)北区 北区位于广深高速公路和北环大道之间,包括第五工业区和松坪山生活区。总面积平方公里。 1.第五工业区

金刚台乡金刚台村茶产业发展规划

金刚台乡金刚台村2011-2020茶产业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加快我村茶产业发展,促进茶农收入增加、茶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村按照市、县壮大发展茶产业的要求,充分利用本村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无性系茶,强力推进茶产业,打造茶叶专业村,为群众发家致富开辟了一条好路子 (一)拥有明显的产业优势 1、生态条件好。我村地处大别山河南境内最高峰金刚台北麓,水源洁净,土壤肥沃,立体气候明显,生态环境优美,具有得天独厚的产优质绿色有机茶的自然生态条件。 2、茶叶品质优。我村茶叶产区主要分布在200-700米的丘陵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茶树病虫害少,所产茶叶具有香浓、味纯、耐泡、有效成份含量高,无污染的内在品质。 3、发展空间大。我村组组宜茶,户户产茶,发展空间大。无公害茶叶基地2400亩。 4、政策机遇好。县委、县政府近年来连续出台鼓励茶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初步形成茶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 5、富余劳力多。我村有农村劳动力780人,完全可以保证茶叶发展的劳动力需要。加之茶农种植茶叶历史悠久,基本技能较熟练,为茶叶健康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具有扎实的产业基础

1、生产基地初具规模。目前,全村茶叶基地面积达到3000亩,茶叶年产量45吨,总产值1500余万元。 2、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我村不断引进“竹叶青”“乌牛早”等优良无性系茶叶品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认真学习种茶、制茶的先进技术,不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标准化生产技术,不断提高茶叶生产技术水平,名优茶比率由原来的8%提高到30%,茶叶在全乡人均纯收入中的贡献率已达到10%。 3、群众积极性高。从2006年至今,群众腾田种茶,每亩收入平均达到5000元左右,最高的地块可达12000元。目前,山上山下、田间地头种的全部是茶叶,并且全部是群众自发种植。 4、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近年来,我村通过优化、整合茶叶资源,完善管理体制,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全村茶叶生产人员已达220人,茶叶专业加工大户10余户,建成茶叶生产合作社2个,初步形成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茶叶产业化经营格局。 5、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注册了“金刚碧绿”、“龙山碧芽”、“信阳红”红茶等一批茶叶商标,多次在国家、省、市获奖。 二、存在的问题 1、基地规模不大,发展速度不快。全乡8.96平方公里,茶园面积仅3000亩(其中还包括部分零星茶园),茶叶原料生产不足,每到春茶上市,总会出现加工企业抢鲜叶、消费者抢茶叶的现象,由于面积小、发展速度慢限制了茶叶产业的快

【园区规划】我国产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园区规划专题 我国产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前瞻产业研究院二零一八年五月

我国产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在产业园区中,存在两种典型的盲目开发模式:一是过剩式开发。 走进园区,物业大量过剩,空置现象严重,貌似琳琅满目,实则死棋一盘,看不到任何产业氛围,产业园区成工业“鬼城”;二是等待式开发。 一、现状: 乱象、误区及难度 四大乱局:在招商引资的压力下,地方政府动用所能动用的一切资源来吸引大公司投资落户,而各类公司也冲着廉价派送的资源而来,急速扩张,工业地产的开发,变成了一场以社会资源作交易的圈地运动,乱象纷然。 1、圈地园:外俨车水马龙内然陋室空堂 文字理念鸣锣,虚拟项目开道,数字指标入围,理想利税突围。先拿地,再围挡,几通一平过后,静候企业拿钱为我建园,外看“车如流水马如龙”,内看“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养田鼠不错,养企业难办。碧云天,荒草地,巷陌连野,野上寒烟翠。工业园变成了“圈地园”,削尖脑袋,硬拼土地“红利”。 2、烂尾楼:曾夸海口白富美如今实则跛脚鸭 不少开发商初衷多为钻政策空子,榨尽优惠空间;用住宅地产模式开发工业地产,“一锤子”心理比较严重;服务平台呼声叫得最响,做得最差;以工促商、以商养工的长效收益意识淡薄。企业被诱

哄着走进去,哭喊着出不来。没有后续资金的跟进,工业园成了典型的跛脚鸭, 我自横刀“烂尾楼”,被人怒骂爱谁谁。 3、标配城:看上去很美听上去很囧 产业园仿佛成为标配城,人有我有,我差但有,模仿甚于创新,人云亦云,千篇一律,同质化、同构化严重。没有缜密的市场调研,忽略与核心客群的精准对接,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将工业园区建成只可欣赏不可把玩的瓷娃娃,比一比还好,碰一碰不可,看上去很美,听上去很囧。 4、万国城:捡进篮子都是菜收入囊中尽是财产业园不应是大型企业的专属区,也不应是中小企业的试验田,更不应是小微企业的“攀高枝”,而应是大中小微企业按照产业链条的需要进行梯度式配置入围。忽视全产业链的企业有效配置,单纯的铺罗撒网,奶多奶少都是娘,来者不拒,尽收“麾下”。没有核心竞争力的长效打造,势必造成繁华背后的荒凉再现。

2020年(发展战略)武汉市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

(发展战略)武汉市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

----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目录 壹、发展新起点 二、发展新环境 (壹)“十二五”时期武汉发展的机遇 1、俩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带来历史新机遇。 2、中部崛起战略的深人实施带来发展新机遇。 3、外部经济环境为内需型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4、新壹轮经济上升周期为我市加速发展带来新机遇。 5、绿色产业革命给武汉产业跨越式发展带来新契机。(二) “十二五”时期武汉面临的挑战 1、国内市场竞争压力将进壹步加剧。 2、资源供求矛盾和环境约束力将进壹步加剧。 3、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压力将进壹步加剧受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我市劳动力供需矛盾将加剧。 4、于区域发展上的压力将进壹步加剧。 三、发展新目标 (壹)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三)主要指标 四、发展新任务

(壹)把结构大调整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主线。 (二)把城乡大建设作为功能提升的重要支撑。 (三)把改革大推进作为率先崛起的强大动力。 (四)把民生大改善作为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 五、发展新举措 (壹)按照转变发展方式的新理念,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1、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2、推进自主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城城市核心竟争力。 3、加大对民生工程、自主创新、亚友基础没施、新农村建没、生态环境等领域项目的推进力度。 4、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相结合,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二)按照城市空间发展的新架构,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1、注重城市功能分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2、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增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3、加强市政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4、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三)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趋势,加快城乡壹体化主迁程。 1、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人持续较快增长。 2、继续坚持均市农业取向,全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3、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4、深化城乡要素市场改革,促进农村个面发展。

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及案例

产业园区规划简介 所谓产业园区,实际上是由于生产行为和交易行为带来的一种空间聚集模式,初期的聚集所带来的相关功能需求和衍生经济行为,造成了园区不同发展阶段的聚集方式和空间特征,也成为我们定义发展阶段特征的主要依据 在当前的经济形式下,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新一轮经济组织形式的重构,必将是一个复杂多变和漫长的过程,逐步将影响到以实体经济为主的中国,尤其是对以产业聚集为手段、产业成本为竞争力的园区化发展,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产业园区的发展将更多的符合经济活动的核心规律,也将从一般性的成本竞争转向为效率的竞争和技术能力的竞争,将从一个规模化园区时代逐步走向“功能化园区”的时代。 产业园区的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生产要素聚集 1、发展阶段:要素群群集阶段 2、产业聚集动力:低成本导向,由于优惠政策的吸引及生产要素的低成本,导致人才、技术培训、资本的滑入,但要素低效串配置 3、产业发展需求因素:廉价的土地、劳动力、优惠的税收政策 4、园区功能:加工型,单一的产品制造、加工 5、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关系:基本脱离(点对点式) 6、由政府的优惠政策等“外力”的驱动 7、主要的产业类型: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 8、产业空间形态:纯产业区,在空间上呈现沿交通轴线布局,单个企业或同类企业聚集 9、园区增值方式:人们对园区主要活动的关注顺序是:贸-工-技。可称之为“工业产品贸易区”,其增值手段主要是“贸易链”,即通过与区内外、国内外的贸易交换获取附加值10、代表园区:我国一些发展水平信偏低的产业园区目前尚处于这一阶段 第二个阶段,产业主导特征 1、发展阶段:产业主导阶段 2、产业聚集动力:产业链导向。各种生产要素重新整合,形成稳定的主导产业和具有上、中、下游结构特征的产业链,具有较好的产业支撑与配套条件 3、产业发展需求因素:一定的配套服务和研发能力,这时期企业主要依靠外部科学结构和大学的支撑,因园区内企业自身能力较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