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九上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知识点汇总

湘教版九上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知识点汇总
湘教版九上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知识点汇总

?

湘教版九上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一:直接开平方法

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一般地,对于形如x=a(a≧0)的方程,根据平平方根的定义,可解的x=,x=-。

知识点二: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因式分解法的意义:因式分解法就是利用因式分解求出方程的解的

方法,如对于方程x-4=0,左边分解因式可得(x+2)(x-2)=0,

则必有x+2=0或x-2=0,所以x=-2,x=2,这种解法叫做因式分解

法,即利用因式分解法的方法解方程称为因式分解法。

2.因式分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将方程的右边化为0

②将方程的左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

③令每一个因式分别为零,就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④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知识点三:配方法

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为一个非负常数,然后利用开平方数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

知识点四:公式法

1.一般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如果b-4ab≥0,

那么方程的两个根为x=-b±/2a。

这个公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求根公式,我们可以由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a、b、c的值,直接求得方程的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求根公式法。

2.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就是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的过程。

解:a≠0,方程两边都除以a,得x+bx/a+c/a=0

移项,得x+bx/a=- c/a,

配方,得x+2*x*b/2a+(b/2a)=(b/2a)- c/a

即(x+ b/2a)=b-4ac/4a

∵a≠0,∴4a>0,当b-4ac≥0时,直接开平方,得

x+ b/2a=±/2a

∴x=- b/2a±/2a,

即x=-b±/2a

友情提醒:

⑴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的根是由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a、b、c 确定的。

⑵由配方法推导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求根公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即公式法,大大简化了书写步骤,减小了计算量,使我们能快速、准确地求出方程的解。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通用法,尽管配方法和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两个截然不同的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没有配方法,就不可能有求根公式,因此就不可能有公式法的产生,配方法是公式法的基础,而公式法又是配方法的简化。

知识点五:灵活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基本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一元二次方程,常用的方法有四种: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求根公式法。这四种方法各有长处,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是并非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都能用这两种方法来解决;配方法适用于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但配方法比较麻烦;公式法也适用于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主要方法,且公式法比配方法简单的多,它直接是用配方法导出的公式。但公式法不如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快捷。因此,在解具体方程要根据方程的特征,因题而异,灵活运用适当的解法。

知识点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我们知道,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用配方法可将其变形为(x+ b/2a)=b-4ac/4a,因为a≠0,所以4a>0,我们可以看出:

⑴b-4ac>0时,方程右边是一个正数,因此有x=-b+/2a,x

=-b-/2a,这样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⑵当b-4ac=0时,方程右边是0,因此方程有x= x=-这样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⑶当b-4ac<0时,方程右边是一个负数,而方程的左边(x+)不可

能是一个负数,因此方程没有实数根。

由此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x+bx+c=0的根的情况可由b-4ac来判定,这样我们不解方程就可以判断方程根的情况。

知识点七: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一元二次方程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关键是注意数量关系的分析后找出相等关系。再设适当的未知数列出方程。得到方程的解后,还必须检验是否符合题意。

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详解

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详解数学是被很多人称之拦路虎的一门科目,同学们在掌握数学知识点方面还很欠缺,为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详解,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21章二次根式 学生已经学过整式与分式,知道用式子可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与数量关系有关的问题还会遇到二次根式。二次根式一章就来认识这种式子,探索它的性质,掌握它的运算。 在这一章,首先让学生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并掌握以下重要结论: 注:关于二次根式的运算,由于二次根式的乘除相对于二次根式的加减来说更易于掌握,教科书先安排二次根式的乘除,再安排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的乘除一节的内容有两条发展的线索。一条是用具体计算的例子体会二次根式乘除法则的合理性,并运用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进行运算;一条是由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得到 并运用它们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二次根式的加减一节先安排二次根式加减的内容,再安排二次根式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内容。在本节中,注意类比整式运算的有关内容。例如,让学生比较二次根式的加减与整式的加减,又如,通过例题说明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多项式

乘法法则和乘法公式仍然适用。这些处理有助于学生掌握本节内容。 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 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还会遇到一种新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章就来认识这种方程,讨论这种方程的解法,并运用这种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章首先通过雕像设计、制作方盒、排球比赛等问题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然后让学生通过数值代入的方法找出某些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加以体会,并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 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节介绍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三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下面分别加以说明。(1)在介绍配方法时,首先通过实际问题引出形如的方程。这样的方程可以化为更为简单的形如的方程,由平方根的概念,可以得到这个方程的解。进而举例说明如何解形如的方程。然后举例说明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化为形如的方程,引出配方法。最后安排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在例题中,涉及二次项系数不是1的一元二次方程,也涉及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学了公式法以后,学生对这个内容会有进一步的理解。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归纳及练习(供参考)

一元二次方程 一、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 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0(02≠=++a c bx ax ,其中2ax 叫做二次项,a 叫做二次项 系数;bx 叫做一次项,b 叫做一次项系数;c 叫做常数项。 二、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1.降次: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不管用什么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都是要一元二次方程降次) 2、直接开平方法 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直接 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x 2=b 或b a x =+2)(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知,a x +是b 的平方根,当0≥b 时,b a x ±=+,b a x ±-=,当b<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3、配方法: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平方公式222)(2b a b ab a +=+±,把公式中的a 看做未知数x ,并用x 代替,则有222)(2b x b bx x ±=+±。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①移项、②配方(写成平方形式)、③用直接开方法降次、④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⑤判断2个根是不是实数根。 4、公式法: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 一元二次方程 )0(02≠=++a c bx ax 的求根公式: 当ac b 42->0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当ac b 42-=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 当ac b 42-<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5、因式分解法:先将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化成两个一次式的乘积等于0的形式,再使这两个一次式分别等于0,从而实现降次,这种解叫因式分解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 三、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 )0(02≠=++a c bx ax 中,ac b 42-叫做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来表示,即ac b 42-=? 四、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如果方程 )0(02≠=++a c bx ax 的两个实数根是21x x ,,由求根公式 )04(2422≥--±-=ac b a ac b b x 可算出 a b x x -=+21,a c x x =21。 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方程2x -9=0的解是 ( ) A 、x =3 B 、 x = -2 C 、x =4.5 D 、 3x =± 2、方程24x x =的解是( ) A、4x = B 、2x = C 、4x =或0x = D 、0x = 3、下列方程中,有两个不等实数根的是( ) A 、238x x =- B 、2510x x +=- C 、271470x x -+= D 、2753x x x -=-+ 4、用换元法解方程2221x x x x ????+-+= ? ?? ???,若设2y x x =+,则原方程可化为( ) A 、210y y -+= B 、210y y ++= C 、210y y +-= D 、210y y --= 5、设a b ,是方程220090x x +-=的两个实数根,则22a a b ++的值为( ) A 、2006 B 、2007 C 、2008 D 、2009 6、某县为发展教育事业,加强了对教育经费的投入,2007年投入3 000万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元二次方程 易错点: a≠0 和a=0 方程两个根的取舍 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一下几点: 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③是整式方程。 知识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形式:ax2 + bx + c = 0(a ≠0).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知识点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方程的解的定义是解方程过程中验根的依据。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配方法 / 知识点一: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如果方程的一边可以化成含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平方,另一边是非负数,可以直接开平方。一般地,对于形如x2=a(a≥0)的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解得x1=a,x2=a -. (2)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x2=p或(mx+a)2=p(m≠0)形式的方程,如果p≥0,就可以利用直接开平方法。 (3)用直接开平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要正确运用平方根的性质,即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4)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①移项;②使二次项系数或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的平方项的系数为1;③两边直接开平方,使原方程变为两个一元二次方程;④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原方程的根。 知识点二: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的目的是降次,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配方法的一般步骤可以总结为:一移、二除、三配、四开。 (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 (2)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 (3)) (4)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 (5)若等号右边为非负数,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 公式法 知识点一: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一般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如果b2-4ac≥0,那么方程的两个根为 x= a ac b b 2 4 2 - ± - ,这个公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求根公式,我们可以由一元二方程的系数a,b,c的值直接求得方程的解,这种解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2)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就是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 0)的过程。

(完整word版)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复习专题

一元二次方程专题复习 韦达定理:如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两根为12,x x ,则 12b x x a +=-,12c x x a ?= 适用题型:(1)已知一根求另一根及未知系数; (2)求与方程的根有关的代数式的值; (3)已知两根求作方程; (4)已知两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 (5)确定根的符号:(12,x x 是方程两根); (6)题目给出两根之间的关系,如两根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两根 的平方和或平方差是多少、两根是Rt ?的两直角边求斜边等情况. 注意:(1)222 121212()2x x x x x x +=+-? (2)22121212()()4x x x x x x -=+-?; 12x x -= (3)①方程有两正根,则1212 00x x x x ?≥?? +>???>?; ②方程有两负根,则1212 000x x x x ?≥?? +? ; ③方程有一正一负两根,则12 0x x ?>?? ??? --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第一章直角三角形 一、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直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就是直角的三角形。 三角形内角与等于180°。 三角形中线:连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 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A、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B、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C、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D、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30°。 3、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A、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B、如果三角形一边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二、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与,等于斜边的c的平方,即a2+b2=c2。 2、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任意两条边长,可以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第三边的长。 3、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下面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三、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斜边与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A表示对应角相等、S表示对应边相等) 四、角平分线的性质 1、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叫的平分线上。

第二章四边形 一、多边形 1、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 A、组成多边形的各条线段叫做多边形的边。 B、每相邻两条边的公共端点叫做多边形的焦点。 C、连接不相邻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D、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作多边形的内角,简称多边形的角。 2、多边形的内角与 n边形的内角与等于(n-2)*180°。 3、多边形的外角与 A、多边形外角的定义:多边形的内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方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 B、多边形外角与的定义:在多边形的每一个顶点处取一个外角,它们的与。 C、多边形外角与定理:任意多边形的外角与等于360°。 D、多边形外角与定理的证明:多边形的每个内角与跟它相邻的外角就是邻补角,所以n边形内角与加外角与等于n*180°,外角与等于n*180°-(n-2)*180°=360°。 4、正多边形 A、在平面内,边相等、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作正多边形。 ○1正多边形必须满足:各边相等、各内角相等。缺一不可。 ○2各内角相等,所以每个内角为 ○3各外角相等,外角为,每个内角为180°-。 ○4正多边形都就是轴对称图形,正n边形有n条对称轴,当n为偶数时,正n边形既就是轴对称图形也就是中心对称图形。 二、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用表示。 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二次根式知识点 考点1、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的小数,叫做无理数。 常见的无理数: 1、π以及π的有理数倍数。 2、、、; 3、2.01001000100001………… 考点2、二次根式的概念 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1、被开放数a是一个非负数; 2、二次根式是一个非负数,即≥0; 3、有限个二次根式的和等于0,则每个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必须是0. 考点3、移因式于根号内、外的方法 移因式于根号外 1、当根号外的数是一个负数时,把负号留在根号外,然后把这个数平方后移到根号内 2、当根号内的数是一个正数时,直接把这个数平方后移到根号内 移因式于根号内 1、当根号内的数是正数时直接开方移到根号外 2、当根号内的数是负数时开方移到根号外后要添上负号 考点4、最简二次根式 知识回顾: 满足下列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1) 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 (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知识特点: 1、最简二次根式中一定不含有分母; 2、对于数或者代数式,它们不能在写成a n×m的形式。 考点5、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计算 二次根式的化简,实际上就是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然后,通过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方法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a+b=(a+b),(m≥0); 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 a≥0, b≥0); 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 a≥0, b>0);

二次根式的乘方运算:=a,( a≥0); 二次根式的开方运算:= 考点6、与的异同点 1、不同点:与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表示一个正数a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而表示一个实数a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 2、相同点:当被开方数都是非负数,即时,=;时, 无意义,而 一元二次方程 考点一、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它的特征是:等式左边 十一个关于未知数x的二次多项式,等式右边是零,其中叫做二次项,a叫做二次项系数;bx叫做一次项,b叫做一次项系数;c叫做常数项。 考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 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直接 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知, 是b的平方根,当时,,,当b<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配方法: 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平方公式,把公式中的a看 做未知数x,并用x代替,则有。 配方法的步骤:先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再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再同时加上1次项的系数的一半的平方,最后配成完全平方公式 3、公式法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知识点总结:一元二次方程 知识框架 知识点、概念总结 1.一元二次方程: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有四个特点: (1)含有一个未知数; (2)且未知数次数最高次数是2; (3)是整式方程。要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先看它是否为整式方程,若是,再对它进行整理。如果能整理为 ax 2 +bx+c=0(a≠0)的形式,则这个方程就为一元二次方程; (4)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 2 +bx+c=0时,应满足(a ≠0); 3.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ax 2 +bx+c=0(a ≠0)。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化成ax 2 +bx+c=0(a ≠0)后,其中ax 2 是二次项,a 是二次项系数;bx 是一次项,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4.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 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b a x =+2)(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知,a x +是 b 的平方根,当0≥b 时,b a x ±=+,b a x ±-=,当b<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配方法

配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它不仅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上有所应用,而且在数学的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配 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平方公式2 22)(2b a b ab a +=+±,把公式中的a 看做未知数x ,并用x 代替,则有 222)(2b x b bx x ±=+±。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现将已知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化二次项系数为1;常数项移到右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使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变形为(x+p)2 =q 的形式,如果q ≥0,方程的根是x=-p ±√q ;如果q <0,方程无实根. (3)公式法 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 一元二次方程)0(02 ≠=++a c bx ax 的求根公式: )04(2422≥--±-=ac b a ac b b x (4)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法就是利用因式分解的手段,求出方程的解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5.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中,ac b 42-叫做一元二次方程)0(02 ≠=++a c bx ax 的根的 判别式,通常用“?”来表示,即ac b 42-=? 6.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如果方程)0(02 ≠=++a c bx ax 的两个实数根是21x x ,,那么a b x x - =+21,a c x x =21。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个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两根之和等于方程的一次项系数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的相反数;两根之积等于常数项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 7.分式方程 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8.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 解分式方程的思想是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它的一般解法是: (1)去分母,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 (2)解所得的整式方程 (3)验根:将所得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若等于零,就是增根,应该舍去;若不等于零,就是原方程的根。 知识点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例题: 1、判别下列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是的打“√”,不是的打“×”,并说明理由. (1)2x 2-x-3=0. (2) 4 y -y 2 =0. (3) t 2=0. (4) x 3-x 2=1. (5) x 2-2y-1=0. (6) 21 x -3=0.

九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二次方程专题知识点总结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复习 知识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判断标准: (1)方程是_____方程(2)只有___个未知数(一元)(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__(二次) 三个条件同时满足的方程就是一元二次方程 练习A :1、下面关于x 的方程中:①ax 2+bx+c=0;②3x 2-2x=1;③x+3= 1x ;④x 2-y=0; ④(x+1)2=x 2-1.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是. 2、若方程kx 2+x=3x 2+1是一元二次方程,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3、若关于x 的方程05122=+-+-x k x k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4、若方程(m-1)x |m|+1-2x=4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______. 知识点2.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及有关概念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是二次项,______为二次项系数,_______是一次项,_______为一次项系数,______为常数项。 注意: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都包括前面的符号 练习B:1、将一元二次方程3x(x-1)=5(x+2)化成一般形式为_____________,其中二次项系数 a=________,一次项系数b=__________,常数项c=__________ 知识点3.完全平方式 练习C:1、说明代数式2241x x --总大于224x x -- 2、已知1a a +=求1a a -的值. 3、若x 2+mx+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若x 2+6x+m 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是。 若942++kx x 是完全平方式,则k =。 知识点4.整体运算 练习D:1、已知x 2+3x+5的值为11,则代数式3x 2+9x+12的值为 2、已知实数x 满足210x x +-=则代数式2337x x ++的值为____________ 知识点5.方程的解 练习E :1、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3x+k 2=0的一个根是x=-1,则k=_______________. 2、求以12x 1x 3=-=-,为两根的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

九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证明(二) 1.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2.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作一条等边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线,将等边三角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锐角等于30o,这它所对的直角边必然等于斜边的一半。有一个角等于60o的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如果知道一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首先要想的定理有:①勾股定理:a 2+b 2=c 2(注意区分斜边与直角边);②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有一个内角等于30o,,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③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垂直平分线是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直线与射线有垂线,但无垂直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线段垂直平分线逆定理:到一条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4.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个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角平分线逆定理:在角内部的,如果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则它在该角的平分线上。角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交点到三边距离相等,交点即为三角形的内心。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整式方程,且都可以化为ax2+bx+c=0(a、b、c为常数,a≠0)的形式,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把ax2+bx+c=0(a、b、c为常数,a≠0)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为二次项系数;b为一次项系数;c为常数项。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①配方法<即将其变为(x+m)2=0的形式>②公式法(注意在找abc 时须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③分解因式法把方程的一边变成0,另一边变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来求解。 2.根与系数的关系: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当b2-4ac=0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b2-4ac<0时,方程无实数根。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根分别为x1、x2,则有:x1+x2=-b/a;x1·x2=c/a。 第五章反比例函数 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y=k/x(k为常数,k≠0)叫做反比例函数,即y是x的反比例函数。(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其中x不能为零)。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是反比例函数关系有两种方法:①按照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判断;②看两个变量的乘积是否为定值<即xy=k>。(通常第二种方法更适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由两条曲线组成,叫做双曲线。反比例函数性质:①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②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③双曲线的两支会无限接近坐标轴(x轴和y轴),但不会与坐标轴相交。 第六章频率与概率 在频率分布表里,落在各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叫做频数;每一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值叫做这一小组的频率。 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由于各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相应各组的频率,而各组频率的和等于1。因此,各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1。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是一组数据的频率分布的两种不同表示形式,前者准确,后者直观。用一件事件发生的频率来估计这一件事件发生的概率。 第一章直角三角形边的关系 1.正切:定义在Rt△ABC中,锐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记作tanA,即tanA=∠A的对边/∠A的邻边。 ①tanA是一个完整的符号,它表示∠A的正切,记号里习惯省去角的符号“∠”;②tanA没有单位,它表示一个比值,即直角三角形中∠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③tanA不表示“tan”乘以“A”;④初中阶段,我们只学习直角三角形中,∠A 是锐角的正切;⑤tanA的值越大,梯子越陡,∠A越大;∠A越大,梯子越陡,tanA的值越大。 2.正弦:定义:在Rt△ABC中,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即sinA=∠A的对边/斜边; 3.余弦:定义:在Rt△ABC中,锐角∠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即cosA=∠A的邻边/斜边; 4.余切:定义:在Rt△ABC中,锐角∠A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叫做∠A的余切,记作cotA,即cotA=∠A的邻边/∠A的对边; 5.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分别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余切、正切。(通常我们称正弦、余弦互为余函数。同样,也称正切、余切互为余函数,可以概括为: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函数)用等式表达:若∠A 为锐角,则①sin A = cos(90°?∠A)等等。 6.记住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表0°,30°,45°,60°,90°。 7.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余弦值、余切值随 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0≤sinα≤1,0≤cosα≤1。同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tgα·ctgα=1,tg α=sinα/cosα,cotα=cosα/sinα,sin2α+cos2α=1。 8.在△ABC中,∠C为直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则有(1)三边之间的关系:a2+b2=c2;(2)两锐角的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解一元二次方程: 例1 x 2 -4-(2x+4)=0 (因式分解法)解:(x+2)(x-2)-2(x+2)=0 (x+2)[(x-2)-2]=0 (x+2)(x-4)=0 所以 x 1=-2 , x 2=4. (配方法)解:x 2 -2x-8=0 X 2-2x=8 X 2 -2x+(-1)2 =8+(-1)2 即(x-1)2=9 X-1=±3 所以 x 1=4 , x 2=-2. (公式法)解:x 2 -2x-8=0 →Δ=(-2)2 -4×1×(-8) =36>0 所以 x 1,2=1 236)2--?±( 即x 1=4 , x 2=-2. (“x 2 +(a+b)x+ab=0→(x+a)(x+b)=0”法) 解:x 2-2x+(-4)2?=0 (X-4)(x+2)=0 所以 x 1=4 , x 2=-2. 1

例2 用配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 x 2 -6x+5=0; (2) 2x 2 +4x-3=0; (3) 9x 2 +6x-1=0; (4) 4x 2-12x+m=0 (m 为任意实数). 解:(1) x 2-6x=-5 X 2 -6x+(-3)2 =-5+(-3)2 即(x-3)2 =4 X-3=±2 所以 x 1=5 , x 2=1. (2) x 2 +2x=2 3 X 2 +2x+12 =2 3+12 (X+1)2 =2 5 X+1=± 210 所以 x 1=-1+ 2 10 , x 2=-1- 2 10 (3) (3x)2 +2×3x=1 (3x)2 +2×3x ×1+12 =1+12 (3x+1)2=2 3x+1=2± 所以x 1=32 1-+ ,x 2=-3 2 1+ . 2

九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测试卷

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测试卷1 一、填空题(★写批注)姓名:日期: 1.(3分)一元二次方程2x2﹣13=7x的二次项系数为:,一次项系数为:.2.(3分)已知m是方程x2﹣x﹣1=0的一个根,则代数式m2﹣m的值等于. 3.(3分)已知方程(x+a)(x﹣3)=0和方程x2﹣2x﹣3=0的解相同,则a=. 4.(3分)一元二次方程x2﹣x+4=0的解是. 5.(3分)已知关于x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的值为.6.(3分)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1)x2+3x﹣1=0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7.(3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3)x2+5x+m2+2m﹣3=0有一个根为0,则m=. 8.(3分)已知实数x满足=0,那么的值为. 9.(3分)我国政府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决定下调药品的价格,某种药品经过两次降价,由每盒60元调至52元,若设每次平均降价的百分率为x,则由题意可列方程为. 10.(3分)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是方程x2﹣6x+8=0的两根,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11.(3分)已知x2+3x+5的值为11,则代数式3x2+9x+12的值为. 12.(3分)方程:y(y﹣5)=y﹣5的解为:. 13.(3分)在实数范围内定义一种运算“﹡”,其规则为a﹡b=a2﹣b2,根据这个规则,求方程(x﹣2)﹡1=0的解为. 二、选择题(★写批注) 14.(3分)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2x2﹣3x+1=0的两个根,则x12+x22的值是()A.B.C.D.7 15.(3分)若的值为0,则x的值是()

A.2或﹣3 B.3或﹣2 C.2 D.﹣3 16.(3分)一元二次方程x2﹣1=0的根为() A.x=1 B.x=﹣1 C.x1=1,x2=﹣1 D.x1=0,x2=1 17.(3分)将方程2x2﹣4x﹣3=0配方后所得的方程正确的是() A.(2x﹣1)2=0 B.(2x﹣1)2=4 C.2(x﹣1)2=1 D.2(x﹣1)2=5 18.(3分)关于x的方程kx2+3x﹣1=0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A.k≤B.k≥﹣且k≠0 C.k≥﹣D.k>﹣且k≠0第22题图 19.(3分)若2x2+1与4x2﹣2x﹣5的值互为相反数,则x的值是() A.﹣1或B.1或C.1或D.1或 20.(3分)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6x+9=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A.k<1 B.k≠0C.k<1且k≠0D.k>1 21.(3分)如果方程x2+2x+m=0有两个同号的实数根,m的取值范围是() A.m<1 B.0<m≤1C.0≤m<1 D.m>0 22.(3分)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是5,两条对角线交于O点,且AO、BO的长分别是关于x的方程x2+(2m ﹣1)x+m2+3=0的根,则m的值为() A.﹣3 B.5 C.5或﹣3 D.﹣5或3 23.(3分)若方程(m﹣1)x2+x﹣1=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的取值范围是()A.m=0 B.m≠1C.m≥0且m≠1D.m为任意实数 24.(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BC=2,将其折叠使AB落在对角线AC上,得到折痕AE,那么BE 的长度为()

湘教版七年级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分式考点一、分式 1、分式的概念 一般地,用A、B表示两个整式,A÷B就可以表示成 A B 的形式,如果B中含有字母,式子 A B 就叫做分式。 其中,A叫做分式的分子,B叫做分式的分母。分式和整式通称为有理式。 2、分式的性质 (1)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2)分式的变号法则:分式的分子、分母与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3)最简分式:分子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 (4)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5)通分:把几个异分母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3、分式的运算法则 法则:有乘方的先算乘方,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运算顺序从左往右。化简和计算的结果必须是整式或最简分式。 a c ac a c a d ad 分式乘除:;; b d bd b d b c bc n a a n 分式乘方:()(n为整数); n b b a b a b 同分母分式相加减:; c c c 4、分式方程异分母分式相加减: a b c d a d bd b c 概念: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1)分式方程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即:去分母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等式的性质,每一项都要乘)(2)解一元一次方程 (3)检验(代入最简公分母中,等于0分式无解是增根,不等于0分式有解) (4)写出结果 考点二、整数的乘法 m n m n 整式的乘法:a a a(m,n都是正整数)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m n mn (a a(m,n都是正整数 ) )(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n n n (ab)a b(n都是正整数) (积的乘方,每一个因式的乘方) 22 (a b)(a b)a b(平方差的逆运算) 222 2 (a b)a ab b, 222 2 (a b)a ab b(完全平方公式的逆运算) m n n都是正整数(同底数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m 整式的除法:a a a(m,n,a0) 注意:(1)单项式乘单项式的结果仍然是单项式。 (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结果是一个多项式,其项数与因式中多项式的项数相同。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 一、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把形如)0(≥a a 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 ” 表 示二次根号。 2.最简二次根式:若二次根式满足:①被开方数不含分母;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这样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3.化简:化二次根式为最简二次根式(1)如果被开方数是分数(包括小数)或分式,先利用商的算数平方根的性质把它写成分式的形式,然后利用分母有理化进行化简。(2)如果被开方数是整数或整式,先将他分解因数或因式,然后把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开出来。 4.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5.代数式:运用基本运算符号,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起来的式子,叫代数式。 6.二次根式的性质 (1))0()(2≥=a a a )0(≥a a (2)==a a 2 )0(<-a a

(3))0,0(≥≥?=b a b a ab (乘法) (4))0,0(≥≥=b a b a b a (除法) 二、二次根式混合运算 1.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被开方数相同的最简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2.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与实数中的运算顺序一样,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或先去括号)。 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一、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 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0(02≠=++a c bx ax ,其中2ax 叫做二 次项,a 叫做二次项系数;bx 叫做一次项,b 叫做一次项系数;c 叫做常数项。 二、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1.降次: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不管用什么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都是要一元二次方程降次) 2、直接开平方法 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 直接开平方法。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x 2 =b 或b a x =+2)(的一元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第一章直角三角形 一、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1.直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三角形中线:连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 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A.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B.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C.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D.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30°。 3.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A.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B.如果三角形一边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二、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c的平方,即a2+b2=c2。 2.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任意两条边长,可以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第三边的长。 3.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下面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三、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A表示对应角相等、S表示对应边相等) 四、角平分线的性质

1.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叫的平分线上。 第二章 四边形 一、多边形 1.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 A .组成多边形的各条线段叫做多边形的边。 B .每相邻两条边的公共端点叫做多边形的焦点。 C .连接不相邻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D .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作多边形的内角,简称多边形的角。 2.多边形的内角和 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 -2)*180°。 3.多边形的外角和 A .多边形外角的定义:多边形的内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方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 B .多边形外角和的定义:在多边形的每一个顶点处取一个外角,它们的和。 C .多边形外角和定理: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D .多边形外角和定理的证明:多边形的每个内角与跟它相邻的外角是邻补角,所以n 边形内角和加外角和等于n *180°,外角和等于n *180°-(n -2)*180°=360°。 4.正多边形 A .在平面内,边相等、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作正多边形。 ○ 1正多边形必须满足:各边相等、各内角相等。缺一不可。 ○2各内角相等,所以每个内角为 (n?2)?180°n ○3各外角相等,外角为360°n ,每个内角为180°- 360°n 。 ○ 4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正n 边形有n 条对称轴,当n 为偶数时,正n 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二、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用表示。

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数学) 2017年12月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22.1 一元二次方程 知识点一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一下几点: ①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③是整式方程。 知识点二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形式:)0(02≠=++a c bx ax 其中,2ax 是二次项,a 是二次项系数; bx 是一次项,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知识点三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方程的解的定义是解方程过程中验根的依据。 22.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22.2.1 配方法 知识点一 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 如果方程的一边可以化成含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平方,另一边是非负数,可以直接开平方。一般地,对于形如)0(2≥=a a x 的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解得a x a x -=+=21 . (2) 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p x =2或 )0(2≠=+m p a mx )(形式的方程,如果 p≥0,就可以利用直接开平方法。 (3) 用直接开平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要正确运用平方根的性质,即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4) 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①移项;②使二次项系数或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的平方项的系数为 1;③两边直接开平方,使原方程变为两个一元二次方程;④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原方程的根。 知识点二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的目的是降次,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配方法的一般步骤可以总结为:一移、二除、三配、四开。 (1) 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 (2) 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

中考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总结

中考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总结 知识框架 知识点、概念总结 1.一元二次方程: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有四个特点: (1)含有一个未知数; (2)且未知数次数最高次数是2; (3)是整式方程。要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先看它是否为整式方程,若是,再对它进行 整理。如果能整理为 ax 2 +bx+c=0(a≠0)的形式,则这个方程就为一元二次方程。 (4)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 2 +bx+c=0时,应满足(a≠0) 3.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ax 2 +bx+c=0(a ≠0)。 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化成ax 2+bx+c=0(a ≠0)后,其中ax 2 是二次项,a 是二次项系数;bx 是一次项,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4.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 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 b a x =+2)(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知,a x +是b 的平方根,当0≥b 时,b a x ±=+,b a x ±?=,当b<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配方法 配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它不仅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上有所应用,而且在数学的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平方公式2 2 2 )(2b a b ab a +=+±,把公式中的a 看做未知数x ,并用x 代替,则有2 2 2 )(2b x b bx x ±=+±。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现将已知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化二次项系数为1;常数项移到右边;方 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使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变形为(x+p)2 =q 的形式,如果q ≥0,方程的根是x=-p ±√q ;如果q <0,方程无实根. (3)公式法 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 一元二次方程)0(02 ≠=++a c bx ax 的求根公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