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调度管理体系

高速铁路调度管理体系
高速铁路调度管理体系

第5章高速铁路调度管理体系

高速铁路调度指挥涉及运输组织、机车车辆、通信信号、供电、安全监控、维护救援、旅客服务等多学科,直接影响高速铁路调度指挥模式选择的原因主要是髙速铁路的运营模式。国外髙速铁路调度指挥模式基本划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以日本为代表,通过构建各专业综合调度系统以适应髙速客运专线的特点和需求:第二类为徳国模式,其调度系统是以地区为中心建立调度控制中心,而不是以髙速线为中心;第三类是以法国和西班牙为代表,以线路为目标建立控制中心,基本沿袭既有铁路的传统模式。

5.1日本

5.1.1日本新干线运输组织特点

日本新干线不仅在技术装备上达到了很髙的水平,苴运输组织也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日本全国的旅客列车时刻表是一个月发布一次,除了大的运行图调整以外,每个月发布的旅客列车时刻表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我国的旅客列车时刻表基本上是以年为周期来发布的。这种以月度为单位发布旅客列车时刻表的方式也突破了我们的惯常思维,也就是旅客列车不能随便更改开行时间的思维。实际上,在客运专线上全部运行客车,有一部分旅客列车就和既有线上运行的货车一样,是可以随着客流或者线路的情况而随时变化的,重要的是要做到让旅客了解列车时刻表的变动。要做到以人为本,变化的列车在时刻表中可以单独表示或者以红色、添加星号等显著的方式来表示。

目前,新干线列车已实现了髙邮期4分钟追踪连发,而且髙峰期可持续两个小时以上。日本新干线运输组织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一是新干线列车采取分段运输的模式,一般不跨线运行;

(2)采用规格化运行的运输组织方式:

(3)列车编组自由、灵活又相对固定;

(4)车站站场规模小但利用率高,列车立折时间短;

(5)预留备用线、主要以顺延晚点方式解决列车晚点问题,大力压缩晚点时间,实现髙正点率;

(6)白天运行,夜间维修,互不干扰。

5.1.2日本新干线调度指挥系统

日本新干线调度系统的构建适应高速铁路运行的特点,充分考虑了髙速行车所伴随的髙风险性及行车安全对调度系统的依赖性,突出了安全的重要地位:充分考虑了髙速旅客有效利用时间的强烈愿望,把正点作为工作核心。构建了集各专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调度系统。该系统以运输il?划为龙头,综合了与行车有关的务方而的内容,使整个调度指挥系统全而协调地工作。日本高速铁路采用标准轨,与既有线(窄轨)形成两个独立系统,故英髙速铁路调度指挥基本上是采用独立的系统。日本新干线调度指挥系统的构建适应髙速铁路运行的特点:充分考虑了高速行车所伴随的高风险性及行车安全对调度系统的依赖性,突出了安全的重要地位:日本新干线按线(东海道山阳)和区域(东日本公司)分别设置单独的调度指挥系统,无国家级统一调度指挥中心:东海道山阳新干线与既有线完全独立,调度系统完全独立,并设立了备用中心:东

日本公司的部分髙速列车下既有线运行(既有线改造,在既有线

上列车运行速度较低),与既有线调度指挥系统间相互协调:基于对可靠性、实时性、安全 性等不同要求,各子系统采用不同网络通道相连接。 图5-1-1东日本公司调度室布置图

日本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是典型的综合型指挥系统。东海道、山阳新干线调度指挥采 用计算机辅助控制系统COMTRAC (COMputer aided TRAffic Control ),是1964年东海道新 干线开通时开始采用的,调度中心在东京,为防止地震等自然灾害,在大阪设豊了备用中心。 目前COMTRAC 的功能已经不能适应东日本公司新干线等的要求。1995年11月,将东北、上 越、北陆新干线各子系统进行整合,形成了新的COSMOS 系统。COSMOS 是日本最新、功能最 全的调度指挥系统,调度中心设在东京(和东海道、山阳调度中心在同一大楼内)o COSMOS 系统构成如图5-1-2所示。

6 0 n

II I I 客运询復 运用调度

席号通需鸿座?

东莎制珏氏霄提母台住北擁词

运缢训没 车错猫祝

PR

O O 0

Q

广?1

%璋你農严常⑷

/1-

COSMOS

图5-1-2 COSMOS 功能子系统构成图

COMOS 系统由8个子系统构成:运输计划子系统、运行管理子系统、养护作业管理子系 统、动车组基地内作业管理子系统、动车组管理子系统、设备管理子系统、信号通信设备监 控子系统、电力控制子系统。

一、 运输计划子系统

运输汁划子系统是新干线运输汁划的编制及管理的系统。主要编制列车开行计划(包括 基本运行线、季节波动运行线、日别波动运行线以及团体旅客需求的临时运行线)、动车组 运用讣划、乘务员运用il ?划、动车组检修计划的基本计划:同时进行统汁资料的编制、汇总 和计划传、传输。

编制好的计划以日为单位向运行管理系统等进行传达;次日以后的计划向车站、乘务所 (机车乘务员)、乘务区(列车乘务员)及总公司、分公司等部门自动传达。在车站必要的开行 情况表、在乘务所必要的乘务表等都自动输岀。

运输汁划管理业务包括基本il ?划、车辆使用讣划和实施计划的编制、下达和执行等内容。 基本计划编制又包含基本列车计划、基本车辆运用计划和基本乘务运用汁划的制订:车辆使 用计划业务包含检査计划生成和车辆调配:实施讣划包括临时列车计划、临时车俩运用计划 和临时乘务员计划。通常,基本汁划和实施汁划中的列车运用讣划与车辆计划一体完成。运 输计划业务的关系如图5-1-3所示:

二、 运行管理子系统

运行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将运输计划付诸于实施。日本新干线的调度种类分为5种: 运输调度、运用调度、电力调度、设施调度、信号通信系统调度。其中运用调度是根掳新干 线的运行情况,发出更改乘务线路或列车运用线路的命令,当列车故障时,向乘务员发出紧 急处理的指示,负责安排车辆的更换和修理,同时负责所有高速列车日常使用讣划的制订。

基于运输讣划系统编制好的列车时刻表,调整列车运行和向旅客提供信息。主要有①列 车运行调整:②运行表示;③列车时刻表管理;④进路控制:⑤旅客服务指南等业务。

运行管理系统由中央运行管理和车站运行管理构成,两者由专门网络连接。

构成操作等。当需要慢行时调度员直接进行临时速度控制。ATC设备故障时的代用安全保障方法可以只由中央调度员和司机实施。

车站运行管理由车站PRC管理系统、控制系统和旅客向导装程构成。车站PRC管理系统对进路控制、运行信息、运行图、手动控制等进行管理:车站PRC控制系统从车站PRC管理系统接受进路构成指示,对进路冲突条件等进行检査并向信号装置输出。在养护维修时间段内,由养护作业用终端进行养护动车组进路的控制。旅客向导系统根据车站PRC的实际信息对旅客进行广播和对信息板进行控制。

从中央向车站运行管理传送当日及次目的运行图信息,车站根据轨道回路的情况等进行控制,因此当网络发生故障时仅依靠车站PRC也能进行列车控制。

图5-1-3运输计划业务关系图

三、养护作业管理子系统

养护作业管理系统是支持有关养护作业il?划、实施等的系统。中央系统与各养护区的终端以通用网络连接。在各养护区的终端上登录的作业计划在中央系统保存,中央系统对当日养护作业的开始、结朿以及出入新干线的环节进行管理。施工人员用无线电话进行作业申请和报告作业的开始、结束等。

四、动车组基地内作业管理子系统

基于汁划系统编制的动车组运用和检修计划,对动车组基地内的具体作业、人员安排、场地和时间的分配等支持,同时对基地内的调车作业及进路等也进行管理。

五、动车组管理子系统

动车组管理系统是对动车组检修业务进行支持的系统。中央系统与动车组基地用通用网络连接。主要进行动车组的检查、故障数据的管理以及装载动车组零部件的管理。主要有以下功能:①动车组档案管理;②故障数据管理;③检修数拯管理:④施工管理。所有列车(动车组)的数据在中央系统管理,零部件的管理在动车组基地数据库中管理。

六、设备管理子系统

设备管理系统指线路、电力、通信信号等设备检查数据的管理系统,中央系统与各检修区段系统用通用网络连接。中央系统将来自综合检测车的数据进行处理并传送到相应的部门。各检修区段加工和管理本区段的设备维修数拯。中央系统和计划系统共用硬件设备。

七、集中信息监控子系统

对新干线的沿线防灾情报以及信号通信设备的状态进行监控的系统(CMS:Centralized information Monitoring System)。中央系统通过专用的线路可以集中临视来自车站的信息(风、雨、轨道温度、ATC信号的水平及联动设备的动作状况等),中央系统也可以进行远程控制。

八、电力系统控制子系统

进行新干线变电所的控制和泄时停送电的管理,中央系统和各地区的系统由专用网络连接。中央系统可以对各地区的系统进行控制。

日本的综合调度系统COSMOS,几乎包括了运输生产的全部调度管理业务。日本新干线运营已经40年,累计运送旅客近60多亿人次,平均列车晚点时间在一分钟以内。显然,综合调度系统起到了重要作用。

5.2法国

5.2.1 TGV高速列车运输组织模式

TGV髙速铁路上除运行少量的邮政TGV列车(时速270km)和快运货物列车(时速200km)外,只运行TGV髙速列车,最高运营速度从东南线的270km/h到地中海线的320km/h;高速列车下既有线后,以160km/h及以上的速度运行。2004年,法国国内TGV动车组有352列,日均开行665列,其中周一至周五日均开行600列,周末日均开行750列,TGV列车通达站 180 个。

5.2.2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

在法铁公司,运营基础部的运行图办公室(BH)设有国家级运行图办公室127人,下设有东北、东南和大西洋三个区办公室(见图11)共105人,分别负责三个大区的长途客货运行图(包括TGV列车运行线)编制工作。设有组织与管理联络部,负责对外沟通与联络工作,统一发布信息,在各运输企业(目前只有SNCF-家)之间保持中立。设国家级与地区局运行图办公室工作方法指导部,负责协凋两级办公室工作,对跨区长途运行与地区内运行列车运行图编制工作提岀指导办法。设置THOR办公室,负责法铁计算机编图软件(THOR)使用与历史运行图数据维护工作,发表运行图的编成版本,向运输企业公布运行图资源。

5.2.3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管理模式

高速铁路各调度工种的设置基本上是按三级管理设置,但具体方式不尽相同。各高速线的调度组织形式不一,有两级管理和三级管理两种。两级管理是指国家调度中心和CTC控制中心两级控制:三级管理是指国家调度中心、分局调度中心、CTC控制中心三级控制。

在国家控制中心和分局调度中心设有营运基础调度、客运调度、电力调度、动车组运用调度、司机调度。法国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具有设相对独立的髙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按区域设置分局作为管理机构的特点,但也存在髙速线与既有线相对独立的调度指挥模式难以适应运营需要的不足。法国髙速铁路的经营管理尚未形成独立的系统,其调度系统的构建思想受既有线的影响和制约,其调度业务仅包含客运组织、行车组织及机车车辆方面的调度,系统结构较为简单,功能较弱,在协调配合、应急处理等方面,不完全适应高速行车的要求。

通过近十年的发展,法铁逐步建立起较完整的运营信息化支持系统,该系统由十几个软件系统组成,涵盖了列车运行信息自动采集、各级原始信息录入、客票销售信息处理、运行图管

理、列车运行追踪、列车运行调整与控制、列车正晚点通告广播以及事故分析等领域,基本上满足行车指挥、客运服务和旅客不同层而的需求。

这些软件系统的研发由法铁的使用部门组织,提岀运营需求和使用界而,编制招标细则。软件的维护和升级也由使用部门负责,软件的有关信息在法铁业务生产部门实现充分共享。

髙速线调度人员使用的软件信息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HOUAT软件。基本列车图有关列车运行信息。

?BREHAT软件。快速同步显示列车运行现状。

?GALITE软件。基于HOUAT和BREHAT软件基础上,以直观运行图方式同步显示列车运行现状。

?EXCALIBER软件。有助于运行管理的基础数据库,主要用于运行调整和事故分析,为国家调度中心调度人员提供决策参考。

?COLT软件。与客运服务有关的软件,可以查询列车相关信息。

(1)营运基础调度

一是东南线和地中海线由国家调度中心集中指挥,即由于国家调度中心的东南高速调度台与CTC控制中心两级控制,髙速调度台主要监督全线列车运行安全和正点情况、负责列车运行调整,CTC控制中心操作员执行调整命令,监督管辖区段列车运行、沿线基础设施设备运转情况,负责施工天窗期间内的进路控制和施工安全防护。东南线和地中海线设有TGV 车站6个,28对区间,英中有8个区间渡线处设有避让线。整个通道设3个CTC控制中心,分別是:设在巴黎东南局调度中心内的巴黎CTC控制中心,管辖巴黎至。MONTANAY段的400km 范囤:设在里昂局调度中心内的CTC控制中心,管辖M0XTANAY至瓦朗斯段(含里昂站、里昂环线)近150km范11;设在马赛运营段马赛站的CTC控制中心,管辖瓦朗斯至马赛段间的182km范国。整个通道的调度指挥由国家调度中心直接指挥,不经过CTC控制中心所在的区域:二是北方线和大西洋线实行国家调度中心、分局调度中心、CTC控制中心三级管理,国家控制中心的大区调度台主要对列车运行安全和正点情况进行监督,日常调度指挥和列车运行调整工作由分局调度中心调度员负责。目前,法铁已经决左对高速铁路的调度指挥逐步过渡到国家调度中心集中管理模式,大西洋线已经制定过度计划,东部高速新线投入运营后由国家调度中心集中管理。

目前,在法铁国家调度指挥中心内,只有东南线和地中海线(简称东南轴线)实现了集中控制模式,但在列车上下既有线时由分局调度中心管理控制。随着运输量的增长,髙速列车上下既有线运行的数量逐步增多,当高速列车在高速线上发生故障或延误时会对既有线产生很大影响,严重干扰既有线的正常运输秩序。鉴于这种原因,法铁对调度机构设置模式进行探讨,认为有必要进行集中管理。即对目前髙速线和既有线的CTC控制中心或信号楼进行整合,按主轴干线建立大型的CTC控制中心,组建系统性的运输指挥体系。在大型CTC控制中心,既控制高速线,又控制既有线,改变目前高速线和既有线调度机构相对独立设置模式, 以提升信号控制水平和列车运行质量,更加有效地协调工作,提高运输效率。按目前法国铁路网现状,法铁设想将全法铁路划为6个主轴干线进行管理,在国家调度指挥中心设6个主轴干线调度(大西洋、北南、东南、东西、巴黎绕行线和东部),指挥模式如现在的东南轴线的模式,调度指挥不经过分局调度中心,直接指挥大型CTC控制中心,不同之处是新的体系涵盖了既有线信号控制。

(2)客运调度

由国家调度中心、分局调度中心和车站/车长三级组成。国家调度中心协调各分局之间的关系,录入晚点15分钟以上的列车信息及晚点原因,并通过各种信息渠道,给车站、旅客提供列车晚点信息。当列车晚点30分钟以上的时,监督客运部门落实有关的补偿措施,妥善安排中转旅客。遇到列车出现大的延误及非正常情况下制定旅客列车调整方案,与营运基础调度协商后确立调整措施。另外,在国家调度中心设有关门的车长联络调度台,遇到列车晚点时,将有关信息通过电话或者短信通知车长,车长及时向旅客通报,并将旅客中转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客调;分

第四章 高速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管理系统(DMIS)

第四章高速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管理系统(DMIS) DMIS(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管理系统)工程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落后的铁路调度方式,建立起融信号、通信、计算机、数据传输和多媒体技术为一体的开放、集中、透明的运输调度指挥系统,以提高行车指挥水平。DMIS工程的实施将带动整个铁路信号系统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铁路信号在调度指挥手段、行车控制技术和信号技术设备功能的落后面貌。DMIS为调度人员和有关领导及时提供丰富、可靠的信息和决策依据,为调度人员提供先进的调度指挥和处理手段,提高其应变和处理能力,减少调度人员通话和手工制表,充分发挥现有铁路运输设备的能力,并改善调度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满足改善铁路运输服务质量、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力。 第一节 DMIS网络结构 我国铁路调度指挥管理是以行车调度为核心、站段为基础,实行铁路分局、铁路局和铁道部三级调度管理的体制。故DMIS设计为四级网络结构,其总体结构如图6—4—1所示。DMIS是一个覆盖全国铁路的大型网络,由铁道部调度中心局域网、各铁路局调度中心局域网以及各分局调度中心构成。局域网间通过铁路分组交换数据网(X.25)和专用线远程连接,进行远程信息交换。铁路分局调度中心通过通信服务器对基层调度监督设备进行信息采集和处理。 一、铁道部调度中心运输调度管理系统 它是DMIS的最重要组成部分。部调度中心是现代化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的核心,位于整个DMIS系统的最高层。部调度中心运输调度管理系统以铁道部调度中心大楼为主体,包括直属通信处、部办公大楼相关业务局设施,构成一个为调度指挥服务的局域网。通过铁路分

组数据交换网(X.25)或专用线路与各铁路局调度中心远程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并建立全路各专业技术资料库。部调度中心能获得全路各局间分界口、重要铁路枢纽、主要干线、关键港口口岸、煤炭装卸点及大企业站等的运输状况和调度监督的实时信息。同时还与TMIS(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及其他系统网络互联,获取大量的运输管理信息。 二、铁路局调度中心运输调度管理系统 它是DMIS的第二层,在各铁路局所在地建有局调度中心局域网。它是一个覆盖全铁路局的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系统,主要为铁路局调度服务。其设各组成与部调度中心相似,只是规模略小。它通过局域网实现铁路局内各运营管理部门间的调度信息的现代化管理,并通过X.25或专用线路由器接收各铁路分局调度中心的信息与交换,与铁道部调度中心,相邻铁路局调度中心远程连接。其系统功能和显示内容与部调度中心相同,只是范围较小。 三、铁路分局调度中心运输调度管理系统 它是DMIS的第三层。主要完成基层调度监督信息的汇总、处理和标准化,为分局有关调度提供实时监视信息,并将基层网采集的信息、TMIS系统的信息和分局调度员键入的信息,向分局调度提供监视的同时,通过X.25或专线为路局调度中心提供本分局信息,以及和相邻分局进行信息交换。它通过网桥或通信服务器连接基层调度监督。其功能和显示内容与路局调度中心基本相同,只是范围更小。 四、基层网 是DMIS的最下层,主要是分界口、枢纽(含编组站和大型客运站)、区段调度监督以及其它基层网络(港口、口岸、大企业站),负责信息的采集,向分局调度中心提供实时信息。它是整个DMIS系统信息的来源,是DMIS系统的基层。 TMIS(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是DMIS的一个重要信息来源。另外,车辆管理信息系统、集装箱管理系统等需要向各级调度中心移设或互联。 在这四层网络结构中,存在以下主要系统接口: 基层调度监督与分局调度中心的接口; 分局调度中心与铁路局调度中心的接口; 铁路局调度中心与铁道部调度中心的接口; DMIS与TMIS的接口; DMIS与其它系统的接口。 第二节 DMIS系统功能 DMIS系统建立一套高性能、高可靠的局域网和广域网,通过局域网实现管内各运营管理部门间的调度信息的现代化管理,并通过广域网实现与上、下层的信息交换。接收下层发送的有关列车运行位置、列车车次、现场设备运行状态、计划运行图和实迹运行图,有关施工、气象、事故、灾害等信息。宏观显示管内分界口、枢纽(含编组站和客站),主要干线、关键港口口岸、煤炭装卸点及大企业站等的运行秩序,显示各主要干线及分界口运输指标,监视调度监督设备的运行状态。 一、显示内容 DMIS系统为各级调度指挥部门提供调度监督和运输状况的实时信息,同时还与TMIS 及其它系统网络互联,获取大量的运输管理信息。 铁道部调度中心、铁路局调度中心、铁路分局调度中心信息显示内容大多相同,主要是范围大小不同,部分显示内容不同。 铁道部调度中心可显示全路各局间分界口宏观显示及展开,主要干线运输状况宏观显示及展开,线路列车密度显示,全路枢纽运输状况宏观显示及展开,全路港口、口岸作业状况

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2010年12月03日 12月3日,中国自主研发的"和谐号"CRH380高速动车组列车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段试验运行最高时速达486.1公里。这是中国铁路创造的世界纪录,更是世界铁路发展史上值得书写的重要章节,因为,高速铁路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宝贵结晶,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有力支撑。 目前,中国高速铁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确保了运营持续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提供了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的运输服务,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如今,中国铁路每天开行"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列车1000多列,发送旅客近百万人。而且高速铁路开通后,既有铁路通道的货运能力得到了巨大释放,为实现货运增量、丰富货运产品体系、提升货运服务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人在建设和发展高速铁路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营业里程上不断快速扩展,而且锤炼了"勇攀科技高峰,争创世界一流"的高速铁路精神,形成了以"运行高速度、安全高可靠、服务高品质"为基本内涵的高速铁路文化体系。 作为带动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速铁路不仅大大加快了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进程,而且对国家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是加快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助推器。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历史起点 在中国,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其他行业相比,铁路发展相对滞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一票难求、一车难求"的现象十分突出,铁路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从世界范围看,速度作为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某种运输方式或某种交通工具的兴衰。铁路自诞生以来,正是由于它在运输速度和运输能力上的巨大优势,才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成为世界各国交通运输的骨干,极大地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历史进程。曾几何时,由于忽视了普遍提高行车速度,铁路在速度方面的优势迅速缩小,甚至消失。速度慢成了阻碍铁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铁路以高速客运为突破口开始了新一轮的复兴。高速铁路的问世,使一度被人们称为"夕阳产业"的铁路焕发了青春,出现了新的生机。客运高速化是世界铁路发展的趋势。在许多国家,越来越多的旅客把乘坐舒适便捷的高速列车作为出行的首选。 建设现代化的中国铁路,必须在速度上"突出重围"。高速铁路具有速度快、运量大、节约土地、节能环保等明显优势。发展高速铁路,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于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作用。 2003年,中国政府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做出了加快发展铁路的重要决策,中国铁路进入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七年来,铁路系统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立足中国国情和路情,着眼快速扩充铁路运输能力、快速提升铁路技术装备水平,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高速铁路、机车车辆、高原铁路、既有线提速、重载运输等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运输效率世界第一,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高速铁路的发展成就。中国铁路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由追赶者到引领者的历史性跨越。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轨道电路 李波 一 CTCS的体系结构 CTCS分为CTCS0至CTCS4五级,按铁路运输管理层、网络传输层、地面设备层和车载设备层配置,如图1所示。 二 CTCS2系统 CTCS-2级列控系统是基于轨道电路加点式应答器传输列车运行许可信息并采用目标距离模式监控列车安全运行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包括车载设备和地面设备。 1 地面子系统 (1)列控中心:根据列车占用情况及进路状态计算行车许可及静态列车速度曲线并传送给列车。 (2)轨道电路:完成列车占用检测及列车完整性检查,连续向列车传送控制信息。车站与区间采用同制式的轨道电路。 (3)点式信息设备:用于向车载设备传输定位信息,选路参数,线路参数,限速和停车信息等。

2 车载子系统 车载ATP设备包括:安全计算机、STM、BTM、DMI、记录单元,机车接口单元,测速单元,LKJ监控装置。 三轨道电路 轨道电路提供的信息包括:行车许可,空闲闭塞分区数量,道岔限速等。 1 车站采用ZPW-2000系列电码化,为列车提供运行前方闭塞分区空闲数,道岔侧向进路等信息。 2 车站相邻股道电码化应采用不同载频,列控车载设备根据进站信号机处应答器的轨道信息报文对接收轨道电路信息载频进行锁定接收。 3 车站电码化轨道同一载频区段轨道电路最小长度,应满足列车以最高运行速度时车载轨道电路信息接收器(STM)可正常接收信息。 4 轨道电路采用标准载频为1700HZ﹑2000HZ﹑2300HZ﹑2600HZ。低频信息按表进行。 5 轨道电路信息满足最高250Km/h速度列车安全运行的要求,基本码序为: 1)停车:L5- L4- L3- L25- L- LU- U- HU

高速铁路调度管理体系

第5章高速铁路调度管理体系 高速铁路调度指挥涉及运输组织、机车车辆、通信信号、供电、安全监控、维护救援、旅客服务等多学科,直接影响高速铁路调度指挥模式选择的原因主要是高速铁路的运营模式。国外高速铁路调度指挥模式基本划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以日本为代表,通过构建各专业综合调度系统以适应高速客运专线的特点和需求;第二类为德国模式,其调度系统是以地区为中心建立调度控制中心,而不是以高速线为中心;第三类是以法国和西班牙为代表,以线路为目标建立控制中心,基本沿袭既有铁路的传统模式。 5.1 日本 5.1.1 日本新干线运输组织特点 日本新干线不仅在技术装备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运输组织也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日本全国的旅客列车时刻表是一个月发布一次,除了大的运行图调整以外,每个月发布的旅客列车时刻表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我国的旅客列车时刻表基本上是以年为周期来发布的。这种以月度为单位发布旅客列车时刻表的方式也突破了我们的惯常思维,也就是旅客列车不能随便更改开行时间的思维。实际上,在客运专线上全部运行客车,有一部分旅客列车就和既有线上运行的货车一样,是可以随着客流或者线路的情况而随时变化的,重要的是要做到让旅客了解列车时刻表的变动。要做到以人为本,变化的列车在时刻表中可以单独表示或者以红色、添加星号等显著的方式来表示。 目前,新干线列车已实现了高峰期4分钟追踪连发,而且高峰期可持续两个小时以上。日本新干线运输组织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一是新干线列车采取分段运输的模式,一般不跨线运行; (2)采用规格化运行的运输组织方式; (3)列车编组自由、灵活又相对固定; (4)车站站场规模小但利用率高,列车立折时间短; (5)预留备用线、主要以顺延晚点方式解决列车晚点问题,大力压缩晚点时间,实现高正点率; (6)白天运行,夜间维修,互不干扰。 5.1.2 日本新干线调度指挥系统 日本新干线调度系统的构建适应高速铁路运行的特点,充分考虑了高速行车所伴随的高风险性及行车安全对调度系统的依赖性,突出了安全的重要地位;充分考虑了高速旅客有效利用时间的强烈愿望,把正点作为工作核心。构建了集各专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调度系统。该系统以运输计划为龙头,综合了与行车有关的各方面的内容,使整个调度指挥系统全面协调地工作。日本高速铁路采用标准轨,与既有线(窄轨)形成两个独立系统,故其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基本上是采用独立的系统。日本新干线调度指挥系统的构建适应高速铁路运行的特点:充分考虑了高速行车所伴随的高风险性及行车安全对调度系统的依赖性,突出了安全的重要地位;日本新干线按线(东海道山阳)和区域(东日本公司)分别设置单独的调度指挥系统,无国家级统一调度指挥中心;东海道山阳新干线与既有线完全独立,调度系统完全独立,并设立了备用中心;东日本公司的部分高速列车下既有线运行(既有线改造,在既有线

高速铁路服务用语

高速铁路服务用语 服务用语遵循的原则是态度热情、用语文明、表达准确清晰、使用普通话。在服务时应注重语言沟通,尊重旅客,礼貌热情,讲普通话。讲话时应音量适当,用语准确得体、简洁清晰,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场合运用恰当的称呼。1、汇报用语 在列车门口遇领导时,应说“领导您好,欢迎检查指导”。乘务作业时在车厢两端遇领导,必须进行一分钟汇报:“领导您好,欢迎检查指导。我是本车厢列车员,胸章号码是××号,车厢标准定员××人,现有人数××人,重点旅客在×号,我已为他提供了重点服务,治安联防队员在××号座,到站为终点站,本车厢设施齐全完好。下面将按程序作业,请领导多指示。” 2、车门用语 在列车门口要说好三句话,即“您好”“欢迎乘车,请出示车票”“请勿带危险品上车,谢谢”。 3、迎宾词 当列车开出后,乘务员要致迎宾词:“各位旅客,大家好!欢迎大家乘坐本次列车,本次列车是由××开往××的列车,我是本车厢乘务员,胸章号码是××号,在旅途中我将服务在大家周围,旅客们有什么困难和要求,请向我提出,我会尽力帮助大家解决。本车厢为无烟车厢,需要吸烟的旅客请到车厢两端的连接处。旅客们对我们的服务工作有什么意见和要求,请您写在意见簿上,以便我们改进,更好地为大家服务。最后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平安。下面请大家把茶杯准备好,我将为您送水泡茶,谢谢!” 4、送水用语 “旅客们,现在为大家供应茶水,需要开水的旅客请您把茶杯准备好。”5、整理行李架及车帽钩时的用语 “旅客们,为了大家的旅途安全和车厢的美观,下面我将进行行李架和衣帽钩的整理,请大家予以配合,谢谢!” 6、检查危险品时的用语 “旅客们,为了保证您的旅行安全,列车是不能携带危险品的。下面我们将进行危险品检查,请旅客们给予协助,谢谢!”

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调度集中系统(CTC)维护管理办法

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调度集中系统 (CTC)维护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以下简称TDCS)和调度集中系统(以下简称CTC)是全路各级调度指挥的基础装备,是重要的行车设备。为规范TDCS/CTC系统的维护管理,提高系统的稳定可靠性,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TDCS/CTC系统由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铁路局、车站三级构成,综合了铁路信号、计算机、网络通信和现代控制技术,具有点多线长、布局成网、分散维护和集中管理的特点。 第三条 TDCS/CTC系统直接涉及行车安全,必须自成体系,单独成网,独立运行,严禁与其它系统直接联网。对外提供信息和增加标准用户外终端时,应经总公司运输局电务部批准。 第四条 TDCS/CTC系统应采用网络安全技术,在与其它系统交换信息时,应采用安全可靠的网络隔离设备和措施,确保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普速铁路TDCS/CTC、高速铁路CTC系统的维护管理。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一节组织机构 第六条 TDCS/CTC系统维护管理实行总公司、铁路局、电务段三级管理。 第七条总公司运输局电务部是全路TDCS/CTC系统的业务主管部门。电务部电务试验室负责总公司TDCS/CTC中心系统的维护管理,并指导全路TDCS/CTC系统维护工作。 第八条铁路局电务处是铁路局TDCS/CTC系统的业务主管部门。 第九条铁路局TDCS/CTC中心机房所在地应设立TDCS/CTC维护机构,维护机构一般设置在电务段,也可设置在铁路局。 第十条电务段是TDCS/CTC系统的维护单位,应设置专业技术主管人员。 第二节工作职责 第十一条总公司运输局电务部负责制定TDCS/CTC系统技术政策、技术标准及规章制度,负责全路TDCS/CTC系统网络的规划。 第十二条总公司电务部电务试验室职责: (一)负责总公司TDCS/CTC中心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二)指导和协调铁路局TDCS/CTC系统维护工作。 (三)审核铁路局对总公司及相邻局间通道变更、扩大

新建道路下穿运营高速铁路桥梁的设计方案

新建道路下穿运营高速铁路桥梁的设计方案 发表时间:2019-04-16T15:11:03.12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作者:朱桂鹏[导读] 一定要严格遵循国家的相关规定,科学合理规划,保证两者正常运行,让我国的交通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 102600 摘要:在我国,尤其是一线城市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出行方式变得尤为重要,高铁最引人注目,而我国也在该项目上投入巨大。在繁华的城市中,道路错综复杂,市政道路难免会与高铁路线交叉,所以如何设计完美就是很大的挑战。在此结合具体案例,简单介绍下针对该问题的集中设计思路,也希望能对高铁设计做点贡献。 关键词:市政道路;下穿高铁;设计方案 国民出行的目的可能有旅游、上班等等,科技的发展满足了国民的这些需求,具有载客量高、输送能力达、速度快、安全性好、准点率高、舒适方便和能源消耗低等优点的高铁就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我国也在未来的计划中,将高铁作为重点,让它能够物尽其用。和谐是我国一直以来贯彻的思维,高铁的建设也不例外,如此高难度的建设,如果不能和城市中的公共建筑(例如市政道路)和谐共处,不能够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双方的作用和意义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关于新建道路下穿高铁桥梁的设计方案也受到了行业内外的普遍关注。 一、工程概况 在某市的西部,规划面积达20平方千米的大学城肩负着市政府和教育产业发展的重担,而且周围新建多个生活配套建筑,该市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具有重要意义,一条已建成的高速铁路横穿了该区,那么就面临高速铁路和市政道路交叉的现状。要想新建道路和高铁和谐共处,主要方式有两种,但由于上跨这种方式可能会对高速行驶的高铁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国家已经明令禁止该种修建方式,所以将考虑用多条道路下穿的方式来修建。 二、合理选择新建道路下穿高铁位置高铁行驶速度快,路基不稳会直接破坏高铁的安全性能,在新建道路下穿高铁的设计中,新建道路下穿高铁位置的选择极为重要,而防止出现安全隐患也要作为基本原则来遵守。新建道路下穿运营高铁桥梁的位置选择可以依次分为3点,第一应该尽量选择从桥墩较高、桥梁大跨径处下穿,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市政道路和高铁能够彼此正常运行,还可以为市政道路的建设提供较大的施工作业空间,让施工顺利进行;第二是市政道路应尽量与高铁线路垂直交叉,两者之间可以留出较大的安全距离;最后是避开路况差(比如起伏较大、坡度较大)的位置进行施工。 三、确定道路下穿高速铁路桥梁设计方案如此高难度的新建市政道路下穿高速铁路桥梁设计方案肯定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地形条件、地质条件等,对周围环境进行一番勘察之后,具体施工方案如下1、“U”形槽下穿高铁的设计方案“U”形槽下穿高速铁路是设计方案的一种,“U”形槽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分为3到4节,每节15到20m,共长60m。这种方案更适合于穿越区域工程地质状况较好,路基填土在2m以下,而且地基持力层能满足“U”形槽的地基承载力要求,“U”形槽的作用可以分为几点:第一可避免一般路基设计时,平整场地以及压实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引起的对高速铁路桥产生的负摩阻,对桥梁的安全性能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第二就是它的过渡作用,道路建成之后,他可以将收到的载荷均分,让地基可以受力均匀;最后就是可以减少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轻型材料的填充发挥了作用。 2、桥梁方式穿越高速铁路的设计方案与地质状况和“U”形槽所对应的地质状况相反的情况是地基存在松软的下卧层,路基填土高于两米,再加上高速铁路对桥梁墩台基础工后沉降值的特殊要求,墩台均匀沉降小于等于20mm,相邻墩台沉降差小于等于5mm,此时选用桥梁方式穿越高速铁路的设计方案。桥梁一跨穿越的跨径应大于等于30m,上下结构可分别采用预应力T梁或小箱梁和桩柱式桥台,这样才能保证方案的安全可靠性。桥梁方式的作用如下:第一是保证下穿工程在建设期间不影响既有铁路的安全;第二就是通过新建桥梁桩基将所有载荷作用在既有高铁桥梁桩基的位置,可以保证高铁桥梁的安全稳定性。 四、市政道路下穿高铁具体设计方案“U”形槽和桥梁方式的明显差异,再加上该市市政道路的实际情况,桥梁方式穿越高速铁路的设计方案成为此次建设的首选。 1、该区域工程概括道路全长27.75km,设计速度80km/h,道路规划红线70m,双向六车道的东环快速路可以说是该市和隔壁市区的捷径,两端还有两条高速公路,穿越处高铁大桥上部结构为跨度32m的简支箱梁,桥下净高10.5m大桥下部为矩形空心桥墩之间的净宽均为29.0m,每墩均设有8根直径1.25m桩基础。 2、桥梁方式穿越高速铁路的设计方案利用分幅方式,东环快速路在K11+140处穿越高铁大桥的62#~63#及63#64#孔,两线垂直交叉。之所以不用“U”形槽,原因在于地基下有5.5m淤泥质土软弱层,再通过高科技有限元软件Madi的模拟分析,采用“U”形槽对高铁大桥63#墩桩基产生附加沉降的大于等于6mm,将直接影响高铁正常运行。利用已有的数据资料再加上有限元软件Madi的模拟分析,要想确保大桥的安全,须采用1X40m桥梁穿越高铁桥梁,此时产生的附加沉降及桩轴力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完全能够保证大桥的安全。分幅方式分为左右幅,,此次桥梁采用1X40m以分幅方式穿越盖高铁大桥,单幅桥款16.5m,地面和桥梁、桥梁和大桥梁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m、7.5m,上下结构可分别采用小箱梁和桩柱式桥台,柱长26.5m,桥梁靠近大燕河特大桥63#墩侧、62#墩及64#墩侧分别设置一道SS级防撞护栏、栏杆,桥面铺装也是标配沥青混凝土 3、桥梁施工措施

高速铁路旅客服务系统

高速铁路旅客服务系统 1、铁路局集中管控模式 铁路局集中管控模式采用两级架构,即铁路局中心和车站级。车站旅服系统集中接入铁路局旅服中心,车站端设置旅服系统应急管理平台。 (1)铁路局旅服系统以列车时刻表为基础,组织开展车站各类生产和服务业务。其通过设置在铁路局的TRS接口,从TRS获取列车时刻表信息,并具备手工编制和调整时刻表的功能,在旅服系统集成管理平台内形成系统可用的基础性数据。(2)铁路局旅服系统采用预设模板的方式,由操作员以列车时刻表为基础,根据所辖各站客运作业要求制订各站客运广播、导向显示、自动检票等业务的作业计划,铁路局旅服系统在设定时间生成作业计划,并将其下发到所辖车站数据库或终端设备。 (3)铁路局旅服系统将作业计划下发至各车站接口,所辖车站通过接口程序执行作业计划,按计划控制广播、显示屏、自动检票机等终端设备或控制器做出响应,开展车站客运组织和服务工作。 (4)铁路局旅服系统通过设置在铁路局的运输调度管理系统(transportation dispatch management system,TDMS)接口获取实时列车运行信息,通过与列车时刻表的比对,按照预设的规则对所辖车站作业计划进行动态调整。 (5)铁路局旅服系统通过设置在铁路局的TRS接口,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获取实时余票信息,分类下发到相应车站,按预设的格式展现在车站票额屏上。 (6)铁路局旅服系统通过设置在铁路局的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接口获取所辖车站的实时视频图像。通过网络,采用无线语音技术,铁路局旅服系统集成管理平台可对所辖车站现场进行无线语音指挥。 (7)在铁路局旅服系统岀现故障时,若网络和TDMS接口服务器正常工作,可远程启动所辖车站应急平台的应急处置功能,并将TDMS接口服务器重新定向到各站应急平台。车站应急平台执行已下发的作业计划,并根据实时列车运行信息动态调整并执行作业计划。 (8)铁路局旅服系统与某个所辖车站网络中断时,故障车站操作员可手工启动应急平台的应急处置功能。车站应急平台执行已下发的作业计划,操作员根据掌握的列车运行信息调整并执行作业计划。

高速铁路运行控制与动态调度一体化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31. “高速铁路运行控制与动态调度一体化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大 项 目指南 作为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核心,高速铁路近年来发展迅速,其运营里程数、客运量等均居世界首位。然 而,随着我国高速铁路里程数和客运量的快速增加,现有的控制手段和调度方法在快速、有效解决高速列车运行 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比如电力故障、突发地震、山体滑坡、轨道突然出现障碍物等)方面尚有一定差距,使 得高速列车晚点时间过长,旅客满意度下降、高铁运营效率不高。为此,本重大项目主要针对高速列车运行过程 中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事件,开展高效运行控制和动态调度一体化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提升高铁应急决策 能力,最终实现提高旅客满意度和高铁运营效率。 一、科学目标 面向我国高速铁路未来发展的重大需求(列车运行安全、旅客满意度和运营效率),针对目前我国高速铁路 应急处置突发事件(比如突发地震、山体滑坡、轨道突然出现障碍物等)能力不高的现状,本项目围绕高速铁路 高效运行控制理论与动态调度方法展开研究,旨在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理论突破:高速移动环境下多层域实时智 能感知理论与方法;多约束条件下组合动态优化控制方法;复杂高铁路网下列车群的协同动态调度理论。 主要理论成果在该领域国际着名刊物上发表并产生重要影响,技术成果申请系列发明专利。构建高速铁路运 行控制与动态调度一体化仿真实验系统,完成室内仿真实验,部分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成果在实际系统中进行 验证。培养一批我国高速铁路运行控制与调度方面的理论和工程技术人才,为我国高速铁路事业做出贡献。 二、研究内容 (一)高速移动环境下多层域协同智能感知与数据融合。 研究满足高速铁路系统全局状态(包括山体滑坡、铁轨突然出现障碍物等高速铁路灾害状态)信息重构的传 感器部署方法,揭示系统不同层级状态信息的关联规律及耦合机理,提出跨层域多传感器协同感知理论,研究轻 量级高效的多源数据融合理论,建立兼顾大数据和样本数据的数据组织结构和分析方法,为建立高速铁路运行控 制与调度一体化模型提供数据支撑。 (二)复杂环境下高速铁路运行控制与动态调度一体化建模。 研究突发事件条件下高速铁路调度系统状态演化机理,分析列车延误传播机理和影响;提取成网条件下高速 铁路调度复杂巨系统特征参数,分析参数与系统状态的映射关系;研究状态交互影响的时空特性,耦合规律,构 建其全局架构模型;针对复杂路网条件下不同的时空粒度需求,研究网络客流的实时分布及运力资源匹配模型, 研究车、线、网构成的高速铁路运行控制与调度一体化模型。为研究高速铁路运行过程突发事件情况下的控制与 动态调度奠定基础。 (三)复杂环境下高速列车运行优化控制方法。 基于运行数据和实时动态感知信息及一体化模型,分析复杂快速多变且信息交互的高速铁路运行环境,研究 正常状态及突发事件情况下事件驱动的列车运行实时动态优化控制理论以及人机高效协同决策机制,行调整动 提出列车运态优化的评价体系,建立有效的动态调整的满意决策控制模型。

高铁调度集中系统

高铁调度集中系统(CTC系统) 范林、王玉 摘要:中国高铁调度集中系统 ( 简称高铁 CTC 系统) 集成技术,已从起步阶段、小规模系统发展到大规模系统集成,并向信息化、集成化、标准化方向迈进。文章重点介绍当前集成技术的总体发展、总体结构、系统的部分功能及作业流程。 关键词:高铁; 调度集中; CTC系统 目录

一、CTC系统的基本概念 (3) 二、CTC系统的发展 (3) 1. 起步阶段 (3) 2.线路别小规模系统集成阶段 (4) 3 路网性大规模系统集成阶段 (4) 三、CTC的结构 (4) 四、CTC的子系统及功能 (6) 1、调度中心子系统 (6) 2、车站子系统 (7) 3、网络子系统 (8) 五、CTC的作业流程 (9) 六、高速客专下CTC系统功能 (11) 1、高铁CTC自动排路逻辑: (11) 2、出站信号引导功能: (12) 3、其他功能例如: (12) 七、中国高铁调度集中系统集成技术展望 (13) 参考文献 (14) 截止2015年,中国高速铁路通车里程将达1.8万公里。包括时速200--250公里

的高速铁路1.13万公里,时速300--350公里的高速铁路0.67万公里,基本覆盖中国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开行动车组 1300 对以上,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也是效率最高的铁路网。作为保障高速铁路运营安全、可靠、高效的核心,高铁调度集中系统 ( CTC 系统) 集成技术,经历了起步阶段、线路别小规模系统集成、路网性大规模系统集成等几个阶段,并向信息化、集成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一、CTC系统的基本概念 CTC(Centralized Traffic Control)调度集中,也称列车集中控制,是控制中心(调度员)对某一调度区段的信号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对列车运行进行直接指挥、管理的技术设备。 分散自律CTC技术:分散式相对于调度中心集中控制而言,将过去由调度中心集中控制所有车站的列车作业的方式改变为由各个车站独立控制各自的列车和调车作业。 基本原则:列车作业优先于调车作业,调车作业不得干扰列车作业,发生冲突由系统判决,给出建议后执行。 二、CTC系统的发展 2003年,铁道部提出了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想,调度集中作为铁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得到较快的发展。因此,CTC系统得到了发展。 秦沈线是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 ( 时速 200 km以上) ,采用 CTC 系统,开通于 2003 年,并于2010 年改造为分散自律 CTC 系统。 1. 起步阶段(2002 ~2004 年) 秦沈线是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 ( 时速 200 km以上) ,采用 CTC 系统,开通于 2003 年,并于2010 年改造为分散自律 CTC 系统; 系统初步具备了列车及调车进路控制、行车信息显示、列车运行自动跟踪、列车运行图管理、运营统计报表、重叠信息显示等行车指挥功能; 通过应答器及软件实现车次号确认及自动追踪功能; 具备设备集中报警及与其他系统交换信息功能。 特点: 实现了列车 / 调车进路自动办理、车次号确认、车站 CTC 分机与联锁本地控制台合二为一。

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运行风险分析及调整优化方法

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运行风险分析及调整优化方法 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的正常运转是保证列车安全、准时、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是整个高铁调度指挥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子系统。因此,加强对行车调度指挥系统的风险研究,掌握影响该系统运作的“机+环境”两方面危险因素的风险特性及行车调度人员的行为的可靠性,能够进一步提高对维持系统稳定性的认识。其次,运行图的调整、运行冲突的疏解是行车调度系统的主要核心任务之一,由于设备故障、恶劣自然环境等造成线路通过能力的下降或列车的初始晚点时有发生,及时高效地调整列车运行图,减少列车晚点或晚点的二次延误对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可以高效智能地制定可靠的运行图调整方案,也是保证行车调度人员操作 的可靠性,应对不可避免的危险因素的有效手段。因此,加强对行车调度系统的风险分析及对受干扰情况下行车调整优化方法的研究,对保证高铁调度系统安全, 对提高系统抗风险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论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在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及行车优化数学模型等方面 的研究现状,结合我国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的特点,论证了行车调度系统的地 位及其在高速铁路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机制,明确了行车调度系统在不稳定状态的演化机理,辨识出系统中“人一机一环”三方面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风险分析,最后建立了在危险因素干扰下的运行图优化调整模型,以降低风险干扰,保证行 调人员决策的可靠性,快速恢复系统稳定性。具体完成以下研究工作:(1)一方面通过大量阅读文献分析了铁路行车调度指挥系统安全管理、应急处理及行车调度优化等方面理论与方法及不足,明确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另一方面通过现场调研熟悉我国高速铁路行车调度指挥的任务及作业流程,收集影响行车调度的设备故障、恶劣环境、人为失误、事故等方面的历史数据,为论文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2)根据我国高铁调度指挥系统内信息传递流程、传递途径、传递作用对象等相关方面特点,论证了行车调度系统的核心地位。 将系统中各子部件视为节点,将各子部件相互之间直接联系的信息通道(或 媒介)视为边,利用信息熵理论,依据节点间信息传递属性,建立边长的计算理论,并根据熵扩散原理描述了不确定信息在系统中传递的规律,利用复杂网络理论, 建立对系统中要素、要素之间传递通道及要素之间关联程度判定的理论方法,对调度指挥系统进行拓扑结构分析。证明了高速铁路调度系统以行车调度为主核心,

我国高速铁路运营管理的两种模式.

我国高速铁路运营管理的两种模式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将全面展开,这不仅要求我们在高速铁路建设资金筹措、技术攻关等方面要克服重重困难,同时在高速铁路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水平等方面也面临着巨大挑战。选择最佳的管理模式将是未来高速铁路建设与运营成功的关键,同时对加强我国高速铁路的运营管理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速铁路运营的两种管理模式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铁路系统深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多年来一直维持着高度集中、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既不能满足我国逐步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又与铁路运输市场化改革的趋势相背离,更不可能在我国未来高速铁路的运营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结合我国未来高速铁路运营管理的需要,现提出两种高速铁路的运营管理模式。 1.“网运分离”模式 “网运分离”就是把具有市场竞争性的客货运输经营和具有自然垄断性的铁路路网基础设施建设分离开.对于高速铁路的运营管理来讲,“网运分离”的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_是在此模式下,负责高速铁路路网基础设施建设的路网公司与负责运输业务经营的客运公司是相互独立的,二是相互独立的路网公司与客运公司将各司其责,客运公司主要负责包括列车运营管理、市场开发、车票管理和其他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旅客运输业务,路网公司主要负责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包括道路的维修、通讯设备的维护、电力的供应等,三是路网公司、客运公司、各地铁路局之间会形成新型的经济关系,客运公司与各地铁路局是业务合作的关系,而路网公司与客运公司的关系则为市场交易关系。具体地说,高速铁路的客运公司与其相关的铁路局是合作经营的联盟关系,他们向这些铁路局支付代理销售车票的费用,而高速铁路的路网公司则向客运公司收取线路使用费。 “网运分离”的模式明确了公司与政府之间关系,真正体现了政企分开。不过,由于兴建高速铁路巨额投资的需要,以及出于对铁路运输所涉及公众利益的考虑,政府将会对高速铁路的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与政策的支持。但除此之外,政府仅负责制订行业发展规划和相关的政策法规,检查监督运输安全和服务质量,规范运输市场秩序,而对铁路运营企业的生产经营不予干预,彻底实现政府宏观管理、行业管理的职能。“网运分离”的模式还能够使铁路部门中的运输企业从拥有与管理固定基础设施的繁重负担中解脱出来,从而允许这些企业参与市场的公平竞争,这不仅对铁路运输市场运行效率的提高有极大地促进作用,而且还会带来较大的社会效益。另外,这种模式还有利于企业加强对成本的控制,从而提高其获取利润的潜在能力。

对我国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的思考

第24卷,第2期 中国铁道科学Vol 24N o 2 2003年4月 CH INA RAILWAY SCIENCE April,2003 文章编号:1001-4632(2003)02-0029-05 对我国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的思考 王壮锋,邢科家,张 琦,黄 康 (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北京 100081) 摘 要:根据高速铁路的一般特点和对综合调度系统的要求,结合我国高速铁路运输特点,提出我国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的功能,C S 结构,中心设备和车站设备的配置思考意见,建议对该系统的研制应充分考虑中国铁路高、中速列车混合运行和既有线路、枢纽现状的特点,满足中国铁路在列车运行计划、行车调度、车辆调度、供电调度、综合维修调度、安全监控调度和旅客服务的七大功能要求,满足高速铁路可用性、安全性要求。 关键词:高速铁路;调度系统;综合调度;功能结构 中图分类号:U284 59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2-03-06 作者简介:王壮锋(1964 ),男,河北安平县人,副研究员。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运输调度指挥技术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铁路运输的需要,主要表现在调度员工作繁重,劳动强度大,还处于手工时代;而计算机、数据库、网络和通信、多媒体、人工智能等现代高科技尚未得到很好应用,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低下。我国铁路科研人员在高速铁路运行模拟、综合调度指挥管理系统的研究方面虽已作了大量工作,进行了小范围试验,但还没有达到实用的目标。我国铁路技术政策中已经明确提出 在沿海经济发达、客流集中的东部走廊,发展时速250km 及其以上的高速客车专线 。随着铁路运营速度的不断提高和一些高速客运专线(如秦皇岛至沈阳高速客运专线)的建设,为了实现生产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的综合化,提高铁路运输效率,研制高速铁路综合调度指挥管理系统已经迫在眉睫。 1 国内外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概况 1 1 国外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发展现状 到1996年,世界上铁路运行速度在200km h -1 及以上的国家有10个,其中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西班牙五国的高速铁路最高运行速度 已经超过250km h -1 。调度中心是高速铁路运营管理和列车运行调度的中枢,它根据机车车辆配备 和动力特性、车站配备及作业、沿线线路和设备状态、人员的配备、相邻线路列车运行的状态等,统一指挥列车运行和协调铁路运输各部门的工作。目前国外高速铁路调度中心主要有两种构成方式。一种是德国的分散区域中心的调度方式;另一种是日本的集中构成方式,它把整条高速铁路的运营情况全部集中在一个调度中心来进行行车指挥。日本最新的COSMOS 系统具有如下功能:运输计划管理;列车运行管理;机车车辆管理;维护作业管理;设备管理;电力控制;信息集中监视;基地作业管理。日本高速铁路运营控制管理中心由COMT RAC 过渡到COSMOS 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更大范围的集中和统一管理,将基地管理、维护作业等全部交由调度中心管理。通过集中管理得到最大的经济利益。日本的高速铁路综合调度中心为日本高速铁路的安全、正点的实现作出了巨大贡献。 综观各国的高速铁路行车指挥系统,都是采用集中控制方式来指挥列车运行。调度中心以列车运行管理、行车控制为中心任务,同时也负责与行车 有关的管理工作[1,2] 。 1 2 国内铁路调度系统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铁路行车指挥技术和装备有了很大发展。电力遥控、轴温探测、微机化调度集中、微机联锁已经在推广应用。车次追踪、实迹运行图自动描绘、计算机辅助列车运行计划系统也

国内外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及主要问题分析

国内外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及主要问题分析列车运行图是所有与铁路行车组织有关部门工作的综合性技术文件,是铁路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 是铁路运输产品结构、运力资源配置、企业劳动组织的综合体现。由于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竞争日趋激烈和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入,列车运行图已由传统的两年编制一次,发展成根据客货运量、营销需要和市场变化频繁编制和调整.。因此各国在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等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确保列车能够在安全、有序的情况下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1 国外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现状 1.1 法国高速铁路运行图编制管理现状 1.1.1 管理机构 客运部。拥有高速列车产权,对高速列车运输需求、开行方案、高速列车运用计划实施集中管理;负责高速列车的日常运用;制定高速列车购置计划,动车运用计划并以合同方式委托动车段养护维修。 运营基础部。受路网公司委托对路网基础设施进行维修和管理,主要负责制定安全规程与安全监督;负责列车运行调度指挥;受路网公司委托编制列车运行图;负责高速线等养护维修以及工程设计等。 运输生产部。定制高速列车养护维修规章制度,组织制定长期保有量计划,监督协调调度中心工作,对动车段进行业务管理,协调法铁各部门运输需求,向路网公司购买运行线。 1.1.2 法铁编图机构 在法国,法铁总部运营基础部内设有运行图编制办公室,分东北、东南和大西洋三个区,分别编制三个大区的长途客货运行图,23个铁路局中设运行图办公室,

负责各自管内运行图编制,另外法铁150个车站(到发线超过4股)参加编图工作,同步编制车站股道占用计划。运行图办公室中下设:组织与管理联络部,负责对外沟通与联络工作,统一发布信息,对各运输企业保持中立;工作方法指导部,负责协调总部和铁路局两级编图办公室工作,对直通列车和区域列车编图工作进行指导,提出具体要求;编图软件办公室,负责计算机编图软件使用与历史运行图数据维护工作,发表运行图的编程版本,向运输企业公布运行图资源。 1.1.3 法铁运行图编制手段及步骤 采用THOR软件作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辅助工具,将线路的技术资料,如平纵断面数据、限速要求、车站位置、高速动车组牵引与制动特性、列车长度与重量等输入THOR数据库内,将申请的列车开行计划如始发终到站地点、中间停站地点与时间等同样输入到THOR软件,THOR综合起来进行列车牵引计算,随即生成该条运行线的始发终到时间、地点、中间停站时间、地点和整个列车旅行时间等。 (1) 法铁运输生产部向路网公司提出开车方案申请和基础设施维修时间需求申请; (2) 路网公司委托法铁运营基础部运行图办公室编制运行图; (3) 运行图办公室参照历年运行图,根据运输需求分阶段编制运行图,重点处理好运营与维修的关系,最终完成的运行图经路网公司审核批准后通告运输企业。 (4) 路网公司每年组织编制新的列车运行图,运行图编制分为三个阶段:申请与研究、编制与滞后申请和滞后申请处理与完成,整个编图工作历时将近21个月。 1.2 日本高速铁路运行图编制管理现状 1.2.1 新干线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及与既有线的运行管理 日本对列车运行图的管理体系十分明确,均是由公司本部(总社)编制,并根据市场变化和需要修订,交给调度执行。对公司之间的跨线运行列车,由两公司间协商确定。目前,JR东日本公司新干线与既有线实现了直通运行,其突出特点是,

关于高速铁路运营安全

关于高速铁路运营安全 在高速铁路的运营中,其管理模式、施工维修和运输组织方式等许多方面都和现有铁路不尽相同,现今在我国大力开展高速铁路发展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探索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是国家迫切需要的一项责任重大的任务。文章把武广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作为例子,对加强我国的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提出了一些建议。 标签:高速铁路;安全;运营 高速铁路因为快捷、安全和舒适等优点,逐渐得到了人们青睐,而进行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新模式的探索,不仅是一项具有开拓性的,责任重大且任务艰巨的事业,而且是在大面积的高速铁路开通之后安全运营的一个迫切要求。 1 高速铁路安全运营存在的问题 1.1 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具有的特点 高速铁路和其它的运输方式相比来说,具有显著且与众不同的特点:首先是在特定的几条运营线上展开运行并且具有一定的特殊空间与时间性的要求;其次它的生产系统由许多的工种组成“大型联动机”,各个工种和各个环节间结合的地方很多,关联度很高;且运输的设备数量一般都十分庞大、种类也繁多,设备的布局延续且纵深。 高速铁路具备的特点使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行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高速安全运营的系统性。高速铁路安全问题涉及运输生产的各个环节以及铁路技术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诸多因素,需要从整体角度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加以分析处理。 (2)高速安全运营的动态性。高速铁路生产“位移”过程处于时空的巨大变换之中,影响安全问题的不可预料因素很多,给运输安全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 (3)高速安全运营的复杂性。高速铁路系统是一个开放型系统,其生产活动属全天候、开放性作业,运输安全既受内部管理因素、人员素养、运输设备的影响,也受外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4)高速安全运营的艰巨程度。高速铁路自身是现代的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具体的体现,高速铁路运输的过程中普遍采用了高新型技术,高速化使得铁路的各种的技术系统复杂的程度逐渐增加,相关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在逐步提高,所以,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其艰巨性很是巨大。 1.2 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