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思想史》单元辅导(一)

《中国法律思想史》单元辅导(一)
《中国法律思想史》单元辅导(一)

《中国法律思想史》单元辅导(一)

第一单元包括教材的两部分内容:序言、第一章,教学重点在第一章。

序言

着重介绍了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性质、研究对象和范围、中国法律思想的历史发展及历史特点,序言结尾介绍了课程设置与教材体例。

一、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性质、研究对象和范围

1.课程性质

中国法律思想史是法学专业的基本课程之一,是一门以中国历史上各种法律理论和观点做研究对象的专史,属于法律史学的范围。

2.研究对象

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法律理论和观点,即通过科学方法这些理论和观点的内容、本质、作用、特点、演变过程和发展规律。

3.研究范围

1)从时间概念角度看:自夏、商至“五四”运动前,这段时间段内由中国人提出所提出的各种主要法律观点和理论,都属中国法律思想史所研究范围。

2)从内容角度看:一个社会的法律思想是由统治者、思想家、法律家及民众的法律思想等四个方面而构成的统一整体,其中统治者及被统治者认可、支持的思想家的法律思想占统治地位,是所谓正统法律思想。本课程以研究正统法律思想为主。

二、中国法律思想的历史发展

1.中国法律思想的产生时期——夏商西周

中国社会处于奴隶社会。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或者是表现:神权法思想和“礼治”思想。

2.意识形态的“百家争鸣”时期——春秋战国

中国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法律思想的明显特点:“法治”与“礼治”是各家争论的核心,但在维护君权上则是惊人的一致。该时期的法律思想是为日后中国法律思想的发展提供思想和理论渊源。

3.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发展和衰败时期——秦汉至鸦片战争

秦汉为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探索和形成时期,这时中国大统一的封建专制制度刚确立。以儒家思想为主,同时吸收战国时期其他各家法律思想为一体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应运而生;其基本特征是:德主刑辅,礼法并用。

魏晋隋唐为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完善和成熟时期,这时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封建正统法律思想成为封建法制的理论基础,指导着封建王朝的立法和司法活动。

宋元明清为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僵化和衰败时期,此时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后期阶段。随着宋明理学的产生和盛行,使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原则日益绝对化,也正因为如此,导致了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僵化,最后使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4.中国法律思想的转型时期——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

中国社会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变化,必然导致法律思想变化,封建正统法律思想退出历史舞台,传统的法律观念开始向近现代转型。中国法律思想从传统向近现代的转型过程就是中国正统法律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法律思想斗争、融合的过程。

三、中国法律思想的历史特点

1.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伦理渗透一切

1)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伦理思想成为支配中国人精神活动的价值渊源之一。中国古代是个宗法社会,奴隶社会的西周强调“亲亲”,封建社会自汉朝直至清末历代统治者无不主张“以孝治天下”,可见宗法伦理思想的盛行不以社会性质的不同而有变化。

2)各种维护和体现宗法伦理的法律原则纷纷设立。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和思想家将宗法伦理上升为法律规范,并对此必要性从法理学进行了充分论证。

2.皇权至上

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君主拥有最高的立法权、司法权,成了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一条基本原则。

3.平等观念欠缺,等级特权思想浓厚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而儒家思想主要源于“礼治”,礼的特点是尊卑贵贱有别,等级森严,这也就使得等级特权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国古代法律思想中。

4.重德轻刑

综观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思想家,均把德为本、刑为用作为治世的基本信条,把法律看作是治世的辅助手段。

5.重义轻利

宋代朱熹把重义轻利的思想发展到极端,严重地阻碍了法律思想的发展。法学是有关权利的学问,重义轻利的思想压抑了人们的权利观念。

四、学习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目的

中国法律思想史是一门涉及法学、哲学、史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学术性极强。之所以要学习这门课程,其目的主要有:

1.批判地继承我国历史上的法律思想遗产,吸取历代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为当前法制建设和法学建设服务。

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性和科学态度。

3.有利于对传统法律观念的改造。

第一章夏商西周——中国法律思想的产生夏商西周的主要法律思想是奴隶主贵族的神权法思想和以宗法为核心的礼治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法律观念

1.早期法律观念之源

“祭”与“戎”,即祭祀和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最重要的日常活动,也是中国古代法律观念的源泉,并且决定了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命运、性质:

祭祀——

1)产生神权、宗法观念,发展成宗法制;

2)祭祀礼仪产生“礼”的观念,形成礼制,影响到战国时期的儒家的“礼治”。

战争——

导出“刑”观念,产生军法、刑法、刑罚,对战国时期的法家的“法治”理论产生直接的影响。

2.中国古代法律观念的特征

1)直观性与单一性

直观性:对刑、法的认识仅局限于对兵器、衡石等进行直观的、物理性的描述,缺乏抽象的理论性。

单一性:“以刑为主”。

2)功利主义与义务本位

功利主义:法律工具论,法律是“权力”的一种手段。

义务本位:重义务,无权利。

二、神权法思想

1.神权法思想的特征

神权观念是原始社会自然神崇拜的产物,进入文明社会后,王权利用神权并将之作为维护统治的一个重要的精神支柱,与法律联系起来,形成了神权法和神权法思想。

神权法和神权法思想的特征:

1)宣扬王权来源于神权,王是按照神意进行统治的;

2)王的法律和命令是神意的体现,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被视为对是神意的亵渎而要受到严厉的制裁;

3)立法活动的支配者是神祗,法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须经神祗的决定,而这一过程又是通过特殊的求神仪式来完成的;

4)司法审判也要通过特定的求神仪式祈求神助。

神权法思想形成于夏,极盛于商,动摇于西周。

2.神权法思想的内容

“天命”和“天罚”。

3.神权法思想的实质

《礼记·曲礼》“敬鬼神畏法令”一语道破了神权法思想的实质:敬鬼神是为了使人们畏法令,体现奴隶主阶级意志的法被套上了神秘的光环,一切司法活动都成为鬼神意志的体现,统治者为自己的统治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其最终目的是麻痹被统治者。

三、西周“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

该学说是对夏商神权法思想的发展。一方面,西周统治者仍强调君权神授的“天命”观,西周政权的建立,是因为文王、武王得到了天命,才得到了天下。另一方面,西周统治者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提出了“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天命属于谁,就看谁有能使人民归顺的“德”。

这一思想的提出,显然是在为西周取代商朝制造舆论,但同时也意味着神权的动摇。因而,西周统治者感到单靠神权已不足以维系统治,还必须兼顾人事,重视民心向背,既“敬天”,又“保民”。

四、周公制礼和“礼治”

1.周公制礼

周公是中国早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系统的政治法律学说的思想家。西周初年在周公的主持下,对以往的宗法传统习惯进行了系统整理、补充,厘定成一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使之成为治国的惟一依据,将宗法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这就是“礼”或者“周礼”。

2.宗法制

宗法源于氏族社会末期父系家长制的传统。到了西周,宗法因“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嫡长继承制的最终确立而系统化。所谓宗法,是指以血缘为纽带调整家族内部关系,维护家长、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行为规范。换言之,它规定同姓家族内部的尊卑长幼关系不得破坏。

3.分封制

西周实行分封制,首先确立周王为天子,然后在姬姓家族内部按照同周王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分配国家权力,通过层层分封,形成以周天子为最高统治者、由诸侯、卿大夫、士构成的宝塔式的等级结构。

西周的分封制基本上按宗法关系进行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职位都由嫡长子世袭即世卿大世禄。天子为大宗,诸侯对天子为小宗,但在其本国则为大宗,依次类推,小宗服从大宗,大宗爱护小宗。

分封和宗法的结合,不仅使各级政权都掌握在姬姓家族中,还在天子、诸侯、大夫等政治上的上下级关系外,又加上了一层小宗服从大宗的宗法关系,用族权来加强政权。

宗法制和等级制的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而严格的君臣、上下、父子、兄弟、亲疏、

尊卑、贵贱的礼制。礼制是维护各个不同等级的特权、地位的制度。

4.“礼治”的基本原则、特征

周礼所确立的全部规范和制度中,始终贯穿着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四个原则,其中最基本的是亲亲、尊尊。

亲亲是宗法原则,旨在维护家长制;尊尊是等级原则,旨在维护君主制。两者都是为巩固宗法等级制服务。亲亲的核心是孝,尊尊的核心是忠;亲亲、尊尊二位一体,孝、忠也两相结合。

亲亲和尊尊既是周礼的基本原则,也是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与此相对应,孝和忠既是伦理道德规范,又是法律规范。

“礼治”的基本特征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它也是西周指导立司法的重要原则,充分说明西周实行的是一种公开不平等的特权法。

五、周公的“明德慎罚”思想

礼治加“以德配天”,反映到法制方面就是“明德慎罚”,即重视道德教化作用,立法、司法都必须宽缓、审慎,执行刑罚更要慎重。也就是主张德刑并用,反对专任刑罚。其主要内容有:

1.要求对犯罪进行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2.对族诛连坐,主张罪至一身;

3.反对乱罚无辜,主张德刑并用,实行教化;

4.对危害宗法等级秩序和私有财产的犯罪严惩不赦。

中国法律思想史任务2

第 1 大题 是非题 8 分 1 . (4分) 道家认为,“道”是支配一切的主宰。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2 . (4分) 道家最早提出了自然主义法律观念。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3 . (4分) 向秦始皇提出“焚书坑儒”建议的是法家理论的继承者和实践者韩非。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4 . (4分) 董仲舒利用“天人合一”说来论证宗法等级制的必要。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5 . (4分) 黄老学说的“无为”即宣扬无所不为。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第 2 大题 单选题 12 分 1 . (4分) 唐初统治集团立法的指导方针是()。

1 . 安人宁国 2 . 无为而治 3 . 礼刑结合 4 . 一断以律 正确答案:1 2 . (4分) 新儒学的缔造者是()。 1 . 李斯 2 . 陆贾 3 . 贾谊 4 . 董仲舒 正确答案:4 3 . (4分) 早期改革派中,关于变法的方式方法,()主张“仿古法而行之”。 1 . 龚自珍 2 . 魏源

3 . 林则徐 4 . 黄宗羲 正确答案:1 4 . (4分) 首次将“刑书”铸在鼎上,公布成文法的是()。 1 . 邓析 2 . 孔子 3 . 子产 4 . 荀子 正确答案:3 5 . (4分) 夏、商的法律思想是()。 1 . “天命”、“天罚” 2 . “以德配天” 3 . “明德慎罚”

4 . “仁、义、礼、智、信” 正确答案:1 第 3 大题 多选题 6 分 1 . (6分)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1 . 君权神授,法自君出 2 . “春秋决狱”的司法主张 3 . “三纲五常”的立法、司法原则 4 . 德主刑辅的治国之道 正确答案:1,2,3,4 2 . (6分) 墨家把(? )称为人民的“三患”。 1 . 饥者不得食 2 . 寒者不得衣 3 . 幼者不得养 4 . 劳者不得息 正确答案:1,2,4

中国法律思想史_名词解释1[1]

中国法律思想史名词解释 1、以德配天 这是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意思是说周公的权力是“天”授予的,这是“天命”。但它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有德者才可承受天命,失德就会失去天命。 2、宗法 即以血缘为纽带调整家族内部关系,维护家长、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行为规范。3、周公制礼 即在周公主持下,对以往的宗法传统习惯进行补充、整理,制定出一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 4、律学 即法律注释学。它原是经学的一个学支,用儒家经书中的经义研究、解释法律,属于正统儒学。律学始于汉,晋代达到鼎盛。 6、、神权法 这是夏、商、西周三个历史时期的法律指导思想,它形成于夏代,极盛于殷商,动摇于西周。夏、商时期神权法的主要内容是“天命”、“天罚”,到了西周就演变成“以德配天”的君权神受说。 7、三纲五常 这是董仲舒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提出了的理论。“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体现了整个封建统治的各种关系,成为封建立法的指导思想,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控制人们思想、防止人民“犯上作乱”的思想武器 8、德礼政刑 德、礼、政、刑,即德治、教化、政令、刑罚,是封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主要方法,最早由儒家创始人孔丘提出。孔子认为政刑的作用是有限的,只有德治、教化才是根本的治国方法,他首先提出重德轻刑、以德去刑的主张。西汉董仲舒以“天人合一”的神学目的论为基础,论证了“大德小刑”、“德主刑辅”的原理,成为封建正统法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柱。南宋朱熹把这一原理根植于唯心主义理学,认为德礼政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统一与封建道德伦理规范。丘睿针对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矛盾,提出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的德刑关系说,使传统的“德主刑辅”说更为全面和系统。 9、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总称,是孙中山为了解决近代中国社会面临的民族解放、民主革命、社会改革三大历史任务而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经济和理论纲领,也是其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三民主义分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个阶段。 10、五权宪法 “五权宪法”孙中山独特的宪法思想,也是他民权主义的主要内容。“五权宪法”的精华是“直接民权。”“五权宪法”的核心是把政权和治权分开,由人民掌握政权,政府实施治权。人民的政权包括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复决权等四权。政府实施治权,采用五权分立制度,即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考试权、监察权相互独立、相互制约。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是一种中国式的近代革命民主主义的宪法学说

《中国法律思想史》读后感

读《中国法律思想史》论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法律摘要: 通过阅读《中国法律思想史》,对中国法律史有了更系统的了解。从儒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此之后的各个朝代,都有所继承和发展。再到汉朝时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此,儒家思想成为了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它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相适应,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形成与发展,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儒家思想法律化、法律儒家化的儒法合流的法律体系的形成。在封建司法领域,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更是贯穿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始终,自汉代以后,历经唐朝,魏晋南北朝,直至明清,一直是历代封建王朝司法活动的指导思想,我国古代法律中很多具体措施,都反映出了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儒家思想对我国古代法律有则会深刻的影响,其中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在我国现代法制建设中,儒家思想也对我们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儒家思想法律儒家化 前言 儒家是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久的一个学派。儒家继承和发展了西周以来的礼治和明德慎罚思想,提出了一整套在维护礼治,重视德治,强调人治的法律观点。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之际,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后世的发展中,也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儒家学说经过各个朝代的继承和发展,被统治者加以发挥和利用,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政治学说,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制定法律政策治理国家的思想依据。儒家思想不仅对我国古代的法律思想、原则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我国现代的法制建设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一、儒家思想产生及其内容 儒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基本思想是建立、维护以伦理纲常为中心的社会秩序。儒家创始人孔子尊崇“ 周礼” ,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练习题

八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完成下列短语。 感冒胃痛躺下看牙医 量体温做X-光检测在周末玩电脑游戏休息几次去看医生在路边下车 等待幸亏及时立刻 惹麻烦下次摔倒回家 休息流鼻血在……上敷药 使……惊讶的对……感兴趣被打伤/晒伤因为冒险切除 离开患有心脏病考虑 二、用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1.We are ________ (surprise) at the news. 2.The old man lived in the house _________ (die ) on a cold night. 3.He used to be a good doctor. He saved many _________(life) 4.He kept on ______ (work) though his leg hurt. 5.No one can be successful ___________ (with) hard work. 三、选择题。 1.I guess Peter and his sister Sally enjoyed __________ at the dancing party. A. myself B. himself C. herself D. themselves 2. I’m feeling much better now so you ____________ call the doctor. A. needn’t B. shouldn’t C. can’t D. wouldn’t 3. Linda bought a house___________ a swimming pool. A. on B. in C. with D. from 4. ---Emma failed her exams. I think she should work harder. --- I agree. _________she does, she’ll get good grades. A. If B. Because C. Before D. Though 5. --- It’s too cold today. --- Yes, why don’t you __________ your coat? A. put on B. put up C. take off D. get on 6. I got up too late this morning so I went to school _________ breakfast. A. without B. through C. by D. for 7. ---- Were you at home at 9:00 last night? I called you but nobody answered. ----- Sorry, I _________ a shower at that time. A. take B. took C. was taking D. am taking 8. You have to leave now_________- so that you can catch the early bus. A. so that B. as soon as C. because D. although 9. I’ m really ______________ all the time and I don’t have enough time to rest. A. happy B. busy C. excited D. relaxed 10. She’ outgoing. She never minds ______ to a boy. A. speak B. spoke C. speaking D. to open 11. Mr. Li asks the students ____________ in the river, because it’s too dangerous. A. swim B. to swim C. not to swim D. to not swim

中国法律思想史任务三

正确

错误 2 . (3分) 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家是中国最早的、未受任何外来思想影响的启蒙思想家。 正确 错误 3 . (3分) 玄学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激扬了法律虚无主义。 正确 错误 4 . (3分) 对于治理国家,唐初统治者主张礼刑并用,轻罪重罚。 正确 错误 5 . (3分) 明清启蒙思想家中,第一次提出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法治主张的是黄宗羲。 正确 错误 6 . (3分) 理学主张法治优于人治。 正确 错误 7 . (3分) 王守仁是代表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家。 正确 错误 8 . (3分) 在天人关系上,刘禹锡不同意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 正确 错误

9 . (3分) 明清启蒙思想家中,提出“趋时更新”的法律时变说的是王夫之。 正确 错误 10 . (3分) 玄学基本上是法家思想的新发展。 正确 错误 第3 大题 单选题 1 . (3分) 唐初统治集团立法的指导方针是()。 A. 安人宁国 B. 无为而治 C. 礼刑结合 D. 一断以律 2 . (3分) 引经断狱,以儒家的经义应用于法律的第一人是()。 A. 董仲舒 B. 萧何

C. 贾谊 D. 刘安 3 . (3分) 在董仲舒的理论中,“三纲”最重要的是()。 A. 夫为妻纲 B. 父为子纲 C. 君为臣纲 D. 礼为刑纲 4 . (3分) 理学的价值在于完成了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 A. 规范化 B. 平民化 C. 哲理化 D. 合理化 5 . (3分) 为了论证“君权神授”,董仲舒提出()的神学目的论。

A.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B. 春秋大一统 C. 三纲五常 D. 原心论罪 第4 大题 多选题 1 . (4分) 王守仁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 A. 因地制宜的立法思想 B. “申明赏罚”的刑罚思想 C. 区别对待的执法思想 D. 以“保甲”、“乡约”正风俗 2 . (4分) 唐初“安人宁国”方针在司法方面表现为()。 A. 慎刑恤狱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指导及范文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指导及范文 习作训练一:给远方的小学生写一封信 [习作要求讲解] 在祖国的东西南北,有许许多多我们的同龄人。大家彼此建立联系,交上朋友有多好!让我们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手拉手”的活动。先商量一下,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与远方的小学生建立联系?取得联系后,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来增进彼此的了解,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然后以个人或小组的名义,给远方的小学生写信。 在信里,可以先介绍自己的情况,再说说打算开展“手拉手”活动的想法,并提出可行的建议。 书信的基本格式: 开头顶格写称呼,打上冒号; 第二行空两格写问候语; 接下来换行空两格写正文部分; 正文结束后,换行写祝颂语; 最后在右下方写上寄信人姓名,在下面标上写信日期。 [习作思路展示] 书信写得好坏,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可言,主要取决于你写的内容是否贴切,是否符合对方的兴趣和心理需求。那么在着这封信中,我们可以就哪些方面介绍呢?下面提供集中写作思路,供同学们参考: 一、介绍自己的学校生活 在信中,可以把我们所在的学校情况作一介绍,把自己所在的班级及自己学习情况作一介绍,以便对方了解你,增强双方的亲近感。 二、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 为了能让对方了解你的情况,为了缩短你和收信人之间的情感距离,使对方愿意接近你,和你成为好朋友,有必要向对方敞开心扉,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庭情况。 三、介绍自己的个性爱好 让对方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还可以从自己的个性爱好介绍入手,因为一个人的个性爱好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特点。让对方知道自己的个性爱好,这也是表明你愿意和对方成为知心朋友的一种积极的姿态,对方一定乐意接受你的,一定愿意和你成为知心朋友。如:“我还是一个爱好广泛的学生,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们都叫我“小博士”。……” 四、介绍自己的学习情况 作为一个学生,对方可能非常想了解你的学习情况,因为他一定乐于和一个爱学习的好学生交往。所以,在我们的习作中,可以坦诚地介绍自己的学习状况,有哪些长处,哪些短处,真诚地希望对方能够向自己提出宝贵的建议,帮助自己提高。比如一位同学在信中写道:“我是一个学习勤奋但不够聪明的学生,在学习上我尽力地做到认真、努力,可就是不能名列前茅。为此,爸爸妈妈经常为我着急。不知怎的,一到大考我就紧张,一紧张就发挥不好。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帮我改掉这个毛病”。 五、说说如何开展“手拉手”活动 写打算开展“手拉手”活动想法,要写出活动的意义,同时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让对方乐于、愿意参加到活动中去,所写的建议还要切实可行,既考虑到自己,又要考虑到对方能否开展起来。 范文选辑: 给远方的小学生的一封信 陈超同学: 你好!

2018年4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真题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法律思想史试卷 (课程代码00264)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O.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左传》言“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其思想本质是主张 A.君权神授 B.依法治国 C.中央集权 D.皇权专制 2.“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反映的思想本质是主张 A.土地王有制 B.土地私有制 C.废分封,行郡县 D.废井田,开阡陌 3.“立嫡以长不以贤”的思想本质是主张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嫡长继承制 D.立宪制 4.管仲推行的“三选”制度,所突破的宗法原则是 A.亲亲 B.尊尊 C.男女有别 D.长长 5.先秦时期,“克已复礼为仁”的著名观点出自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颜渊 6.孔子之后,先秦儒家学派最著名的两位代表人物是 A.孟子和庄子 B.管子和孟子 C.孟子和苟子 D.管子和苟子 7.下列曾影响到墨家思想的学术流派是 A.道家 B.儒家 C。兵家 D.法家 8。“以天为法,动作有为”的思想主张如自 A.《墨子》 B.《老予》 C.《孟子》 D.《庄子》 9.先秦道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法 B.阴阳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附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There’s rain on the road, so she should drive carefully. A.too much B.too many C.much too D.many too 2.My father likes tea nothing in it. A.of B.without C.with D.have 3.You should look after ,classmates. A.yourselves B.yourself C.herself D.himself 4.You shouldn’t make mistakes . A.in same way B.at same way C.in the same way D.at the same way 5.I saw him when I passed by. A.ran B.run C.runs D.running 6.We should be careful when we the bus. A.get down B.get out C.get up D.get off 7.—Did you catch your plane? —Yes. We got there just . A.on time B.at times C.in time D.in the time 8.He often thinks things before he makes a decision. A.about B.of C.out D.over 9.It is unhealthy for you ______ so late every night. A. sleep B. sleeping C. slept D. to sleep 10.—What did you buy? —I bought ____ medicine for my mother. A. few B. little C. some D. many 11.Smoking is bad for your health. You should . A.give up it B.give up them C.give it up D.give them up 12.I don’t know if he tomorrow. If he , please let me know. A.will come;comes B.will come;will come C.c omes;comes https://www.360docs.net/doc/ca90231.html,es;will come 13.I think I should keep on the guitar at home. A.play B.to play C.played D.playing 14.The cat is .You should take it to an animal hospital.

中国法律思想史论文

“隆礼重法”思想体系下和谐社会的构建 汪中元 (法学院法学081班,贵州贵阳 550025) 摘要:在荀子生活的战国末年,中国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基本完成,随着封建制度的日趋成熟,思想上的争鸣逐渐被思想融合所代替,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当然也包含着法律思想上的争鸣。荀况在总结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隆礼重法”的法律思想体系,也正式构建起在封建时代长期适用的正统法律思想的基本构架。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深入探究荀子“隆礼重法”的思想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关键字:隆礼重法和谐社会构建 一、荀子“隆礼重法”的概说 “隆礼重法”即“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是儒家仁义王道之礼治与法家强力霸道之法治的有机结合。这是荀子为维护和巩固封建国家政权而提出的基本国策。他称之为“治之经”,即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遵循这一原则,就会“赏不用而民劝,罚不用而民服,有司不劳而事治,政令不烦而俗美”,国君亦能够“身佚而国治,功大而名美,上可以王,下可以霸”了。荀子“隆礼重法”的政治学说,主要是在对儒法两家学说进行批判性总结和创新性整合的基础上形成的。“集大成”和“融汇贯通”是荀子学说的显著特色,这不仅在于它具有博大宽厚的包容性,更在于它对诸子学说的批判总结和创新性整合。

荀子“隆礼”、“重法”的主张,体现了荀子思想体系以儒为本,兼采各家之所长的特点。“隆礼”就是遵奉礼治,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弘扬,但荀子所讲的“礼”已不完全同于孔孟之礼。“重法”即重视法律的作用,是荀子吸取了法家的理论提出的,也是荀子基于现实社会需要对儒家思想所做的变通。 荀子“隆礼”、“重法”的思想开了儒法合流之先河,荀子学说的不朽意义和价值,在于紧紧把握时代的发展,适应现实变革的需要,确立了以“隆礼重法”为核心的完整的学说体系,从而为维护和巩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政权提供了一套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基本的统治方略。 二、和谐社会与“隆礼重法”思想体系下和谐社会的构建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伟大实践。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

中国法律思想史

《中国法律思想史》第1 次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以德配天 2.嫡长继承制 3.亲亲、尊尊 4.礼制、法制、礼治、法治 5.礼、义、廉、耻 6.合礼合法 7.先教后刑、德主刑辅、以德去刑8.仁、礼9.仁政、省刑罚、薄税敛10.仁义、法数、类 11.天志、兼爱12.自然13.法家14.不法古、不修今15.立公弃私16.法、势、术 二、选择题 1.B 、 2.D 、 3.BCD 、 4.B 、 5. ABCD、 6.A 、 7.ABD、 8.BCD 、 9.ABCD 、10.C 三、判断题 1.×、 2.×、 3.×、 4.√、 5.×、6 x、7.×、8.√、9√、10.√ 四、名词解释 1、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是春秋时期邓析提出的主张。法即效法,是肯定的意思。不是即不承认、反对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先王”的所作所为,并不可能被万世所效法。礼义,也不见得正确,没有必要非遵循不可。“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是邓析主张改革,反对周礼的理论基础和思想 2、竹刑:指邓析不满子产对周礼的改良,因此对于子产刑书也持否定态度,于是私自编定了一部 更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刑法。因为写在竹简上,所以称为“竹刑”。 3、.道法自然:道家认为,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主宰着天地万物,普遍而无私,并且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不受任何人的意志影响。与礼、法相比,“道”是最高的原则。统治者只有顺应自然,按照自然法则办事,才符合“道”的精神;统治者只有“惟道是从”,才能保持自己的 4、任法而治:即按照君主的主张制定统一的法令,予以公布,自上而下的强制推行,从而实现民务耕战,富国强兵。 指加重轻罪的刑罚。对轻罪采取重刑,人民就不敢犯轻罪,轻罪不能产生,重罪更不会出现,这就是用刑罚的手段达到了不用刑罚的目的。 五、简答题 1.简述管仲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1)“仓廪实,则知礼节”说。管仲认为,发展社会经济对于国家的稳定极端重要,特别是发展农业生产,更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条件。 (2)政治法律必须“顺民心”说。他主张施政立法必须“顺民心”、“量民力”,从民的: (3)“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管仲认为,对过去的法制不能简单地废弃或否定,而要选择其好的方面加以创造性地运用。 2 、简述儒家“为政立人”的人治论。 先秦儒家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执政者,他们提出了“为政在人”的人治论。孔子、孟子认为治理国家主要靠统治者的道德教化,荀子则着重对人和法的关系进行分析,强调法由人而定。 (1)圣贤决定礼法。孔孟认为,国家的治乱,礼法的兴废,都取决于圣君贤相,荀子则提出“有治人,无治法”的主张,认为只有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没有离开人而能治理好国家的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梳理 一、课文内容梳理 《社戏》描写了“我”和小伙伴们夏夜乘船去看戏的经过,赞扬了农家少年聪明活泼、热情好客、憨厚善良的性格和劳动人民淳朴厚道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充满趣味的童年和景色秀美的故乡的热爱与怀念之情。 《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安塞腰鼓》描写了作者观看“安塞腰鼓”表演的情景与感受,突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热的特点,赞扬了安塞人民粗犷、奔放、充满阳刚的个性和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渴望。 《灯笼》是一篇可以引领我们回望传统的散文。当代的莘莘学子能见的灯笼大概也只在古装剧中,至于灯笼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更是无从感受到的了。还好吴伯箫的这篇文章可以带我们寻到文化的根,感受到我们血液中流淌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基因。 二、单元字词汇总 (一)字词解释 1.社戏 消夏:避暑。 陶冶:怡情养性。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偏僻:偏远而僻静。 熬áo:忍受。 诚然:确实这样。 篙gāo:用竹竿制成的撑船工具。 朦胧:动词,弥漫。 蕴yùn藻:水草。

依稀:隐约。 屹yì立:矗立。 潺chán潺:水缓缓流动的样子。 家眷:妻子儿女等家庭成员,有时专指妻子。 船篷péng:覆盖在小木船上的拱形物,用来遮蔽日光和风雨。 棹zhào:划(船)。 楫jí:桨。 撮cuō: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 惮dàn:怕,畏惧。 归省xǐng: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行háng辈:辈分。 犯上:触犯长辈或者地位比自己高的人。 撺cuān掇duo: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凫fú水:游泳。 絮xù叨dao:形容说话啰唆,来回地说。 怠dài慢:招待不周到的意思。 弄潮:在潮水中搏击、嬉戏。 漂piāo渺miǎo: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现在写作“缥缈”。 渴睡:瞌睡。 纠葛:名词,纠缠不清的事情。 不识好歹:成语,是好是坏都分不出来。 2.回延安 登dēng时:立即,立刻。 糜méi子:一种形状像小米、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炕kàng:北方用砖、坯等砌成的睡觉的台,下面有洞,连通烟囱,可以烧火取暖。 脑畔pàn上:方言,这里指窑洞的顶上。 3.安塞腰鼓 惊心动魄pò: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18秋【贵州电大】[中国法律思想史(省)]中国法律思想史03任务阶段性测验

【贵州电大】[中国法律思想史(省)]中国法律思想史03任务阶段性测验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随着宋明理学的产生和盛行,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原则日益()。 牢固化 僵化 绝对化 模式化 第2题,心学的创始人是南宋的()。 陆九渊 王守仁 王阳明 陈亮 第3题,在"德礼"与"政刑"的关系上,朱熹认为两者都是"天理"的()。 工具 目的 概念 产物 第4题,先秦儒家主张德治、爱民、慎刑,反对严刑峻法、反对()。 "孥戮" "罪人以族" 族诛连坐 "夷三族" 第5题,对"八议"等推崇备至则非丘濬莫属,吕温则主要从()的后果对"八议"等制度进行了抨击。 同罪异罚 同罪同罚 贵贱异罚 别籍异财

第6题,复仇是原始社会的()。 习惯 传统 常态 冲突 第7题,赦或赦免是中国古代对犯罪者减轻或()刑事处罚的一种制度。 强制 免除 自裁 加重 第8题,()在考证刑法典的形成时,清楚勾勒出了中国古代法律起源的线索和规律:习惯、习惯法、成文法。 张斐 丘濬 朱熹 王阳明 第9题,朱熹还将"德"、"礼"、"政"、"刑"四种统治方法与其()联系了起来。 人性论 "人欲" "气禀" 气质 第10题,在执法方面,朱熹提出了"正"、"权"交替使用的辩证理论,即强调了(),一改过去只择其一的偏颇策略。 只用"王道" 只用"霸道" "王道"与"霸道"交替使用 "王道"与"霸道"同用

第11题,"司法时令说",即"赏以春秋。刑以秋冬",以此来顺应()。 天意 礼义 自然 情理 第12题,在中国古代最早明确提出反对刑讯的是西汉的()。 贾谊 路温舒 汉宣帝 周弘 第13题,王守仁以儒家()为追求目的,以明德亲民为政治信念。 谦谦君子 "圣人" 仁者 士大夫 第14题,无论"德礼"或"政刑"的(),统治者目的都是"存天理,灭人俗"。 运用 使用 方法 手段 第15题,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专用术语,系指盛行于奴隶社会中的墨、劓、刖、宫等刑种。 死刑 徒刑 流刑 肉刑

中国法律思想史_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 1、以德配天 这是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意思是说周公的权力是“天”授予的,这是“天命”。但它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有德者才可承受天命,失德就会失去天命。 2、宗法 即以血缘为纽带调整家族内部关系,维护家长、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行为规范。3、周公制礼 即在周公主持下,对以往的宗法传统习惯进行补充、整理,制定出一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 4、律学 即法律注释学。它原是经学的一个学支,用儒家经书中的经义研究、解释法律,属于正统儒学。律学始于汉,晋代达到鼎盛。 6、、神权法 这是夏、商、西周三个历史时期的法律指导思想,它形成于夏代,极盛于殷商,动摇于西周。夏、商时期神权法的主要内容是“天命”、“天罚”,到了西周就演变成“以德配天”的君权神受说。 7、三纲五常 这是董仲舒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提出了的理论。“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体现了整个封建统治的各种关系,成为封建立法的指导思想,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控制人们思想、防止人民“犯上作乱”的思想武器 8、德礼政刑 德、礼、政、刑,即德治、教化、政令、刑罚,是封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主要方法,最早由儒家创始人孔丘提出。孔子认为政刑的作用是有限的,只有德治、教化才是根本的治国方法,他首先提出重德轻刑、以德去刑的主张。西汉董仲舒以“天人合一”的神学目的论为基础,论证了“大德小刑”、“德主刑辅”的原理,成为封建正统法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柱。南宋朱熹把这一原理根植于唯心主义理学,认为德礼政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统一与封建道德伦理规范。丘睿针对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矛盾,提出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的德刑关系说,使传统的“德主刑辅”说更为全面和系统。 9、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总称,是孙中山为了解决近代中国社会面临的民族解放、民主革命、社会改革三大历史任务而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经济和理论纲领,也是其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三民主义分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个阶段。 10、五权宪法 “五权宪法”孙中山独特的宪法思想,也是他民权主义的主要内容。“五权宪法”的精华是“直接民权。”“五权宪法”的核心是把政权和治权分开,由人民掌握政权,政府实施治权。人民的政权包括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复决权等四权。政府实施治权,采用五权分立制度,即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考试权、监察权相互独立、相互制约。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是一种中国式的近代革命民主主义的宪法学说

2017省电大中国法律思想史01任务存档

第1题. “一同天下之义”的法律起源论是(B )提出的。 A. 黄宗羲 B. 墨翟 C. 老子 D. 柳宗元 第2题. 中国思想史上,( A)最先提出了“自然”的概念 A. <老子> B. <论语> C. <春秋> D. <庄子> 第3题. 早期改革派中,关于变法的方式方法,( A)主张“仿古法而行之”。 A. 龚自珍 B. 魏源 C. 林则徐 D. 黄宗羲 第4题. 汉朝初年,统治者奉行的是(C )的法律思想。 A. 儒法合一 B. 道家 C. 黄老学派 D.

法家 第5题. 中国古代法律观念的特征有( C)。 A. 乐观性 B. 第一性 C. 功利主义 D. 义务本位 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5分) 第6题. 法家提出的具有普遍性的立法原则包括( ABCD)。 A. 顺天道 B. 因民情 C. 随时变 D. 量可能 第7题. 先秦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D )。 A. 商鞅 B. 子产 C. 管仲 D. 慎到 第8题. 墨家把(ABD)称为人民的三患。 A.

饥者不得食 B. 寒者不得衣 C. 幼者不得养 D. 劳者不得息 第9题.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有(ABCD ) A. 君权神授.法自君出 B. [春秋决狱]的司法主张 C. [三纲五常]的立法.司法原则 D. 德主刑辅的治国之道 第10题. 集中反映道家法律思想的代表作是(AC )。 A. <老子> B. <周易> C. <庄子> D. <论语> 三、判断题(共15题,每题4分) 第11题. 管仲与儒家的“礼义”区别在儒家强调礼义的强制作用。 第12题. 法家提出的“任法”即要求有法必依。

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历年真题及答案集

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历年真题及答案集课程代码:0026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古代曾经“铸九鼎,象九州”的历史人物是() A.子产 B.夏桀 C.叔向 D.夏禹 2.“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讲法,反映了当时统治者信奉() A.主权在民 B.君民共主 C.君权神授 D.天命无常 3.“国无二君,家无二尊”的思想本质是() A.礼治 B.法治 C.势治 D.民治 4.管仲“四民分居定业”思想的具体化是() A.世卿世禄制 B.“三选”制 C.挟天子以令诸侯 D.“三国五鄙”制 5.春秋时期,反对子产“铸刑书”的晋国名臣是() A.管仲 B.叔向 C.邓析 D.公孙侨 6.孟子法律思想中,与周公“父子兄弟,罪不相及”的讲法最为接近的是() A.为民制产 B.罪人不孥 C.暴君放伐 D.惟仁者宜在高位 7.中国历史上最早将礼法结合,使儒、法两家趋于合流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B.荀子

C.庄子 D.老子 8.作为先秦时期闻名的学派,自有法律的是()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墨家 9.最早提出“君人南面之术”的先秦思想流派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lO.法家提出“圣人为法,必使人明白易知”,“布之于百姓”,讲明法律应该具有() A.公平性 B.公布性 C.平等性 D.规范性 11.先秦时期,主张“事断于法”的思想家是() A.周公 B.墨子 C.慎到 D.老子 l2.秦王朝“以法为教”的文化专制思想,直截了当导致了() A.实行郡县制 B.陈胜、吴广起义 C.焚书坑儒 D.统一中国 l3.废止秦朝“诽谤妖言法”的皇帝是() A.汉文帝 B.汉武帝 C.秦始皇 D.汉景帝 14.汉代贾谊的作品是() A.《新书》 B.《白虎通义》 C.《春秋繁露》 D.《西语》 l5.秦汉之际,倡议“黥劓之罪不上大夫”的思想家是() A.陆贾 B.贾谊 C.董仲舒 D.李斯 l6.儒家所鼓吹的“三纲”学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君为臣纲 B.父为子纲 C.夫为妻纲 D.兄为弟纲

第一单元作文指导

第一单元作文训练 作文要求:1.选择的切入口要注意小、巧,以小见大,避免空洞笼统;2.将自己的真感实情融入叙述描写中,避免平铺直叙;3.表达方式要灵活多变,语言要力求生动、活泼。4.选材要注意“避熟”,对那些用得过多、过滥的材料要坚决回避。 献给母亲的歌 总想让那如灵泉一般动听的歌声淌入您的心底;总想让那如春风一般和煦的歌声传入您的脑海;总想让那如雨露一般甘甜的歌声萦绕您的耳边。你听!那是爱的赞歌!你听!那是感恩的赞歌!你听,那是祝福的赞歌!你听!那是献给母亲的赞歌!今天,音符为您跳跃,歌声为您唱响! 妈妈是湖,我是鱼,湖哺育了鱼。 鱼在温暖的湖水中无忧无虑的游着,嬉戏着。湖源源不断的把香甜的书食物和无私的爱输送给鱼,让鱼健康,美丽,茁壮的成长。当暴风雨来临时,湖用自己的湖水保护着鱼,让鱼安然无恙。湖用她那“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净”的品质,影响着鱼,使鱼心地清澈如水,胸怀宽广如海。当鱼悲伤时,湖用它温暖的怀抱慰藉着鱼的心田。冬天来来临时,湖将自己冰冻,让鱼的心灵温暖如春。 妈妈是阳光,我是嫩草,阳光关爱着嫩草。 春天来临之际,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嫩草,看着小草冒出鲜嫩的绿芽,在阳光的沐浴下,一天天拔高。当小草枯蔫焦黄时,阳光急的满头大汗,带着小草找遍了医治的方法,看到小草又生机勃勃,阳光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当小草被人们踩过,斤斤计较时,阳光总是告诉嫩草:“孩子,你要拥有爱,感悟爱,用爱和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去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阳光的关爱,塑造了嫩草的性格。 妈妈是溪水,我是在溪中的小石子,溪教育着石。 溪水一次次的冲刷着石子,打磨着石子,当石子经受不住磨练时,溪水总是语重心长的对石子说:“孩子没事,摔倒了再爬起来。失败乃成功之母。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记住!坚持就是胜利啊!”于是,石子站了起来,经受风雨的洗礼,经受人生的磨砺,迎难而上,绝不退缩。溪水的教育,使石子奋发刻苦,努力向上,捧回一张又一张的证书,获得一项又一项的荣耀,成就了石子的品格。 妈妈是教师,我是学生,教师教导着学生。 教师的话很简单,但却清楚明了。“孩子,你要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让自己的生活过的精彩丰富、充实幸福,要长成国家的栋梁之才,为国家做贡献;不可不学无术,自甘堕落,损害国家的利益。你要积极向上,乐观面对,对自己有信心,用心灵来聆听这个世界,对生活有一颗永不消沉的心。教师的教导明确了学生的目标。 妈妈:当灵魂被您浇灌之后,飘逸出来的是一阵芳香。一路从灵魂的荒漠走来,您是我沿途唯一的绿洲。 妈妈,总想为您唱支歌!我想我唱的歌,不一定婉转动听,但却饱含深情;不一定高亢激情,但却充满着感恩。那是一首赞歌——献给母亲的赞歌! 妈妈,我爱你 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春风轻轻地吹红了花,春雨也静静地润绿了叶,朝气蓬勃的我们正像那红花绿叶一样鲜活一样有生命力,而又有谁曾想到过是谁做了那春风春雨默默地滋润着我们呢? 当我们早上匆匆忙忙地从床上爬起时,是谁已经为我们做好了可口的早餐?当我们背上书包急急地走出家门时,是谁的身影徘徊在窗前张望?当我们带着一身

中国法律思想史

中国法律思想史本科网上考查课作业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0分) 1.隆礼重法 答:“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要发挥“礼义”的教化作用, 2.礼法之争 答:所谓"礼法之争",是指在清末变法修律过程中,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与以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围绕《大清新刑律》等新式法典的修订而产生的理论争执。 3.学校议政 答:学校议政思想可以概括为:学校反映民意,参与决策,舆论监督限制皇权、官权。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基本特点。 答:一、“礼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法律传统 二、“德政”与刑罚相结合的治国方策 三、“人”与“法”相结合的法体理论 2.董仲舒的《春秋》法统说的主要内容。 答:董仲舒认为孔子作《春秋》就是为后王立法,将《春秋》推祟倍至,视其为治国理民的法典,依照《春秋》的理论和精神解决政治法律疑难问题。其春秋法统说有以下内容:①《春秋》大一统思想。“大一统”主要指要求统一,并以君

主为绝对权威。②从秦弊政中吸取教训,提出“更化论”。用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调整治国策略,进行“更化”,制定出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长远利益的政策。③“罢黩百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总的说来,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对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2、试论述明法之际启蒙思想家黄宗羲的法治理论 3.沈家本“法贵得人”的主张。 答:沈家本认为“善法”和法的执法之人史实行法制的重要条件。他指出。如果执法者选用恰当,即使法令较严也能在执法中体现仁义的精神。反之,如果执法者不善,即使法令宽缓也会造成不好的结果。为此,他提出了“法贵得人”的主张,具体方法是: (1)所有的国家官史,上至中枢长官,下至百里长吏,皆宜知法 (2)司法官吏应具有专门知识 (3)设置吕学博士教授法学;设置培养法学人才的专门学校 三、论述题(25分) 试述先秦礼法之争与清末礼法之争的异同。 答:(1)二者的阶级本质不同。 先秦礼法之争是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代表着奴隶主贵族阶级的礼治与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法治之争。先秦儒家代表新老贵族,维护礼治;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主张法治。 近代礼法之争是在封建社会解体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法治观与资产阶级法治观之间的冲突。礼教派代表封建地主阶级,法理派代表资产阶级,礼法之争是封建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要求制定什么样的法律的争论。 (2)争论的焦点不同。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指导

第一次------ 第一次 教学目标 以“第一次……”为话题写一篇记事作文,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事例引入,激情导课 1. 人不论做什么,总会有第一次。在我的生命中有过许多第一次,但大都因为年代的久远而忘却,或被岁月的灰尘所掩埋。是我最难以忘怀的是第一次送孩子上幼儿园,每当看到第一次这三个字儿子满脸泪痕的脸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 2. 今天上课之前我们做一个小小的游戏,老师出示一些文字,你马上在脑海中想象画面,看谁的思维敏捷。 “第一次说谎”“第一次挨K”“第一次考试不及格”“第一次随地吐痰”“第一次失败”“第一次得第一”“第一次滑冰”“第一次游泳”“第一次摔跤”“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自己睡觉”“第一次被冤枉”“第一次坐车”“第一次看电影”“第一次做饭”“第一次玩游戏”“第一次做手工”“第一次受伤”“第一次练琴”“第一次闯红灯”。 二、畅所欲言,广开言路 1.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满足,也有遗憾……但无论怎样,都是令我们难忘的第一次。同学们,在你脑海中最难忘的司仪次是什么呢,请静静地想想,一会告诉大家。 2.请用一句告诉大家你最难忘的第一次是什么。(桌友对说,指名开火车说。)三、媒体辅助,唤起回忆 1.出示图片,同学们认识这个人么,他是刘翔, 2004年8 月27日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冠军,12秒91,平由英国选手科林?杰克逊1993年创造的世界纪录,打破12秒95的奥运会纪录。这是他第一次在奥运会上夺冠时的照片。从照片中你能看出什么? 2.其实留在我脑海中的第一次,也许是欢笑,也许是泪水;也许是后悔,也许是启发;也许是沮丧,也许是鼓励------现在请你以我最难忘的那次-------,想起来我就------为开头,说个片断好吗?自由练习,全班交流。 四、范文导引,自由表达 (一)出示范文,体会写法 1.请同学们欣赏下面两篇文章,想想哪些方法值得你学习。 第一次发表作文 我看见我们班的同学写的作文发表了在罗湖区小记者报上,是多么光荣啊、是多么骄傲啊。因此,我下定了决心,要有几篇作文发表在报纸上。所以,我会用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