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法

实验研究法
实验研究法

1

一、实验研究法的原理

实验研究法是唯一能够确认自变项与依变项间因果关系(causal relationship)的研究方法。在实验研究中,研究者藉由随机抽样、随机分派的过程,将研究对象区分为实验组与控制组,然后在严谨的实验设计之下,系统且客观的操弄自变项,且将影响依变项的各个干扰变项予以控制或维持恒定,再观察依变项的反应,以作为研究结果的判定。

实验研究包含三大部分,分别是自变项与依变项、实验组与控制组以及结果的测量,藉由对此三部分的操弄、控制与观察,研究者获取了最后的研究结果。

二、实验研究法的特征

(一)随机化

所谓的随机化(randomization)它需包含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随机抽样;第二阶段是随机分派。

实验研究中之所以要控制变项,是为了要确保影响依变项的因素只剩实验处理一项,亦即自变项,如此才能够推论自变项与依变项间的因果关系。

(二)变项的控制

针对这些干扰变项的控制,常用的方式有下列六种:

1.随机化

2.将干扰变项保持恒定不变

3.将变项纳入实验设计之中

4.配对

5.以受试者本身作为控制

6.共变量分析

三、实验研究法的基本步骤

(一) 决定研究题目与目的

(二) 提出研究假设

(三) 界定变项

(四) 准备实验或测量器材

(五) 控制干扰变项

(六) 选择实验设计

(七) 受试者的抽样与分派

(八) 决定实验步骤并依计划进行实验

(九) 资料的统计分析

(十) 根据实验结果撰写研究报告

2

一、真实验研究与准实验研究

(一)区别标准

1.能否操弄自变项。

2.对于受试者能否随机抽样、随机分派。

3.能否依照研究计划般地控制实验误差。

(二) 真实验研究

真实验研究(true experiment)最大的特征在于能产生等组的受试者,而这些受试者是以随机抽样与随机分派的方式产生。

(三) 准实验研究

准实验研究(quasi experiment)是指无法达到真实验研究的标准,只能尽可能地以真实验研究的精神进行研究,其中最显著之处是无法使用随机抽样与随机分派的方式选取受试者。

二、实验室研究与实地研究

实验室研究(laboratory experiment)是指研究的实施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

实地研究(field experiment)所指的是在实际的教育情境中所进行的研究工作。

三、试探性研究与验证性研究

试探性研究(exploratory experiment)是指研究者对所研究的问题背景或有关问题的知识所知有限,因此对于相关问题的解决方式,并无法提出一套完整有效的设计方案,只能形成非正式的假设。

当研究者从试探性的研究中获得相关的讯息后,研究者对于研究中的自变项及依变项的关系即有较明确的认识,此时即可进行验证性研究(confirmatory experiment),以检验结果是否如研究假设中所陈述的一般。

四、S—R法则实验与O—R法则实验

所谓的S—R法则实验是在探讨S变项与R变项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

而O—R法则实验则是指探讨O变项与R变项间的关系。

五、初步研究与正式研究

初步研究(pilot study)是指在正式研究进行之前,所做的预备性实验,此时通常只使用少数的受试者进行研究,其目的只在于试探某些实验步骤是否可行,以供正式研究时的修正参考意见,以避免正式研究时才发现窒碍难行之处。

3

一、实验研究的目的

实验研究最主要的目的在于验证自变项与依变项之间的因果关系,欲达此目的便须要针对各种影响依变项的因素加以控制,否则最后所得到的将是一个混淆的结果。

二、控制影响研究效度的因素

(一)受试者间控制与情境控制

1.受试者间控制

(1)随机化

(2)受试者自身控制

(3)受试者配对

(4)将受试者因素纳入成为一个自变项

2.情境控制

(1)将无关的干扰变项予以排除或控制恒定

(2)物理控制

(二)实验控制与统计控制

1.统计控制

2.实验控制

三、内在效度

内在效度(internal validity)是指研究结果可以达到研究目的的程度,若研究结果能确认变项间的因果关系,将实验结果完全归因于自变项的操作所致,或是实验处理已达到研究者所设定的目标,则这便是一个具有内在效度的研究。

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可归纳成以下十三项:

(一)历史事件(同时事件)

(二)受试者的身心发展与成熟

(三)前测的影响

(四)测验工具

(五)统计回归

(六)受试者选择的偏差

(七)受试者流失

(八)资料搜集的情境

(九)实验处理的扩散

(十)受试者的态度

(十一)实施过程

(十二)样本选择与成熟之间的交互作用

(十三)补偿作用

四、外在效度

外在效度(external validity)是指根据研究结果所做推论的正确性,亦即研究结果的可推论性(generalizability),当研究结果的可推论对象或范围越大越广时,即表示外在效度越高,若推论能力较小则表示外在效度较低。

(一)母群体效度与生态效度

1.母群体效度

母群体效度是指研究结果可以推论至母群体

的程度。

2.生态效度

生态效度是指实验研究的结果,可以推论至

其它不同情境或不同研究条件的程度。

(二)影响外在效度的因素

1.前测-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

2.多重实验处理的干扰

3.选样偏差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

4.变项的明确性

5.实验处理效果的扩散

6.实验者的效应

7.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

五、外在效度与内在效度的关系

(一)没有内在效度则无外在效度

(二)有内在效度不见得有外在效度

(三)有外在效度一定有内在效度

(四)没有外在效度不见得没有内在效度

4

一、前实验设计

前实验设计(pre-experimental design),它对于影响研究效度因素的控制程度有限,对于影响依变项的诸多干扰变项均未能有效控制,所以它无法确认自变项与依变项间的关系。

(一) 单一组后测设计

单一组后测设计(one-group posttest-only design)只有一组受试者接受实验处理,当受试者接受实验处理后,再进行依变项的观察或测量,以评估实验处理的成效。

(二)单一组前测—后测设计

单一组前测—后测设计,其目的是将前测结果拿来与后测结果比较,以检验实验处理的效果。

(三)静态组比较设计

静态组比较设计(the static-group comparison design)采用了二组的概念进行研究。因此实验处理的效果,将由二组的测量结果中进行比较而得。

二、准实验设计

准实验设计(quasi experimental design)是指无法像真实验设计一般地进行随机抽样与随机分派,使实验中的实验组与控制组成为等组,进而确认自变项与依变项间的因果关系。

(一)不相等比较组设计

在此设计中研究者除了可以进行后测的比较之外,也可以进行前后测的比较。

(二)仅有配对的研究设计

受试者的选取是以配对的方式组成,以尽可能使实验组与控制组的成员在主要的变项上能相等,以提升研究的内在效度。不过此种配对的方法通常仅能针对主要的变项予以配对,一旦配对的变项数较多时,将变得相当困难。

(三)时间系列设计

时间系列设计在实验处理前后,各有多次的前测与后测,在这些测验中,研究者可以对受试者在实验处理前后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以了解实验处理的短期与长期效果。

(四)平衡对抗设计

在平衡对抗设计(counterbalance design)中,各受试组均接受所有的实验处理,但其实验处理的实施顺序不同,设计中必须要求「实验组数」与「实验处理数」二者相同,而各组接受的实验处理顺序,是以随机的方式决定。

三、真实验设计

真实验设计(true experimental design)最大的特点在于样本的选择上,能够以随机抽样与随机分派的方式进行,因此能够达到等组的状态,且设有控制组,并以此结果与实验组相互比较,以进一步确认自变项与依变项间的因果关系。(一)随机分派之后测控制组设计

实施此实验设计时,研究者首先要以随机的方式选取受试者,并以随机的方式将受试者分派至实验组与控制组,接着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但控制组未接受实验处理,待实验组实验处理完成后,对二组进行后测,以比较二组之间的差异。

(二)随机分派之前测—后测控制组设计

受试者先以随机抽样的方式产生,再以随机分派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控制组。当样本选择并分派后,先对各组进行前测,再针对实验组进行实验处理,此实验处理即相当于自变项。当实验处理执行完成后,再针对依变项进行后测,并比较二组的后测结果,以了解实验处理的效果。

(三)随机化所罗门四等组设计

随机化所罗门四等组设计(Solomon four-group design),它以随机分派的方式将受试者分配至四组之中,其中二组接受前测,另外二组未接受前测;一个接受前测与一个未接受前测的组接受实验处理,另二个组则未接受实验处理。最后四组同时接受后测。

(四)随机分派与配对设计

随机分派与配对设计(random assignment with matching)是指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为确保实验组与控制组之间能维持等组的关系,因此先从母群之中以随机抽样的方式抽选样本,再将这些样本依据研究的特定变项予以配对,并以随机分派的方式将配对中的受试者一个分派至实验组,一个分派至控制组。

https://www.360docs.net/doc/ca9617339.html,.tw/~cmshih/research%20methodology/powerpoint/ch8.ppt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虽然摸不着,看不见,但的的确确是一杆实实在在的秤。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尽在秤杆上可以看出;人心的大小,胸怀的宽窄,拨一拨秤砣全然知晓。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可太近。

与人太近了,常常看人不清。一个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赤足是也。初识时,走得太近就会模糊了不足,宠之;时间久了,原本的美丽之处也成了瑕疵,嫌之。

与人太近了,便随手可得,有时得物,据为己有,太过贪财;有时得人,为己所用,也许贪色。贪财也好,贪色亦罢,都是一种贪心。

与人太近了,最可悲的就是会把自己丢在别人身上,找不到自己的影子,忘了回家的路。

这世上,根本没有零距离的人际关系,因为人总是有一份自私的,人与人之间太近的距离,易滋生事端,恩怨相随。所以,人与人相处的太近了,便渐渐相远。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不可太远。

太远了,就像放飞的风筝,过高断线。

太远了,就像南徙的大雁,失群哀鸣。

太远了,就像失联的旅人,形单影只。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时,先远后近;有时,先近后远。这每次的变化之中,总是有一个难以忘记的故事或者一段难以割舍的情。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忽然间近了,其实还是远;忽然间远了,肯定是伤了谁。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果是一份信笺,那是思念;如果是一个微笑,那是宽容;如果是一句问候,那是友谊;如果是一次付出,那是责任。这样的距离,即便是远,但也很近。

最怕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是一句失真的谗言,一个不屑的眼神,一叠诱人的纸币,或者是一条无法逾越的深谷。这样的距离,即便是近,但也很远。

人与人之间最美的距离,就是不远不近,远中有近,近中有远,远而不离开,近而不相丢。

太远的距离,只需要一份宽容,就不会走得太远而行同陌人;太近的距离,只需要一份自尊,就不会走得太近而丢了自己。不远不近的距离,多像一朵艳丽的花,一首悦耳的歌,一首优美的诗。

人生路上,每个人的相遇、相识,都是一份缘,我们都是相互之间不可或缺的伴。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虽然摸不着,看不见,但的的确确是一杆实实在在的秤。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尽在秤杆上可以看出;人心的大小,胸怀的宽窄,拨一拨秤砣全然知晓。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可太近。

与人太近了,常常看人不清。一个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赤足是也。初识时,走得太近就会模糊了不足,宠之;时间久了,原本的美丽之处也成了瑕疵,嫌之。

与人太近了,便随手可得,有时得物,据为己有,太过贪财;有时得人,为己所用,也许贪色。贪财也好,贪色亦罢,都是一种贪心。

与人太近了,最可悲的就是会把自己丢在别人身上,找不到自己的影子,忘了回家的路。

这世上,根本没有零距离的人际关系,因为人总是有一份自私的,人与人之间太近的距离,易滋生事端,恩怨相随。所以,人与人相处的太近了,便渐渐相远。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不可太远。

太远了,就像放飞的风筝,过高断线。

太远了,就像南徙的大雁,失群哀鸣。

太远了,就像失联的旅人,形单影只。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时,先远后近;有时,先近后远。这每次的变化之中,总是有一个难以忘记的故事或者一段难以割舍的情。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忽然间近了,其实还是远;忽然间远了,肯定是伤了谁。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果是一份信笺,那是思念;如果是一个微笑,那是宽容;如果是一句问候,那是友谊;如果是一次付出,那是责任。这样的距离,即便是远,但也很近。

最怕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是一句失真的谗言,一个不屑的眼神,一叠诱人的纸币,或者是一条无法逾越的深谷。这样的距离,即便是近,但也很远。

人与人之间最美的距离,就是不远不近,远中有近,近中有远,远而不离开,近而不相丢。

太远的距离,只需要一份宽容,就不会走得太远而行同陌人;太近的距离,只需要一份自尊,就不会走得太近而丢了自己。不远不近的距离,多像一朵艳丽的花,一首悦耳的歌,一首优美的诗。

人生路上,每个人的相遇、相识,都是一份缘,我们都是相互之间不可或缺的伴。

Event Study 事件研究法计算步骤

事件研究法研究步骤 ①定义事件、事件日 事件研究的第一步是明确所研究的具体事件(event)。例如,并购事件研究首先要明确“并购”的定义。并购包括兼并(merger or statutory merger,或称吸收合并)、合并(consolidation,新设合并)和收购(acquisition),还可以包括其他一些获取公司控制权的方式,如代理权争夺。每一种并购类型还可根据不同标准进行细分。你想研究哪一种口径的“并购”? 光确定了“并购”的口径还不够,任何一次并购都是由一系列具体事件构成的一个过程,因此,并购事件研究还要确定研究的是哪一次具体事件及其日期。例如,是并购的首次宣布日、股东大会批准日,还是并购完成之日。事件(event day)的定义对事件研究的成败有时是决定性的。许多学者(如Brown and Warner,1980,1985;Jensen and Ruback,1983)强调了正确识别事件日的重要性。在美国早期的并购事件研究中(如Mandelker,1974; Ellert,1976;Langetieg, 1978), 多采用并购生效日(目标公司股东最终批准日)作为事件日,结果未能发现预期的显著报酬①。后来的研究改用并购计划宣布日,结果大不一样。一般来说,我们以并购计划的首次宣布日为事件日。 ②确定收益率间隔区间和事件窗口 股价收益率的间隔区间(sampling interval)意味着采用日收益率、周收益率还是月收益率作为股价波动的计量标准。这与事件窗口的长短有关。采用日收益率能够精确地观察到事件对每一日影响力的大小。如果事件窗口较短,例如两三个月,那么最好采用日收益率(如果时间窗口太短,甚至不可能采用周或月收益率)。此外,从统计检验的功效(power)看,间隔越短,检验功效越高。但是,考虑到收益率逐期累加(CAR法)可能带来的误差,股价波动较大的长窗口事件研究或许采用周收益率或月收益率更为合适。 事件窗口(event window)就是检验所研究事件对样本股价的影响程度所覆盖的期间,或者说是样本股价变动的观察期间。事件窗口以事件日为轴心,向前向后各若干日(周、月)。窗口的长短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事件影响力的时间长短,时间长的适合长窗口;二是其他事件的干扰(噪音)。在选定的窗口内可能会发生影响股价的其他事件,例如,并购事件发生后不久公司公布年度业绩。为了避免其它事件的影响,要么将这种个案从样本中剔除,要么缩短窗口。缩短了的窗口可能不能完全反映事件的影响力,而剔除一部分个案则要冒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CAR)失真或统计检验不过关的风险。实际研究过程往往要在二者之间进行权衡。 ③筛选样本或子样本 发生所定义事件的个案可能会很多。为了进行目标明确的深入分析,可能要进行样本的筛选,将样本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样本筛选的关键是设定筛选标准(select criteria)。筛选标准可以是样本的时间跨度、上市地点、所属行业,或者公司的某种特征(如规模、业绩、财务状况)等等。例如,可以把样本限制为1995-2000年间发生了控制权转移的沪市上市公司。有时候,为了进行更深入的考察或比较,可以在样本基础上继续筛选出子样本。例如,在上述样本中筛选出绩优子样本和ST 子样本。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并不能随心所欲地根据研究需要来筛选样本(子样本),这要受到样本(子样本)容量的限制。一般来说,小样本的统计检验失真。容量小于30的样本被认为统计意义不大。 ④确定正常收益的计量模型 事件研究的逻辑是:即使没有发生所定义的事件,公司股价也会有波动。此时的股价收益被称“正常收益”(normal return)或“预期收益”(expected return)。发生所定义事件时的股价收益并不全部代表所定义事件的影响(事件收益,event return),它还包括正常收益。因此,将实际股价收益减去正常收益后的“异常收益”(abnormal return)就是事件收益(也称“未预期收益”,unexpected ①事件日问题在采用月数据的研究中有时会比较突出,特别是当事件的影戏力较短暂时。这是多数文献采用日数据的一个原因。

教育研究方法之案例分析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案例分析法 成都市金兴北路小学彭碧柳一、什么是案例分析法 (一)案例的含义 什么是案例呢?简单地说,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什么是教育案例分析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一。它是对有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特征和意义的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具有启发性的典型性事件开展研究和分析,从中激起反思,揭示规律,探索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也是具体行为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美国的教育学者)理查特(Richert,A.E)说:“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 托尔说:“一个出色的案例,是教师与学生就某一具体事实相互作用的工具;一个出色的案例,是以实际生活情景中肯定会出现的事实为基础所展开的课堂讨论。它是进行学术探讨的支撑点;它是关于某种复杂情景的记录;它一般是在让学生理解这个情景之前,首先将其分解成若干成分,然后再将其整合在一起。” 教学教育案例是一个富有深刻道理的实际故事,这个故事有背景、有冲突、有问题、有活动形式和结果;是师生围绕一个主要问题或主要任务,经过曲折多样的教学过程而取得显著效果及经验教训的一种发人深思的教育教学实例。 (二)案例的特征

1.典型性。讲述的是一个故事、事例,有相对完整的情节,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背景;叙述要具体、特殊,反映了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同时,这些活动与过程能够体现教育的内在规律,体现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它既可以是成功的范例,也可以是“尚未成功”的典型情景。 2.研究性。指教育教学案例本身具有现实意义、借鉴作用和理论探讨的价值,可以正面获得经验或反面获得教训,能提炼出某些理论或观点。 3.启发性。指教育教学案例本身生动有趣,能提出问题,能引发思考,能产生观念上的不平衡。 教育教学案例可以是一个片断、一个情节,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事件或课堂教学过程。教学案例实际上就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自我叙述,叙述自己的教育活动方式,自己对教育的理解,自己的成长经历,其丰富感人的材料和富于动态的描述必定给抽象的教育教学理论以生命和血肉,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生动的注解。它不一定非要做到像研究工作那么“严谨”,但其形式要简洁,主题要明确、集中。 二、为什么要写教育案例 1、促进理论内化 案例是理论的故乡。针对困惑,我们教师可以选取典型事例写成案例,通过案例的形式学习运用理论,有效地把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可以避免为应付培训而被动学习理论的学习方式,使

行政法知识纲要依09重点Word文档

09级行政法纲要目录: 上篇:行政法论 第一章:行政法概述(邹老师讲这一章边边角角都要看) 第二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边边角角都要看的) 第三章:行政主体(邹老师讲这一章木有大题,不过呢,这个应该会考名词解释滴) 第四章:行政活动(09叉掉,10级未知) 第五章:行政行为(边边角角都要看) 第六章行政规范行为 第七章:行政许可 第八章:行政处罚 第九章:行政强制 第十章:行政检查(叉掉) 第十一章: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 第十二、十三章:这两章木有勾也木有叉掉,大家想看就自己看,不想看就跳掉。第十四、十五章(明确不考) 第十六章:行政程序与行政程序法 第十七章:行政复议(这一章全是重点,大家还是直接看法条) 下篇:行政诉讼法论 第十八章:行政诉讼概述 第十九章: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第二十章:行政诉讼管辖 第二十一章:行政诉讼参加人 第二十二章行政诉讼证据 第二十三章:行政诉讼程序 第二十四章: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适用 第二十五章:行政诉讼裁判 第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章叉掉 上篇:行政法论 第一章:行政法概述(邹老师讲这一章边边角角都要看)

(一)、行政的定义: 行政是指依据我国宪法和法律,除国家的立法、司法(检察和审判)、军事职能之外的国家的组织管理职能。 (二)、行政的特征: 1..行政的目的具有公益性;(最本质) 2.行政的主题具有法定性; 3.行政活动具有法定性和裁量性; 4.行政表现方式的多样性。 (三)、行政权的定义: 行政权是国家行政机关或其他特定的社会组织进行行政活动,包括管理公共行政事务和为社会成员提供公共服务的国家权力。 (四)行政权的特征: 1.行政权具有直接性与主动性; 2.行政权具有公益性; 3.行政权具有扩张性; 4.行政权具有优越性。 (五)行政权的内容:行政事权、财权和组织人事权。 1.行政事权是行政权管辖的事务范围: (1)安全保障权,包括外交权、军事权、紧急权力、治安权、特赦权和减刑权等; (2)发展经济权,《宪法》第89条第5、6项所规定的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以及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的职权即属于此类; (3)文化建设权,主要包括教育组织权和文化发展权等; (4)社会保障权,包括环境保护权、失业救助权、福利保障权等。 2.行政财权是国家对维系行政事务的管理所依赖的各种物质手段的管理权: (1)财政收入权,主要是国家依法核定税款和征收税款、行政收费、行政处罚等方面的权力; (2)财政支出权,如管理修建基础设施、兴办公共事业、各种经费支出等方面的权力; (3)财产管理权,即对公共财产的支配、使用,维护和修缮,决定公共财产的管理形式等方面的权力。 3.组织人事权是设置行政主体或行政主体设置行政组织、行政机关和管理公务人员的权力: (1)行政组织权,如依法设置行政组织、行政机关,决定行政机关内部机构主管事项、职能的调整,批准公法人的成立、合并和撤销,实施委托管理等方面的权力;

教育研究方法第九章研究结果的定量描述

第九章研究结果的定量描述 对研究获得的有效内容进行统计处理,使其成为用数据形式和数据表现形式的研究材料,以数量化的方式说明研究结果,称为研究结果的定量描述。研究结果的定量描述可以更有效和准确的反应问题。例如,某学校三年级的期中数学测验后,知道其中一位学生的成绩为90分。仅仅有这个分数,很难说明该同学的成绩在这个年级中是否属于优秀。如果用统计处理,可以计算出全年级数学平均成绩为76分,标准差为7分。这样就可知该学生高于平均分数2个标准差,或该学生的成绩高于全年级95%的学生。可见,经过统计处理 可以有效而准确的说明情况。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研究结果定量描述的数学工具是教育统计。教育统计主要用于研究内容的分类整理、编制数据的各种图表、定量分析和由样本推论总体等。对研究数据使用统计方法,进行变量之间关系或规律性的分析、推论,形成量化描述,增加了解释教育科学问题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统计分析还可以训练科学思维方法,使研究者逐步形成科学推理和抽象思维的方式和习惯。 近年来,定性研究方法(例如,深度访谈法、参与观察法等)也要求对收集来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所以不懂统计方法,难以了解他人的研究进展,也难以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并进行深入的研究。 虽然统计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方法,但是不可以用工具、方法代替研究本身,那种以为“统计万能”的思想是片面的、不正确的。作为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高水平的有创意的研究如果没有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的辅助,就不能显示其高水平、创造性。但是统计分析本身并不决定研究的科学价值。“现代”的统计分析方法也不可能提高低劣水平的研究。 统计分析要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没有这样的结合不能很好的实现和有效的推动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例如,统计分析是为了揭示数据的特征和规律性,这种定量分析的方向、范围必须要由定性分析来规定,而不是由研究者随意确定的。统计分析的进行需要依据一定的方法和公式,这些方法和公式的选择需要研究者具备一定的教育科学的专业知识。否则,统计分析只是在数据上绕圈子,进行数学游戏,而不具有任何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此外,统计分析得出的规律(或特征)也需要借助于教育科学理论才能正确地解释。 第一节 研究结果的初步整理 一、数据的分类

幼儿园课题案例研究基本方法

幼儿园课题案例研究基本方法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观察法1.观察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2.观察法的步骤: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1)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搜集材料,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例如:要观察某一教师的教学工作,便应当预先到学校大致了解这位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情况,有关的环境和条件等等。这可以通过跟教师和学校领导人谈话,查阅一些有关的材料,如教案、教学日记、学生作业等,以及听课等方式进行。(2)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分工合作。(3)确定观察对象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学任教的中师或大专毕业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业务、文化进修的情况,那么,拟观察总体就是教师工作年限达一年或两年的新教师。在这一总体范围内,再定下具体观察哪几所小学,哪几个教研组中的哪些教师。具体观察名单确定以后,再把拟观察的时间、场合、具体观察项目确定下来。(4)制定观察计划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5)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一种是获得观察

教育法律法规案例分析报告

教育法律法规十大案例分析 1.学生课间玩耍受伤学校是否有责任 某日下午,某小学课间,学生某(10 岁)在操场玩耍,被正在追逐打闹的学生某(9 岁)、王某(8 岁)摔倒在 地,并被压在身下,造成阴茎包皮挫裂伤。某受伤后,学校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治疗,并同时通知了三名学生的家长。在 医院,某做了包皮环切手术,但未住院治疗,并于 10 天后到校继续上课。其医药费、交通费等已由某、王某的监护人 支付。经法医鉴定,该包皮手术属正常手术,不会对某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属于轻伤。其后,某的家长作为代理人, 以某因伤害造成生殖器畸形,可能对今后的生活产生影响为由,以另两个学生及该学校为被告,提起诉讼,要求三方赔 偿他们误工减少的收入及精神损伤费 10 万元。 运用教育法律知识,分析这个案例。 分析:这是一起侵权引起的教育法律案件。 从主体上看,涉及某、王某、某(及其他们的监护人)和学校。 从客体上看,侵犯的是一种人身利益,具体来说是某的生命健康权。 从容(权利义务关系)上看,首先,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第 12 条第二款的规定:“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 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该案例中,某、王某、某的家长对其负有监护责任;无民事行为 能力人造成他人损伤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我国《教育法》第 49 条第二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受教育提供必要条件。”这就是说,父母对在校期间的未成年子女,仍负有法定的监护责任和配合学校进行教育的义务。据此,学生某、王某的家长应当对其孩子实施的伤害行 为承担赔偿责任。其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 160 条的 规定,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伤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 适当给予赔偿。这里所说的过错,不仅指一般的故意,也包括疏于管理防、消极不作为等情形。依本案所述,两个小学 生在做游戏造成伤害,说明学校管理不力。显然,学校在这起伤害事件中是有一定过错的,符合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所以,学校也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适应的赔偿责任。 2.请依法分析教师某和学校的行为。 某小学教师某因对学校乱收费不满,向有关部门如实反映了学校存在的问题。该校领导一气之下,取消了某的教师 资格,并且说他是精神病,不安排教学任务给某,并强行将其送往精神病医院治疗。 分析:作为教师,依据《教育法》和《教师法》的规定,某不仅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而且有监督学校管理活 动的权利。案例中某因其正当行动遭到学校报复,被非法剥夺了教育教学权,学校的行为构成了对教师某教育教学权 额监督权的侵害。某可依据《教师法》第 39 条的规定,向教育行政部门依法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 30 日作出处理。 3.教师能否将学生撵出教室 因为不守纪律、不完成作业等原因把学生撵出教室、停他们课的事在中小学里时有发生,许多教师对这种做法似乎 并不觉得有何不妥。下面就是发生在某市重点中学里的一件事。 一天,上课铃响过后,邵校长和往常一样,在教学大楼巡视,当他走到一楼时,看见一个初一的男同学低着头、默 不作声地站在教室门口。“不去上课,怎么站在外边?”,“不,是老师让我出来的。”“为什么?”“因为我没完成作业。”邵校长把这个学生带到教导处,先是对其不完成作业的行为进行了批评,随后又让他补上未完成的作业。 下课了,老师来见邵校长,谈起没让学生进教室上课这件事,邵校长说:“不准随便停学生的课,这是学校的规章 制度,你怎么忘了?”老师笑了:“校长,你讲得很对,我也知道不该这么做,但个别学生上课爱讲话,不按时完成作 业,如果不吓唬一下不行,所以我就在班上宣布了这条纪律,谁违反了谁出去,再说……”“再说什么?”,“这个学生是我亲戚的孩子,一来可用他教育其他学生,二来落下的功课我可以给他补上。”校长听后,思索了一会儿说:“你这种做法,

学习教育研究方法之精选案例分析法.docx

成都市金兴北路小学彭碧柳一、什么是案例分析法 (一)案例的含义 什么是案例呢?简单地说,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什么是教育案例分析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一。它是对有教 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特征和意义的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 发生的具有启发性的典型性事件开展研究和分析,从中激起反思,揭示规律,探索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也是具体行为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美国的教育学者)理查特(Richert, 说:“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 托尔说:“一个出色的案例,是教师与学生就某一具体事实相互作用的工具;一个出色的案例,是以实际生活情景中肯定会出现的事实为基础所展开的课堂讨论。它是进行学术探讨的支撑点;它是关于某种复杂情景的记录;它一般是在让学生理解这个情景之前,首先将其分解成若干成分,然后再将其整合在一起。” 教学教育案例是一个富有深刻道理的实际故事,这个故事有背景、有冲突、有问题、有活动形式和结果;是师生围绕一个主要问题或主 要任务,经过曲折多样的教学过程而取得显著效果及经验教训的一种 发人深思的教育教学实例。 (二)案例的特征 1.典型性。讲述的是一个故事、事例,有相对完整的情节,能反 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背景;叙述要具体、特殊,反映了教学活动的基 本过程;同时,这些活动与过程能够体现教育的内在规律,体现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它既可以是成功的范例,也可以是“尚未成功”的 典型情景。

2.研究性。指教育教学案例本身具有现实意义、借鉴作用和理论 探讨的价值,可以正面获得经验或反面获得教训,能提炼出某些理论或观点。 3.启发性。指教育教学案例本身生动有趣,能提出问题,能引发 思考,能产生观念上的不平衡。 教育教学案例可以是一个片断、一个情节,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 教育事件或课堂教学过程。教学案例实际上就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 的自我叙述,叙述自己的教育活动方式,自己对教育的理解,自己的 成长经历,其丰富感人的材料和富于动态的描述必定给抽象的教育教 学理论以生命和血肉,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生动的注解。它不一定非要做到像研究工作那么“严谨” ,但其形式要简洁,主题要明确、集中。 二、为什么要写教育案例 1、促进理论内化 案例是理论的故乡。针对困惑,我们教师可以选取典型事例写成 案例,通过案例的形式学习运用理论,有效地把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 紧密结合起来,可以避免为应付培训而被动学习理论的学习方式,使教育理论能落到实践中并指导实践,使案例成为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同时,教师在不断进行案例分析和写作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学习理 论的过程。这种任务驱动型的学习,使教师能不断内化理论并落实到 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2、促进自我反思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什么是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是科学研究。什么是教育心理的科学研究呢? 科学是以有系统、有组织、经过实证性方法所获得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这个定义的重点不在研究的知识体系,而在研究的方法。不管研究的题材是什么,只要所用的是有系统、有组织的实证性方法所获得的知识体系,便可以算是科学。可见,研究问题所用的方法是科学中的关键问题。教育心理科学研究是一种在教育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的认识活动,是追求有关教育心理知识或解决教育心理问题的一种创造性认识活动,从事这种活动所采用的手段便是教育心理的科学研究方法。一套完整的教育心理科学研究方法,要涉及一系列的内容:(1)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2)课题的正确选择;(3)有关资料文献的搜集和查阅;(4)研究计划的制定;(5)研究材料的编制和指标的确定;(6)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的选择;(7)具体研究步骤或程序的实施;(8)研究结果的整理与分析;(9)对研究结果的检验等。这是一系列复杂的程序,这些程序的运用是逐渐完善起来的,可以说,一部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同时也是一部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学的历史。 教育心理学中任何课题的研究,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一定的理论基础。我们的指导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是作为一种具有逻辑关系的假设或原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既要重视实际,又要合乎逻辑。理论不是空想,站得住脚的理论必须具有实证性意义。理论的功能主要有四个:第一,综合现有的知识;第二,解释已有的知识;第三,预测未来的知识;第四,指导研究的方向。理论具有描述性和解释性,描述性重要,解释性也重要。教育心理的某些方面是可以用描述来认识的,如学习过程的结构、品德心理的成分和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等。教育心理某些方面也可以用解释来认识,如学习动机理论、品德和人格形成的原因及学习迁移理论等。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心理学这门科学之所以年轻,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是一个根本原因,而研究方法之不完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教育心理学同样是如此,教育心理学中有许多问题未解决或解决得不好,研究方法还不完善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随着整个心理学的发展,研究方法的逐步改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大有改进。目前从事教育心理学课题研究,已经有许多方法可供采用。概括起来,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观察法 观察法也称自然观察法,它是在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并记录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对学生心理进行了解。在学校教学、教育活动中,教师经常采用此法观察学生的行为。在教学情境下观察学生的行为,可以获得多方面的资料,如通过观察,随时注意学生学习进步的情况,或学习的困难所在,作为辅导学生学习与调整教学方法的参考,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对自己的反映,借此加强或改进师生间的关系。 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它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结合其他方法进行,使用起来方便易行。但是观察不是一种很严密精确的方法,应用观察法只能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某些自然的外部表现,而不能对心理活动的进行施加影响,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它的过程。同时观察者所获得的资料,难免带有主观的色彩,因而影响其准确性。为了使观察客观、准确起见,观察者宜注意下列几点:(1)每次观察不宜太广泛,最好只观察少数或一种行为;(2)所观察的行为须事先明确规定;(3)观察时应随时记录,或利用录音、录像帮助;(4)每次宜用较短的时间,对同一类行为,可做多次重复观察,即采用“时间取样”(time

第九章 事件研究法

第九章事件研究法 本章导读: 在了解了stata的基本概念和命令后,从本章开始介绍会计和财务研究中的一些经典研究方法和程序。在国外,事件研究法首先被广泛应用于金融经济领域 ,近几十年来出现的有关事件研究方面的文献已成为会计与财务文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首先对事件研究法的概念和基本步骤作了简单介绍,以及事件研究法如何在stata中实现。 9.1 事件研究法简介 事件研究法 (Event Study) 是一种统计方法,是在研究当市场上某一个事件发生的时后,股价是否会产生波动时,以及是否会产生“异常报酬率”(abnormal returns),借由此种资讯,我可以了解到股价的波动与该事件是否相关。 一般而言 ,事件研究包括以下几大步骤 ●定义事件以及事件研究窗口 ●选择研究样本 ●选择度量正常收益的模型 ●估计异常收益和累计超额报酬 ●检验异常收益的显著性 ●实证结果与解释 9.1.1 定义事件与事件窗 事件包括合并、收购、收益公告或再融资行为等 ,若研究者关心增发对股东财富的影响 ,此时的事件即为增发公告。事件研究所涉及的窗口包括估计窗、事件窗与事后窗等 ,如图1 ,t = 0 为事件日; t = T1 + 1 至t = T0 代表事件窗,其长度为L1 = T1 - T0 ; t = T0 + 1 至t = T1 为估计窗,其长度为L2 = T2 - T1 ;t = T2 + 1 至t = T3 为事后窗,其长度为L3 = T3 - T2。估计窗的作用在于估计正常收益(或估计正常收益模型的参数) ,一般情况下,估计窗的长度应大于等于120天;事件窗是用于检验股价对事件有无异常反映的期间, 有时事件窗仅为一天(即事件发生的当天) ,有时为两天(即事件公告当天与后一天) ,有时为三天(即公告前一天、公告当天与公告后一天) ,也有学者将事件窗定义为公告前后10天、20天或更长,事件窗长短主要取决于研究者的研究目的:事后窗主要用于考察事件发生后股价(或企业价值)有无异常变化,常见于探讨某一事件长期绩效的研究中。 9.1.2 研究样本的选择

教育观察法及案例分析5

教育观察法及案例分析 观察法是由研究者经过自己的感官等方式搜集资料。教育观察法虽然也通过研究者的亲身感受或体验来获得研究对象的感性材料,即以日常观察为基础,但它不是自发的、偶然性的活动,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观察对象与方法也是经过选择与策划的;并且最后需要作严格详细的观察记录。 相对于其他教育科研方法来说,观察法收集第一手感性材料的必经途径,是后继研究的基础和起点,同时可以检验科学假说、发展科学理论。 一般来说,观察法的实施有以下要求: 1、明确观察的具体目标与要求 2、准备好观察手段 3、进行多次反复观察 4、客观、全面、典型、有计划地进行观察 5、要掌握好观察方法与技术 6、及时分析、处理观察所得的材料 其实施步骤包括: 一、准备工作 1、制定观察计划与提纲 观察提纲包括:谁、什么、何时、何地、如何、为什么(who, what, when ,where, how, why) 2、准备观察所用的辅助工具,记录表格、记录方式、仪器设备 3、确定观察途径:访谈、听课、参观、参与 4、训练观察人员 二、实施观察 先熟悉环境,再建立和谐关系,最后正式观察。注意做到灵活地执行计划,抓住观察重点,注意做到看、听、问、查、思考相结合,做好观察记录 3、观察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在本次作业中,我选取了三个教育观察法案例,分别是《大班幼儿与一年级小学生24小时活动观察比较》,《幼儿个体行为观察》和《优化情境教学”课堂观察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教育研究方法之案例分析法精编WORD版

教育研究方法之案例分 析法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案例分析法 成都市金兴北路小学彭碧柳 一、什么是案例分析法 (一)案例的含义 什么是案例呢?简单地说,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什么是教育案例分析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一。它是对有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特征和意义的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具有启发性的典型性事件开展研究和分析,从中激起反思,揭示规律,探索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也是具体行为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美国的教育学者)理查特(Richert,A.E)说:“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 托尔说:“一个出色的案例,是教师与学生就某一具体事实相互作用的工具;一个出色的案例,是以实际生活情景中肯定会出现的事实为基础所展开的课堂讨论。它是进行学术探讨的支撑点;它是关于某种复杂情景的记录;它一般是在让学生理解这个情景之前,首先将其分解成若干成分,然后再将其整合在一起。” 教学教育案例是一个富有深刻道理的实际故事,这个故事有背景、有冲突、有问题、有活动形式和结果;是师生围绕一个主要问题或主要任务,经过曲折多样的教学过程而取得显着效果及经验教训的一种发人深思的教育教学实例。 (二)案例的特征 1.典型性。讲述的是一个故事、事例,有相对完整的情节,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背景;叙述要具体、特殊,反映了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同时,这些活动与过程能够体现

914《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914) 学院名称(盖章):法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制时间: 2015年8月22 日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 一、考核要求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课程的考试,要求学生较系统地掌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的基本知识;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把握我国现行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律制度;较准确地把握我国现行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定位和走向。能够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具体案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和解决行政纠纷。 二、考核评价目标 1、考生对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基本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前沿问题的了解程度; 2、考生的综合法律思维能力和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理论素养; 3、考生综合应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考生进行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律研究的基础及进一步培养的潜力。 三、考核内容 第一章行政法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行政 一、行政与公行政 二、行政与行政国 三、行政与法治国 第二节行政法 一、大陆法系学者所述行政法的定义 二、英美法系学者所述行政法的定义 三、我国台湾学者所述行政法的定义 第三节行政法学的历史发展 一、行政法与行政法学 二、国外行政法学的发展概况 三、我国行政法学的发展概况

第四节行政法的渊源 一、我国行政法的正式渊源 二、我国行政法的非正式渊源 第五节行政法律关系 一、行政法关系的一般概念 二、关于行政法律关系定义的质疑 三、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 四、行政法关系的内容 五、行政法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第二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概述 一、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涵义 二、行政法的一般原则 第二节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一、行政合法性原则 二、行政合理性原则 三、行政公正原则 四、行政公开原则 五、行政效率原则 第三章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第一节行政主体 一、行政主体的涵义和特征 二、行政主体的类型和能够成为行政主体的组织 三、行政主体的资格 四、行政机关 五、授权行政与委托行政 第二节公务员 一、公务员的涵义 二、公务员及其职务关系 三、我国《公务员法》的主要内容

案例分析常用的方法

介绍的主要方法有六种,分别为: 1、对比分析法:将A公司和B公司进行对比、 2、外部因素评价模型(EFE)分析、 3、内部因素评价模型(IFE)分析、 4、swot分析方法、 5、三种竞争力分析方法、 6、五种力量模型分析。 对比分析法是最常用,简单的方法,将一个管理混乱、运营机制有问题的公司和一个管理有序、运营良好的公司进行对比,观察他们在组织结构上、资源配置上有什么不同,就可以看出明显的差别。在将这些差别和既定的管理理论相对照,便能发掘出这些差异背后所蕴含的管理学实质。企业管理中经常进行案例分析,将A和B公司进行对比,发现一些不同。各种现象的对比是千差万别的,最重要的是透过现象分析背后的管理学实质。所以说,只有表面现象的对比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有理论分析。 外部因素评价模型(EFE)和内部因素评价模型(IFE)分析来源于战略管理中的环境分析。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这里的环境是广义的环境,不仅指外部环境,还指企业内部的环境。通常我们将企业的内部环境称作企业的禀赋,可以看作是企业资源的初始值。公司战略管理的基本控制模式由两大因素决定:外部不可控因素和内部可控因素。其中公司的外部不可控因素主要包括:政府、合作伙伴(如银行、投资商、供应商)、顾客(客户)、公众压力集团(如新闻媒体、消费者协会、宗教团体)、竞争者,除此之外,社会文化、政治、法律、经济、技术和自然等因素都将制约着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由此分析,外部不可控因素对公司来说是机会与威胁并存。公司如何趋利避险,在外部因素中发现机会、把握机会、利用机会,洞悉威胁、规避风险,对于公司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在瞬息万变的动态市场中,公司是否有快速反应(应变)的能力,是否有迅速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是否有创新变革的能力,决定着公司是否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公司的内部可控因素主要包括:技术、资金、人力资源和拥有的信息,除此之外,公司文化和公司精神又是公司战略制定和战略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一个公司制定公司战略必须与公司文化背景相联。内部可控因素可以充分彰显出公司的优势与劣势或弱点。从而知己知彼,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确定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和目标,使目标、资源和战略三者达到最佳匹配。公司通过对外部机会、风险以及内部优势、劣势的综合加权分析(借助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以及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确立公司长期战略发展目标,制定公司发展战略。再将公司目标、资源与所制定的战略相比较,找出并建立外部与内部重要因素相匹配的有效的备选战略(借助SWOT矩阵、SPACE矩阵、BCG矩阵、IE矩阵及大战略矩阵),通过定量战略计划矩阵(QSPM)对若干备选战略的吸引力总分数的比较,确定公司最有效、最可能成功的战略。然后制定公司可量化的、具体的年度目标,围绕着已确立的目标,合理的进行各项资源的配置(如人、财、物方面的配置和调度),并有效地实施战略,最后是对已实施的战略进行控制、反馈与评价。这是最后一项工作,也是极重要的工作。往往一些战略的挫败很大部分是在实施战略的过程中,缺乏严格的控制机制和绩效考核标准所导致的。充分与及时的反馈是有效战略评价的基石,在快速而剧烈变化的环境中,公司的战略经受着巨大的挑战。通过战略评价决策矩阵,可以清晰地了解公司现行战略与实际的目标实现进程,

00261行政法学简答论述题汇总

00261行政法学简答论述题汇总 第一章 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201404】 1.地位: a.行政法调整着社会关系,社会关系与国家权利、公民权利相关,是公民权利和国家 权利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b.行政法是宪法的重要的实施法 c.行政法对其他部门法的影响越来越大 2.作用: a.规范行政权、促进行政管理和服务有效实施的作用 b.保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的作用 行政法的特点【2010,2007】 1.在形式上的特点: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行政法规范数量特别多,属各部门法 之首 2.在内容上的特点:内容广泛;效力位阶较低的行政法规范易于变动;实体性规范与程序 性规范往往交织在一起 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1.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2.具有平等但非对等性 3.权利义务一般是法定的 4.实体上的权利义务是重合的 行政法律关系的分类 1.内部行政法律关系和外部行政法律关系 2.行政实体法律关系与行政程序法律关系 第二章 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含义及其具体内容【201210】 1.含义:指行政权的存在、行政必须依据法律法规,行政合法性原则在行政法中具有基础 性的地位 2.具体内容: a.法律保留原则:行政活动的作出必须取得法律的授权,在我国分为法律绝对保留和 法律相对保留。 b.法律优先原则:行政应当受现行法律的约束,不得采取任何违法的措施。行政机关 制定的规范在效力上低于立法机关制定的规范 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201301】【201410】 1.含义: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合乎理性 2.内容:行政公开原则:行政行为内容公开、过程公开、信息公开 3.行政公证原则:包括实体公证和程序公正

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

《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A)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谈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区别。 1、着眼不同。定量研究着重失误量的方面;定性研究着重事物质方面。? ?? 2、在研究中所处的层次不同。定量研究室为了更准确地定性? ?? 3、依据不同。定量研究依据的主要是调查得到的现实资料数据,定性研究的依据则是大量历史事实和生活经验材料 4、手段不同。定量研究主要运用经验测量、统计分析和建立模型等方法;定性研究则主要运用逻辑推理、历史比较等方法??? 5、科学基础不同。定量研究室以概率论、社会统计学等为基础,而定性研究则以逻辑学、历史学为基础。? ?? 6、结论表述形式不同。定量研究主要以数据、模式、图形等来表达;定性研究结论多以文字描述为主。定性研究室定量研究的基础,是它的指南,但只有同时运用定量研究,才能在精确定量的根据夏准确定性。 2、如何下操作性定义?试给“智力”下一操作性定义。 1、给变量下操作性定义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对研究课题中重要的变量要下操作性定义,如研究假设中涉及的变量、在整个研究中起关键作用的新概念、新名词等。其次,应根据研究目的、内容以及变量的性质来下操作性定义。操作性定义要与变量的原意相符,要与抽象性定义的内涵和外延相符。再次,操作性定义的设计要具体、明确。所提示的测量或操作必须具有可行性,要使别人能理解操作内容和过程并能重复验证。操作性定义的指标成分应分解到能直接观测为止。最后,操作性定义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是独特的,它是研究者为了研究需要而规定的特殊解释,并非是对变量的全面的、唯一的解释。 可以从什么是操作性定义,下操作性定义应注意的方面出发思考“智力”的定义 2、智力:用智力量表测量所得的分数。 3、问卷调查具有哪些优缺点? 1、问卷调查的优点有: (1)是一种流行的研究形式,省时省力较经济(2)能迅速收集有关信息,便于统计处理(3)调查内容广泛,样本较大(4)问卷调查灵活性和通用性,简单易行,方便实用(5)资料便于整理归类,结论比较客观 2、问卷调查的缺点有: (1)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问题,真假难辨(2)难以评估因果关系,需要其他方法的配合(3)威胁和敏感问题,问题难以客观化(4)问卷调查对于问卷编制的要求高、难度较大(5)只能得到表面的东西,难以深入本质(6)很容易做出一个结果错误或无价值的调查(7)问卷调查的成功取决于被调查者的配合 4、写出一个单组前后测设计的实验模式,说说优缺点。 1.基本模式:O1 X O2 2.特征:(1)只有一个被试组且不是随机选择,无控制组;(2)仅一次实验处理;(3)有前测和后测,用前后测的差大于零来作为实验处理效应。 3.优点:(1)因为有前测,可以在处理前提供有关选择被试的某些信息;(2)通过前后测,可以提供每一被试在实验处理前后两次观测条件下行为变化的直接数据,能明显地验明实验处理的效果;(3)被试兼作控制组,便于估计被试个体态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局限:(1)由于没有控制组做比较,不能控制历史、成熟及统计回归;(2)前测可能影响后测,产生实验误差。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前后测相距时间如果很短,被试可能由于前测产生的练习效应,对后测内容敏感以及疲劳效应等而影响实验的结果;二是如果前后测相距时间过长,那么会出现保持与遗忘的个别差异问题,致使不易分辨出是由自变量引起的反应变量,还是受无关变量干扰的结果。 5、好的研究课题在表述上有哪些要求?举一例。 1、(1)最好囊括研究范围、对象、内容、方法 (2)题目内容最好涉及两个变量 (3)题目不要用疑问句形式或结论形式 (4)题目不能只有范围没有问题 (5)避免道德或伦理上价值判断

教育法律法规案例分析

教育法律法规案例分析 1、小学生武某上课时,起立回答问题,后排的同学某用脚将武某的椅子移开,结果武某重重地坐到了地上。武某当时身体没有任何异样,老师也只批评了某几句,就继续上课。可是三天后,武某感到腿脚发麻,后来发展为没办常坐着上课。父母将她送往医院诊断,经检查为尾椎受挫伤,导致下半身麻痹,需要长期治疗。对这起事故,谁应该担负责任? 学生某负主要责任,由其监护人负责赔偿。学校负有管理失职责任,负次要责任,应进行相应赔偿。 2、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3名十四至十六周岁少年抢劫一案前,将开庭时间、地点、被告人等进行公告并允许公民旁听。这种做法符合法律规定吗? 不符合。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3、小学生某因为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被任课老师罚站一节课,老师这样做可以吗? 不可以,学校教职员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儿童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 4、两名中学生星期天在居民区空地上踢足球,在争球时,不慎将球踢到邻居阳台上,不仅造成阳台玻璃破碎,而且使阳台一名儿童被玻璃划伤。问:邻居财产损失及人身被伤害的民事责任应由谁承担? 由两名学生的家长(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民法通则》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有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5、某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这样报道:"今天上午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入室盗窃案,2名犯罪嫌疑人是我市南山中学初三年级学生××、××并将2人接受警察讯问的正面图像一同播放。电视新闻这样报道可以吗?

不可以。根据《预法》规定对未成年人罪犯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6、某中学高一年级2名学生因盗窃一辆摩托车而被刑事拘留,学校因此立即作出取消这2名学生学籍的处分决定,学校的处分决定正确吗? 不正确,对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学籍。 7、小明(13岁)在父母离婚后,跟随母亲一起生活,其父对小明仍有教育义务吗?为什么? 有,父母不得因离异而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 8、初二学生郭某偷了同学的饭菜票被发现,在以后的学校、班级活动中,郭某虽有心参加,都被班主任拒之门外,郭某数学成绩是班级最好的,省是数学竞赛,郭某报名参加,且取得全校选拔赛第一名,但学校以郭某有过偷窃的不良行为,不让郭某代表学校参加竞赛。请问学校的做法合法吗?为什么? 不合法。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不得歧视。 9、小芳的家住在农村,在村里的小学上五年级。一天,爸爸突然对她说:"明天你不要去上学了,到小卖部给你妈帮忙吧,你妈一个人忙不过来。"小芳听了后,伤心地哭了。她想念书,她舍不得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但是,她又不能不听爸爸的话,只好不去学校读书了。老师了解到小芳的情况后,找到了小芳的爸爸,劝他让小芳继续上学。小芳爸爸说:"女孩子比不得男孩子,读书多了也没什么用,还不如让她在家里干点活呢。再说了小芳是我的女儿,让不让她上学得由我说了算。"请问:小芳爸爸的说法对吗?小芳的爸爸都违反了哪些规定? 不对。《中华人民国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