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上册《出师表》课后独立作业练习附答案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册《出师表》课后独立作业练习附答案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册《出师表》课后独立作业练习附答案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册《出师表》课后独立作业练

习附答案

一、课内部分。62分

(一)填空7分

1.《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性情恬淡,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

2.《出师表》中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 ,__ _。

3. 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20分

1.攘除奸凶()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诚宜开张圣听()

4.以光先帝遗德()

5.不宜妄自菲薄()

6.陟罚臧否()

7以昭陛下平明之理()8.察纳雅言()

9臣本布衣()10至于斟酌损益()

11猥自枉屈()12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13后值倾覆()14夙夜忧叹()

15深入不毛()16庶竭驽钝()

17.痛恨于桓灵也()18.先帝不以臣卑鄙()19.诚宜开张圣听()20. 遂许先帝以驱驰()

(三)一词多义14分

1.以:先帝不以.臣卑鄙()以光先帝遗德()以.塞忠谏之路()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2.之:愿陛下亲之.信之()以告先帝之灵()

3.于欲报之于.陛下也()试用于昔日()

还于.旧都()痛恨于桓灵也()

4.所以此先汉所以

..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兴隆也()此臣所以

5.苟苟.富贵()苟.全性命于乱世()

(四)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先帝不以.臣卑鄙

A.咨臣以.当世之事 B. 以.君为长者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D.以.告先帝之灵

(五)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受任于.败军之际

A.请广于.君 B. 休祲降于.天

C.欲信大义于.天下D.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六)句子翻译15分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38分

(一)19分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①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榖城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注释:①圯: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有一老父衣.褐()(2)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3)因长跪履.之()(4)与老人期.()

2.用“”给文中划线句断句。(断三处)3分

五日良夜半往有顷父亦来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2)良殊大惊,随目之

4. 老者故意让张良两次无功而返,其用意是什么?(3分)

5.阅读本文,你从张良身上受到什么启发?(3分)

(二)悬牛首卖马肉19分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①,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②。”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③。

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④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

晏子对曰⑤:“君使服之于内⑥,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⑦,则外莫敢为也⑧。”

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人莫之服⑨。(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灵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公元前581年至前548年在位。好:(hào)喜好。丈夫:成年男子。②带:衣带。③相望:彼此看得见,指到处。④寡人:寡德之人,君主对自己的谦称。⑤对:回答。⑥内:指王宫内。⑦何以:即“以何”,为什么,疑问代词作介词“以”的宾语而前置。⑧为:指穿。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国人尽服之()(2)公使吏禁之()

(3)犹悬牛首于门()(4)不逾月()

2.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项( ) 3分

例:国人尽服之。

A.而国人莫之服。B.而禁之于外

C.公使吏禁之D.天子之怒

3.用“∕”给文中划线句断句。(断三处)3分

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

何也

4.翻译句子。(3分)

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

5. 故事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用成语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假如你将来也从事管理工作,你能从本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部分答案

(一)1.(1)穿着(2)回头看(3)给……穿上(4)离开(5)约会

2. 五日,良夜半往。有倾,父亦来

3.(1)张良已经替他取回了鞋子,就跪下给他穿上。

(2)张良感到很奇怪,随即望着老人(离开)。

4.考察他是否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5. 尊老敬老的品质,坚韧不拔的毅力,锲而不舍的精神。

(二)1.(1)穿(2)指派(3)如同(4)超过

2.D

3.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

4.您为什么不让宫内女人不穿扮男人服饰,那么外面也就没有人敢了。5.上梁不正下梁歪。

6.上行下效,凡事要以身作则,从我做起。

出师表练习题集锦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练习题集锦 (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1.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读音和意思都不相同( ) A. 以光先帝遗.德 B.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皆刑.其长吏 C.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 使内外异.法也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渔人甚异.之 E. 恢弘志.士之气 苦其心志.(《〈孟子〉二章》) 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 前文段中有两个词语已经成为经常使用的成语,它们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 “使内外异法”中,“内”指_________________,“外”指;文中与“内”“外”意思相同的

两个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5. 对这两段文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诸葛亮分析蜀汉的危急形势,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 B. 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有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 C. 诸葛亮指出后主刘禅应和有司一起处理赏罚之事,以显示公平严明的治理。 D.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和赏罚严明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第一段话作者分析了当时蜀汉所处的形势,既指出了不利的客观条件,又指出了有利的主观条件,并提出 _____________的建议。作者认为如果不这样做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 (二)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使内外异法也。 ③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7.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 ②后值倾覆值: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 ①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出师表》课文测试试题及答案

《出师表》测试(满分100) 一、《出师表》作者:,字。《后出师表》中“,死而后已”是对诸葛亮一生真实的写照。(每空2分)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每空2分) 以光.先帝遗德() 引喻 ..失义.()() 察纳雅言 ..() 性行淑.均() 悉.以咨.之()() 猥.自枉屈() 遂许先帝以驱驰 ..() 以咨诹.善道() 此后汉所以 ..倾颓也() 以.塞忠谏之路也() 此皆良实 ..() 斟酌损益 ..()或()() 以彰.其咎.()() 恢弘 ..志士之气() 陟.罚臧否 ..()()() 临.表涕.零()() 愿陛下托臣以讨賊兴复之效() 盖.追先帝之殊遇() 先帝不以.臣卑.()()

三、按要求用原句回答(每空2分) 1.先汉兴隆原因:, 2.临危受命(创业艰难、患难与共的经历):, 4.诸葛亮自叙本志的句子:, 5.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四、翻译句子(每题2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五、文中诸葛亮向刘禅提出几条建议?请用原文默写。并说说其中哪一条是主要的?(每一答案1分) 六、本文中隐藏着许多成语,你发现了吗?请写出其中的四个。(每一成语1分) 七、选择题:(每题2分) 1.下面词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崩殂(死。皇帝死叫”崩”;殂,死亡) B.殊遇(特别厚待) C.危急存亡之秋(秋季) D.侍卫之臣不懈于内(朝廷) 2.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 ) A.诸葛亮劝谏后主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以提醒刘禅。 B.陆游称赞《出师表》,“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C.本文写法以议论为主,辅之以叙事,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重的抒情色彩。 D.诸葛亮给后主提了三条建议,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远佞”。 3.下面两句话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危急存亡之秋.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出师表作业新人教版 含答案

22 出师表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预习自测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中道崩cú(殂) 裨.补阙漏(bì) 陟.罚臧否(zhì)行.阵和睦(háng) 攘.除奸凶(rǎnɡ)不xiè(懈)于内 益州疲bì(弊) 咨诹.善道(zōu)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恢弘 ..志士之气恢弘: 发扬,扩展 (2)引喻失义.义: 道理 (3)此皆良实 ..良实:忠良诚实的人 (4)先帝简拔 ..以遗陛下简拔: 选拔 (5)必能裨补阙.漏阙: 缺失 (6)由是感激 ..感激: 感奋激发 (7)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 奔走效劳 (8)夙夜 ..忧叹夙夜: 早晚,日日 夜夜 (9)庶竭驽钝 ..驽钝:比喻才能平庸 (10)攘除 ..奸凶攘除: 排除,铲除 (11)斟酌损益 ..损: 减少 益: 增加

(12)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慢: 怠慢,疏忽 (13)以咨诹.善道诹: 询问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注意体会其与今义的区别。 (1)诚宜开张 ..圣听 扩大 (2)未尝不叹息痛恨 ..于桓、灵也 感到痛心、遗憾 (3)先帝不以臣卑鄙 .. 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4)由是感激 ..,遂许先帝以驱驰 感奋激发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 (2)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群臣的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发扬有志之士的气节。 (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对于他们的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不同。 (4)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倾覆衰败的原因。 (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和本分啊。 (6)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虑谋划,询问(治国的)好方法,识别和采纳正直的进言。 5.根据要求填空。

出师表练习翻译及原文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指皇帝的死)《出师表》1 先帝创建统一全国的大业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 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 ..也。 ..危急存亡之秋 (贫困衰弱)(这)(实在)(的)(时候) 现在天下分裂成三个国家,我们蜀国贫困衰弱,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时候啊。 3然.侍卫之.臣不懈于 ..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然而)(的)(懈怠)(在) 然而侍卫的大臣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的将士们在战场奋不顾身, 4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的)(厚待)(想)(在) 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厚待,想报答在陛下身上啊。 5诚宜 ..先帝遗德, ..开张圣.听,以光 (实在)(应该)(扩大)(圣明)(来)(发扬光大) 陛下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的美德。 6恢弘志士之气;(扩大)扩大有抱负人的志气; 7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应该)(看轻)(说话)(宜,恰当)(以致)(的) 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了人们竭诚进谏的道路。 8宫中府中,俱为 ....,不宜异同 ..一体;陟罚臧否 (都)(是)(提升)(惩处)(表扬)(批评)(不同) 皇宫中和朝廷中的人,都是国家的官员,提升、惩处、表扬、批评不应该有所不同。9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法令)(做) 如果有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法令,以及尽忠做好事的, 10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 ..陛下平明之理.; (罚)(来)(显示)(公平严明)(治理) 都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员来判定受罚还是受赏,来显示陛下公平严明的治理。 11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不应该有所偏袒和私心,使朝廷内外刑赏的法令不同。

《出师表》检测题

《出师表》检测题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5分) ①涉罚臧否.()②中道崩殂.()③以遗.陛下()④行阵和睦.()⑤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10分) ①以光.先帝遗德()②引喻失义.()③察纳雅.言()④性行淑.均()⑤由是感激 ..()⑥遂许先帝以驱驰 ..()⑦故.五月渡泸()⑧先帝不以臣卑鄙 .. ( )⑨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 )⑩此皆良实 ..( . ). 2默写(20分):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然 ,, :,。 诚宜,,;不宜,,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今南方已定,,当,,,,, .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3.对诸葛亮向刘禅上《出师表》的目的,有如下看法,其中最正确的一种是()(3分) A.向刘禅表示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 B.此文写在他北伐之前,所以目的是让刘禅治理好国家,让他放心去北伐,使北伐的计划得以实现。C.让刘禅做到亲贤远佞,修明政治。 D、此“表”开头就写蜀国形势危急,让刘禅修明政治,治理好国家,其目的只在挽救蜀国的危难。 4、下列句子读法停顿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咨臣/以当世之事 B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期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 D亲/贤臣,远/小人5?下列各组短语中,加点词词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①( ) ②( )(6分) 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每与臣论.此事 D.苟全性命.于乱世奉命.于危难之间 5.指出下列各句中“以”字的含义。(6分) (1)以伤先帝之明() (2)是以众议举宠为督()(3)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4)以告先帝之灵() (5)以塞忠谏之路也()(6)以告光帝之灵() 6.翻译下列句子。(9分)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译: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译: 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译: 二、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23题。 (一)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一广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7.按要求用原句回答:(6分) ①《出师表》中揭示汉代兴衰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 ; ②《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______ _ ③《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 , 8.第②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 字短语回答。(3分) 9.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_______,临危委重任和_ ______。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5分) 10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4分)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大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东和:收二川: 七擒:北拒:排八阵: 11.请用6个字概括上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答: 12.从第一段画线句子可以归纳出的一个成语是,这个成语现在常用的意思是。(2分) 13.诸葛亮出师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16.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文中先自叙本志,以“布衣”表明身份,以“躬耕”写淡泊的生活,“布衣”可看作是下文“卑鄙”的注释,“躬耕”可看作下文“受任”、“奉命”的衬托和铺垫。 B.作者自叙本志及功业,意在向陛下表明自己“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才能 和决心。 C.作者自叙身世是为了颂扬先帝的伟业,意在警示陛下要明白自己的职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D.作者自叙身世经历,说明先帝创立基业之艰难,意在暗示陛下守成不易,一定不能忘记“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三、作文。(10分) 题目:我心中的诸葛亮要求:1.抓住诸葛亮性格、品德中的某一点展开论述。2.可适当引用学过的事例作为论据。 3.字数60左右。

24出师表作业及答案

24 出师表·预习作业姓名等级 1.《出师表》作者是________(时代)政治家________(姓名)。“表”是古代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文体。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____ ____(姓名)的一篇表文。这篇“表”中写到的“先帝”,指的是________(姓名)。南宋诗人陆游高度评价这篇表文,说道“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 ____?” 2.《出师表》中作者向后主着重提出了三条修明政治的主张,即①___ _____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 3.下列加粗字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A.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猥()自枉屈。 B.以咨诹()善道。夙()夜忧叹。 C.陟罚臧否()。中道崩殂()。 D.斟酌()损益。性行()淑均。 4.对下列加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时)。未尝不叹息痛恨(憎恨)于桓灵也。 B.以光(光亮)先帝遗德。是以先帝简拔以遗(给予)陛下。 C.亲(亲近)贤臣,远小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他,代指向宠)。 D.以(以致)塞忠谏之路也。以(所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5.请用“/”标示出下面语句的停顿之处,并翻译。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出师表·延伸作业姓名等级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文后问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解释下列加粗词。 (1)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________ (3)深入不毛________ (4)庶竭驽钝________ 2.下列每组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苟全性命于乱世奉命于危难之间 B.先帝不以臣卑鄙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恐托付不效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先汉之所以兴隆也 3.选文中“由是感激”的“是”指代是什么?请用现代汉语翻译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中,作者指出“出师”的战略目标是 ()A.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C.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5.简述选文第一段作者自述身世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放探究 1.下面是关于诸葛亮的一副对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照示例,写出另外列出来的六项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例:三顾:三顾茅庐。 (1)六出________ (2)七擒________ (3)东和________ (4)北拒________ (5)收二川________ (6)排八阵______ 2.诸葛亮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有关他的事迹、传说、俗语有很多。课外查阅资料,写一篇《我了解的诸葛亮》文章,在班级里进行交流。

出师表练习题

《出师表》复习题 1、本文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 家集·诸葛丞相集》,作者是 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治家、军 事家诸葛亮,字孔明。表: 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 一种文体。 2、杜甫慨叹他未完成先帝的遗志就死去的诗句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陆游称赞《出师表》“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称颂诸葛亮的对联: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古石幽香名士骨,苍松翠柏老臣心 4、解释加点词: 中道崩殂: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危急存亡之秋:时 先帝之殊遇:优待,厚遇。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不宜妄之菲薄:轻视,瞧不起引喻失义:称引,譬喻;适宜、恰当 陟罚臧否:赏;恶的论其刑赏:罚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治

此皆良实:善良;诚实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选拔;给予悉以咨之:询问 裨补缺漏:弥补;缺点;疏漏有所广益:好处 性行淑均:善;平行阵和睦:军队;团结 倾颓:倾倒衰败叹息痛恨:痛心;遗憾 臣本布衣:平民躬耕于南阳:亲自 不求闻达于诸侯:闻名,显扬先

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后值倾覆:兵败猥自枉屈:辱,降低身份 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临崩寄臣以大事:托付 夙夜忧叹:早托付不效:完成 庶竭驽钝:比喻才能平庸。弩:劣马,走不快的马。钝,刀刃不锋利。 深入不毛:不长草以咨诹善道:询问 攘除奸凶:铲除,排除至于斟酌损益;除去;兴办、增

加 以彰其咎:表明,显扬;过错攸之、祎、允等之慢:怠慢 5、诸葛亮分析当前对于蜀汉不利的客观形势与有利的主观条件的目的是什么? 告诫刘禅不要贪图安逸享受,要居安思危/ 更要自信自强,励精图治,治好国家。6、诸葛亮提出了哪些建议?反复陈说的是那一条? 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亲贤远佞。 7、第五段摆出先汉兴隆,后汉

出师表检测题

《出师表》检测题 一、文学常识填空(11分) 1、《出师表》的作者是,他是时期着名的家,家。“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表文一般采用和的表达方式,又往往带有色彩,如本文就是以为主,兼用和。 二、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4分) 1、中道崩殂 .. ..2、遂许先帝以驱驰 3、盖追先帝之殊遇 ..4、以光.先帝遗德 5、引喻失义. 6、陟罚臧否 .. 7、论其刑.赏8、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9、悉以咨.之10、性行淑均 .. 11、夙夜 .. ..忧叹12、庶竭驽钝 13、以彰.其咎14、咨诹.善道 三、古今异义(5分) 1、诚宜开张圣听(开张:。今指店铺开业) 2、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今常用义为:言语、行为恶劣) 3、由是感激(感激:。今义是指激动感谢)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今义是指四季中的第三个季节。) 5、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今义是指十分憎恨。) 四、一词多义(39分) 1、道而中道崩殂 以咨诹善道 2、然然之臣不懈于内 然后施行 3、遗以光先帝遗德 以遗陛下 4、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每与臣论此事 5、明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以伤先帝之明 6、行然后施行 性行淑均 必能使行阵和睦 7、能必能裨补阙漏 先帝称之为能 8、临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临标涕零 9、效恐托付不效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10、言进尽忠言 不知所言 11、以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先帝不以臣卑鄙 以光先帝遗德 以塞忠谏之路也 受命以来 12、益有所广益 斟酌损益 13、而而中道崩殂 计日而待 报先帝而忠陛下 14、于不懈于内 欲报之于陛下也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15、之先帝之殊遇 愿陛下亲之信之 16、所以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五、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4、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5、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8、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9、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0、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六、解释下面成语(10分) 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 作奸犯科: 苟全性命: 斟酌损益: 感激涕零: 不知所云: 三顾茅庐:

出师表作业纸有答案(通用)

九年级语文作业纸 NO.5 课题:出师表班级:姓名:主备人:严文君审核人:徐美云时间:1.25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粗的字注音。 (1)中道崩殂()(2)裨补阙漏() (3)行阵和睦()(4)以彰其咎() (5)陟罚臧否()(6)以遗陛下() (7)庶竭驽钝()(8)猥自枉屈() (9)咨诹善道()(10)夙夜忧叹()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以光先帝遗德()(2)引喻失义() (3)以遗陛下()(4)悉以咨之() (5)猥自枉屈()(6)斟酌损益() (7)咨诹善道()(8)以彰其咎() (9)先帝不以臣卑鄙()(10)遂许先帝以驱驰()3.翻译下列句子。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4.文中“先帝”指________,“陛下”指________,“天下三分”指天下分裂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三国。 5.请概括第一段文字的内容要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几条建议?请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详解

《出师表》练习 (一)、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①涉罚臧否()②中道崩殂()③以遗陛下()④行阵和睦() 2.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 ①以光先帝遗德()②引喻失义()③察纳雅言()④性行淑均() 3.为下列句子中的“以”选择恰当的义项。 A.用B.以致C.用来D.因为 ①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②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③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光帝之灵() 4·下列句子读法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咨臣/以当世之事B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D.亲/贤臣,远川。人 5.按要求用原句回答: ①《出师表》中揭示汉代兴衰的句子是_______ ②《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_______ ③《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 6.对诸葛亮向刘禅上《出师表》的目的,有如下几种看法,其中最正确的一种是() A.向刘禅表示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 B.此文写在他北伐之前,所以目的是让刘禅治理好国家,让他放心去北伐,使北伐的计划得以实现。 C.让刘禅做到亲贤远佞,修明政治。 D、此“表”开头就写蜀国形势危急,让刘禅修明政治,治理好国家,其目的只在挽救蜀国的危难。 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一广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鸯钝,拔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巨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出师表基础知识检测

《出师表》基础练习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布衣 ..()躬.()耕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 ..()..()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顾.()臣咨.()臣以当世之事 由是 ..()..()感激 ..()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 ..()二十有.()一年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 ..()以来夙.()夜.() 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三军 ..()当奖率 北.()定中原庶.()竭.()驽.()钝.()驽钝 ..() 攘除 ..()也..()奸凶所以 ..()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至于斟酌 ..()损.()益.()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 则责.()攸之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 察纳 ..()..()雅.()言深追.()先帝遗诏临.()表涕零 二、翻译下列句子 1、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4、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5、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6、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7、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 8、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9、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0、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1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12、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13、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14、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练习题集锦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练习题集锦整理:于贵平时间:2012-08-04 (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1.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读音和意思都不相同( ) A. 以光先帝遗.德 B.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皆刑.其长吏 C.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 使内外异.法也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渔人甚异.之 E. 恢弘志.士之气 苦其心志.(《〈孟子〉二章》) 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 前文段中有两个词语已经成为经常使用的成语,它们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 “使内外异法”中,“内”指_________________,“外”指;文中与“内”“外”意思相同的两个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 5. 对这两段文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诸葛亮分析蜀汉的危急形势,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 1

B. 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有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 C. 诸葛亮指出后主刘禅应和有司一起处理赏罚之事,以显示公平严明的治理。 D.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和赏罚严明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第一段话作者分析了当时蜀汉所处的形势,既指出了不利的客观条件,又指出了有利的主观条件,并提出_____________的建议。作者认为如果不这样做的后 果是_______________。 (二)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使内外异法也。 ③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7.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 ②后值倾覆值: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 ①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9.第①段文字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应该,不应该______ ___,___________(请用原文回答) 10.笫3段文字着重记叙了先帝的哪两件事?请分别用四字成语回答。 (三)臣本布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

高考必背古诗文测试(01)-《出师表》重点知识检测

高考必背古诗文测试(01)|《出师表》重点知识检测 一、重点实词释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

《出师表》练习题含答案

《出师表》专题练习 一 [甲]出师表 臣本布衣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诸葛亮,言家事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卑鄙____________ (2)悉 2.下列例句中与“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先帝不以臣卑鄙 B. 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C. 咨臣以.当世之事 D. 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4.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有何评价吗?举出一例即可。(4分) 二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令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子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5.写出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 秋:__________ 光:____________ 义:__________ 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3分) ①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③后值倾覆: 7.第①段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应该_______________,不应该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2分) 8.第②段文字着重记叙了刘备______________和诸葛亮_____________两件事。(2分) 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出师表测试题附答案

出师表测试题(附答案 自测题(一) 一、译句,梳理内容: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句: 2.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译句: 3.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译句: 4.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译句: 5.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译句: 6.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译句: 7.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译句: 8.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译句: 9.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译句: 10.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译句: 11.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译句: 12.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译句: 13.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译句: 14.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译句: 15.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译句:

16.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译句: 二、阅读1—5自然段,完成下列各题: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段主要内容:。 2.第1段作者分析形势时,先说不利的客观条件;后说有利的主观条 件:。这种有利的主观条件是因“”形成的。 3.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当前天下形势的?其目的是什么? 4.诸葛亮向刘禅提出哪些建议,主要陈说的是哪一条?为什么? 5.就君主治国的角度来说,诸葛亮就哪三方面向后主提的建议? 6.第2段中,作者认为该“刑”的是“”的人,该受赏的是“”的人。 7.文章3、4自然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8.作者主要依据什么来向后主举荐贤臣,推荐文臣、武将? 9.诸葛亮是如何使刘禅认识到“亲贤远佞”的重要性的? 10.第5段中与“贤臣”意义相近的词语是 11.文中的“先汉”指的是,后汉指的是。 12. “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 出师表自测题(二) 一、译句,梳理内容: 1.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句: 2.猥自枉屈,咨臣以当世之事 译句: 3.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译句:

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

《出师表》作业 班级姓名作业等级 (一)、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①涉罚臧否()②中道崩殂()③以遗陛下()④行阵和睦() 2.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 ①以光先帝遗德()②引喻失义()③察纳雅言()④性行淑均()3.为下列句子中的“以”选择恰当的义项。 · A.用B.以致C.用来D.因为 ①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②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③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光帝之灵() 4·下列句子读法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咨臣/以当世之事B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D.亲/贤臣,远川。人 5.按要求用原句回答: … ①《出师表》中揭示汉代兴衰的句子是_______ ②《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_______ ③《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 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一广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鸯钝,拔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巨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由是感激()②遂许先帝以驱驰()③故五月渡沪() ! 8.第②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___ _ 9.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_______ ,临危委重任和_______ 。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_____ 。(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出师表重点及练习题

《出师表》重点知识及中考题 一、重点字词 (一)古今异义 1、诚宜开张圣听(开张:扩大。今指店铺开业) 2、引喻失义(义:适意,恰当。今常用义为:正义,意义,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等) 3、陟罚臧否(否:恶,坏。不是今常用的“否定”“是否”的“否”) 4、晓畅军事(晓畅:精通,熟练。今常用义为:语言表达通顺明白) 5、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今义是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古意是:……的原因。) 6、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低微而鄙俗。今常用义为:言语、行为恶劣) 7、猥自枉屈(猥: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今常用义为:卑鄙,下流) 8、由是感激(是:此,这。今常用作判断词。感激:感动。今义是指激动感谢) 9、庶竭驽钝(庶:希望,期望。今常用义为:众多) 10、此臣所以报先帝(“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而成的名词性词组,不是今用作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其义为:用来……的) 1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时”的意思。今义是秋季。) 1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痛心遗憾。今义是指十分憎恨。) (二)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名词“躬”用作动词“耕”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使用的方法:亲身)北定中原(方位名词“北”用作“定”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北) 2、形容词作动词 愿陛下亲之信之(形容词“信”,原义为“言语真实”,在此用于代词“之”前,用作动词:相信,信任) 不宜妄自菲薄(形容词“菲薄”带前置宾语“自”,用作动词:轻视,看不起) 庶竭驽钝(形容词“竭”带宾语“驽钝”,用作动词:用尽) 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慢,形容词用为动词。怠慢) 3、名词作动词 恐托付不效(名词“效”受否定副词“不”修饰,用作动词:奏效,有效果。下文“不效则治臣之罪”中“效”同此) 4、使动用法 以光先帝遗德(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光,发扬光大) 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恢弘,发扬扩大) ?亲贤臣,远小人(亲,远,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亲,亲近;使……远,疏远。下文“亲小人,远贤臣”、“愿陛下亲之信之”中“亲”、“远”同此) 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全,保全) 5、动词作名词 恐托付不效(动词“托付”作“恐”的宾语,用作名词,托付的事) 6、形容词作名词

出师表默写测试含答案

出师表默写测试 一、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二、理解性默写积累,用原文回答。 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2 2、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1 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5 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哪两句一致?2 5、《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6 6、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2 7、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政治愿望):6 8、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3 9、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2 10、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 这是:2 11、《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1

12、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2 1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2 14、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2 15、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原因的句子是:4 16、哪一句高度概括了先帝创业过程中艰难险阻,也表达了作者愿与先帝患难与共的深情?2 17、严明赏罚的句子是:4 18、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子:2 19、诸葛亮深情回顾了与先帝的哪两件往事?2(用自己的话总结) 20、本文的主旨句是:1 21、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不利的客观条件是:4 22、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2 12、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2 1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2 14、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2 15、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原因的句子是:4 16、哪一句高度概括了先帝创业过程中艰难险阻,也表达了作者愿与先帝患难与共的深情?2 17、严明赏罚的句子是:4 18、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子:2 22、诸葛亮深情回顾了与先帝的哪两件往事?2(用自己的话总结) 23、本文的主旨句是:1 24、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不利的客观条件是:4 23、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