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1.本试卷答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2.本试卷共12页,三道大题,50道小题。

课程标准部分(共5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请把答案写在每题后面的括号里。)

1.历史教育不仅要弘扬“以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还要弘扬“以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

A. 爱国主义、改革创新

B.与时俱进、艰苦奋斗

C. 百折不挠、无私奉献

D.艰苦探索、勇于献身

2.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培养学生的 ( ) ① 历史素养 ② 人文素养 ③ 综合素养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③

3.“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

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是课程目标中 __ 的要求。 ( )

A.知识与能力

B.过程与方法

C.情感?态度?价值观

D.以上都不是

4.历史课程分为几个学习板块? ( ) A. 4 B. 5 C. 6 D. 7

5.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这体现了培养学生的 ( )

A.人生观

B.价值观

C. 世界观

D.民族观 课改理论部分(共

10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4分。)

6.新课改倡导的自主、___________、探究三种学习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新课程“新”在观念创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评价创新。

8.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9.新课程要求我们要树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分。请把答案写在每题后面的括号里。)

10.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应尽可能尊重 ( ) A.教学内容 B.教师 C.每个学生 D.每个人

11.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 ( ) A.创新态度 B.创新方法 C.创新思维 D.创新精神

12.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是 ( )

A.发展性评价观

B.过程性评价观

C.结果性评价观

D.激励性评价观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请把答案的序号填在上面的选择题

答题栏内。)

13.“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14.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应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A.《老子》

B.甲骨卜辞

C. 《诗经》

D. 《楚辞》

15.中国历史悠久,朝代众多。下列几组朝代基本并存的一组是

A.西周与东周

B.西晋与东晋

C.南朝与北朝

D.北宋与南宋

16.人们对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不同,有的称年号,有的称庙号,有的称谥号。下列与“汉武帝”称谓相似的是

A.孝文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康熙帝

17.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18.隋朝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它分为四段,最北面的一段是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19.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20.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21.“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

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

22. 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A. 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 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C. 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 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23.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24.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大众传媒的变迁

C.思想领域的变化 D.民主政治的发展

25.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治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A.君主 B.科学 C.西学 D.民权

26.1918年1月,孙中山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孙中山

A.已经确立三大政策

B.决定走俄国人的路

C确定了日后国民革命的战略. D. 认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

27.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

A.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 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

C.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 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

28.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放弃“一边倒”政策

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

29.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 B.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

C.富有地域特色 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30. 中国正式起诉美国商务部对中国产品发起的13起反倾销措施,这一事件发生的背景是

A. 中国参加了亚非会议

B. 中国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

C. 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31. 对于同一个历史事实,往往由于视角、史料的差异而产生不一样的解释。下列选项中,由于新史料的发现而导致不同解释的是

A. 哥伦布到达美洲被称为“发现新大陆”,也被称为“文明的相遇”

B. 魏晋南北朝被称为“分裂的时代”,也被视为“思想的自由时代”

C. 欧洲中世纪被称作“黑暗的时代”,也被视为“田园牧歌的时代”

D. 商朝一度被认为是“传说中的时代”,也被认为是“信史时代”

32.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3.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A.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B.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

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D.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34. “万能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当瓦特研制成功这项动力技术时,中国正值

A. 开元盛世

B. 戊戌变法

C. 康乾盛世

D. 道光时期

35.《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A.17世纪初期

B.18世纪中期

C.19世纪中期

D.20世纪初期

36.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对土地所有制的处置方式不一,有的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的废除土地私有制。以下分别对应这两种方式的是

A.圈地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十月革命

C.十月革命/1861年改革 D.1861年改革/圈地运动

37.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C.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D.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38.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缔约国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这段文字出自A.《北大西洋公约》 B.《华沙条约》 C.《联合国家宣言》 D.《凡尔赛和约》

39.1970年,联邦德国和波兰签订条约,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签约当天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为表示诚意,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这些外交活动

A.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扩大 B.首次确认了德国为战败国

C.加速了华沙条约组织解体 D.有利于缓和欧洲紧张局势

40﹒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其目的是

A.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B.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

C.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

D.适应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需要

41.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①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②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③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④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2.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导致了

①全球环境的恶化②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43.(7分)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的历史人物。

(1)统一了两河流域——

(2)佛教的创立者——

(3)为世界带来了光明——

(4)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5)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6)发表了《物种起源》——

(7)创作《英雄交响曲》——

44.(3分)根据提示,写出与资产阶级革命有关的文献。

(1)国家独立、民族新生——

(2)自由平等、保护私产——

(3)奴隶自由、扭转战局——

45.(8分)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晋之南渡,东南文物渐盛;至于李唐,益加繁昌,安史之乱,江淮独金;历五季纷争,中原之地五易其姓,杀戮几尽,而东南之邦,民有定主。七八【十】年间,咸获安业,自后数十,百年间,西北时有少警而东南晏然,斯民你得休息……故自东南渐重,则西北渐轻;以至宋,东南愈重而西北愈轻。”

——摘自南宋章如愚《山堂先生群书考索》

材料二 19世纪50年代以后,上海逐渐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并且在对外贸易的推动下,开始了近代经济的发展历程。……1990年,中央决定“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2004年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希望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现代化大都市。”

——摘自上海市高中历史高三年级实验本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南渐重,则西北渐轻”的状况开始出现于何时?(2分)

(2)上海是在哪一条约中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19世纪50年代以后,上海“开始了近代经济的发展进程”,请举一例说明。(2分)

(3)哪一年中央确定上海为沿海开放城市?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海浦东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这一举措是在怎样的国际经济背景下实施的?(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的认识。(1分)

46.(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还表现在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

——摘编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材料二北伐战争是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也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共同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材料三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次日,美英对日宣战……12月9日,丘吉尔致电蒋介石:“英国与美国业被日本攻击。我等向为良友,现则同对一敌共同奋斗矣!”16日,罗斯福致电蒋介石,提议在重庆、新加坡莫斯科三地分别召开军事会议,筹设永久性机构,“以设计及指挥我等共同之努力”。重庆国民政府梦寐以求的局面很快就要实现了。

——杨天石《抗战与战后中国》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唐蕃通婚、建立深厚民族感情的史实。(2分)

(2)北伐战争是国民大革命的高潮。根据材料二,概括北伐战争能迅速取得胜利的国内因素。(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该阶段呈现的主要态势。(2分)

(4)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综上,你能悟出什么道理?(1分)

47.(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初,由于明成祖朱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摘自王介南著《中外文化交流史》材料二英国想当世界霸主,做的是海洋文章。……在其海洋称霸的3个世纪中,英国获得了遍及全球的海外殖民地,面积比它本土大150倍。这大大扩充了海外贸易,由此也刺激了英国本土的经济发展……引导了英国先于欧洲任何国家的工业革命。……大英帝国崛起了,英国骄傲地称自己

是“日不落帝国”。

----摘编自张炜《大国之道·船舰与海权》材料三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

----摘自2014年3月28日习近平在德国尔伯基金会发表的演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郑和下西洋具有哪些特点?(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促使英国称霸的重要因素。(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知识,说出郑和下西洋与近代英国海上活动的性质有何不同。(2分)

48.(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士绅的制度。……洋务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以培养近代实用人才,这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之始。新式学堂除开设外语、中文外,把近代西学中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艺制造、军事技术方面的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科学技术在课程中成为重要内容,洋务教育逐渐迈向近代化。……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开设的新学堂把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在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方面。

----摘编自方建春《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特点及其影响》

材料二明治政府建立后,把改革和发展教育作为制度设计的重点。1872年,日本参考西方各国的学制,尤其是吸收了法国教育制度的特点,颁布了以教育机会均等思想为基础的《学制》。19世纪80年代,日本对教育制度进行全面改革,企图通过普及初等教育使国民养成效忠于国家的观念,通过高等教育和实业(职业)教育培养经济和科技等各类专业人才,这既保证国民对国家的忠诚,又使日本成为一个近代化国家。

----摘编自陈时见《中日近代教育改革比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方面出现的变化。(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2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得到的启示。(2分)

49.(6分)从专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进步,经历了漫长的奋斗历程。请回答(1)1787年,制宪会议制定了美国宪法,该宪法规定美国是什么体制的国家?根据宪法,谁被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2分)

(2)辛亥革命极大地推进了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请用相关史实予以说明。(2分)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该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怎样理解其社会主义性质?(2分)

50.(12分)14至18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还是一名哲学家……(他)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和热情,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我们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而达芬奇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材料二文艺复兴对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沿海地区的影响是航海……到了这个时候,欧洲人的眼界不再只向内看了,不再只向欧洲这一个区域里看,要往外看,向海洋看。葡萄牙和西班牙是先行者,很快荷兰跟上来,英国跟上来,法国也跟了上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四 (见题27图)

(1)依据材料

一并结合所学

知识,写出达

芬奇的一副绘

画代表作品?

他“新奇的目

光”中蕴含着

怎眼的时代精

神?(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行者”中发现美洲的代表人物?随着美洲的发现及后续的殖民扩张,给欧洲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什么条件?(3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新的政治制度”依据的主要法律文件是什么?依据该法律文件确立的政治体制是什么?(2分)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中期以后城市化急剧加速的是哪个国家?促成该国城市化急剧加速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

(5)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推动欧洲社会巨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分)

全县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考试

初中历史参考答案

课程标准部分(共5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5 A B B C D

课改理论部分(共10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4分。)

6.合作

7.学习方式创新

8.过程与方法目标

9.全面发展的教学观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0.C 11.C 12.A

学科专业知识部分(共85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43.(7分,每小题1分)

(1)汉谟拉比(2)乔达摩·悉达多(3)爱迪生(4)伏尔泰

(5)牛顿 (6)达尔文(7)贝多芬

44. (3分,每小题1分)

(1)《独立宣言》(2)《人权宣言》(3)《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45.(8分)

(1)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1分)魏晋南北朝时期;(1分)

(2)《南京条约》;(1分)洋务运动中在上海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局和轮船招商局等企业;(1分)(3)1984年;(1分)上海浦东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1分)经济全球化(1分);

(4)国家稳定政治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国际和平环境为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国经济发展等。(1分,有理即可)

46.(7分)

(1)影响:使各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中华文明进入新的发展高峰(1分)

事例: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或:

唐朝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1分,举出其中任一点史实即可)

(2)中国共产党发挥了巨大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国共两党的合作。(每点1分,共2分。如答出“工农群众得到组织和发动”也可同等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2分)

(3)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或规模进一步扩大);国际力量逐步走向联合,共同抗击法西斯。(每点1分,共2分)

(4)团结与合作是实现国家稳定、发展和应对挑战的保证;凝聚各种力量是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的保障。

(1分。只要围绕“团结”“合作”这一核心意思,表达清楚,即可给分。)

47.(6分)

(1)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航程远,到达国家和地区多(范围广)(每点1分,共2分)(2)夺取广大殖民地,开展海外贸易;(1分)进行工业革命。(1分)

(3)郑和下西洋是和平的友好交往;(1分)英国近代的海上活动是殖民侵略和称霸。(1分)

48.(6分)

(1)人才培养目标:从培养官僚士绅到培养近代实用个人趣向(1分)教学内容:从侧重科技知识转向关注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1分)

(2)学习西方教育制度;(1分)初等教育侧重效忠国家观念的教育,高等教育和实业教育侧重专业人才培养。(1分)

(3)教育改革为经济、政治服务,受制于经济、政治;教育的近代化是国家近代化的基础;振兴国家需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每点1分,共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49.(6分)

(1)体制:联邦制。(1分)总统:华盛顿。(1分)

(2)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每点1分,共2分)

(3)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分)理解:真正反映了人民的意志,代表了各族人民的利益,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1分)

50.(12分)

(1)作品:《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1分)时代精神:人文主义(1分)

(2)人物:哥伦布(1分)条件:提供了资本、原料、市场(答到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

(3)文件:《权利法案》(1分)体制:君主立宪制(1分)

(4)国家:英国(1分)历史事件:工业革命(1分)

(5)主要因素:思想的解放、制度的创新、市场的扩大、技术的革新(答到任何一个要点得1分,满分3分)

评分说明:1、文字表述不要求与参考答案完全一致。

2、符合题意,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