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论文精选3000字

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论文精选3000字
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论文精选3000字

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论文精选3000字

如果把网络强国比作一座大厦,那么网络信息的安全就是这座大厦的基石,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论文精选3000字[专题]。今年的“微软XP停摆”事件,去年的“斯诺登事件”,都充分说明了信息安全成为我国迈向网络强国的第一道关卡。欢迎阅读本文,更多优质内容,欢迎关注。

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论文精选3000字第一封从中国发出的电子邮件,始于1987年9月14日21时07分,内容只有一句话:“Across the GreatWall,Wecan reach every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27年来,这个当初的宏大梦想早已成为现实,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信息与网络同生共存,小到民众生活点滴,大到国家经济发展,无所不在其中。科技发展到今天,网络水平如何、信息化发展状况怎样,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能否保持稳定与繁荣,甚至关乎安危存亡。如果说2013年的“宽带中国战略”着重网络提速,那么最新提出的“建设网络强国”则直指全面提质,推动我国加速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挺进。

继“宽带中国”之后,网络安全也上升至国家战略。

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以

下简称“中央网信小组”)宣告成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亲自担任组长,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新设立的中央网信小组将着眼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统筹协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军事等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研究制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宏观规划和重大政策,推动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法治建设,不断增强安全保障能力。据悉,在成立中央网信小组之后,一些工作将摆在重要位置,如:制定一个全面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研究发展战略;下大力气解决科研成果转化问题:出台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成为信息产业发展主体,成为维护网络安全主体……

中央网信小组的成立,体现了中国最高层全面深化改革、加强顶层设计的意志,也标志着保障网络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推动信息化发展真正成为国家战略,标志着我们这个拥有6亿网民的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的转变开始提速。

网络大国≠网络强国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第三次浪潮》一书风靡世界,也给中国人带来了一份惊喜。该书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

段:第一次浪潮为农业阶段,从约1万年前开始;第二次浪潮为工业阶段,从17世纪末开始:第三次浪潮为信息化(或者服务业)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

作为领跑农业文明几千年的中国,却在自17世纪末开始的工业文明中落伍。这个发明火药的国家,却在1000多年之后用大刀、长矛迎战“洋枪、洋炮”,导致长达一个世纪的“被动挨打”局面。第三次浪潮的到来,无疑为中国提供了与西方列强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的机会。

应该说,中国紧紧抓住了这个机遇。

科技改变生活。20年前,中国开始接入国际互联网。20年来,互联网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6亿,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80%;手机用户超过12亿,国内域名总数1844万个,网站近400万家,全球十大互联网企业中我国有3家。2013年网络购物用户达到3亿,全国信息消费整体规模达到2.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28%,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

更重要的是,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舞台,在党、政府与群众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整个社会得以进入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网络在发扬民主、建言献策,尤其是在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反腐败等方面,起到了独特而显著的作用。种种现象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名

副其实的“网络大国”。

然而,“大”不一定“强”,“网络大国”并不一定是“网络强国”,中国离网络强国仍有较大差距。比如,在自主创新方面还相对落后,区域和城乡差异比较明显,特别是人均带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国内互联网发展瓶颈仍然较为突出。以信息化驱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我国不同地区间的“数字鸿沟”及其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问题,也都需要尽快解决。据CNNIC的数据,截至2013年12月,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一数据通常在70%~80%以上。更何况,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仅有28.6%。

同时,中国面临的网络安全方面的任务和挑战日益复杂和多元。中国目前是网络攻击的主要受害国,仅2013年11月,境外木马或僵尸程序控制境内服务器就接近90万个主机IP。侵犯个人隐私、损害公民合法权益等违法行为也时有发生。

此外,我国网络管理体制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九龙治水”的管理格局,对互联网发展造成一定阻碍。为此,总书记在对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说明中明确表示,“面对互联网技术和应用飞速发展,现行管理体制存在

明显弊端,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一、效率不高。同时,随着互联网媒体属性越来越强,网上媒体管理和产业管理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

顶层设计破解发展桎梏

如今,中国信息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但不可忽视的是,中国在对信息产业管理的体制机制上,还存在诸多僵化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0年间,我国先后成立了不同的机构负责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在中央网信小组成立之前,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信息化推进工作,后归口到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曾经单设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协调小组,负责网络安全管理。

然而,相比其他国家将信息化和网络安全提至国家战略层面,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汪玉凯在《中央网信小组由来及影响》一文中写道,我国信息化管理机构缺乏权威,难以统揽全局。国家层面缺乏具有权威性、强有力的管理机构,是当前信息化管理体制存在的根本问题,学人智库《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论文精选3000字》。2013年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大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力度。《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强调,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产业优化升级,大

网络安全论文最终版

【摘要】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随着Internet的普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以及互联网。如何在使用互联网时避开网络中的各种危险,提高网络安全技术正在被全世界所关注。 【关键词】网络安全发展黑客技术病毒物联网 【正文】 一、网络安全的前世今生 近几年,网络空间逐渐被视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空间”,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网络在方便和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使得网络攻击活动有机可乘。网络所具有的开放性、互联性和共享性等特征是的网络安全有着先天不足,网络安全受到全方位挑战。 在计算机发明之前,人们主要靠物理手段(如保险柜)和行政手段(如置顶相应的规章制度)来保证重要信息的安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发明了各种机械密码机,以保证军事通信的安全。 自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以来,人们对信息安全的需求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变革。计算机的发明给信息安全带来了第一次变革,计算机用户的许多重要问价和信息均存储于计算机中,因此对这些文件和信息的安全保护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计算机网络及分布式系统的出现给信息安全带来了第二次变革。人们通过各种通信网络进行数据的传输、交换、

存储、共享和分布式计算。网络的出现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风险。在信息传输和交换时,需要对通信信道上传输的机密数据进行加密;在数据存储和共享时,需要对数据库进行安全的访问控制和对访问者授权;在进行多方计算时,需要保证各方机密信息不被泄露。这些均属于网络安全的范畴。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Internet得到广泛发展,链接因特网的计算机也越来越多,自1988年莫里斯蠕虫发作以来,重大网络安全事件不断发生,知名的事件如梅丽莎(Melissa)病毒、灰鸽子病毒、蓝宝石病毒、熊猫烧香等事件均造成巨大的损失。据统计,Internet每天收到的攻击达到500万次以上,平均每小时受到20万次攻击。如何解决在开放网络环境下的安全问题更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网络安全发展现状 自1994年我国正是介入Internet以来,互联网的规模和应用迅速发展。截止2015年6月,我国网民数已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为世界第一位。然而,目前中国互联网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各种网络安全事件层出不穷。攻击者攻击目标明确,针对不同网站和用户用不同的手段攻击。对政府类和安全管理相关的网站主要采用篡改网页的攻击方式;对以网络为核心业务的企业,采用有住址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等手段进行勒索;对个人用户是通过用户身份窃取等手段偷取账号、密码,窃取用户个人财产;对金融机构网上

网络安全论文资料

网络安全论文资料

网络安全论文资料

1.网络安全的概念及其现状 1.1 网络安全的概念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计算机安全”定义为:“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上述计算机安全的定义包含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两方面的内容,其逻辑安全的内容可理解为我们常说的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而网络安全性的含义是信息安全的引申,即网络安全是对网络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 1.2 网络安全的现状 目前欧州各国的小型企业每年因计算机病毒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220亿欧元,而这些病毒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传播的。据反病毒厂商趋势公司称,像SOBIG、Slammer等网络病毒和蠕虫造成的网络大塞车,2005年就给企业造成了550亿美元的损失。 国外网站消息报道, 1998及1999年,DOD(美国国防部)两次向外界透露其电脑系统遭到过攻击。在2001年一年里共遭到14,500次黑客攻击,只有70次攻击成功。在这70次当中,有3次造成过危害。黑客及病毒的成功入侵,不是因为黑客及病毒编写者变得如何厉害,而是相对低水平的系统管理员没有成功堵塞系统中存在的漏洞。他说:“网络安全问题主要在于人们不会及时打补丁,以及系统管理员没有做他们应当做的工作。”单单“爱虫”病毒就给美国军事及民用计算机网络造成80亿美元的损失。然而,长期与曾经威胁过他们的恶意黑客作斗争而进行的服务工作,造成的损失就更大。 从身份窃贼到间谍在内的其他网络危险造成的损失则很难量化,网络安全问题带来的损失由此可见一斑。 1.3 网络安全的发展分析 2007年,网络安全界风起云涌,从技术更加精湛的网络注入到隐蔽性更强的钓鱼式攻击,从频频被利用的系统漏洞到悄然运行的木马工具,网络攻击者的手段也更加高明。 网络攻击的发展趋势 综合分析2007年网络攻击技术发展情况,其攻击趋势可以归纳如下: 如今安全漏洞越来越快,覆盖面越来越广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论文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论 文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摘要摸索了网络安全的今朝状况及新需要解答的题目由来和几种首要网络安全技能,提出了使成为事实网络安全的几条措施。 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防火墙 1 网络安全及其今朝状况 网络安全的观点 国际规范化社团(ISO)将“计算机安全”界说为择要:“为数值措置惩罚系统成立和采纳的技能和办理的安全掩护,掩护计算机硬件、软体数值不因偶尔和歹意的缘故原由而受到粉碎、更改和走漏”。上面所说的计算机安全的界说包罗物理安全和思维规律青少年网络犯罪浅析安全两方面的内部实质意义,其思维规律安全的内部实质意义可理解为咱们常说的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的保密性、完备性和可用性的掩护,而网络安全性的寄义是信息安全的引伸,即网络安全是对网络信息保密性、完备性和可用性的掩护。 网络安全的今朝状况 今朝欧州列国的小规模企业每年因计算机病毒引起的经济损掉高达220亿欧元,而这些个病毒主如果路程经过过程电子邮件举行流传的。据反病毒厂商趋势公司称,像Sobig、Slammer等网络病毒和蠕虫酿成的网络大堵车,上年就给企业造成外文资料网为了550亿美圆的损掉。而包孕从身份小贼儿到特务在内的其它网络伤害酿成的损掉则很难量化,网络安全新需要解答的题目带来的损掉因而可知一斑。 2 网络安全的首要技能

安全是网络赖以保存的保障,只有安全获患上保障,网络才气使成为事实自身的价值。网络安全技能跟着许多人网络实践的成长而成长,其关于的技能面很是广,首要的技能如认证、加密、防火墙及入侵检验测定是网络安全的重要防地。 认证 对正当用户举行认证可以防止不法用户获患上对公司信息系统的拜候,施用认证机制还可以防止正当用户拜候她们无权查看的信息。现枚举几种如次择要: 2.1.1 身份认证 当系统的用户要拜候系统资源时要求明确承认是不是是正当的用户,这就是身份认证。常接纳用户名和口令等最简略单纯要领举行用户身份的认证辨认。 2.1.2 报文认证 主如果通讯两边对通讯的内部实质意义举行证验,以包管报文由明确承认的送出方孕育发生、报文传到了要发给的接管方、传送中报文没被修自新。 2.1.3 拜候权力委托 主如果明确承认用户对某资源的拜候职权范围。 2.1.4 数码署名 数码署名是一种施用加密认证电子信息的要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首要决定于于用户私匙的掩护和安全的哈希函数。数码署名技能是基于加密技能的,可用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或者混淆加密算法来使成为事实。 数值加密 加密就是路程经过过程一种体式格局使信息变患上杂乱,从而使未被权力委托的人看不懂它。首要存在两种首要的加密类型择要:私匙加密和公匙加密。 2.2.1 私匙加密

网络信息安全论文.

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及防护 摘要: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显,大量的信息存储在网络上,随时可能遭到非法入侵,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防护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简单介绍了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及其防护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现状、防护措施 1.网络信息安全的简介 1.1 网络信息安全的概述 信息安全是指为建立信息处理系统而采取的技术上和管理上的安全保护,以实现电子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当今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信息交换工具。然而,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开放性、互联性、连接方式的多样性及终端分布的不均匀性,再加上本身存在的技术弱点和人为的疏忽,致使网络易受计算机病毒、黑客或恶意软件的侵害。面对侵袭网络安全的种种威胁,必须考虑信息的安全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网络信息安全分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两个层面。网络安全包括系统安全,即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应用软件;运行服务安全,即保证服务的连续性、高效率。信息安全则主要是指数据安全,包括数据加密、备份、程序等。 1.2 网络信息安全的5大特征 (1完整性 指信息在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过程保持非修改、非破坏和非丢失的特性,即保持信息原样性,使信息能正确生成、存储、传输,这是最基本的安全特征。 (2保密性

指信息按给定要求不泄漏给非授权的个人、实体或过程,或提供其利用的特性,即杜绝有用信息泄漏给非授权个人或实体,强调有用信息只被授权对象使用的特征。 (3可用性 指网络信息可被授权实体正确访问,并按要求能正常使用或在非正常情况下能恢复使用的特征,即在系统运行时能正确存取所需信息,当系统遭受攻击或破坏时,能迅速恢复并能投入使用。可用性是衡量网络信息系统面向用户的一种安全性能。 (4不可否认性 指通信双方在信息交互过程中,确信参与者本身,以及参与者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实同一性,即所有参与者都不可能否认或抵赖本人的真实身份,以及提供信息的原样性和完成的操作与承诺。 (5可控性 指对流通在网络系统中的信息传播及具体内容能够实现有效控制的特性,即网络系统中的任何信息要在一定传输范围和存放空间内可控。除了采用常规的传播站点和传播内容监控这种形式外,最典型的如密码的托管政策,当加密算法交由第三方管理时,必须严格按规定可控执行。 2. 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 我国的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相对国外而言,起步晚、技术落后、人才缺乏,这就导致我国网络信息的安全处于相对脆弱的阶段。但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依旧突出,其所带来的危害和损失是不容忽视的。 (1在近几年中,网络威胁呈现出多元化,且进行网络攻击的最大诱惑力是经济利益。网络攻击的组织严密化、目标具体化以及行为趋利化已经成为目前网络攻击的一大趋势。网络欺骗手段不断升级,在目前网络欺骗中到处都存在着勒索软件、网游盗号及网银盗号木马等,充分说明某些不法分子进行网络攻击是经济利益的驱

网络信息安全(毕业论文).doc

网络信息安全(毕业论文) 目录 前言 摘要 第1章计算机网络的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定义,功能,组成与主要用途 第2章网络信息安全概述 2.1 网络信息安全的定义 2.2 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产生与网络信息安全的威胁 第3章实例 3.1 网络信息应用中字符引发的信息安全问题 参考 结束语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人们称它为信息高速公路。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产物,是应社会对信息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要求发展起来的,各国都在建设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我国近年来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速度也很快,在国防、电信、银行、广播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我相信在不长的时间里,计算机网络一定会得到极大的发展,那时将全面进入信息时代。 正因为网络应用的如此广泛,又在生活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所以其安全性是不容忽视的,它是网络能否经历考验的关键,如果安全性不好会给人们带来很多麻烦。网络信息交流现已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然而信息安全却得不到相应的重视。本文就网络信息的发展,组成,与安全问题的危害做一个简单的探讨 摘要

本文就网络信息安全这个课题进行展开说明,特别针对字符引发的信息安全问题。第1章计算机网络的概述简要说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的功能,网络的定义,网络系统的组成以及网络的主要用途。第2章对网络安全做一个概述。第3章简单探讨一下字符过滤不严而引发的网络信息威胁 第1章 1.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定义,功能,组成与主要用途 计算机网络源于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其发展历史按年代划分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50-60年代,出现了以批处理为运行特征的主机系统和远程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 60-70年代,出现分时系统。主机运行分时操作系统,主机和主机之间、主机和远程终端之间通过前置机通信。美国国防高级计划局开发的ARPA网投入使用,计算机网处于兴起时期。 70-80年代是计算机网络发展最快的阶段,网络开始商品化和实用化,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互相促进,结合更加紧密。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微型计算机局域网的发展和应用十分广泛。 进入90年代后,局域网成为计算机网络结构的基本单元。网络间互连的要求越来越强,真正达到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处理的目标。 迅速崛起的Internet是人们向往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一个雏形,从它目前发展的广度和应用的深度来看,其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随着21世纪的到来,Internet必将在人类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机到多机,从终端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发展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直接通信的演变过程。其发展经历了具有通信功能的批处理系统、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三个阶段。 1.具有通信功能的批处理系统 在具有通信功能的批处理系统中,计算机既要进行数据处理,又要承担终端间的通信,主机负荷加重,实际工作效率下降;分散的终端单独占用一条通信线路,通信线路利用率低,费用高。 2.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

网络安全结课论文

网络安全与管理结课论文

指导教师情况 姓名技术职称单位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内容摘要 随着人们与计算机越来越密切的联系,以及网络的迅猛发展,生活越来越便利,同时遇到的危险也越来越多。无数的电脑黑客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千方百计利用任何可以利用的机会,用攻击、窃取等手段去危害网络。美国骇客权威书籍的编目者说过:“我们要确信,世上不可能有绝对安全的网络。”而我们的目的则是把这种不可能变为可能。 虽然在网络安全中有很多的手段去保护和维护网络的安全,但是其中最合适的技术就应该属于入侵检测了。入侵检测(IDS)作为一种主动的安全防护手段,为主机和网络提供了动态的安全保障。它不仅检测来自外部的入侵行为,同时也对内部的未授权活动进行监督。利用网络协议的高度规则性,采用协议分析的方法,结合优秀的模式匹配算法,融合比较先进的数据挖掘和数据融合方法,能较好地解决当前入侵检测系统中准确性与实时性等问题。同时简单介绍了一款入侵检测系统Snort。 索引关键词:入侵检测、基于主机的IDS(HIDS)、基于网络的IDS(NIDS)

正文 (1)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入侵检测的概述 (1) 2.1入侵检测的功能 (1) 2.2入侵检测的模型 (1) 第三章IDS的分类 (2) 3.1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HIDS) (2) 3.2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NIDS) (2) 第四章入侵检测的分析技术 (2) 4.1误用检测技术 (2) 4.2异常检测技术 (2) 第五章Snort软件 (3) 5.1Snort软件概述 (3) 5.2Snort软件的体系结构 (3) 后记 (5) 参考文献 (5)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与防范毕业论文

网络信息安全与防范 摘要 网络发展的早期,人们更多地强调网络的方便性和可用性,而忽略了网络的安全性。当网络仅仅用来传送一般性信息的时候,当网络的覆盖面积仅仅限于一幢大楼、一个校园的时候,安全问题并没有突出地表现出来。但是,当在网络上运行关键性的如银行业务等,当企业的主要业务运行在网络上,当政府部门的活动正日益网络化的时候,计算机网络安全就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克服了地理上的限制,把分布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全球的分支机构联系起来。它们使用公共的传输信道传递敏感的业务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使用某个机构的私有网络。组织和部门的私有网络也因业务需要不可避免地与外部公众网直接或间接地联系起来,以上因素使得网络运行环境更加复杂、分布地域更加广泛、用途更加多样化,从而造成网络的可控制性急剧降低,安全性变差。 随着组织和部门对网络依赖性的增强,一个相对较小的网络也突出地表现出一定的安全问题,尤其是当组织的部门的网络就要面对来自外部网络的各种安全威胁,即使是网络自身利益没有明确的安全要求,也可能由于被攻击者利用而带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网络黑客的攻击、网络病毒的泛滥和各种网络业务的安全要求已经构成了对网络安全的迫切需求。 本文对现有网络安全的威胁以及表现形式做了分析与比较,特别对为加强安全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做了较深入讨论,并描述了本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走向。

关键词网络安全;信息网络;网络技术;安全性

. 目录 摘要............................................................................................................. I 第1章绪论 (1) 1.1课题背景 (1) 1.1.1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及表现形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1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 (1) 1.1.1.2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的表现形式 (2) 第2章网络信息安全防范策略 (2) 2.1防火墙技术 (2) 2.2数据加密技术 (2) 2.2.1私匙加密 (4) 2.2.2公匙加密 (4) 2.3访问控制 (2) 2.4防御病毒技术 (2) 2.4安全技术走向 (2) 结论 (5) 参考文献 (5)

网络安全方面的论文

网络安全方面的论文 通过学习网络攻击透析与防御,我对网络攻击有了新的了解。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其开放性,共享性,互连程度扩大,网络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而网络安全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计算机安全”定义为:“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上述计算机安全的定义包含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两方面的内容,其逻辑安全的内容可理解为我们常说的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而网络安全性的含义是信息安全的引申,即网络安全是对网络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 在网络和应用系统保护方面采取了安全措施,每个网络/应用系统分别部署了防火墙、访问控制设备等安全产品,采取了备份、负载均衡、硬件冗余等安全措施;2.实现了区域性的集中防病毒,实现了病毒库的升级和防病毒客户端的监控和管理;3.安全工作由各网络/应用系统具体的维护人员兼职负责,安全工作分散到各个维护人员;4.应用系统账号管理、防病毒等方面具有一定流程,在网络安全管理方面的流程相对比较薄弱,需要进一步进行修订;5.员工安全意识有待加强,日常办公中存在一定非安全操作情况,终端使用和接入情况复杂。 一、网络的开放性带来的安全问题 众所周知,Internet是开放的,而开放的信息系统必然存在众多潜在的安全隐患,黑客和反黑客、破坏和反破坏的斗争仍将继续。在这样的斗争中,安全技术作为一个独特的领域越来越受到全球网络建设者的关注。为了解决这些安全问题,各种安全机制、策略和工具被研究和应用。然而,即使在使用了现有的安全工具和机制的情况下,网络的安全仍然存在很大隐患,这些安全隐患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每一种安全机制都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和应用环境 防火墙是一种有效的安全工具,它可以隐蔽内部网络结构,限制外部网络到内部网络的访问。但是对于内部网络之间的访问,防火墙往往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对于内部网络到内部网络之间的入侵行为和内外勾结的入侵行为,防火墙是很难发觉和防范的。 (二)安全工具的使用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一个安全工具能不能实现期望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者,包括系统管理者和普通用户,不正当的设置就会产生不安全因素。例如,NT在进行合理的设置后可以达到C2级的安全性,但很少有人能够对NT本身的安全策略进行合理的设置。虽然在这方面,可以通过静态扫描工具来检测系统是否进行了合理的设置,但是这些扫描工具基本上也只是基于一种缺省的系统安全策略进行比较,针对具体的应用环境和专门的应用需求就很难判断设置的正确性。 (三)系统的后门是传统安全工具难于考虑到的地方 防火墙很难考虑到这类安全问题,多数情况下这类入侵行为可以堂而皇之经过防火墙而很难被察觉。比如说,众所周知的ASP源码问题,这个问题在IIS服务器4.0以前一直存在,它是IIS服务的设计者留下的一个后门,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浏览器从网络上方便地调出ASP程序的源码,从而可以收集系统信息,进而对系统进行攻击。对于这类入侵行为,防火墙是无法发觉的,因为对于防火墙来说,该入侵行为的访问过程和正常的WEB访问是相似的,唯一区别是入侵访问在请求链接中多加了一个后缀。 (四)只要有程序,就可能存在BUG 甚至连安全工具本身也可能存在安全的漏洞。几乎每天都有新的BUG被发现和公布出来,程序设计者在修改已知的BUG的同时又可能使它产生了新的BUG。系统的BUG经常被黑客利用,而且这种攻击通常不会产生日志,几乎无据可查。比如说现在很多程序都存在内存溢出的BUG,现有的安全工具对于利

网络安全论文

目录 1 网络攻击技术简介 (1) 2 攻击步骤与方法 (1) 2.1 攻击步骤 (1) 2.2攻击方法 (1) 2.3 攻击结束 (3) 3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4) 3.1DDoS的诞生 (4) 3.2 DDoS的攻击步骤 (5) 3.3DDoS攻击的网络结构以及所利用的协议漏洞: (5) 3.4 DDoS攻击的五种常用方式 (6) 3.5 DDoS攻击新技术——反弹技术 (7) 3.6 DDoS攻击下的防御 (7) 4 缓冲区溢出攻击与防御 (8) 4.1 缓冲区溢出攻击简介 (8) 4.2缓冲区溢出攻击 (9) 4.3缓冲区溢出的防御 (10) 5 一个基于Netbios的攻击实例 (11) 5.1 攻击步骤 (11) 5.2 如何防范IPC$漏洞 (13) 6 常用攻击工具 (13) 7 小结 (13)

1 网络攻击技术简介 攻击分类 在最高层次,攻击可被分为两类: 1 主动攻击 主动攻击包含攻击者访问他所需信息的故意行为。比如远程登录到指定机器的端口25找出公司运行的邮件服务器的信息;伪造无效IP地址去连接服务器,使接受到错误IP地址的系统浪费时间去连接哪个非法地址。攻击者是在主动地做一些不利于你或你的公司系统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如果要寻找他们是很容易发现的。主动攻击包括拒绝服务攻击、信息篡改、资源使用、欺骗等攻击方法。 2 被动攻击 被动攻击主要是收集信息而不是进行访问,数据的合法用户对这种活动一点也不会觉察到。被动攻击包括嗅探、信息收集等攻击方法。 2 攻击步骤与方法 2.1 攻击步骤 1搜集信息 2实施入侵 3上传程序、下载数据 4利用一些方法来保持访问,如后门、特洛伊木马 5隐藏踪迹 2.2攻击方法 1 入侵攻击 拒绝服务攻击 严格来说,拒绝服务攻击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攻击方式,而是攻击所表现出来的结果,最终使得目标系统因遭受某种程度的破坏而不能继续提供正常的服务,甚至导致物理上的瘫痪或崩溃。

网络安全专业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EZVPN隧道于移动办公网络的设计 与实现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信息对抗技术 班级090608 姓名刘浩强 学号090608116 导师闫谦时 2013年6月20日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EZVPN隧道于移动办公网络的设计 与实现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信息对抗技术 班级090608 姓名刘浩强 学号090608116 导师闫谦时 2013年6月20日

西安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信息对抗技术班090608姓名刘浩强学号090608116 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Ezvpn隧道于移动办公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2.题目背景和意义:随着黑客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的安全性受到了空前的挑战,不法分子通过黑客手段做一些恶意的破坏,比如信息泄露、篡改等等阻碍了互联网健康的发展。如何保证在不安全的网络上传输安全的数据成为了网络安全界的热点问题,尤其是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移动办公的需求越来越多,解决移动网络的信息安全隐患更是燃眉之急。Ezvpn 是一种前沿的隧道技术,它是基于IPsecvpn更深层次的安全通道,它引入了网络安全的各种密码学技术,例如数据包伪装、加密、认证技术等等。让安全护航企业,帮助客户打造数据隔离和隐私的保护机制,提升企业安全通信的水平。 3.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理工科含技术指标):(1)本课题采用GNS3网络虚拟软件,网络实现的主要功能如下:通信安全性保证:实现总部与分支移动点、各个分支移动点之间的隧道建立,进而完成通信数据的加密、校验、包封装隐藏实现。网络灵活性保证:各移动办公地点与公司总部之间VPN通道与公共互联网的隧道分离,网络的备份实现,网络的动态切换实现网络的稳定功能。网络接入安全解决:移动人员进入网络隧道的AAA身份认证功能,接入点的流量隔离,网络地址翻译NAT以及私有地址在隧道中的穿越NAT-T。(2)书写1.5万字的论文,要求书写整齐规范。 (3)完成与专业相关的3000字以上的外文资料的翻译,翻译应与原文意思相一致,语通顺。 4.设计的基本要求及进度安排(含起始时间、设计地点): 基本要求:(1)要求学生每周与指导教师联系一次,及时反映问题,及时解决。 (2)在校设计期间,遵守校纪校规,外出要请假。 (3)保持实验室卫生整洁,爱护设备。 进度安排: 第1—4周:搜集有关资料,通过对课题的论证,分析,确定总体设计方案。 第5—7周:学习相关技术。 第8--14周:完成《Ezvpn隧道于移动办公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第15--17周:编写毕业论文。 第18周:毕业论文答辩。

电子商务信息安全论文

大学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论文题目:电子商务中的信息安全 学习中心: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蚌埠学习中心

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电子商务中的信息安全 任务与要求: 浅谈电子商务信息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 的见解与建议 时间: 2013年9 月1日至 2013 年 11 月 30 日共 13周 学习中心: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蚌埠学习中心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电子商务 指导单位或教研室:安 指导教师:职称:讲师

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表 日期工作内容执行情况指导教师 签字 9.1—9. 13选题阶段 9.14—10.7撰写初稿阶段 10.8—10.15 文稿“初审”阶段 10.16—11.6 文稿修改阶段 11.7—11.17 文稿“二审”阶段 11.18—11.30 评审、答辩阶段 教师对进度计 划实施情况的 总评 签名 年月日 本表作评定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

电子商务中的信息安全 摘要 当今信息化社会中,电子商务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大,随之而来的各方面的问题就随之出现。更严重的是关于电子商务的安全性问题。现在病毒越来越先进,在电子商务进行中,我们要更加注意信息安全的问题。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它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且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如何建立一个安全、便捷的电于商务应用环境, 对信息提供足够的保护, 是商家和用户都十分关注的话题。安全问题己成为电子商务的核心问题。分析了电子商务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并阐述目前解决电子商务安全隐患的主要安全技术及相关策略。 本文先介绍了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及其安全方面的一些知识。继而概述了电子商务出现后,企业信息系统的变化与发展,针对电子商务出现后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和现行的方法。 关键词:电子商务信息安全安全问题

计算机网络安全毕业论文

网络安全 摘要: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的安全和稳定。目前黑客猖獗,平均每18秒钟世界上就有一次黑客事件发生。因此,提高对网络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增强防范意识,强化防范措施,是保证信息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前提条件。 文中首先论述了信息网络安全内涵发生的根本变化,阐述了我国发展民族信息安全体系的重要性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安全体系的必要性,以及网络的安全管理。进一步阐述了网络拓扑结构的安全设计,包括对网络拓扑结构的分析和对网络安全的浅析。然后具体讲述了网络防火墙安全技术的分类及其主要技术特征,防火墙部署原则,并从防火墙部署的位置详细阐述了防火墙的选择标准。同时就信息交换加密技术的分类及RSA算法作了简要的分析,论述了其安全体系的构成。最后分析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动向。 关键词:网络安全,防火墙,RSA算法

Abstract Zhu Yi (The Computer Department Of Liuan Normal University,Wuhu Liuan 241000) Abstract:The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problem, directly relates to domain the and so on a national politics, military, economy security and the stability. At present the hacker is rampant, in the average every 18seconds worlds has a time of hacker attack to occur. Therefore, enhances to the network security important understanding, enhancement guard consciousness, the strengthened guard measure, is guaranteed the information industries continue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and the prerequisite which stably develops. In the article first elaborated the radical change which the information network security connotation occurs, elaborated our country develops the nationality information security system importance and the establishment has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the network security system necessity, as well as network safety control. Further elaborated the network topology safe design, including to network topology analysis and to network security brief analysis. Then specifically narrated the network firewall security technology classification and it’s the main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 the firewall deployment principle, and the position which deployed from the firewall in detail elaborated the firewall choice standard. Meanwhile has made the brief analysis on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encryption technology classification and the RSA algorithm, elaborated its security system constitution. Finally analyzes the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the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trend. Key words:Network security,firewall,RSA algorithm

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范论文

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范论文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范论文 在信息时代,信息可以帮助团体或个人,使他们受益,同样,信息也可以用来对他 们构成威胁,造成破坏。因此网络安全包括组成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在网络上传输 信息的安全性,使其不致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攻击遭到破坏,网络安全既有技术方面的 问题,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两方面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 国际标准化组织将“计算机安全”定义为:“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 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上述计算机安全的定义包含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两方面的内容 ,其逻辑安全的内容可理解为我们常说的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 和可用性的保护,而网络安全性的含义是信息安全的引申,即网络安全是对网络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具体含义会随着使用者的变化而变化,使 用者不同,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要求也就不同。从普通使用者的角度来说,可能仅仅希望 个人隐私或机密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受到保护,避免被窃听、篡改和伪造;而网络提供商 除了关心这些网络信息安全外,还要考虑如何应付突发的 自然灾害、军事打击等对网络硬件的破坏,以及在网络出现异常时如何恢复网络 通信,保持网络通信的连续性。 从本质上来讲,网络安全包括组成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在网络上传输信息的安 全性,使其不致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攻击遭到破坏,网络安全既有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有 管理方面的问题,两方面相互补充,缺一不可。人为的网络入侵和攻击行为使得网络安全 面临新的挑战。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软件及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或恶意 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计算 机和网络技术具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成为一个需要持续更新和提 高的领域。目前黑客的攻击方法 已超过了计算机病毒的种类,而且许多攻击都是致命的。在Internet网络上,因 互联网本身没有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每当有一种新的攻击手段产生,就能在一周内传遍全 世界,这些攻击手段利用网络和系统漏洞进行攻击从而造成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瘫痪。蠕虫、后门Back-doors、Rootkits、DOSDenialofServices和Sniffer网路监听是大家熟悉的几 种黑客攻击手段。但这些攻击手段却都体现了它们惊人的威力,时至今日,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几类攻击手段的新变种,与以前出现的攻击方法相比,更加智能化,攻击目标直指

网络安全小论文

与大多数货币不同,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安全性。谁都有可能参与制造比特币,而且可以全世界流通,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联网的电脑上买卖,不管身处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购买、出售或收取比特币,并且在交易过程中外人无法辨认用户身份信息。的去中心化特性与算法本身可以确保无法通过大量制造比特币来人为操控币值。基于密码学的设计可以使比特币只能被真实的拥有者转移或支付。这同样确保了货币所有权与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币与其他虚拟货币最大的不同,是其总数量非常有限,具有极强的稀缺性。该货币系统曾在4年内只有不超过1050万个,之后的总数量将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比特币可以用来兑现,可以兑换成大多数国家的货币。使用者可以用比特币购买一些虚拟物品,比如网络游戏当中的衣服、帽子、装备等,只要有人接受,也可以使用比特币购买现实生活当中的物品。 比特币被设计为允许匿名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比特币既可以被以计算机文件的形式(wallet)保存在个人电脑中,也可以储存在第三方托管服务。不管以何种形式保存,比特币都可以通过比特币地址发送给互联网上的任意一个人。P2P的分布式特性与不存在中央管理机制的设计确保了任何机构都不可能操控比特币的价值,或者制造通货膨胀。 主要特点有: 1.去中心化:比特币是第一种分布式的虚拟货币,整个网络由用户构成,没有中央银行。去中心化是比特币安全与自由的保证 2.全世界流通:比特币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联网的电脑上管理。不管身处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购买、出售或收取比特币。 3.专属所有权:操控比特币需要私钥,它可以被隔离保存在任何存储介质。除了用户自己之外无人可以获取。 4.低交易费用:可以免费汇出比特币,但最终对每笔交易将收取约1比特分的交易费以确保交易更快执行。 5.无隐藏成本:作为由A到B的支付手段,比特币没有繁琐的额度与手续限制。知道对方比特币地址就可以进行支付。 6.跨平台挖掘:用户可以在众多平台上发掘不同硬件的计算能力。 比特币的优缺点 优点: 1.完全的去中心化发行模式。比特币的发行与流通,是通过开源的p2p算法来实现的。没有发行机构,也就不可能被人为地操纵比特币的发行数量,从而避免了潜在的通货膨胀的可能。 2.健壮性。比特币完全依赖P2P网络运行,无需中心服务器,所以任何外部力量都对其无可奈何,除非全球断电,或者整个互联网瘫痪。虽然比特币的市场可能会波动、崩盘,社会既得利益机构和团体可能宣布它非法,但比特币和比特币庞大的P2P网络不会就此消失。 3.匿名、免税、免监管。由于这一特性,比特币可能会被广泛应用于地下黑市交易、洗钱活动、以及赌博、跨境交易等。由于这些领域的市场需求是巨大的,所以几乎不必担心比特币流通性下降。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5000字论文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摘要摸索了网络安全的今朝状况及新需要解答的题目由来和几种首要网络安全技能,提出了使成为事实网络安全的几条措施。 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防火墙 1 网络安全及其今朝状况 1.1 网络安全的观点 国际规化社团(ISO)将“计算机安全”界说为择要:“为数值措置惩罚系统成立和采纳的技能和办理的安全掩护,掩护计算机硬件、软体数值不因偶尔和歹意的缘故原由而受到粉碎、更改和走漏”。上面所说的计算机安全的界说包罗物理安全和思维规律青少年网络犯罪浅析安全两方面的部实质意义,其思维规律安全的部实质意义可理解为咱们常说的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的性、完备性和可用性的掩护,而网络安全性的寄义是信息安全的引伸,即网络安全是对网络信息性、完备性和可用性的掩护。 1.2 网络安全的今朝状况 今朝欧州列国的小规模企业每年因计算机病毒引起的经济损掉高达220亿欧元,而这些个病毒主如果路程经过过程电子举行流传的。据反病毒厂商趋势公司称,像Sobig、Slammer等网络病毒和蠕虫酿成的网络大堵车,上年就给企业造成外文资料网为了550亿美圆的损掉。而包孕从身份小贼儿到特务在的其它网络伤害酿成的损掉则很难量化,网络安全新需要解答的题目带来的损掉因而可知一斑。 2 网络安全的首要技能 安全是网络赖以保存的保障,只有安全获患上保障,网络才气使成为事实自身的价值。网络安全技能跟着许多人网络实践的成长而成长,其关于的技能面很是广,首要的技能如认证、加密、防火墙及入侵检验测定是网络安全的重要防地。 2.1 认证 对正当用户举行认证可以防止不法用户获患上对公司信息系统的拜候,施用认证机制还可以防止正当用户拜候她们无权查看的信息。现枚举几种如次择要: 2.1.1 身份认证 当系统的用户要拜候系统资源时要求明确承认是不是是正当的用户,这就是身份认证。常接纳用户名和口令等最简略单纯要领举行用户身份的认证辨认。 2.1.2 报文认证 主如果通讯两边对通讯的部实质意义举行证验,以包管报文由明确承认的送出方孕育发生、

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

网络安全与黑客论文 摘要:随着网络在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各方面使用的日益普遍,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被人们强烈关注的热点。而其中黑客攻击所造成的安全问题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将介绍有关黑客使用的手段、造成的威胁与应对的方法。 关键词:网络安全,威胁,黑客,入侵步骤,原理,对策 网络发展的早期,人们更多地强调网络的方便性和可用性,而忽略了网络的安全性。当网络仅仅用来传送一般性信息的时候,当网络的覆盖面积仅仅限于一幢大楼、一个校园的时候,安全问题并没有突出地表现出来。但是,当在网络上运行关键性的如银行业务等,当企业的主要业务运行在网络上,当政府部门的活动正日益网络化的时候,计算机网络安全就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09年年初央视3.15晚会上有关网银安全方面的报道,到5.19全国断网事件的突发,再到移动、百度网站被黑的事件。皆表明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公众十分关注的话题。而其中黑客攻击所造成的安全问题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正是由于黑客的破坏,使得商业机密被窃取、国家和军事情报遭泄露、巨额资金被盗窃、交通指挥失灵。我们有理由担心,如果黑客入侵发生在国防、交通、经济等部门,那么这些网络有可能瘫痪,并可能造成全国性的瘫痪,以瘫痪为目标的袭击比任何传统的恐怖主义和战争方式来得更为强烈,破坏性更大,危害的速度更快、范围也更广。黑客的日益猖獗,已经严重破坏了经济秩序,干扰经济建设并危及国家安全。 1.黑客起源、变异和发展趋势 黑客是英文“Hacker”的英文译音,我国台湾地区译为“骇客”,它起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实验室中。在20世纪60年代,当时大学校园里刚刚出现大型主机。那时黑客的目标是在找出其中的漏洞,以便让它们更好地运行。 到了70年代,黑客主要是盗用电话线路,利用科技手段黑掉远程电话网络,盗打电话。进入80年代,随着计算机网络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美国国防部的专用网迅速扩散,互联网雏形逐渐形成,黑客们也纷纷由盗用电话线路转向了攻击网络。这一代黑客目标比较单一,正像罗伯特.莫里斯(1988蠕虫病毒的制造者,他制造的蠕虫病毒入侵了美国多个计算机网络,致使大约6000个大学和军事机构的计算机瘫痪)庭审的时候告诉检举人的那样,他从来没有打算毁掉那些电脑,只是想发现它们的安全缺陷。早期黑客只是利用自己的智慧和特殊的技术,揭露软件和网络系统中的漏洞,以便让制造商和网络管理人员及时修补。 然而,当互联网以远比人们预料快的多的速度发展的时候,黑客原有的“揭露漏洞,不进行破坏,帮助完善系统”的信条已发生了变异,现代的黑客已经分化为三类,一是初级黑客,这些人一般没有特殊的企图,只是出于好奇心,追求刺激,试探性地对网络进行攻击;二是高水平黑客,这些人出于利益的驱动,为达到一定的目的,有针对性地对网络进行攻击;三是职业黑客,这些人其本身可能就是恐怖分子、经济或政治间谍等,由于他们的水平极高,攻击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因而造成的损失也最大。事实上,最初真正为寻找漏洞、完善软件和网络系统的黑客已是越来越少了。黑客的年龄也越来越小,甚至有的小到了14岁以下,法律都难于惩罚。 总之,从发展趋势看,黑客正在不断地走向系统化、组织化和年轻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