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表

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表
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表

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表检查时间:检查人:

注:以患者为单位评价,≥95分为合格

急危重症质量管理小组

急危重症质量管理小组 记录本 科室:急诊科 年度: 2012年

急危重症质量管理小组及职责分工 急危重症质量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林重阳副院长 成员;赫黎明主任王宏主任 质控员:立佳 急危重症质量管理小组小组职责: 急危重症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急危重症质量管理,制定急危重症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主管院长是急危重症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具体职责分工: 林重阳副院长:对急危重症质量负总责,兼病历质控。 赫黎明主任和王宏主任:负责对急危重症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2012年度急危重症质量控制计划 一、需要改进的容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 1.《病历书写规》的再学习和再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学习; 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 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容的规性; 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 6.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 7.治疗的合理性(特别是抗精神病药及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的合格率等); 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项目是否完整; (三)护理及医院感染管理 1.各班职责落实情况; 2.基础护理符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3.专科护理到位情况; 4.病房管理情况:是否安静、整洁、舒适、安全; 5.护理文书书写的规性; 6.急救药品、器械的管理; 7.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8.医院感染散发病历报告落实情况; 9.清洁、消毒、灭菌执行情况; 10.手卫生与自身防护落实; 11.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12.一次性无菌物品是否按规使用; 13.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 14.医疗废物的管理; 15.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 二、改进措施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操作规和常规,加强对科室的质量管理、检查、评价、监督。 2.科室实施全程质量管理,重视基础质量,加强环节质量,保证终末质量。树立全员质量和安全意识,加强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管理和监督。关键环节包括疑难危重抢救病人的管理,严重药物不良反

追踪方法学在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追踪方法学在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7-08-16T14:45:00.21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7期作者:辛易勋[导读] 对危重症患者应用追踪方法学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比之传统的质量管理更能体现医院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更能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广西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广西玉林 537001)【摘要】目的:观察追踪方法学在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追踪检查记录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以来我院ICU和心血管内科及呼吸内科急诊病例中收治的160例危重症病人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0例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及护理质量管理,观察组8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追踪方法学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总有效率97.50%(78/8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总有效率86.25%(69/80), 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精神恢复时间及临床治愈时间分别为(2.12±0.51)h、(3.13±0.12)h、(5.12±0.21)d、(7.12±0.42)d均短于对照组患者(4.12±0.36)h、(8.63±0.51)h、(15.41±0.41)d、(18.41±0.23)d,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追踪方法学在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能明显缩短救治时间,恢复机体状态,实现科学化管理,提升护理质量。【关键词】追踪方法学;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7-0203-02 危重症患者的的护理,是其生存和生活质量的核心和关键环节。从目前的临床护理和应用实践来看,护理质量的提升,直接关乎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追踪方法学作为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创新型管理方法,获得相对满意的护理成效。本文为探讨追踪方法学在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特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以来我院收治的160例危重症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历史性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为医嘱下达病危或病重的患者。其中ICU 8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34例,呼吸内科46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80例、两组患者年龄13~75岁,平均年62±1.65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不具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严格执行常规的危重症患者护理常规及专科护理常规,包括对患者的心电监护、严密的病情观察、正确执行医嘱实施治疗护理,常规的护理质量管理。 观察组在上述方法基础上,使用追踪方法学进行护理质量管理,即在危重症患者的整个医疗服务体系中,对诊疗、护理、服务等进行全方位综合性追踪,及时发现追踪环节的漏洞。具体方法包括:科室成立追踪小组,实施护士长--质控组长--护士三级质量管理标准,根据科室制定的《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进行追踪检查,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追踪路径,及时发现各环节中的存在问题,及时沟通和反馈,及时纠正。包括护理常规的落实,医嘱执行的及时性,护理安全措施的落实,病情变化发现的及时性及相关检查检验科室的沟通协调等等,保证了危重病人的“时间就是生命”的信念,为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严格医嘱,有计划的选择追踪对象、避免追踪对象的失联,严格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追踪标准。从入院、ICU、病房、相关检查检验科室、出院,记录追踪的结果时刻围绕病人。 1.3 疗效评定 将临床护理效果分为很满意、较满意、满意、不满意四个等级。临床护理应用总有效率为很满意+较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调查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均采用%表示,用χ2检验,其他指标均采用方差(x-±s),以t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应用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总有效率97.50%(78/8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总有效率86.25%(69/8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所示。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应用疗效比较(n/%)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制度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制度 1、护士应熟悉所管危重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及护理,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做好相关急救准备。如患者病情变化,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及时、客观、准确做好护理记录。 2、护士下班前除做好护理病历记录外,必须将危重患者病情、治疗、观察重点,向下一班护士以书面及床头两种形式交班,不得仅做口头交班。 3、实行危重患者护理质量三级控制,责任护士负责全面评估患者护理问题、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并向责任组长汇报,责任组长需及时查看危重患者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对护理疑难问题,应汇报护士长进行讨论后落实护理方案。 4、实行危重患者主管护士参与医疗查房制,以利于制定正确、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 5、对病情复杂、护理难度大,涉及多个专业科室护理的危重患者,科室需上报护理部,必要时组织全院护理专家实行全院护理会诊。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1、将病人安置在抢救室或监护室,佩戴手腕识别带,穿病员服,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情酌情给予合适的卧位,使病人舒适,便于休息,对于昏迷神志不清,烦躁不安的病人,应采用保护性措施,给予床栏、约束带、压疮防治垫等。 3、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等变化,及时发现问题,报告医师,给予及时处置。 4、保持静脉通道畅通,遵医嘱执行各项治疗、给药。 5、加强基础护理工作,病人做到“三短六洁”,使病人清洁舒适。 6、视病情给予饮食指导。 7、保持大小便通畅。 8、保持各导管通畅,妥善固定、有标识、防脱落、扭曲、堵塞,同时注意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9、心理护理:加强巡视,关心病人,多与病人沟通交流,消除病人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血透室护理质量检查表

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血透室护理质量检查标准(100分) 科室:考核人: 考核时间:合格率:\ = % 评价要点考核方法考核结果 √/ ×/无 存在问题 环境管理评价1.环境整洁,空气清新,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布局和流程满足工作 需要,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 实地查看 2.洁具清洁,分别使用和放置实地查看 3.各种仪器、设备清洁,按规定使用、保养、维护和放置。各种仪器、设 备管理落实到人,责任明确。 实地查看本项得分≥9分为优秀,≥8分为合格,<8分为不合格 人员 1.有透析室相关制度、岗位职责、技术规范、操作规程,护士熟悉并执行考核一名护士

管理 2.护士长有年工作计划,月工作重点,目标明确,安排合理,并按时落实 各项工作。 查看资料 3.有年度护理人员培训计划,有培训、考核记录。有培训效果的追踪和评 价,根据评价结果,持续改进培训工作。 查看资料 4.科室有绩效考核方案,并有效实施。询问护士 5.有护理人员紧急调配制度及调配方案,护士知晓。询问护士 6.科室有质控小组,定期自查、评估、分析、整改,体现持续改进。查看资料 7.工作人员着装符合要求查看护士着装 本项得分≥19分为优秀,≥18分为合格,<18分为不合格 质量管理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执行透析医嘱,熟练掌握血液透析机及各种血液透 析通路的护理、操作;透析中定期巡视患者,观察机器运转情况,做好 透析记录。 现场查看2.病床单元整洁,病人卧位及透析侧肢体舒适安全现场查看

3.有紧急意外情况(停电、停水、火灾、地震等)和常见并发症(透析中 低血压、肌肉痉挛、恶心和呕吐、头痛、胸痛和背痛、皮肤瘙痒、失衡综合征、透析器反应、心律失常、溶血、空气栓塞、发热、透析器破膜、体外循环凝血)的紧急处理预案。护士熟练掌握,有培训记录。查阅资料并考核一名护士 4.有完整的意外情况及并发症登记,定期总结分析,有改进措施。现场查看 5.有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与执行的流程,有完整的水质量监测 记录。 现场查看 6.透析液配制有操作常规,透析液配制符合要求。现场查看 7.有设备的操作规范与设备维护制度,设备使用与维护有记录。现场查看 8.掌握各种抢救设备、物品及药品的应用和管理现场查看 9.护士知晓并落实宣教制度和健康教育内容(如饮食控制、血管通路的维 护与监测等)。 考核护士本项得分≥38分为优秀,≥36分为合格,<36分为不合格 安全 1.严格落实查对制度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现场查看

危重病人护理风险管理试卷答案教学提纲

学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护理风险:是指可能发生的护理危险。所有医疗过程都是风险和利益并存的,而且贯穿诊断、治疗、和康复全过程。任何一个护理行为都有可能发生。 2、护理安全: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二、填空(每题1分) 1.危重病人常见护理风险隐患包括:压疮、坠床和跌倒、盲目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患者住院期间擅自外出、猝死、窒息、烫伤、自杀、走失、用错药、内镜侵入性感染、实习、轮转护士发生工作差错和缺陷。 2、手术室常见的护理风险隐患包括:接错患者、手术部位错误、手术中器械、物品准备不足或不良、手术器械和敷料等异物遗留于创口及体腔内、物理、化学损伤、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坠床、标本丢失或保存不当。 3、协作病人翻身时,应将患者是身体抬起再移动,避免拖、拉、推的动作,以防擦伤皮肤。 4、对于躁动不安的患者,床旁应设床栏,必要时应用约束带约束,并注意约束适当,观察局部皮肤检查,做好交接班。 5、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保证医疗安全,非抢救状况下拒绝执行医生口头医嘱。 6、心衰的患者应绝对卧床、少食多餐、保持大便通畅、防寒保暖、保持情绪平稳,环境安静。 7、老年患者、肺部疾患、心脏病患者,要控制输液速度。 8、外科常见的引流管包括胃肠减压管、腹腔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管、导尿管、T管。 9、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五主动”主动关心、帮助、体贴病人、主动耐心安慰病人、主动热情接诊病人、主动巡视病房、主动送出院病人。“六一句”入院时多介绍一句、操作时多说明一句、晨间护理多问候一句、手术前多解释一句、手术后多安慰一句、出院后多关照一句。 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患者发生猝死的应对措施。 1、了解患者病情,对存在猝死潜在风险的患者要心中有数,与患者和其家属进行病情沟通时要加以告知并记录。 2、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有家属陪护,特别是患者蹲厕时及夜间需有家属照应。 3、心脏病患者应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并告知患者及家属急救的方法和用药方法。 4、高血压患者经常监测血压,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 5、心衰的患者应绝对卧床,少食多餐,保持大便通畅,防寒保暖,保持情绪平稳,环境安静。 6、老年患者、肺部疾患、心脏病患者,要控制输液速度。 7、一旦发生猝死,立即通知医生就地抢救。 8、加强无陪护患者的巡视。 2、为减少危重病人发生护理风险,护士自身需要做哪些? 1、首先需要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 2、提高工作的主动性、提升技术水平业务素质。 3、遵守规章制度、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给药制度、核心制度。 4、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5、提高护士工作责任心,增强法律意识。 仅供学习与参考

供应室护理质量检查表

供应室护理质量检查表 检查 考核标准 项目 护士着装(护士衣、裤)、佩戴胸卡、衣帽整 洁、长发 护戴统一发结、淡妆上岗、不戴耳环、手镯、戒指、脚链、不留长指甲、一律穿护士鞋、衣领、 衣袖、裙摆不能露 出工作服。符合护士仪容仪表、言语规范、行为 举止要 士求、端庄、自然大方、面带微笑 2、能坚守岗位,无脱岗、漏岗 基 3、各种登记书写质量符合要求 本 4、院规院制执行到位,操作规程掌握熟练, 执行准确无误 素 5、严格执行下收、下送制度、物品交接清 点制度下送物品量准确 质 6、严格执行与科室间的沟通制度,并有整 改和效果评定 25 分7、确保各科无菌物品、器械的 消毒供应 1、执行下收下送制度时,在治疗室污物区 回收污染物品;清洁区接收无菌物品 感 2 工作人员进入无菌物品间着装规范、穿隔离衣 染3、医务人员手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4、环境、物体表面、细菌培养结果符合要求;不锈钢 监类物品光亮无污物、无漏;硅胶类导管无异物、无粘连、 无破损;容器、包装布无污迹 5、分区明确,无菌、清洁物品、外用消毒剂(无菌持 控物钳、无菌包的使用)存放符合要求;手术器械清洁、 无污物及锈迹、标识清楚、种类、数量相符包外有灭菌 执标志、日期、有效期、包装人、专人负责管理、室温控 制 25℃以下,空气、物品监测采样合格 行 6、记录全、符合标准 7、无菌物品、消毒剂等使用符合要求 情8、定期检查高压锅,消毒灭菌指标符合要 求,严格执行供应室消毒管理制度 况 9、压力蒸汽灭菌包符合要求(体积不超过 30× 10× 50cm),金属包重量不超过 7kg,敷料包不 超过 5kg。装 25分载量不超过容量 90%不小于 5%,物品包侧放、开启筛孔;干热灭菌包体积不超过( 10cm× 10cm×20cm 装载量不超过烤箱高度 2/3)包外 标识规范 10、专人专车回收使用过的污物,特殊污物 娤于清洁包布或敷料袋,并做污染标志,经 灭菌后清洗 感11、回收的物品在固定的区域分类,用 500mg/L 含氯消 毒液浸泡30 分钟,再洗涤,消毒液每日更换, 浓度符 染合。浸泡物品方法正确。 1 2 、 物 品 灭 菌 包 装 材 料 采 用 全 棉 布 或 纸 塑 型 包 装 、 布 包 监 装 不 少 于 2 层 , 新 棉 布 洗 涤 浆 后 使 用 , 重 复 使 用 的 包 装 材 料 和 容 器 清 洗 后 使 用 控1 3 、 下 收 、下送车洁、污分开,每日清 洗消毒分区存放,三区清洁卫 生工具分开使用,标识清晰, 用后清洗,消 执毒 14、无菌物品放置离地20cm,离墙 行按灭菌先后顺序摆放,无包 装破损、过期、一次性无菌 物品拆除包装后进入无菌物 品存放间 25分 15、油剂、凡士林、粉剂干 热灭菌,油剂、粉剂厚度不 超过 0.635cm 凡士林纱布 厚度不超过 1.3cm

危重患者护理质控总结

危重患者护理质控总结 篇一:危重患者护理质控总结 20xx年我担任29病区危重患者护理质控员,在护士长领导及全体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按照质控要求,每周认真检查,较好地完成了质控工作,现总结如下: 基础护理方面:自从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以来,每日两次整理床单位,故床单位整洁、无污迹。能协助进餐,观察病人进餐情况。由于病人服不合身,故大多数病人不愿穿病人服。专科护理方面:管道护理做得较好,引流管妥善固定、标示清楚,通畅、安全、有效。但个别病人饮食不符;记录24小时尿量不准确;病情掌握方面:均知晓病史汇报程序,责任护士了解病人的诊断、病情、主要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了解存在的护理问题。但个别责任护士特别是代班的对病人的既往史不了解不全,主要的阳性检查不了解,护理问题顺序不妥;大多数护士对专科体检不熟练、不全面。急救治疗方面:个别护士对抢救仪器使用不熟练、对抢救物品的作用及副作用知晓不全。 对存在的问题在晨会上反馈,在每月的护士会议上讨论,提出了整改措施: 1. 对新入院病人责任班做好宣教,选择合适的病人服,对不原穿病人服的反复劝说。 2. 对记录24小时尿量的病人,给予量杯,责任班做好宣教,规定了统计24小时尿量由深夜班负责,记录在体温单上。

3. 责任班多巡视病房,多与患者交谈,翻阅病人的病史及相关检查报告,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 4. 责任班加强饮食宣教,观察进食情况,及时跟经管医生沟通,及时更改饮食。 5. 低年资护士加强专科知识的学习,每周晨会提问专科知识及急救知识。 6. 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 7. 护士长和护理组长每月进行抢救仪器、抢救药品的药理作用及专科知识的考核。 8. 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 9. 对专科护理体检已申报QCC,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可组织观察关于消化专科体检的录像,加强练习,每周在三级查房的时候学习与考核。相信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在危重护理方面能更上一层楼。 29病区姜丽英 篇二: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检查情况总结 一、存在问题 1、对危重症患者基本情况掌握不够详细。 2、病区床位有限,危重症患者较多时急救室床位不够。 3、极个别危重症患者的生活护理未做到位。 4、病人多时未及时巡视病房。 5、急危重症患者护理记录单的书写字迹太潦草。

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

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分组及职责 一.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吕海盼王丹辉李梦亚张松张宏超二.消毒隔离质量小组:王留辉李漫玲田瑞瑞孟灿刘鑫三.急救药品器械检查小组:韩艳玲姚天宇詹鑫刘瑞 四.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小组:李承洋董凯潘改云 五.技术考核小组:石晓燕陈庆杨彩红张断 六.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张松张宏超吕海盼王丹辉李梦亚 七.护理文书质量检查小组:牛文倩张谱谱谷利娟田莹陈大陆 八.病房管理质量检查小组:韩艳玲姚天宇詹鑫刘瑞 一护理安全小组 1.加强对护士执业资格和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为患者安全护理服务提供保障。 2.工作时间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不随意脱岗。 3.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保障病人的治疗护理安全。 4.遵医嘱执行各项护理操作、特殊治疗、检查均需履行告知程序。

5.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要求及时书写护理记录。 6.对开展的新项目及新技术应及时制定护理常规,以使护理人员能够遵照执行。 7.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8.各类药品放置有序,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9.如出现护理差错或护理投诉按规定及时上报科室领导及医院领导,不得隐瞒,并保存好病历。 10.护理用具、抢救仪器要定期检查,保证处于备用状态,护理人员要熟悉放置位置,熟练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 11.按规定认真交接班,危重患者、新患者、年老体弱、特殊检查及突然发生病情变化等患者要床头交接班。 12.病历管理:病历齐全,每班进行交接班并清点记录及签名。 二消毒隔离质量小组 1.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消毒隔离质量检查标准。 2.病房的检查项目包括无菌技术操作、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仪器间、辅助用房各室。 3.质控小组据标准每周对消毒隔离质量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结果,有针对性的突出重点。 4.对检查监测中存在的感染因素、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

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管理制度1.doc

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管理制度1 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1.对于特殊护理或一级护理的患者,护理工作要责任到人。 2.及时、清晰、准确地做好每位危重患者的护理记录并由责任护士签全名。 3.随时床旁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通知医师并给予相应处理。 4.危重、躁动患者的病床应有床档防护。 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抢救工作制度,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6.保持患者全身清洁无异味,无血、痰、便、胶布痕迹,保证患者卧位舒适。 7.保证患者床单位整洁,及时为患者更换被服。 8.掌握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护理方案,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诊断、病情、阳性体征、主要治疗用药、护理、心理、睡眠、饮食及排泄。 9.保证各种管道畅通并妥善固定,避免坠床、外伤、烫伤等情况发生,严格执行患者不良事件登记报告制度。 10.熟悉掌握急救仪器的使用并了解其使用目的及报警的排除,仪器报警时能及时判断处理。

11.患者发生紧急情况时,护士应沉着、熟练地应用紧急状况下的应急预案。 12.做各种操作前后要注意洗手,患者使用的仪器及物品要专人专用,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预防医源性交叉感染。 危重患者质量管理制度1 危重患者质量管理制度 1.危重患者护理工作责任到人,安排高年资责任护士负责。 2.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各项监测和记录。 3.根据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和心理护理,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及记录出入量。 4.熟练掌握临床常用急救技术、急救仪器的使用。 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抢救制度,实施床旁交接班。 6.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预防医源性感染。 7.护士长每日查看危重患者治疗、护理措施落实情况,熟悉危重患者的病情。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制度.doc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制度1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制度 1、护士应熟悉所管危重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及护理,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做好相关急救准备。如患者病情变化,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及时、客观、准确做好护理记录。 2、护士下班前除做好护理病历记录外,必须将危重患者病情、治疗、观察重点,向下一班护士以书面及床头两种形式交班,不得仅做口头交班。 3、实行危重患者护理质量三级控制,责任护士负责全面评估患者护理问题、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并向责任组长汇报,责任组长需及时查看危重患者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对护理疑难问题,应汇报护士长进行讨论后落实护理方案。 4、实行危重患者主管护士参与医疗查房制,以利于制定正确、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 5、对病情复杂、护理难度大,涉及多个专业科室护理的危重患者,科室需上报护理部,必要时组织全院护理专家实行全院护理会诊。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1、将病人安置在抢救室或监护室,佩戴手腕识别带,穿病员服,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情酌情给予合适的卧位,使病人舒适,便于休息,对于昏迷神志不清,烦躁不安的病人,应采用保护性措施,给予床栏、约束带、压疮防治垫等。 3、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等变化,及时发现问题,报告医师,给予及时处置。 4、保持静脉通道畅通,遵医嘱执行各项治疗、给药。 5、加强基础护理工作,病人做到“三短六洁”,使病人清洁舒适。 6、视病情给予饮食指导。 7、保持大小便通畅。 8、保持各导管通畅,妥善固定、有标识、防脱落、扭曲、堵塞,同时注意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9、心理护理:加强巡视,关心病人,多与病人沟通交流,消除病人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制度231 2.危重患者收治原则上应按临床表现最明显、需要立即治疗的系统疾病确定收治科室。出现两个及以上重要脏器衰竭或损伤,

危重患者护理质控总结

危重患者护理质控总结 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变化快,两个以上的器官系统功能不稳定,减退或衰竭病情发展可能会危及到病人生命。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危重患者护理质控总结,欢迎阅读。 篇一:危重患者护理质控总结 20xx年我担任29病区危重患者护理质控员,在护士长领导及全体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按照质控要求,每周认真检查,较好地完成了质控工作,现总结如下: 基础护理方面:自从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以来,每日两次整理床单位,故床单位整洁、无污迹。能协助进餐,观察病人进餐情况。由于病人服不合身,故大多数病人不愿穿病人服。专科护理方面:管道护理做得较好,引流管妥善固定、标示清楚,通畅、安全、有效。但个别病人饮食不符;记录24小时尿量不准确;病情掌握方面:均知晓病史汇报程序,责任护士了解病人的诊断、病情、主要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了解存在的护理问题。但个别责任护士特别是代班的对病人的既往史不了解不全,主要的阳性检查不了解,护理问题顺序不妥;大多数护士对专科体检不熟练、不全面。急救治疗方面:个别护士对抢救仪器使用不熟练、对抢救物品的作用及副作用知晓不全。 对存在的问题在晨会上反馈,在每月的护士会议上讨论,提出了整改措施: 1. 对新入院病人责任班做好宣教,选择合适的病人服,对不

原穿病人服的反复劝说。 2. 对记录24小时尿量的病人,给予量杯,责任班做好宣教,规定了统计24小时尿量由深夜班负责,记录在体温单上。 3. 责任班多巡视病房,多与患者交谈,翻阅病人的病史及相关检查报告,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 4. 责任班加强饮食宣教,观察进食情况,及时跟经管医生沟通,及时更改饮食。 5. 低年资护士加强专科知识的学习,每周晨会提问专科知识及急救知识。 6. 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 7. 护士长和护理组长每月进行抢救仪器、抢救药品的药理作用及专科知识的考核。 8. 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 9. 对专科护理体检已申报QCC,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可组织观察关于消化专科体检的录像,加强练习,每周在三级查房的时候学习与考核。相信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在危重护理方面能更上一层楼。 29病区姜丽英 篇二: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检查情况总结 一、存在问题 1、对危重症患者基本情况掌握不够详细。 2、病区床位有限,危重症患者较多时急救室床位不够。

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制度

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制度 1、对于特殊护理或一级护理的病人,护理工作要责任到人。 2、及时准确执行医嘱,认真完成各项抢救措施,及时、清晰、准确地做好每位危重病人的护理记录并有责任护士签名。 3、严密观察患者病情,随时床旁巡视,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 4、危重、躁动患者的病床应有床档防护。 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和抢救工作制度,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6、基础护理做到“三短九洁”(三短:指甲短、头发短、胡须短;九洁:面颊、口腔、头发、手、足、会阴、臀部、肛门、皮肤清洁),保持患者全身清洁无异味,无血、痰、便、胶布痕迹,保证患者卧位舒适。防止坠床、压疮等并发症发生。 7、保证患者床单位整洁,及时为患者更换被服。 8、掌握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护理方案及时进行护理评估,管床护士对病情做到“十知道”: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病情(入院情况、既往史、阳性体征及结果、主要病情、特殊病情变化、皮肤情况)、治疗(特殊治疗、用药情

况、效果及不良反映)、护理、心理、饮食。 9、加强专科护理,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患者的医疗护理安全,保证各种管道畅通并妥善固定,避免坠床、外伤、烫伤等情况发生,严格执行病人不良事件登记、上报、记录制度。 10、抢救药品、物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熟悉掌握急救仪器的使用并了解其使用目的及报警的排除,仪器报警时能及时判断处理。 11、患者发生紧急情况时,护士应沉着、熟练地应用紧急状况下的应急预案。 12、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13、做各种操作前后要注意洗手,患者使用的仪器及物品要专人专用,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预防医源性感染。 14、护士长查房(夜查房)时重点巡视危重病人,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并协助解决,必要时安排护理会诊和组织进行抢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