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二0#~1#现浇托架设计计算书

附录二0#~1#现浇托架设计计算书
附录二0#~1#现浇托架设计计算书

0#?1#现浇托架设计计算

、设计说明

本托架按1#段施工时对其产生的最大荷载进行分析计算

1、0#块梁体基本尺寸

梁顶宽: b 1=13m

梁顶板高: h1=0.28m

梁底宽:b2=7m

梁底板高: h2= 0.6 m

梁总高:h= 5.5 m

梁腹板高: hf= 4.95 m

梁腹板宽: bf= 0.7 m

悬臂长:l 0#= 2.5 m

混凝土体积:V 75.7 m3

2、1#块梁体基本尺寸

梁顶宽:b1 =13m

梁顶板高:h1= 0.28 m

梁底宽:b2= 7m

梁底板高:h2= 0.6 m

梁总高:hq= 5.21 m

hh= 5.5 m

梁腹板高:hqf= 4.66 m

hhf=4.95m

梁腹板宽:bf= 0.7 m

悬臂长:11#= 2.5 m

混凝土体积:V 37.1 m3

3、托架设计说明

本托架采用三角托架形式,由于0#块顶部均为水平面,而1#块底部均为斜面,其高差仅为12.8cm,因此在设计中不单独对0#块底部进行水平杆设置,均按1#底部斜面进行杆件设置,在0#块实际施工中适当添加型钢将其调平即可。

托架受力说明:由于0#块施工前已在墩顶处设置了临时支座,因此在0#块施工时,临时支座必然承担了

支座范围内(墩顶范围内)0#块产生的所有荷载,超出支座外的荷载则由托架承担;1#块全部荷载均由托架

承担;此处,0#块与1#块分段施工。

托架具体尺寸如下图所示:

托架施工布置图如下:

Rix R2x —- Fl= F2= F3= F4= T B

士 一 沿『卑rl

l

二、托架受力计算

(一)0#块施工时托架各杆件受力计算

1、设计荷载的确定

a、0#段混凝土荷载(托架承受范围内)

G0#= 丫*v= 465.47 KN 已考虑涨模系数

b、模板自重(按2kn/m2重量进行计算)

Gm= 2*Sm= 92.75 KN

c、施工荷载

Q= 2.5*S= 35.75 KN

d、风荷载

W= 1.2*S= 17.16 KN

荷载组合:

E F=1.2*G+1.4*Q= 743.93 KN

由于托架左右对称梁体布置,因此,单片托架所承受的荷载为:

箱梁桥满堂支架设计计算

满堂支架设计计算(一) (0#台—1#墩) 目录 一、设计依据 (1) 二、地基容许承载力 (1) 三、箱梁砼自重荷载分布 (1) 四、模板、支架、枕木等自重及施工荷载 (2) 五、支架受力计算 1、立杆稳定计算 (5) 2、立杆扣件式钢管强度计算 (6) 3、纵横向水平钢管承载力 (6) 4、地基承载力的检算 (6) 5、底模、分配梁计算 (7) 6、预拱度计算 (12) 一、设计依据 1.《京承高速公路—陡子峪大桥工程施工图》 2.《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4.《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5.《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6.《简明施工计算手册》 二、地基容许承载力

根据本桥实际施工地质柱状图,地表覆盖层主要以亚粘素填土为主,地基承载力较好。 为了保证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2t/㎡,需要进行地基处理。地基表皮层进行土层换填,换填如下:开挖标高见图纸,底层填0.5m中砂,经过三次浇水、分层碾压(平板震动器)夯实,地基面应平整,夯实后铺设5cm石子,继续压实,并进行承载力检测。整平地基时应注意做好排水设施系统,防止雨水浸泡地基,导致地基承载力下降、基础发生沉降。钢管支架和模板铺设好后,按120%设计荷载进行预压,避免不均匀沉降。 三、箱梁砼自重荷载分布 根据设计图纸,箱梁单重为819t。 墩顶实心段砼由设于墩顶的底模直接传递给墩身,此部分不予检算。对于空心段箱梁,根据《0#台-1#墩出京线30米跨箱梁满堂支架施工总体布置图》,综合考虑箱梁横截面面积和钢管支架立杆纵向间距,空心段箱梁腹板等厚段下方,纵桥向间距最大的立杆受力最不利。根据立杆纵桥向布置,受力最不利立杆纵向间距取为d=(0.9+1.2)/2=1.05m。本计算书主要检算该范围箱梁和支架受力。 钢管支架立杆纵向间距为30cm、60cm、90cm、120cm四种形式,横向间距为120cm+3×60cm+3×90cm+60cm+3×90cm+3×60cm+120cm。根据钢管支架立杆所处的位置分为四个受力区,详见《0#台-1#墩出京线30米跨箱梁满堂支架施工总体布置图(二)》。 各受力区钢管支架立杆所承受钢筋砼自重荷载详见下表: 分区号ⅠⅡⅢⅣ钢管间距(cm)120 60 90 60 截面面积(m2) 1.20 2.65 2.38 1.49 立杆钢管数(根) 4 4 6 2 单根钢管承重(t)0.82 1.81 1.08 2.03 根据上表,位于中腹板处间距60cm的立杆受力最大,单根钢管承受最大钢筋砼荷

三柱式盖梁抱箍法施工及计算

盖梁抱箍法施工及计算 第一部分盖梁抱箍法施工设计图 一、施工设计说明 1、概况 桥长1012.98米,各墩为三柱式结构(墩柱为直径2.0m的钢筋砼结构),墩柱上方为盖梁。盖梁为长26.4m,宽2.4m,高2.6m的钢筋砼结构,引桥盖梁砼浇筑量大,约156.1m3。 图1-1 盖梁正面图(单位:m) 二、盖梁抱箍法结构设计 1、侧模与端模支撑 侧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δ6mm,肋板高为10cm,在肋板外设2[14背带。在侧模外侧采用间距1.2m的2[14b作竖带,竖带高2.9m;在竖带上下各设一条φ20的栓杆作拉杆,上下拉杆间间距2.7m,在竖带外设φ48的钢管斜撑,支撑在横梁上。 端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δ6mm,肋板高为10cm。在端模外侧采用间距1.2m的2[14b作竖带,竖带高2.9m;在竖带外设φ48的钢管斜撑,支撑在横梁上。 2、底模支撑 底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δ8mm,肋板高为10cm。在底模下部采用间距0.4m工

16型钢作横梁,横梁长4.6m。盖梁悬出端底模下设三角支架支撑,三角架放在横梁上。横梁底下设纵梁。横梁上设钢垫块以调整盖梁底2%的横向坡度与安装误差。与墩柱相交部位采用特制型钢支架作支撑。 3、纵梁 在横梁底部采用单层四排上下加强型贝雷片(标准贝雷片规格:3000cm×1500cm,加强弦杆高度10cm)连接形成纵梁,长30m,每两排一组,每组中的两排贝雷片并在一起,两组贝雷梁位于墩柱两侧,中心间距253.6cm,贝雷梁底部采用3m长的工16型钢作为贝雷梁横向底部联接梁。贝雷片之间采用销连接。纵、横梁以及纵梁与联接梁之间采用U 型螺栓连接;纵梁下为抱箍。 4、抱箍 采用两块半圆弧型钢板(板厚t=16mm)制成,M24的高强螺栓连接,抱箍高1734cm,采用66根高强螺栓连接。抱箍紧箍在墩柱上产生摩擦力提供上部结构的支承反力,是主要的支承受力结构。为了提高墩柱与抱箍间的摩擦力,同时对墩柱砼面保护,在墩柱与抱箍之间设一层2~3mm厚的橡胶垫,纵梁与抱箍之间采用U型螺栓连接。 5、防护栏杆与与工作平台 (1)栏杆采用φ50的钢管搭设,在横梁上每隔2.4米设一道1.2m高的钢管立柱,竖向间隔0.5m设一道钢管立柱,钢管之间采用扣件连接。立柱与横梁的连接采用在横梁上设0.2m高的支座。钢管与支座之间采用销连接。 (2)工作平台设在横梁悬出端,在横梁上铺设2cm厚的木板,木板与横梁之间采用铁丝绑扎牢靠。 四、主要工程材料数量汇总表 见表一。 需要说明的是:主要工程材料数量是以单个盖梁需用量考虑。

0号、1号块支架现浇施工工艺标准,

0号、1号块支架现浇施工工艺标准 FHEC - QH -45 -1 -2007 1 适用围 落地式支架主要以承台为支架基础,承台尺寸较小时可在承台侧面周围预埋钢板安装牛腿,或在承台周围布设钻孔桩、钢管桩、粉喷桩等作基础;承台周围地基承载力较大时可将地基硬化处理后,直接将支架布设在地基基础上。一般情况下,落地式支架适用于连续刚构桥梁墩身高度小于20m的0号、l号块施工。非落地式支架一般由万能杆件拼装而成,由托架、预埋件、垫梁、底模支架组成,通常适用于连续刚构桥梁墩身高度大于20m的0号块施工。 2 主要应用标准和规 2.0.1中华人民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JTJ 041-2000)。 2.0.2中华人民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 JTG D60-2004)。 2.0.3中华人民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 JTGF80/1-2004)。 2.0.4 中华人民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JTJ 076-95)。 2.0.5中华人民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 3 施工准备 3.1 技木准备

3.1.1根据结构设计要求及现行 有关规、规程等要求,进行支架设计, 绘制支架及相关构件的细部图。支架的 一般类型如图3.1. 1-1。 1)落地满堂式门式支架(具体设计 形式见图3.1.1-1) 要点:落地式支架主要以承台为支 架基础,承台尺寸较小时可在承台侧面 周围预埋钢板安装牛腿,或在承台周围 布设钻孔桩、钢管桩、粉喷桩等作基础;承台周围地基承载力较大时可将地基硬化处理后,直接将支架布设在地基基 础上,但施工时要注意进行预压处理, 最大限度消除地基沉降,防止承台和地 基承载力不同造成的支架沉降差。在支 架上摆放纵横向方木、槽钢或工字钢作 为底模、侧模纵横肋,底模、侧模亦可 采用定型框架结构钢模。 2)落地柱式支架(如图3.1.1-2) 要点:落地混凝土立柱框架式支架 采用钢图3.1.1-2落地柱式支架示意 筋混凝土墩柱加系梁形成框架式承力结构,如图3.1.1-2将大钢管改为受力相当的混凝土柱即可。 3)托架(非落地式支架)(如图3.1. 1-3)

托架计算书

甬台温铁路木周岭大桥 (62+2×112+62)m预应力砼连续梁0#段托架受力计算书 中铁十三局二公司甬台温铁路木周岭特大桥项目部 浙江大学交通工程研究所 2007 . 6

甬台温铁路木周岭大桥(62+2×112+62)m预应力 混凝土连续梁零号段托架受力计算 木周岭特大桥零号节段施工时利用临时支墩,通过临时支墩连接成托架共同支承模板及零号节段悬臂部分的混凝土,所以需要对托架的受力进行分析。 1. 计算依据 (1)木周岭特大桥挂篮设计图纸,中铁十三局二公司甬台温铁路木周岭特大桥项目部; (2)甬台温铁路新建工程施工图,铁道部第四勘察设计院。 2. 托架空间几何模型及各构件的截面惯性矩 根据木周岭特大桥挂篮设计图纸可得到托架的局部几何模型,见图2.1所示,模板系统及浇筑的部分混凝土通过前横梁及后横梁传递至前支点和后支点上,其中后支点的竖向荷载传递到临时支墩的钢管混凝土上,再传递到承台上。据此,可抽象出分析托架时的有限元计算模型,见图2.2所示。 图2.1 托架局部几何

杆件a和杆件b相交点处为铰接,竖向荷载作用于此处的铰接点处。杆件a和杆件b另一端点为铰接约束条件。图中数字表示截面的主轴方向,在杆件a和杆件b上的数字与梁断面的数字符号的含义相同。 图2.2 托架计算模型 杆件a和杆件b相交点处为铰接,竖向荷载作用于此处的铰接点处。杆件a和杆件b另一端点为铰接约束条件。图中数字表示截面的主轴方向,在杆件a和杆件b上的数字与梁断面的数字符号的含义相同。 根据图2可确定出各梁杆的截面特性,详见表1所示。 表1 各梁杆截面特性 3. 计算结果及分析 采用两结点梁单元对图2所示的托架进行离散,离散后的有限单元见图3.1所示。 在未上三角形挂篮前模板的重量考虑为25t,对于零号块来说,临时支墩外侧悬臂长度为3.00m,所以作用于整个托架上的荷载重量为 250+3.00(长度)×40.40(面积)×26(重度)=3401.2kN 作用于单侧托架前端点的作用力为3401.2/4=850.3kN。另一端力传递到临时支墩

系梁抱箍支架受力验算

系梁抱箍支架受力验算 本合同段所有柱间系梁均采用抱箍法施工工艺,考虑到本合同段的圆柱墩分直径1.8m和2.0m两种类型,因此抱箍需配套加工,抱箍采用2cm厚Q235钢板,每个抱箍分两片半圆制作,内径较墩柱直径大10mm,对扣在墩柱上端,钢抱箍制作必须准确,在与墩身接触面之间垫5mm厚橡胶垫,再用高强螺栓固定,使之牢固箍在墩柱上。抱箍上搭设两根长9m的I36b工字钢作为系梁支撑横梁,工字钢上铺设长3m的15cm*15cm方木作为横梁,方木间距为30cm,然后在支架上铺设系梁底模,绑扎钢筋,支立侧模,最后浇筑混凝土。 mm ⑴总荷载计算 ①系梁自重 系梁自重依据最大系梁重量计算,钢筋砼密度取26kN/m3 。 系梁自重:G1=3.9m×1.4m×1.8m×26kN/m3=255.53KN。 ②模板、支架自重 系梁两侧各设置1根I36b工字钢作为主梁,长9m,主梁重:G2=9 m×65.689kg/m×2×9.8N/kg=11.59KN。

工字钢主梁上面每间隔30cm 铺设15*15的方木,方木长3m 。 方木总重:G3=0.15 m ×0.15 m ×3 m ×600kg/m3×13×9.8N/kg=4KN 。 组合钢模板及连接件重0.95KN/m2, 侧模和底模模板面积为20m 2,则模板自重G4=20m 2x0.95kN/m 2=19kN 。 ③施工荷载 施工人员、机具材料荷载以2.5KN/m 2计,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按照2KN/m 2考虑,面积为系梁投影底面积 5.46m 2,则施工人员、机具材料、振捣荷载G5=(2+2.5)kN/m 2x5.46 m 2=24.57KN 。 总荷载:G=G1+G2+G3+G4+G5=255.53+11.59+4+19+24.57=314.69KN ; 考虑安全系数为1.2,则总荷载为G ’=G*1.2=314.69*1.2=377.63KN 。 ⑵I36b 主梁受力验算 系梁总长3.9m ,均布每延米荷载m KN /83.969.3/63.377q ==. m KN ql M .06.928 9.342.4882 2m ax =?== MPa m N W M 17.100).(1017.10010 919920602 66 m ax m ax =?=?== -σ<[σ]=215MPa ; 满足要求。 ⑶方木(15cm*15cm)受力检算 ① 方木弯矩验算 系梁及模板总荷载G=363.72KN 。方木铺设间距为30cm ,共铺设13根,则单根承受G6=363.72/13=27.98KN 。系梁底宽1.4m ,则单根方木均布荷载q=27.98/1.4=19.98KN/m 。 方木跨中弯矩: 80MPa ][7.8105.5624900.90.484.198.1986 2 2==?===?==-σσ<MPa W M m KN ql M 满足受力要求。 ②方木挠度检算

塔楼模板支架施工方案计算书

青田县瓯江四桥(步行桥)工程 塔楼施工方案 检算书 计算: 复核: 审核: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青田县瓯江四桥(步行桥)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六年九月十日 青田项目部塔楼施工模板支架计算书 1编制依据 (1)《青田县瓯江四桥(步行桥)工程相关设计图纸》; (2)《建筑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3)《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 (4)《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 (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7)《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1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方案简介 青田县瓯江四桥(步行桥)工程设计瓯南桥头塔楼一座、瓯南滨水塔楼一座、瓯北滨水塔楼一座、瓯北桥头塔楼一座,总建筑面积为2817.76m2。 其中瓯南桥头塔楼位于P1墩处,地上三层,建筑高度16.940m,为混凝土框架结构;瓯南滨水塔楼地上四层,建筑高度29.928m,结构形式为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瓯南、瓯北桥头塔楼及滨水塔楼外排脚手架及承重支架全部采用盘扣式钢管脚手架。 瓯北滨水塔楼地上七层,建筑高度36.368m,结构形式为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瓯北桥头塔楼地上四层,建筑高度17.720m,为混凝土框架结构。瓯南、瓯北桥头塔楼为钻孔桩加承台基础,待承台及基础梁施工完成后搭设内外脚手架,然后再进行柱梁板钢筋模板混凝土施工,待下层施工完成后继续安装上层脚手架并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瓯南滨水塔楼采用P3和P4墩承台作为基础,瓯北滨水塔楼采用P8和P9墩承台作为基础,在承台施工时预留塔楼墙柱插筋,待墩身施工完成后,搭设塔楼内外脚手架进行塔楼墙柱梁板的施工,瓯南、瓯北桥头塔楼建筑施工完成后再进行相应的箱梁施工。瓯南、瓯北桥头塔楼计划于2017年1月16日进行装饰施工;瓯南、瓯北滨水塔楼装饰施工计划于2016年6月10日开始。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以及经济合理性,瓯南、瓯北塔楼施工起重吊装选择汽车吊进行物资的上下倒运作业。 按照主体结构施工顺序,在墙柱钢筋及模板施工完成后,开始进行梁的施工。首先进行满堂支撑架的架设,再进行顶板模板的施工,之后进行梁位置的定位放线,再施工梁模板和梁钢筋,最后进行梁的加固。 (1)梁模支设:模板采用15mm竹胶板,加固肋条采用100×100木方及φ48×3.0钢管做背肋,对于高度小于600mm的梁不采用对拉螺杆,当梁高600~800mm时设一道对拉拉杆,高度大于800mm的梁设两道对拉螺杆,螺杆水平向间距@600mm。 (2)搭设梁底模支架,在柱子上弹出轴线、梁位置及水平标高线,钉柱头模板。按设计标高调整顶托标高,然后放梁底模,并拉线找平,当梁底跨度大于或等于4m时,梁底模起拱按设计要 求做,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为1‰-3‰跨长。 (3)梁模支架设单排立杆加顶托、二道水平拉杆并设剪刀撑。根据所弹墨线安装梁侧模板,顶撑杆及斜撑等。立杆纵向间距控制在500-600㎜,梁底增设一根立杆,即横距500㎜,其他同楼板支撑系统,梁下钢管扣件必须设置双扣件,防止滑扣。

0号块施工方案

巴达铁路站前I标 曾口巴河特大桥悬臂现浇梁工程0#块砼浇筑施工方案 编制:王凯乐 复核:杜武身 批准:张锐 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公司巴达铁路第六工程队 二〇一二年四月

目录 第一节工程概况 (2) 第二节 0#块悬臂灌注托架施工设计方案 (2) 一、设计概要 (2) 二、托架结构形式 (4) 三、所需要的材料数量 (5) 四、0#块施工流程 (6) 五、0#块施工劳动力 (13) 六、安全保证措施 (14) 七、质量保证措施 (18) 八、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 (21)

巴达铁路站前I标 曾口巴河特大桥悬臂现浇梁工程 0#块施工方案 第一节工程概况 曾口巴河特大桥为新建铁路广元至达州线巴中至达州段跨越曾口巴河的一座特大桥。桥址位于巴中市曾口镇江陵村。 该桥中心里程为D1K24+610,其主桥桥跨为:48m+80m+48m,梁体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主梁顶宽6.5m,箱室宽度为4.0m。主梁根部梁高6m,跨中梁高3.30m;主梁顶板厚35cm(箱梁中心线处),底板板厚由根部0.6m过渡到跨中0.42m,主梁跨中腹板厚度0.70m渐变至0.30m;箱梁底板下缘按二次抛物线变化。主桥0#块混凝土方量为166.2m3,混凝土重量为440.4T。主梁采用55号混凝土。主桥主梁采用双向预应力体系:纵向预应力束和竖向预应力束。 第二节 0#块悬臂灌注托架技术施工设计方案 一、设计概要 根据现场条件,0#块采用托架法施工。施工过程中托架力学变形直接影响着梁体质量,因此进行托架设计时,除综合托架材料的强度、刚度及整体力学性能外,还应对施工中产生各种荷载也进行了力学分析与模拟试验,具体详见《托架技术施工设计计算书》。 附:《0#块托架侧面布置图》; 附:《0#块托架平面布置图》。

0号块托架结构检算报告

托架结构检算报告2012年10月

托架结构检算报告 2012年10月 II

0号块托架结构检算报告 目录 1、工程概况及计算依据 (2) 1.1 工程概况 (2) 1.2 计算依据 (2) 2、计算荷载与材料参数 (3) 2.1 计算荷载 (3) 2.2 钢材参数 (3) 2.3 竹胶板及方木材料参数 (3) 3、托架检算 (4) 3.1托架模型 (4) 3.2工字钢纵梁检算 (8) 3.3斜撑检算 (8) I

1、工程概况及计算依据 1.1 工程概况 图1-1为0号块托架设计立面图。图1-2为0号块托架设计侧面图。图1-3为0号块托架设计平面图。 图1-1 0号块托架设计立面图(单位:cm) 图1-2 0号块托架设计侧面图(单位:cm) 图1-3 0号块托架设计平面图(单位:cm) 1.2 计算依据 (1)**************; (2)《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 10002.1-2005); (3)《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2-2005);(4)《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 (5)《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2-2005); (6)《铁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TB 10203-2002); (7)《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9)《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2、计算荷载与材料参数 2.1 计算荷载 计算荷载: (1)0号块总重量:G1=228.1×2.65=604.5t; (2)施工荷载5kpa; (2)荷载安全系数取1.3。 2.2 钢材参数 纵梁、横梁、托架工字钢均为A3钢,根据《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及 《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其基本容许弯曲应力为[]140 w Mpa σ=,[]85Mpa τ=。临 时结构容许应力提高系数为 1.3,则[]182 w Mpa σ=,[]110Mpa τ=。弹性模量5 2.110 E Mpa =?。 2.3 竹胶板及方木材料参数 (1)竹胶板:规格:1220×2440×15mm 弹性模量:104MPa 弯曲强度:[σ]=55MPa (2)方木:落叶松容许抗弯应力:[σ]=14.5MPa, 弹性模量:E=11×103MPa 允许剪应力:[τ]=2.0Mpa

铁路大桥主墩0#块托架计算书

铁路大桥主墩0#块托架计算书 目录 一、设计依据1 二、计算数据1 三、计算荷载1 四、底模桁架计算3 五、横梁计算6 六、三角托架计算11 七、牛腿计算13 八、结论13

主墩0#块托架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 1、《钢结构设计手册》第三版 2、《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462-2005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二、计算数据 1、钢筋混凝土容重:ρ=26.5kN/m3 2、钢模板(外模、底模):Q1=1.4kN/m2×418m2=585.2kN 3、外侧模总重量:Q2=253.86kN 4、箱梁内模总重量:Q3=335.72KN 5、翼缘板区混凝土总重量:Q4=245.79KN 6、顶板混凝土总重量:Q5=660.38KN 7、人群荷载及各种施工荷载:Q6=2kN/m2 三、计算荷载 托架荷载设计值 0号块平面布置示意图如下 1、底板区(单边) 1-1截面(底板区0米处) W1 =ρ×(5-1.1×2)×2.147+Q6×(5-1.1×2)+ρ×0.3×0.3 =26.5×(5-1.1×2)×2.147+ 2×(5-1.1×2)+26.5×0.3×0.3 =167.29kN/m

2-2截面(底板区2.5米处) W2 =ρ×(5-1.1×2)×1.3+Q6×(5-1.1×2)+ρ×0.3×0.3 =26.5×(5-1.1×2)×1.3+2×(5-1.1×2)+26.5×0.3×0.3 =104.45kN/m 3-3截面(底板区3.0米处) W3=ρ×(5-1.1×2)×1.29+Q6×(5-1.1×2)+ρ×0.3×0.3 =26.5×(5-1.1×2)×1.29+2×(5-1.1×2)+26.5×0.3×0.3 =103.70kN/m 2、翼板区 W4= q2+q4=235.86+245.79=499.65 kN 3、腹板区(单边单侧) 1-1截面(腹板区0米处) W5=ρ×11×1.1 +Q6×1.1 =26.5×11×1.1+2×1.1 =322.85kN/m 2-2截面(腹板区2.5米处) W6 =ρ×10.653×0.6+Q6×1.1 =26.5×10.653×0.6+2×1.1 =312.73kN/m 3-3截面(腹板区3.0米处) W7 =ρ×10.583×1.1+Q6×1.1 =26.5×10.583×1.1+2×1.1 =310.69kN/m 4、顶板区(单边) 1-1截面(顶板区0米段) W8 =ρ×(5-1.1×2)×0.96+ρ×1.2×0.4 =26.5×(5-1.1×2)×0.96+26.5×1.2×0.4 =83.95kN/m 2-2截面(顶板区2.5米段)

圆柱墩模板受力计算书

圆柱墩模板受力计算书

广东云浮(双凤)至罗定(榃滨)高速公路工程圆柱墩模板受力计算书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 广东云浮至罗定高速公路第四合同段项目部 2011年11月

目录 1、圆柱墩设计概况 ------------------------------------------2 2、受力验算依据 --------------------------------------------3 3、圆柱墩模板方案 ------------------------------------------3 4、模板力学计算 --------------------------------------------3 4.1、模板压力计算 --------------------------------------3 4.2、面板验算 ------------------------------------------3 4.3、横肋验算 ------------------------------------------4 4.4、竖肋验算 ------------------------------------------4 4.5、螺栓强度验算 --------------------------------------5

圆柱墩模板受力计算书 1、圆柱墩设计概况 本标段范围内共设有竹沙大桥、国道G324跨线桥、双莲塘大桥、小垌大桥、及更大桥、培岭1#桥、培岭2#桥、培岭3#桥等8座大桥,共有圆柱墩149条,根据墩柱高度不同,圆柱墩直径有1.1m、1.3m、1.4m、1.6m、

中煤长城大桥0号块托架设计检算书

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铁路专用线工程 长城大桥大桥工程 (40+64+40)m梁0号段支架计算书 编制: 复核: 审批: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中煤铁路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长城大桥单线连续梁0号块支架设计检算书 一、概述 长城大桥梁部为40m+64m+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主梁截面为单箱单室截面。其0#节段长度为8m,桥面宽度7.5m,梁底宽度4m,0#块梁高4.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采用两端悬臂对称浇注。0#支架布置图如图1所示。 图1 0#支架布置图 二、计算依据 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2.《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3.《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

4. 新建铁路40m +64m +40m 施工设计图。 5. 钢筋混凝土中的预埋件设计 三、相关说明 1.Q235B 钢材的设计强度为215f MPa =,容许弯曲应力为[]170MPa σ=,容 许剪应力为[]100MPa τ=,弹性模量为5 2.110E MPa =?。 2.C40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为19.1f MPa =,弹性模量为4 3.2510E MPa =?。 3.考虑浇注混凝土不均匀,取1.2的自重系数,考虑的人员机具等临时结构的作用对混凝土结构自重考虑1.15的系数。 四、钢管立柱架结构计算 4.1 I20a 分配梁计算 如图1所示,作用在I16分配梁上的荷载分为3种,一种是通过外侧模支架传递到分配梁上的集中荷载;一种是直接作用在主梁腹板下的混凝土自重均布荷载;一种是直接作用在主梁底板下的混凝土自重均布荷载。 4.1.1 翼缘板下分配梁的计算 一个翼缘板的截面面积为2 1.109m ,则翼缘板的重量为 1.109526.5 1.2 1.15203F kN =????=,单侧外侧模总重84kN ,在顺桥方向上按桁 架7片计,每片间距0.83m 。结构计算程序采用SCDS2006,所有竖向支座采用单项受压支座。计算模型如图2所示,竖向支座编号从近墩柱侧往远离墩柱侧依次为R1~R4。每个外侧模排架下的荷载为(203+84)/7/2=20.5kN 。 图2分配梁计算模型

连续梁桥0号块托架设计

模板与支架计算 1、荷载取值 静载:静载主要为梁段混凝土和钢筋自重,以及模板支架重量。活载:施工荷载 将截面分成如所示 根据规范要求,在箱梁自重上添加荷载 ⑴、砼单位体积重量:26.5kN/3 m ⑵、倾倒砼产生的荷载:4.0kN/2 m ⑶、振捣砼产生的荷载:2.0kN/2 m ⑷、模板及支架产生的荷载:2.0kN/2 m m ⑸、施工人员及施工机具运输或堆放荷载:2.5 kN/2 荷载系数: ⑴、钢筋砼自重:1.2; ⑵、模板及支架自重:1.2; ⑶、施工人员及施工机具运输或堆放荷载:1.4; ⑷、倾倒砼产生的竖向荷载:1.4; ⑸、振捣砼产生的竖向荷载:1.4; ⑹、倾倒砼产生的水平荷载:1.4; ⑺、振捣砼产生的水平荷载:1.4; 作用在面板顺桥向1m 长,横桥向1m 宽的面荷载:

2、模板验算 模板宽度取1m 计算,作用在底模板上每m 宽的均布荷载为: 翼缘荷载: Q1=1.2×(29.495/3.55+2)+1.4×(2.5+4.0+2.0)=24.27 kN/m 腹板荷载: Q2=1.2×(82.865/0.5+2)+1.4×(2.5+4.0+2.0)=213.176kN/m 底板荷载: Q3=1.2×(128.26/4.375+2)+1.4×(2.5+4.0+2.0)=49.48 kN/m 2.1、底板底模板验算 外部模板均采用高强度竹胶板板厚15mm,各部位下模板均按三跨连续梁结构计算。取方木间距为0.3m。按三跨连续梁计算,竹胶板力学参数:h=0.015m; I=bh3/12=1×0.0153/12=2.81×10-7 m4; A=bh=1×0.015=0.015m2; E=9.5×103 Mpa; W=bh2/6=1×0.0152/6=3.75×10-5 m3; EA=9.5×103×106×0.015=1.425×108; EI=9.5×103×106×2.81×10-7=2669.5; P= Q3=49.48KN/m; 建立力学模型: 结构弯矩图: M max=0.45kN·m 弯矩正应力σ=M/W=0.45×103 /(3.75×10-5)=12MPa<[σw]=13 MPa 结构位移图: fmax=0. 7mm<0.3/400= 0.75mm

抱箍计算

武冈至靖州(城步)高速公路土建工程第三合同段 (K21+400~K32+300) 中国中铁 盖梁施工抱箍 受力计算书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武靖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盖梁施工抱箍受力计算书 一、抱箍结构设计 抱箍具体尺寸见抱箍设计图,主要包括钢带与外伸牛腿的焊接设计两方面的内容,其中牛腿为小型构件,一般不作变形计算,只作应力计算。 二、受力计算 1、施工荷载 1)、盖梁混凝土和钢筋笼(2**=方,平均密度吨/3m)自重为: ×=(吨) 2)、钢模自重为:吨 3)、支垫槽钢(采用10型槽钢,理论线密度10kg/m,共17根,每根长)自重为: ××17=(吨) 4)、工字钢(采用40b型工字钢,理论线密度为m,共2根,每根长18m)自重为:2×18×=(吨) 5)、连接工字钢的钢板(共4块,每块重79kg)自重为: 4×=(吨) 6)、钢模两翼护衬(单侧护衬重150kg)自重为: 2×=(吨) 7)、施工活荷载: 10人+混凝土动载+振捣力=10×+×+=(吨) 8)、总的施工荷载为: ++++++=(吨) 9)、考虑安全系数为,则施工总荷载为: ×=(吨) 10)、单个牛腿受力: ÷=(吨) 2、计算钢带对砼的压应力 σ可由下式计算求得: 钢带对立柱的压应力 1 μσBπD=KG 1 其中: μ—摩阻系数,取 B—钢带宽度,B=600mm D—立柱直径,D=1800mm K—荷载安全系数,取 G—作用在单个抱箍上的荷载,G=848kN σ=KG/(μBπD)=×848×1000/×600××1800)=<[]cσ 则: 1 =,满足要求。 其中:

汨罗江特大桥主桥0、1号块支架方案计算书xg -

汨罗江特大桥主桥(50+80+50)m 预应力砼连续梁0、1号块现浇支架方案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 1、岳望高速第II施工合同段两阶段施工设计图;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TF50-2011);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 4、《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5、现场踏勘调查资料; 6、我单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及设备情况; 7、招标文件明确的技术规范、投标文件,相关部门或行业有关施工安全、职业健康、劳动保护、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方面的具体规定和技术标准; 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 1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1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二、支架总体设计 在悬臂浇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T”形结构的稳定性,设计图纸考虑为在桥墩顶面与梁底间设置4个临时固结,临时固结采用C40混凝土浇筑成0.5×8.75m的混凝土块(与梁底同宽),每个临时支墩内部配置φ32钢筋118根,钢筋埋入桥墩120cm,埋入梁体100cm。在临时固结与桥墩中设置一道水泥硫磺砂浆夹层,待全桥施工完后将临时固结解除。按设计图纸浇筑临时固结混凝土块后,桥墩顶部将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成桥后无法拆除梁底的模板和支撑体系,运营期间也无法对支座进行检查。 因此,拟上报设计变更将临时固结变更为两个分开的混凝土块,混凝土块尺寸为0.5*2.5m、间距3.75m,以实现施工期间的模板拆除,以及运营期间的支座检查维修。同时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的“T”构稳定性,在0号支架的悬臂部分,单端各设置两条Φ600*10mm的钢管桩临时支墩和3条Φ32的精轧螺纹钢作为临时锚固体系。 支架搭设布置方案为: 1、0、1号块悬臂现浇部分,单端在纵桥向与临时支墩平行布置一排Φ529 mm,δ=8 mm的钢管,每排4根;在临时支墩与桥墩之间布置一排529 mm,δ=8 mm的钢管,每排4根; 2、钢管顶布置双拼56a工字钢纵向分配梁与钢管连接牢固,横桥向共4道; 3、纵向分配梁上布置3组单层双排贝雷梁,贝雷梁上铺设工25a纵梁作为调坡钢管架的平台; 4、调坡钢管架平台上采用碗扣钢管布设调坡架,调坡钢管架上部铺设2[10方钢作为横向连接,纵向采用间距10 cm 的10×10 cm方木铺设;

0号块支架计算书

0#块支架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0#块支架以三根钢管桩及预埋在临时支撑内的双片40#槽钢为支撑,其中钢管桩外径40cm、壁厚6mm。三根钢管桩中心在一条直线上,距离墩身边线50cm,相邻钢管桩间距3.8m,中间一根位于墩身轴线上。钢管桩顶上放置两片45#工字钢,临时支撑悬挑出的双片40#槽钢上各放置一片45#工字钢,此四根工字钢作为横梁,横梁上共放置12根28#工字钢作为纵梁,纵梁上再放置15根12#工字钢作为分配梁,分配梁上满铺10cm×10cm的方木,方木上铺1.5cm的新竹胶板作为底模。具体布置见示意图。 二、支架受力检算 受力检算顺序:12#工字钢-28#工字钢-45#工字钢-钢管桩-双片40#槽钢 1、12#工字钢 ⑴简述 均布荷载q 12#工字钢沿8m底板全宽铺设,相邻工字钢中心间距35cm,为了计算方便,可将工字钢简化成支撑在28#工字钢上受均布荷载的简支梁,简支梁跨度取夹临时支撑的两根28#工字钢中心间距92.2cm, 受力简图如下: 12#工字钢参数:13.987kg/m,Ix=397cm4,Wx=66.2cm3 断面面积17.9cm2 跨度0.922m 反力R2 反力R1

问题:如何求均布荷载的大小。 通过0#块的纵横断面分析,取距中横梁根部0.75m处高侧腹板处的受力最大。 ①混凝土自重 W=(0.8+1.04)/2×0.75×7.372×2.6×10=132.3KN 经计算q1=67KN/m。 ②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机具按均布荷载取值1KPa,推出q2=0.35KN/m ③振捣混凝土产生对底板的荷载取值为2 KPa, 推出q3=0.7KN/m ④工字钢自重13.987×0.922×10=128.96N, 推出q4=0.14KN/m 结论:12#工资钢所受的最大均布荷载q=67+0.35KN+0.7 KN+0.14 KN=68.19 KN/m。 为了计算更加安全q取值70 KN/m。 弯曲应力检算: 跨中最大弯矩M=ql2/8=70000×0.922×0.922/8=7.438KN.m 跨中最大弯曲应力σ=M/W=7.438×1000/(66.2×10-6)=112.4MPa<【σ】=145 MPa 跨中最大挠度w=5×q×l4/(384×E×I)=5×70000×09224/(384×2×1011×397×10-8) =0.00083m< l/400=0.0023m。 综上所述,12工字钢的强度和刚度满足施工需要。 2、28#工字钢 28#工字钢可简化为支撑在45#工字钢上受集中荷载的连续梁。 13×0.35m 0.2m 根据支架示意图知高侧腹板下28#工字钢受力最大,简化图如下: 0.5m 1.575m 1.35m 1.325m

抱箍计算书

3.3.3钢抱箍及主梁、分配梁安装 钢抱箍安装前要根据设计盖梁底标高、底模厚度、分配梁厚度、主梁高度准确计算出钢抱箍顶面位置,并将钢抱箍顶面位置用石笔画在立柱上。再用起重机分片或整体吊装钢抱箍,然后将主梁(槽钢)放到钢抱箍上,并用对拉螺杆将两主梁对拉起来。最后在主梁上摆放好分配梁。钢抱箍、主梁、分配梁安全验算。 (1) 主梁计算 ①荷载计算: a) 盖梁自重荷载P1 P1=γBH=26KN/m3×1.8 m×1.4m=65.6KN/m, 换算到每根主梁:均布荷载q1=P1/2=32.8KN/m; b) 模板、分配横梁自重 分配横梁采用[10槽钢,间距50cm,q2=0.12×2/0.5×7.5/2=0.15KN/m; 模板自重q3=0.5×(2×1+1.9×1×2)/2=1.45KN/m; c) 施工荷载(人员、机具、材料、其它临时荷载) 按q4=2.5KN/m均布荷载计; ②荷载组合: q=q1+q2+q3+q4=32.8+0.5+1.45+2.5=37.25KN/m; ③计算简图: ④计算: a) 解除B点约束,代以支反力R B,用力法解得R B=q(6a2+5b2)/(4b)=463.5KN,R A=q(a+b)-R B/2=200.7KN,

b) 弯矩图: c) 最大弯距: A 、 B 点弯矩:M 1=-1/2×q×2.42=-2.88q=-155.1KN·m , 跨中弯矩 :M 2=1/2×q×(32-2.42)=1.62q=87.2KN·m , 则:M max =M 1=155.1KN·m ; d) 截面抗弯模量W 拟选用工字钢为主梁,允许应力[σ]=170MPa , [σ]=M max /w , w= M max /[σ]=155.1×103/(170×103)=0.91m 3=910cm 3, 初步选用40a 工字钢W=1090cm 3>910cm 3,可满足强度要求; ⑤ 挠度验算: 将均布力q 由A 、B 点分成三段进行挠度叠加计算,计算结果公式如下(以竖直向上位移为正): a) c 、d 点挠度: EI q EI l l M EI l ql l l EI ql y c 2832.3624)34(242113211231-=??+?++-=, b) 跨中挠度: EI q EI ql EI l y 915.3384516M 242221-=-??-=跨中, c) 最大挠度验算: I40a 惯性矩:I=21720cm 4=2.172×10-4m 4 ,弹性模量E=2×105MPa , 221qa 22 1qa

光伏支架受力计算书.doc

支架结构受力计算书 设计: ___ ___ _日期: ___ 校对: _ 日期: ___ 审核: __ _____ 日期: ____ 常州市 ** 实业有限公司

1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工程地址:建设单位:结构高度:*****30MW 光伏并网发电项目 新疆 ** 集团 电池板边缘离地不小于500mm 2参考规范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 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建筑抗震 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8—2002 《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GB/T3280— 2007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2012 3主要材料物理性能 材料自重 铝材—————————————————————— 27 kN / m 3钢材———————————————————— 78.5 kN / m 3 弹性模量 铝材————————————————————70000 N / mm 2 钢材———————————————————206000 N / mm 2 设计强度 铝合金 铝合金设计强度 [ 单位:N / mm2 ]

牌号抗拉强度抗剪强度端面承压 6063-T5 90 55 185 钢材 钢材设计强度 [ 单位:N / mm2 ] 牌号抗拉强度抗剪强度端面承压 Q235 215 125 325 Q345 310 180 400 不锈钢螺栓 不锈钢螺栓连接设计强度[ 单位:N / mm2 ] 性能等级抗拉强度抗剪强度端面承压 A2-50 230 175 405 普通螺栓 普通螺栓连接设计强度 [ 单位:N / mm2 ] 性能等级抗拉强度抗剪强度端面承压 级170 140 350 级400 320 405 角焊缝 容许拉 / 剪应力—————————————————160 N / mm 2 4结构计算 光伏组件参数 晶硅组件: 自重 G PV: 0.196 kN ( 20 kg / 块 ) 尺寸(长×宽×厚)164 0 992 40 mm

抱箍的计算

抱箍的计算 抱箍所能承受的荷载可由抱箍与墩柱之问的摩擦力平衡,其摩擦系数μ由墩柱面的平整度和粗糙程度而定,一般可取为μ=0.3—0.5。设计时应选择拧紧螺栓的数量,并验算其抗剪强度,同时应验算抱箍钢板的局部抗剪强度和抗挤压强度。 抱箍法力学原理:是利用在墩柱上的适当部位安装抱箍并使之与墩柱夹紧产生的最大静摩擦力,来克服临时设施及盖梁的重量。 2.1 抱箍的结构形式 抱箍的结构形式涉及箍身的结构形式和连接板上螺栓的排列。 a箍身的结构形式 抱箍安装在墩柱上时必须与墩柱密贴。由于墩柱截面不可能绝对圆,各墩柱的不圆度是不同的,即使同一墩柱的不同截面其不圆度也千差万别。因此,为适应各种不圆度的墩身,抱箍的箍身宜采用不设环向加劲的柔性箍身,即用不设加劲板的钢板作箍身。这样,在施加预拉力时,由于箍身是柔性的,容易与墩柱密贴。在施工当中,为保证密贴的效果更加明显,一般在抱箍与柱子之间垫以土工布。 b连接板上螺栓的排列 抱箍上的连接螺栓,其预拉力必须能够保证抱箍与墩柱间的摩擦力能可靠地传递荷载。因此,要有足够数量的螺栓来保证预拉力。如果单从连接板和箍身的受力来考虑,连接板上的螺栓在竖向上最好布置成一排。但这样一来,箍身高度势必较大。尤其是盖梁荷载很大时,

需要的螺栓较多,抱箍的高度将很大,将加大抱箍的投入,且过高的抱箍也会给施工带来不便。因此,只要采用厚度足够的连接板并为其设置必要的加劲板,一般均将连接板上的螺栓在竖向上布置成两排。这样做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实践也证明是成功的的 2.2连接螺栓数量的计算 抱箍与墩柱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正压力与摩擦系数的乘积,即F=f×N 式中F-抱箍与墩柱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N-抱箍与墩柱间的正压力; f-抱箍与墩柱间的静摩擦系数。 而正压力N与螺栓的预紧力是对平衡力,根据抱箍的结构形式,假定每排螺栓个数为n,则螺栓总数为4 n,若每个螺栓预紧力为F1,则抱箍与墩柱间的总正压力为N=4×n×F1。 对于抱箍这样的结构,为减少螺栓个数,可采用材质为45号钢,直径30mm的大直径螺栓或M27高强度螺栓。但采用M27高强度螺栓有两个缺点:一是高强度螺栓经过一次加力松弛循环后一般不能再用,这与抱箍需多次重复使用的要求不相符;再次安装抱箍时需更换新螺栓,加大了投入;二是市场上没有M27高强度螺栓,必须到专门的厂家购买,不能满足随时更换的要求。因此,一般均采用材质45号钢的M30大直径螺栓。每个螺栓的允许拉力为[F]=As×[σ] 式中As —螺栓的横截面积,As=πr2 [σ]—钢材允许应力。对于45号钢,[σ]=2000kg/c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