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统计学习题集

2012年统计学习题集
2012年统计学习题集

第三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1. 根据有关汽车信息数据集ex3_1,(1)按“产地”计算平均每加仑油可行走的英里数(不考虑权数),回答问题。(2)按“汽缸数”计算平均每加仑油可行走的英里数(不考虑权数),回答问题。(3)按“产地”和“汽缸数”交叉分类计算平均每加仑油可行走的英里数(保留两位小数),作出标准的统计表。

问:(1)哪个产地平均每加仑油可行走的英里数最多______________;

哪个产地平均每加仑油可行走的英里数最少______________。

(2)汽缸数为4的车平均每加仑油可行走的英里数为__________;

汽缸数为8的车平均每加仑油可行走的英里数为__________。

2. 根据有关1995年各国信息数据集ex3_2,(1)将所有国家按“地区类型”进行分类,回答问题;(2)将各国人口分为5组,生成新变量“人口类型”:500万人(不包括500万)以下为特小国;500-1000万人(不包括1000万)为小国;1000-5000万人为中等国家;5000-1亿人为大国;1亿人以上为特大国,回答问题;(提示:用Excel帮助功能学习IF函数的用法)(3)按“人口类型”和“地区类型”交叉分类计算平均人均GDP(不考虑人口权数,保留到整数),作出标准的统计表。

问:(1)拉丁美洲有__________个国家;OECD有__________个国家。

(2)特大国有________个国家,占所有国家个数的百分比为_______。

特小国有________个国家,占所有国家个数的百分比为_______。

3. 四位同学组成社会实践小组,用一周的时间销售各类报纸与杂志。根据四人的销售记录ex3_3_1~ex3_3_4,汇总出各类报纸与杂志的销售量。问:

(1)“扬子晚报”在一周中销售总量是_________,

(2)“扬子晚报”周一的销售量是_________,其原始资料是:

(3)“读者”在一周中的销售总量是_________,

(4)“读者”周一的销售量是_________,其原始资料是:

(5)四位同学在一周内共销售了多少报纸与杂志?________

(6)哪天销售的报纸与杂志的总量最多?________,销售了多少?________

4. 根据数据集ex3_2,用Excel绘图功能分别绘制条形图和饼图以反映1995年人口类型数据。手绘出统计图的大概形状。

5. 根据数据集ex3_4提供的1952-2009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指标,绘制趋势图。根据Excel作出的图形,手绘出该趋势图的大概形状。(请大家用折线图和散点图分别作图,考虑一下对于我们给出的资料,应该用哪个作图功能是正确的。)

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1.在某地区随机抽取120

要求:(1)计算120家企业利润额的平均数;(2)计算120家企业利润额的标准差与标准差系数。(本题用马克威比较方便)

2

要求:(1)计算该公司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比;(2)计算该公司实际的优质品率。

3.一家公司在招收职员时都要求进行两项能力测试。在A项测试中,其平均分是100分,标准差是15分;在B项测试中,其平均分是400分,标准差是50分。一位应试者在A项测试中得了115分,在B项测试中得了425分。与平均分相比,该位应试者哪一项测试更为理想?

4.一种产品需要工人组装,现有3钟可供选择的组装方法。为检验哪种方法更好,随机抽取了15个工人,分别用这3钟方法组装,数据如下:(单位:个)

(学习如何把word中的数据复制到excel中)

你准备用那些统计量来评价组装方法的优劣?请把这些统计量的具体数值计算出来,并列表表示。

如果让你选择一种方法,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试说明理由。

5.打开ex4_5,其中有20个数据。

要求:(1)计算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2)比较三种平均数的大小;(3)将这组数据减少10、增加10,计算新生成的两组数列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4)将这组数据乘以10、除以10,计算新生成的两组数列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

6.打开ex4_6,其中是经济学专业2个班级的微积分的期末考试成绩。要求:

(1)计算这个专业微积分成绩的最高分、最低分、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用工具“描述统计”);

(2)分别计算这两个班级微积分成绩的最高分、最低分、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用工具“描述统计”);(3)分别统计并做表列出两个班级各档分数的次数(用函数“Frequency”)与所占比重、列出向上、向下累计的次数与频率。

7.打开ex4_7,其中是2005年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要求计算各项指标、选择答案:(1)江苏省52个县市的平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多少元?

A. 20725 B. 18674 C. 15721 D. 19711 E.85124

(2)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标准差是多少?

A. 36023 B. 11969 C. 9837 D. 5632 E. 21773

(3)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中位数是多少?

A. 6923 B. 4292 C. 13119 D. 5798 E. 14992

(4)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偏态系数是多少?

A. 0.55 B. -1.23 C. 2.56 D. 2.48 E. -0.10

(5)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峰度系数是多少?

A. 8.92 B. -5.28 C. 2.02 D. 6.57 E. -0.54

(6)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全距是多少?

A. 10964 B. 108647 C. 108586 D. 32948 E. 25124

(7)根据斯透奇斯规则对52个县市数据进行分组,组数是多少?

A. 9 B. 5 C. 7 D. 6 E. 8

(8)若采用等距数列,根据组数和全距的关系,确定的组距是多少?

A. 18500 B. 16300 C. 29400 D. 17000 E. 23200

(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600~36900元之间的县市个数是多少?

A. 35 B. 8 C. 5 D. 6 E. 20

(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大于20600元的县市个数占全部县市比例是多少?

A. 32.7% B. 20.2% C. 25.0% D. 15.6% E. 28.8%

第五章 参数估计

1. 一农场种植苹果用于生产果冻,假设苹果的甜度为X ,服从正态分布)

,(2

σ

μN ,从30辆卡车苹果中,随

机抽取样本,每辆车取一个,然后测量甜度,结果存放在ex5_1中,分别用t 统计量和z 统计量求出苹果平均甜度μ的90%、95%、95.45%、99%和99.73%置信区间,并观察比较两者区间的大小。 (注意学习Excel 中的函数 TINV 和 NORMSINV )

2.X 和Y 分别表示下肢瘫痪和正常成年男子的血液容量,单位ml ,假设X 服从),(21σμN ,Y 服从),(2

2σμN 。

某医院在1天中对X 做了7次观测,对Y 做了10次观测;在一周内对X 做了38次观测,对Y 做了31次观测,数据保存在ex5_2中。(1)根据1天的资料,求21μμ-的95%置信区间; (2)根据1周的资料,求21μμ-的95%置信区间。请用两种方法做,并比较结果。

3. 南京财经大学欲对学生的每月的消费支出进行调查,从200个班级中按不重复抽样方式随机抽取20个班级作为样本,登记20个班级全体同学的每月消费支出,数据保存在ex5_3中-第一种情况。请以90%的置信水平推断学校学生月消费支出的可能范围。若被抽中的20个班级,不是登记所有学生的支出,而是再从每个班级中抽选30人进行登记,数据保存在ex5_3中-第二种情况,请仍以90%的置信水平推断学校学生月消费支出的可能范围。

4.在一项政治选举中,一位候选人在选民中随机地做了一次调查,结果是351名投票者中有191人支持他,求全部选民中支持他的选民所占比重的95%的置信区间。

5.某企业对一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这批产品的总数为5000件,过去几次同类调查所得的产品合格率为93%、95%和96%,为了使合格率的允许误差不超过3%,在99.73%的概率下应抽查多少件产品? (提示:按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分别计算)

6. 数据库ex5_6中存放着从某公司所有职工中随机抽取的412人调查每月工资收入状况的调查数据。 (1) 被调查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是( )。

A .2198.2 B. 2541.1 C. 2961.5 D. 2847.5 (2) 被调查职工的月工资收入的标准差( )。 A. 840.2 B. 846.8 C. 824.5 D. 837.1

(3) 月收入在2500元及以上职工人数有( )人。

A. 152

B. 261

C. 153

D. 260

(4) 以95.45%的置信水平推断该公司职工月平均工资所在的范围是( )。

A. 2887-3051

B. 2787-3081

C. 2868-3151

D. 2878-3045

(5) 以95.45%的置信水平推断月收入在2500元及以上职工占全部职工中的比重所在的范围是( )。 A. 58.6%-68.1% B. 57.8%-69. 7% C. 57.8%-65.2% D. 51.8%-65.5%

7.技术人员要比较两种零件的长度,以X 和Y 分别表示零件甲和零件乙测量的结果,1μ和2μ分别表示X 和Y 的均值;研究者对这两种零件分别测量了60个零件(注意:此为大样本情形),数据存放在数据库ex5_7中。 (1) 以90%的置信水平推断零件甲平均长度

1μ的范围是( )

A. 5.1-5.9

B. 5.6-5.9

C. 5.2-5.6

D. 5.4-5.8 (2) 以90%的置信水平推断零件乙平均长度

2

μ的范围是( )。

A. 7.9-8.3

B. 7.1-8.9

C. 7.3-8.8

D. 7.6-8.9 (3) 以90%的置信水平确定两种零件长度之差

21

μμ-的置信区间是( )。

第六章假设检验

1.从2011年的新生婴儿中随机抽取100名,测得其平均体重为3180g,样本标准差为250g。在过去的十年,统计资料显示新生婴儿的平均体重为3140g。

α)?请用t统计量。

(1)问现在的新生婴儿的体重是否有显著变化(05

.0

=

(2)如果将样本量增加到200名,测得的指标不变,再问现在的新生婴儿的体重是否有显著变化α)?请分别用t统计量和z统计量,并观察两者的差别。

(05

.0

=

α,(2)的结论又如何?

(3)如果将显著性水平提高到01

.0

=

2.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可以假定英语四级考试的成绩是服从正态分布的,已知所在市参考学生的四级考试成绩平均为450分。随机抽查了我们学校25名参考学生的成绩,数据在ex6_2中。问:(1)我们学校四级考试的成绩是否和所在市的成绩显著不同;(2)我们能否认为我校学生四级水平显著高于所在市的水

α)

平;(3)我们能否认为我校学生的四级水平显著低于所在市的水平。(05

.0

=

3.检查一批保险丝,假设熔化时间服从正态分布,甲、乙两学生分别抽取16根保险丝,记录下在通过强电流后熔化所需时间(秒),数据在ex6_3中。(1)分别用甲、乙两学生的测量数据进行检验,能否认为

α)?

这批保险丝的平均熔化时间不小于63秒(05

=

.0

(2)把两个学生的数据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大样本进行检验,能否认为这批保险丝的平均熔化时间不小于α)?

63秒(05

.0

=

4.某企业声明有50%以上的消费者对其产品质量满意。假如你是某调查公司是实习生被要求随机调查500名消费者,你花了二天的时间收集了资料,数据存放在ex6_4中。请问在500名被调查者中有多少人对该企业的产品质量是满意的?(提示:用countif函数) 试在显著性水平0.05下,检验调查结果是否支持企业

α)?

的自我声明。如果要支持企业的声称,样本中至少要有多少人是“满意”的(05

.0

=

5.南京财经大学某教师去年所授4个班共207人的“统计学”课程平均成绩为82分。今年该教师进行了本课程较成功地教学改革,于是声称今年自己所授3个班共154人的该课程平均成绩将比去年高。现在要

α)。ex6_5是今年该教师所授本课程3个班级中随机抽取的已求你对该教师的声称进行假设检验(05

.0

=

批阅36份学生试卷(假设考试已结束)。

(1)你所选取的原假设最好是( )

A. u≤82

B. u≥82

C. u<82

D. u>82

(2)你计算出的t= ( )

A. 1.711563

B. 0.6998

C. 0.7417

D. 1.798658

(3)你计算出的p—值= ( )

A. 0.050121

B. 0.3014

C. 0.040351

D. 0.2443

(4)你得到的结论是( )

A. 不能拒绝u≥82

B. 拒绝u<82

C. 不能拒绝u≤82

D. 接受u>82

(5)若选用α=0.01,你得到的结论是( )

A. 不能拒绝u≥82

B. 无理由拒绝u≤82

C. 拒绝u<82

D. 接受u>82

6.某教师今年“统计学”课程授课对象为经济学专业(代号1)158人和贸易经济专业(代号2)203人。从该课程期中考试情况看,学生均分前者高于后者2分。该教师声称,该课程期末考试成绩学生均分前者会高于后者。现在要求你对该教师的声称进行假设检验(α=0.01)。ex6_6存放着经济学专业和贸易经济专业期末考试成绩36个学生的样本资料。假定两个专业学生考分的总体方差相等。

(1)你所选取的原假设最好是( )

A. u1-u2≥0

B. u1-u2>0

C. u1-u2<0

D. u1-u2≤0

(2)你计算出的t= ( )

A. 2.6837

B. 3.7756

C. 3.0021

D. 2.4438

(3)你计算出的p-值= ( )

A. 0.0052

B. 0.0045

C. 0.0063

D. 0.0036

(4)你得到的结论是( )

A. 拒绝u1-u2≥0

B. 拒绝u1-u2≤0

C. 无理由拒绝u1-u2≤0

D. 无理由拒绝u1-u2<0

(5)若选用α=0.05,你得到的结论是( )

A. 无理由拒绝u1-u2≤0

B. 接受u1-u2≤0

C. 接受u1-u2>0

D. 拒绝u1-u2≥0

第七章方差分析

1.根据下表数据,检验超市位置对销售额是否有显著影响(α=0.05) 。

不同位置超市的销售额数据

(1)本题的原假设是什么?若成立表示什么意思?

(2)列式计算均方MSA及MSE各为多少?

(3)列出计算结果并说明超市位置对销售额是否有显著性影响?

2.有4个品牌的手机在五个地区销售,不考虑品牌和地区的搭配对销售量产生的新效应,每个品牌在各地区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分析不同品牌和销售地区对手机的销售量是否有显著性影响?(α=0.05)。

(1)列出计算结果,不同品牌对手机销售量有影响吗?

(2)列出计算结果,不同地区对手机销售量有影响吗?

3.比较3种化肥(A 、B 两种新型化肥和传统化肥)施撒在三种类型(酸性、中性和碱性)的土地上对作物的产量情况有无差别,将每块土地分成6块小区,施用A 、B 两种新型化肥和传统化肥。收割后,测量各组作物的产量,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化肥、土地类型及其它们的交互作用对作物产量有影响吗?(α=0.01)

4.五商店以各自的销售方式卖出新型健身器,连续五天各商店健身器的销售量如ex7_4所示。销售量服从正态分布,且具有方差齐性(α=0.01),问: (1)该方差分析的备择假设是: A .5321......μμμμ==== B .

5321......μμμμ≠≠≠≠

C .

5

321,......,,,μμμμ不全相等 D .5

321,......,,,μμμμ全不相等

(2)水平间离差平方和SSA 的自由度是:

A .4

B .20

C .24 D. 46

(3)检验统计量为:

A . 240.34

B . 61.626

C .4.43069

D .3.9

(4)结论是:

A .5种销售方式法有显著性差别 B. 5种销售方式无显著性差别 C. 无法判断 D. 5种销售方式均值相等

(5)如果想知道具体哪些销售方式有差异可采用什么方法? A. 方差分析 B. 假设检验 C. 回归分析 D.多重比较

5.某商品不同的装潢(因素A ),在五个地区(因素B)销售。销售资料如ex7_5所示。销售量服从正态分布,且具有方差齐性,假设两因素无交互作用(α=0.05)。问: (1)对地区因素,该方差分析的备择假设是: A .5321......μμμμ==== B .

5321......μμμμ≠≠≠≠

C .

5

321,......,,,μμμμ不全相等 D .5

321,......,,,μμμμ全不相等

(2)总离差平方和的分解是:

A . SST = SSA + SS

B B .SST = SSA + SSE

C . SST = SSA + SSB + SSE

D .SST = SSA + SSB + SSAB + SSE

(3)水平间离差平方和SSA 的自由度是: A .4 B .2 C .14 D. 8

(4)装潢因素的检验统计量为:

A . 1.7019

B . 1.3206

C .3.8378

D .4.4589

(5)结论是:

A .5个销售地区有显著性差别 B. 不同装潢有显著性差别

C. 无法判断

D. 不同地区及不同装潢对销售影响均不显著

6. 一家超市连锁店进行了一项研究,想确定超市所在地的位置(因素A )和竞争者的数量(因素B )及两因素的交互作用对销售额是否有显著性影响,将超市位置按商业区、居民小区和写字楼分成三类,并在不同位置分别随机抽取3家超市,竞争者数量按1个、2个、3个和三个以上分四类,获得的年销售额如ex7_6所示(α=0.05)。问:

(1)对位置因素,该方差分析的备择假设是: A .

3

21μμμ== B .

3

21μμμ≠≠ C .

3

21,,μμμ不全相等 D .

3

21,,μμμ全不相等

(2)总离差平方和的分解是:

A .SST = SSA + SS

B B . SST = SSA + SSE

C .SST = SSA + SSB + SSE

D . SST = SSA + SSB + SSAB + SSE

(3)水平间离差平方和SSB 的自由度是:

A .2

B .3

C .6 D. 24

(4)A 因素的检验统计量为:

A .35.7714

B . 14.8920

C .3.2838

D .3.4028

(5)结论是:

A .超市的三个位置没有显著性差别 B. 竞争者个数多少没有显著性差别 C. 交互作用对销售没有显著性影响 D. 两因素及交互作用对销售均有显著影响

第九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1.从某一行业中随机抽取12家企业,所得产量与其单位成本数据如下:

(1)绘制产量与单位成本的散点图,判断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态。

α),说明二者(2)计算产量与单位成本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并对相关系数的显著性进行检验(05

=

.0

之间的关系强度。

(3)以产量为自变量,单位成本为因变量,拟合直线回归方程,并对方程和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

2.下面是某年7

(1

(2)计算相关系数,指出人均GDP 与人均消费水平之间的相关方向和相关程度;

(3)以人均GDP 为自变量,人均消费水平作因变量,拟合直线回归方程;

(4)计算估计标准误差yx

S ;

(5)对回归系数进行检验(显著性水平取0.05);

(6)在95%的概率保证下,求当人均GDP 为5000元时,人均消费水平的置信区间。

3.经过研究,发现家庭书刊消费水平受家庭收入及户主受教育年数的影响。现对某地区的家庭进行抽样调查,得到样本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y表示家庭书刊消费水平(元/年),x表示家庭收入(元/月),T表示户主受教育年数。

(1)以y为因变量,x与T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2)对回归模型显著性检验。

(3)对回归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

4.假设某企业在15年中每年的产量Y (件)和总成本上X (元)的统计资料如下所示。试拟合以下总成本函数:t

t t t t x x x Y εββββ++++=3

32

210

统计学作业答案

1. 一家调查公司进行一项调查,其目的是为了了解某市电信营业厅大客户对该 电信的服务的满意情况。调查人员随机访问了30名去该电信营业厅办理业务 的大客户,发现受访的大客户中有9名认为营业厅现在的服务质量较两年前 好。试在95%的置信水平下对大客户中认为营业厅现在的服务质量较两年前 好的比率进行区间估计。 4.据某市场调查公司对某市80名随机受访的购房者的调查得到了该市购房 者中本地人购房比率p 的区间估计,在置信水平为10%下,其允许误差E = 0.08。则: (1)这80名受访者样本中为本地购房者的比率是多少? (2)若显著性水平为95%,则要保持同样的精度进行区间估计,需要调查 多少名购房者。 解:这是一个求某一属性所占比率的区间估计的问题。根据已知n =30,2 /αz =1.96,根据抽样结果计算出的样本比率为%30309?==p 。 总体比率置信区间的计算公式为: ()n p p z p ?1??2/-±α 计算得: ()n p p z p ?1??2/-±α=30%()30 %301%3096.1-??± =(13.60%,46.40%) 5、某大学生记录了他一个月31天所花的伙食费,经计算得出了这个月平均每天 花费10.2元,标准差为2.4元。显著性水平为在5%,试估计该学生每天平 均伙食费的置信区间。 解:由已知:=x 10.2,s =2.4,96.1025.0=z ,则其置信区间为: 314 .296.12.10025.0?±=±n s z x =〔9.36,11.04〕。 该学生每天平均伙食费的95%的置信区间为9.36元到11.04元。

6、据一次抽样调查表明居民每日平均读报时间的95%的置信区间为〔2.2,3.4〕 小时,问该次抽样样本平均读报时间t 是多少?若样本量为100,则样本标准 差是多少?若我想将允许误差降为0.4小时,那么在相同的置信水平下,样 本容量应该为多少? 解:样本平均读报时间为:t = 24.32.2+=2.8 由()96 .121002.24.322.24.305.0?-=?-==s n s z E =3.06 2254 .006.396.122 22205.02=?=?=E s z n 7、某电子邮箱用户一周内共收到邮件56封,其中有若干封是属于广告邮件,并 且根据这一周数据估计广告邮件所占比率的95%的置信区间为〔8.9%, 16.1%〕。问这一周内收到了多少封广告邮件。若计算出了20周平均每周收 到48封邮件,标准差为9封,则其每周平均收到邮件数的95%的置信区间 是多少?(设每周收到的邮件数服从正态分布) 解:本周收到广告邮件比率为:p =2 161.0089.0+=0.125 收到广告邮件数为:n ×p =56×0.125=7封 根据已知:x =48,n =20,s =9,093.2)19(025.0=t ()199 093.24819025.0?±=±n s t x =[43.68,52.32] 8、为了解某银行营业厅办理某业务的办事效率,调查人员观察了该银行营业厅 办理该业务的柜台办理每笔业务的时间,随机记录了15名客户办理业务的时间,测得平均办理时间为t =12分钟,样本标准差为s =4.1分钟,则: (1)其95%的置信区间是多少? (2)若样本容量为40,而观测的数据不变,则95%的置信区间又是多少? 解:(1)根据已知有()145.214025.0=t ,n =15,t =12,s =4.1。 置信区间为:()151 .4145.21214025.0?±=±n s t t =〔9.73,14.27〕

2012医学统计试题及答案(最新)

单选题: 1 下面的变量中是分类变量的是 A.身高 B.体重 C.年龄 D.血型 E.血压 2 下面的变量中是是数值变量的是 A.性别 B.年龄 C.血型 D.职业 E 疗效 3.随机事件的概率P 为 A.P=0 B. P=1 C. P=-0.5 D. –0.5

7. 反映计量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是____ 。 A. 标准差 B. 标准误 C. 率 D. 全距 E. 均数 8. 编制频数表中错误的做法是____ 。 A. 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 计算极差 B. 定组距, 常用等组距, 一般分8~15 组为宜 C. 写组段时组段可重叠,如“2~4, 4~6,…” D. 用划记法计频数 E. 第一个组段应包括变量最小值,最后一个组段应包括变量最大值 9. 在描述资料的变异程度时,最宽的范围是___。 A 均数标准差 B 极差 C 四分位数间距 D 95%的参考值范围 E P5~P95 间距 10.比较20 头河马体重和20 只小白鼠体重两组数据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____ A.变异系数(CV) B.方差C.极差(R) D.标准差(S) E.四份位数间距 11. 对血清滴度资料表示平均水平的最常用统计量是:: A.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 D.全距E.标准差 12.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程度时,适宜的统计量是: A.变异系数(CV) B.方差C.极差(R) D.标准差(S) E.四份位数间距 13. 关于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的面积,错误的是____ A. -1.96 到1.96 间曲线下面积是95% B. 1.96 到2.58 间曲线下面积是2%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统计学》试题库 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 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变量按分,可 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和;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 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变成,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 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10、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11、女性是品质标志。

教育统计学与SPSS课后作业答案祥解题目

教育统计学课后作业 一、P118 1 题目:10位大一学生平均每周所花的学习时间与他们的期末考试成绩见表6-17.试问: (1)学习时间与考试成绩之间是否相关? (2)比较两组数据谁的差异程度大一些? (3)比较学生2与学生9的期末考试测验成绩。 表6-17 学习时间与期末考试成绩 1 2 3 4 5 6 7 8 9 10 学习时间考试成绩40 58 43 73 18 56 10 47 25 58 33 54 27 45 17 32 30 68 47 69 解题步骤: (1)第一步:定义变量:“xuexishijian”、“xuexichengji”后,输入数据.如下图: 1

第二步:单击选择“分析(Analyze)”中的“相关(Correlate)”中的“双变量(Bivariate Correlations)”, 将上图中的“xuexishijian”和“xuexichengji”添加到右边变量框中,如下图: 第三步:点击“确定“后,输出结果如下图: 第四步:分析结果

3 由上图可知: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之间的pearson 相关系数为0.714,p (双侧)为0.20。自由度 df=10-2=8时,查“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显著临界值表”知:r 0.05= 0.623 ; r 0.01=0.765。 因为0.765 > 0.714 >0.623,所以在0.05水平上学习时间和学习成绩是相关显著的。 (2)SPSS 软件分析结果如下图: 由上图可知:学习时间标准差和平均值为:S 1=12.037 ?X 1= 29.00 ;学习时间标准差和平均值为:S 2=12.437?X 2=56.00 根据差异系数公式可知: 学习时间差异系数为:%100?=X S CV S =12.037/29.00×100%=41.51% 学习成绩差异系数为:%100?= X S CV S =12.437/56.00×100%=22.27% 有上述结果可知学习时间差异程度大于学习成绩差异程度。 (4) 把学生2和学生9的期末考试成绩转化成标准分数: Z 2=(X -?X) /S= (73—56)/12.437=1.367 Z 9=(X-?X)/S=(68—56)/12.437=0.965 由上计算可知:学生2期末考试测验成绩优于学生9的期末考试测验成绩。 二、P119 2 题目:某班数学的平均成绩为90,标准差10;化学的平均分为85,标准差为8;物理的平均分为79,标准差为15.某生这三科成绩分别为95,80,80.试问 (1) 该生在哪一学科上突出一些? (2) 该班三科成绩的差异度如何?有无学习分化现象? (3) 该生的学期分数是多少? (4) 三科的总平均和总标准差是多少? 解题步骤:

2012-2013-02统计学考试试卷A及答案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闽江学院考试试卷 考试课程:统计学 试卷类别:A卷□ √B卷□考试形式:闭卷□√开卷□ 适用专业年级:2011级金融学、国际贸易学、保险学专业 注明:试题答案请做在答题纸上。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30%) 1. 下列不属于描述统计问题的是() A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的推断B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 C分析感兴趣的总体特征D利用图,表或其他数据汇总工具分析数据 2. 根据样本计算的用于推断总体特征的概括性度量值称作() A.参数 B. 总体C.样本 D. 统计量 3. 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称为() A.观测数据 B. 实验数据 C.时间序列数据 D. 截面数据 4. 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元素后,把这个元素放回到总体中再抽取第二个元素,直至抽取n个元素为止,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 A.重复抽样 B.不重复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5. 调查时首先选择一组调查单位,对其实施调查之后,再请他们提供另外一些属于研究总体的调查对象,调查人员根据所提供的线索,进行此后的调查。这样的调查方式称为()。A 系统抽样 B 整群抽样 C 滚雪球抽样 D 判断抽样 6. 下面的哪一个图形最适合于描述结构性问题() A.条形图 B.饼图 C.雷达图 D. 直方图 7. 对于大批量的数据,最适合描述其分布的图形是( ) A.条形图 B.茎叶图 C.直方图 D.饼图 8. 将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依次分为2000元以下、2000元~3000元,3000元~4000元、4000元~5000元、5000元以上几个组。最后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 ) A.5000 B.7500 C.5500 D.6500 9. 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 B.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 C.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 D.众数不熟极端值的影响 10. 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 A.平均数 B.标准差 C.极差 D.四分位差 11.如果一组数据不是对称分布的,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对于k=3,其意义是() A.至少有75%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B. 至少有8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C.至少有94%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D. 至少有9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12. 下列不是次序统计量的是()。 A. 中位数 B. 均值 C. 四分位数 D. 极差 13. 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可知,当样本容量无限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其分布的方差为()。 A. B.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含答案)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__统计实践____和___统计理论__的关系。 2.总体是由许多具有_共同性质_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总体单位是__总体_的组成单位。 3.统计单体具有3个基本特征,即__同质性_、__变异性_、和__大量性__。 4.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情况,总体是_企业全部产品__,个体是__每一件产品__。 5.样本是从__总体__中抽出来的,作为代表_这一总体_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 6.标志是说明单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按表现形式不同分为__数量标志_和_品质标志_两种。 7. 8.统计指标按其数值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__总量指标__、__相对指标_和__平均指标__。 9.指标与标志的主要区别在于: (1)指标是说明__总体__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__总体单位__特征的。 (2)标志有不能用__数量__表示的_品质标志_与能用_数量_表示的_数量标志_,而指标都是能用_数量_表示的。 10.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_统计设计_、_统计调查_、_统计整理_和__统计分析__4个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A)。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2.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D)。

A.全部工业企业 B.80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8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 3.有2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A)。 A.2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 B.200家公司 C.200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 D.2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 4.一个统计总体( D)。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可以有多个标志 C.只能有一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指标 5.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C)。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品质标志 D.质量指标 6.某工人月工资为1550元,工资是( B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 7.某班4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4个数字是( D)。 A.标志 B.指标值 C.指标 D.变量值 8.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D)。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9.统计工作的成果是(C)。 A.统计学 B.统计工作 C.统计资料 D.统计分析和预测 10.统计学自身的发展,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形成(C)。 A.描述统计学与理论统计学 B.理论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C.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 D.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

第四章 1. 某企业1982年12月工人工资的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平均工资;(79元) (2)用简捷法计算平均工资。 2. 某企业劳动生产率1995年比1990年增长7%,超额完成计划2%,试确定劳动生产率计划增长数。7%-2%=5% 3. 某厂按计划规定,第一季度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同期降低8%。实际 执行结果,单位产品成本较去年同期降低4%。问该厂第一季度产品单位成本计划的完成程度如何%( (1-4%)/(1-8%)*100%=96%/92%*100%=%结果表明:超额完成%(%-100%) ) 4. 某公社农户年收入额的分组资料如下:

要求:试确定其中位数及众数。中位数为(元)众数为(元) 求中位数: 先求比例:(1500-720)/(1770-720)= 分割中位数组的组距:(800-700)*= 加下限700+= 求众数: D1=1050-480=570 D2=1050-600=450 求比例:d1/(d1+d2)=570/(570+450)= 分割众数组的组距:*(800-700)= 加下限:700+= 年某月份某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底分组的生产班组数和产量资料如下: /人) (55*300+65*200+75*140+85*60)/(300+200+140+60) 6.某地区家庭按人均月收入水平分组资料如下:

根据表中资料计算中位数和众数。中位数为(元) 众数为(元) 求中位数: 先求比例:(50-20)/(65-20)= 分割中位数组的组距:(800-600)*= 加下限:600+= 7.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103%,比去年增长5%。试问计划规定比去年增长 多少% (上年实际完成= 本年实际计划比上年增长 ()/==%) 8.甲、乙两单位工人的生产资料如下: 试分析:(1)哪个单位工人的生产水平高 (2)哪个单位工人的生产水平整齐 % 3.33V %7.44V /8.1x /5.1x ====乙甲乙甲人)(件人)(件9.在 计算平均数里,从每个标志变量中减去75个单位,然后将每个差数 缩小10倍,利用这个变形后的标志变量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其中各个变量的权数扩大

统计学习题集含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分别是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2、从统计发挥作用的层次来看,统计工作的基本职能可概括为信息职能、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 3、统计资料按计量方法不同,分为计点资料和计量资料。 4、统计资料按是否直接取得,分为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5、统计资料按时间属性不同,分为时期资料和时点资料。 6、统计资料按所覆盖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资料和非全面资料。 7、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的统计学派是国势学派,“有统计学之实,无统计学之名”的统计学派是政治算术学派。 8、凯特勒是近代统计学的先驱者,同时也是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 9、统计学的性质可概括为:统计学是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和规律性的方法论科学。 10、统计学按其发展阶段不同,可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11、统计学按其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同,可分为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 12、统计信息与其它信息相比,具有客观性,总体性、数量性和扩展性几大特征。 13、统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适应国家管理_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4、统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17世纪中叶,距今有300多年历史。 15、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而不是研究实质性问题的科学。 16、在统计研究方法体系中,最主要、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和归纳推断法。 17、统计研究方法中的归纳法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18、统计分析是对统计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再加工和深加工的过程。 二、单选题

1、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 A )。 A.信息职能 B.咨询职能 C.反映职能 D.监督职能 2、统计学作为统计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和概括的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 C )。 A.15世纪末叶 B.16世纪末叶C。17世纪末叶 D.18世纪末叶 3、历史上最先提出统计学一词的统计学家是(B )。 A.威廉·配弟 B.阿亨瓦尔 C.康令 D.约翰·格朗特 4、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的统计学派是( B )。 A.政治算术学派B.国势学派 C.数理统计学派 D.社会统计学派 5、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实,无统计学之名”的统计学派是(A )。 A.政治算术学派 B.国势学派 C.数理统计学派 D.社会统计学派 6、统计学的创始人一般认为是(A )。 A.威廉·配弟 B.阿亨瓦尔 C.康令 D.约翰·格朗特 7、“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A )。 A.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C.统计设计、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 D.统计方法、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 8、统计活动的特点是(B )。 A.数量性、总体性、同质性和客观性B.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和社会性C.数量性、总体性、差异性和客观性 D.数量性、总体性、同质性和差异性 9、统计活动过程一般由四个环节构成,即( D )。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和统计决策 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汁分析和统计预测 C.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审核和统计分析 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三、多选题 l、统计资料或统计信息与其它信息相比,具有以下特征(A )(B )( D )( E )()。 A.客观性 B.总体性 C.社会性D.数量性 E.扩展性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1、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就是完全一致的。F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T 3、统计学就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T 4、一般而言,指标总就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就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T 5、数量指标就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就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F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就是统计指标值。F 7、统计资料就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F 8、指标都就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F 9、质量指标就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F。 10、总体与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T11、女性就是品质标志。T 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就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就是质量指标 T 13、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就是各单位的差异性。F 14、变异就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的名称的差异。F 9、调查某校学生,学生“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就是(A)A、标志 13、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就是(B) B数量指标 14、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余额(C)C、可能就是统计指标,也可能就是数量标志 15、年龄就是(B)B、离散型变量 四、多项选择题 1、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BCE)A、全国人口数就是统计总体B、总体单位就是每一个人 C、全部男性人口数就是统计指标 D、男女性别比就是总体的品质标志 E、人的年龄就是变量 2、统计总体的特征表现为(ACD)A、大量性B、数量性C、同质D、差异性E、客观性 3、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BCDE)A、劳动生产率B、产品合格率C、人口密度 D、产品单位成本 E、经济增长速度 4、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ABC)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固定资产净值D、劳动生产率E、平均工资 5、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BD)A、性别B、出勤人数C、产品等级D、产品产量E 文化程度 6、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BE)A、人口性别B、工资级别C、考试分数D、商品使用寿命E、企业所有制性质 7、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有(BE)A、粮食产量B、人口年龄C、职工工资 D、人体身高 E、设备台数 8、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工资”对于各个职工而言就是(ABE)A、标志B、数量标

统计学课程作业及答案2

统计学作业2 单项选择题 第1题某地区有10万人口,共有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A、平均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发展水平指标 答案:B 第2题某企业2002年工业总产值比1992年增长了3倍,则该公司1992-2002年间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速度为() A、11.61% B、14.87% C、13.43% D、16.65% 答案:A 第3题某工业企业的某种产品成本,第一季度是连续下降的。1月份产量750件,单位成本20元;2月份产量1000件,单位成本18元;3月份产量1500件,单位成本15元。则第一季度的平均成本为()。 A、17.67 B、17.54 C、17.08 D、16.83 答案:C 第4题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 答案:C

第5题如果分配数列把频数换成频率,那么方差()。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预期变化 答案:A 第6题某厂5年的销售收入如下:200万、220万、250万、300万、320万,则平均增长量为()。 A、120/5 B、120/4 C、320/200的开5次方 D、320/200的开4次方 答案:B 第7题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变异指标 答案:C 第8题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答案:C 多项选择题 第9题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A、工资总额

统计系-统计学考试题-2012-2013(1)A卷

测试科目: 统计学 测试时间:120 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测试方式: 闭卷 考生院系: 全校学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题分 10 10 35 45 100 得分 评卷 教师 注:本试卷考生可用没有储存功能的计算器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0分) 1.为了了解学生对学校某项政策的意见,从每个学院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些学生进行调查,这样的抽样方法是(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分层抽样 C .系统抽样 D .整群抽样 2.某次公务员测试有100万人参加了测试,所有考生成绩的均值为μ,方差为2σ,现准备随机抽取200人作为样本进行初步的成绩分析,其均值为x ,方差为2s ,则有:( ) A .x =μ B . μ=)(x E C .2 )(σ=x D D .2 )(s x D = 3.某公司年底对员工进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类,则该计量尺度为( )。 A .定类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距尺度 D .定比尺度 4.根据某保险公司投保人缴纳保费(元)的数据绘制的直方图如下,能够较好地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是( )。 院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装 订 线

A .均值 B .中位数 C .方差 D .极差 5.为了研究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公司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选取了几位工作极为认真负责和工作积极性较差的员工进行座谈调查,该调查方式为( )。 A .整群抽样 B .重点调查 C .分层抽样 D .典型调查 6.某设备推销员向某企业推销设备,声称其代理的新设备能有效降低产品的次品率(2π),企业对该设备进行考察,从其加工的产品中随机抽取若干件进行检测,并和旧设备次品率(1π)比较,若真能显著降低产品次品率则准备购进,此时应建立的假设是( )。 A .121120:,:ππππ≠=H H B .121120:,:ππππ<≥H H C .121120:,:ππππ>≤H H D .121120:, :ππππ≤>H H 7.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可能犯两类错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拒绝原假设可能犯弃真错误 B .拒绝原假设可能犯取伪错误 C .不拒绝原假设可能犯弃真错误 D .不拒绝原假设一定犯取伪错误

统计学原理练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练习题及答案 2007-12-7 9:32:24 阅读数:6162 《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 一、判断题(把正确的符号“√”或错误的符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中。)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4、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5、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6、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7、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8、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9、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 10、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 1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1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13、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14、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15、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16、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17、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18、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19、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20、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21、抽样平均均误差反映抽样的可能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的抽样误差可能大于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22、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 23、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24、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统计学测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 1.总体与总体单位之间的关系是( B ) A.在同一研究目的下,两者可以相互变换 B.在不同研究目的下,两者可以相互变换 C.两者都可以随时变换 D.总体可变换成总体单位,而总体单位不能变换成总体 2. 下列标志哪一个是品质标志( C ) A. 产品成本 B. 企业增加值 C. 企业经济类型 D. 企业职工人数 3. 构成统计总体的总体单位( D ) A. 只能有一个指标 B. 只能有一个标志 C. 可以有多个指标 D. 可以有多个标志 4.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有500,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 A.520 B.510 C.500 D.540 5. 社会经济现象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总体单位之间必须存在( B ) A. 差异性 B. 同质性 C. 社会性 D. 综合性 6. 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 A.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 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 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 D. 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7.对某市占成交额比重大的7个大型集市贸易市场的成交额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的组织方式是( C ) A.普查 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8.某一学生的统计学成绩为85分,则85分是( D ) A. 品质标志 B. 数量标志 C. 数量指标 D. 标志值 9.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C ) A. 职工人数 B. 设备台数 C. 学生体重 D. 工业企业数 10. 某企业1994年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提高8%,实际提高6%,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B ) A.75% B.98.15% C.133.33% D.101.89% 11. 假设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 B ) 累计法 B.水平法 C.简单平均法 D.加权平均法 12.“平均每个人占有钢产量”这个指标是( D ) A.总量指标 B.平均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13. 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这时需要分别计算其( A )来比较 A.标准差系数 B.平均差C.极差 D.均方差 14.产品单位成本、产品合格率、劳动生产率、利润总额这四个指标中有几个属于质量指标?( C )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15.在校学生数和毕业生人数这两个指标( A ) A. 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 B. 均为时期指标 C. 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 D. 均为时点指标 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D ) A、调查单位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 2、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B ) 。

教育统计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教育统计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章 1、教育统计学,就是应用数理统计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对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等途径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推断,从而揭示蕴含在教育现象中的客观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统计学既是统计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教育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两种科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从学科体系来看,教育统计学属于教育科学体系的一个方法论分支;从学科性质来看,教育统计学又属于统计学的一个应用分支。 2、描述统计主要是通过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出简单明白的统计量数来描述庞大的资料,以显示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又叫分析统计,它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从我们所研究的全体对象(即总体)中,按照等可能性原则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出总体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组成样本,在样本所提供的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概率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对总体的情况进行科学推断的一种统计方法。 3、在自然界或教育研究中,一种事物常存在几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或获得几种可能的结果,这类现象称为随机现象。 随机现象具的特点: (1)一次条件完全相同的实验有多种可能的结果(这样的实验称为随机实验); (2)在实验之前不能确切知道哪种结果会发生; (3)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重复进行这样的实验。 4、总体,也叫做母体或全域,是指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个体的总和。 当所研究的总体数量非常大时,可以从总体中抽取其中一部分个体来观测,由此来推断总体的信息,从总体中抽出的这部分个体就称为样本,它是用以表征总体的个体的集合。 通常将样本中样本个数大于或等于30个的样本称为大样本,小于30个的称为小样本。 5、复置抽样指每次抽出的个体经观测后,仍放回原总体,然后再从总体中抽取下一个个体。 6、反映总体特征的量数叫做总体参数,简称参数。反映样本特征的量数叫做样本统计量,简称统计量。 参数是总体的真正数值,是固定的常量,理论上应该通过计算总体中全部个体的数值而获得,但由于总体中个体的数量通常很大,总体参数往往很难获得,在统计分析中一般通过样本的数值来估计。在进行推断统计时,就是根据样本统计量来推断总体相应的参数。 第二章 1、按照数据的来源,可分为计数数据和度量数据;按照数据的取值情况,可分为间断性数据和连续性数据;按照数据的测量水平,可分为称名数据、顺序数据、等距数据和比率数据。 2、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包括对数据进行排序、统计分组、绘制统计图表等。 3、表的结构要简洁明了;表的层次要清晰;主谓分明。 4、连续性数据:(2),(3);间断性数据:(1),(4)。 5、略 6、(1)50;(2)75;(3)34;(4)5;(5)45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题目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一、考试题型 单选:12%,每小题2分,共12分,见平时作业手册; 多选:8%,每小题2分,共8分,见平时作业手册; 判断:10%,每小题2分,共10分,见平时作业手册; 简答题:20%,每小题10分,共20分; 计算题:50% 考试时间:90分钟,闭卷,可以带计算器 二、简答题 1、举例说明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有何不同? 答:标志是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特征或属性,即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例如:工人的“工资”是标志,而工资为“1200”分,则是标志表现。 2、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发下主要内容:(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和时限;(5)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3、简述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答:调查对象即统计总体,是根据调查目的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统计总体这一概念在统计调查阶段称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也就是总体单位,它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即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报告单位也成填报单位,也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基层企事业组织。调查单位是调查资料的直接承担者,报告单位是调查资料的提交者,二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例如对工业企业进行全部设备调查时,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而每个工业企业则是填报单位。 4、某地区对占该地区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个企业进行调查,你认为这种调查方式是重点调查还是典型调查?为什么? 答:首先,从该题内容可知该地区对工业企业进行的是一种非全面调查;第二,非全面调查包括抽样调查、重点调查额典型调查。这三种非全面调查的主要区别是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抽选单位,重点调查是根据单位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比重来确定调查单位,而典型调查时依据对总体的分析,有意识地选取调查单位。因此,根据本题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可判断出该地区对工业企业进行调查,采用的是典型调查方式。 5、简述变量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 答:变量分组包括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离散变量变动幅度小,分组可以选择单项式分组。如果离散变量的变动幅度较大,分组应该选择组距式分组。而对于连续变量只能用组距式分组。 6、单项式分组与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 答:离散型变量如果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小,可依次将每个变量值作为一组。采用单项式分组。离散型变量如果变量值变动很大,次数又很多,或是连续性变量,采用组距式分组。 7、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并举例说明。 答: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计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如:各工种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比重。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如:轻重工业比例。 8、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区别?

统计学习题集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 习题集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第1章导论 一、判断题 1. 在对全国工业设备进行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设备是统计总体,每台工业设备是总体单位。() 2.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3. 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值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 4. 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5. 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6. 统计具有信息、咨询和监督的整体功能,在上述三个职能中,以提供咨询为主。() 7. 某生产小组有5名工人,日产零件为68件、69件、70件、71件、72件,因此说这是5个数量标志或5个变量。() 8. 统计指标有的用文字表示,叫质量指标;有的用数字表示,叫数量指标。() 二、单选题 1.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D、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2.下列总体中,属于无限总体的是() A、全国的人口总数 B、大海里的鱼 C、城市流动人口数 D、某市工业企业设备数 3.统计工作的全过程各阶段的顺序是() A、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B、统计调查、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整理 C、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4.由工人组成的总体所计算的工资总额是()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标志值 D、质量指标

5.几位工人的月工资分别是500元、520元、550元、600元,这几个数字是() A、指标 B、变量 C、变量值 D、标志 6.统计标志用以说明() A、总体属性和特征 B、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范畴 C、单位具有的属性和特征 D、总体单位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动作的结果 7.变异性是指() A、在不同单位可以有不同的标志值 B、总体单位有许多不同的标志 C、现象总体可能存在各式各样的指标 D、品质标志的具体数值 8.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是() A、小王英语考试成绩为85分 B、广州至北京的机票价格为1360元 C、光华公司1999年4~6月份的利润为200万元 D、钢材20吨 9.总体和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 A、在某些场合是要互相变换的 B、只存在总体变换为总体单位的情况 C、只存在总体单位变换为总体的情况 D、所有的标志都能变换为单位 10.离散变量可以() A、被无限分割,无法一一列举 B、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通常取整数 C、用相对数表示 D、用平均数表示 11.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企业个数 B、企业的职工人数 C、用相对数表示的数据 D、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 12.统计指标体系是指() A、各种相互联系的指标所构成的整体

1111统计学考题集及答案

练习1. 采用简单随机重置抽样的方法,从2000件产品中抽查20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要求: (1) 计算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 (2) 以%概率保证程度,对合格品率和合格品数目进行区间估计。 (3) 如果合格品率的极限误差为%,则其概率保证程度是多少 解:已知 ()()()% %Z F n N 31.245.952000002=?===件件 ()%p 95200 190 1==样本合格频率为: ()()% n P P p 54.1200 95.0195.01=-= -= μ ()()()()()()() 件%%:合格产品数估计区间:%%,%%::产品合格率的估计区间 , NP % , % P % %Z Z %Z F 9611838108.98000292.91000208.9892.9108.39508.39508.354.1229546.02=??=+-=?=?=?∴==μ()()()% F Z F % % Z Z 64.865.15.154.131.23==== ? =?=?μ μ 练习2.某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在3000小时以下为次品,现在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5000个产品中抽取100个对其使用寿命进行测试,其结果如下: 电子产品使用寿命表 根据以上资料,要求: (1)按重置抽样和不重置抽样计算该产品平均寿命的抽样平均误差。 (2)按重置抽样和不重置抽样计算该产品次品率的抽样平均误差。 (3)以95% 的概率保证程度,对该产品的平均使用寿命和次品率进行区间估计。 解:

(1)()()()小时小时 x S x 7.7341 100000 440533404100000 434=-=== 重置抽样() ()小时 5.73100 7 .734n X x == = σμ 不重置抽样:765.7299.05.73)1(2 x =?=- = N n n σμ (2)重置抽样:()()% 4.1100 02.01 02.0 n P 1 P p =-=-= μ 不重置抽样:%386.199.0%4.15000 100 1%4.1)1()P 1(P p =?=-?=--= N n n μ (3)()96.1% 95==Z Z F ()小时1445.7396.1=?=?X %7.2%4.196.1p =?=? 估计区间为: ()()() , X 小时,:4844196414434041443404=+- () () %. , P P 740:7.227.22即%%,%%:+- 1. 假设检验:总体平均数、总体成数—双侧和单侧; 练习3. 某牌号的彩电规定无故障时间为10000小时,厂家采取改正措施,现在从新批量彩电中抽取100台,测得平均无故障时间为10150小时,标准差为500小时,能否据此判断该彩电无故障时间有显著增加(01.0 =α ) 解 :()()() 150 10x 100n 000 10X 0小时件小时已知: === ()() 01.0 500X (大样本)小时==α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