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水浒传》阅读竞赛试卷(1—20章)(含答案)

名著《水浒传》阅读竞赛试卷(1—20章)(含答案)

(本试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9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3分)

A.《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B.《水浒传》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也有认为是明人罗贯中所做。

C.《水浒传》的故事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大概发生于宋仁宗年间。

D.《水浒传》的结构基本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七十回,主要是歌颂起义英雄的反抗行动;七十一回以后主要受招安、征辽、征方腊的故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分)

A.林冲性格隐忍,为人耿直有义气,面对性命之忧,他只好被迫大闹野猪林,他的“逼上梁山”反映了小说“官逼民反”的主题。

B.鲁达找李忠、史进借盘缠赠金家父女,史进摸出二两纹银来,被鲁达嫌弃“不爽利”,侧面反映了鲁达慷慨大方、仗义疏财的性格。

C.史进是华阴县史家庄史太公的儿子,他全身刺了九条青龙,江湖人称“九纹龙”,他是水浒中第一个出场的梁山好汉。

D.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因失了花石纲高俅不容他复职,走投无路只好投身在梁中书府中,一心想着光宗耀祖、封妻荫子。

3.下面的人物经历按照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大闹五台山②大闹桃花村③大闹野猪林

④拳打镇关西⑤单打二龙山⑥火烧瓦罐寺⑦倒拔垂杨柳

A.④②①⑦⑥⑤③

B.④①②⑥⑦③⑤

C.④①⑥⑦②③⑤

D.④②⑥⑦①⑤③

二、连线题(将人物、绰号和相关故事连接起来)(12分)

杨志托塔天王风雪山神庙

宋江及时雨梁山小夺泊

林冲九纹龙剪径赤松岭

朱仝豹子头北京城斗武

晁盖美髯公私放晁天王

史进青面兽智稳插翅虎

三、填空题(13分,每空1分)

1.鲁达听了金氏父女的诉说,气愤地说道:“你两个且在这里,等酒家去打死那厮便来。”以上这段文字出自《水浒传》的第三回,回目后部分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鲁达在惩治恶霸镇关西的时候采取先激后打、边打边骂的策略,体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

2.《水浒传》中对林冲恩将仇报的人是______,恩将恩报的人是给他通风报信的______。

3.鲁达因为___________而彻底让众泼皮心服口服;林冲观鲁达耍禅杖而对他英雄相惜;林冲因为被陷害___________而被发配到沧州;杨志因为___________被充军;______因为醉卧灵官殿被朱仝和雷横当作贼人抓住,后来又被晁盖假意认作舅甥保了下来。

4.在《水浒传》中,“刀笔敢欺肖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是对既精通刀笔、熟悉吏道,又能仗义疏财、团结江湖好汉的梁山起义英雄________的颂赞之词。“胸中藏战将,腹内忍雄心”、“谈笑鬼神皆丧胆,指挥豪杰尽倾心”是对梁山首领________的赞颂。“禅仗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指的是________。“头绾两枚鬅松双丫髻,身穿一领巴山短褐袍”,常做道士装扮,能

呼风唤雨,驾雾腾云的是________。

四、材料题(26分)

(一)郑屠道:“着人与提辖拿了,送将府里去?”鲁达道:“再要十斤寸软骨,也要细细地剁做臊子,不要见些肉在上面。”郑屠笑道:“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鲁达听得,跳起身来,拿着那两包臊子在手,睁着眼,看着郑屠道:“洒家特地要消遣你!”把两包臊子劈面打将去,却似下了一阵的“肉雨”。郑屠大怒,两条忿气从脚底下直冲到顶门,心头那一把无明业火焰腾腾的按捺不住,从肉案上抢了一把剔骨尖刀,托地跳将下来。鲁提辖早拔步在当街上。

1.选文中鲁提辖为什么要特地消遣郑屠?体现了他什么性格?请再举出能反映他这种性格的一个细节。(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说言未了,只见A双眉毛别起,两眼圆睁,坐在交椅上大喝道:“你前番我上山来时,也推说粮少房稀。今日晁兄与众豪杰到此山寨,你又发出这等言语来,是何道理?”B便说道:“头领息怒。自是我等来的不是,倒坏了你们山寨情分。今日王头领以礼发付我们下山,送与盘缠,又不曾热赶将去,请头领息怒,我等自去罢休。”

2.选文中A是《水浒传》中的________(人名),B是________(人名),B这样说的用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三)当时张见草场内火起,四下里烧着,林冲便拿枪,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前面有人说将话来。林冲就伏在庙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响,且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却被林冲靠住了,推也推不开。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道:“这条计好么?”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

3.这三人为什么放火烧草料场?这三人的“这条计”好在哪里?(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林冲道:“你看我命苦么!等了三日,甫能等得一个人来,又吃他走了。”小校道:“虽然不杀得人,这一担财帛可以抵当。”林冲道:“你先挑了上山去,我再等一等。”……只见山坡下转出一个大汉来,……那汉子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林冲正没好气,……抢将来斗那个大汉。(《水浒传》第十一回,第十二回)

4.“那汉子”是谁?林冲“斗那个大汉”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酒。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哕唣。”

5.“那汉”、“这客人”和“你这客人”分别指的是谁?(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件事情的成功一般要具备三个条件:天时、地利、人和。押送金银担时,杨志一防再防,为何还会上当?请就三个条件简述理由。(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9分)

1. C

2. C

二、连线题(将人物、绰号和相关故事连接起来)(12分)

杨志托塔天王风雪山神庙

宋江及时雨梁山小夺泊

林冲九纹龙剪径赤松岭

朱仝豹子头北京城斗武

晁盖美髯公私放晁天王

史进青面兽智稳插翅虎

三、填空题(13分,每空1分)

1.鲁达听了金氏父女的诉说,气愤地说道:“你两个且在这里,等酒家去打死那厮便来。”以上这段文字出自《水浒传》的第三回,回目后部分的名称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_》。鲁达在惩治恶霸镇关西的时候采取先激后打、边打边骂的策略,体现了他嫉恶如仇、粗中有细_的性格。

2.《水浒传》中对林冲恩将仇报的人是陆谦,恩将恩报的人是给他通风报信的李小二。

3.鲁达因为倒拔垂杨柳_而彻底让众泼皮心服口服;林冲观鲁达耍禅杖而对他英雄相惜;林冲因为被陷害误入白虎堂而被发配到沧州;杨志因为杀了泼皮牛二被充军;刘唐因为醉卧灵官殿被朱仝和雷横当作贼人抓住,后来又被晁盖假意认作舅甥保了下来。

4.在《水浒传》中,“刀笔敢欺肖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是对既精通刀笔、熟悉吏道,又能仗义疏财、团结江湖好汉的梁山起义英雄宋江_的颂赞之词。“胸中藏战将,腹内忍雄心”、“谈笑鬼神皆丧胆,指挥豪杰尽倾心”是对梁山首领吴用的赞颂。“禅仗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指的是鲁达。“头绾两枚鬅松双丫髻,身穿一领巴山短褐袍”,常做道士装扮,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的是公孙胜_。

四、材料题(26分)

(一)1.选文中鲁提辖为什么要特地消遣郑屠?体现了他什么性格?请再举出能反映他这种性

2.选文中A是《水浒传》中的林冲_(人名),B是吴用(人名),B这样说的用心是智激吴用火并王伦。(3分)

4.“那汉子”是谁?林冲“斗那个大汉”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3分)

那汉子是杨志。林冲斗大汉的原因是林冲投靠梁山,王伦担心会强占梁山,于是刁难林冲交纳

“投名状”。二人不分胜负,被王伦等人制止(或“杨志前往东京,林冲如愿坐了梁山第四把交椅”)。

(五)

5.“那汉”、“这客人”和“你这客人”分别指的是谁?(3分)

“那汉”是白胜,这客人是刘唐,“你这客人”指的是吴用。

6.一件事情的成功一般要具备三个条件:天时、地利、人和。押送金银担时,杨志一防再防,为何还会上当?请就三个条件简述理由。(5分)

天时:天气炎热,挑担劳累,他们实在是需要喝酒解渴解乏;

地利:选择黄泥岗地广人稀,便于下手;

人和:晁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的计策实在高明;杨志急功近利又刚愎自用(自视甚高),激化了内部矛盾,被迫陷入险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