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飞机各项计算公式

模型飞机各项计算公式
模型飞机各项计算公式

1、雷诺数Re=pvb/μ(空气密度p-kg/m^3;标准状态下为1.226,与气流相对速度v-m/s,翼型弦长b-m,黏度μ=0.0000178):雷诺数的大小决定该翼型所做机翼的性能,如边界层是湍流边界层还是层流边界层,普通翼型的极限雷诺数(边界层从层流变为湍流)大约是50000,雷诺数还决定了机翼的与来流迎角(攻角)范围,在不失速的情况下,同一翼型,同一表面粗糙程度,同展弦比,同平面形状的机翼,雷诺数越大,则不失速攻角的范围越大,《《重点!通过观察风洞实验所得曲线,在雷诺数大于50000的情况下,两翼型雷诺数相差几万但升力系数曲线基本重合,也就是说,模友在选择翼型时在雷诺数大于50000时,计算出最大雷诺数(v 取最大值),然后直接用最大雷诺数的那个翼型数据计算即可,不同的是雷诺数大的助力系数要小一些,由此结论还能得出雷诺数大于50000时,翼型升力性能与速度的改变和翼型弦长的大小关系微小,在航模上可忽略。》》

2、升力计算:Y=1/2V^2pSCl(升力Y-单位N,气流相对速度V-m/s,空气密度P-kg/^3;,S翼面积-m^2,Cl-翼型的升力系数)改公式计算的是翼型理想升力,即在展弦比为无穷大时,不受翼尖涡流影响时的升力,升力系数代翼型数据,设计航模时应该对其进行修改,后面会讲到。

3、阻力计算:D=1/2V^2PSCd(阻力D-单位N,Cd-阻力系数,其它与升力计算相同)实际情况下机翼的阻力为翼型理想阻力+涡流诱导阻力,该公式计算的是翼型理想阻力,阻力系数代翼型数据。

4、涡流诱导阻力:D=1/2V^2PSCdi,(D为诱导阻力,Cdi为诱导阻力系数——Cdi=Cl^2/3.142A,展弦比A后面再详细介绍,Cdi计算公式中升力系数用翼型数据),非圆形或梯形机翼须乘以修正系数(1.05-1.1)圆形或梯形部分越多修正系数越小。

5、展弦比:A=L^2/S(L翼展,S翼面积,计算比值时L与S用同一单位,L厘米则S 用cm^2)展弦比大则不失速迎角范围小,小则反之,因为小展弦比时翼尖涡流大产生抑制边界层与机翼分力的作用力大。

6、翼尖涡流产生原因:由于上下表面有压强差,且机翼不是无限长,所以机翼下的气体会绕过翼尖流向上表面。安装翼梢小翼可有效减少涡流带来的影响,减少诱导阻力,提升相同迎角下的升力。

7、零升力迎角与绝对迎角:对称翼型的零升力迎角就是翼弦与来流间夹角为0°,所以绝对迎角同上,而非对称翼型在翼弦与来流迎角为0°时仍有升力产生,所以其绝对迎角为:迎角-0升力迎角(这类翼型的0升力迎角一般为负数),0升力迎角可从翼型数据表中查得,用画图法也渴求得大致0升力迎角,在翼型中弧线上找翼型最厚处所对应的点,与后缘那点连线,这条线叫0升力弦,当它与来流夹角为0时,不对称翼型不产生升力,绝对迎角在修正升力系数时有重要作用。

8、诱导迎角:由于翼尖涡流的存在,会使机翼的实际迎角变小,变小的角度叫诱导迎角,计算公式为18.2Cl/A(单位同上)Cl升力系数取翼型的升力系数。

9、下洗角:翼尖涡流造成下洗,计算公式为36.5Cl/A(升力系数代翼型的升力系数)

10、下洗速及对尾翼的影响:尾翼在主翼后面,若再主翼下洗流范围内,由于下洗流速为与空气相对流速的90%左右,且具有下洗角,则尾翼为负迎角,与空气相对速度为90%左右,

避开下洗流只要在设计飞机前画一直线,代表主翼弦,计算出下洗角画线代表下洗流,则尾翼可设计在这条线上方(由于下洗具有一定范围,所以最好不要往下方设计)。

11、升力系数的修正:在雷诺数大于50000时,升力系数在不失速的情况下为一次函数,图像时一条直线,具有斜率,斜率计算:B=Cl/绝对迎角+诱导迎角,此时Cl用翼型数据,由此得出展弦比一定时,升力系数为:B*绝对迎角(绝对迎角+零升迎角即为攻角)

12、机翼极曲线与飞机极曲线:选取几个机翼迎角(不失速)分别计算实际升力系数及计算翼型阻力系数+诱导阻力系数,用升力系数/阻力系数之和,比值最大是的迎角及时机翼最佳迎角,在此迎角飞行时,升力最大,阻力最小,有于计算升力和阻力时,两式一约,用升力系数/阻力系数之和即可,计算出的迎角可做为机翼的安装角(机身直线与翼弦的夹角,绝对迎角+零升迎角即为其度数)。飞机其它部分会对机翼安装角有影响,计算方法:S*Cl(实际升力系数)/S*(翼型阻力系数+诱导阻力系数)+机身及机轮等的阻力系数*算术面积(椭圆横街面机身《最大横街面面积》0.13,方截面机身《面积同上》0.42,方截面机身加整流罩0.21,钢丝《长8直径》1.4,机轮《宽*直径》0.46,浮筒0.415《最大横截面积》.尾翼如不对升力做贡献则只带阻力系数*面积,做贡献则向主翼一样,按实际展弦比计算后代数据如公式,比值大者用为安装角。

13、上反角:当飞机与来流有夹角时,上反角会有保持航向的作用,原理是改变了上反部分机翼的实际迎角,计算公式为:迎角改变量=βT/57.3(β侧滑角,T上反角)此时先下倾斜一侧的迎角加大,另一侧减小,作用力矩大小的方法是取上反段机翼翼展向线的中点(梯形上反翼先平分面积在区点),空气动力作用在这点,可算得力矩,但有上反角就应有更大的垂尾,否则转向困难。

14、上反翼的迎角计算:这类机翼的迎角改变,实质是水平面上投影面积大小的无上反机翼在改变。

15、飞机最大航速计算:根据加速度公式推导:F=1/2V^2P*各部分阻力系数*计算面积。

16、爬升与俯冲迎角的计算:在纸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力的图示,先不考虑阻力,画出动力和重力。用

F=1/2V^2P*各部分阻力系数*计算面积列方程求出在想要航速时的F(动力),画图示,减去阻力,将剩余动力与重力做力的分解,得航向,翼弦与航向间夹角即为此时迎角(注意好好分析图,判断好正负值)。

###:最后理一下逻辑关系:有展弦比,有翼尖涡流,翼尖涡流产生诱导阻力,使升力减小,剩余升力时的升力系数为实际升力系数,翼型数据是翼型特性,空气动力学在同一翼型上具有相似性,面积决定了产生升力,及时有翼尖涡流,但不减少翼型阻力,反而增加了诱导阻力,故计算时升力系数的选用应分清,上反机翼迎角改变,但一个上表面对应一个下表面,用微元法将上反机翼分为横竖两种,由于忽略横的那种,所以轻木翼肋应竖的安装。

只要有足够大的平尾和长尾杆,机翼力矩变化可不考虑。副翼有效程度可当作平板翼型以90%航速计算升力,但副翼与机身不垂直(如等腰梯形平面的机翼)不能以舵机转角来代替应角,要

小一些,可用二面角的知识推导,但一般情况下副翼足以,不值得计算。希望天空中能有更多中国模友自主设计的航模的身影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