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产茶省区生产概况

中国主要产茶省区生产概况
中国主要产茶省区生产概况

中国主要产茶省区生产概况

作者:一叶蒙山

我国茶树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地域广阔,生产状况各异,各省茶叶生产情况及栽培特点也不一致。

1.福建省

福建省是一较古老的茶区,唐代已有茶叶生产,到了宋代有较大的发展,许多国家茶的语音由福建厦门茶的语音演变而来。福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水量在1000~20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70%~80%,年平均气温17~22℃,年活动积温4500~7700℃。福建茶树品种资源十分丰富,茶树品种达830多个,福鼎大白茶、铁观音、政和大白茶、水仙、毛蟹、黄dan、本山、梅占等均为茶农选育而成,福云6号、福云7号、福云10号等良种由福建省茶叶研究所培育,良种普及率居全国第一。

该省山峰高峻,坡度较大,一般旧茶园多在坡地砌成梯田种茶,少数栽在山顶或谷地平原上。该省茶类最多,有乌龙茶、白茶、红茶(工夫红茶、小种红茶、红碎茶)、绿茶(烘青、炒青、蒸青)和花茶等,各类茶中名茶亦多,如乌龙茶中的“武夷岩茶”、“大红袍”、“安溪铁观音”,白茶中的“白毫银针”、“白牡丹”,红茶中的“正山小种”等,花色多,独具风格,销路广,声誉高。不少茶叶是根据品种特点,单独采制、单独销售。

2.浙江省

浙江省制茶历史已有1700多年,唐代种茶已较普遍。约18世纪初,开始对外出口贸易。浙江省年平均气温在15.6~16.4℃之间,年降水量为1328~1704mm,年相对湿度为80%,年活动积温5000~5500mm,气候土壤宜于茶树栽培,又有长期经验。新中国成立后,不断推广栽培新技术,并针对生产需要在不同年代均各有特点。20世纪70年代主要推广鸠坑种、福鼎、毛蟹等品种;20世纪80年代重点推广迎霜、劲峰、翠峰、福鼎、龙井43、菊花春、碧云、浙农12、浙农25等无性系良种。

浙江省主要生产绿茶,西湖龙井、莫干黄芽、径山茶等历史名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亦生产红茶和花茶等,近几十年来大力发展名优茶,茶叶产值居全国之首。

3.云南省

云南是茶树的原产地之一,据考证,早在三千多年前云南境内的富源(商周时称今富源县为平夷县)等地山中出茶,唐宋时已兴盛,宋代普洱县就是著名的茶马市场。云南茶区属高海拔低纬度,地貌复杂,生态条件多样,呈“立体气候”。茶园分布在1200~2000m,年平均气温在12~23℃之间,活动积温在4500~

7500℃之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mm以上,最高为2000mm左右。全省除高寒山区外,气候温暖多湿,宜茶地区广阔。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已发现大量的野生种),在勐海建成了国家级茶树种质资源圃。全年茶树生长期长,栽种3年便可成园开采,一般采摘期每年达8~9个月以上。省内滇西、滇南基本种植大叶种,滇中、滇东北茶区气温较低,主要种植小乔木和灌木型品种。生产茶类有红茶、绿茶、普洱茶、紧压茶(沱茶、七子饼茶、砖茶等)和花茶等,尤其以红茶和普洱茶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名。

4,湖北省

湖北省早在晋代前就有栽茶,19世纪以来,成为我国茶叶出口的重要产地之一。全省年平均气温为15~17℃,年降水量在800~1700mm之间,而茶树活跃生长期的降水量均在1000mm以上,年无霜期207~307d,具备了茶树生长较适宜的生长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全省先后建立30多个国营茶场,1965年以来发展大批以茶农经营为主的新茶园,占全省茶园面积的70%以上。从1997年以来,大力实施以茶树无性系栽培、机制名优茶加工等为重点的茶资源综合开发工程,有力地推动了茶叶生产朝着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茶树品种除农家群体、恩施大叶种、宜昌大叶种以及崇阳大叶种等,还引进福鼎大白茶等良种,生产的茶类有绿茶(包括老青茶)、红茶及黑茶。

5.四川省

四川省为我国古老茶区之一,栽茶已有3000多年历史。西周初期,巴蜀已有人工栽培茶树,西汉时,蒙山植茶,今彭山县成为茶叶市场。唐代蒙山名茶兴起,宋代是四川茶业的兴盛时期,据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彭州知州吕陶估计,“蜀茶岁约三千万斤”,创历史最高纪录。

四川为盆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四周群山绵延,丘陵荒地多,河流交错,春夏凉爽,湿润多露,秋冬暖和,适宜茶树生长。四川茶区生态条件优越,生产潜力大,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茶树品种以四川中叶种为主,以外省引进的鸠坑种、云南大叶种、福鼎大白茶等良种以及本省的南江大叶茶、崇庆枇杷茶、筠连早白尖、古蔺牛皮茶和育成的新品种扩建新茶园。主要生产红茶、绿茶、黄茶、南路边茶和西路边茶。

6.湖南省

湖南栽茶历史悠久,西汉时就已产茶。唐代,湖南的湘、资、沅、澧四水流域均已产茶省。宋时产茶已超过0.5万吨。明清时期,特别是明末清初,茶叶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茶叶的产量之多、质量之好已驰名中外。

茶区年平均气温16~18℃,年活动积温为5000~5800℃,无霜期261~313d。年平均降雨量1200~1700mm,其中4~9月的降水量为800~1200mm。生产茶类有红茶、绿茶(包括老青茶)及黑茶,有一大批历史名茶和新创制的名优茶。

7.安徽省

秦汉时,四川经陕西、河南而将植茶传至皖西,到唐代安徽茶叶已颇为繁荣,当时安徽西部、南部、山区丘陵已经广植茶树,安徽茶叶已远销山东、河北、陕西等地。新中国成立后,不仅皖南、皖西北原有老茶区发展了,使不少老茶山换了新面貌,而且丘陵地新区也发展种茶。安徽省生产的茶类为红茶、绿茶和黄茶,其中的“祁红”、“屯绿”、“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驰名中外。

2020中国茶叶进出口分析情况

2020中国茶叶进出口分析情况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叶生产大国。近几年,中国茶叶生产快速发展,茶叶种植面积扩大,茶叶产量不断增长。 红茶仍是主要进口品种 中国茶产业在2019年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总产量以及产值等主要指标均创新高,与此同时,困扰产业发展的产销矛盾也日益突出,消费人口与消费总量增速持续趋缓,市场存量继续增加。 面对国内茶叶市场内销趋缓局面,2019年,我国进口茶叶数量仍在持续提升。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进口茶叶4.43万吨,同比增长22.25%,其中红茶进口量为 3.64万吨,占总量的83.77%。进口茶叶总金额为1.87亿美元,同比增长5.06%,其中红茶进口额为1.26亿美元,同比增长7.07%,占总金额的67.3%。 具体到地区来看,2019年,我国进口茶叶超过千吨的地区共8个,其中浙江、福建以及江苏分列前三,进口茶叶量均在7千吨以上,浙江以9260.5吨的茶叶进口量排名第一。另外五个千吨以上茶叶进口量的地区是广东、北京、上海、广西以及安徽。 出口品种绿茶最多 出口方面,2019年,面对摩洛哥、欧盟、美国等传统市场的可预见性下降,中国茶企及时调整战略布局与结构,全年茶叶出口呈现出总量盘整、价额大增的态势,量价额均创历史新高。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茶叶出口数量36.65万吨,同比上升0.52%;

金额为20.20亿美元,同比上升13.61%;出口均价5.51美元/公斤,同比上升13.14%。 从品种来看,目前,我国茶叶出口仍以绿茶为主,2019年绿茶出口量为30.39万吨,同比增长0.33%,占总量的82.92%;绿茶出口额为13.18亿美元,同比增长7.77%,占总额的65.25%。 从出口国家/地区来看,2019年,中国茶叶在传统市场面临严峻挑战,制约出口在局部市场出现下降的两大因素包括技术壁垒和关税壁垒。 在技术壁垒方面。一是中国茶叶对摩洛哥这一最大传统市场的出口量仅为7.43万吨,同比下降4.2%;主要原因是该国于2019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进口茶叶农残限量新标准。二是欧盟不断增加农残检测项目,提高农残限量标准,使中国茶叶对欧盟出口量仅为2.8万吨,出口金额为1.2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5%和12.1%。 在关税壁垒方面,2018年,美国是中国茶叶出口(量、额)的第四大贸易国。受贸易战影响,2019年9月1日起,美国对中国茶叶征收15%的关税,致使2019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茶叶1.47万吨、出口额为0.70亿美元,同比分别下滑5.2%和21.35%。 具体到地区来看,2019年,我国出口茶叶超过万吨的地区共7个,其中浙江、安徽、以及湖南分列前三,出口茶叶量均在3万吨以上,浙江以15.88万吨的茶叶出口量排名第一。另外4个万吨以上茶叶出口量的地区是福建、湖北、江西以及四川。

茶叶生产现状的思考

茶叶生产现状的思考 凤庆是滇红之乡,有上千年种植茶叶的历史,全县现有茶园面积27万亩,年产茶叶达万吨。笔者通过对凤庆茶叶生产加工的初步调查,有了一些不成熟的思考,想与热衷于凤庆茶叶事业的同志一起商榷。 一、凤庆茶叶人文地理优势 凤庆县是世界着名的“滇红”之乡,是全国十大产茶县之一,是国家出口商品茶叶基地县和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县。拥有西南地区最大、出口红茶最多、获自营出口权的茶叶加工企业——云南滇红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加工茶叶的6000吨以上。全县累计建成茶园万亩,高优生态茶园万亩,投产面积22万亩,茶叶产量达万吨的滇红工夫茶、滇绿茶、普洱茶、花茶、奶茶使凤庆声誉四海,名振五洲,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着名茶乡。凤庆县有龙润茶业公司、六大茶山茶业公司等知名企业在凤庆注资建厂,共有27家茶叶加工企业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 凤庆县,位于东经99°31′~100°13′,北纬24°13′~25°02′之间,海拔最低为营盘镇三塔河口919米,最高为雪山黄竹林主峰米。垂直高差米,形成典型的立体气候和立体农业结构。素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干凉同季,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之美称。具有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候优点,雨量充沛、年温差小、日差较大;无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候特点:无台风、暴雨、寒潮、低温。具有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所需要的光、水、热、气条件,得天独厚。 二、凤庆茶叶市场现状 凤庆县茶叶产业在县委政府的扶持政策下,种植面积、茶叶产量在全国全省来讲位列前茅,尤其XX年普洱茶热引来茶叶市场升温,切切实实给农民带来了实惠。而XX年过后,茶叶市场一阵严寒低迷,茶叶初制茶平均价格从每市斤20多元急降至到每市斤几元钱,这种状况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困惑,凤庆茶产业要不要继续发展呢 实际上凤庆茶叶有它独特的地理优势、品质优势、品牌优势的,凤庆茶叶生长在相对的海拔、气候、土壤环境中,茶叶中物质含量优于其它茶种,凤庆滇红工夫红茶等优质产品在茶叶市场上,仍有强势的竞争力,所以凤庆茶应从技术层面上发掘其市场潜力。

我国名茶的茶区分布

我国名茶的茶区分布 中国是种植茶树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国家,在我国广大的领土上,种植着许多名茶。分布在我国的各个地区,主要的有四大茶区。 中国茶区:中国现有茶园面积110万公顷。茶区分布辽阔,东起东经122度的台湾省东部海岸,西至东经95度的西藏自治区易贡,南自北纬18度的海南岛榆林,北到北纬37度的山东省荣城县,东西跨经度27度,南北跨纬度19度。共有21个省(区、市)967个县、市生产茶叶。全国分四大茶区:即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 1、西南茶区 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东南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生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 云贵高原为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形复杂,有些同纬度地区海拔高低悬殊,气候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不寒冷,夏不炎热。土壤状况也较为适合茶树生长,四川、贵州和西藏东南部以黄壤为主,有少量棕壤;云南主要为赤红壤和山地红壤。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比其他茶区丰富。 2、华南茶区 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省(区),为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茶资源极为丰富,生产红茶、乌龙茶、花茶、

白茶和六堡茶等,所产大叶种红碎茶,茶汤浓度较大。 除闽北、粤北和桂北等少数地区外,年平均气温为19℃-22℃,最低月(一月)平均气温为7℃-14℃,茶年生长期10个月以上,年降水量是中国茶区之最,一般为1200毫米-2000毫米,其中台湾省雨量特别充沛,年降水量常超过2000毫米。茶区土壤以砖红壤为主,部分地区也有红壤和黄壤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 \3、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年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3。生产的主要茶类有绿茶、红茶、黑茶、花茶以及品质各异的特种名茶,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 茶园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少数在海拔较高的山区。这些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5℃-18℃,冬季气温一般在-8℃。年降水量1400毫米-1600毫米,春夏季雨水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80%,秋季干旱。茶区土壤主要为红壤,部分为黄壤或棕壤,少数为冲积壤。 4、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等地。江北茶区主要生产绿茶。 茶区年平均气温为15℃-16℃,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一般为-10℃左右。年降水量较少,为700毫米-1000毫米,且分布不匀,常使茶树

中国茶叶市场分析报告完整版

中国是茶叶原产地和第一生产、消费大国,有上千年的饮茶历史,茶叶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现在的国内茶叶市场看似波澜不惊,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众多茶叶企业亟待破茧而出。 国内茶叶市场问题 目前我国茶叶市场整体需求趋于饱和,消费增长速度低于茶叶生产能力的扩张速度,呈现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加上历史积淀的影响,我国的茶叶市场呈现如下特点: 1.多:茶叶种类多,行业企业多。 由于历史、地理原因,我国茶叶种类众多,大约有上千种茶叶,仅名茶就有两百种左右,而每一种茶叶因采摘时节、产地不同又可分出众多子类。 与茶叶种类多相对应的就是我国从事茶叶种植、加工的企业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大约8000万茶农、7万家茶企。 2.乱:管理无序,标准缺失。 产品种类和行业企业众多本就容易形成混乱的市场局面,而行业管理不健全和产品标准的不易操作更导致了茶叶行业出现比较混乱的局面。 近年来,各地大建茶叶城、茶叶批发市场,甚至一个城市建有多个批发市场,超出了市场的需要,结果导致市场内商户的销量和利润越来越薄。而且批发市场由个体商户组成,自身所普遍存在的散、乱、杂和不易监管等特点,很容易发生漫天要价的情况。管理的松懈也导致食品行业普遍推行的QS认证在茶叶行业得不到有效执行。 我国现行茶叶品质标准中,关于茶叶的感官品质都采用定性语言描述,消费者难以理解和应用,致使标准在交易定价中很难发挥作用,形成实施上的标准缺失情况。普通消费者在购买茶叶时往往难辨良莠,听任一些不良茶商的信口胡言,以次充好,长此以往也会抑制消费者需求。 此外,行业内还存在假冒伪劣、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也严重影响了行业形象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3.弱:企业实力弱,品牌意识弱。 我国茶叶企业数量虽多,但多数都非常弱小,规模上亿的企业屈指可数,而且没有能够主导行业发展的企业。2008年,7万家茶企共实现茶叶总产值300亿元人民币,而同年仅联合利华立顿一家茶加工企业年产值即达到23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茶叶产值的2/3强。 我国多数企业还处于小规模、分散经营的阶段,采用传统粗放经营模式,通过分布在各地的同乡和批发商销售。产品也主要依靠散装形式销售,茶企普遍缺乏品牌意识。目前我国有7万家茶厂,注册了自己品牌名称的还不到1000家。

乡镇茶叶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范本

Screen and evaluate the results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analyze the deficiencies, learn from them and form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乡镇茶叶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 告

编号:FS-DY-24416 乡镇茶叶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茶叶是**乡重要的传统优势产业。为加快茶叶产业发展,全面提高茶叶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推进茶叶向良种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我们对**茶叶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了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茶叶产业发展具有较好的基础和条件。 **乡境内自然条件优越,适宜茶树生长,茶树品种资源丰富,**乡位于盈江县西北部,属地带。乡境内山峦重叠,沟谷纵横,地势起伏较大,主要以山地丘陵、小坝子为主,平均海拔1760米。国土总面积2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004亩(水田7160亩,旱地18488亩),森林面积138235亩。**乡是盈江县茶叶的重要产地,现全乡已建立完善的茶叶种植、加工、营销和技术推广体系,已积累丰富的茶叶生产经验,已实现传统生产工艺向现代生产工艺转变,已创制出“**山”茶叶品牌及系列产品,XX年授予州政府接待专用茶

叶称号。XX年末,全乡茶叶初制所7个,精制茶厂1个,茶叶精制生产线2条,精制生产能力3 万公斤,茶叶科技队伍15人。茶叶面积10776亩,产量107万公斤,产值542万元,农民茶叶收入235元。产量、产值、茶农收入比“十五”末分别增长33%、76.3%和58%。 二、茶叶是促进**乡山区、半山区、民族贫困地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骨干产业。**乡茶叶涉及面广、影响力大、茶叶遍及全乡所有村组,茶叶生产、加工、流通从业人员6500人,占全乡总人口61%。茶叶发展村社中30%的农民家庭收入主要来自茶叶。 三、**乡茶叶产业发展已出现良好态势。全乡规模连片茶园10776亩,规模经营面积100亩以上的有1家。茶叶加工企业实力逐渐增强。有机茶无性系良种无公害茶生产基地步伐加快,全乡已建立3652 亩无性系良种茶叶基地,XX 年新植茶园352亩,XX年新植1400亩,XX年新植2350亩,XX年新植1426亩。 四、**乡茶叶产业发展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xxx”以来,**乡茶叶产业发展速度虽然较快,但发展中仍存在下列问题:

中国茶叶市场的现状及未来分析

中国茶叶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分析 世界茶叶80%产在亚洲。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印度尼西亚五大产茶国的茶叶产量占世界茶叶总产量80%。中国茶叶产量从2000年的67.6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93.4万吨,增长了38.1%。茶叶产值从2000年的90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55亿元,增长了72.2%,是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并且在2005年,我国茶叶产量超过印度,重新夺回第一大产茶国地位,实现了以吴觉农为代表的近代茶人为之奋斗的目标。 一、推动茶产业发展的因素。 当前,我国茶叶产量、国销售、茶叶出口都处于历史最好的水平。主要得益于地方政府资金支持,茶叶企业改革不断深入,新的资本进入,茶叶新技术在茶叶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以及茶叶新产品的开发等,这些都为我国茶叶产业注入 新的活力。 1、政策的支持。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茶叶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加大了对茶产业的投入,并且通过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大力拓展国外市场等措施,促进了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在西部开发、扶贫政策和退耕还林等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下,各主要产茶省都

发展了相当数量的新茶园。茶农在茶叶良好经济效益促进下,生产积极性不断高涨,并且加大了对老茶园的改造力度,淘汰了一些生产效益低的茶园。我国茶园面积由2000年的108.9万公顷,增加到2005年的130万公顷,增长了19.4%。近年来新发展的茶园基本上按照规化要求进行建设的,生产能力高、茶园投入力度大,从而使得我国茶叶产量保持较快速度增长。 2、企业的多元化。 茶叶放开经营后,我国茶叶企业发生结构性变化,大多数国有加工、流通茶叶企业实现了股份化、民营化转制。一元茶叶是市第一家实行改制的“老字号”茶叶企业,改制后的股本为3000万,国有(企业)参股20%,10%社会法人股,主要是两家上游生产企业,其他70%职工股。改制后企业的机制变活了,企业有了自主权,有了资金积累,通过几年来的运作,一元的年销售量每年均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茶叶产业的发展,也吸引国大的集团纷纷进入茶叶领域,制药企业盘龙云海和白药集团已经开始涉足茶产业。白药集团认为普洱茶的发展过程与白药的发展过程极为相似,初期都是小家小户分散式生产,后来随着工艺技术改进,规模化生产成为必然。澜沧江啤酒集团也把开发茶产品作为今后重要的发展目标之一。与此同时,个体私营茶叶企业在经过多年的市场经验积累,也开始得到快速发展,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更香茶叶发展到46家连锁店。 3、新的资本注入。

世界茶产区分布及其自然特征

世界茶产区分布及其自然特点 茶树经传播、人工栽培后,适应范围已远远超过原始生长地区。目前世界茶树分布区域界限,北从北纬49°N的乌克兰外喀尔巴阡,南至南纬33°S南非纳塔尔,其中以北纬6°~32°N之间,茶树种植最为集中,产量亦最大。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垂直分布从低于海平面到海拔2300m(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范围内。五大洲都产茶,据2002年资料显示,亚洲最多,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1.7%;非洲次之,占15.3%;其他各洲仅占3.0%。现世界有60个国家引种栽茶,其中亚洲22个,非洲21个,美洲12个,大洋洲3个,欧洲2个。 一、世界茶区分布 根据茶叶生产分布和气候等条件,世界茶区可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东非和南美等6个。东亚茶区主产国有中国、日本,两国产茶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8%。南亚茶区产茶国有印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三国,所产茶叶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是世界茶叶主要产区。东南亚产区产茶国家有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马来西亚等,所产茶叶占世界总产量的8.4%,西亚、欧洲茶区主要产茶国有欧洲的葡萄牙、俄罗斯的索契和亚洲的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土耳其、伊朗等,所产茶叶约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6.8%。东非茶区主要产茶国有东非的肯尼亚、马拉维、乌干达、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南非的纳塔尔地区、中部的扎伊尔、卢旺达、喀麦隆、南淝河印度洋中的毛里求斯等,所产茶叶约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15%。南美茶区自20世纪初才有茶树栽培,产茶国有阿根廷、巴西、秘鲁、厄瓜多尔、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国,南美茶叶产量约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1.8%。 据2004年统计显示,就产茶量而言,世界各茶区主要产茶国中,中国产茶量居世界第一位,印度居第二位,肯尼亚居第三位,斯里兰卡居第四位,土耳其居第五位,印度尼西亚居第六位,日本居第七位,阿根廷居第九位。 二、世界茶区的自然特征 茶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可在年均温相差很大的地区栽培,也可在降水量悬殊较大的区域里种植。茶树原产于亚热带地区喜爱温和湿润的气候,而世界上大部分茶区处于亚热带和热带的气候区域,故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茶树生育情况亦有差异。南纬16°S到北纬20°N之间的茶区,茶树全

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商业模式分析

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商业模式分析一、战略目标 1、中国工商银行六年战略转型的主要成就 2006~2011年是中国工商银行十年战略转型大步推进的阶段。过去六年,本行积极把握国内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历史机遇,努力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坚定不移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变,战略转型成效突出: 其一,坚持走资本集约型发展道路,较好地平衡了业务发展和资本约束之间的关系,在同业中率先探索出了一条较低资本耗费的发展道路;其二,较好地处理了“向哪里转”的问题,在合理控制信贷等高资本消耗业务规模扩张的同时,不断加大对新兴业务、中间业务领域的投入和发展力度,构筑起新的业务发展架构,确立起在重大潜力业务领域的显著优势;其三,转型激发了全行发展活力,经营效率显著提升;其四,结构调整取得实效,形成了可持续的业务、资产、负债和收益结构;其五,深入推进区域发展战略,重点竞争区域分支行经营业绩与市场竞争力有所提升;其六,体制机制改革较快推进,全行管理体系建设再上台阶;其七,综合化、国际化战略顺利推进,逐步形成了支撑工商银行未来发展的跨境、跨市场业务平台。 2、中国工商银行新三年规划的战略框架 今后一段时期,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特征,本行将更加坚定地推进经营转型,着力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以更好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未来三年,本行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深入贯彻“调整结构、创新驱动、优化格局、深化改革、提升服务、完善治理、人才兴行、文化引领”三十二字战略方针,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全行健康可持续发展,朝着实现“最具盈利能力、最优秀、最受尊重银行”的愿景目标迈出更大步伐。本行将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坚持走资本集约型的发展道路,依托经营结构优化调整和业务与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确保经营业绩稳健可持续增长。 二、目标客户 向438万公司客户和3.93亿个人客户提供广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三、产品、服务 1、个人金融服务例如:留学贷款等 2、企业金融服务例如:全球现金管理等 3、电子银行服务例如:手机银行等 4、银行卡服务例如:牡丹运通卡等

国内茶叶种植及生产发展情况

国内茶叶种植及生产发展情况 一、茶叶种植及生产规模情况 (一)十大省区茶园面积 2011年,中国茶叶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云南、湖北和四川。其中,云南茶园面积 38万公顷,排名第一,占全国茶园面积的18%。 排名省份茶园面积(千公顷) 1 云南 380.0 2 湖北 243.0 3 四川 239.2 4 福建 211.3 5 贵州 196.4 6 浙江 182.0 7 安徽 138.0 8 湖南 102.5 9 陕西 90.8 10 河南 78.5 (二)十大省区茶叶产量 2011年,我国茶叶产量超过十万吨的省份为福建、云南、四川、湖北、浙江和湖南。其中,福建茶叶产量接近 30万吨,占全国茶叶产量的18%。 (三)十大名茶生产基地 名茶产地 西湖龙井浙江杭州 洞庭碧螺春江苏吴县 黄山毛峰安徽黄山 庐山云雾江西庐山 六安瓜片皖西大别山茶区 君山银针岳阳洞庭湖的青螺岛 信阳毛尖河南信阳大别山

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武夷山 安溪铁观音闽南安溪 祁门红茶安徽省西南部黄山支脉的祁门县 二、茶叶种植及生产技术情况 (一)《茶叶安全生产技术指南》 为进一步普及茶叶安全生产技术知识,促进我国茶叶生产的健康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茶叶安全生产技术指南》一书。系统介绍了茶园基地建设、茶树良种与繁育、茶园栽培管理、茶树有害生物防治等茶叶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与技术。 1.选用良种合理栽植 好的茶叶品质是建立在好的品种基础上的,因此选育良种是最基础的措施。在生产上推广的福鼎大白茶、福云595、铁观音、肉桂、黄奇、梅占等都是优良茶种。土壤是茶树生长发育的基础,土质、土温、土壤的酸碱度对茶树根系的作用非常重要。选择栽种的茶园需是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土壤酸碱度为 PH为5.5。茶树移栽时期最好在茶树停止生长的秋季或翌年早春,从而提高移栽后茶苗的成活率。选择无病虫害、生长虚弱、生长比较整齐的幼苗栽种,一般在阴天或下雨后进行。 2.掌握施肥时间 根据茶树不同生长发育期、土壤肥力、季节、气候等状况进行合理施肥。根据不同的施肥的方式分为基肥、叶面肥、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厩肥、堆肥、沤肥、绿肥、饼肥和经过处理的垃圾肥。

我国茶叶出口现状及趋势分析

我国茶叶出口现状及趋势分析 我国茶叶出口现状及趋势分析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h3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DIV.union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DIV.union TD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科技创新任重道远转型升级大势所趋 我国茶叶出口现状及趋势分析 虽然2010年我国茶叶出口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仍存有不少瓶颈需突破,茶企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加强宣传推广力度,走科技兴茶之路。同时要注意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需政府、行业、企业联手互动,形成合力,才能尽快、尽早实现茶业崛起,提升我国茶业的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我国茶产业发展突飞猛进,茶叶出口量、出口额屡创历史新高,骄人成绩难掩背后隐忧,行业发展面临诸多棘手瓶颈问题,行业全面转型升级是中国茶引领世界茶叶发展潮流大势所趋。 2010茶叶出口金额创新高 自2005年以来,茶叶出口量始终徘徊在28-30万吨,2009年突破30万吨,创历史新高,2010年出口30.24万吨,同比基本持平,但出口金额再创新高,达7.84亿美元。分析来看,2011年,我国茶叶出口有以下几大特点: 首先,绿茶、花茶、普洱茶出口量上升,红茶、乌龙茶出口量下降。2010年,我国绿茶出口23.42万吨,同比增2.12%,金额5.67亿美元,同比增8.07%,实现连续9年量价齐增;花茶出口7356吨,同比上升24.4%,出口金额3990

安徽茶叶生产现状、特点及发展建议

安徽茶叶生产现状、特点及发展建议 我省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茶园面积仍居全国第二、三位,产量位居前五,产茶、制茶历史悠长,名茶众多,中国十大经典名茶安徽占有三四。但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由于多方面因素,茶叶生产开始停滞不前,在全国的地位出现下滑,与周边省份出现差距并逐渐拉大,茶叶生产面临严峻局面。 一、安徽茶叶生产的现状和特点 安徽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整体地貌基本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山地、皖南皖西山区三类。全省国土面积中,山地占31.2%,丘陵占29.5%,平原占31.3%,山地及丘陵占全省超过60%,适宜茶叶种植,特别是南部黄山和西南大别山区,是我省茶叶的主要生产加工地。 (一)茶园面积虽居全国前列,但近年发展缓慢,产茶大省优势逐渐丧失。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省茶园已经达到100多万亩,基本保持在全国前列。1990年达到178万亩,占全国茶园面积的11.2%,仅次于浙江和云南,居全国第三位,而采摘面积超过云南,位居第二位。但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种种原因,茶园面积增长缓慢,出现波动,占全国比重逐年下降,位次下滑,2010年虽突破200万亩,

但占全国的比重下降为6.8%,2012年224.5万亩,占全国6.6%,茶叶大省的地位有所动摇。 全国茶叶生产前十位省份茶园面积 单位:万亩 (二)茶叶产量虽逐年有所增加,但增长比较缓慢,茶叶生产几近低谷。1987年我省茶叶产量突破5万吨,达到5.1万吨,占全国产量超过10%。经过近20年,2006年才突破6万吨,2012年9.5万吨,但占全国的比重下降为5.3%。从发展看,1991年到2000年由于茶园面积下降8.7%,产

中国主要产茶区分布

中国主要产茶区分布 2016-5-21 12:53来源:第一茶叶网 摘要:我国茶园分布于18个省,茶园面积共计4316万亩,干毛茶产量227.8万吨,其中绿茶最多,占比达60%以上。 中国是世界上栽培、利用茶树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茶园面积最多的国家。史料表明,茶的发现和利用,始于五千年前的神农氏。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末期,巴蜀一带就已经人工栽培茶树,生产名茶并将茶作为贡品。距今两千多年前的四川出现茶市,茶作为一种商品开始流通。巴蜀之地可谓是人类利用、栽培茶树的发祥地,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开来,最终遍及全国。 目前,我国茶园分布于18个省,茶园面积共计4316万亩,干毛茶产量227.8万吨,其中绿茶最多,占比达60%以上。茶树的分区是根据茶树生物学特性的要求,把自然和经济条件大致相似,茶叶生产技术基本相同的区域划分为若干个茶树栽培单元。我国现有茶区主要划分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 西南茶区: 我国最古老的茶区。区域包括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中北部及西藏自治区的东南部。此区地形错综复杂,大部分属于高原和盆地,气候差别很大,多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大多数为酸性,pH值5.5~6.5,有机质含量相对丰富,适宜茶树生长。 西南茶区内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既有小乔木、灌木型品种,也有乔木性品种。茶类众多,有绿茶、边销茶、红茶、沱茶、白茶及花茶等。名茶的花色品种独具风格,有蒙顶茶、都匀毛尖茶、昆明十里香、峨眉紫笋等。 华南茶区: 我国最南部的茶区,也是茶树生态最适宜区。区域包括福建省东南部、广东省中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云南省南部及台湾省。此区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常夏无冬,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肥力高,适于茶树全年生长。

中国工商银行与中国银行电子银行的比较研究

中国工商银行与中国银行电子银行的比较研究 一、简介 1.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全称: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五大银行之首,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拥有中国最大的客户群,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是中国最大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基本任务是依据国家的法律和法规,通过国内外开展融资活动筹集社会资金,加强信贷资金管理,支持企业生产和技术改造,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2.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全称是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Bank of China Limited,简称BOC),总行(Head Office)位于北京复兴门内大街1号,是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中国银行的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和航空租赁,旗下有中银香港、中银国际、中银保险等控股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为个人和公司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中国银行作为中国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银行,在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及37个国家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主要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包括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等多项业务。2013年7月,英国《银行家》(The Banker)杂志公布了2013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位居第9位,与2012年排名一致。此外,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2012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名结果,中国银行以885.16亿元品牌价值排名第10位,较2011年排名上升1位,位居银行业第2位。 二、比较分析 1.网上金融服务:中国银行与中国工商银行均提供企业与个人金融服务。具体来说: 银行公司金融服务个人金融服务 中国银行全球公司金融、全球先进管理、跨境人民币结算、公司 融资服务、贸易金融服务、公司金融市场服务、人民币 结算服务、公司存款服务、公司银行服务 中银财富管理、私人银行、爱心理财 成长账户、双向宝、国家助学贷款、 出国留学金融服务、个人存款服务、 个人贷款服务、个人理财服务、个人 汇兑服务、个人银行服务 中国工商银行公司业务、机构业务、资产托、企业年金、投资银行、 电子银行、工行学苑、金融咨询、网上论坛、网上银行、 网上商城、理财、债券、贵金属、股票、基金、期货 电子银行、个人金融、信用卡、投资 银行、公司业务、机构业务、资产托 管、企业年金、工行学苑、金融咨询、 网上论坛、网上银行、理财、外汇、 保险、股票、基金、期货、缴费、债 券、贵金属 2.网上业务特点:工商银行与中国银行提供的业务有账务查询、网上支付、转账汇款、自助缴费、外汇买卖、国债投资、证券服务、功能申请等,其特点: (1)从个人角度来看:

中国茶叶出口的现状与日本市场的定位策略

中国茶叶出口的现状与日本市场的定位策 略 中国是茶叶生产与贸易大国,但长期以来我国茶叶主要以散装形式出口,产品附加值低,缺乏有效的竞争力。那么,中国茶叶该如何突破瓶颈,如何积极拓宽国外市场呢?本文针对中国茶叶出口的现状,提出了我国茶叶出口日本的市场定位策略。 一、中国茶叶出口的现状及瓶颈问题 茶叶产业是中国的传统优势产业,我国茶叶生产一直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趋势。根据国家农业部公布的数据,2013年我国茶园种植面积3869万亩,干毛茶总产量189万吨,茶叶生产连续19年增产增收。与此同时,2003年以来,我国茶叶出口的数量与金额都呈现上升态势,出口数量从2003年的26万吨增加到2013年的32.58万吨,出口金额从2003年的3.67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12.47亿美元。 目前,我国茶叶的出口去向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其中,日本是我国茶叶出口的传统主销市场,每年的茶叶出口量达到1.7万吨以上。但我国茶叶仍然面临一些瓶颈问题。 (一)出口企业多,效益差 据统计,我国茶叶出口企业有392家,其中,出口金

额超过100万美元的企业有90多家,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有16家,2000万美元的企业有8家。由于行业进入标准较低,企业数量很多,并且规模较小,出口多采用低价竞销。虽然茶叶出口整体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但是大部分茶叶企业都是薄利多销,出口利润较低。 (二)贴牌多,品牌少 受实力水平的限制,我国多数茶叶出口企业市场开发积极性较弱,产品多是贴牌生产,附加值不高,只能获取少量的加工费,更多的利润被国外品牌商赚取。美国首席营销官协会曾调查公布,品牌厂商的产品毛利率平均为27%,而贴牌厂商的平均毛利率仅有19%。如今,我国茶叶产业产值约为300亿元,而国际著名茶叶品牌“立顿”的产值就达到了230亿元,相当于中国茶总产值的三分之二。 (三)散装多,精品少 我国茶叶出口主要以大宗原料茶为主,并且大部分茶叶以散装形式出售,产品多属于中低档,加工简单,科技创新含量不高。随着袋泡茶、速溶茶等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消费者喜爱,我国茶叶企业在产品创新研发与加工制作上投入不足的劣势愈发明显。目前,全国各类名优茶产量仅占茶叶总产量的25%左右,大部分茶叶属于初级产品;而同为世界茶叶出口大国的斯里兰卡,其生产的茶叶约40%是高附加值产品,原料散茶仅占8%左右。

闽北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闽北是福建省的主要茶产区,茶类繁多,有绿茶、乌龙茶、红茶、白茶、花茶五大茶类。武夷大红袍、肉桂、闽北水仙、正山小种红茶、蒸青绿茶、政和大白茶、闽北茉莉花茶等名扬海内外。茶业是我市的传统农业主导产业,也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积极探索茶叶发展中存在的难题,做大做强闽北茶产业,倍受政府及农民的关注,对闽北知名度的提高、影响力的扩展、竞争力的提升和贸易流量的扩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闽北茶产业发展现状 (一)闽北茶叶生产的发展 闽北是乌龙茶的起源地,产茶历史悠久,盛产乌龙茶、绿茶、红茶、白茶、茉莉花茶等五大茶类,南平十个县(市、区)均产茶。2011年,南平市茶叶种植面积53.6万亩,较2000年增加2.18万亩,增长4.2%;总产量51000吨,其中绿毛茶21280吨,红毛茶5997吨,乌龙茶19960吨。受近年茶叶市场价格一路上扬的影响,2005-2011年,全市茶叶总产量增加16518吨,增长47.9%,年均增加2753吨,增长6.7%;茶叶产值屡创新高,2011年茶叶产值达22.95亿元,年平均增幅高达39.4%。

表一 1978—2011年南平市茶叶生产情况 单位:万亩、吨、 (注:以上数据源于统计年鉴) (二)闽北茶叶加工业的发展 多年来,南平市委、市政府对茶叶产业化高度重视,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茶业富民战略,以“稳定、品牌、诚信、文化”为主线,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保护品牌为重点,以练好内功为契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茶业产业化进程,使茶产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兴盛局面。 1、茶叶产业化格局逐步形成 “武夷岩茶热”的持续升温,进一步提高了闽北茶叶的社会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使乌龙茶成为企业投资的热点,

中国茶叶市场分析报告完整版

中国是茶叶原产地和第一生产、消费大国,有上千年的饮茶历史,茶叶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现在的国内茶叶市场看似波澜不惊,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众多茶叶企业亟待破茧而出。 国内茶叶市场问题 目前我国茶叶市场整体需求趋于饱和,消费增长速度低于茶叶生产能力的扩张速度,呈现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加上历史积淀的影响,我国的茶叶市场呈现如下特点: 1.多:茶叶种类多,行业企业多。 由于历史、地理原因,我国茶叶种类众多,大约有上千种茶叶,仅名茶就有两百种左右,而每一种茶叶因采摘时节、产地不同又可分出众多子类。 与茶叶种类多相对应的就是我国从事茶叶种植、加工的企业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大约8000万茶农、7万家茶企。 2.乱:管理无序,标准缺失。 产品种类和行业企业众多本就容易形成混乱的市场局面,而行业管理不健全和产品标准的不易操作更导致了茶叶行业出现比较混乱的局面。 近年来,各地大建茶叶城、茶叶批发市场,甚至一个城市建有多个批发市场,超出了市场的需要,结果导致市场内商户的销量和利润越来越薄。而且批发市场由个体商户组成,自身所普遍存在的散、乱、杂和不易监管等特点,很容易发生漫天要价的情况。管理的松懈也导致食品行业普遍推行的QS认证在茶叶行业得不到有效执行。 我国现行茶叶品质标准中,关于茶叶的感官品质都采用定性语言描述,消费者难以理解和应用,致使标准在交易定价中很难发挥作用,形成实施上的标准缺失情况。普通消费者在购买茶叶时往往难辨良莠,听任一些不良茶商的信口胡言,以次充好,长此以往也会抑制消费者需求。 此外,行业内还存在假冒伪劣、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也严重影响了行业形象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3.弱:企业实力弱,品牌意识弱。 我国茶叶企业数量虽多,但多数都非常弱小,规模上亿的企业屈指可数,而且没有能够主导行业发展的企业。2008年,7万家茶企共实现茶叶总产值300亿元人民币,而同年仅联合利华立顿一家茶加工企业年产值即达到23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茶叶产值的2/3强。 我国多数企业还处于小规模、分散经营的阶段,采用传统粗放经营模式,通过分布在各地的同乡和批发商销售。产品也主要依靠散装形式销售,茶企普遍缺乏品牌意识。目前我国有7万家茶厂,注册了自己品牌名称的还不到1000家。

贵州茶叶生产现状及产业发展对策

贵州茶叶生产现状及产业发展对策 彭熙1 ,车家骧 1* ,李安定 1,2 ,李苇洁 1 (1.贵州科学院喀斯特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贵州贵阳550001;2.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 介绍了贵州茶叶生产及科研现状,分析了目前贵州茶叶产业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茶叶产业发展对策。关键词 贵州茶叶;发展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S 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8)22-09591-02 Current Situation of T ea Productio n a nd Industry Dev elo pment C ounterm easure in Guizhou PEN G xi et a l (Karst Resou rce E nvi ronm ent an d Developm en t Research C en ter,Guizhou Academ y of Sci ences,Gui yang,Guizh ou 550001) Abstract C urrent si tuations of tea p roducti on and scien tific research in Guiz houwere i ntroduced,and the problem s and insufficiencies of tea ind ustry in Guizh ou were anal yzed.The corresp on ding develop ment cou ntermeasures of tea in dustry were put forward.Key w ords Guizhou Tea ;Develop ment status;Developm ent Countermeas ure 基金项目 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黔科合[2007]2158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61006)。 作者简介 彭熙(1978-),男,四川大英人,硕士,助研,从事农业资源 与环境工作。*通讯作者(1963-),工程师,从事区域开发与工程规划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 2008 03 31 贵州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光、热、水资源较为丰富,平均年降雨量1100mm 以上,平均气温14~17 ,是我国八大茶叶主产区之一,优质绿茶的重要产地,茶树品种种植面积较广,截止2004年种植面积为4.81 104hm 2,茶叶产量为1.77 104t [1]。茶叶是贵州省第三大经济作物,茶叶产业是贵州农村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贵州茶叶产业发展出现了各种问题与不足。为此,笔者针对目前贵州茶叶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措施,为扭转贵州省茶叶产业的不良局面,加快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1 贵州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1.1 经济现状 贵州茶叶具有优秀的内在品质,其主要产品为绿茶、红碎茶、砖茶、茉莉花茶,主要以绿茶为主,约占总产量的99.7%。与其他发达省区的茶叶产业相比,贵州茶叶产业在贵州经济中占据的地位尚不明显,主要表现为茶叶产业的经济总量小,平均公顷产值低等。据相关部门统计[2],2003年全省茶叶总产值仅为215亿元,平均为4547040元/hm 2,与浙江、江苏等产茶大省的平均产值相比,仅占12%,与全国相比,仅占30%左右。2005年,全省茶园面积为68467hm 2,但茶叶销售收入仅占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1%,占农业总产值的1.9%。由此可见,贵州的茶叶产业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较低,并与其资源优势不符。1.2 种植生产现状 目前贵州全省有84个市县区种植生产茶叶,但茶叶生产基地较分散,湄潭、凤冈等7个主要产茶区茶园面积约占总种植面积的36%,50%以上的县市区种植规模较小;贵州茶叶种植以农户家庭种植为主,约占总种植面积的7 2.6%;良种茶园与无性系优良茶园分别占茶园总面积的52.4%与21.3%;优质茶园比重较低,通过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茶认证的茶叶种植面积分别占茶园总面积的6.5%、4.6%和1.8%;种植与培育方式较粗放,技术含量低,低产茶园较多,严重制约了贵州省茶叶产业的发展。 1.3 生产科研现状 近年来,贵州省在茶叶产业方面进行 了较多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贵州茶叶农残普遍超标,茶树自身的抗病虫能力较差,同时缺少对抗性品种与优良品种方面的研究;贵州茶叶品种的分布现状不稳定;对茶园生态环境背景值及环境容量、主产区灌溉用水水质以及水土流失等现状缺乏相关研究。 2 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1 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贵州省各政府部门对茶叶产业重视程度不够,政策各异,缺乏有效的沟通和配合。就茶叶生产加工企业来说,目前分属于农垦、劳改、供销、农业、水利和乡(镇)集体企业,多头管理,各自为政,产品标准各异,质量参差不齐,无序竞争现象普遍存在[3]。 2.2 人才匮乏 目前在全省有一定规模的57家茶叶生产企业中,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仅4人[4],相当一部分茶叶生产企业缺乏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有的企业甚至缺少初级专业技术人员。 2.3 茶园种植规模落后 贵州省的茶园大多数均在20世纪末以种子直播的方式发展起来的,良种茶园的面积仅6 107 hm 2[5]。大部分茶园因水土流失严重,土壤退化,病虫害频繁,品种混杂,植株对环境因子的需求各异等原因,致使植株生长不良,茶叶品质较低,并处于老化、半老化状态。2.4 生产机械化与标准化程度低 生产过程中施肥方法不当,如由于对肥料的选择不当,使用配方及施用方式不正确等,造成土壤板结、地力衰退、植株生长不良、茶叶产值与生产力较低等现象;另外,茶叶加工技术落后,贵州茶叶加工设备多从外省引进,对机械性能和各项工艺参数、工艺流程的适应性研究较少,使茶叶加工质量的提高受到影响。2.5 缺乏相关科学研究,产品质量较低 贵州茶叶种植面积较小,缺乏无性系良种茶园以及农药残留问题,已成为制约贵州茶叶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茶叶质量较低,相当一部分生产企业的产品标准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相差甚远,茶叶抽检合格率多在50%以下。3 发展对策 3.1 科研发展对策 根据贵州省 十一五 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全省投巨资打造茶叶产业,要求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必须紧紧围绕生产实际,重点解决生产上的关键性、共性技术问题,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加强创新,努力提高贵州茶叶的品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 i Agri.Sci.2008,36(22):9591-9592 责任编辑 陈红红 责任校对 卢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