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案例(完整资料)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案例(完整资料)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案例(完整资料)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案例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结合生活情景,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过程与方法

会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做出一个角,能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突破方法:自主探究,尝试体验。

2.教学难点: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与它张开的大小有关。

突破方法: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教法与学法:教法:讲解引导法。

学法: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吸管、圆形纸张。

学具:三角板、吸管、圆形纸张。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大家猜一猜这两个是什么图

形?

(课件出示遮盖住中间露出角的三角形和五角星)

生:三角形和五角星。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三角形和五角星都有什么?

生:三角形和五角星中都有角。

师:你们观察的可真仔细,那今天老师带大家认识一个新朋友—

—角。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结合情境,认识角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38页,四人一组讨论:找一找这张图片里

有哪些角?

生:教室的窗户、钟表的指针、双杠、小红旗、老师手里的三角

板、园丁手里的剪刀……

师:你们真善于观察!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跟着老师一起来摸

一摸,首先用这里(顶点)扎一扎你的手,你觉得这是什么样的?

生:尖尖的。

师:那再摸一摸这里(边)你觉得这里又是什么样的?

生:平平的,直直的。

师:在数学中我们把这个尖尖的角叫做顶点,直直的、平平的这

里叫做边,现在同桌之间相互指一指、说一说三角板上的顶点和

边在哪里。

生:学生活动。

师:(黑板上画角)同学们,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角,顶点和边

该怎么标呢?

生: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师:你们可真聪明!我们标上顶点和边以后还要在这里画一条曲

线,同学们看看像月牙吗?

生:像!

师:这个像月牙一样的曲线表示角的大小,同学们一起动手比划

一下。

生:学生动手比划。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把图片中的剪刀、钟表和三角板变到了这

里,现在老师把它们漂亮的外衣脱掉,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个

角都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生:每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教师板书: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刚才我们说顶点是什么样的,边是什么样的?

生:顶点是尖尖的,边是直直的。(教师板书)

师:我们初步认识了角之后,现在来做一个小练习,角王子过生

日,设宴请客,客人都是角家族的成员。瞧,这些图形都说自己

是角,赶来参加宴会。小朋友,快帮帮角王子判断下面的图形,

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说说你的理由。

生:学生依次回答。

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角的顶点是尖尖的,角的边是直直的,

现在这里有一个判断角的小儿歌,谁愿意起来给大家读一读?

生:朗读儿歌。

师:现在请大家拍手齐读。

生:全班齐读。

师:我们已经会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现在我们来学着找找图

形中的角。

生:学生依次回答。

2.动手操作,丰富知识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那么同学们你们会做角吗?

生:会!

师:请同学们拿出圆形彩纸折一个角,看看和其他同学折的角有

什么不同?

生:我发现我折的角和其他同学折的角不一样大。

师:同学们不但用灵巧的双手折出了角,还发现折出的角有大有小,真是了不起!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教师选取两个学生折的角进行展示,边动手边讲解)要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首先要将两个角的顶点对齐,其次将它们其中的一条边对齐,最后我们来一起观察一下到底哪个角大。

生:全班回答。

师:我们认识了角,知道了角有大有小,几何王国里红角蓝角就因为谁大谁小吵起来了,我们来一起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生:观看动画红角和蓝角。

师:动画片看完了,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

生: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师:角的大小到底跟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呢,我们来一起来看一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先将红角的边伸长,蓝角不变),同学们看看现在红角和蓝角哪个大?

生:红角和蓝角一样大。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因为红角只是边变长了,角的大小并没有改变。

师:你回答的非常完整。那么现在我们可以说角的大小与什么无关?

生: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师:(课件出示概念1: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现在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红角有什么变化?

生:红角变大了。

师:红角是怎么变大的?

生:红角的张口变大,角就变大。

师:那现在老师再让它变小,你发现了什么?

生:红角的张口变小,角就变小。

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角的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所以我们可以说角的大小与角的张口有关。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吸管折一个角,折好后试着改变它的大小,同桌之间说一说它是怎样变大、变小的?

生:动手折角,感受角变大变小。

师:出示概念2:角的大小与角的张口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生:全班齐读。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师:我们知道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跟角的张口有关,现在我们来猜一猜角1和角2哪个大?

生1:角2大。

生2:角1和角2一样大。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他们俩谁说得对。(课件展示)看来角1和角2还真是一样大呀!下面我们再看看这两个角哪个大?

生:角2大。

师: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不是角2大。(课件展示)看来同学们掌握

的非常不错,给自己鼓励一下吧。

生:全班鼓掌。

师:这节课的新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那谁来说说你在本节课有

什么收获呢?

生:我知道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跟角的张口有关,张口

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师:(出示课件)课堂小结。

生:全班齐读。

师:这里有一个关于本课知识的小儿歌,我们男生和女生比比赛,

看谁读的更好。

生:男女生交替读儿歌。

师:男女生读的都非常整齐、响亮,现在老师带大家一起来欣赏

一下生活中的角。(播放课件)

四、课后小结

师:其实生活中角无处不在,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回家后找一找家里的角,跟父母说一说。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

画角,请同学们回家认真预习下节课内容,这节课就到这里,下

课!

五、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顶点

角有一个顶点(尖尖的)、两条边(直直的)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张口有关,张口越大,角越大,张口越小,角

越小。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首先通过课本上的情境图让学生找角,对角进行初步认识,同时向学生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并让学生在书上标出角的顶点和边。其次,在学生认识了角之后,

用圆形纸片折出一个角,并启发学生发现角有大有小,在此基础

上教会学生如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再次,播放红角和蓝角的动

画,让学生自己发现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张口有关,

但是仍有同学在做题时觉得边长的角大,还需在作业和习题中多

次强调。再让学生用吸管折角,并改变角的大小,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张口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最后,以一首小儿歌总结本课所有知识点,再一起欣赏生活中的角,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角的美。

七、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优点:

1.可以节约资源。利用计算机课件可以展示出生活中各种各样不同的角,并可以尽可能多的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角。

2.可以节约时间。利用计算机课件出题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3.可以通过flash动画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4.通过多媒体移动展示,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张口有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