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常见问题解答

有机化学常见问题解答
有机化学常见问题解答

有机化学常见问题解答

1. 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有什么区别?

[解答]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是目前关于共价键形成、本质的两个主要理论。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价键理论是定域的,主要讨论两个原子之间的电子配对成键情况。而分子轨道是以电子离域的观点为基础的。在电子离域的共轭体系中,用分子分子轨道理论讨论问题可以避免价键理论定域的缺陷。

2. 异丁烷一元氯代时,产生如下两种可能异构体:

3. 其异构体的相对含量是否与自由基稳定性相矛盾?

[解答]:不矛盾。

反应活性是相对的。叔丁烷中,叔氢有9个而甲基氢只有1个,甲基氢和叔氢的相对反应活

性:25/9 :75/1 ~ 1 : 27。说明叔氢的反应活性更大。与自由基稳定性

匚H. -t. > CH -

壮:轨一致。

另外,氯原子比较活泼,氯代的选择性比较差,几率因素起作用较大。如溴代时,溴原子的活性较低,反应的第一步是吸热的,所以选择性更好,主要是活性大的叔氢被取代。

t-CH-———一.

Bi

国%;

H (1%)

4.烯烃加溴是反式加成,其他加成也是反式吗?

[解答]:不一定。

亲电加成反应是分步进行的,首先与亲电试剂反应,生成正离子活性中间体。烯烃加溴,通

常认为是经过环状溴翁离子中间体进行的,所以得到反式加成的结果:

1 占Br \ L 丄

L I

其他的加成反应并不一定经过环状中间体的过程,比如加HBr ,首先得到碳正离子活性

中间体:

CI2可以形成翁离子,也可以形成碳正离子活性中间体,所以产物为顺式和反式两种产物。

5. 丙烯与氯气高温下反应,主要产物为 a -H的氯代产物(A),为什么不产生亲

电加成产物(B)?

[解答]:烯烃与卤素在低温或无光照条件下,在液相中主要发生亲电加成反应。在高温或光照条件下,主要发生自由基取代反应,一般取代在双键的a -H上。这主要由于C— CI键键能较

小,高温下容易断裂而使反应可逆。同时,取代反应的活性中间体

6. 乙烯、丙烯、异丁烯在酸催化下与水加成,其反应速度哪个最快?为什么?

[解答]:乙烯< 丙烯< 异丁烯。决定于活性中间体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次序

7. 下列反应如何完成?

[解答]:(1 )稀、冷KMn04,0H-

(2) CH3COOOH CH3COOH

8. 叁键比双键更不饱和,为什么亲电加成的活性还不如双键大?

2 2 2

更稳

[解答]:叁键碳原子sp杂化,双键碳原子sp2杂化。电负性Csp>Csp 键长sp-spvsp -sp 叁键中形成两个n键的p轨道交盖的程度比在双键中更大,结合更紧密。故不易发生给岀电子的亲电加成反应。

9. 烯烃比炔烃更易发生亲电加成反应(Cl2、HCI、Br2、H20,H+等),但当这些亲电试剂与炔烃作用

时,反应很易停留在卤代烯烃阶段,进一步加成需要更强烈的条件,是否矛盾?

[ 解答]: 不矛盾。

叁键发生亲电加成确实没有双键活泼。如:但在卤代烯烃的结构中,卤素的吸电子作用降低了双键碳上的电子云密度,使得亲电反应不易进一步发生。所以反应易停留在卤代烯烃阶段。

10. 为什么烯烃不能与HCN 反应?

[解答]:烯烃与HBr、HCI等无机强酸发生亲电加成反应,反应的第一步(速度决定步骤)为质子对n 键的亲电进攻生成碳正离子。

HCN 是弱酸,没有足够的H + 对双键进行亲电进攻。所以反应不能发生。

11. 为什么烯烃不能与HCN 反应,炔烃却可以?

[解答]:乙炔与HCN发生的是亲核加成。碱可以催化反应。反应中CN—先进攻叁键,生成负离子-CH=CHCN它再与氢离子作用,完成反应。烯烃n键不易受亲核试剂进攻,不易发生亲核

加成反应。另一方面,乙烯即使与CN —加成,生成的负离子—CH 2 CH 2 CN 很不稳定。所以烯烃,不能与HCN 反应。炔烃却可以。

12. 丙炔加水时生成丙酮而不是丙醛,是否符合不对称加成规则?

[ 解答]: 产物丙酮是由符合不对称加成规则加成的的中间产物烯醇互变异构而来。加成取向符合不对称加成规则。

13. 反式二取代环己烷是否一定比顺式结构稳定?

[ 解答]: 不一定。

取代基在e 键上的构象比较稳定。

以二甲基环己烷为例:反式1,2- 二甲基环己烷和1,3- 二甲基环己烷的顺式结构,取代基都可以在e 键上,此种构象是最稳定的。

(反)-1,2- 二甲基环己烷(顺)-1,3- 二甲基环己烷

14. 如何判断化合物的芳烃性?

[解答]:化合物的芳烃性需要同时符合三个条件:首先n电子数符合4n+2 ,是一个闭合的大n 键,而且在同一个平面上。

15. 老师:我记不住第一类和第二类定位基,有没有简单的记忆法?

[ 解答]: 与苯环连接的碳原子上如果有重键的话(双键,三健等),一般来说,这个基团就是第二类的定位基。

16. 萘的亲电取代反应往往发生在a位,那么如何制备B位取代物?

[解答]:萘的a位活性比B位大,所以取代反应一般得到的是a位产物。原子在空间上有相互干扰作用,因此a -萘磺酸是比较不稳定的,在较高的温度下会转位成 B -萘磺酸,因此萘的

其他B -衍生物往往通过 B -萘磺酸来制取。

17. 取代联苯如何进行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

[ 解答]: 联苯可以看作一个苯环是另一个苯环的取代基,苯环是第一类定位基,是使苯环活化的,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当联苯上还有取代基时,首先判断这个取代基是第几类的定位基:如果是第一类的,则亲电取代反应发生在与定位基相连的苯环,因为它受二个第一类定位基的活化,亲电取代反应容易进行。如果是第二类的,则亲电取代反应发生在不与定位基相连

的苯环。

18. 为什么叔卤烷易发生SN1 反应,不容易发生SN2 反应?

[ 解答]: 单分子亲核取代(SN1 )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决定反应速度,中间体为碳正离子,由于烃基是供电子基,叔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大于仲碳正离子和伯正离,子,因而叔卤烷易发生

SN1反应。双分子亲核取代( SN2 )反应一步进行,空间位阻决定反应速度,由于叔卤烷空 间位阻大,因而叔

卤烷不易发生 SN2反应。

19. 「fv ;匚£:L W.能用于制备相应的 Grignard 试剂吗?

[解答]:不能。Grignard 试剂非常活泼,能发生多种化学反应。如果遇有活泼氢的化合物(如水、 醇、氨等)则分解为

烷烃。

尸 H-OH ------------ ? RH

—QH ------------ ?

:RE

- J

---------- - KH

HX ----------- 1,

HC= CR --------- ? EK 、 ------------- ?

RU

20. 氯乙烯是卤代烃,为什么不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解答]:乙烯型卤代烯烃: 「亠―「°

P- n 共轭,C-X 键更为紧密,不易发生一般的取代反

应。氯苯有相似的情况

21. 如何判断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是发生取代反应还是发生消除反应?

[解答]: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醇的取代反应和消除生成烯烃的反应是相互竞的。在稀 NaOH,乙醇-水条件下,

生成醇。在浓 NaOH-乙醇条件下,生成烯烃。

22. 经常遇到比较卤化物在无水丙酮与 Nal 反应活性次序的习题,应该如何比较

[解答]:氯代烷或溴代烷在丙酮溶液中可与

Nal 作用,发生卤原子之间的取代反应,得到碘代烷,

反应按SN2历程进行。由于 SN2反应的速度取决于空间位阻,因而反应由快到慢次序为伯 卤烷、仲卤烷、叔卤烷。

23. 如何比较亲核基团 PhO-、H2O 、OH-的亲核性大小?

[解答]:试剂的亲核性是指它与带正电荷碳原子的结合能力。对于亲核原子相同的亲核基团,碱性强 亲核性也强。因而亲核

性由大到小:

OH-、PhO -、H 2O

24. 在卤代烃的特征鉴别方法中,为什么叔卤烷与

AgNO 3 -C 2 H 5 OH 溶液沉淀立刻生成,而伯卤

烷与AgNO 3 -C 2 H 5 OH

溶液沉淀需加热才生成?

[解答]:卤代烃与AgNO 3 -C 2 H 5 OH 溶液作用,可观察到卤化银的沉淀生成,反应按

SN1历程进

行。由于决速步中间体为碳正离子,根据碳正离子的稳定性不同,卤化银沉淀生成速度不 同,因此可以鉴别不同结构的卤代烃。

25. 醚和醇都是含氧化合物,为什么低级醚类比相同碳原子数的醇的沸点要低得多 [解答]:这是因为醚分子中没有羟基,不存在由于氢键的生成而发生的缔合现象。 26. 硫醇的结构与醇相似,但硫醇的沸点比相应的醇低(虽然硫醇的分子量较大)为什么? [解答]:这是因为硫醇不能形成氢键。

27. 苯酚遇三氯化铁会显色,这是发生了什么反应?

[解答]:酚及其衍生物、烯醇都能与三氯化铁水溶液反应生成有色的络离子。 28. 用Williams on

反应制备混合醚,应选择方法

1 ,还是方法

2 ?为什么?

[解答]:应选择方法1 。因为 Williams on 反应属SN2历程,如采用叔卤代烷位阻很大,不利于

SN2

反应,而有利于 E2反应,得到消除产物,所以反应应用伯卤代烷作为反应原料。

29. 醇、酚及醚结构中氧原子是采用怎样的杂化状态?

[解答]:醇中氧原子SP3杂化;脂肪醚中氧原子 SP 3杂化,芳香醚中氧原子 SF 2杂化;酚中氧原子 SF 2杂化。

F 'if "

OK

XK- -

30. 发生芳环上亲电取代反应,苯酚和苯哪个活性大?为什么?

[解答]:苯酚的活性大。因为酚羟基是个强的供电基,使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增加,有利于芳环上亲 电取代反应。 31. 环氧丙烷的开环反应,酸催化和碱催化有何不同?

[解答]:碱催化反应:烷氧基进攻的是氧环中取代基较少的碳原子;酸催化反应:烷氧基进攻的是氧 环中取代基较多的

碳原子。

32. 怎样分离乙醚 0 C ) 与正丁烷 0 C ) ?

[解答]:一般醚可与浓酸形成佯盐而溶于酸层,佯盐被水稀释时发生分解而恢复为醚。所以可先用浓 酸萃取,然后分

层,酸层加水后再分岀醚即可。

33. 为什么醛酮易发生亲核加成而烯烃易发生亲电加成? [解答]:醛酮分子中都存在

部分正电荷的碳易被带负电荷或带部

分未共用电子对的基团或分子进攻,从而发生亲核加 成。而烯烃C=C 的碳原子对 n 电子云的束缚较小,使烯烃具有供电性能,易受到带正电 或带部分正电荷的亲电试剂进攻,易发生亲电加成。

34. 醛酮发生亲核加成活性顺序怎样?

[解答]:醛酮发生亲核加成活性与羰基的活性(电子效应,位阻效应)和亲核试剂有关,在亲核试剂 相同情况下,羰基

碳原子上正电荷越多,位阻越小,亲核加成活性越大。如下列化合物加成 活性顺序为:

H H H

35. 哪些化合物能顺利地和 NaHSO 4反应?

[解答]:醛、脂肪族甲基酮和低级环酮

(环内碳原子在 8个以下)能与NaHSO3加成,非甲基酮和苯

乙酮及环内碳原子在 8个以上环酮不能 顺利地和NaHSO4反应。

36. 哪些化合物能发生碘仿反应?有什么应用?

[解答]:醛、酮分子中的 a 氢原子容易被卤素取代,生成

a -卤代醛、酮,凡具有

醛、酮(即乙醛和甲基酮)与卤素的碱溶液(亦即次卤酸盐溶液)作用时,总是生成三卤甲 烷,因而称为卤仿反应。

0H

一的伯醇、仲醇也能发生卤仿反应。因为碘仿是不溶于水的亮黄色固体,且有特殊气

味,由此可以很易识别是否发生碘仿反应,以此鉴别乙醛、甲基酮以及含有

' I

37.哪些化合物能发生羟醛缩合反应?条件是什么? [解答]:羟醛缩合反应是指有

a 氢的醛、酮在稀碱作用下形成烯醇负离子,与另一个分子的醛或酮

3 -羟基醛酮化合物,或脱水生成 a

羟醛缩合反应的条件是(1 )有a 氢的醛、酮 (2 )稀碱作 反应?条件是什么?

a -H 的醛在浓碱条件下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一分子

氧化成羧酸,另一分子还原成伯醇。

如其中一种是甲醛,由于甲醛极易氧化总是生成甲酸,而其他的醛被还原。

Ca nni zzaro 反应的条件是(1 )无a 氢的醛 (2 )浓碱作用

39. 哪类化合物能生成苯腙?有什么应用?

[解答]:含羰基的醛、酮均能与苯肼反应生成腙,常用于醛酮的鉴定。 40. 鉴定醛类最常用的反应是什么?

由于氧的电负性强,碳氧双键中电子云偏向于氧,带

由于卤素的碱溶液(次卤酸)本身是氧化剂,能把

0H

=■

基团氧化成

4

的醇。

的羰基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羟醛缩合反应的产物为

3 -不饱和醛酮化合物。

38. 哪些化合物能发生 Cannizzaro [解答]:Cannizzaro 反应是指不含

结构的

基团,因而具

[解答]:醛能发生银镜反应,这是鉴定醛类最常用的方法。

41. 如何利用核磁共振谱推断化合物结构?

[解答]:习题中一般有化合物的分子式,首先计算不饱和度,根据不饱和度和分子式,写岀所有可能的结构式,再根据核磁共振谱图来确认是哪一种。不饱和度的计算方法:

Q = (2N 4+2+N3-N I)/2

(N4为四价原子的数目,主要为碳原子;N3为三价原子的数目,主要为氮原子;

N1为一价原子的数目,主要为氢原子和氯原子)

核磁共振谱图给出关于结构的信息:

化学位移值……各类氢的归属

峰的组数------ 有几种类型的氢

峰的裂分数------ 相邻碳上氢的数目

峰的强度(峰面积、积分曲线高度)——各类氢的相对比数

以下图为例说明:

在该图中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6H。,不饱和度为:(2*6+2-10)/ 2 = 2 。

该化合物可能为炔烃或二烯烃,有多种异构体。这时就要用核磁共振谱图来确认是哪一

种。从谱图可以看岀该化合物只有两种氢且数目比为1:9,仔细分析会发现只有3,3-二甲

基-1- 丁炔的谱图符合条件,从而确认了该化合物的结构。

42. 为什么羟基乙酸的酸性比乙酸强,而对羟基苯甲酸的酸性比苯甲酸的酸性弱?

[解答]:在羟基乙酸中,羟基具有吸电子的诱导效应,故酸性比乙酸强;而在对羟基苯甲酸中,羟基具有吸电子的诱导效应和给电子的共轭效应,且给电子的共轭效应大于吸电子的诱导效应,故酸性比苯甲酸的酸性弱。

43. 为什么间甲氧基苯甲酸的酸性强于苯甲酸的酸性,而对甲氧基苯甲酸的酸性弱于苯甲酸的酸性?[解答]:甲氧基处于间位时,吸电子的诱导效应使酸根负离子稳定,酸性增加;甲氧基处于对位时,

甲氧基的给电子的共轭效应大于吸电子的诱导效应,使酸根负离子稳定性降低,酸性减弱。

44. 为什么乙醇中不含CH3CO -,但能发生碘仿反应,而乙酸中含有CH3CO -,但不能发生碘仿反

应?

[解答]:由于次卤酸盐是一种氧化剂,能被氧化成CH3CO-结构的醇,也可以发生碘仿反应。乙醇先被氧化成乙醛,而后发生碘仿反应。乙酸在碱性条件下先形成CH3COO-,由于P- n共轭效

应,降低了羰基碳的正电性, a -H的酸性降低,难于形成三碘代产物。

45. 由卤代烃制备增加一个碳的羧酸常用的方法:方法一:由卤代烃转化成腈,水解得到羧酸;

方法二:由卤代烃转化成Grignard 试剂,与CO 2反应后水解得到羧酸

下列转化应选用哪种方法?

[解答]:1.用方法一,Grignard 试剂可与羰基反应。

2.用方法二,乙烯卤不发生亲核取代。

3.用方法二,叔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消除。

4.用方法一,Grig nard 试剂遇活泼氢分解。

46. 醛、酮和羧酸衍生物分子中都含有羰基,羧酸衍生物可发生亲核取代反应,但醛、酮只发生亲核

加成而不发生亲核取代。为什么?

[解答]:醛、酮和羧酸衍生物均接受亲核试剂的进攻,第一步发生亲核加成,形成四面体的氧负离子中间体;而在第二步消除反应中,由于H -或R -的碱性极强,很难于离去,因此中间体

氧负离子结合一个质子得到加成产物。

47. 为什么羧酸衍生物的亲核取代反应活性为:酰卤> 酸酐> 酯> 酰胺?

[解答]:羧酸衍生物的亲核取代反应是分亲核加成和消除两步完成的。在第一步亲核加成中,反应的活性主要取决于羰基的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羰基碳上所连的基团吸电子效应越强,体积越小,越有利于加成。羧酸衍生物吸电子效应强弱为:-X>-OCOR'>-OR>-NH 2 。在第二步消

除反应中,离去基团的碱性越弱,越易离去。离去基团的碱性强弱顺序为:NH 2 - >RO

->RCOO - >X -。故离去能力为:X - > RCOO - > RO - > NH 2 - 。综上所述,羧酸衍生

物的亲核取代反应活性为:酰卤> 酸酐> 酯> 酰胺。

48. 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分子中都含有羰基,羰基对 a -H的活性有何影响?

[解答]:a -H的酸性为:酰卤> 醛、酮〉酯> 酰胺。酰卤中,卤原子的吸电子的诱导效应大于给电子的共轭效应,从而增加了羰基对 a -碳的吸电子能力,使 a -H的活性增加。同时卤

原子的吸电子效应也使形成的烯醇负离子因负电荷分散而趋于稳定。在酯和酰胺中,由于烷氧基的氧和氨基氮的给电子的共轭效应大于吸电子的诱导效应,孤对电子可与羰基共轭而使酮式结构稳定,形成烯醇负离子需要较大的能量。酰胺氮上的孤对电子碱性较强,共轭结构更稳定,形成烯醇负离子需要更大的能量,酸性最弱。

49. 在红外光谱中,羰基的伸缩振动频率一般为:酰氯~ 1800cm -1,酯~ 1735cm -1

,酰胺~ 1690cm -1 ,酮~ 1715cm -1 。为什么?

V * * X * * T -

C=O:4——? C-0 :

[解答]:从共振结构/ /… 来看,影响羰基的伸缩振动频率的因素主要为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和氢键效应。吸电子的诱导效应增加羰基的双键性,伸缩振动频率向高频移动;给电子的共轭效应增加羰基的单键性,伸缩振动频率向低频移动;氢键效应使氧上电子云密度增加,羰基的单键性增加,伸缩振动频率向低频移动。酰氯分子中氯原子的强电负性,增加了羰基的双键性,使羰基的伸缩振动频率较高(~ 1800cm -1 );酯分子中虽然氧的电负性

较强,但氧上的孤对电子与羰基共轭,使羰基的伸缩振动频率低于酰氯而高于酮(~ 1735cm -1 );酰胺分子中氨基的对羰基的共轭效应大于诱导效应,加上氢键效应,使羰基的伸缩振

动频率较低1690cm -1 )。

50. 为什么含有a -H的伯或仲硝基化合物能逐渐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而生成钠盐?

[解答]:受硝基强吸电子性作用,使 a -H活性增强具有酸性,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能生成稳定的负离

子;

因为其负离子存在下列共振结构式,说明这个负离子稳定。

有a -H的硝基化合物存在酸式和硝基式互变异构现象叔硝基化合物没有这种氢(a -H),

原子,因此不能异构成为酸式,也就不能与碱作用。

51. 为什么硝基的存在能增强酚类、羧酸的酸性而对芳胺碱性影响的却是减弱

[解答]:当硝基处于酚羟基、芳香族羧酸的羧基及芳胺氨基的邻位或对位时,由于其强吸电子性,明显提高酚及羧酸的酸性;芳胺则由于氮原子上电子云密度降低而使其碱性减弱。

52. 为什么胺有碱性与亲核性?

[解答]:胺类化合物具有类似氨的结构,氮原子在成键时,首先杂化成sp 3 杂化轨道,氮原子的三个sp 3轨道与氢的s轨道或烃基的sp 3杂化轨道构成N-H或N-C b键,氮上另有一对孤电子对占据未成键的sp 3轨道,这对未成键的对孤电子呈现出较强的碱性及亲和性

53. 怎样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除去三丁胺中的少量二丁胺。

[解答]:二丁胺是仲胺N 上有活泼H,能与酰化剂反应;而三丁胺是叔胺

N 上没有活泼H ,不能

与酰化剂反应;利用仲胺、叔胺这一不同性质进行分离。如:加乙酰氯处理, 二丁胺生成

乙酰化物,就能与三丁胺分离。

54. 为什么常用Gabriel 合成法制备纯净伯胺?

[解答]:Gabriel

合成法中,邻苯二甲酰亚胺的氮上只有一个氢原子,具有弱酸性,能在乙醇溶液

中与碱反应生成盐,酰亚胺 N 负离子与卤代烃反应生成 N-烷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此时的氮

不再具有亲核性,不能成季铵盐),再于碱性溶液中水解,故而最终产物是纯伯胺。如:

Gabriel 合成法中可用的卤代化合物种类很多,如卤代酸、酰卤等。

55. 为什么Hofmann 消除可用来测定胺的结构?

[解答]:季铵碱的消除反应常称为 Hofmann 消除反应,

当季铵碱的一个基团上有两个

3位的氢

时,消除就有两种可能,主要被消除的是酸性较强的氢,也就是 3碳上取代基较少的

3

氢。烯烃的构造与卤代烃或醇发生消除反应时所发现的 Saytzeff 规则正相反。 用Hofma nn

消除反应来推测胺的结构:先用

过量的碘甲烷与胺作用,使胺转变为季铵盐;既发生彻底

甲基化:用湿的氧化银处理,得到季铵碱;季铵碱受热分解生成叔胺和烯烃;根据烯烃的结 构可推测岀原来胺分子的结构

56. 为什么以芳胺为原料进行环上硝化、卤化、磺化等亲电取代反应时,先将氨基乙酰化? [解答]:芳胺的酰基衍生物不像芳胺那样易被氧化,酰胺在酸或碱的催化下,可水解游离岀原来的

胺。因此在有机合成中可以用酰化的方法来保护芳胺的氨基;另外酰氨基与氨基是同类定位 基,都属于一类定位基即邻对位定位基,并且酰氨基的定位效应比氨基要弱些,能使芳环上 的亲电取代反应更加缓和。例如: 芳胺的氨基酰化,既保护了氨基又使反应定位效应不变,同时又缓和反应,提高产率。

[解答]:吡咯分子中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参与环共轭,且氮的给电子共轭效应大于吸电子诱导效应, 所以吡咯的偶极距

方向为

。而吡啶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未参与环上闭合大

n 键,加上氮原

子的电负性大于碳的,所以吡啶的偶极矩方向指向氮原子。

58. 吡啶和吡咯都具有芳香性,可产生芳香性的原因不同,如何解释? [解答]:吡啶和吡咯分子中的氮原子都是

sp 2 杂化,组成环的所有原子位于同一平面上,彼此以

(T 键相连。在吡啶分子中,环上由 还有一

对未共用电子处在未参与共轭的 咯分子中,杂原子的未共用电子对在 组成了 4n+2

( n=1 )个n 电子的离域

体系而具有芳香性。

59. 如何解释芳香性大小次序

[解答]:由于五元杂环分子中,五个原子共用六个

所以五元杂环化合物的

n 电子分布不均匀,

S ,提供电子对构成芳香性的芳环的能力与此电负性的关系相反,因此,三个五元 芳香性次序为:噻吩

> 吡咯 > 咲喃。

[解答]:因为吡咯环上5个原子共用6个电子,故电子云密度比苯环上的大,故比苯容易发生亲电 取代反应。

57.为何吡咯的偶极距方向( )和吡啶的偶极矩方向 4n+2

( n=1 )个p 电子构成芳香 n 体系,氮原子上

sp 2杂化轨道上,并不与 n 体系发生作用。而在吡 p 轨道

上,六个 n 电子(碳原子四个,氮原子两个)

n 电子,而苯则是六个碳原子共用六个 它

们的芳香性比苯的差。由于电负性

n 电子,

O > N >

杂环的

在进行亲电取代时,为什么反应主耍发生在吡咯环上

)相反?

60.

[解答]:这是因为吡啶中的氮为 sp 2杂化,哌啶中的氮为 sp 3杂化,s 成分多轨道越接近球型, 电子越靠近核,

所以吡啶的氮较六氢吡啶的氮难结合质子,故其碱性小于六氢吡啶。苯胺中 的氮接近于sp 2 杂化,由于氮原子上未共用电子对可与苯环共轭,电子分散在苯环上,故 碱性减弱。

[解答]:吡啶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因氮原子的存在而降低,故难于失去电子被氧化。 63. 为什么糖苷在酸性溶液中长时间放置或加热后也有变旋光现象?

[解答]:糖苷中已无半缩醛(酮)羟基,不能转变为开链的结构,故糖苷无变旋光现象,也无还原性, 它们在碱

中较稳定,但在酸作用下可断裂苷键,生成原来的糖和非糖成分。

64. 为何氨基酸在 其 等电点时的溶解度最小?

[解答]:氨基酸在 其等电点溶液中主要以电中性的偶极离子存在,由于没有带电的离子存在,故此 时的氨基酸在

水中的溶解度最小,可以结晶析岀。

65. 氨基酸既具有酸性又具有碱性,但等电点都不等于

7,即使 含-氨基-羧基的氨基酸,其等电

点也不等于7,这是为什么?

[解答]:因为在水(pH = 7 )中,中性氨基酸的酸性稍大于碱性,其在水溶液中生成的阴离子略多 于阳离子,欲

到达等电点,需加入少量酸抑制羧基的电离。所以氨基酸既具有酸性又具有碱 性,但等电点都不等于 7,即使含-氨基-羧基的氨基酸其等电点也不等于

7。

61.为什么吡啶( )的碱性比哌啶( 的小,而比苯胺的大?

的产物中无苯甲酸?

62.为何反应

个人简历 教育类

支引娟个人简历 个人基本资料 姓名:支引娟性别:女 出生日期民族:汉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籍贯:县 学历:硕士研究生毕业院 专业:化学电话: 邮箱 教育背景 2010.09 - 2014.07 遵义师范学院应用化学(本科) 主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基础、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化工基础实验普通话培训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2014.09 - 2017.07 贵州大学化学(研究生) 主修课程:高等无机化学、高等有机化学、超分子化学、有机合成实验、近代物理化学、现代分析化学、近代化学实验、现代化学进展、胶体与界面化学 教学经验 本科生实习:大四上学期,在遵义市某辅导班,担任了化学教师一职,在此期间,不仅积累了教学经验,还提升了自己在与学生相处方面以及在紧 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 研究生助教:研究生二年级给学生批改作业,期末监考,批改考卷并录入学生成绩,带本科实验并批改实验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以及录入成绩。 研究生助研:研究生期间,帮助导师教本科生做毕业论文实验、完成毕业论文的修改以及定稿,带下一届研究生做其研究生课题。 化学家教兼职:本科到研究生期间,利用课余时间曾经在贵阳、六盘水、遵义等地方进行多份家教,积累了教学经验,熟悉初三以及高三的化学 知识,了解学生心理以及与学生相处的技巧。 2014年至2015年自己筹办一个辅导班备受家长和学生的喜爱

具备技能 全国计算机二级VC、能使用Office、Photoshop、Origin、ChemDraw等办公及画图软件 熟悉红外、紫外、荧光等基本的实验仪器的操作 普通话二级乙等,普通话流利 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 大学及研究生期间所参与组织活动 棋类协会会长、化学系干事、校学生会干事、担任班上生活委员、组织棋类协会第一届、二届棋类大赛、参与组织策划迎新晚会、在校外自主创业、研究生期间化学与化工学院党总支纪律检查委员 自我评价 身体素质:能吃苦耐劳,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工作能力: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洞察力、独立的工作能力以及执行能力,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合理的情况下,服从精神好 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和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性格态度:性格开朗随和、有活力、上进心强、适应和学习能力强、耐心很好、遇事冷静思考,理性处理 所获荣誉 多次奖学金、多次优秀个人、多次优秀班干、多次优秀团干、即兴演讲二等奖、优秀党员、大学生挑战杯省级二等奖 发表文章 )

大学有机化学试题答案

简单题目 1.用括号的试剂和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的少量杂质,不正确的是() A、苯中含有苯酚(浓溴水,过滤) B、乙酸钠中含有碳酸钠(乙酸、蒸发) C、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 D、溴乙烷中含有醇(水、分液) 2.下列物质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A、B、C2H2C、CH3 D、CH3COOH 3.(CH3CH2)2CHCH3的正确命名是( ) A、3-甲基戊烷 B、2-甲基戊烷 C、2-乙基丁烷 D、3-乙基丁烷 4.手性分子是指在分子结构中,当a、b、x、y为彼此互不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称此分子为手性分子,中心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下列分子中指定的碳原子(用*标记)不属于手性碳原子的是() A、苹果酸 B、丙氨酸C H3CH COOH NH2 C、葡萄糖 D、甘油醛CH CH2 CHO OH OH 5.某烷烃发生氯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一氯代烃,此烷烃是() A、(CH3)2CHCH2CH2CH3 B、(CH3CH2)2CHCH3 C、(CH3)2CHCH(CH3)2 D、(CH3)3CCH2CH3 6.有—CH3,— OH,—COOH,—C6H5四种基团,两两结合而成的有机化合物中,水溶液具有酸性的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2H6和C4H10一定是同系物 B、C2H4和C4H8一定都能使溴水退色

C 、C 3H 6不只表示一种物质 D 、单烯烃各同系物中碳的质量分数相同 8.常见有机反应类型有: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酯化反应 ⑤加聚反应 ⑥缩聚反应 ⑦氧化反应 ⑧还原反应,其中可能在有机分子中新产生羟基的反应类型是 ( ) A 、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②⑦⑧ D、③④⑤⑥ 9.乙醛和新制的Cu (OH ) 2 反应的实验中,关键的操作是 ( ) A 、Cu (OH )2要过量 B 、NaOH 溶液要过量 C 、CuSO 4要过量 D 、使溶液pH 值小于7 10.PHB 塑料是一种可在微生物作用下降解的环保型塑料,其结构简式为: n O CH C 2H 5C O 。下面有关PHB 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PH B 是一种聚酯 B 、PHB 的单体是CH 3CH 2CH(OH)COOH C 、PHB 的降解产物可能有CO 2和H 2O D 、PHB 通过加聚反应制得 11. 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且其水解产物也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糖类是 ( ) A 、葡萄糖 B 、麦芽糖 C 、蔗糖 D 、淀粉 12. “茶倍健”牙膏中含有茶多酚,但茶多酚是目前尚不能人工合成的纯天然、多功能、高效能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净化剂。其中没食子儿茶素(EGC )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关于EGC 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共面 B 、1molEG C 与4molNaOH 恰好完全反应 C 、易发生加成反应,难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 D 、遇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13.化合物丙可由如下反应得到: 丙的结构简式不可能是 ( ) A 、CH 3CH (CH 2Br )2 B 、(CH 3)2C Br CH 2 Br O —OH OH OH OH

西南科技大学基础有机化学习题参考答案 整理

1 绪论习题参考答案 1. 从教材中可以找到下列术语的答案 2. HCl 、CH 3OH 、CH 2Cl 2和CH 3OCH 3为极性分子;Cl 2和CCl 4为非极性分子。 3. 参照表1-7 ,可以写出下列化合物的Lewis 结构式 4.亲核试剂: Cl -, -CH 3;亲电试剂:AlCl 3,C 2H 4,CH 4,ZnCl 2,BF 3,CH 3CN ,Ag +, H +,Br +, Fe +, +NO 2,+CH 3;既是亲核试剂又是亲电试剂:H 2O ,CH 3OH ,HCHO 。 5.属于酸的化合物:HBr ,NH 4+;属于碱的化合物:CN -;既是酸又是碱的化合物:NH 3,HS -,H 2O ,HCO 3- 6. 按照碳骨架分类,芳香族化合物为:(1)(2)(3)(4);脂环(族)化合物为:(5)(6);开链化合物为:(7)(8)。按照官能团分类,羧酸:(2)(3)(6)(7);醇:(1)(5)(8);酚:(4)。 7.按照碳骨架分类,除了(2)和(5)之外都属于不饱和化合物。属于哪一族?(略) 2 烷烃习题参考答案 1 (1) 1° 1°1° 1°2° 2°3° 3°2-甲基-3-乙基己烷 (2)1°1°1°1°2°2°2°3°3°2°3-甲基-5-乙基庚烷 (3) 1° 1°1° 1° 1° 2°2°2°2°2° 3°4° 3,6-二甲基-3-乙基辛烷 (4) 1° 1° 1° 1°1° 1°2°2°2°2°2°3°3° 3°3° 3,5-二甲基-6-异丙基癸烷 (5) 2,3,5,5,7-五甲基辛烷 (6) 2,4,4-三甲基-5-乙基辛烷 (7) 2,7-二甲基-7-乙基壬烷 (8) 2,11,14-三甲基-7- 乙基十六烷 2 (1) (2) (3) (4) (5)CH CH 3CH 3 H 3 C (6) 3 解:烷烃分子间的作用力主要是色散力,随着分子质量增加,色散力增大,使沸点升高。各异构体中,一般是直链烷烃的沸点最高,支链愈多沸点愈低。故沸点:正癸烷>正庚烷>正己烷>2-甲基戊烷>2,3-二甲基丁烷 4解:含单电子的碳上连接的烷基越多,自由基越稳定,自由基越稳定则形成产物的机会越多。自由基的稳定性次序为: ·C(CH 3)3 > ·CH(CH 3)2 > ·CH 2CH 3 > ·CH 3 5解:C n H 2n+2 = 72,所以n = 5。该烷烃的构造式为: CH 3CHCH 2CH 33 6(1)正己烷 Cl Cl Cl 2CH 2CH 2CH 2CH 2CH 3 CH 32CH 2CH 2CH 3 CH 3CH 22CH 2CH 3 ( 2 )2-甲基戊烷 (3)2,2-二甲基丁烷 CH 3CH 3CH 3CH 2CCH 2CH 3 CH 2CCHCH 3 CH 3CCH 2CH 2 Cl Cl CH 3 CH 33 7解: 8 解:四种典型构象中分子内能最低的是对位交叉式(a),因为它的两个大基团(CH 3-和Cl-)相距最远,扭转张力最小;分子内能最高的是全重叠式(d)为它的两个大基团相距最近,扭转张力最大;其他两种构象的内能处于上述两种构象之

有机化学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有机化学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09~2011) 一、建设目的和意义 有机化学是理学化学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有机化学是揭示构成物质世界的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相互键合的本质以及有机化合物分子转化的规律学科;它为农业科学、生命科学、食品科学、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有机化学是包括化学、农学、生命科学、食品科学、动物医学和环境科学等在内的诸多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原理性、概念性、结构性和实验性较强的课程。 现代有机化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波谱学及现代测试手段的飞跃发展,越来越深刻地揭示有机化学的微观历程,从而大大地促进了有机立体化学及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除了在本学科纵深发展,有机化学还与各学科广泛渗透交叉,如有机化学与生物学交叉产生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 21世纪,随着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的高速发展,有机化学日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人们能更多、更主动地合成出许多具有一定功能的以及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为了跟踪学科的发展,各高等院校都把有机化学列为重点学科之一。 学科建设是事关该学科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是提高该学科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关键。高等学校的竞争在本质上是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和学科水平的竞争。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综合性的战略任务。为此,有机化学作为现代学科的基石,应当在我院作为一门重点学科来建设。我们希望把有机化学建设成为学科方向明确;学科特色鲜明;学科队伍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能力较强,学科建设成果显著的重点学科,力争把有机化学建设成为有一定影响的,处于同类院校领先水平的省级重点学科。 二、学科概况 有机化学学科现有5名教师,其中副教授2名,高级实验师1名,讲师2名;博士2名,硕士1名。骨干教师大多具有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现在已基本形

高考化学专题有机化学复习精选

高考化学专题有机化学复习 七、有机反应类型与对应物质类别 1.取代反应 (1)定义: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2)能发生取代反应的物质: ①烷烃:光照条件下与X2取代; ②芳香烃:Fe(FeX3)条件下与X2发生苯环上的取代;与浓硝酸浓硫酸在50~60℃水浴下的硝化反应;与浓硫酸在70~80℃水浴条件下的磺化反应;在光照下与X2发生烷基上的取代; ③醇:与HX取代;与含氧酸酯化;分子间脱水; 注:醇与钠的反应归入置换反应. ④酚:与浓溴水生成2,4,6-三溴苯酚;与浓硝酸生成2,4,6-三硝基苯酚; 注:液态酚与钠的反应仍属于置换反应. ⑤酯:酯的水解; ⑥羧酸:羧酸的酯化反应; ⑦卤代烃:与NaOH溶液共热水解. (3)典型反应 CH4+Cl2CH3Cl+HCl

CH3CH2OH+HBr CH3CH2Br+H2O CH3CH2OH+HOCH2CH3 CH3CH2OCH2CH3 2.加成反应 (1)定义: 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 (2)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包括含C=C、C C、-CHO、羰基、苯环的物质,具体如下: ①烯烃:与H2、X2、HX、H2O、HCN等加成; ②炔烃:与H2、X2、HX、H2O、HCN等加成; ③苯及同系物:与H2在Ni催化下加成、与Cl2在紫外光下加成;

④醛:与HCN、H2等; ⑤酮:H2; ⑥还原性糖:H2; ⑦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加成:H2、H2O、X2等; ⑧不饱和烃的衍生物,如卤代烯烃、卤代炔烃、烯醇、烯醛、烯酸、烯酸酯、烯酸盐等等.说明: 一般饱和羧酸、饱和酯不发生加成反应. (3)典型反应 CH2=CH2+Br2→CH2Br—CH2Br 3.加聚反应 (1)定义: 通过加成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2)特征:①是含C=C双键物质的性质.②生成物只有高分子化合物.

食品科学专业

食品科学专业 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09 7 27)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工作的能力以及能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新产品开发的食品领域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开拓创新精神,良好的综合素质,积极献身食品科技事业,努力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具有本学科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阔的知识面的同时,掌握食品科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侧重在某一个方向进行深入研究;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和新动向,能在研究中熟练使用计算机,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指导生产及组织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的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四会,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能够用外语撰写论文摘要。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根据食品学科发展的需要,结合我院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本专业暂设7个研究方向。研究方向如下: 01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02食品新资源开发 03食品加工与贮藏 04食品功能成分开发利用 05畜产品质量控制 06食品生物技术 07食品加工工程 三、学习年限 食品科学专业的学位为工学硕士,学制一般为3年,其中第一年为学位课程学习,后两年进行选修课的学习、研究试验、论文撰写及毕业答辩。对于提前完成规定的全部学业,成

绩特别优秀的,经专家推荐和严格考核,可以提前毕业或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硕博连读),但不得少于两年;个别因客观原因不能在规定的学制内完成学业的,经审核批准可适当延长,一般不超过5年。 四、课程设置 食品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应符合科学、规范、宽广,学分分配合理的基本原则,既要体现食品科学专业的基础性、科学性,又要有先进性、前沿性,同时符合本学科发展的要求。 按照学校相关文件规定,其他专业的学位课可作为本专业的选修课。 食品科学专业开设的课程如下: (一)必修课 1、公共学位课 7学分 (1) 政治理论课(二门课) 9 0学时 3学分 自然辩证法概论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2) 第一外语(含专业外语) 2 4 0学时 4学分 2、专业学位课 18 学分 (1)高等有机化学 4 0学时 2学分 (2)现代仪器分析 4 0学时 2学分 (3) 实验动物与功能评价 4 0学时 2学分 (4) 食品科学研究进展 4 0学时 2学分 (5)食品生物工程 4 0学时 2学分 (6) 生化技术 4 0学时 2学分 (7)高级食品微生物学 4 0学时 2学分 (8)食品工程高新技术 4 0学时 2学分 (9)分子生物学技术 4 0学时 2学分 (二)选修课 一般要求选修1-2门,2-4学分。研究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特点,可跨院(系、所、中心)、跨学科选修研究生课程。本专业研究生要求选修4学分,我院开设的选修课程如下: (1) 食品杀菌技术专题 2 0学时 1学分 (2) 现代果汁加工技术专题 2 0学时 1学分 (3)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题 2 0学时 1学分

大学有机化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大学有机化学期末复习 知识点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有机化学复习总结 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 能够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各种类型化合物: 包括烷烃,烯烃,炔烃,烯炔,脂环烃(单环脂环烃和多环置换脂环烃中的螺环烃和桥环烃),芳烃,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酰卤,酸酐,酯,酰胺),多官能团化合物(官能团优先顺序:-COOH >-SO3H >-COOR >-COX >-CN >-CHO >>C =O >-OH(醇)>-OH(酚)>-SH >-NH2>-OR >C =C >-C ≡C ->(-R >-X >-NO2),并能够判断出Z/E 构型和R/S 构型。 2. 根据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写出相应的结构式或立体结构式(伞形式,锯架式,纽曼投影式,Fischer 投影式)。 立体结构的表示方法: 1 )伞形式:COOH OH 3 2)锯架式:CH 3 OH H H OH C 2H 5 3) 纽曼投影式: 4)菲舍尔投影式:COOH 3 OH H 5)构象(conformation) (1) 乙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是重叠式。 (2) 正丁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对位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是全重叠式。 (3) 环己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椅式构象。一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e 取代的椅 式构象。多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e 取代最多或大基团处于e 键上的椅式构象 立体结构的标记方法 1. Z/E 标记法:在表示烯烃的构型时,如果在次序规则中两个优先的基团在同一侧,为Z 构型,在相反侧,为E 构型。 CH 3C C H C 2H 5 CH 3 C C H 2H 5 Cl (Z)-3-氯-2-戊烯(E)-3-氯-2-戊烯 2、 顺/反标记法:在标记烯烃和脂环烃的构型时,如果两个相同的基团在同一侧,则为顺式;在相反侧,则为反式。 CH 3 C C H CH 3H CH 3C C H H CH 3顺-2-丁烯 反-2-丁烯3 3 3顺-1,4-二甲基环己烷反-1,4-二甲基环己烷 3、 R/S 标记法:在标记手性分子时,先把与手性碳相连的四个基团按次序规则排序。然后将最不优先的基团放在远离观察者,再以次观察其它三个基团,如果优先顺序是顺时针,则为R 构型,如果是逆时针,则为S 构型。

华东理工大学有机化学第二版答案

华东理工大学有机化学第二版答案【篇一:华东理工大学有机化学答案】 xt>一、大赛主题 “女性工程师储才班”是由华东理工大学和普莱克斯公司共同发起并 管理的“虚拟班级”,旨在帮助理工科背景的女大学生不断提升自我 价值,发挥“女性优势”,做好职业规划,使其成为卓越女性工程师。 为了使“储才班”吸引更多优秀的女性学生报名参和,同时能够在学 生们中获得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专注于女性的职业角色和思 维模式”的理念得以重视和发扬,现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储才班”班级 班训(口号)和班标(logo)征集大赛。 二、参赛要求 1、面向对象:华东理工大学全体学生 2、出现以下情况,自动免除参赛资格:违背法律和法规;内容不健康;涉嫌舞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内容不属实,弄虚作假;组委 会认为的其他不当行为。 三、、作品要求 1、内容要求:主题围绕华理工科女性、化工工程师、领导力精英素质、普莱克斯企业文化等元素。 【班训】主题突出,简洁易懂,积极健康,反映班级精神、班级特点、班级目标 【班标】设计新颖,图案简介,内涵丰富,体现创新及良好的艺术 修养 2、提交要求:

【班训】作品以电子版(word)上交,字数少于16字,配以200 字以内的文字说明 【班标】作品以jpg格式上交,2mb以内,请另外附上电子版设计 说明,班标的设计可使用于名片、网站、文件纸和对外宣传册,在 较小尺寸的情况下仍能轻易识别。 四、大赛安排 2月下旬通过网络平台发布通知; 3月20日-3月23日通过网络投票和公司评审相结合的方式确定 最终采用的班标班训,被采用者获得金奖,金奖采用者将获得奖金1000元/作品。其余参赛者分别获银奖(500元/作品)和提名奖。 五、奖项设置 金奖2名(班训、班标比赛各一名,奖金1000元/作品),银奖4 名(各2名,奖金500元/作品),提名奖若干名。 【篇二:华东理工大学有机化学专业2016年考研经验】ss=txt>研经验 有机化学今年情况:划线是51 51 100 100 330,最高分 417(一 女生被院长招走)最低分330,官方预招43个,去了55人复试, 结果有14个人复试不及格,所以就招了39,至于后面有没有调剂我 不得而知,复试后排名和初试排名还是有一些变化的,刷的最高分 是400分,所以复试很重要。 选学校: 华东理工大学原名是华东化工学院,顾名思义化工很强,这个全国 都公认的,即使世纪初的这十几年没落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华理还是第一大院,也是最好的院这毋庸置疑。而现在华理的校 长是搞药学的,所以近些年华理的药学院和生工学院很强势,下来 就是有机化学专业所在的化学和分子工程学院了,前几个就不说了,

天津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制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2011年11月

天津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 培养计划学校培养标准 一、总体要求 本培养标准在国家通用标准的指导下,按照行业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结合天津大学特色、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定位,制定本校制药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天津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将按照此标准培养学生,突出“创新性、重实践、国际化”特色,培养基础宽、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制药工程师,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和知识。 二、专业特征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备制药工程方面的知识和设计研究能力的基础宽、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制药工程师。具体的专业特征目标包括: 1. 个人综合素质培养 1.1 积极乐观与理性思维的人生态度 积极乐观与理性思维的人生态度 1.2 探究真理百折不挠的毅力 实事求是、探求真理的毅力 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 1.3 很强的自制力 自制力,为人处事,遵纪守法 组织纪律观念,遵从自然规律,培养科学精神

1.4 成就宏伟事业的自信心 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树立远大理想 认识学科发展前沿,树立在科学领域做出突出成果的勇气和决心1.5 诚实守信严谨求真的职业道德 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 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和职业道德 增强严谨求真的职业素养 1.6 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工作责任心 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的职业素养 增强社会责任感 1.7 包容心与团队精神 包容心,增强团队意识 增强学生的合作和团队意识 加强集体观念、团队精神熏陶 1.8 爱国奉献精神与谋求人类福祉的志向 爱国奉献精神,以谋求人类福祉为远大志向 1.9 优良的身体素质 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 养成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2. 个人能力培养 2.1 善于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自主学习、独立获取知识能力 2.2 分析问题能力 分析问题能力 2.3 计划与综合能力 规划、设计和综合能力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有机化学》专题突破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有机化学》专题突破 【考纲要求】 1.理解甲烷、乙烯和苯的基本结构和性质 2.了解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3.了解乙醇、乙酸的物理性质、结构,掌握其化学性质 4.了解油脂、糖类、蛋白质的组成、结构、重要性质 重点:官能团的概念、有机物化学性质 难点: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知识网络】 几种重要的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必修有机化学容较为简单,包括主要容为: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其知识网络如下: 【考点梳理】 有机物分子结构特点主要化学性质 甲烷 CH4 碳原子间以单键相连,剩余 价键被氢原子“饱和”,链状 (1)氧化反应:燃烧 (2)取代反应:卤代 乙烯 CH2=CH2 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链状 (1)氧化反应:燃烧,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与H2O加成为乙醇苯 分子中含有苯环,苯环中碳 碳之间有介于单键和双键 之间的独特的键,环状 (1)取代反应:卤代、硝化 (2)加成反应:与H2加成生成环己烷乙醇CH3CH2OH 分子中含有羟基;羟基与链 烃基直接相连 (1)取代反应:与活泼金属Na、K等制取H2 (2)氧化反应:催化氧化时生成乙醛;完全燃烧 生成CO2和H2O 乙酸CH3COOH 分子中含有羧基,受C=O 双键影响,O—H键能够断 裂,产生H+ (1)酸性:具有酸的通性,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红 (2)酯化反应:与乙醇等醇类物质反应生成酯物质的类别分子结构特征重要化学性质用途 糖 类 单 糖 葡萄糖 C6H12O6 多羟基醛,与果糖是同 分异构体 具有醛和多元醇的性质,能与 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反 应,也能与乙酸等反应生成酯 1.医用:静脉注射,为体 弱和血糖过低的患者补 充营养 2.用于制镜工业、糖果工 业的等 二 糖 蔗糖 C12H22O11 无醛基不具有醛的性质,1mol蔗糖 水解生成1mol葡萄糖和1mol 果糖 作甜味食品,用于糖果 工业

有机化学论文

浅谈高分子的发展及应用 姓名: 班级: 学号: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的生产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新型材料的帮助,无机化学便在这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说道无机化学的历史,这恐怕要追溯到一千年以前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造纸术可以说是祖先为人类打开无机化学之门的一把钥匙,在这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高明的智慧,第一批纸的诞生其实源自一些很常见的材料,例如竹子、破渔网、树皮......一些简单的原料经过水煮、火焠、加压、烘干等工序,便生产出一张完整的纸。 其实首先引出造纸术的目的是为了介绍一种生活中很常见的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自古至今,人类利用纤维素的历史已有几千年,直到18世纪30年代半合成高分子材料诞生,人类才渐渐的脱离自然纤维材料有限的束缚,在这一时期,全世界涌现出了大量的化学学家,他们不断探索积累,为后来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19世纪火化橡胶与赛璐珞的诞生,人类又向高分子的研究迈进一步,20世纪中叶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作为发明之母和产业粮食的新材料又出现了划时代的变化。那就是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的问世, 其而得到广泛应用仅半个世纪时间,高分子材料已与有上千年历史的金属材料并驾齐驱,并在年产量的体积上已超过了钢,成为国民经济、国防尖端科学和高科技领域不可缺少的材料。 目前,世界上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正在不断地加强和深入.一方面,对重要的通用有机高分子材料继续进行改进和推广,使它们的性能不断提高,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例如,塑料一般作为绝缘材料被广泛使用,但是近年来,为满足电子工业需求,又研制出具有优良导电性能的导电塑料.导电塑料已用于制造电池等,并可望在工业上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的研究也在不断加强,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仿生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智能材料等.这类高分子材料在宇航、建筑、机器人、仿生和医药领域已显示出潜在的应用前景.总之,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应用范围正

(2020年7月整理)高等有机化学模拟考试题二.doc

《高等有机化学》模拟考试题(二) 一.填空 1、几种重要的有机反应活性中间体有------、 ----------、---------、--------、--------和---------。 2、萘磺化时,得到α-萘磺酸是-------控制产物,得到β-萘磺酸是------控制产物。 3、写出下列化合物最稳定的构象式: (1) HOCH 2CH 2F 用Newman 投影式表示为:------------; (2)反式十氢化萘 用构象式表示为:--------; (3)(S)-2-丁醇 用Fischer 投影式表示为:-----------; 4、α-蒎烯1H 3C CH 32 中1和2两个甲基上的亲核化学位移δ值较小者为 --------;这是由于----------所致。 5、 下列烷氧基负离子:(a ) C 6H 5O -,(b )CH 3CH 2CH 2CH 2O -,(c )(CH 3)3CO -,其中碱性最强的是---------,亲核性最强的是---------。 6、有机光化学反应中,分子的激发态常有-------和----------两种。但大多数光化学反应是按-----------进行的。在二苯甲酮与异丙醇的光化学反应中,当加入萘时,该反应中止,反应中的二苯甲酮是---------剂,而萘是二苯甲酮激发态的一种-------剂。 二.写出写列反应的主要产物 C C Ph H 3C CH 3 Ph H + 1 N(CH 2 )OH CH 3 2. C N CH 3OH H 2SO 4 3. OH H 3CO 2SO C O H 3C 4. 3 5. COCHN 2 1)Ag 2O 2) H 2O 6. CH 3 H 3C OCH 2CH=CHCH 3 7. C C 3 OTs H 3C CH 3CH 2ONa 328.

高考化学专题有机化学复习

实用标准 文档大全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有机化学 七、有机反应类型与对应物质类别 1.取代反应 (1)定义: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2)能发生取代反应的物质: ①烷烃:光照条件下与X2取代; ②芳香烃:Fe(FeX3)条件下与X2发生苯环上的取代;与浓硝酸浓硫酸在50~60℃水浴下的硝化反应;与浓硫酸在70~80℃水浴条件下的磺化反应;在光照下与X2发生烷基上的取代; ③醇:与HX取代;与含氧酸酯化;分子间脱水; 注:醇与钠的反应归入置换反应。 ④酚:与浓溴水生成2,4,6-三溴苯酚;与浓硝酸生成2,4,6-三硝基苯酚; 注:液态酚与钠的反应仍属于置换反应。 ⑤酯:酯的水解; ⑥羧酸:羧酸的酯化反应; ⑦卤代烃:与NaOH溶液共热水解。 (3)典型反应 CH4+Cl2 CH3Cl+HCl 实用标准 文档大全 CH3CH2OH+HBr CH3CH2Br+H2O

CH3CH2OH+HOCH2CH 3 CH3CH2OCH2CH3 2.加成反应 (1)定义: 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 (2)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包括含C=C、 C C、-CHO、羰基、苯环的物质,具体如下: ①烯烃:与H2、X2、HX、H2O、HCN等加成; ②炔烃:与H2、X2、HX、H2O、HCN等加成; ③苯及同系物:与H2在Ni催化下加成、与Cl2在紫外光下加成; ④醛:与HCN、H2等; ⑤酮:H2; 实用标准 文档大全⑥还原性糖:H2; ⑦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加成:H2、H2O、X2等; ⑧不饱和烃的衍生物,如卤代烯烃、卤代炔烃、烯醇、烯醛、烯酸、烯酸酯、烯酸盐等等。 说明: 一般饱和羧酸、饱和酯不发生加成反应。 (3)典型反应 CH2=CH2+Br2→CH2Br—CH2Br

高等有机化学汇总

研究生课程论文 题目: 浅谈有机化学的研究进展姓名: 陶月红 学院: 理学院 专业: 化学 学号: 2014111004 2015 年1 月12 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浅谈有机化学的研究进展 理学院2014111004 陶月红 摘要:本文综述了中国大陆地区有机化学研究人员2011至2012年两年内在合成方法学领域获得的重要成果。文章中共引用参考文献50篇,其中30多篇手性金属配合物和有机小分子催化的不对称反应、金属催化的碳氢键活化等合成方法学论文。本文汇集了中国有机化学家两年中合成的30多个不同物质。 关键词:有机化学合成方法学有机合成 有机化学是化学科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二级学科,也是与人类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化学分支,其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在国家科技政策和科研经费的支持下,我国有机化学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有机化学相关领域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如,全国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的参会人员数已由十年前500多人发展到超过2000人),研究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数迅猛增加(几乎每期国际一流化学期刊上都有中国有机化学家的论文刊登)。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有机化学家被邀请担任国际顶级学术刊物的地区主编和编委,国内的有机化学期刊也开始得到重视。从近期学术论文发表情况看,我国有机化学的各分支学科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工作主要集中于有机反应和合成方法学的研究。我国有机反应和合成方法学研究始终保持强盛的发展势头,但原创性、实用性工作仍旧有限。有机合成化学得到了发展,但主流观念和思路还停留在首次合成上。在元素有机化学中我国有机氟化学一支独秀,其他元素有机化学需要加强。中国天然产物化学研究工作突飞猛进,成为发现新化合物分子的主力。通过对我国有机化学学科2011~2012年发表的研究结果进行系统检索,本文对有机反应和合成方法学、有机合成化学、元素有机化学和天然产物化学等有机化学研究领域的学术进展做一个简要总结。 1 有机反应和合成方法学 有机反应和合成方法学是有机化学的基础,历来受到有机化学家的重视。有机化学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许多以发现者名字命名的人名反应,使这些化学家名垂青史。在我国除黄鸣龙外,尚未有其他有机化学家获此荣誉,故在近30 年来,有机反应和合成方法学在我国有机化学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我国有机化学界,从事有机反应和合成方法学的化学家人数和各种资源占有半壁江山,导致我国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多为有机反应和合成方法学内容,为此本文也仅能收录刊登在《J.Am.Chem.Soc.》和德国《Angew.Chem.Int.Ed.》上的成果。国际上流行的热点研究领域,如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反应、交叉偶联反应、碳氢键活化反应、有机小分子催化反应等,我国有机化学家不仅几乎全部涉足,而且人数比例和发表论文的数量均占有重要地位。只要美国化学家能开辟一个新领域,我们就会使这一领域成为论文发表的热点领域。我国有机化学家在有机反应和合成方法学研究领域的影响力日新月异,如2012年10月,北京大学施章杰承办了第一届碳氢键活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并担任大会主席。无论如何,与西方国家的有机化学家,特别是美国化学家相比,我国的研究工作思路和成果还是属于跟踪的多,自己独创的少。《J.Am.Chem.Soc.》创刊125周年列举的125篇有影响的文章中,来自我国的仅为黄鸣龙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发表的论文,足以说明我国还是缺乏真正有影响的独创性研究成果。我国有机反应和合成方法学研究领域的特点是人数众多,仅从事金属有机化学的人员就已超过千人;另一特点是发展均衡,在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的作者既有我国著名科研院所

2018年高考化学母体题源专练-专题19 有机化学基础 含

【母题来源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 【母题题文】秸秆(含多糖物质)的综合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是以秸秆为原料合成聚酯类高分子化合物的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糖类都有甜味,具有C n H2m O m的通式 b.麦芽糖水解生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葡萄糖和果糖 c.用银镜反应不能判断淀粉水解是否完全 d.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2)B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 (3)D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__,D生成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 (4)F 的化学名称是______,由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具有一种官能团的二取代芳香化合物W是E的同分异构体,0.5 mol W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44 gCO2,W共有___种(不含立体结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反,反)-2,4-己二烯和C2H4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对二苯二甲酸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d;(2)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3)酯基、碳碳双键;消去反应;(4)己二酸; nHOOC(CH2)4COOH+nHOCH2CH2CH2CH2OH +(2n-1)H2O(5)12;;(6) 。 【试题解析】(1)a.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糖,没有甜味,错误;b.麦芽糖是二糖,水解只生成2个分子的葡萄糖,错误;c.无论淀粉是否水解完全,都会产生具有醛基的葡萄糖,因此都可以产生银镜反应,故不能用银镜反应不能判断淀粉水解是否完全,正确;d.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类,都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故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大学有机化学复习总结

有机化学复习总结 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命名是学习有机化学的“语言”,因此,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有机合物的命名包括俗名、习惯命名、系统命名等方法,要求能对常见有机化合物写出正确的名称或根据名称 写出结构式或构型式。 1、俗名及缩写:要求掌握一些常用俗名所代表的化合物的结构式,如:木醇、甘醇、 甘油、石炭酸、蚁酸、水杨醛、水杨酸、氯仿、草酸、苦味酸、肉桂酸、苯酐、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巴豆醛、葡萄糖、果糖等。还应熟悉一些常见的缩写及商品名称所代表的化合物,如:RNA、DNA、阿司匹林、福尔马林、尼古丁等。 2、习惯命名法:要求掌握“正、异、新”、“伯、仲、叔、季”等字头的含义及用法, 掌握常见烃基的结构,如:烯丙基、丙烯基、正丙基、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苄基等。 3、系统命名法:系统命名法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重点,必须熟练掌握各类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其中烃类的命名是基础,几何异构体、光学异构体和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是难点,应引起重视。要牢记命名中所遵循的“次序规则”。 4、次序规则:次序规则是各种取代基按照优先顺序排列的规则 (1)原子:原子序数大的排在前面,同位素质量数大的优先。几种常见原子的优先次序为:I>Br>Cl>S>P>O>N>C>H (2)饱和基团:如果第一个原子序数相同,则比较第二个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类推。常见的烃基优先次序为:(CH3)3C->(CH3)2CH->CH3CH2->CH3- (3)不饱和基团:可看作是与两个或三个相同的原子相连。不饱和烃基的优先次序为: -C≡CH>-CH=CH2>(CH3)2CH- 次序规则主要应用于烷烃的系统命名和烯烃中几何异构体的命名 烷烃的系统命名:如果在主链上连有几个不同的取代基,则取代基按照“次序规则”一次列出,优先基团后列出。 按照次序规则,烷基的优先次序为:叔丁基>异丁基>异丙基>丁基>丙基>乙基>甲基。 (1)、几何异构体的命名:烯烃几何异构体的命名包括顺、反和Z、E两种方法。 简单的化合物可以用顺反表示,也可以用Z、E表示。用顺反表示时,相同的原子或基团在双键碳原子同侧的为顺式,反之为反式。如果双键碳原子上所连四个基团都不相同时,不能用顺反表示,只能用Z、E表示。按照“次序规则”比较两对基团的优先顺序,较优基团在双键碳原子同侧的为Z型,反之为E型。必须注意,顺、反和Z、E是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不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有的化合物可以用顺反表示,也可以用Z、E表示,顺式的不一定是Z型,反式的不一定是E型。例如: CH3-CH2 Br C=C (反式,Z型) H CH2-CH3 CH3-CH2 CH3 C=C (反式,E型) -CH3 2 脂环化合物也存在顺反异构体,两个取代基在环平面的同侧为顺式,反之为反式。 双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双官能团和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关键是确定 母体。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当卤素和硝基与其它官能团并存时,把卤素和硝基作为取代基,其它官能团为母体。 ②当双键与羟基、羰基、羧基并存时,不以烯烃为母体,而是以醇、醛、酮、羧酸为母体。 ③当羟基与羰基并存时,以醛、酮为母体。 ④当羰基与羧基并存时,以羧酸为母体。 ⑤当双键与三键并存时,应选择既含有双键又含有三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编号时给双键或三键以尽可能低的数字,如果双键与三键的位次数相同,则应给双键以最低编号。 官能团的优先顺序:-COOH(羧基)>-SO3H(磺酸基)> -COOR(酯基)>-COX(卤基甲酰基)> -CONH2 (氨基甲酰基) > -CN (氰基)> -CHO(醛基)> -CO- (羰基)> -OH(醇羟基)> -OH (酚羟基) >-SH (巯基)> -NH2(氨基)> -O- (醚基)> 双键> 叁键 (4)、杂环化合物的命名由于大部分杂环母核是由外文名称音译而来,所以,一般采用音译法。要注意取代基的编号。 二、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反应 1、加成反应:根据反应历程不同分为亲电加成、亲核加成和游离基加成。 (1)、亲电加成:由亲电试剂的进攻而进行的加成反应。要求掌握不对称烯烃进行 亲电加成反应时所遵循的马氏规则,即试剂中带正电核的部分加到含氢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而负性部分加到含氢较少的双键碳原子上。烯烃加卤素、卤化氢、硫酸、次卤酸、水,炔烃加卤素、卤化氢、水以及共轭双烯的1,2和1,4加成都是亲电加成反应。烯烃进行亲电加成反应时,双键上电子云密度越大,反应越容易进行。 (2)、亲核加成:由亲核试剂进攻而进行的加成反应。要掌握亲核试剂的概念、亲核加成反应的历程(简单加成及加成─消除)、不同结构的羰基化合物进行亲核加成反应的活性顺序及影响反应活性的因素。羰基化合物与氰氢酸、亚硫酸氢钠、醇、格氏试剂、氨及氨衍生物的加成都是亲核加成反应。羰基化合物进行亲核加成反应的活性顺序为:HCHO>CH3CHO>RCHO>C6H5CHO>CH3COCH3>RCOCH3>C6H5COCH3>C6H5COC6H5 (3)、自由基加成:由自由基引发而进行的加成反应。烯烃在过氧化物存在下与溴化氢进行的加成是自由基加成。不对称烯烃与溴化氢进行自由基加成时得到反马氏规则的产物,即氢加到含氢较少的双键碳原子上。 加成反应除上述三种类型之外,还有不饱和烃的催化氢化,共轭二烯的双烯合成等。 2、消除反应从一个化合物分子中脱去较小分子(如H2O、HX、NH3)而形成双键或三键的反应叫消除反应。卤代烃脱卤化氢和醇脱水是重要的消除反应。 (1)、卤代烃脱卤化氢:卤代烃的消除反应是在强碱性条件下进行。不同结构的卤代烃进行消除反应的活性顺序为:三级>二级>一级。要掌握卤代烃进行消除反应时所遵循的查依采夫规则,当卤代烃中不只含有一个β碳时,消除时脱去含氢少的β碳上的氢原子,或者说总是生成双键碳上连有烃基较多的烯烃,亦即仲卤代烷和伯卤代烷发生消去反应时, 主要生成双键上连接烃基最多的烯烃。要注意,卤代烃的消除和水解是竞争反应。 (2)、醇的消除:醇的消除反应在强酸性条件下进行,消除方向也遵循查依采夫规则。要掌握不同结构的醇进行消除反应的活性顺序:叔醇>仲醇>伯醇。 3、取代反应根据反应历程的不同可分为亲电取代、亲核取代、游离基取代。 ⑴、亲电取代:由于亲电试剂的进攻而引发的取代反应称亲电取代反应。苯环上的卤化、硝化、磺化、付氏烷基化和酰基化以及重氮盐的偶合反应等,都是亲电取代反应,萘 1

化学学院研究生课程表(硕士生)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开课时间:第三周)化学学院研究生课程表(硕士) 注:免试录取(语种为英语)以及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英语在78分以上者(含78分),免修并免试硕士生英语学位课,选课时选择第一外国语(英语)班级名称为“免修”的班级即可,成绩记为“通过”。未通过第一外国语期末考试的研究生,应于下一个开课学期开学两周内到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办理重修手续。分班名单见化学楼中楼414-415橱窗栏。体育课选课仅在每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周、第二学期第一周开放一周时间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开课时间:第三周)化学学院研究生课程表(博士) 英语:化学院博士第一学期上英语课,每周2学时,由外籍教师讲授读写及口语,未经批准私自调换上课学期者,其成绩无效;分班名单详见橱窗栏,(不在名单中的化院研究生请及时与研办414联系)。 体育课选课仅在每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周、第二学期第一周开放一周时间 二外日语自18-19第一学期开始,上课时长由一学年变更为一学期.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开课时间:第三周)化学学院工程硕士课程表 《知识产权》周日晚上11-12节(18:30开始),二主楼:A503,任课老师为向波老师。 《专业实践讲座》安排在周六2-4节,二主楼B405,具体每个讲座的具体时间见应化所通知(或化学院网页通知)以及班级群里通知; 体育课选课仅在每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周、第二学期第一周开放一周时间。 《专业实践1》为17级全日制专硕课程,请18级研究生第三学期再进行网上选课。 《第一外国语》:化学院全日制专硕分配在英语17班(少部分在16班),名单见化学楼中楼414橱窗栏,如不在名单中的请提前在414登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