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1》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1》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1》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1》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8A09010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1

英文名称:College English I

课程类型: ■通识必修课□通识核心课□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环节

总学时:48 讲课学时:48 实验学时:0

学分:3

适用对象: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

课程负责人:刘英杰梁爱民

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大学英语1》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大学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三、教学目标

根据因材施教、突出个性发展的教学规律,并参照教育部委托大学英语研究会与课程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我校大学英语课程实行英语教学,使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基本要求,并一部分学生能够达到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据此,《大学英语1》课程的基本要求为:

(1)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课堂用语,并能听懂与所学内容相关、语速能听懂语速较慢(每分钟100词)的对话、短文、报告等音像材料,并能理解其要点。

(2)口语表达能力:能回答课堂上老师的提问,能用常用词汇和句型与同学进行主题式讨论。能介绍自己、同学、朋友等,并能对他人的介绍做出回应。

(3)阅读理解能力:精读量:每学期达到7000词,泛读量:每学期达到28000词。阅读速度分一般阅读:60词/分钟,快速阅读80词/分钟。能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能基本读懂国内英文报刊,掌握中心思想,理解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能读懂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体的材料,在阅读中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

(4)书面表达能力:能根据所学课文做笔记、回答问题、完成提纲和填写表格,能就所学内容在半小时内写出80词左右的短文,内容比较连贯,语法基本正确。

(5)翻译能力:能翻译难度低于课文的英语文章,理解正确,译文基本达意,译速每小时200词。能翻译

句子结构比较简单的汉语,译文达意,基本无重大语言错误,译速每小时150汉字。

(6)词汇量要求:学生掌握的总词汇量应达到1,500个单词和100个词组,其中1,40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达到能确切运用。

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Unit One 建议学时:8

[教学目的与要求]

1.Providing students with a whole idea of English study of this term

2.Practicing student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3.Supplying some relevant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the text to students

4.Grasping some words and expressions

5.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6.Checking whether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text or not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To instruct students to find out ways to learn English well online and offline.

2. Difficult grammatical points: not only......but also, while......

3. Reading skills: guessing word meanings.

4. Writing pattern: to develop a paragraph of cause & effect and send an e-mail.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课堂讲授以讲授精读为主,听力和会话为辅。所采用的教学法大致有功能法、结构法、语法—翻译法、交际法、情景法等。

[授 课 内 容]

Periods 1&2

1. Guides to the course (time schedule, each period’s arrangements, final examination requirements, explanation of daily performance, etc.)

2. Class report/pair work/role play

3 . Listening and speaking:

Unit One New Friends, New Faces

Lesson A Meeting new people,

4. Warming-up of section A, Unit One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Words and expressions explanation, background information

Periods 3&4

1. Class report/Role play

2. Text Explanation of Section A, Unit One

1) Part division

2) Difficult sentences

3) Writing styles and devices

Periods 5&6

1. Class report/Role play/Dictation

2. Listening and speaking

Unit One New Friends, New Faces

Lesson B What does he look like?

3. Exercises explanation of Section A

Periods 7&8

1. Class report/Role play/Dictation

2. Reading skills of section B Keys to Successful Online Learning

3. Text of section B Keys to Successful Online Learning

Unit Two 建议学时:8

[教学目的与要求]

1.Practicing student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2.Supplying some relevant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the text to students

3.Grasping some words and expressions

4.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5.Checking whether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text or not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To get familiar with the term: the generation gap.

2. Difficult grammatical points: be done, in case of/that

3. Reading skills: distinguishing between facts and opinions.

4. Writing pattern: to narrate a series of actions in time order.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课堂讲授以讲授精读为主,听力和会话为辅。所采用的教学法大致有功能法、结构法、语法—翻译法、交际法、情景法等。

[授 课 内 容]

Periods 1&2

1. Class report/Role play

2 . Listening and speaking:

Unit Two Vacation!

Lesson A How’s the weather?

3. Warming-up of section A , Unit Two Deep Concern

Periods 3&4

1. Class report/Role play

2. Text Explanation of Section A, Unit Two

1) Part division

2) Difficult sentences

3) Writing styles and devices

Periods 5&6

1. Class report/Role play/Dictation

2. Listening and speaking

Unit Two Vacation!

Lesson B On vacation

3. Exercises explanation of Section A

Periods 7&8

1. Class report/Role play/Dictation

2. Reading skills of section B Is There a Generation Gap?

3. Text of section B Is There a Generation Gap?

Unit Three 建议学时:8

[教学目的与要求]

1.Practicing student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2.Supplying some relevant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the text to students

3.Grasping some words and expressions

4.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5.Checking whether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text or not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To get a deep insight into the implied meaning of the title and learn how to make life better for others.

2. Difficult grammatical points: despite as a prep, subject

3. Reading skills: reading for the key ideas in sentences and having a good understanding.

4. Writing pattern: to learn how to write greeting cards.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课堂讲授以讲授精读为主,听力和会话为辅。所采用的教学法大致有功能法、结构法、语法—翻译法、交际法、情景法等。

[授 课 内 容]

Periods 1&2

1. Class report/Role play

2. Listening and Speaking :

Unit Three All About You

Lesson A My favorite pastimes

3. Warming-up of section A, Unit Three A Good Heart to Lean on

Periods 3&4

1. Class report/Role play

2. Text Explanation of Section A, Unit Three

1) Part division

2) Difficult sentences

3) Writing styles and devices

Periods 5&6

1. Class report/Role play/Dictation

2. Listening and speaking:

Unit Three All About You

Lesson B Sports and pastimes

3. Exercises explanation of Section A

Periods 7&8

1. Class report/Role play/Dictation

2. Reading skills of section B The Right Son at the Right Time

3. Text of section B The Right Son at the Right Time

Unit Four 建议学时:8

[教学目的与要求]

1.Practicing student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2.Supplying some relevant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the text to students

3.Grasping some words and expressions

4.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5.Checking whether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text or not

[教学重点与难点]

1.To learn how to make good impressions on others.

2. Difficult grammatical points: be committed to, compare “depressing” with “depressed”

3. Reading skills: understanding the importance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4. Writing pattern: to develop a paragraph of listing examples and design a name card.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课堂讲授以讲授精读为主,听力和会话为辅。所采用的教学法大致有功能法、结构法、语法—翻译法、交际法、情景法等。

[授 课 内 容]

Periods 1&2

1. Class report/Role play

2. Listening and Speaking :

Unit Five Around the World

Lesson A Places in my city

3. Warming-up of section A, Unit Four How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

Periods 3&4

1. Class report/Role play

2. Text Explanation of Section A, Unit Four

1) Part division

2) Difficult sentences

3) Writing styles and devices

Periods 5&6

1. Class report/Role play/Dictation

2. Listening and speaking:

Unit Five Around the World

Lesson B Cities and towns

3. Exercises explanation of Section A

Periods 7&8

1. Class report/Role play/Dictation

2. Reading skills of section B Body Language

3. Text of section B Body Language

Unit Five 建议学时:8

[教学目的与要求]

1.Practicing student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2.Supplying some relevant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the text to students

3.Grasping some words and expressions

4.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5.Checking whether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text or not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To understand the deep meaning of the title and share the knowledge and views on AIDS.

2. Difficult grammatical points:deficiency, sign up for

3. Reading skills: reading for major details.

4. Writing pattern: to write a paragraph with problem-solution pattern.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课堂讲授以讲授精读为主,听力和

会话为辅。所采用的教学法大致有功能法、结构法、语法—翻译法、交际法、情景法等。

[授 课 内 容]

Periods 1&2

1. Class report/Role play

2. Listening and Speaking :

Unit Seven Your Health

Lesson A Health and body

3. Warming-up of section A, Unit Five The Battle Against AIDS

Periods 3&4

1. Class report/Role play

2. Text Explanation of Section A, Unit Five

1) Part division

2) Difficult sentences

3) Writing styles and devices

Periods 5&6

1. Class report/Role play/Dictation

2. Listening and speaking:

Unit Seven Your Health

Lesson B Staying health

3. Exercises explanation of Section A

Periods 7&8

1. Class report/Role play/Dictation

2. Reading skills of section B The Last Dive at the Olympics

3. Text of section B The Last Dive at the Olympics

Unit Seven 建议学时:8

[教学目的与要求]

1.Practicing student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2.Supplying some relevant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the text to students

3.Grasping some words and expressions

4.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5.Checking whether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text or not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To get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the gun control policy in America.

2. Difficult grammatical points: look through, hold dear

3. Reading skills: reading between the lines.

4. Writing pattern: to write a paragraph of sequential actions and double-entry journals.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课堂讲授以讲授精读为主,听力和会话为辅。所采用的教学法大致有功能法、结构法、语法—翻译法、交际法、情景法等。

[授 课 内 容]

Periods 1&2

1. Class report/Role play

2. Listening and Speaking:

Unit Eight Jobs and Ambitions

Lesson A Jobs

3. Warming-up of section A, Unit Seven Face to Face with Guns

Periods 3&4

1. Class report/Role play

2. Text Explanation of Section A, Unit Seven

1) Part division

2) Difficult sentences

3) Writing styles and devices

Periods 5&6

1. Class report/Role play/Dictation

2. Listening and speaking:

Unit Eight Jobs and Ambitions

Lesson B My Job

3. Exercises explanation of Section A

Periods 7&8

1. Class report/Role play/Dictation

2. Reading skills of section B Should I Have a Gun?

3. Text of section B Should I Have a Gun?

五、实践环节

本课程为通识必修课,教学以课堂讲解为主,无实践环节。目的是是培养学生具备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大学英语教

学应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六、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

为达到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课外练习题(自测题)总题量不少于10题。每章结束后应布置作业,作业要求规范整洁,教师要认真批阅,共性的错误下堂课订正。学生必须按时交作业,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三次不交作业者不允许参加考试。

课程讨论穿插在讲课之中进行。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为通识必修课。教学以课堂讲解为主要,讨论为辅,着重于培养学生具备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大学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八、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和措施

根据因材施教、突出个性发展的教学规律,并参照教育部委托大学英语研究会与课程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我校大学英语课程实行英语教学,使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基本要求,并一部分学生能够达到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

九、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章节讲课习题课讨论课实验合计对应的课程目标

Unit One 8 8 目标1、3

Unit Two 8 8 目标2、3

Unit Three 8 8 目标1、2

Unit Four 8 8 目标1、2、3

Unit Five 8 8 目标1、3

Unit Seven 8 8 目标1、2

合计48 48

十、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为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方式进行。平时考核包括学生上课、讨论、作业等,占总成绩的20%-40%。期末考试一般采用闭卷形式,卷面成绩100分,占总成绩的60%-80%。详见《大学英语1》考试大纲。

考试试题由课程组组织命题小组统一命题,流水阅卷,统一和分,成绩不合格者统一审核处理。

考试前,按学校的统一安排时间进行辅导、答疑,不准划范围,指重点。

十一、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推荐教材:

郑树棠主编,《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郑树棠主编,《新视野大学英语》综合训练1,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Susan Stempleski、杨惠中主编,《视听说教程》1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年。

参考书目:

郑树棠主编,《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教师用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

Susan Stempleski、杨惠中主编,《视听说教程》1 教师用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年。

李荫华主编,《大学英语阅读教程》(全新版)1级,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年。

张成祎主编,《大学英语语法手册》(全新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黄望武主编,《大学英语口语教程》, 外文出版社,2005年。

丁往道主编,《英语写作手册》(第二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

(2) 张庆今编著.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机械及设备》.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1.

(3) 李振群主编. 《陶瓷工业热工设备》.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1989.

(4) 张美杰, 程玉保编著.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窑炉》.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8.

实用英语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实用英语写作是非英语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属于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语言技能类课程。本课程的开设旨在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基本英语写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英语写作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英语句子、段落及篇章写作方面的基本技巧,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知识及有关资料,写作说明文、议论文以及应用文等各类体裁的文章。 实用英语写作作为一种国际商贸活动和国际事务交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对贸易的缔结和双边关系的保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国际商务交往日益频繁,为了增强学生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交际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本课程向学生提供了一个选材广泛和能体现各种情景的范文资料库,帮助学生了解英语中最常见的和最常用的各种文体的用途,使学生在学习各种文体的同时,不仅能够熟悉相关的英文表达法,而且能够广泛增加有关跨文化交际的知识,从而从整体上提高运用英语进行书面交际的能力。 2.设计思路: 本课程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进行课程设置,属于大学英 - 8 -

语的拓展课程系列。学生顺序修读完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课程后,在听力理解、口语表达和阅读理解等方面已经达到一般要求的英语能力,并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学会熟练运用英语,然后可根据自身情况选修本课程。 本课程拟系统全面地讲述了英语写作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文稿格式部分简介文稿的安排、移行;字母的大写;标点的基本用法。措辞部分讨论词的类型:正式、非正式、俚语、地方语、口语、术语;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一般和特殊、抽象和具体的词汇;习语;英语中主要的修辞手法。句子部分包括完整句和不完整句;句子的类型;句子的统一、连贯、简洁、直接、强调、多样化;句式变换。完整作文部分包括:写作步骤;组织结构;文章体裁。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实用英语写作为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系列的语言技能课程。学生顺序修读完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课程后方可进行本课程的学习。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本课程后,学生能够掌握英语句群、段落及篇章写作的基本技巧,能够通过运用所学知识及有关资料,写作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等各类体裁的英语文章。 2.能力目标 学习本课程后,学生能够掌握汉英两种语言写作篇章的特点;能够针对不同话题的写作任务写出说明文和议论文等各类体裁的文章;能够梳理出自己在英文写作过程中的难点,并找出相应的提高对策;在写作中体现出跨文化交际能力。 3.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化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认知,养成良好的英文写作习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深化作为语言工 - 8 -

大学美育教学内容

大学美育

《大学美育》 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授课对象为大学各专业本科生,课程属性为公共必修课。 二、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为大学本科各专业必修课。 讲授美育和美学理论知识是高等学校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基础环节。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美育的意义、任务和途径,从而初步树立正确、进步的审美观,培养高尚、健康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发展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提高在审美欣赏活动和审美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进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1、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就是要培养做人的基本素质,使青年一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美育的根本问题是要培养完美的人格,它是人的基本素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独特功能和重要地位。 2、了解教育的根本任务,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章人类美化自身的学科 1、高校美育的首要任务,是要教育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基本任务,是要培养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根本任务,是要塑造完美的人格: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总之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高校美育的实施,①教学活动(设置美育和文学艺术教育方面的课程,开掘和发挥所有课程的美育因素);②课外活动(组织文艺社团,举办美育方面的讲座演出、展览、参观、比赛等等);③校园环境的美化和文明校园建设等。 2、掌握美育的任务,了解美育的实施。 第二章美是什么 1、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代表性观点:美是理念,美是主观观念,美是事物的属性,美是关系,美是生活。以上观点对于认识美的本质的意义及局限性。

实用英语写作大纲

达法,而且能够广泛增加有关商务活动的知识,从而提高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书面交际的能力。 2.本门课是专业教学计划中的普通教育必修课,与先前英语基础课的关系是其后续的专业英语课。 3.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使学生掌握各类英语书信的语言特点及篇章结构;了解便条及卡片、社交信函、求职、求学申请信的起草方法和各类信件的写作方法;熟悉各类涉外证件、商务信函、对外经济贸易中的技术交流合同、保险、外贸业务相关的各类电传以及广告、产品使用说明及产品维护等信函的写作技巧等。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应用和解决问题能力并适当加入案例学习和贸易操作指南及练习,让学生在一个仿真模拟实践中了解和掌握一些涉外活动的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将涉外业务知识与英语写作相结合,在已具备的英语读写能力基础上,重点掌握外贸信函、外贸电传的写作技巧。经过严格训练后,应

能独立、熟练和准确地起草以上各类信函,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能熟练处理各种涉外业务。采用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运用先进的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引入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平台,采用全方位、立体化、个性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 Chapter 1 Basic Requirements for Writing (共2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词及句子 知识要点:词的选择与句子的表达 第二节段落及篇章 知识要点:段落及篇章的写作 教学重点:词汇的正确应用及句子的贴切表达 教学难点:如何组织段落及篇章结构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英语词汇、句子的类型,理解其构成方式,懂得词汇及句子在写作中常见的错误,

大学美育论文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论 文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论文题目:浅谈中国古代园林中的古典美学特征 姓名:XXX

浅谈中国古代园林中的古典美学特征 姓名:XXX 摘要中国古代园林风景如画,别具风格,历史悠久,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以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宗旨,是东方园林的典范,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古代园林在造园时,注重以整体为美,以期达到和谐统一的审美情趣。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古典美学在古代园林中得到了完美的演绎和阐释。 关键词中国古代园林古典美学审美情趣以和为美 中国古典美学自先秦到清末,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人们的生产力低下,人民几乎是靠天吃饭,使得人们对自然、对天地都有一种敬畏的精神。这也就促使古典美学风格的形成。其间儒家、道家、释家、禅宗美学等都有各自不同的美学思想及学派,他们共同构成了风格独特的中国古典美学。 中国古典美学以宇宙整体和谐为基础,以整体为美,以整体的和谐为美。在以和为美的思想影响下,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出发,中国古代伟大的园林艺术家创造了别具一格的东方古典园林。同时,中国古典美学相比西方美学,更加注重意境的美感。道家美学认为道是浑然虚无的,它是一个包罗万象、生息变化的整体。它是天地万物的根源,也是美学产生的根源。受道家的影响,古典美学兼重虚实相生,追求若有若无的那种飘渺之美。 据典籍记载,最早的园林始于商周的囿,秦汉的苑,明清时达到创作的高峰。总的来说,看过这些园林的图片,我们会发现这些园林的自然风景以山、水地貌为基础,植被做装点。但是中国古典园林绝非简单地摹仿这些构景的要素,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提炼,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浓缩的自然,达到了中国美学中的“天人合一”的美学境界。这一点和西方的园林有极大的区别,对比之下,中国古代园林做到了源于自然,师法自然,回到自然的和谐统一。 如果有仔细观察,我们会很容易的发现,每一个园林都有一个名字。他们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名称 操作系统原理 二. 学时与学分 学时共64学时(52+12+8) 其中,52为理论课学时,12为实验学时,8为课外实验学时 学分 4 三. 先修课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 《IBM—PC宏汇编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 四. 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到如下目标: 1.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技术,包括现代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策略与方法、操作系统进程管理机制、现代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 2.了解操作系统的结构与设计。 3.具备系统软件开发技能,为以后从事各种研究、开发工作(如:设计、分析或改进各种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提供必要的软件基础和基本技能。 4.为进一步学习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分布式系统等课程打下基础。 五. 适用学科专业 信息大类各专业

六. 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主要内容: 本课程全面系统地阐述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功能及实现技术,重点论述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的运行机制;系统资源管理的策略和方法;操作系统提供的用户界面。讨论现代操作系统采用的并行处理技术和虚拟技术。本书以Linux系统为实例,剖析了其特点和具体的实现技术。 理论课学时:52学时 (48学时,课堂讨论2学时,考试2学时) ?绪论4学时 ?操作系统的结构和硬件支持4学时 ?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4学时 ?进程及进程管理8学时 ?资源分配与调度4学时 ?存储管理6学时 ?设备管理4学时 ?文件系统6学时 ?Linux系统8学时 七、教材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2版),庞丽萍阳富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2月 八、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英语写作》教学大纲

《英语写作》教学大纲 1.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英语写作是人们使用英语互通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在国际交流日益增多的今天,其作用显得更加重要。因此英语写作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英语写作是一门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写作的专业技能课程。英语写作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初步的英语写作能力,包括提纲、文章摘要、短文以及简单的应用文。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本课程为英语专业基础必修课。通过英文写作课,使学生了解必要的写作基础知识,培养熟练的英语写作能力,包括扩熟练掌握在信息时代用英语进行信息交流能力。 2.课程的任务 写作课是一门能力训练课,它不仅仅是通过理论指导来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将通过指导学生写作实践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用英语写作的实际书面交际能力。在学习本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根据所给题目和写作提纲、图表、数据表等,在35分钟内写出一篇长度为150-2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内容切题,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法正确,语言通顺,表达得体;能根据提示在10分钟内写出60个单词左右的应用文;掌握概要、摘要的写作规范和一般要求;掌握读书报告或其他种类报告的书写规范。学生应能够了解英语论文写作,并初步掌握基本修辞方法进行高一级的英语写作。 3.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年级不开设写作课,写作基本技能训练渗透在综合英语课中。二年级单独开设写作课,要求学生进行从选词到写句子到段落到短文写作等一系列的训练,着重模仿实践。2000年3月颁布的英语专业教学新大纲对英语写作课是这样规定的: 通过写作课,使二年级的学生能在半个小时内根据作文题目、提纲或图表写出长度为200单词左右的短文,内容切题,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法正确,语言通顺,表达得体。同时还能根据提示,在10分钟内写出长度为60个单词左右的应用文,如便条。 此外,还应训练学生掌握各种文体及其篇章结构,如描写文、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 4.课程的教学改革

大学美育2019尔雅答案

绪论 1 【单选题】 《大学美育》课程学习内容的逻辑路径是:A ?A、 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传递美 ?B、 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传递美 ?C、 欣赏美,创造美,发现美、认识美,传递美

?D、 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认识美,传递美 认识美 1 【单选题】下列哪部作品是萨缪尔·亨廷顿的著作?B ?A、《尼科马克伦理学》 ?B、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C、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D、论语》 2 【单选题】下面哲学家不属于古希腊时期的是B ?A、格拉底 ?B、卡尔 ?C、拉图 ?D、里士多德

【单选题】下面论述不符合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命题的是:D ?A、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现实美高于艺术美 ?B、美是生活”命题关注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 ?C、尔尼雪夫斯基斯基通过“美是生活”命题强调了美的理想性?D、“美是生活”说体现了科学主义精神 4 【单选题】“劳动生产了美”出自马克思的哪本著作?D ?A、《共产党宣言》 ?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C、《资本论》 ?D、《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5 【单选题】 在孔子的政治思想里,主要不包括下列哪一项内容D ?A、 “礼”

?B、 “中庸” ?C、 “仁” ?D、 “兼爱” 6 【单选题】下列内容,哪一项不是出自老子《道德经》C ?A、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B、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C、即世界,世界即我。 ?D、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单选题】冯友兰先生认为什么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A ?A、人生境界 ?B、天人合一 ?C、阴阳五行 ?D、中庸思想 自然美之美育 1 【单选题】从动物的快感进化到人的美感的根本前提是()D ?A、以模仿动物为美 ?B、对祖先动物形象的反感 ?C、性的选择 ?D、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2 【单选题】

UbuntuLinux操作系统第2版(微课版)—教学大纲

《Ubuntu 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学分: 4 学时:48 适用专业: 高职高专类计算机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课程安排在第学期。 课程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管理、软件使用和编程环境部署。本课程将紧密结合实际,以首选的Linux桌面系统Ubuntu 为例讲解操作系统的使用和配置,为学生今后进行系统管理运维、软件开发和部署奠定基础。整个课程按照从基础到应用,从基本功能到高级功能的逻辑进行讲授,要求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掌握相关的技术操作技能。 前导课程: 《计算机原理》、《Windows操作系统》。 后续课程: 《Linux应用开发》 二、教学基本要求 理论上,要求学生掌握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配置管理、桌面应用、编程和软件开发环境。 技能上,要求学生能掌握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方法和使用技能,涵盖系统安装和基本使用、图形界面与命令行、用户与组管理、文件与目录管理、磁盘存储管理、软件包管理、系统高级管理、桌面应用、Shell编程、C/C++编程、Java与Android应用开发、LAMP 平台与PHP、Python、Node.js开发环境部署,以及Ubuntu服务器安装与管理。 培养的IEET核心能力: ?具备系统管理方向的系统工程师的工程能力:掌握Linux配置管理和运维,包括用 户与组管理、文件与目录管理、磁盘存储管理、软件包管理、系统高级管理、服务器安装与管理。 ?具备应用开发工程师的开发环境部署能力,包括Shell编程、C/C++编程、Java与 Android应用开发、LAMP平台与PHP、Python、Node.js开发环境的部署和流程。 ?基本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接受企业 的文化;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等基本能力;具有基本的英语文档阅读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理解Ubuntu Linux的相关英文资料。

《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商务英语写作(英文) Business English Writing 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层次:专升本 学时:80 学分:5 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 1、课程作用 本课程是商务英语/英语(方向:外贸英语)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培养学生掌握商务英语写作的基础知识,商务英语书信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技能,了解主要的商务英语写作类型, 提高商务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为毕业后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涉外商务工作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方法 以课程讲授、案例分析法和课堂训练法为主, 辅以大量的课外练习。 3、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 1)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商务英语写作, 学生应能独立撰写一般的英语商务函件(包括电子邮件)和简单的业务报告等,意思表达清楚,用词恰当,无重大语法错误。 2)基本要求 能够熟练使用基本的商务英语写作方法和技巧, 在规定时间内写出语法无重大问题、用词恰当、条理清楚、符合国际标准的商务英语信函和业务报告等。 4、课程类型:专业课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第一部分英语写作基础 教学要求:英语的基本写作知识和写作要求 第二部分商务书信写作 教学要求: 各种商业书信和业务报告的写法和形式, 重要的表达形式, 内容及格式等 教学内容: 第1章查询信 第2章复查询信 第3章销售信 第4章订购信 第5章催款信 第6章付款信 第7章投诉信 第8章复投诉信 第9章求职信 第10章查证信 第11章证明信 第12章社交信:便签和电子邮件 第13章会议记录 第14章通告 第15章业务报告 第16章年度报告 第17章业务建议及方案

第18章合同 第19章说明书 三、学时分配表 四、考核内容及要求 1.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 考试内容:考核学期所教内容,包括英语写作基础知识和商业信函、业务报告等的写作知识及其格式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写出语法无重大问题、用词恰当、条理清楚、符合国际商务标准的商务英语信函和业务报告等。 3.考试题型:填空(例如表格填空)题、选择题、信函写作、说明书写作、业务报告写作等等中短篇的商务文本的写作题型。难度从易到难,分值随之提高。 五、课程参考资料 1、教材:《新编商务英语写作》(一、二)总主编:虞苏美主编:张春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 2、参考书: (1)《英语写作手册》,丁往道等编写,外语与研究出版社 (2)《商务英语写作》,羡锡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六、说明 1. 该课程属于实践性极强的教学,需要布置大量的课外作业加以实践;

大学美育

《大学美育》 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授课对象为大学各专业本科生,课程属性为公共必修课。 二、课程教学目得 本课程为大学本科各专业必修课. 讲授美育与美学理论知识就是高等学校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得基础环节。开设本课程得目得,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得基本原理,以及美育得意义、任务与途径,从而初步树立正确、进步得审美观,培养高尚、健康得审美理想与审美情趣,发展对美得事物得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提高在审美欣赏活动与审美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进行自我教育得自觉性。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培养全面发展得一代新人 1、教育得根本任务在于育人,就就是要培养做人得基本素质,使青年一代成为全面发展得人。 美育得根本问题就是要培养完美得人格,它就是人得基本素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独特功能与重要地位。 2、了解教育得根本任务,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得重要意义。 第一章人类美化自身得学科 1、高校美育得首要任务,就是要教育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得审美观.基本任务,就是要培养正确得审美理想,健康得审美情趣,提高对美得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与创造力。根本任务,就是要塑造完美得人格:以美引善,提高学生得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得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得身心健康,总之要促进大学生全面、与谐得发展。 高校美育得实施,①教学活动(设置美育与文学艺术教育方面得课程,开掘与发挥所有课程得美育因素);②课外活动(组织文艺社团,举办美育方面得讲座演出、展览、参观、比赛等等);③校园环境得美化与文明校园建设等. 2、掌握美育得任务,了解美育得实施。 第二章美就是什么 1、美学史上关于美得本质问题得代表性观点:美就是理念,美就是主观观念,美就是事物得属性,美就是关系,美就是生活。以上观点对于认识美得本质得意义及局限性。 美得本质在于人得本质力量得对象化,在于人得本质力量得肯定与确证。所谓人得本质力量得对象化,人得本质力量得肯定与确证,就是指人在一定得社

课程名称高级实用英语写作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高级实用英语写作 一、课程编码:240002 课内学时: 48 学分: 2 二、适用学科专业:全校各类博士专业(非英语类) 三、先修课程:大学英语 四、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英文写作的用词、句子结构及段落、篇章的特点;掌握英文书面语言的表达方式;能较熟练地进行记叙文、说明文、描写文、议论文以及摘要、读书报告的写作,提升实用性语篇及学术性语篇的组织模式及特征运用能力。 五、教学方式 采用过程教学法,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写作过程和写作能力上,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调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帮助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侧重在语篇水平上指导写作,包括构思、写提纲、写初稿和修改等各个写作环节。教师的指导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直至最后成文。主要教学活动包括课堂讲授和学生分组讨论、写作练习、同伴互评与教师评阅反馈相结合。 六、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重点是以学术话题为基础,突出段落和整篇文章的写作实践。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四部分:预习、阅读、句子写作和段落写作或文章写作。考虑到学生语言学习的互动需要,精心设计了相应的话题讨论和写作练习,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之中。为配合写作话题,选择了一定数量的阅读文章作为写作实践的输入。这些原版文章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是学生进行写作实践的最好参照模仿坐标。 1.Introduction 3 学时 2. Writing paragraphs 6 学时 3. Writing Essays (Narration) 7 学时 4. Writing Essays (Process) 7 学时 5.Writing Essays (Cause or Effect) 7 学时 6. Writing Essays (Opinion) 7 学时 7. Writing Essays (Compare/Contrast) 7 学时 8.Writing Summary and Book Report 4 学时 七、考核与成绩评定 成绩以百分制衡量。 成绩评定依据:平时作文成绩占20%, 出勤及课堂表现占20%,期末笔试成绩占60%。 八、参考书及学生必读参考资料 (美)Nancy Herzfeld-Pipkin.Writing for Academic Success[M].THOMSON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 九、大纲撰写人:邹岩

操作系统教学大纲(正式版1)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英文名称:operating system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54 学分:4 适用对象: 全校本(专)科计算机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 二、课程简介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组成;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的新概念、名词及术语;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特点、设计技巧和方法;对常用计算机操作系统(Dos、Windows和Unix或Linux) 会进行基本的操作使用和维护。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组成;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的新概念、名词及术语;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特点、设计技巧和方法;对常用计算机操作系统(Dos、Windows和Unix或Linux) 会进行基本的操作使用和维护。 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新名词、术语及设计思路和方法技巧,掌握一种操作系统的安装、使用和简单维护。 课程基本要求: (1)熟悉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命令、图形、系统调用等); (2)了解操作系统的分类、功能、结构及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3)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

(4)具有初步的操作系统开发和维护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内容: 1.操作系统的概念 2.操作系统的历史 3.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 4.操作系统的功能 5.研究操作系统的几种观点 熟练掌握: 1、几种有代表性OS的特点。 2、OS五大管理功能。 3、从资源管理、进程管理、用户界面及结构等几个角度来定义 OS,从而得出什么是操作系统的概念。 掌握:操作系统的定义. 了解:操作系统的历史、操作系统基本类型和、研究操作系统的几种观点. 第二章作业管理 内容: 1.作业的基本概念 2.作业的建立过程(重点SPOOLING系统). 3. 用户接口 4. 分时作业管理 熟练掌握:

专升本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专升本公共课-《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辽宁省高职高专应往届毕业生升入本科学校继续学习招生考试公共课 学时:48学时(基础班)24学时(冲刺班)分数:150分 适用范围:参加辽宁省专升本考试的应往届毕业生 一、课程说明 1.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英语》是专升本考试的一门基础课程,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是考生必备的要素之一。英语单科总分:150分。占考试总分数的25%。只有基础课(英语+计算机)成绩达到一定的分数线,并总分(公共基础课+专业)达到录取分数线,才能被报考院校录取。 2. 本课程的教学特点 本课程采用基础班+冲刺班的教学模式 本课程采用“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倡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树立必胜的信心。 本课程按照《专升本英语考试大纲》的要求,结合我省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现状,根据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划分为“基础班”和“冲刺班”两个教学层次,各层次课程教学采用不同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采用不同的教学进度,教学重点各有侧重:基础班重点讲解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各种题型的答题方法。教学时数长、进度相对较缓,本着实用的原则,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循序渐进,稳步提高。冲刺班突出实践和临场答题策略,通过真题和模拟题的实战,熟练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和策略,教学时数短、进度快,快速提高考试成绩。 二、课程的任务 经过48+24学时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应试能力。通过该课程系统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英语考试的基本形式和内容,并对考试大纲中的重点和难点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各种知识点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一定的翻译和写作能力,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和专升本考试各种题型的答题方法,为专升本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大幅提高专升本英语考试成绩、实现顺利考上理想大学的最终目标。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 总体教学目标: 参照辽宁省专升本英语科目的《考试大纲》,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英语基本知识和答题技巧,包括英语词汇、语法知识、应用技能、学习方法和答题策略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具备词汇、语法正确运用、综合阅读、翻译和英语应用文写作的能力。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提高考试成绩。 具体教学目标:

《大学美育》课程问卷调查表一

安徽新华学院2013-2014第二学期素质教育选修课作业 《大学美育》课程问卷调查表一 说明:本调查表由《大学美育》课程组教师设计,目的在于了解选修该课程学生的基本状况,真实回答是唯一要求,不做最后成绩评定的依据。请同学们认真回答以下问题,作为我们了解情况,改进教学的主要依据。谢谢同学们的配合!下载后打印纸质稿一份,完成后,于第二次上课时交给授课教师。 院系姓名学号年级专业 认真阅读以下题目,在你认定的选项后面画√,可以多选. 1.你的基本状况 性别 A男 B女 专业 A文 B理 C经管 D医药 E艺术 F其他 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E其他 2. 你选修大学美育的目的 A增加审美修养 B获得学分 C其他 3. 你对大学美育课程的理解 A知识学习类课程 B思想品德类课程 C审美教育类课程 D其他 4. 你以前学习过艺术类的课程主要有 A绘画 B音乐 C舞蹈 D书法 E其它 F无 5. 你学习过美育或者美学方面的课程吗? A学习过一段时间 B深入学习过 C听说过 D从来没有 6. 你认为审美教育对大学生个人成长有没有作用? A有很大作用 B作用不明显 C没有作用 7. 如果你认为审美教育对个人的成长有作用的话,这种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A拥有关于美的知识 B提升审美能力 C美化日常生活 D改变精神气质 8. 在美育与智育的关系上,你的看法是: A 美育促进智育的发展 B 美育影响智育的发展 C美育和智育没有必然联系 9. 在美育与德育的关系上,你的看法是: A美育促进德育的发展 B美育影响德育的发展 C美育和德育没有必然联系 10. 你对着装方面的时尚风格的看法是: A时尚的必定是美的 B时尚的不一定是美的 C时尚的对一部分人来说是美的11.在美感和性感问题上,你的看法是: A美感就是性感 B性感包含美感 C美感作用于人的精神方面,性感作用于人的心理和生理方面 D不清楚二者的关系 12. 分辨一幅人体图片是属于艺术或者色情的主要依据是: A图片表现的是否具有精神方面的美感 B图片表现的是否具有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快感C无法区分 13. 你希望在大学美育课程中获得哪些方面的知识? A分清美丑的界线 B能学到与艺术有关的知识(如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 C日常生活美化方面的知识和技巧 D提升人的精神品位方面的知识

实用英语写作大纲

VII. 实用英语写作 一、课程基本情况 1.学分: 1 学时:16 (理论学时:16 实验学时:0 )2.课程类别:限选课 3.适用专业:非英语专业本科 4.适用对象:非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第五学期) 5.先修课程:大学英语 6.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教师讲义 参考书:《新世纪实用英语写作》,张玉娟,陈春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英语应用文写作大全》,《英语应用文写作大全》编写组,社会科学出文献出 版社 《英语应用文写作》,杨晓钰,重庆大学出版社 《英语写作系列-英汉应用文手册》,傅似逸,北京大学出版社 《英语常用应用文写作》,韩铁椿、陈汉华,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实用英语写作教程》,李予军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年 《研究生英语写译教程》,杨若东、袁锡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英语论文写作》,石坚、帅培天,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高级英语写作教程》,马红军、毛卓亮,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二、课程介绍 1.实用英语写作作为一种国际商贸动作和国际事务交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 对贸易的缔结和双边关系的保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国际商务交往日益频繁,为了增强学生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交际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本课程向学生提供了一个选材广泛和能体现各种商务情景的优秀范文资料库,帮助学生了解涉外英语中最常见的和最常用的各种信函的用途,使学生在学习各种信函的同时,不仅能够熟悉各种信函的英文表达法,而且能够广泛增加有关商务活动的知识,从而提高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书面交际的能力。 2.本门课是专业教学计划中的普通教育必修课,与先前英语基础课的关系是其后续的专业英语课。 3.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使学生掌握各类英语书信的语言特点及篇章结构;了解便条及卡片、社交信函、求职、求学申请信的起草方法和各类信件的写作方法;熟悉各类涉外证件、商务信函、对外经济贸易中的技术交流合同、保险、外贸业务相关的各类电传以及广告、产品使用说明及产品维护等信函的写作技巧等。

大学美育教学计划

《大学美育》教学计划 一、本课程的目的。 讲授美育和美学理论知识是高等学校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基础环节。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美育的意义、任务和途径,从而初步树立正确、进步的审美观,培养高尚、健康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发展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提高在审美欣赏活动和审美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进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二、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1、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就是要培养做人的基本素质,使青年一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美育的根本问题是要培养完美的人格,它是人的基本素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独特功能和重要地位。 2、了解教育的根本任务,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章人类美化自身的学科 1、高校美育的首要任务,是要教育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基本任务,是要培养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根本任务,是要塑造完美的人格: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总之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高校美育的实施,①教学活动(设置美育和文学艺术教育方面的课程,开掘和发挥所有课程的美育因素);②课外活动(组织文艺社团,举办美育方面的讲座演出、展览、参观、比赛等等);③校园环境的美化和文明校园建设等。 2、掌握美育的任务,了解美育的实施。 第二章美是什么 1、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代表性观点:美是理念,美是主观观念,美是事物的属性,美是关系,美是生活。以上观点对于认识美的本质的意义及局限性。 美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所谓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展开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的特性以及具体表现这一特性的人的创造才能、智慧、勇敢、思想、情感等本质力量,通过社会实践(首先是生产劳动,还包括社会斗争、科学实验、艺术活动等等),在人类的实践对象(自然和社会)、人类创造的产品(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上体现出来。 美是由一定的内容和相应的形式构成的。美以宜人的感性形式显现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形象性和感染性是美的显著特征。 美根源于实践之中。美最初是从人类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美和真、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社会实践。 2、了解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主要观点; 理解美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是宜人的感性形式显现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GDOU-B-11-213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述操作系统的原理,使学生不仅能够从系统内部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而且可以学到软件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主要内容 包括:操作系统的概论;操作系统的作业管理;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原理; 操作系统的进程概念、进程调度和控制、进程互斥和同步等;操作系统的各 种存储管理方式以及存储保护和共享;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一般原理。其次 在实验环节介绍实例操作系统的若干实现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Linux 操作系统等。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计算机学科的软件工程专业中是一门专业方向课,也可以面向计算机类的其它专业。其任务是讲授操作系统的原理,从系统内部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以级软件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同时介绍实例操作系统的若干实现技术。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从操作系统内部获知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理解操作系统几大管理模块的分工和管理思想,学习设计系统软件的思想方法,通过实验环节掌握操作系统实例的若干实现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等。 三、面向专业: 软件工程、计算机类 四、先修课程: 计算系统基础,C/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结构,数据结构。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以计算系统基础,C/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结构,数据结构等为先修课程,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要求学生掌握先修课程的知识,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能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结构等课程的知识融入到本课程之中。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2学时) 第一节:操作系统的地位及作用 操作系统的地位(A);操作系统的作用(A)。 第二节:操作系统的功能 单道系统与多道系统(B);操作系统的功能(A)。 第三节:操作系统的分类 批处理操作系统(B);分时操作系统(B);实时操作系统(B)。 第二章:作业管理(2学时) 第一节:作业的组织 作业与作业步(B);作业的分类(B);作业的状态(B);作业控制块(B)。 第二节:操作系统的用户接口 程序级接口(A);作业控制级接口(A)。 第三节:作业调度 作业调度程序的功能(B);作业调度策略(B);作业调度算法(B)。 第四节:作业控制 脱机控制方式(A);联机控制方式(A)。 第三章:文件管理(8学时) 第一节:文件与文件系统(1学时) 文件(B);文件的种类(B);文件系统及其功能(A)。 第二节:文件的组织结构(1学时) 文件的逻辑结构(A);文件的物理结构(A)。 第三节:文件目录结构(1学时) 文件说明(B);文件目录的结构(A);当前目录和目录文件(B)。 第四节:文件存取与操作(1学时) 文件的存取方法(A);文件存储设备(C);活动文件(B);文件操作(A)。 第五节: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2学时) 空闲块表(A);空闲区表(A);空闲块链(A);位示图(A)。 第六节:文件的共享和保护(2学时)

专业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大纲

《专业英语阅读云写作》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和目的 专业英语阅读与写作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英语课程,是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英语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基础英语知识的基础上,侧重了专业英语的阅读与翻译技巧的训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教材,掌握专业英语翻译技巧和英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为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熟悉一般科普类英语的文体,掌握科技英语浏览和阅读的基本技巧; 2.掌握科技词汇的一般构词和使用方法; 3.掌握英文正式书信和其他常用应用文的描述与写作方法; 4.掌握英文中图、表和曲线的描述与写作方法; 5.熟悉专业英语文体、阅读及翻译技巧。 6.熟悉专业英语文献的基本结构,如摘要、引用、时态、参考文献等,借鉴IEEE文献格式,掌握专业英语中写作的一般方法。 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1.科技英语阅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科技英语阅读包括三个阅读单元,每个单元由一篇核心阅读内容(CRT)和一篇补充阅读内容(SRT)构成。每个单元附有大量的阅读练习,包括科技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和翻译等。每单元4学时。 (1) CRT:Stampede on the Superhighway SRT:The Complete Survival Guide to the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 (2) CRT:Traffic Technology Drivers to clear the road SRT: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3) CRT:Once and Future Landfills SRT: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大学美育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美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University Aesthetic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 学时:54 学分:1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对象:学院航服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人文素质教育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美育的意义、任务和途径,从而初步树立正确、进步的审美观,培养高尚、健康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发展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提高在审美欣赏活动和审美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进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二、教学基本要求: 1、第一章要求了解美育教育的根本任务,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了解大学生审美活动的特征;以及大学生和美育的关系。 2、第二章要求了解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主要观点,以及美根源于社会实践,劳动创造了美。了解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色彩、形状、声音;掌握形式美的法则。 3、第三章要求了解自然美与社会美的本质和特征。了解风光美的三种类型和风光美的构成;掌握风光美的主要风格。掌握人的美的两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了解社会生活美、社会环境美的构成。 4、第四章要求艺术美和科技美之间的区别。了解科学技术与审美文化的关系,以及科学美、技术美的本质特征。 5、第五章要求掌握审美的四种基本范畴,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6、第六章要求了解艺术的分类和社会功能。 7、第七章要求掌握文学艺术的真实性与倾向性的关系以及它的虚构问题是什么。 8、第八章要求了解文学艺术的典型问题。 9、第九章要求了解形象思维的定义,掌握它的特点以及一些潜思维与灵感的关系。 10、第十章要求掌握文学艺术的构成的细节,了解它的结构与情节。 11、第十一章要求了解文学艺术的风格、流派与思潮。

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2006.3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 “商务英语写作”是英语专业专科商务方向的限选课程。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 二、先修课要求(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衔接) “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的先修课是英语专业专科基础英语课程,和专业基础课“商务英语基础”和“商务交际英语”课程。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终结时,学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1. 熟悉常用商务英语文体。 2.能熟练掌握英语书信等商务文件的写作格式。 3.能较熟练地运用英语商务书信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4.能结合各种实际情况,撰写用词语气都能较清楚表达写作者意图的一般商业书信等商务文件。 四、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商务英语写作的基础知识,商务英语书信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技能,了解主要的商务英语写作类型,提高商务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为毕业后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涉外商务工作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学习有关商务活动的实用语言材料和实际操练,学生应能独立撰写一般的英语商务函件(包括电子邮件)和简单的业务报告,意思表达清楚,用词比较准确,无重大语法错误。通过学习,学生应进一步提高基本的听、读、说、写、译的能力。 五、教学对象 “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对象是英语专业专科学生。 第二部分学时分配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一、教学内容和安排 “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教学内容应包括商业书信等商务文件的写作基础知识,包括商函、电子邮件、业务报告和会议记录等的格式、文体、语气、常用词语和标点符号等;基本的商务文件类型的写作技能,如一般商业函件、求职信、证明信、查证信、社交信、电子邮件、业务报告、会议记录和通告等。 按照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和学习内容,本课程拟选用由香港理工大学Graham T Bilbow教授编撰的《朗文致胜英文书信》(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出版)作为教材。该教材的主要教学内容是: 第一部分商业书信写作基础 教学要求:掌握商务书信的基本写作知识和写作要求。 第二部分商业书信写作 教学要求:各种商业书信的写法和形式、重要的表达形式,内容及格式等。 第1章查询信 教学要求:写作形式、内容和格式。写作句型。 第2章复查询信 教学要求:写作形式、内容和格式。写作句型。 第3章销售信 教学要求:写作形式、内容和格式。写作句型。 第4章订购信 教学要求:写作形式、内容和格式。写作句型。 第5章催款信 教学要求:写作形式、内容和格式。写作句型。 第6章付款信 教学要求:写作形式、内容和格式。写作句型。 第7章投诉信 教学要求:写作形式、内容和格式。写作句型。 第8章复投诉信 教学要求:写作形式、内容和格式。写作句型。 第9章求职信 教学要求:写作形式、内容和格式。写作句型。 第10章查证信 教学要求:写作形式、内容和格式。写作句型。 第11章证明信 教学要求:写作形式、内容和格式。写作句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