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二轮复习辅导与测试试题:选择题满分练-满分练8Word版含解析

满分练(八)

1.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唐朝政治与以前不同之处,则为地方政府亦由中央督导组织,除黔中岭南闽中之外,州县官亦由吏部补授。”由此可见,唐代()

A .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B.三省六部中吏部权力最大

C.君主权力空前强化

D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比较突出

解析:选A。据题干“……地方政府亦由中央督导组织,除黔中岭南闽中之外,州县官亦由吏部补授”,可知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故选A项。

2.明初晋商藉明朝统治者为北方边镇筹集军饷而崛起,入清后

又充当皇商而获得商业特权,清季又因为清政府代垫和汇兑军协饷等而执金融界牛耳。这说明晋商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 .诚信经营,以义制利

B .政府重视商业

C.为封建政府服务

D .商品经济繁荣

解析:选C。晋商为封建政府服务,与材料中“藉明朝统治者为北方边镇筹集军饷而崛起又充当皇商而获得商业特权又因为清政府代垫和汇兑军协饷等”相符,故选C项。

3.汉武帝一方面选派董仲舒出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让其致

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又重用张汤,鼓励其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

A .法家思想的重新崛起

B .君相之间矛盾尖锐

C.封国威胁了专制皇权

D .儒法思想并行发展

解析:选D。据材料“一方面……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 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可见儒法并施,故选D项。

4.“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A .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统治

B .不能承担民主革命重任

C.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

D .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解析:选D。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材料中“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说明此观点不是强调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不能承担民主革命任务,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刺激了其他有识之士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并未分析它本身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故C 项错误;题干观点是太平天国运动唤醒了有识之士的危机感,出于为清政府生死存亡的考虑,他们开始探寻中国近代化的方向,故D项正确。

5.“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

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了()

A .近代学校广泛开展女权运动

B .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C.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D .自由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解析:选C。据题干可知,当时女学生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抵制专为她们设置的修身课,同时出现了“抗婚”、“逃婚” 等,用实际行动反抗三纲五常,抵制封建礼教,这是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就是“民主与科学”,故选C项。

6.1905年,孙中山曾拜访位于布鲁塞尔的第二国际执行局,并希望成为第二国际的会员。当时比利时的一家报纸就曾引述他的谈

话:期盼中国“引进欧洲的生产模式与使用机器,但又能戒除这过程

中所产生的弊端”;为了防范资本主义的弊病,中国人应该“在未来建立一个没有任何质变的新社会。”这说明孙中山的思想()

A .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情怀

B.蕴涵了社会主义的要素

C.避免了西方道路的印记

D .符合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解析:选B。孙中山是革命活动家,材料中“为了防范资本主义的弊病”表明了其现实追求,其“防范资本主义的弊病”“希望成为第二国际的会员”,表明孙中山借鉴社会主义,故选B项。

7.有学者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

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这说明了两者的农业政策()

A .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

B .赋予农民的经营方式不同

C.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D .取得农业成就的手段相同

解析:选B。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毛泽东由个体经营转向集体经营,邓小平由集体经营转为家庭联产承包,所以经营方式发生了转变,选B项。

8.公元前406年,雅典的10位将军在指挥对斯巴达的海战中取

得胜利,却被指控犯有不打捞海战时浮于海面的士兵尸体之罪。他们虽然努力证明自己无罪,但是公民大会还是判处其中8位将军死罪。这说明古代雅典民主()

A .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情怀

B .带有强烈的主观情绪化倾向

C.缺乏权力之间的制约平衡

D .程序的公开保证了结果公正

解析:选B。据材料“不打捞海战时浮于海面的士兵尸体之

罪”“判处其中8位将军死罪”,并不是一种理性的体现,说明存在主观情绪化,权力滥用,故选B项。

9.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教师、教育思想家和出版家发表许多探讨“新教育”的论著,他们所要培养的已不再是僧侣和神

职人员,而主要是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的活动家和冒险家。材料表明“新教育”()

A .以培养通才为主要目的

B.消除宗教对人的影响

C.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D .反映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

解析:选D。据材料中“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的活动家和冒险家”信息体现资本主义的时代发展需求,故D项正确。

10.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

其中约有1700名是美国工程师。同年,苏联向英美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 这表明()

A .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援助

B .苏联社会制度吸引了大批西方人才

C.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机遇

D .苏联成为西方国家的产品倾销市场

解析:选C。1932年正是苏联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而同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在经历经济危机,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为苏联的工业化提供了人才、技术设备和资金,故选C项。

11.二战后初期,在柏林市中心的分界地带,出现了70多家边界线电影院,这里播放的都是美苏双方精心拍摄的电影。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 .银幕上美苏的文化较量

B .东西柏林间的文化共建

C.冷战下特殊的文化战争

D .传媒领域中的文化认同

解析:选C。二战后初期美苏战时盟友关系逐渐被美苏冷战所取代,美苏在文化上通过精心拍摄的电影进行较量,体现了冷战下特殊的文化战争,故选C项。

12.如图是20世纪70年代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幅漫画。其

表明()

A .经济全球化进程由此搁浅

B .美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C.美国依然主导着世界经济

D .世界经济开始体系化、制度化

解析:选C。根据漫画可知,其反映了美国在为世界经济打气,说明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故选C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