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鲲.鹏(kūn)濠.梁(háo)兑.命(yuè)食.马者(sì)B.布衾.(qīn)两鬓.(bìn)大庇.(pì)沉塘坳.(ào)C.修睦.(mù)尽粟.(lì)突兀.(wù)学.学半(xiào)D.骈.死(pián)槽枥.(lì)相.马(xiāng)辗.冰辙(niǎn)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

B.故外户

..而不闭(外面的窗户)

C.骈死

..于槽枥之间(成批地死去)

D.高者挂罥.长林梢(挂结)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B.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C.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D.系向牛头充炭直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之不能尽其材

B.其.名为鹏其.真无马邪

C.货恶其弃于.地也受任于.败军之际

D.策之不以其道.大道.之行也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B.盗窃乱贼.而不作

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D.亦若是.则已矣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都选自本书。

B.《马说》的作者是苏轼,他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C.《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东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诗中的茅屋即指成都近效的草堂。

7.名句默写。(8分)

(1)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知困,____________________。(《虽有嘉肴》)

(4)《马说》一文中“食马者”不识马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2分)

(1)请根据提示,补全下面的名人对联。(1分)

上联:搏命运风浪奏出一支支悲壮的乐曲(贝多芬)

下联:炼钢铁意志____________________(奥斯特洛夫斯基)

(2)你是怎样阅读名著的?有什么收获?请举一例加以说明。(1分)

二、阅读探究(42分)

(一)(4分)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9.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4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人有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于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③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注】①比:接连,连续。②还:通“环”,环绕。③一旦:一天。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才美不外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执策而临.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愿子.还而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去而顾.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面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C.臣有骏马欲卖之. D.臣请献一朝之.贾

13.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三旦立于市,人莫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理解填空。(3分)

【甲】文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卖马人能“一旦而马价十倍”是利用了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15.当今社会,商家请名人做广告已成潮流。请结合【甲】【乙】两文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1分)

客见赵王①曰:“臣闻王之使人买马也,有之乎?”王曰:“有之。”“何故至今不遣?”王曰:“未得相马之工也。”对曰:“王何不遣建信君乎?”王曰:“建信君有国事,又不知相马。”曰:“王何不遣纪姬乎?”王曰:“纪姬,妇人也,不知相马。”对曰:“买马而善,何补于国?”王曰:“无补于国。”“买马而恶,何危于国?”王曰:“无危于国。”对曰:“然则买马善而若②恶,皆无危、补于国。然而王之买马也,必将待工。今治天下,举错非也,国家为虚戾③,而社稷不血食④,然而王不待工而与建信君,何也?”赵王未之应也。

客曰:“郭偃之法,有所谓桑雍者,王知之乎?”王曰:“未之闻也。”“所谓桑雍者,便辟⑤左右之近者,及夫人优爱孺子也。此皆能乘王之醉昏,而求所欲于王者也。是能得之乎内,则大臣为之枉法于外矣。故日月晖于外,其贼⑥在于内,谨备其所憎,而祸在于所爱。”

(选自《战国策·赵策》)

【注】①赵王:即赵孝成王。②而若:或者。③虚戾:废墟,形容田舍荒芜,人民灭绝。④血食:祭祀祖先的食品。⑤便辟:亲近宠爱者。⑥贼:害,此处指日月中黑暗的部分。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何故至今不遣.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B.未得相.马之工也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C.买马而善.京中有善.口技者

D.然而王之.买马也辍耕之.垄上

17.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限两处)(2分)

然而王不待工而与建信君。

18.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此皆能乘王之醉昏,而求所欲于王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客”与赵王谈话的用意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3分)

两会与传统文化

【两会镜头】

3月8日晚,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名为“先人与我们同行”的感悟国学经典大型交响咏诵会上,《易之歌》《道法自然》《万世师表》《美哉!诗经》……一篇篇由名家咏诵、交响乐伴奏的作品,让人不由得被传统经典的魅力和风范所折服。

中华经典,“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此前,电视栏目《中国诗词大会》、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以“现象级”的姿态,点燃了国人拥抱传统经典的热情,也让传统经典真正落地,变得可触可感、亲切可人。

3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委员时指出,我国广大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人民的骄傲,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

(摘自2017年3月10日《光明日报》)【部长通道】

3月3日下午,列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经过“部长通道”时,面对现场“诗词大会”的喊声,陈宝生微笑作答:“好问题!你刚才提的问题,和我最近关心的兴奋点对接了。”他还当场吟诵了两首唐诗。

陈宝生称,传统文化进校园,一要覆盖从小学到大学的各个时段,这是“固本工程”;二要融汇到教材体系里,这是“铸人工程”;三要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是“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

陈宝生强调,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四件事,一是加强教材体系建设,针对各学段特点选择合适内容编入教科书,二是在涉及规律、方法论等技术层面,选择适当教材内容,比如国画、书法、中医药、武术太极等传统文化,三是加强研究阐释及现代性、创新性转换,为学科建设加强培养人才,四是还要推进国际传播,传统文化不仅进校园还要出国境,讲好中国故事。

(摘自2017年3月4日《澎湃新闻》)【代表建言】

今年春节期间,以古诗词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走红,很多人的朋友圈被诗词曲赋刷屏。来自上海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飞花令”的出口成章,更是让很多人惊呼这位00后美少女,“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那么,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年轻一代身上传承呢?两会期间,不少上海代表建议要重视孩子的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并呼吁大力促进传统教育进课堂。

(摘自2017年3月12日东方网)王本朝认为,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知识分子要“双肩挑”,既要传播传统文化,也要传播现代文化,而且要努力让传统文化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势在必行。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是必然趋势。网络媒体、电视节目、动漫、广告等都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摘自2017年3月10日《光明日报》)冯骥才指出:“文化不只是知识,学习文化的最好方式是体验。要不断地用新方式、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激起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这个过程一定是潜移默化的、渐进的。文化的事情要慢慢做,要踏实做。”

(摘自2017年3月10日《光明日报》)“全社会有必要重视起来,让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正确认识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素质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只有在思想上纠正了某些认识偏差,才能真正上好传统教育这一课。”范小青说。

(摘自2017年3月10日《光明日报》)20.概括【两会镜头】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说法符合上述材料的一项是()(3分)

A.一些媒体优秀节目的推出,正唤醒国人传播传统文化的热情。

B.我国当代的知识分子更有浓厚的家国情怀。

C.传统文化进了校园,就是实现了素质教育。

D.只有传统文化进课堂,才能增加孩子的传统文化知识。

22.阅读上述材料,谈谈怎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进校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对于两会代表有关“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呼声你持何看法?说说你的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0分)

24.请以《这里,也是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一、1.A 点拨:B项“庇”应读bì,C项“粟”应读sù,D项“相”应读xiàng。

2.B 点拨:外户,大门。

3.A 点拨:B项“矜”同“鳏”;C项“见”同“现”;D项“直”同“值”。

4.C 点拨:A项两个“食”分别为“吃”“同‘饲’,喂”;B项两个“其”分别为“代词,它的”“表示反诘,岂、难道”;C项两个“于”都是“介词,在”;D项两个“道”分别为“方法”“理想”。

5.C 点拨:A项“怒”,古义:振奋,文中指用力鼓动翅膀;今义:生气;B项“贼”,古义:害人的事;今义:偷东西的人;D项“是”,古义:这样;今义:判断动词。C项“辱”古今意义相同。

6.C 点拨:戴圣是西汉经学家。

7.(1)两鬓苍苍十指黑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然后能自反也然后能自强也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8.(1)写下一页页辉煌的篇章

(2)略。点拨:结合名著的具体内容介绍一下自己的阅读方法及阅读后的收获即可。

二、(一)9.示例: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描绘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点出了送别的地点。

10.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

(二)11.(1)通“现”,表现。

(2)面对。

(3)你。

(4)回头看。

12.C 点拨:例句和C项中的“之”都是代词,代马。其他三项中的“之”都是助词,的。

13.(1)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

(2)连续三天(牵着马)站在马市上,没有一个识马的。

14.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盲目相信权威

15.示例:利:如同千里马有了伯乐才能被人们所重视一样,好的产品通过名人的宣传,才能广而告之。

弊:名人宣传的不一定是真正的“千里马”,容易误导消费者。

【乙译文】有个卖好马的人,连续三天(牵着马)站在马市上,没有一个识马的。他去拜见伯乐说:“我有匹好马想要卖掉它,连续三天(牵着马)站在马市上,没有人来过问,希望你能环绕着我的马查看它,离开的时候回头来看它一眼,我请求奉送给你一天做买卖所得的钱。”伯乐就环绕着那匹马查看它,离开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一天之内马价涨了十倍。

(三)16.A 点拨:A项两个“遣”都是“动词,派遣”的意思。

17.然而/王不待工/而与建信君。

18.这些都是能趁大王您酒酣耳热之时向您索求自己所想要的东西的人。

19.告诫赵王在治理国家时要选用贤臣,防止偏信亲近的人以致误国。

【译文】有客拜见赵王说:“我听说大王要派人去买马,有这回事吗?”赵王回答:“有这回事。”“那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派人去买呢?”赵王说:“没有找到会相马的人。”客问:“大王为什么不派建信君去呢?”赵王答道:“建信君要处理国家大事,他又不懂相马的事。”客问:“大王为何不派纪姬去呢?”赵王回答:“纪姬是个女人,不懂得相马。”客继续问道:“如果买来了马匹而且特别好,对国家有什么好处?”赵王回答:“对国家没有什么好处。”(客又问:)“如果买来了马匹,不好,会对国家造成什么危害呢?”赵王答道:“对国家没有什么危害。”客说:“既然买的马好或者不好,都对国家没有什么益处或危害。大王您买马却一定要等待一个会相马的人。现在大王治理国家的措施不当,国家衰败,几成废墟,甚至没有祭祀用的食品,可是大王不等待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却把大权交给建信君,这是为什么?”赵王无言以对。

客继续说道:“郭偃之法,有‘桑雍’的说法,大王您知道吗?”赵王说:“我没听说过。”“所谓‘桑雍’,是指您左右受宠幸的亲近之臣,以及您的夫人、优者和妾等等。这些都是能趁大王您酒酣耳热之时向您索求自己所想要的东西的人。这些人的欲望如果能在宫中得到满足,那么大臣就能在外面为非作歹、贪赃枉法了。所以说,太阳和月亮的光芒照亮了世界,可它们内部仍然有黑点。人们十分谨慎地防备自己憎恶的人,可祸患往往却发生在自己溺爱的人身上。”

(四)20.国人拥抱经典传统的热情与习近平的期望。

21.A

22.①做好“三大工程”“四件事”;②知识分子要敢于担当;③传播传统文化的媒体要善于创新;

④全社会要在思想上纠正认识的偏差;⑤传统文化要让学生慢慢体验。

23.示例一:支持。因为传统文化具有魅力与风范,学习传统文化能给自身打上靓丽的底色,能在国际上扩大我们国家与民族的影响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推行素质教育。示例二:反对。因为我们现在的学习负担已经很重,如果传统文化都进入了校园,今天考中医,明天考武术,后天考周易,再加上数理化英和体育,不是都把我们考焦了吗?

三、24.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题。题目中的中心词即“舞台”,也是写作的重点。“舞台”本义指供演员表演的场地。题目中的“舞台”具有明显的比喻义,比喻的本体就是题目中的“这里”,“这里”可以实写晚会舞台、参赛舞台,也可以将舞台引申到生活、人生、世界等。题目中的“也”具有“非寻常所指”的转折意味,写作时应侧重“我终于站上舞台”的意味。而题目中的“我”,告诉我们写作时要明确“舞台”表演的主角是“我”,不能虚构,必须记录自身真实的成长故事,最宜写成记叙文。由此,可明确题目叙写的重点是“我”在“舞台”上“表演”的具体过程以及“舞台”对“我”成长的重要意义,写作时要有细节支撑,还需要适度的议论抒情来点亮文旨。例文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