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阿敏九式太极刀

吴阿敏九式太极刀

吴阿敏九式太极刀

一路:起势1、揽雀尾2、海底捞月3、劈榛采兰4、黄蜂入洞5、横扫千军6、败式7、回马枪8、左右卧鱼9、举鼎推山收势

二路:起势1、七星跨虎2、闪转腾挪3、左顾右盼4、叶底藏花5、玉女穿梭6、打虎式7、鸳鸯脚8、顺水推舟9、卞和携石收势、

三路:起势1、丹凤朝阳2、落花待扫3、古树盘根、、4、代醉脱靴5、单鞭锁喉6、黑熊翻背7、脑后摘盔8、周仓扛刀9、马上开弓收势

四路:起势1、翻转乾坤2、顺手牵羊3、二龙戏珠、4、天王托塔5、迎风掸尘6、乌云盖顶7、跃马争春8、抽梁换柱9、伏地金刚收势

杨氏太极拳40式拳谱精编版

杨氏太极拳40式拳谱 《一段》 1、起势 2、揽雀尾 3、单鞭 4、提手上势 5、白鹤亮翅 6、搂膝拗步 7、手挥琵琶 8、搬拦捶 9、入封似闭 《二段》 10、斜飞势 11、肘底捶 12、倒卷肘 13、左右穿梭 14、左右野马分鬃《三段》 15、云手 16、单鞭 17、高探马 18、右蹬脚 19、双峰掼耳20、左分脚 21、转身右蹬脚 22、海底针 23、闪通背《四段》 24、白蛇吐信 25、右拍脚 26、左右伏虎 27、右下势 28、金鸡独立 29、指挡捶 30、揽雀尾 31、单鞭 32、左下势 33、上步七星 34、退步跨虎 35、转身摆莲 36、弯弓射虎 37、搬拦捶 38、如封似闭 39、十字手 40、收势

一段 1、起势 2、右金刚捣碓 3、揽扎衣 4、右六封四闭 5、左单鞭 6、搬拦捶 7、护心捶 8、白鹤亮翅 9、斜行拗步 10、提收 11、前蹚 12、右掩手肱捶 13、披身捶 14、背折靠 15、青龙出水 16、斩手 17、翻花舞袖 18、海底翻花 19、左掩手肱捶20、左六封四闭 21、右单鞭 《二段》 22、右云手 23、左云手 24、高探马 25、右连珠炮 26、左连珠炮 27、闪通背 《三段》 28、指挡捶 29、白猿献果 30、双退手 31、中盘 32、前招 33、后招 34、右野分鬃 35、左野分鬃 36、摆莲跌叉 37、左右金鸡独立 《四段》 38、倒卷肱 39、退步压肘 40、擦脚 41、蹬一根 42、海底翻花 43、击地捶 44、翻身二起 45、双震脚 46、蹬脚 47、玉女穿梭 48、顺鸾肘 49、裹鞭炮 50、雀地龙 51、上步七星 52、退步跨虎 53、转身摆莲 54、当头炮 55、左金刚捣碓 56、收势

【推荐】陈式太极剑49式剑谱及解说

1、太极剑初势 2、朝阳剑 3、仙人指路 4、青龙出水 5、护膝剑 6、闭门式 7、青龙出水 8、翻身下劈剑 9、青龙转身 10、斜飞式 11、展翅点头 12、拨草寻蛇 13、金鸡独立 14、仙人指路 15、盖拦式 16、古树盘根 17、饿虎扑食 18、青龙摆尾 19、倒卷肱 20、野马跳涧 21、白蛇吐信 22、乌龙摆尾 23、钟魁仗剑 24、罗汉降龙 25、黑熊翻背 26、燕子啄泥 27、白蛇吐信 28、斜飞式 29、鹰熊斗智 30、燕子啄泥 31、摘星换斗 32、海底捞月 33、仙人指路 34、凤凰点头 35、燕子啄泥 36、白蛇吐信 37、斜飞式 38、左托千斤 39、右托千斤 40、燕子啄泥 41、白猿献果 42、落花式 43、上下斜刺 44、斜飞式

45、哪叱探海 46、怪蟒翻身 47、韦驼献杵 48、磨盘剑 49、太极剑还原 陈式太极剑49 式剑谱及解说 1、太极剑初势17 、饿虎扑食33、仙人指路 2、朝阳剑18、青龙摆尾34、凤凰点头 3、仙人指路19、倒卷肱35、燕子啄泥 4、青龙出水20、野马跳涧36、白蛇吐信 5、护膝剑21、白蛇吐信37、斜飞势 6、闭门势22、乌龙摆尾38、左托千斤 7、青龙出水23、钟馗仗剑39、右托千斤 8、翻身下劈剑24、罗汉降龙40、燕子啄泥 9、青龙转身25、黑熊翻背41、白猿献果 10、斜飞势26、燕子啄泥42、落花势 11、展翅点头27、白蛇吐信43、上下斜刺 12、拨草寻蛇28、斜飞势44、斜飞势 13、金鸡独立29、鹰熊斗智45、哪吒探海 14、仙人指路30、燕子啄泥46、怪莽翻身 15、盖拦势31、摘星换斗47、韦陀献杵 16、古树盘根32、海底捞月48、磨盘剑 49、太极剑还原 剑谱解说 第一段:预备式——护膝剑 一、预备式 1、右手成剑指状,左手持剑,以自己小指、无名指和中指,合于护手的一侧,用拇指卡住护手的另一侧,食指紧贴于剑把之上,向下,剑身以剑脊部分贴于自己左臂里侧,背于身后,记住不要用剑本身刃口的地方贴到自己的身上,要用剑脊中间的那个脊贴于自己的左背后。 2、两脚并拢,自然站立,两膝微屈,两胯微松,腹微收,胸微含,两肩要平,两手自然下垂于身侧,下颚微收,颈微向后挺,舌顶上颚,齿轻扣,唇轻合,两眼目视前方,头顶向上徐徐领起,然后松胯,重心移于右腿,左脚以脚尖领劲, 横向的迈出一步,这一步要求与肩同宽,或者与肩约宽就可以了,大概有50 公分左右。预备式本身的作用就是让你准备好你的姿势,调整好你的呼吸,进行以后整个套路的演练。 二、东峰衔日 1、双手以手领劲,以里折腕提起,在提的同时屈膝松胯,重心下沉,剑提起 来以后,基本上在胸前就可以了,不要太高,因为在与肩同高的时候,肩肘就会 出问题。 2、右手下按、后领、合,同时左手剑向里合,合于胸前,在双手合的同时身 向右转,重心左移、领,翻手上升的时候,重心走下弧,移右腿,收左脚,并步。

杨式40式太极拳拳谱招式名称与动作详解

杨式40式太极拳拳谱招式名称与动作详解 杨式40式太极拳,具有姿势舒展简洁,动作均缓柔和,轻灵沉稳,结构严谨刚柔,浑厚庄重的特点。在练习方法上突出整体性、连贯性、圆活性和内外身心的统一性,动作简洁,练法简易,没有明显发力,纵跳动作,易学易练,因此深受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所喜爱。 一、杨式40式太极拳拳谱 01、起势02、右揽雀尾03、左单鞭 04、右提手上势05、右白鹤亮翅06、左右搂膝拗步(三次) 07、手挥琵琶08、进步搬拦捶09、如封似闭10、斜飞势11、肘底捶12、倒卷肱 13、左右玉女穿梭14、左右野马分中 15、左行云手(三次)16、左单鞭17、高挥马 18、右蹬腿19、双峰掼耳20、左分脚 21、转身右蹬脚22、海底针23、闪通臂 24、白蛇吐信25、右拍脚26、左右打虎 27、右下势28、右左金鸡独立29、指裆捶 30、右揽雀尾31、左单鞭32、左下势 33、上步七星34、退步跨虎35、转身摆莲 36、弯弓射虎37、进步搬拦捶38、如封似闭 39、十字手40、收势还原

二、杨式40式太极拳分动作详解 预备式的时候,身体自然直立,心静体松。 01、起势:左脚分开半步,与肩同宽,两脚平行,两手前平举,沉肩垂肘,落按在大腿两侧,掌心向下,五指向前。 02、揽雀尾:撇脚抱手,向前上步(正南),弓步前棚(上体转向偏西),扣脚抱手收脚,转身上步(正西),棚(左手附于右前臂的下方)、捋、挤、按。 03、单鞭:座腿转腰,向左平抹,向右平抹,勾手收脚转身上步,弓步推掌(正东)。 04、提手上势:座腿扣脚,移动右脚,向正前方,两手相合与体前。 05、白鹤亮翅:转腰撤脚,抱手坐腿,分开两手成虚步(上手手心朝前)。 06、搂膝拗步:转腰摆手收脚(转腰撇脚时重心不做大的移动),上步弓步搂手推掌,做第二个、第三个。 07、手挥琵琶:跟步坐腿,措手合手成虚步。 08、搬拦捶:转腰撇脚握拳,上步搬拳(前脚尖外撇),上步拦掌(左手从胸前向前神探,右拳收到腰间),弓步打捶。09、如封似闭:插手(左手从右拳下面伸出去,手心向下),屈收翻掌,弓步推按。 10、斜飞势:坐腿转身扣脚,抱手收脚,转身上步(西北),弓步分手(上手手心斜向上,高与头平,左手按在跨旁。)

杨氏太极刀刀谱13句刀诀

氏太极刀刀谱13句刀诀: 1 七星跨虎交刀式 2 腾挪闪展意气扬 3 左顾右盼两分 4 白鹤展翅五行掌 5 风卷荷花叶藏 6 玉女穿梭八方势 7 三星开合自主 8 二起脚来打虎势 9 披身斜挂鸳鸯脚10 顺水推舟鞭11 下势三合自由招12 左右分水龙门跳 13 卞和携石凤还巢 氏太极刀刀谱: 第一组: 七星跨虎交刀式 1 上步打拳 2 退步撑掌 3 弓步交刀 第二组: 腾挪闪展意气扬 4 弓步斜刺 5 弓步平刺 6 弓步撩刀 7 换步推刀 第三组: 左顾右盼两分 8 独立劈刀 第四组: 白鹤展翅五行掌 9 弓步撩刀10 架刀推掌 第五组:风卷荷花叶藏 11 转身扎刀 第六组:玉女穿梭八方势 12 缠头劈刀13 弓步平推14 返身藏刀15 弓步上刺 16 弓步平推17 返身藏刀18 弓步上刺19 弓步平推 20 返身藏刀 第七组:三星开合自主 21 独立扎刀22 跳步按刀 第八组: 二起脚来打虎势 23 抱刀拍脚24 左抱刀贯拳25 右抱刀贯拳 第九组: 披身斜挂鸳鸯脚 26 抱刀分脚27 独立劈刀 第十组: 顺水推舟鞭作篙 28 裹脑藏刀 第十一组:下势三合自由招 29 弓步平推30 进步扫刀 第十二组:左右分水龙门跳 31 转腰撩刀32 独立撩刀33 跳抱按刀 第十三组:卞和携石凤还巢 34 缠头劈刀35 抱刀打拳36 收势还原 36式太极刀刀谱 预备式 1、虚步抱刀 2、提膝抱刀 3、弓步扎刀 4、右左弓步推刀 5、叉步扎刀 6、回身劈刀 7、架刀蹬脚 8、弓步藏刀 9、盖步缠头10、弓步藏刀 11、盖步裹脑12、弓步截13、垫步铰刀14、弓步扎刀15、丁步点刀 16、跳步换扎刀17、提膝扎刀18、马步推刀19、弹踢反撩20、提膝截刀21、缠头扫刀22、仰身推刀23、弓步平斩24、背花反撩25、并步扎刀26、回身二起脚27、扑步按刀28、马步提膝架刀29、左右挂刀30、歇步按刀 31、提膝劈刀32、背刀里合33、弓步反撩34、架刀冲拳35、虚步亮掌36、抱刀收势

陈氏太极剑49式剑谱之令狐文艳创作

陈氏太极剑49式剑谱1、起势 令狐文艳 2、朝阳剑(与起势一样)26、燕子啄泥(与起势一样) 3、仙人指路(与起势一样)27、白蛇吐信(与起势一样) 4、青龙出水(是起势的左面)28、斜飞势(是起势的右面) 5、护膝剑(是起势的后面)29、鹰熊斗智(是起势的右面) 6、闭门式(是起势的后面)30、燕子啄泥(是起势的右面) 7、青龙出水(是起势的右面)31、摘星换斗(是起势的后面) 8、翻身下劈剑(是起势的后面)32、海底捞月(是起势的右面) 9、青龙转身(是起势的右面)33、仙人指路(是起势的右面) 10、斜飞势(是起势的后面)34、凤凰点头(与起势一样) 11、展翅点头(是起势的后面)35、燕子啄泥(与起势一样)

12、拨草寻蛇(是起势的后面)36、白蛇吐信(与起势一样) 13、金鸡独立(是起势的后面)37、斜飞势(是起势的右面) 14、仙人指路(是起势的后面)38、左托千斤(是起势的右面) 15、盖拦势(是起势的右面)39、右托千斤(是起势的右面) 16、古树盘根(与起势一样)40、燕子啄泥(是起势的右面) 17、饿虎扑食(是起势的左面)41、白猿献果(是起势的右面) 18、青龙摆尾(是起势的左面)42、落花势(是起势的右面) 19、倒卷肱(是起势的右面)43、上下斜刺(与起势一样) 20、野马跳涧(是起势的右面)44、斜飞势(是起势的右面) 21、白蛇吐信(是起势的左面)45、哪咤探海(是起势的右面) 22、乌龙摆尾(是起势的左面)46、怪蟒翻身(是起势的后面)

23、钟馗仗剑(是起势的左面)47、韦陀献杵(是起势的右面) 24、罗汉降龙(与起势一样)48、磨盘剑(与起势一样) 25、黑熊翻背(是起势的后面)49、收势

36式太极刀动作详解

36式太极刀动作详解 刀谱 预备式 1、虚步抱刀 2、提膝抱刀 3、弓步扎刀 4、右左弓步推刀 5、叉步扎刀 6、回身并步劈刀 7、架刀蹬脚 8、弓步藏刀 9、盖步缠头 10、弓步藏刀 11、盖步裹脑 12、弓步截刀13、垫步铰刀 14、弓步扎刀 15、丁步点刀16、跳步换扎刀 17、提膝下扎刀18、马步推刀19、弹踢反撩 20、提膝截刀 21、缠头扫刀22、仰身推刀 23、弓步平斩 24、背花反撩25、并步扎刀 26、回身二起脚27、扑步按刀28、马步提膝架刀 29、左右挂刀 30、歇步按刀31、提膝劈刀 32、背刀里合 33、弓步反撩34、架刀冲拳 35、虚步亮掌 36、抱刀收势

动作详解 1.虚步抱刀。屈膝撤步,前捧,扣脚转身(此时右手收到腰间,左手持刀上举与肩同高),虚步冲拳(左手持刀收到腰间,立拳,拳眼向上)。 2.提膝抱刀。上步摆掌,提膝抱刀,(重心前移,上右步提左膝,右手后摆,左手前举,亮右掌,右掌在头上,手心斜向上)。 3.弓步扎刀。落步接刀,弓步扎刀。(落步微向左,正东扎)。 4.右左推刀。坐步碾脚带刀(带刀时左手持刀向上再经身体左侧向下划弧),收脚上步,右弓步推刀(方向稍向右斜前方,刀手不要超过头)。屈膝后坐碾脚回劈,,过渡撩,再屈膝后坐碾脚转身,左弓步蹬脚推(正东方向) 5.插步扎刀。回身叠刀(反着抱刀,刀刃向上,左手落在刀柄上),插步扎刀(向斜后插,叠刀与扎刀都是正方向)。 6.并步劈刀。扣脚举刀,此时左手收到左胯旁,并步震脚劈刀(震脚与劈同时进行,方向是东北45度角,左手外撑)。 7.架刀蹬脚。上步的同时刀向回带(上右脚同时右手持刀在身前逆时针画立圆),转身摆脚提膝把刀架起来,蹬脚的同时推掌(正东方向)。

二十四式太极拳高级图解教程(1)

二十四式太极拳图解教解 十四式太极拳示范图解 1 起势 2 野马分鬃 3 白鹤亮翅 4 搂膝拗步 5 手挥琵琶 6 倒卷肱7 左揽雀尾8 右揽雀尾9 单鞭10 云手11 单鞭12 高探马13 右蹬脚14 双峰贯耳15 转身左蹬脚16 左下势独立17 右下势独立18 左右穿梭19 海底针20 闪通臂21 转身搬拦锤22 如封似闭23 十字手24 收势 第一式起势 1.左脚开立 左脚向左分开半步,足距与肩同宽,两脚平行向前,成开立步(图2)。 起势 2.两臂前举 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同宽,双臂自然伸直,肘关节向下微屈;两手心向下,指尖向前(图3)。 3.屈腿按掌 两腿慢慢屈膝半蹲,重心落于两腿之间,成马步;同时两掌轻轻下按至腹前,上体舒展正直,两眼平视前方(图4)。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 4.左野马分鬃 (1)抱手收脚:上体稍右转;右臂屈抱于右胸前。手高不过肩, 肘略低于手,手心向下。左臂屈抱于腹前,手心向上,两手上下相对,如在右肋前抱球状;左脚收至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图5) (2)转体上步: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脚跟轻轻着地,重心仍在右腿上。(图6) (3)弓步分手:上体继续左转;重心前移,左脚踏实,左腿屈膝前弓。右腿自然蹬直,右脚跟外展,成左 弓步;同时两掌前后分开,左手分至体前,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右手按至右胯旁,手心向下,指尖朝前;两臂微屈;眼看左掌。(图7)

左右野马分鬃 5.右野马分鬃 (1)转体撇脚:重心稍向后移,左脚尖翘起外撇;上体稍左转;两手准备翻转“抱球”;眼仍看左手(图8)。 (2)抱手收脚:上体继续左转左手翻转成手心向下,在左胁前屈抱。右手翻转前摆,手心向上,在腹前屈抱,两手上下相对,如在左肋前抱球;重心移至左腿,左脚踏实,右脚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图9)。 (3)转体上步:上体稍右转;右脚向右前方迈出一步,脚跟轻轻着地。(图10) (4)弓步分手:上体继续右转;重心前移,右脚踏实,右腿屈膝前弓。同时左腿自然蹬直,左脚跟外展成右弓步;两手前后分开,右手分至体前,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下。左手按至左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两臂微屈;眼看右手。(图11)

实用文库汇编之陈氏太极剑49式剑谱

*作者:角狂风* 作品编号:1547510232155GZ579202 创作日期:2020年12月20日 实用文库汇编之陈氏太极剑49式剑谱 1、起势 2、朝阳剑(与起势一样)26、燕子啄泥(与起势一样) 3、仙人指路(与起势一样)27、白蛇吐信(与起势一样) 4、青龙出水(是起势的左面)28、斜飞势(是起势的右面) 5、护膝剑(是起势的后面)29、鹰熊斗智(是起势的右面) 6、闭门式(是起势的后面)30、燕子啄泥(是起势的右面) 7、青龙出水(是起势的右面)31、摘星换斗(是起势的后面) 8、翻身下劈剑(是起势的后面)32、海底捞月(是起势的右面) 9、青龙转身(是起势的右面)33、仙人指路(是起势的右面)

10、斜飞势(是起势的后面)34、凤凰点头(与起势一样) 11、展翅点头(是起势的后面)35、燕子啄泥(与起势一样) 12、拨草寻蛇(是起势的后面)36、白蛇吐信(与起势一样) 13、金鸡独立(是起势的后面)37、斜飞势(是起势的右面) 14、仙人指路(是起势的后面)38、左托千斤(是起势的右面) 15、盖拦势(是起势的右面)39、右托千斤(是起势的右面) 16、古树盘根(与起势一样)40、燕子啄泥(是起势的右面) 17、饿虎扑食(是起势的左面)41、白猿献果(是起势的右面) 18、青龙摆尾(是起势的左面)42、落花势(是起势的右面) 19、倒卷肱(是起势的右面)43、上下斜刺(与起势一样)

20、野马跳涧(是起势的右面)44、斜飞势(是起势的右面) 21、白蛇吐信(是起势的左面)45、哪咤探海(是起势的右面) 22、乌龙摆尾(是起势的左面)46、怪蟒翻身(是起势的后面) 23、钟馗仗剑(是起势的左面)47、韦陀献杵(是起势的右面) 24、罗汉降龙(与起势一样)48、磨盘剑(与起势一样) 25、黑熊翻背(是起势的后面)49、收势 作者:角狂风 作品编号:1547510232155GZ579202 创作日期:2020年12月20日

42式太极拳招式名称及分解动作口诀

42式太极拳招式名称及分解动作口诀 1. 起势 1. 垂手立正 2. 向左开步 3. 两手平提 4. 曲膝下按 2. 右揽雀尾 1. 右转撇脚2. 丁步右抱 3. 弓步左掤 4. 向左旋腰 5. 丁步左抱 6. 右转开步 7. 弓步右掤 8. 左抱右拈 9. 後坐左捋10.弓步前挤 11.後坐反掤12.左转扣脚13.丁步斜按 3. 左单鞭 1.(勾手)转体开步2. 弓步左推 4. 提手 1. 後坐扣脚2. 右转平摆3. 换重提腿4. 翘脚合掌 5. 白鹤亮翅 1. 左转下捋2. 撤步抱球3. 右转提手4. 虚步亮掌 6. 搂膝拗步 1. 右落左拨2. 丁步反提3. 弯肘开步4. 搂膝推掌 5. 後坐撇脚 6. 丁步反提 7. 弯肘开步 8. 搂膝推掌 7. 撇身捶 1. 後坐撇脚2. 丁步握拳3. 上步提拳4. 弓步撇拳 8. 捋挤势 1. 後坐扣脚2. 弓步平抹3. 丁步左捋4. 上步搭手5. 弓步前挤 6. 後坐扣脚 7. 弓步平抹 8. 丁步右捋 9. 上步搭手10.弓步前挤9. 进步搬拦捶 1. 後坐撇脚2. 左转伸掌3. 丁步抱拳4. 摆步搬拳 5. 拦掌上步 6. 弓步冲拳 10. 如封似闭 1. 穿手翻掌2. 後坐脱手3. 跟步前按 11. 开合手 1. 右转开手2. 左坐合手 12. 右单鞭 1. 旋臂开步2. 裆步开掌 13. 肘底捶 1. 换重扣脚2. 左转托掌3. 丁步右抱4. 摆步左分 5. 跟步右摆 6. 翘脚穿掌

14. 转身推掌 1. 撤步反提2. 左转弯肘3. 跟步推掌4. 转体反提 5. 弯肘上步 6. 跟步推掌 15. 玉女穿梭 1. 撤步伸掌2. 丁步左捋3. 出步搭手4. 弓步右掤5. 跟步反掤 6. 换重出步 7. 右架左推 8. 左转扣脚 9. 弓步平抹10.丁步右捋 11.出步搭手12.弓步左掤13.跟步反掤14.换重出步15.左架右推16. 右左蹬脚 1. 後坐扣脚2. 弓步绞臂3. 丁步叉抱4. 提膝反掌 5. 开掌蹬脚 6. 收腿抱掌 7. 落步穿掌 8. 弓步绞臂 9. 丁步叉抱10.丁步叉抱11.丁步叉抱 17. 掩手肱捶 1. 丁步合臂2. 铲步压掌3. 马步开掌4. 右坐握拳5. 弓步冲拳 18. 野马分鬃 1. 左转捋掌2. 右转搭臂3. 弓步横列4. 後坐摆掌5. 提膝托掌 6. 弓步穿掌 7. 後坐撇脚 8. 提膝托掌 9. 弓步穿掌 19. 云手 1. 後坐扣脚2. 左转摆掌3. 右坐云转4. 左云换重5. 反掌并步 6. 右云换重 7. 反掌开步 8. 左云换重 9. 反掌并步 10.右云换重11.反掌开步12.左云换重13. 反掌并步 20. 独立打虎 1. 撤步探掌2. 左转下捋3. 独立贯拳 21. 右分脚 1. 右转叉抱2. 开掌分脚 22. 双峰贯耳 1. 收腿并掌2. 落步垂手3. 弓步贯拳 23. 左分脚 1. 後坐开掌2. 丁步叉抱3. 提膝反掌4. 开掌分脚 24. 转身拍脚 1. 点步沉肘2. 右转叉抱3. 踢腿拍脚 25. 进步栽捶 1. 落步左拨2. 出步握拳3. 弓步栽捶

36式陈氏太极剑

36式陈氏太极剑 预备式:起势:开步,两臂向前平举。 一、金刚捣碓(震脚接剑) 1. 左摆双手随体右转,撇右脚屈膝,双手摆至右胸前. 2.提左脚向前擦步成右弓步,剑向右后推举。 3.体左转,重心前移,右腿向前成虚步,左剑横至胸前,右剑指前撩。 4.提右脚(剑指后绕接剑)震脚接剑。面向南。目视前方。 二、凤凰展翅(马步削剑) 1.展左脚面前云剑(两臂分举,身向东南) 2.收右脚,腹前收剑。 3.撤步推剑(右脚向右后擦步,剑向左前推,方向东南)。 4.马步削剑(合臂后两臂分展削剑,为右偏马步)左指于跨侧。剑向西南。目视剑方向。 三、青龙出水(弓步平刺) 1.重心左移成弓步,向左带剑,剑指搭腕。 2.重心右移,收左脚,剑右后绕抹。 3.左脚垫步、上右脚成右弓步,剑向东平刺,侧指。目视前方。 四、嫦娥舞袖(左右撩剑) 1.提右脚,腹前收剑(左胯旁)剑指搭腕。 2.右转体、上右脚左撩剑,剑指搭腕。 3.上左脚右撩剑(剑绕至右后西南)剑指绕至右肩前。身向东南。目视剑方向。 五、金鸡独立(提膝劈剑) 体左转向北,向东上右脚内扣,剑向前撩至右额前,再左转向西提左膝向前劈剑,剑指搭腕。目视前方。 六、蜻蜓点水(跳步点剑) 1.微左转,撤左脚两手分至两腰旁(右弓步)体向西偏南。 2.体左转腹前合臂(成马步两臂交叉)胸向南,剑尖向东。3马步分(剑、指经西前向前后分举)两侧。4.跳步点剑(左、右剑花,重心稍左移,先提落右脚,后落左脚定式右弓步)。向西。目视前方。 七、追风赶月(马步侧刺) 1.左转分剑(胸转西南,分至两侧)。 2.右脚向左脚后插步,剑侧刺左额前(胸向南,剑向东南)剑指搭腕。 3.撤左脚剑、指经身前向两侧分举(胸向西南,马步)。 4.马步向东南发力反刺。剑指搭腕。目视剑方向。 八、白鹤亮翅(虚步挑剑) 1.展左脚,头前云剑微后仰(剑指分两侧,剑叠于臂,重心在右腿,左脚尖抬起),胸向东南。 2.左后转,向东北上右脚成马步,胸向西偏北,腹前合指。 3.微右转,逆时针剑花,左脚向西南擦步脚跟着地。剑向西南下刺,手心向下。 4.重心移向左腿,成右虚步。剑挑举至西北上方。胸向西南。 九、推山入海(震脚推剑) 左转左带剑至左腰前,再向右抹右胯侧,同时提右脚下震,上左脚成弓步。剑向左前平推,方向西南,剑尖向右,剑指左额前。目视前方。 十、回头望月(歇步反撩) 1.收右脚,收剑至左腰侧。2右转体,.撤右脚,提左脚,右剑内旋翻腕提剑向东北劈。剑指随剑绕摆。 3.上左脚、上右脚成弓步。剑向前撩。 4.左转体,剑向左前下劈,左脚向右脚后插步成歇步。右剑内旋翻腕右上反撩(西北),剑指右胸前。目视剑尖。 十一、劈山探宝(上步劈剑) 起立一剪腕花,左转360度至西北左弓步合指,后坐两臂分举。上右脚、左脚跟步向前劈剑(西北)。目视前方。 十二、金针指南(跟步平刺) 1.后坐上左脚,剑、剑指分至两胯旁。 2.左脚阔步跟右脚,捧剑前刺。(西偏南)。目视前方十三、背身吐信(跟步后刺) 1.提右脚回叠剑。 2.上右脚跟左脚,发力后刺剑。剑指搭腕(胸向西)。目视剑尖。 十四、倒挂金铃(马步截剑)

陈式三十六式太极刀

陈式三十六式太极刀 陈式36式太极刀谱 第一段 1、虚步抱刀 1(一)(二)(三)(四)2(一)(1)左手持刀自然站立:图1(一)上、面南背北自然站力,左臂持刀,刀背贴臂垂臂身体左侧,右臂垂臂于身体右侧。 (2)撤步抱刀:图(二)(三)下、两腿屈蹲。上、两臂从腰间前伸,掌心向上,下、左腿后撤,身形左旋胸。 (3)转身垂刀:图(四)面朝东,翻腕掌心向下右手心轻搭于左手腕上。拧右脚,左转身,右手收到左身侧腰间,接后左脚在前,虚步脚尖点地,左臂持刀前送,继而左臂斜持抱刀,右臂右拳直伸打出冲拳,成立拳,拳眼向上,拳心朝左。 2、提膝抱刀 (1)盖步展臂:图2(一)下、右腿过左腿前盖步。上、两臂前后分展。 (2)抬腿抱刀:图(二)上、左臂持刀屈臂回收斜横胸前抱刀,右臂在身体右侧屈臂上提 就而在右头额前侧打亮掌。下、提左膝大腿 面平胯,小腿竖起,脚侧崩。 3、弓步扎刀 (1)平刀扎刺:图3(一)下、身形左转, 向正前位置落左步,落步弓左膝,蹬右脚, 成左弓步,就势将刀从左手交在右手,胸面 正朝北就势右手单臂展臂持刀前刺。左手成 掌弯臂高举,置于头额偏左上方,掌心向外(二)3(一)前,手虎口向右偏下,打亮掌势。 4、右左推刀 (1)右推刀:图4(一)下、上右步落步弓膝成右前弓步。上、右手持刀,左手搭刀背向右前推刀。 (2)左推刀: 第一动作:图(二)(三)(四)(五)(六)下、坐右步。上、挥臂成胸面向南向后甩刀,走势不停上右步向东撩刀。 第二动作:图(七)(八)接而上左步弓左膝右手握刀把,左手左托刀背向左前推刀。

4(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5(一)(二)5、插步扎刀 (1)旋身叠刀:图5(一)上、身体右旋向南叠刀。 (2)歇步扎刀:图(二)下、提右腿过左腿后向后到倒插坐步。上、成胸面朝西,右臂持刀前刺,左臂后展。 6、并步劈刀:图6(一)——(四) (1)缠头过脑:上、右手握持刀上过右肩再过左肩绕头到身前。 (2)齐步下劈:上、身形转朝北,左臂上伸。并步抬震左脚,同时右手举刀劈下。 6(一)(二)(三)(四)7(一)7、架刀蹬脚 (1)左横提刀:图7(一)(二)上、乘前式刀向右前 下扎出后,左旋身形,胸面朝东举刀过头绕刀过左肩、 过背、从右肩侧至身前压刀到腹前。 (2)挑刀踢腿:图(三)上、平刀使刀刃朝上,顺刀 背向前左掌前推,同时蹬踢左腿。 8、弓步藏刀 (1)缠头裹脑:图8(一)落步身形右旋,左臂举右 臂左腋下藏刀。 (二)(三)(2)拉势藏刀:图(二)(三)上、成胸面朝南,做缠

四十八式太极拳拳谱

四十八式太极拳拳谱 四十八式太极拳套路 第一段 1,白鹤亮翅2,左搂膝拗步3,左单鞭4,左琵琶势5,捋挤势(三)6,左搬拦捶7,左棚捋挤按 第二段 8,斜身靠9,肘底捶10,倒卷胧(四)11,转身推掌12,右琵琶势13,搂膝栽捶 第三段 14,白蛇吐信15,拍脚伏虎16,左撇身捶17,穿拳下势18,独立撑掌19,右单鞭 第四段 20,右云手21,右左分鬃22,高探马23,右蹬脚24,双风贯耳25,左蹬脚26,掩手撩拳27,海底针28,闪通背 第五段 29,右左分脚30搂膝拗步(二)31,上步擒打32,如风似闭33,左云手(三)34,右撇身捶35,左右穿梭36,退步穿掌 第六段 37,虚步压掌38,独立托掌39,马步靠40,转身大捋41,撩掌下势42,上步七星43,独立跨虎44,转身摆莲45,弯弓射虎46,右搬拦捶47,右棚捋挤按48,十字手收势 杨式四十八太极拳分解教学 第一段 预备式: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拢。 起势:一,向左分脚,二,两手前平举,三,屈蹲按掌。 01,白鹤亮翅:抱手提脚,退步,坐腿分手,虚步分掌。 讲解:与起势的方向相同,是向后退步,转腰恢复成向南的虚步亮掌。 02,左搂膝拗步:落手,转腰,摆手,收脚,上步屈臂,弓步搂推。 讲解:也是向南落手转腰,摆掌收脚,摆手方向西北,然后出脚屈臂,面向正南上步,弓步搂推。 03,左单鞭:坐腿带手扣脚、转腰,收脚穿手,转身上步,弓腿平云,坐腿平云后云转腰,移动重心坐腿勾手收脚,转身上步,弓步推掌。 讲解:先把手带回来,坐腿扣脚,向右转,然后重心再向前送过去,把后脚收起来,右手从左手下边穿出去,转身向西平圆云手,划了一个平弧,坐腿转腰,再勾手,转向正东,勾手出脚推掌。简化太极拳在这里是做了个立圆的云手,而四十八式太极拳是做了个平圆的云手,动作过程不同了。

三十六式太极刀

三十六式太极刀 第一段 1、虚步抱刀:撤步前棚——扣脚收拳——虚步冲拳(东) 2、提膝抱刀:上步摆掌——提膝亮掌抱刀(面朝东) 3、弓步扎刀:落步接刀——弓步扎刀(正东) 4、右左弓步推刀:后坐带刀——右弓步推刀(东南)——上步撩刀——左弓步推刀(正东) 5、插步扎刀:扣脚回手叠刀——插步扎刀(左掌心朝下) 6、并步劈刀:回身扣脚提刀——并步劈刀(震脚) 7、架刀蹬脚:上步带刀——架刀蹬脚(正东) 8、弓步藏刀:落步腋下藏刀——转身裹脑——弓步藏刀(东南、面向正南,最后正西)

第二段 9、盖步缠头:上步缠头——盖跳步缠头(西南) 10、弓步藏刀:弓步腋下藏刀(左手握拳,西南) 11、盖跳步裹脑:上步平斩(手扶腕)——盖跳步裹脑(回头朝西北,左手离开) 12、弓步截刀:(西北,左手心向下) 13、垫步绞刀:上步绞刀——震步绞刀(西南) 14、弓步扎刀:(西南,左弓步) 15、丁步点刀:上步腕花——丁步点刀(正西) 16、跳步换扎刀:上步分手——跳步右扎刀(正西)——回身弓步左扎刀(正东,离左手后再扶腕)17、提膝扎刀:回手腕花——收脚收刀(并步,斜向西南)——提膝下扎刀(西南,刀斜下30度)18、马步推刀:并步按刀——扣脚上步带刀(左脚上步,西北扣脚)——马步推刀(东南) 19、弹踢反撩刀:回身推刀(正北)——上步回劈——弹踢反撩刀(正西) 20、提膝截刀:撤步腕花——撤步棚刀——提膝截

刀(正东) 第三段 21、缠头扫刀:上步缠头——撤步扫刀(成左弓步朝正东) 22、仰身推刀:弓步收刀——仰身推刀(正东) 23、弓步平斩:上步合手平斩(左手在右手下棚刀) 24、背花反撩(里腕花左手离开,外腕花、背花左手合于右胸):腕臂背花——转身抡劈——叉步反撩25、并步扎刀:腕花撤步拉刀(撤右脚要回头)——并步扎刀(右脚并左脚) 26、回身二起脚:撤步接刀——回身抡劈扣脚——跳步单拍脚 27、扑步按刀:落步接刀——跳步腕花——扑步按刀(正东) 28、提膝架刀:上步托刀(马步,面正北)——反身按刀(马步,面正南)——云刀撤步——提膝架刀(正西)

陈式太极剑49式剑谱及解说

20、野马跳涧 21、白蛇吐信 22、乌龙摆尾 23、钟魁仗剑 24、罗汉降龙 25、黑熊翻背 26、燕子啄泥 27、白蛇吐信 28、斜飞式 29、鹰熊斗智 30、燕子啄泥 31、摘星换斗 32、海底捞月 33、仙人指路 34、凤凰点头 35、燕子啄泥 36、白蛇吐信 37、斜飞式 38、左托千斤 39、右托千斤 40、燕子啄泥 41、白猿献果 42、落花式 43、上下斜刺 44、斜飞式

七、青龙出水 1青龙出水绞剑挂带收于腰际,在双手挂带的同时上左步。 2、右手剑平刺,左手打开。 八、翻身下劈 1右手翻手,同时左手合,合起来,这时候眼睛要看自己剑尖这个位置,在这个双手转的时候,收右脚,收起来,转过来,先从剑尖然后再转身,摆头。 2、右手劈,变成劈剑向下劈,左手打开走下弧线打开,同时右脚落地震脚,这个剑在自己小腿前方。剑本身以点、刺、抹、云等等这些剑法为主,而劈剑,这种动作在剑法里头,很少使用,那么在陈式太极剑里面,就有几个比较著名的劈剑动作,一个就是翻身下劈,这种劈要求劈出凶狠,劈出刀的钢猛,不能只走剑的灵巧,需要点、抹、云、撩等等,这些时候需要走出剑的灵巧以外,像劈这种动作,就需要劈出气势磅礴。 九、回身剑 1双手绞带同时转身,左手和右手同时收于腰际。 2、震脚,上步,平刺剑。 十、斜飞式 1双手交叉,合,然后双开,左手掌心向上,在自己左大腿上方,右手剑成四十五度斜角,在自己右膝上方,形成一个双分,合,分。在合,分的同时身向右转,勾左脚,重心移右。 十一、凤凰展翅 右手剑回带,然后继续向下撩起,反手剑撩起,左手在右手回带的同时,合、开, 合起来打开,同时在带的时候,身体微向左转重心稍向左移,领、合、重心移右,退步,撩起,这个时候形成坐盘,这为凤凰展翅。 十二、凤凰点头 右手剑领剑尖向回收,向下撩挂起来,平剑,然后向自己的右方平刺,这个剑是立起来的,这个时候的平剑是要求剑身从柄到尖的位置要平,在右手剑合的同时左手合上,护于自己右手腕里侧,送出,同时回的时候重心移左,右脚横向的迈出一步,重心在右。 十三,拨草寻蛇 拨草寻蛇是一种近似于平剑,平抹的一种剑法,剑尖略向下。 1双手往回带、领、转,这时候剑基本转过来,转成平剑,用脚尖往外摆,转身,抹过来同时并左步。 2、剑继续向右平抹,翻转,领过来,再抹过来,刚才是从左向右,再翻过来是从右向左,要有稍节的意识去拨,好像拨开很深的草去寻找蛇的感觉。 第三段金鸡独立一一青龙摆尾第三段 十四、金鸡独立 1自己的剑继续向左侧抹,同时左脚尖外摆,并右步,这个时候剑抹过来, 剑尖处于自己的左方。 2、翻手,劈,这个劈与前面的翻身下劈有所不同,那个是一种比较凶狠的下劈,这种劈是一种探劈,同时右脚向前迈出一大步。 3、右手剑往回带,提起,同时重心移左,收右脚成独立式。十五、哪吒探海 1剑要用手压,用自己向上的剑刃那个部分翻转向下压,收于自己腹前,同

42式太极拳动作分解套路分解详细讲解

四十二式太极拳拳谱 第一段 1.起势 2.右揽雀尾 3.左单鞭 4.提手 5.白鹤亮翅 6.搂膝拗步㈡ 7.撇身锤 8.捋挤势㈡ 9.进步搬拦锤 10.如封似闭 第二段 11.开合手 12.右单鞭 13.肘底锤 14.转身推掌㈡ 15.玉女穿梭㈡ 16.左右蹬脚 17.掩手肱锤 18.野马分鬃㈡ 第三段 19.云手㈢ 20.独立打虎 21.右分脚 22.双峰灌耳 23.左分脚 24.转身拍脚 25.进步栽锤 26.斜飞势 27.单鞭下势 28.金鸡独立㈡ 29.退步穿掌 第四段 30.虚步压掌 31.独立托掌 32.马步靠 33.转身大捋 34.歇步擒打

35.穿掌下势 36.上步七星 37.退步跨虚 38.转身摆莲 39.弯弓射虎 40.左揽雀尾 41.十字手 42.收势 太极拳竞赛套路(四十二式)随着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和普及,各种形式的太极拳竞赛活动日益频繁,迫切需要有一个规范、统一的竞赛套路,为此,中国武术研究院于1989年组织了国内著名教练员、太极拳名家和部分优秀运动员,在原有的四十八式太极拳基础上,创编了四十二式太极拳竞赛套路。该套路1990年定为亚运会武术比赛的规定内容,随后不仅成为国家正式比赛项目,而且在国外迅速得到推广,目前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受到许多太极拳爱好者欢迎。 四十二式太极拳吸收了陈、杨、吴、孙式太极拳动作,以杨式太极拳为主,动作外形严格规范,气势舒展大方,劲力刚柔相济,速度匀速有变,形成了综合性的特点。四十二式太极拳在动作布局上各式太极拳动作有所穿插,第一段以杨式动作为主,外形舒展大方,柔和缓慢;第二段突出了吴式太极拳的手法、孙式太极拳的步法以及陈式太极拳的发力动作特点;第三段以杨式云手为主,兼有吴式提膝攀收勾脚尖的动作;第四段以四十八式太极拳中的第四段为主体,表现杨式特点。 四十二式太极拳布局合理,动作数量、内容组别符合规则要求,在编排动作上也表现出一定难度;特别是近年来,又对难度动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大大增强了竞赛的可操作性。 练四十二式太极拳应该注意:练习风格应以杨式为主,对于其他式的动作这里也按杨式化处理,但是仍要保留原动作的基本造型及基本特点。如“掩手肱捶”还要发力,但与陈式中的发力在动作的手型、步型上有所变化;再如“玉女穿梭”虽然吸收吴式的平云手法,但是身型上以中正为主,不做吴式的“斜中寓正”等等。 动作说明 第一段 一、起势 1.并脚站立:身体保持自然直立,两脚并拢;两手轻贴大腿侧,头颈端正,胸腹舒松,精神集中,呼吸自然,眼视前方 2.左脚开立:左脚向左轻轻开步,与肩同宽,脚尖朝前;两手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与肩同宽,手心向下 3.屈膝按掌:上体正直,两腿缓缓屈膝半蹲;两掌下按,落于腹前,掌膝相对 学练要点:重心放在两腿之间。两臂下按和身体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屈膝要松腰、松跨,臀部不可凸出,两臂要沉肩垂肘,手指自然微屈。 二、右揽雀尾 1.丁步抱球:重心左移,身体右转,右脚外撇;右臂屈抬,手心向下,左手翻转向右划弧

五十二式太极刀口令

五十二式太极刀口令 起势1、独立提刀亮掌,2、右虚步七星冲拳,3退步跨虎亮掌,4、提膝格刀,5左弓步架刀,6、斜右弓步下扎刀,7、左弓步平扎刀,8、丁步含转——左弓步斜推刀,9右独立劈点刀——开胯推掌,10、进右弓步撩刀,11上左弓步撩刀,12左弓步架刀-——推掌,13、转身右弓步反扎刀,14、进左弓步斜推刀,15右龙行——裹脑——右弓步砍刀,16回身左龙行——缠头——右弓步劈刀,17提膝左左腕花——左虚步藏刀推掌,18左弓步扎点刀,19换方向——左弓步平扎刀,20、丁步提格——绕步双缠头——左弓步砍刀,21腕花丁步提格——左弓步棚臂提刀,22左转——提膝腕花——右弓步藏刀推掌,23前扎——提膝左右腕花——左虚步藏刀推掌,24左弓步扎点刀,25换方向——左弓步平刺刀,26丁步提格——绕步双缠头——左弓步砍刀,27、腕花——丁步格刀——左弓步棚臂推刀,28、左转——提膝腕花——右弓步藏刀推掌,29、右弓步扎点刀,30、提右膝撩托刀——撑掌,31腕花一跳左虚步藏刀推掌,32、丁步抱刀,33二起脚,34里外挂彩——左弓步打虎,转身右打虎,35、右丁步抡臂抱刀,36分掌——右蹬脚——左弓步劈刀,37、收脚收刀——右弓步反平刺,38、转身裹脑右弓步藏刀推掌,39、右弓步挑刀40、压腕花——棚臂平推刀,41、上左步——回身右平斩,42、回身——上右弓步平斩,43、进左弓步

回身后劈点,44、上右叉步——腕花后劈点,45、提左膝挑掌——提右膝托刀——撑掌, 46、腕花一-蹬脚--——缠头——左弓步砍刀,仰身平斩——右丁步腕花点刀47、回身右弓步劈刀——掸掌,48、右弓步掖下藏刀,49、回身右平扫,50左转身——裹脑右弓步抱刀,51右独立提刀立掌,52、上步七星冲拳,收势、朝南上右弓步——抖腕仰掌,开立——分掌——圆落臂——立正还原。

详细武当太极剑剑谱(49式)

武当太极剑动作名称 预备式 并步站立,假设面向正南。两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左手持剑于左臂后,剑尖向上,右手握成剑指,目视前方。 要点:头颈正直,上体自然放松;剑身贴在左前臂后面,不要使剑刃触及身体。 一、起势 1. 左脚提起向身体左侧分开半步,目视前方。 2.两臂慢慢向前平举,高于与肩平,手心向下。目视前方。 3.上体微向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左脚跟自然提起。同时右臂外旋收至腰间;左手摆至右前上方,目视左手。 4.右腿屈膝下蹲,左脚收至右脚内侧。同时右手向前、向上摆至右前上方,手心向上;左手收至右肩前,手心向下。目视右手。 5.上体左转,左脚向前(正东)迈步,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左手持剑向下经体前摆至左髋旁,剑直立贴于左臂后;右手经耳旁响起指出。目视前方。 要点:1.两臂上举时,不要僵直用力,两臂与肩同宽,不要耸肩。 2.迈步时,上体左转,腰脊自然正直。右臂不可完全伸直;左手持剑直立于体侧,剑刃不可触及身体。 二、丁步点剑 1.身体右转,右脚向前上步,脚尖外展,两腿屈膝半蹲。左手持剑屈肘上提,经右前臂上向前传出,手心向下,右臂外旋,手心转向上,并向下、向左后摆。目视右手。 2.左脚向前上步,右脚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右剑指经头右侧向前摆至剑柄上,准备接剑。目视前方。

3.重心前移,右脚收至左脚旁,脚尖点地。同时右手接剑向前、向下点啄;左剑指扶于右腕部。目视前下方。 要点:1.步和点剑要同时完成,上体正直,臂与肩平,身体保持半蹲姿势。 2.点剑时剑尖由上向下点啄,屈腕上提,力注剑尖。 三、回身点剑 1.右脚向右后方撤步,脚尖点地。同时右臂内旋,右手持剑上举;左手剑指收于腰间。目视前方。 2.重心右移,右腿直立;左腿屈膝提起,收于体前,脚面绷平内扣。同时右手持剑经头上向右后下方点啄;左手剑指摆至左上方。目视剑尖。 要点:1.撤步与举剑同时,提膝与点剑同时。整个动作协调一致。提膝腿尽量上提,大腿贴近胸部。 2.点剑时上体稍向前倾。 四、扑步横扫 1.左脚向左后方落步;右腿屈膝下蹲成扑步。同时左臂内旋,左剑指经腰间左侧向后反穿;随之右手持剑略向下沉,并外旋使手心向上。目视剑尖。 2.上体左转,左脚尖外撇,右脚尖内扣,左腿屈膝前弓成左弓步。同时右手持剑向上、向左横扫,手心向上,停于身体左前方;左剑指经后方摆至身体左上方。目视剑尖。 要点:1.扫剑时要经过扑步,在转腰的带动下完成整个动作。 2.定式时弓步朝向斜前方,即正东偏北。右手停在左胸前,剑与弓步方向一致。顶头、松腰、松肩。 3.右手握剑要松活,保持剑身稳定。 4.扫剑时剑刃要平,由右向左横扫。 五、右左平带

陈氏太极剑49式剑谱

陈氏太极剑49式剑谱1、起势 2、朝阳剑(与起势一样)26、燕子啄泥(与起势一样) 3、仙人指路(与起势一样)27、白蛇吐信(与起势一样) 4、青龙出水(是起势的左面)28、斜飞势(是起势的右面) 5、护膝剑(是起势的后面)29、鹰熊斗智(是起势的右面) 6、闭门式(是起势的后面)30、燕子啄泥(是起势的右面) 7、青龙出水(是起势的右面)31、摘星换斗(是起势的后面) 8、翻身下劈剑(是起势的后面)32、海底捞月(是起势的右面) 9、青龙转身(是起势的右面)33、仙人指路(是起势的右面) 10、斜飞势(是起势的后面)34、凤凰点头(与起势一样) 11、展翅点头(是起势的后面)35、燕子啄泥(与起势一样) 12、拨草寻蛇(是起势的后面)36、白蛇吐信(与起势一样) 13、金鸡独立(是起势的后面)37、斜飞势(是起势的右面) 14、仙人指路(是起势的后面)38、左托千斤(是起势的右面) 15、盖拦势(是起势的右面)39、右托千斤(是起势的右面) 16、古树盘根(与起势一样)40、燕子啄泥(是起势的右面) 17、饿虎扑食(是起势的左面)41、白猿献果(是起势的右面) 18、青龙摆尾(是起势的左面)42、落花势(是起势的右面) 19、倒卷肱(是起势的右面)43、上下斜刺(与起势一样) 20、野马跳涧(是起势的右面)44、斜飞势(是起势的右面) 21、白蛇吐信(是起势的左面)45、哪咤探海(是起势的右面) 22、乌龙摆尾(是起势的左面)46、怪蟒翻身(是起势的后面) 23、钟馗仗剑(是起势的左面)47、韦陀献杵(是起势的右面) 24、罗汉降龙(与起势一样)48、磨盘剑(与起势一样) 25、黑熊翻背(是起势的后面)49、收势

陈式太极剑49式剑谱及解说

陈式太极剑49式剑谱及解说 1、太极剑初势 2、朝阳剑 3、仙人指路 4、青龙出水 5、护膝剑 6、闭门势 7、青龙出水 8、翻身下劈剑 9、青龙转身10、斜飞势11、展翅点头12、拨草寻蛇13、金鸡独立 14、仙人指路15、盖拦势16、古树盘根17、饿虎扑食18、青龙摆尾19、倒卷肱 20、野马跳涧21、白蛇吐信22、乌龙摆尾23、钟馗仗剑24、罗汉降龙25、黑熊翻背 26、燕子啄泥27、白蛇吐信28、斜飞势29、鹰熊斗智30、燕子啄泥31、摘星换斗 32、海底捞月33、仙人指路34、凤凰点头35、燕子啄泥36、白蛇吐信37、斜飞势38、左托千斤39、右托千斤40、燕子啄泥41、白猿献果42、落花势43、上下斜刺 44、斜飞势45、哪吒探海46、怪莽翻身47、韦陀献杵48、磨盘剑49、太极剑还原 剑谱解说 第一段:预备式——护膝剑 一、预备式 1、右手成剑指状,左手持剑,以自己小指、无名指和中指,合于护手的一侧,用拇指卡住护手的另一侧,食指紧贴于剑把之上,向下,剑身以剑脊部分贴于自己左臂里侧,背于身后,记住不要用剑本身刃口的地方贴到自己的身上,要用剑脊中间的那个脊贴于自己的左背后。 2、两脚并拢,自然站立,两膝微屈,两胯微松,腹微收,胸微含,两肩要平,两手自然下垂于身侧,下颚微收,颈微向后挺,舌顶上颚,齿轻扣,唇轻合,两眼目视前方,头顶向上徐徐领起,然后松胯,重心移于右腿,左脚以脚尖领劲,横向的迈出一步,这一步要求与肩同宽,或者与肩约宽就可以了,大概有50公分左右。预备式本身的作用就是让你准备好你的姿势,调整好你的呼吸,进行以后整个套路的演练。 二、东峰衔日 1、双手以手领劲,以里折腕提起,在提的同时屈膝松胯,重心下沉,剑提起来以后,基本上在胸前就可以了,不要太高,因为在与肩同高的时候,肩肘就会出问题。 2、右手下按、后领、合,同时左手剑向里合,合于胸前,在双手合的同时身向右转,重心左移、领,翻手上升的时候,重心走下弧,移右腿,收左脚,并步。 3、右手自耳后向前,走里弧线向前推出,在自己右肩前,左手下沉,合于左腿外侧,再右手向前推,左手在回收的时候,左脚向自己的左侧后退出一步,转身,同时勾右脚尖。 4、转过来,右手继续外领、下沉、合,收于腰际,左手在右手外领的同时,外开、合,再一次转周,平剑回来在自己胸前,在双手运动的过程中,重心逐渐后移,收后脚,并步。 5、右手前穿,双手以手腕相交,右手掌心向上,左手掌心向下,合,向前送出,同时,右脚向前迈出一步。 6、双手变,双手打开,身向左转重心右移。 7、双手同时外开上升里合,合到这里准备接把,合上就可以了。在这里,双手开合的同时,右脚尖再次外摆,还原到预备式的方向,准备接把,这个时候,重心再移过来,收左脚,并步。 三、朝阳剑 右手接剑,左手撤出,左手变剑指顺着向自己一侧的剑脊横向的拉开,拉开过剑尖以后,自己的剑指与剑尖成九十度角,这时候右手同时向外拉开。双手拉,剑要平,这是一个立剑,不要反过来,剑身要平,剑身不要左歪右斜。接剑以后拉开的同时提左膝。 四、仙人指路 1、右手剑,手领、提、向下挂,带回来,这时候以平剑剑体向上的姿势,收于自己腰际,左手在右手收的同时也外开,收,合于自己腹前,帮着自己的右手,有一个双手相合的动作,捧,在双手运行的过程中,左脚继续保持独立的姿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