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宣传册

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调查

现代畜牧兽医2018年第10期 2018年8月1日,经通报沈阳市沈北新区五五社 区养猪户张某的猪只连续发生不明原因死亡,疑似非 洲猪瘟。为确认疫情、调查其可能来源及扩散范围,开展了此次调查。1调查方法1.1病例定义疑似病例:2018年7月至8月,沈阳市境内发生皮肤发红或发紫、高热、结膜炎、呕 吐、腹泻、运动失调等症状,剖检呈脾异常肿大、质脆易碎、出血性梗死,或下颌淋巴结出血、或腹腔淋巴结出血的猪。确诊病例:符合疑似病例的条件,按照OIE 推荐 标准检测,血清学或病原学阳性猪只判定为确诊病 例。 1.2病例搜索对张某家病死的2头猪,分别采集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调查 魏澍1,段亚良1,李树博1,崔基贤1,周晨阳1*,姜 斌2 (1.辽宁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沈阳1101642.辽宁省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沈阳110015)摘要:2018年8月1日,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五五社区某养猪户出现猪只连续不明原因死亡,疑似非洲猪 瘟。经现场剖检、采样送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动物外来病研究中心确诊为非洲猪瘟。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建立了病例定义,通过查阅记录、访谈相关人员开展病例搜索,对疑似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调查结果表明,该养殖户场内发病率为12.3%,病死率为100%。描述了疑似病例的群间分布、时间分布、空间分布。分析表明,违规调运是引起该起疫情的重要风险因素。对照病例定义,经大范围病例搜索,已追踪该起疫情的扩散范围,并采取了扑杀、无害化处理等防控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中国;非洲猪瘟;首例;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S85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692(2018)10-0048-03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first African swine fever case in China Wei Shu 1,Duan Yaliang 1,Li Shubo 1,Cui Jixian 1,Zhou Chenyang 1*,Jiang Bin 2 (1.Liaoning center for animal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Liaoning Shenyang 110164;2.Liaoning Animal Health Supervision Institute,Liaoning Shenyang 110015)Abstract:In Aug 1st ,2018,continuous death was found in a small scale swine farm in Shenbei district of Shenyang city,Liaoning province,which was suspect as African swine fever and was confirmed as the first identified case of African swine fever in China by China Animal Health and Epidemiology Center.A field epidemiological enquiry was conducted at the first time;a case def‐inition was constructed,the attack rate and mortality was calculated,the temporal and spacial distribution was described to show the situation.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attack rate was 12.3%,the mortality was 100%.Ilegal transport may be a risk factor this out‐break.With a comprehensive control measures including move control,culling and disinfection,this African swine fever case was controlled effectively. Key words:China;African swine fever;First case;Epidemiological inquiry 收稿日期:2018-09-12 作者简介:魏澍(1978-),男,本科,农业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动物疫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通讯作者:周晨阳(1968-),男,蒙古族,本科,高级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检疫监督、动物疫病的预防与控制等工作。魏澍: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调查48

浅谈非洲猪瘟的危害及防控

国畜禽业 中种2019.07 浅谈非洲猪瘟的危害及防控 周得玖 (湖南省道县畜牧水产局425300) 摘要:非洲猪瘟是我国一类动物疾病,严重危害我国的生猪产业,并且在短时间内难以根除,需要树立长期作战准备,本文从非洲猪瘟特点、流行、危害性和防控几方面进行阐述。关键词:非洲猪瘟;危害;防控措施 作者简介:周得玖(1984.11-),男,湖南省永州市人,大学本科,兽医师。 非洲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发的,具有传播速度快、感染程度高、接触层面广泛的特点,该病毒目前只在猪群之间传播,不会造成人间传播。猪感染病毒的潜伏期较短,由该种病毒引发的死亡率极高,是世界卫生组织较为重视的动物传染性疾病,在我国非洲猪瘟病毒也属于一类动物疫情。可见该种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极为严重,对生猪养殖户的经济利益构成较大威胁。本文首先阐述非洲猪瘟病毒的特点、流行情况及病毒的危害性,探究预防猪瘟的有效措施。 1非洲猪瘟的特点 非洲猪瘟病毒并未出现在我国相关动物病毒的数据库中,也未有相似的疫情案例可供参考,但分析国外动物流行病毒的案例可知,该种病毒属于非洲猪瘟病毒中的一种。目前全球范围内没有相关疫苗可供注射,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性药物。该种病毒的病理特征为体表发热、心跳加快、呼吸困难,部分生猪的体表温度可达到40℃以上,并伴有咳嗽呕吐症状,有些生猪的眼睛和鼻子或有黏液性分泌物流出,皮肤发绀,相关症状出现1~2d 内会出现生猪死亡的现象,该种病毒没有确切的发病季节,而且具有高度传染性。病毒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如蚊虫叮咬、与感染病毒的同伴共同进食,或是接触携带猪瘟病毒的人群和物品。此外,非洲猪瘟病毒也可通过空气和生猪的呼吸道进行传播。非洲猪瘟病毒具有环境稳定性的特点,猪瘟病毒在正常自然环境下可存活3d 左右。而在冰冻环境下,尤其是寒冷的冬季该种病毒可存活数月以上,甚至是1年。但非洲猪瘟病毒的耐热性较差,当消毒温度达到60℃以上,并保持温度持续时间在30min 以上,可使病毒丧失活性直至消亡[1]。 2流行情况 2018年8月我国辽宁省沈阳市爆发了第一起非洲猪瘟疫情,标志着非洲猪瘟病毒以正式传入我国生猪市场。截止到目前该病毒逐渐流行,蔓延了大半个中国。非洲猪瘟的流行具有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且病毒具有集中爆发的趋势,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该病毒的增长和影响范围将会呈现进一步的扩大趋势,需要相关部门加大防疫措施。 3非洲猪瘟的危害性 非洲猪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4方面:一是非洲猪瘟严重危害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该病毒就有传播距离短、传播速度快、生猪发病死亡率高的特点。一旦疫情发生,都要实施生猪扑杀和禁运措施,造成生猪产销供应链失衡,严重影响良好的生猪产业秩序。二是非洲猪瘟的流行蔓延将可能造成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恐慌。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非洲猪瘟传染人的情况,但人们还存在严重忧虑。三是非洲猪瘟疫情暴发影响经济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生猪养殖业直接关乎生猪饲料的原料、生猪屠宰和产品深加工,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四是非洲猪瘟 病毒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较为严重。因非洲猪瘟病毒对自然环境的忍耐力较强,倘若对病毒的处理不到位会使病毒侵蚀在自然环境中,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2]。 4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有3方面:生猪调运、生猪喂养及调运车辆和人员。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阶段。关于非洲猪瘟的防控,物理隔离是目前最有效的防控手段,被广泛应用在非洲猪瘟的预防领域。其具体应用措施如下。 4.1政府设立生猪疫情检查站,防止携带病毒的生猪及产品进入防控领地 政府应在疫情检查防疫站实行工作人员的全天轮班制度,对经过站点的生猪产品进行精细化核验工作,并及时了解过往车辆的备案信息,对出现问题的车辆采取禁止放行的措施。而合格车辆也应进行二次消毒处理[3]。 4.2养殖户提升安全防护意识 养殖场(户)的生猪安全防护管理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如养殖户进行生猪引种隔离、防疫消毒的措施,并且在生猪喂养环节应严禁使用泔水、生猪运输车辆也应进行有效的消毒管理。 4.3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监管 生猪运输和屠宰加工需要经过严格的病毒检验,卫生防疫部门应对运输和屠宰过程的生猪进行病毒检测,建立严格的质检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检验流程,并对监测结果不合格生猪产品进行销毁。 4.4散养户进行生猪的封闭饲养 养殖户切记不要任意放养生猪,不能让无关人员及物质资料不经严格消毒随意进入养殖区;生猪出栏要进行报检操作;倘若发现生猪出现死亡问题应及时汇报,并按照相关流程做好无害化处理工作;对猪舍及周边环境定期消毒。 4.5加强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诊断水平和防控能力 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应做好生猪养殖从业人员疫情防控培训讲座,宣导疫情相关防控措施和处置注意事项,提高防疫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对疫情发现、防控和处置的全过程管理,以此降低因猪瘟疫情扩大和蔓延造成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陈云文,闫佳忠,张杰,等.非洲猪瘟病毒的分子病原学及治病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7,44(7):2139-2146. [2]王清华,任炜杰,包静月,等.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的确诊[J].中国动物检疫,2018,35(9):1-4. [3]邓俊花,林祥梅,吴绍强.非洲猪瘟研究新进展[J].中国动物检疫,2017(8):66-71. 交流 38

非洲猪瘟病毒特性和临床症状

2019.05 非洲猪瘟病毒特性和临床症状 张莉晨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721305) 摘要:本文针对猪瘟病毒的特性和其发病后的临床症状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归纳,旨在为广大养猪场提供一些诊断上的参考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非洲猪瘟;病毒特性;临床症状 作者简介:张莉晨(1985.12-),女,陕西省宝鸡市人,大专,助理畜牧师,研究方向:畜牧业发展。 非洲猪瘟于20世纪20年代在非洲地区首次被发现,由于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能造成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全球家猪生产造成巨大影响[1]。后来传播到西欧和拉丁美洲。2018年我国沈阳市发生首例非洲猪瘟感染病例,随后,全国各地均开始发现有非洲猪瘟的病例。 1病原特性 非洲猪瘟病毒属于非洲猪病羊病毒科,也是这个科的唯一病毒。有囊膜,病毒颗粒直径为175~215nm,呈20面体对称[2]。本病毒为DNA 病毒,DNA 呈现出双股线状,其基因组大小约为190kb 左右。具有100多种蛋白,但在临床上可以应用而且具有一定诊断意义的蛋白为P72、p54和p32三种蛋白[3]。这3种蛋白都可以诱导机体产生相应抗体,从而为非洲猪瘟的诊断提供一定的基础。根据p72的基因对其进行分型,可以将其分为23个基因型,这23个基因型在非洲均可发现,但在非洲以外的地方,通常只有非洲猪瘟的Ⅰ型和Ⅱ型。本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常能在环境中长期生存。在血液中可以存活一年半以上,在泔水也可以长期存活。在肉制品中可以存活半年。但其对热较为敏感,通常在60℃的水中仅能存活30min。使用常规消毒剂也能很快将其杀死。尤其是使用氯制剂可以有效杀灭病毒。 2流行病学 本病的流行通常是环境或者是空气和饮食等受到病原体的污染。传染源为发病猪、感染排毒猪及被病毒所污染的器具,肉制品,饮水等,还可以是发病猪排出的粪便、尿液等污染物。在潜伏期的猪最具有传染性,通常在临床症状出现前就可以不断地向体外排毒。病猪康复后临床症状消失,但猪体内的病毒并未完全消灭,常会在30d 左右的时间内向体外环境中不断排出病毒。传播途径可以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直接接触进行传播,还可以通过蜱虫等节肢动物进行传播,尤其是钝缘蜱属的软蜱。甚至是整个钝缘蜱属的蜱虫均可以传播本病。是非洲猪瘟病毒的一种重要的中间载体。由于这种寄生虫的存在,所以很难能消灭非洲猪瘟病毒,尤其是在蜱虫盛行的季节。本病的易感动物为各种年龄和品种的猪,无论是家猪还是野猪都可以感染本病,感染后表现出来的症状极为相似。 3临床症状 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通常根据发病的轻重缓急可以分为3种,即最急性性、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3.1最急性型 本型的非洲猪瘟通常在发病后没有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就出现死亡,而且死亡率较高,通常达100%。而且这个型对任何年龄和品种的猪都具有相同的易感性。普通的猪瘟病毒通常对仔猪的易感性更高。 3.2急性型 急性型非洲猪瘟是当前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型,猪在发病后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具体为病猪出现体温升高,常达42℃左右。食欲下降,甚至废绝,精神不佳,嗜睡,常常卧地不起,不愿站立行走,在皮肤上有肉眼可见的出血点和出血斑块,甚至还有些地方表现出发绀症状。病程稍长的猪在眼睛和鼻腔内有黏脓性分泌物。常会流出鼻液和眼泪。病猪呼吸不畅,严重的病猪出现呼吸困难。妊娠期母猪出现流产症状,流产可以出现在母猪妊娠期的任何一个阶段。病程长的病猪还表现出神经症状。病猪还可以表现出腹泻和腹痛等症状,有的病猪为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病猪在感染后的一周左右即会出现死亡,没有死亡的病猪逐渐转化为亚急性型,表现出亚急性型症状。通常在初发猪场的发病猪容易由急性型转化为亚急性型。 3.3亚急性型 亚急性型的病猪主要是由中等毒力的病毒感染后引起的,还可以是由急性病例通过病程较长而转化来的。这个型的病猪仔猪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而成年猪的死亡率比较低。病猪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体温升高,局部皮肤有出血点,妊娠母猪出现流产情况。本类型的病猪常会在3~4周内发生死亡或者是逐渐康复。 3.4慢性型 慢性型病例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呼吸困难,有间歇性的体温升高。体质变差,渐进性消瘦,有的病猪发育迟缓,体质衰弱。还可以表现为关节肿胀,体表皮肤有局部出现坏死或溃疡等。病程常可以维持数月。但在发病期间容易出现继发感染,常因继发感染而加快死亡速度。 4诊断和防治4.1诊断 目前非洲猪瘟的诊断主要是通过实验室技术,目前有3种技术用于诊断,分别是PCR 技术、ELISA 技术和血吸附技术,这3种技术的准确率均很高。 4.2防控 本病由于没有合适的疫苗可以使用,所以防控还主要是通过加强饲养管理,主要通过加强猪场清扫和消毒,避免使用不清洁的饮水和饲料。消灭环境中的蜱虫,制定出合理的防控计划等。 参考文献: [1]贾良梁,夏俊花,Vienna R.Brown,等.非洲猪瘟病毒特性和临床症状[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8,38(12):1-3. [2]黄水交,谢侃.非洲猪瘟的研究进展及防控措施[J].福建畜牧兽医,2016,38(1):19-21. [3]王志亮.非洲猪瘟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检疫,2011,28(6):70-74. 畜业技术|疫病防治 158

非洲猪瘟实验室诊断技术

万方数据

非洲猪瘟实验室诊断技术 作者:刘峰 作者单位:安徽省金寨县南溪镇畜牧兽医站,安徽,金寨,237361 刊名: 畜牧与饲料科学 英文刊名: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年,卷(期):2010,31(3) 被引用次数:5次 参考文献(4条) 1.王华;王君玮;徐天刚非洲猪瘟流行病学和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兽医科学 2008(06) 2.李倩;姚淑霞非洲猪瘟病毒VP73蛋白的B细胞表位预测[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8(18) 3.田金宁;张亮;游进猪常见传染病的诊断[期刊论文]-养殖技术顾问 2010(03) 4.马洁莹非洲猪瘟[期刊论文]-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09(01) 本文读者也读过(9条) 1.林荣泉非洲猪瘟与猪瘟的鉴定及防控技术[期刊论文]-肉类工业2001(3) 2.赵刚非洲猪瘟流行动态[期刊论文]-现代畜牧兽医2010(5) 3.叶芬.蔡家利.YE Fen.CAI Jia-li猪瘟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四川畜牧兽医2010,37(9) 4.朱红非洲猪瘟病毒P7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学位论文]2007 5.王君玮.张维.王华.WangJunwei.Zhang Wei.Wang Hua非洲猪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进展[期刊论文]-中国动物检疫2010,27(9) 6.杨林.赵德明.熊永忠猪瘟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5(3) 7.钟霞.毛华明.邓卫东.Zhong Xia.Mao Huaming.Deng Weidong18S rRNA/rDNA为主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瘤胃原虫分类鉴定中的应用[期刊论文]-饲料工业2007,28(22) 8.朱小甫.李晓成.陈德坤.吴旭锦.张志.洪军.张燕霞猪瘟诊断技术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动物检疫 2007,24(2) 9.杭军猪瘟的流行现状及其原因分析[期刊论文]-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8) 引证文献(5条) 1.冯海勇.薛海霞一起猪瘟诊治的体会[期刊论文]-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8) 2.温肖会.魏文康.黄忠.吕殿红非洲猪瘟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广东农业科学 2010(10) 3.黄福军.李可启非洲猪瘟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猪业 2013(6) 4.杨小燕.刘建奎.戴爱玲.李晓华猪瘟与高致病性蓝耳病混合感染的诊断及病原特性分析[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0(34) 5.杭军猪瘟的流行现状及其原因分析[期刊论文]-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8)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cb18610061.html,/Periodical_nmgxmkx201003092.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