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课程简介

篮球课程简介
篮球课程简介

《篮球》课程简介

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

《主项选修1(篮球)》课程教学大纲

一、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

根据2017《广州体育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本大纲适用于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的主项选修课程。

该课程共计320学时,修完本课程并达到考试合格标准可获得规定的20个学分。

(二)课程目标

1、根据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同时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关心集体的思想作风和勇猛顽强的意志品质,以及勤学苦练和刻苦钻研精神。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体育专门人才。

2、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篮球技术、战术,并在重点技、战术方面具有一定的运用能力,力争接

近篮球二级运动员的水平。

3、使学生较全面掌握篮球教学与训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会制定各种教学与训练文件,会组织

教学与训练,会组织指挥比赛、会组织竞赛和担任县级比赛裁判工作。

4、基本掌握篮球专项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并初步具备从事专项科学研究的工作能力。

(三)指导思想与编写原则

本大纲制定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贯彻落实教育部、财证部

《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

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以及我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结合2017

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而制定的。它是篮球主项选修教学工作的法定性文件,

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厚、口径宽、素质高、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素

质和项目特长体育专门人才的重要保证。

本大纲从2017级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主项选修的学生开始使用。在执行本大纲规定的过程中,对大纲规定的内容,可注意吸收和补充新的理论知识与技术,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努力完成大纲的各项任务。

(四)教学内容安排与学时分配

篮球主项选修教学时数分配

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第六学期总计————————————————————————————————————————————专项技术、战术 48 42 86 48 224

专项理论 8 8 4 10 30

专项综合实践 6 12 4 36 58 机动 2 2 2 2 8

总计 64 64 96 96 320 备注:考核内容具体评价标准,见篮球教研室主项选修课教学文件。

二、大纲正文

(一)专项技术、战术教学内容

1、篮球技术教学与训练

(1)基础动作

A、移动:起动

跑:变速跑、变向跑、侧身跑和后退跑

跳:双脚起跳、单脚起跳

急停:跨步急停、跳步急停

转身:前转身、后转身

滑步:侧滑步、前滑步、后滑步和滑跳步

后撤步

攻击步

绕步:绕前步、绕后步

B、接球:双手接球、单手接球

C、传球:双手传球:双手胸前、头上、低手传球

单手传球:单手肩上、胸前、体侧、背后、传球D、运球:高、低运球

运球急停急起

体前变速变向运球

背后运球

转身运球

跨下运球

E、投篮:原地单手投篮

行进间单手投篮

跳起单手投篮

F、抢球、打球、断球

(2)进攻技术

A、摆脱与切入:摆脱、切入

B、获得球:选位获球、抢位接球、抢前获球

C、推进与转移

D、突破:原地持球突破:原地交叉步突破、原地同侧步突破、原地前转身突破、原地后转身突破

运球中突破

E、投篮:行进间投篮:低手投篮、勾手投篮

跳起投篮

扣篮

补篮

贴身投篮

时间差投篮

F、抢进攻篮板球

(3)防守技术

A、防守意识与防守基础动作

B、防守无球队员

C、防守有球队员

D、抢防守篮板球

2、篮球战术教学与训练

(1)战术基础配合

A、进攻战术基础配合:传切配合、突分配合、策应配合和掩护配合

B、防守战术基础配合:关门配合、夹击配合、补防配合、抢过配合、穿过配合、绕过配合和交换防守配合

(2)快攻与防快攻

A、快攻:快攻的结构、快攻的类型、快攻的基本要求

B、防守快攻:防守快攻的方法、防守快攻的基本要求

(3)人盯人防守与进攻人盯人防守

A、人盯人防守:半场人盯人防守:半场扩大人盯人防守、半场缩小人盯人防守

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

B、进攻人盯人防守: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进攻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

(4)区域联防与进攻区域联防

A、区域联防:2-1-2区域联防、3-2区域联防、2-3区域联防

B、进攻区域联防:1-3-1进攻2-3联防

(5)区域紧逼与进攻区域紧逼

A、区域紧逼:1-2-1-1区域紧逼、1-2-2区域紧逼

B、进攻区域紧逼:进攻1-2-1-1区域紧逼(6)综合防守与进攻综合防守

A、综合防守:半场一盯四联

B、进攻综合防守:进攻半场一盯四联

(7)固定战术:前场发边线、端线界外球配合

对方罚球时的固定战术配合3、身体素质教学与训练

(1)速度训练

(2)力量训练

(3)弹跳训练

(4)耐力训练

(5)灵敏训练

(6)柔韧训练

(二)专项理论教学内容

1、篮球运动总论

(1)篮球运动演进的哲学基础与运动规律(2)世界篮球运动竞技水平的现状

(3)21世纪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4)中国篮球运动

2、篮球运动技术原理

(1)篮球技术概述

(2)篮球技术结构原理

(3)篮球技术分类体系

(4)篮球技术运用

3、篮球运动战术原理

(1)篮球战术概述

(2)篮球战术结构原理

(3)篮球战术分类体系

(4)篮球战术设计与运用

4、篮球教学理论与方法

(1)篮球教学概述

(2)篮球教学理论与原则

(3)篮球教学步骤与方法

(4)篮球教学文件的制定

(5)篮球教学课的组织模式与方法(6)篮球教学质量的测定与评定

5、篮球训练理论与方法

(1)篮球训练概述

(2)篮球训练理论与原则

(3)篮球训练步骤与方法

(4)篮球训练文件的制定

(5)篮球训练负荷的构成因素与特征(6)篮球训练水平的测量与评定

6、篮球运动员的专项专项身体素质训练(1)力量素质训练

(2)速度素质训练

(3)耐力素质训练

(4)灵敏素质训练

(5)弹跳素质训练

(6)柔韧素质训练

7、篮球比赛的准备与指挥工作

(1)比赛前的准备

(2)临场比赛的指挥

8、篮球竞赛的组织管理

(1)篮球竞赛的意义与种类

(2)篮球竞赛的组织管理

(3)篮球竞赛的方式与方法

9、篮球规则与裁判法

(1)篮球规则的起源与演变

(2)最新篮球规则

(3)最新篮球裁判法

10、篮球运动科学研究工作

(1)篮球运动科学研究概述

(2)篮球运动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3)篮球运动科学研究方法

(4)篮球运动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

(5)篮球比赛临场技术、战术统计与分析

(三)专项综合实践教学内容

(1)见习:校内选修课、普修课、专项课、院代表队训练

(2)调研:临场统计、问卷调查、课质量分析

(3)教学实习:准备运动与结束部分教学实习、课堂教学实习

(4)教育实习:由学院统一组织安排

(5)组织竞赛:班内、班际、校内普修、专选比赛

(6)临场裁判实习:班内教学比赛、班际比赛、其它比赛

(7)体能训练:专项素质训练

三、执行大纲的要求与建议

(一)本大纲是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根据本大纲规定的任务、时间和学时进行教学,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

(二)主项选修条件:主项选修班由高考时篮球专项的学生组成,每班人数原则上不超过20人,不足部分从其它专项中具有一定身体条件和篮球技术基础的学生中挑选。

(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书育人。教师在教学与训练的各个环节中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并用自己良好的言行和道德规范教育与影响学生,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

(四)严格执行教学常规,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教育。并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在各种对抗练习和比赛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理念,以及加强学生集体主义的精神和意志品质的培养。

(五)在技战术的教学与训练工作中,严格要求,刻苦训练,很抓技术动作规范。多采用探究式、启发式和小集团学习的方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区别对待,对差生应有计划地给布置一定的课外作业,并给予必要的课外辅导。此外,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预防伤害事故和安全教育。

(六)在理论课教学中,在执行大纲的内容时要有针对性和有所侧重,同时,力求补充新内容和新知识,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教法上重视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法,启

发学生积极思维,并注意采用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采用参观比赛、电视录象、专题讲座和讨论等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给学生布置一定数量的课外作业,介绍阅读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有计划有目的布置学生撰写文献综述和心得体会,提高学生的体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另外,关于篮球技战术教学与训练部分理论课教学内容,主要结合实践课来完成。

(七)在专项综合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带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提高学生的带操、领操的能力;在第四学期开始,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教学比赛和裁判实习,并利用课余时间,适当组织一些校内外的比赛,提高学生比赛能力、裁判能力、组织竞赛和临场指挥的能力;在第三学期与第四学期,安排一定数量的见习与调研,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第五学期培养学生战术意识和能力;在第六学期培养学生临场技战术统计与分析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说课、备课、课堂教学实践与评价能力。

四、成绩评定

(一)技术测试项目

1.分钟连续投篮

测试方法:篮圈中心投影点为圆心,以5.5米为半径划半圆,在圆弧以外区域自投自抢连续投篮1分钟,计投中个数。

(1)达标评分:

1分钟连续投篮:每中一球计10分,满分100分。

(2)技术评分

2.全场变速变向综合运球。

测试方法:如图:从地点1出发—Array—左手运球到2处胯下运球——右后运

球到3处背后运球——左手运球到4处

运球转身后行进间右手上篮——自抢

篮板球后沿原路返回:右手运球到4处

胯下运球——左手运球3处背后运球—

—2处运球转身后行进间左手上篮。

(1)达标评分

(2)技评分

3.一分钟五点移动投篮 30分

测试方法:如图所示,篮圈中心投影点到罚球线的距离画弧线,设①②③④⑤五个点,考生从①点开始投篮,依次移到各点投篮,(篮下

有人给连续传球)一分钟计投中次数。1米90

以上学生可选择三分或两分投篮;1米90以下

的学生必须进行3分投篮。

①至⑤五点放置的位置:(如图所示)①⑤点

放在球篮的0度角;②④点放在罚球线的延长线

与3分线的交点处;③点放在球篮的正面。

要求:

①投篮时,脚不能踏线,否则投中无效;

②投3分球的男生,跳投和原地投篮自己选

择,投2分球的男生必须要跳投;女生可选择单

双手原地投篮;

③测试两次记最好成绩。

技评标准:10分

①动作正确,发力协调,投篮准确 9-10分

②动作较正确,发力较协调,投篮较准确 8-8.9分

③动作主要环节较正确,投篮较准确 7-7.9分

④动作关键环节较正确,投篮不太准 6-6.9分

⑤动作明显错误,投篮不准 5分以下

4.全场往返折回跑 20分

测试方法:考生从端线、罚球线、中线、罚球线、端线连续做全场折回跑两组。每组

之间间隔30秒。两组成绩相加取平均成绩。

5 综合技术 30分(其中达标20分,技评10分)

测试方法: 如图所示,学生在底线的中点处将球传给①号接球者,侧身跑接①号的回传球后用右手运球后转身换左手运球到中线附近,行进间传球给②号接球者,侧身跑接②号的回传球行进间上篮(投不中必须要补篮)投中后拿球用右手运球,在出限制区前做一次背后运球变向,换左手运球,行进间将球传给③号接球者,然后接③号的策应传球,做向左侧

交叉步突破急停跳投,投中或补中后拿球到端线外,用单手肩上传球将球传给④号接球者,然后沿边线快下,行进间接④号的回传球后左手运球上篮,投中或补中测试结束。

①动作规范、熟练、连贯、协调、到位,技术衔接自如、投篮准确。 9-10分

②动作较规范、较熟练、较连贯、较协调,技术衔接自如、投篮准确。 8-8.9分

③动作主要环节较规范、技术衔接较自如、投篮较准确。 7-7.9分

④动作主要环节较正确,技术衔接不够自如、投篮不太准确。 6-6.9分

⑤动作明显错误,技术不熟练、衔接不自如、投篮不准确。 5分以下6.全场三对三比赛 40分

测试方法:考生三人一组,进行全场三对三比赛。采用半场盯人防守,测试考生技术合理运用和战术意识战术能力。

评定内容:

①个人攻防技术能力,评定考生攻防技术运用的合理性、熟练性、准确性和攻击性。

②战术意识与战术配合能力,组织发动快攻与防快攻、攻防转换、两三人配合的意识与能力。

③控制比赛节奏、比赛的意识与能力。

评定标准:

①攻防技术合理,熟练准确,攻击性强,运用攻防基础战术配合意识和能力强,快攻与防快攻意识与能力强,控制比赛节奏好,比赛意识与能力强。 36-40分

②攻防技术较合理,较熟练准确,攻击性较强,运用攻防基础战术配合意识和能力就强,快攻与防快攻意识与能力较强,控制比赛节奏较好,比赛意识与能力较强。 31-35分

③攻防技术基本合理,基本熟练准确,攻击性一般,运用攻防基础战术配合意识和能力一般,快攻与防快攻意识与能力一般,控制比赛节奏一般,比赛意识与能力一般。26-30分

④攻防技术不太合理,基本熟练准确,攻击性较差,运用攻防基础战术配合意识和能力较差,快攻与防快攻意识与能力较差,控制比赛节奏较差,比赛意识与能力较差。21-25分

⑤攻防技术不合理,基本熟练准确,攻击性差,运用攻防基础战术配合意识和能力差,快攻与防快攻意识与能力差,控制比赛节奏差,比赛意识与能力差。 15-20分五、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1、孙民治主编.《篮球运动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第1版,2007年第1次印刷

2、郭永波等主编.《篮球》.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第1次

印刷

3、中国篮球协会审定《篮球规则》,2017

4、中国篮球协会审定《篮球裁判员手册》,2017

2.主要参考书目

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篮球》,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7年6月第7次印刷。六、教学进度

第三学期

周次教学进度

1 摸底测验、篮球运动总论

2 起动与急停、变速跑、高、低运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3 变向跑、侧身跑、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行进间高手投篮

4 滑步、后撤步、体前变向不换手运球、行进间低手投篮、守有球队员

5 后退跑、转身、后转身运球、行进间勾手投篮、见习课

6 攻击步、持球交叉步突破、跨下运球、跳投、抢球、打球

7 持球同侧步突破、背后运球、双手胸前传球、接球

8 持球后转身突破、后转身跳投

9 持球前转身突破、见习课

10 单手胸前、体侧传球、防守无球队员、见习课

11 单手肩上传球、抢防守篮板球

12 绕步、双手头上、低手传球、断球、抢进攻篮板球

13 单手背后传球、篮球运动技术原理

14 观看篮球技术教学与训练录象

15 见习课、复习技术考试内容

16 技术考试

备注:复习教材教师酌情安排;实践课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内容。

见习课:见习一堂普修课、一堂主项选修课、一堂主修项目理论与实践

第四学期

周次教学进度

1 复习与巩固基本技术;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2 进攻战术基础配合与快攻;传切配合(2人)、快攻的发动与接应(2人)

3 传切配合(3人)、快攻的发动与接应(3人);观看篮球裁判教学录象

4 突分配合(2人)、快攻的推进(2人)

5 突分配合(3人)、快攻的推进(3人)

6 理论课:篮球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掩护配合(2人)、快攻的结束(二攻一)

7 掩护配合(3人)、快攻的结束(三攻二)、专项素质训练

8 策应配合(2人)、全队快攻、专项素质训练

9 策应配合(3人)、全队快攻

10 防守战术的基础配合与防快攻;抢过配合、防守快攻的发动与接应(2人)

11 穿过、绕过、交换防守配合,防守快攻的发动与接应(3人)

12 观看教学录象(基础配合与快攻);关门配合、防守快攻的推进(2、3人)

13 补防配合、防守快攻的结束(一防二、二防三)

14 夹击配合、防守全队快攻

15 调研课、复习技术考试内容

16 技术考试

备注:1、技、战术复习教材按战术教学内容逻辑性酌情安排;

2、实践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以及教学比赛与裁判实习;教学比赛中要安排2-4名学生进行裁判实习;

3、从第2周课起每次课安排一名学生进行准备部分与结束部分教学实习,安排

学生写好教案。

4、调研课:分析评价一堂普修课、一堂主项选修课、一堂主修项目理论与实践。

5、可酌情安排教学比赛,但对比赛的技术与战术应提出要求。

第五学期

周次教学进度

1传切与二攻一;突分与关门配合、三攻二;掩护与破掩护配合,快攻的发动与接应2策应配合与防守中锋、防守快攻的发动与接应

3 补防配合、二防三、夹击配合、快攻的推进与防守快攻的推进

4 篮球战术分析、半场人盯人防守

5 半场人盯人防守

6 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

7 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

8 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

9 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

10 进攻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

11 进攻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

12 区域联防

13 区域联防

14 进攻区域联防、

15 进攻区域联防、复习技战术考试内容

16 技战术考试

备注:1、复习内容教师酌情安排,在进度中重复出现的教学内容其配合手段与方法应有所不同。

2、实践课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内容;

3、比赛是指在整节课中运用本周所学的战术进行的教学比赛,并安排学生进行裁判实习和记录台工作。

第六学期

周次教学进度

1复习与巩固基本技术

2全场区域紧逼战术

3 进攻全场区域紧逼战术

4 综合防守

5 进攻综合防守

6 固定战术配合

7 篮球比赛的准备与指挥工作、比赛与临场指挥

8 篮球运动科学研究工作、临场技战术统计实践

9 竞赛组织、裁判实习、记录台工作、临场技术统计和临场指挥

10 篮球教学理论与方法

11 篮球课堂教学实习与评价

12 篮球课堂教学实习与评价

13 篮球课堂教学实习与评价

14 篮球课堂教学实习与评价

15 复习篮球技战术实践与理论

16 篮球技术与篮球理论考试

备注:1、复习内容教师酌情安排;

2、实践课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内容;

3、比赛是指在整节课中运用所学的战术进行的教学比赛,并安排学生进行裁判实习、记录台工作和临场指挥,比赛的竞赛方法可根据本班学生的人数进行循环赛或淘汰赛。

小学数学课程简介

提高数学成绩抓住机会不掉队尽在华奥数学暑假班华奥教育华杯赛数学竞赛再创佳绩 华奥教育小学数学暑期课程介绍 2012-2013学年各项小学数学竞赛广西赛区的比赛已经画下了圆满的句号。根据统计,在华奥教育小学数学部就读的学生,毫无争议的在各项比赛中独占鳌头。 华奥学员在“华杯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充分说明了华奥凭借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理念、严格的教学管理,已经成为南宁市乃至广西区数学培优第一品牌。 如何规划好学生的假期生活 暑假是学生一年学习中的两个重要休闲调整期,假期生活安排调整的好,新学期学生的学习就会精神矍铄、精力充沛、积极上进,开学后尽快进入到学习状态。否则,将对新学期学习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浮躁,前学期各科知识遗忘、淡漠等。 本学期(春季)学习生活已经过半,暑假即将到来,只有让学生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生活,秋季开学后才能不断进步。因此必须让学生养成科学合理安排假期生活的好习惯,不能放假如放羊,生活无规律,完全自由、松散,长期下去,后果难以想象。 暑假大约要放假近50天,一般暑假7周,寒假4周。让学生假期既要休闲活动,又要有学习的提高,就一定要根据每位学生的情况做好计划,合理安排好假期时间。为此,我们建议如下: 一.所有假期最好要有三个三分之一的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 1.第一个三分之一的时间(暑假15~16天),认真踏实的完成学校留的假期作业;复习总结上学期学过的各科内容,查漏补缺,巩固提高;在此基础上加强课外阅读,多读书,读好书,增强阅读能力,扩大课外阅读量。 2.第二个三分之一的时间,应安排休闲娱乐(如探亲访友),外出旅游等。让学生充分放松,锻炼身心,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使身心得到真正的休息、调整。 3.三个三分之一的时间,就是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充电提高,全面提升自己各学科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各类课外兴趣班的学习,让学生充分发展兴趣和特长。暑期和秋季的数学课程是让学生扎扎实实的打好每学期、全年的学习基础,为升到高一年级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可以重点培养孩子的应试能力,为时下举行的各种杯赛做好准备。 二.小学数学课内课外紧密结合,有利于夯实基础教育阶段前六年小学阶段的学习基础;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初中乃至高中以后数学及相应理科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 总之,安排好学生寒假数学及各科课外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假期生活、学习、休闲活动,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的好习惯,让每位学生都能过个健康、开心、快乐、充实而又有意义的暑假生活是个非常重要、值得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 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这么多的孩子都在学习数学,究竟要学些什么?首先要学习数学中的重要的结论,巧妙的技巧和广泛的应用,但更重要的是领会数学思想。数学思想的学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勤于思考 只有通过不断的思考,我们的脑袋才能更加灵活,我们的思维才能更加敏捷,我们才能更具创新力。另外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应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勤于提问题。 二.善于学习 除了不断的思考,我们还需要刻苦努力的学习。一个人的思维总是有限的,多学习别人的方法才能使自己的知识更丰富。向老师提问题,和同学一起讨论,多看一些资料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在借鉴别人的思维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更容易的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使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 三.勤加练习

篮球教学大纲

篮球 一、教学目地与要求: 本课程主要学习篮球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基本规则,侧重实战体验,寓练于乐,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品质,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健身理念。通过学习,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欣赏高水平比赛的能力目的。 通过篮球课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方法,并能运用基本战术进行比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传、接球;运球;投篮;传切配合;掩护配合;半场人盯人防守;区域联防。 难点: 单手体侧传、接球;运球后转身;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掩护配合;区域联防。 三、教学内容: 1、理论部分 (1)篮球运动概述 (2)篮球技、战术分析 (3)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简介 (4)篮球运动特点及对身体锻炼价值 2、基本技术 (1)移动:基本站立姿势、起动、侧身跑、急停急起、跨步、转身、跳、滑步。(2)传接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单手肩上传、接;,双手头上传、接球;单手体侧传、接球;反弹传球。 (3)运球:高、低运球;体前变向运球;背后变向运球;运球后转身;运球急停急起。 (4)投篮: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跳投;运球或接球急停跳投。 (5)持球突破:同侧步持球突破;交叉步持球突破。

(6)个人防守:防守无球队员;防守持球队员;抢球、打球、断球。(7)抢篮板球:抢进攻篮板球;抢防守篮板球。 3、基本战术 (1)进攻战术基础配合:传切配合;突分配合;掩护配合;策应配合。(2)全队进攻战术配合:快攻;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进攻半场区域联防。(3)防守战术基础配合:挤过;交换防守;“关门”、夹击。 (4)全队防守战术配合:防快攻;半场人盯人防守;区域联防。 四、教学学时分配表 五、课程教学进度(仅供参考) (1)第一学期教学进度

家庭教育指导原则、内容和方法(一) 课程简介

《家庭教育指导的原则、内容与方法》 课程简介 家庭教育指导是一门科学,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充实相应的内容,讲究科学的方法。本课程着力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家庭教育指导的原则:家庭教育指导应注重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有实际效果,好用),需坚持孩子为本、家长主体、多向互动三条具体指导原则。坚持“孩子为本”原则,主要是要促进孩子的自然发展、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坚持“家长主体”原则,就是要确立为家长服务观念,了解家长需求,尊重家长愿望,调动家长的参与积极性;坚持“多向互动”原则,就是要在指导者与家长、孩子,家长与家长,家校之间展开互动,形成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的环境与条件。 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主要包含“1+5”共六个方面,即: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以及家庭德育、家庭智育、家庭体育、家庭美育、家庭劳育的内容。在家庭教育观念上,需要正确定位家庭教育观念,确立起“家长是一门职业,需培训上岗”、“家庭教育与生俱来,应从‘自发’走向

‘自觉’”、“家庭教育既是‘家事’,又是‘国事’、“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终身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终身老师”等观念。家庭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必须与学校教育全面衔接,遵循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规律,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 指导正确的家教方法:首先,要走出“讲清道理,孩子即能照做”、“只重视孩子学习”、“忽视培养孩子品格”、“打骂式教育”、“孩子会自主感恩”等区。其次,要掌握“爱”“敬”“夸”“责”的四字诀。爱,要做到“无条件+有策略”;敬,要做到“平等+尊重+信任”;夸,要做到不吝啬对孩子的表扬和鼓励;责,要做到用好“批评”这根戒尺。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电影赏析》是电子声像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目的是提高电子声像专业学生的电影鉴赏能力,并对电影艺术理论有基本的了解和认知。本课程将对各种电影基础理论加以讲解,并在分析影片时综合运用,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影分析方法和技巧,对于电影作品有较专业的剖析和阐述。 本课程将从电影艺术的各个维度对电影作品进行解构,让学生熟悉视觉和听觉元素构成,了解蒙太奇和长镜头理论,熟悉电影发展历史和风格流派,了解电影作者的视听语言构思和处理方法,熟悉电影艺术大师的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对于当今的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有自己的分析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课程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课程体系结构,掌握本门课程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国内外经典电影作品的艺术风格。 (2)本课程在教学中要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不仅讲授电影作品分析相关的知识,而且可涉及社会学、传播学、新闻学、文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3)本课程应重视结合实例讲授。对国内外经典电影作品进行搜集和分析,要求学生仔细观看观赏,并阅读相关资料,课堂教学与课下资料整理结合起来,使学生熟悉作品创作的文化背景。 (4)学习中要求学生在观摩优秀电影作品的同时,从中领会到电影制作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并能够从影院经营者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 (5)教学要求有三个层次: 了解:即做到知道,识别。 熟悉:即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解释,并能归纳总结。 掌握: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在理论掌握的基础上能熟练应用于实际

2、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电影概述 第一节世界电影发展梗概 一、电影的诞生 二、电影艺术的起源 三、电影的发展 第二节中国电影发展梗概 一、起始阶段 二、发展时期(1922—1926) 三、危机时期(1927—1931) 四、左翼电影运动(新兴电影运动)(1932—1937) 五、中国抗战电影(1937—1945) 六、战后中国电影(1946一1949) 七、“十七年”起落期(1949—1966) 八、“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 九、新时期的繁荣(1978至80年代末) 十、“后新时期”(1989年至今) 第三节电影艺术思潮简介 一、发明之初的分歧 二、电影语言的确立 三、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四、苏联蒙太奇学派 五、好莱坞类型电影 六、现代电影与传统电影的历史转折点 七、再现美学的实践和理论 八、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 九、苏联社会主义现实电影 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

数学专业课程设置及介绍

数学(0701) 一、学科(专业)简介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基础,也被称为是“整理宇宙秩序”的一门科学。它的根本特点是从自然现象的量的侧面抽象出一般性的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并指导人们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数学科学在经济、金融、信息、物理、工程计算等各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是一个范围广阔、分支众多、应用广泛的科学体系。该学科主要的研究领域有: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以及运筹学与控制论等。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拥有现代化的数学实验室和资料室。研究生主要就业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金融保险业等。 二、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掌握本学科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勇于追求真理和愿献身科学、教育事业的高级专门人才。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和专业技能,具备系统、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能够用现代数学理论从事本专业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三、研究方向简介 1.代数学 代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本方向包含三个分支:变换半群,李代数,Hopf代数。主要运用半群理论、同调理论、表示论、范畴理论、代数几何法、局部化法等方法研究变换半群的代数结构、Hopf代数分类、李代数导子和自同构等问题。 2.泛函分析 本方向综合函数论、几何和代数的观点研究无穷维向量空间和有限维向量空间上的函数、几何体、算子和极值理论。它包括凸几何分析、调和分析、算子理论、不等式理论和特殊函数等研究方向。主要解决空间几何体的度量性质,空间函数包括一些特殊函数的极值性质,以及调和分析和算子理论在空间中的应用。

《篮球》教学大纲

《篮球》教案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公共体育课是大学生必修课程,篮球课历来是普及程度较高、深受学生喜爱的公共体育主要课程之一。 (二)课程目的 从体育教育的本性出发,以“从生活走向体育,从体育走向社会”为基本理念,本课程目的首当其冲的是,培养学生作为一个“人”的生存能力,增强学生体质,帮助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与方法,了解体育的价值,使学生能够把握体育的思想,体会体育的理性精神及对身体的关照与对生命的滋养,欣赏体育的美学价值,领会体育的创新精神和体育文化的深刻内涵,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基础。 (三)课程任务 使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过程,认识篮球运动的基本特点,提高篮球技术、战术水平及体育健身知识和方法。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和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掌握简单的战术,提高学生的实战应用能力,培养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组织一般性比赛的能力;掌握篮球竞赛基本规则,提高学生观赏篮球比赛的水平。 二、学习本课程学生应掌握的前设课程知识 (一)在课程学习之前,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观赏篮球比赛,了解篮球的有关知识,并与课程任课教师和高年级的同学交流了解篮球课程的学习内容、上课形式和考试方式。 (二)制定学习计划,参加课余锻炼,观摩比赛录像,培养学习兴趣。

四、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理论部分(学时) 运动项目的技战术理论、运动健身的原理与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体育养生与保健知识、锻炼的自我监督与评价、运动处方。 基本要求:学习体育基础知识,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及相关健身知识。(二)专项运动技能教案(学时) 、移动技术 、传接球技术 、投篮技术 、运球技术 、持球突破技术 、防守技术 、抢篮板球技术 基本要求:了解并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对不同阶段的学员,提出不同的要求(从基本掌握,熟练掌握,到提高阶段的技术运用)。(三)专项素质(学时) 、速度:折返跑;变速跑; 、力量:上下肢力量;腰腹肌力量(对抗力量); 、耐力:速度耐力; 、协调柔韧灵敏:弹跳练习。 基本要求:提高篮球运动所需的专项身体素质,并能在比赛中运用。(四)一般身体素质(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学时) 、长距离跑:男生M、女生M练习; 、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等素质练习和体能训练; 、身体素质练习: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M跑和M(男)、M (女)。 基本要求:发展一般身体素质,掌握一般身体素质练习方法。 五、教材及学生参考书 (一)教材 、王家宏主编.《球类运动—篮球》.高等教育出版社,年出版. 、张宏成主编.面向世纪高校教材,《大学体育新教程健身原理与方法》.苏州大学出版社,年月出版. 、张宏成主编.面向世纪高校教材,《大学体育新教程竞技运动与科学锻炼》.苏州大学出版社,年月出版. (二)参考书 、肖威编著.《大学体育健康理论与实践》.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年月出版. 、胡金平主编.《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及教案评析》.人民体育出版社,

《现代教育学》课程简介

《教育学》 课程简介 1、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师范院校师范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师范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本课程是研究探索学校教育的各种现象与问题,揭示教育普遍规律的一门社会学科。它对小学教育专业师范学生基本教育理念的形成和初步教育技能的掌握起着奠基作用。 本课程着重教给学生理论、原则和培养思维能力,强调理论性和基础性;也教给学生一定的规范、技巧和具体操作方法,但其实用性和操作性有一定的局限。它主要通过对教育实践的现实反思获得对教育规律的理解与认识。 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素质教育的思想,培养其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感,并使学生初步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 2、课程结构:主要分为三大部分:教育是什么(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教师和学生);如何进行教育(课程与教学、德育);怎样保障教育顺利进行(教育管理、制度和评价、研究)等。 3、考核方式: 实行百分制,其中:课堂笔记、课堂表现、平时作业(2-3次)、学科结业论文(1次)和出勤作为平时成绩占30%;闭卷考试成绩占70%。 作业要求认真、及时、独立完成。不交作业者以不及格论处。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采用多种不同的题型,考核学生对小学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掌握情况,着重评价学生分析和解决小学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学方法: 自学、讲授、研讨相结合。以讲授为主,自学安排在课外,研讨除安排1次专题外,其他在讲授中穿插进行。 5、教学内容、要点及学时安排: 总学时数:36学时其分配是:讲授32学时,(习题)研讨2学时,复习2学时 本课程所用教材:靳玉乐、李森主编:《现代教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共12章。 绪论教育学的发展2学时 第一章现代教育本质4学时 第一节社会与教育(2学时) 第二节人的发展与教育(2学时) 第二章教育现代化2学时 第一节教育现代化的涵义和特征 第二节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和发展战略 第三节教育现代化模式 第三章现代教育目的2学时 第一节教育目的及我国的教育目的 第二节“个人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 第四章现代教育主体-教师与学生2学时 第一节教师 第二节学生 第三节师生关系

《影视欣赏》课程教学计划

《影视欣赏》课程教学计划 表制定时间2011年9月21日任课教师签名: 专业/课程教研室主任签字: 教师教师专职辅所属学姓名职称职务导员院(部)授课教材名称出版社影视欣赏高等教育出版社否班级是否为出版年月主编2001年1月彭吉象第1版否学期总学时33课程性质、目标及教学要求 一、课程性质影视欣赏是高等院校文理科各专业都适应的美育选修课。 为了使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选择素质教育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美育教育中的影视艺术,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对于改善当代大学生知识专 一、知识面狭窄,拓宽其知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影视欣赏课,通过对中外影视名著的欣赏和评价,使学生在学习了解影视艺术的特征和艺术规律的同时,提高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净化心灵、指导人生;学会对影视艺术的鉴赏与评价,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提高大是否为获奖教材或规划教材授课班级(时间)是否为自编教材上课周学时3实际上课总周数11人数重复课合班课起止周100否是4-14教学时数周四晚学生艺术鉴赏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了解历史、认识现实,增长知识,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初步掌握影视艺术审美特征、审美基础和审美鉴赏的基本知识、理论; 2.了解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简史 3.结合影片进行佳作点评 4.能初步运用影视欣赏的知识进行作品鉴赏;(二)能力目标

1、了解影视艺术鉴赏内涵; 2、提高审美鉴赏水平。 三、教学要求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中外影视发展史、影视艺术的特征、影视名作的欣赏,影视艺术的评论等。 重点讲授、难点和新知识点。 教学重点: 影视的艺术特性;影视艺术的欣赏评价。 教学难点: 蒙太奇和长镜头;影视的画面、声音、表演欣赏。 本课程大致分为以下四个教学部分: (1)课堂教学: (2)佳作欣赏及点评;(3)课堂讨论;(4)作业。 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 1、观摩法。 通过观看相关影片案例,学习知识; 2、案例教学。 通过经典的案例,将相关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得到启示; 3、讨论法。 小组讨论,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 考核方式:

幼儿园数学思维课程简介与分析

数学思维课程解疑 一、数学思维课程讲的是什么?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数学思维课程,有很多家长会问数学思维是讲什么的?跟数学有什么区别?是讲1、2、3、4这些问题么?其实在数学思维课程中包括对于数字计算的学习,但并不是主要的。数学思维课程主要是在孩子思维养成的关键时期(2~6岁)让孩子接触数字,接触各种数学模型,从而帮助孩子的建立逻辑思维概念和学习理性思维方法,这不仅会使今后学习数学更加轻松,更重要的是,理性高效的思维方式还会让孩子受益一生。数学是抽象性、思维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数学思维课程就是指导幼儿通过粗浅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精神和各种能力,促进其智力发展。 您作为家长都知道,孩子对于形象的生动的色彩艳丽的事物极为有兴趣,但是数学是抽象的甚至可以说是苍白的。孩子在进入小学之后,就是面对这种苍白的抽象的数学课,很多孩子不能适应。因为我们在学前教育中开设数学思维课程,帮助孩子逐步适应这种充满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课程。在数学思维课程中,我们会通过对具体形象生动的课本的学习,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起对于各种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并建立对各种数学模型的概念。例如2岁阶段对于物体形状、颜色、种类等进行分类的训练;4岁阶段同时按照两种标准对事物进行复杂分类的练习等等,都是在帮助孩子建立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也是在引导孩子找出学习数学的思维方法。 二、数学思维课程是如何讲的? 数学思维课程,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对于课本上类似游戏活动的习题进行思考,之后再进行纠正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数学语言,逐渐引导学生明白理解数学语言的意义以及数学语言与普通说话用词之间的不同。同时还要注意重复述说题目要求的次数,不断的从正面、侧面提醒孩子集中注意力,从而更进一步帮助孩子适应入学后的课堂教学。 三、家长在家中应该如何指导孩子进行复习? 家长在家中指导孩子进行作业和复习的时候,第一要注意自己的语速,不要太快;慢慢的一个字一个字的让孩子听清;第二要注意使用数学语言,例如请使用“平均”“等分”这样的数学语言,而不要说“一样多”这类的白话;第三请家长们注意题目重复的次数也不要超过三次。次数越少越好。 四、是否需要课本之外的其他练习? 多做一些练习总归是好的,基础教育绝大部分是针对学生运算能力的训练与测试。因而如果孩子已经做完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基础运算的联系。题目不用多,每天10-20道,但是需要家长稍作控制时间,20题不要超过4分钟,最好能在3分钟之内做完。如果错题率较高(超过10%),则在下次练习时提醒孩子慢慢做不要着急。先控制质量再提高速度。如果出现错题请让孩子自己检查找到错误。

华师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简介

学前教育学专业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0109020401004 课程名称:儿童发展与教育 课程英文名称:Child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学分: 3 周学时总学时:54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学前教育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 Human Development: Facts or Theory? 探讨儿童发展理论研究的重要性,理论与事实的关系、理论与研究的关系、研究与应用(尤其是教育)的关系。 2 Historical Roots of Human Development: Concepts and Theories 儿童发展关键性理论及概念,包括遗传决定和环境决定、连续性和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主动性和被动性、规律性和差异性、情境性和普遍性的历史渊源及变迁。 3 Philosophical Models of Development 有关发展的几个主要哲学模型的介绍及有关讨论。 4 The Nature–Nurture Controversy: Implications of the Question How? 集中探讨有关儿童发展遗传决定和环境决定的争议、哲学基础、教育思想及影响等。 5 The Continuity–Discontinuity Issue 集中探讨儿童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的有关争议。 6 Preformationism, Locke, and Rousseau/ Gesell’s Maturational Theory 洛克与卢梭早期学说里的胚胎中预存说以及格塞尔的成熟理论。 7 Ethological Theories: Darwin, Lorenz and Tinbergen, and Bowlby and Ainsworth 达尔文、洛伦兹、亭柏根、包尔比和安斯沃思的动物行为学理论。 8 Learning Theory: Pavlov, Watson, and Skinner/ Bandura’s Social Learning Theory 巴夫洛夫、华生与斯金纳的学习理论以及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9 Nature Approaches to Human Development: Behavioral Genetics and Sociobiology 介绍行为基因学的有关思想背景及理论观点。通过社会生物学这一概念,介绍发展的遗传决定思想的近期发展。 10 Stage Theories of Development:Piaget’s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Kohlberg’s Stages of Moral Development 发展的阶段理论及观点的介绍: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与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11 The Differential Approach and Erick son’s Eight Stages of Life 发展的差异理论及观点的介绍,艾里克森之生命八个周期。 12 Freud’s Psychoanalytic Theory and Jung’s Theory of Adulthood

《励志电影欣赏》选修课程简介

《励志电影欣赏》选修课程简介 随着通识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出现了以“影视欣赏”的新的教学课程形式。2009年,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通识课规划教材收编了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教材《影视欣赏》,对全国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学语文教研室为了与时俱进的推进我院建议我院开设《励志电影欣赏》选修课程,作为我院选修课新的增长点。 《励志影视欣赏》精选世界各国励志经典电影,主要介绍电影的语言,电影的流派,以及推介在世界上享有较高声誉及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励志经典影片,以期开拓学生的视野,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水平。在欣赏电影过程中,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教学目标。 我们寄望于通过影视文学的的欣赏,对学生人文艺术鉴赏能力有所提高,多点渗透对学生文学艺术细胞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是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来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效果,《影视欣赏》选修课,只是把文字作品化为影视作品来表达文学艺术自身所具有的文化意义,换言之,影视欣赏是从影视艺术角度来探讨语言文学,其教学效果与语文教学是异曲同工的。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提高我院大学生对影视经典的欣赏能力,特别是口头表达、视觉观察和心灵感悟能力,;提高我院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实现人文精神的传承,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深厚的人文感情、浓郁的爱国精神、卓越的文化素养和较强社会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励志影视欣赏》这门选修课程包括: 第一讲: 电影的发展史,(3学时) 第二讲: 中国电影的发展,赏析《阳光灿烂的日子》(3学时)第三讲: 影视语言与创作(3学时)

篮球课程介绍

篮球课程介绍 篮球课程目标定位、指导思想主要沿革、任务及课程建设理念 一、篮球课程目标定位 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九门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前国家教委在1993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十一门课程基本要求》两个重要文件中,都将篮球课程列为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1994年我院篮球方向被评为北京市级重点学科,多年来在篮球教学、科研、训练、竞赛、管理上成果丰硕,在国内同类课程中处于领先地位。 1、知识类目标: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了解篮球文化内涵与文化功能,对篮球课程中理论层面的问题能有所创新和发展。 2、技能类目标: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战术方法,并能熟练地运用,对篮球课程中实践层面的问题应能有所创新与突破。 3、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类目标:通过篮球课程理论和实践内容的学习与掌握,帮助和支持学生提高身心健康标准,能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身的情绪,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同时要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篮球合作、协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4、综合能力发展目标:通过篮球课程学习,可以制定个人篮球运动练习计划并能进行自我监控,把篮球运动当作长期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自主锻炼、具备组织和参与篮球竞赛的能力,掌握篮球竞赛的欣赏方法,能够欣赏和评论篮球比赛。 二、篮球课程指导思想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传授篮球课程的知识、技术、战术;掌握技能与战术能力,帮助学生形成个人篮球专长;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和推进学生素质提升及教育、培养和养成自主练习和研究型学习的习惯;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思想。 三、篮球课程主要历史沿革与任务 1、篮球课程主要历史沿革 篮球课程的发展是以社会的进步为基础,与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相适应。自从1895年美国人来会理博士把篮球运动传入我国后,篮球运动从此在我国一些大城市的基督教青年会和教会学校开展起来,但只是作为一种健身娱乐的游戏活动而开展,没有作为学校的一门课程开课。据资料记载,1920年上海女青年体育师范学校开设有篮球课。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华东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的前身)成立并开设篮球专修课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引进,随着我国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学科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相关基础学科知识进一步交融渗透和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我国篮球课程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篮球课程的主要任务 篮球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学校课余活动,在教师、学生的参与和教与学相互作用中完成的。作为教与学的内容,课程是教与学活动的中介,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篮球运动的技能和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之外,学生以篮球知识为手段参与学校课余活动。通过这两种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全面地发展其身体机能和素质,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具体任务有以下两点: (1)加强思想建设,贯彻素质教育 篮球课程在各级学校体育教学和课余校园文化生活中,已成为增进学生健康的身体教育手段和贯彻德、智、体、美全面素质教育有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寓政治思想教育、道德素质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于篮球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篮球运动

《健康教育》课程介绍

课程介绍 《健康教育》为学校的基础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任选课,课时20学时,学分1分。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综合化的重要保障。健康的身心素质是大学生素质要求的重要方面,是他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本保证。在当前社会处于多变革、快节奏、高信息、强竞争的情况下,积极引导大学生提高身心素质,掌握心理调适方法,优化心理健康途径,预防心理疾病,纠正不良心理,促进身心健康,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大学生自我修养的重要内容。本课程旨在通过课堂教学普及心理生理健康知识,使学生能自我保健,强健身心。切实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本课程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健康是指人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性的良好状态。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健康观,能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健康问题。学会自我保健,自我调适,更好地认识自己促进自我身心健康的发展。 我院自2003年建院以来,学院就非常注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工作,最初我们是通过办课外讲座的形式来开展健康教育课,同时通过“心理咨询室”,通过网络平台“健心俱乐部”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学生反映强烈,在此基础我们根据教育部、省教委的相关精神来开设了《健康教育》课,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成立了心理健康教研室,目前我们已拥有三名专职主讲理论老师,多名第二课堂辅导老师。每个班学生设立20个学时的理论教学。从生理心理、社会健康等多方面去讲授健康知识。通过这几年的努力,特别是对教学地大胆改革与探讨,我们将课堂教学、心理咨询、健康讲座,学生“心理协会”、“健心俱乐部”、“健心信箱”,大学生“5.25”健康活动周等多种形式融合起来,构建了更广泛的教育体系,受到了广大同学的欢迎。 《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走出了一条逐步建立、完善与发展之路,并逐步在形成自己的特色,多渠道多角度地去显示该课程在学生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数:48 学分数:3分 一、课程的性质:《影视鉴赏》是一门美育课程,属于素质教育课范畴。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们了解或掌握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及其审美鉴赏方法等,丰富学生们的美育知识,提高学员们对影视作品的审美感受力及鉴赏能力,为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出一份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既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及衔接关系,又要注意在全面教学的基础上有所侧重。 2、除按规定统一在课堂上观看中外经典电影外,学员应尽可能多看中外优秀影视作品尤其是电影作品。 3、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辅导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多采用启发式、多组织课堂讨论,以搞出本课程的教学特色。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及学时分配:

四、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 在备课中,熟悉教材内容,明确各章节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明确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安排好授课计划。根据学生实际,精选习题和设计练习,目的是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善于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努力提高教学效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适当布置思考题,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在考试测验中,试题选择注重有代表性、典型性、具有客观实际性,并且难度适当的论述题。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作为一门美育课,本课程与艺术欣赏课程是点与面的关系。艺术修养为本课程提供了艺术特征、鉴赏方法等,加深了学员们对本课程的理解;美学原理为分析影视艺术现象及作品等提供观点与方法上的参考,使本课程更加具有科学性和理论性;艺术欣赏为本课程的学习作一个全面的铺垫。 六、教学参考书: 1、文字主教材:李含侠主编《影视鉴赏》 2、文字辅助教材:杨晓林主编《影视鉴赏》

数学思维训练课程简介

---------------------------------------------------------------最新资料推荐------------------------------------------------------ 数学思维训练课程简介 海军机关幼儿园延时服务班介绍(一)大班思维训练数学思维课程是经首都师大学前数学课题组研究开发,经多年实践,通过智力趣题、动手操作等多种游戏的形式,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来培养他们的多方面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可以说是小学奥数的启蒙,孩子上学以后,每次数学考试都会出现一些技能题,如果没有正确的解题思路,只会计算是没有用的。 我们的课程就是针对这一问题,对孩子进行系统的培训。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养成遇到问题会积极思考,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我们把重点小学的考试内容,有针对性的结合到我们的课程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我们的课程设计由浅入深,包括数序、分类、比较、规律等等。 其中的规律题,例如: 1, 2, 4, 7()()后面的数字是什么?还有排列组合的题, 6 个人猜拳游戏,每两的个人都猜一次,一共要猜多少次等等。 我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我们的教师是百分之百的学前教育大专毕业生,经过系统的培 1 / 4

训,结合班里孩子年龄,利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绘画班简介小木马美术团队组建于 2005 年,教师全部来自美术院校,极高的师资素质,为整个教学的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加之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们的教学水平在每一个学期都会有质的飞跃,随着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师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目前小木马美术已与北京市近百家幼儿园建立了合作关系,小木马美术麾下已有近两万名幼儿参与学习,我们教学团队的目标是用神奇的美术,创造魔幻的绘画旨在帮助幼儿打开思路,自主地创造绘画或制作作品,同时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幼儿绘画的特点,能更好的欣赏幼儿的绘画或手工艺等作品,最终建立起幼儿与家长的心灵沟通之桥,使家长更加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使更多的幼儿愉快的地参与到绘画,泥塑等活动中来,帮助其树立信心,抒发自己的情感。 我们用创意之心与幼儿交流,用心灵之桥搭建与家长沟通的平台,让幼儿在自主创造的空间中自由地游历,小木马美术将孩子们梦中的旋转木马,辅以斑斓的色彩,创设自主的空间,倡导自由的创意,让孩子们用神奇的美术,创造魔幻的绘画教学特色:绘画通过多种材料的给予,使幼儿迸发出对绘画的强烈兴趣,激发在创作过程中的满足感,通过特殊的授课形式提升幼儿的创造力。 1、小木马特殊纸,我们公司特制的专用纸张,有宣纸晕染

《篮球》选修课课程教学大纲

《篮球》选修课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体育教育 学时68 学分 2 课程代码06190100 一、编写说明 (一)本课程介绍 篮球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它是篮球必修课程的后续课程之一。多年来,篮球运动在我国体育运动和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是社会和学校广泛开展的体育活动之一。通过篮球选修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必修课程学习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的掌握篮球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配合,对重点技术动作使学生能根据中学篮球课程教学的要求正确进行示范;熟练掌握有关篮球运动竞赛工作的组织与编排方法以及篮球运动竞赛规则与裁判法,能胜任中学以及基层篮球竞赛工作需要的能力;进一步了解有关篮球教学与组织管理、中学篮球教学内容与方法和篮球场地的修建与管理工作。 (二)教学目标和任务 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精神文明教育、品德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遵守纪律、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体育风尚。使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合基本战术配合,并根据中学体育教育的特点,使学生具有会讲、会做、会教的能力,能胜任中等学校篮球课程的教学、指导课外活动的工作和基层篮球竞赛工作。 (三)本大纲制定的依据、原则和要求 本大纲是根据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根据本课程的教学性质、条件和教学实践而制定的。本大纲内容是以师范类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为指导,依据中学篮球运动教学的目的、任务与要求的基础上,结合篮球课程的特点与要求等原则,要求所选大纲内容能严谨、实用,能紧贴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符合篮球运动的规律特点,符合中学篮球课程教学的要求。

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61Q0008 课程名称:力学 (Mechanics) 学分: 4 周学时: 4 面向对象:求是科学班(物理)及部分对物理感兴趣的本科生 预修课程要求:高中物理课程 一、课程介绍(100-150字) (一)中文简介 力学是物理学专业的基础课,是基础之基础,也是本科生所接触到的第一门物理课程。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本课程面向物理求是科学班,以及部分物理学专业和对物理学兴趣浓厚的理科类和工科类的本科生。本课程介绍经典力学即牛顿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阐明力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和在当前科技与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质点运动学和动力学、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及角动量守恒、万有引力,刚体力学、机械振动与波、狭义相对论以及流体力学基础。 (二)英文简介 Mechanics is the very first of a series of fundamental elementary courses for an undergraduate physics major.In general,physics is a subject on the most fundamental and most general laws of the Nature. This course is mainly for the Physics class of the Qiushi Science Program,which is also open for physics majors and those who have a strong interest in physics from other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departments or schools.It covers the basic concepts and fundamental laws of Newtonian mechanics.It will also briefly point out its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science subjects and show its application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well as our everyday life.To be more specific,Mechanics covers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of a point mass, conservation laws of mechanical energy,momentum and angular momentum, universal gravitation,mechanics of a rigid body,mechanical oscillations and waves,theory of special relativity,and fundamentals of fluid mechanics. 二、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 力学是物理系基础课的基础,也是技术学科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经典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差不多信息 课程名称:影视鉴赏课程类别:必修课□选修课■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28/2/1.5 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0 授课时间:2018-2018学年第二学期授课地点:艺术楼A301 所属院〔系〕:师范学院 任课〔/助课〕教师姓名:诸小妮职称:讲师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课余时间、艺术楼A202、面谈 【二】课程简介 影视鉴赏课是从文学、社会学、美学角度动身研究影视艺术,为学生提供现实生活的侧面,展现一个或真实或虚假的客观世界,从而使学生了解影视表现是怎么样一门艺术。这门课程既表达了电影、电视美学的独特艺术,又表达了电影与文学、社会、历史相互之间的联系。 【三】课程目标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们了解或掌握影视艺术的差 不多知识、影视艺术的历史进展及其审美鉴赏方法等,丰富学生们的审美知识,提高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审美感受力及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了解影视进展的历史,结合美学理论知识, 用艺术的眼光鉴赏电影,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展目标: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们 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大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利用现代教学设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影视鉴赏课程能够运用美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去观赏影视艺术,用审美的眼光去发明美的生活。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作为美育课,本课程与《艺术观赏》课程是点与面的关系。《艺术观赏》为本课程提供了艺术特征、鉴赏方法等,加深同学们对本课程的理解;《美学原理》为分析影视艺术现象及作品等提供观点与方法上的参考,是本课程更加 具有科学性和理论性。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选用教材:《影视鉴赏》,李中会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 2、推举参考书:《影视艺术鉴赏》,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课程进度表 表1理论教学进程表 周 次 教学主题要点与重点要求学时 第一周次影视艺术概说 中国电影的产生与进 展、世界电影的历史进 展 要点:影视艺术的概念、中国 与世界电影的历史 重点:影视艺术鉴赏的方法及 能力培养、中国与世界电影历 了解:影视艺术的含义与 过程、港澳台及国外电影 进展状况 掌握:影视艺术鉴赏方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