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二级)知识讲解

2017年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二级)知识讲解
2017年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二级)知识讲解

2017年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二级)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文件中,属于计量行政法规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B.《计量违法行为处罚细则》

C.《计量授权管理办法》

D.《国防计量监督管理条例》

参考答案:D。

详解:A属法律,BC属于规章。

(1)计量法律(1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1985.9.6

(2)计量行政法规(7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 《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 《全面推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意见》, 《关于改革全国土地面积计量单位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国防计量监督管理条例》

(3)计量规章:国务院计量管理办法,部门计量管理规章,地方管理规章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下列关于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当地县(市)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备案,并向其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

B.向当地县(市)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备案,并向就近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

C.向主管部门备案,并向其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

D.向主管部门备案,并向就近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

参考答案:A

3.根据《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管理办法》,下列行为中,不在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职责范围内的是()

A.组织制定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B. 开展授权的法定计量检定工作

C.开展授权的计量校准工作

D.执行法律规定的测试任务

参考答案:A。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组织制定。

4.下列关于仲裁检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事人对一次仲裁检定不服,可向原执行仲裁检定的机构申请二次仲裁检定

B.仲裁检定可在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的情况下缺席进行

C.仲裁检定应向所在地的县(市)级计量检定机构提出申请

D.仲裁结果由法院直接交当事人或委托单位

参考答案:B。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仲裁,向上一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二次仲裁。仲裁结果由受理仲裁检定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通知。

5.根据《仲裁检定和计量调解办法》,下列计量标准中,可用于仲裁检定的是()

A.计量基准

B.部门最高计量标准

C.当地准确度等级最高的计量标准

D.企业最高计量标准

参考答案:A。仲裁用国家计量检定基准或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6.根据《计量检定印、证管理办法》,计量检定机构出具的检定证书必须加盖()

A.检定人员印章

B.检定合格印和检定单位印章

C.检定单位印章

D.检定合格印

参考答案:C。

7.根据《注册计量师制度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计量师注册证》的注册有效期是()年

A.1

B.2

C.3

D.5

参考答案:C

8.根据《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监督管理办法》,已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的计量器具发生下列变化时,生产企业不必另行办理制造计量器具许可的情况是()

A.提高了准确度

B.提高了分辨力

C.扩大了测量范围

D.改变了外观颜色

参考答案:D。对原有产品在结构、材质等方面做了重大改进导致性能、技术特征发生变更才需要。重点是性能、技术特征发生变更。

9.《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中,用高准确度称重计量器具核称法核称商品时,对高准确度称重计量器具最大允许误差的要求是()

A.优于或等于经销商所经销商品负偏差

B.优于或等于经销商所经销商品负偏差的1/3

C.优于或等于经销商所经销商品负偏差的1/10

D.优于或等于经销商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准确度或最大允许误差

参考答案:B。

10.下列计量器具中,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的是()

A.材料试验机

B.燃油加油机

C.空盒气压表

D.心电监护仪

参考答案:B。心电监护仪不属于强检。

11.下列技术文件中,其代号的汉语拼音缩写为JJF的是()

A.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

B.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C.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D.国家标准

参考答案:B。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用JJG,国家标准用GB。

12.根据《注册计量师制度暂行规定》,注册计量师出具的计量技术报告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造成经济损失的,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A.聘用单位

B.注册计量师本人

C.注册审批机关

D.聘用单位法定代表人

参考答案:A。但聘用单位可向承担相应责任的注册计量师追偿。

13.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开展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工作依据的文件是()

A.《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评价规定》

B.《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C.《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D.《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参考答案:B。

14.下列量中,属于国际单位制导出量的是()

A.摄氏温度

B.物质的量

C.电流

D.发光强度

参考答案:A。解析:BCD属于基本单位。

15.下列计量单位中,不属于倍数单位的是()

A.千米

B.千帕

C.千赫

D.千克

参考答案:D。解析:D属于基本单位。

16.下列量的符号中,动能的正确表示是()

A.E n

B.E n

C.E n

D.E n

参考答案:A。解析:量的符号必须使用斜体表示。

例如:C p的下标p是压力量的符号,所以为斜体;F x的下标x是坐标x轴的符号,L i,L k的下标i和k以及X n,y m的下标n和m是序号的字母符号,都应为斜体。

其他下标如: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 r,的下标r表示相对,半周期T1/2的下标1/2表示一半,动能E n的下标n表示动,C g的下标g表示气体,标准重力加速度g n的下标n表示标准,B点的场强E B的下标B表示B点位置,最大电压V max的下标max表示最大,这些下标都是用正体。

当下标是阿拉伯数字、数学符号、元素符号、化学分子式时,用正体表示。例如U95表示置信水平为0. 95的扩展不确定度,i1,i2,i3分别表示第一、第二、第三次谐波分量,由于下标为数字,所以下标用正体;ρC u表示铜的电阻率,下标Cu是铜元素的符号,用正体。当下标用∥、⊥、∞等数学符号时,用正体。

17.下列计量单位名称简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欧姆简称:欧

B.小时简称:时

C.伏特简称:伏

D.摄氏度简称:度

参考答案:D。

18.热导率单位符号是W/(K·m),其单位名称为()

A.瓦特比开尔文每米

B.瓦特每开尔文每米

C.瓦特每开尔文米

D.瓦特比开尔文米

参考答案:C。解析:乘号没有名称,除号名称是“每”,无论分母有几个单位,“每”字只出现一次。

19.下列表示中,压强单位符号的正确表示是()

A.pa

B.Pa

C.P a

D.PA

参考答案:B。

20.下列量值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25mμm

B.100μ

C.80Kv/mm

D.33mmol/kg

参考答案:D。解析:A词头不应重叠使用,应为25nm。B后面要加单位。C应为80kV/mm。

21.下列关于二立方千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2千米3

B.2千(米)3

C.2(千米)3

D.(2千米)3

参考答案:C。解析: B是二千立方米。

22.用千分尺测量长度时,千分尺的温度是()

A.被测量

B.影响量

C.修正量

D.参考量

参考答案:B。

23.计量检定规程中规定的检定工作条件是()

A.极限工作条件

B.稳态工作条件

C.额定工作条件

D.参考工作条件

参考答案:D。

测量仪器的使用条件包括:参考工作条件,额定工作条件,极限工作条件,稳态工作条件。

7.8稳态工作条件:为使由校准所建立的关系保持有效,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工作条件,即使被测量随时间变化。

7.9 额定工作条件:为使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按设计性能工作,在测量时必须满足的工作条件。

7.10极限工作条件:为使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规定的计量特性不受损害也不降低,其后仍可在额定操作条件下工作,所能承受的极端工作条件。

7.11参考工作条件:为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性能评价或测量结果的相互比较而规定的工作条件。

比较四个条件的不同,要抓住它们的“目的”不同:

稳态工作条件是为“使由校准所建立的关系保持有效”的条件;保持校准特性有效的工作条件

参考工作条件是为“性能评价或……相互比较”的条件;

额定工作条件是“按设计性能工作,在测量时必须满足”的条件;

极限工作条件是“所能承受的极端”的条件。

因此如果按工作条件的恶劣情况排序,由最恶劣到最严格排序应该是:①极限工作条件;

②额定工作条件;③稳态工作条件;④参考工作条件。

24.下列关于被测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被测量是拟测量的量

B.被测量可以是特定量

C.被测量一定是物理量

D.被测量一定是定义的量

参考答案:C。解析:被测量不一定是物理量,还可以是化学量、生物量。

25.下列关于量的真值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量的真值是对于给定目的,由协议赋予某量的量值

B.量的真值通常是不可知的

C.有时约定量值是真值的一个估计值

D.基本常量可被认为具有单一的真值

参考答案:A。解析:A是约定量值的定义。

26.下列关于最大允许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最大允许误差是对仪器示值误差的要求

B.最大允许误差是仪器的示值误差

C.最大允许误差是实验测量出来的

D.最大允许误差是仪器的固有误差

参考答案:A。解析:最大允许误差是在参考条件下,仪器自身存在的所允许的固有误差极限值。

27.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小随机测量误差的是()

A.给测得值加修正值

B.给测得值乘修正因子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D.适当扩大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参考答案:C。AB是减少系统误差。

28.某工作玻璃量器的容量标称值为1000mL,经检定,其容量值为1005mL,则该量器的示值误差是()

A.-5mL

B.±5mL

C.5mL

D.±0.5%

参考答案:A。1000mL-1005mL =-5mL

29.下列术语中,与随机测量误差无关的是()

A.测量准确度

B.测量正确度

C.测量精密度

D.期间测量精密度

参考答案:B。测量正确度与系统测量误差有关,与随机测量误差无关。

30.下列关于测量重复性和测量复现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测量重复性和测量复现性都是某种条件下的测量精密度

B.测量重复性和测量复现性都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测量

C.测量重复性和测量复现性都需要重复测量才能得到

D.测量重复性和测量复现性都可用标准偏差表示

参考答案:B。解析:测量重复性要求短时间内完成,测量复现性不要求,例如计量比对。

31.下列关于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量不确定度分为A类不确定度和B类不确定度

B.测量不确定度分为随机不确定度和系统不确定度

C.测量不确定度可用标准偏差或其特定倍数表示

D.测量不确定度在某些情况下可为负数

参考答案:C。解析: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分A类和B类。测量不确定度不按系统和随机的性质分类,不能称随机不确定度和系统不确定度,可表述为“由随机效应导致或由系统效应导致的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是非负参数。

32.下列计量器具中,属于实物量具的是()

A.卡尺

B.标准电池

C.温度计

D.热电偶

参考答案:B。卡尺不是实物量具,是一种指示式测量仪器。

实物量具举例:

a)单值量具:(单值)量器;砝码;量块;标准电阻;标准电池;固定电容器

b)多值量具:(多值、带或不带标尺的)量器;线纹米尺;电阻箱;

c)标准信号发生器:稳频激光器;晶体振荡器;标准电压源;标准电流源

33.下列计量器具中,属于指示式测量仪器的是()

A.标准砝码

B.量块

C.标准硬度块

D.温度计

参考答案:D。解析:A、B、C属于实物量具。

34.下列器件中,属于敏感器的是()

A.铂电阻

B.卤素检漏器

C.热电偶

D.液面测量仪的浮子

参考答案:D。解析:B属于检测器。AC属于测量传感器

35.测量系统的示值变化除以相应的被测量值变化所得的商称为()

A.分辨力

B.鉴别阈

C.检出限

D.灵敏度

参考答案:D。

36.对测量仪器而言,其极限示值界限内的一组量值称为()

A.示值区间

B.标称示值区间

C.测量区间

D.标称示值区间的量程

参考答案:A。

37.一支温度计的标称区间为(-10~50)℃,则其量程为()

A.-10℃

B.50℃

C.40℃

D.60℃

参考答案:D。解析:量程指标称示值区间的两极限量值之差的绝对值。

38.引起相应示值产生可觉察到变化的被测量的最小变化称为()

A.灵敏度

B.标尺分度

C.分辨力

D.显示装置的分辨力

参考答案:C。解析:JJF 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中定义。

39.在参考条件下,对测量仪器进行测量,所得到的误差称为()

A.随机误差

B.系统误差

C.基本误差

D.最大允许误差

参考答案:C。

40.测得值为零值时的测量误差称为()

A.固有误差

B.零值误差

C.零位漂移

D.零的不确定度

参考答案:B。

41.校准一台测量范围为(0~100)kN的工作测力仪,当施加49.5kN标准力时,该工作测力仪的示值为50.0kN,则此处的相对误差为()

A.0.5%

B.-0.5%

C.1.0%

D.-1.0%

参考答案:C。(50.0-49.5)/49.5=1.0%

42.为使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按设计性能工作,在测量时必须满足的工作条件称为()

A.额定工作条件

B.稳态工作条件

C.极限工作条件

D.参考工作条件

参考答案:A。

43.下列关于量值传递与溯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校准链中的每项校准均会引入不确定度

B.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可保证其测量不确定度满足给定的目的

C.在我国,量值传递关系和量值溯源关系可用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来表示

D.有证标准物质的溯源性既包含量值的计量溯源性,也包含标称特性值的追溯性

参考答案:B。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不能保证其测量不确定度满足给定的目的,也不能保证部发生错误。

44.下列关于计量检定规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计量检定规程是计量检定人员进行检定,校准,检测时必须遵循的技术文件

B.计量检定规程是评价计量器具性能,确定计量器具合格与否的法定性技术文件

C.计量检定规程是计量执法人员对市场上的计量器具进行监督检查的法律依据

D.计量检定规程是由企业技术人员根据生产需要起草并报本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制定的法定性技术文件

参考答案:B。解析:A校准、检测不一定必须遵守。C计量执法人员监督检查依据别的法律依据。D计量检定规程有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组织制定。

45. 我国的计量标准,按其法律地位,使用和管辖范围的不同,可分为()

A.国家测量标准,次级测量标准,工作测量标准

B.国家计量基准,参考测量标准,有证标准物质

C.国家计量基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计量标准

D.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计量标准,企事业单位计量标

参考答案:D。

46.

A.标尺长度为50cm

B.标尺间距为2cm

C.标尺分度为2cm

D.标尺间隔为2cm

参考答案:D。解析:标尺长度和标尺间距都与标在标尺上的单位无关。标尺分度数越多,标尺间隔(分度值)越小。

47.下列物品中,不属于标准物质的是()

A.一种或多种指定颜色的色图

B.三相点瓶中已知三相点的物质

C.用于棉花产品分级分等的标准样品

D.含胆固醇但没有其物质一量浓度赋值的人血清,仅用作测量精密度的控制

参考答案:C。

标准物质的特点:

1具有量值的准确性2用于测量的目的。

三相点瓶,复现固定点的纯金属等都属于标准物质。这两个特点可以把标准物质同那些不是用来校准计量器具和统一测量方法,同时又没有量值准确度要求的“产品系列标准样品”,如棉花、粮食、毛、麻等用于产品分级分等的标准样品严格区分开来。

48.《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规定,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应保证其检定,校准,检测工工作的公正性,下列行为中,对公正性产生不利影响的是()

A.机构工作人员拒绝接受客酬金和将其不合格证书改为合格证书的要求

B.机构行政领导发布不干预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的声明

C.检定人员向顾客推荐或销售计量器具

D.机构将公正声明写在质量手册中

参考答案:C。

49.根据《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对证书报告进行修改,当有必要发布全新的检定证书时,应注明所代替的原件并标注()

A.特殊性标识

B.唯一性标识

C.通用性标识

D.显著性标识

参考答案:B。

50.测量设备是保障计量技术机构检定,校准和检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的资源之一,下列关于测量设备管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测量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和(或)校准

B.对连续5个检定周期均检定合格的测量设备,无需进行期间核查

C.用于检定,校准和检测的设备(包括软件)应达到要求准确度,并符合相应的计量技术规范的要求

D.用于检定,校准和检测的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应得到保护,以防止发生致使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失效的调整

参考答案:B。

51.下列各组要素中,与《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对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的要求不一致的是()

A.上一级计量基(标)准名称,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保存机构

B.上一级计量基(标)准名称,测量范围,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

C.本级计量标准名称,测量范围,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

D.下一级计量器具名称,测量范围,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

参考答案:B

52.下列关于期间核查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可在计量器具溯源后立即安排首次期间核查

B.期间核查的频次可根据计量器具使用次数确定

C.期间核查所使用的核查标准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复现性

D.期间核查所使用的核查标准必须高于被核查测量设备的等级,且便于携带和搬运

参考答案:D。解析:核查标准不必高于被核查测量设备的等级,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更重要。核查一般在自己实验室进行,可以不考虑携带和搬运。

53.某计量技术机构的工作人员在与顾客签订和实施校准合同的过程中有下列行为,其中错误的是()

A.确认顾客提出的校准项目是否属于本机构被授检的校准目录范围

B.根据顾客提出的校准方案与顾客进行协商,制定校准方法

C.接受顾客在工作开始后对合同的修改要求,并立即执行

D.保存与顾客就校准工作结果进行相关讨论的完整记录

参考答案:C。解析:合同修改后需要重新进行合同评审,并通知相关人员。

54.下列测量方法中,需经确认才能使用的是()

A.国家计量校准规范中规定的方法

B.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中规定的方法

C.公开发布的国家标准中给出的方法

D.在设备制造商指定的方法中选择的合适方法

参考答案:D。解析:自编的校准规范、型式评价大纲,知名的技术组织或有关科学书籍和期刊最新公布的方法、设备制造商制定的方法都属于非标方法,需要确认。

55.下列对物品标识系统功能的说法中,《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未予以规定的是()

A.避免物品在实物上或相关记录中混淆

B.避免物品在实验室内外部传递时混淆

C.防止物品的丢失

D.防止物品被损坏

参考答案:D

56.计量技术机构出具的校准证书中必备的信息是()

A.准确度等级的建议

B.校准值及其测量不确定度

C.符合性结论

D.复校时间间隔

参考答案:B。解析:C为出具检定证书需要。D是校准规范有明确规定或与顾客达成协议的才需要给出复校时间间隔。

57.根据《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对检定,校准和商品量计量检验结果出具的各组文件中,正确的是()

A.检定证书(或检定结果通知书),校准证书,检验报告

B.检定证书(或检定结果通知书),校准报告,检验证书

C.检定证书(或检定不合格证书),校准证书,检验证书

D.检定证书(或检定不合格证书),校准报告,检验报告

参考答案:A。

58.根据《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定期对其管理体系以及检定,校准和检测活动进行评审,以确保管理体系持续具有()

A.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B.科学性,公正性和严谨性

C.科学性,溯源性和有效性

D.溯源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参考答案:A。

59.计量工作及相关活动中涉及的计量安全防护的对象是()

A.人员和设备

B.环境空间

C.测量数据

D.管理体系

参考答案:A。

60.根据《注册计量师制度暂行规定》,下列对注册计量师享有权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使用本专业相应级别注册计量师称谓

B.获得与职业责任相应的劳动报酬

C.不得准许他人以本人名义执业

D.接受继续教育

参考答案:C。解析:C是义务。

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61.下列计量器具中,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调整范围的有()

A.教学示范用压力表

B.家庭用人体秤

C.医用玻璃体温计

D.环境监测用酸度计

参考答案:CD。解析:《计量法》调整的是对社会可能产生影响的范围。

62.下列计量检定机构中,属于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有()

A.省级质监部门依法设置的计量检定机构

B.市级质监部门依法设置的计量检定机构

C.专业性计量检定机构

D.区域性计量检定机构

参考答案:AB。解析:C和D需要授权才行。

63.下列关于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可以开展非强制检定工作

B.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是统一本地区量值的依据

C.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进行仲裁检定时其数据具有法律效力

D.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是本地区准确度等级最高的计量标准

参考答案:ABC。解析: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有最高等级和其他等级。

64.下列关于计量检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计量检定应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就地就近进行

B.经计量检定后的计量器具,其量值可以溯源到计量基准

C.实施计量检定时,检定项目必须与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一致,不可随意增减

D.对于多参数的计量器具,如果有个别参数检定不合格,可以只针对合格的参出具检定证书

参考答案:AC。解析:

65.根据《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注册计量师不得有的行为包括()

A.伪造,篡改数据,报告,证书或技术档案等资料

B.使用未经考核合格的计量标准开展计量检定

C.违反计量检定规程开展计量检定

D.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

参考答案:ABC。

66.下列技术文件中,属于计量技术规范的有()

A.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大纲

B.计量校准规范

C.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D.计量标准操作程序

参考答案:BC。

67.下列量中,量纲为一的有()

A.线圈的圈数

B.立体角

C.冲量

D.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ABD。解析:冲量I=Ft,单位N.m

68.下列单位中,属于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的有()

A.球面度

B.帕斯卡

C.摄氏度

D.坎德拉

参考答案:ABC。解析:D属于基本单位。

69.下列符号中,正确表示电阻率单位欧姆米的有()

A.Ω·m

B.Ω×m

C.Ωm

D.Ω&m

参考答案:AC。

70.下列计量器具中,测量标准包括()

A.计量基准

B.一级标准物质

C.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D.工作计量器具

参考答案:ABC。

71.下列各组术语中,描述测量仪器计量特性的有()

A.稳定性,仪器漂移,分辨力

B.系统误差,测量误差,准确度

C.仪器偏移,鉴别阈,准确度等级

D.鉴别阈,灵敏度,最大允许误差

参考答案:ACD。

72.测量不确定度可以表征测得值的()

A.准确程度

B.分散程度

C.可靠程度

D.可信程度

参考答案:BD。

73.下列表示形式中,可作为测量仪器示值的有()

A.实物量具的赋值

B.编码输出的码形图

C.电子仪器发出的声响

D.仿真输出显示器上指示的位置

参考答案:ABCD。解析:示值可用可视形式或声响形式表示,也可传输到其他装置。

74.测量仪器A与B的标尺均为线性标尺,A的标尺长度为100mm,标尺间距为2mm,测量范

围为(0~100)mA;B的标尺长度为100mm,标尺分度数为25,测量范围为(0~100)mA。下列判定结论中,正确的有()

A.测量仪器A的鉴别阈为2mm

B.测量仪器B的鉴别阈为4mm

C.测量仪器A的分辨力为1mA

D.测量仪器B的分辨力为2mA

参考答案:CD。

75.为了减小测量仪器的死区,可采取的方法有()

A.提高灵敏度

B.增加机构阻尼

C. 降低灵敏度

D.减少机构阻尼

参考答案:AD。

76.下列因素中,与测量仪器的仪器漂移无关的有()

A.仪器本身的稳定性

B.被测量量值的大小

C.被测量变化的速率

D.已知影响量的变化

参考答案:BCD。解析:在漂移的过程中示值的变化既与被测量的变化无关,也与影响量的变化无关。

77.下列关于测量标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几个不同类的量可以由一个测量标准来实现

B.给定量的定义可通过有证标准物质复现

C.实物量具可作为测量标准

D.测量标准可以是文本标准

参考答案:ABC。解析:几个同类量或不同类量可由一个测量标准实现。测量标准是具有一定形态的实体,而不是文本标准。

78.根据《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应策划并在受控条件下进行检定,校准和检测。下列规定中,属于受控条件的有()

A.保持所要求的环境条件

B.使用具备资质和能力的人员

C.应用经确认有效的检定规程,校准规范和型式评价大纲等技术规范

D.使用经检定合格或校准满足要求的计量标准,测量仪器和试验设备

参考答案:ABCD。解析:此外还有可获得所要求的信息资源、合适的结果报告方式、按规定实施质量控制。

79.根据《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应对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的有

效性进行监控。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有()

A.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重复检定,校准和检测

B.分析检定结果的合格率

C.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

D.参加能力验证

参考答案:ACD。解析:此外还有利用相同的方法进行重复检定,校准和检测,定期使用一级或二级有证标准物质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对留存物品进行再检定、校准或检测,分析一个物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

80.根据《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每份检测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下列关于这些信息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追溯测量标准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B.追溯测量条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C.追溯测量方法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D.追溯不合格产品产生的原因

参考答案:ABC

教育法律法规精华知识

教育法律法规精华知识 依法执教——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法律素质 1、依法执教: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的规定,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逐步使教育教学工作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 2、依法执教具有四个特点:①执教主体的特定性;②执教依据的专门性;③执教性质的特殊性;④权利和义务的双重性。①依法执教的主体是特定的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只能是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中任教的教师和其他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员;②作为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实施教育的教师的执教活动,必须依照教育法律进行并受教育法律调整和规范;③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行为,既不能任意行使也不能随意放弃,而是集权利处义务为一体,表现为权利和义务的双重性。 3、当代教育为什么必须依法执教?(或简述当代教师依法执教的义务)答:当代教师依法执教是因为:①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②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③教师法律素质的亟待提高;④教师以德执教的必然要求;⑤教师依法维权的迫切需要。 4、简述全国人大制订教育法律有哪几部?答:全国人大制订教育法律有:①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②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④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⑤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⑥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⑦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与教育有关法律《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 5、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颁布实施至今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0年。 6、“依法执教”和“以法执教”区别:依法执教是指依据法律来进行执教活动,其内容和形式都必须符合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具体规定。以法执教则是指运用法律手段进行执教活动,它侧重于法律形式的应用。 【教师资格证考试】

水法规知识竞赛题.doc

水法规知识题库 一、填空(简答)题 1、《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制度。 答案:取水许可和有偿使用制度 2、《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管理体制。 答案: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 3、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申请领取,并缴纳,取得取水权。 答案:取水许可证;水资源费 4、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时,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同时、同时。 答案: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5、跨行政区域的湖泊,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管理。 答案:共同的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 6、无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如何确定? 答案:无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为两岸的河口线以内的坡面、滩地、水域、沙洲。 7、防洪工作实行什么原则? 答案:全面规划、统筹兼顾。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8、单位和个人应当节约用水,有权检举控告违法开采、破坏和_____________的行为。 答案:污染地下水资源 9、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应当优先安排用水,合理分配农业、工业和生态环境用水。 答案:城乡居民生活用水 10、需要取用地下水的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报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前,

应当向建设项目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取水许可预申请,并附具什么报告书? 答案:附具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11、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应当服从安排,实行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防洪总体安排;兴利与除害相结合 12、取水许可证不得转让。取水许可证登记事项发生变化的,被许可人应当到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手续。 答案:变更手续 13、开采矿藏或者建设地下工程,必须对不同含水层进行封隔。 答案:进行止水封隔 14、《水土保持法》于_________,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__________次会议修订? 答案:2010年12月25日;第十八次 15、修订后的《水土保持法》自____________起施行? 答案:2011年3月1日 16、《水土保持法》所称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_____措施。 答案:预防和治理 17、__________________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水土保持工作? 答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 18、开办生产建设项目或者从事_____________活动造成水土流失的,应当________。 答案:其他生产建设;进行治理 19、开办生产建设项目或者从事其他生产建设活动,损坏水土保持设施、地貌植被,不能恢复原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应当缴纳____________,专项用于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 答案:水土保持补偿费

统计学问答题

统计学简答题 1、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不同?品质标志可否加总? 品质标志是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不是数量的,只能用文字表现。 数量标志是可用数值表示的特征。 品质标志不可以加总。 2、统计指标和标志有何区别与联系? 联系:○1标志是总体指标的来源和基础,指标是标志的综合。 ○2数量标志与指标之间存在变换关系。 区别:○1说明的对象不同。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指标说明统计总体数量特征。 ○2表示方法不同。品质标志用文字表示,数量标志用数值表示,指标都用数值表示。 3、简述统计的含义。 统计工作:指利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和分析和提供关于社会经济现象数量资料的工作的总称,是统计的基础,一般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环节。 统计资料:指通过统计工作取得的、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据资料的总称。 统计科学:也称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概括,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4、试述统计学研究的对象和统计学的特点。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特点:总体性、数量性、具体性、社会性。 5、如何理解变异和变量的含义? 变异是可变标志的标志表现由一种状态变到另一种状态,标志和指标的具体表现不同。 变量是以数值来反映现象特征的抽象化概念,包括数量标志和所有统计指标。 6、什么是统计指标体系?有哪些表现形式? 统计指标体系是具有内在联系的一系列指标构成的整体,包括基本统计指标体系和专题统计指标体系。 表现形式:数学等式关系、互相补充关系、相关关系。 7、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这三种非全面调查的区别是什么? ○1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 重点调查:根据重点单位的标志总量是否占全部单位总量的绝大比重。 抽样调查:按随机原则从总体单位中抽取一部分。 典型调查:具有代表性的少数单位,具有突出特征。 ○2调查目的不同。 重点调查:了解总体基本情况。 抽样调查:了解总体全面情况。 典型调查:了解总体一般情况。 ○3推算总体指标的准确性和可靠程度不同。 抽样调查可保证推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典型调查难以保证推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统计法律法规讲课稿

统计法律法规讲课稿 统计法律法规讲课稿 大家好,今年年报工作布置会的第一讲又是法律法规,今年××局长要求我们要讲执法检查,而且要结合案例讲,下面我就用几个案例给大家来分析一下,看看企业在执法检查中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根据市执法队工作安排,今年我局的执法检查任务是350家单位,差错率在5%以上的单位125家,工业有12家,建筑业7家,房地产业4家,商业48家,服务业54家.已经立案,正在处理的单位66家,立案率23.4%。 一、产生差错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被查单位统计人员更换频繁,企业负责人对统计工作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造成统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减弱;我们检查了一家会计事务所,检查的是“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指标:上报数30259元,检查数40060元,瞒报9801元,差错率 24.5%。原因是: 这个企业规模特别小,领导也不重视统计工作,统计工作由财务人员兼着,财务人员也不固定,今天来明天走,经济普查培训时是一个人,填表时又换了另外一个人,对指标一点都不理解,凭着自己那点财务知识,随便就把统计报表给填报了,结果把支付给个人的手机费和公交车月票费漏掉了。 2、统计人员对统计指标理解不清,这就使其在填报统计数据时没有足够的把握确保统计数据填报的真实性;有一家商业企业,检查出“本年应交增值税”指标:

上报数210千元,检查数是1945千元,虚报1945千元。原因是: 这个单位统计人员对统计指标根本就不理解,我们要求上报的“本年应交增值税”指标,不包括上年度的留抵税额,当年发生了多少,就是多少,销项减进项,我们检查的时候,那个企业的统计还在那想我的税还没抵扣完呢,我实际交的税就是这么多,他就是对指标理解不清楚,他没有想我们的制度要求报的是当期发生额。 3、统计人员责任心不强,不重视统计工作,造成统计数据差错。我们参加市局集中执法检查,在郊区遇到过这样一家企业,接待的人是这家企业的经理,很年轻的一个小伙子,跟他说了半天,“我们北京市统计局的执法检查人员,要对你们单位的经济普查数据进行执法检查,这是我们2个人的执法检查证,报表是你报的吗?”“不 是”“那你把财务人员叫出来,我们问她一些报表的情况”“你们问我吧,她什么也不懂,我们是个家族企业,她是我家的亲戚”,我们说,不行,结果把统计人员叫出来一问,还是什么都不知道,查什么指标都不对,问她怎么报的也记不清了,最后就取了几个主要指标的差错结束检查。这个案例是典型的统计人员责任心不强。 4、企业人员不重视统计工作,负责人对报出的统计数据不进行审批,造成统计数据没有依据可查。我们检查了一家房地产开发业企业,检查有差错的指标是“利润总额”指标: 上报数是-106032千元,检查数是-104407千元,瞒报1625千元。原因是: 该单位一直不重视统计工作,统计人员报出数据没有依据。

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一、教育法的含义和特征 含义:广义的教育法是指一切调整教育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所有的教育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教育的规定。狭义的教育法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制定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即教育法律。 特征:1教育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2教育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3教育法规定了教育主体的权力和义务;4教育法的实现由国家强制力作保障;5教育法为教育关系为特有的调整对象;6教育法的调整方法具有自身的特点。 二、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1、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 2、体现教育的民主性; 3、保障教育的公共性; 4、确保教育的战略地位; 5、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教育法的渊源和体系 1、教育法的主要渊源:1宪法,2教育法律,3教育行政法规,4地方性教育法规,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教育规则。 2、教育法的体系:1教育法体系的横向结构:教育基本法、基础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社会教育法、学位法、教师法、教育投入或教育财政法;2教育法体系的纵向结构:第一层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中关于教育的条款;第二层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教育基本法;第三层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教育单行法;第四层级,国务院制定的教育行政法规;第五层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以及其他法定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教育法规;第六层级,教育部及国务院其他行政部门制定的教育规章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务委会以及其他法定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教育规章。 3、教育法的作用:1指引;2评价;3教育;4保障;5规范;6强制。 4、学习教育法的意义:1落实教育战略地位的需要;2教育立法的需要;3教育执法的需要; 4保障受教育权的需要。 四、教育法律关系含义和特征 含义:是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力和义务关系。 特征:1教育法律关系是依教育法形成的社会关系,是教育法律规范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2教育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关系;3某种教育法律关系的存在,总是以相应的现行的教育法律规范为前提。 五、教育法律关系的分类与构成要素

《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知识竞赛题目附答案

《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 知识竞赛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在答题卡相对应的○内涂黑。30道题,每题2分,共60分)。 1.我国实行的统计管理体制是(B)。 A.统一领导、集中负责 B.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C.分级领导、集中负责 D.分级领导、分级负责 2.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是(A)。 A.《统计法》规定的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独立行使的职权 B.《统计法》规定的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的职责 C.《统计法》规定的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的权利 D.《统计法》规定的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的义务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制定机关是(C)。 A.国家统计局 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现行《统计法》修订通过和施行的时间分别是(D)。 A.1983年12月8日和1984年1月1日 B.1996年5月15日和1984年1月1日 C.2005年12月16日和2006年1月1日 D.2009年6月27日和2010年1月1日 5.《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规定,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在执行经济普查任务时

应当主动出示(B)。 A.统计调查证 B.普查员证和普查指导员证 C.统计工作证 D.身份证 6.统计调查应当按照统计调查制度组织实施,变更统计调查制度内容的(D)。 A.可以报经原审批机关批准或者原备案机关备案 B.不必报经原审批机关批准或者原备案机关备案 C.应当都报经国家统计局批准或者备案 D.应当报经原审批机关批准或者原备案机关备案 7.《统计法》规定,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机关应当对统计调查项目的(C)进行审查。 A.合法性、规范性、科学性 B.合法性、必要性、可行性 C.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 D.必要性、科学性、规范性 8.《统计法》规定,重大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应当(B)。 A.报国务院备案 B.报国务院审批 C.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D.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批 9.《统计法》规定,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当以(D)为基础。 A.重点调查 B.全面调查 C.抽样调查 D.周期性普查 10.根据《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地方、部门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领导人员,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严重失实的统计数据,应当发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本课程复习题所提供的答案仅供学员在复习过程中参考之用,有问题请到课程论坛提问。 本复习题页码标注所用教材为: 福师1203考试批次《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体育运动会中各个项目的名次为“第1名,第2名,第3名……”,这一变量属于()。 A、称名变量 B、顺序变量 C、等距变量 D、比率变量 2、某次考试之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求得第46百分位数是64分,这意味着考分高于64分的考生人数比例 为()。 A、36% B、46% C、54% D、64% 3、下列分类是属于按照解释结果的参照点划分的() A、形成性与总结性测量与评价 B、智力与成就测量与评价 C、常模参照与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 D、诊断性与个人潜能测量与评价 4、标准分数Z与百分等级之间关系()。 A、可以互相推出 B、没有关系 、 C、百分等级PR大于Z分数 D、在一定条件下Z分数和PR值一一对应 5、在正态分布中,已知概率P(0<Z≤=,试问:概率P(Z>)的值为()。 A、B、C、D、 6.下列分类属于按照教学时机划分的是() A、形成性与总结性测量与评价 B、智力与成就测量与评价 C、常模参照与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 D、诊断性与个人潜能测量与评价 7.适合于某些用于选拔和分类的职业测验的效度种类是()。 A.时间效度 B. 内容效度 C. 效标关联效度 D. 结构效度 8. 统计学中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是下面哪个选项()。 A、平均差 B、差异系数 C、标准差 D、中数 。 9.某次考试之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求得第90百分位数是78分,这意味着考分高于78分的考生人数比例 为()。 A、90% B、10% C、78% D、22% 10. 考试中对学生进行排名,常见的名次属于什么变量() A、称名 B、顺序 C、等距 D、比率 答案提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考试知识题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考试知识题库 (选择题+答案) (25题,单选13题,多选12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修订通过,自()年1月1日起施行。 A.1984 B.1996 C.1999 D.2010 答案:D.2010 关键词:统计 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50条 2.《统计法》制定的根本目的是保障统计资料的()。 A.真实性 B.准确性 C.完整性 D.及时性 答案:A.B.C.D. 关键词:统计 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1条 3.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实行统计监督。 A.统计调查 B.统计分析 C.提供统计资料 D.统计咨询意见 答案:A.B.C.D. 关键词:统计 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3条

4.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的统计管理体制。 A.统一管理 B.各负其责 C.统一领导 D.分级负责 答案:C.D. 关键词:统计 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4条 5.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独立行使()的职权,不受侵犯。 A.统计调查 B.统计咨询 C.统计报告 D.统计监督 答案:A.C.D. 关键词:统计 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6条 6.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应当予以保密。 A.国家秘密 B.商业秘密 C.个人信息 D.一般材料 答案:A.B.C. 关键词:统计 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9条 7.统计调查项目包括()。

教育法律法规重要知识点梳理

教育法律法规重要知识点梳理 教育是国家的事业,为了保障这一事业,国家颁布并实施了多项教育法律法规,而这也成为了各地教师招聘考试的重要考点,因为只有了解了教育法律法规,教师们才有可能做到依法执教。通过对以往各地真题的分析,我们总结出了一些规律,下面我们将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教育法律法规常考知识点分类;二.重要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整理。 一、教育法律法规常考知识点分类 1、颁布及施行时间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法律是(A)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教师资格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的时间是(A) A 2006年 B 2000年 C 1996年 D 1986年 2、数字类考题 国家实施的义务教育年限是(D) A 6年 B 7年 C 8年 D 9年 我国法律规定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B)周岁的公民 A 16 B 18 C 14 D 20 3、权责类知识 某小学为追求升学率,将低年级成绩最差的三名学生除名,该小学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C) A人格尊严 B隐私权 C受教育权 D身心健康权 某教学点张老师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太少的情况,打破传统课堂讲授惯例,进行讨论式教学改革。张老师这样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赋予他的(B) A科学研究权 B教育教学权 C管理学生权 D民主管理权 4、重点法条出处 为了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我国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对此专设一章作了原则性规定的法律是(D) A《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下列法律法规中将教师视为专业人员的是(B)

2017年《统计法》《统计法实施条例》知识竞赛题

2017年《统计法》《统计法实施条例》知识竞赛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在答题卡相对应的○内涂黑。20道题,每题2分,共40分) 1.统计人员应当对其负责收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 A )负责。 A.一致性 B.及时性 C.完整性 D.真实性 2.统计调查中取得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原始资料,应当至少保存(B )。 A.1年 B.2年 C.5年 D.10年 3.《统计法》规定,个体工商户拒绝提供统计资料或者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D )。 A.责令停产停业 B.吊销营业执照 C.暂扣营业执照 D.1万元以下的罚款 4.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所需经费由(C )负担。 A.国务院 B.地方人民政府 C.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共同 D.国家统计局 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进行监督检查时,监督检查人员不得少于( A)。 A.2人 B.3人 C.4人 D.5人 6.《统计法实施条例》共有( C )。 A.八章五十四条 B.七章五十四条 C.八章五十五条 D.七章五十五条 7.《统计法实施条例》规定,审批机关应当自受理统计调查项目审批申请之日起( D)作出决定。 A.5日内 B.10日内 C.15日内 D.20日内 8.乡、镇统计人员的调动,应当征得( B )的同意。 A.县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C.本级人民政府 D.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在统计业务上以( A )的领导为主。 A.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B.本级人民政府 C.上级人民政府 D.本级人民政府或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10.我国实行的统计管理体制是( B )。 A.统一领导、集中负责 B.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C.分级领导、集中负责 D.分级领导、分级负责 11.统计调查对象中对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的是( C )。 A.统计人员 B.统计部门负责人 C.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 D.会计人员 12.《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 D )。 A.应当全部公开,供社会公众查询 B.应当全部保密,不予公开 C.可以公开,但不允许社会公众查询 D.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应当及时公开,供社会公众查询 13.国家统计标准由(D ) A.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制定 B.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C.国家统计局或者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制定 D.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共同制定 14.对未标明《统计法》所规定的法定标识的统计调查表,统计调查对象(C )。 A.有义务填报 B.在统计机构说明情况后必须填报

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一、教育法的含义和特征 含义:广义的教育法是指一切调整教育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所有的教育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教育的规定。狭义的教育法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制定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即教育法律。 特征:1教育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2教育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3教育法规定了教育主体的权力和义务;4教育法的实现由国家强制力作保障;5教育法为教育关系为特有的调整对象;6教育法的调整方法具有自身的特点。 二、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1、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 2、体现教育的民主性; 3、保障教育的公共性; 4、确保教育的战略地位; 5、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教育法的渊源和体系 1、教育法的主要渊源:1宪法,2教育法律,3教育行政法规,4地方性教育法规,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教育规则。 2、教育法的体系:1教育法体系的横向结构:教育基本法、基础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社会教育法、学位法、教师法、教育投入或教育财政法;2教育法体系的纵向结构:第一层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中关于教育的条款;第二层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教育基本法;第三层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教育单行法;第四层级,国务院制定的教育行政法规;第五层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以及其他法定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教育法规;第六层级,教育部及国务院其他行政部门制定的教育规章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务委会以及其他法定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教育规章。 3、教育法的作用:1指引;2评价;3教育;4保障;5规范;6强制。 4、学习教育法的意义:1落实教育战略地位的需要;2教育立法的需要;3教育执法的需要; 4保障受教育权的需要。 四、教育法律关系含义和特征 含义:是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力和义务关系。特征:1教育法律关系是依教育法形成的社会关系,是教育法律规范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2教育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关系;3某种教育法律关系的存在,总是以相应的现行的教育法律规范为前提。 五、教育法律关系的分类与构成要素

福师考试批次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同时掷两个骰子,出现11个点的概率为() A、1/6 B、1/12 C、1/18 D、1/36 2、复本信度和重测信度这两种方法的最大差别是()。 A、不是同一批被试 B、计算误差大小 C、不是同一份测验 D、计算方法 3.之所以中学校长不能直接用高考各科原始分数来评价各科教师教学质量,是因为( ) A.考试信度不高 B. 原始分可比性差 C. 考试内容不同 D.考试效度不好 4、测验蓝图设计是关于()。 A、测验内容和试验题型的抽样方案 B、测验内容和考查目标的抽样方案 C、试验时间和测验题目的抽样方案 D、测验时间和考查目标的抽样方案 5、若根据题目答案的范围和评分误差的大小,可以把测验题目分为()。 A、选择题和填空题 B、选择题和供答题 C、客观题和主观题 D、论文题和操作题 6.简单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它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 A. 分布范围 B. 差异大小 C.整体取值水平 D. 离散程度 7.标准分数Z与百分等级之间关系()。 A、可以互相推出 B、没有关系 C、百分等级PR大于Z分数 D、在一定条件下Z分数和PR值一一对应 8、某次考试之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求得第46百分位数是64分,这意味着考分高于64分的考生人数 比例为()。 A、36% B、46% C、54% D、64% 9.下列分类是属于按照解释结果的参照点划分的() A、形成性与总结性测量与评价 B、智力与成就测量与评价 C、常模参照与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 D、诊断性与个人潜能测量与评价 10.在正态分布中,已知概率P(0<Z≤1.96)=0.4750,试问:概率P(Z>1.96)的值为()。 A、0.9750 B、0.9500 C、0.0500 D、0.0250 答案: 1.C 2.C 3.C 4.B 5.C 6.C 7.D 8.C 9.C 10.B 二、绘制统计图(共10分) 组别组中值次数(f)相对次数 55—59 57 2 0.04 50—54 52 3 0.06 45—49 47 2 0.04 40—44 42 6 0.11 35—39 37 13 0.25 30—34 32 11 0.21 25—29 27 7 0.14 20—24 22 6 0.11 15—19 17 2 0.04

浅谈统计法律法规的学与用

浅谈统计法律法规的学与用 新修订的《统计法》于2010年1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施,这是我国统计法治建设进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是全面推进依法统计的新起点。《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方面的部门规章。通过这一时期对《统计法》和《处分规定》的学习理解,笔者就如何学习好、运用好《统计法》和《处分规定》,谈点个人理解与认识。 一、谈谈如何学习好《统计法》和《处分规定》 统计部门作为《统计法》和《处分规定》的执行机关,要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首要的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统计法》和《处分规定》,这是运用好执行好《统计法》和《处分规定》的前提和基础。新《统计法》共有七章五十条6200字的篇幅,《处分规定》共有15条2000字的篇幅,从字数上看并不多,但要想学深、学透并非易事,需要我们下一翻功夫。 1、要把握好这两部法律法规的立法宗旨和适用主体。这两部法律法规的立法宗旨就是保障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就是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统计法》的适用主体包括各级党政领导、广大统计工作者,各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全体公民,在统计法面前人人平等,每位公民都要依法行事,任何人都没有特权。《处分规定》适用范围主要针对三类主体:一类是管统计、用统计的领导干部。包括地方的领导干部,部门的领导干部,由行政机关任免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领导干部。二类是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三类是统计调查对象。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由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 2、把新修订的《统计法》的突出特点作为重点内容来学。修订后的新《统计法》与旧法比有七个突出特点:一是进一步完善遏制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行政问责制度,为有效防止行政干预统计数据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进一步完善统计数据质量责任制度,使政府统计机构、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真正负起责任,切实提高数据质量;三是进一步加强对统计调查活动的管理,完善了调查项目审批制度,明确统计调查制度的法律地位;四是完善统计资料管理和公布制度,明确对统计数据公布的要求,建立政府部门之间统计资料共享机制;五是严格对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资料的保密制度,切实维护统计调查对象的合法权益;六是强化对

关于法律考试题目

本套测试题与司法考试等题目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考答题者的记忆力,因而允许答题者在答题期间使用能够上网的电脑查找资料;其次,它的考察重点不在于理论分析而在于答题者的法律实践经验,例如专业分析、总结概括、预测力、创造力和平衡力等等,均要求答题者从实践角度出发给出解决方案, 分数分别代表: (一)50分以下 说明答题者的法律专业基础和知识体系均有所欠缺,尚不具备从事法律专业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和技能,建议答题者重新认真学习法理学、逻辑学以及大学法律本科教育的各门课程。学习过程当中应当注意摒弃那种“重原理、轻应用”和“重概念、轻法条”的做法,注意以客户目标为出发点,紧扣实践问题和情况开展学习和研究。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通过网络等各种途径,留意各种热门法律问题的讨论、分析和研究,加强自己的法律专业实践经验。 (二)50-60分 说明答题者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水平和基本素质,可以申请律师助理职位,但非常缺乏实践经验,建议进修专门的律师执业技能培训课程以及在日常工作当中注意积累。根据以往的测试统计结果表明,答题者得分较差的项目全面覆盖各个项目,不少项目可能会获得零分,例如:想象平衡技能当中的预测、创造和平衡能力;文字表达技能当中的书面转换能力、严谨程度和陈述顺序等,这些项目都是答题者需要在短期内着重提高的技能。 (三)60-80分 说明答题者的专业水平和实践经验相当于从事法律专业工作1-3年,对法律专业写作有局部认识但缺乏方向感和整体大局观,仍然缺乏运用实践经验综合判断和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必要技能。根据以往的测试统计结果表明,答题者在法律研究技能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分析判断技能表现一般;在想象平衡技能方面有进步,但总体表现不佳;在文字表达技能方面,细节纠正能力有加强,但严谨程度和陈述顺序方面往往表现较差,尤其需要注意改进。 (四)80分或以上 说明答题者的专业水平和实践经验相当于从事法律专业工作3年或以上,写作技能处于中上水平,能够相对独立地进行法律研究、分析判断和文书写作。根据以往的测试统计结果表明,答题者在法律研究和分析判断技能方面均能够取得接近满分,在文字表达技能方面总体表现不错,但在某些分项上例如书面转换、严谨程度和陈述顺序上仍然有所欠缺;在想象平衡技能上,有一定的预测力,但比较缺乏想象力或创造力,需要着重磨炼和提高。 (五)90分或以上 如果得分在90分或以上,那证明你的文书写作水平和技能已经足以跻身中国一流法律专业工作者之列,可以独立从事复杂项目的操作和相应的法律文书写作工作。只要注意多加学习和积累,日后定成大器。此时,你需要注重磨炼的,是基本写作技能之外的其他方面,例如:思维技能、沟通技巧和人脉关系等。 一、做题方法 1、答题者应当个人独立答卷,其他人不得给予任何提示或帮助,如有题目不明白的,自行理解。 2、答题方式为开卷,答题者自行准备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以便答题期间随时上网查找资料。当然,也可以随时翻阅和查找各种参考资料或书籍等。

关于组织开展统计知识竞赛的总结报告

关于组织开展统计知识竞赛的总结报告 ###统计局: 根据###统计局关于转发《###统计局关于组织开展统计知识竞赛的通知》的要求,###高度重视,并于10月25日至11月4日积极开展此次知识竞赛。现将活动总结报告如下: 一、活动组织方式 接到通知的第一时间,立即由领导批示,组织办公室人员制定活动方案; (一)成立由###为组长,办公室###为副组长,办公室其他人员组成的活动小组; (二)分配工作,制定活动主题为学习统计知识,之后再进行知识竞赛。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人员涉及范围及活动历时,做好资料的下载整理和发放,答题卡的下载和裁剪,通知各站所相关事宜; (三)制定学习方法,一是于28日至29分时段统一组织局机关及各站所人员集中学习,二是将资料发放到每一个人手中,督促他们自主学习。 二、活动宣传途径 此次活动涉及人员较多,除局机关及各站所之外,还组织##公司,##公司等人员加入。在通知文件的涉及网站上下 - 1 -

载《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统计执法检查规定》、《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等法律法规,本着“简洁有效”的方式,将材料发放到各站所及人员中,文件传阅、电话通知、粘贴宣传画报的方式,力所能及的响应此次竞赛。 三、参与人员情况 此次竞赛共136人参与,其中局机关及各站所共128人,组织###公司5人,###公司3人。 四、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此次为期11天的统计法知识竞赛,局机关及各站所人员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统计法律法规,把以往存在的知识薄弱环节加以强化,从而对统计知识体系有了深刻认识。统计法对国家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开展类似的知识竞赛,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除专业业务以外的知识,也能在本单位内部形成合力,凝结人员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的能力。本单位在统计农业生产资料上面,也应该按照《统计法》等法律法规,真实确切地反映农业发展情况。不但如此,通过此次竞赛,还带动了一些社会公众参与,使他们也能学习到平时接触不到的知识,丰富了知识储备。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此次竞赛组织不够全面,局全体职工干部未能全体参与,因##工作繁忙复杂,时间间隙狭窄,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涉及所有人员;二是带动社会公众面较小,由于宣传 - 2 -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之“教育法律法规”精选试题

1、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是在( )。 A.1904年 B.1922年 C.1949年 D.1986年 2、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B.教师的专业化尝试是从建立专门的师范培训机构开始的 C.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是在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上确定的 D.对于非师范院校毕业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公民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应当进行面试和试讲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 )通过。 A.1985年 B.1993年

C.1995年 D.1999年 4、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 )。 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提高人的道德素质 C.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D.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 [page]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 )管理。 A.教育部门 B.学校自己 C.地方人民政府 D.国务院行政部门 7、下列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 C.学校不得分重点班与非重点班 D.县级人民政府编制预算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不得向任何学校倾斜。 8、“四有、两爱、两精神”的教育目的出自( )。 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017年《统计法》《统计法实施条例》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7《统计法》《统计法实施条例》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在答题卡相对应的○内涂黑。20道题,每题2分,共40分) 1.统计人员应当对其负责收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负责。 A.一致性 B.及时性 C.完整性 D.真实性 2.统计调查中取得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原始资料,应当至少保存()。 A.1年 B.2年 C.5年 D.10年 3.《统计法》规定,个体工商户拒绝提供统计资料或者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 A.责令停产停业 B.吊销营业执照 C.暂扣营业执照 D.1万元以下的罚款 4.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所需经费由()负担。 A.国务院 B.地方人民政府 C.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共同 D.国家统计局 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进行监督检查时,监督检查人员不得少于()。 A.2人 B.3人 C.4人 D.5人 6.《统计法实施条例》共有()。 A.八章五十四条 B.七章五十四条 C.八章五十五条 D.七章五十五条 7.《统计法实施条例》规定,审批机关应当自受理统计调查项目审批申请之日起()作出决定。 A.5日内 B.10日内 C.15日内 D.20日内 8.乡、镇统计人员的调动,应当征得()的同意。 A.县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C.本级人民政府 D.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在统计业务上以()的领导为主。 A.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B.本级人民政府 C.上级人民政府 D.本级人民政府或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10.我国实行的统计管理体制是()。 A.统一领导、集中负责 B.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C.分级领导、集中负责 D.分级领导、分级负责 11.统计调查对象中对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的是()。 A.统计人员 B.统计部门负责人 C.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 D.会计人员 12.《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 A.应当全部公开,供社会公众查询 B.应当全部保密,不予公开 C.可以公开,但不允许社会公众查询 D.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应当及时公开,供社会公众查询 13.国家统计标准由()。 A.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制定 B.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多元统计问答题

一、无序分类哑变量量化 又称虚拟变量(Dummy Variable),又称虚设变量、名义变量或哑变量,是量化了的质变量,通常取值为0或1。 在研究一个因变量的时候,解释变量中除了定量变量,有时候会有一些定型变量,比如性别、年龄、宗教、民族、婚姻状况、教育程度等。这些定性变量也可以成为指标变量、二元变量或分类变量。此时需要使用虚拟变量。 引入哑变量可使线形回归模型变得更复杂,但对问题描述更简明,一个方程能达到俩个方程的作用,而且接近现实。如果某个因素有n种选择,则将其用哑变量引入模型时,要设置n-1个哑变量,以避免完全的多重共线性。如性别的选择有两种,则引入一个哑变量,是男则数值为1,否则为0,当然也可以设置为女为1,否则为0。季节的选择有4个,则引入3个哑变量,哑变量1:春为1,否则为0;哑变量2:夏为1,否则为0;哑变量3:秋为1,否则为0。 当自变量为无序分类即名义分类变量比如血型,A型、B型、AB型、O型之间是平等的,不存在大小问题。这时,需要把原来的多分类变量转化为(水平数—1)个哑变量并进行编码,每个哑变量只代表两个级别或若干个级别间的差异。哑变量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⑴哑变量是同时存在,其统计学意义是相对而言的。⑵哑变量有无意义可采用加与不加入哑变量的偏回归平方和F检验确定。 二、多重共线性交互效应的处理方法 所谓多重共线性(Multicollinearity)是指线性回归模型中的解释变量之间由于存在精确相关关系或高度相关关系而使模型估计失真或难以估计准确。多重共线性检验的检验指标为容许度(Tolerance)和方差膨胀因子(VIF)。 多重共线性的解决方法:(1)排除引起共线性的变量——找出引起多重共线性的解释变量,将它排除出去,以逐步回归法得到最广泛的应用;(2)差分法——时间序列数据、线性模型:将原模型变换为差分模型;(3)减小参数估计量的方差——岭回归法(Ridge Regression)。 1:逐步回归法:剔除变量;2:岭回归方法:有偏估计;3:主成分分析:降维,提取信息;4: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原理与主成分方法相似;5.差分法;6.重新定义方程。 多重共线性是指一些自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这些自变量通常是相关的,如果相关程度非常高,使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方程就有可能失效,引起下列不良后果: ⑴参数估计值的标准误变得很大,从而t值变得很小。 ⑵回归方程不稳定,增加或减少某几个观察值,估计值可以发生很大变化。 ⑶t检验不准确,误将应保留在方程中的重要变量舍弃。 ⑷估计值的正负符号与客观实际不一致。 多重共线性的可从以下几方面识别: ⑴变量的重要性与专业不符 ⑵R2高,但各自变量对应的回归系数均不显著。 ⑶方差膨胀因子(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s ,VIF) >10 ⑷回归系数的符号与专业知识不符 多重共线的处理方法有:精简变量法;逐步回归判别法;主成份回归法;无应变量的多元分析;相关分析。 当某因素的各单独效应随另一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时,则称这两个因素间存在交互效应。检验两变量间有无交互作用,普遍的做法是在方程中加入它们的乘积项再做检验。如考察X1、X2间的交互作用,可在模型中加入X1X2项。或是通过两因素不同水平的均数作线图,得到交互效应图,若图中两条直线几乎平行,则说明A、B两交互效应很小或不存在。反之,若两条直线互不平行,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总结

复习时要侧重时间、部门、法律责任和具体数字。 第一章教育法律基础 教育法规概述 一、内涵:教育法规即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章等 规范性文件的总和。是一切调整教育关系的法律规范的 总称,是现代国家管理教育的基础和基本依据。 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具有共同目的,都决定与上层建筑 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的不同点:两者主体不一样,执行 方式不相同;法规效力比较强,政策适用比较广;法规 政策有区别,解决问题不一样 二、类型 1、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创制方式和表达方式) 2、根本法和普通法(效力等级和内容重要程度) a、《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具有最 高法律效力的法律是根本法也叫基本法 b、《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 的根本法、基本法 3、实体法和程序法(法规的内容) 4、一般法和特殊法(适用范围) 三、体系结构(纵向结构) 宪法(根本大法、母法);教育基本法(教育宪法、教 育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教育单 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2006 年修订;教育行政法规(条例、规定、办法或细则) 《教师资格条例》《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地方性教 育法规(条例、办法、规定、规则、实施细则等)《河 南省义务教育实施办法》 教育法规的层级

1、教育法规的纵向层级: a、宪法中的教育条款 b、《教育法》:1995年由全国人大制定, 又称“教育母法”或“教育宪法” c、部门教育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单 行法律 主要法律及时间: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全国人大通过的,2006年人大常委 会修订,地位稍高)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教育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发布,教 育法实际操作的主体,内容多;有细则、 条例、规定等 e、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地 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省、直辖市、省 会、较大的市),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 备案 f、教育行政规章:最低级别的法规 教育法规体系结构:“一最高,二基本, 三单项,四行政”(《宪法》是教育法 律法规的最高层次,教育基本法是《教 育法》人大常委会指定的单行法律。国 务院制定的是行政法规) 2、横向结构: a、教育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5年 b、基础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 育法》1986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