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系统安装与维修》课标-

《照明系统安装与维修》课标-
《照明系统安装与维修》课标-

《照明系统安装与维修》课程标准

一、适用对象

全日制中职教育层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

二、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技能方向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其前修课程是《电工技术基础》,后续课程是《楼宇安防系统装调》。

三、参考学时

72学时

四、课程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照明线路设备安装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沟通、合作的品质,为学生专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职业知识

(1)了解照明线路的基本知识,识读电气照明平面图。

&

(2)掌握室内配线方式、安装要求及步骤。

(3)了解照明方式与照明种类,掌握选择导线、开关、熔断器等器件的方法,以及照明线路的保护及照明配电方式。

(4)掌握配电图纸的识读方法。

2.职业技能:

(1)安全用电。

(2)能安装简单的照明线路,并会检测和处理常见故障。

(3)能完成室内配线的施工,并进行竣工检查与试验。

(4)能进行照明配电装置的运行管理与维护。

3.职业素养:

(1)巩固专业思想,熟悉职业规范和道德。

(2)培养吃苦耐劳、锐意进取、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的品质。

(3)培养良好的自主能力和计划能力。

(4)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

五、设计思路

本课程主要以企业岗位现场操作所需要具备的技能为主线,充分体现以技术为主线的职教特色;实行项目式教学组合,每个项目均贴近企业岗位现场生产实际,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在完成项目制作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掌握技术,提升能力;贯彻在“评价中学习”的理念,积极推行过程性、形成性评价,考评标准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紧扣专业培养目标,注重学习本课程的基础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原则。

六、课程教学项目

七、项目教学设计

项目一基本照明线路的安装任务一:基本照明线路的安装

任务四:照明线路的检查、测试及常见故障处理

项目二室内配线的安装

项目三

照明配电系统

任务二: 照明线路的保护及照明配电方式

项目四配电图纸的识读任务一: 识读高级住宅配电线路图

八.评价与考核

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其中,过程性评价主要为五项,占50%。过程性评价要重点评价学生对实践训练的参与度。终结性评价主要是笔试、技能考核等,占50%,终结性评价要以学生在生产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核心。

九、实施建议

1.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可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2.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提倡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4.根据学生个性特点与发展的需要,本门课程可灵活采用全班学习、分组学习、合作学习,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5.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对部分技能优秀的学生可以组建兴趣小组,激发知识、技能的拓展提高学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