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六章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

6第六章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
6第六章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

第六章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

试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6.001]基础代谢率测定的原理是()。

A.食物的氧热价海小时耗氧量甘体表面积

B .食物的氧热价>食物的卡价咻表面积

C .食物的氧热价海小时耗氧量>#表面积

D.食物的氧热价海小时耗氧量X食物的卡价

E .每小时耗氧量>食物的卡价咻表面积

[6.002]糖元储存量最多的器官组织是()。

A .肝脏

B .腺体

C .脑组织

D肌肉

E .结缔组织

[6.003]机体摄入并吸收的糖超过它的消耗量时,主要转变为下列哪种物质而储存起来()。

A .肝糖元

B .肌糖元

C .脂肪

D.蛋白质

E ?组织脂质

[6.004]葡萄糖进行无氧分解时,最终分解为()。

A .丙酮酸

B ?乙酰乙酸

C .乳酸

D .侵基丁酸

E . 6-磷酸葡萄糖[6.005]在肝脏中,经糖异生作用合成的糖元()。

A .储存量大

B .是维持血糖水平的重要因素

C .是肝糖元储存的主要形式

D .是机体能源不足时主要能量来源之一

E .以上都不对[6.006]下列关于糖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食物中糖的比例最大

B .糖的消化产物葡萄糖可以糖元形式储存起来

C .肝糖元能维持血糖水平的相对稳定

D .肌糖元作为能源储备,有应急的功用

E .等量的糖、脂肪和蛋白质氧化时,糖释放的能量最多

[6.007]下列哪种物质既是重要的储能物质,又是直接的供能物质()

A . ADP

B . ATP

C .脂肪酸

D .磷酸肌酸

E .葡萄糖

[6.008]正常动物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能量代谢率最低()。

A . 完全静息时

B .睡眠时

C.外界温度为20 C时

D .室温为18?25 C时

E . 进食12 小时以后

[6.009]机体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率()。

A . 与身长xx

B . 与体重xx

C .与体表面积xx

D . 与身长和体重的乘积xx

E .与上述诸因素都无关

[6.010]下列关于机体在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率,错误的是()。

A . 与体表面积xx

B .随着使役强度的加大而增强

c .始终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D .与年龄有关

E .与性别有关

[6.011]患下列哪种疾病时,基础代谢率升高最为明显()。

A.糖尿病

B .细胞增多症

c .白血病

D .甲状腺机能亢进

E .以上都不是

[6.012]机体进行功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最终不转化为体热的是()°A 血液流动

B .胃液分泌

c .神经传导

D .激素分泌

E .肌肉作功

[6.013]对能量代谢率影响最为显著的是因素()。

A .寒冷

B .高温

c .精神活动

D .肌肉运动

E .进食

[6.014]组织细胞主要通过下列哪种方式获取血液中的葡萄糖

()。

A扩散

B .易化扩散

C渗透

D .主动转运

E .吞饮

[6.015]糖的氧热价是()A . 4.0千卡/升

B . 4.3千卡/升

C . 4.7千卡/升

D . 5.0千卡/升

E . 5.6千卡/升

[6.016]一般情况下,糖提供机体所需能量的(

A . 40?50%

B . 50?60%

C . 60?70%

D . 70%以上

E . 80%以上

[6.017]食物的氧热价是指()。

A . 1xx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B . 1xx食物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

c .食物氧化消耗1升氧时所释放的能量

D .氧化1克食物消耗1升氧时所释放的能量

E .以上都不是

[6.018]摄取混合食物时,呼吸商通常为(

A . 0.70)。

)O B . 0.75

c . 0.80

D . 0.82

E . 1.00

[6.019]下列关于呼吸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指机体的耗氧量与呼出CO

2 量的比值

B .求呼吸商时,O

2 与CO

2 的单位用摩尔或升均可

c .糖的呼吸商约为0.8

D .蛋白质的呼吸商约为1.0

E .脂肪的呼吸商约为1.0

[6.020]临床用简单方法测定能量代谢,必须取得的数据是(

A .食物的热价

B .食物的氧热价

c.非蛋白呼吸商

D.—定时间内的耗氧量

E .一定时间内的CO

2 产生量

[6.021]下列有关基础代谢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雄性动物的基础代谢率平均比雌性动物高

B ?幼畜的基础代谢率比成畜的高)。

C ?老龄畜的基础代谢率低

D .体重相同的动物基础代谢率较为接近

E .基础代谢率与体表面积之间具有比例关系

[6.022]实验研究中,常用下列哪项的温度作为深部温度的指标()

A .肝脏

B .小肠

c .食道

D .血液

E .口腔

[6 . 023]体内能源储存的主要形式是()。

A .肝糖元

B .肌糖元

c .脂肪

D .组织脂质

E .蛋白质

[6.024]动物在寒冷环境中,主要依靠下列哪种方式来增加热量()。

A .温度刺激性肌紧张

B .寒颤性产热

C .非寒颤性产热

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

第八章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 第一节能量代谢 新陈代谢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它包括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两个方面。分解代谢时伴有能量的释放,而合成代谢时却需要供给能量,因此,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与能量的转移是密切联系的。通常把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称能量代谢(energy metabolism) 一、能量在体内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 (一)三种营养物质的代谢放能 机体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这些物质 分子结构中的碳氢键蕴藏着化学能,在氧化过程中碳氢键断裂,生成CO 2和H 2 O, 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因此将这些物质又称能源物质。在能源物质中又以糖最为重要,机体所需要的能量70%是由糖氧化分解供给的。 1、糖:体内糖代谢是以葡萄糖为中心进行的,随供氧情况的不同,糖分解供能的途径也不同。 ①氧供应充足葡萄糖可完全氧化释放出大量能量,称糖的有氧氧化。 1mol葡萄糖完全氧化分解可放能2872.3KJ(686kcal),可净合成38molATP ②氧供应不足葡萄糖只能分解到乳酸阶段,释放能量少,称糖的无氧酵解。 1mol葡萄糖经无氧酵解仅供能217.7KJ(52kcal),可净合成2mol的ATP。 糖的有氧氧化是机体主要供能途径,糖酵解虽然释放的能量少,但在缺氧状态是极为重要,(因为这是人体的能源物资惟一不需要氧的供能途径)它能供应一部分急需的能量。 2、脂肪:是体内贮能和供能的重要物质,(体内脂肪的贮存量要比糖多得多。脂肪在细胞内是以甘油三脂的形式存在,当机体需要时,首先被脂肪酶分解成脂肪酸、甘油。脂肪酸可被肝或肝以外的组织氧化分解、利用,脂肪酸供能方式是β氧化,逐步分解成许多乙酰辅酶A而进入糖的氧化途径,彻底分解,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甘油主要在肝被利用,经过磷酸化和脱氢处理而进入糖的氧化分解来供能。) 1mol软脂酸完全氧化,可产生130mol的ATP。 脂肪虽是一个重要的供能物质,但它的充分利用是有赖于糖的正常代谢。所以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还是糖,脂肪在体内重要的功能是贮存能量,体内脂肪的贮存量比糖多得多。 3、蛋白质 是构成机体组织成分的重要物质,作为能量来源是它的次要功能。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长期不能进食或消耗量极大时,机体才依靠蛋白质分解所产生的氨基酸供能,以维持必要的生理功能。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不论是由肠道吸收的氨基酸,还是有机体自身蛋白质分解所产生的氨基酸,都主要用于重新合成机体组织细胞成分,实现组织的自我更新,或用于合成酶,、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而为机体功能则是蛋白质的次要功能。 氨基酸在体内经过脱氨基作用和氨基转换作用而分解成非氮成分和氨基。非氮成分(α-酮酸)可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功能;氨基则作为尿氮成分从尿中排出,由于氨基未曾完全氧化,它提供的能量也较体外燃烧时少。)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第一节能量代谢 通常把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贮存、转移和利用等,称为能量代谢

由于氨基酸在体内分解中氧化不完全,一部分氨基酸通过转氨基作用,经鸟氨酸循环形成尿素,由肾脏滤过随尿液排出,所以1mol的蛋白质在体内经生物氧化所产生的能量大约与1mol的葡萄糖生成的能量相近。5PCzVD7HxA <四)机体能量代谢的划分 食物燃烧时热量是突然集中释放的,把该热量称为食物的总能,也称粗能。 1.总能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

一、名词解释 1、能量代谢 2、食物的热价 3、食物的氧热价 4、呼吸商 5、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6、基础代谢 7、基础代谢率 8、体温 9、基础体温 二、填空题 1、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食物的、和的氧化分解。一般情况下,机体所需的能量70%来源于。 2、体内最重要的贮能物质是。 3、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和。常温时主要依靠产热,而在运动或劳动时产热占极大比例。 4、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其散热方式有、、、。常温时以散热为主,而在高温时则主要依靠散热。 5、当环境温度在℃范围内变动时,能量代谢水平较低,也较稳定。 6、汗液中NaCl的浓度一般比血浆中的,所以机体因大量发汗而发生的脱水属于脱水。大量出汗时,除补充足够的水分外,还应补充适量的。 7、女子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动,表现为排卵前(卵泡期)期体温降低,排卵后(黄体期)期体温升高,因为此期血液中的水平较高。 8、人体体温之所以能维持在37℃左右,生理学中以学说加以解释。 三、选择题

第一节能量代谢 一、能量代谢的来源和去路 (一)能量的来源 1、机体70%的能量来自 ( A ) A、糖的氧化 B、脂肪的氧化 C、蛋白质的氧化 D、核酸的分解 E、脂蛋白的分解 2、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是( C )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氨基酸 E、甘油三脂 3、机体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E )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氨基酸 E、ATP 4、下列哪种物质即是重要的贮能物质,又是直接供能的物质? C A、葡萄糖 B、肝糖原 C、三磷酸腺苷 D、脂肪酸 E、磷酸肌酸 (二)能量的去路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 (一)与能量代谢测定有关的几个概念 5、食物的氧热价是指 ( B ) A、1克食物氧化时消耗的02量 B、某物质氧化时,消耗1升02所产生的热量 C、1克食物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 D、1克食物氧化时所产生的C02量 E、以上都不是 6、呼吸商是指同一时间内 ( D ) A、耗02量/混合食物 B、混合食物/耗02量 C、耗02量/C02产生量 D、C02产生量/耗02量 E、C02产生量/非蛋白食物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一)肌肉活动

生理学:能量代谢与体温(问答题)

91.简述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去路?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糖(60%~70%)、脂肪(30%~40%)和蛋白质(少量)。生理情况下,体内的糖和脂肪供能,特殊情况下(长期饥饿或体力极度消耗时)靠蛋白质供能。机体能量的去路:营养物质所释放的能量中,热能不能被利用,但对维持体温非常重要,储存在ATP 中的化学能可被机体利用来完成各种生理机能活动,如合成、生长、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神经传导、主动转运等。营养物质在体内转化时,50%以上以热能形式释放出来,剩余的化学能则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键中。所以,机体所消耗的能量最终等于机体产生的热能和所作的外功。 92.间接测热法的原理是什么?人体内营养物质氧化供能的反应与一般化学反应中的定比定律是一致的,根据化学反应原理,即反应物与反应物之间、反应物与产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间接测热法的原理就是利用这种定比关系,查出一定时间内人体氧化分解糖、脂肪、蛋白质各有多少,并测出耗氧量,从而计算出一定时间内机体氧化三大物质的量,再根据有关数据计算该段时间内机体所释放的总热量。 93.什么是非蛋白呼吸商,测定非蛋白呼吸商有何生理意义?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 RQ):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的CO2量与吸入的O2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由于糖、脂肪和蛋白质分子中所含碳氧的比例不同,氧化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氧耗量也不同,所以呼吸商也不同,糖的呼吸商为1.0,脂肪的呼吸商为0.71,蛋白质的呼吸商为0.80。混合食物的呼吸商通常为0.85。非蛋白呼吸商(NPRQ):将整体总的CO2生成量与蛋白质分解的CO2生成量之差除以总耗O2量与蛋白质分解的耗O2之差。根据非蛋白呼吸商的大小,可推算机体糖和脂肪氧化的百分比,并可直接计算氧化某一种物质的耗氧量和二氧化碳的产量。 94.测定耗氧量和二氧化碳产量的方法有几种?每种方法的测定原理是什么?测定耗氧量和二氧化碳产量的方法有闭合式测定法和开放式测定法两种。闭合式测定法通常使用代谢率测定器。该装置的基本原理是在一定的容器中充满氧气,受试者通过通气管和呼吸口瓣将氧气吸入,其呼出气则通过吸收剂吸收其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后,又进入容器。通过记录装置便可查处在一段时间内受试者的耗氧量,另外通过测定吸收剂在试验前后的重量差,便可计算出受试者的二氧化碳产量。开放式测定法是在机体呼吸空气的条件下,采集受试者一段时间内的呼出气,测定呼出气量并分析其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容积百分比,将其与空气比较,就可计算出受试者该时间内耗氧量和二氧化碳产量。 95.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⑴肌肉活动:劳动或运动时,骨骼肌活动加强,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即使轻微的劳动或运动,都将提高代谢率,剧烈运动时期耗氧量可增加10~20倍。⑵精神活动:当精神活动处于紧张状态(烦恼、愤怒、恐惧或强烈情绪激动)时热量可显著增加,这可能是由于不随意肌张力增加,以及某些内分泌激素(肾上腺素等)释放增加引起。⑶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specific dynamic effect):人在进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从进食后1h左右开始)虽然同样处于安静状态,但所产生的热量要比进食前有所增加,各种食物中蛋白质的特殊动力作用最大。⑷环境温度:人处于安静时的能量代谢在20℃~30℃的环境中最稳定,温度高于30℃或低于20℃代谢率

最新生理学第7章能量代谢与体温习题教案资料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体温 2.基础代谢 3.温热性出汗 4.行为性体温调节 5.体温调定点 6.蒸发散热 7.能量代谢 8.食物的热价 9.食物的氧热价 10.呼吸商 11.非蛋白呼吸商 12.基础代谢率 二、填空题 1.体温通常是指_____。 2.相对恒定的体温是进行_____代谢和维持_____的重要条件。 3.在体温的常测部位中,以_____温最高,_____温最低。 4.常温下,安静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是_____。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是_____。 5.人体安静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_和_____。 6.人体的主要散热器官是_____。 7.蒸发散热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 8.出汗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 9.出汗是反射性活动,其基本中枢位于_____;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 10.小汗腺受_____神经支配,其节后纤维为_____纤维。 11.不显汗与汗腺分泌无关,它是通过_____来实现的。 12.致热原能使下丘脑的"调定点"水平_____。

13.醛固酮能_____汗腺导管对NaCl的重吸收。 14.外周温度感受器一部分在_____,另一部分在_____。 15.体温调节的整合中枢位于_____。 16.当下丘脑热敏神经元的兴奋性下降时,体温调定点_____。 17.女子体温在排卵后期_____,这种变动可能与血中_____水平变化有关。 三、判断题 1.基础代谢率是人体正常情况下的最低代谢率。( ) 2.人在清醒、安静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称为基础代谢。( ) 3.正常人体的基础代谢率处于经常的波动之中,这是因为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在不断发生变化。( ) 4.环境温度很低时,人体不存在蒸发散热。( ) 5.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蒸发散热就成了散热的唯一方式。( ) 6.人体在安静状态下,室温20℃时的主要散热方式有辐射。( ) 7.当环境温度变化时,体表温度可随之发生相应的波动。( ) 8.小汗腺受交感神经支配,其节后纤维为胆碱能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 ) 9.女子体温在排卵前升高,在排卵后降低,故女子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化。( ) 10.体温的稳定全靠机体产生热量来维持。( ) 四、各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正常人的直肠温度、腋窝温度和口腔温度的高低应当是( ) A.口腔温度>腋窝温度>直肠温度

生理学-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练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 一、填空题 1.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①、②和③的氧化分解。 2.能量代谢间接测热法的重要依据是①定律和②定律。 3.临床上测定能量代谢的常用方法是测定机体在一段时间内的①,再乘以混合食物的②,从而计算出③。 4.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①和②。常温时主要依靠③产热,而在运动或劳动时④产热占极大比例。 5.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①,其散热的方式有②、③、④和 ⑤ 4种,常温时以⑥散热为主,而在高温时则主要依靠⑦散热。 6.汗液中NaCl的浓度一般比血浆中的①,所以机体因大量发汗而发生的脱水属于 ②性脱水。大量出汗时,除补充足够的水分外,还应补充适量的③。 7.女子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动,表现为①期体温降低,②期体温升高,因为此期血液中③激素水平较高。 8.体温调节中枢在①_____,下丘脑的②是整合机构的中心部位,其中的③可能起调定点作用。 9.环境温度低于20℃时,代谢率①,肌紧张②,产热量③,皮肤血管④,汗腺分泌活动⑤,散热量⑥。 10.在致热源的作用下,视前区-下丘脑前部中的热版神经元兴兴奋的阈值①,体温调定点②,导致发热。 二、选择题 [A型题] 1.体内生物氧化释放的能量,迅速转化为热能者占() A.30%以上 B. 40%以上 C.50%以上 D.60%以上 E.70%以上 2.下列中既是重要的储能物质,又是直接供能的物质是() A.葡萄糖 B.磷酸肌酸 C.脂肪酸 D. ATP E. 蛋白质 3.正常人的能量代谢率在下列情况中最低的是() A.安静时 B.熟睡时 C.室温为18~25℃时 D.进食12h后 E.全身肌肉松弛时 4.影响能量代谢最显著的因素是() A.进食 B.高温 C.肌肉运动

生理学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1.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是: 2.机体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氨基酸 E.ATP 3.对能量代谢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 A.环境温度 B.精神因素 C.肌肉活动 D.进食 E.睡眠状态 4.环境温度在:能量代谢相对稳定: A.20~30℃ B.30~40℃ C.5~10℃ D.10~15℃ E.15~20℃ 5.进食以下哪种食物的产热量最多: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氨基酸 E.甘油三脂 6.基础状态时的温度要求是: A.20~30℃ B.20~25℃ C.5~10℃ D.10~15℃ E .15~20℃ 7.空腹是指:未进食。: A.8小时 B.10小时 C.12小时 D.6小时 E.24小时8.甲状腺激素增多: A.基础代谢加快 B.基础代谢减慢 C.基础代谢不变 D.无法定论 E.都不对9.通常所说的体温是指: A.体表温度 B.深部温度 C.皮肤温度 D.口腔温度 E.腋窝温度10.安静状态下,产热最多的器官是: A.心脏 B.肝脏 C.胃 D.小肠 E.肺11.活动状态下,主要的产热部位是: 2 A.心脏 B.肝脏 C.胃 D.骨骼肌 E.肺12.敷冰袋.戴冰帽是利用: A.传导散热 B.辐射散热 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E.发汗13.酒精擦浴降温属于: A.传导散热 B.辐射散热 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E.发汗14.电风扇是加快: A.传导散热 B.辐射散热 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E.发汗15.人在安静状态下,环境温度达:开始发汗。: A.20℃ B.25℃ C.30℃D .15℃ E.40℃16.中暑的易发条件不包括: A.高温 B.环境空气干燥 C.高湿 D.通风差 E.湿度大 17.测定基础代谢的条件,不包括: A.清晨空腹 B.睡眠状态 C.室温20~25℃ D.昏迷 E.空腹18.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是: A.大脑皮质 B.中脑 C.PO/AH D.脊髓 E.延髓19.关于体温的生理变异,错误的是: A.清晨2~6时最低,午后1~6时最高 B.月经期和排卵日最高 C.儿童高于成年人,老年人又略低于成年人 D.情绪激动.紧张体温会增高 E.昼夜波动幅度不超过1℃ 20.安静状态下,当环境温度升高到30℃左右时,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是: A.辐射散热 B.对流散热 C.发汗 D.传导散热 E.不感蒸发

6第六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

第六章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 试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6.001] 基础代谢率测定的原理是()。 A. 食物的氧热价×每小时耗氧量÷体表面积 B. 食物的氧热价×食物的卡价÷体表面积 C. 食物的氧热价×每小时耗氧量×体表面积 D. 食物的氧热价×每小时耗氧量×食物的卡价 E. 每小时耗氧量×食物的卡价÷体表面积 [6.002] 糖元储存量最多的器官组织是()。 A. 肝脏 B. 腺体 C. 脑组织 D. 肌肉 E. 结缔组织 [6.003] 机体摄入并吸收的糖超过它的消耗量时,主要转变为下列哪种物质而储存起来()。 A. 肝糖元

B. 肌糖元 C. 脂肪 D. 蛋白质 E. 组织脂质 [6.004] 葡萄糖进行无氧分解时,最终分解为()。 A. 丙酮酸 B. 乙酰乙酸 C. 乳酸 D. γ-氨基丁酸 E. 6-磷酸葡萄糖 [6.005] 在肝脏中,经糖异生作用合成的糖元()。 A. 储存量大 B. 是维持血糖水平的重要因素 C. 是肝糖元储存的主要形式 D. 是机体能源不足时主要能量来源之一 E. 以上都不对 [6.006] 下列关于糖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食物中糖的比例最大

B. 糖的消化产物葡萄糖可以糖元形式储存起来 C. 肝糖元能维持血糖水平的相对稳定 D. 肌糖元作为能源储备,有应急的功用 E. 等量的糖、脂肪和蛋白质氧化时,糖释放的能量最多 [6.007] 下列哪种物质既是重要的储能物质,又是直接的供能物质()。 A. ADP B. ATP C. 脂肪酸 D. 磷酸肌酸 E. 葡萄糖 [6.008] 正常动物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能量代谢率最低()。 A. 完全静息时 B. 睡眠时 C. 外界温度为20℃时 D. 室温为18~25℃时 E. 进食12小时以后 [6.009] 机体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率()。 A. 与身长成正比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 1.能量代谢(energy metabolism):生物体内物质代谢中伴随发生的能量的释放、转 移、储存和利用 2.体温调定点(set point):体温的调节类似于恒温器的工作原理,体壳体温作为控 制变量,其变化信息反馈到体温调节中枢,机体通过误差信号调节产热活动和散热活动。下丘脑PO/AH中的温敏神经元的温度敏感性决定了体温调定点水平,一般认为,人的正常体温调定点为37℃。当体温与调定点的水平一致时,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取得平衡;当体温高于调定点水平时,体温调节中枢使产热活动降低,散热活动加强;反之,当体温低于调定点时,产热活动加强,散热活动降低,直到体温回到调定点水平。 (如果某种原因使调定点向高温侧移动,机体便出现发热。如由细菌感染所致的发热就是由于在致热原作用下引起体内一系列反应,结果使体温调定点被重新设置,如上移到39℃,这种现象称为重调定。中暑不是滴) 3.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sm rate,BMR):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 基础代谢率常作为评价机体能量代谢水平的指标。基础状态,是指人体处在清醒、安静、不受肌肉活动、精神紧张、食物及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时的状态。 4.氧热价(thermal equivalent of oxygen):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L O2所产生的热 量,表示某种物质氧化时的耗氧量和产热量之间的关系。 5.测定基础代谢率的原则和意义: 1)原则:测定基础代谢率时受试者应在清醒状态,静卧,无肌紧张,至少两小时以上无 剧烈运动,无精神紧张,餐后12~14小时,室温保持在20~25 ℃的条件下进行。 测定方法采用简化的能量代谢测定法,即将非蛋白呼吸商视为0.82,与之相对应的氧热价为20.20KJ/L,因此只需测定受试者在基础状态下一定时间内耗氧量和体表面积,即可计算出基础代谢率。 2)意义: A.总:基础代谢率是评价机体能量代谢水平的指标。如果相对值在±15%以内,都认为 在正常范围;相对值超过20%,说明可能是病理性变化。

生理学:第七章_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 新陈代谢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与相传伴的能量代谢, 简称代谢。 在物质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与能量的代谢是紧密联系着的。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等,称为能量代谢(energy metabolism )。 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质。这些能源物质分子结构中的碳氢 键蕴藏着化学能,在氧化过程中碳氢键断裂,生成CO和出0,同时释放出蕴藏的能。这些 能量的50%^上迅速转化为热能,用于维持体温,并向体外散发。其余不足50%则以高能磷 酸键的形式贮存于体内,供机体利用。 机体利用ATP去合成各种细胞组成分子、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和其他一些物质;细胞利用ATP去进行各种离子和其它一些物质的主动转运,维持细胞两侧离子浓度差所形成的势能;肌肉还可利用ATP 所载荷的自由能进行收缩和舒张,完成多种机械功。总的看来,除骨 骼肌运动时所完成的机械功(外功)以外,其余的能量最后都转变为热能。例如心肌收缩所 产生的势能(动脉血压)与动能(血液流速),均于血液在血管内流动过程中,因克服血流内、外所产生的阻力而转化为热能。在人体内,热能是最“低级”形式的能,热能不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不能用来作功。 本节主要叙述整个机体的能量代谢测定的原理与方法,基础代谢以及机体在某些状态 下的代谢等问题,不涉及能量代谢的各个方面。 一、能量代谢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能量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中,既不能增加,也不 减少。也就是能量守恒定律。因此,测定在一定时间内机体所消耗的食物,或者测定机体所产生的热量与所做的外功,都可测算出整个机体的能量代谢率(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能量)。测定整个机体单位时间内发散的总热量,通常有两类方法:直接测热法和间接测热法。 (一)直接测热法 直接测热法(direct calormetry )是测定整个机体在单位时间内向外界环境发散 的总热量。此总热量就是能量代谢率。如果在测定时间内做一定的外功,应将外功(机械功)折算为热量一并计入。图7-1是本世纪初Arwater-Benedict 所设计的呼吸热量计的结构模 式图。它是由隔热密封的房间,其中设一个铜制的受试者居室。用调节温度的装置控制隔热 壁与居室之间空气的温度,使之与居室内的温度相等,以防居室内的热量因传导而丧失。这样,受试者机体所散发的大部分热量便被居室内管道中流动的水所吸收。根据流过管道的水

7生理学试题与答案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 1 一、名词解释 1、能量代谢 2、食物的热价 3、食物的氧热价 4、呼吸商 5、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6、基础代谢 7、基础代谢率 8、体温 9、基础体温 二、填空题 1、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食物的、和的氧化分解。一般情况下, 机体所需的能量70%来源于。 2、体内最重要的贮能物质是。 3、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和。常温时主要依靠产热,而在运动或劳动 时产热占极大比例。 4、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其散热方式有、、、。常温时以散 热为主,而在高温时则主要依靠散热。 5、当环境温度在℃范围内变动时,能量代谢水平较低,也较稳定。 6、汗液中NaCl的浓度一般比血浆中的,所以机体因大量发汗而发生的脱水属于脱 水。大量出汗时,除补充足够的水分外,还应补充适量的。 7、女子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动,表现为排卵前(卵泡期)期体温降低,排卵后(黄体期)期体温升高,因为此期血液中的水平较高。 8、人体体温之所以能维持在37℃左右,生理学中以学说加以解释。 三、选择题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 第一节能量代谢 一、能量代谢的来源和去路 (一)能量的来源 1、机体70%的能量来自() A、糖的氧化 B、脂肪的氧化 C、蛋白质的氧化 D、核酸的分解 E、脂蛋白的分解 2、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是()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氨基酸 E、甘油三脂 3、机体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氨基酸 E、ATP 4、下列哪种物质即是重要的贮能物质,又是直接供能的物质?() A、葡萄糖 B、肝糖原 C、三磷酸腺苷 D、脂肪酸 E、磷酸肌酸 (二)能量的去路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 (一)与能量代谢测定有关的几个概念 5、食物的氧热价是指() A、1克食物氧化时消耗的02量 B、某物质氧化时,消耗1升02所产生的热量 C、1克食物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 D、1克食物氧化时所产生的C02量 E、以上都不是 6、呼吸商是指同一时间内() A、耗02量/混合食物 B、混合食物/耗02量 C、耗02量/C02产生量 D、C02产生量/耗02量 E、C02产生量/非蛋白食物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一)肌肉活动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八章能量代谢与体温 选择题 1 1mol葡萄糖在有氧氧化和糖酵解时生成的ATP数量之比为 A 23:1 B 19:1 C 16:1 D 14:1 E 12:1 2 体内组织器官主要依靠糖的有氧氧化供能的是 A脑和心肌 B 心肌和骨骼肌 C 平滑肌和消化腺 D 心肌和平滑肌 E 肾和肾上腺 3 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A 糖 B 脂肪 C 蛋白质 D 三磷酸腺苷 E 磷酸肌酸 4 蛋白质的营养学热价为 A 15.26kJ/g B 16.7kJ/g C 17.15kJ/g D 17.99kJ/g E 23.43kJ/g 5 主要依靠糖的无氧酵解供能的是 A 红细胞 B 脑 C 骨骼肌 D 平滑肌 E 脂肪组织 6 糖尿病患者的呼吸商接近于 A 0.6 B 0.7 C 0.8 D 0.85 E 1.0 7 人在长期饥饿下,呼吸商接近于 A 0.6 B 0.7 C 0.8 D 0.85 E 1.0 8 人在摄取混合食物时,呼吸商接近于 A 0.6 B 0.7 C 0.8 D 0.85 E 1.0 9 糖在体内转化为脂肪时,其呼吸商将 A 变小可不足0.6 B 由1变为0.85 C 由1变为0.7 D 不变仍为1 E 变大,可超过1 10 应用间接测热法测定能量代谢时,需测定受试者的 A 耗氧量和CO2产生量 B 食物的热价和氧热价 C 食物的热价和呼吸商 D 食物的氧热价和非蛋白呼吸商 E 食物中三大营养物质的比例 11 临床上常用简便的能量代谢测定法,通常只测定 A 食物的营养学热价 B 食物的氧热价 C 非蛋白呼吸商 D 单位时间内耗氧量 E 单位时间内CO2产生量 12 下列哪项对能量代谢影响最为显著 A 环境温度升高 B 环境温度降低 C 进食活动 D 肌肉活动 E 精神活动 13 在体内,主要用于供能营养物质是

生理学第七章_能量代谢与体温_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能量代谢(energy metabolism) 2.食物的热价(thermal equivalent of food) 3.食物的氧热价(thermal equivalent of oxygen) 4.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 RQ) 5.非蛋白呼吸商(NPRQ) 6.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specific dynamic effect) 7.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 8.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sm rate,BMR) 9.体温(body temperature) 10.辐射散热(thermal radiation) 11.传导散热(thermal conduction) 12.对流散热( thermal convertion) 13.蒸发散热(evaporation) 14.不感蒸发(insensible perspiration) 15.可感蒸发/发汗(sensible perspiration/ sweating) 16.自主性体温调节(autonomic thermoregulation) 17. 温度习服(temperature acclimation) 二、填空题 18.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测定在一定时间内机体所消耗的____或者测定机体所产生的____ 与所作的外功,都可测算出整个机体的能量代谢。 19.能量代谢的间接测热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反应物的量和产物的量之间的____关系,计算一定时间内整个机体所释放出来的____。 20.机体内氧化分解的蛋白质可由____除以____得到。 21.体温是指机体的____温度,临床上常用____的温度来代替体温。 22.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和____。 23.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在____,其主要部位是____。 24.在致热源作用下,下丘脑-视前区中的热敏神经元反应曲线的斜率____,调定点____ 导致发热。 三、选择题 A 型题 25.糖元储存最多的组织或器官是 A.肝脏 B.脑 C.肌肉 D.脂肪组织 E.血液 26.机体吸收的糖元远超过消耗量时,其主要的储存形式是: A.肝糖原 B.肌糖元 C.血糖

生理学第7章能量代谢与体温习题教学文案

生理学第7章能量代谢与体温习题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体温 2.基础代谢 3.温热性出汗 4.行为性体温调节 5.体温调定点 6.蒸发散热 7.能量代谢 8.食物的热价 9.食物的氧热价 10.呼吸商 11.非蛋白呼吸商 12.基础代谢率 二、填空题 1.体温通常是指_____。 2.相对恒定的体温是进行_____代谢和维持_____的重要条件。 3.在体温的常测部位中,以_____温最高,_____温最低。 4.常温下,安静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是_____。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是_____。 5.人体安静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_和_____。 6.人体的主要散热器官是_____。 7.蒸发散热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 8.出汗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 9.出汗是反射性活动,其基本中枢位于_____;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 10.小汗腺受_____神经支配,其节后纤维为_____纤维。 11.不显汗与汗腺分泌无关,它是通过_____来实现的。

12.致热原能使下丘脑的"调定点"水平_____。 13.醛固酮能_____汗腺导管对NaCl的重吸收。 14.外周温度感受器一部分在_____,另一部分在_____。 15.体温调节的整合中枢位于_____。 16.当下丘脑热敏神经元的兴奋性下降时,体温调定点_____。 17.女子体温在排卵后期_____,这种变动可能与血中_____水平变化有关。 三、判断题 1.基础代谢率是人体正常情况下的最低代谢率。( ) 2.人在清醒、安静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称为基础代谢。( ) 3.正常人体的基础代谢率处于经常的波动之中,这是因为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在不断发生变化。( ) 4.环境温度很低时,人体不存在蒸发散热。( ) 5.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蒸发散热就成了散热的唯一方式。( ) 6.人体在安静状态下,室温20℃时的主要散热方式有辐射。( ) 7.当环境温度变化时,体表温度可随之发生相应的波动。( ) 8.小汗腺受交感神经支配,其节后纤维为胆碱能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 ) 9.女子体温在排卵前升高,在排卵后降低,故女子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化。( ) 10.体温的稳定全靠机体产生热量来维持。( ) 四、各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能量代谢和体温概述

能量代谢和体温概述 「考纲」 1.能量代谢:①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②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 2.体温:①体温的概念及其正常变动;②体热平衡:产热和散热;③体温调节:温度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学说。 「考点」 1.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显著;精神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蛋白质类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环境温度,在20~30℃的环境温度中,能量代谢最为稳定。 2.基础代谢率比一般安静时低,但并非最低,单位一般以kJ/(m2·h)来表示。基础代谢率的实际数值同正常平均值相比较,一般相差±10%~±15%之内,都不属病态。相差在±20%以上者,才有可能是病理变化。 3.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清晨2~6时最低,午后1~6时。成年女子的体温平均比男子高约0.3℃,且其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发生波动,规律为:月经期和卵泡期较低,排卵日最低,黄体期内体温较高。 4.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肝(安静时)和骨骼肌(运动时)。 5.人体散热的主要部位是皮肤。辐射、传导和对流散热的前提条件是皮肤温度高于外界环境温度,散热量的多少均同皮肤与环境间的温差及皮肤的有效散热面积等因素有关,对流散热还与气体的流速有关。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蒸发上升为机体的主要或散热方式。 6.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下丘脑,视前区-下丘脑前部的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起调定点的作用。 「试题」 1.食物的氧热价是指 A.1g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B.1g食物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 C.食物氧化消耗1L氧时所释放的能量 D.氧化1g食物,消耗1L氧时所释放的能量 E.1g食物所含的能量 答案:C 2.由于存在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进食时应注意 A.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B.调整各种营养成分的摄入比例 C.适当增加能量摄入总量 D.适当减少能量摄入总量 E.细嚼慢咽,以减少这种特殊动力效应 答案:C 3.食物中每克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可供给能量(kcal)分别为 A.4,4,9 B.9,4,4 C.4,9,4 D.4,9,9 E.9,9,4 答案:C

生理学习题:7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 选择题 1.糖原贮存最多的器官是 A.肝脏B.腺体C.脑组织D.肌肉E.结缔组织 2.机体摄取并吸收的糖超过它的消耗量时,主要转化为下列哪种物质贮存起来A.肝糖原B.肌糖原C.脂肪D.蛋白质E.组织脂质 3.关于糖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我国人膳食中,糖的比例最大 B.糖的消化产物葡萄糖可以糖原形式贮存起来 C.肝糖原能维持血糖水平相对稳定 D.肌糖原作为能源贮备,有应急的功用 E.1g糖氧化时释放的能量要比等量的脂肪或蛋白质氧化时释放的能量多4.下列哪种物质既是重要的贮能物质,又是直接的供能物质 A.二磷酸腺苷B.三磷酸腺苷 C.脂肪酸D.磷酸肌酸 E.葡萄糖 5.食物的生理热价和物理热价相等的是 A.糖B.蛋白质 C.脂肪D.糖和脂肪 E.糖和蛋白质 6.机体进行功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最终不转化为体热的是 A.血液流动B.胃液分泌 C.神经传导D.激素分泌 E.肌肉做功 7.影响能量代谢率最为显著的因素是 A.寒冷B.炎热 C.精神活动D.肌肉活动 E.进食 8.特殊动力效应最大的食物是 A.糖类B.脂肪 C.蛋白质D.混合食物 E.高脂食物 9.对基础代谢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B.清晨、清醒、空腹、静卧时测定 C.20~25℃环境中能量代谢最稳定 D.基础代谢率与体表面积成正比 E.基础代谢是机体最低的代谢水平 10.正常人能量代谢率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最低 A.完全静息B.熟睡时 C.外界温度为20℃时D.室温为18~25℃时 E.进食12小时以后

11.人体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率 A.与身高成正比B.与体重成正比 C.与体表面积成正比D.与身高和体重的乘积成正比 E.与上述各因素都无关 12.关于人在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率,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与体表面积与正比B.随着劳动强度的加大而增加 C.始终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而减少D.与年龄有关 E.与性别有关 13.一般情况下,糖提供机体所需能量的 A.40~50% B.50~60% C.60~70% D.70%以上 E.80%以上 14.糖的氧热价是 A.4.0Kcal/L (16.8KJ/L) B.4.3 Kcal/L (18.0KJ/L) C.4.7 Kcal/L (19.1KJ/L) D.5.0 Kcal/L (21.0KJ/L) E.5.6 Kcal/L (23.5KJ/L) 15.食物的氧热价是指 A.1g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B.1g食物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 C.食物氧化消耗1L氧气所释放的能量 D.氧化1g 食物,消耗1L氧气时所释放的能量 E.以上都不是 16.摄取混合食物,呼吸商通常为 A.0.70 B.0.75 C.0.80 D.0.82 E.1.00 17.关于呼吸商的叙述,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 A.指机体的耗氧量与呼出的CO2量的比值 B.求呼吸商时,O2与CO2的单位用mol或L均可 C.糖的呼吸商约为0.80 D.蛋白质的呼吸商约为1.0 E.脂肪的呼吸商约为1.0 18.基础代谢率的实测值与正常平均值比较,正常变动范围是A.±5% B.±5~15% C.±10~15% D.±20% E.±20~30% 19.下述有关体温的生理变异,错误的是 A.清晨2~6时最低,下午1~6时最高 B.运动时体温可暂升高 C.女子基础体温排卵之日最高 D.新生儿体温易波动,老年则略有下降 E.儿童略高于成人,女性略高于男性 20.实验研究中,常以下列哪项的温度作为深部温度的指标? A.肝脏B.小肠

生理学第六章笔记:能量代谢和体温

重点提示 本单元2000~2009年约考过l0题,能量代谢5道,体温5道,每年约1道。题量不大,重点掌握能量代谢的相关定义以及体温调定点学说。 考点串讲 一、能量代谢 (一)影晌能量代谢的因素 机体的能量代谢与体表面积成正变。 1.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大。 2.环境温度在20~30℃的环境中能量代谢最为稳定,过高或过低均能增加能量代谢。 3.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2003) 机体在进食后一一段时间内(1~8 h)产生“额外”热量的现象,称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4.精神活动精神紧张时可使不随意肌紧张加强,交感神经兴奋和某些激素分泌(如甲状腺激素)增加,产热增多。 (二)基础代谢率 基础状态下【空腹、清醒静卧、环境温度20~30℃、精神安宁(2006)】的能量代谢称为基础代谢。单位时间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BMR),正常值为±l5%。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则升高或降低(2004)。 二、体温 (一)体温的概念及其正常变动 1.概念体温是指身体内部或深部的平均温度。临床上常用腋窝、口腔或直肠的温度代表体温。其中直肠温度最高,口腔温度最低。 2.范围体温的生理波动:波动范围<1℃。 (二)体热平衡 产热和散热。 1.产热安静时机体的产热主要来自内脏器官(尤其是肝脏),约占总热量的56%;劳动或运动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约占总产热量的90%;进食、环境温度和精神活动等均可影响产热。 2.散热主要部位是皮肤,其次是肺、肾等。机体散热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辐射:即机体以热射线的形式向外界散热。散热量与皮肤温度和周围环境的温差(2008)以及人体的有效散热面积呈正变。 (2)传导:指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与它接触的较冷物体。临床上用冰袋、冰帽等为高热病人降温即利用此原理。 (3)对流散热:指通过气体来交换热量。上述三种方式散热的条件是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 (4)蒸发:包括不感蒸发和发汗,不感蒸发是指皮肤有水分渗出而在未变成液滴之前即已蒸发,或从呼吸道呼出,机体常常感受不到。发汗(可感蒸发):汗腺分泌汗液而散热。是环境温度高于或接近皮肤温度时,机体唯一的散热形式。临床上对高热病人用酒精或温水擦浴,就是利用酒精或温水的蒸发速度快来促进散热,从而降温。 (三)体温调节 1.温度感受器包括外周和中枢温度感受器,前者分布在皮肤和内脏,对寒冷刺激较敏感。中枢温度感受器分布在脊髓、延髓、脑干网状结构及下丘脑,对温热刺激较敏感。 2.体温调节中枢与调定点学说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视前区.下丘脑(2007)前部,此处起着调定点的作用。当体温低于该值时冷敏神经元兴奋,一方面通过使骨骼肌的紧张性增加(如寒战)和非战栗产热等作用使产热过程增强;另一方面使皮下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反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 -一、名词解释 1.能量代谢 2.基础代谢率 3.基础代谢率 4.体温 5.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7.食物特殊动力效应 二、填空 二、填空题 1.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安静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活动时产热器官是__ __。 2.正常成人腋窝温度为;口腔温度为;直肠温度 三、A型题 154.对机体能量代谢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 )。 A.性别B.肌肉活动C.环境温度 D.精神活动 155.特殊动力效应最大的食物是( )。 A.糖类B.脂肪C.蛋白质 D.混合食物 156. -天中体温最低的时间是( )。 A.清晨2~6时 B.早晨7~8时C.午后1~6时D.傍晚6~7时 1 57安静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 )。 A,肝脏B.脑c.皮肤D.骨骼肌 158.寒冷时机体产热主要来自( )。 A.骨骼肌不自主收缩B.皮肤血管收缩 C.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D.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159.临床上给高热患者用酒精擦浴降温是为了增加( )。 A.传导散热B.对流散热C.辐射散热 D.蒸发散热 160.给高热患者用冰帽、冰袋降温属于( )。 A.辐射散热B.传导散热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161.在常温下,皮肤的物理散热速度主要决定于( )。 - A.皮肤温度B.皮肤温度和环境温度差C.环境湿度 D.环境温度 162.对基础代谢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率B.在清晨、清醒、空腹、静卧时测定 C.在20~25℃环境中,能量代谢率较稳定D.基础代谢率是机体最高的能量代谢水平 163.当环境温度高于或接近皮肤温度时,机体唯一有效的散热方式是( )。 A.辐射散热B.传导散热 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164.对高热患者的降温措施中,不包括( )。 A.服用降低调定点的药物 B.减少室内空气的对流C.用冰袋置于枕部 D.酒精擦浴 165.有关体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直肠的温度低于腋窝 B.正常时是恒定不变的 C.不因性别年龄而有差异D.测量部位有直肠、腋窝、口腔 166.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 )。 A.脊髓B.延髓C.中脑 D.下丘脑 167.( )不增加机体产热。 A.肾上腺素B.甲状腺激素C.孕激素 D.雌激素 1.安静状态下,当环境温度升高到300C左右时,机体的主要散热 -A.辐射散热B对流散热I).传导散热C.发汗E不感蒸发 2.对能量代谢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 A.环境温度B精神因素C.肌肉活动D.进食E.年龄差异 四、B型题 (1~3题备选答案) A.传导散热B辐射散热C.对流散热D.皮肤蒸发散热E.呼吸道蒸发散热1.用冰袋、冰帽使高热病人降温属于 2.通风降低室内温度属于 3.酒精擦浴降温属于 五、X型题 1.机体的散热器官有 A.呼吸道B消化道C.皮肤 D .泌尿道E.内脏 2.成年女子基础体温的特点有 A.体温变化与孕激素有关B月经期较低C.排卵日最低D.同龄男子体温略高E.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动 六、判断 70.影响能量代谢最显著的因素是精神活动。 71.人体安静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肝脏,而运动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 .72 环境温度低于20 0C或高于30℃时,能量代谢率均升高。 73.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能使机体的产热量增加。 74 基础代谢率随年龄不同有所差异,一般是年龄越大,基础代谢率越低。 75.基础代谢率是指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率。 76.基础代谢率不是机体最低的能量代谢率。 7机体散热的主要部位是皮肤。 78.机体的热能都是以热辐射形式向周围环境散发的。 79.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蒸发是机体唯一的散热方式。 80,增大风速能增强对流散热的效率。 七、简答题. 1.何谓能量代谢?影响因素有哪些? 2.影响体温变动的生理因素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