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2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2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2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客观题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述孔子的言行,内容涉及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文学、教育等方面

B.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深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是对庄子的高度评价

C.骚体是古典文学体裁的一种,起于春秋时期,这类作品,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提出来的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著作之首

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C.《诗经》反映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风、雅、颂的表现手法

3.在先秦作品中,表现“重章叠句,一唱三叹”艺术特点的作品是()。

A.《诗经》

B.《文心雕龙?史传》

C.《春秋》

D.《国语》

4.司马迁的《史记》作为纪传体史学著作,其叙事是()记载历史的。

A.以历史事件为中心

B.以朝代更迭为中心

C.以历史人物为中心

D.以作者的历史观为中心

5.下列三部著作成书的先后顺序是()。

A.《诗经》、《论语》、《春秋》

B.《春秋》、《诗经》、《论语》

C.《诗经》、《春秋》、《论语》

D.《春秋》、《论语》、《诗经》

6.下面中国古代诗人与其艺术风格对应不符的一项是()。

A.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风格豪放飘逸

B.高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歌雄浑质朴、苍劲悲壮

C.白居易,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诗歌情趣恬静悠闲,风格清新淡远

D.杜甫,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风格沉郁顿挫

7.苏轼所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山水田园诗人是()。

A.陶渊明

B.孟浩然

C.王维

D.杜甫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骆宾王、王昌龄、杜牧分别是初唐、盛唐、晚唐时期的诗人

B.南北朝诗人陶渊明歌颂劳动,赞美淳朴的农村生活,并以此与污浊的仕途相对立,写出

了《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作品,《桃花源记》更寄予了诗人的理想,反映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C.自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他的诗作《钱塘湖春行》、《忆江南》、《春花秋月》、《琵琶行》均选自《白氏长庆集》

D.曹操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之一,《度关山》、《对酒》、《短歌行》是其代表作

9.下列作品与作者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游子吟》——孟郊

B.《泊船瓜洲》——王安石

C.《江雪》——刘禹锡

D.《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10.下列诗歌不是自居易创作的是()。

A.《忆江南》

B.《暮江吟》

C.《长恨歌》

D.《夜雨寄北》

1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作者是()。

A.王昌龄

B.王勃

C.王之涣

D.王维

1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窦娥冤》、《汉宫秋》、《孽海花》、《赵氏孤儿》被称做中国古典四大悲剧

B.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郑光祖

C.李清照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

D.清代四大谴责小说指的是《儒林外史》、《镜花缘》、《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

13.四大名著作者中,()与《聊斋志异》的作者是同一时代。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水浒传》

D.《西游记》

14.有一位文学家,家道中落,尽管“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却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终于写成了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名著,这位文学家是()。A.施耐庵

B.罗贯中

C.吴承恩

D.曹雪芹

1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老舍是现代杰出的小说家、戏剧家,小说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有《龙须沟》、《茶馆》等

B.郭沫若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孔雀胆》等C.《阿Q正传》、《祝福》、《包身工》、《暴风骤雨》等小说都反映了半殖民地旧中国劳动人民遭受重重压迫剥削的生活

D.五十年代出现了以孙犁为代表的河北作家群,其作品以淡雅流朗的诗情画意与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为其艺术风险,对当代文坛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荷花淀派

16.下列作家与作品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叶圣陶——《稻草人》、《古代英雄的雕像》

B.贾平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

C.洪容——《万年青》、《人到中年》

D.巍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东方》

17.周作人在“五四”文学革命中的主要贡献是()。

A.以“人的文学”来概括新文学的内容

B.主编和改革《小说月报》

C.发起和组织莽原社等新文学社团

D.主编《新青年》等刊物

18.下列外国作家、作品、国别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但丁——《神曲》——意大利莫里哀——《伪君子》——法国

B.司汤达——《红与黑》——法国狄更斯——《双城记》——英国

C.屠格涅夫——《复活》——俄国海明威——《老人与海》——美国

D.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苏联伏尼契——《牛虻》——爱尔兰

19.世界儿童文学史上第一部把儿童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描写的小说是()。A.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

B.卢梭的《爱弥儿》

C.巴里的《丘克和盖克》

D.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

20.下列作品不是选自《一千零一夜》的是()。

A.《死神的故事》

B.《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C.《秘密花园》

D.《辛巴德航海故事》

21.列宁称之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的作家是()。

A.列夫?托尔斯泰

B.契诃夫

C.高尔基

D.果戈理

22.下列作品中,()不是巴尔扎克的作品。

A.《高老头》

B.《万尼亚舅舅》

C.《贝姨》

D.《邦斯舅舅》

23.把文学称为“人学”的作家是()。

A.巴尔扎克

B.狄更斯

C.托尔斯泰

D.高尔基

24.对文学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B.文学起源于人类生活

C.通过描写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广泛多方面反映社

会生活

D.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是世界、作者、作品的读者

25.古代诗人写了不少反映儿童情趣的诗句,搭配不正确的是()。

A.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

B.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袁枚

C.儿童急走追黄蝶,飞人菜花无处寻——杨万里

D.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胡令能

26.下列童话故事选自《安徒生童话》的是()。

A.《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

B.《小海蒂》

C.《丛林之书》

D.《小红帽》

27.下列作者与其作品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董宏遒

B.《推开窗子看见你》——金波

C.《乌鸦兄弟》——林焕章

D.《神笔马良》——洪汛涛

28.童年期的文学常用的艺术手法是()。

A.拟人、写实、夸张

B.象征、拟人、幽默

C.夸张、反复、写实

D.幽默、写实、夸张

29.儿童故事的最大特征在于()。

A.主题集中鲜明

B.叙述明快而有童趣

C.情节曲折而单纯

D.语言质朴而活泼

30.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A.《论语》

B.《师说》

C.《学记》

D.《孟子》

3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

A.《学记》

B.《论语》

C.《孟子》

D.《中庸》

32.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反映了德育的()。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33.“授人以鱼仅供一饭只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A.知识的教授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34.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A.认知结构的教育理论

B.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

C.范例教学的理论

D.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育理论

35.“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的说法反映教师的劳动具有()。

A.连续性

B.示范性

C.长期性

D.创造性

36.狼孩的故事说明了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发展的()。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37.对古代汉语基本概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书”是指汉字的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B.“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

C.东汉的刘歆费几十年的精力整理汉字,编成《说文解字》一书

D.形声属于“合体造字法”

38.汉字演变过程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A.甲骨文、小篆、金文、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B.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C.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D.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39.对现代汉语知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普通话的词汇标准是以北方话词汇为基础

B.汉语的音节结构严密,每个音节都由声母、韵母构成

C.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部分

D.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0.下面几组词语全部属于多音节语素的是()。

A.海奥林匹克巴黎

B.珠穆朗玛法兰克福淅淅沥沥

C.纽约马克思主义孔子

D.风白兰地苏轼

41.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

B.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C.古代诗歌按内容分为叙事诗、山水诗、科学诗和咏物诗四类

D.长律一般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

42.下面的笔顺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乃(第二笔为撇)

B.母(第一笔为横折钩)

C.肺(第八笔为点)

D.比(第四笔为竖弯钩)

43.下列各组成语中“差”的意义与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A.差之毫厘参差不齐差三落四

B.鬼使神差钦差大臣应付差事

C.一念之差南北之差毫无差别

D.屡出差错大病差后差强人意

44.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字音都正确的是()。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愤”与“悱”的意思是()。

A.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悱:想说而说不出来

B.愤:愤怒。悱:口欲言而未能其貌

C.愤:感觉不满足,努力地去做。悱:感觉心情不舒畅

D.愤:因不满足而心情激动。悱:感觉心情不舒畅

46.下面关于《木兰诗》中“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理解正确的是()。

A.写北方苦寒,用战场的艰苦环境来衬托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B.以写景来表现北方战场的环境气氛

C.描写边塞阴森、凄凉的战场环境

D.运用对偶写环境,衬托战地生活的艰辛

47.下面不是借物喻人的诗句是()。

A.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B.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竹石》

C.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

48.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B.“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用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贵妃倾国倾城的美丽形象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夸张和联想的修辞手法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

D.“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当时躬耕在南阳宛县卧龙岗的诸葛亮的境况

49.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余光中的“乡愁”和“乡愁四韵”,是海外游子情深而优美的恋歌。

B.在播音员的播音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现象:就是把改读去声的字读成上声。

C.成败与自己的想象有着直接的关联。悲观地把自己想象成失败者,这足以使你不能取胜。乐观地把自己想象成胜利者,将给你带来无法估量的成功。

D.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从注意小事做起,力求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恶小而不为”。50.下列没有语病的是()。

A.经过不懈的努力,国家图书馆在搜集、加工、存储、提供古典文献方面,已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藏用并重的格局

B.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

C.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者宣泄自己的不满

D.她的歌声清亮、甜美、质朴、亲切,焕发着泥土的芬香,把人们带到了那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廊

51.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中国

B.日本

C.苏联

D.德国

52.下列体现了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

A.温故而知新

B.不陵节而施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学而时习之

53.《学记》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观点,体现了()。

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54.与新课程基本概念不符的一项是()。

A.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B.语文教学要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C.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D.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5.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B.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D.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56.对阅读教学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C.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D.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第一学段的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57.对阅读的评价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A.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

B.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言,加深体验和领悟

C.默读的评价,应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

D.精读的评价,第三学段侧重考查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

58.对写作理解有误的是()。

A.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B.小学作文教学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C.要让低年级的学生在习作中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D.中高年级的学生在修改自己的作文时,要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59.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实践。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60.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培养。

①合作精神②创新意识③参与程度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第二部分主观题

一、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在我国现代教育中,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2.语文是什么?如果您成为一名语文教师,会怎样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3.简述你对“阅读教学的一般程序”的理解。

二、语文教师基本功测查(每小题4分,共8分)

1.这是小学语文课文《荷花》里的一段话,请你把它认真地抄写下来。(要求楷书)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部展开了,露出了嫩黄的一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2.根据作者叶圣陶先生的描写,请为这段话配上一幅简笔画。

三、这是一篇小学二年级的课本,请你根据学生的学段特点、认知规律以及你对阅读教学基本程序的理解,认真阅读钻研教材,写一篇教学设计。要求把教学过程写清楚,写具体。(20 分)

附课文

欢乐的泼水节

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这一天,人们提着水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的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上泼。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地上铺满了火红的凤凰花瓣,空中回响着欢乐的象脚鼓点。大家唱着歌,跳着舞,赛起了龙舟,放起了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客观题

1.C[解析]骚体,古典文学体裁的一种。起于战国时的楚国,以大诗人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并因此而得名。这类作品,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篇幅较长,形式也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故本题选C。

2.D[解析]《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先秦时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按音乐的不同,《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3.A[解析]《诗经》的形式以四言诗为主。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重章叠句”。《诗经》的“一唱三叹”这一特点,与音乐曲调有着密切的关系。《诗经》的时代,流行于民间的曲

调一般都比较短,唱了一遍,常常感到意犹未尽,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唱。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4.C[解析]《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史记》不同于前代史书所采用的以时间为次序的编年体,或以地域为划分的国别体,而是采用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的一种体例。故本题选C。

5.C[解析]《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305篇作品,大约公元前6世纪中叶编集成书。《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根据孔子生前的言行编纂而成的语录体散文集,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春秋》是古代中国的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据传是由孔子修订的。由此可见,这三部书的成书先后顺序是:《诗经》、《春秋》、《论语》。故本题选C。

6.C[解析]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是王维、孟浩然。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7.C[解析]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写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认为,在王维的诗画作品中,诗中有画的景象,画中有诗的意味,诗与画皆达到情景交融。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潜移默化地渗透了他的绘画思想,充满了“诗中有画”的境界。故本题选C。

8.C[解析]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钱塘湖春行》等。《春花秋月》不是白居易的作品。故C项错误。

9.C[解析]《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五言山水诗,描述了一幅冰天雪地寒江,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的景象。故C项错误。

10.D[解析]《夜雨寄北》不是白居易的作品,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故本题选D。

11.A[解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诗的全文: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间,一片冰心在玉壶。

12.C[解析]四大古典悲剧说法不一,根据周先慎先生的评点,以《窦娥冤》、《赵氏孤儿》、《长生殿》、《桃花扇》最有代表性。所以A项说法错误。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人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所以B项说法错误。“清代四大谴责小说”指的是《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所以D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3.B[解析]《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四大名著中,只有《红楼梦》是清代的作品。故本题选B。14.D[解析]“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一句出自曹雪芹的好友敦诚的《赠曹雪芹》一诗。曹雪芹一生经历了曹家盛极而衰的过程。少年时代曾经在南京有过一段“锦衣纨绔”、“饫甘餍肥”的生活,晚年住在北京西郊,生活贫困。家境的败落使他深刻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对社会与人生的认识也随之加深,从而在“蓬牖茅椽,绳床瓦灶”的艰苦环境下创作了《红楼梦》。

15.C[解析]《暴风骤雨》是现代作家周立波1948年完成的长篇小说。这是一部革命文学的经典作品,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地区的土地革命运动,生动地描写了广大农民在党的领

导下,与封建地主阶级及反革命武装进行的极其尖锐复杂的斗争。所以,C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16.B[解析]《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作者周克芹,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小说《芙蓉镇》,当代作家古华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湘南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故本题选B。

17.A[解析]周作人在“五四’’文学革命中最突出的贡献是提出了“人的文学”的口亏。载于1918年12月《新青年》上的《人的文学》便是新文化运动之初思考新文学走向的先驱之声。故本题选A。

18.C[解析]《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故C项错误。

19.B[解析]卢梭的《爱弥儿》是世界儿童文学史上第一部把儿童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描写的小说。全书共分五卷,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20.C[解析]《秘密花园》的作者是美国女作家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不是选自

《一千零一夜》。

21.A[解析]列夫?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因为他的作品中描写了俄国革命时期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22.B[解析]《万尼亚舅舅》是契诃夫的戏剧作品。故本题选B。

23.D[解析]高尔基提出了“文学是人学”的思想。

24.C[解析]C项表述的是小说的概念,不是文学的概念。文学比小说的范围要广泛,文学包括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

25.D[解析]D项诗句和作者匹配错误。“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出自《村居》,作者高鼎,全诗如下: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6.A[解析]《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是著名作家安徒生童话选中的作品之一。《小红帽》的故事出自格林童话,《丛林之书》由英国作家吉卜林所著,《小海蒂》由瑞士作家约翰娜?斯比丽所著。

27.C[解析]《乌鸦兄弟》的作者是金江、王祖民。故本题选C。

28.D[解析]童年期文学指一切适合童年儿童发展的文学,它的常用手法包括:写实手法、夸张手法、幽默手法。

29.B[解析]童趣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特征,指儿童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的想象、思想、

情感、心理状态及与之相应的行为的艺术反映。

30.C[解析]在公元前约403—221年期间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31.B[解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

32.B[解析]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疏导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就是循循善诱原则,颜回的话正是该原则的例证;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积极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题干中颜回的话体现了疏导的原则,故本题选B。

33.B[解析]解答本题注意抓住“鱼”与“渔”的不同,之所以“授人以渔”可以让人受用无穷,就是说教给了别人捕鱼的方法,这样别人才能始终有鱼吃。同样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学生也会受用无穷。故本题选B。

34.B[解析]苏霍姆林斯基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出发,创造性地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融合在一起,提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理论和目标。认知结构教育理论是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教学理论。它在教学目标上侧重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在教学过程上,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范例教学理论是以瓦根舍因、克拉夫斯基等人为代表的联邦德国教育家提出的一种教育理论体系。这种理论认为,教学应该突出重点,追求深而不是广。作为重点的知识内容就是范例,每个范例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反映整体的一面镜子且相互联系。运用有限的范例,进行深入的教学,并充分调动学生的迁移能力,能让学生认识那些在课堂上不教的同类学习内容或潜在的学习内容,从而引起学生自发地学习它们的兴趣。教学过程最优化是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他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并最终形成“教学规律一教学原则一教学规则”三个层次的、操作性渐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控制体系,成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重要特色。故本题选B。

35.D[解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上,其次表现在对教育原则的运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即教育有法,教无定法。

36.C[解析]顺序性:从心理机能上看,儿童心理发展一般遵循感知一运动一情绪一动机一社会交往一抽象思维这样一个大的顺序。儿童心理发展的这种顺序性反映着个体心理发展都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实质的过程,说明人类心理发展是按一定模式进行的,个体的认知机能、社会适应行为和情绪反应等,毫无例外地按照循序渐进的程序发展。不平衡性:是指在连续不断的发展的过程中,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并不是完全与时间一致地匀速运动,在不同的年龄段,其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是有差异的。阶段性:是指在儿童连续发展的过程中,在不同年龄阶段会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点。这些特点无论从表现方式上、发展速度上,以及发展的结构方面与其他阶段相比较,都会具有相当不同的特点,所以又称为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个别差异性:是指在儿童发展具有共同整体特征的前提下,个体与整体相比较,每一具体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上,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种表现于个体发展方面的差异性,来源于个体遗传素质和生活环境的差别。“狼孩”的故事,主要说明了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狼孩”的各个方面由于受环境的影响而和正常的儿童有所区别。故本题选C。

37.C[解析]六书是指汉字的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故A项正确。A选项的六种条例中前四种是汉字的结构或造字法,后两种是汉字的注音方法。故B项正确。东汉的许慎受刘歆的启示编成《说文解字》一书。故C项错误。形声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因此本题选C。

38.C[解析]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商)一金文(周)一小篆(秦)一隶书(汉)一楷书(汉末)一草书(东汉末)一行书(东汉末)。以上的“甲金篆隶楷草行”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

39.B[解析]汉语的音节结构严密,每个音节都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组成。故本题选B。

40.B[解析]多音节语素是指由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语素。现代汉语中的多音节语素数量较少,而以双音节形式为主,三音节以上的语素大多是音译外来语素。故本题选B。

41.C[解析]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诗歌按时代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新诗;按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内容分为田园诗、山水诗、科学诗和咏物诗四类。故本题选C。42.D[解析]“乃”先写撇,再写横折折钩。“母”字的第一笔是竖折,第二笔是横折钩,

第三笔是点,第四笔是横,第五笔是点。“肺”字第八笔为竖。“比”字第四笔为竖弯钩。43.B

44.D

45.A[解析]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

46.D[解析]“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两句对偶:凛冽的北风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在盔甲上,衬托出了战地生活的艰辛。

47.D[解析]D项中,只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但是没有借物喻人。

48.B[解析]B项中,不是运用了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而是运用了借代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49.D[解析]A项中“乡愁”和“乡愁四韵”应该加书名号。B项中“:”和后面的“就是”重复,可以把“:”换成“,”。C项中的三句话是一个句子,前一句是总述,后两句属于并列关系。应做如下修改:成败与自己的想象有着直接的关联:悲观地把自己想象成失败者,这足以使你不能取胜;乐观地把自己想象成胜利者,将给你带来无法估量的成功。故本题选D。

50.A[解析]B项中“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C项中“只是”与“或者”相互矛盾。D项中“焕发”和“芳香”搭配不当。故本题选A。

51.D[解析]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

52.B[解析]“不陵节而施”的意思是教学不能超过学生的实际能力,应循序渐进。“温故而知新”体现了启发式教育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疏导性的原则。“学而时习之”体现巩固性教学原则。

53.B[解析]“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是说要引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要鼓励学生而不要压抑他们,要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而不是代替学生作出结论。体现了启发性教育原则。

54.B[解析]A、C、D三项都是课程标准里的表述。B项应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55.B[解析]B选项应该是正确处理学生的基本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关系。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56.D[解析]略读是第二学段要学会的阅读方法。浏览是第三学段要学会的阅读方法。所以D项说法错误。

57.D[解析]第三学段侧重对文章表达顺序、作者思想感情、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等的把握。58.D[解析]中年级的学生可以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语句。高年级的学生可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59.A[解析]A选项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其他选项的内容。

60.C[解析]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第二部分主观题

一、简答题

1.[参考答案](1)师生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传统教育中的人与物的关系,学生不是教师和家长的附属物,而是一个独立的人。

具体说来,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即教学上的授受关系、人格上的平等关系以及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2)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如下:①尊师爱生。学生尊重教师是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表现,教师热爱学生是一种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关心人类未来的深层次情感。②民主平等。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特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服从于对真理的探讨。③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2.[参考答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学科特点。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会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参考答案]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一般程序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通过讲授、图片、影像、游戏等各种方式,引导学生通读课文,总体感知整篇课文,初知大意。期间包括预习性阅读、解题、认识生字、扫除阅读障碍。这一环节旨在大体读通文句,提出疑难问题。

(2)细读课文,深入领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段进行细读深读,同时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尤其是朗读和默读的训练。通过熟读、背诵与听说等活动,强化阅读体验和语言积累。

(3)熟读回顾,迁移运用。综合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这个阶段可以安排复述、诵读、有感情地朗读训练,还可以进行读写结合性质的写作训练。

二、语文教师基本功测查略。

三、(略)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c)。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b)。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说不清楚

2018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真题及答案

2018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2011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A、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B.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C、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D.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教学法的体现。 A、自学式 B、发现式 C、启发式 D、研讨式 3、数学的课程目标应从知识技能、()、问题解决、以及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A、数学思考 B、数学概念 C、数学本质 D、数学能力 4、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是() A、课程目标与课时目标 B、课程目标与单元目标 C、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 D、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 5、设计统计学与概率的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

A、品质 B、意志 C、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 D、上进心 6、“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设计等学习活动,经历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探索冋题、()的过程。 A、解决问题 B、修改问题 C、研究对策 D、征求方案 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A、职业教育、学前教育 B、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网络教育 C、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 D、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 8、《江西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出台,要求2018年全面推进高考综合改革, 启明星教育微信qmxchina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学生开始,实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 A、高一年级,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B、高一年级,英语测试制度 C、高三年级,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D、初三年级,英语测试制度 9、教育基本规律是适用于所有教育领域的规律,教育基本规律有两条,他们是()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试卷(2)

得分评卷人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综合知识专家押题试卷(二)(满分100分 时间15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核分人 题分3016202014100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 3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 ) A.《教育学》 B.《论共产主义教育》 C.《新教育大纲》 D.《民主主义与教育》 2.心理断乳期是指( )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3.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 ) A.民主型、惩罚型、放任型 B.权威型、放任型、民主型 C.放任型、监督型、正义型 D.惩罚型、正义型、权威型 4.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概括( ) A.班、课、室 B.师、生、课 C.师、生、时 D.班、课、时 5.当面对挫折时,有的人奋发拼搏,而有的人一蹶不振,这是人格的( )

A.独特性 B.稳定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6.“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的是知觉的(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7.学生入学后,教师会自然地成为他们亲近、尊敬甚至崇拜的对象,把教师作为获取知识的智囊、解决问题的顾问、行为举止的楷模。这说明学生具有( ) A.可塑性 B.依赖性 C.向师性 D.定向性 8.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重点是( )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9.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但( )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A.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B.抓好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开展多种多样的班级活动 10.学习英语单词“house”时,用中文“耗子”来帮助记忆,这是一种( )。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精加工策略 11.“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 ) 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逻辑记忆 D.动作记忆 1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受教育者与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3.把学习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这是一种(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生理性内驱力

2011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1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以下属于马克思主义观点教育起源说是:(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2.学校教育产生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西周六艺教育以——为中心( ) A.礼乐 B.射御 C.书数 D.礼书 4.“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围墙之内”体现了——教育理念( ) A.前制度化 B.制度化 C.非制度化 D.前三项兼有 5.强调“教育即生活”在中学的教育家是( ) A.凯洛夫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夸美纽斯 6.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学科正式诞生的著作是:( )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漫话》 7.人的发展是指人的——发展( ) A.身体和心理 B.智力 C.个性 D.社会性 8.被心理学家称之为“心理断乳期”时期发生在( )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 9.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教育应该( ) A.抓关键期

B.秩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教学相长 10.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是( )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科技 11.学校的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A.物质文化 B.组织文化 C.制度文化 D.精神或观念文化 12. 是社会需求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集中体现。 A.义务教育 B.教育制度 C.教育目的 D.教育评价 13.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智力劳动 B.体力劳动 C.接受劳动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4.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 A.遗传素质 B.主观能动性 C.学校教育 D.环境教育 15.教师根本任务是( ) A.关心学生学习 B.教学 C.教书育人 D.管理学生 16.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关系 A.授受 B.相互促进 C.民主平等 D.朋友 17.当今教育改革核心是( ) A.教学方法改革 B.课程改革 C.教育评价改革 D.教育结构改革 18.以下属于教师劳动特点的是( )

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201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C)。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2、下列哪项属于真正的创造(A)。 A、鲁班发明锯子 B、高斯少年时做数字1~100的连加 C、找到远古时期的化石 D、陶渊明发现桃花源 3、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D)。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4、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D)。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5、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B)。 A、科任教师 B、班主任 C、级任导师 D、班委会 6、对个别学生的教育(C)。 A、就是要靠班主任 B、就是要靠集体活动来教育 C、是同集体教育相辅相成的 D、主要是对较差学生的教育工作 7、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D)。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8、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B)。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9、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C)。 A、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 C、学习动机 D、学习态度 10、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B)。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11、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D)。 A、图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 12、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徒手操作技能与(A)。 A、器械型操作技能 B、细微型操作技能 C、连续型操作技能 D、开放型操作技能 13、”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下面哪种儿童发展观的观点(A)。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合论 D、教育论 14、”长善救失”“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什么特点提出来的?(D)。 A、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15、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C)。 A、”好孩子”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二、多选题 1、布鲁纳的教育心理学成果主要表现在(ABCD)。 A、主动性研究 B、反思性研究 C、合作性研究 D、社会文化研究 2、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存在的困难,我们可以运用教育心理学中哪些手段来查找困难的症结(ABC)。 A、智力测验 B、阅读测验 C、与此相关的生理方面的健康检查 D、心理辅导 3、以下属于个体差异性的是(ACDE)。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对下面的汉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字”的笔顺是,先写宝盖头“宀”,再写“一”横,最后写“了”。 B.编字典时将“机、床、村、极’’等字编在一起,这些字都以“木”为部首,因此“木”也可称做义符字。 C.“休”,人倚木(树),表示休息,是个形声字。 D.节,“艹”字头,与植物有关,如“节约”;结,“吉”字旁,与吉庆有关,如“张灯结彩”。 2.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许多高中毕生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导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B.5月4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了《红色箴言》大型诗歌朗诵会,通过众多著名表演艺术家炉火纯青的朗诵艺术,在场的大学生热血沸腾,深受震撼。 C.大观园旅游纪念品商场里摆满了名人字画、根雕作品、导游地图、古玩、佩饰等多种工艺品,琳琅满曰,美不胜收。游客们精挑细选,讨价还价,热闹极了。 D.冬天日短,等到干完活儿回来。已是夕阳西下,薄雾给村子罩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母亲像往日一样,从灶屋里端出了热腾腾的饭菜,招呼我们赶紧吃。 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书刊要装帧,门面要装潢,居室要装修,营造一个舒适温馨而又品味高雅的家可以说是工薪阶层中许多人的梦想。 B.舞台上,弟弟的朗颂声情并茂,姐姐的伴奏锦上添花;母亲心中的那丝担忧很快便烟消云散了。 C.2008年1月以来,中国居民物价指数CPI出现了明显的涨幅,不少低收人家庭倍感通货膨涨的压力。 D.在骄阳的曝晒下,牵牛花堰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矜持的牡丹也耷拉下了高贵的头颅,失去了先前的神采。

2012张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公共基础知识 单选40,共40分。多选20,共30分。判断20,共20分。材料分析1,共10分. 教育理论知识+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时政 1,法律规定,几岁可以骑车上路 2,教师法颁布的时间 3,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这三个计划按时间排序 4,教材的含义 5,由重到轻是什么排序 6,教育信息化2011—2020 什么时间正式实行 7,教师教学的中心环节 8,教育的本质 9,学生学习的特点 10,激发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这四个哪个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11,演示法 12,复式教学 13,家长和教师沟通的方式 14,马卡连柯平行教育思想 15,判断,由于德智体美劳作用等不同,所以有轻重之分? 16,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年龄

17,童工的问题是有哪几个法律规定的。 18,说明文的特点 19,下列哪个是记叙文 20,主题的特点 21,下列哪个属于概念 22,下列哪个属于开放式操作技能 23,概念掌握阶段的特点 24,动机产生的条件 25,同化 26,小孩要东西在那哭,妈妈不理,然后小孩一会不哭了。强化?惩罚?消退? 27,桑代克联结说和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本质一样?判断 28,为了出国从小就努力学习。属于什么动机? 29,维纳根据什么把学习分为稳定和不稳定。 30,记电话号码属于什么认知策略类型? 31,黑猩猩实验 32,根据新知识和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学习分为? 33,问题解决可以分为哪几个过程? 34,布鲁姆将教学目标分为? 35,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36,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基本途径 37,义务教育法由谁制定

2014-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历年各地真题试卷练习

2011年佛山禅城区教师招聘笔试真题 一、选择题(1.5*20=30) 主要是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学校事故处理办法等,有部分教育时事题 1.我国国家教育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2.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3、所谓“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指德智体美劳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方面主要针对传统课程内容的 5、教学工作的五个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课外作业、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7、在中小学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目的是素质教育、新课改 8、十多年来,一直作为国家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两基”是指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9、教育公平是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指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十七大提出的) 11、教师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 12、下面的描述最可能代表专家型教师特征的是()。案例分析题,挺简单的 13、根据学习心理学原理,可以将教师反思过程最恰当地概括为()。不肯定 14、下列难以受教育影响的素质是()。案例分析,不肯定 A 爱玩电子游戏 B考试老是看错题 C不爱和同学交往 D总是写错别字 15、在一个不好的集体里,不良行为很少有市场;在一个不好的群体里,好学生也会附和不良行为,这一现象的恰当解释是()。案例分析,好像是从众 16、假如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行为,最恰当的安排是()。做过的,先有行为,后有强化。以前外公都是这样激励我考试考第一的,看来外公也是一个激励高手 17、下面哪个报告具有学习评价意义?不肯定 18、表扬的使用原则?我是选择一有进步就表扬,不知道对不 19、老师布置给学生的作业任务应该是()不肯定,但觉得应该会对的 二、判断题(一题一分)15分 15道。都是客观题判断,比较国家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正确与否等等,不难 三、简答题(5分*4题=20分) 1、谈谈你对当前强调“教育均衡”、“教育公平”的理解 2、怎样衡量教学是否有效? 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对学生来说,至少要学到东西,再进一步可锻炼了能力,进而发展到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不是图热闹的课。 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效率的课。一是对面上来说,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没有效率就不算是好课。有效率的课,也就是充实的课,是有内容的课。 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情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 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要淡化公开课,多上研讨课。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

2017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录用考试 《小学语文》真题,壹品教育 第一部分客观题 1.下列选项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就是( C ) A.翕动悄然(qiāo)滑如凝脂(zhī)络绎不绝 B.抉择骨髓(sui)按图所骥(jì)迂回绵延 C.朝晖龟裂(jūn)玲珑剔透(tī)聊胜于无 D.爱慕驰骋(chěn)喋喋不休(dié)抑扬顿挫 【答案】C。A项悄然qiǎo,C项玲珑剔透(tī),D项驰骋(chěn)chíchěng 2.下列音节拼写完全符合《汉语拼音方案》拼写规则的一项是( B ) A.zhuōzǐ(桌子)zhuōzi guīlǜ(规律) B.lǚxíng(旅行) dī’an(堤岸) C.Jiāngxī(江西) dà’i(大衣)dàyī D.Kùài(酷爱)Kù’ài chuíliǔ(垂柳) 3.下列选项中,韵母都是前鼻韵母的一项是( D ) A.神圣shén shèng 真正zhēn zhèng 进行jìn xíng 精心jīng xīn B.慎重尽兴心情拼命 C.禁令挺进任命轻信 D.匀称yún chèn 亲近辛勤贫民 前鼻韵母:an en in ün un 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 4.下列汉字声母都是平舌音的一项是( B ) A.师草斩坠 B.蚕桑蓑塞 C. 仇嗖执燥 D.昼虱书咨 5.下列词语都是读轻声的一项是( C ) A.行李蚂蚱外面窝窝头 B.清楚男子木头愉快地 C.客气我们葡萄马路上 D.动静先生出去划得来 6.下列选项中笔顺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B ) A.“率”字第三笔是点撇折 B. “姨”字第六笔是横 C. “火”字的第二笔是竖撇 D.“里”字的第六笔是竖横 7.下列汉字都属于形声字的一项是( C ) A.伐(会意)休(会意)褥(形声)鼻(会意) B.卡(指)颠(会意)睢(形声)腾(形声) C.问战谈贷 D.格(形声)娶(会义)辨(形声)伞(象形)

2012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与答案

2012 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主线是 A.转变教育的发展 B.转变经济的发展 C.转变科技的发展 D.转变文化的发展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提出的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 A.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B.德育为先 C.能力为重 D.全面发展 3.民族精神教育的核心 A.民主法治 B.爱国主义 C.自由平等 D.公平正义 4.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 A.热爱学生 B.注重礼仪遵守公德 C.集体主义 D.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 5.以学生为本就是给学生提供 A.最合适的教育 B.最优质的教育 C.最先进的教育 D.最特殊的教育 6.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精益求精的精神,谦虚 谨慎的态度,锐意创新的品质是 A.严谨治学的基本要求 B.团结协作 C.为人师表 D.廉洁从教 7.提出“教育即生活” “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 8.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表明教师的工作特点具有 A.复杂性 B.示范性 C.灵活性 D.创造性 9.教学的根本目的是 A.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B.传授知识 C.发展智力 D.陶冶情操10.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来帮助学生立即指 示的直观类型是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抽象直观 D.言语直观 11.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学内容 B.教学目的 C.教学质量 D.教学手段 12.当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A.个别教学 B.分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特朗普制 13.教师总结性的语言提纲擎领地再现教学内容中的知 识结构体系,从而结束课堂教学的方法是 A.比较结课 B.归纳结课 C.活动结课 D.悬念结课 14.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 点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法 B.陶冶法 C.说服法 D.锻炼法 15.个体生长过程有两个高峰,其第二高峰 A.乳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少年期 16.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 A.师德为先,学生为本,知识为重,终身学习 B.德育为先,教师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C.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D.德育为先,教师为本,知识为重,终身学习 17.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学习方案是 A.学习策略 B.学习目标 C.学习过程 D.学习内容 18.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情感 B.意志 C.感觉 D.气质 19.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捕捉基本信息,从而了解学生是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整理(重点)

一、教育学概念 教育: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他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终身教育: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全民教育: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义务教育:国家用法律的形式规定的,对一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人力资本: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以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 学校文化: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 教育现代化:基于传统教育,积极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教育的历史变化。 教育内容:学校向学生传授的人类优秀经验的综合,它包括学校的课程、教材和教学辅导资料所含有的一切内容。课外活动: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教育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人的身心发展: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地方面变化的过程。 年龄特征: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发展关键期:身体和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环境:围绕在人们的周围并对人的生存和生活发生作用的因素,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最近发展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儿童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最近发展区。 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人的心理发展的差异90%是由教育决定的。 教育目的:指国家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的总要求,他规定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培养目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特定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 教育方针: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 素质教育:①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2014年江西教师招聘(国编)考试历年真题解析(一)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解析 ——教育综合知识观题解析 文章来源:华图教研中心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开始统一考试,到现在已经快4年了,2014年的教师招聘考试日益临近,通过对往年的真题分析有利于更好的应对新一轮教师招考。 考试的题型有客观题和主观题,分值比例是6:4,可见客观题所占比重之大,客观题能否取得高分决定着能否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客观题得分是教师招考教宗笔试取胜的基础和保证。 在这里,将重点分析客观题特点,帮助考生们更好的把握出题者的意图,了解命题的规律,从而轻松过关。下面将从客观题的题量模块分布特点、分值模块分布特点以及考核知识点分布特点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考生们可通过对真题的把握,在复习时做到有针对性,做到事半功倍。 华图教师交流平台: 【公众微信】:jx_hteacher 【官方微博】:https://www.360docs.net/doc/cb4587259.html,/jxhteacher 2013江西教师招聘总群:289368696(2000人) 2013江西教师资格证总群:133029998(2000人) 一、题量模块分布特点分析 表1.2010-2012客观题各模块题量分布

从客观题总量上来看,2010年有80道选择题,每道0.75分,共60分,2011年和2012年都是60道选择题,每道1分,共60分。预计2013年客观题题量和分值方面应保持不变。由图可得,历年真题在各模块的题量分布具有稳定性(侧重点一致性),其中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政策与法规和课程与教学这四块题量所占比重最大,因此考生在复习时重点突出这四个模块,对于可能以客观题形式进行考核的知识点多留意。 二、分值模块分布特点分析 表2.2010-2012客观题各模块分值分布 从这八大模块来看,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所占分值较高,教育政策与法规以及德育与师德次之,班主任工作、教育技术和时事政治所占分值最少。因此考生在复习时应把握住重点,提高应考效率。从时间上来看,2010年客观题在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政策与法规以及课程与教学这四个模块分值分布较均衡,占客观题总分的71%,2011年客观题在各模块的分值分布形成一个梯度,从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到教育政策与法规依次递减,占客观题总分的90%,2012年客观题在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政策与法规以及课程与教学这四个模块分值占客观题总分的58%,在前五个模块

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备考专用)

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备考专用) 一、单选题 1、首先把“教”“育”两个单字合作为一个词见于 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说文解字 答案:C 2、“建国君民,教学为公”“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反映了教育与_____的关系 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人口 答案:B 4、提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的学者是_____ A、霍尔 B、洛克 C、高尔顿 D、华庄 答案:A 5、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学记中“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句话反映了人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_____现象 A、关键期 B、依恋期 C、混沌期 D、最近发展期 答案:A 解析:《学记》里讲,“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能成”,说明从古人开始就已认识到了学习的最佳期问题,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期,学习的效果就会差些。所谓人类心理发展“关键期”理论是说:人类的某种行为和技能、知识的掌握,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环境影响。如果在这个时期施以正确的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一旦错过这一时期,就需要花费很多倍的努力才能弥补,或者将可能永远无法弥补。故此题答案为A。 6、人是一个积极能动的主体,人与动物发展的显著区别之一就在于人是有意识的,具有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性是通过人的_____表现出来的。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活动 答案:D 7、以下不属于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的是_____ A、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B、使受教育者在德智、才智、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C、强调教育与生产相结合 D、突出教育要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答案:D 8、1903,清政府颁布并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学制是_____ A、癸卯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壬寅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A 9、欧美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主要有三种类型,前西德等学制属于_____ A、单轨制 B、中间型学制 C、双轨制 D、分支型学制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专家命题预测试卷 教育理论综合(小学部分)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2. 主张儿童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的教育家是( )。 A.卢梭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3. 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 )。 A.文化知识教育 B.艺术教育 c.读写算教育 D.军事体育教育 . 4. 近代随着大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

5. 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这三个特征是( )。 A.课程目标的基本特征 B.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 C.教学大纲的基本特征 D.教学目标的基本特征 6. 在观摩教学行为时,一般分为以下环节:创设情景,联系旧知识,引出新主题;实验探索,意义建构;( )和效果评价。 A.应用与迁移 B.应用与分析 c.分析与迁移 D.应用与反思 7. 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苟子 D.墨子 8.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9. 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 A.教学程序

江西教师招聘国编笔试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精选文档

江西教师招聘国编笔试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精 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2016江西教师招聘国编笔试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的是() A.家长批评孩子 B.感受美好的自然环境 C.新生儿吸吮母乳 D.参加画展 年10月5日,瑞典卡罗娜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专家屠呦呦与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儿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中国科学家获奖理由是成功的从中草药中提取了( ) 并广泛应用于疟疾治疗 A.青篙素 B.青霉素 C.青蒿素 D.红蒿素 3.下列关于教育要素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教育金包括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 B..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已较为职责的人有知识的人都可以成为教育者。 C.学习者的学习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活动。 D.教育形态的多样化是由于教育要素的变化及其结合而造成的

4.创造性思维特点不包括( ) A.流畅性 B .适应性 C.灵活性 D.独创性 年。我国颁布的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正式确立班主任制。规定从1952年起。在中小学设立班主任负责全班学生的思想教育。政治工作,道德行为。生活管理,课外活动等,并取代之前的( )。 A.级任导师 B.级任教师 C.班任导师 D.班任教师 6.品德形成的标志是( ) A.道德信念的形成 B.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 C.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D.价值内化 7.下列关于封建社会教育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官学与私学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基本类型。 B.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中国以四书五经为主欧洲以七艺,骑士七技为主。 C.鲜明的等级性是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征。 D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已经从分离走相结合 8.”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最早出自( )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正确的是() A 腔的韵母是ang B 悔的韵母是uei C 逞的韵母en D床的韵母uang 【答案】选D。 【解析】腔的韵母是iang,悔的韵母在汉语拼音里缩写为ui,逞的韵母eng。 2. 下列有韵头的是() A. ua iang ueng B. ei ou ie C. ua en ing D. uei in ai 【答案】选A。 【解析】只有 i u ?可以作韵头。 3. 多音字和面和泥中和念() A he (二声) B huo(四声) Chu(二声) Dhuo(二声) 【答案】选D。 【解析】“和”的读音:[hè]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寡。[huó]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面。~泥。[huò]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药。 奶里~点儿糖。~弄。~稀泥。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水。[hú]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4. 下面后一音节读轻声的() A上头 B棉花 C意义 D虾子 【答案】选B。 【解析】上头有两个读音:[shàngtou][shàngtóu] ,意义[yì yì ],虾子[xiā zǐ]。 5. 从字的结构方式看,是会意字的是() A泰 B想 C闻 D涉 【答案】选D。 【解析】涉:会意。从水步。甲骨文字形。中间是水,两边两只脚,象涉水之形。本义:趟水过河。泰:形声字、亦作汰。疑泰、太、汰三形实同字。上部三人,下部是水,在高处可避水患,本意为避水患而得平安。想:形声字。从心,相声。闻:形声字。内形外声。从耳,门声。本义:听到。如闻、问。 6. 下面一组是形声字的()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初中英语

2012年瑞安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温州2012中小学教师职务晋升试卷初中英语试题卷) 应考教师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在试题卷、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县(市、区)名、校名、姓名、准考证号、 学科、考核类别(履职、晋升中级或高级、流动考核)。 3.所有答题均要写在答题卷上,做到书写端正,字迹清晰。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卷一(30分) 理论测试(在以下三个问题中选择两个回答,每题15分,共30分) 1.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教育,为什么说是“知识来得及,体验来不及”,请加以简 要的阐述。 2.“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乏了这样一 种东西——害怕”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加以阐述。 3.2011年底,教育部颁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2012年6月, 省厅颁布了《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请你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对义务教育新课标的理解,或者对深化普高课程改革的认识。 卷二(70分) 1.Multiple choice (10points) ()1. –- Is there anything else to discuss? --- ____, I guess. A. Not at all. B. No, that’s all C. Yes, I’m sure. D. Yes, of course. ()2. No matter how bright a talker you are, there are times when it’s better ___ silent. A. remain B. be remaining C. having remained D. to remain. ()3. I made a promise to myself ____ my first year in high school would be different. A. whether B. what C. that D. how ()4. Studying Wendy’s menu, I found that many of the items are similar to ____ of McDonald’s. A. those B. ones C. any D. all

2012年湖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卷[1]

。 。2012年湖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卷湖北教师招考试卷及改革信息,尽在 中国教师统考网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第一次提出“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国家法律文件是() A、《教师资格条例》 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是() A、《大教学论》 B、《理想国》 C、《学记》 D、《论语》 3.“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创立者是() A、马卡连柯 B、巴班斯基 C、赞可夫 D、凯洛夫 4.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物质文化 B、学生文化 C、教师文化 D、精神文化 5.儿童身心发展的进程不总是以相等的速度直线发展的,而是时而猛长、时而缓慢,这表明了儿童身心发展过程具有() A、不平衡性 B、阶段性 C、灵活性 D、差异性 6.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的要求,规定的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是() A、教育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育方针 D、教育策略 7.“青少年儿童是社会未来,人类的希望,有着独立的社会地位,是行使权利的主体”,这是() A、《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 B、《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核心精神 C、《义务教育法》的核心精神 D、《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核心精神 8.指导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依据是() A、课程内容 B、课程方案 C、课程目标 D、课程设计 9.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称为() A、教学方法 B、教学模式 C、教学策略 D、教学方式 10.教师向学生解释、说明、论证概念、原理、公式的教学方法是() A、讲述法 B、讲授法 C、讲读法 D、讲解法 11.中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传授知识技能 B、发展学生智力 C、培养学生品德 D、关注个性发展 12.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 A、根本途径 B、基本途径 C、唯一途径 D、全部途径 13.课的类型(即课的分类)的划分根据是该节课的() A、教学目的 B、教学结构 C、教学任务 D、教学种类 14.探究训练中,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探究,而不是代替学生探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 A、收集信息资料 B、选择问题情景 C、分析解释问题 D、解释形成概念 15.教案也叫()

2019江西省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9江西省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的是 ( ) A.家长批评孩子 B.感受美好的自然环境 C.新生儿吸吮母乳 D.参加画展 2.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娜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专家屠呦呦与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儿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中国科学家获奖理由是成功的从中草药中提取了( ) 并广泛应用于疟疾治疗 A.青篙素 B.青霉素 C.青蒿素 D.红蒿素 3.下列关于教育要素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教育金包括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 B..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已较为职责的人有知识的人都可以成为教育者. C.学习者的学习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活动. D.教育形态的多样化是由于教育要素的变化及其结合而造成的 4.创造性思维特点不包括( ) A.流畅性 B .适应性 C.灵活性 D.独创性

5.1951年.我国颁布的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正式确立班主任制.规定从1952年起.在中小学设立班主任负责全班学生的思想教育.政治工作,道德行为.生活管理,课外活动等,并取代之前的( ). A.级任导师 B.级任教师 C.班任导师 D.班任教师 6.品德形成的标志是( ) A.道德信念的形成 B.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 C.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D.价值内化 7.下列关于封建社会教育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官学与私学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基本类型. B.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中国以四书五经为主欧洲以七艺,骑士七技为主. C.鲜明的等级性是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征. D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已经从分离走相结合 8.”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最早出自( ) 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中庸》 9.爱国主义教育在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内容中属于( ) 范畴.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道德教育 D心理教育 10.提倡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凯洛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