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山东青岛农业大学园林植物考研真题

2011年山东青岛农业大学园林植物考研真题
2011年山东青岛农业大学园林植物考研真题

2011年山东青岛农业大学园林植物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3*10=30分)

1.保护地栽培

2.品种

3.组织培养

4.模纹花坛

5.草坪

6.树种规划

7.轮作

8.生态因子

9.无土栽培

10.球根花卉

二、写出下列植物的学名(0.5*20=10分)

1.非洲茱

2.凌霄

3.石蒜

4.唐莒蒲

5.二月兰

6.多花蔷薇

7.南洋杉、

8.八仙花

9.楼斗菜

10.睡莲

11.翠菊

12.黄护

13.枯梗

14.龟背竹

15.茉莉

16.紫竹

17.橡皮树

18.平枝枸子

19.樱花

20.夏革

三、选择题(1*10=10分)

1.当年一次分化,当年开花的花卉是

A.牡丹

B.月季

C.芭蕉

D.紫薇

2.下列关于迩栋温室说法错误的是

A.保温性好

B. 通风条件往往不好

C.多为东西向延伸

D.适合现代化生产

3.下列树种不属于松科落叶松亚科的是

A.落叶松

B.金钱松

C. 雪松

D.白皮松

4.水杉、玉兰、枫杨、侧柏中耐水湿能力最弱的是

A.水杉

B.枫杨

C. 玉兰

D.侧柏

5.下列属于附生兰的是()

A.春兰

B.大花蕙兰

C.蕙兰

D.春

6.牡丹品种'赵粉'的拉丁学名为()

A、Paeonia suffruticosa cv. Duplex

B、Paeonia suffruticosa 'zhzofen'

C、Paeonia suffruticosa 'zhaofen'

D、Paeonia suffruticosa cv. duplex

7.荷花是一种多年生挺水植物,栽种时水深一般不宜超过()。

A、50cm

B、100cm

C、150cm

D、200cm

8.下列对白皮松描述中错误的是()

A.幼时干皮白

B.阳性树种

C.叶3针一束

D.耐干早

9.对球根充实和开花最重要的肥料是()

A N肥;BP肥;CK肥;DCa肥

9.通常将树龄在()年以上,或者特别珍贵稀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重要科研价值的古树名木为一级古树名木。

A、80

B、100

C、200

D、300

四、填空题(0.5*50=25分)

()是南宋学者陈景沂编纂的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系统的植物词典。明清时较有影响的花卉专著有()()()

2.我国具有悠久栽培历史并形成较大品种群的花卉有()()()()()

3.多肉植物常见于()()()()等科中

4.世界四大切花指()()()()

5.常见的室内观叶植物中彩叶的有()()()()()

6.写出下列植物的科名∶棕竹()毛竹()玉竹()竹柏()竹芋()

7.请将桂花、山桃、栾树、连翘、太平花按花期由早至晚排列∶()()()()()

8.豆科植物根据花的结构不同,可分为()()()三亚科。

9.花芽分化通常分为()()()等

10.适合栽植于复层混交群落中层的花灌木有()()()()()等。

11.依据花卉原产地,通常将花卉分为()()()()()()()等七大类。

五、问答题(40分)

1. 请说出下列树种间的主要形态差异∶(3*3-9分)

①月季和玫瑰②冷杉属和云杉属③木兰和玉兰

2. 风景林通常有何特点?列出适合你所在城市的风景林树种并分析其优缺点。(8分)

3. 影响树木栽植成活的原因有哪些?(8分)

4.举例说明秋植球根促成抑制栽培通常会采取哪些措施。(7分)

5.按生态习性和观赏特性,园林中常用草坪植物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其特点(8分)

六、论述题(35分)

1.种植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举例说明在专类园设计中应如何体现这些原则?(15 分)

2. 分析你所在城市草本花卉的主要应用方式和种类及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20分)

(完整word版)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第10章脂类代谢

第10章脂类代谢单元自测题 (一)名词解释 1.血浆脂蛋白2.血脂3.高脂蛋白血症4.酮体5.不饱和脂肪酸6.必需脂肪酸 7.脂动员8.脂肪酸β-氧化 (二)填空题 1.动物不能合成而需要由日粮提供的必需脂肪酸有和。 2.脂肪消化产物在十二指肠下段或空肠上段被吸收后,与磷脂、载脂蛋白等组成经淋巴进入血循环。 3.脂肪动员指在脂肪酶作用下水解为释放人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 4.游离脂肪酸不溶于水,需与结合后由血液运至全身。 5.脂肪酸β-氧化的限速酶是。 6.脂酰CoA经一次β-氧化可生成1分子乙酰CoA和。 7. 一分子14碳长链脂酰CoA可经次β-氧化生成个乙酰CoA。 8.肉碱脂酰转移酶工存在于细胞。 9.脂酰CoA每一次β-氧化需经脱氢和硫解等过程。 10.酮体指、和。 11.酮体合成的酶系存在,氧化利用的酶系存在于。 12.丙酰CoA的进一步氧化需要和作酶的辅助因子。 13.一分子脂肪酸活化后需经转运才能由胞液进入线粒体内氧化;线粒体内的乙酰CoA需经才能将其带出细胞参与脂肪酸合成。 14.脂肪酸的合成需原料、、和等。 15.脂肪酸合成过程中,乙酰CoA来源于或,NADPH来源于。 (三)选择题 1.动物合成甘油三脂最强的器官是: a.肝b.肾c.脂肪组织d.脑e.小肠 2.脂肪动员是指: a.脂肪组织中脂肪的合成b.脂肪组织中脂肪的分解 c.脂肪组织中脂肪被脂肪酶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并释放入血供其他组织利用 d.脂肪组织中脂肪酸的合成及甘油的生成e.以上都对 3. 能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有: a.肾上腺素b.胰高血糖素c.促甲状腺素d.ACTH e.以上都是 4.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是: a.酰基转移酶b.乙酰CoA羧化酶c.肉碱脂酰CoA转移酶Ⅰ d.肉碱脂酰CoA转移酶Ⅱe.β-酮脂酰还原酶 5.酮体在肝外组织氧化分解,原因是肝内缺乏: a.乙酰乙酰CoA硫解酶b.琥珀酰CoA转硫酶c.β-羟丁酸脱氢酶 d.β-羟-β-甲戊二酸单酰CoA合成酶e.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裂解酶 6.脂酰CoA的β-氧化过程反应顺序是: a.脱氢,加水,再脱氢,加水b.脱氢,脱水,再脱氢,硫解 c.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d.水合,脱氢,再加水,硫解 e.水合,脱氢,硫解,再加水 7.可作为合成前列腺素前体的脂肪酸是: a.软脂酸b.花生四烯酸c.亚麻酸d.亚油酸e.硬脂酸 8.能将肝外胆固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的血浆脂蛋白: a.CM b.LDL c.HDL d.IDL e.VLDL 9.可由呼吸道呼出的酮体是: a.乙酰乙酸b.β-羟丁酸c.乙酰乙酰CoA d.丙酮e.以上都是 10.并非以FAD为辅助因子的脱氢酶有: a.琥珀酸脱氢酶b.脂酰CoA脱氢酶c.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 d.β-羟脂酰CoA脱氢酶e.线粒体内膜的磷酸甘油脱氢酶 11.不能产生乙酰CoA的分子是: a.酮体b.脂肪酸c.胆固醇d.磷脂e.葡萄糖 12.参与甘油磷脂合成过程的核苷酸是: a.A TP b CTP c.TIP d.UTP e.GTP 13.脂肪酸分解产生的乙酰CoA去路: a.合成脂肪酸b.氧化供能c.合成酮体d.合成胆固醇e.以上都是 14.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是: a.HMGCoA合成酶b.乙酰CoA羧化酶c.HMGCoA还原酶 d.乙酰乙酰CoA硫解酶e.HMGCoA裂解酶 15.下列不是载脂蛋白的功能的是:

(完整word版)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第15章RNA生物合成

第15章 RNA生物合成五单元自测题 (一)名词解释或概念比较 1.转录与逆转录 2.单顺反子与多顺反子 3.反意义链与有意义链 4.启动子与终止子 5.内含子与外显子 6.RNA聚合酶全酶与核心酶 7.操纵子与操纵基因 8.顺式作用元件与反式作用因子。 9.阻遏物与辅阻遏物 10.-10序列与TA TA box 11. 核酶 (二)填空题 1. 引物酶与转录中的RNA聚合酶之间的差别在于它对不敏感,并可以作为底物。 2. 大肠杆菌中DNA指导的RNA聚合酶全酶的亚基组成为,去掉因子的部分称为核心酶,这个因 子使全酶能辩认DNA上的位点。 3. 利福平抑制细菌中转录的起始,因为。 4. 原核生物中各种RNA是催化生成的。而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分别由种RNA聚合酶催 化,其中rRNA基因由转录,hnRNA基因由转录,各类小分子量RNA则是的产物。 5. 一个转录单位一般应包括序列、序列和顺序。 6. 真核细胞中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多为。编码的序列还被保留在成熟mRNA中的是,编码的序 列在前体分子转录后加工中被切除的是。在基因中______被_____分隔,而成熟的mRNA中外显子转录的序列被拼接起来。 7.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tRNA前体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前者含有。 8. 在原核细胞中,由同一调控区控制的一群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组成一个基因表达调控单位,称为,其 调控区包括和。 9. 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调节基因编码的与结合,对lac表达实施负调控;和 的复合物结合于上游部分,对lac表达实施正调控。 10. 大肠杆菌色氨酸操纵子阻遏蛋白必须先与辅阻遏物相结合,才能结合于操纵基因。在trp操纵基因与 结构基因之间有一段能被转录的,可编码含有2个残基的14肽。色氨酸充裕时,翻译迅速,转录中断,色氨酸不足时,翻译迟滞,结构基因的转录得以继续进行,称为调节。 11. 乳糖操纵子的启动,不仅需要有诱导物乳糖存在,而且培养基中不能有,因为它的分解代谢产物会降 低细胞中的水平,而使复合物不足,它是启动基因启动所不可缺少的调节因子。 12.中心法则是于年提出的其内容可概括为。 (三)选择题 1. hnRNA是: A. 存在于细胞核内的tRNA前体 B. 存在于细胞核内的mRNA前体 C. 存在于细胞核内的rRNA前体 D. 存在于细胞核内的snRNA前体 2. 真核细胞中RNA聚合酶Ⅲ的产物是: A. mRNA B.hnRNA C. rRNA D. tRNA和snRNA 3. 合成后无需进行转录后加工修饰就具有生物活性的RNA是: A. tRNA B. rRNA C. 原核细胞mRNA D. 真核细胞mRNA 4. 下列抑制剂哪一种既抑制DNA的复制又抑制转录作用: A. 利福平 B. 丝裂霉素G C. 高剂量放线菌素 D. α-鹅膏蕈碱 5. 下列核酸合成抑制剂中对真核细胞RNA聚合酶Ⅱ高度敏感的抑制剂是: A. 利福平 B. 氨甲喋呤 C. α-鹅膏蕈碱D氮芥 6. 以下哪种物质常造成碱基对的插入或缺失,从而发生移码突变? A. 嘧淀衍生物 B. 5-氟尿嘧啶 C. 羟胺 D. 亚硝基胍 7. 下列关于基因增强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删除增强子通常导致RNA合成的速度降低 B. 增强子与DNA-结合蛋白相互作用 C. 增强子增加mRNA翻译成为蛋白质的速度 D. 在病毒的基因组中有时能够发现增强子 8. 下列有关操纵子的论述哪个是错误的? A. 操纵子是由启动基因、操纵基因与其所控制的一组功能上相关的结构基因组成的基因表达调控单位

高级生化题库(四川农业大学)

1. 蛋白质超二级结构:在蛋白质分子中,特别是球状蛋白质中,由若干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即α-螺旋,β-折叠片和β-转角等)彼此相互作用组合在一起,形成有规则、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充当三级结构的构件单元,称超二级结构。 2 sanger反应:在弱碱性溶液中,氨基酸的α-氨基易与DNFB(2,4-二硝基氟苯)反应,生成黄色的DNP-AA(二硝基苯氨基酸),此反应最初被sanger用于测定N-末端氨基酸,又被称为sanger反应。 6 引发体:引物酶与相关蛋白质结合成的一个有活性的复合体叫做引发体。 8 分子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一级结构发生变异,使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减退或丧失,甚至造成生理功能的变化而引起的疾病,称为分子病。 10 固定化酶:将酶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出,将其用固定支持物(称为载体)固定,使其成为不溶于水或不易散失和可多次使用的生物催化剂,这种固定的酶称为固定化酶。 11 解偶联作用:在完整线粒体内,电子传递与磷酸化是紧密偶联的,当使用某些试剂而导致的电子传递与ATP形成这两个过程分开,只进行电子传递而不能形成ATP的作用,称为解偶联作用 二,简答 1. 简述信号肽的特点和转运机制。 答:信号肽具有两个特点:1)位于分泌蛋白前体的N-端2)引导分泌蛋白进入膜以后,信号肽将被内质网腔内的信号肽酶切除。信号肽的转运机制:信号肽运作的机制相当复杂,有关组分包括信号肽识别颗粒(SRP)及其受体、信号序列受体(SSR)、核糖体受体和信号肽酶复合物。信号肽发挥作用时,首先是尚在延伸的、仍与核糖体结合的新生肽链中的信号肽与SRP结合,然后通过三重结合(即信号肽与SSR的结合、SRP及其受体结合、核糖体及其受体的结合)。当信号肽将新生肽链引导进入内质网腔内后,在信号肽酶复合物的作用下,已完成使命的信号肽被切除。 3. 生物膜主要有哪些生物学功能?任举一例说明膜结构与功能的密切关系。生物膜的生物学功能可以概括如下:1)区域化或房室化 2)物质的跨膜运输 3)能量转换(氧化磷酸化) 4)细胞识别 4. 研究蛋白质一级结构有哪些意义?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即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N端—C端)是由基因编码的,是蛋白质高级结构的基础,因此一级结构的测定成为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一级结构的特定的氨基酸序列决定了肽链的折叠模式,从而决定其高级结构,从而决定其功能。 一级结构的种属差异与分子进化(细胞色素C) 一级结构的变异与分子病(镰刀状红细胞) 1. 信号肽/导肽:二者都是新生肽链用于指导蛋白质跨膜转移(定位)的N-末端氨基酸序列。 信号肽含10到20个疏水氨基酸,合成后即可特异被SRP识别,并将核糖体引导到内质网停泊蛋白上继续翻译。肽链前端进入内质网腔后,信号肽即被切除。边合成边转运.导肽富含碱性和疏水氨基酸,这导致它既亲水又疏水,利于穿越脂双层。同时带正电的头更利于顺跨膜电势穿膜。跨膜后被切除。先合成后转运! 4. 超二级结构/结构域超二级结构是指多态链上若干相邻的构象单元(如α-螺旋,β-折叠,β-转角等)彼此作用,进一步组合成有规则的结构组合体。结构域指存在于球状蛋白质分子中的两个或多个相对独立的,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三维实体,每个有二级结构组合而成,充当三级结构的构件,其间由单肽链连接。 5. 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凡是物质逆浓度梯度的运送称为主动运输,这一过程的进行需要能量。 凡是物质顺浓度梯度的运送叫做被动运输,这一过程是自发的,无需能量。 8. 胞间信号/胞内信号二者是按照作用范围来分的。当环境刺激的作用位点与效应位点处于生物体的不同部位时,需要作用位点细胞产生信号传递给效应位点,引起细胞反应。这个作用位点细胞产生的信号就是胞间信号,也称为第一信使。胞内信号是胞间信号由膜上信号转换系统产生的有调节活性的细胞内因子,也称为第二信使。 1. 蛋白质特定构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环境因素对蛋白质构象形成有无影响?为什么? 蛋白质特定构象形成的驱动力有R-侧链基团间的相互作用;肽链与环境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天然构象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环境因素对蛋白质构象形成有影响,因为维持蛋白质高级结构的主要是氢键、范德华力、疏水作用和盐键等次级键,环境因素会影响这些作用力的形成和大小,从而影响蛋白质构象的形成。 2. 试比较光合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能量转化机制的异同。 答:光合磷酸化是指在叶绿体ATP合成酶的催化下依赖于光的由ADP和Pi合成ATP的过程。氧化磷酸化是指电子从一个底物传递给分子氧的氧化与酶催化的由ADP和Pi生成ATP相偶联的过程。 光合磷酸化的能量是来自光能的激发,是储存能量;氧化磷酸化能量是来自底物的分解,释放能量。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第1章---糖--类

第一章糖类单元自测题 (一)名词解释 1、单糖, 2、还原糖, 3、不对称碳原子, 4、α-及β-异头物, 5、蛋白聚糖, 6、糖脎, 7、改性淀粉, 8、复合多糖,9、糖蛋白,10.糖胺聚糖 (二)填空题 1、判断一个糖的D-型和L-型是以碳原子上羟基的位置作依据。 2、糖苷是指糖的和醇、酚等化合物失水而形成的缩醛(或缩酮)等形式的化合物。 3、蔗糖是由一分子和一分子组成,它们之间通过糖苷键相连。 4、麦芽糖是由两分子组成,它们之间通过糖苷键相连。 5、乳糖是由一分子和一分子组成,它们之间通过糖苷键相连。 6、纤维素是由组成,它们之间通过糖昔键相连。 7、多糖的构象大致可分为、、和四种类型,决定其构象的主要因素是。 8、直链淀粉的构象为,纤维素的构象为。 9、人血液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肝脏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肌肉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 10、糖胺聚糖是一类含和的杂多糖,其代表性化合物有、和等。 11、肽聚糖的基本结构是以与组成的多糖链为骨于,并与肽连接而成的杂多糖。 12、常用定量测定还原糖的试剂为试剂和试剂。 13、蛋白聚糖是由和共价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14、自然界较重要的乙酰氨基糖有、和。 15、鉴别糖的普通方法为试验。 16、脂多糖一般由、和三部分组成。 17、糖肽的主要连接键有和。 18、直链淀粉遇碘呈色,支链淀粉遇碘呈色。 (三)选择题 1、单选题(下列各题均有五个备选答案,试从其中选出一个) (1)环状结构的己醛糖其立体异构体的数目为( ) (A)4 (B)3 (C)16 (D)32 (E)64 (2)右图的结构式代表哪种糖?( ) (A)α-D-吡喃葡萄糖 (B)β-D-吡喃葡萄糖 (C)α-D-呋喃葡萄糖 (D)β-L-呋喃葡萄糖 (E)α-D-呋喃果糖 (3)、下列哪种糖不能生成糖脎?( ) (A)葡萄糖(B)果糖(C)蔗糖(D)乳糖(E)麦芽糖 (4)下图所示的结构式代表哪种糖胺聚糖?( ) (A)几丁质(壳多糖) (B)硫酸软骨素(C)肝素(D)透明质酸(E)硫酸角质素 (5)、下列物质中哪种不是糖胺聚糖?( ) (A)果胶(B)硫酸软骨素(C)透明质酸(D)肝素(E)硫酸黏液素 (6)糖胺聚糖中不含硫的是( ) (A)透明质酸(B)硫酸软骨素(C)硫酸皮肤素(D)硫酸角质素(E)肝素 (7)下图的结构式代表哪种糖?( )

华中农业大学805植物生理学考研练习题

华中农业大学805植物生理学考研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水分代谢2.水势3.压力势4.渗透势5.根压6.自由水7.渗透作用8.束缚水9.衬质势10.吐水11.伤流12.蒸腾拉力13.蒸腾作用14.蒸腾效率15.蒸腾系数16.生态需水17.吸胀作用18.永久萎蔫系数19.水分临界期20.内聚力学说2l.植物的最大需水期22.小孔扩散律23.重力势24.水通道蛋白25.节水农业 二、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 1.RWC 2.Ψw 3.Ψs 4.Ψm 5.Vw 6.Ψp 7.SPAC8.RH9.Mpa10.AQP 三、填空题 1.水分在植物体内以和两种形式存在。 2.将一个充分饱和的细胞放入比其细胞液低10倍的溶液中,其体积。 3.植物细胞的水势是由、、等组成的。 4.细胞间水分子移动的方向决定于,即水分从水势的细胞流向的细胞。 5.水分通过叶片的蒸腾方式有两种,即和。 6.和现象可以证明根压的存在。 7.无机离子泵学说认为,气孔在光照下张开时,保卫细胞内离子浓度升高,这是因为保卫细胞内含,在光照下可以产生,供给质膜上的作功而主动吸收离子,降低保卫细胞的水势而使气孔。 8.影响蒸腾作用最主要的外界条件是。 9.细胞中自由水越多,原生质粘性,代谢,抗性。 10.灌溉的生理指标有,细胞汁液浓度,渗透势和。 11.植物细胞吸水有三种方式,未形成液泡的细胞靠吸水,液泡形成以后,主要靠吸水,另外还有吸水,这三种方式中以吸水为主。 12.相邻的两个植物细胞,水分移动方向决定于两端细胞的。 13.干燥种子吸收水分的动力是。

14.植物对蒸腾的调节方式有、和。 15.某种植物每制造一克干物质需要消耗水分500克,其蒸腾系数为,蒸腾效率为。 16.水滴呈球形,水在毛细管中自发上升。这两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水有。 17.影响气孔开闭的最主要环境因素有四个,它们是,, 和。 18.植物被动吸水的能量来自于,主动吸水的能量来自于。 19.影响植物气孔开闭的激素是、。 20.将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的水势变化趋势是,细胞的渗透势,压力势。 四、问答题 1.温度过高或过低为什么不利于根系吸水? 2.试述气孔运动的机理。 3.试述水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4.蒸腾拉力能将水分提升至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其途径和机理是什么? 5.解释“烧苗”现象的原因。 6.土壤通气不良造成根系吸水困难的原因是什么? 7.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 8.禾谷类作物的水分临界期在什么时期,为什么? 9.合理灌溉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如何做到合理灌溉。 10.简述植物体内水分的存在的状态与代谢的关系。 11.简述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 12.简述保卫细胞的特点。 13.简述外部因素对气孔运动的影响。

四川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147404--四川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期末备考题库147404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 单选题: (1)关于有氧条件下,NADH从胞液进入线粒体氧化的机制,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NADH直接穿过线粒体膜而进入。 B.磷酸二羟丙酮被NADH还原成3-磷酸甘油进入线粒体,在内膜上又被氧化成磷酸二羟丙酮同时生成NADH。 C.草酰乙酸被还原成苹果酸,进入线粒体再被氧化成草酰乙酸,停留于线粒体内。 D.草酰乙酸被还原成苹果酸进人线粒体,然后再被氧化成草酰乙酸,再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天冬氨酸,最后转移到线粒体外。 正确答案:D (2)下列关于cAMP的论述那个是错误的: A.是由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产生 B.是由鸟苷酸环化酶催化ATP产生的 C.是细胞第二信息物质 D.可被磷酸二酯酶水解为5'-AMP 正确答案:B (3)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具有下列哪种动力学效应: A.Vm不变,Km增大 B.Vm不变,Km减小 C.Vm增大,Km不变 D.Vm减小,K m不变 正确答案:A

(4)下列物质在体内氧化产生ATP最多的是: A.甘油 B.丙酮酸 C.谷氨酸 D.乳酸 正确答案:C (5)下列关于化学渗透学说的叙述哪一条是不对的: A.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都有质子泵的作用 B.H+返回膜内时可以推动ATP酶合成ATP C.线粒体内膜外侧H+不能自由返回膜内 D.呼吸链各组分按特定的位置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正确答案:A (6)氰化物中毒是由于抑制了细胞色素: A.Cytc B.Cytb C.Cytc1 D.Cytaa3 正确答案:D (7)关于同工酶: A.它们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 B.它们的分子结构相同 C.它们的理化性质相同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实验》试卷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课程考试试卷 考试课程与试卷类型:植物生理学实验原理与技术(A)姓名: 学年学期:2008-2009-1 学号: 考试时间:2009--班级: 一、名词解释 ( 每题 4 分 , 共 12分 ) 1. 聚丙烯酰胺凝胶 2. 离心技术 3.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反相纸层析 二、填空题 ( 每空 2 分 , 共 42分 ) 1. 反相纸层析法分离油菜不饱和脂肪酸的实验中 ,分离后的不饱和脂肪酸经红氨酸溶液显色后 , 其最终产物颜色是(1),从点样端起层析谱带所对应的脂肪酸依次是 (2) 、(3)、(4)、(5)、(6)。 2. 圆盘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实验中 , 电泳时上槽接电源(7)极 ,下槽接电源 (8) 极 , 电泳开始电流应调节至每管(9)mA, 十分钟后电流调节至每管 (10) mA; 在上槽或样品中加入溴酚蓝是起(11)的作用。 3. 核酸提取过程中 , 将含有 DNA 的溶液置72℃处理 3 分钟,其目的是(12);在淀粉酶活性测定过程中将淀粉酶液置于 70℃下处理 15 分钟的目的是(13)。 4.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植物组织中的总氮和蛋白氮,有三个主要的实验阶段,它们分别是(14)、(15)和(16)。在第二阶段,若收集三角瓶中的溶液颜色由_(17)变为(18),表明反应完全。第三阶段所用的标准浓度的滴定溶液名称是(19)。 5. DNA 提取研磨时加入的研磨缓冲液的NaCl浓度是(20),研磨时加入SDS的作用是(21)

三、是非判断题 (判断对错,对的标T,错的标F,每题 2 分,共 10 分 ) 1.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含有很高活性的淀粉酶,其中α-淀粉酶不耐热,在70℃迅速钝化。() 2.本学期测定还原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时都用到了斐林试剂,这两个实验中所用的斐林试剂的配方是相同的。() 3.DNA提取中,加入冷乙醇是为了使DNA分子复性变粗。() 4.离心机使用中,要求同一台离心机所用的离心管都有相同的重量。()5.油菜种子硫甙葡萄糖苷的快速分析法中,反应的实质是测定水解硫苷产生的葡萄糖的数量。() 四、问答题(共36分) 1.试述维生素C测定的基本原理及其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2分) 2.简述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基本原理。为什么一些不法商人要在蛋白质制品中加入三聚氰胺?(12分) 3.凝胶电泳法测定同工酶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本学期所作的胶条染色后显示的谱带就是过氧化物同工酶带?(12分)

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考试 生化试卷以及答案

《基础生物化学》试题一 一、判断题(正确的画“√”,错的画“×”,填入答题框。每题1分,共20分) 1、DNA是遗传物质,而RNA则不是。 2、天然氨基酸都有一个不对称α-碳原子。 3、蛋白质降解的泛肽途径是一个耗能的过程,而蛋白酶对蛋白质的水解不需要ATP。(错) 4、酶的最适温度是酶的一个特征性常数。(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对) 5、糖异生途径是由相同的一批酶催化的糖酵解途径的逆转。 6、哺乳动物无氧下不能存活,因为葡萄糖酵解不能合成A TP。 7、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催化反应都需要引物。 8、变性后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也发生改变。 9、tRNA的二级结构是倒L型。 10、端粒酶是一种反转录酶。 11、原核细胞新生肽链N端第一个残基为fMet,真核细胞新生肽链N端为Met。 12、DNA复制与转录的共同点在于都是以双链DNA为模板,以半保留方式进行,最后形成链状产物。 13、对于可逆反应而言,酶既可以改变正反应速度,也可以改变逆反应速度。 14、对于任一双链DNA分子来说,分子中的G和C的含量愈高,其熔点(Tm)值愈大。 15、DNA损伤重组修复可将损伤部位彻底修复。 16、蛋白质在小于等电点的pH溶液中,向阳极移动,而在大于等电点的pH溶液中将向阴极移动。 17、酮体是在肝内合成,肝外利用。 18、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病是一种先天性遗传病,其病因是由于血红蛋白的代谢发生障碍。(对) 19、基因表达的最终产物都是蛋白质。 20、脂肪酸的从头合成需要NADPH+H+作为还原反应的供氢体。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框内。每题1分,共30分) 1、NAD+在酶促反应中转移() A、氨基 B、氧原子 C、羧基 D、氢原子 2、参与转录的酶是()。 A、依赖DNA的RNA聚合酶 B、依赖DNA的DNA聚合酶 C、依赖RNA的DNA聚合酶 D、依赖RNA的RNA聚合酶 3、米氏常数Km是一个可以用来度量()。 A、酶和底物亲和力大小的常数 B、酶促反应速度大小的常数 C、酶被底物饱和程度的常数 D、酶的稳定性的常数 4、某双链DNA纯样品含15%的A,该样品中G的含量为()。 A、35% B、15% C、30% D、20% 5、具有生物催化剂特征的核酶(ribozyme)其化学本质是()。 A、蛋白质 B、RNA C、DNA D、酶 6、下列与能量代谢有关的途径不在线粒体内进行的是()。

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考研复试分数线

(一)复试条件: 根据文件规定,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本次考试选拔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 1.总分和单科成绩达到分数线以及专业研究方向的要求。 2.达到分数线的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参加复试。未参加者,视为放弃。 3.凭准考证进行体检,按照考生序位号的先后顺序安排。体检不合者,不予录取。 4.复试采取专业笔试加面试的方式,考生最后成绩采取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进行加权的记分办法。 5.以综合考试成绩为录取依据,首先按各专业实考人数划定分数资格线,再按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名。 (二)报考事项: 历年真题QQ在线咨询:363、916、816张老师。学校各相关学院成立工作小组,确定工作中的相关政策和办法研究重大事项;负责本学院考试工作的组织宣传事项和实施工作;完成报考成绩的统计及综合排名汇总材料并上报填表。 1.各学院要先完成报考专业的成绩进行排名,根据名单确定考生的具体范围。 2.符合上述条件的参加综合考试,根据报考专业并提交书面申请材料审核。 3.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汇总名单后,将公示7天,期满后不再提示。 4.各相关专业按照考试科目的顺序依次进行。

5.考试成绩以书面通知形式发到学生本人。 (三)考试流程: 1.参加初试并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填写相关表格,按规定时间提供自身研究潜能的材料,攻读大学阶段的研究计划、科研成果等。 2.报考考生的资格审查由领导小组进行审查,对考生料进行审阅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统计填表。 3.我校采取笔试、口试或两者相兼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以进一步安排加强进行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各种应用能力等。具体比例由学校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安排。 (四)复习方略: 1.要点内容考生贯彻各种各样的资料,其实关键要能保证你进行的系统性。因此整个阶段应该以真题为主,以精读的方式对考试的章节相关要点,对课本有一个纲领性的认识。对课后题必须要掌握,很多知识点题都出自课后。完成基础知识、该专业关注的研究方向。较为系统的了解都要以记忆为基础一定要做到对书的大体框架有全面的把握,把整个原理的前后概念贯穿起来。 2.在复习充分的情况下做完后对照答案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的差距在哪。接下来才是最重要的,要根据专业课的真题都会出什么题型,总结其考察重点是什么是哪一章节。把握这些之后安排,一定要必须的题目都整理出来行理解背诵。根据科目的先后顺序,因为通常前几年出现的题目会出现,根据政策方向考核对照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知识存量,正确的安排答题技巧针对有限的知识来最好地回答。专业课的难度绝不亚于英语,对掌握的侧重点范围解题思

2017年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211翻译硕士英语考研真题

Part I Reading Comprehension(2*2.5=50 points) Derections: There are five passages in this section.Each passage is followed by some questions or unfinished statemens. For each of them,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Decide on the best choice. Passage 1 What might driving on an automated highway be like? The answer depends on what kind of system is ultimately adopted. Two distinct types are on the drawing board. The first is a special-purpose lane system, in which certain lanes are reserved for automated vehicles. The second is a mixed traffic system: fully automated vehicles would share the road with partially automated or manually driven cars. A special-purpose land system would require more extensive physical modifications to existing highways, but it promises the greatest gains in freeway capacity. Under either scheme, the driver would specify the desired destination, furnishing this information to a computer in the car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rip or perhaps just before reaching the automated highway. If a mixed traffic system was in place, automated driving could begin whenever the driver was on suitably equipped roads. If special-purpose lanes were available, the car could enter them and join existing traffic in two different ways. One method would use a special onramp. As the driver approached the point of entry for the highway, devices installed on the roadside would electronically check the vehicle to determine its destination and to ascertain that it had the proper automation equipment in good working order. Assuming it passed such tests, the driver would then be guided through a gate and toward an automated lane. In this case, the transition from manual to automated control would take place on the entrance ramp. An alternative technique could employ conventional lanes, which would be shared by automated and regular vehicles. The driver would steer onto the highway and move in normal fashion to a “transition” lane. The vehicle would then shift under computer control onto a lane reserved for automated traffic. (The limitation of these lanes to automated traffic would presumably be well respected, because all trespassers could be swiftly identified by authorities.) Either approach to joining a lane of automated traffic would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 (2005年制订,2010年8月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障研究生合法权益,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2005年3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接受学历教育的研究生。 第三条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含休学)一般为2-3年,最长不超过5年;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含休学)一般3-4年,最长不超过6年;硕博连读、提前攻博研究生学习年限(含休学)一般5-6年,最长不超过8年。 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基本学习年限内未能完成学业的,经导师、学院和研究生处批准,可以申请延期毕业。但延期毕业年限不得超过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 第二章入学与注册 第四条按照国家招生规定,经我校录取的研究生新生持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和学校规定的其它有关证件,按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必须向所在学院书面请假并附相关证明。请假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两周。未请假,或未准假逾期两周不报到者,或假满逾期两周不报到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外,视为放

弃入学资格。 第五条新生办理入学手续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和学校招生规定对其政治、思想品德、文化、健康状况等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凡属违反国家招生规定,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被录取者,无论何时发现,一经查实,取消其入学资格或者学籍,退回原户籍所在地。情节恶劣的,报请有关部门查究。 第六条入学体检复查由华中农业大学医院负责。对达不到入学体检标准的新生,取消其入学资格;对患有疾病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下同)诊断不宜在校学习的新生,经本人申请,学校批准,可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保留入学资格的新生应在申请被批准后两周内办理离校手续。治疗期间的医疗费用自理。无故不办理离校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应当在下一学年开学前,持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病愈诊断证明和体检表以及所在地街道(乡)等单位开具的学生行为表现证明,向学校招生办公室提交入学申请,经学校指定医院诊断,符合入学体检要求,学校复查合格后,可以按当年新生办理入学手续。 复查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逾期两周不办理入学手续者,被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不享受在校生或休学生待遇。学校不对学生保留入学资格期间发生的事故负责。保留入学资格期间,如有严重违法乱纪行为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第七条每学期开学时,已取得学籍的研究生持研究生证,在校历规定的时间内到所在学院办理注册手续,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或者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者不予注册。确因在校外从事科研、调研、撰写论文、实践等工作,不能按期注册的,应当事先履行暂缓注册手续,

四川农业大学20年12月《生物化学(专科)》作业考核-答案

1.生物体内大多数氨基酸脱去氨基生成α-酮酸主要是通过下面()作用完成的 A.氧化脱氨基 B.还原脱氨基 C.联合脱氨基 D.转氨基 答案:C 2.合成嘌呤环的氨基酸为() A.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 B.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 C.甘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 D.蛋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酸 E.蛋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 答案:B 3.下列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酶都有活性中心 B.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 C.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金属离子 D.所有抑制剂都作用于酶活性中心 答案:A 4.下列关于氧化磷酸化偶联机理的化学渗透学说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H?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 B.呼吸链中各递氢体可将H?从线粒体内转移到线粒体内膜外 C.在线粒体膜内外H?形成跨膜梯度 D.线粒体内膜外侧pH比膜内侧高 答案:D 5.原核细胞中掺入氨基酸的第一步反应是() A.甲酰蛋氨酸-tRNA与核糖体P位结合 B.甲酰蛋氨酸-tRNA与核糖体A位结合

C.甲酰蛋氨酸-tRNA与核糖体E位结合 D.甲酰蛋氨酸-tRNA与核糖体随机结合 答案:A 6.假设翻译时可从任一核苷酸起始读码,人工合成的(AAC)n(n为任意整数)多聚核苷酸,能够翻译出的多聚氨基酸有()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答案:C 7.脂肪酸从头合成的脂酰基载体是() A.CoASH B.Ser C.生物素 D.ACP 答案:D 8.大肠杆菌蛋白质合成起始时模板mRNA首先结合于核糖体上的位点是() A.30S亚基的蛋白 B.30S亚基的16S rRNA C.50S亚基的23S rRNA D.50S亚基的蛋白 答案:B 9.氧化磷酸化的化学渗透假说提出关于ATP形成的原因() A.线粒体内膜对ADP渗透性的变化造成的 B.ADP泵出基质进入膜间隙所致 C.线粒体蛋白质中形成高能键所致 D.H?被泵出形成线粒体内膜内外质子电化学梯度所致 答案:D

四川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考研要点

第一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DNA的变性:在理化因素作用下,DNA碱基对间的氢键断裂,双螺旋解开成为单链,从而导致DNA的理化性质即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变性。这是一个跃变过程,伴有增色效应,DNA功能丧失。 DNA的复性:在一定条件下,变性DNA单链间碱基重新配对,恢复双螺旋结构,伴有A260减小(减色效应),DNA功能恢复。(将变性DNA经退火处理,使其重新形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称为DNA的复性。) 增色效应和减色效应:当将DNA的稀盐溶液加热到80-100°C时,双螺旋结构发生解体,两条链分开,形成无规则线团,一系列理化性质也随之改变:变性后,260nm紫外吸收值升高,此效应称之为增色效应。核酸的光吸收值常比其各核苷酸成分的光吸收值之和少30%-40%。这是在有规律的双螺旋结构中碱基紧密地堆积在一起造成的。这种现象叫做DNA的减色效应。 增色效应:当DNA从双螺旋结构变为单链的无规则卷曲状态时,它在260nm处的吸收便增加,这叫增色效应。 减色效应:DNA在260nm出的光密度比在DNA分子中各个碱基在260nm处吸收的光密度的总和小得多(约少35%-40%),这种现象称为减色效应。 分子杂交:不同来源的DNA单链间或单链DNA与RNA之间只要有碱基配对的区域,在复性时可形成局部双螺旋区,称为核酸分子杂交。 核酸探针:是以研究和诊断为目的,用来检测特定序列核酸(DNA或RNA)的DNA片段或RNA片段,称为核酸探针。回文结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在DNA两条链中的顺读与倒读意义是一样的,脱氧核苷酸以一个假想的轴称为180°对称,这种结构称为回问结构。 回文序列:DNA分子中以某一中心区域为对称轴,中心区域一侧的碱基序列旋转180°后与另一侧的碱基序列对称重复。Tm值:DNA变性发生在一个很窄的温度范围内,通常把热变性过程中A260达到最大值一半时的温度称为该DNA的溶解温度或熔点,用Tm表示。 Chargaff定律:腺嘌呤和胸腺嘧啶的摩尔数相等,即A=T;鸟嘌呤和胞腺嘧啶的摩尔数也相等,即G=C; 含氨基的碱基总数等于含酮基碱基总数,即A+C=G+T。 嘌呤的总数等于嘧啶的总数,即A+G=C+T。 碱基互补规律:在形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碱基的大小与结构的不同,使得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只能在G-C (或C-G)和A-T(或T-A)之间进行,这种碱基配对的规律,称为碱基配对规律(互补规律)。 超螺旋DNA:双螺旋DNA进一步扭曲所形成的麻花状构象。超螺旋DNA比双螺旋DNA分子更紧密。双螺旋的DNA分子通过自身的多次转动扭曲形成螺旋的螺旋结构,称为超螺旋结构;大多数天然DNA分子为负超螺旋。 拓扑异构酶:是一类剪接DNA分子、改变DNA拓扑状态的酶。拓扑异构酶在DNA复制、转录和重组中起重要作用。顺反子:基因功能的单位,一段染色体,它是一种多肽链的密码,一种结构基因。 1、某DNA样品含腺嘌呤15.1%(按摩尔碱基计),计算其余碱基的百分含量。 DNA RNA 化学组成DNA中的戊糖是β-D-2'-脱氧核糖 DNA中的碱基是A、G、C、T 脱氧核糖核苷 核苷酸:dAMP、dGMP、dCMP、dTMP RNA中的戊糖是β-D-核糖 RNA中的碱基是A、G、C、U 核糖核苷 核苷酸:AMP、GMP、CMP、UMP 分子结构一级结构 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三链 三级结构:超螺旋大多数天然RNA分子是一条单链,其可以发生分子自身回折,而使互补碱基区形成局部类似DNA的双螺旋区。不能配对的碱基区域则形成突环,不同的RNA分子因碱基序列不同而具有不同比例的双螺旋区。 tRNA二级结构:单链、三叶草形、四臂四环 tRNA三级结构:在二级结构基础上进一步折叠扭曲形成倒L 型 细胞内分布在真核细胞中,DNA主要集中在细胞核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有各自的DNA 原核细胞,DNA存在于类核 细胞质,少量存在于细胞核 生理功能DNA是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负责遗传信息的储存和发不,并通过复制将 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RNA负责遗传信息的表达,它转录DNA的遗传信息,直接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将遗传信息翻译成各种蛋白质,使生物体进行一系列的代谢活动,从而能够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

(完整word版)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第4章酶

第4章酶单元自测题 (一)名词解释或概念比较 1.活化能,2.转换数,3.酶的专一性,4.反馈抑制,5.多酶复合体,6.绝对专一性,7.核酶, 8.抗体酶,9.固定化酶,10.乒乓反应,11.可逆抑制作用与不可逆抑制作用,12.酶的活性中心, 13.邻近效应与定向效应,14.同工酶,15.蛋白激酶与蛋白磷酸酶,16.趋异进化与趋同进化,17.脱辅酶(脱辅基酶蛋白),18.酶原,19.丝氨酸蛋白酶,20.竞争性抑制作用,21.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22.反竞争性抑制作用,23.酶促反应初速度,24.前馈调节,25.化学酶工程与生物酶工程,26.过渡态底物类似物(一)名词解释或概念比较 1.在一定的温度下将1摩尔底物全部转化成活化态所需要的自由能,单位是kJ/mol。 2.在一定条件下每秒钟每个酶分子催化底物的分子数,或每秒钟每微摩尔酶分子催化底物的微摩尔数。 3.酶对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酶往往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反应,作用于一种或一类化合物。 4.在酶催化的级联反应中,催化第一步反应的酶往往被级联反应的终端产物抑制,或催化前一步反应的酶被后面的产物抑制,这种抑制叫反馈抑制。 5.几种功能相关的酶依靠非共价键形成复合体,通常催化一个级联反应或一部分,可以提高催化效率。 6.酶只作用于一种底物,而不作用于其它任何底物,这种专一性称为绝对专一性。 7.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8.具有抗体的识别、结合专一性,又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或称有催化活性的抗体。抗体酶的本质是是免疫球蛋白,但是在易变区具有酶的性质。 9.将水溶性的酶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处理,使之不溶于水,但不改变原有的酶活性。固定化酶提高了对酸碱和温度的稳定性,增加了酶的使用寿命。 10.是一种多底物酶促反应。底物A先与酶结合,催化生成产物P,当产物P释放以后,底物B再与酶结合,催化生成产物催化生成产物Q,最后释放产物Q。 11.可逆抑制作用:抑制剂与酶以非共价键结合而引起活力降低或丧失,可以用物理方法(例如透折法)除去抑制剂,恢复酶的活性。 不可逆抑制作用: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共价结合,使酶的活性丧失,不能用透析、过滤等物理方法除去抑制剂而使酶恢复活性。 12.酶的催化功能只局限在酶分子的一个特定区域,只有少数氨基酸残基参与底物的结合及催化。这个与酶活力直接相关的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13.邻近效应是指酶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复合物以后,底物与底物间以及酶的催化基团与底物间结合于同一分子,使得底物的有效浓度升高,反应速度升高。 定向效应是指底物的反应基团之间以及酶的催化基团与底物的反应基团间的正确取位产生的效应。 14.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特性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的一组酶。15.蛋白激酶是催化蛋白质磷酸化的酶,它能催化把ATP或GTP上 位磷酸基转移到底物蛋白质氨基酸残基上的反应。蛋白磷酸酶是催化蛋白质脱磷酸的酶。这2种酶催化蛋白质(脱辅酶)的磷酸化和脱磷酸化反应,调节酶的活性。 16.趋异进化:有些酶起源于共同的祖先,具有相似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和三维结构,以及相似的催化机制,通过基因突变,获得对不同的底物专一性,这个过程称为趋异进化。例如胰凝乳蛋白酶、胰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 趋同进化:有些酶起源于不共同的祖先,但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相同的催化三联体(由Asp、His和Ser残基组成),具有相似的催化功能,这种情况称为异源的趋同进化。 17.全酶分子中,除去对酶的催化活性必需的辅助因子后,剩下的酶蛋白质部分。 18.酶原是有催化活性的酶的前体。通过蛋白酶的有限水解,可以将无活性的酶原转变成有催化活性的酶。 19.丝氨酸蛋白酶的活性中心含有丝氨酸残基,而且此丝氨酸残基在催化过程中能起亲核体的作用。 20.竞争性抑制剂(底物的结构类似物)与正常的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这种抑制使得K m增大,V max减小。通过增加底物的浓度可以减小竞争性抑制的程度。 21.在非竞争性抑制作用中,抑制剂不仅能与游离酶结合,还可以与酶-底复合物结合。这种抑制作用使得K m不变,V max减小。 22.在反竞争性抑制作用中,抑制剂只能与酶-底复合物结合,而不能与游离酶结合。这种抑制作用使得K m和V max都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