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江苏高考化学试题解析

2012江苏高考化学试题解析
2012江苏高考化学试题解析

2012江苏高考化学试题解析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

1.(2012·江苏化学·T1)化学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 )

A.改进汽车性质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B.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白色污染”

D.过度开发矿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解析】汽车工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改进汽车性质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是汽车工业发展必然要求,故A正确;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轻温室效应的压力,有得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故B正确;“白色污染”在土壤和水体中富集可长期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海洋渔业等,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给塑料工业带来可持续发展的机遇,故C正确;适度开发矿物资源,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过度开发矿物资源,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甚至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煤、石油、稀土等资源开发须有国家宏观控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故D错误。

【答案】D

2. (2012·江苏化学·T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

B.F-的结构示意图:

C.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2017Cl

D.NH3的电子式:

【解析】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C2H4O2是其分子式,故A错;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应为

37

Cl,故C错;NH3的电子式应为,故D错。

17

【答案】B

3. (2012·江苏化学·T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0.1 mol·L-1的NaOH溶液:K+、Na+、SO42-、CO32-

B.0.1 mol·L-1的Na2CO3溶液:K+、Ba2+、NO3-、Cl-

C.0.1 mol·L-1FeCl3溶液:K+、NH4+、I-、SCN-

D.c(H+)/c(OH-)=1×1014的溶液:Ca2+、Na+、ClO-、NO3-

【解析】B中Ba2++ CO2-3==BaCO3↓;C中Fe3+与I-和SCN-都反应:2Fe3+ +2I- == 2Fe2+ + I2

、Fe3++3SCN- == Fe(SCN)3;D中c(H+)/c(OH-)=1×1014,溶液显酸性,H++ClO-==HClO。

【答案】A

4. (2012·江苏化学·T4)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解析】由图像可知,生成物的能量高,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错;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故B错C正确;由图可知,正逆反应的活化能相等,都是E2。【答案】C

5. (2012·江苏化学·T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 )

A.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B.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

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D.Z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

O Al(OH)3 + 3H+,生成的Al(OH)3胶体

【解析】明矾溶于水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l3+ + 3H

可用作净水剂,故A正确;FeCl3与Cu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 Cu == 2Fe2++ Cu2+,故FeCl3溶液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B正确;SO2用于漂白纸浆是因为其能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不是因为SO2的氧化性,故C错;Zn易失去电子,从而可以做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故D正确。

【答案】C

6. (2012·江苏化学·T6)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图1 图2 图3 图4

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

B.用图2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

D.用图4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解析】广口瓶中的氢氧化钠也会与Cl2反应,故A错;NH4Cl受热分解,得不到NH4Cl晶体,故B错;纯碱是可溶性固体,不能用此装置,可改在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的组合中进行,故C错;用图4所示装置CCl4萃取碘水后,有机层从下口放出,水层从上口倒出,实现分液,故D正确。

【答案】D

7. (2012·江苏化学·T7)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解析】①中发生的反应为:Al2O3 + 2OH- == 2AlO2- + H2O、AlO2- + CO2 + 2H2O == Al(OH)3↓+ HCO3-;③中发生是反应为:NH3+NaCl+H2O+CO2=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⑤中发生

的反应为:MgCl2+2Ca(OH)2===Mg(OH)2+CaCl2、Mg(OH)2高温MgO+H2O。

②中的S燃烧不能生成SO3;④中的FeCl3溶液加热得到不到固体,因为加热能是其水解彻底。

【答案】A

8. (2012·江苏化学·T8)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

B.常温常压下,18g H2O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 A

C.标准状况下,11.2LCH3CH2OH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 A

D.常温常压下,2.24L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 A

【解析】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小于0.1N A,因为Cl2溶于水不可实现完全与水反应,故A错;标准状况下CH3CH2OH为液态,故C错;常温常压下,2.24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不好计算,非标准状况,故D错。

【答案】B

9. (2012·江苏化学·T9)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KI:5I-+IO3-+3H2O=3I 2+6OH-

B.向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NH4++OH-NH3↑+H2O

C.将过量二氧化硫气体入冷氨水中:SO2+NH3·H2O=HSO3-+NH4+

D.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2H++3NO3-=Ag++NO↑+H2O

【解析】在酸性溶液中不可能生成OH-,故A错,其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5I-+IO3-+6H+=3I 2+3H2O

;因NaOH过量,溶液中的HCO3-也要与NaOH反应,其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NH4++2OH-NH3↑+2H2O+ CO32-,故C错;D中的离子方程式得失电子不守恒,正确的为:

3Ag+4H++NO3-=3Ag++NO↑+2H2O。

【答案】C

10. (2012·江苏化学·T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B.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

C.N2(g)+3H2(g)2NH3(g)△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υ(H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D.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

【解析】CaCO3(s)=CaO(s)+CO2(g)是分解反应,分解反应一般是吸热反应,故A错;铁比铜活泼,组成的原电池中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被腐蚀,故B正确;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氢气的转化率减小,故C错;水的离子积常数K 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故D错。

【答案】B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

.....选项符合题意。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时,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2012·江苏化学·T11)普伐他汀是一种调节血脂的药物,其结构如图所示(未表示出其空间构型)。下列关于普伐他汀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

A.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D.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1molNaOH反应

【解析】分子中无苯环,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A错;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故B正确;碳碳双键能加成、饱和碳原子上的H能被取得、羟基能发生消去反应,故C正确;因羧基和酯基都能与NaOH反应,故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2molNaOH反应,故D错。

【答案】BC

12. (2012·江苏化学·T12)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元素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

B.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弱

C.化合物YX、ZX2、WX3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 Y>r Z>r W>r X

【解析】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则X是O元素;“Y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则Y为Mg元素;“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则Z为Si元素;“W

与X属于同一主族”则W为S 元素,则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因元素的非金属性X>W,故A正确;由于非金属性W>Z,故B错;化合物YX(MgO)中的化学键为离子键,而ZX2(SO2)和WX3 (SO3)中的化学键为共价键,故C错;根据同周期原子半径和同主族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可知D正确。

【答案】AD

【解析】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虽然实验现象均有固体析出,但NaCl 是盐析,是可逆变化,CuSO4是变性;不可逆变化,故A错;B中若溶液中有SO32-也出现白色沉淀;C 结论应为H2CO3的酸性比H2SiO3强;D中现象说明沉淀向着溶解度更小的方向转化,结论应该是K sp(AgCl)>K sp(AgI),D正确。

【答案】D

14.(2012·江苏化学·T14)温度为T时,向 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1.0 molPCl5,反应PCl5(g)

PCl3(g)+Cl2(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在前50 s的平均速率为υ(PCl3)=0.0032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L-1,则反应的△H<0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PCl5、0.20molPCl3和0.20molCl2,达到平衡前υ(正)>υ(逆)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PCl 3、2.0molCl 2,达到平衡时,PCl 3的转化率小于80%

【解析】υ=Δc Δt

=0.16mol/2L 50s =0.0016 mol·L -1·s -1,故A 错;由表可知,平衡时c (PCl 3)=0.10mol·L -1, 升高温度, c (PCl 3)=0.11 mol·L -1,说明升高温度时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吸热,△H >0,故B 错;

平衡时的平衡浓度分别为:0.4 mol·L -1、0.1 mol·L -1、01 mol·L -1,K =0.1×0.10.4=0.025,Q c =0.1×0.10.5

=0.02

【答案】C

15. (2012·江苏化学·T15)25℃,有c (CH 3COOH)+c (CH 3COO -)=0.1 mol·L -1的一组醋酸和醋酸钠混合溶液,溶液中c (CH 3COOH)、c (CH 3COO -)与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离子浓度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pH =5.5溶液中:c (CH 3COOH)>c (CH 3COO -)>c (H +)>c (OH -)

B.W 点表示溶液中:c (Na +)+c (H +)=c (CH 3COO -)+c (OH -)

C.pH =3.5溶液中:c (Na +)+c (H +)-c (OH -)+c (CH 3COOH)=0.1 mol·L -1

D.向W 点所表示溶液中通入0.05molHCl 气体(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c (H +)=c (CH 3COOH)+c (OH -)

【解析】c (CH 3COOH)随着pH 的增大而减小,故虚线是CH 3CHOOH ;c (CH 3COO -)随着pH 的增大而增大,故实线是c (CH 3COO -).

由图像可知,pH =5.5时c (CH 3COO -)>c (CH 3COOH),故A 错;c (Na +)+c (H +)=c (CH 3COO -)+c (OH -) 是电荷守恒关系,是正确的;pH =3.5溶液中c (Na +)+c (H +)=c (CH 3COO -)+c (OH -),再把题干中的

c (CH 3COOH)+c (CH 3COO -)=0.1 mol·L -1代入即可,故C 正确;向W 点所表示溶液中通入0.05molHCl 气体,原有平衡被打破,建立起了新的平衡。溶液中电荷守恒关系为:c (Na +)+c (H +)=c (CH 3COO -)+c (OH -)+c (Cl -);物料守恒关系为:2c (Na +)=c (CH 3COO -)+c (CH 3COOH)=0.1 mol·L -1 ,不可能得出上述结论,故D 错。

【答案】BC 。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80分)

16. (2012·江苏化学·T16) (12分)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 、NO 2)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 、NO 2)反应Ca(NO 2)2,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一定条件下,NO 与NO

2存在下列反应:NO(g)+NO 2(g)

N 2O 3(g),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2)上述工艺中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尾气从吸收塔底部进入,石灰乳从吸收塔顶部喷淋),其目的是;滤渣可循环利用,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3)该工艺需控制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接近1:1。若n(NO) :n(NO2)>1:1,则会导致;若n(NO) :n(NO2)<1:1,则会导致。(4)生产中溶液需保持弱碱性,在酸性溶液中Ca(NO3)2会发生分解,产物之一是NO,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解析】(1)平衡常数是产物浓度的系数次幂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系数次幂的乘积之比,故K=c(N2O3)

c(NO)c(N O2)。

(2)气液逆流接触吸收,可以使尾气中NO、NO2被充分吸收;滤渣是没有反应的Ca(OH)2,可循环利用。

(3)利用石灰乳吸收含NO、NO2的反应为:NO+NO2+Ca(OH)2=Ca(NO2)2+H2O,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恰好完全反应,若n(NO) :n(NO2)>1:1,会使NO过量,放气体中NO含量升高;n(NO) :n(NO2)<1:1,会使NO2过量,产品Ca(NO2)2中Ca(NO3)2含量升高。

(4) NO2-生成NO,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还一定会升高生成NO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可配平方程式为:3NO2-+2H+=NO3-+2NO↑+H2O。

【答案】

(1) K=

c(N2O3)

c(NO)c(N O2)

(2)使尾气中NO、NO2被充分吸收Ca(OH)2

(3)放气体中NO含量升高产品Ca(NO2)2中Ca(NO3)2含量升高

(4)3NO2-+2H+=NO3-+2NO↑+H2O

17. (2012·江苏化学·T17) (15分)化合物H是合成药物盐酸沙格雷酯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1)化合物A的含氧官能团为和(填官能团的名称)。

(2)反应①→⑤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填序号)。

(3) 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I.分子含有两个苯环;II.分子有7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III.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但水解产物之一能发生此反应。

(4)实现D→E的转化中,加入化合物X能发生银镜反应,X的结构简式。

(5)已知:。化合物是合成抗癌药物美发伦的中间体,请写出以和

为原料制备该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解析】分析合成路线中物质的变化,可知反应过程中的断键(用虚线表示)和部分反应类型如下:

(3)满足条件的结构中应含有酯基,且是酚酯基;

(4)分析E和D的结构可知,E比D多了8个碳原子,化合物X又属于醛,故X的结构简式为。

(5)化合物的结构类似H,是两个从虚线处断开,与(断下两个H原子)反

应生成的,其结构简式为:;—OH变成—Cl,需要用到C到D的反应。

【答案】(1)羟基醛基

(2)①③⑤

(3)或

(4)

(5)

18. (2012·江苏化学·T18) (12分)硫酸钠-过氧化氢加合物(xNa2SO4·yH2O2·zH2O)的组成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

①准确称取1.7700g样品,配制成100mL溶液A 。②准确量取25.00 mL溶液A,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固体0.5825g 。③准确量取25.00 mL溶液A,加入适量稀硫酸酸化后,用0.02000mol·L-1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25.00 mL。H2O2与KMn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2MnO4―+5H2O2+6H+=4M n2++8H2O+5O2↑

(1)已知室温下BaSO4的K sp=1.1×10-10,欲使溶液中c(SO42-)≤1.0×10-6mol·L-1,应保持溶液中c(Ba2+)≥

mol·L-1。

(2)上述滴定不加稀硫酸酸化,MnO4―被还原成MnO2,其离子方程式为:。

(3)通过计算确定样品的组成(写出计算过程)。

【解析】(1) K sp(BaSO4)=c(Ba2+)·c(SO42-)=1.1×10-10,c(SO42-)≤1.0×10-6mol·L-1,则c(Ba2+)≥1.1×10-4 mol·L-1。

(2) MnO4―被还原成MnO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还应有O2生成,根据电荷守恒还应有OH-生成,由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元素守恒可写出方程式为:2MnO4-+3H2O2=2MnO2+3O2↑+2H2O+2OH-。

(3)n(BaSO4)=0.5825g

233 g·mol-1=2.50×10

-3 mol

2MnO4-+5H2O2+6H+=2Mn2++8H2O+5O2↑

n(H2O2)=5

2(0.0200mol· L

-1×25.00 mL×10-3L·mL-1)=1.25×10-3 mol

m(Na2SO4)=142g·mol-1×2.50×10-3mol=0.355g m(H2O2)=34g·mol-1×1.25×10-3mol=0.0425g

n(H2O)=1.7700g×

25.00mL

100 mL-0.355g-0.0425g

18 g·mol-1=2.5×10

-3 mol

得:x:y:z=n(Na2SO4):n(H2O2):n(H2O)=2:1:2

故:硫酸钠-过氧化氢加合物的化学式为2Na2SO4·H2O2·2H2O 【答案】(1)1.1×10-4 mol·L-1

(2) 2MnO4-+3H2O2=2MnO2+3O2↑+2H2O+2OH-。

n(BaSO4)=0.5825g

233 g·mol-1=2.50×10

-3 mol

2MnO4-+5H2O2+6H+=2Mn2++8H2O+5O2↑

n(H2O2)=5

2(0.0200mol· L

-1×25.00 mL×10-3L·mL-1)=1.25×10-3 mol

m(Na2SO4)=142g·mol-1×2.50×10-3mol=0.355g m(H2O2)=34g·mol-1×1.25×10-3mol=0.0425g

n(H2O)=1.7700g×

25.00mL

100 mL-0.355g-0.0425g

18 g·mol-1=2.5×10

-3 mol

得:x:y:z=n(Na2SO4):n(H2O2):n(H2O)=2:1:2

故:硫酸钠-过氧化氢加合物的化学式为2Na2SO4·H2O2·2H2O

19.(2012·江苏化学·T19)(15分)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既有利于节约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环境。实验室利用废弃旧电池的铜帽(Zn、Cu总含量约为99%)回收铜并制备ZnO的部分实验过程如下:

(1)①铜帽溶解时加入H2O2的目的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铜帽溶解后需将溶液中过量H2O2除去。除去H2O2的简便方法是。

(2)为确定加入锌灰(主要成分为Zn、ZnO,杂质为铁及其氧化物)含量,实验中需测定除去H2O2后溶液中Cu2+的含量。实验操作为: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含有Cu2+的溶液于带塞锥形瓶中,加适量水稀释,调节pH=3~4,加入过量KI,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上述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2Cu2++4I-=2CuI(白色)↓+I2 I2+2S2O32-=2I-+S4O62-

①滴定选用的指示剂为,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

②若滴定前溶液中H2O2没有除尽,所测定的Cu2+的含量将会(填“偏高”“偏低”“不变”)。

(3)已知pH>11时Zn(OH)2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Zn(OH)4]2-。下表列出了

几种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 mol·L-1计算)

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30% H223

由除去铜的滤液制备ZnO的实验步骤依次为:①;

②;

③过滤;

④;

⑤过滤、洗涤、干燥

⑥900℃煅烧。

【解析】(1) ①铜并不能溶解于稀硫酸,加入H2O2后就能溶解,因为H2O2具有强氧化性,能将铜氧化,方程式为:Cu+H2O2+H2SO4=CuSO4+2H2O;②因H2O2受热易分解:H2O2=2H2O+O2↑,故加热(至沸)即可除去H2O2。

(2)①因为是滴定I2,故可以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终点的现象是蓝色褪去;②若不除去H2O2,他也能将I-氧化为I2,使生成的I2偏多,致使结果偏高。

(3)本题要通过调节溶液的pH除去Fe2+和Fe3+,由表中数据可知,当Fe2+除尽时,Zn2+也几乎完全沉淀,故应将Fe2+先氧化为Fe3+,调节pH=3.2即可将Fe元素完全除去。根据题目中给出的试剂,是:

①向滤液中加入30%的H2O2使其充分反应

②滴加1.0 moL· L-1的氢氧化钠,调节pH约为5(或3.2≤pH<5.9),使Fe3+沉淀完全

④向滤液中滴加1.0 moL· L-1的氢氧化钠,调节pH约为10(或8.9≤pH≤11),使Zn2+沉淀完全

【答案】(1)①Cu+H2O2+H2SO4=CuSO4+2H2O ②加热(至沸)

(2)①淀粉溶液蓝色褪去②偏高

(3)①向滤液中加入30%的H2O2使其充分反应

②滴加1.0 moL· L-1的氢氧化钠,调节pH约为5(或3.2≤pH<5.9),使Fe3+沉淀完全

④向滤液中滴加1.0 moL· L-1的氢氧化钠,调节pH约为10(或8.9≤pH≤11),使Zn2+沉淀完全

20.(2012·江苏化学·T20)(14分)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其单质及合金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日趋广泛。

(1)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可实现由铝矿制备金属铝,其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Al2O3(s)+AlCl3(g)+3C(s)=3AlCl(g)+3CO(g) △H=a kJ·mol-1

3AlCl(g)=3Al(l)+AlCl3(g) △H=b kJ·mol-1

①反应Al2O3(s)+3C(s)=2Al(l)+3CO(g)的△H=kJ·mo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②Al4C3是反应过程的中间产物。Al4C3与盐酸反应(产物之一是含氢量最高的烃)的化学方程式。

(2)镁铝合金(Mg17Al12)是一种潜在的贮氢材料,可在氩气保护下,将一定化学计量比的Mg、Al单质在一定温度下熔炼获得。该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的反应方程式为

Mg17Al12+17H2=17MgH2+12Al。得到的混合物Y(17MgH2+12Al)在一定条件下释放出氢气。

①熔炼制备镁铝合金(Mg17Al12)时通入氩气的目的是。

②在6.0mol·L-1HCl溶液中,混合物Y能完全释放出H2。1 mol Mg17Al12完全吸氢后得到的混合物Y与上述盐酸完全反应,释放出H2的物质的量为。

③在0.5 mol·L-1 NaOH和1.0 mol·L-1 MgCl2溶液中,

混合物Y均只能部分放出氢气,反应后残留固体物质X-射线衍射谱图如图所示(X-射线衍射可用于判断某晶态物质是否存在,不同晶态物质出现衍射峰的衍射角不同)。在上述NaOH溶液中,混合物Y中产生氢气的主要物质是(填化学式)。

(3)铝电池性能优越,Al-AgO电池可用作水下动力电源,其原理如右下图所示。该电池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1)①观察三个方程式可知,Al2O3(s)+3C(s)=2Al(l)+3CO(g)可由已知的两个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得到,故△H=a+b kJ·mol-1;②含氢量最高的烃是CH4,Al4C3能发生类似盐的水解反应,故方程式为:Al4C3+12HCl=4AlCl3+3CH4↑。

(2)①Mg 、Al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故熔炼制备镁铝合金(Mg17Al12)时通入氩气的目的是防止Mg Al被空气氧化。

②1 mol Mg17Al12吸收H2后生成Y(17 mol MgH2+12 mol Al),17 mol MgH2生成H2为17 mol +17 mol =34mol,12 mol Al生成的H2为18mol,故生成的H2总量为52 mol。

③只有Al能与NaOH反应反应生成H2:2Al+2NaOH+2H2O===2NaAlO2+3H2。

(3)Al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NaAlO2,因为溶液显碱性;由正极材料可知,AgO得到电子后生成Ag,故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Al+3AgO+2NaOH=2NaAlO2+3Ag+H2O。

【答案】(1)①a+b ②Al4C3+12HCl=4AlCl3+3CH4↑

(2)①防止Mg Al被空气氧化

②52 mol

③Al

(3)2Al+3AgO+2NaOH =2NaAlO 2+3Ag+H 2O

21.(12分)[选做题]本题包括A 、B 两小题。请选定...其中的一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若多做,则按A 小题评分。

A.[物质结构](2012·江苏化学·T12A)一项科学研究成果表明,铜锰氧化物(CuMn 2O 4)能在常温下催化氧化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甲醛(HCHO)。

(1)向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Cu(NO 3)2和Mn(NO 3)2溶液中加入Na 2CO 3溶液,所得沉淀经高温灼烧,可制得CuMn 2O 4。

①Mn 2+基态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 。

②NO 3-的空间构型 (用文字描述)。

(2)在铜锰氧化物的催化下,CO 被氧化成CO 2,HCHO 被氧化成CO 2和H 2O 。

①根据等电子原理,CO 分子的结构式为 。

②H 2O 分子中O 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

③1molCO 2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 。

(3)向CuSO 4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可生成[Cu(OH)4]2-。不考虑空间构型,[Cu(OH)4]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 。

【解析】(1)① Mn 是第25号元素,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54s 2 ,故Mn 2+基态的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5 (或[Ar]3d 5)。

②NO 3-的σ键数为3,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数为:12(a-b x )= 12

(5+1-2×3)=0,故价层电子对数为3,是平面三角形结构。

(2)①等电子体是指原子数相等、价层电子数的分子,故CO 和N 2是等电子体,其结构是相似的,故CO

的结构式为C≡O :②H 2O 分子中σ键数为2,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数为:12(a-b x )= 12

(6-2×1)=3,故价层电子对数为4,O 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sp 3;③CO 2的结构式为O =C =O ,每个C =O 中有一个σ键,故σ键数目为:2×6.02×1023个(或2mol)。

(3) [Cu(OH)4]2-中Cu 2+是中心原子,OH -是配体,Cu 2+提供空轨道,OH -提供孤对电子,故[Cu(OH)4]2-的结构为。

【答案】

(1)①1s 22s 22p 63s 23p 63d 5(或[Ar]3d 5)

②平面三角形

(2)①C≡O ②sp 3 ③2×6.02×1023个(或2mol)

(3)

(2012·江苏化学·T21B)次硫酸氢钠甲醛(NaHSO 2·HCHO·2H 2O)在印染、医药以及原子能工业中应用广泛。以

Na 2SO 3、SO 2、HCHO 和锌粉为原料制备次硫酸氢钠甲醛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在烧瓶中(装置如右图所示)加入一定量

Na 2SO 3和水,搅拌溶解,缓慢通入SO 2,

至溶液pH 约为4,制得NaHSO 3 溶液。

步骤2:将装置A 中导气管换成橡皮塞。向烧瓶

中加入稍过量的锌粉和一定量甲醛溶液,

在80~90度下,反应约3h,冷却至室温,

抽滤。

步骤3:将滤液真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1)装置B 的烧杯中应加入的溶液是。

(2)①步骤2中,反应生成的Zn(OH)2会覆盖在锌粉表面阻止反应进行,防止该现象发生的措施

是。

②冷凝管中回流的主要物质除H2O 外还有(填化学式)。

(3)①抽滤装置所包含的仪器除减压系统外还有、(填仪器名称)。

②滤渣的主要成分有、(填化学式)。

(4)次硫酸氢钠甲醛具有强还原性,且在120℃以上发生分解。步骤3中不在敞口容器中蒸发浓缩的原因是。

【解析】(1)从A中逸出的是SO2等酸性气体,故应用NaOH溶液来吸收。

(2)①A装置中有搅拌器,快速搅拌可防止反应生成的Zn(OH)2覆盖在锌粉表面;②HCHO易挥发,故冷凝管中回流的主要物质还有HCHO。

(3)①由抽滤装置的组成可知,还需要吸漏瓶和布氏漏斗;②由“反应生成的Zn(OH)2会覆盖在锌粉表面阻止反应进行”可知滤渣中有Z n(O H)2;由“向烧瓶中加入稍过量的锌粉”可知滤渣中还有Z n。

(4)由…次硫酸氢钠甲醛具有强还原性“可知,步骤3中不在敞口容器中蒸发浓缩的原因是防止产物被空气氧化。

【答案】

(1)NaOH溶液

(2)①快速搅拌②HCHO

(3)①吸漏瓶布氏漏斗②Z n(O H)2Z n

(4)防止产物被空气氧化

2012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全国卷(word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英语 绝密启用前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14页。第Ⅱ卷15至16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目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短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脱.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19.15.B.£9.15.C.£9.18. 答案是B。 1.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In a bookstore. B.In a classroom. C.In a library. 2.At what time will the film begin? A.7:20 B.7:15 C.7:00 3.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Their friend Jane. B.A weekend trip. C.A radio programme. 4.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A.Catch a train. B.See the man off. C.Go shopping. 5.Why did the woman apologize? A.She made a late delivery. B.She went to the wrong place. C.She couldn't take the cake back.

江苏高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2008——2013年选修3-3;3-5习题汇总 姓名: 班级:2013.6.15 (08江苏)A .(选修模块3-3)(12分) (1)空气压缩机在一次压缩过程中,活塞对气缸中的气体做功为2.0×105 J ,同时气体的内能增 加了1.5×l 05 J .试问:此压缩过程中,气体(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等于J . (2)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别按下图所示的三种不同过程变化,其中表示等压变化的是 (填“A”、“B”或“C”),该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设想将1g 水均匀分布在地球表面上,估算1cm 2 的表面上有多少个水分子?(已知1mol 水 的质量为18g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014m 2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08江苏)C .(选修模块3—5)(12分) (1)下列实验中,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一面的有. (2)场强为E 、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有两小球A 、B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1、m 2,电量分别为q 1、 q 2.A 、B 两球由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 ,则小球A 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为. (3)约里奥·居里夫妇因发现人工放射性而获得了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发现的放射性元素P 3015衰变成i S 30 14的同时放出 另一种粒子,这种粒子是.P 3215是P 3015的同位素,被广泛应用 于生物示踪技术.1mg P 3215随时间衰变的关系如图所示,请估算4 mg 的P 3215经多少天的衰变后还剩0.25 mg? (09江苏)A .(选修模块3—3)(12分) (1)若一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在此过程中关于气泡中的气体,

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历史试题 21.(13分) 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 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 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材料二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冶式的“机会均等冶……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 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7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3分)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3分) 22. (13 分) 史家有时会修正自己对历史的认识,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即为一例。阅读下列材料:

2012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1-全国卷

2012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1-全国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英语 绝密启用前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14页。第Ⅱ卷15至16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目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短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脱.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19.15.B.£9.15.C.£9.18. 答案是B。 1.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In a bookstore. B.In a classroom. C.In a library. 2.At what time will the film begin? A.7:20 B.7:15 C.7:00 3.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Their friend Jane. B.A weekend trip. C.A radio programme. 4.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A.Catch a train. B.See the man off. C.Go shopping. 5.Why did the woman apologize? A.She made a late delivery. B.She went to the wrong place. C.She couldn't take the cake back.

2018江苏物理高考试题真题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 (江苏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我国高分系列卫星的高分辨对地观察能力不断提高.今年5月9日发射的“高分五号”轨道高度约为705 km,之前已运行的“高分四号”轨道高度约为36 000 km,它们都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与“高分四号冶相比,下列物理量中“高分五号”较小的是 (A)周期(B)角速度(C)线速度(D)向心加速度2.采用220 kV高压向远方的城市输电.当输送功率一定时,为使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减 小为原来的1 4 ,输电电压应变为 (A)55 kV (B)110 kV (C)440 kV (D)880 kV 3.某弹射管每次弹出的小球速度相等.在沿光滑竖直轨道自由下落过程中,该弹射管保持水平,先后弹出两只小球.忽略空气阻力,两只小球落到水平地面的 (A)时刻相同,地点相同(B)时刻相同,地点不同 (C)时刻不同,地点相同(D)时刻不同,地点不同 4.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只小球,小球运动一段时间后落回地面.忽略空气阻力,该过程中小球的动能E k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 5.如图所示,水平金属板A、B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带电油滴处于静止状态.现将B板右端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两金属板表面仍均为等势面,则该油滴 (A)仍然保持静止 (B)竖直向下运动 (C)向左下方运动

(D)向右下方运动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 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火车以60 m/s的速率转过一段弯道,某乘客发现放在桌面上的指南针在10 s内匀速转过了约10°.在此10 s时间内,火车 (A)运动路程为600 m (B)加速度为零 (C)角速度约为 1 rad/s (D)转弯半径约为 3.4 km 7.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小物块,O点为弹簧在原长时物块的位置.物块由A点静止释放,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向右运动,最远到达B点.在从A到B 的过程中,物块 (A)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B)经过O点时的速度最大 (C)所受弹簧弹力始终做正功 (D)所受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8.如图所示,电源E对电容器C充电,当C两端电压达到80 V时,闪光灯瞬间导通并发光,C放电.放电后,闪光灯断开并熄灭,电源再次对C充电.这样不断地充电和放电,闪光灯就周期性地发光.该电路 (A)充电时,通过R的电流不变 (B)若R增大,则充电时间变长 (C)若C增大,则闪光灯闪光一次通过的电荷量增大 (D)若E减小为85 V,闪光灯闪光一次通过的电荷量不变 9.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形光滑导轨宽为L,矩形匀强磁场Ⅰ、Ⅱ的高和间距均为d,

-2018江苏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真题汇编

A B C D E F 2008-2018江苏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真题汇编 (2008年第16题) 在四面体ABCD 中, CB =CD ,AD ⊥BD ,且E 、F 分别是AB 、BD 的中点, 求证:(1)直线EF ∥平面ACD (2)平面EFC ⊥平面BCD 证明:(1) ??? E , F 分别为AB ,BD 的中点?EF ∥AD 且AD ?平面ACD ,EF ?平面ACD ?直线EF ∥平面ACD (2)? ?????CB =CD F 是BD 的中点 ? CF ⊥BD ? ?? AD ⊥BD EF ∥AD ? EF ⊥BD ?直线BD ⊥平面EFC 又BD ?平面BCD , 所以平面EFC ⊥平面BCD

B C? (2009年第16题)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E,F分别是A1B,A1C的中点,点D在B1C1上,A1D⊥B1C . 求证:(1)EF∥平面ABC (2)平面A1FD⊥平面BB1C1C 证明:(1)由E,F分别是A1B,A1C的中点知EF∥BC, 因为EF?平面ABC,BC?平面ABC,所以EF∥平面ABC (2)由三棱柱ABC—A1B1C1为直三棱柱知CC1⊥平面A1B1C1, 又A1D?平面A1B1C1,故CC1⊥A1D, 又因为A1D⊥B1C,CC1∩B1C=C,CC1、B1C?平面BB1C1C 故A1D⊥平面BB1C1C,又A1D?平面A1FD, 故平面A1FD⊥平面BB1C1C

P A B C D D P A B C F E (2010年第16题) 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D ⊥平面ABCD ,PD =DC =BC =1,AB =2,AB ∥DC , ∠BCD =90°. (1)求证:PC ⊥BC ; (2)求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 证明:(1)因为PD ⊥平面ABCD , BC ?平面ABCD ,所以PD ⊥BC . 由∠BCD =90°,得CD ⊥BC , 又PD ∩DC =D ,PD 、DC ?平面PCD , 所以BC ⊥平面PCD . 因为PC ?平面PCD ,故PC ⊥BC . 解:(2)(方法一)分别取AB 、PC 的中点E 、F ,连DE 、DF ,则: 易证DE ∥CB ,DE ∥平面PBC ,点D 、E 到平面PBC 的距离相等. 又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等于E 到平面PBC 的距离的2倍. 由(1)知:BC ⊥平面PCD ,所以平面PBC ⊥平面PCD 于PC , 因为PD =DC ,PF =FC ,所以DF ⊥PC ,所以DF ⊥平面PBC 于F . 易知DF = 2 2 ,故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等于2. (方法二)等体积法:连接AC .设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为h . 因为AB ∥DC ,∠BCD =90°,所以∠ABC =90°. 从而AB =2,BC =1,得△ABC 的面积S △ABC =1. 由PD ⊥平面ABCD 及PD =1,得三棱锥P —ABC 的体积V =13S △ABC ×PD = 1 3 . 因为PD ⊥平面ABCD ,DC ?平面ABCD ,所以PD ⊥DC . 又PD =DC =1,所以PC =PD 2+DC 2=2. 由PC ⊥BC ,BC =1,得△PBC 的面积S △PBC = 2 2 . 由V A ——PBC =V P ——ABC ,13S △PBC ×h =V = 1 3 ,得h =2, 故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等于2.

2012年江苏高考生物试题及标准答案解析

2012年江苏高考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 B.细胞中的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不含有氮元素 C.主动运输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 D.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 2.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 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C.现将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 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4.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 B.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 C.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具有特定空间结构 D.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 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 C.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 6.下列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叙述,合理的是 A.该计划的实验将有助于人类对自身疾病的诊治和预防 B.该计划是人类从细胞水平研究自身遗传物质的系统工程 C.该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一个染色体组中全部DNA序列 D.该计划的实验不可能产生种族歧视、侵犯个人隐私等负面影响 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 B.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 C.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但不能疏花疏果 D.密封贮藏导致水果各种激素合成增加 8.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2012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陕西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陕西卷) 英语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四节,满分55分) 第一节语音知识(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从每小题的A、B、C、D四个选项中,找出其划线部分与所给单词的划线部分读音相同的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1. regard A. design B. gentle C. college D. forget 2. refuse A. discuss B. rude C. focus D. excuse 3. charge A. toothache B. machine C search D. Christian 4. field A. quiet B. piece C. friend D. experience 5. tapes A. potatoes B. speeches C. cakes D. Bridges 第二节情景对话(共5小題;每小题1分,满分5分) 根据对话情景和内容,从对话后所给的选项中选出能填人每一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选项中有两个为多余选项。 Repairman: Good afternoon. 6 Customer: Hello. My mobile phone isn’t working. Could you repair, please Repairman: 7 Customer: It worked well yesterday, but I simply couldn’t tum it on this morning. Repairman: 8 Customer: Here you are. Repairman: Well,I think we,11 be able to fix it. You can pick it up this Friday. Customer: Oh, no. That’s too long. 9 I need it as soon as possible. Repairman: 10 What time?

2012江苏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个年级的学生中抽取容量为

7.如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3cm AB AD ==,12cm AA = 则四棱锥11A BB D D -的体积为 ▲ cm 3.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双曲线 22 214x y m m -=+的离心率 m 的值为 ▲ . 9.如图,在矩形ABCD 中,2AB BC =,点E 为点F 在边CD 上,若AB AF AE BF 10.设()f x 是定义在R 上且周期为2的函数,在区间[-011()x ax f x <+-?? =≤, ,其中a b ∈R , .若122f ?? ?????,则12π???的值为 ▲ . 8150x +=,若直线2y kx =-上至少存 有公共点,则k 的最大值是 ▲ .[来 )+∞, ,若关于x 的不等式()f x c <的值为ln a c c +,则b a 的取值范围是 ▲ . 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4分) 在ABC ?中,已知3AB AC BA BC = . A (第9题)

(1)求证:tan 3tan B A =; (2 )若cos C = 求A 的值. 16.(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111A B AC =,D 不同于点C ),且AD DE F ⊥, 为11B C 的中点. 求证:(1)平面ADE ⊥平面11BCC B ; (2)直线1//A F 平面ADE . 曲线上,其中,其飞行高度为18.(本小题满分16分) 已知a ,b 是实数,1和1-是函数32()f x x ax bx =++的两个极值点. (1)求a 和b 的值;

2012年高考物理(江苏卷)Word版含答案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B 3. A 4. C 5. A 二、多项选择题 6. AD 7. ABD 8. AB 9. BC 三、简答题 10. (1)A (2)短暂 (3)5. 11. (1)减0小;(B见的右质图量);增加细线的长度 (或增大A 的质量;降低B 的起始高度) (2)(见右图) (3)0. 4 (4)偏大 12A. (1)AB (2)平均动能;小于 (3)等压变化对外做的功W =p(V B -V A )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Q-W 解得△U =5.0*102J

13. (1)bc 、ad 边的运动速度 2 l v ω = 感应电动势 v m NBl E 4= 解得 ω2 2NBl E m = (2)电流 R r E I m m += 安培力 l NBI F m 2= 解得 R r l B N F += ω3224 (3)一个周期内,通电时间 T t 9 4 = R 上消耗的电能 Rt I W m 2=且RT I W 2 = 解得 ()R r NBl I += 342ω 14. (1)轻杆开始移动时,弹簧的弹力 F =kx ① 且 F =f 于 ② 解得 x = f/k ③ (2)设轻杆移动前小车对弹簧所做的功为W,则小车从撞击到停止的过程 中动能定理 ④ 同理,小车以v m 撞击弹簧时 ⑤ 解得 ⑥ (3)设轻杆恰好移动时,小车撞击速度为1v ⑦ 由④⑦解得

15. (1)设粒子射出加速器的速度为v0 动能定理 由题意得 (2)在第一个偏转电场中,设粒子的运动时间为t 加速度的大小 在离开时,竖直分速度 v y =at 竖直位移 水平位移 粒子在两偏转电场间做匀速直线运动,经历时间也为t 竖直位移 y2 =v y t 由题意知,粒子竖直总位移 y =2y1 +y2 解得 则当加速电压为4U0 时,U =4U1 (3)(a)由沿x 轴方向射入时的受力情况可知:B 平行于x 轴. 且 E =F/q (b)由沿依y 轴方向射入时的受力情况可知:E 与Oxy 平面平行. F2 +f 2 =( 5F)2,则f =2F 且 f =qv1B (c)设电场方向与x 轴方向夹角为α. 若B 沿x 轴方向,由沿z 轴方向射入时的受力情况得 解得α=30°,或α=150° 即E 与Oxy 平面平行且与x 轴方向的夹角为30°或150°. 同理,若B 沿-x 轴方向

2012年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北京卷)

说明:重新排版,减少页数,增加页码,方便打印。2004 ~ 2012 九年高考英语北京卷供下载。 2012年高考英语试题北京卷解析 第二部分知识运用(共两节,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例:It's so nice to hear from her again ____, we last met more than thirty years ago. A. What's more B. That's to say C. In other words D. Believe it or not 21. - Look at those clouds! -- Don't worry. ___ it rains, we'll still have a great time. A. Even if B. As though C. In case D. If only 22. By the time you have finished this book, your meal ___ cold. A. gets B. has got C. will get D. is getting 23. One learns a language by making mistakes and ___ them. A. corrects B. correct C. to correct D. correcting 24. Jerry did not regret giving the comment but felt ___ he could have expressed it differently. A. why B. how C. that D. whether 25. George said that he would come to school to see me the next day, but he ___. A. wouldn't B. didn't C. hasn't D. hadn't 26. When deeply absorbed in work, ___ he often was, he would forget all about eating or sleeping. A. that B. which C. where D. when 27. ___ with care, one tin will last for six weeks. A. Use B. Usin C. Used D. To use 28. Many people have donated that type of blood: however, the blood bank needs ___. A. some B. less C. much D. more 29. --- Have you heard about the fire in the market? --- Yes. Fortunately no one ____. A. Hurt B. was hurt C. has hurt D. had been hurt 30. Our friendship __ quickly over the weeks that followed. A. had developed B. was developing C. would develop D. developed 31. ____ at the door before you enter my room, please. A. Knock B. Knocking C. Knocked C. To knock 32. Bird's singing is warning to other birds ___ away. A. to stay B. staying C. stayed D. stay 33. We ___ the difficulty together, but why didn't you tell me? A. should face B. might face C. could have faced D. must have faced

江苏高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A)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 (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 (C)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 (D)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 【答案】C 2.如图所示,“旋转秋千冶中的两个座椅A、B质量相等,通过相同长度的缆绳悬挂在旋转圆盘上。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当旋转圆盘绕竖直的中心轴匀速转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速度比B的大 (B)A与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C)悬挂A、B的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 (D)悬挂A的缆绳所受的拉力比悬挂B的小 【答案】D 3.下列选项中的各1 4 圆环大小相同,所带电荷量已在图中标出,且电荷均匀 分布,各1 4 圆环间彼此绝缘。坐标原点O处电场强度最大的是 【答案】B 4.在输液时,药液有时会从针口流出体外,为了及时发现,设计了一种 报警装置,电路如图所示。M是贴在针口处的传感器,接触到药液时其 电阻 M R发生变化,导致S两端电压U增大,装置发出警报,此时 (A) M R变大,且R越大,U增大越明显 (B) M R变大,且R越小,U增大越明显 (C) M R变小,且R越大,U增大越明显 (D) M R变小,且R越小,U增大越明显 【答案】C 5.水平面上,一白球与一静止的灰球碰撞,两球质量相等。碰撞过程的频 闪照片如图所示,据此可推断,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约占碰撞前动能 的 (A)30% (B)50% (C)70% (D)90%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将一电荷量为+Q的小球放在不带电的金属球附近,所形成的电场线分 布如图所示,金属球表面的电势处处相等。a、b为电场中的两点,则 (A)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 (B)a点的电势比b点的高 (C)检验电荷-q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大

江苏高考数学试卷(高清版含详细答案)

2012年江苏高考数学试卷 (高清版含详细答案) 参考公式: (1)样本数据x 1 ,x 2 ,…,x n 的方差s 2 =n i=11n ∑(x i -x )2 ,其中n i i=1 1x n ∑. (2)(2)直棱柱的侧面积S=ch ,其中c 为底面积,h 为高. (3)棱柱的体积V= Sh ,其中S 为底面积,h 为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已知集合},2,0,1{},4,2,2,1{-=-=B A 则_______,=?B A 2、函数)12(log )(5+=x x f 的单调增区间是__________ 3、设复数i 满足i z i 23)1(+-=+(i 是虚数单位),则z 的实部是_________ 4、根据如图所示的伪代码,当输入b a ,分别为2,3时,最后输出的m 的值是________ Read a ,b If a >b Then m ←a Else m ←b End If Print m 5、从1,2,3,4这四个数中一次随机取两个数,则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的两倍的概率是______ 6、某老师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收到信件数分别是10,6,8,5,6,则该组数据的方差___2 =s 7、已知,2)4 tan(=+ π x 则 x x 2tan tan 的值为__________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与函数x x f 2 )(=的图象交于P 、Q 两点,则线段PQ 长的最小值是________ 9、函数??,,(),sin()(w A wx A x f +=是常数,)0,0>>w A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____)0(=f 3ππ12 7 2 -

2012年高考真题——地理(江苏卷)解析版(1)

2012年高考真题—地理学科(江苏卷)解析版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 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 图 1 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 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 ~2 题。 1. 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 是 A. 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B. 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 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D. 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答案:C 解析:依据图形中雪线高度等值线分布情 况可以看出:西南地区纬度较低,雪线高度分布自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东北最低。 2. 梅里雪山位②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 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 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 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 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答案:A 解析:根据高中地理所学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低的原因是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再依据梅里雪山的实际状况可以推断出雪线低是因为地形原因导致降水丰富。 北京时间2011 年11 月3 日1 时36 分6 秒,“天宫一号冶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冶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图2 是“神舟八号冶与“天宫一号冶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3 ~4 题。 3. 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 A. ①线 B. ②线 C. ③线 D. ④线 答案:A 解析:晨线和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 为6点,北京时间(东经120度)为1时 36分6秒则6时,当天6时所在经线位于 180度附近,所以A选项最合理。 4. 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 通信联系的是 A. 云雾

2012江苏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2012江苏高考数学试卷 非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20题)。本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参考公式: (1)样本数据x 1 ,x 2 ,…,x n 的方差s 2=n i=11n ∑(x i -x )2,其中n i i=11x n ∑. (2)(2)直棱柱的侧面积S=ch ,其中c 为底面积,h 为高. (3)棱柱的体积V= Sh ,其中S 为底面积,h 为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已知集合},2,0,1{},4,2,2,1{-=-=B A 则_______,=?B A 2、函数)12(log )(5+=x x f 的单调增区间是__________ 3、设复数i 满足i z i 23)1(+-=+(i 是虚数单位),则z 的实部是_________ 4、根据如图所示的伪代码,当输入b a ,分别为2,3时,最后输出的m 的值是________ Read a ,b If a >b Then m ←a Else m ←b End If Print m 5、从1,2,3,4这四个数中一次随机取两个数,则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的两倍的概率是______ 6、某老师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收到信件数分别是10,6,8,5,6,则该组数据的方差___2=s 7、已知,2)4tan(=+π x 则x x 2tan tan 的值为__________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与函数x x f 2)(= 的图象交于P 、Q 两点,则线段PQ 长的最小值是________ 9、函数??,,(),sin()(w A wx A x f +=是常数,)0,0>>w A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____)0(=f 3ππ12 7 2 -

2012年江苏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2012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5分)已知集合A={1,2,4},B={2,4,6},则A∪B=_________. 2.(5分)某学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之比为3:3:4,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中抽取容量为50的样本,则应从高二年级抽取_________名学生. 3.(5分)设a,b∈R,a+bi=(i为虚数单位),则a+b的值为_________. 4.(5分)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k的值是_________. 5.(5分)函数f(x)=的定义域为_________. 6.(5分)现有10个数,它们能构成一个以1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若从这10个数中随机抽取一个数,则它小于8的概率是_________. 7.(5分)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3cm,AA1=2cm,则四棱锥A﹣BB1D1D的体积为_________ cm3.

8.(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m的值为_________. 9.(5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BC=2,点E为BC的中点,点F在边CD上,若=,则 的值是_________. 10.(5分)设f(x)是定义在R上且周期为2的函数,在区间[﹣1,1]上,f(x)=其中a,b∈R.若=,则a+3b的值为_________. 11.(5分)设a为锐角,若cos(a+)=,则sin(2a+)的值为_________. 12.(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圆C的方程为x2+y2﹣8x+15=0,若直线y=kx﹣2上至少存在一点,使得以该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与圆C有公共点,则k的最大值是_________. 13.(5分)已知函数f(x)=x2+ax+b(a,b∈R)的值域为[0,+∞),若关于x的不等式f(x)<c的解集为(m,m+6),则实数c的值为_________. 14.(5分)已知正数a,b,c满足:5c﹣3a≤b≤4c﹣a,clnb≥a+clnc,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14分)在△ABC中,已知. (1)求证:tanB=3tanA; (2)若cosC=,求A的值.

2012年高考英语试题(山东卷)word无误版含详细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英语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 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 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脐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10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19.5 B. £9.15 C. £9.18 答案是B。 1.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bookstore. B. In a classroom. C. In a library. 2. At what time will the film begin? A. 7:20 B. 7:15 C. 7:00 3.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obut? A. Their friend Jane B. A weekend trip. C. A radio programme. 4.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A. Catch a train. B. See the man off C. Go shopping. 5. why did the woman apologize? A. She made a late delivery B. She went to the wrong place C. She couldn?t take the cake back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

2017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7·江苏卷(物理) 1.K1[2017·江苏卷] 如图所示,两个单匝线圈a、b的半径分别为r和2r.圆形匀强磁场B的边缘恰好与a线圈重合,则穿过a、b两线圈的磁通量之比为() 图1 A.1∶1 B.1∶2 C.1∶4 D.4∶1 1.A[解析] 穿过a和b两线圈的磁感线的条数相同,所以选项A正确. 2.D2[2017·江苏卷] 如图所示,A、B两小球从相同高度同时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在空中相遇.若两球的抛出速度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 图1 A.t B. 2 2t C. t 2 D. t 4 2.C[解析] 设A和B两小球的水平距离为x AB,A和B两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分别为v A 和v B,小球从抛出到相遇的时间t=x AB v A+v B.当A和B两小球平抛的速度都变为原来的2倍时, 小球从抛出到相遇的时间t′= x AB 2(v A+v B) = t 2,所以C正确. 3.E2[2017·江苏卷] 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然后滑回到原处.物块初动能为E k0,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则该过程中,物块的动能E k与位移x关系的图线是() A B C D 3.C[解析] 小物块上滑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 sin θ+μmg cos θ)x=E k-E k0,整

理得E k =E k0-(mg sin θ+μmg cos θ)x .设小物块上滑的最大位移大小为s ,小物块下滑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 sin θ-μmg cos θ)(s -x )=E k -0,整理得E k =(mg sin θ-μmg cos θ)s -(mg sin θ-μmg cos θ)x ,所以选项C 正确. 4.I3[2017·江苏卷] 如图所示,三块平行放置的带电金属薄板A 、B 、C 中央各有一小孔,小孔分别位于O 、M 、P 点.由O 点静止释放的电子恰好能运动到P 点.现将C 板向右平移到P ′点,则由O 点静止释放的电子( ) 图1 A .运动到P 点返回 B .运动到P 和P ′点之间返回 C .运动到P ′点返回 D .穿过P ′点 4.A [解析] C 板在P 点时,由静止释放的电子从O 到P 过程中合外力做的总功为零.当C 板移到P ′时,根据 E =U d =Q Cd =Q εr S 4πkd d =4πkQ εr S ,可知B 、C 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由静止 释放的电子从O 到P 过程中合外力做的总功仍然为零,所以电子运动到P 点时速度为零,然后返回,故A 正确. 5.D6[2017·江苏卷] 如图所示,一小物块被夹子夹紧,夹子通过轻绳悬挂在小环上,小环套在水平光滑细杆上.物块质量为M ,到小环的距离为L ,其两侧面与夹子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 .小环和物块以速度v 向右匀速运动,小环碰到杆上的钉子P 后立刻停止,物块向上摆动.整个过程中,物块在夹子中没有滑动.小环和夹子的质量均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 .物块向右匀速运动时,绳中的张力等于2F B .小环碰到钉子P 时,绳中的张力大于2F C .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v 2 g D .速度v 不能超过 (2F -Mg )L M 5.D [解析] 小环碰到钉子后,物块向上摆动,物块在夹子中没有滑动,说明小环碰到钉子瞬间,物块与夹子之间的摩擦力小于或等于2F ;物块在匀速运动时,物块与夹子之间的摩擦力小于2F ,绳中的张力也就小于2F ,故A 、B 错误.物块向上摆动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12m v 2 =mgh ,得h =v 22g ,故C 错误.小环碰到钉子瞬间,设物块与夹子之间的摩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