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营养治疗指导方案:代谢性疾病营养治疗糖尿病

疾病营养治疗指导方案:代谢性疾病营养治疗糖尿病
疾病营养治疗指导方案:代谢性疾病营养治疗糖尿病

代谢性疾病营养治疗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is a major healthy problem. It ranks sixth as a primary cause of death in China, and when its complications are considered, it ranks third. Proper care of diabetes is essential because no known cure exists and good management reduces the frequency of complications. Diabetes management requires 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he patient’s knowledge is vital because diabetes health care is primarily self-care.

The nutrition plan is foundation for successful diabetes management. This chronic disease necessitates a strategy with short-term and long-term goals. Short-term goals include health and freedom from disability, whereas long-term goals include freedom from diabetic complications and atherosclerosis. Diabetic individuals and health-care teams jointly create comprehensive plans to optimal life style while maintaining desirable blood glucose and lipid concentrations.

Current nutritional recommendations for person with diabetes include all nutritional principles of a heath-promoting diet. The energy requirement is estimated according to ideal body weight. Carbohydrate should provide 50 to 60% of energy for diabetic person, but up to 70% is well tolerated. Complex carbohydrate should approximately provide two thirds of total carbohydrate. Unrefined carbohydrates in their natural fiber packages have advantages over

highly refined carbohydrates. Protein should provide 10 to 20% of energy intake, although the adult RNI of 1 to 1.2 g/kg body weight more closely matches actual protein needs. Fat intake should not exceed 30% of energy; intakes of less than 20 to 25% are more desirable. Saturated fat intake should not exceed 10% of energy intake, and cholesterol intake should not exceed 200 to 300 mg per day. Polyunsaturated fats such as vegetable oil are preferred to saturated fats such as butter, but intake of polyunsaturated fats should also be less than 10% of energy intake. Generous intakes of fiber improve glycemic control and lower the lipid values of diabetic individuals. Fiber intakes of 20-35g per day are safe and well tolerated; the measurable benefits outweigh the potential side effect.

一、概述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常见病、多发病。据1997年WHO报告,全球约有1.35亿糖尿病病人,预测到2025年将上升到3亿。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6%,空腹血糖受损率为1.9%;与1996年糖尿病抽样调查资料相比,大城市20岁以上糖尿病患病率由4.6%上升到6.4%、中小城市由3.4%上升

到3.9%。糖尿病的发病特点是中、老年人高于年轻人,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超重和肥胖者发病率较高,富裕地区高于贫困地区,城市高于农村。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其基本病理生理为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或/和作用缺陷,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和电解质的代谢异常。临床表现为糖耐量减低、高血糖、糖尿,以及多尿、多饮、多食、消瘦乏力(即三多一少)等症状。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出现心血管、肾脏、眼、神经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最终导致脏器功能缺陷或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代谢异常,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甚至威胁生命。如能及早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控制病情,可明显减少慢性并发症,延长病人的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糖尿病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糖尿病与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胰岛素的合成、分泌、运输、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发挥代谢效应等过程中任何一环节发生变异,均可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一)糖尿病分类

1. 1型糖尿病此型糖尿病病人有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或缺乏,呈酮症酸中毒倾向,血浆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值低限。此型病人不包括由于非自身免疫的特异性原因引起的β细胞破坏或衰竭,例如囊性纤维化病。1型糖尿病有2种亚型:①免疫介导糖尿病;②特发性糖尿病。

2. 2型糖尿病即以前称为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NIDDM)、Ⅱ型或成年型糖尿病。包括有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和胰岛素分泌缺陷的病人,但这些病人不发生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损伤。病人血浆胰岛素水平可正常或升高,很少自发性发生酮症酸中毒,但在应激(如感染)情况下可诱发酮症酸中毒。此型糖尿病的危险性随年龄、肥胖和缺乏体力活动而增加,遗传易感性较1型强,且更为复杂,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这类病人不一定依赖胰岛素治疗。这类病人约占糖尿病人总数的80%~90%。

3.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4.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

(二)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1. 遗传因素糖尿病是多基因疾病,因其遗传易感性和广泛的遗传异质性,临床表现差别很大。“节约基因(thrifty genotype)”学说认为,人类在进行与生存的斗争中,由于食物供应不足,基因产生适应性改变,逐渐形成“节约基因”,一旦得到食物,便将能量转变成脂肪储存下来,以供饥饿时维持生命;食物不足时,节约能量,以适应恶劣环境。有了这种基因的人群,当食物摄入充足或消耗减少时,易产生肥胖,致胰岛素分

泌缺陷和胰岛素抵抗,成为诱发糖尿病的潜在危险因素之一。

2. 环境因素

(1)饮食因素:营养不平衡,长期摄入高能量、高脂肪、低膳食纤维的膳食,以及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足,易诱发糖尿病和肥胖,超重和肥胖也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孕妇子宫内营养不足可致胎儿生长不良,而低体重儿在成年后肥胖,其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发生机会明显增加。

(2)生理因素:年龄增大、妊娠。

(3)病理因素:高血脂、高血压、肥胖(尤其是中央型,即腹内型或内脏型肥胖)、感染、应激、化学毒物等。

(4)社会因素:轻体力劳动者、体力活动减少、生活富裕、享受增多等使能量消耗减少;社会竞争激烈、思想负担加重,应激增多等。

(三)主要临床表现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消瘦乏力。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引起血糖浓度升高,超过肾糖阈时,大量葡萄糖由肾脏排出,出现尿糖阳性。渗透性利尿引起多尿。大量水分由尿排出使机体失水口渴,继而多饮。大量能源物质(葡萄糖)自体内排出,造成体内可利用能量缺乏,患者常感到饥饿、思食。加上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亦可引起食欲亢进,患者表现为多食。糖尿病患者体内葡萄糖利用不良,只得动员肌肉和脂肪分解,机体呈负氮平衡,患者逐渐消瘦,疲乏无力,儿童则生长发育不良。

糖尿病的全身症状可有腰痛、四肢酸痛,手足蚁感、麻木,皮肤瘙痒,尤其外阴瘙痒,性欲减退,女性月经失调、闭经,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等。儿童夜间遗尿。轻型者开始无症状,重者可并发心脏、肾脏、神经系统及视网膜病变。所有病人在应激状态下都可产生酮症酸中毒。

1型病人大多起病较快,病情较重,症状明显和严重。2型病人多数发病缓慢,病情相对较轻,常在出现并发症时才被发现。成年病人在发病的早期或发病前可有餐前低血糖反应,表现为饥饿感、多汗、乏力、颤抖,进食后即可缓解,症状有轻有重,病程可持续几年、十几年,出现明显的糖尿病症状后,低血糖症状随之减轻或消失。

(四)诊断标准

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于1999年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为:糖尿病症状(指多尿、烦渴多饮和难于解释的体重减轻)加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

≥11.1mmol/L(200mg/dl),或FPG(fasting plasma glucose, 空腹血浆

葡萄糖)≥7.0mmol/L(126mg/dl),或OGTT 2h PG(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2h plasma glucose,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浆血糖)

≥11.1mmol/L(200mg/dl)。需重复一次确认,诊断才能成立。

二、营养代谢特点

胰岛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合成代谢、抑制分解代谢,它是体内唯一促进能源贮备和降低血糖的激素。一旦胰岛素不足或缺乏,或组织对胰岛素的生物反应性减低,可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与电解质等物质代谢紊乱。长期的代谢紊乱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出现酮症酸中毒,甚至昏迷和死亡。

(一)能量代谢

糖尿病病人体内因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易发生能量代谢的紊乱。能量摄入过低,机体处于饥饿状态,易引发脂类代谢紊乱,产生过多的酮体,出现酮血症;摄入能量过高易使体重增加,血糖难以控制,加重病情。故应根据糖尿病病人的年龄、性别、活动状况和体重来确定合适的能量供给量。

(二)碳水化合物代谢

碳水化合物是主要能源物质和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中枢神经系统几乎只能依靠碳水化合物(葡萄糖)供能。糖尿病病人胰岛素分泌不足

或胰岛素抵抗,肝中葡萄糖激酶和糖原合成酶下降,肝糖原合成减少;碳酸化酶活性加强,糖原分解增加,糖异生作用也增强;转运入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的葡萄糖减少,这些组织对糖的利用减少;肌肉中磷酸果糖激酶和肝组织中L-型丙酮酸激酶合成减少,糖酵解减弱,肌糖原合成减少而分解增加;还原型辅酶Ⅱ(NADPH)生成减少,磷酸戊糖途径减弱。这些糖代谢紊乱的结果是血糖增高、尿糖排出增多,引起多尿、多饮和多食。糖尿病病人过高摄入碳水化合物时,因调节血糖的机制失控,极易出现高血糖;但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时,体内需动员脂肪和蛋白质分解供能,易引起酮血症。

(三)脂类代谢

正常人的脂类代谢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脂肪被吸收后,一部分在心肌和骨骼肌经β氧化生成乙酰辅酶A,再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并产生能量;部分转化为体脂贮存;部分经肝组织转化为酮体(ketone bodies,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再经血液循环转运至心肌、骨骼肌、肾、肾上腺和脑组织彻底氧化供能。正常人血液循环中仅有微量酮体,并不积聚为酮血症。糖尿病患者由于磷酸戊糖途径减弱,还原型辅酶Ⅱ生成减少,脂肪合成减少。由于肝糖原合成和贮存减少,在前脑垂体

和肾上腺激素调节下,脂肪自脂肪组织转入肝脏沉积,导致脂肪肝。由于糖代谢异常,大量葡萄糖从尿中丢失,引起能量供应不足,动员体脂分解,经β氧化而产生大量的乙酰辅酶A,同时又因糖酵解异常,草酰乙酸生成不足,乙酰辅酶A 未能充分氧化而转化为大量酮体,再加上因胰岛素不足所致酮体氧化利用减慢,过多的酮体积聚而产生酮血症和酮尿。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经肾脏流失,大量碱基亦随之流失,造成代谢性酸中毒。同时大量的酮尿、糖尿加重多尿和脱水,严重者表现为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

乙酰辅酶A的增多促进肝脏胆固醇合成,形成高胆固醇血症,且常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游离脂肪酸、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形成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成为引起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为防止酮血症和酮症酸中毒,需要适量地供给碳水化合物,减少体脂的过多动员氧化。为防止和延缓心脑血管并发症,必须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

(四)蛋白质代谢

糖尿病病人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能量供应不足,动员蛋白质分解供能;由于胰岛素不足,肝脏和肌肉中蛋白质合成减慢,分解代谢亢进,易

发生负氮平衡。胰岛素不足,糖异生作用增强,肝脏摄取血中生糖氨基酸(包括丙氨酸、甘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和谷氨酸)转化成糖,使血糖进一步升高;生酮氨基酸(如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脱氨生酮,使血酮升高。由于蛋白质代谢呈负氮平衡,使儿童生长发育受阻,病人消瘦,抵抗力减弱,易感染,伤口愈合不良。严重者血中含氮代谢废物增多,尿中尿素氮和有机酸浓度增高,干扰水和酸碱平衡,加重脱水和酸中毒。

(五)维生素代谢

维生素是调节机体生理功能和物质代谢的重要酶类的辅酶,B族维生素(维生素B1、B2、PP)参与糖类代谢。糖尿病病人糖异生作用旺盛,B族维生素消耗增多,如果供给不足,会进一步减弱糖酵解、有氧氧化和磷酸戊糖途径,加重糖代谢紊乱。糖尿病病人葡萄糖和糖基化蛋白质易氧化而产生大量自由基,引发生物膜上磷脂成分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形成过氧化脂质,膜的流动性减弱,脆性增加,细胞功能受损。而体内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E、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和微量元素硒能帮助消除积聚的自由基,防止生物膜的脂质过氧化,维生素C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辅酶,还有清除过氧化脂质的作用。因此,充足的维生素对调节机体的物质代谢有重要作用。

(六)矿物质代谢

糖尿病病人的多尿引发锌、镁、钠、钾等从尿中丢失增加,可出现低血锌和低血镁。锌是体内许多酶的辅基,参与体内蛋白质合成和细胞的分裂增殖,协助葡萄糖在细胞膜上的转运,并与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有关。缺锌会引起胰岛素分泌减少,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抵抗性增强,但锌过多也会损害胰岛素分泌,导致葡萄糖耐量降低,并可加速老年糖尿病病人的下肢溃疡。低镁血症会引起2型糖尿病病人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并与并发视网膜病变和缺血性心脏病有关。三价铬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成分,是胰岛素的辅助因素,有增强葡萄糖利用和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的作用。锰是羧化酶的激活剂,参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谢,锰缺乏可加重糖尿病病人的葡萄糖不耐受。

三、营养治疗原则

由于对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充分了解,目前仍不能根治。临床强调早期治疗、综合长期治疗和治疗措施个体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①营养治疗(饮食治疗、健康教育);②运动治疗;③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注射胰岛素;④心理治疗;⑤手术治疗(胰腺移植,基因治疗);

⑥自我监测。其中营养治疗是最基本的措施,无论采用上述哪一种方法都必须长期坚持营养治疗。部分轻型病人(空腹血糖≤11.1mmol/L)单纯采用营养治疗即可。

(一)营养治疗的目的

1. 保护胰腺功能,帮助病人达到并保持较好的代谢控制,以改善血糖、尿糖和血脂水平达到或接近正常,减少急、慢性并发症发生的危险。

2. 维持或达到理想体重,使儿童和胎儿能正常生长发育。

3. 供给适合病人的平衡膳食,以维持健康和从事正常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病情控制程度理想与否可参考表13-2-1。

表13-2-1 糖尿病控制目标和开始干预的起点

(亚洲-太平洋地区2型糖尿病政策组,2005年第4版)

指标目标值指标目标值

1. HbA1C 6.5% 5. 甘油三酯 1.5mmol/L

(133mg/dl)

注:1. 若表中第1项指标>目标值,第2、3、5、6项指标≥目标值,第4项指标≤目标值,则需要对各个指标开始进行干预,以保证第1项指标≤目标值,第2、3、5、6项指标<目标值,第4项指标>目标值。

2. 本表中未提及血糖控制目标。2002年第3版中要求空腹血浆葡萄糖4.4~6.1mmol/L,非空腹血浆葡萄糖4.4~8.0mmol/L。

引自: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2008年。

(二)营养治疗原则

历史上糖尿病营养治疗原则大约有3种模式的变化:第一种为1921年前未应用胰岛素的饥饿饮食;第二种是低能量、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膳食;第三种是合理控制能量,适当提高碳水化合物和膳食钎维,减少脂肪的膳食。现在又进一步提出个体化、因人因病情而异的膳食模式。1994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提出的指南见表13-2-2,并强调不应给病人提出单一的膳

食建议,能量来源比例应个体化,膳食因人而异,根据病人具体的疾病情况和治疗目标进行营养治疗。

表13-2-2 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的糖尿病病人营养素摄入量

注:a因人而异,如果允许脂肪增加,则碳水化合物减少

b相当于1.5 oz蒸馏酒或4 oz葡萄酒(1oz =28.57g)

Source: Anderson JW. Nutritional manage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Shils ME,et al. Modern nutrition in health and disease, 9th ed, 1999 .

营养治疗原则具体如下:

1. 合理控制能量摄入量合理控制能量摄入量是糖尿病营养治疗的首要原则。能量的供给根据病情、血糖、尿糖、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活动量大小以及有无并发症确定。能量摄入量以维持或略低于理想体重(又称为标准体重)为宜。肥胖者体内脂肪细胞增多、增大,导致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故应减少能量摄入,使体重逐渐下降至正常标准值的±5%范围内,以配合治疗。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及消瘦者,能量摄入量可适当增加10%~20%,以适应病人的生理需要和适当增加体重。

病人实际测量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20%为肥胖,低于20%为消瘦。根据病人的体型和理想体重,参见表13-2-3估计每日能量供给量。体重是评价能量摄入量是否合适的基本指标,最好定期(每周一次)称体重,根据体重的变化及时调整能量供给量。肥胖者应逐渐减少能量摄入量,消瘦者适当增加能量摄入量,以维持实际体重达到或略低于理想体重。

表13-2-3 成年糖尿病病人每日能量供给量[kJ(kcal)/kg]

体型卧床轻体力劳动中体力劳动重体力劳动

消瘦84~105 (20~

25) 146 (35) 167 (40) 188~209 (45~

50)

正常63~84 (15~

20)

125 (30) 146 (35) 167 (40)

肥胖63 (15) 84~105 (20~

25)

125 (30) 146 (35)

2. 保证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主要来源,若供给充足,可以减少体内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预防酮血症。在合理控制总能量的基础上适当提高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有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刺激葡萄糖的利用、减少肝脏葡萄糖的产生和改善葡萄糖耐量。但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会使血糖升高,从而增加胰岛负担。碳水化合物供给量占总能量的50%~60%为宜,甚至可以高达65%,但不宜超过70%,一般成年病人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200~350g,相当于主食250~400g。营养治疗开始时,应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每日200g(相当于主食250g),经一段治疗后,如血糖下降、尿糖消失,可逐渐增加至250~300g(主食300~400g),并根据血糖、尿糖和用药情况随时加以调整,单纯膳食治疗病情控制不满意者应适当减量,对使用口服降糖药或用胰岛素者可适当放宽。

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组成不同,血糖升高幅度也不同,其影响程度可用血糖指数(glycemic index, GI)来衡量。

一般而言,血糖指数越低的食物对血糖的升高反应越小,但是食物中糖类的含量并不是影响血糖指数的唯一因素,进食速度、食物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和脂肪的含量、胃排空速度、胃肠道的消化功能、膳食中食物的种类及食物中有否阻碍消化吸收的因子等,都会影响食物的血糖指数。常见食物的血糖指数见表13-2-4。一般规律是粗粮的血糖指数低于细粮,复合碳水化合物低于精制糖,多种食物混合低于单一食物。故糖尿病治疗膳食宜多用粗粮和复合碳水化合物,食物品种尽量多样化,少用富含精制糖的甜点,如蜂蜜、蔗糖、麦芽糖等纯糖食品。必要时,为了改善食品的风味,可选用甜叶菊、木糖醇、阿斯巴糖等甜味剂代替蔗糖。食用水果,也应适当减少部分主食。

表13-2-4 中国常见食物的血糖指数

糖尿病的营养治疗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b6714799.html, 糖尿病的营养治疗策略 作者: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3年第15期 合理控制能量 合理控制能量是糖尿病营养治疗的首要原则。能量供给根据病情、血糖、尿糖、年龄、性别、身长、体重、劳动强度、活动量大小及有无并发症确定。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者,较标准体量少10%以上的消瘦者及有消耗性疾病的人,应酌情增加:肥胖者酌减。>20%的肥胖者先给予5.02 MJ(1200kcal)/日的低能量饮食,使其体重逐渐下降,要求每周下降 0.5~1kg,當达到接近5%标准体重左右时按前述计算法给予总能量。总能量确定以维持或略低于理想体重为宜。 营养素选择 选用复合碳水化合物在合理控制能量的基础上给予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60%左右,成人轻轻劳动强度每天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200~300g,相當于主食300~ 400g;肥胖者可控制在150~250g。如果 增加可溶性食品纤维摄入果胶纤维水溶液有一定黏滞度,与血糖降低呈正相关,可使抑胃多肽分泌减少。选用高纤维饮食,建议每4.18MJ(1000 kcal)能量补充12~28g食品纤维, 或每天食品纤维供给量约为40g。可溶性食品纤维,如半纤维素,果胶等有降低血糖、血脂及改善葡萄糖耐量的功效,可多用。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含葡甘聚糖魔芋精粉有降血糖功效。含可溶性食品纤维较多食品还有整粒豆、燕麦麸、香蕉、杏等。玉米和大麦可溶性食品纤维含量高于稻米。 控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心脑血管疾病及高脂血症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故糖尿病饮食应适當降低脂肪供给量。脂肪占总能量20%~30%,或按每天0.7~1.0g/kg供给。限制动物脂肪和饱和脂肪酸摄入,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至少占总脂肪33%以上,供给植物油20~40g/日,P/S比值最好能达到1.5—2.5。减少胆固醇摄入,每天应低于300mg。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时应限制在200mg/日以内。每天脂肪供能占总能量比例应 选用优质蛋白质糖尿病患者糖原异生作用增强,蛋白质消耗增加,常呈负氮平衡,要适當增加蛋白质供给。成人按每天1.0~1.5g/kg,孕妇、乳母营养不良及存在感染时,如肝肾功能良好,可按每天1.5~2.0g/kg供给。儿童糖尿病患者,则按每天2.0~3.0g/kg;如有肾功能不 全时,应限制蛋白摄入。具体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而定,通常按每天0.5~0.8g/ks供给。动物蛋白不低于蛋白质总量的33%,同时补充一定量豆类蛋白。多选用大豆、兔、鱼、禽、瘦肉等食品,优质蛋白质至少占33%。蛋白质提供能量占总能量10%~20%,总能量偏低饮食蛋白质

糖尿病的营养治疗宣传单

糖尿病的营养治疗 北京安贞医院临床营养科 糖尿病综合治疗方法: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糖尿病的教育、血糖监测。饮食治疗是基础,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 一,糖尿病的饮食控制总原则: 1,合理控制总能量。 2,平衡膳食:食物多样化,注意各种营养素的摄入比例,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45-65%,脂肪占总能量25-35%,蛋白质占总能量15-20%。 3,控制饱和脂肪酸。 4,蛋白质1g/kg/d,其中优质蛋白占一半。胆固醇控制在300mg左右。减少简单糖,尽量采用逆光复合型碳水化合物,选择升糖指数较低的食物。 5,增加矿物质、维生素,多吃蔬菜。水果的食用可以采取食物交换份的方法。 6,增加膳食纤维,每日20-35g。 7,盐<6克/日。 2、糖尿病人的三餐安排: 至少每日三餐。可以各1/3,也可以1/5、2/5、2/5。两餐之间加餐。加餐中的主食可以由正餐中匀出25g 主食。 3、吃水果的条件:(水果中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维生素C) 空腹血糖<140mg/dl(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7.5%,近期血糖无明显波动,在两餐之间吃。多数水果200克可以代替25克主食,具体见背面附表。 4、糖尿病患者尽量不要吃什么? 酒(一定要彻底戒酒)、甜食、粥(除了麦片粥)、精面做的各种面条。尽量不吃高升糖指数的食品,少吃中升糖指数的食品,低升糖指数的食品基本不受限。 5、食品交换份(90kcal/每份)

25克大米╱面粉=100克马铃薯=200克水果 500克绿叶蔬菜=200克胡萝卜=100克芋头 10克植物油=25克花生米=25克葵花籽 50克瘦肉=60克鸡蛋=50克豆腐干=100克豆腐 6、升糖指数GI:是衡量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映的一项有效指标。葡萄糖的血糖生成指数为100。GI<55 为低GI食物;GI在55-70 为中GI食物;GI>70 为高GI食物。

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方案

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方案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以及少动多坐的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增长迅速,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2亿人,我国患者人群居世界第二,1994年就已达2000万。据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25年,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将增至3亿,而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将达到4000万,未来50年内糖尿病仍将是中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据统计,莲湖区现有糖尿病患者7800多人,针对糖尿病患者,制定如下干预方案: 一、健康教育干预方法 1、病人就诊或入户体检随访时,进行一对一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 2、利用社区活动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印刷有关糖尿病知识的宣传材料及健康教育处方,到人口密集的场所进行发放。 3、张贴宣传图片,制作糖尿病健康教育宣传版面,在各社区及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知识宣传。 4、利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糖尿病等健康知识宣讲。 5、举办有关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引导居民学习有关糖尿病知识及必要的糖尿病健康技能。

二、健康教育干预目标 通过健康教育使大多数患者能比较全面的掌握糖尿病的有关知识,能正确地进行自我保健。大多数患者能根据医生开具的健康教育处方坚持合理运动和控制饮食。转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包括监测血糖、尿糖、合理运动、胰岛素注射和足部、皮肤护理等自我保健知识,学会日常饮食结构调整,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剂量计算和皮下注射技术,并通过心理干预,纠正患者对疾病的态度,稳定情绪和行为,改善抑郁症状,使患者达到最佳健康状态。 三、健康教育内容 1、心理教育指导:部分患者缺乏耐心,担心寿命缩短,易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这些不良情绪可刺激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引起血糖升高,同时产生对搞胰岛素的作用,不利于病情好转。应给予安慰、鼓励和正确疏导,解除患者的恐惧、忧虑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积极主动参与和配合治疗。 2、饮食知识教育: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活动强度、年龄、血糖值计算每天需要的总热量,按“三高二低”规则进食,避免饱食。 3、运动疗法教育:其作用在于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消除胰岛素抵抗,促进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个人爱好等选择合适的运动形式、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以有氧运动为宜。 4、药物治疗教育:糖尿病是终身疾病,绝大多数患者

糖尿病人的营养建议和原则(美国)

糖尿病人的营养建议和原则(美国糖尿病协会) 医学营养治疗(MNT)是构成糖尿病护理和控制的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虽然坚持营养膳食的计划原则是糖尿病护理中最有挑战性的方面之一,但营养方面的治疗确实是糖尿病成功控制的主要组成部分。 想要实现营养相关的目标,需要一个包括糖尿病人自身在内的合作团队的共同努力。鉴于营养问题的复杂性,建议治疗小组的成员中应包括一名注册营养师,而这名营养师应当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以及推广糖尿病最新理念的熟练技巧。 有效的营养自我管理训练方案应该是个体化的,它适合于糖尿病个体生活方式和每个糖尿病人糖尿病控制目标。评价营养相关的内容,需要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脂质,血压和肾功能。如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那么就要重新修订糖尿病护理和管理计划方案。 通过营养评定制定营养食谱,营养食谱的确定应符合治疗目标,符合糖尿病人能够且愿意配合的程度,为了便于交流,对文化、经济实力、种族的感受性是很重要的。 营养建议主要基于临床试验和体会。但是有些建议的数据有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是基于临床经验和共识。本意见书的内容是基于相同观点的综述,讨论了已发表的研究和未解决的问题。按照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要求,将糖尿病营养建议解释给健康护理机构,即将这些营养建议落实到方便易行的健康护理工作当中。 营养疗法的目标尽管营养疗法的总目标是帮助糖尿病患者改进营养和运动习惯、以促进代谢控制,但还有下列特别附加目标。 1、过平衡摄取的食物和内外源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以及体育活动尽量获得接近正常的血糖。 2、血脂达标。 3、提供充足的热量使成年患者保持合理体重,使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保证正常生长发育,满足妊娠期哺乳期妇女高代谢需要,以及保证消耗性疾病患者康复的能量需求,合理的体重定义为患者和健康护理提供者认同的在长期和短期内可以取得和保持的体重,它有别于以往所定义的标准体重。 4、预防和治疗接受胰岛素治疗患者的急性并发症如低血糖。防治短期疾患、运动相关问题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如肾病、自主神经病变、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 5、通过营养改善健康,美国人膳食指南,食物指南金字塔概括了所需营养。营养指南适用于所有健康的美国人而糖尿病食物指南金字塔更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然而这三个指南均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成员选择健康食品的依据。 营养疗法和1型糖尿病根据患者日常饮食记录制定膳食计划是胰岛素治疗纳入日常饮食运动的基础,接受胰岛素治疗患者就餐时间应与胰岛素起效时间一致。因此需要监测患者血糖水平,按照通常摄入食物量调整胰岛素用量。强化治疗包括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和利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和超短效(快反应)胰岛素使进餐、加餐时间和摄食量更加灵活。对于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可以通过调整超短效胰岛素改善饮食加餐,以及不良饮食运动习惯所造成的偏差。 营养疗法和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营养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使血糖血脂和血压达标。低热量饮食和减轻体重能够短期改善血糖,长期改善代谢控制。然而,传统的膳食策略甚至极低热量饮食通常不能长期有效的减轻体重。进一步研究将阐明为什么多数人减轻体重和保持体重是十分困难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不仅强调减轻体重而且需要强调降低并保持正常血糖

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00712132927).pdf

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3) 发布日期:2015-02-01 制定者: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Chinese Diabetes Society)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 出处: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7(2):73-88. 内容介绍: 2010年,我国制定了首个糖尿病MNT(医学营养治疗)指南,近三年来,由于《制定循证指南的方法学》更 新,同时糖尿病MNT和代谢治疗领域也出现了诸多突破性进展,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 专业委员会于2013年启动了《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3)》的修订工作,涉及糖尿病营养预防、治疗及 并发症防治、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技术等诸多领域,并新增了“糖尿病外科手术治疗与营养治疗”章节,将“应激性 高血糖”章节扩展为“创伤与危重病:应激性高血糖”等。2013版指南依然坚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科学性与实践 性并重,服务于临床的宗旨。以下是各章节的推荐意见一览。 1.任何类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均需依据治疗目标接受个体化MNT,建议由熟悉糖尿病治疗的营养(医)师指导下完成更佳(A)。 2.MNT可预防糖尿病,改善生活质量和临床结局,节约医疗费用(B)。 3.对于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强调改善生活方式,包括适度减轻体重(7%)和规律、适度的体力活动(每周>150 min)、合理饮食控制,能够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A)。 4.制定MNT方案时,应考虑患者具体需求、是否愿意改变及具有改变的能力(D)。 5.MNT能够改善肥胖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体重等指标(A)。 6.针对住院糖尿病患者MNT能够减少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时间及胰岛素用量(B)。 一、能量 1.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患者应接受个体化能量平衡计划,目标是既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又满足不同情况下的营 养需求(B)。 2.对于所有患糖尿病或有糖尿病患病风险的肥胖或超重个体,应建议减重(A)。 3.在超重或肥胖的胰岛素抵抗个体中,适当减轻体重可改善胰岛素抵抗(A)。 4.就减重效果而言,限制能量摄入较单纯调节营养素比例更关键(B)。 不推荐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接受极低能量(<800 kCal/d)的营养治疗(D)。 二、碳水化合物 1.推荐每日碳水化合物供能比45%~60%(B);如碳水化合物的来源为低GI食物,其供能比可达60%(A)。 2.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有利于血糖控制,但对于血脂仅观察到改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B)。 3.糖尿病患者膳食纤维摄入可高于健康成年人推荐摄入量,推荐25~30 g/d或10~14 g/1 000 kCal(B)。 4.蔗糖引起的血糖升幅并不比相同能量的淀粉引起的升幅更高,但摄入量太高时可能升高血糖及TG水平,不推荐常规摄入(B);不推荐在糖尿病饮食中常规添加大量果糖作为甜味剂,过量果糖不利于血脂代谢(A)。 5.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如饮酒则需计入全日总能量,具体摄入量可参考:女性每天不超过1个酒精单位,男性每天不超过2个酒精单位,建议每周饮酒不超过2次(D)。 三、脂肪

糖尿病营养方案

糖尿病食疗 可降糖的蔬菜; 辣椒——明显降低血糖;南瓜——减慢糖类吸收速度;苦瓜——“植物胰岛素”; 芦荟——持续降低血糖浓度;冬瓜——抑制糖类转化成脂肪; 洋葱——促进胰岛素分泌;芦笋——降低血糖防治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 香菇——降压降脂,降低血糖;魔芋——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 豆芽——控制餐后血糖上升;胡萝卜——防治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 大白菜——延缓餐后血糖上升;海带——明显降低血糖,保护胰岛细胞; 韭菜——降糖降脂;黄瓜——补充水分,降低血糖; 草菇——降低血浆胆固醇含量;鸡腿菇——降低血糖; 口蘑——调节糖代谢,辅助控制血糖;金针菇——可减轻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白萝卜——所含活性成分能降低血糖;茄子——可预防并发症; 西葫芦——促进人体内胰岛素分泌,调节血糖;芥蓝——降低餐后血糖; 菠菜——使血糖保持稳定;苋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蕨菜——改善患者的病情;空心菜——含有“植物胰岛素”成分;

裙带菜——降糖降脂;马齿苋——调整糖代谢,降低血糖; 仙人掌——避免体内积聚过多的葡萄糖;卷心菜——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物; 花椰菜——改善耐糖量以及血脂;竹笋——使餐后血糖平稳; 西兰花------高纤维蔬菜,能有效降低肠胃对葡萄糖的吸收,进而降低血糖,有效控制糖尿病 糖尿病人应多吃哪些蔬菜: 含糖量只有1%~3%蔬菜:卷心菜、苦瓜、菠菜、油菜、芹菜、韭菜、白菜、鸡毛菜、黄瓜、冬瓜、茄子、西红柿、丝瓜、茭白、笋、花菜、西葫芦、绿豆芽、鲜蘑。 糖量约4%:萝卜、柿子椒、南瓜。 含糖量略高于4%的有:豇豆、扁豆、胡萝卜、蒜苗。 土豆的含糖量高达20%,如吃土豆,必须酌量扣除主食的量。 在各种蔬菜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卷心菜、苦瓜和南瓜。 五谷杂粮 1、大麦:甘凉。南北朝陶弘景在《名医别录》记,“主消渴,除热,益气,调中。”唐代官方颁行的《唐本草》记,“大麦面平胃,止渴,疗胀。” 2、粳米:甘平。宋徽宗时官方编篡的《圣济总录》中记,治霍乱狂闷,烦渴,吐泻无度,淡竹沥一合,粳米一合,和匀顿服之。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粳米粥,利小便,止烦渴,养肠胃。”

糖尿病人的饮食注意事项和食谱题库

家庭中糖尿病人饮食需知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对糖尿病的治疗历来有“三驾马车”的形象比喻,即饮食治疗、体育疗法和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其中饮食治疗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如果控制得好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所以,糖尿病人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治疗的思想准备:在糖尿病人饮食治疗初期,对病人及其家属都是一项艰苦的任务。在想多吃而不能多吃,爱吃又不能吃的矛盾中,一定要认识糖尿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和饮食治疗的关系,坚定信心,坚持饮食治疗。 2、适当控制主食量:在一般情况下,休息的病人每天吃主食(米、面、玉米、小米、荞麦等)250~300克;轻体力劳动者每天350~400克;重体力劳动者每天450~550克。含碳水化合物高的食物如红薯、土豆、山药、莲菜、粉条、粉皮等,如果食用可相应减少主食量。待血糖下降和尿糖(+)减少后,也可适当增加主食25~50克。主食要轮换食用或混合食用,以提高营养价值。病人要注意总结进餐与血糖、尿糖之间的变化规律,做到病情稳定、主食固定,病情波动,及时调整。要灵活掌握,具体应用,以适应机体的需要,使体重维持在标准范围之内。 3、合理安排食物比例:控制饮食绝不是意味着尽量少吃,因为长期饥饿,热量不足可导致机体自身消耗,不仅会出现消瘦、抵抗力减弱,而且可加重糖尿病。因此,糖尿病人要遵照医嘱,合理安排每日总热量、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适当比例,订出自己较理想的食谱。 4、合理进食:糖尿病人每天进餐的时间,数量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尽量不要吃零食,戒烟、忌酒。 5、中老年糖尿病人及合并冠心病、高脂血症的病人,在饮食中还要严格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动物脂肪、动物内脏含胆固醇较高,应少吃或不吃,鸡蛋每日最多不超过两个。 6、食物宜粗不宜精。在主食定量范围内尽可能多吃些粗杂粮及豆类,蔬菜,以绿叶菜为好,如油菜、小白菜、韭菜、菠菜、芹菜等。这些食物中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又含有较多的粗纤维,能有效地防止血糖吸收过快,还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及防治便秘的作用。 7、严格限制蔗糖及甜食。糖尿病人不要吃食糖、糖果、蜂蜜和甜食以及含糖饮料。这些高糖食物易被机体吸收而促使血糖升高、增加胰腺负担,从而加重病情。

糖尿病营养调理方案

糖尿病营养调理方案 糖尿病症状: 1.口渴与多尿 2.容易疲劳和倦怠 3.常有空腹感,胃口异常↑ 4.体重先会激增,然后渐减 5.易患湿疹、水泡疹、皮肤痒、细菌感染 6.视网膜病变,白内障 7.牙龈发炎出血、牙动摇脱落 8.神经痛—手足麻痹、腿抽筋、坐骨神经痛 饮食、运动、药物三者科学的结合,再加上掌握糖尿病知识就能有效控制病情。 营养需求: 1.维A可↓血脂和胆固醇 2.B1在糖尿病酸中毒时,可有效预防脑部受损 3.糖尿病患者B6和Mg需求会明显↑ 4.低血糖和酸中毒的压力将↑蛋白质、维C、泛酸的需求 5.泛酸不足是造成胰岛休克的主要原因 6.维C可因压力、尿液流失而需求明显增加 7.维E可改善糖尿病坏疽和动脉硬化引起的并发症 8.低血糖的压力,常造成钠的积存和钾的流失,使转化糖份的钾严重缺乏 9.钾可预防低血糖时,压力造成的血压↑和心动过速 10.铬(GTF)可↑↑胰岛素活性,降低血糖。 营养配餐原则: B族维生素、维生素C要丰富含B族维生素较多的食物:粗粮、干豆类、蛋类、绿叶蔬菜含维生素C高的食物:新鲜蔬菜、水果 υ钠盐不宜摄入过多(一般低于6g/d) υ钙、铬、锌供给要充足含钙高的食物:牛奶、豆类及其制品、海产品 含铬高的食物:酵母、菌菇类、牛肉、肝类 含锌高的食物:粗粮、豆类及其制品、海产品、红色瘦肉、肝类、菌菇类 1.只吃全麦面包和全谷类 2.不用氢化油脂和尽量减少动物油脂 3.避免使用?-胡萝卜素、白面粉制品、盐 4.低脂、高蛋白、高纤维、复合醣饮食可减少胰岛素需求 5.坚持高蛋白饮料 6.禁食垃圾食物 7.食物包括蔬菜、糙米、坚果、全麦、酸乳酪和低糖水果、大蒜。 8.少量多餐 9.严格控制食盐,每日不超5~6g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性疾病

第15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性疾病 胫前粘液性水肿(pretibial myxedema) 本病主要见于弥漫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常伴有高代谢综合征、甲状腺肿大及眼部病症。但也可于甲状腺手术后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 【诊断】 1.皮损好发于双侧小腿的伸侧,可扩大到足背、大腿等处。也见于头皮,两肩及手背,常对称分布。 2.皮损为高起皮面的坚实的结节或斑块,压之无凹陷,呈肤色、淡红或棕色,表面毛孔扩大如橘皮状,并有一些粗大毳毛生长。结节损害发展严重者可使腿、足变形。 3.一般无自觉症状。有时可伴瘙痒及针刺感。 4.部分患者甲状腺功能检查可见异常。 【鉴别诊断】 1.皮肤淀粉样变苔藓: 主要见于小腿伸侧,对称分布,损害多数为褐红或褐黄色平顶或圆锥形丘疹,约粟粒至绿豆大,质坚硬,丘疹数目多,孤立散在或成片,有时可排列成念珠状。 2.神经性皮炎:皮损为苔藓样变,多见于颈部、肘伸侧、背部和小腿伸侧,瘙痒剧烈,病程慢性。 3.类脂质渐进性坏死:与糖尿病有关,好发生于小腿伸侧,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坚硬斑块,边界清楚,边缘常呈棕红或紫色,中央萎缩,呈淡黄色,表面光滑,毛细血管扩张,有皮损破溃。 4.下肢慢性淋巴水肿:下肢淋巴循环障碍引起的局限性水肿,开始为凹陷水肿,随着纤维化的发生而变硬,表面角化过度,色素沉着和疣状改变。 【治疗】 1.治疗原发病。 2.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

粘液水肿性苔藓(lichen myxedermatosis) 病因不清,部分患者与肝功能异常、骨髓瘤等疾病合并发生。 【诊断】 1.多见于30~50岁成人,无性别差异。 2.皮疹为肤色、淡红色或黄色的苔藓样丘疹与结节,表面有蜡样光泽。皮疹多少不定,可以密集成群,排列成环状或盘状,也可呈线条状、带状或串珠状。 3.硬化性粘液性水肿是本病的亚型,皮损密集形成浸润斑块者类似硬皮病样外观,发生在颜面部形成狮面状。引起张口受限,指(趾)弯屈困难等功能障碍。 4.好发于面、四肢伸侧、手指背、足背及上胸部等处。 5.病程慢性,常持久不退。常伴有瘙痒。 6.组织病理示各型真皮特别是深部有大量粘蛋白沉积,阿新蓝染色阳性。 7.辅助检查:90%患者血中出现副蛋白,多为IgGα型,部分患者有高α、β、γ球蛋白血症,清蛋白降低,有异常α2球蛋白,尿中酪氨酸排出增多。骨髓中见异常浆细胞增生。 【鉴别诊断】 系统性硬皮病:皮损为全部皮肤发硬,不能推动,无丘疹出现,合并有系统病变,以胃肠道及肺部受累为常见,组织病理学为胶原纤维肿胀或变性。 【治疗】 1.查找原发疾病并进行治疗。 2.损害内去炎松(曲安西龙)封闭注射或皮质激素制剂封包外用。 3.对各种治疗抵抗者可试用免疫抑制剂。 黑棘皮病(acanthosis nigricans) 可能与一种在细胞水平上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的因子水平升高有关。以出现对称性色素沉着及乳头样增生性损害为其特点。 【诊断】 1.好发生于颈、腋窝、腹股沟、外生殖器、肘、膝、脐、乳房及肛周等皱褶部位,个

糖尿病病人健康干预措施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干预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危害城市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原因。糖尿病因其预后差、并发症的出现对家庭、社会等带来沉重的负担。糖尿病是终生伴随的疾病,患者的医从性,对疾病的知晓率、控制率和达标率较低,成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重点。 我中心管理的辖区居民人数23198人,其中糖尿病人数580人,目前管理358人。为做好社区糖尿病管理,制订措施如下: 一、筛查病历统一管理 主要将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作为筛查对象。像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第一代亲属、有妊娠高血糖或巨大儿生育史者,经常有疖、疮、痈肿、尿路感染、胆囊炎、结核病等各类感染者,视物模糊、视网膜出血或脱落者,过早出现心梗、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的病人,都是潜在的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我们对这些筛查出来的病人进行全面的病情了解和记录,由专人管理,同时为每位患者发放医患联系卡,以便随时咨询和联系。 二、健康教育健康宣教 近年来,在每年的“世界糖尿病日,宣传糖尿病有关知识,发放糖尿病知识宣传单,现场接受有关健康问题的咨询,使糖尿病患者和家人正确认识各种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鼓励糖尿病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既不要因无症状而无所谓,毫不控制饮食,也不要对疾病过分担心,终日焦虑不安。引导患者克服不良嗜好,指导患者平衡膳食,饮食有度,尽量保持心情舒畅,加强运动。

法、运动疗法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及治疗,使他们的血糖长期稳定地维持在理想的水平。 六、监测并发根据病情,对糖尿病的患者每3—6三、饮食治疗注意事项 原则是三大营养物质比例合理,食物品种多样化,以素食为主,荤食为辅,粗细搭配。 四、加强运动疗法 应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全身状况,酌情制订适当的运动计划,以免盲目锻炼带来的危害。选择患者感兴趣的、简单、方便、利于长期坚持的项目,如游泳、慢跑、散步、打乒乓球、打门球、爬楼梯、打太极拳。运动尽可能在饭后1—2小时进行,因为这时血糖较高。每日运动30—50分钟,每周4—5次。运动量以运动后有微汗、轻度肌肉酸痛、休息后能很快恢复为宜。运动着装要宽松。糖尿病患者接受运动疗法之前因进行必要的咨询和体检,血糖控制不佳及有急性感染,心、肾、肝功能严重损伤者,暂不宜运动。 五、坚持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有效治疗血糖和防止并发症发生的主要措施,依据血糖水平和个体特点,应长期坚持有效药物治疗。对那些经饮食疗个月检查一次心、脑、肾、眼、血压、血脂等,以便及早发现病变,及早治疗。

糖尿病健康干预方

糖尿病健康干预方案1 岳阳楼区糖尿病中医药健康干预方案 【概述】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相当于中医消渴病。主要分为: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两大类。迄今为止并没有特效药物,全世界科学家公认的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饮食结构,可能比任何药物都更为有效,尤其是预防糖尿病或者早期的糖尿病防治。 【诊断要点】 2010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 1、糖化血红蛋白A1c≥6.5%*。 2、空腹血糖FPG≥7.0 mmol/l。空腹定义为至少8h内无热量摄入*。 3、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h血糖≥11.1 mmol/l*。 4、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随机血糖≥11.1 mmol/l。 *在无明确高血糖时,应通过重复检测来证实标准1-3。

糖尿病高危人群诊断标准 1、年龄≥45岁;体重指数(BMI)≥24者;以往有IGT或IFG者;或糖化血红蛋白Alc位于5.7~6.5%之间。 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3、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2.8mmol/L)者。 4、有高血压(成人血压≥140/90mmHg)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 5、年龄≥30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有分娩大婴儿(≥4kg);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 6、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 7、使用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糖尿病高危人群至少每年2次查胰岛功能(C肽分泌试验),早诊早治。 【干预指导方案】 一、预防和行为干预 (一)运动治疗 大多数开始运动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可减少抗糖尿病药物(包括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剂量。因此,锻炼结合合理饮食是控制糖尿病的有效途径。据报告,每周锻炼三次、每次半小时可减少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量。该运动量可使胰岛素敏感性提高

糖尿病健康干预方案

岳阳楼区糖尿病中医药健康干预方案 【概述】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相当于中医消渴病。主要分为: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两大类。迄今为止并没有特效药物,全世界科学家公认的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饮食结构,可能比任何药物都更为有效,尤其是预防糖尿病或者早期的糖尿病防治。 【诊断要点】 2010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 1、糖化血红蛋白A1c≥6.5%*。 2、空腹血糖FPG≥7.0 mmol/l。空腹定义为至少8h内无热量摄入*。 3、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h血糖≥11.1 mmol/l*。 4、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随机血糖≥11.1 mmol/l。 *在无明确高血糖时,应通过重复检测来证实标准1-3。 糖尿病高危人群诊断标准 1、年龄≥45岁;体重指数(BMI)≥24者;以往有IGT或IFG者;或糖化血红蛋白Alc位于5.7~6.5%之间。 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3、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0.9mmol/L)和/或甘油三酯 (>2.8mmol/L)者。 4、有高血压(成人血压≥140/90mmHg)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 5、年龄≥30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有分娩大婴儿(≥4kg);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 6、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 7、使用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糖尿病高危人群至少每年2次查胰岛功能(C肽分泌试验),早诊早治。 【干预指导方案】

糖尿病的营养治疗

糖尿病的营养治疗 【摘要】糖尿病是当前威胁人类的重要疾病,其患病率逐年增加,成为老年人的重要死因之一。本文对糖尿病的营养治疗做探讨,旨在呼吁认识糖尿病,了解糖尿病的危害,积极有效的治疗糖尿病,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但在各种治疗措施中,营养治疗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学习营养治疗的需求、意义、原则相当重要,避免营养治疗的误区,做到每日坚持定时、定量的饮食,合理营养分配,科学的应用营养治疗、控制本病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 营养; 治疗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非传染疾病。目前全世界有糖尿病患者1.9亿,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5千万人,已超过印度,居世界第一位,而且还有扩大化、年轻化倾向。糖尿病是一组以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引起血糖增高的病理机制是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缺陷,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血脂代谢异常。通常用血糖来诊断糖尿病,当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7.0mmol/L或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时,可被诊断为糖尿病。这时典型患者会感觉喝水比以前增多,饭量增大,尿的次数增多,尿量增大,而体重减轻,即常说的“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分为1型、2型、特殊型和妊娠期糖尿病。

1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这种危害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糖尿病患者如果平时不注意必要的检查和正确的治疗,一旦发生了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或者不可逆转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那就预后不良。有不少糖尿病患者因对糖尿病无知,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2糖尿病营养治疗的目的 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它与饮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环境,注意合理的饮食是可以预防的。对糖尿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把糖尿病的危害降到最低是糖尿病预防的主要目的。ADA于2000年提出了糖尿病营养治疗(MNT)的主要目标:(1)实现热量及营养素摄入、锻炼水平和药物治疗(包括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三者的平衡,由此达到并维持接近正常的血糖水平;(2)达到并维持理想的血脂和血压;(3)通过调整热量摄入及构成比例,达到并维持理想体重(IBW)或合理体重(RW);(4)预防并治疗各类急、慢性并发症;(5)通过合理的营养干预,改善总体健康状况,并提高生活质量(QOL)。上述目标同样适用于我国糖尿病患者。为此广泛宣传和适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宝塔形成食谱及中国糖

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

糖尿病饮食营养治疗 饮食营养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措施,应长期严格执行。对1型糖尿病,在合适的总热量食物成分、规则的餐次安排等措施基础上,配合胰岛治疗有利于控制高血糖和防止低血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或超重者,医学营养有利于减轻体重,发送糖、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以降糖药物剂量。医学营养治疗包括: 一、计算总热量:首先患者性别、年龄和身高查表或用简易公 式计算理想体重(身高-105),然后根据理想体重和工作性质,参照 原来生活习惯等,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成年人休息状态下每日每公斤体重给予热量105-125.5千焦(25-30千卡),轻体力劳动125.5 千焦(30-35千卡),中度体力劳动146-167千焦(35-40千卡),重 体力劳动167千焦(40千卡)以上。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 和消瘦以及伴有消耗以及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应酌情增加,肥胖者酌减,使体重逐渐恢复至理想体重,加减5%。 二、营养物质含量:糖类约占饮食总热量50-60%,提倡用粗制米、面和一定量杂粮,忌食用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制品(各种糖果、甜糕点饼干、冰淇淋、含糖饮料等)。蛋白质含量一般不超过总 热量15%,成人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0.8-1.2克,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和消瘦以及伴有消耗以及伴有消耗性疾病增至15.-2.0克,伴有糖尿病肾病而肾功能正常者应限制到0.8克,血尿素氮升高者应限制在0.6克。蛋白质应至少有三分之一来自动物蛋白质,以保证必需氨基酸的供给。脂肪约占总热量30%,饱和脂肪、多价不饱和脂肪

与单价不饱和脂肪的比例应为1:1:1,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宜在300毫克以下。 此外,各种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食品可延缓食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高峰,有利于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并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每日饮食中纤维素含量不宜少于40克,提倡食用绿叶蔬菜、豆类、块根类、粗谷物、含糖成份低的水果。每日摄入食盐应限制在10克以下。限制饮酒。 合理分配确定每日饮食总热量和糖类、蛋白质、脂肪的组成后,按每克糖类、蛋白质产热16.7千焦(4千卡),每克脂肪产热37.7 千焦(9千卡),将热量换算为食品后制订食谱,并根据生活习惯、病情和配合药物治疗需要进行安排。可按每日三餐分配为1/5、2/5、3/5或1/3、1/3、1/3。 随访以上仅是原则估算,在治疗过程中随访调整十分重要。如肥胖患者在措施适当的前提下,体重不下降,应进一步减少饮食总热量;体型消瘦的患者,在治疗中体重有所恢复,其饮食方案也应适当调整,避免体重继续增加。

第15篇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十五章内分泌、营养及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一、内分泌系统的解剖生理及常见症状体征 1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不包括 A通风 B垂体瘤 C肢端肥大症 D类风湿关节炎 E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2计算严重肥胖者发热摄入量,应在按理想体重计算的摄入量的基础上减少 A 5% B 15% C 30% D 40% E 50% 3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造成 A粘液性水肿 B呆小症 C单纯型甲状腺肿 D垂体性侏儒症 E席汉综合征 4内分泌腺中与婴幼儿智力发育关系最密切的是 A下丘脑 B甲状腺 C肾上腺 D腺垂体 E甲状旁腺 5促进能量代谢、物质代谢和生长发育的激素有 A肾上腺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甲状腺素 E抗利尿激素 1.D 2.C 3.B 4.B 5.D 二、单纯型甲状腺肿病人的护理 1单纯型甲状腺肿的最主要原因是 A摄碘过多 B妊娠 C硫脲类药物 D碘缺乏

A促甲状腺素测定 B T3抑制实验 C血清甲状腺测定 D甲状腺摄131Ⅰ率 E垂体TSH测定 3患者,女性,15岁,诊断为弥漫性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肿较明显,为其采取的主要治疗措施是A放射性131Ⅰ率 B多食含碘食物 C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D甲状腺大部分切除 E给予小剂量甲状腺激素 1.D 2.B 3.E 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的护理 1关于甲状腺危象的诱因,应除外 A严重精神刺激 B口服过量HT制剂 C131Ⅰ治疗反应 D手术中过度挤压甲状腺 E多食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脉压增大的原因 A应激 B收缩压升高 C舒张压降低 D心率增快 E周围血管阻力降低 3对甲状腺功能亢进面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结膜充血水肿 B表情亢奋 C上眼睑挛缩,睑裂增宽 D口唇发绀 E眼球突出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非浸润性突眼的特点是 A怕光流泪 B易并发眼角膜炎 C是物模糊 D眼部刺痛 E睑裂增宽 5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最具特征的心血管体征为 A水冲脉

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

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3) 发布日期:20150201 制定者: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Chinese Diabetes Society)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 出处: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7(2):7388、 内容介绍: 2010年,我国制定了首个糖尿病MNT(医学营养治疗)指南,近三年来,由于《制定循证指南得方法学》更新,同 时糖尿病MNT与代谢治疗领域也出现了诸多突破性进展,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 会于2013年启动了《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3)》得修订工作,涉及糖尿病营养预防、治疗及并发症防治、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技术等诸多领域,并新增了“糖尿病外科手术治疗与营养治疗”章节,将“应激性高血糖”章节扩 展为“创伤与危重病:应激性高血糖”等。2013版指南依然坚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科学性与实践性并重,服务于 临床得宗旨。以下就是各章节得推荐意见一览。 1、任何类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均需依据治疗目标接受个体化MNT,建议由熟悉糖尿病治疗得营养(医)师指导下完成更佳(A)。 2、MNT可预防糖尿病,改善生活质量与临床结局,节约医疗费用(B)。 3、对于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强调改善生活方式,包括适度减轻体重(7%)与规律、适度得体力活动(每周>150 min)、合理饮食控制,能够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A)。 4、制定MNT方案时,应考虑患者具体需求、就是否愿意改变及具有改变得能力(D)。 5、MNT能够改善肥胖糖尿病患者得血糖、血脂、血压、体重等指标(A)。 6、针对住院糖尿病患者MNT能够减少感染及并发症得发生、减少住院时间及胰岛素用量(B)。 一、能量 1、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患者应接受个体化能量平衡计划,目标就是既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又满足不同情况下得营养需求(B)。 2、对于所有患糖尿病或有糖尿病患病风险得肥胖或超重个体,应建议减重(A)。 3、在超重或肥胖得胰岛素抵抗个体中,适当减轻体重可改善胰岛素抵抗(A)。 4、就减重效果而言,限制能量摄入较单纯调节营养素比例更关键(B)。 不推荐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接受极低能量(<800 kCal/d)得营养治疗(D)。 二、碳水化合物 1、推荐每日碳水化合物供能比45%~60%(B);如碳水化合物得来源为低GI食物,其供能比可达60%(A)。 2、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有利于血糖控制,但对于血脂仅观察到改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B)。 3、糖尿病患者膳食纤维摄入可高于健康成年人推荐摄入量,推荐25~30 g/d或10~14 g/1 000 kCal(B)。 4、蔗糖引起得血糖升幅并不比相同能量得淀粉引起得升幅更高,但摄入量太高时可能升高血糖及TG水平,不推荐常规摄入(B);不推荐在糖尿病饮食中常规添加大量果糖作为甜味剂,过量果糖不利于血脂代谢(A)。 5、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如饮酒则需计入全日总能量,具体摄入量可参考:女性每天不超过1个酒精单位,男性每天不超过2个酒精单位,建议每周饮酒不超过2次(D)。 三、脂肪 1、脂肪总摄入量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得影响并不明确(B);膳食总脂肪得摄入以每天占总能量得25%~35%为宜 (B);对超重或肥胖患者,脂肪供能比应控制在30%以内(A)。 2、应增加植物脂肪占总脂肪摄入得比例(A)。 3、限制饱与脂肪酸与反式脂肪酸得摄入量,饱与脂肪酸得摄入量不应超过供能比得10%(A)。

大学护理毕业论文:糖尿病病人的营养饮食护理

2017年上(下)半年申请学士学位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学生姓名:____程真真_______ 论文题目:__糖尿病人的营养饮食护理__ 教学单位:_河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_ 河南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2017年3月

目的探究糖尿病病人的营养护理。方法通过查阅中国期刊数据库并结合临床病例的研究,进行归纳、分析、概括。结果首先探讨探讨糖尿病的常见症状,民间传说的饮食治疗存在的误区,并提出科学的营养饮食建议,帮助糖尿病患者在药用治疗的同时,辅之以食疗。结论需要加强对糖尿病患者饮食营养护理的关注,帮助患者控制病情。 关键词:糖尿病饮食误区营养配餐

1 引言 (1) 2 糖尿病简介 (1) 2.1 糖尿病病理 (1) 2.2 糖尿病病因 (1) 2.2.1 家族遗传因素 (1) 2.2.2 环境因素 (2) 2.3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2) 2.3.1 多饮多尿,食量增加体重降低 (2) 2.3.2 过度肥胖,经常感觉乏力 (2) 3 现代综合糖尿病的治疗措施 (2) 3.1 糖尿病患者及家属教育 (2) 3.2 自我监测 (2) 3.3 药物治疗 (3) 3.4 运动治疗 (4) 3.5 饮食控制 (5) 4 糖尿病饮食护理中存在的误区 (5) 4.1 节食能够治疗糖尿病 (5) 4.2 限制饮水次数 (5) 4.3 用热量高的坚果类食物代替食物 (6) 4.4盲目食用粗粮 (6) 4.5 将南瓜、山药等作为主食 (6) 5 针对糖尿病患者的食疗建议 (6) 5.1 利用糖尿病饮食软件,进行精确计算 (7) 5.2 科学分配三餐进食量 (7) 5.3 定时定量进餐,减少糖类摄入 (7) 6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干预措施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干预措施通过收集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辖区内糖尿病病人信息,进行系统的管理,开展健康教育指导,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预防感染、咨询、随访、诊疗于一体的糖尿病系统管理进行综合干预。结果发现经过综合干预后可使糖尿病病人对糖尿病知识有了更深刻 的了解,使糖尿病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能大大的减轻糖尿病的症状及并发症的发生,可减低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模式的现代化及社会的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给社会和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糖尿病是以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引起的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治疗和护理大多需要长期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进行,因此,社区卫生机构对糖尿病病人的综合干预已成为糖尿病防治的重 要手段,寻求有效的干预措施,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药物治疗、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预防感染、咨询、随访、诊疗于一体的糖尿病系统管理,有效的减低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随着医改的深入,社区卫生机构的建设发展和功能的完善逐步得以重视,特别是在预防一些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上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资料的收集与管理

1、建立家庭健康档案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区域划分,实行逐门逐户的建档工作,详细的填写个人健康资料,实行计算机管理。 2、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糖尿病高危人群实行慢性病的免费筛查,发现糖尿病病人。 3、在建立家庭健康档案时,对已医疗机构确诊过的病人和经过筛查确诊的病人,实行糖尿病的系统管理,建立系统管理档案,发放慢病管理服务券,定期免费的进行体检、随访、年检,实行系统的干预和管理。 二、健康教育 1、教育的对象糖尿病病人、家属,以及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医务工作者及社区居民。 2、健康教育的内容普及糖尿病的基础知识,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治疗目标、药物治疗、饮食指导、运动疗法、疾病监测、自我护理技术等内容。药物治疗中的注意事项,胰岛素治疗方法、剂量及药物的保存、注意事项,进行尿糖、血糖监测的重要性,低血糖的识别及对策等。 3、健康教育的形式与方法健康教育的形式应多样化,重点人群讲座、个体化指导、利用电视、报纸、录像、宣传栏、宣传单、健康咨询、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形式。以集体授课为主,个体指导为辅,可根据个体的现况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